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83571B -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83571B
CN105383571B CN201510534343.0A CN201510534343A CN105383571B CN 105383571 B CN105383571 B CN 105383571B CN 201510534343 A CN201510534343 A CN 201510534343A CN 105383571 B CN105383571 B CN 1053835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ortion
crush
vehicle
front side
rear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3434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83571A (zh
Inventor
渡边重昭
若林充
龟井丈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zd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zd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zd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Mazd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3835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35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835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357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24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2Front or rear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2Engine compart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24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 B60R2019/247Fastening of bumpers' side en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包括:内侧溃缩盒(5);外侧溃缩盒(6),设置在比内侧溃缩盒更外侧且从前纵梁(1)的前后方向途中部向前方且车宽方向外侧倾斜地延伸,而且结合于保险杠加强件(2)的外侧端部;装配板(10,11),将内侧溃缩盒及外侧溃缩盒结合于前纵梁。各装配板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中间壁部、从中间壁部的前端向内侧延伸的前端壁部、从中间壁部的后端向外侧延伸的后端壁部。内侧溃缩盒的后部结合于装配板(11)的前端壁部及后端壁部,外侧溃缩盒的后部结合于内侧溃缩盒的外侧壁部和装配板(11)的中间壁部的至少一者以及结合于装配板(11)的后端壁部。由此,能确保溃缩盒的更换容易性且能兼顾NVH性能和生产率。

Description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尤其涉及具备一对内侧溃缩盒及一对外侧溃缩盒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所述一对内侧溃缩盒支撑保险杠加强件,所述一对外侧溃缩盒设置在比所述一对内侧溃缩盒位于车宽方向更外侧的位置。
背景技术
自以往,已知有如下的技术:为了降低车辆的前碰撞时的对乘员的冲击能,通过在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前纵梁的前端部与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保险杠加强件之间设置左右一对筒状的溃缩盒,以使这些溃缩盒在碰撞初期沿轴心方向压曲变形(溃缩变形),从而吸收碰撞初期的冲击能。
通常,这些溃缩盒通过两块一组的装卸自如的装配板被安装于左右一对前纵梁的前端部。
与溃缩盒的后端部连结的保险杠侧装配板通过沿前后方向设置的螺栓被固定于与前纵梁的前端部连结的车身侧装配板,因此,在低速碰撞等轻微碰撞情况下,通过卸下螺栓,便能够用新的溃缩盒取代破损的溃缩盒,从而能够确保车辆的可修理性。
另一方面,与溃缩盒连结的保险杠侧装配板通过螺栓而被紧固固定于前纵梁的前端部的车身侧装配板是一种所谓的悬挑结构(cantilever structure),在该悬挑结构的情况下,由于大重量的保险杠加强件与溃缩盒因车辆的行驶振动而容易发生上下方向的振动,因此,车身的NVH(Noise(噪音),Vibration(振动),Harshness(耦合振动))性能下降,存在着使乘员的车室内可居性恶化这样的问题。
为此,而提出了通过改变车身前部的固有振动频率来改善NVH性能的各种技术方案。
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1-255815号(以下称作“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包括与前纵梁的前端部连结的第一装配板和与溃缩盒的后端部连结且通过螺栓而能够被紧固于第一装配板的第二装配板,在第一装配板与第二装配板形成上有刚性结合部和柔性结合部,刚性结合部是两装配板在彼此抵接状态下被螺栓紧固而成的结合部,柔性结合部是两装配板在彼此间设有衰减件状态下结合而成的结合部。
在发生车辆前碰撞时,冲击能有时会作用于比前纵梁位于车宽方向更外侧的车身部分。在这样的所谓小重叠碰撞(以下,简称为SOL碰撞)下,冲击能的对前纵梁的冲击能传递效率低于碰撞物与前纵梁重叠地碰撞的情形,从而通过前纵梁变形而吸收的冲击能的量减少,传递到车室侧的冲击能增加。
因此,作为SOL碰撞的对策并且为了增加冲击能吸收量,而在已有的溃缩盒(以下,称作内侧溃缩盒)的车宽方向外侧另行设置外侧溃缩盒。
所述专利文献所公开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能够通过刚性结合部来维持结合力,并且能够通过柔性结合部来将振动能作为应变能予以吸收。
然而,所述专利文献所公开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中,必需在第一装配板和第二装配板这两者上形成用于螺栓紧固的对接部(突出部)或者形成用于收容衰减件的收容部,从而会导致加工工序增加或因衰减件的增加而导致零部件数量增加,因此,在生产率方面还有可改善的余地。
而且,在作为SOL碰撞的对策而另行设置外侧溃缩盒时,便需要用于安装外侧溃缩盒的第一、第二装配板,再加上前述的内侧溃缩盒用的加工工序及衰减件的增加以及外侧溃缩盒用的加工工序及衰减件的增加,会使生产率进一步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够确保溃缩盒的更换容易性又能够兼顾NVH性能和生产率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包括:保险杠加强件,沿车宽方向延伸;左右一对前纵梁,通过左右一对内侧溃缩盒来支撑所述保险杠加强件;左右一对外侧溃缩盒,设置在比所述一对内侧溃缩盒位于车宽方向更外侧的位置且从所述一对前纵梁的前后方向途中部向前方且车宽方向外侧倾斜地延伸,而且结合于所述保险杠加强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第一装配板,结合于所述前纵梁的前端部;第二装配板,将所述内侧溃缩盒及所述外侧溃缩盒结合于所述第一装配板;其中,所述第二装配板具有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中间壁部、从所述中间壁部的前端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第二前端壁部、以及从所述中间壁部的后端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第二后端壁部,所述第一装配板具有重叠地结合于所述第二装配板的第二中间壁部的第一中间壁部、重叠地结合于所述第二装配板的第二前端壁部的第一前端壁部、以及重叠地结合于所述第二装配板的第二后端壁部的第一后端壁部,所述内侧溃缩盒的后部结合于所述第二装配板的第二前端壁部及第二后端壁部,所述外侧溃缩盒的后部结合于所述内侧溃缩盒的外侧壁部和所述第二装配板的第二中间壁部的至少一者以及结合于所述第二装配板的第二后端壁部。
根据本发明,由于具备将内侧溃缩盒及外侧溃缩盒结合于前纵梁的第二装配板,因此能够确保轻微碰撞情况下的内侧溃缩盒及外侧溃缩盒的交换容易性,并且提高车辆的生产率。
此外,由于内侧溃缩盒的后部结合于第二装配板的第二前端壁部及第二后端壁部,因此能够确保结合区域的前后长度,能够增加内侧溃缩盒的支撑强度。另外,由于外侧溃缩盒的后部结合于内侧溃缩盒的外侧壁部和第二装配板的第二中间壁部的至少一者以及结合于第二装配板的后端壁部,因此能够确保结合区域的前后长度,能够增加外侧溃缩盒的支撑强度。由此,能够提高车辆的NVH性能。
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左右一对挡板加强件,设置在比所述一对前纵梁更上侧且车宽方向更外侧的位置;左右一对的连结梁,将所述一对前纵梁的外侧壁部与所述一对挡板加强件连结,其中,所述第一装配板的第一后端壁部结合于所述连结梁的前端部。
根据该结构,发生碰撞时输入到前纵梁的碰撞能经由连结梁还传递到挡板加强件,因而利用连结梁能够增加第一装配板的支撑强度,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加内侧溃缩盒及外侧溃缩盒的支撑强度。
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前纵梁具有板状的外板和与该外板一起构成闭合剖面的剖面帽状的内板,所述第一装配板的第一中间壁部以与所述外板在前后方向上相连的状态设置在该外板的前侧,并且与延伸设置至比所述外板的前端部更前方的所述内板的前侧区域接合。
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使前碰撞时的碰撞能从第一装配板以最短距离直接地传递到外板的前端部,因此能够提高碰撞能的传递效率。
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第一装配板的第一后端壁部以相对于所述前纵梁的外侧壁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方式形成,在所述连结梁的闭合剖面内设置有将所述第一装配板的第一后端壁部与所述前纵梁连结的连结件。
根据该结构,由于外侧溃缩盒的后部结合于相对于前纵梁的外板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第一装配板的第一后端壁部,因此能够恰当地确保将输入到外侧溃缩盒的碰撞能经由第一装配板而传递给前纵梁的第一路径。
此外,由于在连结梁的闭合剖面内设置有将第一装配板的第一后端壁部与前纵梁连结的连结件,因此能够确保将输入到外侧溃缩盒的碰撞能经由连结件而传递给前纵梁的第二路径。
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外侧溃缩盒的外侧壁部与所述连结件以俯视下呈直线状相连的方式设置。本说明书中,“呈直线状相连”是指两个构件沿着直线或沿着近似于直线的线设置的情形,并不限定于两个构件沿着完全的直线设置的情形。而且还包括在两个构件之间设置有与该两个构件相连的其他构件的情形。
根据该结构,能够形成将输入到外侧溃缩盒的碰撞能以最短距离且直线状地传递给前纵梁的第二路径。
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连结件以侧视下越往后侧而上下幅度越大的方式形成。
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将传递到连结件的碰撞能经由幅度大的连结件的后端部效率良好地分散传递给前纵梁,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碰撞能的传递效率。
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内侧溃缩盒具有使其上下左右的各个面局部地向面外方向突出而成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四个突出部,所述外侧溃缩盒的后部接合于所述四个突出部中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突出部,所述外侧溃缩盒以侧视下越往后侧而上下幅度越小的方式形成。
根据该结构,由于设置有在上下左右具有4个突出部的剖面呈大致十字形状的内侧溃缩盒,因此不论碰撞模式如何也能够将碰撞能恰当地传递给内侧溃缩盒,能够达成基于内侧溃缩盒的同样的轴向压缩变形。
此外,由于以侧视下越往后侧而上下幅度越小的方式形成的外侧溃缩盒的后部接合于内侧溃缩盒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突出部,因此能够使输入到外侧溃缩盒的碰撞能聚集于刚性高的突出部,能够将所聚集的碰撞能经由突出部而传递到前纵梁。
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连结件的前端部的上下幅度与所述外侧溃缩盒的后端部的上下幅度相同。
本说明书中,上下幅度“相同”是指两个构件的上下幅度的差充分地小的情形,更具体而言是指一者的上下幅度X与另一者的上下幅度Y之间的差(X-Y)相对于X为±10%以下的情形,并不限于X与Y完全相同的情形。
这样,在连结件的前端部与外侧溃缩盒的后端部以具有相同的上下幅度的方式形成时,能够进一步提高经由外侧溃缩盒及连结件的碰撞能的传递功能。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通过已有的装配板的结构变更,既能够确保内侧溃缩盒及外侧溃缩盒的更换容易性又能够兼顾NVH性能和生产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车身前部的从左前方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2是所述车身前部的俯视图。
图3是所述车身前部的侧视图。
图4是图3的Ⅳ-Ⅳ线剖视图。
图5是图3的Ⅴ-Ⅴ线剖视图。
图6是前纵梁、第一装配板、以及连结梁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卸去连结梁后的侧视图。
图8是图7的要部俯视图。
图9是图7的要部立体图,表示要部的水平剖面。
图10是第一、第二装配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图3的Ⅺ-Ⅺ线剖视图。
图12是图3的Ⅻ-Ⅻ线剖视图。
图13是图3的XIII-XIII线剖视图。
图14是图3的XIV-XIV线剖视图。
图15是图3的XV-XV线剖视图。
图16是保险杠加强件侧组件和车身侧组件的组装工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至图16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应用了本发明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的较理想的例示,本发明及其应用对象或其用途并不限定在实施方式中。
如图1至图3所示,车辆V包括设置在将车室与发动机室E前后分隔的前围板(省略图示)的前侧的左右一对前纵梁1、经由左右一对内侧溃缩盒5而被所述一对前纵梁1的前端部支撑的保险杠加强件2、设置在一对前纵梁1的车宽方向外侧上方的左右一对挡板加强件3、将一对挡板加强件3和一对前纵梁1分别连结的左右一对连结梁4、以及分别设置在比一对内侧溃缩盒5位于车宽方向更外侧的左右一对外侧溃缩盒6。
由于左右一对的各构件是左右对称的结构,因此,以下主要对左侧的构件进行说明。此外,附图中,箭头F所表示的方向为前方,箭头L所表示的方向为左方。
首先,说明前纵梁1。
一对前纵梁1设置在分隔车室前端的前围板的前侧,在发动机室E的左部和右部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
一对前纵梁1包括从车辆V的前端位置向着后方大致水平地延伸的前侧部分、沿着前围板的下部及底板(省略图示)的下表面向后方且下方倾斜地延伸的后侧部分。后侧部分接合于前围板。
如图1至图6所示,前纵梁1具有位于车宽方向外侧(左侧)的外板1a和位于车宽方向内侧(右侧)的内板1b。外板1a和内板1b通过冲压加工高强度钢板而被形成。内板1b具有比外板1a长的前后长度,内板1b的前端部相对于外板1a的前端部位于指定距离(相当于后述的第一装配板10的中间壁部10a的前后长度)前方。即,内板1b以其前侧的一部分相对于外板1a的前端部延伸到前方的方式形成。
外板1a包括位于上端部的外板上凸缘部1p、位于下端部的外板下凸缘部1q、以及在两者的中间位置稍向车宽方向外侧(左侧)突出的铅垂剖视下呈大致“凵”状的外板主体部1r。
内板1b包括位于上端部的内板上凸缘部1s、位于下端部的内板下凸缘部1t、在两者的中间位置向车宽方向内侧(右侧)突出的铅垂剖视下呈大致“凵”状的内板主体部1u、以及从该内板主体部1u的中段位置进一步向车宽方向内侧(右侧)突出的铅垂剖视下呈大致“凵”状的突出部1v。
如图2及图8所示,突出部1v沿前后方向延伸,以越往后侧而向车宽方向内侧(右侧)突出的突出量越小的方式形成。
外板1a和内板1b在从内板1b的前端部至前围板的纵壁部的区域,它们的上凸缘部1p、1s彼此被点焊焊接并且它们的下凸缘部1q、1t彼此被点焊焊接。以下,将外板1a和内板1b被接合的区域的前端位置亦即与外板1a的前端对应的位置称作前纵梁1的前端接合位置。
前纵梁1在从所述前端接合位置至前围板跟前的途中部的区域通过外板1a和内板1b构成铅垂剖视下呈大致横向凸状的闭合剖面(参照图4及图5),在从所述途中部至前围板的区域(即未形成有突出部1v的区域)通过外板1a和内板1b构成铅垂剖视下呈大致矩形形状的闭合剖面。
如图1至图3、图6至图10、以及图16所示,第一装配板10通过焊接而接合于前纵梁1的前端部。
第一装配板10由水平剖视下呈大致曲柄状的钢板构成,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中间壁部10a、从中间壁部10a的前端向车宽方向内侧(右侧)延伸的前端壁部10b、以及从中间壁部10a的后端向车宽方向外侧(左侧)延伸的后端壁部10c。
当设第一装配板10的前后长度为A1,设左右长度为B1时,第一装配板10的尺寸以满足下面的关系式的方式来设定。
B1≤2×A1
由此,能够使结合区域的前后长度较长,能够大幅增加内侧溃缩盒5和外侧溃缩盒6的支撑强度。
如图1至图3、图7至图16所示,第二装配板11通过焊接而接合于内侧溃缩盒5的后部。
第二装配板11由水平剖视下呈大致曲柄状的钢板构成,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中间壁部11a、从中间壁部11a的前端向车宽方向内侧(右侧)延伸的前端壁部11b、以及从中间壁部11a的后端向车宽方向外侧(左侧)延伸的后端壁部11c。
当设第二装配板11的前后长度为A2,设左右长度为B2时,第二装配板11的尺寸以满足下面的关系式的方式来设定。
B2≤2×A2
由此,能够使结合区域的前后长度较长,能够大幅增加内侧溃缩盒5和外侧溃缩盒6的支撑强度。
外板主体部1r的前端部与中间壁部10a的后端部抵接,以便外板主体部1r与中间壁部10a呈直线状相连。即,如图6所示,在从前纵梁1的前端部(内板1b的前端部)至所述前端接合位置(外板1a的前端部)的区域,中间壁部10a构成与前纵梁1的外板相当的构件。
内板1b的内板上凸缘部1s及内板下凸缘部1t被接合于中间壁部10a的车宽方向内侧面(右侧面),内板1b的前端部被接合于前端壁部10b的后侧面,外板1a的前端部被接合于中间壁部10a的后端部。由此,在从前纵梁1的前端部至所述前端接合位置的区域,通过中间壁部10a和内板1b构成铅垂剖视下呈大致横向凸状的闭合剖面(参照图12至图15)。
保险杠加强件2包括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条板状的板部2a、在该板部2a的后侧沿车宽方向延伸而且铅垂剖视下呈大致帽状的横梁部2b。
通过横梁部2b的上端凸缘部及下端凸缘部被接合于板部2a的后面部,从而构成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合剖面。
挡板加强件3以在从前铰链柱(省略图示)的根基部分至悬架塔8的前侧近傍位置之间稍为前低后高地倾斜而且与前纵梁1大致平行地延伸的方式设置。
如图1至图5所示,挡板加强件3包括构成上壁部及外壁部的外板3a和构成下壁部及内壁部的内板3b,两者一起构成铅垂剖视下呈大致矩形形状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剖面。在这些挡板加强件3的车宽方向外侧部分上分别安装构成车身前部的外侧面的翼子板(省略图示)。
左右一对挡板加强件3的各个前端部通过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护罩件9而被连结,各挡板加强件3的后端部支撑一对悬架塔8。
各悬架塔8在前纵梁1与挡板加强件3之间与前围板接近地设置。
下面,说明连结梁4。
如图1至图6所示,连结梁4以侧视下在从挡板加强件3的前端部至外板1a的前端部之间向前下方倾斜地延伸的方式形成。
连结梁4包括与挡板加强件3相连续地形成的外板4a和内板4b,两者一起构成水平剖视下呈大致矩形形状的闭合剖面C。
第一装配板10的后端壁部10c的后表面通过焊接而接合于连结梁4的下端部的前表面。由此,除了能够将输入到外侧溃缩盒6的碰撞能经由第一装配板10及第二装配板11而传递到前纵梁1的第一路径之外,还形成经由连结梁4而传递到挡板加强件3的第三路径。
连结梁4的闭合剖面C内设置有板状的连结件7。
如图5、图7至图9所示,连结件7在闭合剖面C的下端部以将该闭合剖面C局部地左右划分的方式设置,并且设置在第一装配板10的后端壁部10c的后侧。
连结件7以俯视下越接近后端壁部10c(越往前侧)越偏向车宽方向外侧的方式倾斜地沿前后方向延伸,在其两端具备前端凸缘部和后端凸缘部。连结梁4的外板4a的前壁部被夹在前端凸缘部与后端壁部10c之间,从而它们被三重接合。后端凸缘部被接合于前纵梁1的外板1a。
连结件7以侧视下越往后侧而上下幅度越大的方式形成,换言之以呈上下线对称的梯形的方式形成。由此,输入到连结件7的前端部的碰撞能经由后端部均匀地分散,从而提高了碰撞能的往前纵梁1的分散效率。
如图7所示,连结件7以其前端部的上下幅度与外侧溃缩盒6的后端部的上下幅度相等的方式形成。而且,连结件7的前端凸缘部以与外侧溃缩盒6的外板6a上的车宽方向外侧(左侧)的纵壁部后端大致相一致的方式设置。
连结件7以其后端部的上下幅度与前纵梁1的外板主体部1r的上下幅度相等的方式形成。而且,连结件7的后端凸缘部以其上下两端与外板主体部1r的上侧的棱线及下侧的棱线分别相一致的方式设置,并且在上下方向的范围通过点焊焊接而被接合。
下面,说明内侧溃缩盒5。
内侧溃缩盒5结合于保险杠加强件2的车宽方向外侧部(左侧部)的后侧面,基于从前方经由保险杠加强件2作用而来的碰撞能而压缩变形从而溃缩来吸收碰撞能,具有能够达成所期待的碰撞能吸收性能的尺寸和形状。
如图8、图9及图11所示,内侧溃缩盒5具有与前纵梁1大致平行地延伸形成且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外板5a和位于车宽方向内侧且前后长度短于外板5a的内板5b。
通过外板5a的顶壁部分及底壁部分分别与内板5b的顶壁部分及底壁部分接合,从而形成轴心正交剖面呈大致十字形状的内侧溃缩盒5。即,内侧溃缩盒5具有使其上下左右的各个面局部地向面外方向突出而成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四个突出部5s至5v。
内侧溃缩盒5的前端部在内侧溃缩盒5的轴心与横梁部2b的纵壁部正交的状态下与该纵壁部结合。左右的突出部5u、5v的上下幅度以小于横梁部2b的凸部的上下幅度的方式设定。
由此,碰撞时作用于保险杠加强件2的碰撞能恰当地传递到内侧溃缩盒5,能够达成基于内侧溃缩盒5的同样的轴向压缩变形。
内侧溃缩盒5在从其前端部至与前纵梁1的前端部对应的途中部的区域基于外板5a和内板5b而构成铅垂剖视下呈大致十字形状的闭合剖面。
如图12至图15所示,在从内侧溃缩盒5的途中部至与前纵梁1的所述前端接合位置(外板1a的前端)对应的后端部的区域,基于第二装配板11的中间壁部11a与外板5a而构成铅垂剖视下呈大致横向凸状的闭合剖面。此外,如上所述,在从前纵梁1的前端部(内板1b的前端部)至所述前端接合位置的区域,基于第一装配板10的中间壁部10a与内板1b而构成铅垂剖视下呈大致横向凸状的闭合剖面,因此基于外板5a与内板1b而构成铅垂剖视下呈大致十字形状的剖面部。
外板5a的后端部接合于后端壁部11c的前表面,而且外板5a的后部的车宽方向内侧面(右侧面)接合于中间壁部11a的车宽方向外侧面(左侧面),并且内板5b的后端部接合于前端壁部11b的前表面,从而内侧溃缩盒5的后部结合于第二装配板11。第二装配板11的中间壁部11a以与第一装配板10的中间壁部10a在车宽方向上互相重叠的面抵接状态设置,与中间壁部10a一起构成与前纵梁1的外板相当的构件。
如图10及图16所示,第二装配板11通过布设在前后方向的多个(例如上下左右4个)紧固螺栓12,以贴紧状态被紧固于整体上相对于该第二装配板11较大的第一装配板10。
如图7所示,4个螺栓12中位于左侧的上下一对螺栓12以两螺栓12的离开距离大于连结件7的前端部的上下幅度的方式设定,且设置在从上下相夹连结件7的前端部的位置。由此来确保螺栓12的安装空间。
此处,第一装配板10与第二装配板11相当于本发明的装配板,第二装配板11通过多个螺栓12而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于第一装配板10装卸自如。
下面,说明外侧溃缩盒6。
外侧溃缩盒6设置在比内侧溃缩盒5位于车宽方向更外侧(左侧)的位置,基于从斜前方经由保险杠加强件2作用而来的碰撞能而压缩变形从而溃缩来吸收碰撞能,具有能够达成所期待的碰撞能吸收性能的尺寸和形状。如图7至图9、图11至图15所示,外侧溃缩盒6具有剖面呈大致“凵”状的外板6a和剖面呈大致“凵”状的内板6b,基于外板6a的顶壁部分和底壁部分与内板6b的顶壁部分和底壁部分被分别接合,从而构成轴心正交剖视下呈大致矩形形状的闭合剖面。
外侧溃缩盒6的前端部以横梁部2b的纵壁部与外侧溃缩盒6的轴心正交的状态被结合于横梁部2b的外侧端部(左端部)的后表面,该横梁部2b的外侧端部相对于内侧溃缩盒5与横梁部2b的连结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左侧)离开指定距离。
外侧溃缩盒6以俯视下越往前侧越偏向车宽方向外侧(左侧)的方式形成,该外侧溃缩盒6的后部结合于第二装配板11的中间壁部11a的后部及后端壁部11c。
如图3及图7所示,外侧溃缩盒6的上下幅度以侧视下越往后侧而越小的方式设定,如图15所示,外侧溃缩盒6的后端部的上下幅度以比内侧溃缩盒5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突出部5u的上下幅度稍大的幅度来设定。由此,使输入到外侧溃缩盒6的碰撞能聚集于刚性高的突出部5u。
外板6a的后端部以外板6a的车宽方向外侧(左侧)的纵壁部与连结件7的前端凸缘部对应地被定位的状态,通过焊接而被接合于第二装配板11的后端壁部11c的前表面。
由此,除了能够将输入到外侧溃缩盒6的碰撞能经由内侧溃缩盒5的突出部5u及第一、第二装配板10、11而传递到前纵梁1的第一路径之外,还形成经由连结件7而传递到前纵梁1的第二路径。
即,如图8及图9所示,外板6a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纵壁部(外侧壁部)以俯视下与连结件7呈直线状相连的方式设置,从而形成使输入到外侧溃缩盒6的碰撞能以最短距离且直线地传递到前纵梁1的第二路径。
如图9、图12及图13所示,在内板6b的后部形成有以能够接受内侧溃缩盒5的突出部5u的方式而向后方开放的矩形形状的凹口部6c。内板6b的后部通过焊接而接合于突出部5u的纵壁部,并且以从上下相夹突出部5u的上壁部及下壁部的状态通过焊接而接合于该上壁部及下壁部。换言之,在突出部5u的后部被收容在外侧溃缩盒6的闭合剖面内的状态下,内板6b与突出部5u互相被接合。由此,由于输入到外侧溃缩盒6的碰撞能被分别传递到突出部5u的纵壁部、上壁部及下壁部,从而能够提高往突出部5u的碰撞能传递效率。
此外,如图8、图14、图15及图16所示,内板6b的后端部通过焊接而接合于第二装配板11的后端壁部11c的前表面和内侧溃缩盒5的外板5a的纵壁部(比突出部5u更上侧或更下侧的部位)。
下面,说明保险杠加强件2的组装工序。
如图16所示,准备保险杠加强件侧组件U1,该保险杠加强件侧组件U1通过将左右一对内侧溃缩盒5和左右一对外侧溃缩盒6分别焊接于保险杠加强件2并且将第二装配板11分别熔接于左右的各个溃缩盒5、6的后部而成。而且准备车身侧组件U2,车身侧组件U2通过将左右一对第一装配板10分别焊接于左右一对前纵梁1和左右一对连结梁4而成。
另外,在准备保险杠加强件侧组件U1时,外侧溃缩盒6的后部以从上下相夹于形成在内侧溃缩盒5的外板5a上的突出部5u的后部的状态接合于内侧溃缩盒5。
其次,在使保险杠加强件侧组件U1移动到车身侧组件U2的前侧位置后,进行第一装配板10与第二装配板11之间的定位。
在第一装配板10与第二装配板11的定位完成后,通过从前方紧固各螺栓12以将第一装配板10和第二装配板11互相连结,从而将保险杠加强件侧组件U1组装于车身侧组件U2。
由此,在轻微碰撞等般的冲击负荷较小的情况下,由于内侧溃缩盒5或外侧溃缩盒6或两溃缩盒5、6溃缩,因而无需让前纵梁1破损便能够吸收碰撞能。此外,只要卸下紧固第一装配板10和第二装配板11的螺栓12,便能够容易地替换保险杠加强件侧组件U1。
下面,说明所述车辆V的前部车身结构的作用效果。
根据该车辆V的前部车身结构,由于具备将内侧溃缩盒5及外侧溃缩盒6结合于前纵梁1的第一、第二装配板10、11,因此能够确保轻微碰撞情况下的内侧溃缩盒5及外侧溃缩盒6的交换容易性,并且提高车辆的生产率。
此外,由于内侧溃缩盒5的后部结合于第二装配板11的前端壁部11b及后端壁部11c,因此能够确保结合区域的前后长度,能够增加内侧溃缩盒5的支撑强度。另外,由于外侧溃缩盒6的后部结合于内侧溃缩盒5的外板5(外侧壁部)及第二装配板11的后端壁部11c,因此能够确保结合区域的前后长度,能够增加外侧溃缩盒6的支撑强度。由此,能够提高车辆的NVH性能。
而且,具备分别设置在比一对前纵梁1更上侧且车宽方向更外侧的左右一对挡板加强件3、以及将一对前纵梁1的外板1a(外侧壁部)与一对挡板加强件3分别连结的左右一对连结梁4,第二装配板11的后端壁部11c经由第一装配板10的后端壁部10c而结合于连结梁4的前端部。
根据该结构,发生碰撞时输入到前纵梁1的碰撞能经由连结梁4还传递到挡板加强件3,因而利用连结梁4能够增加第一、第二装配板10、11的支撑强度,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加内侧溃缩盒5及外侧溃缩盒6的支撑强度。
前纵梁1具备板状的外板1a和与该外板1a一起构成闭合剖面的剖面帽状的内板1b,第一、第二装配板10、11的中间壁部10a、11a以与外板1a在前后方向上相连的状态设置在该外板1a的前侧,并且与延伸设置至比外板1a的前端部更前方的内板1b的前侧区域接合。
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使前碰撞时的碰撞能从第一、第二装配板10、11以最短距离直接地传递到外板1a的前端部,因此能够提高碰撞能的传递效率。
第一、第二装配板10、11的后端壁部10c、11c以延伸到比前纵梁1的外板1a(外侧壁部)位于车宽方向更外侧的方式形成,在连结梁4的闭合剖面C内设置有将后端壁部10c、11c与前纵梁1连结的连结件7。
根据该结构,由于外侧溃缩盒6的后部结合于相对于前纵梁1的外板1a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第一、第二装配板10、11的后端壁部10c、11c,因此能够恰当地确保将输入到外侧溃缩盒6的碰撞能经由第一、第二装配板10、11而传递给前纵梁1的第一路径。
此外,由于在连结梁4的闭合剖面C内设置有将后端壁部10c、11c与前纵梁1连结的连结件7,因此能够确保将输入到外侧溃缩盒6的碰撞能经由连结件7而传递给前纵梁1的第二路径。
外侧溃缩盒6的外板6a的纵壁部与连结件7以俯视下呈直线状相连的方式设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形成使输入到外侧溃缩盒6的碰撞能以最短距离且直线状地传递给前纵梁1的第二路径。
连结件7以侧视下越往后侧而上下幅度越大的方式形成。
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将传递到连结件7的碰撞能经由上下幅度大的连结件7的后端部效率良好地分散传递给前纵梁1,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碰撞能的传递效率。
内侧溃缩盒5具有使其上下左右的各个面局部地向面外方向突出而成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四个突出部5s至5v,外侧溃缩盒6的后部被接合于四个突出部中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突出部5u,外侧溃缩盒6以侧视下越往后侧而上下幅度越小的方式形成。
根据该结构,由于设置有在上下左右具有4个突出部5s至5v的剖面呈大致十字形状的内侧溃缩盒5,因此不论碰撞模式如何也能够将碰撞能恰当地传递给内侧溃缩盒5,能够达成基于内侧溃缩盒5的同样的轴向压缩变形。
此外,由于以侧视下越往后侧而上下幅度越小的方式形成的外侧溃缩盒6的后部接合于内侧溃缩盒5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突出部5u,因此能够使输入到外侧溃缩盒6的碰撞能聚集于刚性高的突出部5u,能够将所聚集的碰撞能经由突出部5u而传递到前纵梁1。
连结件7的前端部的上下幅度被设定为与外侧溃缩盒的后端部的上下幅度相同的幅度。
这样,在连结件7的前端部与外侧溃缩盒6的后端部以具有相同的上下幅度的方式形成时,能够进一步提高经由外侧溃缩盒6及连结件7的碰撞能的传递功能。
下面,对部分地变更了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一装配板被设定为大于第二装配板的例子,不过,只要至少第一、第二装配板能够传递碰撞能便可,其也可以形成为同样的大小。
此外,说明了第一、第二装配板能够以上下左右的4个螺栓来紧固的结构例,不过,只要至少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紧固螺栓能够装卸便可,紧固螺栓的数量可以按照规格而任意设定。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由第一装配板和相对于该第一装配板沿前后方向通过多个螺栓而装卸自如的第二装配板来构成装配板的例子,不过,只要基于装配板的装卸而能够容易地交换至少保险杠加强件侧组件,装配板也可以是1块的装配板。
此情况下,在保险杠加强件侧组件中所安装的内侧溃缩盒及外侧溃缩盒的后端部上设置单一的装配板,并且在前纵梁和连结梁上分别形成螺栓紧固用的紧固部,将装配板予以紧固固定。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前纵梁的内板的前后长度设定为比外板的前后长度更长而且将第一、第二装配板接合于内板中相对于外板向前方突出的部分的例子,不过,也可以将前纵梁的外板和内板的前后长度形成为同样的长度,并且将各装配板的中间壁部接合于外板的车宽方向外侧面。此情况下,外侧溃缩盒的后部便与被第二装配板的中间壁部接合。即,外侧溃缩盒的后部也可以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结合于内侧溃缩盒的外板(外侧壁部),或者也可以取代该结构而结合于装配板的中间壁部。此外,还可以将外侧溃缩盒的后部结合于内侧溃缩盒的外板(外侧壁部)和装配板的中间壁部的双方。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外侧溃缩盒的后部以从上下相夹内侧溃缩盒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突出部的上壁部及下壁部的状态接合于该突出部的例子,不过,只要外侧溃缩盒的后部接合于突出部的任意的部位便可,其也可以接合于突出部的纵壁部。
(5)另外,只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可以不脱离本发明主旨而以将各种变更追加到上述实施方式而成的实施方案进行实施的,本发明也包含这样的变更方案。

Claims (9)

1.一种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险杠加强件,沿车宽方向延伸;
左右一对前纵梁,通过左右一对内侧溃缩盒来支撑所述保险杠加强件;
左右一对外侧溃缩盒,设置在比所述一对内侧溃缩盒位于车宽方向更外侧的位置且从所述一对前纵梁的前后方向途中部向前方且车宽方向外侧倾斜地延伸,而且结合于所述保险杠加强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
第一装配板,结合于所述前纵梁的前端部;
第二装配板,将所述内侧溃缩盒及所述外侧溃缩盒结合于所述第一装配板;其中,
所述第二装配板具有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中间壁部、从所述第二中间壁部的前端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第二前端壁部、以及从所述第二中间壁部的后端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第二后端壁部,
所述第一装配板具有重叠地结合于所述第二装配板的第二中间壁部的第一中间壁部、重叠地结合于所述第二装配板的第二前端壁部的第一前端壁部、以及重叠地结合于所述第二装配板的第二后端壁部的第一后端壁部,
所述内侧溃缩盒的后部结合于所述第二装配板的第二前端壁部及第二后端壁部,
所述外侧溃缩盒的后部结合于所述内侧溃缩盒的外侧壁部和所述第二装配板的第二中间壁部的至少一者以及结合于所述第二装配板的第二后端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左右一对挡板加强件,设置在比所述一对前纵梁更上侧且车宽方向更外侧的位置;
左右一对的连结梁,将所述一对前纵梁的外侧壁部与所述一对挡板加强件连结;其中,
所述第一装配板的第一后端壁部结合于所述连结梁的前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纵梁具有板状的外板和与该外板一起构成闭合剖面的剖面帽状的内板,
所述第一装配板的第一中间壁部以与所述外板在前后方向上相连的状态设置在该外板的前侧,并且与延伸设置至比所述外板的前端部更前方的所述内板的前侧区域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装配板的第一后端壁部以相对于所述前纵梁的外侧壁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方式形成,
在所述连结梁的闭合剖面内设置有将所述第一装配板的第一后端壁部与所述前纵梁连结的连结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溃缩盒的外侧壁部与所述连结件以俯视下呈直线状相连的方式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件以侧视下越往后侧而上下幅度越大的方式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溃缩盒具有使其上下左右的各个面局部地向面外方向突出而成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四个突出部,所述外侧溃缩盒的后部接合于所述四个突出部中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突出部,
所述外侧溃缩盒以侧视下越往后侧而上下幅度越小的方式形成,
所述连结件的前端部的上下幅度与所述外侧溃缩盒的后端部的上下幅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溃缩盒具有使其上下左右的各个面局部地向面外方向突出而成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四个突出部,所述外侧溃缩盒的后部接合于所述四个突出部中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突出部,
所述外侧溃缩盒以侧视下越往后侧而上下幅度越小的方式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结件,将所述第一装配板与所述前纵梁连结;其中,
所述连结件将所述第一装配板的第一后端壁部与所述前纵梁的外侧壁部连结,
所述连结件的前端部的上下幅度与所述外侧溃缩盒的后端部的上下幅度相同。
CN201510534343.0A 2014-08-29 2015-08-27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835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74674 2014-08-29
JP2014174674A JP6044796B2 (ja) 2014-08-29 2014-08-29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83571A CN105383571A (zh) 2016-03-09
CN105383571B true CN105383571B (zh) 2018-07-10

Family

ID=55312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3434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83571B (zh) 2014-08-29 2015-08-27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499111B2 (zh)
JP (1) JP6044796B2 (zh)
CN (1) CN105383571B (zh)
DE (1) DE102015010339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04089B2 (ja) * 2013-04-04 2016-10-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端部構造
JP6517558B2 (ja) * 2015-03-26 2019-05-22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バンパー構造
US9481334B1 (en) * 2015-04-28 2016-11-01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front section structure
JP6296032B2 (ja) * 2015-09-28 2018-03-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前部構造
JP6235628B2 (ja) * 2016-02-03 2017-11-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US9849914B2 (en) * 2016-03-24 2017-12-26 Hyundai America Technical Center, Inc Front body structure of a vehicle for enhanced crash protection
EP3290304B1 (en) * 2016-09-06 2019-07-24 FCA Italy S.p.A. Motor vehicle provided with a powertrain unit and a safety device for moving the powertrain unit sideways during an impact
JP6514185B2 (ja) * 2016-12-28 2019-05-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CN108657279B (zh) * 2017-03-31 2020-10-30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以及车辆
JP6597730B2 (ja) * 2017-07-14 2019-10-30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US10611325B2 (en) * 2017-11-21 2020-04-0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umper with pedestrian safety features
DE102017222321B4 (de) * 2017-12-08 2019-10-3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ront-Stoßfängeranordnungsstützstruktur für ein Fahrzeug
JP6568572B2 (ja) * 2017-12-26 2019-08-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バンパー装置
JP6950561B2 (ja) * 2018-02-15 2021-10-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JP6703559B2 (ja) * 2018-03-29 2020-06-03 株式会社Subaru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6672387B2 (ja) * 2018-06-27 2020-03-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WO2021021842A1 (en) * 2019-07-29 2021-02-04 Shape Corp. Vehicle bumper extension with crush can bracing
US11377151B2 (en) * 2019-12-02 2022-07-05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Standard accessory mounting points for trucks and SUVs
JP7007076B1 (ja) 2021-02-24 2022-02-10 元吾 藤森 立体布マスクハンガー
JP2022182671A (ja) * 2021-05-28 2022-12-08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87003A (ja) 1993-12-27 1995-07-25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JP4144350B2 (ja) * 2002-12-26 2008-09-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フロントボデー構造
JP2007030627A (ja) * 2005-07-25 2007-02-08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JP4853101B2 (ja) * 2006-05-12 2012-01-11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JP5217574B2 (ja) * 2008-04-01 2013-06-19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バンパの取付構造
JP5125928B2 (ja) 2008-09-18 2013-01-23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JP5504820B2 (ja) * 2009-10-26 2014-05-28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5549395B2 (ja) 2010-06-10 2014-07-16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JP5585260B2 (ja) * 2010-07-20 2014-09-10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5211133B2 (ja) * 2010-10-08 2013-06-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US9132862B2 (en) * 2011-05-23 2015-09-15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Front 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JP5821340B2 (ja) * 2011-07-06 2015-11-24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5768739B2 (ja) 2012-02-20 2015-08-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端部構造
US8857902B2 (en) 2012-03-26 2014-10-14 Honda Motor Co., Ltd. Front vehicle body structure
JP5509242B2 (ja) * 2012-03-26 2014-06-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KR101316876B1 (ko) 2012-07-03 2013-10-08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범퍼 어셈블리
JP6020710B2 (ja) * 2013-04-04 2016-11-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JP6004089B2 (ja) * 2013-04-04 2016-10-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端部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83571A (zh) 2016-03-09
JP2016049810A (ja) 2016-04-11
JP6044796B2 (ja) 2016-12-14
US20160059810A1 (en) 2016-03-03
US9499111B2 (en) 2016-11-22
DE102015010339A1 (de) 2016-03-03
DE102015010339B4 (de) 2019-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83571B (zh)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JP6866784B2 (ja) 車体下部構造
US9242675B2 (en) Automobile vehicle-body front structure
US8393669B2 (en) Vehicle frame structure
US8764104B2 (en) Structure of front section of vehicle body
CN108394471B (zh) 车辆框架结构
US20150360633A1 (en) Vehicle front secton structure
CN110171477B (zh) 车身结构
CN105339243A (zh) 车辆的车身前部结构
JP2013248898A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2008105561A (ja) 車両前部構造
JP2003127893A (ja) 車体前部構造
KR20140119774A (ko) 차체 구조
JP2016002955A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5934534B2 (ja) 車体構造
JP6003954B2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5668583B2 (ja) 車体下部構造
JP6044795B2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6003955B2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6012938B2 (ja) 車両フロア構造
JP7213289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6103014B2 (ja) 車両フロア構造
CN115107875A (zh) 车身前部构造
JP2015199405A (ja) 車両用フレーム構造
CN115636022A (zh) 前部车身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