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72398B - 家具、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以及椅子 - Google Patents

家具、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以及椅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72398B
CN107072398B CN201580057035.1A CN201580057035A CN107072398B CN 107072398 B CN107072398 B CN 107072398B CN 201580057035 A CN201580057035 A CN 201580057035A CN 107072398 B CN107072398 B CN 1070723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ir
load
rod
receiving surfac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5703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72398A (zh
Inventor
益永浩
矶贝义德
胁园浩一郎
奥田直之
井泽晶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kamur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kamur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22125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5208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00673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5208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Okamura Corp filed Critical Okamura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5/07995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6063973A1/ja
Publication of CN1070723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23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723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23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36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 A47C7/40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31/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chairs, beds, or the like,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e.g. upholstery fasteners, mattress protectors, stretching devices for mattress nets
    • A47C31/02Upholstery attaching means
    • A47C31/023Upholstery attaching means connecting upholstery to frames, e.g. by hooks, clips, snap fasteners, clamping mean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02Seat parts
    • A47C7/28Seat parts with tensioned springs, e.g. of flat type
    • A47C7/282Seat parts with tensioned springs, e.g. of flat type with mesh-like supports, e.g. elastomeric membrane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提供家具以及椅子,该家具以及椅子具备遮挡片(7b5),该遮挡片(7b5)设置在操作板(7b2)或凸缘(7a5)上,用于在操作板(7b2)处于操作姿势时,闭塞由操作板(7b2)与凸缘(7a5)产生的间隙,还提供具有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的椅子,该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具备:具备一对杆件(19)的框架部件、和形成为袋状且覆盖在框架部件上的拉伸材(22),在一对杆件(19)上,在互相相对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支撑部(26),在一对杆件(19)之间,对面垂直方向的负荷具有斥力的内装件(21)通过被支撑部(26)支撑而被架设起来。

Description

家具、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以及椅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具、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以及椅子。
本申请基于2014年10月30日在日本申请的专利申请2014-221256号、2014年10月24日在日本申请的专利申请2014-217249号以及2015年1月16日在日本申请的专利申请2015-006732号享有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例如,在办公室等场所使用的椅子,有能够进行座面高度调节、锁定的强弱调节的类型。这样的椅子上设置有用于进行这些调整的操作部件,例如可以通过就座者变更操作部件的姿势来进行各种调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一方面,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以及具备其的椅子,该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是在作为强度部件的框架部件支撑对来自面垂直方向的负荷具有弹性抵抗力(斥力)的拉伸材(張材)而成的。在该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椅子中,通过构成拉伸材的组织的经线群来确保上下方向的高张力,同时通过由绳绒线以及弹性线构成的纬线群来确保左右方向的伸缩力。
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椅子同时具有适度的弹性阻力和伸缩,具有良好的就座感。但是,相反地,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强度,经线群是必需的,为了增加伸缩力而对经线群附加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纬线,因此会由于进行张设而易于成为在经线与纬线之间形成有许多点状间隙的设计,同时作为构成外观的部件,其设计方面的自由度有降低的倾向。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提出了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结构。在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椅子中,在杆件上形成有走向不同的两条槽,通过在各槽固定不同的拉伸材,在框架部件上张设多张拉伸材。
根据这样的结构,使例如内面侧的拉伸材采用张力强的原材料,表面侧的拉伸材采用张力弱的原材料等不规则的设计成为可能,设计方面的自由度提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02-11935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06116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公开2013-1985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对于具备如上所述的操作部件的椅子,有时为了呈现出一体感而更加美观,将在外观上与操作部件平滑连接的部件与操作部件相邻配置,或者为了提高操作性,将操作部件相邻配置。即,对于具备操作部件的椅子,有时与操作部件相邻地设置有其它部件(相邻部件)。这样,若以变更设置有相邻部件的操作部件的姿势的方式使操作部件移动,则有时在操作部件与相邻部件之间产生间隙。若椅子的使用者将手指***上述间隙,则操作部件的姿势回到原来的姿势时,使用者的手指会***作部件与相邻部件夹住。通常,将用于使操作部件回到原来的姿势的作用力设定得较弱,采用不让使用者弄痛手指的设计。但是,若手指***作部件与相邻部件夹住,则会给使用者带来不适感。
此外,这样的问题不限于椅子,会在例如可以调节桌面高度的桌子等所有具备可以变更姿势的操作部件的家具上产生。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结构中,由于框架部件上形成有走向不同的多个槽,会产生框架部件的形状、以及用于将其成型的模具的形状复杂化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对于具备可以变更姿势的操作部件的家具,防止由于使用者的手***作部件和与操作部件相邻配置的相邻部件之间的间隙夹住,而给使用者带来不适感。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和具备其的椅子,该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能够支撑多张拉伸材且避免如上述那样使框架部件的形状复杂化,从而提高了拉伸材的设计方面的自由度。
(二)技术方案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段,本发明采用以下的结构。
第一发明是一种家具,该家具具备:可通过使用者的操作从常规姿势变更至操作姿势的操作部件、和与操作部件相邻配置的相邻部件,该家具具备遮挡部,其设置于上述操作部件或上述相邻部件,用于在上述操作部件处于上述操作姿势时,闭塞由上述操作部件与相邻部件产生的间隙。
根据该结构,在操作部件处于操作姿势时,由操作部件与相邻部件产生的间隙被遮挡部闭塞。因此,能够防止使用者的手指被夹在操作部件与相邻部件之间,并能够防止给使用者带来不适感。
第二发明在上述第一发明中,上述操作部件具备: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枢轴、和操作板,该操作板呈使正反面朝向上下的板状且可通过顶端侧以枢轴为中心上升而成为上述操作姿势,上述相邻部件具备凸缘,该凸缘配置在与处于上述常规姿势的上述操作部件的上述操作板相同的高度且使正反面朝向上下。
根据该结构,操作部件所具备的操作板和相邻部件的凸缘,在操作部件处于常规姿势的情况下是在同一高度排列配置的,因此操作部件和相邻部件的一体感增强而更加美观。另一方面,通过使操作板的顶端上下移动,操作部件的姿势会变更,因此操作板与凸缘之间易于产生间隙。对此,该结构由于具备上述遮挡部,对于这样一体感优异的家具,也能够防止使用者的手指***作部件和相邻部件夹住,并能够防止给使用者带来不适感。
第三发明在上述第二发明中,上述遮挡部由遮挡片构成,该遮挡片从上述操作板的上述凸缘侧的缘部向下方突出,并使正反面朝向操作部件和上述相邻部件的排列方向。
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与操作板一体化设置,因此能够不增加零部件数量地设置遮挡部。进一步地,在从上方观察操作板的情况下,遮挡片在外观上不显眼,不会由于遮挡片而损害美观。
第四发明在上述第三发明中,上述遮挡片具有倾斜边,该倾斜边随着从上述操作板的内侧朝向顶端侧而朝向下方。
例如,若操作板配置在使用者难以目视的位置,则使用者的指尖钩挂在操作板的根部的可能性提高。由于操作板的根部离枢轴较近,若在指尖钩挂在操作板的根部上的状态下进行操作板的姿势变更,则需要用非常强的力来对操作板进行操作,这导致了给使用者带来操作性差的印象。对此,根据该结构,遮挡片具有倾斜边,该倾斜边随着从操作板的里侧朝向顶端侧而朝向下方。因此,若欲向操作板的里侧(即根部侧)施加较大的力,使用者的指尖易于沿着设置在操作板的缘部的遮挡片的倾斜边向操作板的顶端侧移动,并在使用者无意识的状态下将使用者的指尖诱导至易于进行操作的操作板的顶端侧。因此,根据该结构,能够用较弱的力来进行操作部件的操作,操作性优异。
第五发明在上述第二至第四的任一发明中,上述操作部件具备:将上述操作板与上述枢轴连结的连结部、和设置在连结部的底面的突出部。
根据该结构,由于具有连结部,能够将操作板更加远离枢轴设置,能够以更弱的力来进行操作板的操作。进一步地,在连结部的底面上设置有突出部。因此,即使操作板配置在使用者难以目视的位置,由于突出部的阻挡,也能够防止使用者的指尖钩挂在离枢轴近的连结部的底面上,并能够将使用者的指尖诱导至更易于操作的操作板的顶端侧。
第六发明在上述第二至第五的任一发明中,具备第二操作部件,该第二操作部件具有可沿着上述凸缘的顶面移动的杆,并能够通过由使用者移动杆而使杆转动。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操作部件和第二操作部件接近地设置,因此操作性优异。进一步地,根据该结构,对于这样操作性优异的家具,能够防止使用者的手指***作部件和相邻部件夹住。
第七发明是一种椅子,其具备:设置在椅座的侧部或下方的操作部件、和与操作部件相邻配置的相邻部件,其中,该椅子由上述第一至第六的任一发明的家具构成。
根据该结构,会成为防止使用者的手指***作部件和相邻部件夹住且不给使用者带来不适感的椅子。
第八发明是一种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即椅子所具备的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其具备:作为强度部件的框架部件,其具备在椅子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开而大致平行配置的一对杆件;外装件,其配置在椅子的负荷承受面侧的正面侧拉伸材和配置在负荷承受面的相反侧的反面侧拉伸材,形成为在杆件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缘以及宽度方向的两方的侧端缘接合,并在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缘侧具有在宽度方向上连续的开口部的袋状,该外装件通过开口部从框架部件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覆盖到框架部件上,在一对杆件上,在互相相对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支撑部,在一对杆件之间,对面垂直方向的负荷具有斥力的内装件通过被支撑部支撑而被架设起来。
根据该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除了覆盖到框架部件上的将正面侧拉伸材和反面侧拉伸材接合而形成袋状的外装件之外,还在一对杆件之间架设有对面垂直方向的负荷具有斥力的内装件。因此,例如通过将内装件的强度设定为能够支撑就座者的负荷的大小,能够适当选择外装件的原材料等,设计方面的自由度大幅提高。另外,外装件利用其自身的形状以及张力缠绕在杆件上而被框架部件支撑,因此不需要专用的支撑部,从而避免使杆件的形状复杂化,而能够低成本地成型框架部件。而且,由于在杆件的内侧面形成的支撑部被外装件隐藏,能够防止支撑部引起的外观恶化。
第九发明在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中,支撑部具有向负荷承受面侧开口的嵌合凹部。
根据该结构,支撑部是在各杆件的内侧面形成的向椅子的负荷承受面侧开口的嵌合凹部。因此,在制作具有这种嵌合凹部的杆件的形状时,能够通过在负荷承受面的面垂直方向上配置两个模具来进行成型而容易地进行成型,能够更低成本地成型框架部件。
第十发明在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中,支撑部由杆件和在杆件的内侧面侧空出间隙配设的支撑件构成,且杆件与支撑件之间的间隙成为嵌合凹部,支撑件的负荷承受面侧的端部比杆件的形成嵌合凹部的部位的负荷承受面侧的端部更靠负荷承受面侧的相反侧。
根据该结构,支撑件的负荷承受面侧的端部比杆件的形成嵌合凹部的部位的负荷承受面侧的端部更靠负荷承受面侧的相反侧,因此内装件的位置比杆件的负荷承受面侧的端部更向椅子的背面侧偏移。因此,内装件从内部与外装件的正面侧拉伸材抵接,防止外装件的变形,所以外观更良好。
第十一发明在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中,外装件的对面垂直方向的负荷的斥力比内装件的对面垂直方向的负荷的斥力相对更小。
根据该结构,由于袋状的外装件的斥力比内装件的斥力更小,外装件比内装件相对更柔软(弹性阻力更小),因此即使因为就座者的体重等而在外装件上施加负荷,在外装件与杆件之间也难以产生摩擦阻力。另外,由于外装件柔软,与杆件不紧贴地接触,因此对于来自面垂直方向的负荷,也不会相对于杆件旋转,所以可防止或抑制摩擦音的发生。另外,虽然通过相对更硬的内装件来确保支撑就座者的身体的力,但是由于该内装件架设在杆件的相对面之间,因此不会与袋状的外装件发生干涉。
第十二发明在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中,在正面侧面材与内装件之间配设有衬垫面材,衬垫面材对面垂直方向的负荷的斥力比内装件对面垂直方向的负荷的斥力相对更小。
根据该结构,斥力比内装件更小的衬垫面材配设在正面侧拉伸材与内装件之间。因此,在就座者通过正面侧拉伸材将其体重加在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上时,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在外装件的弯曲与衬垫面材的弯曲相加的状态下,通过内装件支撑就座者的体重,因此会由于加上了衬垫面材的弯曲而增加就座时的柔软度,就座感变得更良好。另外,通过将衬垫面材介于其间,外装件的上缘部难以直接撞上内装件的上缘部,因此即使长时间连续使用,也可抑制外装件的上缘部延伸。
第十三发明在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中,衬垫面材从内装件的表面侧连续地覆盖到杆件的表面侧。
根据该结构,由于衬垫面材从内装件的表面侧连续地覆盖到杆件的表面侧,因此衬垫面材填在内装件与杆件之间,所以它们之间的阶梯差的影响变弱。因此,消除了因该阶梯差而带给就座者背部不协调感的可能性。
第十四发明在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中,衬垫面材一体地安装在正面侧拉伸材的内面上。
根据该结构,由于衬垫面材一体地安装在正面侧拉伸材的内面上,因此通过事先将衬垫面材一体地安装在正面侧拉伸材上,能够顺畅且容易地进行将外装件覆盖在框架部件上来组装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的工序。
第十五发明是一种椅子,具备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作为靠背,该靠背的杆件沿着上下方向配置,且开口部配置在下端部。
根据该椅子,设计方面的自由度大幅提高,同时避免使杆件的形状复杂化而能够低成本地成型框架部件。
(三)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操作部件处于操作姿势时,由操作部件与相邻部件产生的间隙被遮挡部闭塞,能够防止使用者的手指被夹在操作部件与相邻部件之间,并能够防止给使用者带来不适感。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避免使框架部件的形状复杂化,而且能够利用框架部件支撑外装件和内装件,并能够提高设计方面的自由度。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椅子,设计方面的自由度大幅提高,同时避免使杆件的形状复杂化,而能够低成本地成型框架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正面侧观察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椅子的立体图。
图2是从背面侧观察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椅子的立体图。
图3是含有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椅子所具备的操作单元的放大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椅子所具备的操作单元的俯视图。
图5是从椅子的右侧观察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椅子所具备的操作单元的立体图。
图6是从椅子的左侧观察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椅子所具备的操作单元的立体图。
图7是含有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椅子所具备的操作单元的仰视图。
图8是从下方观察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椅子所具备的操作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椅子所具备的操作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从椅子的右侧观察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椅子所具备的升降操作部件的侧视图。
图11是从椅子的前方观察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椅子所具备的遮挡片的正视图。
图12A是用于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椅子所具备的升降操作部件的操作进行说明的,操作板处于常规姿势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12B是用于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椅子所具备的升降操作部件的操作进行说明的,操作板处于操作姿势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13是作为本发明的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靠背的分解立体图。
图14A是表示框架部件的概略结构的正视图。
图14B是表示框架部件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
图15是图14A的A-A线向视截面图。
图16是图14A的B-B线向视主要部分截面图。
图17是拉伸材和设置在拉伸材上的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8是图14B的C-C线向视截面图。
图19是图14B的D-D线向视截面图。
图20是作为本发明的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的其它实施方式的靠背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椅子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以正规姿势坐在椅子1上的人的正面所朝的方向称为“前”或“正面”,将与之相反的方向称为“后”或“背面”。另外,关于“上”、“下”和“左”、“右”,将以正规姿势坐在椅子上的人的上方的方向称为“上”,将与之相反的方向称为“下”,将以正规姿势坐在椅子1上的人的左侧的方向称为“左”,将与之相反的方向称为“右”。即,将铅垂方向称为上下方向,将水平方向称为左右方向。
图1是本发明的椅子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从正面侧观察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的椅子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从背面侧观察的立体图,在这些图中符号1是椅子。该椅子1具备:放置在地板上的脚部2;设置在脚部2的上端的支架3;就座者就座的椅座(座体)4;安装在支架3的上面上的支撑椅座4的椅座承受部件15;从支架3向后部上方侧延伸的支撑坐在椅座4上的就座者的背部的靠背5。
脚部2具备附有脚轮2a1的多支脚2a、和从多支脚2a的中央部立起的脚柱2b,在脚柱2b的上端部安装有支架3。该脚柱2b内置有气压弹簧,使杆2b1可以升降。这样的脚部2通过使脚轮2a1与地板抵接,而可以使椅子1在地面上移动。在支架3中,内置有脚柱2b的升降调整机构和靠背5的倾动调整机构。
支架3固定在脚柱2b的杆2b1的上端,从下方支撑椅座4,同时以可以锁定的方式支撑靠背5。椅座4是从下方支撑作为椅子1的使用者的就座者的部位,被支架3从下方支撑。靠背5是从后方支撑就座者的部位,以可以相对于支架3倾动的方式与其连接。扶手6是从下方支撑就座者的手臂的部位,以从左右方向夹住椅座4的方式固定在靠背5上,设置有两个。
本实施方式的椅子1还具备操作单元7,操作单元7如图2所示,设置在椅座4的右侧的侧部上。图3是含有操作单元7的放大侧视图。另外,图4是操作单元7的俯视图。图5是从椅子1的右侧观察的操作单元7的立体图。图6是从椅子1的左侧观察的操作单元7的立体图。图7是含有操作单元7的仰视图。
图8是从下方观察操作单元7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从上方观察操作单元7的分解立体图。此外,在图4~图6、图8、图9中,后述的罩7d省略图示。
如这些图所示,操作单元7具备:支持器7a;升降操作部件7b(操作部件);锁定调整操作部件7c(第二操作部件);罩7d(参照图4)。
支持器7a相对于椅座4的侧部,用未图示的螺栓等固定,以可以移动方式从下方支撑升降操作部件7b以及锁定调整操作部件7c。该支持器7a具备基体部7a1、和轴承部7a2,该轴承部7a2从基体部7a1向上方突出,并以可以旋转的方式支撑升降操作部件7b的后述的枢轴7b1。
在基体部7a1上设置有收容槽7a3,该收容槽7a3以可以围绕垂直轴旋转的方式支撑锁定调整操作部件7c的后述的躯干部7c1。进一步地,在该收容槽7a3的内壁面上形成有波型部7a4,该波型部7a4用于引导锁定调整操作部件7c的后述的敲击机构7c3的顶端部7c32。
另外,在基体部7a1上设置有凸缘7a5(相邻部件),该凸缘7a5(相邻部件)从收容槽7a3的形成处向椅子1的右侧延伸。该凸缘7a5设置在锁定调整操作部件7c的后述的杆7c2的下方,是使正反面朝向上下的板状的部位。在该凸缘7a5的顶面画有例如表示锁定的强弱的标示。该凸缘7a5与升降操作部件7b的后述的操作板7b2相邻设置,相当于本发明的相邻部件,配置成与常规姿势的操作板7b2处在同一高度。
升降操作部件7b通过未图示的驱动线等与脚柱2b连接,是用于调节杆2b1的伸缩量(即椅座4的高度)的操作部件。该升降操作部件7b通过被支持器7a从下方支撑,并被设置在上方的罩7d按压而被定位。
图10是从椅子1的右侧观察升降操作部件7b的侧视图。如该图或图8以及图9所示,升降操作部件7b具备:枢轴7b1、操作板7b2、连结部7b3、突出部7b4、和遮挡片7b5(遮挡部)。
枢轴7b1是在椅子1的前后方向上水平延伸的轴部,被支持器7a的轴承部7a2从下方以可以旋转的方式支撑(参照例如图4~图6)。操作板7b2是板状,通过连结部7b3与枢轴7b1连接,顶端7b6向椅子1的右侧突出。该操作板7b2是使正反面朝向上下而配置的,且能够以顶端7b6侧上下移动的方式以枢轴7b1为中心旋转。该操作板7b2是就座者在进行椅座4的升降时操作的部位,为了使就座者的指尖易于钩挂,在底面侧设置有凹陷7b7。
连结部7b3是如上所述将枢轴7b1与操作板7b2连结的部位,设置为底面与操作板7b2的底面连续。突出部7b4设置在连结部7b3的底面上,从连结部7b3的底面向下方突出。这样的突出部7b4是用于在升降操作部件7b的操作时,就座者的指尖钩挂在连结部7b3的底面上的情况下,带给就座者不协调感的结构,利用该不协调感将就座者的指尖诱导至操作板7b2。
图11是从椅子1的前方观察遮挡片7b5的正视图。遮挡片7b5是从操作板7b2的凸缘7a5侧的缘部向下方突出,并使正反面朝向椅子1的前后方向(升降操作部件7b与凸缘7a5的排列方向)的板状的部位。
该遮挡片7b5的形状为,从椅子1的正面侧观察,如图11所示,随着从操作板7b2的顶端7b6侧的端部(前端7b51)朝向内侧,逐渐增加从操作板7b2的底面突出的突出量,随着从最大突出部7b52朝向内侧突出量逐渐减少,从中途起突出量大致恒定。这样的遮挡片7b5如图11所示,具有:比最大突出部7b52更靠前端7b51侧的弯曲边7b53、和比最大突出部7b52更靠操作板7b2的位于内侧的倾斜边7b54。
弯曲边7b53的弧长以及曲率以如下方式设定,即:在操作板7b2的顶端7b6以枢轴7b1为中心进行了转动时,从椅子1的前方观察,弯曲边7b53的一部分一直与凸缘7a5的顶端重叠。由此,即使在操作板7b2进行了转动的情况下,也能够一直防止从椅子1的前方观察时凸缘7a5的顶端从遮挡片7b5突出。
倾斜边7b54随着从操作板7b2的内侧朝向顶端7b6侧逐渐向下方倾斜。该倾斜边7b54在操作板7b2的操作时,就座者的指尖钩挂在遮挡片7b5上的情况下,将就座者的指尖诱导至操作板7b2的顶端侧。
具有这样的遮挡片7b5的升降操作部件7b,操作板7b2与凸缘7a5为同一高度的状态(图5等所示的状态)为不进行椅座4的升降的常规姿势,操作板7b2的顶端7b6侧上升的状态为进行椅座4的升降的操作姿势。就座者通过将该升降操作部件7b从常规姿势变更至操作姿势,可以进行椅座4的升降。
另外,通过在升降操作部件7b上设置的遮挡片7b5,能够防止就座者的指尖从操作板7b2侧进入操作姿势的操作板7b2与凸缘7a5之间的间隙里。图12A、B是用于对升降操作部件7b的操作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12A表示操作板7b2处于常规姿势的状态,图12B表示操作板7b2处于操作姿势的状态。如这些图所示,遮挡片7b5在升降操作部件7b处于操作姿势时,闭塞由操作板7b2与凸缘7a5产生的间隙。由此,能够防止在就座者侧露出在操作板7b2与凸缘7a5之间形成的间隙,并防止就座者的指尖从操作板7b2侧进入间隙。
锁定调整操作部件7c如图8以及图9所示,具备:圆柱状的躯干部7c1、从躯干部7c1的周面突出的杆7c2、和设置在躯干部7c1上的敲击机构7c3。躯干部7c1以可以围绕垂直轴转动的方式被收容槽7a3收容,该收容槽7a3设置在支持器7a的基体部7a1上。该躯干部7c1通过被支持器7a从下方支撑,并被设置在上方的罩7d按压而定位。
杆7c2向凸缘7a5侧突出。就座者通过捏住并旋转杆7c2,来使躯干部7c1转动。躯干部7c1通过未图示的驱动线等与支架3连接,根据旋转位置来调节锁定的强弱。敲击机构7c3具备:以顶端向侧方突出的方式埋设在躯干部7c1中的弹簧7c31;设置在弹簧7c31的顶端的顶端部7c32。该敲击机构7c3通过弹簧7c31的作用力,将顶端部7c32推压在支持器7a的波型部7a4上,用顶端部7c32越过波型部7a4的波形状的顶端时产生的打击音,告知就座者锁定调整操作部件7c的旋转位置。
在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椅子1中,通过以抬起升降操作部件7b的操作板7b2的方式使其转动,可以使椅座4升降。另外,通过用杆7c2使锁定调整操作部件7c的躯干部7c1转动,调节锁定的强弱。
如上所述的本实施方式的椅子1具备:通过就座者的操作,从常规姿势变更至操作姿势的升降操作部件7b;与升降操作部件7b相邻配置的凸缘7a5。进一步地,升降操作部件7b具备遮挡片7b5,该遮挡片7b5用于在升降操作部件7b处于操作姿势时,闭塞由升降操作部件7b的操作板7b2与凸缘7a5产生的间隙。因此,即使在升降操作部件7b设置在就座者难以目视的位置,不目视而操作升降操作部件7b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就座者的手指被夹在升降操作部件7b与凸缘7a5之间,并能够防止给就座者带来不适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椅子1中,升降操作部件7b具备: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枢轴7b1;以及操作板7b2,该操作板7b2呈正反面朝向上下的板状,并可通过顶端7b6侧以枢轴7b1为中心上升,而成为操作姿势。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椅子1中,与操作板7b2相邻设置有凸缘7a5,该凸缘7a5配置在与常规姿势的升降操作部件7b的操作板7b2相同的高度,且其正反面朝向上下。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椅子1,升降操作部件7b所具备的操作板7b2和凸缘7a5在升降操作部件7b处于常规姿势的情况下,在同一高度排列配置,因此升降操作部件7b和凸缘7a5的一体感增强而更加美观。
另一方面,通过上下移动操作板7b2的顶端7b6,升降操作部件7b的姿势变更,因此在操作板7b2与凸缘7a5之间易于产生间隙。对此,本实施方式的椅子1具备上述遮挡片7b5,因此,即使在这样有一体感的结构中,也能够防止就座者的手指被升降操作部件7b和凸缘7a5夹住,并能够防止给就座者带来不适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椅子1中,遮挡片7b5以从操作板7b2的凸缘7a5侧的缘部向下方突出,且正反面朝向升降操作部件7b和凸缘7a5的排列方向的方式设置。因此,操作板7b2和遮挡片7b5实现一体化,能够不使零部件数量增加地设置遮挡片7b5。进一步地,在从上方观察操作板7b2的情况下,遮挡片7b5在外观上变得不显眼,不会由于遮挡片7b5而损害美观。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椅子1中,遮挡片7b5具有倾斜边7b54,该倾斜边7b54随着从操作板7b2的内侧朝向顶端7b6侧逐渐朝向下方。例如,像本实施方式的椅子1这样,在操作板7b2配置在对就座者来说难以目视的位置的情况下,就座者的指尖钩挂在操作板7b2的根部的可能性变高。由于操作板7b2的根部距离枢轴7b1较近,在指尖钩挂在操作板7b2的根部上的状态下,进行操作板7b2的姿势变更时,需要用非常强的力来操作操作板7b2,就座者可能会感觉操作性差。对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椅子1,若向操作板7b2的内侧(即根部侧)施加较大的力,则就座者的指尖变得易于沿着倾斜边7b54移动至操作板7b2的顶端7b6侧,并能够在就座者无意识的状态下将就座者的指尖诱导至易于进行操作的操作板7b2的顶端7b6侧。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椅子1,能够用较弱的力来进行升降操作部件7b的操作,操作性优异。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椅子1中,升降操作部件7b具备:将操作板7b2与枢轴7b1连结的连结部7b3;设置在连结部7b3的底面上的突出部7b4。根据这样的本实施方式的椅子1,由于具有连结部7b3,能够使操作板7b2更远离枢轴7b1设置,可以使用更弱的力来进行操作板7b2的操作。进一步地,在连结部7b3的底面上设置有突出部7b4,因此即使在操作板7b2配置在对于就座者来说难以目视的位置的情况下,通过突出部7b4的阻挡,也能够防止就座者的指尖钩挂在离枢轴7b1较近的连结部7b3的底面上。因此,能够将就座者的指尖诱导至更易于操作的操作板7b2的顶端7b6侧。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椅子1具有沿着凸缘7a5的顶面移动的杆7c2,并具备通过使用者使杆7c2移动,而可以转动的锁定调整操作部件7c。因此,能够使升降操作部件7b与锁定调整操作部件7c接近地设置,所以本实施方式的椅子1操作性优异。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椅子1,在这样的操作性优异的椅子1中,可以防止就座者的手指被夹在升降操作部件7b与凸缘7a5之间。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适宜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各结构部件的各种形状和组合等都仅为一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基于设计要求等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本发明的操作部件是升降操作部件7b,本发明的相邻部件是凸缘7a5的结构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在具备用于调整椅座的纵深位置的纵深调整操作部件时,也可以将该纵深调整操作部件作为相对于升降操作部件7b的相邻部件,并具备用于闭塞升降操作部件7b与纵深调整操作部件之间的间隙的遮挡片。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遮挡片7b5设置在操作板7b2上的结构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凸缘7a5上设置朝上的遮挡片。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板状的遮挡片7b5作为本发明的遮挡部起作用的结构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本发明适用于椅子的例子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适用于椅子以外的家具。
靠背5是本发明的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如靠背5的分解立体图即图13所示,具备:具有在椅子1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上间隔开而大致平行配置的一对杆件19、19的框架部件20;架设在一对杆件19、19之间的面材21(内装件);覆盖在一对杆件19、19上的袋状的拉伸材22(外装件);在框架部件20的宽度方向两侧分别安装的扶手6。
框架部件20如其概略结构图即图14A、B所示,具有一对杆件19、19、和一体设置在它们的下端部(另一端部)上的下框部24,在一对杆件19、19的上端部(一端部)安装有连结框架2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框架部件20的宽度方向两侧,即一对杆件19、19与下框部24的连接部上,分别安装有扶手6。但是,在本发明的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靠背5)中,也可以是框架部件20上没有安装扶手6的结构。
面材21如图13所示,形成为大致矩形状,由网孔材料、弹性材料等制成的面材主体21a、在面材主体21a的宽度方向两侧分别安装的侧部支撑框架21b、21b(嵌合凸部)、设置在面材主体21a的下端的下部支撑框架21c构成。侧部支撑框架21b、下部支撑框架21c通过缝合等,朝向面材21的后方(背面方向)安装。侧部支撑框架21b、21b安装在图14A所示的杆件19的侧部支撑部26(支撑部)上并被支撑,且下部支撑框架21c安装在下框部24的下部支撑部27上并被支撑,从而面材21被固定在框架部件20上。
侧部支撑部26在一对杆件19、19的互相相对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如图14A的A-A线向视截面图即图15所示,由杆件19、和在杆件19的内侧面侧空出间隙而沿着杆件19配设的窄幅板状的支撑件28形成。即,在杆件19与支撑件28之间形成的间隙,成为用于安装面材21的侧部支撑框架21b的嵌合凹部29。此外,在杆件19与支撑件28之间,如图14A所示的那样,用于将支撑件28安装在杆件19上的安装板30设置在这些杆件19以及支撑件28的后侧(背面侧)。在各安装板30上,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大致相等的距离分别设置有多个(在图14A中是六个)安装口30a。
嵌合凹部29向椅子1的前侧(正面侧),即承受就座者的负荷的一侧(负荷承受面侧)开口,如图15所示的那样在该嵌合凹部29内,嵌入有面材21的侧部支撑框架21b。在侧部支撑框架21b中,如图13所示的那样,在其后端部形成有多个爪部31(在图13中是六个)。这些爪部31分别进入安装板30的安装口30a,与图15所示的杆件19的防脱凸部30b卡合。
即,爪部31形成为从侧部支撑框架21b的后端向后侧突出,再向椅子1的宽度方向外侧折弯,然后向前侧折回。另外,由于折返的部位(折返部31a)与在杆件19的背面侧的最深部形成的防脱凸部30b卡合,从而限制侧部支撑框架21b从嵌合凹部29内脱出。即,若将折返部31a放入嵌合凹部29内,则折返部31a在越过防脱凸部30b时,在与纵深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发生弹性变形。并且,在越过防脱凸部30b后,折返部31a发生弹性恢复,与防脱凸部30b卡合。由此,仅通过将折返部31a按入嵌合凹部29内,就能够完成与嵌合凹部29的嵌合。由这样的在侧部支撑框架21b的后端部形成的爪部31的折返部31a、和在嵌合凹部29的最深部形成的防脱凸部30b,形成本发明的防脱部,即通过互相卡合,而限制侧部支撑框架21b从嵌合凹部29内脱出的防脱部。
此外,在侧部支撑框架21b嵌入嵌合凹部29内时,多个爪部31嵌入各自对应的安装口30a,使折返部31a与防脱凸部30b卡合。
这里,在杆件19的侧部支撑部26(支撑部)中,在嵌合凹部29的开口的外周部的,椅子1的宽度方向外侧,形成有用于将侧部支撑框架21b引导至嵌合凹部29的过渡面32。过渡面32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在从杆件19的正面侧(椅子1的正面侧)的端部到嵌合凹部29的开口端的部位。并且,为了随着向杆件19的后侧(椅子1的背面侧)前进,缩窄嵌合凹部29的开口,以靠近嵌合凹部29的开口端的方式倾斜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过渡面32设置在形成嵌合凹部29的杆件19的内侧面侧,在杆件19的正面侧(椅子1的正面侧),且向杆件19的内侧面侧鼓起,形成为横截面呈圆弧形。
基于这样的结构,在使面材21的侧部支撑框架21b嵌入嵌合凹部29内时,例如使侧部支撑框架21b的爪部31侧顶住嵌合凹部29的外侧的过渡面32。之后,通过使侧部支撑框架21b的爪部31侧沿着过渡面32的倾斜滑动,被该倾斜(过渡面32)引导,从而能够容易地使侧部支撑框架21b嵌入嵌合凹部29。因此,通过在使侧部支撑框架21b嵌入嵌合凹部29后,将爪部31放入安装口30a内,并使折返部31a与防脱凸部30b卡合,能够将侧部支撑框架21b固定在侧部支撑部26上。
另外,支撑件28是以嵌合凹部29的开口侧(椅子1的正面侧)可以摇动的方式形成的自由端(游动端)。由此,侧部支撑框架21b可以容易地嵌入嵌合凹部29。即,能够使用与持有面材21的手相反的手推压展开自由端(支撑件28),在该状态下使侧部支撑框架21b嵌入嵌合凹部29。
进一步地,支撑件28的自由端的顶端部(椅子1的正面侧的端部)比杆件19的形成嵌合凹部29的部位的正面侧(椅子1的正面侧)的端面(端部)更靠椅子1的背面侧。由此,面材21的位置比杆件19的正面侧(负荷承受面侧)的端部向椅子1的背面侧后退(偏移)。因此,面材21从内侧抵接后述的拉伸材22的正面侧,所以可防止拉伸材22的变形。另外,通过以填埋自由端的顶端部与杆件19的正面侧的端部之间的阶梯差的方式安装面材21,能够使面材21和杆件19在相互支撑的状态下,无阶梯差地连接。
另外,如图13所示的那样在下部支撑框架21c上也形成有爪部33,通过将该爪部33嵌入下框部24的下部支撑部27的安装口34,下部支撑框架21c被固定在下框部24上。即,在下部支撑框架21c的爪部33与下部支撑部27的安装口34之间,也根据需要形成有防脱部,该防脱部由与爪部31的折返部31a以及防脱凸部30b相同的结构形成,由此,下部支撑框架21c被固定在下框部24上。这样,通过将侧部支撑框架21b、21b和下部支撑框架21c固定在框架部件20上,面材21也被固定在框架部件20上。
被固定在框架部件20上的面材21在本实施方式中,其面材主体21a是承受由就座者的背部施加的负荷(体重),即面垂直方向(与面正交的方向)的负荷,而进行推斥的弹性体(弹性抵抗体)。面材主体21a由网眼材料、弹性材料制成,以可以弹性变形的方式形成,是以在承受面垂直方向的负荷时表现出斥力的方式构成的。此外,侧部支撑框架21b、下部支撑框架21c由可以弹性变形的树脂形成。
另外,在框架部件20中,在其宽度方向两侧各自的下端缘侧(另一端缘侧),即与下框部24交叉的部位,形成有向宽度方向的外侧开口的凹部35。如图14A的B-B线向视主要部分截面图即图16所示,凹部35一直形成到杆件19的内部,在本实施方式中闭塞凹部35的开口,安装有扶手6(闭塞部件)。即,扶手6用螺栓37以可以相对于埋入凹部35内的螺母36装卸的方式被固定。
此外,在该凹部35内,设置有连结后述的拉伸材22的侧部开口的连结板42。另外,在扶手6上,形成有用于在其内部安装螺栓37的贯通孔23a,在该贯通孔23a的外侧的开口部,安装有将其闭塞的罩板23b。贯通孔23a的外侧的开口部与安装扶手6的凹部35形成为相同的开口形状。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在凹部35上没有安装扶手6时,能够通过在凹部35上安装罩板23b,闭塞其开口。
拉伸材22如图17所示的那样,配置在椅子1的正面侧(负荷承受面侧)的大致矩形状的正面侧拉伸材38、和配置在椅子1的背面侧(负荷承受面的相反侧)的大致矩形状的反面侧拉伸材39形成为袋状。例如,由腈纶、棉毛类(它们的混合材料包含在内)、涤纶等形成,如图1、图2所示的那样覆盖在一对杆件19、19上。该拉伸材22如图13所示的那样,正面侧拉伸材38和反面侧拉伸材39在杆件19的长度方向的上端缘(一端缘)以及宽度方向的两方的侧端缘被缝合并接合,这样在长度方向的下端缘侧(另一端缘侧)形成在宽度方向上连续的开口部40。
但是,该拉伸材22如图17所示的那样,正面侧拉伸材38和反面侧拉伸材39的两方的侧端缘的接合部位41的、下端缘侧的端部41a比侧端缘的下端缘更靠侧端缘的上端缘。由此,开口部40形成为具有在拉伸材22的两方的侧端缘的下端缘侧开口的侧部开口40a。
在侧部开口40a中,如图13、图17所示,设置有将形成侧部开口40a的正面侧拉伸材38的下端缘侧与反面侧拉伸材39连结的下端缘侧的连结板42。连结板42是以拉伸材22的上端缘侧凸出,下端缘侧凹陷的方式,在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弹性变形为L字形,由弯曲的树脂等制成的窄幅板。连结板42的夹着图17所示的弯曲部42a的一侧与正面侧拉伸材38的下端缘侧连结,另一侧与反面侧拉伸材39的下端缘侧连结。
连结板42由于在其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屈曲部42a,而形成为夹着屈曲部42a的一侧的长度与另一侧的长度大致相同。由此,连结板42的一侧的长度与正面侧拉伸材38的形成侧部开口40a的部分的长度大致相同,另一侧的长度与反面侧拉伸材39的形成侧部开口40a的部分的长度大致相同。即,连结板42的一侧的长度形成为与正面侧拉伸材38的、从接合部位41的下端缘侧的端部41a到下端缘的长度大致相同。另外,连结板42的另一侧的长度形成为与反面侧拉伸材39的、从接合部位41的下端缘侧的端部41a到下端缘的长度大致相同。
正面侧拉伸材38和反面侧拉伸材39与连结板42的连结通过例如缝合完成。这里,连结板42与正面侧拉伸材38和反面侧拉伸材39的连结以例如以下的顺序完成。首先,翻开在正面侧拉伸材38和反面侧拉伸材39中的一方,使其内面侧显露出来。接着,在显露出出内面侧的拉伸材上放置连结板42的一侧,以拉伸材在下且连结板42在上的状态即能够观察到连结板42的状态,将连结板42相对于拉伸材缝合。这时,连结板42的另一侧(与另一方的拉伸材缝合侧)的端部处于浮动的状态。接着,翻转拉伸材,以下与上述一方的拉伸材时同样地,在另一方的拉伸材的内面侧缝合连结板42的另一侧。之后,将与连结板42缝合的正面侧拉伸材38、反面侧拉伸材39的形成侧部开口40a的部分,如图16所示的那样与连结板42一同从外侧向内侧折入,放入凹部35内。由此,能够将连结板42以抵接凹部35的内面的方式配置。即,通过使由于弹性变形而弯曲的连结板42复原,扩展连结板42并使其两侧抵接凹部35的内面。此外,对于连结板42,也可以无须弹性变形而成型为弯曲形状。在该情况下,在将连结板42放入凹部35时,也可以不必使连结板42接触该凹部35的内面,而以接近的状态配置连结板42。
另外,如图13所示的那样,在拉伸材22的开口部40中,在正面侧拉伸材38的下端部后面上安装有前侧背衬芯材43,在反面侧拉伸材39的下端部前面上安装有后侧背衬芯材44。这些前侧背衬芯材43、后侧背衬芯材44由树脂等形成为窄幅板状,通过缝合等安装在正面侧拉伸材38或反面侧拉伸材39上。在前侧背衬芯材43的内面(后面)上形成有多个卡合部(未图示)。通过使这些卡合部与形成在下框24的下部支撑部27上的卡合部(未图示)卡合,前侧背衬芯材43被安装在下部支撑部27上,并被支撑。另外,在后侧背衬芯材44的内面(前面)上形成有多个卡合部(未图示)。通过使这些卡合部与形成在下框24的下部支撑部27上的卡合部(未图示)卡合,后侧背衬芯材44也被安装在下部支撑部27上,并被支撑。通过这样将前侧背衬芯材43、后侧背衬芯材44安装在下部支撑部27上,袋状的拉伸材22的开口部40被下框部24关闭,不露出开口部40。
另外,在拉伸材22的上端缘侧(一端缘侧)的端缘部(上端缘部)上,在椅子1的宽度方向的外侧端稍靠内侧处,形成有正面侧拉伸材38与反面侧拉伸材39接合而成的富余长度部45。然后,如图14B的C-C线向视截面图即图18所示,在富余长度部45的宽度方向的内侧,形成有使杆件19露出的露出口46。
在杆件19的露出口46侧的端部即上端部,形成有具有连通露出口46的开口的嵌合孔19a、和在杆件19的长度方向上突出而与富余长度部45抵接的突缘部19b。在本实施方式中,突缘部19b形成为在包围嵌合孔19a的外周部上沿其周向整周连续的环状。因此,该突缘部19b不仅与拉伸材22的富余长度部45抵接,还与露出口46的外周部整周抵接。
而且,相对于这样在露出口46露出且与露出口46连通的杆件19的嵌合孔19a,安装连结框架25。连结框架25具备:通过露出口46与嵌合孔19a嵌合,闭塞露出口46的闭塞部47;如图13所示在一对闭塞部47、47之间连结的连结部48。通过将一对闭塞部47、47安装在各自对应的杆件19上,在一对杆件19、19之间进行连结。
闭塞部47如图18所示的那样,由通过露出口46与嵌合孔19a嵌合的嵌合突起47a、和位于嵌合突起47a的根部侧(上端侧)且向嵌合突起47a的外侧扩展的覆盖部47b构成。覆盖部47b在嵌合突起47a与嵌合孔19a嵌合的状态下,经由拉伸材22的包含富余长度部45在内的露出口46的外周部,顶住杆件19的突缘部19b。嵌合突起47a呈内部具有孔部的筒状,如后所述的那样在孔部内收容螺母。
如图14B的D-D线向视截面图即图19所示,这样的闭塞部47通过从杆件19的后侧(背面侧)***的螺丝49被固定在杆件19(嵌合孔19a)上。即,通过在杆件19的后侧(背面侧)形成的螺丝孔(未图示),螺丝49***嵌合孔19a内。并且,螺丝49还***到在嵌合孔19a内嵌合的嵌合突起47a内,与收容在其孔部内的螺母50螺合固定。
由此,嵌合突起47a在杆件19的嵌合孔19a内被螺丝紧固,而被固定。
此外,包含这样的螺丝紧固在内的、连结框架25以及拉伸材22在一对杆件19、19上的安装,如下所述进行。
首先,如图13所示的那样,相对于袋状的拉伸材22,在其侧部开口40a上分别安装连结板42,且分别在正面侧拉伸材38上安装好前侧背衬芯材43,在反面侧拉伸材39上安装好后侧背衬芯材44。但是,前侧背衬芯材43、后侧背衬芯材44的安装也可以在之后进行。
接着,在该拉伸材22的上端缘的露出口46、46,从其上方分别***连结框架25的闭塞部47的嵌合突起47a,使嵌合突起47a从露出口46、46向拉伸材22内突出。接着,在这样使嵌合突起47a从露出口46、46突出的状态下,将拉伸材22翻过来。即,将使嵌合突起47a处于下侧翻过来的拉伸材22拉起至上方,将连结框架25的连结部48收容在该翻过来的拉伸材22内,并且在使嵌合突起47a向下端侧突出的状态下露出。
接着,使向下端侧突出的一对嵌合突起47a嵌入各自对应的杆件19的嵌合孔19a,接着如图19所示的那样将嵌合突起47a用螺丝紧固在杆件19上。此外,在将嵌合突起47a嵌合在杆件19的嵌合孔19a内之前,预先相对于框架部件20安装好面材21。在使嵌合突起47a嵌合在杆件19的嵌合孔19a内时,如图18所示的那样,嵌合突起47a通过拉伸材22的露出口46与杆件的嵌合孔19a嵌合,并由于覆盖部47b与露出口46的外周部整周抵接,而经由富余长度部45等顶住杆件19的突缘部19b。因此,使拉伸材22的富余长度部45等相对于杆件19的突缘部19b对准位置。这样,即使在将拉伸材22大幅拉伸的情况下,也可抑制露出口46与杆件19之间的位置偏移。
这样,嵌合突起47a被螺丝紧固,将连结框架25安装、固定在一对杆件19、19上,再使翻过来的拉伸材22还原,覆盖在一对杆件19、19上。
这时,拉伸材22的开口部40具有侧部开口40a,因此能够较大地扩展袋状的拉伸材22的开口,并能够容易地将拉伸材22覆盖在框架部件20上。通过这样使翻过来的拉伸材22还原,袋状的拉伸材22处于通过其开口部40,被从其长度方向的一端侧(上端侧)覆盖在杆件19、19(框架部件20)上的状态。因此,固定嵌合突起47a的螺丝49被隐藏在拉伸材22内而不会露出。
这样将拉伸材22覆盖在框架部件20上,再将安装在拉伸材22的侧部开口40a上的连结板42如图16所示的那样压入到框架部件20的凹部35内。由此,与连结板42连结的正面侧拉伸材38、反面侧拉伸材39各自的形成侧部开口40a的部位也被收容在凹部35内。因此,通过在该凹部35上安装扶手6,拉伸材22的侧部开口40a、连结板42被隐藏而不会露出。
另外,在拉伸材22的开口部40安装的前侧背衬芯材43以及后侧背衬芯材44也安装在下部支撑部27上。这样,拉伸材22被固定在框架部件20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这样固定的拉伸材22相对于由就座者的背部施加的负荷(体重),即面垂直方向的负荷的斥力变得比面材21的相同斥力相对更小。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在作为强度部件的框架部件20上的面材21,成为相对于由就座者的背部施加的负荷(体重)进行推斥的推斥体(弹性抵抗体)。这样,关于构成拉伸材22的正面侧拉伸材38以及反面侧拉伸材39的原材料、设计等,由于没有斥力的限制,可以基于所需性质等自由地进行选择。即,在设计等方面具有高自由度。
由这样的结构构成的靠背5(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是通过将图13所示的下框部24的安装部51安装在图1、图2所示的支架3上来装配椅子1的。另外,通过这样将靠背5安装在支架3上,安装在拉伸材22的开口部40的前侧背衬芯材43、后侧背衬芯材44被收纳在拉伸材22内而不会露出。
在本实施方式的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靠背5)中,除了覆盖在框架部件20上的拉伸材22之外,在杆件19、19之间架设有面材21,该面材21相对于面垂直方向的负荷具有斥力,因此,例如通过将面材21的强度设定为能够支撑就座者的负荷的大小,可以适宜地选择拉伸材22的原材料等。因此,能够大幅提高设计方面的自由度。另外,拉伸材22通过其自身的形状以及张力缠绕在杆件19上而被框架部件20支撑,因此不需要专用的支撑部,不会使杆件19的形状复杂化,而能够低成本地成型框架部件20。而且,由于在杆件19的内侧面上形成的侧部支撑部26被拉伸材22隐藏,能够防止由于侧部支撑部26而损害外观。
另外,侧部支撑部26是形成在各杆件19的内侧面上的嵌合凹部29,因此在制作这样的具有嵌合凹部29的杆件19的形状时,通过将两个模具在负荷承受面的面垂直方向上排列进行成型,能够容易地进行成型。因此,能够更低成本地成型框架部件20。
另外,支撑件28的负荷承受面侧的端部比杆件19的形成嵌合凹部29的部位的负荷承受面侧的端部更靠负荷承受面侧的相反侧,因此面材21的位置比杆件19的负荷承受面侧的端部向椅子1的背面侧后退(偏移)。因此,通过使面材21从内侧抵接拉伸材22的正面侧拉伸材38,可防止拉伸材22的变形,所以能够使外观更良好。
另外,由于袋状的拉伸材22的斥力比面材21小,拉伸材22变得比面材21相对更柔软(弹性抵抗力小),因此即使由于就座者的体重等而向拉伸材22施加负荷,在拉伸材22与杆件19之间也难以产生摩擦阻力。
另外,拉伸材22较柔软,因此拉伸材22与杆件19不紧贴地接触,所以即使从面垂直方向向拉伸材22施加负荷,也不会与杆件19发生干涉,因此可被防止或抑制摩擦音的发生。另外,通过相对更硬的面材21确保支撑就座者的身体的力,但该面材21架设在杆件19的相对面之间,因此不会与袋状的拉伸材22发生干涉。
在本实施方式的椅子1中,具备在设计方面自由度高的靠背5,因此椅子1自身的设计方面的自由度也大幅提高。另外,不会使杆件19的形状复杂化而能够低成本地成型框架部件20,因此能够实现椅子1自身的低成本化。
接着,对本发明的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的其它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20是作为本发明的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的靠背60的主要部分截面图,即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图15对应的横截面图(图14A的A-A线向视截面图)。
本实施方式的靠背60与上述实施方式的靠背5的不同点在于,如图20所示的那样,在正面侧拉伸材38与面材(内装件)21之间配设有衬垫面材61。衬垫面材61由例如无纺布、弹性材料等形成,并且形成为:衬垫面材相对于由就座者的背部施加的负荷(体重),即面垂直方向的负荷的斥力比面材21的面材主体21a的斥力相对更小。此外,衬垫面材61的斥力相对于正面侧拉伸材38的斥力,相对更大、相对更小、或相等均可。
这样的衬垫面材61形成为与图13、图17所示的正面侧拉伸材38大致相同形状和相同尺寸的矩形状,其四边,即上端缘部、两侧端缘部、和下端缘部缝合在正面侧拉伸材38上,而在正面侧拉伸材38上一体地安装。即,如图20所示的那样,在正面侧拉伸材38的两侧端缘部,衬垫面材61的各侧端缘部与正面侧拉伸材38的各侧端缘部一同折返,在该状态下缝合,这样在正面侧拉伸材38上一体地安装。
另外,衬垫面材61的上端缘部以及下端缘部也与两侧端缘部同样地,在正面侧拉伸材38的上端缘部和下端缘部一体地安装。并且,通过这样一体地安装有衬垫面材61的正面侧拉伸材38的各侧端缘部以及上端缘部与同样地折返、缝合的反面侧拉伸材39的各侧端缘部以及上端缘部进一步缝合并一体化,从而形成一体地安装有衬垫面材61的拉伸材22。
具有这样形成的衬垫面材61的拉伸材22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覆盖在框架部件20上。即,通过图13所示的开口部40,从框架部件20的上端侧覆盖在框架部件20上,而被固定。
在本实施方式的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靠背60)中,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的靠背5相同的作用效果,而且还具有以下的作用效果。
即,将斥力比面材21(面材主体21a)小的衬垫面材61配设在正面侧拉伸材38与面材21之间,因此在就座者经由正面侧拉伸材38将其体重施加在靠背60上时,靠背60在正面侧拉伸材38的弯曲与衬垫面材61的弯曲相加的状态下,通过面材21支撑就座者的体重。因此,能够通过加上衬垫面材61的弯曲,在就座时更加感觉到柔软,就座感变得更良好。另外,通过将衬垫面材61介于其间,拉伸材22的上缘部难以直接撞上面材21的上缘部,即使长时间连续使用,也可抑制面材21的上缘部的延伸。另外,衬垫面材61从面材21的表面侧连续地覆盖到杆件19的表面侧,因此衬垫面材61填入面材21与杆件19之间,所以它们之间的阶梯差的影响基本消除。因此,不会由于该阶梯差而在就座者的背部产生不协调感。
另外,事先将衬垫面材61一体安装在正面侧拉伸材38的内面上,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在框架部件20上覆盖拉伸材22来组装靠背60的工序。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袋状的拉伸材22的斥力比面材21小,但拉伸材22的斥力可以与面材21的斥力相等,也可以比面材21的斥力大。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经由前侧背衬芯材43、后侧背衬芯材44分别将正面侧拉伸材38的下端部、反面侧拉伸材39的下端部安装在下框部24上,但是,关于正面侧拉伸材38的下端部、反面侧拉伸材39的下端部在下框部24上的安装,也可以使用前侧背衬芯材43、后侧背衬芯材44以外的适宜的部件来进行。
另外,作为面材21(内装件),也可以不是如图13所示的那样形成面材主体21a连续一致的面,而是呈例如面材主体具有缝隙的形状。具体地说,也可以在上下方向上以大致相等的间隔形成多条(例如两条~五条)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缝隙,并在这些缝隙之间形成带状。通过这样形成缝隙,能够提高面材(内装件)的柔软性。此外,在这样形成了间隙的情况下,面材主体也能够由例如尼龙、聚丙烯等的树脂(弹性材料)形成。另外,构成面材(内装件)的侧部支撑框架21b、下部支撑框架21c也可以通过折弯面材主体的端部而与面材主体一体地形成。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在操作部件处于操作姿势时由操作部件与相邻部件产生的间隙被遮挡部闭塞,能够防止使用者的手指被夹在操作部件与相邻部件之间,并能够防止给使用者带来不适感。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不会使框架部件的形状复杂化,而能够用框架部件支撑外装件和内装件,并能够提高设计方面的自由度。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椅子,能够大幅提高设计方面的自由度,同时不会使杆件形状复杂化,而能够低成本地成型框架部件。
附图标记说明
1-椅子;2-脚部;3-支架;4-椅座(座体);5、60-靠背(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6-扶手;7-操作单元;7a-支持器;7a1-基体部;7a2-轴承部;7a3-收容槽;7a4-波型部;7a5-凸缘;7b-升降操作部件(操作部件);7b1-枢轴;7b2-操作板;7b3-连结部;7b4-突出部;7b5-遮挡片(遮挡部);7b51-前端;7b52-最大突出部;7b53-弯曲边;7b54-倾斜边;7b6-顶端;7b7-凹陷;7c-锁定调整操作部件(第二操作部件);7c1-躯干部;7c2-杆;7c3-敲击机构;7c31-弹簧;7c32-顶端部;7d-罩;19-杆件;20-框架部件;21-面材(内装件);22-拉伸材(外装件);26-侧部支撑部(支撑部);28-支撑件;29-嵌合凹部;38-正面侧拉伸材;39-反面侧拉伸材;61-衬垫面材。

Claims (7)

1.一种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是椅子所具备的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其具备:
作为强度部件的框架部件,其具备在所述椅子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开而大致平行配置的一对杆件;
外装件,其配置在所述椅子的负荷承受面侧的正面侧拉伸材和配置在所述负荷承受面的相反侧的反面侧拉伸材,形成为在所述杆件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缘以及所述宽度方向的两方的侧端缘接合,并在所述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缘侧具有在所述宽度方向上连续的开口部的袋状,该外装件通过所述开口部从所述框架部件的所述长度方向的一端侧覆盖到该框架部件上,
在所述一对杆件上,在互相相对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支撑部,
在所述一对杆件之间,对所述负荷承受面的面垂直方向的负荷具有斥力的内装件通过被所述支撑部支撑而被架设起来,
在所述正面侧拉伸材与所述内装件之间配设有衬垫面材,
所述衬垫面材对所述负荷承受面的面垂直方向的负荷的斥力比所述内装件对所述负荷承受面的面垂直方向的负荷的斥力相对更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具有向所述负荷承受面侧开口的嵌合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由所述杆件和在该杆件的内侧面侧空出间隙配设的支撑件构成,且所述杆件与所述支撑件之间的所述间隙成为所述嵌合凹部,
所述支撑件的所述负荷承受面侧的端部比所述杆件的形成所述嵌合凹部的部位的所述负荷承受面侧的端部更靠所述负荷承受面侧的相反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装件的对所述负荷承受面的面垂直方向的负荷的斥力比所述内装件的对所述负荷承受面的面垂直方向的负荷的斥力相对更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面材从所述内装件的表面侧连续地覆盖到所述杆件的表面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面材一体地安装在所述正面侧拉伸材的内面上。
7.一种椅子,其具备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作为靠背,该靠背的所述杆件沿着上下方向配置,且所述开口部配置在下端部。
CN201580057035.1A 2014-10-24 2015-10-23 家具、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以及椅子 Active CN1070723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17249 2014-10-24
JP2014-217249 2014-10-24
JP2014-221256 2014-10-30
JP2014221256A JP6552082B2 (ja) 2014-10-30 2014-10-30 家具及び椅子
JP2015006732A JP6552083B2 (ja) 2014-10-24 2015-01-16 椅子用荷重支持部材および椅子
JP2015-006732 2015-01-16
PCT/JP2015/079953 WO2016063973A1 (ja) 2014-10-24 2015-10-23 家具、椅子用荷重支持部材及び椅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72398A CN107072398A (zh) 2017-08-18
CN107072398B true CN107072398B (zh) 2020-07-07

Family

ID=59381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57035.1A Active CN107072398B (zh) 2014-10-24 2015-10-23 家具、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以及椅子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334953B2 (zh)
EP (1) EP3210498B1 (zh)
CN (1) CN1070723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51944B2 (ja) * 2018-10-19 2023-04-04 株式会社オカムラ 背凭れおよび椅子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61035A (en) * 1985-12-24 1988-08-02 Tachikawa Spring Co., Ltd. Seat cushion assembly
CN1981671A (zh) * 2005-10-27 2007-06-20 国誉家具株式会社 椅子
CN102056513A (zh) * 2008-06-04 2011-05-11 赫尔曼米勒有限公司 悬置座
CN102202546A (zh) * 2008-10-29 2011-09-28 株式会社冈村制作所 椅子的靠背
CN102897071A (zh) * 2007-07-19 2013-01-30 东京座椅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靠背框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37353A (en) 1981-02-18 1982-08-24 Janome Sewing Mach Co Ltd Transparent synthetic resin composition for presser foot of sewing machine
JPS61184448A (ja) 1985-02-12 1986-08-18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水滴検知センサ
JPS6414053A (en) 1987-07-08 1989-01-18 Toshiba Corp Thermal head
JPS6414053U (zh) 1987-07-15 1989-01-24
DE19754817A1 (de) * 1997-12-10 1999-06-17 Stoll Sedus Ag Rückenlehne
US6074013A (en) * 1999-04-27 2000-06-13 Hsiao; Yun-Chien Cross member of the seat and the backrest of a chair
JP2002119355A (ja) 2000-10-16 2002-04-23 Kokuyo Co Ltd 椅 子
US20020074839A1 (en) 2000-12-14 2002-06-20 Mahan Richard L. Slip cover for seat back
US6565157B2 (en) * 2001-02-23 2003-05-20 Shelby Williams Industries, Inc. Molded foam spring seat
FR2839430B1 (fr) * 2002-05-07 2004-06-18 Lafuma Sa Dispositif de mise en place de fixation de toiles sur des structures receptrices d'ameublement d'equipement mobilier et d'assise
JP4061167B2 (ja) 2002-10-15 2008-03-12 株式会社岡村製作所 メッシュ張り椅子
US7334845B2 (en) * 2002-09-12 2008-02-26 Steelcase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Comfort surface for seating
DE20216302U1 (de) 2002-10-22 2003-04-17 Vitra Patente Ag Muttenz Neigbare Rückenlehne mit elastischer Bespannung
JP4350620B2 (ja) 2004-09-01 2009-10-21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シートバック用ロック解除装置
JP4381283B2 (ja) 2004-10-26 2009-12-09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4516822B2 (ja) 2004-10-29 2010-08-04 株式会社イトーキ 椅子
US7396079B2 (en) * 2005-03-08 2008-07-08 Steelcase Inc. Seating with shape-changing back support frame
US20070102987A1 (en) * 2005-11-04 2007-05-10 Su-Ming Chen Meshed seat cushion for chair
AU2006341187A1 (en) * 2006-03-27 2007-10-04 C-Pod Ergonomics Pty. Ltd. A back support adjustment system
ATE555693T1 (de) * 2006-11-10 2012-05-15 Okamura Corp Rückenlehnenvorrichtung für stuhl
US7434888B2 (en) * 2006-11-29 2008-10-14 Peter Lin Chair having adjustable weight proportion accepting elements
JP5600024B2 (ja) 2010-03-30 2014-10-01 三井物産テクノ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シート材及びこのシート材を用いた車両用シート及びリカバーシート
JP5597044B2 (ja) 2010-06-30 2014-10-01 タカノ株式会社 椅子
CA145425S (en) * 2011-10-31 2012-12-13 Okamura Corp Chair
JP5806088B2 (ja) 2011-11-04 2015-11-10 株式会社岡村製作所 椅子
JP2013124065A (ja) 2011-12-16 2013-06-24 Toyota Boshoku Corp 乗物用シートの表皮部材
DE102012001278A1 (de) 2012-01-25 2013-07-2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erstellsystem, Kraftfahrzeugsitz, Kraftfahrzeug und Verfahren hierzu
JP6008528B2 (ja) 2012-03-23 2016-10-19 株式会社イトーキ 椅子の背もたれ
US9204726B2 (en) * 2013-05-24 2015-12-08 Chin Jwu Enterprise Co., Ltd. Foldable chair
US9179778B2 (en) * 2014-02-19 2015-11-10 Zenithen Usa Llc Folding chai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61035A (en) * 1985-12-24 1988-08-02 Tachikawa Spring Co., Ltd. Seat cushion assembly
CN1981671A (zh) * 2005-10-27 2007-06-20 国誉家具株式会社 椅子
CN102897071A (zh) * 2007-07-19 2013-01-30 东京座椅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靠背框架
CN102056513A (zh) * 2008-06-04 2011-05-11 赫尔曼米勒有限公司 悬置座
CN102202546A (zh) * 2008-10-29 2011-09-28 株式会社冈村制作所 椅子的靠背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334953B2 (en) 2019-07-02
EP3210498A1 (en) 2017-08-30
EP3210498A4 (en) 2018-05-16
CN107072398A (zh) 2017-08-18
EP3210498B1 (en) 2019-06-12
US20170311724A1 (en) 2017-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59717B1 (en) Chair backrest
JP6215659B2 (ja) 椅子
JP6135098B2 (ja) 椅子
JP6765182B2 (ja) 椅子の肘掛け、椅子
CN107072398B (zh) 家具、椅子用负荷支撑部件以及椅子
JP2006149751A (ja) 身体支持装置
JP5712370B2 (ja) 椅子
WO2016063973A1 (ja) 家具、椅子用荷重支持部材及び椅子
JP2019083956A (ja) 椅子
JP7217110B2 (ja) 椅子
JP2012040110A (ja) 椅子
JP5779021B2 (ja) 椅子及びその座部
JP6552083B2 (ja) 椅子用荷重支持部材および椅子
JP6358166B2 (ja) 椅子
JP2024034827A (ja) 椅子
JP6529154B2 (ja) 椅子用荷重支持部材および椅子
JP2024034516A (ja) 椅子の身体支持部
JP5600137B2 (ja) 椅子
JP6705879B2 (ja) 椅子
JP6960824B2 (ja) 椅子
JP2006149971A (ja) 椅子
JP6865523B2 (ja) 椅子用荷重支持部材および椅子
JP2017086308A (ja) 椅子の身体支持体
JP5855879B2 (ja) 椅子
JP2008119219A (ja) 椅子の背凭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