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08973A - Bi/BiOCl复合光催化剂、原位还原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Bi/BiOCl复合光催化剂、原位还原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08973A
CN103908973A CN201410111839.2A CN201410111839A CN103908973A CN 103908973 A CN103908973 A CN 103908973A CN 201410111839 A CN201410111839 A CN 201410111839A CN 103908973 A CN103908973 A CN 1039089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ocl
catalyst
preparation
composite photo
nanometer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1183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光青
胡家佳
吕珺
吴玉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1011183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08973A/zh
Publication of CN1039089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089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及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Bi/BiOCl复合光催化剂、原位还原制备方法及其应用。Bi/BiOCl复合光催化剂,粒径为5~20nm的Bi纳米颗粒均匀分布于100~600nm的BiOCl纳米片上或1~3μm的BiOCl微球表面的纳米片上。Bi/BiOCl复合光催化剂由BiOCl光催化剂经过气相原位还原或液相原位还原制得。由于Bi纳米颗粒由BiOCl基体中原位生成,Bi与BiOCl之间界面晶格匹配度高,利于电荷迁移;Bi纳米颗粒分散性好,不宜形成团聚,具有很好的尺寸、分布可控性;Bi纳米颗粒与BiOCl结合良好,不易脱落。既能够提高BiOCl在紫外光下的光催化能力,还能拓展其光谱响应范围,获得可见光催化能力,可有效应用于光催化降解水体有机污染物。

Description

Bi/BiOCl复合光催化剂、原位还原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及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Bi/BiOCl复合光催化剂、原位还原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现代工农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残留农药和化肥等有机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类赖以生存的水体中,而光催化降解技术则为解决有机污染物的问题提供了一条绿色、可靠的途径,其中半导体光催化剂是光催化降解技术中的关键环节。BiOCl是一种新型层状半导体化合物,片状、花球状微纳结构的BiOCl显示出很好的紫外光催化性能。专利(公开号:CN102910673A)公开了一种BiOCl微花纳米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BiOCl的禁带宽度为3.4eV,只具有紫外光响应,如何获得BiOCl光催化剂的可见光响应、并进一步提升其光催化性能是众多研究人员所关注的。采用窄带隙半导体(如BiOBr、BiOI、Bi2S3、Ag2S等)和贵金属纳米颗粒(Ag、Au等)修饰是常用的方法,如专利(公开号:CN102068998A)公开了一种BiOBr/BiOCl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Xiong W(Xiong W,Zhao Q,Li X,et al.One-step synthesis offlower-like Ag/AgCl/BiOCl composite with enhancedvisible-light photocatalytic activity[J].CatalysisCommunications,2011,16(1):229-233)公开了一种具有良好可见光催化活性的Ag/AgCl/BiOCl复合光催化剂。
另外,在BiOCl的微纳结构上沉积纳米颗粒一种最重要的难题就是纳米颗粒容易团聚,其尺寸及分布难以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BiOCl纳米材料具有较宽的禁带宽度,只具有紫外光响应,而常用的化学法沉积窄带隙半导体、贵金属纳米颗粒等修饰手段易形成纳米颗粒的团聚,并且与BiOCl之间晶格匹配差,不利于二者之间的电荷传递。于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Bi/BiOCl复合光催化剂,实现在BiOCl纳米材料上原位生长Bi纳米颗粒,具有更高紫外脆化活性,并具有良好可见光响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Bi/BiOCl复合光催化剂,粒径为5~20nm的Bi纳米颗粒均匀分布于100~600nm的BiOCl纳米片上或1~3μm的BiOCl微球表面的纳米片上。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Bi/BiOCl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由BiOCl光催化剂经过气相原位还原或液相原位还原制得。
优选的,气相原位还原法是将BiOCl光催化剂置于氢气-氮气混合气氛中,加热至50~300℃,保温1~10h,实现在BiOCl上原位生长Bi纳米颗粒,制得Bi/BiOCl复合光催化剂。
优选的,液相原位还原法是将BiOCl光催化剂置于0.1mmol/L~1mol/L的硼氢化钾或硼氢化钠溶液中,于5~80℃条件下恒温反应5~600min,反应结束后清洗并烘干,实现在BiOCl上原位生长Bi纳米颗粒,制得Bi/BiOCl复合光催化剂。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BiOCl光催化剂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制备,将铋源溶解于溶剂A中形成浓度为0.1mmol/L~1mol/L的铋盐溶液,将可溶性氯化物溶解于溶剂B中形成浓度为0.1mmol/L~1mol/L的氯化物溶液,将氯化物溶液缓慢加入至铋盐溶液中形成混合溶液,持续搅拌5~60min,再将该混合溶液密封于100~180℃条件下保温1~20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清洗、离心分离、干燥。
优选的,所述铋源为硝酸铋或氯化铋,所述溶剂A为水、乙醇、乙二醇、乙二醇甲醚、甘露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氯化物为氯化氢、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溶剂B为水、乙醇、乙二醇、乙二醇甲醚、甘露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Bi/BiOCl复合光催化剂、原位还原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有益效果体现在:
1)、Bi/BiOCl复合光催化剂,由于Bi纳米颗粒由BiOCl基体中原位生成,Bi与BiOCl之间界面晶格匹配度高,利于电荷迁移;Bi纳米颗粒分散性好,不宜形成团聚,具有很好的尺寸、分布可控性;Bi纳米颗粒与BiOCl结合良好,不易脱落。
2)、Bi/BiOCl复合光催化剂,既能够提高BiOCl在紫外光下的光催化能力,还能拓展其光谱响应范围,获得可见光催化能力,可有效应用于光催化降解水体有机污染物。
3)、Bi/BiOCl复合光催化剂,在BiOCl微纳结构上原位还原Bi纳米颗粒,合成Bi/BiOCl的复合纳米结构,显示出更高的紫外光催化活性和可见光催化性能,并且原位还原过程可控。
4)、Bi/BiOCl复合光催化剂的原位还原制备方法,BiOCl的形态可由溶剂热合成工艺过程中的溶剂种类、温度、时间控制,获得相应片状或花球状微纳结构。BiOCl上的Bi纳米颗粒的尺寸、分布可由原位还原工艺参数,如还原方式、还原剂种类、浓度、温度、时间进行控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仅仅是对本发明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视为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以液相还原法制备Bi/BiOCl复合光催化剂,具体步骤如下:
①、BiOCl光催化剂的制备
将2mmol Bi(NO3)3·5H2O溶于25mL乙二醇中,2mmol NaCl溶于25mL去离子水中,待完全溶解后,在搅拌条件下将NaCl缓慢滴加入Bi(NO3)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转入反应釜中,150℃保温10h。取反应后沉淀物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分别离心洗涤若干次,所得粉末于40℃烘箱烘干备用。
②、Bi/BiOCl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
取步骤①中BiOCl粉末0.5g置于0.1mol/L KBH4水溶液中,50℃下超声反应10min。将反应后沉淀物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分别离心洗涤若干次,40℃烘干后制备出具有具有很好的尺寸、分布可控性并且Bi纳米颗粒与BiOCl结合良好的Bi/BiOCl复合光催化剂。
通过该工艺制备的Bi/BiOCl基体为约100~600nm的BiOCl纳米片,被还原的Bi颗粒均匀分布于BiOCl纳米片上,其大小约为5~20nm之间。紫外和可见光照射下均可在1h内完全降解甲基橙,效果明显优于没有经过还原的BiOCl粉末。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②中KBH4浓度改为0.05mol/L。
通过该工艺合成的Bi/BiOCl光催化剂约为100~600nm的纳米片,被还原的Bi纳米颗粒均匀分布于纳米片上,其颗粒大小约为5~20nm。紫外光及可见光照射下对模拟污染物甲基橙具有良好降解能力,紫外光10min内可完全降解甲基橙,可见光1h降解率可超过70%,效果明显优于没有经过还原的BiOCl粉末。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②中KBH4浓度改为0.025mol/L。
通过该工艺合成的Bi/BiOCl光催化剂约为100~600nm的纳米片,被还原的Bi纳米颗粒均匀分布于纳米片上,其颗粒大小约为5~20nm。紫外光及可见光照射下对模拟污染物甲基橙具有良好降解能力,紫外光10min内可完全降解甲基橙,可见光1h降解率可超过70%,效果明显优于没有经过还原的BiOCl粉末。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②中KBH4浓度改为0.0125mol/L。
通过该工艺合成的Bi/BiOCl光催化剂约为100~600nm的纳米片,被还原的Bi纳米颗粒均匀分布于纳米片上,其颗粒大小约为5~20nm。紫外光及可见光照射下对模拟污染物甲基橙具有良好降解能力,紫外光10min内可完全降解甲基橙,可见光1h降解率可超过60%,效果明显优于没有经过还原的BiOCl粉末。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②中KBH4浓度改为0.005mol/L。
通过该工艺合成的Bi/BiOCl光催化剂约为100~600nm的纳米片,被还原的Bi纳米颗粒均匀分布于纳米片上,其颗粒大小约为5~20nm。紫外光及可见光照射下对模拟污染物甲基橙具有良好降解能力,紫外光10min内可完全降解甲基橙,可见光1h降解率可超过60%,效果明显优于没有经过还原的BiOCl粉末。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①中NaCl的溶剂改为乙二醇。
通过该工艺合成的Bi/BiOCl为由纳米片组成的分级结构微球,微球直径大小约为1~3μm,Bi颗粒均匀分布于微球表面纳米片上,大小约为5~20nm。可见光照射下能够快速降解模拟污染物甲基橙,紫外和可见光照射下均可在1h内完全降解甲基橙,效果明显优于没有经过还原的BiOCl粉末。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①中NaCl的溶剂改为乙二醇,步骤②中KBH4浓度改为0.05mol/L。
通过该工艺合成的Bi/BiOCl光催化剂约为100~600nm的纳米片,被还原的Bi纳米颗粒均匀分布于纳米片上,其颗粒大小约为5~20nm。紫外光及可见光照射下对模拟污染物甲基橙具有良好降解能力,紫外光10min内可完全降解甲基橙,可见光1h降解率可超过70%,效果明显优于没有经过还原的BiOCl粉末。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①中NaCl的溶剂改为乙二醇,步骤②中KBH4浓度改为0.025mol/L。
通过该工艺合成的Bi/BiOCl光催化剂约为100~600nm的纳米片,被还原的Bi纳米颗粒均匀分布于纳米片上,其颗粒大小约为5~20nm。紫外光及可见光照射下对模拟污染物甲基橙具有良好降解能力,紫外光10min内可完全降解甲基橙,可见光1h降解率可超过70%,效果明显优于没有经过还原的BiOCl粉末。
实施例9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的步骤是①中Bi(NO3)3的溶剂改为0.1mol/L甘露醇溶液。
通过该工艺制备的Bi/BiOCl基体为约100~300nm的BiOCl纳米片,被还原的Bi颗粒均匀分布于BiOCl纳米片上,其大小约为5~20nm之间。紫外和可见光照射下均可在1h内完全降解甲基橙,效果明显优于没有经过还原的BiOCl粉末。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的步骤是①中Bi(NO3)3的溶剂改为去离子水。
通过该工艺制备的Bi/BiOCl基体为约200~600nm的BiOCl不规则纳米片,被还原的Bi颗粒均匀分布于BiOCl纳米片上,其大小约为5~20nm之间。紫外和可见光照射下均可在1h内完全降解甲基橙,效果明显优于没有经过还原的BiOCl粉末。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的步骤是①中Bi(NO3)3的溶剂改为乙醇溶液(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
通过该工艺制备的Bi/BiOCl基体为约200~600nm的BiOCl纳米片,被还原的Bi颗粒均匀分布于BiOCl纳米片上,其大小约为5~20nm之间。紫外和可见光照射下均可在1h内完全降解甲基橙,效果明显优于没有经过还原的BiOCl粉末。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的步骤是①中Bi(NO3)3的溶剂改为乙二醇甲醚。
通过该工艺制备的Bi/BiOCl基体为约300~600nm的BiOCl方形纳米片,被还原的Bi颗粒均匀分布于BiOCl纳米片上,其大小约为5~20nm之间。紫外和可见光照射下均可在1h内完全降解甲基橙,效果明显优于没有经过还原的BiOCl粉末。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的步骤是①中Bi(NO3)3的溶剂改为0.1mol/L甘露醇溶液。
通过该工艺制备的Bi/BiOCl基体为约100~300nm的BiOCl纳米片,被还原的Bi颗粒均匀分布于BiOCl纳米片上,其大小约为5~20nm之间。紫外和可见光照射下均可在1h内完全降解甲基橙,效果明显优于没有经过还原的BiOCl粉末。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的步骤是①中Bi(NO3)3和NaCl的含量全部改为1mmol。
通过该工艺制备的Bi/BiOCl基体为约100~600nm的BiOCl纳米片,被还原的Bi颗粒均匀分布于BiOCl纳米片上,其大小约为5~20nm之间。紫外和可见光照射下均可在1h内完全降解甲基橙,效果明显优于没有经过还原的BiOCl粉末。
实施例15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的步骤是①中Bi(NO3)3和NaCl的含量全部改为4mmol。
通过该工艺制备的Bi/BiOCl基体为约100~600nm的BiOCl纳米片,被还原的Bi颗粒均匀分布于BiOCl纳米片上,其大小约为5~20nm之间。紫外和可见光照射下均可在1h内完全降解甲基橙,效果明显优于没有经过还原的BiOCl粉末。
实施例16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的步骤是①中水热温度改为100℃。
通过该工艺制备的Bi/BiOCl基体为约100~400nm的BiOCl纳米片,被还原的Bi颗粒均匀分布于BiOCl纳米片上,其大小约为5~20nm之间。紫外和可见光照射下均可在1h内完全降解甲基橙,效果明显优于没有经过还原的BiOCl粉末。
实施例17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的步骤是①中水热温度改为125℃。
通过该工艺制备的Bi/BiOCl基体为约100~400nm的BiOCl纳米片,被还原的Bi颗粒均匀分布于BiOCl纳米片上,其大小约为5~20nm之间。紫外和可见光照射下均可在1h内完全降解甲基橙,效果明显优于没有经过还原的BiOCl粉末。
实施例18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的步骤是①中水热温度改为175℃。
通过该工艺制备的Bi/BiOCl基体为约200~600nm的BiOCl纳米片,被还原的Bi颗粒均匀分布于BiOCl纳米片上,其大小约为5~20nm之间。紫外和可见光照射下均可在1h内完全降解甲基橙,效果明显优于没有经过还原的BiOCl粉末。
实施例19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的步骤是①中水热温度改为200℃。
通过该工艺制备的Bi/BiOCl基体为约200~600nm的BiOCl纳米片,被还原的Bi颗粒均匀分布于BiOCl纳米片上,其大小约为5~20nm之间。紫外和可见光照射下均可在1h内完全降解甲基橙,效果明显优于没有经过还原的BiOCl粉末。
实施例20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的步骤是①中水热时间改为5小时。
通过该工艺制备的Bi/BiOCl基体为约100~400nm的BiOCl不规则纳米片,被还原的Bi颗粒均匀分布于BiOCl纳米片上,其大小约为5~20nm之间。紫外和可见光照射下均可在1h内完全降解甲基橙,效果明显优于没有经过还原的BiOCl粉末。
实施例21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的步骤是①中水热时间改为15小时。
通过该工艺制备的Bi/BiOCl基体为约200~600nm的BiOCl纳米片,被还原的Bi颗粒均匀分布于BiOCl纳米片上,其大小约为5~20nm之间。紫外和可见光照射下均可在1h内完全降解甲基橙,效果明显优于没有经过还原的BiOCl粉末。
实施例22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的步骤是①中NaCl改为KCl。
通过该工艺制备的Bi/BiOCl基体为约200~600nm的BiOCl纳米片,被还原的Bi颗粒均匀分布于BiOCl纳米片上,其大小约为5~20nm之间。紫外和可见光照射下均可在1h内完全降解甲基橙,效果明显优于没有经过还原的BiOCl粉末。
实施例23
①、BiOCl的制备
将2mmol BiCl3加入50mL蒸馏水中,搅拌反应均匀,转入反应釜中,150℃水热10小时。冷至室温后,将沉淀物用蒸馏水与无水乙醇离心洗涤若干次,40℃下干燥。
②、步骤与实施例1步骤②完全相同。
通过该工艺制备的Bi/BiOCl基体为约200~600nm的BiOCl纳米片,被还原的Bi颗粒均匀分布于BiOCl纳米片上,其大小约为5~20nm之间。紫外和可见光照射下均可在1h内完全降解甲基橙,效果明显优于没有经过还原的BiOCl粉末。
实施例24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的步骤是②中还原反应时间改为20分钟。
通过该工艺制备的Bi/BiOCl基体为约200~600nm的BiOCl纳米片,被还原的Bi颗粒均匀分布于BiOCl纳米片上,其大小约为5~20nm之间。紫外和可见光照射下均可在1h内完全降解甲基橙,效果明显优于没有经过还原的BiOCl粉末。
实施例25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的步骤是②中还原反应时间改为30分钟。
通过该工艺制备的Bi/BiOCl基体为约200~600nm的BiOCl纳米片,被还原的Bi颗粒均匀分布于BiOCl纳米片上,其大小约为5~20nm之间。紫外和可见光照射下均可在1h内完全降解甲基橙,效果明显优于没有经过还原的BiOCl粉末。
实施例26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的步骤是②中还原反应温度改为30℃。
通过该工艺制备的Bi/BiOCl基体为约200~600nm的BiOCl纳米片,被还原的Bi颗粒均匀分布于BiOCl纳米片上,其大小约为5~20nm之间。紫外和可见光照射下均可在1h内完全降解甲基橙,效果明显优于没有经过还原的BiOCl粉末。
实施例27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的步骤是②中还原反应温度改为40℃。
通过该工艺制备的Bi/BiOCl基体为约200~600nm的BiOCl纳米片,被还原的Bi颗粒均匀分布于BiOCl纳米片上,其大小约为5~20nm之间。紫外和可见光照射下均可在1h内完全降解甲基橙,效果明显优于没有经过还原的BiOCl粉末。
实施例28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的步骤是②中还原反应温度改为60℃。
通过该工艺制备的Bi/BiOCl基体为约200~600nm的BiOCl纳米片,被还原的Bi颗粒均匀分布于BiOCl纳米片上,其大小约为5~20nm之间。紫外和可见光照射下均可在1h内完全降解甲基橙,效果明显优于没有经过还原的BiOCl粉末。
实施例29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的步骤是②中还原剂改为NaBH4
通过该工艺制备的Bi/BiOCl基体为约200~600nm的BiOCl纳米片,被还原的Bi颗粒均匀分布于BiOCl纳米片上,其大小约为5~20nm之间。紫外和可见光照射下均可在1h内完全降解甲基橙,效果明显优于没有经过还原的BiOCl粉末。
实施例30
①、BiOCl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步骤①。
②、取0.5g BiOCl粉末置于管式马弗炉中,通入氮氢混合气,200℃保温2小时。
通过该工艺制备的Bi/BiOCl基体为约200~600nm的BiOCl纳米片,被还原的Bi颗粒均匀分布于BiOCl纳米片上,其大小约为5~20nm之间。紫外和可见光照射下均可在1h内完全降解甲基橙,效果明显优于没有经过还原的BiOCl粉末。
实施例31
①、BiOCl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步骤①。
②、步骤同实施例30中步骤②,不同的是保温时间改为5小时。
通过该工艺制备的Bi/BiOCl基体为约200~600nm的BiOCl纳米片,被还原的Bi颗粒均匀分布于BiOCl纳米片上,其大小约为5~20nm之间。紫外和可见光照射下均可在1h内完全降解甲基橙,效果明显优于没有经过还原的BiOCl粉末。
实施例32
①、BiOCl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步骤①。
②、步骤同实施例30中步骤②,不同的是保温时间改为10小时。
通过该工艺制备的Bi/BiOCl基体为约200~600nm的BiOCl纳米片,被还原的Bi颗粒均匀分布于BiOCl纳米片上,其大小约为5~20nm之间。紫外和可见光照射下均可在1h内完全降解甲基橙,效果明显优于没有经过还原的BiOCl粉末。
实施例33
①、BiOCl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步骤①。
②、步骤同实施例30中步骤②,不同的是保温温度改为100℃。
通过该工艺制备的Bi/BiOCl基体为约200~600nm的BiOCl纳米片,被还原的Bi颗粒均匀分布于BiOCl纳米片上,其大小约为5~20nm之间。紫外和可见光照射下均可在1h内完全降解甲基橙,效果明显优于没有经过还原的BiOCl粉末。
实施例34
①、BiOCl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步骤①。
②、步骤同实施例30中步骤②,不同的是保温温度改为150℃。
通过该工艺制备的Bi/BiOCl基体为约200~600nm的BiOCl纳米片,被还原的Bi颗粒均匀分布于BiOCl纳米片上,其大小约为5~20nm之间。紫外和可见光照射下均可在1h内完全降解甲基橙,效果明显优于没有经过还原的BiOCl粉末。

Claims (8)

1.一种Bi/BiOCl复合光催化剂,其特征在于:粒径为5~20nm的Bi纳米颗粒均匀分布于100~600nm的BiOCl纳米片上或1~3μm的BiOCl微球表面的纳米片上。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Bi/BiOCl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BiOCl光催化剂经过气相原位还原或液相原位还原制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Bi/BiOCl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气相原位还原法是将BiOCl光催化剂置于氢气-氮气混合气氛中,加热至50~300℃,保温1~10h,实现在BiOCl上原位生长Bi纳米颗粒,制得Bi/BiOCl复合光催化剂。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Bi/BiOCl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液相原位还原法是将BiOCl光催化剂置于0.1mmol/L~1mol/L的硼氢化钾或硼氢化钠溶液中,于5~80℃条件下恒温反应5~600min,反应结束后清洗并烘干,实现在BiOCl上原位生长Bi纳米颗粒,制得Bi/BiOCl复合光催化剂。
5.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Bi/BiOCl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iOCl光催化剂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制备,将铋源溶解于溶剂A中形成浓度为0.1mmol/L~1mol/L的铋盐溶液,将可溶性氯化物溶解于溶剂B中形成浓度为0.1mmol/L~1mol/L的氯化物溶液,将氯化物溶液缓慢加入至铋盐溶液中形成混合溶液,持续搅拌5~60min,再将该混合溶液密封于100~180℃条件下保温1~20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清洗、离心分离、干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Bi/BiOCl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铋源为硝酸铋或氯化铋,所述溶剂A为水、乙醇、乙二醇、乙二醇甲醚、甘露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Bi/BiOCl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物为氯化氢、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溶剂B为水、乙醇、乙二醇、乙二醇甲醚、甘露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Bi/BiOCl复合光催化剂在光催化降解水体有机污染物中的应用。
CN201410111839.2A 2014-03-21 2014-03-21 Bi/BiOCl复合光催化剂、原位还原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Pending CN1039089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11839.2A CN103908973A (zh) 2014-03-21 2014-03-21 Bi/BiOCl复合光催化剂、原位还原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11839.2A CN103908973A (zh) 2014-03-21 2014-03-21 Bi/BiOCl复合光催化剂、原位还原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08973A true CN103908973A (zh) 2014-07-09

Family

ID=51035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11839.2A Pending CN103908973A (zh) 2014-03-21 2014-03-21 Bi/BiOCl复合光催化剂、原位还原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08973A (zh)

Cited By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75133A (zh) * 2014-12-22 2015-04-01 聊城大学 一种Bi/BiOCl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4549375A (zh) * 2014-10-24 2015-04-29 阜阳师范学院 一种新颖复合光催化剂Bi2S3/BiOCl的合成及其应用
CN104971761A (zh) * 2015-07-01 2015-10-14 杭州臣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氮/硫掺杂卤化氧铋可见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2452A (zh) * 2015-07-14 2015-11-11 聊城大学 一种高可见光活性的K掺杂BiOCl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5396603A (zh) * 2015-12-08 2016-03-16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一种可见光响应型核壳结构的氯氧化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02494A (zh) * 2015-11-30 2016-04-20 马鞍山泓宇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晶面择优生长氯氧铋
CN105833887A (zh) * 2016-04-01 2016-08-10 合肥学院 一种BiOCl/β-FeOOH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36799A (zh) * 2016-03-22 2016-08-10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调控溴氧铋暴露晶面的方法
CN106334568A (zh) * 2016-10-08 2017-01-18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采用溶剂热一步法合成Bi/BiOCl复合纳米结构的方法
CN106807361A (zh) * 2017-02-28 2017-06-09 重庆工商大学 一种铋‑无定型钨酸铋‑三氧化二铋三元有机复合光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06955699A (zh) * 2016-01-11 2017-07-18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高效太阳能固氮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51422A (zh) * 2017-02-28 2017-08-18 重庆工商大学 无定形氧化铋复合光催化剂、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CN107469804A (zh) * 2016-06-08 2017-12-15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纳米颗粒铋负载的二氧化钛基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626333A (zh) * 2017-09-14 2018-01-26 青岛农业大学 一步水热法合成的三元复合光催化材料
CN108212141A (zh) * 2018-01-02 2018-06-29 温州大学 一种氧化铋/铋纳米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8435216A (zh) * 2018-04-17 2018-08-24 重庆工商大学 一种含有碘离子缺陷的铋复合碘氧化铋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80657A (zh) * 2018-05-21 2018-09-04 许昌学院 一种铋纳米片、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8554401A (zh) * 2018-05-14 2018-09-21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在氧化物基底上制备铋纳米粒子的方法
CN109126769A (zh) * 2018-10-19 2019-01-04 江西理工大学 原位自生长制备三氧化钨/钨酸锌复合光催化材料的方法
CN109158116A (zh) * 2018-07-24 2019-01-08 南昌航空大学 一锅法原位还原制备Bi/BiOBr/rGO光催化剂的方法及其在降解抗生素中的应用
CN109201090A (zh) * 2018-08-03 2019-01-15 江苏大学 碲化铋改性BiOCl形成光响应型花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还原固氮产氨的应用
CN109482213A (zh) * 2018-12-29 2019-03-19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Bi/(BiO)2CO3纳米花球状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9550509A (zh) * 2018-12-11 2019-04-02 常州大学 一种Bi/BiOBr/RGO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与应用
CN110152693A (zh) * 2019-06-21 2019-08-23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光催化还原co2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0201685A (zh) * 2019-06-05 2019-09-06 江南大学 一种具有调节能带位置功能的氯氧化铋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841711A (zh) * 2019-11-19 2020-02-28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超分子异质结有机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方法
CN110975892A (zh) * 2019-12-18 2020-04-10 重庆科技学院 一种紫外光催化降解油田废液有机物的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1250076A (zh) * 2020-03-25 2020-06-09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纳米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408363A (zh) * 2019-12-02 2020-07-14 杭州师范大学 一种用于氮气光电化学还原的催化剂制备方法
CN111545225A (zh) * 2020-04-17 2020-08-18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增强可见光响应的异质结构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46647A (zh) * 2021-07-22 2021-10-26 海南大学 一种缺陷型超薄纳米片自组装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3546171A (zh) * 2021-08-05 2021-10-26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光疗纳米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976147A (zh) * 2021-10-27 2022-01-28 汉江师范学院 一种Bi/Bi4O5Br2光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4433137A (zh) * 2022-02-16 2022-05-06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铋/氯氧化铋微球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573025A (zh) * 2022-03-15 2022-06-03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BiOCl及其多相复合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069276A (zh) * 2022-06-29 2022-09-20 广州尚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Bi/BiOCl复合纳米光催化剂在光催化降解挥发性有机物中的应用
CN115155629A (zh) * 2022-06-29 2022-10-11 衢州学院 一种Bi/BiPO4/BiOCl纳米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5779884A (zh) * 2022-12-12 2023-03-14 江苏大学 一种二维超薄铋烯纳米片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光催化co2还原转化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2007A (zh) * 2009-07-14 2009-12-16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可见光响应的磁性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
CN102910673A (zh) * 2012-10-19 2013-02-06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一种BiOCl微花纳米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2007A (zh) * 2009-07-14 2009-12-16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可见光响应的磁性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
CN102910673A (zh) * 2012-10-19 2013-02-06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一种BiOCl微花纳米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UNXIAN WENG ET.AL: "Facile in situ synthesis of a Bi/BiOCl nanocomposite with high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

Cited By (5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49375A (zh) * 2014-10-24 2015-04-29 阜阳师范学院 一种新颖复合光催化剂Bi2S3/BiOCl的合成及其应用
CN104475133A (zh) * 2014-12-22 2015-04-01 聊城大学 一种Bi/BiOCl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4971761A (zh) * 2015-07-01 2015-10-14 杭州臣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氮/硫掺杂卤化氧铋可见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2452A (zh) * 2015-07-14 2015-11-11 聊城大学 一种高可见光活性的K掺杂BiOCl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5502494A (zh) * 2015-11-30 2016-04-20 马鞍山泓宇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晶面择优生长氯氧铋
CN105396603A (zh) * 2015-12-08 2016-03-16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一种可见光响应型核壳结构的氯氧化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55699A (zh) * 2016-01-11 2017-07-18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高效太阳能固氮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55699B (zh) * 2016-01-11 2019-07-16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高效太阳能固氮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36799A (zh) * 2016-03-22 2016-08-10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调控溴氧铋暴露晶面的方法
CN105836799B (zh) * 2016-03-22 2017-11-21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调控溴氧铋暴露晶面的方法
CN105833887A (zh) * 2016-04-01 2016-08-10 合肥学院 一种BiOCl/β-FeOOH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69804A (zh) * 2016-06-08 2017-12-15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纳米颗粒铋负载的二氧化钛基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334568A (zh) * 2016-10-08 2017-01-18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采用溶剂热一步法合成Bi/BiOCl复合纳米结构的方法
CN106807361B (zh) * 2017-02-28 2019-02-15 重庆工商大学 一种铋-无定型钨酸铋-三氧化二铋三元有机复合光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07051422A (zh) * 2017-02-28 2017-08-18 重庆工商大学 无定形氧化铋复合光催化剂、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CN106807361A (zh) * 2017-02-28 2017-06-09 重庆工商大学 一种铋‑无定型钨酸铋‑三氧化二铋三元有机复合光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07051422B (zh) * 2017-02-28 2019-05-28 重庆工商大学 无定形氧化铋复合光催化剂、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CN107626333A (zh) * 2017-09-14 2018-01-26 青岛农业大学 一步水热法合成的三元复合光催化材料
CN107626333B (zh) * 2017-09-14 2020-03-31 青岛农业大学 一步水热法合成的三元复合光催化材料
CN108212141A (zh) * 2018-01-02 2018-06-29 温州大学 一种氧化铋/铋纳米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8212141B (zh) * 2018-01-02 2020-09-29 温州大学 一种氧化铋/铋纳米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8435216A (zh) * 2018-04-17 2018-08-24 重庆工商大学 一种含有碘离子缺陷的铋复合碘氧化铋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54401A (zh) * 2018-05-14 2018-09-21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在氧化物基底上制备铋纳米粒子的方法
CN108554401B (zh) * 2018-05-14 2020-11-27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在氧化物基底上制备铋纳米粒子的方法
CN108480657A (zh) * 2018-05-21 2018-09-04 许昌学院 一种铋纳米片、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158116A (zh) * 2018-07-24 2019-01-08 南昌航空大学 一锅法原位还原制备Bi/BiOBr/rGO光催化剂的方法及其在降解抗生素中的应用
CN109201090A (zh) * 2018-08-03 2019-01-15 江苏大学 碲化铋改性BiOCl形成光响应型花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还原固氮产氨的应用
CN109126769A (zh) * 2018-10-19 2019-01-04 江西理工大学 原位自生长制备三氧化钨/钨酸锌复合光催化材料的方法
CN109126769B (zh) * 2018-10-19 2021-03-16 江西理工大学 原位自生长制备三氧化钨/钨酸锌复合光催化材料的方法
CN109550509A (zh) * 2018-12-11 2019-04-02 常州大学 一种Bi/BiOBr/RGO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与应用
CN109550509B (zh) * 2018-12-11 2020-06-02 常州大学 一种Bi/BiOBr/RGO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与应用
CN109482213A (zh) * 2018-12-29 2019-03-19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Bi/(BiO)2CO3纳米花球状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0201685A (zh) * 2019-06-05 2019-09-06 江南大学 一种具有调节能带位置功能的氯氧化铋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201685B (zh) * 2019-06-05 2020-12-29 江南大学 一种具有调节能带位置功能的氯氧化铋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152693A (zh) * 2019-06-21 2019-08-23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光催化还原co2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0841711B (zh) * 2019-11-19 2022-06-14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超分子异质结有机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方法
CN110841711A (zh) * 2019-11-19 2020-02-28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超分子异质结有机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方法
CN111408363A (zh) * 2019-12-02 2020-07-14 杭州师范大学 一种用于氮气光电化学还原的催化剂制备方法
CN110975892A (zh) * 2019-12-18 2020-04-10 重庆科技学院 一种紫外光催化降解油田废液有机物的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0975892B (zh) * 2019-12-18 2022-08-19 重庆科技学院 一种紫外光催化降解油田废液有机物的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1250076A (zh) * 2020-03-25 2020-06-09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纳米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50076B (zh) * 2020-03-25 2022-08-0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纳米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545225A (zh) * 2020-04-17 2020-08-18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增强可见光响应的异质结构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46647A (zh) * 2021-07-22 2021-10-26 海南大学 一种缺陷型超薄纳米片自组装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3546647B (zh) * 2021-07-22 2023-03-31 海南大学 一种缺陷型超薄纳米片自组装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3546171A (zh) * 2021-08-05 2021-10-26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光疗纳米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976147B (zh) * 2021-10-27 2024-01-26 汉江师范学院 一种Bi/Bi4O5Br2光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3976147A (zh) * 2021-10-27 2022-01-28 汉江师范学院 一种Bi/Bi4O5Br2光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4433137A (zh) * 2022-02-16 2022-05-06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铋/氯氧化铋微球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433137B (zh) * 2022-02-16 2024-03-29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铋/氯氧化铋微球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573025A (zh) * 2022-03-15 2022-06-03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BiOCl及其多相复合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573025B (zh) * 2022-03-15 2023-11-21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BiOCl及其多相复合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069276A (zh) * 2022-06-29 2022-09-20 广州尚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Bi/BiOCl复合纳米光催化剂在光催化降解挥发性有机物中的应用
CN115155629A (zh) * 2022-06-29 2022-10-11 衢州学院 一种Bi/BiPO4/BiOCl纳米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5155629B (zh) * 2022-06-29 2023-05-02 衢州学院 一种Bi/BiPO4/BiOCl纳米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5779884A (zh) * 2022-12-12 2023-03-14 江苏大学 一种二维超薄铋烯纳米片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光催化co2还原转化应用
CN115779884B (zh) * 2022-12-12 2023-11-10 江苏大学 一种二维超薄铋烯纳米片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光催化co2还原转化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08973A (zh) Bi/BiOCl复合光催化剂、原位还原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920509B (zh) 介孔BiOX光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Zelekew et al. Synthesis of efficient silica supported TiO2/Ag2O heterostructured catalyst with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CN106824246B (zh) 一种TiO2/g-C3N4复合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Xu et al.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organic dyes under solar light irradiation combined with Er3+: YAlO3/Fe-and Co-doped TiO2 coated composites
Liu et al. Preparation an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ZnO/Fe2O3 nanotube composites
Saeed et al. Ag-Co3O4: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evaluation of its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towards degradation of rhodamine B dye in aqueous medium
Adam et al. Silica–tin nanotubes prepared from rice husk ash by sol–gel method: Characterization and its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CN106334568A (zh) 一种采用溶剂热一步法合成Bi/BiOCl复合纳米结构的方法
Motlagh et al. Sono-solvothermal fabrication of ball-flowerlike Bi2O7Sn2-Bi7O9I3 nanophotocatalyst with efficient solar-light-driven activity for degradation of antibiotic tetracycline
CN107362799B (zh) 一种二氧化钛/氧化亚铜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4117379B (zh) 一种可见光响应光催化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26287B (zh)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薄膜的制备工艺
CN102764649B (zh) 一种金属银负载型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Zhu et al. Highly efficient of molybdenum trioxide-cadmium titanate nanocomposites for ultraviolet light photocatalytic and antimicrobial application: Influence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Dwivedi et al. Size controlled synthesis an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anatase TiO2 hollow microspheres
CN1775349B (zh) 氧化钨修饰的可见光活性的纳米氧化钛光催化剂及其方法
Zhao et al. Polyoxometalates-doped TiO 2/Ag hybrid heterojunction: removal of multiple pollutants and mechanism investigation
CN102580720B (zh) 可见光响应的纳米氧化锌-氧化铋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53562B (zh) 多重改性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72313A (zh) 一步完成表面掺杂成型二氧化钛光催化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3272592A (zh) 一维载银二氧化钛纳米棒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7138148A (zh) 一种Bi2Ti2O7/Bi4Ti3O12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17241A (zh) 一种磷钨酸铜二氧化钛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485330A (zh) 一种氧化锌纳米线薄膜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