CN107959012A - 一种单层/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层/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59012A
CN107959012A CN201711142093.1A CN201711142093A CN107959012A CN 107959012 A CN107959012 A CN 107959012A CN 201711142093 A CN201711142093 A CN 201711142093A CN 107959012 A CN107959012 A CN 1079590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ole
oxide composite
pole material
composite negative
c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4209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59012B (zh
Inventor
柳听前
刘灿
刘丰
邵乐强
程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xin Jiangsu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xin Jiangsu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xin Jiangsu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xin Jiangsu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4209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590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590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590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590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590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62Composites
    • H01M4/366Composites as layered produ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elements or alloys
    • H01M4/386Silicon or alloys based on silic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483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for non-aqueous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8Inhibitors, e.g. gassing inhibitors, corrosion inhib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层/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为具有核壳结构的两层复合材料,内核为硅氧前驱体,外层为钛酸锂层,硅氧前驱体为硅均匀弥散分布于二氧化硅形成的材料。该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为具有核壳结构的三层复合材料,内核为硅氧前躯体,中间层为钛酸锂层,最外层为包覆在钛酸锂层外表面的碳层。上述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由于为三层结构,内核为硅氧前驱体,中间层为钛酸锂层,最外层为碳层,能够较好地缓冲硅氧化物的体积效应,使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具有高的比容量和优异的循环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单层/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负极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层/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的规划,到2020年,我国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目标300Wh/kg。目前,要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发展高能量密度电极材料,积极开发新型负极材料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显得尤为重要。硅基负极材料是当下研究较多的高容量负极材料之一。尽管硅负极容量高达4200mAh/g,但是硅负极材料在脱嵌锂时伴随300%的体积膨胀,循环性能很差。目前一般通过硅纳米化或制备硅氧负极材料来提高材料的循环和倍率等性能。
在专利CN102306759A中,公开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氧化亚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制备包括以下步骤:(1)将氧化亚硅在惰性气氛下高温烧结,生成纳米硅颗粒和无定形二氧化硅;(2)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经烧结后的氧化亚硅和导电剂,加入行星式球磨机中,混合球磨,即得到氧化亚硅复合负极材料。但是氧化亚硅直接与电解液接触,会导致反复形成SEI膜,循环恶化,综合性能差。
在专利CN101752547A中,公开了一种制备Si-SiO2-C材料制备方法。该法以一氧化硅、石墨和沥青为原料,制备了较高循环性能和比容量的核壳结构碳包覆硅氧化物材料。但该材料的首次库伦效率低于70%。
在专利CN103022446A中,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硅氧化物/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三层复合材料以石墨为内核,锂等活泼金属部分还原的多孔硅氧化物为中间层,有机热解碳为最外包覆层,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和比容量,首次库伦效率亦可达88%。但是,该工艺复杂,成本高,难于控制,大规模工业化困难。
在专利CN104617265A中,公开了一种硅氧碳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CO2气体氛围下,硅基材料球磨,得到硅氧碳复合材料。但是该方法制得的材料首效较低,循环性能满足不了动力电池的要求。
在专利CN103682268A中,提供了一种碳、钛酸锂双层包覆的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以螯合剂为碳源、可溶性Ti化合物为钛源、纳米硅源以及各种锂化合物为锂源,采用双螯合剂溶胶凝胶法合成碳、钛酸锂双层包覆的硅基负极材料。但是该方法硅源团聚不易控制,制备的材料压实密度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硅源不易团聚、循环稳定性较好的单层/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所述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为具有核壳结构的两层复合材料,其中,内核为硅氧前驱体,外层为钛酸锂层,所述硅氧前驱体为纳米硅均匀弥散分布于二氧化硅形成的材料。优选的,硅氧前驱体为SiOx,其中,0.5<x<1.5。
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内核为硅氧前驱体,纳米硅均匀弥散分布于二氧化硅中,在充放电过程中,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对硅颗粒的体积膨胀效应进行自吸收,使得硅颗粒的体积膨胀效应大大降低,硅源不易团聚;其次,硅氧前驱体外层包覆的钛酸锂层,有助于改善材料的循环、倍率和低温性能,使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较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硅氧前驱体的粒径为0.5~15μm。优选的,钛酸锂层的厚度为5~500nm。
一种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纳米硅和纳米二氧化硅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在真空/氩气下,将所述混合物在1200~2200℃焙烧,冷却,破碎,球磨后得到硅氧前驱体;
2)将钛源、所述硅氧前驱体及锂源分散到有机溶剂中,搅拌均匀,形成凝胶,后将所述凝胶经过陈化、干燥后,得到粉末,在保护性气氛下,将干燥后的粉末煅烧后,即可得到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
优选的,制备硅氧前驱体的焙烧时间为4~24h。球磨可采用行星式球磨、振动式球磨或卧式行星球磨。当球磨为行星式球磨或卧式行星球磨时,球磨条件为球料比为20~100∶1,球磨转速为200~500转/分钟,球磨时间为0.5~24h;所述球磨为振动式球磨时,球磨条件为:球料比为20~100∶1,球磨时间为0.5~24h。锂源中锂离子与钛源中钛离子的摩尔比为(0.8~1.2):1。
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纳米硅和纳米二氧化硅在高温下进行反应,生成一氧化硅,但是由于一氧化硅不稳定,后分解成硅和二氧化硅,即可使纳米硅均匀弥散分布于二氧化硅中,得到硅氧前驱体,后在硅氧前驱体表面采用溶胶凝胶法包覆单层具有高Li+传导的、结晶度良好的钛酸锂薄层,利用钛酸锂的稳定性与高的Li+传导性,大大提高了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的循环性,同时对倍率性能和低温性能也有促进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钛源为硫酸氧化钛、钛酸四乙酯、钛酸四丁酯、四氯化钛或钛酸异丙酯;所述锂源为氢氧化锂、氯化锂或草酸锂;所述有机溶剂为无水乙醇、丙酮或丙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钛源质量为所述硅氧前驱体质量的1~15%。
一种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所述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为具有核壳结构的三层复合材料,其中,内核为硅氧前躯体,中间层为钛酸锂层,最外层为包覆在所述钛酸锂层外表面的碳层,所述硅氧前驱体为纳米硅均匀弥散分布于二氧化硅形成的材料。优选的,硅氧前驱体为SiOx,其中,0.5<x<1.5。
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为三层结构,内核为硅氧前驱体,中间层为钛酸锂层,最外层为碳层,硅氧前驱体由于在初次电化学放电过程中形成的氧化锂(Li2O)和硅酸锂(Li4SiO4)能够较好地缓冲硅氧化物的体积效应,使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具有高的比容量和优异的循环性能;最外层的包覆碳层能够起到支撑作用,并防止钛酸锂胀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钛酸锂层的厚度为5~500nm,所述碳层的厚度为0.05~10μm。
一种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纳米硅和纳米二氧化硅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在真空/氩气气氛下,将所述混合物在1200~2200℃焙烧,冷却,破碎后得到硅氧前驱体;
2)将钛源、所述硅氧前驱体及锂源分散到溶剂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形成凝胶,后将所述凝胶经过陈化、干燥后,得到粉末,在保护性气氛下,将干燥后的粉末煅烧后,即可得到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
3)将上述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与有机碳源及溶剂混合均匀,干燥后得到混合料,在保护性气氛下,将混合料在500~1200℃下煅烧0.5~20h,冷却后即得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优选的,步骤2)中,锂源中锂离子与钛源中钛离子的摩尔比为(0.8~1.2):1。步骤3)中,溶剂为水、四氢呋喃、甲醇、乙醇、乙二醇、丙醇、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丙基酮、异丙醇、四氢呋喃、环己烷、石油醚、乙酸、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保护性气氛为氩气或氮气。
上述技术方案,在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的外表面包裹形成碳层,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廉,能耗低,可操作性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有机碳源为酚醛树脂、糠醛树脂、环氧树脂、脲醛树脂、沥青、柠檬酸、葡萄糖、蔗糖、聚氯乙烯、聚乙烯醇缩丁醛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与所述有机碳源的重量比1:(0.5~20)。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上述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由于内核为硅氧前驱体,纳米硅均匀弥散分布于二氧化硅中,在充放电过程中,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对硅颗粒的体积膨胀效应进行自吸收,使得硅颗粒的体积膨胀效应大大降低,硅源不易团聚;其次,硅氧前驱体外层包覆的钛酸锂层,使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较好。
2)上述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由于采用纳米硅和纳米二氧化硅在高温下进行反应,生成一氧化硅,但是由于一氧化硅不稳定,后分解成硅和二氧化硅,即可使纳米硅均匀弥散分布于二氧化硅中,得到硅氧前驱体,后在硅氧前驱体表面采用溶胶凝胶法包覆单层具有高Li+传导的、结晶度良好的钛酸锂薄层,利用钛酸锂的稳定性与高的Li+传导性,大大提高了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的循环性,同时对倍率性能和低温性能也有促进作用。
3)上述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由于为三层结构,内核为硅氧前驱体,中间层为钛酸锂层,最外层为碳层,硅氧前驱体由于在初次电化学放电过程中形成的氧化锂(Li2O)和硅酸锂(Li4SiO4)能够较好地缓冲硅氧化物的体积效应,使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具有高的比容量和优异的循环性能。
4)上述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的外表面包裹形成碳层,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廉,能耗低,可操作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的首次充放电曲线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曲线;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曲线;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曲线;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曲线;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曲线;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曲线;
图9为本发明的对比例1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曲线;
图10为本发明的对比例2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一种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100为具有核壳结构的三层复合材料,其中,内核为硅氧前躯体110,中间层为钛酸锂层120,最外层为包覆在钛酸锂层120外表面的碳层130,硅氧前驱体110为纳米硅111均匀弥散分布于二氧化硅112形成的材料。优选的,硅氧前驱体为SiOx,其中,0.5<x<1.5。钛酸锂层的厚度为5~500nm,碳层的厚度为0.05~10μm。
一种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g纳米硅和21.4g纳米二氧化硅(摩尔比为1:1)混合后球磨,转速300rpm下球磨3h,使材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在真空条件下,将混合物在1200℃焙烧6h,冷却,用破碎机破碎至粒径为5~20μm;再球磨6h,即可得到硅氧前驱体,其中,硅氧前驱体粒径为5~15μm。
2)取5g硅氧前驱体放入含0.5g钛酸四丁酯的50ml无水乙醇溶液中,搅拌6h,后加入5ml水搅拌60min;然后再加入含0.08g草酸锂的50mL无水乙醇溶液,最后加入1g冰醋酸搅拌均匀,当溶胶变成凝胶时停止搅拌,后将所生成的凝胶陈化12h,然后80℃真空干燥12h,将干燥后的粉末以5℃/min升温速度至800℃煅烧3h,即可得到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
3)按照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沥青、乙酸及蒸馏水质量比为5:1:2:0.5:2,依次称取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沥青、乙酸及蒸馏水,放入球磨机中球磨3h,后100℃下加热蒸干;在氮气气氛下,以速度5℃/min的升温速度至1000℃煅烧10h,冷却后即得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
本实施例中,制备的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中,钛酸锂层的厚度为150~300nm,碳层的厚度为0.5~1.5μm。
实施例2
一种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7.5g纳米硅和21.4g纳米二氧化硅混合后球磨,转速300rpm下球磨3h,使材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在真空条件下,将混合物在1500℃焙烧6h,冷却,用破碎机破碎至粒径为10~50μm;再球磨6h,即可得到硅氧前驱体,其中,硅氧前驱体粒径为2~10μm。
2)取5g硅氧前驱体放入含0.5g钛酸四丁酯的50ml无水乙醇溶液中,搅拌6h,后加入5ml水搅拌60min;然后再加入含0.11g草酸锂的50mL丙酮溶液,最后加入1g冰醋酸搅拌均匀,当溶胶变成凝胶时停止搅拌,后将所生成的凝胶陈化12h,然后80℃真空干燥12h,将干燥后的粉末以5℃/min升温速度至700℃煅烧2h,即可得到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
3)按照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沥青、乙酸及蒸馏水质量比为5:1:1.5:0.5:2,称取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沥青、乙酸及蒸馏水,放入球磨机中球磨3h,后100℃下加热蒸干;在氮气气氛下,以速度5℃/min的升温速度至900℃煅烧3h,冷却后即得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
本实施例中,制备的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中,钛酸锂层的厚度为10~200nm,碳层的厚度为3~7μm。
实施例3
一种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g纳米硅和21.4g纳米二氧化硅(摩尔比为1:1)混合后球磨,转速300rpm下球磨3h,使材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在真空条件下,将混合物在2000℃焙烧8h,冷却,用破碎机破碎至粒径为10~50μm;再球磨6h,即可得到硅氧前驱体,其中,硅氧前驱体粒径为2~10μm。
2)取5g硅氧前驱体放入含0.25g钛酸四丁酯的50ml无水乙醇溶液中,搅拌6h,后加入5ml水搅拌60min;然后再加入含0.1g氯化锂的50mL无水乙醇溶液,最后加入1g冰醋酸搅拌均匀,当溶胶变成凝胶时停止搅拌,后将所生成的凝胶陈化12h,然后80℃真空干燥12h,将干燥后的粉末以5℃/min升温速度至900℃煅烧5h,即可得到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
3)按照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葡萄糖及蒸馏水质量比为3:1:5,称取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葡萄糖及蒸馏水,放入球磨机中球磨3h,后100℃下加热蒸干;在氮气气氛下,以速度3℃/min的升温速度至1000℃煅烧3h,冷却后即得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
本实施例中,制备的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中,钛酸锂层的厚度为200~350nm,碳层的厚度为0.1~2μm。
实施例4
一种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3g纳米硅和21.4g纳米二氧化硅混合后球磨,转速300rpm下球磨3h,使材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在真空条件下,将混合物在1200℃焙烧6h,冷却,用破碎机破碎至粒径为10~50μm;再球磨6h,即可得到硅氧前驱体,其中,硅氧前驱体粒径为2~10μm。
2)取5g硅氧前驱体放入含0.25g钛酸四丁酯的50ml无水乙醇溶液中,搅拌6h,后加入5ml水搅拌60min;然后再加入含0.15g氯化锂的50mL无水乙醇溶液,最后加入1g冰醋酸搅拌均匀,当溶胶变成凝胶时停止搅拌,后将所生成的凝胶陈化12h,然后80℃真空干燥12h,将干燥后的粉末以5℃/min升温速度至1000℃煅烧2h,即可得到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
3)按照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酚醛树脂、丙酮及石油醚质量比为2:3:1:0.5,称取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酚醛树脂、丙酮及石油醚,放入球磨机中球磨5h,后100℃下加热蒸干;在氮气气氛下,以速度3℃/min的升温速度至850℃煅烧4h,冷却后即得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
本实施例中,制备的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中,钛酸锂层的厚度为20~50nm,碳层的厚度为5~8μm。
实施例5
一种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8.5g纳米硅和21.4g纳米二氧化硅混合后球磨,转速300rpm下球磨3h,使材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在真空条件下,将混合物在1200℃焙烧6h,冷却,用破碎机破碎至粒径为10~50μm;再球磨6h,即可得到硅氧前驱体,其中,硅氧前驱体粒径为2~10μm。
2)取5g硅氧前驱体放入含0.25g钛酸四丁酯的50ml无水乙醇溶液中,搅拌6h,后加入5ml水搅拌60min;然后再加入0.12g草酸锂的50mL丙酮溶液,最后加入1g冰醋酸搅拌均匀,当溶胶变成凝胶时停止搅拌,后将所生成的凝胶陈化12h,然后80℃真空干燥12h,将干燥后的粉末以5℃/min升温速度至700℃煅烧2h,即可得到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
本实施例中,制备的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中,钛酸锂层的厚度为50~150nm。
实施例6
一种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g纳米硅和21.4g纳米二氧化硅(摩尔比为1:1)混合后球磨,转速300rpm下球磨3h,使材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在氩气条件下,将混合物在1200℃焙烧6h,冷却,用破碎机破碎至粒径为10~50μm;再球磨6h,即可得到硅氧前驱体,其中,硅氧前驱体粒径为2~10μm。
2)取5g硅氧前驱体放入含0.8g钛酸四丁酯的50mL无水乙醇溶液中,搅拌6h,后加入5ml水搅拌60min;然后再加入0.10g草酸锂的50mL无水乙醇溶液,最后加入1g冰醋酸搅拌均匀,当溶胶变成凝胶时停止搅拌,后将所生成的凝胶陈化10h,然后80℃真空干燥12h,将干燥后的沉淀物以5℃/min升温速度至700℃煅烧2h,即可得到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
本实施例中,制备的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中,钛酸锂层的厚度为100~200nm。
对比例1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10g纳米硅和21.4g纳米二氧化硅(摩尔比为1:1)混合后球磨,转速300rpm下球磨3h,使材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在真空条件下,将混合物在1200℃焙烧6h,冷却,用破碎机破碎至粒径为10~50μm;再球磨6h,即可得到硅氧前驱体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中,硅氧前驱体粒径为2~10μm。
对比例2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g纳米硅和21.4g纳米二氧化硅(摩尔比为1:1)混合后球磨,转速300rpm下球磨3h,使材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在真空条件下,将混合物在1200℃焙烧6h,冷却,用破碎机破碎至粒径为10~50μm;再球磨6h,即可得到硅氧前驱体,其中,硅氧前驱体粒径为2~10μm。
2)按照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沥青、乙酸及蒸馏水质量比为2:1:1:0.5,称取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沥青、乙酸及蒸馏水,并放入球磨机中球磨5h,后100℃下加热蒸干;在氮气气氛下,以速度3℃/min的升温速度至850℃煅烧4h,冷却后即得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性能测试
将实施例1~6得到的单层/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及对比例1~2得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测试其在型扣式电池中的循环、低温和倍率等各项性能。其中,电极材料组成为:活性材料:导电剂:PVDF(聚偏氟乙烯)的质量比为92:4:4;正极为金属锂;电解液为1mol/L LiPF6的EC:DEC:EMC(体积比为1:1:1)溶液,EC为碳酸乙烯酯;隔膜厚度为20μm。用蓝电测试仪测试各实施例及各对比例的循环、低温及倍率性能,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1和图2~10所示。
表1实施例1~6及对比例1~2的负极材料的测试数据
由表1及图2~10可知,本发明的实施例1~4的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的首次库伦效率及循环剩余容量高于实施例5~6及对比例1~2的首次库伦效率及循环剩余容量,且实施例1~4的-10℃放电容量率也较高,说明本发明的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低温及倍率性能。同时,实施例5~6的首次库伦效率及循环剩余容量也高于对比例1~2的首次库伦效率及循环剩余容量,说明本发明的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的性能也优于对比例,具有良好的各项性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为具有核壳结构的两层复合材料,其中,内核为硅氧前驱体,外层为钛酸锂层,所述硅氧前驱体为纳米硅均匀弥散分布于二氧化硅形成的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氧前驱体的粒径为0.5~15μm。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纳米硅和纳米二氧化硅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在真空/氩气气氛下,将所述混合物在1200~2200℃焙烧,冷却,破碎,球磨后得到硅氧前驱体;
2)将钛源、所述硅氧前驱体及锂源分散到有机溶剂中,搅拌均匀,形成凝胶,后将所述凝胶经过陈化、干燥后,得到粉末,在保护性气氛下,将干燥后的粉末煅烧后,即可得到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钛源为硫酸氧化钛、钛酸四乙酯、钛酸四丁酯、四氯化钛或钛酸异丙酯;所述锂源为氢氧化锂、氯化锂或草酸锂;所述有机溶剂为无水乙醇、丙酮或丙醇。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钛源质量为所述硅氧前驱体质量的1~15%。
6.一种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为具有核壳结构的三层复合材料,其中,内核为硅氧前躯体,中间层为钛酸锂层,最外层为包覆在所述钛酸锂层外表面的碳层,所述硅氧前驱体为纳米硅均匀弥散分布于二氧化硅形成的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酸锂层的厚度为5~500nm,所述碳层的厚度为0.05~10μm。
8.一种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纳米硅和纳米二氧化硅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在真空/氩气气氛下,将所述混合物在1200~2200℃焙烧,冷却,破碎后得到硅氧前驱体;
2)将钛源、所述硅氧前驱体及锂源分散到溶剂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形成凝胶,后将所述凝胶经过陈化、干燥后,得到粉末,在保护性气氛下,将干燥后的粉末煅烧后,即可得到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
3)将上述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与有机碳源及溶剂混合均匀,干燥后得到混合料,在保护性气氛下,将混合料在500~1200℃下煅烧0.5~20h,冷却后即得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碳源为酚醛树脂、糠醛树脂、环氧树脂、脲醛树脂、沥青、柠檬酸、葡萄糖、蔗糖、聚氯乙烯和聚乙烯醇缩丁醛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与所述有机碳源的重量比1:(0.5~20)。
CN201711142093.1A 2017-11-17 2017-11-17 一种单层/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79590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42093.1A CN107959012B (zh) 2017-11-17 2017-11-17 一种单层/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42093.1A CN107959012B (zh) 2017-11-17 2017-11-17 一种单层/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59012A true CN107959012A (zh) 2018-04-24
CN107959012B CN107959012B (zh) 2021-02-26

Family

ID=61963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42093.1A Active CN107959012B (zh) 2017-11-17 2017-11-17 一种单层/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59012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9618A (zh) * 2018-08-30 2019-01-01 马鞍山科达普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双层包覆的核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38254A (zh) * 2018-12-17 2019-04-16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负极材料及使用其的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09713271A (zh) * 2018-12-27 2019-05-03 山东精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高能量密度三维织构的碳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
CN109761239A (zh) * 2019-01-18 2019-05-17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传感、光电或锂离子电池用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97525A (zh) * 2019-10-09 2020-02-14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保护型结构硅氧复合与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931761A (zh) * 2019-12-20 2020-03-27 江苏厚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双层包覆层的锂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187040A1 (en) * 2019-03-19 2020-09-24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 Anode material, and electrochem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12072089A (zh) * 2020-09-07 2020-12-11 西南林业大学 一种生物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67096A (zh) * 2020-10-30 2021-03-09 安普瑞斯(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电极、二次电池
CN113195406A (zh) * 2018-12-21 2021-07-3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及二次电池
CN115440967A (zh) * 2022-10-20 2022-12-06 航天锂电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大圆柱锂离子动力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864694A (zh) * 2023-09-04 2023-10-10 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钛酸锂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6885A (zh) * 2010-10-27 2012-05-16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CN102683705A (zh) * 2012-04-24 2012-09-19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钛酸锂包覆改性的石墨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682268A (zh) * 2013-12-04 2014-03-26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碳、钛酸锂双层包覆的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409035A (zh) * 2013-04-27 2016-03-16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SiOx/Si/C复合材料、制备该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包含该复合材料的锂离子电池负极
CN105712349A (zh) * 2014-12-02 2016-06-29 李绍光 用二氧化硅制取太阳能级硅的方法
CN105789577A (zh) * 2016-03-16 2016-07-2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该硅负极材料
CN106129411A (zh) * 2016-09-19 2016-11-16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心硅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包含该复合材料的锂离子电池
US20160351973A1 (en) * 2015-06-01 2016-12-01 Energy Power Systems LLC Nano-engineered coatings for anode active materials, cathode active materials, and solid-state electrolyt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batteries containing nano-engineered coatings
CN106252622A (zh) * 2016-08-23 2016-12-21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硅/碳复合纳米线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06328900A (zh) * 2016-10-09 2017-01-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钛酸锂和碳双层包覆的硅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6885A (zh) * 2010-10-27 2012-05-16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CN102683705A (zh) * 2012-04-24 2012-09-19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钛酸锂包覆改性的石墨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409035A (zh) * 2013-04-27 2016-03-16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SiOx/Si/C复合材料、制备该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包含该复合材料的锂离子电池负极
CN103682268A (zh) * 2013-12-04 2014-03-26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碳、钛酸锂双层包覆的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712349A (zh) * 2014-12-02 2016-06-29 李绍光 用二氧化硅制取太阳能级硅的方法
US20160351973A1 (en) * 2015-06-01 2016-12-01 Energy Power Systems LLC Nano-engineered coatings for anode active materials, cathode active materials, and solid-state electrolyt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batteries containing nano-engineered coatings
CN105789577A (zh) * 2016-03-16 2016-07-2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该硅负极材料
CN106252622A (zh) * 2016-08-23 2016-12-21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硅/碳复合纳米线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06129411A (zh) * 2016-09-19 2016-11-16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心硅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包含该复合材料的锂离子电池
CN106328900A (zh) * 2016-10-09 2017-01-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钛酸锂和碳双层包覆的硅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9618A (zh) * 2018-08-30 2019-01-01 马鞍山科达普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双层包覆的核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38254B (zh) * 2018-12-17 2020-09-25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负极材料及使用其的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09638254A (zh) * 2018-12-17 2019-04-16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负极材料及使用其的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13195406B (zh) * 2018-12-21 2023-09-1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及二次电池
CN113195406A (zh) * 2018-12-21 2021-07-3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及二次电池
CN109713271A (zh) * 2018-12-27 2019-05-03 山东精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高能量密度三维织构的碳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
CN109761239A (zh) * 2019-01-18 2019-05-17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传感、光电或锂离子电池用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187040A1 (en) * 2019-03-19 2020-09-24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 Anode material, and electrochem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10797525A (zh) * 2019-10-09 2020-02-14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保护型结构硅氧复合与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931761A (zh) * 2019-12-20 2020-03-27 江苏厚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双层包覆层的锂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72089A (zh) * 2020-09-07 2020-12-11 西南林业大学 一种生物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72089B (zh) * 2020-09-07 2022-08-26 西南林业大学 一种生物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67096A (zh) * 2020-10-30 2021-03-09 安普瑞斯(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电极、二次电池
CN115440967A (zh) * 2022-10-20 2022-12-06 航天锂电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大圆柱锂离子动力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864694A (zh) * 2023-09-04 2023-10-10 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钛酸锂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59012B (zh) 2021-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59012A (zh) 一种单层/双层包覆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31409B (zh) 一种核壳结构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用聚苯胺/硅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CN109256543B (zh) 一种改性镍钴锰铝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21042990A1 (zh) 正极活性材料、其制备方法、正极极片、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相关的电池模块、电池包和装置
WO2019080346A1 (zh) 一种空间缓冲、掺杂锂的硅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03094550B (zh) 一种富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009210B (zh) 一种多孔硅/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11180692B (zh) 一种用于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84640A (zh) 锂离子电池用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包含该材料的锂离子电池负极
CN109037636A (zh) 一种SiO/碳/石墨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910539A (zh) 一种硅酸锂包覆的镍钴铝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22446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氧化物/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03491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WO2016201979A1 (zh) 一种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576223B (zh) 一种具有高可逆容量的氧化锡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99113A (zh) 一种核壳结构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53267A (zh) 碳包覆尖晶石钛酸锂材料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CN107768617B (zh) 锂硫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09212B (zh) 一种石墨烯基纳米硅复合物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493421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锡-硅基石墨烯球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WO2022002057A1 (zh) 硅氧复合负极材料、负极和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84236B (zh) 一种包覆型Al、F共掺杂单晶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652758B (zh)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硅氧化物/碳微球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35727A (zh) 具有核壳结构的硅氧颗粒及其制备方法、负极材料、电池
WO2021042977A1 (zh) 正极活性材料、其制备方法、正极极片、锂离子二次电池与包含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池模块、电池包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 Dagang Dashan Road, Zhenjiang New District, Zhenji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ixin (Jiangsu)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2, Dagang Dashan Road, New District, Zhenji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ETRUST POWER Group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