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03115A - 带盒和带打印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盒和带打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03115A
CN106103115A CN201580013638.1A CN201580013638A CN106103115A CN 106103115 A CN106103115 A CN 106103115A CN 201580013638 A CN201580013638 A CN 201580013638A CN 106103115 A CN106103115 A CN 1061031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pe drum
pinch hand
recess
tape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363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03115B (zh
Inventor
坂野秀树
小菅晋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1031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31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031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311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2/00Ink-ribbon cartridges
    • B41J32/02Ink-ribbon cartridges for endless ribb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04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 B41J15/044Cassettes or cartridges containing continuous copy material, tape, for setting into prin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7/00Mechanisms for manipulating page-width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e.g. carbon paper
    • B41J17/32Detachable carriers or holders f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7/00Mechanisms for manipulating page-width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e.g. carbon paper
    • B41J17/36Alarms, indicators, or feed-disabling devices responsible to material breakage or exhaus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2/00Ink-ribbon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3/00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feeding ink ribbons or like character-size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33/02Ribbon arrangements
    • B41J33/10Arrangements of endless ribb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5/00Other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or incorporated in, ink-ribbon mechanisms
    • B41J35/16Multicolour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s And Handling Thereof (AREA)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提供能够在维持安装姿态的状态下从盒安装部拔出的带盒。带盒(100)构成为能够安装于带打印装置(1)并能够从带打印装置脱离,其中,带盒(100)至少具有在脱离时供把持的捏手部(182),捏手部(182)在与脱离的方向交叉的面内配设在伴随脱离产生的拔出阻力均衡的位置或该位置的附近。

Description

带盒和带打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拆装自如地安装于带打印装置的盒安装部的带盒和带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带盒,公知有以下双重结构的带盒,其由收纳有打印带的带容纳盒和收纳有墨带的墨带盒构成(参照专利文献1)。该情况下,为了能利用带状标签制作装置进行多色打印而在墨带盒中准备了墨带颜色不同的多种墨带。另一方面,每次将墨带颜色不同的墨带盒安装于供带容纳盒和墨带盒安装的带状标签制作装置时,将打印带退卷来实施多色打印。
带容纳盒拆装自如地收纳于带状标签制作装置的与容纳盒罩对应的内部。带容纳盒中,在容纳盒壳体内设有带卷轴,该带卷轴上卷装有打印带,并且,在容纳盒壳体内形成有墨带盒收纳部,墨带盒拆装自如地安装于该墨带盒收纳部。
墨带盒具有墨带壳体和从墨带壳体水平地延伸的上壁部。在墨带壳体中设有卷装有墨带的墨带卷轴和用于卷取墨带的卷取卷轴。此外,在墨带壳体上形成有用于收纳装置侧的热头的头收纳部。另一方面,在上壁部设有2个卡合腿部,2个卡合腿部与装置侧的一对引导轴卡合。
此外,在墨带盒的墨带壳体的盖部件的上表面和上壁部的上表面分别形成有捏片。一对捏片隔着卷取卷轴配设在远离头收纳部而靠近一方的卡合腿部侧的位置。
用户把持着一对捏片对安装于带状标签制作装置的带容纳盒安装墨带盒。安装于带容纳盒中的墨带盒的墨带壳体的部分***于带容纳盒的墨带盒收纳部,上壁部的2个卡合腿部外嵌于一对引导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245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这种以往的墨带盒中,从安装方向观察时,一对捏片突出设置在远离头收纳部的、靠近一方的卡合腿部侧的位置。另一方面,在该墨带盒中,在与装置侧的部件之间需要进行定位的头收纳部和2个卡合腿部成为要将它们拔出(使它们脱离)时拔出阻力较大的部分。
因此,存在下述课题:当把持着一对捏片要拔出墨带盒时,拔出阻力失去平衡而导致墨带盒倾斜,无法顺利地拔出。尤其是,需要进行定位的部分以垂直地拔出为前提而设计有该部分的尺寸公差。因此,当带盒倾斜时,容易卡住(引っ掛かり)而变得极其难以拔出。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带盒和带打印装置,能够在维持安装姿态的状态下将带盒从带打印装置的盒安装部拔出。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带盒构成为能够安装于带打印装置并能够从该带打印装置脱离,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盒至少具有在脱离时供把持捏手部,捏手部在与脱离的方向交叉的面内配设在伴随脱离产生的拔出阻力均衡的位置或该位置的附近。
根据该结构,捏手部配设在伴随脱离产生的拔出阻力均衡的位置或该位置的附近,因此,当将带盒从带打印装置拔出(脱离)时,各部分处的拔出阻力平衡,从而抑制了带盒的倾斜。即,能够在维持安装姿态的状态下从带打印装置的盒安装部拔出,能够使带盒顺利地脱离。
该情况下,优选的是,所述带盒还具有供捏手部隐没的凹部,该凹部设置于位于脱离的方向的近前侧的壳体壁上。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捏手部的从壳体壁突出的突出尺寸抑制得较小。因此,在单一的带盒中,能够抑制捏手部成为障碍。
该情况下,优选的是,捏手部被安装成,能够相对于凹部在从凹部突出的把持位置与没入凹部内的非把持位置之间立卧。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捏手部周围的结构简单化。另外,更加优选的是,捏手部被安装成能够相对于凹部转动。
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在凹部设有立起施力部,该立起施力部对捏手部朝向立起位置施力。
根据该结构,能够简单地进行捏手部的操作。此外,在带打印装置的盒安装部设有开闭盖等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捏手部成为关闭开闭盖的障碍。此外,在开闭盖敞开着的状态下,捏手部自动地立起到把持位置,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把持。
相同地,优选的是,捏手部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凹部在从凹部突出的把持位置与没入凹部内的非把持位置之间进退。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捏手部周围的结构简单化。此外,能够将捏手部设定成容易拿住的形状和容易拿住的姿态。
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在凹部设有突出施力部,该突出施力部对捏手部朝向把持位置施力。
根据该结构,能够简单地进行捏手部的操作。此外,在带打印装置的盒安装部设有开闭盖等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捏手部成为关闭开闭盖的障碍。
此外,优选的是,捏手部具有防滑用的凹凸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捏手部形成为不易打滑的结构,相应地,能够紧凑地构成捏手部。
而且,优选的是,所述带盒还具有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将捏手部保持在非把持位置。
根据该结构,在相对于带打印装置的盒安装部拆装带盒时,捏手部处于自动立起的状态,因此,能够容易地使捏手部作为把持带盒的部位发挥功能。
本发明的带打印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盒安装部,上述带盒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该盒安装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维持带盒的安装姿态的状态下将带盒从盒安装部拔出,能够顺利地进行带盒的拆装。此外,构成为利用捏手部来拆装带盒,因此,不需要用于供手指伸到盒安装部内的空间,能够抑制装置的大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带打印装置的开盖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带盒的俯视图(a)和侧视图(b)。
图3是盒安装部的俯视图。
图4是从背面侧观察开闭盖的立体图。
图5是除去了上壳体的状态下的带盒的俯视图(a)和上壳体的背面图(b)。
图6是从背面侧观察带盒的立体图。
图7是第1实施方式的带盒的俯视图。
图8是第1实施方式的把持着带盒的捏手部的状态下的放大剖视图(a)、捏手部的非按压状态下的放大剖视图(b)和捏手部的按压状态下的放大剖视图(c)。
图9是第2实施方式的带盒的俯视图。
图10是第2实施方式的把持着带盒的捏手部的状态下的放大剖视图(a)、捏手部的非按压状态下的放大剖视图(b)和捏手部的按压状态下的放大剖视图(c)。
图11是第3实施方式的带盒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带盒和安装有该带盒的带打印装置进行说明。该带打印装置一边从所安装的带盒输送打印带和墨带一边进行打印,切断打印带的打印完成部分,制成标签(带片)。
[带打印装置的概要]
图1是带打印装置和安装于该带打印装置的带盒的外观立体图。如图1所示,带打印装置1具有:构成外壳的装置壳体3;盒安装部5,安装带盒100拆装自如地安装于盒安装部5;以及开闭盖7,其对盒安装部5进行开闭。在装置壳体3的上表面,在里侧设有盒安装部5,在中央设有显示器11,在近前侧设有键盘13。在开闭盖7附近设有手指勾挂用的凹入部15。通过将手指勾挂于该凹入部15将开闭盖7上拉而将开闭盖7敞开。并且,在装置壳体3的侧面(左侧面)设有用于排出打印带102的纵向较长的带排出口17。
此外,带打印装置1具有:打印机构部23,其具有竖立设置在盒安装部5中的打印头21;带输送机构部25,其内置于盒安装部5的里侧空间内;以及带切断机构部27,其内置于带排出口17附近。用户在从键盘13输入打印信息并通过显示器11确认打印信息后,利用按键操作来执行打印。当指令进行打印时,通过带输送机构部25的驱动而使得打印带102和墨带110并行。进而,通过下述方式来进行打印:利用由打印机构部23施加给墨带110的热将墨带110的墨水热转印于打印带102上。利用该打印输送,将打印带102从带排出口17排出,当打印完成时,带切断机构部27进行驱动而将打印带102的打印完成部分切开。
[带盒的概要]
如图2和图5所示,带盒100具有:带卷106,其将打印带102卷绕在带芯104上而成;和墨带卷114,其将墨带110卷绕在送出芯112上而成。此外,带盒100具有:卷取芯116,其卷取使用后的墨带110;和压辊120(按压体),其输送打印带102和墨带110且打印头21隔着墨带110和打印带102与该压辊120(压辊)抵接。此外,带盒100具有收纳有上述带卷106、墨带卷114、卷取芯116和压辊120的盒壳体130。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带盒100具有外壳被盒壳体130覆盖的所谓的壳结构。
此外,带盒100具有***开口134,该***开口134形成于盒壳体130上,用于在将带盒100安装于带打印装置1时供打印头21***。此外,带盒100具有带送出口138,该带送出口138形成于盒壳体130上,用于将打印带102送出。另外,详细情况后面叙述,带卷106被突出设置于盒壳体130的内侧的圆筒状的芯轴192支承成旋转自如。
当利用上述带输送机构部25驱动压辊120和卷取芯116时,从带芯104送出打印带102,从送出芯112送出墨带110。被送出的打印带102和墨带110在压辊120的部分并行,并利用打印头21进行打印。进行了打印的打印带102的送出端部(打印完成部分)从带送出口138朝向带排出口17被送出。另一方面,墨带110环绕***开口134的周壁部分而被卷取于卷取芯116。另外,与打印带102的带宽对应地准备了厚度不同的多种带盒100。
[带打印装置的详细情况]
如图1和图3所示,盒安装部5形成为与带盒100的平面形状互补的平面形状,并且以具有与可安装的多种带盒100中最大厚度的带盒100对应的深度的方式凹入形成。该情况下,构成盒安装部5的底板部的安装基座31和侧板部33由树脂等一体地形成(成形)。在盒安装部5与上述带排出口17之间形成有狭缝状的带排出路径35,在该部分内置有上述带切断机构部27。
在盒安装部5的安装基座31上竖立设置有供带盒100的芯轴192嵌合并对芯轴192进行定位的定位突起41和被头罩43覆盖的打印头21。此外,在安装基座31上竖立设置有用于驱动压辊120旋转的压辊驱动轴45和用于驱动卷取芯116旋转的卷取驱动轴47。此外,在位于卷取驱动轴47附近的安装基座31上设有用于检测打印带102的类别(属性信息)的检测部51和用于解除送出芯112和卷取芯116的旋转止动的芯解除部53。
此外,在安装基座31,在其对角线位置上设有一对小突起55,此外还设有一对卡定片57,该一对卡定片57用于卡定所安装的带盒100的中间部。并且,在安装基座31的里侧空间内置有上述带输送机构部25,该带输送机构部25是由使压辊驱动轴45和卷取驱动轴47旋转的马达和齿轮系(都省略图示)等构成的。带输送机构部25利用齿轮系进行动力分配,以使压辊驱动轴45和卷取驱动轴47同步旋转。
打印机构部23具有:由热头构成的打印头21;和头支承框架61,其支承打印头21并使打印头21转动。此外,打印机构部23具有:头释放机构(省略图示),其经由头支承框架61使打印头21在打印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转动;和头罩43,其覆盖打印头21(和头支承框架61)。
头释放机构与上述开闭盖7的开闭联动地动作,并与开闭盖7的关闭动作联动地使打印头21向打印位置移动(转动)。或者,头释放机构与敞开动作联动地使打印头21向退避位置移动(转动)。移动到打印位置上的打印头21隔着墨带110和打印带102与压辊120抵接,移动到退避位置上的打印头21从压辊120离开。由此,在拆装带盒100时,能够防止打印带102和墨带110对打印头21的干涉。
打印头21上设有多个发热元件,多个发热元件排列设置在与压辊120的轴向相同的方向上。并且,利用打印带102和墨带110的输送和对多个发热元件的选择性的驱动来进行打印。头罩43形成为俯视观察的大致矩形,与上述安装基座31(盒安装部5)一体地形成(成形)。此外,头罩43从安装基座31垂直地突出,在其内侧允许打印头21转动,在外侧则作为带盒100的安装引导件发挥功能。
检测部51由多个微动开关51a构成,选择性地与后述的带盒100的被检测部180卡合,以检测打印带102的带宽、带色和材质等的类别。然后,根据该检测结果来控制打印头21和带输送机构部25的驱动。芯解除部53是由送出芯112用和卷取芯116用的2个解除销53a构成的。详细情况后面叙述,在盒壳体130上设有旋转止动钩206,该旋转止动钩206分别与送出芯112和卷取芯116卡定(参照图6),当安装带盒100时,解除销53a与这些旋转止动钩206卡合,解除送出芯112和卷取芯116的旋转止动。
压辊驱动轴45具有:固定轴45a,其较长地延伸以贯插压辊120;和花键形状的可动轴45b,其旋转自如地轴支承于固定轴45a的基部。带输送机构部25的旋转动力被传递至该可动轴45b,进而再从可动轴45b被传递至压辊120。相同地,卷取驱动轴47具有:固定轴47a;和花键形状的可动轴47b,其旋转自如地轴支承于固定轴47a。该情况下,带输送机构部25的旋转动力也被传递至可动轴47b,进而再从可动轴47b传递至卷取芯116。
当将带盒100安装于盒安装部5时,芯轴192(带芯104)与定位突起41卡合,压辊120与压辊驱动轴45卡合,而且,卷取芯116与卷取驱动轴47卡合。然后,当关闭开闭盖7时,打印头21转动,夹着打印带102和墨带110而与压辊120抵接,使得带打印装置1成为打印待机状态。
如图1和图4所示,开闭盖7经由设置于里侧的铰链部71而转动自如地、即开闭自如地安装于装置壳体3上。开闭盖7具有:开闭盖主体73,其形成为俯视观察的矩形;观察窗75,其设置于开闭盖主体73的中央;以及一对轴支承片77,它们突出设置在开闭盖主体73的背面,并转动自如轴支承于铰链部71。此外,开闭盖7具有:动作杆79,其突出设置在开闭盖主体73的背面,用于使打印头21转动;和压入突起81,其突出设置在开闭盖主体73的背面,用于将带盒100压入。此外,开闭盖7具有按下突起83,该按下突起83突出设置在开闭盖主体73的背面,用于使内置的盖关闭检测开关(省略图示)动作(使其为“开”)。
此外,开闭盖7具有按压部85,该按压部85突出设置在开闭盖主体73的背面,用于按压后述的带盒100的捏手部182。详细情况后面叙述,当关闭开闭盖7时,该按压部85经由捏手部182将带盒100弹性地按压在盒安装部5(安装基座31)中。
观察窗75形成为横向较长并由与开闭盖主体73分体的透明(相对于可见光透明)树脂构成。透过该观察窗75能够目视确认安装于盒安装部5的带盒100(打印带102的类别和带余量)。此外,一对轴支承片77、动作杆79、压入突起81、按下突起83和按压部85、以及开闭盖主体73由树脂一体地形成(成形)。
动作杆79从开闭盖主体73的背面突出,伴随着开闭盖7的关闭而***于盒安装部5的侧方设置的狭缝开口87中。***于狭缝开口87中的动作杆79使上述头释放机构动作,并使打印头21朝向压辊120转动。相同地,按下突起83伴随着开闭盖7的关闭而***于与狭缝开口87相邻的矩形开口91中,使盖关闭检测开关动作(例如“开”)。压入突起81与带盒100的压辊120附近位置对应,伴随着开闭盖7的关闭而将该压入突起81压入以使带盒100落座于盒安装部5的安装基座31。
[带盒的详细情况]
接下来,参照2、图5和图6对带盒100详细地进行说明。另外,在带盒100的说明中,以图2为例,将带盒100的上表面即安装方向近前的面称作“正面”,并将相反侧的安装方向里侧的面称作“背面”。此外,以图2为例,将带盒100的左侧的侧面称作“左侧面”,将右侧的侧面称作“右侧面”,将上侧的圆弧状的侧面称作“末端面”,并将下侧的侧面称作“基端面”。
如上所述,带盒100具有:盒壳体130、以及收纳于该盒壳体130中的带卷106、墨带卷114、卷取芯116和压辊120。此外,带盒100具有:***开口134,其形成在盒壳体130上;和带送出口138,其形成在压辊120附近,并形成在左侧面上。此外,带盒100具有识别贴纸141(参照图2),该识别贴纸141在收纳带卷106的部位的正面、左侧面和右侧面上粘贴在两个部位处。识别贴纸141上标示有盒壳体130中所收纳的打印带102的带宽、带色和材质等。
盒壳体130构成带盒100的外廓(壳结构),呈现出右侧面的基端侧少许突出的俯视观察“L”字状的外观。在正面和背面方向上,盒壳体130由下述部分构成:下壳体150,其在安装于盒安装部5时处于里侧;和上壳体152,其处于近前侧。本实施方式的盒壳体130的上壳体152由透明树脂的成型品构成为能够目视确认到所收纳的打印带102的程度,下壳体150由不透明树脂的成型品构成。如上所述,准备了厚度不同的多种带盒100,利用下壳体150来调整该厚度的差异,上壳体152则被用作为通用的部件。
上壳体152由顶壁部156和上周壁部158一体地形成(成形),其中,顶壁部156构成盒壳体130的正面,上周壁部158垂直设置于顶壁部156的周缘部。此外,下壳体150由下述部分一体地形成(成形):底壁部160,其构成盒壳体130的背面;下周壁162,其竖立设置在底壁部160的周缘部;以及开口周壁部164,其竖立设置在底壁部160上,以划分出上述***开口134。
在上壳体152的上周壁部158的下端面上,以适当的间隔设有多个接合销170,另一方面,在下壳体150的下周壁162上,与该多个接合销170对应地设有多个接合孔172(参照图5)。通过下述方式来组装带盒100:在配设了带卷106、墨带卷114等构成部件后,以将多个接合销170压入多个接合孔172中的方式将上壳体152与下壳体150接合。另外,考虑到成形的容易性而使各个接合孔172成为贯穿孔。
另一方面,在下壳体150的左侧面和右侧面设有一对卡定支承部174(参照图2和图6),该一对卡定支承部174与上述一对卡定片57卡定。通过将盒安装部5侧的一对卡定片57卡定于所安装的带盒100的一对卡定支承部174,从而防止了带盒100浮起。此外,在下壳体150的背面设有嵌合小孔176,该嵌合小孔176供上述一对小突起55以具有少许裕量的方式嵌合(参照图6)。通过将盒安装部5侧的一对小突起55嵌合于嵌合小孔176中来进行安装基座31上的带盒100的简单的定位。
此外,在下壳体150的背面设有被检测部180,该被检测部180位于基端面侧的左角部(从正面侧观察为右角部),并与上述检测部51对应(参照图6)。被检测部180在与检测部51的多个微动开关51a对应的部分构成,根据设置在该部分的接受孔180a的有无而得到多个位图样。即,该位图样与上述打印带102的类别对应。
另一方面,在带盒100的正面的位于***开口134附近的位置,设有用于把持带盒100的捏手部182(参照图2)。更具体来说,捏手部182设置在连结上述左右一对卡定支承部174的线上的大致中间位置上,且设置在上壳体152的正面。详细情况后面叙述,在对盒安装部5拆装带盒100时,捏手部182作为把持带盒100的部位发挥功能。此外,当关闭了开闭盖7时,捏手部182作为承受按压带盒100的开闭盖7的按压部85的部位发挥功能。
如图5所示,在盒壳体130内的上侧空间(末端面侧)大范围地构成有收纳带卷106的带收纳区域190。在带收纳区域190的中央竖立设置有芯轴192,该芯轴192一体地形成(成形)于下壳体150。芯轴192形成为圆筒状,带卷106(带芯104)旋转自如地轴支承于芯轴192的外周面。此外,在位于压辊120附近的带收纳区域190,将被送出的打印带102引导至压辊120的带引导件194一体地竖立设置于下壳体150。
即,在盒壳体130的内部构成了这样的带输送路径196:以带卷106为起点,经过带引导件194和压辊120到达带送出口138。从带卷106送出的打印带102经由带引导件194被引导至压辊120,在此被供于打印,进而再从压辊120引导至带送出口138。
带卷106具有打印带102和带芯104,并且具有2个圆形薄膜198,该2个圆形薄膜198粘贴于卷筒状的打印带102的两个端面上。该2个圆形薄膜198用于防止卷绕于带芯104的打印带102的松动。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在带芯104上组装有反转止动机构。在搬运带盒100时,利用该反转止动机构来防止打印带102的反转。另一方面,当将带盒100安装于带打印装置1的盒安装部5时,利用上述定位突起41将反转止动机构的反转止动解除,以使得能够输送打印带102。
在盒壳体130内的基部右侧,与***开口134相邻地构成有墨带收纳区域200。送出侧轴支承部202和卷取侧轴支承部204分别一体地形成在盒壳体130上,其中,送出侧轴支承部202在墨带收纳区域200的靠右的位置将墨带卷114(送出芯112)支承成旋转自如,此外,卷取侧轴支承部204在墨带收纳区域200的靠左的位置将卷取芯116支承成旋转自如。即,在上壳体152和下壳体150上分别形成有送出侧轴支承部202和卷取侧轴支承部204。
在形成在下壳体150上的送出侧轴支承部202和卷取侧轴支承部204的切口部分分别一体地形成有旋转止动钩206,该旋转止动钩206的末端部面对所述送出侧轴支承部202和卷取侧轴支承部204。并且,一方的旋转止动钩206和另一方的旋转止动钩206分别在旋转止动状态下与送出芯112和卷取芯116卡合。
在位于送出侧轴支承部202附近的墨带收纳区域200,将被送出的墨带110引导至压辊120的第1墨带引导件210一体地竖立设置于下壳体150。此外,在上述开口周壁部164的外周侧一体地形成有多个第2墨带引导件212,该多个第2墨带引导件212用于引导墨带110的环绕。
即,在盒壳体130的内部构成了这样的墨带输送路径214:以墨带卷114为起点,经过第1墨带引导件210、压辊120和多个第2墨带引导件212到达卷取芯116。从墨带卷114送出的墨带110经由第1墨带引导件210被引导至压辊120,在此被供于打印,进而再从压辊120环绕开口周壁部164(多个第2墨带引导件212)后被卷取芯116卷取。
墨带卷114具有墨带110和送出芯112,并且具有圆环状的板簧220,该板簧220对送出芯112施加制动载荷(参照图5的(b))。板簧220在周向上形成为波浪状,在轴向上介于上壳体152的顶壁部156与送出芯112之间。即,借助该板簧220的弹力而对送出芯112施加旋转制动载荷。由此,能够对利用卷取芯116而送出的墨带110施加回拉力,防止墨带110松弛。
送出芯112形成为圆筒状,在其下壳体150侧的端部,在周向上形成有多个切口222(参照图6)。并且,上述旋转止动钩206与多个切口222卡合或脱离。另外,支承送出芯112的下壳体150侧的送出侧轴支承部202构成为圆形的开口,而上壳体152侧的送出侧轴支承部202则构成为圆筒状的突出部分。并且,在该突出部分安装有上述板簧220(都参照图5的(b))。
相同地,卷取芯116形成为圆筒状,在其下壳体150侧的端部,在周向上形成有多个切口224。并且,上述旋转止动钩206与多个切口224卡合或脱离。此外,在卷取芯116的内周面形成有花键槽226,以与上述卷取驱动轴47花键卡合。由此,将卷取驱动轴47的旋转力传递至卷取芯116,以卷取墨带110。
在盒壳体130内的基部左侧,与***开口134相邻地构成有压辊收纳区域230。在压辊收纳区域230的中央设有椭圆状(长圆状)开口的下轴支承部234和椭圆状(长圆状)开口的上轴支承部232,其中,下轴支承部234形成在下壳体150上(参照图6),上轴支承部232形成在上壳体152上(参照图5的(b))。并且,压辊120被上轴支承部232和下轴支承部234支承成旋转自如且能稍稍移动(横向移动)。即,被支承于椭圆状的上轴支承部232和下轴支承部234的压辊120构成为能够在与压辊驱动轴45卡合的原位置和将打印带102夹入并与带引导件194相接的夹持位置之间移动(微小移动)。
另外,该带盒100在使打印带102的送出端部从带送出口138稍稍向外部突出的状态下被搬运(参照图1)。此时,当压入力或拉入力错误地作用于打印带102的送出端部时,被该打印带102拉拽的压辊120向上述夹持位置移动。由此,防止了打印带102的送出端部从带送出口138被拉入盒壳体130内的情况。
压辊120具有:圆筒状的辊基体240;和橡胶辊242,其安装于辊基体240的外周面。橡胶辊242在轴向上具有与打印头21对应的长度,移动至打印位置的打印头21将打印带102和墨带110夹入并与该橡胶辊242接触。此外,在辊基体240的内周面形成有花键槽244,以与上述压辊驱动轴45花键卡合。由此,将压辊驱动轴45的旋转力传递至压辊120,以对打印带102(和墨带110)进行打印输送。
[捏手部和按压部(第1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7和图8对第1实施方式的带盒100的捏手部182的结构和开闭盖7的按压部85的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如上所述,捏手部182设置于上壳体152的正面,与此对应地,按压部85被设置成在开闭盖7的背面突出。
如图7和图8所示,在带盒100上,在连结左右一对卡定支承部174的假想线L上的大致中间位置设有捏手部182。如上所述,竖立设置于盒安装部5的安装基座31的一对卡定片57卡定于一对卡定支承部174。由此,能够防止带盒100的浮起,不过同时,当将带盒100从盒安装部5拔出(使带盒100从盒安装部5脱离)时,该卡定片57与卡定支承部174进行卡定的卡定部分成为拔出的阻力。相同地,头罩43与***开口134进行卡合的卡合部分、压辊驱动轴45与压辊120进行卡合的卡合部分、以及卷取驱动轴47与卷取芯116进行卡合的卡合部分也分别成为产生拔出阻力的部分。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带盒100脱离的方向交叉(垂直)的面内,将捏手部182配设在伴随脱离产生的拔出阻力均衡的位置或该位置的附近、即连结一对卡定支承部174的假想线L上的大致中间位置。另一方面,在上壳体152的顶壁部156(壳体壁)上的上述中间位置设有俯视观察为矩形的凹部260,捏手部182被配设成收纳于该凹部260内。
凹部260在连结一对卡定支承部174的线上的大致中间位置上凹入形成于上壳体152(顶壁部156)。该情况下,由于在凹部260的正下方配设有打印带102(带卷106),因此,对于本实施方式的上壳体152,将其顶壁部156增高了凹部260的深度尺寸的高度。此外,凹部260与形成为矩形的捏手部182对应地形成为矩形,并具有供捏手部182隐没的足够的深度。另外,捏手部182的形状并不一定是矩形。
捏手部182形成为矩形的板状并在基端部具有轴孔280,捏手部182经由贯插于轴孔280中的转动支承轴282而转动自如地支承于凹部260。该情况下,捏手部182相对于凹部260被支承成能够以转动支承轴282为中心在把持位置与非把持位置之间转动自如、即立卧自如。此外,在转动支承轴282上设有立起施力部284,该立起施力部284由扭转螺旋弹簧构成,立起施力部284对捏手部182朝向把持位置施力。另外,把持位置是立起施力部284处于自由状态下的位置(作用力为零),捏手部182相对于顶壁部156以斜45°左右的角度倾斜。
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按压捏手部182的按压部85被配设在关闭后的开闭盖7的与捏手部182对应的位置。具体而言,按压部85以在开闭盖7的开闭盖主体73的背面突出的方式设置在与捏手部182对应的位置。按压部85形成为例如横截面为圆形或横截面为矩形,伴随着开闭盖7的关闭而按压安装于盒安装部5的带盒100的捏手部182。
图8的(a)表示在拆装带盒100时把持捏手部182的状态。当对被立起施力部284转动至把持位置(从凹部260突出)的捏手部182进行把持时,捏手部182相对于带盒100(顶壁部156)处于垂直的姿态。用户经由捏手部182把持着带盒100,在该状态下,相对于盒安装部5安装带盒100或使带盒100脱离(拔出)。
图8的(b)表示将带盒100安装于盒安装部5中的状态(刚要关闭开闭盖7的状态)。捏手部182被立起施力部284朝向把持位置施力,捏手部182相对于顶壁部156以斜45°左右的角度倾斜。即,施力部284向自由状态移位,捏手部182处于从凹部260突出并立起的姿态。
图8的(c)表示关闭了开闭盖7的状态。当关闭了开闭盖7时,开闭盖7的按压部85克服立起施力部284而按压捏手部182。由此,捏手部182从把持位置转动至非把持位置,以没入凹部260中的方式变成卧倒姿态。在该状态下,立起施力部284的作用力经由捏手部182而作用于按压部85(开闭盖7)。另一方面,开闭盖7(按压部85)经由捏手部182和立起施力部284使该作用力的反力作用于带盒100。因此,带盒100被关闭后的开闭盖7弹性地按压。
如上所述,根据第1实施方式,将捏手部182配设在伴随带盒100的脱离产生的拔出阻力均衡的位置或该位置的附近。因此,当将带盒100从盒安装部5拔出(脱离)时,各部分的拔出阻力平衡,从而抑制了带盒100的倾斜。即,能够在维持带盒100的安装姿态的状态下将带盒100从盒安装部5拔出。因此,能够顺利地使带盒100从盒安装部5脱离。
另一方面,当关闭了开闭盖7时,能够使捏手部182和立起施力部284以弹性地按压带盒100的方式发挥功能。由此,不仅能够防止带盒100的浮起,还能够将带盒100定位于盒安装部5。因此,借助来自打印头21等的按压力而抑制了带盒100的位置偏移,由此能够提高打印质量。
另外,第1实施方式的捏手部182虽然以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转动支承轴282为中心转动,但也可以将捏手部182构成为以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转动支承轴282为中心转动。此外,优选在捏手部182的表面设置凹凸部等防滑部。在这种情况下,捏手部182成为容易把持的结构,因此,还能够减小捏手部182。此外,作为变形例,还可以增加下述这样的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在使捏手部182克服施力部284的弹力而位于凹部260的内部的状态下将捏手部182锁定。如果添加设置锁定机构,则能够在保管多个带盒100时,容易地使多个带盒100重叠在一起(保管)。另外,当然也可以将增加该锁定机构的方案应用于后述的其它实施例。
此外,还可以构成为,将图8的(c)的捏手部182的姿态设定成通常状态,用户提起并把持捏手部182,另一方面,按压部85以压入捏手部182的方式进行按压。该情况下,将凹部260形成得较宽,以确保供手指***的空间。
[捏手部和按压部(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9和图10对第2实施方式的带盒100A的捏手部182A的结构和开闭盖7的按压部85的结构进行说明。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主要对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如图9和图10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捏手部182A也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配设在伴随带盒100A的脱离产生的拔出阻力均衡的位置或该位置的附近、即连结一对卡定支承部174的假想线L上的大致中间位置。该情况下,也在上壳体152的顶壁部156(壳体壁)的上述中间位置设有凹部260,捏手部182A被配设成收纳于该凹部260内。
凹部260在俯视观察时形成为圆形,捏手部182A在俯视观察时也形成为圆形。捏手部182A以相对于凹部260在把持位置与非把持位置之间进退自如的方式被收纳于凹部260。此外,在凹部260中收纳有突出施力部310,该突出施力部310由压缩螺旋弹簧构成,对捏手部182A朝向把持位置施力。
捏手部182A是由下述部分一体地形成的:截面呈大致倒“U”字状的捏手部主体320,其在凹部260中出没;被引导部322,其突出设置于捏手部主体320的下部外周面,且进退自如地被上芯轴260的内周面引导;以及卡合轴部324,其突出设置于捏手部主体320的中央部背面,并与突出施力部310卡合。突出施力部310与卡合轴部324卡合并维持姿态,以凹部260的底面为支承体对捏手部182A朝上方施力。
在捏手部主体320的侧面形成有环状凹部326,该环状凹部326作为把持时的防滑部发挥功能。被引导部322相对于凹部260的内周面在上下方向上滑动自如(进退自如)地与凹部260的内周面滑动接触。此外,卡合轴部324保持着突出施力部310。另外,也可以设置滚花加工那样的凹凸部来代替环状凹部326。
移动至把持位置的捏手部182A被突出施力部310施力,该被引导部322从下侧与凹部260的开口缘部抵接。在该状态下,捏手部182A的捏手部主体320从凹部260突出,捏手部主体320的环状凹部326露出。此外,移动至非把持位置的捏手部182A被开闭盖7的按压部85压入,捏手部主体320隐没于凹部260内。
图10的(a)表示在拆装带盒100A时把持捏手部182A的状态。捏手部182A借助突出施力部310向把持位置移动(前进),捏手部主体320的环状凹部326从凹部260突出。用户经由捏手部182A把持着带盒100A,在该状态下,相对于盒安装部5安装带盒100A或使带盒100A脱离(拔出)。
图10的(b)表示将带盒100A安装于盒安装部5后的状态。该情况下的捏手部182A和突出施力部310处于与图10的(a)相同的状态。
图10的(c)表示关闭开闭盖7后的状态。当关闭开闭盖7时,开闭盖7的按压部85克服突出施力部310而按压捏手部182A。由此,捏手部182A从把持位置转动(后退)至非把持位置并没入凹部260中。在该状态下,突出施力部310的作用力经由捏手部182A而作用于按压部85(开闭盖7)。另一方面,开闭盖7(按压部85)经由捏手部182A和突出施力部310使该作用力的反力作用于带盒100A。因此,带盒100A被关闭的开闭盖7弹性地按压。
如上所述,根据第2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地将捏手部182A配设在伴随带盒100A的脱离产生的拔出阻力均衡的位置或该位置的附近。因此,抑制了将带盒100A从盒安装部5拔出(脱离)时的带盒100A的倾斜。即,能够在维持安装姿态的状态下从盒安装部5拔出,能够使带盒100A顺利地脱离。
此外,当关闭了开闭盖7时,能够使捏手部182A和突出施力部310以弹性地按压带盒100A的方式发挥功能。由此,不仅能够防止带盒100A的浮起,还能够将带盒100A定位于盒安装部5。
[捏手部和按压部(第3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1对第3实施方式的带盒100B的捏手部182B的结构进行说明。此外,在第3实施方式中,主要对与第1、第2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如图11所示,第3实施方式的捏手部182B也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地配设在伴随带盒100B的脱离产生的拔出阻力均衡的位置或该位置的附近、即连结一对卡定支承部174的假想线L上的大致中间位置(参照图7)。其中,该情况下的捏手部182B在被收纳于凹部260内的状态下被固定于凹部260。
捏手部182B具有:圆板状的捏手部主体350;和支承固定部352,其支承捏手部主体350,并将捏手部主体350固定在凹部260的底面上。该情况下,捏手部主体350没入凹部260中,捏手部主体350的表面被配设成与上壳体152(顶壁部156)的表面共面。
凹部260形成为相对于捏手部182B足够大的圆形或长圆形。此外,在凹部260与捏手部182B之间构成有供把持捏手部182B的手指***的足够的间隙。即,用户将手指***凹部260与捏手部182B之间来把持捏手部182B。
另外,在第3实施方式中,不是利用开闭盖7的按压部85来按压捏手部182B的形态。因此,在与第3实施方式对应的带打印装置1的开闭盖7上未设有按压部85。
如上所述,根据第3实施方式,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地将捏手部182B配设在伴随带盒100B的脱离产生的拔出阻力均衡的位置或该位置的附近。因此,抑制了将带盒100B从盒安装部5拔出(脱离)时的带盒100B的倾斜。即,能够在维持安装姿态的状态下从盒安装部5拔出,能够使带盒100B顺利地脱离。此外,捏手部182B没入于凹部260,捏手部182B不会成为障碍。
另外,在第3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凹部260,将捏手部182B直接突出设置在上壳体152的表面。
标号说明
1:带打印装置;3:装置壳体;5:盒安装部;7:开闭盖;21:打印头;23:打印机构部;25:带输送机构部;31:安装基座;43:头罩;45:压辊驱动轴;47:卷取驱动轴;73:开闭盖主体;85:按压部;100、100A:带盒;102:打印带;104:带芯;110:墨带;120:压辊;130:盒壳体;150:下壳体;152:上壳体;156:顶板部;182、182A、182B:捏手部;260:凹部;282:转动支承轴;284:立起施力部;310:突出施力部;320:捏手部主体;322:被引导部;324:卡合轴部;326:环状凹部;350:捏手部主体;352:支承固定部。

Claims (9)

1.一种带盒,该带盒构成为能够安装于带打印装置并能够从该带打印装置脱离,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盒至少具有在所述脱离时供把持的捏手部,
所述捏手部在与所述脱离的方向交叉的面内配设在伴随所述脱离产生的拔出阻力均衡的位置或该位置的附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盒还具有供所述捏手部隐没的凹部,该凹部设置于位于所述脱离的方向的近前侧的壳体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捏手部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所述凹部在从所述凹部突出的立起位置与没入所述凹部内的卧倒位置之间立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凹部中设有立起施力部,该立起施力部对所述捏手部朝向所述立起位置施力。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捏手部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所述凹部在从所述凹部突出的把持位置与没入所述凹部内的非把持位置之间进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凹部中设有突出施力部,该突出施力部对所述捏手部朝向所述把持位置施力。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捏手部具有防滑用的凹凸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盒还具有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将所述捏手部保持在所述非把持位置。
9.一种带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打印装置具有盒安装部,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带盒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该盒安装部。
CN201580013638.1A 2014-03-24 2015-03-19 带盒和带打印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1031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60919A JP6486599B2 (ja) 2014-03-24 2014-03-24 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JP2014-060919 2014-03-24
PCT/JP2015/058320 WO2015146800A1 (ja) 2014-03-24 2015-03-19 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テープ印刷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03115A true CN106103115A (zh) 2016-11-09
CN106103115B CN106103115B (zh) 2018-09-25

Family

ID=54195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363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103115B (zh) 2014-03-24 2015-03-19 带盒和带打印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744787B2 (zh)
EP (1) EP3124265B1 (zh)
JP (1) JP6486599B2 (zh)
CN (1) CN106103115B (zh)
TW (1) TWI654096B (zh)
WO (1) WO201514680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24273A4 (en) * 2014-03-24 2017-12-1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Tape printing device and tape printing system
JP6297514B2 (ja) * 2015-03-19 2018-03-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JP7272053B2 (ja) * 2019-03-28 2023-05-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テープ印刷装置
JP7259489B2 (ja) * 2019-03-31 2023-04-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セット
JP7322639B2 (ja) * 2019-09-30 2023-08-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用カセット
JP7395911B2 (ja) * 2019-09-30 2023-12-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用カセット及び印刷装置
JP7327059B2 (ja) * 2019-09-30 2023-08-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用カセット
JP7327060B2 (ja) * 2019-09-30 2023-08-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用カセット
JP7322638B2 (ja) * 2019-09-30 2023-08-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用カセット
JP7322640B2 (ja) * 2019-09-30 2023-08-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用カセット
JP7283333B2 (ja) * 2019-09-30 2023-05-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用カセット
JP7423976B2 (ja) * 2019-10-24 2024-01-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2022148605A (ja) * 2021-03-24 2022-10-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用カセット及び印刷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93919A (en) * 1989-11-09 1993-03-1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Tape printer
JPH08267883A (ja) * 1995-03-29 1996-10-15 Brother Ind Ltd リボンカセット付きテープカセット
WO2010113365A1 (ja) * 2009-03-31 2010-10-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テープカセット
JP2011201020A (ja) * 2010-03-24 2011-10-13 Seiko Epson Corp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テープ印刷装置
CN103660622A (zh) * 2012-09-05 2014-03-26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74956A (ja) 1989-08-16 1991-03-29 Hitachi Elevator Eng & Service Co Ltd エレベータ通話装置
JPH03132768A (ja) * 1989-10-19 1991-06-06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526045Y2 (ja) * 1989-11-25 1997-02-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テープ・リボンカ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テーププリンタ
JP2600235Y2 (ja) * 1993-02-03 1999-10-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リボンカセット
JPH07228027A (ja) * 1994-02-18 1995-08-29 Fujicopian Co Ltd リボンストッパ
JP3846164B2 (ja) * 2000-08-07 2006-11-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JP4696613B2 (ja) * 2005-03-16 2011-06-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4016997B2 (ja) 2005-06-03 2007-12-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テープカセット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93919A (en) * 1989-11-09 1993-03-1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Tape printer
JPH08267883A (ja) * 1995-03-29 1996-10-15 Brother Ind Ltd リボンカセット付きテープカセット
WO2010113365A1 (ja) * 2009-03-31 2010-10-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テープカセット
JP2011201020A (ja) * 2010-03-24 2011-10-13 Seiko Epson Corp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テープ印刷装置
CN103660622A (zh) * 2012-09-05 2014-03-26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24265A1 (en) 2017-02-01
US20160368294A1 (en) 2016-12-22
US9744787B2 (en) 2017-08-29
EP3124265B1 (en) 2019-08-21
TWI654096B (zh) 2019-03-21
TW201544341A (zh) 2015-12-01
EP3124265A4 (en) 2017-11-29
WO2015146800A1 (ja) 2015-10-01
CN106103115B (zh) 2018-09-25
JP6486599B2 (ja) 2019-03-20
JP2015182318A (ja) 2015-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03115A (zh) 带盒和带打印装置
CN106103114A (zh) 带盒和带打印装置
CN107867093A (zh) 带盒
CN106132712B (zh) 带打印装置和带打印***
US9884499B2 (en) Tape cartridge
CN204659230U (zh) 带盒
CN103640345B (zh) 带盒以及带打印装置
CN107878051A (zh) 带盒
CN105034622B (zh) 带盒
CN101054030B (zh) 卷筒带保持器
CN102442560A (zh) 盘单元和图像记录装置
CN106103111A (zh) 带打印装置和带打印***
CN107206811A (zh) 带印刷装置和带印刷***
CN106103117A (zh) 带盒
CN107428174B (zh) 带印刷装置
US20010007227A1 (en) Large printer
JP6779330B2 (ja) 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CN100491219C (zh) 信息处理装置
CN106103118A (zh) 带打印装置和带打印***
JP2010234785A (ja) テープ印字装置
CN106163816A (zh) 带盒
CN106915164A (zh) 记录纸收纳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电子收款机
JP5347767B2 (ja) テープ印字装置
TW202100422A (zh) 載置台及帶印刷系統
JP2015027812A (ja) テープカセ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