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28147A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28147A
CN104428147A CN201380036319.3A CN201380036319A CN104428147A CN 104428147 A CN104428147 A CN 104428147A CN 201380036319 A CN201380036319 A CN 201380036319A CN 104428147 A CN104428147 A CN 1044281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protuberance
air
vehicle
inflation ty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631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儿玉勇司
小石正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kohama Rub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kohama Rub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428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81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3/00Tyre sidewalls; Protecting, 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thereof
    • B60C13/02Arrangement of grooves or ri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5/00Inflatable pneumatic tyres or inner tubes
    • B60C5/12Inflatable pneumatic tyres or inner tubes without separate inflatable inserts, e.g. tubeless tyres with transverse section open to the ri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所述充气轮胎用于在抑制凸部的空气阻力的恶化和轮胎滚动阻力的增加的同时有效地降低车辆的空气阻力。在安装在车辆上时具有车辆内/外取向的充气轮胎(1)包括:沿轮胎周向方向设置在位于车辆内侧的轮胎侧部(S)上的多个凸部(9);和设置在位于车辆外侧的轮胎侧部(S)上的多个凹部,其中凸部(9)自轮胎侧部(S)起的突出高度大于4mm并且在10mm以下,凸部形成为长形凸部并且在横向上的弯曲刚性满足0.1MPa·mm4以上10,000MPa·mm4以下的范围。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具体涉及一种能用以改善轮胎周围的空气流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通常,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充气轮胎,其中当轮胎安装在车辆上时沿轮胎径向方向延伸的多个凸部(突起)以预定间隔沿轮胎周向方向设置在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轮胎侧部(轮胎侧面)上,并且当轮胎安装在车辆上时多个凹部在轮胎周向方向和轮胎径向方向上设置在位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轮胎侧部上。当安装在车辆上时,空气在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均匀地朝后方流动,但在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轮胎配置在轮胎房内,并且诸如车轴等其它构件配置在附近,因此空气流易于被扰乱。根据该充气轮胎,通过在位于空气流易于被扰乱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轮胎侧部上设置凸部而获得空气的流通促进效果和整流效果并且降低了空气阻力,并且通过设置在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轮胎侧部上的凹部而在车辆行驶时产生紊流,由于行驶时在轮胎后方产生的低压部而趋于向后方牵引轮胎的拖曳力减小,因此改善了燃料消耗。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专利申请公报No.2010-260378A
发明内容
本发明拟解决的问题
在如上所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充气轮胎中,凸部的高度在0.5mm以上4mm以下,但作为发明人等的研究结果是,已发现在凸部超出以上高度时显著获得降低空气阻力的流通促进效果和整流效果。然而,如果凸部的高度在上述高度以上,则凸部容易由于与轮胎的旋转相关的离心力和空气流产生的力而变形,因此难以充分获得上述效果。此外,当凸部变形时,凸部的耐久性恶化。然而,如果凸部的变形被过度抑制,则凸部的截面将增大并且轮胎的质量将增加,因此滚动阻力将趋于增加。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凸部的空气阻力的恶化和轮胎滚动阻力的增加的同时有效地降低车辆的空气阻力的充气轮胎。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实现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在安装在车辆上时具有车辆内/外取向,所述充气轮胎包括沿轮胎周向方向设置在位于车辆内侧的轮胎侧部上的多个凸部和设置在位于车辆外侧的轮胎侧部上的多个凹部,其中所述凸部自所述轮胎侧部起的突出高度大于4mm并且在10mm以下,所述凸部形成为长形凸部并且在横向上的弯曲刚性满足0.1MPa·mm4以上10,000MPa·mm4以下的范围。
从车辆前侧到后侧的空气流通过位于充气轮胎的车辆内侧的凸部而被促进和整流。因此,通过充气轮胎的车辆内侧的空气流的紊流度被抑制。另一方面,通过位于充气轮胎的车辆外侧的凹部使从车辆前侧到后侧的空气流成为紊流,并且在充气轮胎周围产生紊流边界层,这抑制了从充气轮胎的剥离。因此,通过充气轮胎的车辆外侧的空气流的铺开被抑制。结果是,通过的空气的铺开被抑制,因此车辆的空气阻力降低,并且能进一步提高燃料经济性。
此外,如果凸部的高度小于4mm,则凸部与空气流接触的范围小,因此难以由于凸部而获得更显著的流通促进效果和整流效果。此外,如果凸部的高度超过10mm,则凸部与空气流接触的范围大,因此凸部将提高空气阻力并且流通促进效果和整流效果小。就这一点而言,当凸部的高度大于4mm并且在10mm以下时,凸部与空气流适当接触,并且由此能由于凸部而获得更显著的流通促进效果和整流效果,并且能有效地降低车辆的空气阻力。
此外,当凸部的高度超过4mm时,凸部的空气阻力由于与轮胎的旋转相关的离心力和归咎于空气流的力而大,因此凸部容易变形并且难以充分获得上述效果。当凸部变形时,凸部的耐久性恶化。因此,凸部的横向弯曲刚性EI在0.1MPa·mm4以上。然而,如果凸部的变形被过度抑制,则凸部的截面将增大并且轮胎的质量将增加,因此滚动阻力将趋于增加,所以凸部的横向弯曲刚性EI在10,000(MPa·mm4)以下。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沿轮胎周向方向设置的凸部的数目满足10以上50以下的范围,并且横向宽度满足0.5mm以上5mm以下的范围。
当凸部的数目在10以下时,难以获得空气的流通促进效果和整流效果。另一方面,当凸部的数目超过50时,凸部将提高空气阻力并且空气的流通促进效果和整流效果变得更小,轮胎质量增加并且滚动阻力趋于增加。因此,优选地,凸部的数目在10以上50以下的范围内。此外,当凸部的宽度在0.5mm以下时,凸部会易于变形并且难以获得空气的流通促进效果和整流效果。另一方面,当凸部的宽度超过5mm时,凸部将提高空气阻力并且空气的流通促进效果和整流效果变得更小,轮胎质量增加并且滚动阻力趋于增加。因此,优选地,凸部的宽度处于0.5mm以上5mm以下的范围内。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凸部形成为在纵向上被分割成多个翅片的一排翅片。在所述一排翅片中,翅片在轮胎周向方向和轮胎径向方向上彼此重叠,并且总体沿轮胎径向方向延伸。
根据该充气轮胎,通过翅片的重叠来降低当轮胎侧部在轮胎周向方向和轮胎径向方向上弯曲时凸部中发生的应变,因此能提高凸部的耐久性。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凸部在纵向上相对于轮胎径向方向的倾角满足±60°的范围。
根据该充气轮胎,通过凸部的倾斜来降低当轮胎侧部在轮胎周向方向和轮胎径向方向上弯曲时凸部中发生的应变,因此能提高凸部的耐久性。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凹部的开口的直径尺寸满足0.5mm以上10mm以下的范围,并且深度满足0.3mm以上2mm以下的范围。
如果凹部的开口的直径尺寸在0.5mm以上并且深度在0.3mm以上,则能获得充分的紊流发生效果。另一方面,如果凹部的开口的直径尺寸在10mm以下并且深度在2mm以下,则能在不增大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获得紊流发生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充气轮胎能够在抑制凸部的空气阻力的恶化和轮胎滚动助力的增大的同时有效地降低车辆的空气阻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充气轮胎的子午线截面图。
图2是从车辆内侧看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气轮胎的局部外视图。
图3是从车辆外侧看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气轮胎的局部外视图。
图4是示出了一般的充气轮胎周围的空气流动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气轮胎周围的空气流动的说明图。
图6是示出高度小于或等于预定范围的凸部周围的空气流动的说明图。
图7是示出高度大于或等于预定范围的凸部周围的空气流动的说明图。
图8是示出高度处于预定范围内的凸部周围的空气流动的说明图。
图9是充气轮胎的局部外视图,示出了凸部的优选形式。
图10是充气轮胎的局部外视图,示出了凸部的优选形式。
图11是凸部的横向截面图。
图12是凸部的横向截面图。
图13是凸部的横向截面图。
图14是凸部的横向截面图。
图15是凸部的横向截面图。
图16是凸部的横向截面图。
图17是凸部的横向截面图。
图1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的充气轮胎的性能试验结果的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一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的构成要素包括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容易地替换的构成要素和与实施例的构成要素实质上相同的构成要素。此外,在实施例中记载的多个修改示例能在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范围内按需组合。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充气轮胎1的子午线截面图。在以下描述中,“轮胎径向方向”是指与充气轮胎1的旋转轴线(未示出)正交的方向;“轮胎径向方向内侧”是指轮胎径向方向上面向旋转轴线的一侧;并且“轮胎径向方向外侧”是指轮胎径向方向远离旋转轴线的一侧。“轮胎周向方向”是指以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轴线的周向方向。另外,“轮胎宽度方向”是指与所述旋转轴线平行的方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是指轮胎宽度方向上面向轮胎赤道面CL(轮胎赤道线)的一侧;并且“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是指轮胎宽度方向上远离轮胎赤道面CL的一侧。“轮胎赤道面CL”是指与充气轮胎1的旋转轴线正交并通过充气轮胎1的轮胎宽度中心的平面。轮胎宽度是位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部分之间沿轮胎宽度方向的宽度,或换言之,轮胎宽度方向上距离赤道面CL最远的部分之间的距离。“轮胎赤道线”是指,在轮胎赤道面CL上,沿充气轮胎1的轮胎周向方向的线。在本实施例中,“轮胎赤道线”与轮胎赤道面一样,都标以符号“CL”。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充气轮胎1包括胎面部2、位于胎面部2的两侧的胎肩部3以及从各胎肩部3顺次延续的侧壁部4和胎圈部5。另外,充气轮胎1包括胎体层6、带束层7和带束增强层8。
胎面部2由橡胶材料(胎面胶)形成,在充气轮胎1的轮胎径向方向最外侧暴露,并且其表面构成充气轮胎1的轮廓。胎面21形成在胎面部2的外周表面上,或确切地说,形成在当行驶时与路面接触的触地面上。胎面21沿轮胎周向方向延伸,并且在胎面21中设置有多个(该实施例中为4个)主槽22,这些主槽是与轮胎赤道线CL平行的直主槽。此外,多个主槽22在胎面21中形成沿轮胎周向方向延伸并与轮胎赤道线CL平行的多个肋状陆地部23。另外,虽然图中未明确示出,但在胎面21中设置有在各陆地部23中与主槽22交叉的横纹槽。陆地部23在轮胎周向方向上被横纹槽多次分割。另外,横纹槽形成为朝向胎面部2的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也就是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开口。注意,横纹槽可具有与主槽22连通的形式或可具有与主槽22不连通的形式。
胎肩部3是位于胎面2的轮胎宽度方向两外侧的位置。另外,侧壁部4暴露于充气轮胎1的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胎圈部5包括胎圈芯51和胎边芯52。胎圈芯51通过以环状方式卷绕钢丝(胎圈钢丝)而形成。胎边芯52是配置在通过胎体层6的轮胎宽度方向端部在胎圈芯51的位置折叠而形成的空间中的橡胶材料。
胎体层6的轮胎宽度方向端部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到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折叠在一对胎圈芯51上,并且胎体层6在轮胎周向方向上呈超环面形状被拉伸以形成轮胎的骨架。胎体层6由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成一定角度、沿轮胎子午线方向并置在轮胎周向方向上的多个胎体帘线(未示出)构成,并以涂层胶覆盖。胎体帘线由有机纤维(例如聚酯、人造丝、尼龙等)形成。设置了至少一层该胎体层6。
带束层7具有层叠有至少两层(带束71和72)的多层结构;在作为胎体层6的外周的轮胎径向方向外侧配置在胎面部2中;并且在轮胎周向方向上覆盖胎体层6。带束71和72由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成一定角度(例如从20度至30度)并置的多个帘线(未示出)构成,并以涂层胶覆盖。帘线由钢或有机纤维(例如聚酯、人造丝、尼龙等)形成。此外,重叠的带束71和72配置成使得其帘线互相交叉。
带束增强层8配置在为带束层7的外周的轮胎径向方向外侧,并且在轮胎周向方向上覆盖带束层7。带束增强层8由以涂层胶覆盖的多个帘线(未示出)构成,所述帘线并置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并且与轮胎周向方向大致平行(±5度)。帘线由钢或有机纤维(例如聚酯、人造丝、尼龙等)形成。图1所示的带束增强层8配置成覆盖带束层7的轮胎宽度方向端部。带束增强层8的构型不限于上述构型。尽管图中未明确示出,但可使用带束增强层8配置成覆盖全部带束层7的构型。或者,例如,可使用带束增强层8具有两个增强层的构型,其中带束增强层8形成为使得位于轮胎径向方向内侧的增强层在轮胎宽度方向上比带束层7长且配置成覆全部带束层7,并且位于轮胎径向方向外侧的增强层配置成仅覆盖带束层7的轮胎宽度方向端部。或者,例如,可使用带束增强层8具有两个增强层的构型,其中各增强层配置成仅覆盖带束层7的轮胎宽度方向端部。换言之,带束增强层8至少与带束层7的轮胎宽度方向端部重叠。另外,带束增强层8通过沿轮胎周向方向卷绕带状(例如宽度为10mm)的条形材料来提供。
在本实施例的充气轮胎1安装在车辆(未示出)上的情况下,指定相对于车辆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和外侧的取向。虽然在图中未明确示出,但取向的指定可以经由设置在侧壁部4上的标记示出。在下文中,将安装在车辆上时面向车辆内侧的一侧称为“车辆内侧”,并且将面向车辆外侧的一侧称为“车辆外侧”。注意,对车辆内侧和车辆外侧的指定并不限于安装在车辆上时的情况。例如,在被组装在轮辋上的情况下,设定轮辋相对于车辆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和外侧的取向。因此,在充气轮胎1被组装在轮辋上时的情况下,指定相对于车辆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车辆内侧)和外侧(车辆外侧)的取向。
图2是从车辆内侧看的、根据本实施例的充气轮胎的局部外视图。对于如上所述构造成的充气轮胎1,如图2所示,在位于车辆内侧的轮胎侧部S上设置有从轮胎侧部S的表面向轮胎的外侧突出的多个凸部9。
这里,“轮胎侧部S”在图1中是指自胎面部2的接地边缘T起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或换言之自轮辋检查线L起在轮胎径向方向外侧的范围内一致地延续的表面。另外,“接地边缘T”是指当充气轮胎1被组装在规定轮辋上并充填规定内压并且施加70%的规定负荷时充气轮胎1的胎面部2的胎面21与路面接触的区域的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两个最外边缘,并且接地边缘T沿轮胎周向方向延续。此外,“轮辋检查线L”是指用来确认轮胎是否已被正确地组装在轮辋上的线,并且通常是比轮辋凸缘更靠近轮胎径向方向外侧的环形凸线并且在胎圈部5的前侧面上沿与轮辋凸缘邻近的部分在轮胎周向方向上延续。
此处,“标准轮辋”是指日本汽车轮胎制造者协会(JATMA)所规定的“标准轮辋(standard rim)”、轮胎轮辋协会(TRA)所规定的“设计轮辋(Design Rim)”、或欧洲轮胎轮辋技术组织(ETRTO)所规定的“测量轮辋(Measuring Rim)”。“规定内压”是指JATMA所规定的“最大气压(maximum air pressure)”、TRA所规定的“各种冷充胀压力下的轮胎负载极限(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中的最大值和ETRTO所规定的“充胀压力(inflation pressures)”。注意,“规定负载”是指JATMA所规定的“最大负载能力(maximum loadcapacity)”、TRA所规定的“各种冷充胀压力下的轮胎负载极限(tire load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中的最大值和ETRTO所规定的“负载能力(load capacity)”。
凸部9例如如图2所示形成为由橡胶材料(可以是形成轮胎侧部S的橡胶材料或与该橡胶材料不同的橡胶材料)呈长形制成的凸部,并且沿轮胎周向方向以预定间隔配置在轮胎侧部S的范围内。
凸部9在与纵向交叉的横向上的截面形状呈半圆形、半椭圆、半长圆形、三角形、矩形、梯形形成,或截面的轮廓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圆弧。此外,凸部9的纵向截面形状可形成为一致的,或纵向截面形状可形成为变化的。另外,凸部9的端部可从轮胎侧部S的表面平滑地突出或可从轮胎侧部S的表面陡然突出。在图2中,凸部9形成为在轮胎侧部S的范围内的单个轮胎径向方向突条,但可在纵向上被多次分割。在凸部9被分割的情况下,并列在其轮胎周向方向上的另一凸部9可配置成在轮胎周向方向上与凸部9的在轮胎周向方向上邻接的分割子部分重叠。此外,图2中的凸部9呈直线形状形成,但它们可以在中间位置弯折或弯曲,并且可存在多个弯折部和弯曲部。此外,图2中的凸部9在轮胎径向方向上呈长形形成,但它们可以形成为相对于轮胎径向方向倾斜。
图3是从车辆内侧看的、根据本实施例的充气轮胎的局部外视图。如图3所示,对于如上所述构造成的充气轮胎1,在位于车辆外侧的轮胎侧部S上设置有从轮胎侧部S的表面向轮胎内侧凹入的多个凹部10。
凹部10例如如图3所示在轮胎侧部S的范围内以预定间隔配置在轮胎径向方向和轮胎周向方向上。
在轮胎侧部S的表面中开口的凹部10的开口形状可以是圆形、长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此外,凹部10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半圆形、半椭圆形、半长圆形、圆锥形、矩形等。注意,虽然图3中的凹部10以交错方式配置在轮胎径向方向和轮胎周向方向上,但它们可以成排配置在轮胎径向方向上或成排配置在轮胎周向方向上。
在这种充气轮胎1中,凸部9的高度大于4mm且在10mm以下。此外,凸部9的横向弯曲刚性EI在0.1MPa·mm4以上10,000MPa·mm4以下的范围内。这里,E是抗拉弹性模量(MPa),而I是面积惯性矩(mm4)。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的充气轮胎1具有沿轮胎周向方向设置在位于车辆内侧的轮胎侧部S上的多个凸部9和设置在位于车辆外侧的轮胎侧部S上的多个凹部10。
如其中示出一般的充气轮胎周围的空气流的图4所示,在不具有凸部9和凹部10的充气轮胎101周围由于车辆100的行驶而沿途中的箭头A的方向从车辆100的前侧到后侧产生空气流。该空气流在充气轮胎1的车辆内侧在充气轮胎1与车辆100之间产生紊流并从其通过。此外,在充气轮胎1的车辆外侧,空气流在向车辆外侧铺开的同时通过。结果是,通过车辆100的侧面的空气向外侧铺开,由此提高对车辆100的空气阻力。
相比而言,如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充气轮胎周围的空气流的图5所示,对于在车辆内侧设置有多个凸部9并且在车辆外侧设置有多个凹部10的充气轮胎1,从车辆100的前侧到后侧的空气流A通过位于充气轮胎1的车辆内侧的凸部9促进和整流。因此,正通过充气轮胎1的车辆内侧的空气流的紊流度被抑制。另一方面,通过位于充气轮胎1的车辆外侧的凹部10使从车辆100的前侧到后侧的空气流A成为紊流,并且在充气轮胎1周围产生紊流边界层,这抑制了充气轮胎1的剥离。因此,正通过充气轮胎1的车辆外侧的空气流的铺开被抑制。结果是,通过的空气的铺开被抑制,因此车辆100的空气阻力降低,并且能进一步提高燃料经济性。
此外,在这种充气轮胎1中,凸部9的高度大于4mm且在10mm以下。
如果凸部9的高度小于4mm,如示出高度在预定范围以下的凸部周围的空气流的图6的说明图所示,凸部9与空气流接触的范围小,因此难以由于凸部9而获得更显著的流通促进效果和整流效果。此外,如果凸部9的高度超过10mm,如示出高度在预定范围以上的凸部周围的空气流的图7的说明图所示,凸部9与空气流接触的范围大,因此凸部9将提高空气阻力并且流通促进效果和整流效果小。就这一点而言,对于本实施例的充气轮胎1,如示出高度在预定范围内的凸部周围的空气流的图8的说明图所示,凸部9适宜地与空气流接触,并且由此能由于凸部9而获得更显著的流通促进效果和整流效果,并且能有效地降低车辆100的空气阻力。
另外,对于根据本实施例的充气轮胎1,凸部9的横向弯曲刚性EI满足在0.1MPa·mm4以上10,000MPa·mm4以下的范围。
当凸部9的高度超过4mm时,凸部9的空气阻力由于与轮胎的旋转相关的离心力和归咎于空气流的力而大,因此凸部9容易变形并且难以充分获得上述效果。此外,当凸部9变形时,凸部9的耐久性恶化。因此,凸部9的横向弯曲刚性EI在0.1MPa·mm4以上。然而,如果凸部9的变形被过度抑制,则凸部9的截面将增大,轮胎的质量将增加,因此滚动阻力将趋于增加。因此,凸部9的横向弯曲刚性EI在10,000(MPa·mm4)以下。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的充气轮胎,能在抑制凸部9的空气阻力的恶化和轮胎滚动阻力的增加的同时有效地降低车辆的空气阻力。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充气轮胎中,沿轮胎周向方向设置的凸部9的数目满足10以上50以下的范围,并且横向宽度满足0.5mm以上5mm以下的范围。
当凸部的数目在10以下时,难以获得空气的流通促进效果和整流效果。另一方面,当凸部9的数目超过50时,凸部9将提高空气阻力并且空气的流通促进效果和整流效果变得更小,轮胎质量增加并且滚动阻力趋于增加。因此,优选地,凸部9的数目处于10以上50以下的范围内。此外,当凸部的宽度在0.5mm以下时,凸部9会易于变形并且难以获得空气的流通促进效果和整流效果。另一方面,当凸部9的宽度超过5mm时,凸部9将提高空气阻力并且空气的流通促进效果和整流效果变得更小,轮胎质量增加并且滚动阻力趋于增加。因此,优选地,凸部9的宽度处于0.5mm以上5mm以下的范围内。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充气轮胎1中,如示出具有优选的凸部形式的充气轮胎的局部外视图的图9所示,优选地,凸部9形成为在纵向上被分割成多个翅片91的一排翅片9A。在所述一排翅片9A中,翅片91在轮胎周向方向和轮胎径向方向上彼此重叠,并且总体沿轮胎径向方向延伸。
在图9中,凸部9形成为在纵向上被分割成三个翅片91的多排翅片9A,邻接的翅片91的突起在轮胎周向方向和轮胎径向方向上重叠,总体沿轮胎周向方向延伸。在图9中,翅片91沿一个方向顺次配置在轮胎周向方向上,但这不是限制条件。例如,尽管图中未示出,但凸部9可形成为在纵向上被分割成三个翅片91的一排翅片9A,并且翅片91可沿彼此不同的方向配置在轮胎周向方向上。
根据该充气轮胎1,通过翅片91的重叠来降低当轮胎侧部S在轮胎周向方向和轮胎径向方向上弯曲时凸部中发生的应变,因此能提高凸部9的耐久性。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充气轮胎1中,如示出具有优选的凸部形式的充气轮胎的局部外视图的图10所示,优选地,凸部9的纵向相对于轮胎径向方向的倾角θ满足范围±60°。
这里,凸部9的纵向是将凸部9的纵向两端部连接的直线,并且该直线相对于轮胎径向方向的倾角满足范围+60°至-60°。
根据该充气轮胎1,通过凸部的倾斜来降低当轮胎侧部S在轮胎周向方向和轮胎径向方向上弯曲时凸部中发生的应变,因此能提高凸部9的耐久性。如图9所示,当凸部9形成为在纵向上被分割成多个翅片91的多排翅片9A时,如果凸部9的纵向是将位于轮胎径向方向最内侧的翅片91的轮胎径向方向内侧端部和位于轮胎径向方向最外侧的翅片91的轮胎径向方向外侧端部连接的直线,则该直线相对于轮胎径向方向的倾角满足范围+60°至-60°。
此外,对于根据本实施例的充气轮胎1,凸部9的在横向上的截面轮廓由直线或曲线或直线与曲线的组合形成。
具体地,图11至17示出凸部在横向上的截面图。在图11中,凸部9在横向上的截面的轮廓由直线形成,并且凸部9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此外,在图12中,凸部9在横向上的截面的轮廓由直线形成,并且凸部9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此外,在图13中,凸部9在横向上的截面的轮廓由直线形成,并且凸部9的截面形状为梯形。此外,在图14中,凸部9在横向上的截面的轮廓由曲线形成,并且凸部9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此外,在图15中,凸部9在横向上的截面轮廓是直线与曲线的组合,并且凸部9的截面形状是在角部具有曲线的矩形,而从轮胎侧部S突出的部分由曲线形成。此外,在图16中,凸部9在横向上的截面轮廓是直线与曲线的组合,并且凸部9的截面形状是在角部具有曲线的三角形,而从轮胎侧部S突出的部分由曲线形成。此外,在图17中,凸部9在横向上的截面轮廓由曲线形成,并且凸部9的截面形状是半圆形,而从轮胎侧部S突出的部分由曲线形成。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充气轮胎1中,优选地,凹部10的开口的直径尺寸满足0.5mm以上10mm以下的范围,并且深度满足0.3mm以上2mm以下的范围。
如果凹部10的开口的直径尺寸在0.5mm以上并且深度在0.3mm以上,则能获得充分的紊流发生效果。另一方面,如果凹部10的开口的直径尺寸在10mm以下并且深度在2mm以下,则能在不增大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获得紊流发生效果。
示例
在示例中,在不同条件下对多个类型的充气轮胎执行针对燃料经济性的改善率、空气阻力的改善率和滚动阻力的性能试验(参看图18)。
在该性能试验中,将轮胎尺寸为195/65R15的充气轮胎组装在规定轮辋上并充胀至规定内压。然后,将充气轮胎安装在发动机排量为1,500cc+电动机辅助驱动的紧凑型前轮驱动车辆上。
评估燃料经济性改善率的方法:针对上述试验车辆以100km/h的速度在2km(总长)试验路线上行驶50圈的情况测量燃料经济性。基于测量结果,以常规例的充气轮胎的标准分(100.0)为基准对燃料经济性改善率评分。在该评分中,较大的分值表示提高的燃料经济性改善率。
在图18中,根据常规例的充气轮胎具有位于车辆内侧的凸部和位于车辆外侧的凹部,但凸部的高度和弯曲刚性处于规定范围之外。根据常规例的充气轮胎具有截面呈矩形的凸部,使得凸部的横向轮廓由直线形成(参看图11)。
在图18中,根据工作例1至15的充气轮胎具有位于车辆内侧的凸部和位于车辆外侧的凹部,并且凸部的高度和弯曲刚性处于规定范围内。此外,在根据工作例3至15的充气轮胎中,在轮胎周向方向上的凸部的数目和凸部的宽度处于规定范围内。此外,在根据工作例9和工作例13至15的充气轮胎中,凸部是多排翅片并且所述翅片在轮胎周向方向和轮胎径向方向上重叠。此外,在根据工作例10至15的充气轮胎中,凸部相对于轮胎径向方向的倾角处于规定范围内。此外,在根据工作例12至15的充气轮胎中,凹部的直径尺寸和深度处于规定范围内。根据工作例1至11、工作例13和工作例14的充气轮胎的凸部具有矩形截面,使得横向轮廓由直线形成(参看图11),根据工作例15的充气轮胎的凸部具有三角形截面(参看图12),并且根据工作例12的充气轮胎的凸部具有半圆形截面,使得横向轮廓由曲线形成(参看图14)。
如从图18的试验结果可见,对于根据工作例1至15的充气轮胎而言,轮胎周围的空气流和燃料经济性提高。
附图标记
1    充气轮胎
9    凸部
9A   一排翅片
91   翅片
10   凹部
S    轮胎侧部

Claims (5)

1.一种在安装在车辆上时具有车辆内/外取向的充气轮胎,包括:沿轮胎周向方向设置在位于车辆内侧的轮胎侧部上的多个凸部;和设置在位于车辆外侧的轮胎侧部上的多个凹部;
所述凸部自所述轮胎侧部起的突出高度大于4mm并且在10mm以下,所述凸部形成为长形凸部并且在横向上的弯曲刚性满足0.1MPa·mm4以上10,000MPa·mm4以下的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沿所述轮胎周向方向设置的凸部的数目满足10以上50以下的范围,并且横向宽度满足0.5mm以上5mm以下的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凸部形成为在纵向上分割成多个翅片的一排翅片,并且在所述一排翅片中,所述翅片在轮胎周向方向和轮胎径向方向上彼此重叠,并且总体沿轮胎径向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凸部在纵向上相对于轮胎径向方向的倾角满足范围±6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凹部的直径尺寸满足0.5mm以上10mm以下的范围,并且深度满足0.3mm以上2mm以下的范围。
CN201380036319.3A 2012-07-11 2013-05-01 充气轮胎 Pending CN10442814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55920 2012-07-11
JP2012-155920 2012-07-11
PCT/JP2013/062719 WO2014010297A1 (ja) 2012-07-11 2013-05-01 空気入りタイ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8147A true CN104428147A (zh) 2015-03-18

Family

ID=49915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6319.3A Pending CN104428147A (zh) 2012-07-11 2013-05-01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189315B2 (zh)
EP (1) EP2862730B1 (zh)
JP (1) JP6142798B2 (zh)
CN (1) CN104428147A (zh)
WO (1) WO201401029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0944A (zh) * 2016-12-20 2019-09-27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具有增强胎侧的轮胎
CN110382262A (zh) * 2017-03-30 2019-10-25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25112B2 (en) 2017-07-24 2022-01-18 Bridgestone Americas Tire Operations, Llc Sidewall treatment for cooling and aerodynamics
JP7037933B2 (ja) * 2017-12-25 2022-03-17 株式会社Subaru 整流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34812A1 (en) * 2006-03-16 2007-09-19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CN102026826A (zh) * 2008-03-10 2011-04-20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改性共轭二烯(共)聚合物的制造方法、改性共轭二烯(共)聚合物以及使用其的橡胶组合物和轮胎
CN102026829A (zh) * 2008-05-16 2011-04-20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JP2011168218A (ja) * 2010-02-19 2011-09-01 Bridgestone Corp 新交通車両用タイヤ
JP2011168219A (ja) * 2010-02-19 2011-09-01 Bridgestone Corp 重荷重用タイヤ
US20120097304A1 (en) * 2010-10-22 2012-04-26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CN102458885A (zh) * 2009-04-28 2012-05-16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38703A (ja) 1991-01-10 1992-08-26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170821B2 (ja) * 2003-05-30 2008-10-2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5147324B2 (ja) 2007-07-30 2013-02-20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242964B2 (ja) * 2007-07-30 2013-07-2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007173B2 (ja) 2007-07-30 2012-08-22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ATE543666T1 (de) 2007-07-30 2012-02-15 Bridgestone Corp Luftreifen
JP5222551B2 (ja) 2007-12-28 2013-06-26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KR20110000584A (ko) * 2008-05-20 2011-01-03 가부시키가이샤 브리지스톤 공기 타이어
JP4801702B2 (ja) * 2008-07-31 2011-10-2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115516B2 (ja) 2009-04-30 2013-01-09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251709B2 (ja) 2009-04-30 2013-07-31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RU2519575C2 (ru) 2009-04-30 2014-06-20 Бриджстоун Корпорейшн Шина
JP4904378B2 (ja) * 2009-05-27 2012-03-2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120060994A1 (en) * 2009-06-01 2012-03-15 Satoshi Hayashi Pneumatic tire
JP5576908B2 (ja) * 2012-08-06 2014-08-20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ランフラットタイヤ
JP2016119846A (ja) * 2014-12-24 2016-07-07 フジモリ産業株式会社 培養用ポケット部材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34812A1 (en) * 2006-03-16 2007-09-19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CN102026826A (zh) * 2008-03-10 2011-04-20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改性共轭二烯(共)聚合物的制造方法、改性共轭二烯(共)聚合物以及使用其的橡胶组合物和轮胎
CN102026829A (zh) * 2008-05-16 2011-04-20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2458885A (zh) * 2009-04-28 2012-05-16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JP2011168218A (ja) * 2010-02-19 2011-09-01 Bridgestone Corp 新交通車両用タイヤ
JP2011168219A (ja) * 2010-02-19 2011-09-01 Bridgestone Corp 重荷重用タイヤ
US20120097304A1 (en) * 2010-10-22 2012-04-26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0944A (zh) * 2016-12-20 2019-09-27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具有增强胎侧的轮胎
CN110382262A (zh) * 2017-03-30 2019-10-25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62730A4 (en) 2016-06-08
JP6142798B2 (ja) 2017-06-07
WO2014010297A1 (ja) 2014-01-16
JPWO2014010297A1 (ja) 2016-06-20
US10189315B2 (en) 2019-01-29
EP2862730B1 (en) 2017-06-21
EP2862730A1 (en) 2015-04-22
US20150183275A1 (en) 2015-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64064C1 (ru) Пневматическая шина
CN104364093B (zh) 充气轮胎
US10105992B2 (en) Pneumatic tire
US11173754B2 (en) Pneumatic tire
US9038684B2 (en) Pneumatic tire unit
WO2016167122A1 (ja) ランフラットタイヤ
WO2016051651A1 (ja) ランフラットタイヤ
JP541675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3018644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4718093A (zh) 充气轮胎
CN104364092A (zh) 充气轮胎
CN105473349A (zh) 充气轮胎
JP6044561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WO2016024593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541416B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KR20140044936A (ko) 공기 타이어
CN104428147A (zh) 充气轮胎
WO2019159544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9663154B2 (en) Resistance reduction structure for vehicle and vehicle
JP6492605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1629911A (zh) 充气轮胎
JP5966348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489917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24066771A (ja) タイヤ
JP2016203780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8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