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19616A - 带防眩膜基材以及物品 - Google Patents

带防眩膜基材以及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19616A
CN105319616A CN201510395676.XA CN201510395676A CN105319616A CN 105319616 A CN105319616 A CN 105319616A CN 201510395676 A CN201510395676 A CN 201510395676A CN 105319616 A CN105319616 A CN 1053196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iglare film
base material
silicon dioxide
antiglare
coating fl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9567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谷义美
本谷敏
高井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C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3196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196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对入射角大的入射光的防眩效果优异的带防眩膜基材、以及使用该基材的物品。带防眩膜基材10具备基材12和防眩膜14,防眩膜14折射率在1.2以上且低于1.4、表面的算术平均粗度Ra为0.112~0.700μm、且85°镜面光泽度在70%以下,或者折射率在1.4以上且在1.5以下、表面的算术平均粗度Ra为0.158~0.500μm、且85°镜面光泽度在70%以下。

Description

带防眩膜基材以及物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防眩膜基材以及使用该基材的物品。
背景技术
安装在各种设备(电视机、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移动电话等)上的图像显示装置(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等)中,室内照明(荧光灯等)、太阳光等外部光源映射在显示面上时由于反射影像而使视觉辨认度下降。
因此,为了抑制外部光源的映射,在构成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的基材(玻璃板等)的表面上实施防眩处理或者低反射处理。
近年来,为了减少太阳光的反射、提高发电效率而对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覆盖玻璃的光入射面实施低反射处理,或为了防止由于反射的反射光导致的光污染而对覆盖玻璃的表面实施防眩处理。
防眩处理是在表面上设置凹凸、藉由该凹凸使入射光发生散射来使反射影像不鲜明的处理。作为防眩处理,迄今已知有通过对基材的表面进行腐蚀、喷砂等进行粗面化的方法。此外,提出了将水解后的硅酸酯、醇、水以及酸(盐酸/硝酸等)而得的处理液涂布、烧成来形成光扩散层(防眩膜)的方法(专利文献1)。
低反射处理是抑制入射光的反射本身的处理。作为低反射处理,迄今已知有设置低反射膜的方法。作为低反射膜,已知由低折射率材料构成的单层膜、和由低折射率材料构成的层和由高折射率材料构成的层组合而成的多层膜等。
低反射膜根据基于垂直入射角的光路长度而设计,因此存在根据外部光源的入射角或者观看画面的人的位置而导致光路长度偏离设计、反射率上升、低反射效果损失的缺点。
防眩膜则使外部光源扩散反射,因此不依赖于外部光源的入射角或者观看画面的人的位置而体现防眩效果,在抑制外部光源照入的方面上比低反射膜更有利。
防眩膜的防眩效果通常以60°入射角的光泽度(60°镜面光泽度)来进行评价。因此,防眩膜通常设计为使60°镜面光泽度变小的膜。
但是,即使在防眩膜中,也存在入射角大于60°、尤其是接近90°时不能充分发挥防眩效果的问题。
将太阳能电池组件设置在倾斜的屋顶上时,太阳光有时以接近90°的入射角射入覆盖玻璃。在该情况下,即使在覆盖玻璃的表面上设置防眩膜,也有在覆盖玻璃的表面上反射的反射光射入附近的建筑物内引起光污染之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昭60-1091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对入射角大的入射光的防眩效果优异的带防眩膜基材、以及使用该基材的物品。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包括以下技术内容。
[1]一种带防眩膜基材,具备基材、和形成在上述基材上的防眩膜,
上述防眩膜的折射率为1.2以上且低于1.4,
上述防眩膜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度Ra为0.112~0.700μm,
上述防眩膜的表面的85°镜面光泽度为70%以下。
[2]一种带防眩膜基材,具备基材、和形成在上述基材上的防眩膜,
上述防眩膜的折射率为1.4以上且在1.5以下,
上述防眩膜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度Ra为0.158~0.500μm,
上述防眩膜的表面的85°镜面光泽度为70%以下。
[3]如[1]或者[2]所述的带防眩膜基材,其中,上述防眩膜含有实心二氧化硅粒子以及中空二氧化硅粒子的任一方或双方。
[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防眩膜基材,其中,上述防眩膜由含有二氧化硅前体和液状介质的涂布液形成。
[5]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防眩膜基材,其中,上述基材为玻璃板。
[6]如[5]所述的带防眩膜基材,其中,上述玻璃板为强化玻璃板。
[7]如[6]所述的带防眩膜基材,其中,上述强化玻璃板为化学强化玻璃板,板厚为0.4~1.1mm。
[8]一种物品,具备[1]~[7]中任一项所述的带防眩膜基材。
[9]如[8]所述的物品,其中,是太阳能电池组件。
发明的效果
通过本发明,则可提供对入射角大的入射光的防眩效果优异的带防眩膜基材、以及使用该基材的物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带防眩膜基材的一实施形态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术语的定义适用于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
“二氧化硅前体”是指可形成以二氧化硅作为主要成分的基质的物质。
“以二氧化硅作为主要成分”是指含有90质量%以上SiO2
“以氧化钛作为主要成分”是指含有90质量%以上TiO2
“实心”表示内部没有空洞。
“中空”表示内部具有空洞。
“与硅原子键合的水解性基团”是指能够通过水解、转变为与硅原子键合的OH基的基团。
“85°镜面光泽度”、“60°镜面光泽度”是分别通过JISZ8741:1997(ISO2813:1994)中记载的方法,对在与形成有防眩膜的一侧为相反侧的面上粘贴有黑色胶带的带防眩膜基材进行测定的。
“算术平均粗度Ra”是通过JISB0601:2001(ISO4287:1997)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的。
“雾度”是通过JISK7136:2000(ISO14782:1999)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的。
〔带防眩膜基材〕
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带防眩膜基材的一实施形态的剖面图。
本实施形态的带防眩膜基材10具备基材12、和形成于基材12上的防眩膜14。
(基材)
作为基材12的形态,例如可例举板、膜等。
作为基材12的材料,例如可例举玻璃、树脂等。
作为玻璃,可例举例如钠钙玻璃、硼硅酸盐玻璃、铝硅酸盐玻璃、无碱玻璃等。
作为树脂,可例举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三乙酰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
基材12优选为透明的。基材12中的透明是指400~1100nm的波长区域内的光平均透射80%以上。
作为基材12,优选玻璃板。
玻璃板可以是通过浮法、熔融法等成形的平滑的玻璃板,也可以是通过辊压法等形成的在表面上具有凹凸的装饰玻璃(日文:型板ガラス)。此外,不仅可以是平坦的玻璃,还可以是具有曲面形状的玻璃。
对玻璃板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使用厚度10mm以下的玻璃板。由于厚度越薄则越能够将光的吸收抑制在低水平,因此对以提高透射率为目的的用途而言是优选的。
在玻璃为钠钙玻璃的情况下,优选具有下述组成。
以氧化物基准的质量百分比表示,含有:
SiO2:65~75%,
Al2O3:0~10%,
CaO:5~15%,
MgO:0~15%,
Na2O:10~20%,
K2O:0~3%,
Li2O:0~5%,
Fe2O3:0~3%,
TiO2:0~5%,
CeO2:0~3%,
BaO:0~5%,
SrO:0~5%,
B2O3:0~15%,
ZnO:0~5%,
ZrO2:0~5%,
SnO2:0~3%,
SO3:0~0.5%。
在玻璃为铝硅酸盐玻璃的情况下,优选具有下述组成。
以氧化物基准的摩尔百分比表示,含有
SiO2:62~68%,
Al2O3:6~20%,
MgO:7~13%,
Na2O:9~17%,
K2O:0~7%,
ZrO2:0~8%。
玻璃板优选强化玻璃板。强化玻璃板是实施了强化处理的玻璃板。通过强化处理,玻璃的强度提高,能够例如在维持强度的同时削减板厚。
但是在本发明中,还可以使用强化玻璃板以外的玻璃板,可根据带防眩膜基材10的用途等进行适当设定。
作为强化处理,通常已知在玻璃板表面上形成压缩应力层的处理。玻璃板表面的压缩应力层提高了玻璃板对损伤或冲击的强度。作为在玻璃板表面形成压缩应力层的方法,以风冷强化法(物理强化法)、化学强化法为代表。
风冷强化法中,将加热至玻璃的软化点温度附近(例如600~700℃)的玻璃板表面通过风冷等进行骤冷。藉此,在玻璃板的表面和内部之间产生温度差,在玻璃板表层上生成压缩应力。
化学强化法中,在玻璃的形变点温度以下的温度下,将玻璃板浸渍在熔融盐中,玻璃板表层的离子(例如钠离子)与更大离子半径的离子(例如钾离子)进行交换。藉此,在玻璃板表层上产生压缩应力。另外,玻璃的形变点低于软化点。
如果玻璃板的厚度变薄(例如低于2mm),则在风冷强化法中难以在玻璃板内部和表层之间产生温度差因而不能充分强化玻璃板,因此优选使用化学强化法。
只要具有能够进行化学强化处理的组成,则对具有能够实施化学强化的组成的玻璃板没有特别限定,可使用各种组成的玻璃板,可例举例如钠钙玻璃、硅铝酸盐玻璃、硼酸盐玻璃、锂铝硅酸盐玻璃、硼硅酸盐玻璃、无碱玻璃、其他各种玻璃。从容易进行化学强化的方面考虑,作为玻璃组成,以氧化物基准的摩尔百分率表示,优选含有SiO256~75%、Al2O31~20%、Na2O8~22%、K2O0~10%、MgO0~14%、ZrO20~5%、CaO0~10%。其中优选铝硅酸盐玻璃。
实施化学强化处理的玻璃板的板厚优选0.4~1.1mm,特别优选0.5~1.0mm。如果化学强化玻璃板的板厚在上述范围的上限值以下,则带防眩膜基材10份量轻,如果在上述范围的下限值以上,则带防眩膜基材10强度优异。
此外,化学强化前后板厚没有变化。即,实施化学强化处理的玻璃板的板厚就是化学强化玻璃板(实施化学强化处理后的玻璃板)的板厚。
(防眩膜)
防眩膜14为下述的(α)或者(β)。
(α)折射率在1.2以上且低于1.4、表面的算术平均粗度Ra为0.112~0.700μm、表面的85°镜面光泽度在70%以下的防眩膜。
(β)折射率在1.4以上且在1.5以下、表面的算术平均粗度Ra为0.158~0.500μm,表面的85°镜面光泽度在70%以下的防眩膜。
这里,防眩膜14的表面是指与基材12一侧为相反侧的面,即带防眩膜基材10的防眩膜14侧的表面。
算术平均粗度Ra是表示表面凹凸的起伏(日文:山谷)的平均高度的指标。
在防眩膜14的折射率相同的情况下,表面的算术平均粗度Ra越大则85°镜面光泽度就变得越小,有对入射角大于60°的入射光(以下称为斜入射光)的防眩效果优异的倾向。此外,在防眩膜14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度Ra相同的情况下,折射率越小则85°镜面光泽度变得越小,有对斜入射光的防眩效果优异的倾向。
如果防眩膜14的折射率在1.5以下,尤其低于1.4,则防眩膜14的表面的反射率变低,即使Ra在0.700μm以下、进一步在0.500μm以下,也可得到足够的防眩效果。
如果防眩膜14的折射率在1.2以上、尤其在1.4以上,则防眩膜14的致密性足够高,与玻璃板等基材12的密合性优异。此外,如果表面的算术平均粗度Ra变大,则有防眩膜14的耐摩损性等机械强度变低的倾向,但由于防眩膜14的致密性高,则即使算术平均粗度Ra变大,防眩膜14的机械强度也足够优异。
(α)的防眩膜的折射率优选1.25以上且低于1.4。
(α)的防眩膜的算术平均粗度Ra优选0.113~0.650μm。如果(α)的防眩膜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度Ra在上述范围的下限以上,则可充分发挥防眩效果。如果(α)的防眩膜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度Ra在上述范围的上限值以下,则防眩膜14的机械强度优异,此外,带防眩膜基材10的雾度也变得足够小。
(α)的防眩膜的85°镜面光泽度优选65%以下,更优选60%以下。从对斜入射光的防眩效果的方面考虑,对该85°镜面光泽度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定,但从防眩膜14的机械强度的观点考虑,优选15%以上,更优选20%以上。
(α)的防眩膜的表面的60°镜面光泽度优选60%以下,更优选50%以下。如果60°镜面光泽度在60%以下,则对斜入射光以外的入射光(入射角为0~60°的入射光)也可发挥优异的防眩效果。
(β)的防眩膜的折射率优选1.40以上且在1.46以下。
(β)的防眩膜的算术平均粗度Ra优选0.200~0.500μm。如果(β)的防眩膜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度Ra在上述范围的下限值以上,则可充分发挥防眩效果。如果(β)的防眩膜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度Ra在上述范围的上限值以下,则防眩膜14的机械强度优异,此外,带防眩膜基材10的雾度也变得足够小。
(β)的防眩膜的85°镜面光泽度的优选范围、60°镜面光泽度的优选范围分别与(α)的防眩膜相同。
防眩膜14的表面的85°镜面光泽度以及60°镜面光泽度可根据防眩膜14的折射率、防眩膜14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度Ra等进行调整。
防眩膜14的折射率可通过防眩膜14的基质材料、防眩膜14的空隙率、向基质中添加具有任意折射率的物质等进行调整。例如,可通过提高防眩膜14的空隙率来降低折射率。还可通过在基质中添加折射率低的物质(实心二氧化硅粒子、中空二氧化硅粒子等)来降低防眩膜14的折射率。
防眩膜14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度Ra的调整方法如后详述。
作为防眩膜14,从容易调整折射率或算术表面粗度Ra、化学稳定性优异等考虑,优选含有实心二氧化硅粒子以及中空二氧化硅粒子的任一方或者双方(以下也称为二氧化硅粒子(I))。
含有二氧化硅粒子(I)的膜典型的是还含有填充二氧化硅粒子(I)间的空隙的基质。基质也可以以不使二氧化硅粒子(I)暴露的方式覆盖二氧化硅粒子(I)的上侧(基材12一侧的相反侧)。
作为防眩膜14,也可使用由基质构成的、不含有二氧化硅粒子(I)的膜。
防眩膜14还可以含有二氧化硅粒子(I)以外的其他粒子。
防眩膜14还可以含有萜烯化合物。
防眩膜14还可以进一步含有二氧化硅粒子(I)、基质、其他粒子以及萜烯化合物以外的其他成分(以下也称为“其他任意成分”)。
基质:
作为防眩膜14的基质,可例举二氧化硅类基质、氧化钛类基质等。
“二氧化硅类基质”是指以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的基质。
“氧化钛类基质”是指以氧化钛为主要成分的基质。
作为防眩膜14的基质,优选二氧化硅类基质。如果基质为二氧化硅类基质,则容易降低防眩膜14的折射率(反射率)。此外,化学稳定性、耐摩损性等也良好。在基材12为玻璃的情况下,密合性特别良好。
二氧化硅类基质可少量含有二氧化硅以外的成分。作为该成分,可例举选自Li、B、C、N、F、Na、Mg、Al、P、S、K、Ca、Ti、V、Cr、Mn、Fe、Co、Ni、Cu、Zn、Ga、Sr、Y、Zr、Nb、Ru、Pd、Ag、In、Sn、Hf、Ta、W、Pt、Au、Bi以及镧元素的1个或多个离子及或氧化物等化合物。
作为二氧化硅类基质,优选实质上由二氧化硅构成。实质上由二氧化硅构成是指除了不可避免的杂质以外仅由二氧化硅构成。
作为二氧化硅类基质,例如可例举由含有二氧化硅前体和液状介质的涂布液形成的基质。二氧化硅前体如后详述。
二氧化硅粒子(I):
二氧化硅粒子(I)是实心二氧化硅粒子以及中空二氧化硅粒子的任一方或者双方。
作为实心二氧化硅粒子的形状,可例举球状、椭圆状、针状、板状、棒状、圆锥状、圆柱状、立方体状、长方体状、钻石状、星状、不规则形状等。实心二氧化硅粒子既可以以各粒子独立的状态存在,也可以各粒子连结成链状,还可以各粒子发生凝集。
作为实心二氧化硅粒子,从容易低折射率化的观点考虑,优选链状实心二氧化硅粒子。
链状实心二氧化硅粒子是具有链状形状的实心二氧化硅粒子。例如可例举多个具有球状、椭圆状、针状等形状的实心二氧化硅粒子连接成链状的形状的实心二氧化硅粒子。链状实心二氧化硅粒子的形状可通过电子显微镜确认。
链状实心二氧化硅粒子可作为市售品容易地获得。此外,也可以使用通过公知的制造方法制造的粒子。作为市售品,可例举例如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日産化学工業(株))制的SNOWTEXST-OUP等。
实心二氧化硅粒子的平均凝集粒径优选5~300nm,更优选5~200nm。如果实心二氧化硅粒子的平均凝集粒径在上述范围内,则防眩膜14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度Ra容易在上述的范围内。
平均凝集粒径可使用动态光散射法粒度分析仪(日机装株式会社(日機装社)制,MICROTRACUPA)测定。
中空二氧化硅粒子由于在内部具有空洞,因此与实心二氧化硅粒子相比折射率低。因此,具有以比实心二氧化硅粒子少的量即可得到折射率的降低效果的优点。
作为中空二氧化硅粒子,可例举具备二氧化硅(SiO2)外壳、在外壳内制有空洞的粒子。
中空二氧化硅粒子的平均一次粒径优选40~150nm,更优选50~100nm。如果中空二氧化硅粒子的平均一次粒径在上述范围内,则防眩膜14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度Ra容易在上述的范围内。
中空二氧化硅粒子的平均一次粒径如下求出。
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以下记作SEM)或者透射型电子显微镜(以下记作TEM)观察中空二氧化硅粒子,随机选出100个中空二氧化硅粒子,测定各中空二氧化硅粒子的粒径,求100个中空二氧化硅粒子的粒径的平均值。
其他粒子:
作为其他粒子,可例举金属氧化物粒子、金属粒子、颜料类粒子、树脂粒子等。其他粒子可以是中空构造也可以是实心构造。
作为金属氧化物粒子的材料,可例举Al2O3、SiO2、SnO2、TiO2、ZrO2、ZnO、CeO2、含Sb的SnOX(ATO)、含Sn的In2O3(ITO)、RuO2等。
作为金属粒子的材料,可例举金属(Ag、Ru等)、合金(AgPd、RuAu等)等。
作为颜料类粒子,可例举无机颜料(钛黑、炭黑等)、有机颜料。
作为树脂粒子的材料,可例举聚苯乙烯、三聚氰胺树脂等。
作为其他粒子的形状,可例举鳞片状、球状、椭圆状、针状、板状、棒状、圆锥状、圆柱状、立方体状、长方体状、钻石状、星状、不规则形状等。其他粒子既可以以各粒子独立的状态存在,也可以各粒子连结成链状,还可以各粒子发生凝集。
其它粒子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2种以上并用。
作为其他粒子,从能够抑制防眩膜14的裂纹或膜剥离的观点考虑,优选鱗片状粒子。“鱗片状粒子”是指具有扁平形状的粒子。粒子的形状可使用TEM确认。
作为鱗片状粒子,可例举鱗片状二氧化硅粒子、鱗片状氧化铝粒子、鱗片状氧化钛、鱗片状氧化锆等,从可抑制膜的折射率上升、降低反射率的观点考虑,优选鱗片状二氧化硅粒子。
作为鱗片状二氧化硅粒子,优选通过日本专利特开2014-94845号公报中记载的制造方法制造的粒子。
萜烯化合物:
萜烯化合物如后详述。
其他任意成分:
其他任意成分如后详述。
防眩膜14中,基质和二氧化硅粒子(I)的合计含量相对于防眩膜14的总质量,优选10~100质量%,更优选20~100质量%,特别优选30~100质量%。如果基质和二氧化硅粒子(I)的合计含量在上述范围的下限值以上,则耐摩损性优异。
防眩膜14中的二氧化硅粒子(I)的含量可考虑防眩膜14的折射率、算术表面粗度Ra、二氧化硅粒子(I)的种类等进行适当设定。
在防眩膜14为上述(α)的防眩膜,二氧化硅粒子(I)为实心二氧化硅粒子的情况下,防眩膜14中的实心二氧化硅粒子的含量相对于防眩膜14的总质量优选超过0质量%且在70质量%以下,更优选超过0质量%且在6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超过0质量%且在50质量%以下。如果实心二氧化硅粒子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则有实心二氧化硅粒子的含量越多、防眩膜14的折射率就变得越低、算术表面粗度Ra就变得越大的倾向。如果实心二氧化硅粒子的含量在上述范围的上限值以下,则容易使防眩膜14的折射率在上述范围的下限值以上,使算术表面粗度Ra在上述范围的上限值以下。
基于相同的理由,在防眩膜14为上述(β)的防眩膜、二氧化硅粒子(I)为实心二氧化硅粒子的情况下,防眩膜14中的实心二氧化硅粒子的含量相对于防眩膜14的总质量优选60~80质量%,更优选70~80质量%。
在防眩膜14为上述(α)的防眩膜、二氧化硅粒子(I)为中空二氧化硅粒子的情况下,防眩膜14中的中空二氧化硅粒子的含量相对于防眩膜14的总质量优选超过0质量%且在20质量%以下,更优选超过0质量%且在15质量%以下,特别优选超过0质量%且在20质量%以下。如果中空二氧化硅粒子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则有中空二氧化硅粒子的含量越多、防眩膜14的折射率就变得越低、算术表面粗度Ra就变得越大的倾向。如果中空二氧化硅粒子的含量在上述范围的上限值以下,则容易使防眩膜14的折射率在上述范围的下限值以上,使算术表面粗度Ra在上述范围的上限值以下。
基于相同的理由,在防眩膜14为上述(β)的防眩膜、二氧化硅粒子(I)为中空二氧化硅粒子的情况下,防眩膜14中的中空二氧化硅粒子的含量相对于防眩膜14的总质量优选21~80质量%,更优选30~70质量%。
(雾度)
带防眩膜基材10的雾度优选5~20%,更优选5~15%。如果雾度在上述范围的上限值以下,则在将带防眩膜基材10用于显示装置时的图像的对比度、或将带防眩膜基材10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时的发电效率良好。如果雾度在上述范围的下限值以上,则容易发挥防眩效果。
<带防眩膜基材的制造方法>
作为带防眩膜基材10的制造方法,例如,
可例举在基材12上涂布含有二氧化硅前体和液状介质的涂布液(以下也称为防眩膜用涂布液),通过干燥形成防眩膜14的方法。
防眩膜用涂布液可以根据需要含有二氧化硅粒子(I)、其他粒子、萜烯化合物、其他任意成分等。防眩膜用涂布液如后详述。
形成防眩膜14时,防眩膜用涂布液的涂布以及干燥以使防眩膜14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度Ra在规定的范围内的条件下进行。
(涂布)
作为防眩膜用涂布液的涂布方法,可例举公知的湿式涂布法(喷涂法、旋涂法、浸涂法、模涂法、幕涂法、丝网印刷涂布法、喷墨法、流涂法、凹版印刷涂布法、棒涂法、柔版涂布法、狭缝涂布法、辊涂法)等。
作为涂布方法,从容易形成足够凹凸的观点考虑,优选喷涂法。
作为喷涂法所使用的喷嘴,可例举二流体喷嘴、一流体喷嘴等。
从喷嘴吐出的涂布液的液滴粒径通常为0.1~100μm,优选1~50μm。如果液滴粒径在1μm以上,则可在短时间内形成可充分发挥防眩效果的凹凸。如果液滴粒径在50μm以下,则容易形成可充分发挥防眩效果的凹凸。
液滴粒径可通过喷嘴的种类、喷涂压力、液量等进行适当调整。例如,在二流体喷嘴中,喷涂压力越高则液滴越小,此外,液量越多则液滴越大。
液滴的粒径是用激光测定器进行测定的索特(Sauter)平均粒径。
防眩膜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度Ra可根据防眩膜用涂布液的组成(固体成分浓度、二氧化硅粒子(I)或其他粒子的种类、大小、含量等)、防眩膜用涂布液的涂布条件(涂布涂布液时的喷涂压、液量、基材温度、涂布次数等)等进行调整。
例如,在除了防眩膜用涂布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以外的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存在固体成分浓度越高、则算术平均粗度Ra越大的倾向。
在防眩膜用涂布液含有二氧化硅粒子(I)、除了二氧化硅粒子(I)的平均粒径(平均一次粒径、平均凝集粒径等)以外的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存在二氧化硅粒子(I)的平均粒径越大,则算术平均粗度Ra越大的倾向。
在防眩膜用涂布液含有二氧化硅粒子(I)、除了二氧化硅粒子(I)的含量以外的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存在二氧化硅粒子(I)的含量越多,则算术平均粗度Ra越大的倾向。
在除了涂布防眩膜用涂布液时的喷涂压以外的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存在喷涂压越低,则算术平均粗度Ra越大的倾向。
在除了涂布防眩膜用涂布液时的液量以外的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存在液量越多,则算术平均粗度Ra越大的倾向。
在除了涂布防眩膜用涂布液时的基材温度以外的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存在基材温度越高,则算术平均粗度Ra越大的倾向。
在除了涂布防眩膜用涂布液时的涂布次数以外的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存在涂布次数、即用喷涂法的涂布面数(反复涂布次数)越多,则算术平均粗度Ra越大的倾向。
而且,存在如果算术平均粗度Ra变大,则85°镜面光泽度变小,对斜入射光的防眩效果变高的倾向,以及雾度变大的倾向。
用喷涂法涂布防眩膜用涂布液时,基材12优选预先加热至30~90℃。如果基材12的温度在30℃以上,则由于液状介质迅速蒸发而容易形成足够的凸凹。基材12的温度在90℃以下,则基材12和防眩膜14的密合性良好。在基材12为厚度5mm以下的玻璃板时,可以在基材12下配置预先设定为基材12的温度以上的温度的保温板来抑制基材12的温度下降。
(干燥)
对通过防眩膜用涂布液的涂布而形成在基材12上的防眩膜用涂布液的涂膜进行干燥。藉此,去除涂膜中的液状介质,还进行在涂膜中残存的二氧化硅前体向二氧化硅类基质的转化(例如在二氧化硅前体是具有与硅原子键合的水解性基团的硅烷化合物的情况下,水解性基团基本上分解,进行水解物的缩合)、同时使膜致密化,形成防眩膜14。
干燥可通过加热进行,也可以不加热的方式(自然干燥、风干等)进行。
涂膜的加热可在将防眩膜用涂布液涂布在基材12上时通过加热基材12来与涂布同时进行,也可以在将防眩膜用涂布液涂布在基材12上后通过加热涂膜来进行。
干燥温度优选30℃以上,可根据基材12的材料、防眩膜用涂布液的材料等适当决定。
在二氧化硅前体是具有与硅原子键合的水解性基团的硅烷化合物(后述的硅烷化合物(A))的情况下,干燥温度优选80℃以上,更优选100℃以上。如果干燥温度在80℃以上,则可使膜致密化而提高防眩膜14的机械强度等耐久性。
在基材12的材料为树脂的情况下,干燥温度在树脂的耐热温度以下。在基材12的材料为玻璃的情况下,干燥温度优选在玻璃的软化点温度以下。
在基材12为化学强化玻璃板的情况下,干燥温度优选80~450℃。
在基材12为未经化学强化的玻璃板的情况下,还可以兼带形成防眩膜14时的干燥工序、和玻璃板的物理强化(风冷强化)工序。物理强化工序中,玻璃被加热至玻璃的软化温度附近。在该情况下,干燥温度典型的是设定在约600~700℃左右。
即使是自然干燥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聚合,所以如果对时间没有任何限制,则理论上也可将干燥温度设定为室温附近的温度。
(防眩膜用涂布液)
防眩膜用涂布液包括二氧化硅前体和液状介质。
防眩膜用涂布液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含有二氧化硅粒子(I)、其他粒子、萜烯化合物、其他任意成分等。
二氧化硅前体:
作为二氧化硅前体,可例举具有与硅原子键合的水解性基团的硅烷化合物(以下也称为硅烷化合物(A))、硅烷化合物(A)的水解缩合物(溶胶凝胶二氧化硅)、硅氮烷等,从防眩膜14的各特性的方面考虑,优选硅烷化合物(A)及其水解缩合物的任一方或者双方,更优选硅烷化合物(A)的水解缩合物。
作为硅烷化合物(A),可例举具有与硅原子键合的烃基以及水解性基团的硅烷化合物(A1)、烷氧基硅烷(硅烷化合物(A1)除外)等。
硅烷化合物(A1)中,与硅原子键合的烃基可以是与1个硅原子键合的1价烃基,也可以是与2个硅原子键合的2价烃基。作为1价烃基,可例举烷基、链烯基、芳基等。作为2价烃基,可例举亚烷基、亚链烯基、亚芳基等。
烃基可在碳原子之间具有选自-O-、-S-、-CO-以及-NR’-(其中R’为氢原子或者1价烃基)的1个或2个以上的组合而成的基团。
作为与硅原子键合的水解性基团,可例举烷氧基、酰氧基、酮肟基、链烯氧基、氨基、氨基氧基、酰胺基、异氰酸酯基、卤素原子等。在这些基团中,从硅烷化合物(A1)的稳定性和水解的难易度之间平衡的观点考虑,优选烷氧基、异氰酸酯基以及卤素原子(尤其是氯原子)。
作为烷氧基,优选碳数1~3的烷氧基,更优选甲氧基或乙氧基。
在硅烷化合物(A1)中存在多个水解性基团的情况下,水解性基团可以是相同的基团,也可以是不同的基团,从获得难易度的观点考虑,优选相同基团。
作为硅烷化合物(A1),可例举后述的式(I)表示的化合物、具有烷基的烷氧基硅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具有乙烯基的烷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等)、具有环氧基的烷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具有丙烯酰氧基的烷氧基硅烷(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等。
作为硅烷化合物(A1),从防眩膜14的机械强度的观点考虑,优选下式(I)表示的化合物。
R3-pLpSi-Q-SiLpR3-p…(I)
式(I)中,Q为2价烃基(可在碳原子之间具有选自-O-、-S-、-CO-以及-NR’-(其中,R’为氢原子或者1价烃基)的1个或2个以上的组合而成的基团)。作为2价烯烃,可例举上述2价烯烃。
作为Q,从防眩膜14的机械强度、获得的难易度等观点考虑,优选碳数2~8的亚烷基,进一步优选碳数2~6的亚烷基。
式(I)中,L为水解性基团。作为水解性基团,可例举上述水解性基团,优选形态也相同。
R为氢原子或者1价烃基。作为1价烯烃,可例举上述1价烯烃。
p为1~3的整数。p从不使反应速度过慢的观点考虑,优选2或者3,特别优选3。
作为烷氧基硅烷(上述硅烷化合物(A1)除外),可例举四烷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四丙氧基硅烷、四丁氧基硅烷等)、具有全氟多醚基的烷氧基硅烷(全氟多醚三乙氧基硅烷等)、具有全氟烷基的烷氧基硅烷(全氟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等。
硅烷化合物(A)的水解以及缩合可通过公知的方法进行。
例如在硅烷化合物(A)为四烷氧基硅烷的情况下,使用四烷氧基硅烷的4倍摩尔以上的水、以及作为催化剂的酸或者碱来进行。
作为酸,可例举无机酸(HNO3、H2SO4、HCl等)、有机酸(甲酸、草酸、一氯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等)。作为碱,可例举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作为催化剂,从硅烷化合物(A)的水解缩合物的长期保存性的观点考虑,优选酸。
作为用于硅烷化合物(A)的水解的催化剂,优选不妨碍二氧化硅粒子(I)等粒子的分散的催化剂。
作为二氧化硅前体,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2种以上组合使用。
二氧化硅前体从防止防眩膜14的裂纹或膜剥离的观点考虑,优选含有硅烷化合物(A1)及其水解缩合物的任一方或者双方。
二氧化硅前体从防眩膜14的耐摩损强度的观点考虑,优选含有四烷氧基硅烷及其水解缩合物的任一方或者双方。
二氧化硅前体特别优选含有硅烷化合物(A1)及其水解缩合物的任意一方或者双方、和四烷氧基硅烷及其水解缩合物的任一方或者双方。
二氧化硅前体中的硅烷化合物(A1)及其水解缩合物的比例相对于二氧化硅前体的换算为SiO2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优选5~30质量%。
液状介质:
液状介质是溶解或者分散二氧化硅前体的液体。在防眩膜用涂布液含有二氧化硅粒子、其他粒子等粒子的情况下,液状介质可具备作为分散该粒子的分散介质的功能。
作为液状介质,例如可例举水、醇类、酮类、醚类、溶纤剂类、酯类、二醇醚类、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等。
作为醇类,可例举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双丙酮醇等。
作为酮类,可例举丙酮、甲乙酮、甲基异丁酮等。
作为醚类,可例举四氢呋喃、1,4-二烷等。
作为溶纤剂类,可例举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等。
作为酯类,可例举乙酸甲酯、乙酸乙酯等。
作为二醇醚类,可例举乙二醇单烷基醚等。
作为含氮化合物,可例举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等。
作为含硫化合物,可例举二甲亚砜等。
液状介质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2种以上组合使用。
由于二氧化硅前体中的烷氧基硅烷等的水解需要水,因此在水解后不进行液状介质的置换的情况下,液状介质中至少含有水。
在该情况下,液状介质可以仅为水,也可以是水和其他液体的混合液。作为其他液体,可例举例如醇类、酮类、醚类、溶纤剂类、酯类、二醇醚类、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等。其他液体中,作为二氧化硅前体的溶剂,优选醇类,特别优选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
液状介质中,也可以含有酸或者碱。酸或者碱可以在配制二氧化硅前体的溶液时作为用于原料(烷氧基硅烷等)的水解、缩合的催化剂而添加,也可以在制备二氧化硅前体的溶液后添加。
二氧化硅粒子(I):
对二氧化硅粒子(I)的说明与上述相同。
其他微粒:
对其他微粒的说明与上述相同。
萜烯化合物:
如果防眩膜用涂布液在含有二氧化硅粒子(I)等粒子的情况下还进一步含有萜烯化合物,则在粒子的周围形成空隙,与不含有萜烯化合物的情况相比,有折射率变低的倾向。
萜烯是指以异戊二烯(C5H8)为结构单元的组成为(C5H8)n(此处,n是1以上的整数)的烃。萜烯化合物是指具有由萜烯衍生出的官能团的萜烯类。萜烯化合物还包括不饱和度不同的萜烯化合物。
另外,虽然在萜烯化合物中也有起到作为液状介质的作用的物质,但“以异戊二烯为结构单元的组成为(C5H8)n的烃”相当于萜烯衍生物,不相当于液状介质。
作为萜烯化合物,可使用国际公开第2010/018852号中记载的萜烯衍生物等。
其他任意成分:
作为其他任意成分,可例举例如用于提高均化性的表面活性剂、用于提高防眩膜14的耐久性的金属化合物、紫外线吸收剂、红外线反射/红外线吸收剂、防反射剂等。
作为表面活性剂,可例举硅油类、丙烯酸类等。
作为金属化合物,较好是锆螯合物、钛螯合物、铝螯合物等。作为锆螯合物,可例举四乙酰丙酮合锆、三丁氧基硬脂酸合锆等。
组成:
防眩膜用涂布液中的二氧化硅前体的含量(SiO2换算)相对于防眩膜用涂布液中的固体成分(100质量%)(其中,二氧化硅前体为SiO2换算),优选20质量%以上,更优选25质量%以上。如果二氧化硅类基质前体的含量在上述的下限值以上,则防眩膜14机械强度优异。此外,基材12和防眩膜14之间可得到足够的密合强度。
对二氧化硅前体相对于固体成分的含量(SiO2换算)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100质量%。可根据防眩膜用涂布液的需要,适当设定所掺合的其他成分的含量。
例如在防眩膜用涂布液含有二氧化硅粒子(I)的情况下,二氧化硅前体相对于固体成分的的含量(SiO2换算)相对于防眩膜用涂布液中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优选50质量%以下,更优选45质量%以下。
涂布液中的液状介质的含量根据涂布液的固体成分浓度设定。
防眩膜用涂布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优选2~7质量%,更优选3~5质量%。如果固体成分浓度在上述的范围内,则容易得到表面的算术平均粗度Ra在上述的范围内的防眩膜14。
防眩膜用涂布液的固体成分为防眩膜用涂布液中除了液状介质以外的全部成分的含量总计。其中二氧化硅前体的含量为SiO2换算。
防眩膜用涂布液中的二氧化硅粒子(I)的含量如前所述,可考虑防眩膜14中的二氧化硅粒子(I)的含量进行适当设定。
防眩膜14中的二氧化硅粒子(I)的含量和二氧化硅粒子(I)相对于防眩膜用涂布液中的固体成分(100质量%)(其中,二氧化硅前体为SiO2换算)的含量基本相同。
在防眩膜用涂布液含有萜烯化合物的情况下,防眩膜用涂布液中的萜烯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防眩膜用涂布液中的固体成分(100质量%)(其中,二氧化硅前体为SiO2换算),优选0.05~0.25质量%,更优选0.1~0.15质量%。如果萜烯化合物的含量在上述范围的下限值以上,则容易得到因含有萜烯化合物而产生的效果。如果萜烯化合物的含量在上述范围的上限值以下,则机械强度优异。
防眩膜用涂布液可通过例如配制将硅烷前体溶解在液体介质中的溶液,将根据需要追加的液状介质、二氧化硅粒子(I)的分散液、其他粒子的分散液、萜烯化合物、其他任意成分等混合而进行制备。
(作用效果)
带防眩膜基材10由于防眩膜14为上述的(α)或者(β),因此与以往相比,对接近水平的斜入射光的防眩效果优异。
此外,带防眩膜基材10中,对接近水平的斜入射光以外的光的防眩效果也良好。
另外,作为膜的表面粗度特性,除了算术平均粗度Ra以外,还已知有粗度曲线要素的平均长度RSm、最大高度粗度Rz、粗度曲线的峰度(日文:クルトシス)Rku、粗度曲线的偏度(日文:スキューネス)Rsk等各种要素。本发明人确认算术平均粗度Ra和防眩膜14的表面的85°镜面光泽度的相关性高,而其他表面粗度特性和防眩膜14的表面的85°镜面光泽度的相关性低(参照后述的[实施例])。
(用途)
对带防眩膜基材10的用途没有特别的限定。作为具体例,可例举车用透明部件(头灯罩、侧部后视镜、前部透明基板、侧部透明基板、后部透明基板等)、车用透明部件(仪表板表面等)、量具、建筑窗、橱窗、显示器(笔记本电脑、监视器、LCD、PDP、ELD、CRT、PDA等)、LCD滤色片、触摸屏用基板、摄像镜头、光学透镜、眼镜镜片、照相机部件、摄录机部件、CCD用覆盖基板、光纤端面、投影仪部件、复印机部件、太阳能电池用透明基板(覆盖玻璃等)、手机窗口、背光单元部件(导光板、冷阴极管等)、背光单元部件液晶亮度提高膜(棱镜、半透膜等)、液晶亮度提高膜、有机EL发光元件部件、无机EL发光元件部件、荧光体发光元件部件、光学滤波器、光学部件的端面、照明灯、照明器具的罩子、放大激光光源、防反射膜、偏振膜、农业用膜等。
带防眩膜基材10从对斜入射光的防眩效果优异的观点考虑,优选是太阳能电池用透明基板。
太阳能电池组件中,为了保护太阳能电池而在太阳能电池的前面等配置透明基板(覆盖玻璃等)。根据设置场所,会由于透明基板的表面上反射的反射光而产生光污染。尤其是如果在倾斜的屋顶上等倾斜面上设置太阳能电池组件,则光以接近90°的入射角入射,有可能产生强烈的反射光。通过使用带防眩膜基材10作为太阳能电池用透明基板,可抑制如上所述的由于反射光而导致的光污染的发生。
以上,示出本发明的带防眩膜基材的一实施形态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形态所限。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结构及其组合等为一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进行构成的附加、省略、置换以及其它变更。
例如,可以在防眩膜14的上侧(与基材12一侧相反的一侧)上具有AFP(去除指纹层)等功能层。也可在基材12和防眩膜14之间具有碱金属阻挡层、反射率波形调整层、红外线遮蔽层等功能层。功能层可通过涂布法等公知的方法形成。
基材12的形态不限于板、膜等片状。也可以是例如矩形或曲面等形态。
带防眩膜基材的制造方法不限于通过在基材上涂布上述防眩膜用涂布液、进行干燥而形成防眩膜14的方法。
〔物品〕
本发明的物品具备上述本发明的带防眩膜基材。
本发明的物品可以由本发明的带防眩膜基材构成,也可以在本发明的带防眩膜基材以外还具备其他部材。
作为本发明的物品的例子,可例举上述作为带防眩膜基材10的用途而例举的物品、具备这些物品的任1种以上的装置等。
作为装置,例如可例举太阳能电池组件、显示装置、照明装置等。
作为太阳能电池组件,优选具备太阳能电池和用于保护太阳能电池而分别配置于太阳能电池的前面以及背面上的透明基板(覆盖玻璃等)的、使用本发明的带防眩膜基材作为上述透明基板的至少一方透明基板(优选至少前面侧的透明基板)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作为显示装置的例子,可例举移动电话、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车辆导航***等。
作为照明装置的例子,可例举有机EL(电致发光)照明装置、LED(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等。
实施例
下面,示出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受到下述记载的限定。
后述的例1~16中,例1~4、10~15为实施例,例5~9、16为比较例。
各例所使用的测定、评价方法以及材料(获得来源或者配制方法)如下所示。
<测定、评价方法>
(光泽度)
作为防眩膜的表面的光泽度,测定60°镜面光泽度以及85°镜面光泽度。各镜面光泽度使用光泽度计(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コニカミノルタ社)制,GM-268plus)按照JISZ8741:1997中规定的方法,在防眩膜的接近中央部进行测定。此外,各镜面光泽度通过在玻璃板上的背面(与防眩膜相反一侧的面)粘贴黑胶带、在不受玻璃板的背面反射的影响的状态下进行测定。光泽度越小,则表示防眩性越优异。
(表面粗度)
防眩膜的表面粗度(算术平均粗度Ra、粗度曲线要素的平均长度RSm、最大高度粗度Rz、粗度曲线的峰度Rku、粗度曲线的偏度Rsk)使用表面粗度计(东京精密株式会社(東京精密社)制,SURFCOM(注册商标)1500DX)按照JISB0601:2001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粗度曲线用的基准长度lr(边界值λc)设为0.08mm。
(防眩膜的折射率)
防眩膜的折射率n通过以下的方法进行测定。
在玻璃板的表面上用旋涂法形成欲求其折射率的层的单层平滑膜,该玻璃板中的该单层膜和相反侧的表面上以不含有气泡的条件粘贴黑色聚氯乙烯胶带。之后,通过分光光度计(大塚电子株式会社(大塚電子社)制,瞬间多点测光***MCPD-3000),测定在波长300~780nm范围内上述单层膜的反射率。测定反射率时,光的入射角度设为2°。根据波长300~780nm范围内的最低反射率(最低反射率Rmin)和上述玻璃板的折射率ns,利用下式(1)算出折射率n。
Rmin=(n-ns)2/(n+ns)2…(1)
<使用材料>
(二氧化硅前体溶液(a-1)的制备)
在对69.0g改性乙醇(日本醇类贩卖株式会社(日本アルコール販売社)制,商品名“SOLMIXAP-11”,以乙醇为主剂的混合溶剂,以下相同)进行搅拌的同时,添加11.9g离子交换水和0.1g的61质量%硝酸的混合液,搅拌5分钟。向其中添加19.0g四乙氧基硅烷(SiO2换算固体成分浓度:29质量%),室温下搅拌30分钟,制成SiO2换算固体成分浓度为5.5质量%的二氧化硅前体溶液(a-1)。
另外,这里SiO2换算固体成分浓度是将四乙氧基硅烷的全部Si转化成SiO2时的固体成分浓度。
(二氧化硅前体溶液(a-2)的配制)
在对80.3g改性乙醇进行搅拌的同时添加7.9g离子交换水和0.2g的61质量%硝酸的混合液,搅拌5分钟。接着,加入11.6g的1,6-双(三甲氧基甲硅烷基)己烷(信越有机硅株式会社(信越シリコーン社)制,商品名“KBM3066”,SiO2换算固体成分浓度:37质量%),在60℃水浴中搅拌15分钟,制备SiO2换算固体成分浓度为4.3质量%的二氧化硅前体溶液(a-2)。
另外,这里SiO2换算固体成分浓度是将1,6-双(三甲氧基甲硅烷基)己烷的全部Si转化成SiO2时的固体成分浓度。
(二氧化硅前体溶液(a)的配制)
在搅拌81.8g的二氧化硅前体溶液(a-1)的同时,加入11.7g的二氧化硅前体溶液(a-2),搅拌30分钟。接着,加入6.5g的改性乙醇,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得到SiO2换算固体成分浓度为5.0质量%的二氧化硅前体溶液(a)。
(二氧化硅前体溶液(b)的配制)
在对91.1g改性乙醇进行搅拌的同时添加1.2g离子交换水和0.4g的36质量%盐酸的混合液,搅拌5分钟。向其中添加7.3g硅酸乙酯40(多摩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多摩化学工業社),聚四乙氧基硅烷,SiO2换算固体成分浓度:40质量%),室温下搅拌30分钟,制成SiO2换算固体成分浓度为3.0质量%的二氧化硅前体溶液(b)。
(实心二氧化硅粒子分散液(c))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日産化学工業社)的链状SiO2微粒分散液,商品名:“SNOWTEXOUP”,SiO2换算固体成分浓度:15.5质量%,平均一次粒径:10~20nm,平均凝集粒径:40~100nm。
(中空二氧化硅粒子分散液(d))
日挥触媒化成工业株式会社(日揮触媒化成工業)制的中空SiO2微粒分散液,商品名:スルーリア4110,SiO2换算固体成分浓度:20.5质量%,平均一次粒径:60nm。
(涂布液(A)的配制)
接着,在搅拌60.0g的二氧化硅前体溶液(a)的同时,加入40.0g的改性乙醇,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得到SiO2换算固体成分浓度为3.0质量%的涂布液(A)。
(涂布液(B)的配制)
直接使用二氧化硅前体溶液(a),得到SiO2换算固体成分浓度为5.0质量%的涂布液(B)。
(涂布液(C)的配制)
在搅拌80.0g的二氧化硅前体溶液(a)的同时,加入20.0g的改性乙醇,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得到SiO2换算固体成分浓度为4.0质量%的涂布液(C)。
(涂布液(D)的配制)
在搅拌47.4g的改性乙醇的同时,加入30.0g的二氧化硅前体溶液(a),接着,加入22.6g的实心二氧化硅粒子分散液(c),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得到SiO2换算固体成分浓度为5.0质量%的涂布液(D)。
(涂布液(E)的配制)
在搅拌7.4g的改性乙醇的同时,在其中加入24.0g的异丁醇、15.0g的双丙酮醇、1.00g的α萜品醇、30.0g的二氧化硅前体溶液(a),接着,加入22.6g的实心二氧化硅粒子分散液(c),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得到SiO2换算固体成分浓度为5.0质量%的涂布液(E)。
(涂布液(F)的配制)
在搅拌37.8g的改性乙醇的同时,加入50.0g的二氧化硅前体溶液(a),接着,加入12.2g的中空二氧化硅粒子分散液(d),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得到SiO2换算固体成分浓度为5.0质量%的涂布液(D)。
(涂布液(G)的配制)
在搅拌76.3g的改性乙醇的同时,加入12.0g的二氧化硅前体溶液(a),接着,加入11.7g的中空二氧化硅粒子分散液(d),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得到SiO2换算固体成分浓度为3.0质量%的涂布液(G)。
(涂布液(H)的配制)
在搅拌71.8g的改性乙醇的同时,加入18.0g的二氧化硅前体溶液(a),接着,加入10.2g的中空二氧化硅粒子分散液(d),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得到SiO2换算固体成分浓度为3.0质量%的涂布液(H)。
(涂布液(I)的配制)
在搅拌22.8g的改性乙醇的同时,加入70.0g的二氧化硅前体溶液(a),接着,加入7.3g的中空二氧化硅粒子分散液(d),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得到SiO2换算固体成分浓度为5.0质量%的涂布液(I)。
(涂布液(J)的配制)
直接使用二氧化硅前体溶液(b),得到SiO2换算固体成分浓度为3.0质量%的涂布液(J)。
<例1>
(玻璃板的清洗)
作为玻璃板,准备经化学强化的铝硅酸盐玻璃板(旭硝子株式会社(旭硝子社)制,商品名“Leoflex”。尺寸:300mm×300mm,厚度0.85mm)。用碳酸氢钠水清洗该玻璃板的表面后,用离子交换水冲洗,再进行干燥。
(带防眩膜玻璃板的制作)
上述玻璃板用预热炉(五十铃株式会社(ISUZU社)制,VTR-115)进行预热。接着,在将玻璃板的表面温度保温在90℃的状态下,在上述玻璃板上通过喷涂法,按照下述的涂布条件涂布涂布液(A)以使所涂布形成的防眩膜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度Ra为表2所示的值。即,将喷涂压力(喷嘴的空气吐出压)设定为0.2MPa,反复进行下述涂布处理,以使所形成的防眩膜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度Ra为0.247μm。
涂布处理:反复进行以下操作:即,使喷嘴在玻璃板上以750mm/分钟的速度在横方向上移动,接着向前方移动22mm,自此在玻璃板上以750mm/分钟的速度在横方向上移动的操作,直至玻璃板的整面涂布涂布液(A)。(涂布条件)
涂布液的液量:40cm3/分钟,
喷涂压力:0.2MPa,
喷嘴移动速度:750mm/分钟,
喷涂间距:22mm。
之后,在大气中、200℃下进行3分钟加热熟化,得到带防眩膜玻璃板。
在利用喷涂法的涂布中,使用6轴涂装用机器人(川崎机器人技术株式会社(川崎ロボティックス社)制、JF-5)。此外,作为喷嘴,使用VAU喷嘴(喷雾***日本株式会社(スプレーイングシステムジャパン社)制)。
<例2~16>
除了涂布液的种类、涂布液的液量以及喷涂压力如表1所示,算术平均粗度Ra如表2所示进行变更以外,以与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带防眩膜玻璃板。
将对各例得到的带防眩膜玻璃板测定防眩膜中的折射率、入射角60°或者85°下的光泽度(60°镜面光泽度、85°镜面光泽度)、防眩膜的表面的表面粗度(算术平均粗度Ra、粗度曲线要素的平均长度RSm、最大高度粗度Rz、粗度曲线的峰度Rku、粗度曲线的偏度Rsk)的结果示于表1~2。
[表1]
[表2]
如表1的结果所示,防眩膜的折射率在1.4以上且在1.5以下、表面的算术平均粗度Ra为0.158~0.500μm的例1~4的防眩膜在入射角85°下的光泽度为70%以下,对斜入射光具有优异的防眩效果。
与此相对,算术平均粗度Ra低于0.158μm的例5~9的防眩膜在入射角85°下的光泽度超过70%,与例1~4的防眩膜相比,对斜入射光的防眩效果差。尤其是例7、9的防眩膜,虽然在入射角60°下的光泽度比例1更低,但在入射角85°下的光泽度比例1更高。
如表2的结果所示,防眩膜的折射率在1.2以上且低于1.4、表面的算术平均粗度Ra为0.112~0.700μm的例10~15的防眩膜在入射角85°下的光泽度为70%以下,对斜入射光具有优异的防眩效果。
与此相对,算术平均粗度Ra低于0.112μm的例16的防眩膜在入射角85°下的光泽度超过70%,与例10~15相比,对斜入射光的防眩效果差。
另外,在防眩膜的表面的表面粗度特性中,算术平均粗度Ra和在入射角85°下的光泽度之间可见有高相关性,而在其他特性(粗度曲线要素的平均长度RSm、最大高度粗度Rz、粗度曲线的峰度Rku、粗度曲线的偏度Rsk)中,未发现与在入射角85°下的光泽度之间有相关性。由此,可确认算术平均粗度Ra作为对斜入射光的防眩效果的指标是有用的。
符号说明
10带防眩膜基材
12基材
14防眩膜

Claims (9)

1.一种带防眩膜基材,其特征在于,
具备基材、和形成在所述基材上的防眩膜,
所述防眩膜的折射率为1.2以上且低于1.4,
所述防眩膜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度Ra为0.112~0.700μm,
所述防眩膜的表面的85°镜面光泽度为70%以下。
2.一种带防眩膜基材,其特征在于,
具备基材、和形成在所述基材上的防眩膜,
所述防眩膜的折射率为1.4以上且在1.5以下,
所述防眩膜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度Ra为0.158~0.500μm,
所述防眩膜的表面的85°镜面光泽度为70%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带防眩膜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膜含有实心二氧化硅粒子以及中空二氧化硅粒子的任一方或双方。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防眩膜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膜由含有二氧化硅前体和液状介质的涂布液形成。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防眩膜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为玻璃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防眩膜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板为强化玻璃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防眩膜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玻璃板为化学强化玻璃板,板厚为0.4~1.1mm。
8.一种物品,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带防眩膜基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品,其特征在于,是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01510395676.XA 2014-07-08 2015-07-07 带防眩膜基材以及物品 Pending CN10531961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40380A JP2016018068A (ja) 2014-07-08 2014-07-08 防眩膜付き基材および物品
JP2014-140380 2014-07-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19616A true CN105319616A (zh) 2016-02-10

Family

ID=55233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95676.XA Pending CN105319616A (zh) 2014-07-08 2015-07-07 带防眩膜基材以及物品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6018068A (zh)
CN (1) CN105319616A (zh)
TW (1) TW201606357A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024240A (ja) * 2016-07-28 2018-02-15 旭硝子株式会社 透明基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867792A (zh) * 2016-09-27 2018-04-03 旭硝子株式会社 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和玻璃物品
CN107918167A (zh) * 2016-10-07 2018-04-17 旭硝子株式会社 带防眩膜的基体、用于形成防眩膜的液态组合物和带防眩膜的基体的制造方法
CN108947235A (zh) * 2017-05-23 2018-12-07 Agc株式会社 玻璃物品和显示装置
CN109478005A (zh) * 2017-02-24 2019-03-15 光驰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机构造、摄像装置
CN109686276A (zh) * 2017-10-19 2019-04-26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智能橱窗***
CN110462457A (zh) * 2017-04-11 2019-11-15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透明物品
CN110603654A (zh) * 2017-04-27 2019-12-20 京瓷株式会社 电路基板以及具备其的发光装置
CN110622046A (zh) * 2017-05-15 2019-12-27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透明物品以及透明物品的制造方法
CN110800118A (zh) * 2017-06-29 2020-02-14 京瓷株式会社 电路基板以及具备该电路基板的发光装置
CN111684316A (zh) * 2018-02-08 2020-09-18 Agc株式会社 带防眩膜的透明基体
CN111800997A (zh) * 2016-09-06 2020-10-20 拓自达电线株式会社 电磁波屏蔽膜
WO2022126934A1 (zh) * 2020-12-18 2022-06-23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眩光板和终端设备
US11555950B2 (en) 2016-12-12 2023-01-17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Transparent article
US11953652B2 (en) 2018-04-04 2024-04-09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Article with anti-glare surfa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348524B1 (en) 2015-09-11 2022-11-23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Display cover member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JP6481679B2 (ja) 2016-02-02 2019-03-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エジェクタ
CN108027452B (zh) 2016-03-09 2020-05-26 株式会社Lg化学 减反射膜
JP6696486B2 (ja) * 2016-10-07 2020-05-20 Agc株式会社 防眩膜付基体、防眩膜形成用液状組成物及び防眩膜付基体の製造方法
EP3339271B1 (en) * 2016-12-22 2019-03-06 Toto Ltd. Antifouling matted object
JP2018106014A (ja) * 2016-12-27 2018-07-05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透明物品
JP7124299B2 (ja) * 2017-04-11 2022-08-24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透明物品
WO2019082663A1 (ja) * 2017-10-25 2019-05-02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低摩擦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成形体並びに指滑り性向上方法
JP6939505B2 (ja) * 2017-12-15 2021-09-22 Agc株式会社 着色層付きガラス板
JP7117165B2 (ja) 2018-06-13 2022-08-12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防眩膜付基材、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デジタルサイネージ
JP7343273B2 (ja) * 2018-11-14 2023-09-1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防眩性フィルム、防眩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光学部材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7442345B2 (ja) * 2020-03-06 2024-03-04 株式会社きもと 低反射材
CN115701290A (zh) * 2020-03-31 2023-02-0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层积体、以及具备该光学层积体的偏振片、表面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JPWO2021246266A1 (zh) * 2020-06-03 2021-12-09
BR112023000727A2 (pt) * 2020-07-17 2023-01-31 Agc Inc Substrato de vidro com película de sílica
JP2023034495A (ja) * 2021-08-31 2023-03-13 株式会社Lixil 部材
JP2023079123A (ja) * 2021-11-26 2023-06-07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カバー部材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93539B2 (ja) * 2007-08-30 2012-03-07 旭硝子株式会社 アンチグレア層を有する物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778496B2 (en) * 2010-11-30 2014-07-15 Corning Incorporated Anti-glare glass sheet having compressive stress equipoise and methods thereof
JP5463279B2 (ja) * 2010-12-21 2014-04-09 チェイル インダストリー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防眩フィルム
JP6039911B2 (ja) * 2012-03-27 2016-12-07 株式会社巴川製紙所 偏光板用異方性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024240A (ja) * 2016-07-28 2018-02-15 旭硝子株式会社 透明基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800997A (zh) * 2016-09-06 2020-10-20 拓自达电线株式会社 电磁波屏蔽膜
CN111800997B (zh) * 2016-09-06 2023-08-29 拓自达电线株式会社 电磁波屏蔽膜
CN107867792A (zh) * 2016-09-27 2018-04-03 旭硝子株式会社 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和玻璃物品
CN107918167A (zh) * 2016-10-07 2018-04-17 旭硝子株式会社 带防眩膜的基体、用于形成防眩膜的液态组合物和带防眩膜的基体的制造方法
CN113835143B (zh) * 2016-10-07 2023-12-05 Agc株式会社 带防眩膜的基体、用于形成防眩膜的液态组合物和带防眩膜的基体的制造方法
CN113835143A (zh) * 2016-10-07 2021-12-24 Agc株式会社 带防眩膜的基体、用于形成防眩膜的液态组合物和带防眩膜的基体的制造方法
CN107918167B (zh) * 2016-10-07 2021-09-21 Agc株式会社 带防眩膜的基体、用于形成防眩膜的液态组合物和带防眩膜的基体的制造方法
US11555950B2 (en) 2016-12-12 2023-01-17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Transparent article
CN109478005A (zh) * 2017-02-24 2019-03-15 光驰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机构造、摄像装置
CN110462457A (zh) * 2017-04-11 2019-11-15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透明物品
US11852785B2 (en) 2017-04-11 2023-12-26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Transparent article having a roughened uneven surface
CN114296159B (zh) * 2017-04-11 2023-11-14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透明物品
CN110462457B (zh) * 2017-04-11 2022-02-25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透明物品
CN114296159A (zh) * 2017-04-11 2022-04-08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透明物品
CN110603654A (zh) * 2017-04-27 2019-12-20 京瓷株式会社 电路基板以及具备其的发光装置
US11428847B2 (en) 2017-05-15 2022-08-30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Transparent produc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ransparent product
CN110622046A (zh) * 2017-05-15 2019-12-27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透明物品以及透明物品的制造方法
CN108947235A (zh) * 2017-05-23 2018-12-07 Agc株式会社 玻璃物品和显示装置
CN110800118B (zh) * 2017-06-29 2022-10-28 京瓷株式会社 电路基板以及具备该电路基板的发光装置
CN110800118A (zh) * 2017-06-29 2020-02-14 京瓷株式会社 电路基板以及具备该电路基板的发光装置
CN109686276A (zh) * 2017-10-19 2019-04-26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智能橱窗***
CN111684316A (zh) * 2018-02-08 2020-09-18 Agc株式会社 带防眩膜的透明基体
US11953652B2 (en) 2018-04-04 2024-04-09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Article with anti-glare surface
WO2022126934A1 (zh) * 2020-12-18 2022-06-23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眩光板和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6357A (zh) 2016-02-16
JP2016018068A (ja) 2016-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19616A (zh) 带防眩膜基材以及物品
US10948633B2 (en) Translucent structur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nd article
US10416354B2 (en) Translucent structure
US11772125B2 (en) Antiglare film-coated substrate, antiglare film forming liquid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antiglare film-coated substrate
JP6399237B2 (ja) 膜付き曲げ基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WO2015186753A1 (ja) 機能膜付き化学強化ガラス板、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物品
WO2015041257A1 (ja) 低反射膜付き強化ガラス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260870B (zh) 具有低反射膜的物品
JP6361162B2 (ja) 両面低反射膜付ガラス基板の製造方法
JP6696486B2 (ja) 防眩膜付基体、防眩膜形成用液状組成物及び防眩膜付基体の製造方法
WO2015163330A1 (ja) アンチグレア層付き基材および物品
JP6586897B2 (ja) 防眩膜付き基材、膜形成用塗布液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6041481A (ja) 防眩性反射防止膜付き透明基材および物品
US20170291392A1 (en) Article having low reflection film
JPWO2015115492A1 (ja) 太陽電池用防眩機能付きガラス板
JP2015049319A (ja) 透明基材と防汚性反射防止膜とを備える物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200055771A1 (en) Film-attached glass substrate, artic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film-attached glass substrate
JP6164120B2 (ja) 反射防止膜付き基材および物品
JP6736049B2 (ja) ガラス複合体、それを備えた透明スクリーン、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映像投影システム
JP2011028185A (ja) 親水性低反射部材
JPH03144501A (ja) 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用反射防止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