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56121B - 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56121B
CN106256121B CN201580021483.6A CN201580021483A CN106256121B CN 106256121 B CN106256121 B CN 106256121B CN 201580021483 A CN201580021483 A CN 201580021483A CN 106256121 B CN106256121 B CN 1062561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view finder
imaging device
machine body
main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2148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56121A (zh
Inventor
佐藤真由子
畠中文一
皆见利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2561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61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561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61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02Viewfind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04Bodies collapsible, foldable or extensible, e.g. book ty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5Control of camera operation in relation to power supply
    • H04N23/651Control of camera operation in relation to power supply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by affecting camera operations, e.g. sleep mode, hibernation mode or power off of selective parts of the camera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18Signals indicating condition of a camera member or suitability of ligh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onic viewfinders, e.g. rotatable or detachable
    • H04N23/5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onic viewfinders, e.g. rotatable or detachable being rotatable or detach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Viewfinder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该成像设备设置有其上设置成像单元的主机身、能够进行取景器被储存在主机身内的储存状态和取景器从主机身突出的使用状态之间的状态转变的取景器、以及取决于状态转变而接通电源或断开电源的控制单元。

Description

成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包括取景器的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存在具有取景器的成像装置,该取景器沿着主机身可折叠,或当携带时考虑到减小尺寸而被收纳在主机身内(例如,参见PTL 1或PTL 2)。用户向前拉动取景器并使用取景器。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 1: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布No.S60-121431
PTL 2: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布No.2001-268402
发明内容
然而,提高可操作性连同进一步减小整个配置的尺寸是最近所期望的。
因此,期望提供在可操作性方面优秀的成像装置。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成像装置包括:设置有成像部的主机身;在取景器被收纳在主机身中的收纳状态与取景器从主机身突出的使用状态之间进行状态转变的取景器;以及响应于状态转变而接通或断开电源的控制部。
在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成像装置中,控制部响应于取景器的状态转变而接通或断开电源。因此,用户不必通过例如电源按钮的动作接通或断开电源。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成像装置,可操作性被提高并且由用户的平稳拍摄变得可能。注意,本公开内容的效果不限于此,并且通过本技术实现的效果可以是以下描述的效果中的一个或多个。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2]图2是图1中例示的成像装置的外观的另一透视图。
[图3]图3是图1中例示的成像装置的正视图。
[图4]图4是图1中例示的成像装置中取景器从主机身向上突出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5]图5是图1中例示的成像装置中取景器从主机身向上突出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6]图6是处于使用状态的图1中例示的成像装置的取景器的透视图。
[图7]图7是处于使用状态的图1中例示的成像装置的取景器的另一透视图。
[图8]图8是处于收纳状态的图1中例示的成像装置的取景器的配置的透视图。
[图9]图9是处于使用状态的图1中例示的成像装置的取景器的配置的透视图。
[图10A]图10A是处于收纳状态的图8中例示的取景器单元的配置的正视图和侧视图。
[图10B]图10B是处于使用状态的图8中例示的取景器单元的配置的侧视图。
[图11A]图11A是处于收纳状态的作为图1中例示的成像装置的变型的取景器的示意性配置的侧视图。
[图11B]图11B是处于使用状态的图11A中例示的取景器的示意性配置的侧视图。
[图12]图12是图1中例示的成像装置中,显示部的显示面面向对象侧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3A]图13A是以扩大方式的图1中例示的成像装置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图13B]图13B是以扩大形式例示包括图13A中例示的眼睛传感器的截面的截面图。
[图14]图14是例示图1中例示的成像装置的示意性配置的框图。
[图15]图15是例示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装置中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6A]图16A是例示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成像装置中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6B]图16B是详细例示图16A中例示的过程的部分的流程图。
[图16C]图16C是图16A中例示的流程图的变型。
[图17A]图17A是例示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成像装置中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7B]图17B是例示接着图17A的过程的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内容的一些实施例。注意,以下面的次序给出该描述。
1.第一实施例(其中响应于取景器的状态转变接通或断开电源的成像装置)
2.第二实施例(其中响应于取景器的状态转变执行显示部的显示动作和其它动作的成像装置)
3.第三实施例(其中响应于取景器的状态转变接通或断开眼睛传感器的成像装置)
<第一实施例>
[1.成像装置1的配置]
主要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的基本配置。图1例示了从其前侧观察时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的外观配置。图2例示了从其后侧观察时成像装置1的外观配置。图3是图1中例示的成像装置1的正视图。
成像装置1是小的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并且例如可以包括主机身10、取景器20和成像镜头单元30。取景器20可以在收纳状态P1与使用状态P3(随后描述)之间进行状态转变,在收纳状态P1中取景器20被收纳在主机身10中(图3),在使用状态P3中,取景器20从主机身10向外部突出。注意,在图3中,通过虚线例示处于收纳状态P1的取景器20,并且通过实线例示处于在从收纳状态P1向使用状态P3转变期间的弹出(popup)状态P2的取景器20。随后详细描述取景器20。在成像装置1中,通过随后描述的控制部6来选择其中响应于取景器20的状态转变来执行接通电源动作和断开电源动作中的一个或两者的模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在主机身10的前后方向Z上,镜头侧(对象侧)被称为前侧,并且显示部侧(图像侧)被称为后侧。注意,前后方向Z与耦接到主机身10的镜头(未例示)的光轴方向相同。此外,主机身10的水平方向被称为X方向,并且右和左被在从主机身10的后侧面向前侧的状态中指示。
主机身10可以具有例如矩形平行六面体形状,并且机身安装件11被设置在前表面10A上。成像设备2A、图像信号处理部3(均随后描述)以及其它部件被收纳在主机身10内。显示部12被设置在主机身10的后表面10B上。
机身安装件11容许主机身10与可更换成像镜头单元30之间的机械耦接或电耦接,并且用户可以根据预期使用选择镜头并且将所选镜头耦接到主机身10。成像镜头单元30具有收纳一个或多个镜头30A的镜筒30B以及设置在井筒30B周围的镜头圈30C和30D。镜头圈30C和30D可以是用以执行例如光阑、快门速度以及拍摄模式的手动设置,或者聚焦或缩放的手动操作的机械键。镜头圈30C和30D配置输入部8(随后描述)的部分。注意,镜头圈的数目不特别限制。可以不设置镜头圈。
成像设备2A配置成像部2(随后描述)连同成像镜头单元30和其它部件,并且使得通过成像镜头单元30将对象的图像形成在光接收表面上,从而通过光电转换生成电信号。成像设备2A的示例可以包括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和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图像传感器。
显示部12在显示面12A上显示通过成像镜头单元30获取的成像中的直通图像、记录在主机身10中的存储器介质7A(随后描述)或任意其它介质中的图像、或诸如电池的剩余量和拍摄条件的各种信息。拍摄条件的示例可以包括快门速度、光阑、f数、水平度以及存在或不存在闪光。此外,显示部12可以起触摸面板的作用,该触摸面板具有触摸面板部(未例示)并且显示诸如用户界面图像的操作图像。显示部12可以由例如液晶面板(LCD)或有机电致发光(EL)面板构成。如随后描述的,显示部12可以可旋转地耦接到主机身10。此外,可以例如响应于取景器20的状态转变通过控制部6开始或终止显示部12的显示动作。
取景器20用以执行待拍摄图像的视觉确认、构图设定、聚焦和其它动作。取景器20可以由例如光取景器(OVF)或电子取景器(EVF)构成。在电子取景器的情况中,取景器20可以在观察窗21(图1至图3中未例示,见随后描述的图7)的背面处具有例如目镜(未例示)和诸如液晶面板和有机EL面板的显示屏(未例示)。除了成像中的直通图像,诸如电池的剩余量和拍摄条件(诸如,快门速度、光阑、f数、水平度、存在或不存在闪光)的各种信息被显示在取景器20的显示屏上。与显示在显示部12上的那些信息相同或不同的信息可以显示在取景器20的显示屏上。例如,通过控制部6,只有显示在显示部12上的多条信息中的一些可以显示在取景器20的显示屏上。此外,控制部6可以例如响应于取景器20的状态转变激活取景器20的显示动作或其它动作。
除了图1至图3之外,参照图4至图7进一步描述取景器20的配置。图4是当从前侧观察时处于取景器20从主机身10向上突出的弹出状态P2下的成像装置1的外观的透视图,并且图5是当从后侧观察时处于该状态的成像装置1的外观的透视图。此外,图6和图7分别是当从前侧和后侧观察时处于使用状态P3的取景器20的透视图。取景器20可以取三种状态,即,收纳状态P1、弹出状态P2和使用状态P3。收纳状态P1是其中取景器20被收纳在主机身10中的状态,即,其中用户(拍摄者)不使用取景器20的状态。注意,图1至图3均例示了其中整个取景器20被完全收纳在主机身10内的状态;然而,取景器20的部分可以暴露。弹出状态P2是其中整个取景器20从主机身10向上大部分突出的状态。处于弹出状态P2下,与收纳状态P1相比取景器20的许多部分从主机身10向外突出。此外,使用状态P3是适于由用户(拍摄者)使用取景器20的状态,并且是其中作为取景器20的部分的可移动部分222(随后描述)从弹出状态P2前进至主机身部分221(随后描述)的后侧的状态。处于使用状态P3下,在设置在取景器20内的显示屏上的图像由用户清楚地识别,而不模糊。如上所述,取景器20在收纳状态P1和其中取景器20从主机身10向外部突出的使用状态P3之间的状态转变内在两个或更多个方向(垂直方向和前后方向)上可移动。该结果是减小成像装置1的整个配置的尺寸。
取景器20可以从收纳状态P1(参见图1至图3)在主机身10上方伸长(沿箭头A1的方向)(例如,如图4和图5中所例示),并且然后达到弹出状态P2。如图6和图7中所例示,可移动部分222进一步从弹出状态P2前进至主机身10的后侧(沿箭头A2的方向),并且然后取景器20达到使用状态P3。在主机身10上方伸长取景器20致使观察窗21位于主机身10上方。这使得能够将成像装置1的配置近似为正常的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的配置,其中取景器20位于镜筒和显示部12上方,这容许为用户提高可用性。此外,使取景器20的部分向主机身10的后侧前进使得能够减小与眼睛的间隙以及增强遮光特性。
作为取景器20向主机身10的后侧的前进量,例如,取景器20的目镜面22A可以优选地比主机身10的后表面10B(显示部12)更向后突出。这是因为突出减小了与眼睛的间隙,并且降低了用户的鼻子触摸显示部12的可能性,以提高可用性。
主机身10可以在顶表面10C上优选地具有开口13,取景器20通过开口13移入和移出主机身10。这使得能够在除了主机身10的后表面10B之外的位置处设置通过其取景器20移进和移出主机身10的开口21,这便于处理镜筒的直径扩大和显示部12的屏幕扩大。顺便提及,如果开口13是设置在主机身10的后表面10B上,则需要增大主机身10的尺寸,或者如果主机身10的尺寸没有改变,则镜筒的尺寸减小,并且因此,放大率降低、亮度变暗、并且成像设备的尺寸也减小。此外,显示部12的尺寸也减小。
注意,图1至图3中所例示的开口13的位置是其中例如频闪仪设置在典型的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中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频闪仪14的位置被改变,并且频闪仪14被设置在比开口13更靠近中心的位置。
如在如上所述的图3中所例示的,取景器20可以优选地设置在不与机身安装件11重叠的位置。这使得能够避免取景器20和镜筒之间的干扰。注意,在后视图中,取景器20可以与显示部12重叠。
除了图1至图7,参考图8至图10A和10B进一步描述取景器20的详细配置。图8是图1至图3中所例示的收纳状态P1下的取景器20的外观的透视图。图9是处于图4至图7中所例示的弹出状态P2和使用状态P3下的取景器20的外观的透视图。图10A是处于收纳状态P1和弹出状态P2下的图8中所例示的取景器单元22的配置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图10B是处于使用状态P3下的图8中所例示的取景器单元22的外观的侧视图。
取景器20可以包括例如取景器单元22、装饰构件23、第一移动机构24、第二移动机构25(参见图10A和图10B)以及可见度调节部26(参见图6、图7和图9)。
取景器单元22是在弹出状态P2和使用状态P3下暴露于主机身10的外部的部分,并且可以包括例如沿向上方向伸长到主机身10的主机身部分221,和沿向后方向伸长到主机身部分221的可移动部分222。取景器单元22还包括上述观察窗21(参见图5和图7)以及设置在观察窗21的背面的目镜镜头和显示屏(均未例示)。
装饰构件23覆盖除了观察窗21之外的取景器单元22的侧表面和后表面,并且修剪取景器20和成像设备1的外观。装饰构件23可以包括例如上表面装饰构件23A和侧表面装饰构件23B。当取景器20处于收纳状态P1时,顶表面装饰构件23A配置主机身10的顶表面10C的外部构件的部分。当取景器20处于弹出状态P2和使用状态P3时,侧表面装饰构件23B覆盖取景器单元22的侧表面和后表面。
侧表面装饰构件23B可以优选地具有避开机身安装件11的切口23C。这使得能够在避开机身安装件11的情况下设置取景器20,如图3中所例示。
第一移动机构24将取景器单元22提升到主机身10上方,并且可以由例如机械移动机构构成。更具体地,第一移动机构24包括基部框架31、滑动框架32、第一弹性构件33和挂钩机构34。基部框架31和滑动框架32具有双缸结构,其中滑动框架32***基部框架31中。注意,基部框架31和滑动框架32中的每个的内部可以优选地是中空的,以便收纳例如频闪仪14的电池。
基部框架31可以包括例如由金属板或其它材料制成的基部框架主机身31A、突出部分31B、枢转调节部分31C和按压部分31D。基部框架主机身31A可以固定到例如主机身10。此外,第一弹性构件33的一端33A固定到基部框架主机身31A。此外,在基部框架主机身31A中设置限定第一弹性构件33的另一端33B的移动范围的长孔31E。突出部分31B是保持挂钩机构34的部分,并且与枢转调节部分31C和按压部分31D一体地配置。枢转调节部31C调节挂钩机构34的枢转范围,并且设置在挂钩机构34的引导槽34B中。按压构件31D防止挂钩机构34的挂钩部分34C从滑动框架32的孔32B脱离(detached)。
滑动框架32可以包括例如由金属板或其它材料制成的滑动框架主机身32A和孔32B。滑动框架主机身32A用螺钉32C(参见图9)固定到覆盖取景器单元22的装饰构件23。孔32B接纳挂钩机构34的挂钩部分34C,以将取景器20保持在收纳状态P1下。
第一弹性构件33设置在基部框架31和滑动框架32之间,并且向上偏置(biase)滑动框架32。第一弹性构件33可以优选地由例如弹簧构成。尽管弹簧的类型没有特别限制,但是弹簧可以优选地是例如拉伸螺旋弹簧或扭转螺旋弹簧。第一弹性构件33的一端33A固定到基部框架31的基部框架主机身31A,并且第一弹性构件33的另一端33B固定到滑动框架32的滑动框架主机身32A。
挂钩机构34调节滑动框架32的向上移动,并且可以包括例如附接部分34A、引导槽34B、挂钩部分34C和接纳部分34D。附接部分34A枢转地附接到基部框架31的突出部分31B。引导槽34B限定挂钩机构34的枢转范围。基部框架31的枢转调节部分31C设置在引导槽34B中。挂钩部分34C从附接部分34A的一点向下延伸。挂钩部分34C与滑动框架32的孔32B接合,这将取景器20保持在收纳状态P1下。接纳部分34D是保持设置在主机身10的侧表面10D上的取景器操作部(按钮)10E的部分。当不使用时,取景器操作部10E由接纳部分34D保持,这调节附接部分34A的枢转,并且因此维持挂钩部分34C与滑动框架32的孔32B接合的状态。当使用时,用户滑动取景器操作部10E,使得取景器操作部10E从接纳部分34D解锁,这致使附接部分34A枢转。因此,挂钩部分34C从滑动框架32的孔32B脱离。
第二移动机构25使得取景器单元22的可移动部分222能够前进到主机身10的后侧,并且可以由例如机械移动机构构成。更具体地,如图10和图11中所例示,第二移动机构25具有第二弹性构件41。第二弹性构件41设置在取景器单元22和装饰构件23之间,并且向后(沿Z方向)偏置取景器单元22。第二弹性构件41可以优选地由例如弹簧构成。尽管弹簧的类型没有特别限制,但是弹簧可以优选地是例如变形压缩成形弹簧。第二弹性构件41的一端41A固定到取景器单元22的后表面,并且第二弹性构件41的另一端41B固定到装饰构件23。当不使用时,优选地,取景器单元22可以被主机身10的后表面10B按压,并且可以抑制第二弹性构件41的偏置力引起的移动。
注意,可以省略第二移动机构25,即第二弹性构件41,并且用户可以用手向后拉动取景器单元22的可移动部分222。
此外,在上述描述中,使用作为机械移动机构的第一移动机构24执行在主机身10上方伸长取景器20的动作。选择性地,如用成像装置1A作为图11A和图11B中所例示的变型,可以使用电动机构27来代替第一移动机构24。
成像装置1A可以包括例如取景器单元22和电动机构27。电动机构27将取景器单元22提升到主机身10上方,并且可以包括例如基部框架51、滑动框架52、齿条53和电机54。基部框架51和滑动框架52具有双缸结构,其中滑动框架52***基部框架51中。注意,基部框架51和滑动框架52中的每个的内部可以优选地是中空的,以便收纳例如频闪仪14的电池。齿条53设置在滑动框架52上。电机54固定到基部框架51,并且具有与齿条53接合的蜗轮54A。
当不使用时,取景器20在主机身10中处于收纳状态P1(参见图1至图3)。当使用时,用户操作设置在主机身10上的取景器操作部(未示出),并且电机54因此旋转。附接到电机54的旋转轴上的蜗轮54A和齿条53相互接合,从而使齿条53滑动(参照图11B)。因此,滑动框架52在主机身10上方移动,并且取景器单元22弹出到主机身10的外部(参见图4和图5)。提升的滑动框架52和提升的取景器单元22通过蜗轮54A的自锁而保持在弹出位置,并且维持弹出状态P2。
处于弹出状态P2下,通过主机身10的外部构件的后表面10B抑制由第二弹性构件41的偏置力引起的可移动部分222的向后移动(参见图11A)。然而,当取景器单元22前进到主机身10的外部时,可移动部分222通过第二弹性构件41的偏置力前进到主机身10的后侧,并且取景器单元22被放入使用状态P3(参见图11B)。这允许取景器20从收纳状态P1向使用状态P3的全自动状态转变。
可见度调节部26是调节取景器20的屈光度以便适合用户的视力的操作部(杆、旋钮、拨盘等)。例如,可见度调节部26可以设置在取景器20的取景器单元22的顶表面上。此外,可见度调节部26在收纳状态P1和弹出状态P2下被装饰构件23的顶表面装饰构件23A覆盖(参见图1至图3)。相反,处于使用状态P3下,可见度调整部26从装饰构件23的顶表面装饰构件23A向外部暴露,从而变得可操作(参照图6和图7)。以这种方式限制使用可见度调节部26使得能够避免可见度调节部26被无意地操作并且相应地改变设置。另外,即使当取景器20从使用状态P3返回到弹出状态P2或者收纳状态P1时,可见度调节部26从取景器单元22的顶表面的突出量被减小,并且重置的可能性也被降低。因此,消除了每次使用可见度调节部26时的重新调节的复杂性,这允许增强用户的可用性。注意,可见度调整部26不限于机械操作部,并且可以是电子操作部。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以将针对与用户对应的可见度调节的数据存储在控制部6内部的存储器部(未示出)中。例如,当在拍摄操作中按下释放按钮16(稍后描述)时,可以存储针对可见度调节的这种数据。
如上所述,显示部12相对于主机身10可旋转地设置,并且显示部12的显示面12A可以指向前侧(参见图12)。图12中例示的状态对应于用户以用户自己作为对象执行成像的自拍模式。
在主机身10的顶表面10C上还设置构成输入部8的一部分的电源按钮15、释放按钮16和模式设置拨盘17。电源按钮15执行整个成像装置1的电源接通操作和电源断开操作。释放按钮16用以执行拍摄操作,并且可以是检测两个状态(例如,半按下状态和全按下状态)的两阶段检测按钮。当半按下释放按钮16时,执行捕获对象的记录使用图像(主拍摄图像)的准备。该准备可以包括例如自动聚焦(AF)控制操作和自动曝光(AE)控制操作。此外,当进一步向下按压释放按钮16并且完全按下释放按钮16时,执行主拍摄图像的拍摄操作。拍摄操作指示包括使用成像设备2A的对象图像的曝光操作和对通过曝光操作获取的图像信号执行的预定图像处理的一系列操作。此外,模式设置拨盘17执行成像装置1的各种操作模式的设置操作。成像装置1的操作模式的示例可以包括拍摄模式、播放所拍摄图像的播放模式、以及执行与外部设备的数据通信的通信模式。
成像装置1可以在主机身10的后表面10B上在取景器20附近包括例如眼睛传感器60。眼睛传感器60可以使用例如磁性传感器检测用户(拍摄者)是否注视取景器20,并且切换显示部12上的显示和取景器20的显示。例如,当眼睛传感器60检测到用户的眼睛接近时,图像不显示在显示部12的显示面12A上。这是因为,如果图像仍然显示在显示面12A上,来自显示面12A的图像光进入注视取景器20的观察窗21的用户的眼睛,这阻碍了取景器20内的显示屏的视觉确认。
注意,成像装置1可以替代眼睛传感器60而在使用位置P3中在取景器20的观察窗21附近包括眼睛传感器60A,例如,如图13A和13B中所例示。图13A是以扩大形式的成像装置1的观察窗21附近的透视图,并且图13B例示了眼睛传感器60A的截面构造。眼睛传感器60A可以包括例如传感器窗61、传感器设备62和反射构件63。传感器设备62垂直于传感器窗61设置。反射构件63设置在传感器窗61和传感器设备62之间的光学路径LP上。这使得能够减小成像装置1的尺寸。例如,传感器窗61可以设置在取景器20的目镜面22A上(例如,在观察窗21周围的区域中,图13A中的左下方)。以这种方式在取景器20中设置眼睛传感器60A使得能够在接近眼睛的位置处设置眼睛传感器60A,以及增强检测精度。另外,处于收纳状态P1下,眼睛传感器60A隐藏在主机身10内,这降低了故障的可能性。
传感器设备62可以在基板62A上包括例如光电检测器62B,并且可以安装在支撑构件64上。光电检测器62B检测已经通过传感器窗口61的入射光的光量的变化,从而检测用户的眼睛的接近的存在。
反射构件63具有通过镜面反射光以改变光的行进路径的反射面63A。如图13B中所例示,反射构件63可以设置为与传感器窗61一体的构件,或者可以设置为与传感器窗61分离的构件。
图14是例示成像装置1的整个配置的框图。成像装置1除了显示部12和取景器20之外还包括成像部2、图像信号处理部3、编码解码部4、图像存储器5、控制部6、扬声器6A、电机6B、记录再现部7、输入部8、以及检测部9A和9B。成像镜头单元30包括在成像部2中。
成像部2是捕获所拍摄的图像数据的机构。成像部2除了成像镜头单元30之外还可以包括例如成像设备2A、预处理部2B、定时发生器2C和驱动部2D。成像设备2A基于从定时发生器2C输出的定时信号来驱动,将来自对象的入射光光电转换成电荷量,从而作为模拟成像信号输出该电荷量。从成像设备2A输出的模拟成像信号被提供给预处理部2B。预处理部2B可以包括例如采样和保持/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和视频A/D转换器。采样和保持/AGC电路对由成像设备2A获取的模拟成像信号执行增益控制和波形整形。定时发生器2C响应于控制部6的指令将定时信号输出给成像设备2A。此外,驱动部2D在控制部6的控制下执行聚焦、缩放、快门速度调节、光圈调节和成像镜头单元30的其它操作。
图像信号处理部3对由成像部2获取的拍摄图像数据执行各种图像信号处理,诸如灰度级校正处理、阴影校正处理、高频带校正(轮廓校正)处理和图像稳定处理2。
编码解码部4对经过由图像信号处理部3的图像信号处理的拍摄图像数据执行压缩处理,并对压缩拍摄图像数据执行扩展处理。对于静止图像,例如,执行诸如联合图像专家组(JPEG)格式的预定静止图像格式的压缩处理和扩展处理。相反,对于运动图片,执行诸如运动图片专家组(MPEG)格式的预定运动图片格式的压缩处理和扩展处理。
图像存储器5可以是由诸如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的易失性存储器构成的缓冲存储器,并且临时保持经过由预处理部2B、图像信号处理部3、以及编码解码部4的预定处理的图像数据。
控制部6可以由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构成。待由CPU等读取和执行的程序由ROM保持。RAM用作CPU的工作存储器。CPU根据由ROM保持的程序执行各种处理,并且发出命令以控制整个成像装置1。
记录再现部7可以包括记录介质7A(例如,诸如闪存的半导体存储器、磁盘、光盘或磁光盘)以及介质驱动器7B。介质驱动器7B将由编码解码部4获取的静止图像格式或运动图片格式的压缩拍摄图像数据记录在记录介质7A中,并且再现(读出)记录在记录介质7A中的各种压缩拍摄图像数据。
输入部8是如下的部分,用户通过该部分执行输入到成像装置1的各种操作,并且可以包括例如包括在显示部12中的触摸面板部、设置在主机身10上的电源按钮15、释放按钮16和模式设置拨盘17以及设置在成像镜头单元30中的镜头圈30C和30D。输入部8检测用户的输入操作,并且将与输入操作对应的信息(操作输入信息)传送到控制部6。
检测部9A具有检测显示部12的旋转,以及检测显示部12是处于图1至图7中所例示的正常拍摄状态还是处于图12中所例示的反转状态的传感器。换句话说,检测部9A检测显示部12是处于第一旋转状态(其中显示面12A面向后的正常拍摄状态)还是处于第二旋转状态(其中显示面12A面向前的反转状态)。相反,检测部9B检测取景器20在收纳状态P1和使用状态P3之间的当前状态。使用机械方法、电磁方法或光学方法的传感器被作为检测部9A和9B采用。当检测部9A检测到显示部12处于自拍状态(位于倒转位置)时,控制部6选择停止眼睛传感器60的操作的模式。
[2.通过成像装置1的拍摄操作]
例如,成像装置1可以以如图15中所例示的方式操作。图15是例示从成像装置1的激活到停止的一系列操作的流程的第一流程图。在成像装置1中,执行电源接通操作和电源断开操作中的一个或两个的模式是响应于取景器20的状态转变由控制部6可选择的。例如,当取景器20进行从收纳状态P1向使用状态P3的转变时,控制部6执行电源接通操作,或者当取景器20进行从使用状态P3向收纳状态P1的转变时,控制部6执行电源断开操作。注意,控制部6例如根据由ROM或其它存储器保持的程序执行图15中所例示的处理。
当不使用时,取景器20在主机身10中处于收纳状态P1(参见图1至图3)。此时,取景器操作部10E被挂钩机构34的接纳部分34D保持,这调节了挂钩机构34的附接部分34A的枢转。因此,其中挂钩机构34的挂钩部分34C与滑动框架32的孔32B接合的状态被维持(参见图8)。
为了执行成像装置1的拍摄操作,首先,开始取景器20的弹出操作。弹出操作是从取景器20收纳在主机身10中的收纳状态P1向弹出状态P2的状态转变。换句话说,滑动取景器操作部10E以使取景器单元22从主机身10弹出。更具体地,滑动取景器操作部10E从挂钩机构34的接纳部分34D解锁取景器操作部10E,从而使挂钩机构34的附接部分34A枢转。因此,挂钩机构34的挂钩部分34C从滑动框架32的孔32B释放(参见图9)。结果,滑动框架32通过第一弹性构件33的偏置力而在主机身10上方移动,并且取景器单元22弹出到主机身10的外部(参见图4和图5)。此时,检测部9B确定从收纳状态P1向弹出状态P2的状态转变是否已经开始,即,取景器20是否已经开始从收纳状态P1朝向弹出状态P2移动(步骤S101)。当检测到从收纳状态P1向弹出状态P2的状态转变开始时,确定电源是否已经接通(步骤S102)。当未检测到从收纳状态P1向弹出状态P2的状态转变开始时,再次执行步骤S101中的过程。
当在步骤S102中确定电源已经被电源按钮15接通时,激活取景器20的显示屏(步骤S103),并显示预定信息和直通图像。此时,取景器20也从弹出状态P2向使用状态P3转变。此时,取景器单元22的可移动部分222可以利用第二移动机构25前进到主机身10的后侧,或者可以用手向后拉动可移动部分222。换句话说,可以使用第一移动机构24和第二移动机构25两者来完全自动地执行从收纳状态P1向使用状态P3的状态转变,或者可以在不使用第二移动机构25的情况下部分地手动执行状态转变。当在步骤S102中确定电源没有被接通时,电源被接通(步骤S104),并且进一步执行步骤S103中的过程。注意,当取景器20在由电源按钮15执行的电源接通操作内处于收纳状态P1或弹出状态P2时,控制部6可以优选地仅执行显示部12的显示动作。相反,当取景器20在由电源按钮15执行的电源接通操作内处于使用状态P3时,控制部6可以执行显示部12和取景器20的显示屏两者的显示动作。此时,例如,通过控制部6,只有显示在显示部12上的多条信息中的一部分可以显示在取景器20的显示屏上。
此后,控制部6选择拍摄模式,或指示执行拍摄模式(步骤S105)。拍摄模式可以大致分为例如自拍模式和正常拍摄模式,并且模式中的每个包括静止图像成像模式和运动图片成像模式。
随后,在从使用状态P3向弹出状态P2的状态转变之后,进一步开始取景器20从弹出状态P2向收纳状态P1的状态转变。具体地,取景器单元22的可移动部分222被向前按压以便被装饰构件23隐藏,并且然后向下按压取景器单元22和装饰构件23,以将取景器20收纳在主机身10内部。在从使用状态P3向收纳状态P1的状态转变内,控制部6可以终止取景器20的显示动作和其它动作的功能。此时,检测部9B确定例如从弹出状态P2向收纳状态P1的状态转变是否已经开始,即,取景器20是否已经开始从弹出状态P2朝向收纳状态P1移动(步骤S106)。当检测到从弹出状态P2向储存状态P1的状态转变开始时,确定电源是否已经断开(步骤S107)。当未检测到从弹出状态P2向收纳状态P1的状态转变开始时,再次执行步骤S106中的过程。
当在步骤S107中确定电源已经被电源按钮15断开时,一系列操作照原样结束。当确定电源没有被断开时,断开电源以结束一系列操作(步骤S108)。注意,在执行取景器20从使用状态P3向收纳状态P1的状态转变之后,控制部6可以继续拍摄模式或者可以在不断开电源的情况下转换到省电模式(睡眠模式)。
在图15中,控制部6使用从收纳状态P1向弹出状态P2的转变开始作为触发来接通电源,并且使用从弹出状态P2向收纳状态P1的转变开始作为触发来断开电源。选择性地,在本技术中可以以下面的方式执行。例如,可以使用以下<1>至<3>中的任一项的检测作为触发来接通电源。
<1>从收纳状态P1向弹出状态P2转变的完成,即,取景器20在从收纳状态P1移动之后达到弹出状态P2
<2>从弹出状态P2向使用状态P3的转变的开始,即,取景器单元22的可移动部分222向主机身部分221的后侧的移动开始
<3>从弹出状态P2向使用状态P3转变的完成,即取景器单元22的可移动部分222向主机身部分221的后侧移动的完成以及取景器20达到使用状态P3
同样地,可以使用以下<4>至<6>中的任一项的检测作为触发来断开电源。
<4>从弹出状态P2向收纳状态P1转变的完成,即,取景器20在从弹出状态P2移动之后达到收纳状态P1
<5>从使用状态P3向弹出状态P2转变的开始,即,取景器单元22的可移动部分222朝向主机身部分221向前移动的开始
<6>从使用状态P3向弹出状态P2转变的完成,即,取景器单元22的可移动部分222朝向主机身部分221向前移动的完成,以及取景器20达到弹出状态P2
[3.成像装置1的作用和效果]
如上所述,在成像装置1中,由控制部6响应于取景器20的状态转变执行电源接通操作和电源断开操作。因此,用户不必重新通过例如电源按钮15的操作执行电源接通操作和电源断开操作。因此,根据成像装置1,提高了可操作性,并且用户的平稳拍摄变得可能。
此外,在成像装置1中,取景器20在取景器20收纳在主机身10内部的收纳状态P1和取景器20突出在主机身10外部的使用状态P3之间沿两个或更多个方向可移动。因此,变得能够在除了主机身10的后表面10B之外的位置处设置取景器20通过其移入和移出主机身10的开口13,并且变得能够在解决增加镜筒直径和增大显示部12的屏幕的尺寸的同时,减小主机身10的尺寸。
<第二实施例>
为了执行成像装置1的拍摄操作,控制部6可以根据取景器单元22的可移动部分222的状态转变执行各种输出操作。更具体地,成像装置1可以以例如图16A和16B中所例示的方式操作。图16A是例示从成像装置1的激活到停止的一系列操作的流程的第二流程图。图16B是更详细地例示图16的过程(步骤S203)的一部分的流程图。在成像装置1中,通过控制部6可选择根据取景器单元22的可移动部分222的状态转变执行各种输出操作的模式。各种输出操作可以包括例如警报显示、警报声发出和警报振动。除了上述之外的一系列操作基本上类似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操作,并且因此省略其描述。注意,图16A和16B中所例示的过程也由控制部6根据例如由ROM保持的程序执行。
为了执行成像装置1的拍摄操作,首先,通过按下电源按钮15来接通电源(步骤S201)。选择性地,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可以响应于取景器20在收纳状态P1和使用状态P3之间的状态转变而接通电源。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6可以在收纳状态P1和使用状态P3之间的任意定时接通电源。接下来,激活取景器20的显示屏,并显示预定信息和直通图像(步骤S202)。此时,也可以开始显示部12的显示动作。除了成像中的直通图像之外,诸如电池的剩余量和拍摄条件(例如,快门速度、光阑、f数、水平度以及存在或不存在闪光)的各种信息显示在取景器20的显示屏上。更多的信息可以进一步显示在显示部12上。此外,在不显示成像中的直通图像的情况下,只有通过例如字符、图形或符号的信息可以显示在显示部12上。此外,例如,只有显示在显示部12上的多条信息中的一部分可以显示在取景器20的显示屏上。
接下来,确定取景器20是否处于使用状态P3(步骤S203)。取景器20不处于使用状态P3的情况的示例可以包括可移动部分222不移动到主机身221的后侧的情况,即,未开始拉动操作的情况,以及可移动部分222开始向主机身部分221的后侧移动,但拉出的可移动部分222的位置不适当的情况。选择性地,假设在从收纳状态P1向使用状态P3的全自动状态转变期间停止状态转变的操作的情况。具体地,存在取景器20在弹出操作期间可以被开口13的内表面卡住并停止向上移动的情况,以及从主机身部分221拉出的可移动部分222由于机械摩擦或其它因素而停止移动的情况。在这些情况下,即使用户能够注视观察窗21,设置在取景器20内的显示屏的图像也是模糊的。
在步骤S203中,具体地,执行图16B中所例示的从步骤S203A到步骤S203D的过程。首先,确定取景器20是否已经开始从收纳状态P1向弹出状态P2移动,即,取景器20是否已经开始弹出操作(步骤S203A)。当在步骤S203A中确定弹出操作已经开始时,确定取景器20是否已经达到弹出状态P2(步骤S203B)。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203A中确定弹出操作尚未开始时,认为例如用户忘记执行取景器操作部10E的操作。选择性地,考虑到用户适当地执行取景器操作部10E的操作,但是取景器20由于机构上的任何故障而不移动。在任何情况下,不允许取景器20照原样使用,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显示部12上显示警报(步骤S204),并且过程再次返回到步骤S203A。
当在步骤S203B中确定取景器20已经达到弹出状态P2时,进一步确定取景器20是否已经开始从弹出状态P2向使用状态P3移动(步骤S203C)。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203B中确定取景器20还没有达到弹出状态P2时,认为例如用户适当地执行取景器操作部10E的操作,但取景器20由于机构上的任何故障而不弹出到适当位置。取景器20不允许照原样使用,并且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在显示部12上显示警报(步骤S204),并且过程再次返回到步骤S203A(或步骤S203B)。
当在步骤S203C中确定取景器20已经开始从弹出状态P2向使用状态P3移动时,确定取景器20是否已经达到使用状态P3(步骤S203D)。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203C中确定取景器20尚未开始从弹出状态P2向使用状态P3移动时,认为例如用户忘记执行可移动部分222的拉动操作。在该状态下,在取景器20内部的显示屏被模糊地识别。因此,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在显示部12上显示警报(步骤S204),并且过程再次返回到步骤S203A(或步骤S203C)。
当在步骤S203D中确定取景器20已经达到使用状态P3时,完成步骤S203中的过程。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203D中确定取景器20不处于使用状态P3时,认为例如用户开始可移动部分222的拉动操作,但用户不执行向适当位置的拉动操作。在该状态下,在取景器20内的显示屏被模糊地识别。因此,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在显示部12上显示警报(步骤S204),并且过程再次返回到步骤S203A(或步骤S203D)。
在步骤S204中,除了显示部12上的警报显示或者与显示部12上的警报显示一起,设置在主机身10上的扬声器6A(图14)可以发出警报声,或者设置在主机身10上的电机6B(图14)可以执行警报振动。选择性地,在步骤S204中,不执行显示部12上的警报显示,并且可以执行警报声发出和警报振动中的一个或两个。
在完成步骤S203中的过程之后,控制部6选择操作模式,或者指示执行操作模式(步骤S205)。拍摄模式的示例可以包括静止图像成像模式和运动图片成像模式。
随后,通过弹出状态P2使取景器20进行从使用状态P3向其中取景器20收纳在主机身10中的收纳状态P1的转变(步骤S206)。换句话说,取景器单元22被向前按压以被装饰构件23隐藏,并且然后向下按压取景器单元22和装饰构件23,以将取景器20收纳在主机身10内部。在从使用状态P3向收纳状态P1的状态转变内,控制部6可以终止取景器20的显示动作和其它动作的功能。
接下来,确定电源是否已经被控制部6断开(步骤S207),并且当确定电源已经被电源按钮15的操作断开时,一系列操作照原样结束。当确定电源没有被断开时,断开电源以终止一系列操作(步骤S208)。注意,在执行取景器20从使用状态P3向收纳状态P1的状态转变之后,控制部6可以继续拍摄模式或者可以在不断开电源的情况下转换到省电模式(睡眠模式)。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由控制部6响应于取景器20的状态转变来执行各种输出操作。因此,允许用户立即识别取景器20是否处于适当的使用状态。因此,根据本实施例,提高了可操作性,并且由用户的平稳拍摄变得可能。
注意,虽然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按下电源按钮15等接通电源(步骤S201),但是可以在取景器20从收纳状态P1向使用状态P3的状态转变内接通电源,与第一实施例一样。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例如,如用流程图作为图16C中所例示的变型,可以交换步骤S202和步骤S203的次序。换句话说,在接通电源之后(步骤S201),确认取景器20的使用状态P3(步骤S203),并且然后可以激活取景器20的显示屏(步骤S202)。
<第三实施例>
为了执行成像装置1的拍摄操作,控制部6可以响应于取景器20的状态转变来执行眼睛传感器60的激活和操作停止。更具体地,例如,成像装置1可以以如图17A和17B中所例示的方式操作。图17A和17B是例示从成像装置1的激活到停止的一系列操作的流程的第三流程图。除了上述之外的一系列操作基本上类似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操作,并且因此省略其描述。注意,图17A和17B中所例示的过程也由控制部6根据例如由ROM保持的程序来执行。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部6响应于取景器单元22的状态转变,选择执行眼睛传感器60的接通和断开中的一个或两个的模式。此外,控制部6可以依据眼睛传感器60检测到用户使用取景器20的情况和其它情况来改变多个机械键的功能的分配。眼睛传感器60检测到用户使用取景器20的情况指示检测到用户的眼睛接近取景器20的观察窗21的情况。此外,多个机械键的功能分配的改变指示例如根据用户是否注视取景器20的观察窗21来改变设置在镜筒30B周围的镜头圈30C和30D的功能。更具体地,例如,当用户不注视观察窗21时,镜头圈30C可以起设置快门速度的操作部的作用。当用户注视观察窗21时,镜头圈30C可以起执行聚焦的操作部的作用。注意,多个机械键的功能分配不限于此。
为了执行成像装置1的拍摄操作,首先,开始取景器20从其中取景器20收纳在主机身10中的收纳状态P1向弹出状态P2的状态转变。换句话说,滑动取景器操作部10E以使取景器单元22从主机身10弹出。
此时,检测部9B确定从收纳状态P1向弹出状态P2的状态转变是否已经开始,即,取景器20是否已经开始从收纳状态P1向弹出状态P2移动(步骤S301)。当检测到从收纳状态P1向弹出状态P2的状态转变开始时,确定电源是否已经接通(步骤S302)。当未检测到从收纳状态P1向弹出状态P2的状态转变开始时,再次执行步骤S301中的过程。
当在步骤S302中确定电源已经被电源按钮15接通时,激活取景器20的显示屏(步骤S303),并且显示预定信息和直通图像。此时,取景器20也从弹出状态P2向使用状态P3转变。当在步骤S302中确定电源没有被接通时,电源被接通(步骤S304),并且进一步执行步骤S303中的过程。注意,当取景器20在由电源按钮15执行的电源接通操作中不处于使用状态P3时,控制部6可以优选地仅执行显示部12的显示动作。此外,电源可以在取景器20从收纳状态P1向使用状态P3的状态转变内(在从收纳状态P1向使用状态P3转变内的任何定时)自动地接通。此外,例如,只有显示在显示部12上的多条信息中的一部分可以显示在取景器20的显示屏上。
随后,控制部6接通眼睛传感器60(步骤S305),并且然后使用眼睛传感器60确定用户是否注视观察窗21(步骤S306)。当确定用户注视观察窗21时,显示部12的显示面12A的显示被断开(步骤S307)。此后,控制部6选择拍摄模式或指示执行拍摄模式(步骤S308)。然后,检测部9A检测显示部12是处于图1至图7中所例示的第一旋转状态(正常拍摄状态)还是处于图12中所例示的第二旋转状态(反转状态)(步骤S309)。当确定显示部12处于反转状态时,控制部6断开眼睛传感器60(步骤S310)。在眼睛传感器60工作的状态下,显示部12的接近被误识别为用户的眼睛接近,并且显示部12的显示面12A被断开。结果,不允许执行自拍的用户在视觉上确认应当在显示面12A上显示的直通图像。
随后,在从使用状态P3向弹出状态P2的状态转变之后,进一步开始取景器20从弹出状态P2向收纳状态P1的状态转变。具体地,取景器单元22的可移动部分222被向前按压以被装饰构件23隐藏,并且然后向下按压取景器单元22和装饰构件23,以将取景器20收纳在主机身10内部。在从使用状态P3向收纳状态P1的状态转变内,控制部6可以终止取景器20的显示动作和其它动作的功能。此时,检测部9B确定例如从弹出状态P2向收纳状态P1的状态转变是否已经开始,即,取景器20是否已经开始从弹出状态P2朝向收纳状态P1移动(步骤S311)。当检测到从弹出状态P2向收纳状态P1的状态转变开始时,确定眼睛传感器是否已经被接通(步骤S312)。当未检测到从弹出状态P2向收纳状态P1的状态转变开始时,再次执行步骤S311中的过程。
当在步骤S312中确定眼睛传感器60被接通时,眼睛传感器60被断开(步骤S313)。最后,确定电源是否已经断开(步骤S314)。当确定已经通过电源按钮15的操作断开电源时,一系列操作照原样结束。当确定电源没有被断开时,断开电源以结束一系列操作(步骤S315)。注意,在执行取景器20从弹出状态P2向收纳状态P1的状态转变或者断开眼睛传感器60之后,控制部6可以继续拍摄模式或者可以在不断开电源的情况下转换到省电模式(睡眠模式)。
注意,当取景器20在由电源按钮15执行的电源接通操作中不处于使用状态P3时,控制部6可以仅执行显示部12的显示动作。相反,当取景器20在由电源按钮15执行的电源接通操作中处于使用状态P3时,控制部6可以执行显示部12和取景器20二者的显示动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部6响应于取景器20的状态转变来执行眼睛传感器60的接通和断开。因此,用户不必与取景器20的状态转变的操作分开地来执行眼睛传感器60的接通操作和断开操作。因此,根据本实施例,提高了可操作性,并且由用户的平稳拍摄变得可能。
在图17A和17B中,控制部6使用从收纳状态P1向弹出状态P2的转变的开始作为触发来接通电源、激活取景器20的显示屏以及接通眼睛传感器60。此外,控制部6使用从弹出状态P2向收纳状态P1的转变的开始作为触发来断开眼睛传感器60和断开电源。选择性地,在本技术中可以以下面的方式执行。例如,可以使用以下<1>至<3>中的任一项的检测作为触发来执行电源的接通、取景器20的显示屏的激活和眼睛传感器60的接通。
<1>从收纳状态P1向弹出状态P2转变的完成,即,取景器20在从收纳状态P1移动之后达到弹出状态P2
<2>从弹出状态P2向使用状态P3转变的开始,即,取景器单元22的可移动部分222到主机身部分221的后侧的移动开始
<3>从弹出状态P2向使用状态P3转变的完成,即,取景器单元22的可移动部分222向主机身部分221的后侧移动的完成以及取景器20达到使用状态P3
同样地,可以使用以下<4>至<6>中的任一项的检测作为触发来执行眼睛传感器60的断开和电源的断开。
<4>从弹出状态P2向收纳状态P1转变的完成,即,取景器20在从弹出状态P2移动之后达到收纳状态P1
<5>从使用状态P3向弹出状态P2转变的开始,即,取景器单元22的可移动部分222朝向主机身部分221向前移动的开始
<6>从使用状态P3向弹出状态P2转变的完成,即,取景器单元22的可移动部分222朝向主机身部分221向前移动的完成,以及取景器20达到弹出状态P2
如前所述,尽管已经参考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内容,但是本公开内容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可以进行各种修改。例如,第一移动机构24、第二移动机构25和电动机构27的构造不限于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示例,并且可以采用其它结构。
此外,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取景器20沿两个方向(即,主机身10的向上方向和向后方向)可移动的情况。然而,取景器20可以在三个或更多个方向上移动,而不限于两个方向。此外,取景器20的移动方向和路径没有特别限制,并且例如,在垂直位置拍摄的情况下,取景器20可以在主机身10的横向方向(X方向)上突出并且然后可以前进到主机身10的后侧(沿Z方向)。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由主机身10拍摄的图像显示在设置在主机身10中的显示部12上的情况。选择性地,可以使用智能手机(多功能移动电话)的显示器和个人计算机的监视器来代替显示部12。
此外,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各个部件的形式、尺寸和材料不受限制,并且部件可以以具有其它尺寸的其它形式由其它材料形成。
此外,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具体描述了成像装置1的配置。然而,不一定设置所有部件,并且可以进一步设置其它部件。
注意,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效果是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性的。通过本技术实现的效果可以是除了上述效果之外的效果。此外,本技术可以被如下配置。
(1)一种成像装置,包括:
设置有成像部的主机身;
在收纳状态与使用状态之间进行状态转变的取景器,在收纳状态中,所述取景器被收纳在主机身中,在使用状态中,所述取景器从主机身突出;以及
响应于状态转变而接通或断开电源的控制部。
(2)根据(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在从收纳状态向使用状态的状态转变内接通电源。
(3)根据(1)或(2)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在从使用状态向收纳状态的状态转变内断开电源。
(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取景器在状态转变内在两个或更多个方向上移动。
(5)根据(4)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所述取景器包括主机身部分和相对于主机身部分可移动的可移动部分,并且当所述主机身部分进行从收纳状态向弹出状态的转变后进行向使用状态的转变,在弹出状态中,主机身部分在主机身上方突出并且可移动部分接着从弹出状态前进至主机身部分的后侧。
(6)根据(5)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在从收纳状态向弹出状态的转变内接通电源。
(7)根据(6)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在从收纳状态向弹出状态的转变开始或完成的时间接通电源。
(8)根据(6)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在从弹出状态向使用状态的转变开始或完成的时间接通电源。
(9)根据(5)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在从弹出状态向收纳状态的转变内断开电源。
(10)根据(9)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在从使用状态向弹出状态的转变开始或完成的时间断开电源。
(11)根据(9)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在从弹出状态向收纳状态的转变开始或完成的时间断开电源。
(12)根据(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显示由所述成像部捕获的图像的显示部,其中
所述控制部响应于状态转变而开始或终止所述显示部的显示动作。
(13)根据(12)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所述取景器是电子取景器,以及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多条信息,并且在所述电子取景器上显示所述多条信息的部分。
(14)根据(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所述取景器是电子取景器,以及
所述控制部在从收纳状态向使用状态的状态转变内激活所述电子取景器的动作。
(15)根据(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所述取景器是电子取景器,以及
所述控制部在从使用状态向收纳状态的状态转变内停止所述电子取景器的动作。
(16)根据(1)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显示部和电源按钮,通过所述电源按钮接通电源,其中
所述取景器是电子取景器,以及
在通过电源按钮接通电源时,当所述电子取景器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控制部仅致使所述显示部执行显示动作,并且当所述电子取景器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控制部致使所述显示部和所述电子取景器两者执行显示动作。
(17)根据(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存储器部,其中
所述取景器包括主机身部分、相对于所述主机身部分可移动的可移动部分以及调节与用户对应的可见度的可见度调节部,以及
将经由所述可见度调节部的与用户对应的可见度调节数据存储在存储器部中。
(18)根据(17)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操作按钮,其中
通过所述操作按钮的操作将与用户对应的可见度调节数据存在存储器部中。
(19)根据(18)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操作按钮是释放按钮,通过所述释放按钮执行拍摄操作。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于2014年5月8日提交给日本专利局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4-097045和于2014年5月15日提交给日本专利局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4-101707的优先权的权益,通过引用将这些申请的全部内容并入本文。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改变可以依赖于设计需求和其它因素而发生,只要它们在随附权利要求或它们的等价物的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成像装置,包括:
设置有成像部的主机身;
在收纳状态与使用状态之间进行状态转变的取景器,在收纳状态中,所述取景器被收纳在主机身中,在使用状态中,所述取景器从主机身突出;以及
响应于状态转变而接通或断开电源的控制部,
其中所述取景器在状态转变内在两个或更多个方向上移动,以及
其中所述取景器包括主机身部分和相对于主机身部分可移动的可移动部分,并且当所述主机身部分进行从收纳状态向弹出状态的转变后进行向使用状态的转变,在弹出状态中,主机身部分在主机身上方突出并且可移动部分接着从弹出状态前进至主机身部分的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在从收纳状态向使用状态的状态转变内接通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在从使用状态向收纳状态的状态转变内断开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在从收纳状态向弹出状态的转变内接通电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在从收纳状态向弹出状态的转变开始或完成的时间接通电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在从弹出状态向使用状态的转变开始或完成的时间接通电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在从弹出状态向收纳状态的转变内断开电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在从弹出状态向收纳状态的转变开始或完成的时间断开电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显示由所述成像部捕获的图像的显示部,其中所述控制部响应于状态转变而开始或终止所述显示部的显示动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所述取景器是电子取景器,以及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多条信息,并且在所述电子取景器上显示所述多条信息的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所述取景器是电子取景器,以及
所述控制部在从收纳状态向使用状态的状态转变内激活所述电子取景器的动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所述取景器是电子取景器,以及
所述控制部在从使用状态向收纳状态的状态转变内停止所述电子取景器的动作。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显示部和电源按钮,通过所述电源按钮接通电源,其中
所述取景器是电子取景器,以及
在通过电源按钮接通电源时,当所述电子取景器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控制部仅致使所述显示部执行显示动作,并且当所述电子取景器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控制部致使所述显示部和所述电子取景器两者执行显示动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存储器部,其中
所述取景器包括主机身部分、相对于所述主机身部分可移动的可移动部分以及调节与用户对应的可见度的可见度调节部,以及
将经由所述可见度调节部的与用户对应的可见度调节数据存储在存储器部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操作按钮,其中
通过所述操作按钮的操作将与用户对应的可见度调节数据存在存储器部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操作按钮是释放按钮,通过所述释放按钮执行拍摄操作。
CN201580021483.6A 2014-05-08 2015-03-25 成像装置 Active CN1062561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97045 2014-05-08
JP2014097045 2014-05-08
JP2014-101707 2014-05-15
JP2014101707 2014-05-15
PCT/JP2015/059064 WO2015170522A1 (ja) 2014-05-08 2015-03-25 撮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56121A CN106256121A (zh) 2016-12-21
CN106256121B true CN106256121B (zh) 2019-08-06

Family

ID=54392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21483.6A Active CN106256121B (zh) 2014-05-08 2015-03-25 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136068B2 (zh)
EP (1) EP3142348B1 (zh)
JP (1) JP6635028B2 (zh)
CN (1) CN106256121B (zh)
WO (1) WO201517052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42348B1 (en) * 2014-05-08 2020-01-15 Sony Corporation Imaging device
US10432858B2 (en) * 2015-06-04 2019-10-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having power control to control power state
US11003050B2 (en) 2017-09-08 2021-05-1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Viewfinders with reflective surface
JP6976803B2 (ja) * 2017-10-06 2021-12-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7016735B2 (ja) * 2018-03-14 2022-02-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6679662B2 (ja) * 2018-06-25 2020-04-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7191617B2 (ja) * 2018-09-26 2022-12-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7224828B2 (ja) * 2018-09-27 2023-02-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7130515B2 (ja) * 2018-09-27 2022-09-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7187236B2 (ja) * 2018-10-03 2022-1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観察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JP6852098B2 (ja) * 2019-01-10 2021-03-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7237615B2 (ja) * 2019-01-31 2023-03-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6859385B2 (ja) * 2019-04-05 2021-04-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DE102019005924A1 (de) * 2019-08-22 2020-02-20 Michael Nold Mobiltelefon mit einem integrierten elektronischen Sucher
JP7406890B2 (ja) * 2019-09-11 2023-12-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44474A (ja) * 1992-02-26 1993-09-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ビデオ一体形カメラ
US6431768B1 (en) * 1999-03-25 2002-08-13 Ricoh Company, Ltd. Digital camera having rotatable optical viewfinder unit
JP2002374432A (ja) * 2001-04-10 2002-12-26 Sony Corp 撮像装置
JP2003143445A (ja) * 2001-10-30 2003-05-16 Canon Inc 撮像装置
JP2010062601A (ja) * 2008-09-01 2010-03-18 Olympus Imaging Corp 撮像装置
CN101715058A (zh) * 2005-12-06 2010-05-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数字相机、相机机身、相机***及该数字相机的控制方法
JP2011197497A (ja) * 2010-03-23 2011-10-06 Sigma Corp 視度調整機構を有した撮像装置
JP2013138376A (ja) * 2011-12-28 2013-07-11 Sony Corp 撮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21431A (ja) 1983-12-06 1985-06-2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ファインダ−ポップアップ型折畳み式カメラ
JP2000341564A (ja) * 1999-03-25 2000-12-08 Ricoh Co Ltd 電子カメラ
JP3546784B2 (ja) * 1999-12-14 2004-07-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
US7046287B2 (en) * 1999-12-24 2006-05-16 Nec Corporation Portable information terminal equipped with camera
JP2001268402A (ja) 2000-03-17 2001-09-28 Canon Inc ビューファインダー装置
KR100412485B1 (ko) * 2001-06-22 2003-12-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자동인출가능한 촬상장치용 뷰파인더 및 이를 구비한촬상장치
JP2003333385A (ja) * 2002-05-09 2003-11-2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撮像装置
JP4450070B2 (ja) * 2007-12-28 2010-04-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EP3142348B1 (en) * 2014-05-08 2020-01-15 Sony Corporation Imag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44474A (ja) * 1992-02-26 1993-09-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ビデオ一体形カメラ
US6431768B1 (en) * 1999-03-25 2002-08-13 Ricoh Company, Ltd. Digital camera having rotatable optical viewfinder unit
JP2002374432A (ja) * 2001-04-10 2002-12-26 Sony Corp 撮像装置
JP2003143445A (ja) * 2001-10-30 2003-05-16 Canon Inc 撮像装置
CN101715058A (zh) * 2005-12-06 2010-05-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数字相机、相机机身、相机***及该数字相机的控制方法
JP2010062601A (ja) * 2008-09-01 2010-03-18 Olympus Imaging Corp 撮像装置
JP2011197497A (ja) * 2010-03-23 2011-10-06 Sigma Corp 視度調整機構を有した撮像装置
JP2013138376A (ja) * 2011-12-28 2013-07-11 Sony Corp 撮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187964A1 (en) 2017-06-29
WO2015170522A1 (ja) 2015-11-12
JPWO2015170522A1 (ja) 2017-04-20
JP6635028B2 (ja) 2020-01-22
EP3142348A4 (en) 2017-05-03
EP3142348B1 (en) 2020-01-15
CN106256121A (zh) 2016-12-21
US10136068B2 (en) 2018-11-20
EP3142348A1 (en) 2017-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56121B (zh) 成像装置
US20130088611A1 (en) Digital camera
US20100066889A1 (en) Digital camera
US20100066890A1 (en) Digital camera
US20100066895A1 (en) Digital camera
US10241382B2 (en) State transitions of viewfinder i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US10091427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to perform a process based on state transition of viewfinder
US20090251587A1 (en) Digital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JP4926833B2 (ja) カメラシステム
US7616236B2 (en) Control method used by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US20200336665A1 (en) Display control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2007258785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6758843B2 (ja) 撮影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4150508A (ja) 撮像装置
JP2015119259A (ja) 表示制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KR101298647B1 (ko) 디지털 영상 처리 장치에서 D-Day 설정 및 관리 방법
JP2007178453A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方法
JP2020170997A (ja)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08032932A (ja) 撮影装置
KR100651814B1 (ko) 회전형 표시장치를 장착한 촬영장치
TWI225367B (en) Intellectual button feature in a digital image acquisition apparatus and mode switching method of the same
JP2019080140A (ja) 撮像装置、該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2015041275A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1058017B1 (ko) 디지털 촬영 장치의 메뉴 표시 제어 방법 및 이 방법을채용한 디지털 촬영 장치
JP2009222731A (ja) 撮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