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74251B - 变速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变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74251B
CN105074251B CN201480017019.5A CN201480017019A CN105074251B CN 105074251 B CN105074251 B CN 105074251B CN 201480017019 A CN201480017019 A CN 201480017019A CN 105074251 B CN105074251 B CN 1050742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cylinder portion
clutch drum
grease chamber
inner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1701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74251A (zh
Inventor
东井孝浩
石田三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AW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AW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AW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AW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0742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742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742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742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58Details
    • F16D13/60Clutching elements
    • F16D13/64Clutch-plates; Clutch-lamellae
    • F16D13/68Attachments of plates or lamellae to their supports
    • F16D13/683Attachments of plates or lamellae to their supports for 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00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 F16D21/02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for interconnecting three or more shafts or other transmission members in different ways
    • F16D21/06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for interconnecting three or more shafts or other transmission members in different ways at least two driving shafts or two driven shafts being concentr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06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 F16D25/062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 F16D25/063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with clutch members exclusively moving axially
    • F16D25/0635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with clutch members exclusively moving axially with flat friction surfaces, e.g. discs
    • F16D25/0638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with clutch members exclusively moving axially with flat friction surfaces, e.g. discs with more than two discs, e.g. multiple lamella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10Clutch systems with a plurality of 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4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using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62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 F16H3/66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gear trains without drive passing from one train to another
    • F16H3/663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gear trains without drive passing from one train to another with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etween axially spaced orbital gears, e.g. RAVIGNEAUX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4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using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62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 F16H3/66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gear trains without drive passing from one train to another
    • F16H3/666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gear trains without drive passing from one train to another with compound planetary gear units, e.g. two intermeshing orbital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8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of gearings with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00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 F16D21/02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for interconnecting three or more shafts or other transmission members in different ways
    • F16D21/06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for interconnecting three or more shafts or other transmission members in different ways at least two driving shafts or two driven shafts being concentric
    • F16D2021/0661Hydraulically actuated multiple lamellae clutch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6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eight forward spee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82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reverse speeds
    • F16H2200/0086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reverse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two reverse spee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02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sets of orbital gears
    • F16H2200/2007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sets of orbital gears with two sets of orbital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2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Ravigneaux set
    • F16H2200/2023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Ravigneaux set using a Ravigneaux set with 4 conne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3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 F16H2200/2046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with six engag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3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 F16H2200/2069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using two freewheel mechanis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79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using freewheel type mechanisms, e.g. freewheel clutches
    • F16H2200/2084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using freewheel type mechanisms, e.g. freewheel clutches two freewheel mechanis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97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omprising an orbital gear set member permanently connected to the housing, e.g. a sun wheel permanently connected to the hou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离合器(C4)的离合器鼓(400)包括:外筒部(401),在轴向上延伸;内筒部(403),在外筒部(401)的内侧在轴向上延伸,并且将活塞(405)支撑为能够自由移动;环状壁部(402),以在外筒部(401)和内筒部(403)之间在径向上延伸的方式与两者一体成形,在离合器鼓(400)上以从外筒部(401)的外周面向外方延伸的方式一体成形有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该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划分形成用于解除在离合器(C3)的接合油室(306)内产生的离心油压的离心油压解除室(308),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的端面(410z)相比环状壁部(402)的外侧壁部(402a)的端面(402z)位于离合器鼓(400)的开放端侧。

Description

变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第一离合器和在该第一离合器的周围配置的第二离合器的变速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该种变速装置,公知有具有构成为多板摩擦式油压离合器的离合器C1和构成为多板摩擦式油压离合器并且配置在离合器C1的内侧的离合器C2(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变速装置的离合器C1包括:离合器鼓,具有第一外筒部、从该第一外筒部向径向内侧延伸的第一侧壁部以及从第一侧壁部的内周部沿轴向延伸的内筒部;离合器活塞,与该离合器鼓一起划分形成第一接合侧油室;解除板,与离合器活塞一起划分形成用于解除在第一接合侧油室内产生的离心油压的第一解除油室。另外,在离合器C1的内侧配置的离合器C2的离合器鼓具有第二外筒部和从该第二外筒部向径向内侧延伸的第二侧壁部。并且,离合器C2的离合器鼓与离合器C1的解除板一起经由铆钉与离合器C1的离合器鼓的第一侧壁部紧固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152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如上述以往的变速装置那样,将离合器C2的离合器鼓与离合器C1的解除板一起通过铆钉与离合器C1的离合器鼓紧固连接的情况下,导致变速装置的部件个数增加,并且伴随部件个数的增加,组装工序也增加,为了确保在组装离合器C1以及C2后的装置的强度,谋求使各部件的成形精度和安装精度进一步提高。另外,上述以往的变速装置在实现装置整体的轻量化方面还有改善的余地。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减少构成变速装置的第一离合器以及在该第一离合器的周围配置的第二离合器的部件个数和组装工序,确保强度且使第一以及第二离合器轻量化。
本发明的变速装置具有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一离合器具有第一离合器鼓、第一活塞以及第一接合油室,所述第二离合器具有固定在所述第一离合器鼓的外周部上的第二离合器鼓、第二活塞以及第二接合油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离合器鼓包括:
第一外筒部,在轴向上延伸,并且与第一摩擦接合板的外周部嵌合,
第一内筒部,在所述第一外筒部的内侧在轴向上延伸,并且将所述第一活塞的内周部支撑为能够自由移动,
第一中间筒部,在径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外筒部和所述第一内筒部之间,并在所述轴向上延伸,
第一外侧环状壁部,在所述第一中间筒部和所述第一外筒部之间在径向上延伸,
第一内侧环状壁部,在所述第一内筒部和所述第一中间筒部之间在径向上延伸;
所述第一外筒部、所述第一内筒部、所述第一中间筒部、所述第一外侧环状壁部以及所述第一内侧环状壁部一体成形,
在所述第一离合器鼓上,以从所述第一外筒部的外周面向外方延伸的方式一体成形有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该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划分形成用于解除在所述第二离合器的所述第二接合油室内产生的离心油压的第二解除油室,
所述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的端面相比所述第一外侧环状壁部的端面,位于所述第一离合器鼓的开放端侧。
构成该变速装置的第一离合器的第一离合器鼓包括:第一外筒部,在轴向上延伸,并且与第一摩擦接合板的外周部嵌合,第一内筒部,在第一外筒部的内侧在轴向上延伸,并且将第一活塞的内周部支撑为能够自由移动,第一中间筒部,在径向上位于第一外筒部和第一内筒部之间,并在轴向上延伸,第一外侧环状壁部,在第一中间筒部和第一外筒部之间在径向上延伸,第一内侧环状壁部,在第一内筒部和第一中间筒部之间在径向上延伸。另外,第一离合器鼓的第一外筒部、第一内筒部、第一中间筒部、第一外侧环状壁部以及第一内侧环状壁部一体成形,在第一离合器鼓上,以从第一外筒部的外周面向外方延伸的方式一体成形有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该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划分形成用于解除在第二离合器的第二接合油室内产生的离心油压的第二解除油室。并且,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的端面相比第一外侧环状壁部的端面,位于第一离合器鼓的开放端侧。
这样,通过在具有第一外筒部、第一内筒部、第一中间筒部、第一外侧环状壁部以及第一内侧环状壁部的第一离合器鼓上一体成形第二离合器用的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能够减少第一以及第二离合器的部件个数和组装工序,并且容易提高第一离合器鼓中的各部分的精度。另外,通过以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的端面相比第一外侧环状壁部的端面位于第一离合器鼓的开放端侧的方式使该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与第一离合器鼓一体成形,能够抑制在第一外筒部和第一外侧环状壁部的连续部周边的应力集中,更良好地确保第一离合器鼓的强度,通过由轻量的材料构成该第一离合器鼓,能够实现轻量化。因此,在该变速装置中,能够减少第一离合器以及在该第一离合器的周围配置的第二离合器的部件个数和组装工序,并且能够确保强度,使第一以及第二离合器轻量化。
进而,所述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的所述端面可以是所述第一离合器鼓的开放端侧的面,所述第一外侧环状壁部的所述端面可以是所述第一离合器鼓的开放端侧的面。
另外,所述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可以形成为从所述第一外筒部的外周面向外方延伸的圆环状。
进而,所述第二离合器鼓可以包括:
第二外筒部,在轴向上延伸,并且与第二摩擦接合板的外周部嵌合,
第二内筒部,在所述第二外筒部的内侧在轴向上延伸,并且将所述第二活塞的内周部支撑为能够自由移动,
第二环状壁部,以在所述第二外筒部和所述第二内筒部之间在径向上延伸的方式,与所述第二外筒部以及所述第二内筒部一体成形;
所述第二内筒部的内周面可以与所述第一离合器鼓的所述第一中间筒部的外周面接合。在这样的第二离合器鼓中,由于外侧的第二外筒部和内侧的第二内筒部分别作为加强筋发挥功能,所以能够良好地提高其强度。另外,通过使第二内筒部的内周面与第一离合器鼓的第一中间筒部的外周面接合,能够良好地确保两者的接合强度。其结果,在第二离合器鼓旋转时,能够良好地抑制第二外筒部的自由端部因离心力向外方扩张。
另外,所述第二离合器鼓的所述第二内筒部的顶端面可以与所述第一离合器鼓的所述第一外侧环状壁部抵接。由此,能够通过第一外侧环状壁部在轴向上高精度地对第二离合器鼓进行定位,并能够使由第二内筒部支撑的活塞、在活塞和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之间配置的复位弹簧的定位精度提高。
进而,所述第一离合器鼓的所述第一中间筒部可以具有相比所述第一外筒部被缩径的外周面,所述第二内筒部的内周面可以与所述第一中间筒部的所述外周面接合。由此,能够良好地确保第二内筒部以及第一离合器鼓的第一中间筒部的轴长、即第二内筒部和第一离合器鼓的接合长度,使两者的接合强度进一步提高。
另外,所述第二内筒部的内周面可以焊接在所述第一离合器鼓的所述第一中间筒部的外周面上。这样,通过将第二内筒部的内周面焊接在第一中间筒部的外周面上,能够良好地确保两者的焊接强度。但是,第二内筒部的内周面也可以经由粘接剂接合在所述第一中间筒部的外周面上。
并且,所述第一离合器鼓以及所述第二离合器鼓可以由铝合金形成,所述第二内筒部的内周面与所述第一离合器鼓的所述第一中间筒部的外周面进行电子束焊接。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变速装置的自动变速器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动力传递装置所包括的自动变速器的各变速挡和离合器以及制动器的动作状态的关系的动作表。
图3是例示出构成图1的动力传递装置所包括的自动变速器的旋转构件间的转速的关系的速度线图。
图4是表示图1的动力传递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表示图1的动力传递装置所包括的第二离合器鼓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1的动力传递装置所包括的第一离合器鼓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图1的动力传递装置所包括的第一离合器鼓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速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速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0是图9的A-A线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速装置的离合器的油路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包括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变速装置的自动变速器25的动力传递装置20的概略结构图。该图所示的动力传递装置20是与在前轮驱动车辆上搭载的未图示的发动机的曲轴连接,并且能够将来自发动机的动力向未图示的左右的驱动轮(前轮)传递的装置。如图所示,动力传递装置20包括变速箱22、容置在该变速箱22的内部的起步装置(流体传动装置)23、油泵24、自动变速器25、齿轮机构(齿轮系)40、差速齿轮(差动机构)50等。
动力传递装置20所包括的起步装置23构成为液力变矩器,具有与发动机的曲轴连接的输入侧的泵轮23p、与自动变速器25的输入轴(输入构件)26连接的输出侧的涡轮23t、配置在泵轮23p以及涡轮23t的内侧来对从涡轮23t向泵轮23p流动的动作油的液流进行整流的导轮23s、将导轮23s的旋转方向限制在一个方向上的单向离合器23o、锁止离合器23c、减震机构23d等。但是,起步装置23也可以构成为不具有导轮23s的液力耦合器。
油泵24构成为齿轮泵,具有包括泵体和泵盖的泵组件、经由毂与起步装置23的泵轮23p连接的外齿齿轮、与该外齿齿轮啮合的内齿齿轮等。油泵24由来自发动机的动力驱动,对在未图示的油盘贮存的动作油(ATF)进行吸引,并向生成由起步装置23和自动变速器25要求的油压的未图示的油压控制装置压送。
自动变速器25为8挡变速式的变速器,如图1所示,除了输入轴26外,还包括双小齿轮式的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0、拉威挪式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5、用于对从输入侧至输出侧的动力传递路径进行变更的4个离合器C1、C2、C3以及C4、2个制动器B1以及B2、和单向离合器F1。
自动变速器25的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0具有作为外齿齿轮的太阳轮31、与该太阳轮31配置在同心圆上的作为内齿齿轮的齿圈32和行星齿轮架34,该行星齿轮架34将2个小齿轮33a、33b为一组的多组小齿轮保持为能够自由自转(自由旋转)且自由公转,2个小齿轮33a、33b相互啮合,并且一个与太阳轮31啮合,另一个与齿圈32啮合。如图所示,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0的太阳轮31固定在变速箱22上,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0的行星齿轮架34与输入轴26能够一体旋转地连接。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0构成为所谓的减速齿轮,对传递至作为输入构件的行星齿轮架34的动力进行减速,并从作为输出构件的齿圈32输出。
自动变速器25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5具有作为外齿齿轮的第一太阳轮36a以及第二太阳轮36b、与第一以及第二太阳轮36a、36b配置在同心圆上的作为内齿齿轮的齿圈37、与第一太阳轮36a啮合的多个短小齿轮38a、与第二太阳轮36b以及多个短小齿轮38a啮合并且与齿圈37啮合的多个长小齿轮38b、将多个短小齿轮38a以及多个长小齿轮38b保持为能够自由自转(自由旋转)且自由公转的行星齿轮架39。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5的齿圈37作为自动变速器25的输出构件发挥功能,从输入轴26传递至齿圈37的动力经由齿轮机构40、差速齿轮50以及传动轴51传递至左右的驱动轮。另外,行星齿轮架39经由单向离合器F1由变速箱22支撑,该行星齿轮架39的旋转方向由单向离合器F1限制在一个方向上。
离合器C1是多板摩擦式油压离合器(摩擦接合构件),具有由活塞、多个摩擦板及分离板、被供给动作油的油室等构成的油压伺服器,能够将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0的齿圈32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5的第一太阳轮36a紧固连接(连结)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紧固连接。离合器C2是多板摩擦式油压离合器,具有由活塞、多个摩擦板及分离板、被供给动作油的油室等构成的油压伺服器,能够将输入轴26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5的行星齿轮架39紧固连接(连结),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紧固连接。离合器C3是多板摩擦式油压离合器,具有由活塞、多个摩擦板及分离板、被动作油的油室等构成的油压伺服器,能够将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0的齿圈32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5的第二太阳轮36b紧固连接(连结),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紧固连接。离合器C4是多板摩擦式油压离合器,具有由活塞、多个摩擦板及分离板、被供给动作油的油室等构成的油压伺服器,能够将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0的行星齿轮架34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5的第二太阳轮36b紧固连接(连结),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紧固连接。
制动器B1是多板摩擦式油压制动器,具有由多个摩擦板及分离板、被供给动作油的油室等构成的油压伺服器,能够将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5的第二太阳轮36b不能旋转地固定在变速箱22上,并且能够解除第二太阳轮36b相对于变速箱22的固定。制动器B2是多板摩擦式油压制动器,具有由多个摩擦板及分离板、被供给动作油的油室等构成的油压伺服器,能够将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5的行星齿轮架39不能旋转地固定在变速箱22上,并且能够解除行星齿轮架39相对于变速箱22的固定。
另外,单向离合器F1包括与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5的行星齿轮架39连结(固定)的内圈、外圈、多个楔块、多个弹簧(板簧)、保持器等,在外圈相对于内圈向一个方向旋转时,经由各楔块传递扭矩,并且,在外圈相对于内圈向另一个方向旋转时,使两者相对旋转。但是,单向离合器F1也可以具有如滚子式那样的除楔块式以外的结构。
这些离合器C1~C4、制动器B1以及B2通过上述油压控制装置供排动作油来进行动作。在图2中示出表示自动变速器25的各变速挡和离合器C1~C4、制动器B1以及B2以及单向离合器F1的动作状态的关系的动作表,在图3中示出例示构成自动变速器25的旋转构件间的转速的关系的速度线图。自动变速器25通过使离合器C1~C4、制动器B1以及B2处于图2的动作表所示的状态,来提供前进1~8挡的变速挡和后退1挡以及2挡的变速挡。此外,离合器C1、C2、制动器B1以及B2的至少任一个可以是爪形离合器这样的啮合接合构件。
齿轮机构40具有:中间驱动齿轮41,与自动变速器25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5的齿圈37连结;中间从动齿轮43,固定在与自动变速器25的输入轴26平行延伸的中间轴42上,并且与中间驱动齿轮41啮合;驱动小齿轮(终减速驱动齿轮)44,以从该中间从动齿轮43沿轴向离开的方式一体成形(或固定)在中间轴42上,差速器环齿轮(终减速从动齿轮)45,与驱动小齿轮44啮合,并且与差速齿轮50连结。
图4是表示动力传递装置20的主要部分的局部剖视图。该图表示动力传递装置20的自动变速器25所包括的离合器C3以及C4的周边的结构。如图所示,使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0的齿圈32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5的第二太阳轮36b紧固连接的离合器(第二离合器)C3,配置在使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0的行星齿轮架34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5的第二太阳轮36b紧固连接的离合器(第一离合器)C4的周围。
离合器C3具有离合器毂(第二离合器毂)3、内周部与离合器毂3嵌合的多个摩擦板(第二摩擦接合板)304f、离合器鼓(第二离合器鼓)300、外周部与离合器鼓300嵌合的多个分离板(第二摩擦接合板)304s以及制动底板304b、推压摩擦板304f和分离板304s来摩擦接合的活塞(第二活塞)305。离合器毂3与作为动力输入构件的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0的齿圈32连结,并与该齿圈32一体旋转。离合器鼓300与作为动力输出构件(动力的传递对象)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5的第二太阳轮36b连结,并与该第二太阳轮36b一体旋转。与离合器毂3嵌合的摩擦板304f是在双面粘贴有摩擦件的环状构件,与离合器鼓300嵌合的分离板304s是双面形成得平滑的环状构件。
如图4以及图5所示,离合器C3的离合器鼓300包括:大致圆筒状的外筒部(第二外筒部)301,在该离合器鼓300(自动变速器25)的轴向上延伸,并且经由未图示的连结构件与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5的第二太阳轮36b连结;大致圆盘状的环状壁部(第二环状壁部)302,从外筒部301的基端(图4中的右端)向内方延伸;大致圆筒状的内筒部(第二内筒部)303,从环状壁部302的内周部以位于外筒部301的内侧的方式与该外筒部301同方向(同轴)延伸,并且在离合器鼓300的轴向上延伸。外筒部301、环状壁部302以及内筒部303通过对例如铝合金等进行铸造来一体成形,环状壁部302在外筒部301的基端和内筒部303的基端之间在径向上延伸。在这样构成的离合器鼓300中,外侧的外筒部301和内侧的内筒部303分别作为加强筋发挥功能,因此能使其强度良好提高。
在离合器鼓300的外筒部301的内周面形成有能够与在各分离板304s的外周部形成的凹凸部卡合的花键301s,在外筒部301的花键301s上嵌合有多个分离板304s,多个分离板304s和与离合器毂3嵌合的多个摩擦板304f交替排列。另外,制动底板304b以能够与配置在最靠第一以及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0、35侧(图4中的左侧)的摩擦板304f抵接的方式,与外筒部301的花键301s嵌合,并被安装在该外筒部301上的挡圈在轴向上支撑。
内筒部303相比外筒部301形成得短,通过内筒部303的外周面和包围该内筒部303的外筒部301的内周面支撑活塞305的内周部,并且活塞305能够在轴向上移动。并且,活塞305的内周部与内筒部303的外周面之间以及活塞305的外周部和外筒部301的内周面之间,配置有密封构件,在离合器鼓300的环状壁部302和活塞305的背面之间,划分形成有被供给用于使离合器C3接合的动作油(接合油压)的接合油室(第二接合油室)306。即,在离合器C3中,通过离合器鼓300和活塞305划分形成接合油室306。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位于最靠发动机侧(图4中的右侧)的分离板304s抵接的活塞305的按压部的外周部,形成有能与外筒部301的花键301s卡合的凹凸部,活塞305也被花键301s引导。进而,如图4以及图5所示,在内筒部303上,在周向隔着间隔形成有分别与接合油室306连通的多个油孔(贯通孔)303x,在内筒部303的内周面303i上,形成有包围各自对应的油孔303x的多个浅的凹部303r。
离合器C4具有离合器毂(第一离合器毂)4、内周部与离合器毂4嵌合的多个摩擦板(第一摩擦接合板)404f、离合器鼓(第一离合器鼓)400、外周部与离合器鼓400嵌合的多个分离板(第一摩擦接合板)404s以及制动底板404b、推压摩擦板404f和分离板404s来摩擦接合的活塞(第一活塞)405。离合器毂4与作为动力输入构件的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0的行星齿轮架34连结,并与该行星齿轮架34一体旋转。离合器鼓400与作为动力输出构件(动力的传递对象)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5的第二太阳轮36b连结,并与该第二太阳轮36b一体旋转。与离合器毂4嵌合的摩擦板404f为双面粘贴有摩擦件的环状构件,与离合器鼓400嵌合的分离板404s为双面形成得平滑的环状构件。
如图4、图6以及图7所示,离合器C4的离合器鼓400具有:大致圆筒状的外筒部(第一外筒部)401,在离合器鼓400(自动变速器25)的轴向上延伸,并且经由未图示的连结构件与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5的第二太阳轮36b连结;大致圆盘状的环状壁部(第一环状壁部)402,从外筒部401的一端向内方延伸;大致圆筒状的内筒部(第一内筒部)403,从环状壁部402的内周部以位于外筒部401的内侧的方式与该外筒部401同方向(同轴)延伸,并在离合器鼓400的轴向上延伸。外筒部401、环状壁部402以及内筒部403通过对例如铝合金等进行铸造来一体成形,环状壁部402在外筒部401的基端和内筒部403的基端之间在径向内侧上延伸。
在离合器鼓400的外筒部401的内周面上,形成有能够与在各分离板404s的外周部形成的凹凸部卡合的花键401s,在外筒部401的花键401s上嵌合有多个分离板404s,多个分离板404s和与离合器毂4嵌合的多个摩擦板404f交替排列。另外,制动底板404b以能够与配置在最靠第一以及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0、35侧(图4中的左侧)的摩擦板404f抵接的方式,与外筒部401的花键401s嵌合,并被安装在该外筒部401上的挡圈在轴向上支撑。
离合器鼓400的环状壁部402包括:外侧壁部(第一外侧环状壁部)402a,从外筒部401的基端向内筒部403侧即径向内侧延伸;内侧壁部(第一内侧环状壁部)402b,相对于外侧壁部402a向从外筒部401离开的方向偏移,比该外侧壁部402a更靠发动机侧(离合器鼓400的与自由端部(开放端)相反一侧、图4中的右侧),并且,在外侧壁部402a和内筒部403之间在径向上延伸。由此,在环状壁部402上形成有缩径部(第一中间筒部)402n,该缩径部402n隔着外侧壁部402a位于外筒部401的相反侧,具有相比该外筒部401被缩径的外周面402o以及内周面402i,并且在径向上位于外筒部401和内筒部403之间,并在离合器鼓400的轴向上延伸。另外,离合器鼓400的内筒部403相比外筒部401形成得长,由内筒部403的外周面和缩径部402n的内周面402i支撑活塞405,并且活塞405能在轴向上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离合器C4的活塞405具有被内筒部403的外周面支撑为能够自由移动的基部(内周部)405p、被缩径部402n的内周面402i支撑为能自由移动的筒状部405q、与位于最靠发动机侧(图中的右侧)的分离板404s抵接的按压部405r,在按压部405r的外周部形成有能够与外筒部401的花键401s卡合的凹凸部。由此,活塞405也被花键401s引导。并且,在活塞405的基部405p和内筒部403的外周面之间以及活塞405的筒状部405q和缩径部402n的内周面402i之间,配置有密封构件,在离合器鼓400的内侧壁部402b和活塞405的背面之间,划分形成有被供给用于使离合器C4接合的动作油(接合油压)的接合油室(第一接合油室)406。即,在离合器C4中,通过离合器鼓400和活塞405划分形成接合油室406。另外,在内筒部403上,在周向隔着将形成有分别与接合油室406连通的多个C4接合油室用油孔403x,经由在输入轴26等上形成的油路(省略图示)和该多个C4接合油室用油孔403x相对于接合油室406供排动作油。
进而,离合器鼓400的内筒部403以一体旋转的方式支撑解除板407,该解除板407相比活塞405位于第一以及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0、35侧(图4中的左侧)。解除板407的内周部被安装在内筒部403上的挡圈在轴向支撑,在解除板407的外周部和活塞405的筒状部405q的内周面之间,配置有密封构件。由此,解除板407与活塞405一起划分形成用于解除在接合油室406内产生的离心油压的离心油压解除室(第一解除油室)408。另外,在内筒部403上,沿周向隔着间隔形成有分别与离心油压解除室408连通的多个C4解除室用油孔403y,在活塞405和解除板407之间配置有多个复位弹簧409。
在如上构成的离合器C4的周围配置的离合器C3的离合器鼓300以包围外筒部401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固定在离合器C4的离合器鼓400的外周面上。即,离合器鼓300的内筒部303,以其顶端面与离合器鼓400(环状壁部402)的外侧壁部402a的背面抵接的方式,与离合器鼓400的缩径部402n嵌合,内筒部303的内周面303i通过焊接(例如电子束焊接或激光焊接)与缩径部402n的外周面402o接合。由此,如上所述,使外侧的外筒部301和内侧的内筒部303分别作为加强筋发挥功能,使离合器鼓300的强度良好地提高,即使使内筒部303和离合器鼓400的接合部靠内径侧,也能充分确保内筒部303(内周面303i)以及离合器鼓400的缩径部402n(外周面402o)的轴长、即内筒部303和离合器鼓400的接合长度,使离合器鼓300以及400的接合强度进一步提高。结果,在自动变速器25中,在离合器鼓300以及400与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5的第二太阳轮36b一体旋转时,能够良好地抑制离合器鼓300的外筒部301的自由端部(图4中的左端部)因离心力向外方扩展。另外,通过使离合器鼓300以内筒部303的顶端与离合器鼓400的外侧壁部402a的背面抵接的方式与缩径部402n嵌合,能够通过该外侧壁部402a在轴向上对离合器鼓300高精度地进行定位。此外,也可以将电子束从离合器鼓400的开放端侧垂直(在离合器鼓400的轴向上)照射,将离合器鼓300的内筒部303的顶端面焊接在离合器鼓400(环状壁部402)的外侧壁部402a的背面。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离合器鼓300以及400的接合强度,提高整体的刚性。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25中,在离合器C4的离合器鼓400(鼓外周面即外筒部401)上,一体成形有圆环状的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该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与离合器鼓300以及活塞305一起划分形成用于解除在外侧的离合器C3的接合油室306内产生的离心油压的离心油压解除室308。如图4所示,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从外筒部401的外周面向外方(径向外侧)即离合器鼓300的外筒部301的内周面延伸,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的外周面与离合器C3的活塞305的内周面滑动接触。如图4所示,位于离合器鼓400的开放端侧的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的端面410z,相比位于离合器鼓400的开放端侧的环状壁部402的外侧壁部402a的端面402z,更靠离合器鼓400的自由端部(开放端)侧。
这样,通过在包括外筒部401、环状壁部402(外侧壁部402a、内侧壁部402b、缩径部402n)以及内筒部403的离合器C4的离合器鼓400上一体成形离合器C3用的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能够减少离合器C3以及C4的部件个数和组装工序,并且,能够容易使离合器鼓400中的各部分的精度、即外筒部401、环状壁部402、内筒部403以及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的位置精度提高。另外,通过使外筒部401、环状壁部402、内筒部403以及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一体成形,能够使外筒部401以及内筒部403作为加强筋发挥功能,并且确保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的壁厚,良好地确保离合器鼓400的强度,通过铝合金等轻量的材料构成离合器鼓400而实现轻量化。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以相比离合器鼓400的外侧壁部402a位于第一以及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0、35侧(图4中的左侧)的方式,从该外侧壁部402a在外筒部401的轴向上偏移。即,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的端面410z相比外侧壁部402a的端面402z,位于离合器鼓400的自由端部(开放端)侧。这样,通过使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从外侧壁部402a沿外筒部401的轴向偏移,能够抑制在外筒部401的基端、即外筒部401和外侧壁部402a的连续部(角部)周边的应力集中,使离合器鼓400的强度进一步提高。
另外,在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的外周面和活塞305的内周面之间,配置有D形环或O形圈这样的密封构件411,由此,在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以及外侧壁部402a的背面(图4中的右侧的面)和活塞305之间,划分形成有离心油压解除室308。进而,在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的背面和活塞305之间,配置有多个复位弹簧309。如上所述,离合器鼓300以内筒部303的顶端与离合器鼓400的外侧壁部402a的背面抵接的方式与缩径部402n嵌合。因此,能够提高由内筒部303支撑的活塞305、在活塞305和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之间配置的复位弹簧309的定位精度。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的背面等间隔地形成有向活塞305突出并与对应的复位弹簧309的一端卡合的多个突起410p。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25中,为了相对于在离合器鼓300的内筒部303的周围划分形成的离合器C3的接合油室306和离心油压解除室308供排动作油,在离合器鼓400的内侧壁部402b上形成有沿径向且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与油孔303x相同数量)接合油室用油路(第一油路)402x,和以从轴向观察与该多条接合油室用油路402x不重叠的方式与该多条接合油室用油路402x交替沿径向且呈放射状延伸的多条解除室用油路(第二油路)402y。这样,通过使接合油室用油路402x和解除室用油路402y形成在离合器鼓400的内侧壁部402b内的大致同一平面上,能够抑制离合器鼓400乃至离合器C3、C4的轴长的增加。进而,通过将接合油室用油路402x和解除室用油路402y在从轴向观察时交替形成,能够相对于环状的接合油室306和离心油压解除室308大致均匀地供给动作油。
各接合油室用油路402x经由在输入轴26等上形成的油路(省略图示)与未图示的油压控制装置连接,并且,经由在内筒部303的内周面303i上形成的浅的凹部303r(参照图4以及图5)与内筒部303的对应的油孔303x连通。这样,通过在内筒部303的内周面303i形成包围各油孔303x的凹部303r,在将离合器鼓300与离合器鼓400接合时,即使内侧壁部402b的多个接合油室用油路402x和内筒部303的多个油孔303x完全不正对,也能够使接合油室用油路402x和油孔303x更可靠地连通。此外,也可以取代在内筒部303的内周面303i形成包围各油孔303x的凹部303r,而在缩径部402n的外周面402o上形成包围各接合油室用油路402x的开口部的凹部303r。
另外,各解除室用油路402y经由在输入轴26等上形成的油路与油压控制装置(排放油路)连接。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离合器鼓400的外侧壁部402a的背面和缩径部402n的外周面402o,等间隔地形成有呈大致L字状延伸的多个凹部402r(参照图4以及图7)。各解除室用油路402y的外周面402o侧的端部在对应的凹部402r内开口,各凹部402r的外侧壁部402a侧的端部分别与离合器C3的离心油压解除室308连通。由此,经由在输入轴26上形成的油路(省略图示)、各解除室用油路402y、各凹部402r,相对于在离合器C3的离心油压解除室308供排动作油(排放油)。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以及图7所示,在离合器鼓400的内筒部403的内周面上,形成有使解除室用油路402y的内侧的开口和与离合器C4的离心油压解除室408连通的C4解除室用油孔403y一个一个地连通的多个凹部403r,经由该凹部403r相对于各解除室用油路402y和各C4解除室用油孔403y供排动作油(排放油)。此外,也可以取代在离合器鼓400的外侧壁部402a的背面和缩径部402n的外周面402o形成多个凹部402r,而将与凹部402r同样的凹部形成在离合器鼓300的内筒部303上。
如以上说明那样,构成动力传递装置20的自动变速器25的离合器(第一离合器)C4的离合器鼓(第一离合器鼓)400包括:外筒部(第一外筒部)401,在轴向上延伸,并且与分离板(第一摩擦接合板)404s的外周部嵌合;内筒部(第一内筒部)403,在外筒部401的内侧在轴向上延伸,并且将活塞(第一活塞)405的基部(内周部)405p支撑为能够自由移动;环状壁部402,以在外筒部401和内筒部403之间在径向上延伸的方式,与外筒部401以及内筒部403一体成形。另外,环状壁部402包括:缩径部(第一中间筒部)402n,在径向上位于外筒部401和内筒部403之间,并在轴向上延伸;外侧壁部(第一外侧环状壁部)402a,在缩径部402n和外筒部401之间在径向上延伸;内侧壁部(第一内侧环状壁部)402b,在内筒部403和缩径部402n之间在径向上延伸。进而,在离合器C4的周围配置的离合器(第二离合器)C3的离合器鼓(第二离合器鼓)300以包围外筒部401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固定在离合器鼓400上。并且,在离合器鼓400上,以从外筒部401的外周面向外方延伸的方式,一体成形有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该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划分形成用于解除在离合器C3的接合油室(第二接合油室)306内产生的离心油压的离心油压解除室(第二解除油室)308,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的端面410z相比外侧壁部402a的端面402z,位于离合器鼓400的开放端(自由端部)侧。由此,能够减少离合器C4以及在该离合器C4的周围配置的离合器C3的部件个数和组装工序,并且能够确保强度,使离合器C3以及C4轻量化。
另外,在离合器C3的离合器鼓300中,外侧的外筒部301和内侧的内筒部303分别作为加强筋发挥功能,因此能良好地提高其强度。进而,通过将内筒部303的内周面303i焊接在离合器鼓400的外周面,能够良好地确保两者的接合强度。其结果,在离合器鼓300旋转时,能够良好地抑制离合器鼓300的外筒部301的自由端部(开放端)因离心力而向外方扩展。但是,也可以取代将内筒部303的内周面303i焊接在离合器鼓400的外周面上,而经由粘接剂接合在离合器鼓400的外周面上。
进而,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以端面410z相比外侧壁部402a的端面402z位于离合器鼓400的自由端部(开放端)侧的方式,使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从外侧壁部402a沿外筒部401的轴向偏移,从而能够抑制在外筒部401的基端即外筒部401和外侧壁部402a的连续部(角部)周边的应力集中,使离合器鼓400的强度进一步提高。进而,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通过使内筒部303的内周面303i和缩径部402n的外周面402o接合,能够良好地确保内筒部303以及离合器鼓400的缩径部402n的轴长、即内筒部303和离合器鼓400的接合长度,进一步提高两者的接合强度。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离合器鼓300的内筒部303以其顶端面与离合器鼓400(环状壁部402)的外侧壁部402a的背面抵接的方式,与离合器鼓400的缩径部402n嵌合。由此,能够通过外侧壁部402a在轴向上高精度地对离合器鼓300进行定位,并且,能够使由内筒部303支撑的活塞305、在活塞305和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之间配置的复位弹簧309的定位精度提高。
接着,参照图8至图11,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速装置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包括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速装置的自动变速器25B的动力传递装置20B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该图表示动力传递装置20B的自动变速器25B所包括的离合器C3以及C4的周边的结构。如图所示,能够使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0的齿圈32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5的第二太阳轮36b紧固连接的离合器(第二离合器)C3,配置在能够使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0的行星齿轮架34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5的第二太阳轮36b紧固连接的离合器(第一离合器)C4的周围。
离合器C3具有离合器毂(第二离合器毂)3、内周部与离合器毂3嵌合的多个摩擦板(第二摩擦接合板)304f、离合器鼓(第二离合器鼓)300、外周部与离合器鼓300嵌合的多个分离板(第二摩擦接合板)304s、推压摩擦板304f和分离板304s来摩擦接合的活塞(第二活塞)305。离合器毂3与作为动力输入构件的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0的齿圈32一体化(连结),并与该齿圈32一体旋转。离合器鼓300与作为动力输出构件(动力的传递对象)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5的第二太阳轮36b连结,并与该第二太阳轮36b一体旋转。与离合器毂3嵌合的摩擦板304f是在双面粘贴有摩擦件的环状构件,与离合器鼓300嵌合的分离板304s是双面形成得平滑的环状构件。
如图8以及图9所示,离合器C3的离合器鼓300包括:大致圆筒状的外筒部(第二外筒部)301,在该离合器鼓300(自动变速器25B)的轴向上延伸,并且经由未图示的连结构件与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5的第二太阳轮36b连结;大致圆盘状的环状壁部(第二环状壁部)302,从外筒部301的基端(图8以及图9中的右端)向内方延伸;大致圆筒状的内筒部(第二内筒部)303,从环状壁部302的内周部以位于外筒部301的内侧的方式与该外筒部301同方向(同轴)延伸,并在离合器鼓300的轴向上延伸。外筒部301、环状壁部302以及内筒部303通过对例如铝合金等进行铸造来一体成形,环状壁部302在外筒部301的基端和内筒部303的基端之间在径向上延伸。在这样构成的离合器鼓300中,外侧的外筒部301和内侧的内筒部303分别作为加强筋发挥功能,因此能使其强度良好提高。
在离合器鼓300的外筒部301的内周面形成有能够与在各分离板304s的外周部形成的凹凸部卡合的花键301s,在外筒部301的花键301s上嵌合有多个分离板304s,多个分离板304s和与离合器毂3嵌合的多个摩擦板304f交替排列。另外,制动底板以能够与配置在最靠第一以及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0、35侧(图8中的左侧)的摩擦板304f抵接的方式,与外筒部301的花键301s嵌合,该制动底板被安装在外筒部301上的挡圈在轴向上支撑。
内筒部303相比外筒部301形成得短,通过内筒部303的外周面和包围该内筒部303的外筒部301的内周面支撑活塞305,并且活塞305能够在轴向上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位于最靠发动机侧(图8中的右侧)的分离板304s抵接的活塞305的按压部的外周部,形成有能够与外筒部301的花键301s卡合的凹凸部,活塞305也被花键301s引导。另外,在活塞305和内筒部303的外周面之间以及在活塞305和外筒部301的内周面之间,配置有密封构件,在离合器鼓300的环状壁部302和活塞305的背面之间,划分形成被供给用于使离合器C3接合的动作油(接合油压)的接合油室(第二接合油室)306。即,在离合器C3中,通过离合器鼓300和活塞305划分形成接合油室306。进而,如图8以及图9所示,在内筒部303上,在周向隔着间隔形成有分别与接合油室306连通的多个油孔(贯通孔)303x。
离合器C4具有离合器毂(第一离合器毂)4、内周部与离合器毂4嵌合的多个摩擦板(第一摩擦接合板)404f、离合器鼓(第一离合器鼓)400、外周部与离合器鼓400嵌合的多个分离板(第一摩擦接合板)404s、推压摩擦板404f和分离板404s来摩擦接合的活塞(第一活塞)405。离合器毂4与作为动力输入构件的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0的行星齿轮架34一体化(连结),并与该行星齿轮架34一体旋转。离合器鼓400与作为动力输出构件(动力的传递对象)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5的第二太阳轮36b连结(固定),并与该第二太阳轮36b一体旋转。与离合器毂4嵌合的摩擦板404f为双面粘贴有摩擦件的环状构件,与离合器鼓400嵌合的分离板404s为双面形成得平滑的环状构件。
如图8以及图9所示,离合器C4的离合器鼓400具有:大致圆筒状的外筒部(第一外筒部)401,在该离合器鼓400(自动变速器25B)的轴向上延伸,并且将经由未图示的连结构件与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5的第二太阳轮36b连结;大致圆盘状的环状壁部(第一环状壁部)402,从外筒部401的一端向内方延伸;大致圆筒状的内筒部(第一内筒部)403,从环状壁部402的内周部以位于外筒部401的内侧的方式与该外筒部401同方向(同轴)延伸,并在离合器鼓400的轴向上延伸。外筒部401、环状壁部402以及内筒部403通过对例如铝合金等进行铸造来一体成形,环状壁部402在外筒部401的基端和内筒部403的基端之间在径向内侧上延伸。
另外,在离合器鼓400的内筒部403内,嵌合(压入)铁质的套筒500,在套筒500内,嵌合***例如铝合金制的环状的前支撑件(前侧的支撑部)22f的筒状部220,前支撑件22f固定在容纳离合器C3以及C4的变速箱22上,并构成该变速箱22的一部分。由此,离合器鼓400即内筒部403被前支撑件22f即变速箱22支撑为能够自由旋转。此外,在前支撑件22f的筒状部220以不能够旋转的方式连结(固定)有导轮轴230,该导轮轴230经由单向离合器23o与起步装置23(液力变矩器)的导轮23s连结。
在离合器鼓400的外筒部401的内周面上,形成有能够与在各分离板404s的外周部形成的凹凸部卡合的花键401s,在外筒部401的花键401s上嵌合有多个分离板404s,多个分离板404s和与离合器毂4嵌合的多个摩擦板404f交替排列。另外,制动底板以能够与配置在最靠第一以及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0、35侧(图8中的左侧)的摩擦板404f抵接的方式,与外筒部401的花键401s嵌合,该制动底板被安装在外筒部401上的挡圈在轴向上支撑。
离合器鼓400的环状壁部402包括:外侧壁部(第一外侧环状壁部)402a,从外筒部401的基端向内筒部403侧即径向内侧延伸;内侧壁部(第一内侧环状壁部)402b,相对于外侧壁部402a向从外筒部401离开的方向偏移,比该外侧壁部402a更靠发动机侧(离合器鼓400的与自由端部(开放端)相反一侧即图8中的右侧),并且,在外侧壁部402a和内筒部403之间在径向上延伸。由此,在环状壁部402上形成有缩径部(第一中间筒部)402n,该缩径部402n相对于外侧壁部402a位于外筒部401的相反侧,具有相比该外筒部401被缩径的外周面402o,并且在径向上位于外筒部401和内筒部403之间,并在离合器鼓400的轴向上延伸。
另外,离合器鼓400的环状壁部402(内侧壁部402b)具有:第二中间筒部420,相比缩径部402n的外周面402o更接近内筒部403,并且向活塞405(图8以及图9中的左侧)延伸形成;环状凹部402c,在径向上位于缩径部402n的外周面402o和第二中间筒部420之间,并且从内侧壁部402b的内表面向外侧(图8以及图9中的右侧)凹陷而形成。离合器鼓400的内筒部403形成得比外筒部401长,通过该内筒部403的外周面将活塞405支撑为能够在轴向上自由移动。
离合器C4的活塞405具有:受压部(内周部)405a,被内筒部403的外周面支撑为能够自由移动;按压部405b,从该受压部405a的外周部延伸,并与位于最靠发动机侧(图中的右侧)的分离板404s抵接;圆筒状的延伸部405c,从受压部405a的外周部向与按压部405b相反一侧延伸;凹圆柱面405d,相比延伸部405c的内周面更靠径向外侧,并向与该延伸部405c相反一侧延伸。在按压部405b的外周部形成有能够与离合器鼓400的外筒部401的花键401s卡合的凹凸部。由此,活塞405也被花键401s引导。另外,活塞405的延伸部405c***(嵌合)于在离合器鼓400的环状壁部402上形成的环状凹部402c,延伸部405c的内周面与规定环状凹部402c的第二中间筒部420的外周面(圆柱面)421滑动接触。
并且,在活塞405的受压部405a和内筒部403的外周面之间,配置有D形环或O形圈这样的密封构件,在活塞405的延伸部405c的内周面和第二中间筒部420的外周面421之间,配置有D形环或O形圈这样的密封构件90。由此,在离合器鼓400的环状壁部402(内侧壁部402b)和活塞405的受压部405a的背面之间且在延伸部405c的外周面的径向内侧,划分形成被供给用于使离合器C4接合的动作油(接合油压)的接合油室(第一接合油室)406。即,在自动变速器25B中,通过离合器鼓400和活塞405,在离合器C3的接合油室306的径向内侧划分形成接合油室406。
进而,离合器鼓400的内筒部403以一体旋转的方式支撑解除板407,解除板407相比活塞405位于第一以及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0、35侧(图8以及图9中的左侧)。解除板407的内周部被安装在内筒部403上的挡圈在轴向上支撑。另外,在解除板407的外周部,安装有唇形密封件(密封构件)91,该密封构件91与在活塞405上形成的凹圆柱面405d滑动接触。由此,解除板407与活塞405一起划分形成用于解除在接合油室406内产生的离心油压的离心油压解除室(第一解除油室)408。进而,在活塞405和解除板407之间,配置有多个复位弹簧409。
在如上述构成的离合器C4的周围配置的离合器C3的离合器鼓300,以包围外筒部401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固定在离合器C4的离合器鼓400的外周面。即,离合器鼓300的内筒部303以其顶端与离合器鼓400(环状壁部402)的外侧壁部402a的背面抵接的方式,与离合器鼓400的缩径部402n嵌合,内筒部303的内周面303i通过焊接(例如电子束焊接或激光焊接)与缩径部402n的外周面402o接合。由此,离合器鼓300以及400构成一体的鼓构件,与活塞305一起划分形成离合器C3的接合油室306,且与活塞405一起在接合油室306的径向内侧划分形成离合器C4的接合油室406。
结果,使外侧的外筒部301和内侧的内筒部303分别作为加强筋发挥功能,使离合器鼓300的强度良好地提高,并且,即使使内筒部303和离合器鼓400的接合部靠近内周侧,也能够充分确保内筒部303(内周面303i)以及离合器鼓400的缩径部402n(外周面402o)的轴长、即内筒部303和离合器鼓400的接合长度,使离合器鼓300以及400的接合强度进一步提高。因此,在自动变速器25B中,在离合器鼓300以及400与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5的第二太阳轮36b一体旋转时,能够良好地抑制离合器鼓300的外筒部301的自由端部(图9中的左端部)因离心力而向外方扩展。另外,通过使离合器鼓300以内筒部303的顶端面与离合器鼓400的外侧壁部402a的背面抵接的方式与缩径部402n嵌合,能够通过外侧壁部402a高精度地对离合器鼓300在轴向上定位。
进而,在自动变速器25B中,在离合器C4的离合器鼓400(外筒部401)一体成形有环状的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环状的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与离合器鼓300以及活塞305一起划分形成用于解除在外侧的离合器C3的接合油室306内产生的离心油压的离心油压解除室308。如图8以及图9所示,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从外筒部401的外周面向外方延伸即在环状凹部402c的径向外侧向离合器鼓300的外筒部301的内周面延伸。并且,如图8以及图9所示,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的端面410z相比环状壁部402的外侧壁部402a的端面402z,位于离合器鼓400的自由端部(开放端)侧。
这样,通过在包括外筒部401、环状壁部402(外侧壁部402a、内侧壁部402b、缩径部402n)以及内筒部403的离合器C4的离合器鼓400上一体成形离合器C3用的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能够减少离合器C3以及C4的部件个数和组装工序,并且,能够容易使离合器鼓400中的各部分的精度、即外筒部401、环状壁部402、内筒部403以及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的位置精度提高。另外,通过使外筒部401、环状壁部402、内筒部403以及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一体成形,能够使外筒部401以及内筒部403作为加强筋发挥功能,并且确保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的壁厚,良好地确保离合器鼓400的强度,通过铝合金等轻量的材料构成离合器鼓400,而实现轻量化。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以相比离合器鼓400的外侧壁部402a位于第一以及第二行星齿轮机构30、35侧(图9中的左侧)的方式,从该外侧壁部402a在外筒部401的轴向上偏移。即,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的端面410z相比外侧壁部402a的端面402z位于离合器鼓400的自由端部(开放端)侧。这样,通过使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从外侧壁部402a沿外筒部401的轴向偏移,能够抑制在外筒部401的基端周边的应力集中,进一步提高离合器鼓400的强度。
另外,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的外周面与离合器C3的活塞305的内周面滑动接触,在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和活塞305的内周面之间,配置有D形环或O形圈这样的密封构件。由此,在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以及外侧壁部402a的背面(图8以及图9中的右侧的面)和活塞305之间,划分形成有离心油压解除室308。进而,在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的背面和活塞305之间配置有多个复位弹簧309。如上所述,离合器鼓300以内筒部303的顶端与离合器鼓400的外侧壁部402a的背面抵接的方式与缩径部402n嵌合。因此,能够提高由内筒部303支撑的活塞305、在活塞305和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之间配置的复位弹簧309的定位精度。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的背面也等间隔地形成向活塞305突出并与对应的复位弹簧309的一端接合的多个突起。
接着,参照图8至图11,对用于向离合器C3的接合油室306以及离心油压解除室308和离合器C4的接合油室406以及离心油压解除室408供给动作油的油路结构进行说明。此外,图10是图9的A-A线剖视图,图10的点划线的图中下侧表示图9中的点划线的左侧的范围,图10的点划线的图中上侧表示图9中的点划线的右侧的范围。另外,图11是表示从离合器鼓400的轴心侧观察内筒部403的内表面的状态的示意图,该图中的虚线表示套筒500的构件,该图中的双点划线表示前支撑件22f的构件。
如图8至图10所示,在自动变速器25B中,为了能相对于在离合器鼓300的内筒部303的周围划分形成的离合器C3的接合油室306和离心油压解除室308供排动作油,在离合器鼓400的内侧壁部402b形成有沿径向且呈放射状延伸的多条(与油孔303x相同数量,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条)接合油室用油路402x,和以从轴向观察不与该多条接合油室用油路402x重叠的方式与该多条接合油室用油路402x交替沿径向且呈放射状延伸的多条(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条)解除室用油路402y。各接合油室用油路402x与离合器鼓300的内筒部303的对应的油孔303x连通。各解除室用油路402y与在离合器鼓400的外侧壁部402a的背面和缩径部402n的外周面402o上以呈大致L字状延伸并且与离心油压解除室308连通的方式形成的多个凹部402r(参照图8以及图9)中的对应的一个连通。
这样,通过使接合油室用油路402x和解除室用油路402y形成在离合器鼓400的内侧壁部402b内的大致同一平面上,能够抑制离合器鼓400乃至离合器C3、C4的轴长的增加。进而,通过将接合油室用油路402x和解除室用油路402y在从轴向观察时交替形成,能够相对于环状的接合油室306和离心油压解除室308大致均匀地供给动作油。另外,在离合器鼓400的内筒部403上,在周向隔着间隔形成有分别与接合油室406连通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C4接合油室用油孔403x。
进而,在内筒部403的内周面上,分别在周向上隔着间隔并排形成有与接合油室用油路402x连通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C3接合油室用凹部(第二接合油室用凹部)403a,和与C4接合油室用油孔403x连通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C4接合油室用凹部(第一接合油室用凹部)403b。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C3接合油室用凹部403a和C4接合油室用凹部403b以一个一个地在离合器鼓400的轴向排列的方式配置在内筒部403的内周面。
而且,在内筒部403的内周面上,形成有与解除室用油路402y连通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C3解除室用凹部(第二解除室用凹部)403c和与C4解除室用油孔403y连通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C4解除室用凹部(第一解除室用凹部)403d,多个C3解除室用凹部和多个C4解除室用凹部相互隔着间隔在周向上排列,并且与C3接合油室用凹部403a以及C4接合油室用凹部403b在周向上隔着间隔排列。如图11所示,C3接合油室用凹部403a以及C4接合油室用凹部403b和C3解除室用凹部403c或C4解除室用凹部403d在周向上间隔L1,大于C3解除室用凹部403c和C4解除室用凹部403d在周向上的间隔L2。
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在将离合器鼓400支撑为能够自由旋转的前支撑件22f的筒状部220的外周面上,形成有都是环状的凹部(槽)的C3接合油压供给油路(第二接合油压供给油路)223、C4接合油压供给油路(第一接合油压供给油路)224以及解除室用供给油路(解除油供给油路)234。C3接合油压供给油路223以位于由筒状部220支撑的内筒部403的C3接合油室用凹部403a的内侧的方式,形成在该筒状部220的基端侧(图8中的右端侧),并经由在前支撑件22f上形成的多个径向油路221中的对应的某一个、多个轴向油路222中的对应的某一个、以及多个油孔225中的对应的某一个,与未图示的油压控制装置连接。
C4接合油压供给油路224以位于被筒状部220支撑的内筒部403的C4接合油室用凹部403b的内侧的方式,形成在该筒状部220的自由端侧(图8中的左端侧),并经由在前支撑件22f上形成的多个径向油路221中的对应的某一个、多个轴向油路222中的对应的某一个、以及多个油孔225中的对应的某一个与油压控制装置连接。另外,解除室用供给油路234以在筒状部22的轴向上位于C3接合油压供给油路223和C4接合油压供给油路224之间的方式形成在该筒状部220上,并经由在前支撑件22f上形成的多个径向油路221中的对应的某一个、多个轴向油路222中的对应的某一个、以及多个油孔225中的对应的某一个,与油压控制装置(排放油路)连接。
并且,如图11所示,在离合器鼓400的内筒部403内嵌合的套筒500上,形成有各自多个的油孔503以及504、各自多个的C3解除油供给孔(第二解除油供给孔)534c以及C4解除油供给孔(第一解除油供给孔)534d。油孔503以使内侧的C3接合油压供给油路223和外侧的C3接合油室用凹部403a连通的方式形成在套筒500上。另外,油孔504以使内侧的C4接合油压供给油路224和外侧的C4接合油室用凹部403b连通的方式,形成在套筒500上。
进而,C3解除油供给孔534c以使内侧的解除室用供给油路234和外侧的C3解除室用凹部403c连通并从该解除室用供给油路234向C3解除室用凹部403c供给动作油(解除油)的方式,形成在套筒500上。另外,C4解除油供给孔534d以使内侧的解除室用供给油路234和外侧的C4解除室用凹部403d连通,并从该解除室用供给油路234向C4解除室用凹部403d供给动作油(解除油)的方式,形成在套筒500上。
由此,经由前支撑件22f的油路221、222等供给至筒状部220的C3接合油压供给油路223的来自油压控制装置的动作油(离合器C3的接合油压),经由套筒500的油孔503、内筒部403的C3接合油室用凹部403a、内侧壁部402b的接合油室用油路402x、以及离合器鼓300的内筒部303的油孔303x,供给到离合器C3的接合油室306。另外,经由前支撑件22f的油路221、222等供给至筒状部220的C4接合油压供给油路224的来自油压控制装置的动作油(离合器C4的接合油压),经由套筒500的油孔504、内筒部403的C4接合油室用凹部403b以及C4接合油室用油孔403x供给至离合器C4的接合油室406。
进而,经由前支撑件22f的油路221、222等供给至筒状部220的解除室用供给油路234的来自油压控制装置的动作油(解除油即排放油),经由套筒500的C3解除油供给孔534c、内筒部403的C3解除室用凹部403c、内侧壁部402b的解除室用油路402y、以及凹部402r供给至离合器C3的离心油压解除室308。另外,经由前支撑件22f的油路221、222等供给至筒状部220的解除室用供给油路234的来自油压控制装置的动作油(解除油即排放油)经由套筒500的C4解除油供给孔534d、内筒部403的C4解除室用凹部403d、以及C4解除室用油孔403y供给至离合器C4的离心油压解除室408。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各自多个的C3解除油供给孔534c以及C4解除油供给孔534d以在周向上呈一列排列的方式(但也可以在轴向上稍微错开)配置在套筒500上。由此,能够从在前支撑件22f的筒状部220上形成的共用(单一)的解除室用供给油路234向C3解除油供给孔534c以及C4解除油供给孔534d供给动作油(解除油)。因此,在自动变速器25B中,能够抑制离合器鼓400的内筒部403即离合器C3以及C4的轴长的增加。
如以上说明那样,构成第二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25B的离合器(第一离合器)C4的离合器鼓(第一离合器鼓)400也具有:外筒部(第一外筒部)401,在轴向上延伸,并且与分离板(第一摩擦接合板)404s的外周部嵌合;内筒部(第一内筒部)403,在外筒部401的内侧在轴向上延伸,并且将活塞(第一活塞)405的受压部(内周部)405a支撑为能够自由移动;环状壁部402,以在外筒部401的内筒部403之间在径向上延伸的方式,与外筒部401以及内筒部403一体成形。另外,环状壁部402具有:缩径部(第一中间筒部)402n,在径向上位于外筒部401和内筒部403之间并在轴向上延伸;外侧壁部(第一外侧环状壁部)402a,在缩径部402n和外筒部401之间在径向上延伸;内侧壁部(第一内侧环状壁部)402b,在内筒部403和缩径部402n之间在径向上延伸。进而,在离合器C4的周围配置的离合器(第二离合器)C3的离合器鼓(第二离合器鼓)300以包围外筒部401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固定在离合器鼓400上。并且,在离合器鼓400上以从外筒部401的外周面向外方延伸的方式一体成形有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该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划分形成用于解除在离合器C3的接合油室(第二接合油室)306内产生的离心油压的离心油压解除室(第二解除油室)308,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的端面410z相比外侧壁部402a的端面402z位于离合器鼓400的开放端(自由端部)侧。由此,在自动变速器25B中,也能够减少离合器C4以及在该离合器C4的周围配置的离合器C3的部件个数和组装工序,并且确保强度,并使离合器C3以及C4轻量化。
进而,在构成自动变速器25B的离合器C3的离合器鼓300中,由于外侧的外筒部301和内侧的内筒部303分别作为加强筋发挥功能,因此能够良好地提高其强度。进而,通过使内筒部303的内周面303i焊接在离合器鼓400的外周面上,能够良好地确保两者的接合强度。其结果,在离合器鼓300旋转时,能够抑制离合器鼓300的外筒部301的自由端部(开放端)因离心力而向外方扩展。但是,也可以取代将内筒部303的内周面303i焊接在离合器鼓400的外周面上,而经由粘接剂粘贴在离合器鼓400的外周面上。
另外,在自动变速器25B中,也通过以端面410z相比外侧壁部402a的端面402z位于离合器鼓400的自由端部(开放端)侧的方式使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从外侧壁部402a沿外筒部401的轴向偏移,从而能够抑制在外筒部401的基端即外筒部401和外侧壁部402a的连续部(角部)周边的应力集中,使离合器鼓400的强度进一步提高。进而,通过使内筒部303的内周面303i和缩径部402n的外周面402o接合,能够良好地确保内筒部303以及离合器鼓400的缩径部402n的轴长、即内筒部303和离合器鼓400的接合长度,进一步提高两者的接合强度。
进而,在自动变速器25B中,离合器鼓300的内筒部303以其顶端面与离合器鼓400(环状壁部402)的外侧壁部402a的背面抵接的方式,与离合器鼓400的缩径部402n嵌合。由此,能够通过外侧壁部402a在轴向高精度地对离合器鼓300进行定位,并且,能够使由内筒部303支撑的活塞305、在活塞305和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之间配置的复位弹簧309的定位精度提高。
另外,构成自动变速器25B的离合器(第一离合器)C4的活塞405具有在轴向上向环状壁部402延伸的筒状的延伸部405c,离合器鼓400的环状壁部402具有:第二中间筒部420,比缩径部402n的外周面402o、即离合器鼓300以及400的接合面更接近内筒部403,并且向活塞405延伸形成;环状凹部402c,以比缩径部402n的外周面402o更接近内筒部403的方式形成,并且***(嵌合)活塞405的延伸部405c。并且,活塞405的延伸部405c***(嵌合)于环状壁部402的环状凹部402c内,在延伸部405c的内周面和第二中间筒部420的外周面421之间配置有密封构件90。由此,利用活塞405和环状壁部402,在延伸部405c的外周面的径向内侧划分形成离合器C4的接合油室(第一接合油室)406。
这样,通过使离合器C4的活塞405的延伸部405c的内周面和对环状壁部402的环状凹部402c进行规定的第二中间筒部420的外周面421滑动接触,并且,在延伸部405c的内周面和第二中间筒部420的外周面421之间配置密封构件90,来划分形成接合油室406,由此,使离合器鼓400和离合器鼓300的接合面与和延伸部405c的内周面滑动接触的第二中间筒部420的外周面421的距离变得更长。由此,在离合器鼓400(缩径部402n)的外周面402o焊接离合器鼓300时,能够良好地抑制因热影响使第二中间筒部420的外周面421产生变形。
在此,在离合器C4的离合器鼓400上一体成形有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该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410向环状凹部402c的径向外侧延伸并与离合器C3的活塞305相向,划分形成用于解除在接合油室306内产生的离心油压的离心油压解除室308。因此,需要在离合器鼓400(缩径部402n)的外周面402o焊接离合器鼓300前,预先在离合器鼓300内组装活塞405、复位弹簧409、密封构件等,但是,如上所述,在自动变速器25B中,离合器鼓400和离合器鼓300焊接后,能够良好地确保第二中间筒部420的外周面421的尺寸精度。因此,在离合器鼓400和离合器鼓300焊接后,无需进行第二中间筒部420的外周面421的表面处理和清洗。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离合器C4的尺寸精度和自动变速器25B整体的组装性。
另外,活塞405具有凹圆柱面405d,该凹圆柱面405d相比延伸部405c的内周面位于径向外侧,向与该延伸部405c相反一侧延伸,并且与在离合器C4的解除板407的外周部安装的密封构件91滑动接触。由此,从图9等可知,能够使离合器C4的离心油压解除室(第一解除油室)408的腔室直径(外径)大于接合油室406的腔室直径(外径),良好地确保离心油压解除室408中的离心油压的解除性能,并能够使复位弹簧409的刚性(弹簧常数)降低。其结果,能够降低在离合器C4接合时应供给接合油室406的油压(离合器C4的接合油压),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搭载自动变速器25B的车辆的油耗。
这样,在自动变速器25B中,通过使离合器C4的离心油压解除室408的腔室直径大于接合油室406的腔室直径,能够确保该离心油压解除室408中的离心油压的解除性能充分高。因此,在离合器C4中,如图8以及图9所示,能够在解除板407的内周部形成至少一个油孔407h,使离心油压解除室408中的离心油压的零基点B0向径向外侧挪动到油孔407h的最外周点(参照图9)。由此,使流入离心油压解除室408的动作油(解除油)的一部分从解除板407的油孔407h流出,用于第一行星齿轮机构30的太阳轮31和小齿轮33a的啮合部、小齿轮33b和小齿轮33a的啮合部、小齿轮33b和齿圈32的啮合部等的润滑。
并且,在自动变速器25B中,在与离合器鼓300一起构成鼓构件的离合器鼓400的内筒部403的内周面,在周向上隔着间隔形成有C3解除室用凹部(第二解除室用凹部)403c和C4解除室用凹部(第一解除室用凹部)403d,C3解除室用凹部403c与在径向上延伸并与外侧的离合器C3的离心油压解除室308连通的解除室用油路402y以及解除室用供给油路(解除油供给油路)234,C4解除室用凹部403d与以与内侧的离合器C4的离心油压解除室408连通的方式形成在内筒部403上的C4解除室用油孔403y以及解除室用供给油路234连通。
由此,能够在不改变在离合器C3的离心油压解除室(第二解除油室)308中的离心油压的零基点的情况下,使离合器C4的离心油压解除室408中的离心油压的零基点B0如上述那样向径向外侧移动。因此,在自动变速器25B中,能够良好地确保在离心油压解除室308以及408双方中的离心油压的解除性能。
即,通过在离合器鼓400的内筒部403的内周面独立地设置向解除室用油路402y供给动作油(解除油)的C3解除室用凹部403c和向C4解除室用油孔403y供给动作油(解除油)的C4解除室用凹部403d,从而能够在离心油压解除室308以及408中独立设定离心油压的零基点。其结果,在自动变速器25B中,能够使内侧的离合器(第一离合器)C4的离心油压解除室408中的解除性能和外侧的离合器(第二离合器)C3的离心油压解除室308中的解除性能的调整的自由度提高。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C3接合油室用凹部403a以及C4接合油室用凹部403b与C3解除室用凹部403c或C4解除室用凹部403d在周向上的间隔L1,设定为大于C3解除室用凹部403c和C4解除室用凹部403d在周向上的间隔L2。由此,良好地确保C3接合油室用凹部403a以及C4接合油室用凹部403b和C3解除室用凹部403c或C4解除室用凹部403d之间的密封性,更良好地抑制在C3接合油室用凹部403a和/或C4接合油室用凹部403b与C3解除室用凹部403c或C4解除室用凹部403d之间动作油进行往来。
进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离合器鼓400的内筒部403嵌合的套筒500上,以在周向上排成一列的方式配置有向C3解除室用凹部403c供给动作油(解除油)的多个C3解除油供给孔534c和向C4解除室用凹部403d供给动作油(解除油)的多个C4解除油供给孔534d,从相比内筒部403设置在内侧的共用的解除室用供给油路234向C3解除油供给孔534c以及C4解除油供给孔534d供给动作油(解除油)。由此,能够抑制离合器鼓400的内筒部403即离合器C3以及C4的轴长增加。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不言而喻,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外延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另外,用于实施上述发明的方式只不过是在发明内容部分记载的发明的具体的一个方式,并不对发明内容部分进行的发明的构件进行限定。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在变速装置、具有变速装置的动力传递装置的制造产业中利用。

Claims (16)

1.一种变速装置,具有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一离合器具有第一离合器鼓、第一活塞以及第一接合油室,所述第二离合器具有固定在所述第一离合器鼓的外周部上的第二离合器鼓、第二活塞以及第二接合油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离合器鼓包括:
第一外筒部,在轴向上延伸,并且与第一摩擦接合板的外周部嵌合,
第一内筒部,在所述第一外筒部的内侧在轴向上延伸,并且将所述第一活塞的内周部支撑为能够自由移动,
第一中间筒部,在径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外筒部和所述第一内筒部之间,并在所述轴向上延伸,
第一外侧环状壁部,在所述第一中间筒部和所述第一外筒部之间在径向上延伸,
第一内侧环状壁部,在所述第一内筒部和所述第一中间筒部之间在径向上延伸;
所述第一外筒部、所述第一内筒部、所述第一中间筒部、所述第一外侧环状壁部以及所述第一内侧环状壁部一体成形,
在所述第一离合器鼓上,以从所述第一外筒部的外周面向外方延伸的方式一体成形有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该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划分形成用于解除在所述第二离合器的所述第二接合油室内产生的离心油压的第二解除油室,
所述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的端面相比所述第一外侧环状壁部的端面,位于所述第一离合器鼓的开放端侧,
所述第二解除油室相对于所述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被划分形成在与所述第一离合器鼓的开放端相反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的所述端面是所述第一离合器鼓的开放端侧的面,
所述第一外侧环状壁部的所述端面是所述第一离合器鼓的开放端侧的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形成为从所述第一外筒部的外周面向外方延伸的圆环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除油室划分形成部形成为从所述第一外筒部的外周面向外方延伸的圆环状。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离合器鼓包括:
第二外筒部,在轴向上延伸,并且与第二摩擦接合板的外周部嵌合,
第二内筒部,在所述第二外筒部的内侧在轴向上延伸,并且将所述第二活塞的内周部支撑为能够自由移动,
第二环状壁部,以在所述第二外筒部和所述第二内筒部之间在径向上延伸的方式,与所述第二外筒部以及所述第二内筒部一体成形;
所述第二内筒部的内周面与所述第一离合器鼓的所述第一中间筒部的外周面接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离合器鼓的所述第二内筒部的顶端面与所述第一离合器鼓的所述第一外侧环状壁部抵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离合器鼓的所述第一中间筒部具有相比所述第一外筒部被缩径的外周面,
所述第二内筒部的内周面与所述第一中间筒部的所述外周面接合。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离合器鼓的所述第一中间筒部具有相比所述第一外筒部被缩径的外周面,
所述第二内筒部的内周面与所述第一中间筒部的所述外周面接合。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内筒部的内周面焊接在所述第一离合器鼓的所述第一中间筒部的外周面上。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内筒部的内周面焊接在所述第一离合器鼓的所述第一中间筒部的外周面上。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内筒部的内周面焊接在所述第一离合器鼓的所述第一中间筒部的外周面上。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内筒部的内周面焊接在所述第一离合器鼓的所述第一中间筒部的外周面上。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离合器鼓以及所述第二离合器鼓由铝合金形成,所述第二内筒部的内周面与所述第一离合器鼓的所述第一中间筒部的外周面进行电子束焊接。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离合器鼓以及所述第二离合器鼓由铝合金形成,所述第二内筒部的内周面与所述第一离合器鼓的所述第一中间筒部的外周面进行电子束焊接。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离合器鼓以及所述第二离合器鼓由铝合金形成,所述第二内筒部的内周面与所述第一离合器鼓的所述第一中间筒部的外周面进行电子束焊接。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离合器鼓以及所述第二离合器鼓由铝合金形成,所述第二内筒部的内周面与所述第一离合器鼓的所述第一中间筒部的外周面进行电子束焊接。
CN201480017019.5A 2013-04-30 2014-04-25 变速装置 Active CN1050742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95098 2013-04-30
JP2013-095098 2013-04-30
PCT/JP2014/061744 WO2014178351A1 (ja) 2013-04-30 2014-04-25 変速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74251A CN105074251A (zh) 2015-11-18
CN105074251B true CN105074251B (zh) 2017-03-15

Family

ID=5184347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7030.1A Active CN105051393B (zh) 2013-04-30 2014-04-25 变速装置
CN201480017019.5A Active CN105074251B (zh) 2013-04-30 2014-04-25 变速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7030.1A Active CN105051393B (zh) 2013-04-30 2014-04-25 变速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9719562B2 (zh)
EP (2) EP2947344B1 (zh)
JP (2) JP6052401B2 (zh)
CN (2) CN105051393B (zh)
WO (2) WO20141783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97730B2 (ja) * 2014-03-31 2017-09-20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変速装置
JP6428201B2 (ja) * 2014-11-28 2018-11-28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変速装置
DE102015207930A1 (de) * 2015-04-29 2016-11-03 Zf Friedrichshafen Ag Vorrichtung zum Betätigen mehrerer Schaltelemente einer Getriebeeinrichtung
FR3062695B1 (fr) * 2017-02-07 2019-03-22 Valeo Embrayages Mecanisme a double embrayages demontable
JP7040105B2 (ja) * 2018-02-20 2022-03-23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
FR3078374B1 (fr) * 2018-02-27 2020-09-18 Valeo Embrayages Porte-disques pour un mecanisme d'embrayage
DE102019201980A1 (de) 2019-02-14 2020-08-20 Robert Bosch Gmbh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für ein Elektrofahrzeug und Antriebseinheit für ein Elektrofahrzeug
US10914377B2 (en) * 2019-03-14 2021-02-09 Hamilton Sunstrand Corporation Coupled planetary gearbox
JP2021017913A (ja) * 2019-07-18 2021-02-15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摩擦締結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1512747B2 (en) 2020-01-09 2022-11-29 Cnh Industrial America Llc Balanced piston clutch
DE102020215912A1 (de) * 2020-12-15 2022-06-15 Zf Friedrichshafen Ag Anordnung mit einem Bauteil für ein Getriebe eines Fahrzeuge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31051U (zh) * 1988-02-29 1989-09-06
US5887690A (en) * 1994-05-04 1999-03-30 Zf Friedrichshafen Ag Clutch arrangement
CN101287935A (zh) * 2005-06-07 2008-10-1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包括离合器装置的自动变速器
CN101627230A (zh) * 2007-07-05 2010-01-13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的润滑油供给装置
CN101939571A (zh) * 2008-08-22 2011-01-05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46544A (ja) 1987-03-31 1988-10-13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変速機用摩擦要素のドラム内周部結着構造
JPH0627868Y2 (ja) 1988-02-29 1994-07-27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
JPH0218936U (zh) 1988-07-26 1990-02-08
JP3926412B2 (ja) * 1996-07-17 2007-06-06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回転数検出装置
JP2000205294A (ja) 1999-01-11 2000-07-25 Exedy Corp クラッチドラムの製造方法
JP3742532B2 (ja) 1999-06-08 2006-02-08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
JP2001340987A (ja) 2000-06-01 2001-12-11 Olympus Optical Co Ltd 溶接装置および溶接方法
SI2594265T1 (sl) 2002-11-26 2016-03-31 Institute Of Virology Slovak Academy Of Sciences CA-IX specifični inhibitorji
US6997298B2 (en) * 2004-05-14 2006-02-1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Dual clutch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powertrain
US7585243B2 (en) * 2005-11-17 2009-09-08 Aisin Aw Co., Ltd. Automatic transmission
DE102006014737A1 (de) 2006-03-30 2007-10-04 Zf Friedrichshafen Ag Vorrichtung zur Betätigung einer Lamellenkupplung in einem Getriebe
JP2007268575A (ja) 2006-03-31 2007-10-18 Sumitomo Denko Shoketsu Gokin Kk 異種金属材の接合方法、同方法で製造された機械部品とプラネタリキャリア
KR20090084972A (ko) * 2007-02-23 2009-08-05 아이신에이더블류 가부시키가이샤 자동 변속기
JP5130814B2 (ja) 2007-02-23 2013-01-30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
DE102008014517A1 (de) 2008-03-15 2009-09-17 Daimler Ag Kupplungslamellenträgereinheit
US8202198B2 (en) 2008-07-22 2012-06-1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Front wheel drive automatic transmission with a selectable one-way clutch
CN103148117A (zh) 2008-08-22 2013-06-12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
JP4640477B2 (ja) 2008-09-19 2011-03-02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用クラッチの製造方法
WO2011060763A2 (de) * 2009-11-20 2011-05-26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Kupplungseinrichtung
JP5681372B2 (ja) 2010-04-02 2015-03-04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減衰部構造
US8839928B2 (en) * 2010-12-02 2014-09-2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for a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US8534437B2 (en) 2010-12-09 2013-09-1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Centrifugally balanced hydraulic clutch assembly
JP5541255B2 (ja) 2011-03-30 2014-07-09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変速装置
JP5541259B2 (ja) * 2011-03-30 2014-07-09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油圧クラッチ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変速装置
JP5585566B2 (ja) * 2011-03-30 2014-09-10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変速装置
JP2013047634A (ja) 2011-08-29 2013-03-07 Fuji Electric Co Ltd 電離箱式放射線検出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31051U (zh) * 1988-02-29 1989-09-06
US5887690A (en) * 1994-05-04 1999-03-30 Zf Friedrichshafen Ag Clutch arrangement
CN101287935A (zh) * 2005-06-07 2008-10-1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包括离合器装置的自动变速器
CN101627230A (zh) * 2007-07-05 2010-01-13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的润滑油供给装置
CN101939571A (zh) * 2008-08-22 2011-01-05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4178350A1 (ja) 2017-02-23
JP6044710B2 (ja) 2016-12-14
US20160047426A1 (en) 2016-02-18
JP6052401B2 (ja) 2016-12-27
CN105051393A (zh) 2015-11-11
EP2993370B1 (en) 2017-08-23
WO2014178351A1 (ja) 2014-11-06
US9719562B2 (en) 2017-08-01
CN105051393B (zh) 2017-06-13
CN105074251A (zh) 2015-11-18
EP2947344A1 (en) 2015-11-25
US9958018B2 (en) 2018-05-01
WO2014178350A1 (ja) 2014-11-06
EP2993370A1 (en) 2016-03-09
EP2947344B1 (en) 2017-08-23
US20160053826A1 (en) 2016-02-25
JPWO2014178351A1 (ja) 2017-02-23
EP2947344A4 (en) 2016-06-15
EP2993370A4 (en) 2016-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74251B (zh) 变速装置
CN106104042B (zh) 变速装置
JP6135431B2 (ja) 摩擦係合要素
JP2006342845A (ja) 自動変速機のクラッチ装置
CN105026796B (zh) 动力传递装置
JP6119379B2 (ja) 動力伝達装置
JP6333613B2 (ja) オイルレシーバ
JP2013155850A (ja) バンドブレーキ装置
CN106133362B (zh) 变速装置
JP2014214857A (ja) 変速装置
JP2014190486A (ja) 多板クラッチ
JP6428201B2 (ja) 変速装置
JP6416608B2 (ja) 変速装置
WO2016129346A1 (ja) 動力伝達装置
JP2014190484A (ja) 多板クラッチ
JP2014190488A (ja) 多板クラッチ
JP6156201B2 (ja) 動力伝達装置
JP2014190487A (ja) 変速装置
JP2008032141A (ja) 自動変速機
JP2014190485A (ja) 多板クラッチ
JP2015098906A (ja) 変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