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28715A - 一种大口径长焦透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口径长焦透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28715A
CN103728715A CN201310480308.6A CN201310480308A CN103728715A CN 103728715 A CN103728715 A CN 103728715A CN 201310480308 A CN201310480308 A CN 201310480308A CN 103728715 A CN103728715 A CN 1037287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positive
lens combination
combination
thing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8030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28715B (zh
Inventor
小野崎龙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Imag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Ima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Ima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Imag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7287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287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287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287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2Telephoto objectives, i.e. systems of the type + - in which the distance from the front vertex to the image plane is less than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12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three components only
    • G02B9/1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three components only arranged + - +
    • G02B9/18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three components only arranged + - + only one component having a compound lens
    • G02B9/2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three components only arranged + - + only one component having a compound lens the rear component having the compoun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more than six compon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口径长焦透镜***,其通过设置最佳的光学***各透镜组的光焦度平衡,在将聚焦透镜组小型化、轻量化并减轻对自动聚焦驱动机构的负担的同时,良好地校正伴随聚焦所产生的球面像差等各像差,从而可以实现良好的光学性能。所述大口径长焦透镜***,从物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度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度的第2透镜组以及具有正屈光度的第3透镜组,而第2透镜组是在由无限远物体向有限距离物体聚焦时向光轴方向移动的聚焦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满足下述条件式(1)及(2),(1)-4<f/f2<-3(2)1.3<f/f3<2.3其中,f:整个***的焦距,f2:第2透镜组的焦距,f3:第3透镜组的焦距。

Description

一种大口径长焦透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口径长焦透镜***,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安装有小型固态成像元件的电子静像相机等的内对焦式(内调焦式)大口径长焦透镜***。
背景技术
以往,在长焦透镜***中,以简化对焦操作,且减轻对自动聚焦驱动机构的负担等为目的,提出了内对焦式长焦透镜***。在内对焦式长焦透镜***中,与整体伸缩式透镜***相比,其可缩短在对焦时移动的聚焦透镜组的移动距离,且减轻聚焦透镜组的重量。例如,在专利文献1~5中,公开了一种内对焦式长焦透镜***,其从物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度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度的第2透镜组以及具有正屈光度的第3透镜组,而第2透镜组是在由无限远物体向有限距离物体聚焦时向光轴方向移动的聚焦透镜组。
另一方面,开发出安装有比以前的35mm胶卷及APS胶卷更小的成像元件的小型电子静像相机,近年来,相对于在这些设备上所使用的光学***,要求更高的规格,特别是大口径化。进行光学***的大口径化,无非是增大轴上光束通过的透镜组的有效直径,特别是,一旦聚焦透镜组被大口径化且其重量增加,则会增加对自动聚焦驱动机构的负担。此外,也很难保证较高的成像性能。
在此类小型电子静像相机中所使用的长焦透镜***,例如,可通过缩小如专利文献1~5所公开的适用于以往大型传感器的大口径长焦透镜的光学***的体积来获得。然而,仅缩小体积,聚焦透镜组的有效直径作为在如上所述的小型相机上所使用的透镜,仍然为大口径。另一方面,如果为了减轻对自动聚焦驱动机构的负担,而企图缩小透镜直径,则很难确保较高的成像性能。
专利文献1~5的长焦透镜***,由于光学***各透镜组的光焦度平衡设置均不恰当,因此存在聚焦透镜组的聚焦移动量、有效直径、重量均增加而使对自动聚焦驱动机构的负担增加,伴随聚焦所产生的球面像差等各像差很难校正,光学性能降低等问题。
此外,专利文献1~5的内对焦式长焦透镜***,由于在具有较强正屈光度的第1透镜组中对球面像差、彗差的校正不恰当,因此无法获得较佳的成像性能,很难实现大口径化。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8-1226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9-15991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2-10761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8-145584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9-186609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基于上述问题意识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口径长焦透镜***,所述大口径长焦透镜***,通过设置最佳的光学***各透镜组的光焦度平衡,在将聚焦透镜组小型化、轻量化并减轻对自动聚焦驱动机构负担的同时,良好地校正伴随聚焦所产生的球面像差等各像差,从而可实现良好的光学性能。
另外,本发明的内对焦式长焦透镜***,其从物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度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度的第2透镜组以及具有正屈光度的第3透镜组,而第2透镜组是在由无限远物体向有限距离物体聚焦时向光轴方向移动的聚焦透镜组,其目的在于通过将第1透镜组内各透镜的配置、形状、屈光度设置成最佳,实现良好的光学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大口径长焦透镜***,其从物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度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度的第2透镜组以及具有正屈光度的第3透镜组,而第2透镜组是在由无限远物体向有限距离物体聚焦时向光轴方向移动的聚焦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满足下述条件式(1)及(2),
(1)-4<f/f2<-3
(2)1.3<f/f3<2.3
其中,
f:整个***的焦距,
f2:第2透镜组的焦距,
f3:第3透镜组的焦距。
本发明的大口径长焦透镜***,较为理想的是,满足下述条件式(3),
(3)1.4<f/f1<2.1
其中,
f:整个***的焦距,
f1:第1透镜组的焦距。
第3透镜组,可由1片负透镜与1片正透镜的接合透镜所构成。该接合透镜,可以使负透镜与正透镜依次从物侧开始排列,相反,也可以使正透镜与负透镜依次从物侧开始排列。
第1透镜组,在其最靠近像侧具有正透镜为佳。另外,第1透镜组,相对于该最靠近像侧的正透镜,在物侧至少具有1片负透镜为佳。
较为理想的是,光圈位于第2透镜组与第3透镜组之间,而第2透镜组,在该光圈的正前方位置,在由无限远物体向有限距离物体聚焦时,向光轴方向移动。
第1透镜组,从物侧起,可依次由正透镜、正透镜、正透镜、负透镜、负透镜及正透镜构成。在这种情况下,较为理想的是,位于第1透镜组中最靠近像侧的负透镜与正透镜相接合。
或者,第1透镜组,从物侧依次包括:负透镜、正透镜、正透镜、正透镜、负透镜及正透镜。
本发明的大口径长焦透镜***,在其他方式中,从物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度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度的第2透镜组以及具有正屈光度的第3透镜组,而第2透镜组是在由无限远物体向有限距离物体聚焦时向光轴方向移动的聚焦透镜组,其特征在于,第1透镜组,从物侧依次包括:凸面朝向物侧的正透镜、向物侧凸出的正弯月透镜、向物侧凸出的正弯月透镜、负透镜、凸面朝向物侧的负透镜以及凸面朝向物侧的正透镜。
本发明的大口径长焦透镜***,较为理想的是,满足下述条件式(4),
(4)-0.9<(R13o-R13i)/(R13o+R13i)<-0.1
其中,
R13o:由第1透镜组中最靠近物侧起第3片正弯月透镜的物侧面曲率半径,
R13i:由第1透镜组中最靠近物侧起第3片正弯月透镜的像侧面曲率半径。
即使在条件式(4)所规定的条件范围内,较为理想的是,也满足下述条件式(4’)。
(4’)-0.8<(R13o-R13i)/(R13o+R13i)<-0.5
本发明的大口径长焦透镜***,较为理想的是,满足下述条件式(5),
(5)0.1<f1/f16<2.5
其中,
f1:第1透镜组的焦距,
f16:第1透镜组中最靠近像侧的正透镜的焦距。
即使在条件式(5)所规定的条件范围内,较为理想的是,也满足下述条件式(5’)。
(5’)1.82<f1/f16<2.45
较为理想的是,位于第1透镜组中最靠近像侧的负透镜与正透镜相接合。
本发明的大口径长焦透镜***,较为理想的是,满足下述条件式(1),
(1)-4<f/f2<-3
其中,
f:整个***的焦距,
f2:第2透镜组的焦距。
较为理想的是,光圈位于第2透镜组与第3透镜组之间,而第2透镜组,在该光圈的正前方位置,在由无限远物体向有限距离物体聚焦时,向光轴方向移动。
本发明的大口径长焦透镜***,在另一方式中,从物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度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度的第2透镜组以及具有正屈光度的第3透镜组,而第2透镜组是在由无限远物体向有限距离物体聚焦时向光轴方向移动的聚焦透镜组,其特征在于,第1透镜组,从物侧起依次由正透镜、正透镜、正透镜、负透镜、负透镜、以及正透镜构成。
本发明的大口径长焦透镜***,在另一其他方式中,从物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度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度的第2透镜组以及具有正屈光度的第3透镜组,而第2透镜组是在由无限远物体向有限距离物体聚焦时向光轴方向移动的聚焦透镜组,其特征在于,第1透镜组,从物侧起依次由负透镜、正透镜、正透镜、正透镜、负透镜、以及正透镜构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其通过设定最佳的光学***各透镜组的光焦度平衡,在将聚焦透镜组小型化、轻量化并减轻对自动聚焦驱动机构负担的同时,良好地校正伴随聚焦所产生的球面像差等各像差,从而获得可实现良好光学性能的大口径长焦透镜***。
另外,根据本发明,一种内对焦式长焦透镜***,从物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度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度的第2透镜组以及具有正屈光度的第3透镜组,而第2透镜组是在由无限远物体向有限距离物体聚焦时向光轴方向移动的聚焦透镜组,所述内对焦式长焦透镜***通过将第1透镜组内各透镜的配置、形状、屈光度设置成最佳,而实现良好的光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大口径长焦透镜***的数值实施例1在对准无限远物体聚焦时的透镜结构图。
图2是图1结构中的各像差图。
图3是图1结构中的横向像差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大口径长焦透镜***的数值实施例2在对准无限远物体聚焦时的透镜结构图。
图5是图4结构中的各像差图。
图6是图4结构中的横向像差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大口径长焦透镜***的数值实施例3在对准无限远物体聚焦时的透镜结构图。
图8是图7结构中的各像差图。
图9是图7结构中的横向像差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大口径长焦透镜***的数值实施例4在对准无限远物体聚焦时的透镜结构图。
图11是图10结构中的各像差图。
图12是图10结构中的横向像差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大口径长焦透镜***的数值实施例5在对准无限远物体聚焦时的透镜结构图。
图14是图13结构中的各像差图。
图15是图13结构中的横向像差图。
符号说明
G1    具有正屈光度的第1透镜组
11    正透镜
12    正透镜
13    正透镜
14    负透镜
15    负透镜
16    正透镜
11’  负透镜
12’  正透镜
13’  正透镜
14’  正透镜
15’  负透镜
16’  正透镜
G2    具有负屈光度的第2透镜组
21    正透镜
22    负透镜
G3    具有正屈光度的第3透镜组
31    负透镜
32    正透镜
S     光圈
OP    滤光器
I     像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大口径长焦透镜***,如图1、图4、图7、图10及图13的各数值实施例1-5所示,从物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度的第2透镜组G2以及具有正屈光度的第3透镜组G3。在第2透镜组G2与第3透镜组G3之间配置有光圈S。在第3透镜组G3与像面I之间配置有滤光器OP。另外,光圈S也可配置于第1透镜组G1与第2透镜组G2之间。
第1透镜组G1,在数值实施例1~3中,从物侧依次包括:正透镜11、正透镜12、正透镜13、负透镜14及从物侧依次排列的负透镜15与正透镜16的接合透镜。另外,负透镜15与正透镜16也可以不相接合。
第1透镜组G1,在数值实施例4~5中,从物侧依次包括:负透镜11’、正透镜12’、正透镜13’、正透镜14’、负透镜15’以及正透镜16’。
第2透镜组G2,在全部数值实施例1~5中,由从物侧依次排列的正透镜21与负透镜22的接合透镜所构成。第2透镜组G2,为由无限远物体向有限距离物体聚焦时向光轴方向移动的聚焦透镜组。
第3透镜组G3,在全部数值实施例1~5中,由从物侧依次排列的负透镜31与正透镜32的接合透镜所构成。
第3透镜组G3,具有通过第2透镜组G2使柔缓会聚光的光线最终成像于像面I的作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大口径长焦透镜***中,由从物侧依次排列的负透镜31与正透镜32的接合透镜构成第3透镜组G3,如此才能成功保持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与色像差的状态而在像面I上成像。另外,更换构成第3透镜组G3的负透镜与正透镜的顺序,即使由从物侧依次排列的正透镜与负透镜的接合透镜构成第3透镜组G3,亦可得到同样的作用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大口径长焦透镜***中,在第1透镜组G1的最靠近像侧配置有正透镜16(16’)。据此,自第1透镜组G1中的正透镜16(16’)使在物侧进行良好像差校正的光线通过正透镜16(16’)进行较强的聚光,从而可以降低射入聚焦透镜组的第2透镜组G2的光线高度,并减小第2透镜组G2的直径。另外,通过正透镜16(16’)消除在聚焦透镜组的第2透镜组G2中发生的球面像差与彗差,从而可以获得良好的成像性能。
在本实施方式的大口径长焦透镜***中,第1透镜组G1整体具有较强的正屈光度,为了抑制在各面上产生球面像差,通过4片正透镜11、12、13、16(12’、13’、14’、16’)分散屈光度。此外,相对于第1透镜组G1中最靠近像侧的正透镜16(16’),在物侧配置2片负透镜14、15(11’、15’),产生符号与这4片正透镜相反的轴向色像差、倍率色像差、球面像差、场曲,从而能够实现良好的像差校正。另外,如果相对于第1透镜组G1中最靠近像侧的正透镜16(16’),在物侧至少配置1片负透镜,则可以得到一定的像差校正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大口径长焦透镜***中,由从物侧依次排列且凸面朝向像侧的正透镜(双凸正透镜或者向像侧凸出的正弯月透镜)21与双凹负透镜22的接合透镜构成第2透镜组G2。据此,在抑制伴随聚焦所产生的色像差变动的同时,可良好地校正高阶球面像差。
在本实施方式的大口径长焦透镜***中,光圈S位于第2透镜组G2与第3透镜组G3之间,而第2透镜组G2,在该光圈S的正前方位置,在由无限远物体向有限距离物体聚焦时,向光轴方向移动。通过在轴向光线高度较低的第2透镜组G2后方配置光圈S,可减小全开光圈直径,抑制光圈控制机构及透镜外径的直径过大。
本实施方式的大口径长焦透镜***,在数值实施例1~3中,从物侧依次由凸面朝向物侧的正透镜(双凸正透镜)11、向物侧凸出的正弯月透镜12、向物侧凸出的正弯月透镜13、负透镜(向物侧凸出的负弯月透镜或者双凹负透镜)14以及从物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侧的负透镜(向物侧凸出的负弯月透镜)15与凸面朝向物侧的正透镜(向物侧凸出的正弯月透镜或者双凸正透镜)16的接合透镜构成第1透镜组G1。据此,由3片正透镜11、12、13分担配置于物侧的较强的正屈光度,可不使用非球面而抑制球面像差、彗差的发生,同时还可以使大口径的光束聚光。
此外,通过将第1透镜组G1中的3片正透镜11、12、13设置为凸面朝向物侧的形状,可抑制球面像差的发生,另外,通过将正透镜12、13设置为凸面朝向物侧的弯月形状,形成接近所谓消球差配置的结构,因此可抑制球面像差、彗差的发生。另外,根据正透镜13与负透镜14之间空气透镜的自由度,能够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彗差。
通过使负透镜15与正透镜16形成接合透镜,可良好地校正轴向色像差、倍率色像差。另外,通过抑制被夹在负透镜15与正透镜16之间的空气透镜的面间偏心,可抑制偏心彗差的发生,还可以保持较高的实用性能。
本实施方式的大口径长焦透镜***,在数值实施例4~5中,从物侧依次由负透镜11’、正透镜12’、正透镜13’、正透镜14’、负透镜15’以及正透镜16’构成第1透镜组G1。通过在最靠近物侧配置负透镜11’,可抑制第1透镜组G1有效直径的增大,更能减轻透镜重量。另外,也可有效校正第1透镜组G1内的倍率色像差。
条件式(1),规定了整个***的焦距与第2透镜组G2的焦距之间的比。通过满足条件式(1),设定最佳的聚焦透镜组即第2透镜组G2的屈光度,不仅可以抑制第2透镜组G2的聚焦移动量的增大,而且还可以实现良好的像差校正。
如果超出条件式(1)的上限,则第2透镜组G2的聚焦移动量增大,对自动聚焦驱动机构的负担增大。
如果超出条件式(1)的下限,则很难对伴随聚焦所产生的球面像差等像差进行校正。
条件式(2),规定了整个***的焦距与第3透镜组G3的焦距之间的比。通过满足条件式(2),设定最佳的与最终成像密切相关的第3透镜组G3的屈光度,不仅可以抑制聚焦透镜组即第2透镜组G2有效直径与重量的增大,而且还可以实现良好的像差校正。
如果超出条件式(2)的上限,则聚焦透镜组即第2透镜组G2的有效直径与重量增大,对自动聚焦驱动机构的负担增大。
如果超出条件式(2)的下限,则虽然可以使聚焦透镜组即第2透镜组G2的有效直径变小,但是很难对球面像差进行校正。
条件式(3),规定了整个***的焦距与第1透镜组G1的焦距之间的比。通过满足条件式(3),设定最佳的第1透镜组G1的屈光度,从而可以实现良好的像差校正。
如果超出条件式(3)的上限,则场曲的校正不足,并且很难对球面像差进行校正。
如果超出条件式(3)的下限,则会过度校正场曲。
如上所述,第1透镜组G1,在数值实施例1~3中,从物侧依次由凸面朝向物侧的正透镜11、向物侧凸出的正弯月透镜12、向物侧凸出的正弯月透镜13、负透镜14、凸面朝向物侧的负透镜15以及凸面朝向物侧的正透镜16的接合透镜所构成。
条件式(4),在如上构成第1透镜组G1的基础上,规定了由第1透镜组G1中最靠近物侧起第3片正弯月透镜13的形状(形成因子)。通过满足条件式(4),可以有效抑制正弯月透镜13中球面像差的发生。
如果超出条件式(4)的上限,则正弯月透镜13的屈光度变得过弱,其他正透镜11、12、16的屈光度负担增大,在这些透镜中很容易发生球面像差。
如果超出条件式(4)的下限,则在正弯月透镜13的像侧面会发生较大的球面像差。
条件式(5),在如上构成第1透镜组G1的基础上,规定了第1透镜组G1的焦距与第1透镜组G1中最靠近像侧正透镜16的焦距之间的比。通过满足条件式(5),可以良好地校正色像差、彗差。
如果超出条件式(5)的上限,则正透镜16的屈光度变得过强,很难进行彗差的校正。
如果超出条件式(5)的下限,则正透镜16的屈光度变得过弱,轴向色像差、倍率色像差的校正会不足。
【实施例】
接下来,显示具体的数值实施例1~5。在各像差图、横向像差图以及表中,d线、g线、C线表示与各个波长相对应的像差,S表示弧矢面,M表示子午面,FNO.表示光圈F值,f表示整个***的焦距,W表示半场角(°),Y表示像高,fB表示后焦点、L表示透镜全长,R表示曲率半径,d表示透镜厚度或透镜间隔,N(d)表示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ν(d)表示相对于d线的阿贝数。长度单位为“mm”。在全部数值实施例1~5中,均未使用非球面透镜。
[数值实施例1]
图1~图3与表1~表2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大口径长焦透镜***的数值实施例1。图1是对准无限远物体聚焦时的透镜结构图,图2是其各像差图,图3是其横向像差图。表1是其面数据,表2是其各种数据。
本数值实施例1的大口径长焦透镜***,从物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度的第2透镜组G2以及具有正屈光度的第3透镜组G3。在第2透镜组G2与第3透镜组G3之间配置有光圈S。在第3透镜组G3与像面I之间配置有滤光器OP。
第1透镜组G1,从物侧依次包括:双凸正透镜11、向物侧凸出的正弯月透镜12、向物侧凸出的正弯月透镜13、向物侧凸出的负弯月透镜14以及从物侧依次排列且向物侧凸出的负弯月透镜15与向物侧凸出的正弯月透镜16的接合透镜。
第2透镜组G2,由从物侧依次排列的双凸正透镜21与双凹负透镜22的接合透镜构成。第2透镜组G2,为在由无限远物体向有限距离物体聚焦时向光轴方向移动的聚焦透镜组。
第3透镜组G3,由从物侧依次排列且向物侧凸出的负弯月透镜31与双凸正透镜32的接合透镜构成。
(表1)
面数据
Figure BDA0000395267420000111
(表2)
各种数据
Figure BDA0000395267420000112
[数值实施例2]
图4~图6与表3~表4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大口径长焦透镜***的数值实施例2。图4是对准无限远物体聚焦时的透镜结构图,图5是其各像差图,图6是其横向像差图。表3是其面数据,表4是其各种数据。
该数值实施例2的透镜结构,除以下一点以外,均与数值实施例1的透镜结构相同,
(1)第3透镜组G3的负透镜31为双凹负透镜。
(表3)
面数据
Figure BDA0000395267420000122
Figure BDA0000395267420000131
(表4)
各种数据
Figure BDA0000395267420000132
[数值实施例3]
图7~图9与表5~表6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大口径长焦透镜***的数值实施例3。图7是对准无限远物体聚焦时的透镜结构图,图8是其各像差图,图9是其横向像差图。表5是其面数据,表6是其各种数据。
本数值实施例3的透镜结构,除以下三点以外,均与数值实施例1的透镜结构相同,
(1)第1透镜组G1的负透镜14为双凹负透镜,
(2)第1透镜组G1的正透镜16为双凸正透镜,
(3)第2透镜组G2的正透镜21为向像侧凸出的正弯月透镜。
(表5)
面数据
Figure BDA0000395267420000133
Figure BDA0000395267420000141
(表6)
各种数据
Figure BDA0000395267420000142
[数值实施例4]
图10~图12与表7~表8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大口径长焦透镜***的数值实施例4。图10是对准无限远物体聚焦时的透镜结构图,图11是其各像差图,图12是其横向像差图。表7是其面数据,表8是其各种数据。
本数值实施例4的透镜结构,除以下两点以外,均与数值实施例1的透镜结构相同,
(1)第1透镜组G1,从物侧依次包括:向物侧凸出的负弯月透镜11’、双凸正透镜12’、向物侧凸出的正弯月透镜13’、向物侧凸出的正弯月透镜14’、向物侧凸出的负弯月透镜15’以及向物侧凸出的正弯月透镜16’;
(2)第3透镜组G3的负透镜31为双凹负透镜。
(表7)
面数据
Figure BDA0000395267420000151
Figure BDA0000395267420000161
(表8)
各种数据
[数值实施例5]
图13~图15与表9~表10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大口径长焦透镜***的数值实施例5。图13是对准无限远物体聚焦时的透镜结构图,图14是其各像差图,图15是其横向像差图。表9是其面数据,表10是其各种数据。
本数值实施例5的透镜结构,除以下一点以外,均与数值实施例4的透镜结构相同,
(1)第1透镜组G1的正透镜12’为向物侧凸出的正弯月透镜。
(表9)
面数据
Figure BDA0000395267420000171
(表10)
各种数据
Figure BDA0000395267420000172
表11显示各数值实施例在各条件式中对应的值。另外,关于数值实施例4、5,由于其作为前提的透镜结构不同(第1透镜组G1为负正正正负正的6片结构),因此无法计算出条件式(4)~(5)的条件式对应数值。
(表11)
Figure BDA0000395267420000181
从表11可以明确,数值实施例1~数值实施例5满足条件式(1)~(3),数值实施例1~数值实施例3满足条件式(4)~(5),从各像差图及横向像差图可以明确,各像差以及横向像差均被较佳地校正。

Claims (15)

1.一种大口径长焦透镜***,其从物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度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度的第2透镜组以及具有正屈光度的第3透镜组,而第2透镜组是在由无限远物体向有限距离物体聚焦时向光轴方向移动的聚焦透镜组,其特征在于,
满足下述条件式(1)及(2),
(1)-4<f/f2<-3
(2)1.3<f/f3<2.3
其中,
f:整个***的焦距,
f2:第2透镜组的焦距,
f3:第3透镜组的焦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口径长焦透镜***,其满足下述条件式(3),
(3)1.4<f/f1<2.1
其中,
f:整个***的焦距,
f1:第1透镜组的焦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口径长焦透镜***,其中,第3透镜组包括1片负透镜与1片正透镜的接合透镜。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大口径长焦透镜***,其中,第1透镜组,在其最靠近像侧具有正透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口径长焦透镜***,其中,第1透镜组,相对于最靠近像侧的正透镜,在物侧至少具有1片负透镜。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大口径长焦透镜***,其中,光圈位于第2透镜组与第3透镜组之间,而第2透镜组,在该光圈的正前方位置,在由无限远物体向有限距离物体聚焦时,向光轴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大口径长焦透镜***,其中,第1透镜组,从物侧依次包括:正透镜、正透镜、正透镜、负透镜、负透镜以及正透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口径长焦透镜***,其中,位于第1透镜组中最靠近像侧的负透镜与正透镜相接合。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大口径长焦透镜***,其中,第1透镜组,从物侧依次包括:负透镜、正透镜、正透镜、正透镜、负透镜以及正透镜。
10.一种大口径长焦透镜***,其从物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光度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度的第2透镜组以及具有正屈光度的第3透镜组,而第2透镜组是在由无限远物体向有限距离物体聚焦时向光轴方向上移动的聚焦透镜组,其特征在于,
第1透镜组,从物侧依次包括:凸面朝向物侧的正透镜、向物侧凸出的正弯月透镜、向物侧凸出的正弯月透镜、负透镜、凸面朝向物侧的负透镜以及凸面朝向物侧的正透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大口径长焦透镜***,其满足下述条件式(4),
(4)-0.9<(R13o-R13i)/(R13o+R13i)<-0.1
其中,
R13o:由第1透镜组中最靠近物侧起第3片正弯月透镜的物侧面曲率半径,
R13i:由第1透镜组中最靠近物侧起第3片正弯月透镜的像侧面曲率半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大口径长焦透镜***,其满足下述条件式(5),
(5)0.1<f1/f16<2.5
其中,
f1:第1透镜组的焦距,
f16:第1透镜组中最靠近像侧的正透镜的焦距。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大口径长焦透镜***,其中,位于第1透镜组中最靠近像侧的负透镜与正透镜相接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0~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大口径长焦透镜***,其满足下述条件式(1),
(1)-4<f/f2<-3
其中,
f:整个***的焦距,
f2:第2透镜组的焦距。
15.根据权利要求10~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大口径长焦透镜***,其中,光圈位于第2透镜组与第3透镜组之间,而第2透镜组,在该光圈的正前方位置,在由无限远物体向有限距离物体聚焦时,向光轴方向移动。
CN201310480308.6A 2012-10-16 2013-10-14 一种大口径长焦透镜*** Active CN1037287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28626A JP6015333B2 (ja) 2012-10-16 2012-10-16 大口径望遠レンズ系
JP2012-228626 2012-10-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28715A true CN103728715A (zh) 2014-04-16
CN103728715B CN103728715B (zh) 2018-03-09

Family

ID=50452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80308.6A Active CN103728715B (zh) 2012-10-16 2013-10-14 一种大口径长焦透镜***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158096B2 (zh)
JP (1) JP6015333B2 (zh)
CN (1) CN103728715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0682A (zh) * 2017-04-28 2017-07-14 深圳市东正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中长焦镜头
CN108983405A (zh) * 2017-05-31 2018-12-1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后置辅助透镜及摄像装置
CN110073264A (zh) * 2016-12-14 2019-07-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光学透镜组件和使用该光学透镜组件形成图像的方法
KR20220129527A (ko) * 2018-07-02 2022-09-2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58824B2 (ja) * 2015-02-10 2019-08-14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望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2016136213A (ja) * 2015-01-23 2016-07-28 株式会社ニコン 光学系、この光学系を有する光学機器、及び、光学系の製造方法
KR102441004B1 (ko) 2015-09-04 2022-09-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JP6991732B2 (ja) * 2017-04-17 2022-02-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光学系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KR102380890B1 (ko) * 2017-08-22 2022-04-01 주식회사 만도 차량의 전원 문제 발생에 대응하기 위한 eps 전자 제어 장치 및 제어 방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38385A (ja) * 1992-10-26 1994-05-20 Asahi Optical Co Ltd 望遠レンズ
JPH06201988A (ja) * 1992-12-28 1994-07-22 Nikon Corp 大口径比内焦望遠レンズ
JPH09236742A (ja) * 1996-02-29 1997-09-09 Minolta Co Ltd 光学系
US20120050872A1 (en) * 2010-08-30 2012-03-01 Nikon Corporation Optical system, optica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ptical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22629A (ja) 1994-10-20 1996-05-17 Nikon Corp 内焦式望遠レンズ
US5751486A (en) 1994-10-20 1998-05-12 Nikon Corporation Shake-preventing correction optical system
JPH09159911A (ja) 1995-12-07 1997-06-20 Canon Inc インナーフォーカス式の望遠レンズ
JP4624534B2 (ja) 2000-09-27 2011-02-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ナーフォーカス式のレンズ
JP4898408B2 (ja) 2006-12-07 2012-03-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5200564B2 (ja) 2008-02-04 2013-06-05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インナーフォーカス式の光学系、撮像装置、合焦方法
JP5246226B2 (ja) * 2010-08-30 2013-07-24 株式会社ニコン 光学系、光学装置、光学系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38385A (ja) * 1992-10-26 1994-05-20 Asahi Optical Co Ltd 望遠レンズ
JPH06201988A (ja) * 1992-12-28 1994-07-22 Nikon Corp 大口径比内焦望遠レンズ
JPH09236742A (ja) * 1996-02-29 1997-09-09 Minolta Co Ltd 光学系
US20120050872A1 (en) * 2010-08-30 2012-03-01 Nikon Corporation Optical system, optica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ptical system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73264A (zh) * 2016-12-14 2019-07-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光学透镜组件和使用该光学透镜组件形成图像的方法
US11092779B2 (en) 2016-12-14 2021-08-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ptical lens assembly and method of forming image using the same
CN110073264B (zh) * 2016-12-14 2021-10-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光学透镜组件和使用该光学透镜组件形成图像的方法
CN106950682A (zh) * 2017-04-28 2017-07-14 深圳市东正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中长焦镜头
CN108983405A (zh) * 2017-05-31 2018-12-1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后置辅助透镜及摄像装置
CN108983405B (zh) * 2017-05-31 2021-11-2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后置辅助透镜及摄像装置
KR20220129527A (ko) * 2018-07-02 2022-09-2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KR102559976B1 (ko) * 2018-07-02 2023-07-2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104708A1 (en) 2014-04-17
US9158096B2 (en) 2015-10-13
JP2014081457A (ja) 2014-05-08
JP6015333B2 (ja) 2016-10-26
CN103728715B (zh) 2018-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28715A (zh) 一种大口径长焦透镜***
CN102401984B (zh) 远摄镜头***
CN102650729B (zh) 变焦镜头、光学设备,和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的方法
WO2015146067A1 (ja) ズームレンズ系、交換レンズ装置、及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US20090097131A1 (en) Zoom lens system
CN104508532B (zh) 变焦镜头、光学设备和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的方法
CN105308491A (zh) 单焦点透镜***
JPH05157965A (ja) 広角レンズ
JP5358227B2 (ja) インナーズームタイプ且つインナーフォーカスタイプのズームレンズ
JP5767335B2 (ja)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5544926B2 (ja) 撮影レンズ、この撮影レンズを有する光学機器、及び、撮影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EP3474059A1 (en) Image-capturing optical system and image-capturing device
CN115698813A (zh) 透镜光学***
CN105393156A (zh) 变倍光学***、成像装置和变倍光学***的制造方法
JPH11271614A (ja) 可変焦点距離レンズ系
CN115826210A (zh) 变倍光学***、光学设备以及摄像设备
JP5767330B2 (ja)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22067328A (ja) 結像光学系
JP4807611B2 (ja) ズームレンズ
JP2017156431A (ja) 光学系、光学機器および光学系の製造方法
CN114868067B (zh) 变倍光学***以及光学设备
JP2003043358A (ja) ズームレンズ
CN109856787B (zh) 变焦镜头
CN113109925A (zh) 内合焦式大口径远摄镜头
WO2013031183A1 (ja)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