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33142B - 显影剂承载构件及其生产方法和显影组件 - Google Patents

显影剂承载构件及其生产方法和显影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33142B
CN103733142B CN201280038592.5A CN201280038592A CN103733142B CN 103733142 B CN103733142 B CN 103733142B CN 201280038592 A CN201280038592 A CN 201280038592A CN 103733142 B CN103733142 B CN 1037331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member
developer bearing
developer
represent
form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3859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33142A (zh
Inventor
松田拓真
岛村正良
明石恭尚
大竹智
伊藤稔
若林和仁
野口敦史
森裕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7331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31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331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314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 G03G15/081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donor member, e.g. surface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using magnetic brush
    • G03G15/0921Details concerning the magnetic brush roller structure, e.g. magnet configur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6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the element or component having a specified physical dimension
    • Y10T428/263Coating layer not in excess of 5 mils thick or equivalent
    • Y10T428/264Up to 3 m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较低环境依赖性的显影剂承载构件。本发明的显影剂承载构件包括基材和树脂层,所述树脂层包括丙烯酸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包括式(1)所示的单元和式(2)所示的单元。在式(1)中,R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2表示具有1‑4个碳原子的亚烷基。星号*表示与式(2)中的双星号**的结合部。在式(2)中,R3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4表示具有1‑4个碳原子的亚烷基;R5、R6和R7分别表示具有1‑18个碳原子的烷基;A表示阴离子。

Description

显影剂承载构件及其生产方法和显影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子照相设备的显影剂承载构件及其生产方法和显影组件。
背景技术
为赋予用于形成电子照相图像的显影剂(调色剂)适宜的摩擦带电性,PTL1提出了一种显影剂承载构件,其包括基材和设置在其上的包含含有季铵碱的共聚物作为粘结树脂的树脂层。
引用文献列表
专利文献
PTL1:日本专利No.03740274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作为本发明人研究的结果,已经发现,使用根据PTL1的显影剂承载构件,图像浓度依赖于其使用环境而下降,特别是其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期放置时,图像浓度下降,导致该图像浓度与在低温低湿环境下的图像浓度存在差异。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调色剂具有优异摩擦带电性能并可降低不同使用环境下的图像浓度变化的显影剂承载构件。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影组件,其可稳定地形成高等级电子照相图像。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显影剂承载构件包括基材和包含丙烯酸类树脂的树脂层,其中:丙烯酸类树脂具有下式(1)所示的单元(1),和下式(2)所示的单元(2)。
在式(1)中,R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2表示具有1-4个碳原子的亚烷基,和星号*表示与式(2)中的双星号**所示部分的结合部。
在式(2)中,R3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4表示具有1-4个碳原子的亚烷基;R5、R6和R7分别表示具有1-18个碳原子的烷基;A-表示阴离子;和双星号**表示与式(1)中的星号*所示部分的结合部。
根据本发明的生产显影剂承载构件的方法是一种生产包括基材和包含丙烯酸类树脂的树脂层的显影剂承载构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包含以下聚合反应A和B的反应获得丙烯酸类树脂:聚合反应A:选自下式(3)所示的单体(3)与选自下式(4)所示的单体(4)的单体之间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和聚合反应B:单体(3)的羟基与单体(4)的羟基间的脱水缩聚反应。
在式(3)中,R8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9表示具有1-4个碳原子的亚烷基。
在式(4)中,R10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11表示具有1-4个碳原子的亚烷基;R12、R13和R14各自独立地表示具有1-18个碳原子的烷基;和A-表示阴离子。
根据本发明的显影组件是一种显影组件,其包括具有调色剂颗粒的负摩擦带电性显影剂,容纳所述显影剂的容器,在其上承载和输送容器中容纳的显影剂的显影剂承载构件,和显影剂层厚度控制构件,当通过显影剂层厚度控制构件在显影剂承载构件上形成显影剂层时,将显影剂承载构件上的显影剂输送至面向静电潜像承载构件的显影区,并显影静电潜像承载构件具有的静电潜像,在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显影剂承载构件是上述显影剂承载构件。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对显影剂具有高摩擦带电性并具有较小图像浓度环境依赖性的显影剂承载构件和显影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显影组件的一实施方案的截面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显影组件的另一实施方案的截面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显影组件的又一实施方案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显影剂承载构件具有基材102和在基材102外周面上形成的树脂层101。树脂层101包含两个具有特定结构的单元的丙烯酸类树脂。
丙烯酸类树脂:
根据本发明的丙烯酸类树脂具有改进负摩擦带电性显影剂的摩擦带电量的功能。此外,由于丙烯酸类树脂具有特定交联结构,其可免受湿度影响。作为结果,无论何种工作环境,均可贡献高图像浓度。产生所述效果的丙烯酸类树脂具有下式(1)所示的单元(以下也称作“单元(1)”),和下式(2)所示单元(以下也称作“单元(2)”)。
在式(1)中,R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2表示具有1-4个碳原子的亚烷基,和星号*表示与式(2)中的双星号**所示部分的结合部。
在式(2)中,R3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4表示具有1-4个碳原子的亚烷基;R5、R6和R7分别表示具有1-18个碳原子的烷基;A-表示阴离子;和双星号**表示与式(1)中的星号*所示部分的结合部。
单元(1)和单元(2)可在其侧链保持相互化学连接以三维交联。当将该丙烯酸类树脂用在显影剂承载构件的树脂层中时,这带来了图像浓度的环境稳定性改进。
通过在特定结合部三维交联单元(1)和单元(2)获得上述效果的原因在理论上尚不清楚,推测如下。
丙烯酸类树脂中各单元保持热运动,随着它们的侧链的长度越长,运动性变高。单元(2)在季铵碱附近具有结合部,从而防止季铵碱发生运动。季铵碱趋于吸附水分子,因此防止季铵碱发生运动,由此丙烯酸类树脂具有较少的机会与大气中存在的任何水分发生接触,从而防止水分吸附在树脂层上。结果,如设想的,本发明的显影剂承载构件不易受环境水分影响,表现出良好的环境稳定性。同样地,上述运动随着环境温度升高而加速,而季铵碱保持不发生运动的丙烯酸类树脂不易受温度影响,从而,如设想的,本发明的显影剂承载构件表现出良好的环境稳定性。
单元(2)对显影剂承载构件承载的负摩擦带电性显影剂的摩擦带电量改进具有贡献。式(2)中,R5、R6和R7分别为具有1-18个碳原子的烷基。由于其均为具有1-18个碳原子的烷基,可防止丙烯酸类树脂结晶,并改进了与溶剂的相容性。由此,为获得均匀树脂层,将R5、R6和R7分别设定为具有1-18个碳原子的烷基。式(2)中选自R5、R6和R7的至少一个烷基可以是具有8-18个碳原子的长链烷基。由于可进一步改进显影剂承载构件的摩擦带电赋予性能,因此这是优选的。式(2)中,A-是卤素、无机酸和有机酸形式的阴离子,所述无机酸例如盐酸、氢溴酸、硫酸、磷酸和硝酸,所述有机酸例如羧酸和磺酸。A-可更优选为甲基磺酸根离子或对甲苯磺酸根离子,以进一步改进负摩擦带电性显影剂的摩擦带电量。
为了更好地控制上述丙烯酸类树脂的摩擦带电赋予性能,除上述单元(1)和单元(2)外,丙烯酸类树脂还可包含下式(5)所示的其他单元(以下也称作“单元(5)”)。
在式(5)中,R15表示卤素原子或甲基,R16表示具有1-18个碳原子的烷基。
可用于本发明的丙烯酸类树脂可通过(A)羟基改性丙烯酸单体与具有季铵碱的丙烯酸单体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和(B)羟基间的脱水缩聚反应制备。
羟基改性丙烯酸单体可包括下式(3)所示的单体(3)。
在式(3)中,R8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9表示具有1-4个碳原子的亚烷基。基于控制反应的观点,优选式(3)表示的是N-羟甲基丙烯酰胺或N-羟乙基丙烯酰胺。
具有季铵碱的丙烯酸单体可包括下式(4)所示的单体(4)。
在式(4)中,R10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11表示具有1-4个碳原子的亚烷基;R12、R13和R14各自独立地表示具有1-18个碳原子的烷基;和A-表示阴离子。
式(4)中,R12、R13和R14分别为具有1-18个碳原子的烷基。由于其均为具有不超过18个碳原子的烷基,可防止丙烯酸类树脂结晶,并改进了与溶剂的相容性。由于其相容性改进,当制成显影剂承载构件时,可均匀形成树脂层,并易于均匀地控制摩擦带电赋予性能。从而,基于易于制备丙烯酸类树脂的观点考虑,将R12、R13和R14分别设定为具有1-18个碳原子的烷基。在其中式(4)的R12、R13和R14中至少一个烷基为具有8-18个碳原子的长链烷基的单体的情况下,树脂层可进一步改进负摩擦带电性显影剂的摩擦带电量,由此这类单体是更优选的。
聚合反应:
本发明的丙烯酸类树脂可容易地通过采用上述单体(3)和单体(4)进行以下聚合反应获得。
聚合反应A:选自单体(3)和单体(4)的单体之间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和
聚合反应B:单体(3)的羟基与单体(4)的羟基间的脱水缩聚反应。
自由基聚合反应A和羟基间的脱水缩聚反应B可同步进行,但优选在自由基聚合反应A之后,进行羟基间的脱水缩聚反应,因为可降低任何残留单体的数量。
作为自由基聚合反应A,可采用任意已知的聚合工艺,例如本体聚合、悬浮聚合或乳液聚合。特别地,从可容易地控制反应的优点的角度,优选溶液聚合。
作为用于溶液聚合的溶剂,能够均匀溶解丙烯酸类树脂的是适宜的,并优选低级醇,如甲醇、乙醇、正丁醇或异丙醇。由于其为低级醇,制备时,用于形成树脂层的涂料可具有低粘度,可容易地预期树脂层的良好成膜性。使用时,还可任选地混合任意其它溶剂。作为用于溶液聚合的溶剂与单体组分的比例,聚合可优选采用基于100质量份单体组分为25质量份-400质量份的溶剂进行。为控制产物具有适宜的粘度,这是优选的。
单体混合物的聚合可例如通过在聚合引发剂的存在下,在惰性气体气氛中和50℃-100℃温度下加热单体混合物进行。聚合引发剂可包括以下:叔丁基过氧化-2-乙基己酸酯、过新戊酸枯酯、叔丁基过氧化月桂酸酯、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月桂酰、过氧化辛酰、过氧化二叔丁基、过氧化叔丁基枯基、过氧化二枯基、2,2’-偶氮二异丁腈、2,2’-偶氮二-(2-甲基丁腈)、2,2’-偶氮二(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二(4-甲氧基-2,4-二甲基戊腈)和二甲基2,2’-偶氮二(2-甲基丙酸酯)。
聚合引发剂可单独或两种或多种组合使用。通常,聚合通过将聚合引发剂添加至单体溶液中引发。然而,为使得任何未反应单体更少残留,可在聚合过程中添加部分聚合引发剂。还可采用通过紫外线或电子射线照射加速聚合的方法。这些方法还可组合使用。基于100质量份单体组分,聚合引发剂优选以0.05质量份-30质量份,特别是0.1质量份-15质量份的量使用。将聚合引发剂的用量设定在该范围内,能够减少残留单体,和有利于控制丙烯酸类树脂的分子量。关于聚合反应的温度,可根据使用的溶剂、聚合引发剂和单体组分设定。反应可在40℃-150℃温度下进行,从聚合反应的稳定进行的角度,这是优选的。
关于单体(4),可使用通过使下式(6)所示含缩水甘油基酯单体(6)与下式(7)所示季铵盐进行开环反应形成的单体。
在式(6)中,R17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18表示具有1-4个碳原子的亚烷基。在式(7)中,R19、R20和R21分别表示具有1-18个碳原子的烷基,和A-表示阴离子。
这些单体的反应可通过例如在50℃-120℃温度下在溶剂中加热含缩水甘油基酯单体和季铵盐进行。
还可使用通过使式(6)单体在酸组分存在下与有机胺反应形成的单体。
有机胺可包括以下:叔胺,如三甲胺、三乙胺、三辛胺、二甲基丁胺、二甲基辛胺、二甲基月桂胺、二甲基硬脂胺、二月桂基单甲胺和二甲基山嵛胺;和仲胺,如二甲胺、二乙胺、甲基丁胺、甲基辛胺、甲基月桂胺和甲基硬脂胺。
酸组分可包括以下:氢卤酸,如氢溴酸和盐酸;烷基卤化物,如甲基溴、甲基氯、丁基溴、丁基氯、辛基溴、辛基氯、月桂基溴、月桂基氯、十八烷基溴和十八烷基氯;和有机酸,如甲基磺酸和对甲基苯磺酸。
关于羟基间的脱水缩聚反应B,可在100℃-160℃温度下加热,通过上述溶液聚合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得到丙烯酸类树脂溶液,从而可在蒸发溶剂的同时进行反应。还可使用酸催化剂,如对甲苯磺酸或羟基萘磺酸,由于可容易地控制反应,因此这是优选的。这里,如果在采用包含丙烯酸类树脂溶液的涂料涂布基材前,过度进行羟基间的脱水缩聚反应B,丙烯酸类树脂会交联,使得难以均匀形成树脂层。从而,优选在施涂于基材上后加热涂料。
为控制丙烯酸类树脂电荷赋予性能,或控制丙烯酸类树脂在溶剂中的溶解性,在自由基聚合时,还可使用除上述以外的单体。这类其它单体可包括下式(8)所示的单体(8)。
在式(8)中,R22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23表示具有1-18个碳原子的烷基。式(8)中R23的碳原子数可适宜地设定,以控制丙烯酸类树脂在溶剂中的溶解性。
制备上述丙烯酸类树脂的各单体优选满足以下组成比,其中用a(摩尔)表示单体(3)的摩尔数,用b(摩尔)表示单体(4)的摩尔数,和用c(摩尔)表示单体(8)的摩尔数,a/(a+b+c)的值为0.4-0.8,b/(a+b+c)的值为0.2-0.6,和c/(a+b+c)的值为0.0-0.4。由于a/(a+b+c)的值为0.4以上,单体(3)与单体(4)间的反应加速,使得易于改进图像浓度的环境稳定性。由于b/(a+b+c)的值为0.2以上,制备显影剂承载构件时改进了负摩擦带电性显影剂的摩擦带电赋予性能,使得易于改进负摩擦带电性显影剂的摩擦带电量。由于a/(a+b+c)的值为0.8以下,和b/(a+b+c)的值为0.6以下,可容易地获得归因于添加单体(3)和单体(4)的上述效果。此外,由于c/(a+b+c)的值为0.4以下,还可容易地获得归因于添加单体(3)和单体(4)的上述效果。
此外,在上述组成比中,当丙烯酸类树脂中包含多种单体(3)时,满足单体(3)结构的多种单元的组成比的总摩尔数用a(摩尔)表示。同样,当丙烯酸类树脂中包含多种单体(4)时,满足单体(4)结构的多种单元的组成比的总摩尔数用b(摩尔)表示。此外,当丙烯酸类树脂中包含多种单体(8)时,满足单体(8)结构的多种单元的组成比的总摩尔数用c(摩尔)表示。
树脂层的体积电阻率:
在本发明中,为控制树脂层的体积电阻率,树脂层可优选在其中结合导电性颗粒。所述导电性颗粒可包括金属、金属氧化物和碳化物如炭黑和石墨的颗粒。树脂层可优选具有约104Ω·cm以下,特别地10-3Ω·cm-103Ω·cm的体积电阻率。
树脂层的表面粗糙度:
关于表面粗糙度,树脂层可优选具有约0.3μm-2.5μm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JIS B0601-2001)。关于将树脂层表面粗糙度控制为期望值的方法,其中喷砂其上要形成树脂层的基材以赋予其表面粗糙度,并在其上形成树脂层的方法或其中在树脂层中结合凹凸赋予颗粒的方法是可用的。
如何制备树脂层:
下面描述如何制备树脂层。树脂层可通过例如以下步骤形成。
(1)对单体实施自由基聚合以制备丙烯酸类树脂溶液的步骤;
(2)将丙烯酸类树脂溶液施涂至基材上的步骤;和
(3)干燥以硬化或固化通过在基材上涂布形成的湿涂层的步骤。
关于步骤(1)中自由基聚合(聚合反应A)的方法,优选上述溶液聚合法。
关于步骤(2)中将丙烯酸类树脂溶液施涂至基材上的方法,可使用已知方法如浸涂、喷涂或辊涂。为使得树脂层中组分均匀化,优选喷涂。
对于步骤(3)中干燥以硬化或固化,可优选采用已知的加热单元如热干燥器或红外加热器。通过该步骤,发生单体的羟基间脱水缩聚反应(聚合反应B)。此外,当干燥湿涂层以硬化或固化时,可在100℃-160℃温度下处理,这对于进行聚合反应B是优选的。
当使用其它材料如导电性颗粒或凹凸赋予颗粒以控制树脂层的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粗糙度时,可优选在步骤(1)和步骤(2)间进行下式步骤(4)。(4)分散并混合丙烯酸类树脂溶液和所述其它材料以使之进入涂料中的步骤。
为在步骤(4)中分散并混合所述材料,可优选使用利用珠粒的分散机,例如砂磨、油漆搅拌器、Daino磨或珍珠磨。
树脂层还可优选具有50μm以下,更优选4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4μm-30μm的层厚度,这是因为容易形成均匀层厚度的层。
基材:
所述基材可包括圆筒构件、圆柱构件或带状构件。用于基材的材料可包括非磁性金属或合金,如铝、不锈钢或黄铜。还可使用在基材上形成橡胶层或树脂层得到的那些作为基材。
显影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显影组件具有含调色剂颗粒的负摩擦带电性显影剂,其中容纳显影剂的容器,其上承载并输送容纳于容器中的显影剂的显影剂承载构件,和显影剂层厚度控制构件。然后,当通过显影剂层厚度控制构件在显影剂承载构件上形成显影剂层时,显影组件将显影剂承载构件上的显影剂输送至面向静电潜像承载构件的显影区,并显影静电潜像承载构件具有的静电潜像,在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其中,显影剂承载构件是上述根据本发明的显影剂承载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显影组件可以是利用磁性单组分显影剂或非磁性单组分显影剂的非接触型显影组件和接触型显影组件,和利用双组分显影剂的显影组件。特别地,本发明的显影组件特别优选用于利用磁性单组分显影剂或非磁性单组分显影剂的非接触型显影组件,所述非接触显影组件具有容易导致显影剂承载构件上的显影剂摩擦带电量不均的趋势。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磁性单组分非接触型显影组件的截面图。其具有用于容纳显影剂的容器(显影剂容器109),和用于在其上承载和输送容纳于容器中的具有磁性调色剂颗粒的磁性单组分显影剂(未显示)(磁性调色剂)的显影剂承载构件105。显影剂承载构件105装备有具有作为基材102的金属圆管和设置于其上的树脂层101的显影套筒103。此外,在显影套筒内,设置磁体(磁性辊)104,以使得磁性调色剂可磁力保持在套筒表面。同时,沿箭头B方向转动其上保持静电潜像的感光鼓106。然后,在显影剂承载构件105与感光鼓106彼此面对的显影区D,使显影剂承载构件105上的磁性调色剂吸附至静电潜像上,从而可形成磁性调色剂图像。
以下描述使用所述显影组件的显影方法。
将显影剂容器109分割成第一室112和第二室111,其中借助于搅动输送构件110,经由显影剂容器109和分隔构件113形成的开口,将装填在第一室112中的磁性调色剂输送至第二室111。第二室111中装备有防止磁性调色剂淤塞的搅动构件114。
显影剂容器具有作为显影剂层厚度控制构件的弹性刮板107,其由具有由橡胶如聚氨酯橡胶或硅橡胶制成的,或由金属如青铜或不锈钢制成的弹性片的弹性板形成。使该弹性刮板107通过介于其间的调色剂与显影剂承载构件105接触,或对其施压,并使调色剂在显影剂承载构件105上形成薄层,进行与图2所示非接触型显影组件相比更强的控制。在这类显影组件中,调色剂趋于受显影剂承载构件表面的摩擦带电赋予性能的影响,显影剂承载构件上保持的调色剂的摩擦带电量趋于变得不均匀。然而,即使在这类显影组件中,使用本发明的显影剂承载构件也能获得对负摩擦带电性显影剂的高摩擦带电赋予性能和不受任何工作环境影响的高图像浓度。
这里,可将弹性刮板107以线性压力4.9N/m-49N/m的接触压力压向显影剂承载构件105。从可优选控制调色剂层厚度的优点的角度,这是优选的。由于将弹性刮板107设定在线性压力4.9N/m以上的接触压力下,可以高精度控制显影剂承载构件上形成调色剂层厚度,并可防止在得到的图像中产生任何起雾或调色剂渗漏。此外,由于线性压力为49N/m以下,调色剂可具有适宜的摩擦力,并可防止调色剂劣化和熔融粘附在显影剂承载构件105和弹性刮板107上。
为使得承载在显影剂承载构件105上的磁性调色剂飞散至在感光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以显影该潜像,优选可由显影偏压电源108向显影剂承载构件105施加显影偏压。
当使用直流电压作为施加至显影剂承载构件105上的显影偏压时,电压优选对应于静电潜像区域电位与背景区域电位间的中间值。为了增强显影图像的浓度或改进其梯度,可向显影剂承载构件105施加交变偏压,以在显影区D形成方向交替反转的震荡电场(vibrating electric field)。在此情况下,优选将通过在其上叠加对应于静电潜像区域电位与背景区域电位中值的直流电压部分形成的交变偏压,作为施加至显影剂承载构件105的电压。
这里,在正常显影情况下,其中磁性调色剂被吸附至具有高电位的静电潜像上,使用可摩擦带电至与静电潜像极性相反极性的磁性调色剂。在反转显影的情况下,其中磁性调色剂被吸附至具有低电位的静电潜像上,使用可充电至与静电潜像极性相同极性的磁性调色剂。这里,高电位和低电位用绝对值表达。
上述实例是利用磁性单组分显影剂的非接触型显影组件。然而,本发明的显影组件还可用于接触型显影组件,其中显影剂承载构件上的显影剂层在显影区D中,以大于显影剂承载构件与感光鼓间距离的厚度形成。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利用磁性单组分显影剂的非接触型显影组件的另一个实例的截面图。其具有容纳显影剂的容器(显影剂容器209),和用于在其上承载和输送容纳于容器中的具有磁性调色剂颗粒磁性单组分显影剂(未显示)(磁性调色剂)的显影剂承载构件205。显影剂承载构件205装备有具有作为基材202的金属圆管和设置于其上的树脂层201的显影套筒203。此外,在显影套筒内,设置磁体(磁性辊)204,以使得磁性调色剂可磁力保持在套筒表面。同时,沿箭头B方向转动其上保持静电潜像的静电潜像承载构件(如感光鼓)206.然后,在显影剂承载构件205与感光鼓206彼此面对的显影区D,使显影剂承载构件205上的磁性调色剂吸附至静电潜像上,从而可形成磁性调色剂图像。
以下描述使用所述显影组件的显影方法。
将磁性调色剂由显影剂供给容器(未显示)经显影剂供给构件(如螺杆)215输送至显影剂容器209。显影剂容器209被分割成第一室212和第二室211,其中借助于搅动输送构件210,经由显影剂容器209和分隔构件213形成的开口,将装填在第一室212中的磁性调色剂输送至第二室211。第二室211中装备有防止磁性调色剂淤塞的搅动构件214。
显影剂容器以使得面向显影剂承载构件205其间留下约50μm以上且约500μm以下的缝隙的方式装备有磁性刮板207(显影剂层厚度控制构件)。从磁性辊204的磁极N1发出的磁力线会聚至磁性刮板处的缝隙,其中沿箭头A方向转动显影剂承载构件以在显影剂承载构件205上形成磁性调色剂薄层。此外,还可使用非磁性显影剂层厚度控制构件代替磁性刮板207。
作为调色剂颗粒相互间和磁性调色剂与显影剂承载构件205表面的树脂层201间摩擦的结果,磁性调色剂获得能够显影在感光鼓206上形成的静电潜像的摩擦带电电荷。在显影剂承载构件205上如此形成的磁性调色剂薄层厚度可优选远小于显影区D中显影剂承载构件205与感光鼓206间的最小缝隙。
为使得显影剂承载构件205承载的磁性调色剂飞散至感光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以显影该潜像,可优选将显影偏压由显影偏压电源208施加至显影剂承载构件205上。
图3是根据本发明使用非磁性调色剂的单组分非接触型显影组件的截面图。其上承载静电潜像的感光鼓306沿箭头B所示方向转动。显影剂承载构件305由基材(金属制圆管)302和在其表面上形成的树脂层301构成。作为基材,还可使用圆柱状构件代替金属制圆管,其中使用非磁性单组分显影剂(非磁性调色剂),从而基材302内部不具备任何磁体。
以下描述利用上述显影组件的显影方法。显影剂容器309内具有用于搅动和输送非磁性单组分显影剂312(非磁性调色剂)的搅动输送构件310。显影剂容器进一步具有与显影剂承载构件305接触的显影剂供给和剥离构件(RS辊)311,该构件将非磁性调色剂312供给至显影剂承载构件305,并剥离显影后残留在显影剂承载构件305表面的任意非磁性调色剂312。
RS辊311沿与显影剂承载构件305相同或相反方向转动,从而在显影剂容器302内,剥离任意残留在显影剂承载构件305上的非磁性调色剂312,并向其供给新鲜非磁性调色剂312。显影剂承载构件305在其上承载如此供给的非磁性调色剂312,并沿箭头A转动,从而将非磁性调色剂输送至显影剂承载构件305与感光鼓306彼此面对的显影区D。
承载在显影剂承载构件305上的非磁性调色剂通过显影剂层厚度控制构件307压向显影剂承载构件305表面,从而以均匀厚度形成该层。非磁性调色剂通过调色剂颗粒彼此摩擦、其与显影剂承载构件305摩擦和与显影剂层厚度控制构件307摩擦,提供足以显影在感光鼓306上形成的静电潜像的摩擦带电电荷。在显影剂承载构件305上形成的非磁性调色剂层可具有小于显影区内显影剂承载构件305与感光鼓306间最小缝隙的厚度。
为使得承载在显影剂承载构件305上的非磁性调色剂312飞散至在感光鼓306上形成的静电潜像以显影潜像,可从显影偏压电源308向显影剂承载构件305施加显影偏压。关于显影偏压308,其可以是直流电压和交变偏压,和其电压还可设定为与上述相同的电压。
在上述显影组件的显影剂容器中,RS辊311可优选为例如树脂、橡胶或海绵制的弹性辊。根据情况可使用带或刷构件代替RS辊311。
弹性刮板307优选也由相同材料制成,并具有与图1所示的磁性单组分非接触型显影组件的弹性刮板107相同的弯曲形状,并设定为压向显影剂承载构件305。弹性刮板307可在与图1所示的磁性单组分非接触型中压向显影剂承载构件105的弹性刮板107情况相同的接触压力下,与显影剂承载构件307接触。基于相似原因,这是优选的。
上述实例是非磁性单组分非接触型的,然而,其也可优选用于非磁性单组分接触型显影组件,其中显影剂承载构件上的非磁性单组分显影剂层以不小于显影区D内显影剂承载构件与感光鼓间缝隙间距的厚度形成。
显影剂:
根据本发明的显影剂(调色剂)具有粘结树脂,其包含着色剂、电荷控制剂、脱模剂和无机颗粒等。其可以是包含磁性材料作为必要组分的磁性调色剂,和不含任何磁性材料的非磁性调色剂。调色剂可优选具有在4μm-10μm范围内的质量平均粒径。这是因为可良好平衡调色剂的摩擦带电量或图像质量和图像浓度。只要调色剂具有10μm以下的质量平均粒径,即可防止以低再现性形成任何微点图像。另一方面,只要调色剂具有4μm以上的质量平均粒径,即可防止发生因不良摩擦带电导致的任何浓度下降。
关于调色剂的粘结树脂,可使用乙烯基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和酚醛树脂。其中,优选乙烯基树脂和聚酯树脂。基于改进摩擦带电特性的目的,可通过在调色剂颗粒中结合电荷控制剂(内部添加)或将电荷控制剂与调色剂颗粒共混(外部添加),将电荷控制剂用于调色剂中。所述电荷控制剂根据显影体系有利于最优电量的控制。
当在单组分显影组件中使用调色剂时,可使用其电荷量如上所述控制的调色剂作为显影剂,从而可容易地改进本发明显影剂承载构件的电荷赋予性能。
实施例
在以下实施例中,除非特别说明,否则“份”和“%”分别是指“质量份”和“质量%”。
1.测量物理性质的方法
首先描述涉及本发明的测量方法。
(1)丙烯酸类树脂分析方法:
采用热解GC/MS分析仪“VOYAGER”(商品名;Thermo Electron Inc.制)分析通过刮落显影剂承载构件的树脂层得到的样品,确定丙烯树脂的聚合物结构。分析在以下条件下进行,热解温度:600℃,柱:HP-1(15mx0.25mmx0.25mm);入口:温度300℃;狭缝:20.0;注射速率:1.2ml/min;加热:50℃(4min)至300℃(20℃/min)。
(2)树脂层的体积电阻率:
在100μm厚度的PET片上形成厚度7μm-20μm的树脂层,使用电阻率计“LORESTARAP”(商品名;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采用四点探针测量其体积电阻率。在20℃-25℃温度和50%RH-60%RH湿度环境下测量。
(3)显影剂承载构件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
根据JIS B0601(2001),采用表面粗糙度计“SURFCORDER SE-3500”(商品名;Kosaka Laboratory Ltd.制)测量显影剂承载构件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其在0.8mm截止(cut-off)、4mm测量长度和0.5mm/s供给速率条件下测量。其还在轴向3点(中点和由中点向两端各80mm位置)以及周向3点(间隔120度),即总计9点测量。然后,取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显影剂承载构件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
(4)树脂层的层厚度:
为测量树脂层的层厚度,使用控制器“LS-5500”(商品名;Keyence Corporation制)和传感头“LS-5040T”(商品名;Keyence Corporation制),其为采用激光测量圆柱外径的激光尺寸测量仪器。测量显影剂承载构件的外径尺寸时,将传感器分别固定在装备有显影剂承载构件固定夹和显影剂承载构件供给机构的仪器上。在沿其长度方向分割成30个区域的显影剂承载构件上30个点处测量,然后沿周向90度旋转显影剂承载构件,随后在30个点处进一步测量其外径,总计60个点。取由此求得的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样品构件的外径尺寸。预先测量基材的外径尺寸,形成树脂层后,再次测量外径,将它们之间的差值作为树脂层的层厚度。
2.材料种类
以下显示实施例中使用的丙烯酸类树脂溶液制备例,以及导电性颗粒和凹凸赋予颗粒的商业来源。
2-1.丙烯酸类树脂溶液的制备例
(1)丙烯酸类树脂溶液A-1的制备例:
在装备有搅拌器、冷凝器、温度计、氮气供给管和滴液漏斗的四颈可分离烧瓶中,混合以下材料,并搅拌至体系变均匀。
二甲基月桂胺: 31.4质量份
对甲苯磺酸: 25.4质量份
异丙醇: 80质量份
搅拌下,将上述材料加热至80℃温度,然后搅拌2小时,得到含季铵盐的溶液。冷却得到的溶液,然后向其中添加20.9质量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将得到的混合物加热至80℃温度,然后搅拌2小时,得到含季铵盐单体。
冷却得到的反应溶液,然后将22.3质量份N-羟甲基丙烯酰胺作为共聚组分供给至反应体系中,然后搅拌至体系均匀。接着,在继续搅拌的同时,将反应体系加热至内部达到70℃。向该体系中,通过滴液漏斗经1小时添加通过将1.0质量份2,2’-偶氮二异丁腈(AIBN)作为聚合引发剂溶解在50质量份异丙醇中制备的聚合引发剂溶液。滴加结束后,在引入氮气下回流的状态下,进一步进行反应5小时,并进一步向其中添加0.2质量份AIBN。然后,进行反应1小时以完成反应。
向如此得到的溶液中,添加0.1质量份对甲苯磺酸,并用异丙醇进一步稀释,得到具有40%固成分的丙烯酸类树脂溶液A-1。在150℃下加热并干燥该树脂溶液30分钟,得到丙烯酸类树脂。经分析,证实该丙烯酸类树脂包含式(9)的结构单元。
(2)丙烯酸类树脂溶液A-2~A-13的制备例
除了使用表1所示的单体和按表1所示比例配制外,以与丙烯酸类树脂溶液A-1相同的方式得到丙烯酸类树脂溶液A-2~A-13。接着,将其加热并干燥(150℃下30分钟),得到丙烯酸类树脂,经分析证实存在表2所示单元。
(3)丙烯酸类树脂溶液A-14的制备例
在装备有搅拌器、冷凝器、温度计、氮气供给管和滴液漏斗的四颈可分离烧瓶中,混合以下材料,并搅拌至体系变均匀。
二甲基月桂胺: 25.4质量份
盐酸(作为35%盐酸溶液中的有效组分): 9.6质量份
搅拌下,将上述材料加热至80℃温度,然后搅拌2小时,得到含季铵盐的溶液。干燥得到的溶液,然后向其中添加16.9质量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80质量份异丙醇。将得到的混合物加热至80℃温度,然后搅拌2小时,得到含季铵盐单体。
冷却得到的反应溶液,然后将48.1质量份N-羟甲基丙烯酰胺作为共聚组分供给至反应体系中,然后搅拌至体系均匀。接着,在继续搅拌的同时,将反应体系加热至内部达到70℃。向该体系中,通过滴液漏斗经1小时添加通过将1.0质量份2,2’-偶氮二异丁腈(AIBN)作为聚合引发剂溶解在50质量份异丙醇中制备的聚合引发剂溶液。滴加结束后,在引入氮气下回流的状态下,进一步进行反应5小时,并进一步向其中添加0.2质量份AIBN。然后,进行反应1小时以完成反应。
向如此得到的溶液中,添加0.1质量份对甲苯磺酸,并用异丙醇进一步稀释,得到具有40%固成分的丙烯酸类树脂溶液A-14。接着,将其加热并干燥(在150℃下30分钟),得到丙烯酸类树脂,其部分结构示于表2。
(4)丙烯酸类树脂溶液A-15~A-17的制备例
除了使用表1所示的单体以及按表1所示比例配制外,以与丙烯酸类树脂溶液A-14相同的方式得到丙烯酸类树脂溶液A-15~A-17。接着,将其加热并干燥(在150℃下30分钟),得到丙烯酸类树脂,经分析证实存在表2所示单元。
(5)丙烯酸类树脂溶液A-18~A-22和a-4的制备例
除了使用表1所示的单体以及按表1所示比例配制外,以与丙烯酸类树脂溶液A-1相同的方式得到丙烯酸类树脂溶液A-18~A-22和a-4。接着,将其加热并干燥(在150℃下30分钟),得到丙烯酸类树脂,经分析证实存在表2所示单元。
(6)丙烯酸类树脂溶液a-1的制备例:
在装备有搅拌器、冷凝器、温度计、氮气供给管和滴液漏斗的四颈可分离烧瓶中,混合以下材料,并搅拌至体系变均匀。
二甲基月桂胺: 31.5质量份
对甲苯磺酸: 25.4质量份
异丙醇: 80质量份
搅拌下,将上述材料加热至80℃温度,然后搅拌2小时,得到含季铵盐的溶液。冷却得到的溶液,然后向其中添加21.0质量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将得到的混合物加热至80℃温度,然后搅拌2小时,得到含季铵盐单体。
冷却得到的反应溶液,然后将22.2质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共聚组分供给至反应体系中,然后搅拌至体系均匀。接着,在继续搅拌的同时,将反应体系加热至内部达到70℃。向该体系中,通过滴液漏斗经1小时添加通过将1.0质量份2,2’-偶氮二异丁腈(AIBN)作为聚合引发剂溶解在50质量份异丙醇中制备的聚合引发剂溶液。滴加结束后,在引入氮气下回流的状态下,进一步进行反应5小时,并进一步向其中添加0.2质量份AIBN。然后,进行反应1小时以完成反应。
用异丙醇进一步稀释如此得到的溶液,得到具有40%固成分的丙烯酸类树脂溶液a-1。然后加热并干燥该树脂溶液(在150℃下30分钟),得到丙烯酸类树脂,其中未证实存在单元(1)和单元(2)。
(7)丙烯酸类树脂溶液a-2的制备例:
在装备有搅拌器、冷凝器、温度计、氮气供给管和滴液漏斗的四颈可分离烧瓶中,混合以下材料,并搅拌至体系均匀。
N-羟甲基丙烯酰胺 60.2质量份
甲基丙烯酸甲酯 39.8质量份
异丙醇 100质量份
搅拌下,将上述材料加热至70℃温度。向得到的混合物中,通过滴液漏斗经1小时添加通过将1.0质量份2,2’-偶氮二异丁腈(AIBN)作为聚合引发剂溶解在50质量份异丙醇中制备的聚合引发剂溶液。滴加结束后,在引入氮气下回流的状态下,进一步进行反应5小时,并进一步向其中添加0.2质量份AIBN。然后,进行反应1小时以完成反应。
用异丙醇进一步稀释如此得到的溶液,得到具有40%固成分的丙烯酸类树脂溶液a-2。然后加热并干燥该树脂溶液(在150℃下30分钟),得到丙烯酸类树脂,其中未证实存在单元(1)和单元(2)。
(8)丙烯酸类树脂溶液a-3的制备例
除了使用表1所示的单体以及按表1所示比例配制外,以与丙烯酸类树脂溶液a-2相同的方式得到丙烯酸类树脂溶液a-3。接着,将其加热并干燥(在150℃下30分钟),得到丙烯酸类树脂,其中未证实存在单元(1)和单元(2)。
pbm:质量份
MAA:N-羟甲基丙烯酰胺
EAA:N-羟乙基丙烯酰胺
G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GA: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PPTS:对甲苯磺酸
MSA:甲基磺酸
n-BMA:甲基丙烯酸正丁酯
OMA:甲基丙烯酸辛酯
RMA:甲基丙烯酸月桂酯
MMA:甲基丙烯酸甲酯
表2
PPTS:对甲苯磺酸
MSA:甲基磺酸
2-2.导电性颗粒
关于显影剂承载构件使用的导电性颗粒,使用以下颗粒。
导电性颗粒B-1:“TOKA BLACK#5500”(商品名;可由Tokai Carbon Co.,Ltd.获得)
导电性颗粒B-2:石墨颗粒“CSP-E”(商品名;可由Nippon Graphite Industries,Ltd.获得;平均一次粒径:4.6μm)。
2-3.凹凸赋予颗粒
关于在显影剂承载构件中使用的凹凸赋予颗粒,使用以下颗粒。
凹凸赋予颗粒C-1:“NICABEADS ICB-0520”(商品名;可由Nippon Carbon Co.,Ltd.获得)
实施例1
(1)显影剂承载构件D-1的制备:
以如下方式制备显影剂承载构件D-1。首先,混合以下材料,并将所得混合物采用砂磨机“Horizontal-type Ready Mill NVM-03”(商品名;AIMEX Co.,Ltd.制)(玻璃珠直径1.0mm,填充率85%)分散处理,从而得到涂布液。
丙烯酸类树脂溶液A-1: 250质量份
(固成分:100质量份)
准备与安装在“LASER JET 4350n”(商品名;Hewlett-Packard Co.制)的纯部件(pure-part)盒“LASER JET Q5942A Print Cartridge Black”(商品名;Hewlett-PackardCo.)的显影剂承载构件的铝制圆筒管具有相同形状的物品作为基材。将基材两端分别遮蔽6mm,然后使基材的轴与垂直向(vertical)平行放置。随后,在1,500rpm下旋转该基材,并用涂布液涂布,同时以35mm/秒降低喷枪,以使作为硬化的结果涂层厚度达到7μm的方式形成涂层。随后,通过在150℃温度的热空气干燥箱中加热30分钟硬化涂层,得到显影剂承载构件D-1。
(2)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形成,和利用其的图像评价:
将磁性辊设置在得到的显影剂承载构件D-1中,并将其安装在盒“LASERJETQ5942A Print Cartridge Black”(商品名;Hewlett-Packard Co.制)中,以构成显影组件。将其安装在印刷机“LASER JET 4350n”(商品名;Hewlett-Packard Co.制)上,以进行以下图像评价。此外,所述印刷机“LASER JET 4350n”是具有图1所示的磁性单组分非接触型显影组件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即,该显影组件具有磁性单组分显影剂,和作为显影剂层厚度控制构件的弹性刮板。此外,显影剂承载构件在其内部具有磁体。
图像评价在三种环境下进行,高温高湿环境(H/H)、常温常湿环境(N/N)和低温低湿环境(L/L)。将显影组件在40℃温度和85%RH湿度环境下放置两周后,在32.5℃温度和80%RH相对湿度的环境下进行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评价。将显影组件在相似环境下放置两周后,在23℃温度和50%RH湿度环境下进行在常温常湿环境下的评价。将硅胶和显影组件放进干燥器内并在15℃下放置两周后,在15℃温度和10%RH湿度环境下进行在低温和低湿环境下的评价。
在上述各环境中,采用信纸用纸张(letter size sheets)“BUSINESS4200”(商品名;可由Xerox Corporation获得;75g/m2),并沿A4尺寸纵向供给连续印刷100页具有3%打印率的字符图像,然后评价图像。
评价项目为图像浓度。采用反射浓度计“RD918”(商品名;Macbeth Co.制),在5个点处测量印刷固体黑色图像时固体黑色区域的浓度,并取其算数平均值作为图像浓度。此外,计算在低温低湿环境下的图像浓度和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图像浓度之间的图像浓度变化率。评价结果示于表4。
实施例2-22&比较例1-4
除了使用表3中分别示出的那些作为涂布液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显影剂承载构件D-2~D-22和d-1~d-4。将这些安装在盒上,然后将其分别装配在打印机中以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4。
表3
pbm:质量份
表4
如表4所示,实施例1-22的评价结果为良好。另一方面,比较例1的显影剂承载构件d-1在丙烯酸类树脂中不包含单元(1)和单元(2),并趋于受水分影响。因此,其示出大的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图像浓度和在低温低湿环境下的图像浓度之间的图像浓度变化率。
比较例2和3的显影剂承载构件d-2和d-3同样在丙烯酸类树脂中不含单元(1)和单元(2),并趋于受到水分影响。因此,其示出大的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图像浓度和在低温低湿环境下的图像浓度之间的图像浓度变化率。此外,由于其电荷赋予性能较低,从而形成低图像浓度。比较例4的显影剂承载构件d-4具有在其结构内R7烷基具有22个碳原子的丙烯酸类树脂,该碳原子数过大导致涂布液的分散性不足,因此,其示出大的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图像浓度和在低温低湿环境下的图像浓度之间的图像浓度变化率。
实施例23
(1)显影剂承载构件E-23的制备
除了以如下所示比例配制涂布液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涂布液。
丙烯酸类树脂溶液A-1: 250质量份
(固成分:100质量份)
准备与安装在“iR2545”(商品名;CANON INC.制)显影组件的显影剂承载构件的铝制圆筒管具有相同形状的物品作为基材。将基材两端分别遮蔽8mm,然后使基材的轴与垂直向平行放置。随后,在1,000rpm下旋转该基材,并用涂布液涂布,同时以25mm/秒降低喷枪,以使作为硬化的结果涂层厚度达到13μm的方式形成涂层。随后,通过在150℃温度的热空气干燥箱中加热30分钟硬化涂层,得到显影剂承载构件E-23。
(2)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形成,和利用其的图像评价:
将磁性辊***得到的显影剂承载构件E-23中,并用法兰附着于其两端。将该显影剂承载构件作为显影辊装配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iR2545”(商品名;CANON INC.制)的显影组件上。将磁性刮板(magnetic doctor blade)与显影剂承载构件E-23间的缝隙设定为230μm。将该显影组件安装在上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上,以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三种环境下进行图像评价。
此外,电子照相成像设备“iR2545”是图2所示具有利用磁性单组分显影剂的非接触型显影组件的设备。即,该显影组件具有磁性单组分显影剂,和作为显影剂层厚度控制构件的弹性刮板。此外,显影剂承载构件内部具有磁体。
这里,在图像评价中,使用A4-尺寸的普通纸“CS-680”(商品名;可由CANON INC.获得;68g/m2),并沿A4-尺寸纵向供给连续复印1,000页具有3%打印率的字符图像,然后评价图像。结果示于表6。
比较例5和6
除了使用表5中分别示出的那些作为涂布液外,以与实施例23相同的方式制备显影剂承载构件e-5和e-6。将这些安装在显影组件中,然后将其分别装配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上,以进行图像评价。结果示于表6。
表5
pbm:质量份
表6
如表6所示,实施例23的评价结果为良好。另一方面,比较例5的显影剂承载构件e-5在丙烯酸类树脂中不含单元(1)和单元(2),趋于受水分影响。因此,其示出大的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图像浓度和在低温低湿环境下的图像浓度之间的图像浓度变化率。
比较例6的显影剂承载构件e-6同样在丙烯酸类树脂中不含单元(1)和单元(2),趋于受水分影响。因此,其示出大的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图像浓度和在低温低湿环境下的图像浓度之间的图像浓度变化率。此外,由于其电荷赋予性能低,导致低图像浓度。
实施例24
(1)显影剂承载构件F-24的制备
除了以如下所示配制涂布液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涂布液。
丙烯酸类树脂溶液A-1: 250质量份
(固成分:100质量份)
准备与安装在“LBP2160”(商品名;CANON INC.制)的品红色盒“EP82”(商品名;CANON INC.制)的显影剂承载构件的铝制圆筒管具有相同形状的物品作为基材。将基材两端分别遮蔽6mm,然后使基材的轴与垂直向平行放置。随后,在1,500rpm下旋转该基材,并用涂布液涂布,同时以35mm/秒降低喷枪,从而形成涂层,所述涂层以使作为硬化的结果涂层厚度达到10μm的方式和以与实施例1其它条件相同的方式形成并干燥,从而得到显影剂承载构件F-24。
(2)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形成,和利用其的图像评价:
将得到的显影剂承载构件F-24安装在盒“EP82”(商品名;CANON INC.制)上,以组成显影组件。将其安装在打印机“LBP2160”(商品名;CANON INC.制)上,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三种环境下进行图像评价。结果示于表8。
此外,打印机“LBP2160”是如图3所示具有利用非磁性调色剂的非磁性单组分非接触型显影组件的设备。即,其具有非磁性单组分显影剂(非磁性调色剂),和此外还具有作为层厚度调节构件的弹性刮板。
比较例7和8
除了使用表7所示的那些作为涂布液外,以与实施例24相同的方式制备显影剂承载构件f-7和f-8。将这些安装在盒上,然后将其分别装配在打印机上,以进行图像评价。结果示于表8。
表7
pbm:质量份
表8
如表8所示,实施例24的评价结果为良好。另一方面,比较例7的显影剂承载构件f-7在丙烯酸类树脂中不含单元(1)和单元(2),并趋于受水分影响。因此,其示出大的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图像浓度和在低温低湿环境下的图像浓度之间的图像浓度变化率。
比较例8的显影剂承载构件f-8在其丙烯酸类树脂中同样不含单元(1)和单元(2),并趋于受水分影响。因此,其示出大的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图像浓度和在低温低湿环境下的图像浓度之间的图像浓度变化率。此外,由于其电荷赋予性能不足,导致图像浓度低。
附图标记列表
101 树脂层
102 基材
103 显影套筒
104 磁性辊
105 显影剂承载构件
106 静电潜像承载构件(感光鼓)
107 显影剂层厚度控制构件(磁性刮板)
108 显影偏压电源
109 显影剂容器
110 搅动输送构件
111 第二室
112 第一室
113 分隔构件
114 搅动构件
本申请要求2011年8月3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1-170042的权益,将其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引入本文以作参考。

Claims (10)

1.一种显影剂承载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承载构件包括基材和包含丙烯酸类树脂的树脂层,
其中:所述丙烯酸类树脂具有下式(1)所示的单元(1),和下式(2)所示的单元(2):
其中,在所述式(1)中,R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2表示具有1-4个碳原子的亚烷基;星号*表示与所述式(2)中的双星号**所示部分的结合部;和
其中,在所述式(2)中,R3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4表示具有1-4个碳原子的亚烷基;R5、R6和R7分别表示具有1-18个碳原子的烷基;A-表示阴离子;双星号**表示与所述式(1)中的星号*所示部分的结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承载构件,其中所述丙烯酸类树脂进一步具有下式(5)所示的单元(5):
其中,在所述式(5)中,R15表示氢原子或甲基,和R16表示具有1-18个碳原子的烷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剂承载构件,其中所述树脂层具有4μm-30μm的层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承载构件,其中所述树脂层进一步包含导电性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影剂承载构件,其中所述树脂层具有10-3Ω·cm-103Ω·cm的体积电阻率。
6.一种显影组件,其包括:
包含调色剂颗粒的负摩擦带电性显影剂;
容纳所述显影剂的容器;
用于承载和输送所述容器中容纳的所述显影剂的显影剂承载构件;和
显影剂层厚度控制构件;
所述显影组件当通过所述显影剂层厚度控制构件在所述显影剂承载构件上形成显影剂层时,将所述显影剂承载构件上的所述显影剂输送至面向静电潜像承载构件的显影区,将所述静电潜像承载构件具有的静电潜像显影,并在所述静电潜像承载构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承载构件是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承载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影组件,其中:
所述显影剂是具有磁性调色剂颗粒的磁性单组分显影剂;
所述显影剂承载构件内部具有磁体;和
所述显影剂层厚度控制构件是弹性刮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影组件,其中:
所述显影剂是具有磁性调色剂颗粒的磁性单组分显影剂;
所述显影剂承载构件内部具有磁体;和
所述显影剂层厚度控制构件是磁性刮板。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影组件,其中:
所述显影剂是非磁性单组分显影剂;和
所述显影剂层厚度控制构件是弹性刮板。
10.一种生产包含基材和树脂层的显影剂承载构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层包含丙烯酸类树脂,
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包含以下聚合反应A和B的反应得到所述丙烯酸类树脂:
聚合反应A:选自下式(3)所示的单体(3)和下式(4)所示的单体(4)的单体之间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和
聚合反应B:所述单体(3)的羟基与所述单体(4)的羟基的脱水缩聚反应:
其中,在所述式(3)中,R8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9表示具有1-4个碳原子的亚烷基;和
其中,在所述式(4)中,R10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11表示具有1-4个碳原子的亚烷基;R12、R13和R14各自独立地表示具有1-18个碳原子的烷基;和A-表示阴离子。
CN201280038592.5A 2011-08-03 2012-08-02 显影剂承载构件及其生产方法和显影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331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70042 2011-08-03
JP2011170042 2011-08-03
PCT/JP2012/004916 WO2013018367A1 (ja) 2011-08-03 2012-08-02 現像剤担持体、その製造方法及び現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33142A CN103733142A (zh) 2014-04-16
CN103733142B true CN103733142B (zh) 2016-08-17

Family

ID=47628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859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33142B (zh) 2011-08-03 2012-08-02 显影剂承载构件及其生产方法和显影组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538303B2 (zh)
JP (1) JP5963602B2 (zh)
CN (1) CN103733142B (zh)
WO (1) WO20130183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31875B2 (ja) 2013-12-26 2017-11-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現像方法、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US10162281B2 (en) 2016-06-27 2018-12-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develop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liquid developer
JP6463534B1 (ja) 2017-09-11 2019-02-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担持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CN111095120B (zh) 2017-09-11 2022-02-25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剂承载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JP7034780B2 (ja) 2018-03-16 2022-03-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現像剤
JP7414469B2 (ja) * 2018-11-26 2024-0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部材、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10732538B2 (en) * 2018-11-26 2020-08-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member,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7237644B2 (ja) 2019-02-25 2023-03-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現像剤及び液体現像剤の製造方法
WO2020184595A2 (en) 2019-03-11 2020-09-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20148840A (ja) * 2019-03-11 2020-09-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148839A (ja) * 2019-03-11 2020-09-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30384B2 (en) * 1999-12-28 2002-08-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carrying member having exposed surface containing graphite or molybdenum disulfide particles
CN1366216A (zh) * 2001-01-16 2002-08-28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剂携带元件、其再生方法和显影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51862A (ja) 1985-12-26 1987-07-06 Canon Inc 重合トナ−の製造方法
JPH0715596B2 (ja) 1986-05-15 1995-02-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重合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H0656505B2 (ja) 1986-06-16 1994-07-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重合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US4904562A (en) 1986-09-25 1990-02-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for producing encapsulated toner
JPH07117773B2 (ja) 1987-02-13 1995-12-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重合トナ−の製造方法
JPH01150154A (ja) 1987-12-08 1989-06-13 Canon Inc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US5215854A (en) 1988-10-05 1993-06-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for producing microcapsule toner
US5130220A (en) 1988-12-29 1992-07-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for preparing toner by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and toner prepared thereby
EP0392450B1 (en) 1989-04-11 1996-12-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lor toner containing organic pigment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5130219A (en) 1989-04-17 1992-07-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lor toner and process for fixing the same
US5212524A (en) 1989-11-09 1993-05-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for developing electrostatic images,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5169738A (en) 1989-11-09 1992-12-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for developing electrostatic images,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5219697A (en) 1990-03-08 1993-06-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for developing electrostatic image comprising color resin particles having an irregular shape
CA2039290C (en) 1990-03-29 1994-10-11 Masaaki Taya Magnetic toner
US5213933A (en) 1990-05-25 1993-05-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ositively chargeable magnetic toner, image forming proces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pparatus unit and facsimile apparatus
US5338894A (en) 1990-09-21 1994-08-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method with improved development
US5330871A (en) 1990-11-29 1994-07-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for developing electrostatic image
US5268248A (en) 1990-11-30 1993-12-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for developing electrostatic image and process for production thereof
JP2633130B2 (ja) 1991-03-08 1997-07-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磁性トナー、画像形成方法、表面改質シリカ微粉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974452B2 (ja) 1991-06-19 1999-11-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磁性トナー
DE69227404T2 (de) 1991-06-19 1999-04-29 Canon Kk Magnetischer Toner und Verfahren zur Entwicklung elektrostatischer latente Bilder
SG49314A1 (en) 1991-11-08 1998-05-18 Canon Kk Monocomponent-type developer for developing electrostatic image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6632577B2 (en) 1992-10-15 2003-10-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method
US5641600A (en) 1994-08-05 1997-06-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agnetic tone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EP0810492B1 (en) * 1996-05-29 2002-09-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carrying member, developing apparatus, developing metho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EP0869404B1 (en) 1997-03-31 2000-07-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carrying member comprising a resin coat layer wherein a binder resin of a molecular weight of from 3,000 to 50,000 comprises a copolymer having a methyl methacrylate monomer and a nitrogen containing vinyl monomer
JP3740274B2 (ja) * 1997-03-31 2006-02-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担持体、装置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6610454B2 (en) 1997-09-05 2003-08-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EP0957407B1 (en) 1998-05-13 2005-08-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6447969B1 (en) 1999-06-02 2002-09-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EP1074890B1 (en) 1999-08-02 2008-08-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toner, image forming method
EP1298498B1 (en) 2001-09-28 2005-07-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6855471B2 (en) 2002-01-15 2005-02-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and image-forming method
EP1361483B1 (en) 2002-05-07 2005-07-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carrier, developing device using the developer carrier, and process cartridge using the developer carrier
JP4448174B2 (ja) 2005-07-21 2010-04-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担持体及び現像装置
JPWO2007116537A1 (ja) 2006-04-11 2009-08-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方法及び現像装置
JP4328831B1 (ja) 2008-02-19 2009-09-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5094595B2 (ja) * 2008-06-30 2012-1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担持体及び現像装置
JP5464974B2 (ja) * 2009-10-30 2014-04-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5566091B2 (ja) * 2009-12-16 2014-08-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方法
JP5464994B2 (ja) * 2009-12-16 2014-04-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方法
KR101417553B1 (ko) * 2009-12-28 2014-07-08 캐논 가부시끼가이샤 현상제 담지체 및 현상 장치
KR101375418B1 (ko) * 2010-04-09 2014-03-17 캐논 가부시끼가이샤 현상제 담지체, 그 제조 방법 및 현상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30384B2 (en) * 1999-12-28 2002-08-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carrying member having exposed surface containing graphite or molybdenum disulfide particles
CN1366216A (zh) * 2001-01-16 2002-08-28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剂携带元件、其再生方法和显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538303B2 (en) 2013-09-17
US20130051859A1 (en) 2013-02-28
WO2013018367A1 (ja) 2013-02-07
JP2013050715A (ja) 2013-03-14
JP5963602B2 (ja) 2016-08-03
CN103733142A (zh) 201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33142B (zh) 显影剂承载构件及其生产方法和显影组件
CN102834784B (zh) 显影剂承载构件、其制造方法和显影设备
JP5748619B2 (ja) 現像剤担持体
US8088876B2 (en) Copolymer, resin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functional component parts, developing roller,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JP2013033238A (ja) 現像剤担持体、電子写真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EP2383617A1 (en) Developer carrier and developing apparatus
JP4726264B1 (ja) 現像剤担持体及び現像装置
JP5511411B2 (ja) 現像剤担持体及び現像装置
JP2002089543A (ja) 半導電性部材、電子写真用機能部材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13088681A (ja) 現像装置用ローラの検査方法及び製造方法
JP5424810B2 (ja) 現像剤担持体及び現像装置
JP2019078945A (ja) 現像装置
JP5523196B2 (ja) 現像剤担持体
JP5523176B2 (ja) 現像剤担持体
JP2012208226A (ja) 導電性部材
WO2014119795A1 (ja) 現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Termination date: 2021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