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02100B - 图像形成装置及形成有图像的罐体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及形成有图像的罐体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02100B
CN103502100B CN201280020379.1A CN201280020379A CN103502100B CN 103502100 B CN103502100 B CN 103502100B CN 201280020379 A CN201280020379 A CN 201280020379A CN 103502100 B CN103502100 B CN 1035021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body
image
image formation
ink
add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2037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02100A (zh
Inventor
田代泰
小岛真一
池田和纪
村冈健裕
柏崎哲夫
诹访明日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temir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wa Aluminum Ca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969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4793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9699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7573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09385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92130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wa Aluminum Can Corp filed Critical Showa Aluminum Ca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5021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21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021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21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3Printing on three-dimensional objects not being in sheet or web form, e.g. spherical or cubic obje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61/00Auxiliar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perating on sheets, blanks, webs, binding material, containers or packages
    • B65B61/26Auxiliar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perating on sheets, blanks, webs, binding material, containers or packages for marking or coding completed pack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7/00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F17/08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inting on filamentary or elongated articles, or on articles with cylindrical surfaces
    • B41F17/14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inting on filamentary or elongated articles, or on articles with cylindrical surfaces on articles of finite leng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7/00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F17/08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inting on filamentary or elongated articles, or on articles with cylindrical surfaces
    • B41F17/14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inting on filamentary or elongated articles, or on articles with cylindrical surfaces on articles of finite length
    • B41F17/20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inting on filamentary or elongated articles, or on articles with cylindrical surfaces on articles of finite length on articles of uniform cross-section, e.g. pencils, rulers, resistors
    • B41F17/22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inting on filamentary or elongated articles, or on articles with cylindrical surfaces on articles of finite length on articles of uniform cross-section, e.g. pencils, rulers, resistors by rolling conta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1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 B41J11/00214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using UV 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1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 B41J11/00216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using infrared [IR] radiation or microwa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3Printing on three-dimensional objects not being in sheet or web form, e.g. spherical or cubic objects
    • B41J3/40733Printing on cylindrical or rotationally symmetrical objects, e. g. on bott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61/00Auxiliar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perating on sheets, blanks, webs, binding material, containers or packages
    • B65B61/02Auxiliar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perating on sheets, blanks, webs, binding material, containers or packages for perforating, scoring, slitting, or applying code or date marks on material prior to packag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3/00Details of bottles or ja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D23/08Coverings or external coatings
    • B65D23/0807Coatings
    • B65D23/0814Coat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 B65D23/0828Coat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consisting mainly of paints or lacqu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00Details of other kinds or type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25/20External fit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00Details of other kinds or type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25/34Coverings or external coa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Ink Jet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印刷机(1)设有依次输送罐体(10)的罐体输送机构(100)、和一边对由罐体输送机构(100)输送来的罐体(10)的外周面进行图像形成一边使该罐体(10)移动的罐体移动机构(200)。在罐体移动机构(200)设有形成为圆盘状且向图中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旋转构件(210)。此外,在罐体移动机构(200)设有多个设于该旋转构件(210),与罐体(10)一起移动,并对罐体(10)的外周面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220)。在图像形成单元(220)设有多个对罐体(10)的外周面喷出墨的喷墨装置。由此,提供一种能够增加在每单位时间可形成图像的罐体的个数的图像形成装置等。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及形成有图像的罐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罐体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形成有图像的罐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提出有如下的印刷装置,包括:对固定于装置的主体侧的罐体形成图像的多个数字打印头;以及进行罐体的输送并且在与数字打印头相对向的位置使罐体旋转的驱动机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7/0089619号
发明内容
当前,关于向罐体形成图像的技术,通常是利用称为胶版印刷的印刷方式来进行。而另一方面,近年来,使用喷墨式等的数字印刷正在普及。但是,在使用喷墨式等的情况下,与胶版印刷相比,图像的形成速度变慢,每单位时间能够形成图像的罐体的个数变少。
此外,关于向罐体形成图像的技术,例如可以在使罐体移动并使用于向该罐体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与罐体一起移动,在使罐体移动的过程中进行向罐体形成图像。但是,在这样使图像形成部移动的情况下,对图像形成部作用有外力,图像形成变得不稳定,可能招致所形成的图像质量的降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增加在每单位时间可形成图像的罐体的个数的图像形成装置等。
此外,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因使图像形成部移动而可产生的画质的降低的图像形成装置。
应用了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依次输送罐体的输送用具;以及图像形成机构,与由所述输送用具输送的所述罐体一起移动,并与由该输送用具输送的该罐体各自对应地设置多个,在该罐体形成图像,在各个所述图像形成机构设有能够在所述罐体同时形成互不相同颜色的图像的多个图像形成部。
在此可以是,各个所述图像形成机构在形成为筒状的所述罐体的外周面形成图像,所述输送用具一边使所述罐体周向旋转一边输送该罐体。
此外可以是,各个所述图像形成机构以能够保持恒定姿势的方式设置。
而且可以是,所述多个图像形成部分别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罐体进退的方式设置。
此外可以是,在各个所述图像形成机构还设有使由所述多个图像形成部形成于所述罐体上的图像固化的固化用具。
而且可以是,所述多个图像形成部分别通过从喷墨头朝向所述罐体喷出墨来在该罐体形成图像,所述多个图像形成部分别以所述喷墨头朝向除上方以外的方向的方式配置。
此外可以是,还包括以预先设定的旋转中心为中心地旋转的旋转构件,具有所述多个图像形成部的所述图像形成机构各自设于所述旋转构件、且在该旋转构件的周向上隔开预先设定的间隔地配置,各个所述图像形成机构设置成:在各个所述图像形成机构设置的所述多个图像形成部相对于所述旋转构件的所述旋转中心的姿势在设置的多个该图像形成机构都相同。
而且可以是,所述多个图像形成部分别通过从喷墨头朝向所述罐体喷出墨来在该罐体形成图像,还包括对所述喷墨头喷出墨时的喷出力进行变更的变更用具。
从另一观点考虑,应用了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依次输送罐体的输送用具;以及图像形成机构,与由所述输送用具输送的所述罐体一起移动,并与由该输送用具输送的该罐体各自对应地设置多个,在该罐体形成图像,在各个所述图像形成机构设有以设置所述罐体的部位为中心而呈放射状配置的多个图像形成部。
在此可以是,还包括:在由所述图像形成机构在所述罐体形成了图像之后,使该图像固化的固化用具;在由所述固化用具进行了图像的固化之后,在该图像之上涂布涂料的涂布用具。
此外可以是,还包括:以进行循环移动的方式设置,且从所述输送用具接收由所述图像形成机构形成了图像的所述罐体并输送该罐体的多个输送构件;以进行循环移动的方式设置,且从所述输送构件接收所述罐体,并输送该罐体的多个接收构件,将该多个输送构件及该多个接收构件配置成:所述多个输送构件进行所述循环移动时的中心轴与所述多个接收构件进行所述循环移动时的中心轴一致。
而且,将本发明理解为形成有图像的罐体的制造方法时,应用了本发明的形成有图像的罐体的制造方法,对罐体、以及具有多个图像形成部且在该罐体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机构依次进行输送,在输送所述罐体的过程中,使设于所述图像形成机构的所述多个图像形成部同时动作,在该罐体形成图像。
从另一观点考虑,应用了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保持多个罐体的罐体保持部、对由该罐体保持部保持的该多个罐体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机构的单元;以及输送多个所述单元的输送用具,在设于所述单元上的所述图像形成机构,设有多个与在所述罐体保持部所保持的多个罐体中的各个罐体对峙的图像形成部,在由所述输送用具输送多个所述单元的过程中,在各个该单元,所述罐体保持部的相对于所述图像形成机构的状态发生变化,对与设于该图像形成机构的所述图像形成部对峙的罐体进行切换。
在此可以是,随着所述单元的输送而移动的所述图像形成机构一边恒定姿势一边进行该移动。
此外可以是,多个所述图像形成部分别通过从喷墨头向罐体喷出墨而在该罐体形成图像,多个所述图像形成部分别以使所述喷墨头朝向除上方以外的方向的方式配置。
而且可以是,所述罐体保持部形成为环状,且配置在所述图像形成机构的外侧,所述罐体保持部相对于所述图像形成机构的状态的所述变化通过该罐体保持部沿周向旋转而进行。
此外可以是,多个所述图像形成部分别以能相对于所对峙的罐体进退的方式设置。
而且可以是,在所述图像形成机构还设有使由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于罐体上的图像固化的固化用具。
此外可以是,在所述图像形成机构还设有在由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于罐体上的图像之上涂布涂料的涂布用具。
而且可以是,还包括:以进行循环移动的方式设置,且从所述罐体保持部接收由所述图像形成机构形成了图像的罐体并输送该罐体的多个输送构件;以进行循环移动的方式设置,且从所述输送构件接收罐体,并输送该罐体的多个接收构件,将该多个输送构件及该多个接收构件配置成:所述多个输送构件进行所述循环移动时的中心轴与所述多个接收构件进行所述循环移动时的中心轴一致。
此外可以是,还包括以预先设定的旋转中心为中心地旋转的旋转构件,包括所述图像形成机构的各个所述单元设于所述旋转构件,且在该旋转构件的周向上隔开预先设定的间隔地配置,所述图像形成机构具有多个所述图像形成部,以使得在各个所述单元上设置的多个所述图像形成部的相对于所述旋转构件的所述旋转中心的姿势在设置的多个所述单元都相同的方式,设置各个所述单元。
而且可以是,多个所述图像形成部分别通过从喷墨头朝向所述罐体喷出墨来在该罐体形成图像,还包括对所述喷墨头喷出墨时的喷出力进行变更的变更用具。
此外,将本发明理解为形成有图像的罐体的制造方法时,应用了本发明的形成有图像的罐体的制造方法,输送多个单元,所述单元至少包括:由多个罐体构成的罐体群,及使用多个图像形成部对该罐体群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机构,在输送多个所述单元的过程中,在各个所述单元,使所述罐体群相对于所述图像形成机构的状态发生变化,对与该图像形成机构所具有的所述图像形成部对峙的罐体进行切换。
从另一观点考虑,应用了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保持罐体并在该罐体的外面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机构;以及使保持着罐体的所述图像形成机构以预先设定的部位为中心而绕转移动,沿着预先设定的环状的移动路径移动的移动用具,在所述图像形成机构设有沿着一方向延伸地设置、向所述罐体的外面喷出墨而在该外面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所述移动用具使所述图像形成机构移动,使得所述图像形成部的所述一方向上的一端部为顶头、该图像形成部的该一方向上的另一端部为后端地,该图像形成部沿所述环状的移动路径移动。
在此可以是,所述图像形成机构设有多个,所述移动用具使多个所述图像形成机构沿着所述环状的移动路径移动。
此外可以是,所述图像形成部配置在比所述罐体靠上方的位置,朝向位于下方的该罐体的外表面喷出墨。
而且可以是,所述图像形成机构通过将具有端部的***构件从该端部侧***所述罐体的内部而保持该罐体,在由所述图像形成部进行对所述罐体的图像形成时,所述***构件以横卧的状态配置,在进行该罐体的保持时,以使所述端部朝向上方及下方的任一方的方式配置所述***构件。
从另一观点考虑,应用了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以预先设定的旋转中心为中心地旋转的旋转构件;以及安装于所述旋转构件,随着该旋转构件的旋转而进行绕转移动,并保持罐体,在该罐体的外表面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机构,在所述图像形成机构形成有沿着一方向延伸地设置、且向所述罐体的外表面喷出墨而在该外表面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以使从所述旋转构件的所述旋转中心朝向安装于该旋转构件上的所述图像形成机构的直线所延伸的方向与所述图像形成部延伸的方向即所述一方向交叉的方式,配置该图像形成机构。
在此可以是,以使从所述旋转中心朝向所述图像形成机构的所述直线所延伸的方向与所述一方向正交的方式,配置该图像形成机构。
此外可以是,图像形成部以沿着水平方向的方式配置。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增加在每单位时间可形成图像的罐体的个数的图像形成装置等。
此外,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因使图像形成部移动而产生的画质的降低的图像形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表示对罐体进行印刷的印刷机的一例的图。
图2是放大表示罐体移动机构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图像形成单元的图。
图4是表示印刷机的比较例的图。
图5是表示印刷机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
图6是表示印刷机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
图7是表示印刷机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
图8是表示印刷机的另一构成例的图。
图9是示意性表示对罐体进行印刷的印刷机的一例的图。
图10是放大表示罐体移动机构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图像形成单元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图像形成单元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使保持构件沿周向旋转的旋转机构等的图。
图14是表示印刷机的比较例的图。
图15是表示印刷机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
图16是表示印刷机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
图17是表示印刷机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
图18是表示使图像形成单元相对于旋转构件固定的罐体移动机构的图。
图19是从上方观察对罐体进行印刷的印刷机时的图。
图20是从上方观察罐体移动机构时的图。
图21是用于说明图像形成单元的图。
图22是表示利用旋转机构使连接构件旋转之后的状态的图。
图23是从上方观察罐体输送机构时的图。
图24是用于说明罐体输送机构的动作的图。
图25是从图19的箭头XXV方向观察印刷机时的图。
图26是表示保持构件的周边的构造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示意性表示对罐体进行印刷的印刷机1的一例的图。
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的该印刷机1是基于数字的图像信息而在罐体10形成图像的印刷机。在此,在印刷机1设有:对在未图示的罐体制造工序制造出的罐体10依次进行输送的罐体输送机构100;一边在由罐体输送机构100输送来的罐体10的外周面进行图像的形成一边移动该罐体10的罐体移动机构200;对由罐体移动机构200形成了图像的罐体10进行输送的第1输送装置300。
此外,在印刷机1设有:对由第1输送装置300依次输送来的罐体10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400;对由加热装置400加热了的罐体10的外周面(在形成于罐体10的图像上)涂布预先设定的涂料的涂布用具的一例即涂布装置500。此外,还设有:将由加热装置400加热且由涂布装置500涂布了涂料的罐体10进一步向下游侧输送的第2输送装置600;将由第2输送装置600输送来的罐体10进一步向下游侧输送的第3输送装置700。
此外,在印刷机1设有用于对设于该印刷机1的各装置、各机构部进行控制的控制部900。另外,在比第3输送装置700更靠罐体10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设有烧结装置(未图示),该烧结装置用于将形成于罐体10的图像及涂布于罐体10的涂料烧结到该罐体10。
在此,罐体输送机构100利用罐体10的重量而对位于下方的罐体移动机构200输送罐体10。此外,罐体输送机构100具有沿着上下方向设置且设于罐体10的移动路径的两侧方的引导构件110,通过使用该引导构件110,对罐体移动机构200输送罐体10。
在罐体移动机构200设有形成为圆盘状且向图中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旋转构件210。此外,在罐体移动机构200设有图像形成单元220,该图像形成单元220设于该旋转构件210的外周缘,保持由罐体输送机构100依次输送来的罐体10,与该罐体10一起移动,并对所保持的该罐体10的外周面形成图像。
在此,作为输送用具的一部分发挥作用的旋转构件210以其旋转轴成为水平的方式被配置。附带说明,被配置成安装有图像形成单元220的安装面沿着上下方向。另外,旋转构件210的配置方式不限于该方式。例如,可以以使旋转轴沿着上下方向的方式设置旋转构件21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构成中,以使旋转轴成为水平的方式配置旋转构件210的方案较为难以招致工序的复杂化。在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涂布装置500中,以使供给辊20浸于涂料的程度向托盘(tray)530供给涂料。通过供给辊520的旋转,具有一定粘性的涂料在托盘530内被搅拌。此外,通过供给辊520的旋转,在供给辊520的辊面附着有托盘530内的涂料。附着于供给辊520的涂料被转印到辊状构件510,进而被转印到罐体10。这是以罐体10朝向横向(呈横卧状态)地将涂料涂布于罐体10为前提而成立。在这种情况下,若以旋转构件210的旋转轴沿着上下方向的方式设置旋转构件210,则需要改变涂布装置500的构造或配置,可能招致工序的复杂化。
在此,作为图像形成机构的一例的图像形成单元220如上述那样设于旋转构件210的外周缘。此外,设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20个)图像形成单元220,并且多个图像形成单元220沿旋转构件210的外周缘排列地配置。而且,所设置的多个图像形成单元220分别在旋转构件210的周向上以等间隔配置。
图2是放大表示罐体移动机构200的图。
如图2所示,还如上述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罐体移动机构200设有形成为圆盘状且沿图中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旋转构件210。此外,在旋转构件210的外周缘设有保持罐体10、且对该罐体10的外周面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220。
在此,详细说明图像形成单元220。
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单元220设有旋转台221,旋转台221形成为圆盘状,且能够以中心部为旋转中心而旋转。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旋转台221的中心部设有保持构件(芯棒)222,该保持构件222从旋转台221突出地设置(向图中近前侧突出地设置),保持罐体10。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构件222穿过在形成为筒状的罐体10的一端形成的开口而***到罐体10。此外,保持构件222形成为中空,在保持构件222的内部空间形成有通气口,通过通气口对罐体10内侧真空吸引,从而保持构件222保持罐体10。由此,限制罐体10相对于保持构件222的移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吸引限制罐体10的移动,但也可以通过将未图示的构件向罐体10按压等机械结构来限制罐体10的移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220中,在保持构件222的周围设有多个对由保持构件222保持着的罐体10的外周面喷出墨的喷墨装置223。附带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保持构件222的周围设有多个以所谓喷墨方式对罐体10形成图像的喷墨装置22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1个图像形成单元220设置6个喷墨装置223,最多可使用6种颜色的墨。
在此,在作为图像形成部的一例的各个喷墨装置223分别收容颜色互不相同的墨。此外,各个喷墨装置223以包围保持构件222的方式配置。进而,各个喷墨装置223分别形成为长条状。而且,这样形成为长条状的喷墨装置223以从形成为圆盘状的旋转台221的中心部朝向外周缘的方式配置。而且,各个喷墨装置223以旋转台221的中心部为中心呈放射状配置。附带说明,以保持构件222为中心呈放射状配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喷墨装置223未被配置在比保持构件222靠下方的位置。附带说明,喷墨装置223配置在保持构件222的上方或保持构件222的侧方。在如此在保持构件222的上方或侧方设有喷墨装置223的情况下,喷墨装置223的喷墨头(未图示)朝向下方或横向(水平方向),在喷墨头难以附着尘埃等。附带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墨装置223的喷墨头朝向上方以外的方向,在喷墨头难以附着尘埃等。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台221能够相对于旋转构件210旋转。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即使随着旋转构件210的旋转而图像形成单元220移动,旋转台221会向图中逆时针方向旋转,图像形成单元220的姿势不会产生变化。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图1所示的马达M等使旋转台221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保持图像形成单元220的姿势,但也可以通过在旋转台221的下部安装未图示的配重等,使旋转台221的重心位置偏心,利用该重心的偏心,将图像形成单元220的姿势保持恒定,使图像形成单元220的姿势不会发生变化。另外,图1中,仅图示了一个马达M,但马达M是与多个图像形成单元220分别对应地设有多个。
在此,在图像形成单元220的姿势发生变化时,喷墨装置223的喷墨头会变得朝向上方。于是,在该情况下,在喷墨头容易附着尘埃等。此外,在图像形成单元220的姿势发生变化时,喷墨装置223的姿势也发生变化。于是,在该情况下,可能出现附着于罐体10的墨的量发生变动、或墨的附着位置偏移。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图像形成单元220的姿势保持为恒定的姿势。
参照图3(用于说明图像形成单元220的图),对图像形成单元220进一步说明。另外该图3的(A)是图像形成单元220的主视图。此外该图3的(B)是从该图3的(A)的箭头IIIB方向观察图像形成单元220时的图,该图3的(C)是从该图3的(A)的箭头IIIC方向观察图像形成单元220时的图。
在此,存在各种罐体10,根据罐体10的种类不同而其外径不同。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喷墨装置223能够相对于保持构件222进退。附带说明,图像形成单元220被构成为:使喷墨装置223能够接近保持构件222(罐体10)、且使喷墨装置223能够从保持构件222离开。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A)所示,设有使喷墨装置223相对于保持构件222进退的进退机构250。另外,该进退机构250例如由具有直线地动作的驱动部的、所谓线性促动器构成。更具体而言,该线性促动器例如由线性马达构成,或由伺服马达和滚珠丝杠构成。
另外,由操作者经由未图示的终端而输入关于罐体10的外径的信息(关于罐体10的信息),并将该信息从该终端发送到控制部900(参照图1)。然后,控制部900若接收到关于罐体10的外径的信息,则基于该信息驱动进退机构250,在与罐体10的外径相应的位置配置喷墨装置223。另外,也可以在喷墨装置223分别设置用于检测罐体10的传感器,通过利用该传感器,在与罐体10的外径相应的位置配置喷墨装置223。该情况下,能够自动地将喷墨装置223配置在与罐体10的外径相应的位置。附带说明,通过由传感器检测与罐体10的距离,从而自动地使喷墨装置223进退时,能够以将罐体10的外周面与喷墨装置223的距离保持恒定的状态向外周面喷出墨,因此罐体10的形状不仅可以是圆形,对于例如椭圆形、四方形等的罐体10也能形成图像。此外,也可以通过预先输入罐体10的形状数据,基于该形状数据而自动地使喷墨装置223进退。该情况下,也能对形状为圆形以外的罐体10进行图像形成。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B)所示,设有安装于旋转台221的背侧、使保持构件222旋转的伺服马达M1。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该伺服马达M1使保持着罐体10的保持构件222旋转。由此,罐体10进行周向旋转。另一方面,从各个喷墨装置223分别向罐体10的外周面喷出墨。由此,在罐体10的外周面形成图像。
另外,虽然在上述省略了说明,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印刷机1(参照图1)的进深方向上,在比罐体移动机构200更靠近前侧,设有称为“口袋”的、用于暂时接收罐体10的保持件H(在图1省略表示,参照图3(C))。口袋与图像形成单元220一起在罐体移动机构200的近前侧移动。罐体10被从罐体输送机构100搬出而暂时放置于口袋。在口袋的里侧存在设于图像形成单元220的保持构件222。放置于口袋的罐体10的中心与保持构件222的中心一致。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保持构件222的通气口对罐体10真空吸引,由此罐体10以在口袋滑动的方式向保持构件222侧移动,罐体10被保持构件222***,罐体10被保持构件222真空吸附保持。
在此,进一步对由罐体移动机构200执行的处理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罐体移动机构200的处理之前,首先,由控制部900取得关于罐体10的外径的信息。此外,从PC(Personal Computer)等外部终端取得要形成于罐体10的图像的图像信息。其后,基于所取得的关于上述外径的信息,驱动进退机构250(参照图3(A)),将喷墨装置223配置在与罐体10的外径相应的位置。
其后,从罐体输送机构100向罐体移动机构200依次供给罐体10,罐体10被保持构件222保持。此外,从各个喷墨装置223分别喷出墨。附带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多个喷墨装置223同时喷出墨。并且若从罐体10的旋转开始后成为了罐体10旋转了约360°状态(罐体10旋转了约1周),则伺服马达M1的旋转停止。此外,由喷墨装置223进行的墨喷出也停止。由此,成为在罐体10的外周面且遍及全周形成了图像的状态。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这样从多个喷墨装置223同时喷出墨,但开始墨喷出的定时、结束墨喷出的定时,可以不是同时。例如,在由于各部分的尺寸公差等而喷墨装置223的间隔不均等的情况下,有时将从各喷墨装置223喷出墨时的开始定时错开。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罐体10被投入罐体移动机构200后到从该罐体移动机构200排出所述罐体10(向第1输送装置300交接罐体10)为止的期间,罐体10旋转约36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多个设置的图像形成单元220依次投入罐体10,不是用一个图像形成单元220,而是由多个图像形成单元220对罐体10进行图像形成。
附带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依次输送多个罐体10的过程中,同时(并列地)进行对多个罐体10的图像形成。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印刷机1中,例如与由一个图像形成单元220进行对罐体10的处理的情况下相比,能够使每单位时间可处理的罐体10增加。
在此,当前,对罐体10的图像形成通常是采用被称为胶版印刷的印刷方式来进行。该情况下,将墨暂时载置于印版上,其后,从印版向被称为橡胶布(blanket)的橡胶状片材转印墨,进而,转印到橡胶布上的墨被转印到罐体10。另一方面,近年来,通过以喷墨印刷为代表的数字印刷对对象物进行印刷的情况变多。
与胶版印刷相比,数字印刷不使用称为压版的印版,因此不需要压版的制作、压版与印刷机的对位、印刷中的压版清洁作业等。由此,使得在改变批量时的被称为“换产调整”的作业简化,能够灵活地应对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等。此外,在罐体10的制造工序中,在与印刷相关的工序多产生不良,通过切换为数字印刷,能降低在与印刷相关的工序产生的不良。
如此通过切换为数字印刷具有优点,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缺点。例如,在由数字印刷中广泛使用的喷墨式进行的印刷中,印刷速度慢,该印刷方式的印刷速度是胶版印刷的印刷速度的例如1/10。因此,若仅是切换为喷墨式印刷,会导致生产率降低。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构成中,虽然采用喷墨式印刷方式,但如上所述,同时进行对多个罐体10的图像形成处理。此外,由多个喷墨装置223进行对一个罐体10的图像形成处理。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构成中,可抑制在采用喷墨式印刷方式的情况下会产生的生产率降低。
另外,关于生产率降低的抑制,例如也可以通过设置多条罐体10的输送生产线,在各个输送生产线设置印刷装置来进行,但在该情况下,要进行输送生产线的分支、输送生产线的合流,而由于单个的输送生产线是独立的,因此在处理速度上产生偏差。要将这些处理速度不恒定的多个生产线合流为一个,存在困难,而且输送效率会降低。此外,该情况下,装置的设置面积(占有体积)增加。
而在本实施方式的构成中,无需设置多个输送生产线,用一个输送生产线就能进行印刷。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构成中,对于因设置多个输送生产线而随之产生的生产率的降低也能抑制。附带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构成是虽然使用一个输送生产线串联地依次输送罐体10但进行对多个罐体10的印刷处理,因此难以招致生产率的降低。
在此,图4是表示印刷机的比较例的图。
在图4所示的印刷机30中,与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机1同样,在由保持构件(本图中未图示)保持着罐体10的状态下,罐体10进行移动。此外,随着保持构件的旋转,罐体10自转。但是,在该印刷机30中,喷墨装置223不与罐体10一起移动,而是固定于印刷机30的主体侧的状态。
因此,在该印刷机30中,通过间歇送给向喷墨装置223的对向位置输送罐体10,所有的罐体10都暂时停止于该对向位置。并且在该位置进行罐体10的旋转,而且从喷墨装置223喷出墨。其后,再次进行间歇送给,将罐体10配置在相邻的喷墨装置223的对向位置。并且在该位置再次进行罐体10的旋转,从相邻的该喷墨装置223向罐体10喷出墨。
并且在该印刷机30中,反复这样的动作,由此在罐体10形成预先设定的图像。在采用该印刷机30时,仅使罐体10旋转一次无法形成所有的图像,需要使罐体10旋转多次。因此,每单位时间可输送的罐体10的数量变少。
另外,在该印刷机30中,在罐体10的移动路径的两侧设置喷墨装置223,谋求缩短图像形成所需的时间,但即使这样在两侧设置了喷墨装置223,在想要用6种颜色等多个颜色的墨形成图像的情况下,也需要将罐体10运送至相邻的喷墨装置223。于是,在该情况下,生产率降低。
接着,对图1所示的、第1输送装置300、加热装置400、涂布装置500、第2输送装置600及第3输送装置700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第1输送装置300具有多个吸引构件310。在此,该多个吸引构件310沿着预先设定的路径(描绘圆弧的路径)进行循环移动。附带说明,进行向图中逆时针方向的移动。此外,该多个吸引构件310与图3(C)所示的罐体输送机构100同样,在印刷机1的进深方向上配置在比罐体移动机构200更靠近前侧的位置。
在此,在第1输送装置300中,首先,对于通过从在设于罐体移动机构200的保持构件222(参照图2)形成的通气口进行真空吸附而被保持的罐体10,通过将该通气口中从真空替换为压缩空气,从而真空被破坏,由压缩空气对罐体10的底部施加压力,罐体10朝向图1的纸面的近前侧方向移动到吸引构件310。吸引构件310对于移动来的罐体10,从形成于吸引构件310的通气口进行真空吸附而将其保持。然后,保持这样的状态使吸引构件310沿着上述预先设定的路径移动。由此,由罐体移动机构200形成了图像的罐体10被输送到加热装置400。
加热装置400具有与设于罐体移动机构200的上述保持构件222同样的构件(以下,将该构件也称为“保持构件222”)。在此,该保持构件222设有多个。此外,该保持构件222沿着预先设定的路径(描绘圆弧的路径)进行循环移动。附带说明,该保持构件222朝向图中顺时针方向移动。此外,保持构件222分别进行自转。
进而,本实施方式中的加热装置400,在印刷机1的进深方向,配置在比第1输送装置300更靠里侧的位置。在此,如下这样进行从第1输送装置300向加热装置400的罐体10的交接。首先,通过真空吸引而保持着罐体10的吸引构件310,将形成于吸引构件310的通气口内从真空替换为压缩空气,从而真空被破坏,由压缩空气对罐体10的底部施加压力,罐体10向加热装置400内的保持构件222移动。另一方面,在保持构件222中,从形成于保持构件222内的通气口开始真空吸引。由此,罐体10被保持构件222***,并被吸引保持。
另外,虽然在上述省略了说明,但关于吸引构件310移动的轨迹,吸引构件310具有能够移动距中心的位置的功能。这是由于,例如在从图像形成单元220上的保持构件222接收罐体10时,若没有所述移动功能,则保持构件222与吸引构件310的切点仅为2处,在瞬间有2次保持构件222与吸引构件310的位置一致,因此难以进行罐体10的交接(参照图1)。与此相对,在具有使吸引构件310的轨迹与保持构件222的轨迹一致的移动功能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使保持构件222与吸引构件310的位置一致,从而可靠地进行罐体10的交接。
同样,第1输送装置300的吸引构件310如图1的附图标记1A所示,在第1输送装置300与加热装置400重叠的部位,从以描绘圆弧的方式形成的移动路径暂时脱离,而直线地移动。此外,加热装置400的保持构件222也如附图标记1A所示,在第1输送装置300与加热装置400重叠的部位,从以描绘圆弧的方式形成的移动路径暂时脱离而直线地移动。此外,在附图标记1A所示的部位,吸引构件310和保持构件222以彼此重叠的状态移动。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这样吸引构件310和保持构件222产生重叠时,从吸引构件310向保持构件222交接罐体10。
另外,关于吸引构件310的上述直线移动及保持构件222的上述直线移动使用凸轮等进行。此外,在上述省略了说明,关于涂布装置500中的辊状构件510与保持构件222的接触部,同样,如图1所示,保持构件222在辊状构件510的外周移动。另外,在加热装置400与第2输送装置600重叠的部分,也是保持构件222从朝向外侧鼓出地形成且以描绘圆弧的方式形成的移动路径暂时脱离。由此,保持构件222与设于第2输送装置600的吸引构件610(构造、功能上与第1输送装置300的吸引构件310相同)重叠。此外,设于第3输送装置700的销720(是附加于链条710的棒状体,将罐体10钩挂在该棒状体进行输送)也从朝向外侧鼓出地形成且以描绘圆弧的方式形成的移动路径暂时脱离。由此,销720与吸引构件610重叠。
在此对加热装置400详细说明,作为固化用具发挥作用的该加热装置400具有沿着罐体10的移动路径设置、用于加热罐体10的加热部410。在此,该加热部410具有红外灯等(未图示),利用该红外灯等进行罐体10的加热。并且,通过该加热,涂布于罐体10的外周面的墨固化。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于加热装置400的保持构件222进行自转,在罐体10难以产生加热不均。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罐体10的移动路径的两侧设有加热部410,与仅在移动路径的单侧设置加热部410的情况相比,能够以更短的时间使墨固化。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涂布装置500对罐体10的外周面涂布涂料,但此时,若构成罐体10上的图像的墨的流动性还较高,则可能出现该图像毁坏。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进行涂布装置500的涂料涂布之前,加热罐体10,使罐体10上的墨固化。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加热来使墨固化,但在使用UV(ultraviolet)固化型的墨的情况下,通过照射UV灯来使墨固化。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加热部410的下游侧设有涂布装置500。该涂布装置500对罐体10的外周面涂布预先设定的涂料。由此,在形成于罐体10的外周面的图像上形成保护层。另外,涂布装置500具有辊状构件510,通过使该辊状构件510与罐体10的外周面接触,从而对罐体10进行涂料涂布。
由加热装置400加热、并由涂布装置500涂布了涂料的罐体10,被第2输送装置600进一步输送。该第2输送装置600与第1输送装置300同样地构成,具有多个吸引构件610。在此该多个吸引构件610沿着预先设定的路径且向逆时针方向进行循环移动。
此外第2输送装置600,在印刷机1的进深方向上,配置在比加热装置400更靠近前侧的位置。在此,该第2输送装置600与第1输送装置300同样,使吸引构件610与由加热装置400的保持构件222保持着的罐体10的底部相对向,由此吸引罐体10。由此罐体10被向第3输送装置700输送。
第3输送装置700在印刷机1的进深方向上,配置在比第2输送装置600更靠里侧的位置。在此第3输送装置700由沿顺时针方向进行绕转移动的链条710和安装于该链条710的多个销720构成。从第2输送装置600向第3输送装置700的罐体10的交接是通过在罐体10的内部***销720而进行。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由该第3输送装置700将罐体10向未图示的烧结装置(工序)输送。
图5是表示印刷机1的另一方案的图。
在图5所示的印刷机1中,与上述同样,设有将罐体10向下方输送的罐体输送机构100、和一边对由罐体输送机构100输送来的罐体10的外周面进行图像形成一边使该罐体10移动的罐体移动机构20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罐体10的输送方向上,在罐体移动机构200的紧接着的下游侧设有加热装置400。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印刷机1的进深方向上,以与第1输送装置850的吸引构件851重叠的方式设有加热装置400。附带说明,加热装置400及第1输送装置850被设置成:在从近前侧观察印刷机1的情况下,加热装置400与第1输送装置850重叠。此外,第1输送装置850的吸引构件851在进深方向上位于与罐体移动机构200的保持构件222相同的位置。而且,在印刷机1的进深方向上,在第1输送装置850的里侧设有与上述第3输送装置700(参照图1)同样构成的第2输送装置860。
在此,第1输送装置850与上述同样具有沿着描绘圆弧地形成的路径进行循环移动的多个吸引构件851。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同样,使吸引构件851与由罐体移动机构200的保持构件222保持着的罐体10相对向,由该吸引构件851保持罐体10。附带说明,吸引构件851接收由保持构件222输送来的罐体10。
其后,由作为输送构件的一例的该吸引构件851进一步输送罐体10。其后,由吸引构件851保持着的罐体10在图5的附图标记5A所示的部位,被位于里侧、沿着描绘圆弧地形成的路径进行循环移动的保持构件222(加热装置400的保持构件222)接收,并由作为接收构件的一例的该保持构件222保持。
其后,该罐体10被保持构件222进一步输送,与上述同样,通过加热部410,还通过涂布装置500。由此形成于罐体10的外周面的墨固化,而且在墨之上形成保护层。另外,向加热装置400的保持构件222交接了罐体10之后的吸引构件851如该图5的附图标记5B所示,通过比加热部410靠内侧处。
在罐体10形成了保护层之后,如图5的附图标记5C所示,保持着罐体10的保持构件222向内侧移动,由此罐体10向内侧移动,而且吸引构件851向外侧移动。并且,在附图标记5C所示的部位,保持构件222与吸引构件851重叠。并且在该部位,从位于里侧的保持构件222向位于近前侧的吸引构件851交接罐体10。另外,通过了附图标记5C所示的部位的保持构件222,为了避免与设于罐体移动机构200的保持构件222的干涉,如附图标记5D所示向内侧移动。其后,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吸引构件851向第2输送装置860交接罐体10,罐体10被输送到烧结装置。
在此,在图1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在罐体移动机构200与加热装置400之间设有第1输送装置300,在加热装置400与第3输送装置700之间设有第2输送装置600,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省略了该第1输送装置300及第2输送装置600。取而代之,设有第1输送装置850。在这种构成的情况下,可实现印刷机1的小型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加热装置400及第1输送装置850设置为在从近前侧观察印刷机1的情况下加热装置400与第1输送装置850重叠。进一步加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吸引构件851进行循环移动时的中心轴(旋转轴)859与多个保持构件222进行循环移动时的中心轴(旋转轴)229一致。另外,吸引构件851和保持构件222进行罐体10的交接时,吸引构件851的移动轨迹与保持构件222的移动轨迹一致。此外,这些吸引构件851和图像形成单元220上的保持构件222利用凸轮等而具有可向轴向移动的功能,从而使得吸引构件851的移动轨迹与图像形成单元220上的保持构件222的轨迹一致。此外,关于涂布装置500的辊状构件510与保持构件222的接触部,也是保持构件222在辊状构件510的外周移动。于是,在该情况下,能够减小印刷机1的宽度方向的尺寸。
图6及图7是表示印刷机1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另外,图6是表示印刷机1的整体构成的图,图7是放大表示图像形成单元220的图。
在上述说明的实施方式中,是利用在与罐体移动机构200不同的部位设置的加热装置400加热罐体10的构成,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在图像形成单元220的一部分装入用于加热罐体10的加热单元224,由该加热单元224加热罐体10。
在此,加热单元224在保持构件222(罐体10)的旋转方向上配置在比喷墨装置223靠下游侧,使在上游侧附着于罐体10的墨固化。在本实施方式的构成的情况下,在涂布了墨之后,立刻使墨固化。因此在墨内难以进入异物。
在此,加热单元224与上述同样,具有未图示的红外灯等,利用该红外灯等进行罐体10的加热。另外,为了防止加热不充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开始向罐体10进行图像形成之后,进行罐体10的加热直到罐体10被从罐体移动机构200排出。此外,为了防止加热不均,使罐体10周向旋转。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像形成单元220设有加热单元224,因此省略了图1等所示的加热装置400(参照图6)。另外,在墨使用UV(ultraviolet)固化型的墨时,可以取代加热单元224而装载UV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具有多个吸引构件871的第1输送装置870配置在罐体移动机构200的近前侧。而且与上述同样,具有链条881及销882的第2输送装置880配置在第1输送装置870的里侧。此外,为了避免钩挂在销882的罐体10与罐体移动机构200的罐体10在进深方向的干涉,根据需要而将链条881设置成与罐体移动机构200具有一定角度,来避免彼此干涉。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罐体移动机构200相邻地设置涂布装置500,在由图像形成单元220保持着罐体10的期间,对罐体10进行涂料涂布。此外,图像形成单元220可相对于旋转中心方向移动,借助凸轮等,与旋转构件210的旋转对应地使图像形成单元220移动,使第1输送装置870的吸引构件871的轨迹与罐体10的轨迹一致。此外,罐体10在涂布装置500的辊状构件510的外周移动。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上述同样,由图像形成单元220保持罐体10,并利用配置在该罐体10周围的喷墨装置223,对罐体10形成图像。此外该罐体10被设于图像形成单元220的加热单元224加热,使罐体10上的墨固化,直到从罐体移动机构200排出罐体10。
其后,罐体10由第1输送装置870保持。具体而言,与上述同样,由吸引构件871吸引保持罐体10。其后,将设于第2输送装置880的链条881的销882***该罐体10,由第2输送装置880输送罐体10。
在本实施方式的构成中,省略了图1、5所示的加热装置400,谋求印刷机1的进一步小型化。此外,从罐体移动机构200向加热装置400输送罐体10的第1输送装置300(参照图1)、从罐体移动机构200向加热装置400输送罐体10的第1输送装置850(参照图5)等也可省略,可以进一步缩小印刷机1。
另外在上述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图像形成单元220(参照图1)旋转而图像形成单元220的姿势被保持恒定的情况,但也可以将图像形成单元220固定于旋转构件210。
图8是表示印刷机1的另一构成例的图。另外,基本构成,与图1所示的印刷机1同样,在此说明不同点。
在此在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喷墨装置223以相对于连结旋转构件210的旋转中心和各保持构件222的中心而成的轴线,分别具有恒定角度的方式安装。附带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使设于各个图像形成单元220的多个喷墨装置223的、相对于旋转构件210的旋转中心的姿势,在所设置的多个图像形成单元220的各自中相同(恒定)的方式,配置各个图像形成单元220。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随着旋转构件210的旋转,设于各图像形成单元220的喷墨装置223的姿势发生变化。附带说明,相对于旋转构件210的旋转中心的姿势被保持恒定,但相对于其他部分的姿势发生变化。例如,在图8中,位于旋转构件210的最上部的图像形成单元220中的喷墨装置223位于罐体10的下侧,但位于旋转构件210的最下部的图像形成单元220中的喷墨装置223位于罐体10的上侧。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旋转构件210旋转着时从喷墨装置223喷出墨,但对喷出的该墨作用有离心力、重力及喷出力(喷墨装置223的喷出力)这三种力。在此,旋转构件210以恒定的角速度旋转时,对墨作用离心力时的作用方向不变化。但是,重力总是铅垂方向朝下地作用,因此会根据喷墨装置223的位置的不同而作用于墨的重力的方向不同。于是,若如此根据喷墨装置223的位置的不同而重力的作用方向不同,则可能出现到达罐体10的墨的量有增减的情况。
因此,如图8所示,在采用不将图像形成单元220的姿势保持恒定的构成的情况下,优选是使从喷墨装置223喷出墨时的喷出力根据喷墨装置223(图像形成单元220)的姿势(位置)而修正(变更)。
附带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构成中,在将喷墨装置223的喷墨头和罐体10的中心连结而成的轴线方向作用墨的喷出力。在此,优选是,将对从各喷墨头喷出的墨施加的重力分解为上述轴线方向的分力和与该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分力,使用该轴线方向的分力来修正(变更)墨的喷出力。
另外,可以基于各喷墨装置223的位置来掌握对从各喷墨装置223喷出的墨作用的重力的方向。在此,例如可以基于旋转构件210的旋转角度来掌握各喷墨装置223的位置。在此,关于旋转构件210的旋转角度,例如可以通过对旋转构件210安装例如旋转编码器等可检测旋转角度的传感器来掌握该旋转角度。
此外,在从旋转构件210的旋转开始到旋转构件210达到恒定速度的期间,对旋转构件210上的各图像形成单元220施加的离心力逐渐增加。此外在旋转构件210停止或减速时,对旋转构件210上的各图像形成单元220施加的离心力逐渐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也优选是对墨的喷出力进行修正。该情况下,例如使用旋转编码器等检测旋转构件210的角速度及旋转构件210的角度,根据检测到的该角速度和作为已知数据的从旋转中心到各喷墨装置223的距离及墨的质量,计算作用于各喷墨装置223(各喷墨头)的离心力。并且使用计算出的该离心力和根据检测到的旋转构件210的角度而计算出的各喷墨装置223的角度等,对从喷墨头喷出墨时的喷墨力加以修正。
对图8所示的印刷机1进一步加以说明,在本图所示的印刷机1中,在从旋转构件210的旋转中心观察设置的多个图像形成单元220的情况下,各图像形成单元220中的多个喷墨装置223的配置方式为相同状态。进一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旋转构件210发生旋转,图像形成单元220相对于旋转构件210的状态也不发生变化。
在此,在图1所示的构成中,对位于旋转构件210上部的图像形成单元220作用朝向图中上方的离心力,因此难以喷出墨。而另一方面,对位于旋转构件210下部的图像形成单元220作用朝向图中下方的离心力,因此容易喷出墨。于是,在该情况下,根据图像形成单元220的位置,可能墨的喷出量发生变动。另一方面,在图8所示的构成中,对各个图像形成单元220作用的离心力的方向恒定,因离心力作用的方向变化而产生的喷墨量的变动得到抑制。
另外,关于墨的喷出力的变更(修正),可以按每个图像形成单元220(以图像形成单元220为单位)进行,也可以按各喷墨装置223(每一个喷墨装置223)进行。例如,在设于图8的旋转构件210的多个图像形成单元220中的、位于图中最右侧的图像形成单元220中,对于从位于罐体10上部的喷墨装置223喷出的墨,在与该墨的喷出方向相同方向作用重力。另一方面,对于从位于罐体10下部的喷墨装置223喷出的墨,在与该墨的喷出方向相反的方向作用重力。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以提高从位于罐体10下部的喷墨装置223喷出墨时的喷出力,降低从位于罐体10上部的喷墨装置223喷出墨时的喷出力。
在此,在图8中,说明了将图1的罐体移动机构200变更的情况,但图5所示的罐体移动机构200及图6所示的罐体移动机构200也可以是与图8所示的罐体移动机构200同样的构成。
另外,在图1、图5、图6所示的罐体移动机构200(将图像形成单元220的姿势保持恒定的罐体移动机构200)中,也可以变更喷出墨时的喷出力。例如在图1所示的罐体移动机构200中,作用于墨的重力的作用方向恒定,但根据图像形成单元220的位置,作用于墨的离心力的作用方向不同。
例如,在图1中,对于设置的多个图像形成单元220中的位于图中最右侧的图像形成单元220,作用朝向图中右方的离心力,而对于位于图中最左侧的图像形成单元220,作用朝向图中左方的离心力。于是,在该情况下,可能墨的喷出量根据图像形成单元220的位置而发生变动。
因此,在该情况下也与上述同样,可以根据图像形成单元220的位置来变更喷出墨时的喷出力。更具体地加以说明,例如,在图像形成单元220位于图中最右侧时,增强从该图像形成单元220中的位于最右侧的喷墨装置223喷出墨时的喷出力,减弱从该图像形成单元220中的位于最左侧的喷墨装置223喷出墨时的喷出力。此外,该图像形成单元220随着旋转构件210的旋转而移动到图中最左侧时,减小从该图像形成单元220中的位于最右侧的喷墨装置223喷出墨时的喷出力,而增强从位于最左侧的喷墨装置223喷出墨时的喷出力。
―第2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9是示意性表示对罐体进行印刷的印刷机1的一例的图。
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的该印刷机1是基于数字的图像信息而在罐体10形成图像的印刷机。在此,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在印刷机1设有:对在未图示的罐体制造工序制造出的罐体10依次进行输送的罐体输送机构100;一边在由罐体输送机构100输送来的罐体10的外周面进行图像的形成一边移动该罐体10的罐体移动机构200;对由罐体移动机构200形成了图像的罐体10进行输送的第1输送装置300。
此外,在印刷机1设有:对由第1输送装置300依次输送来的罐体10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400;对由加热装置400加热了的罐体10的外周面(形成于罐体10的图像上)涂布预先设定的涂料的涂布装置500。此外,还设有:将由加热装置400加热且由涂布装置500涂布了涂料的罐体10进一步向下游侧输送的第2输送装置600;将由第2输送装置600输送来的罐体10进一步向下游侧输送的第3输送装置700。
此外,在印刷机1设有用于对设于该印刷机1的各装置、各机构部进行控制的控制部900。另外,在比第3输送装置700更靠罐体10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设有烧结装置(未图示),该烧结装置用于将形成于罐体10的图像及涂布于罐体10的涂料烧结到该罐体10。
在此,罐体输送机构100利用罐体10的重量而对位于下方的罐体移动机构200输送罐体10。此外,罐体输送机构100具有沿着上下方向设置且设于罐体10的移动路径的两侧方的引导构件110,通过使用该引导构件110,对罐体移动机构200输送罐体10。
在罐体移动机构200设有形成为圆盘状且向图中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旋转构件210。此外,在罐体移动机构200设有图像形成单元220,该图像形成单元220设于该旋转构件210的外周缘,保持多个由罐体输送机构100依次输送来的罐体10,与该罐体10一起移动,并对所保持的该罐体10的外周面形成图像。附带说明,在罐体移动机构200设有保持由多个罐体10构成的罐体群、与该罐体群一起移动、并且对所保持的该罐体群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220。
在此,作为输送用具的一部分发挥作用的旋转构件210以其旋转轴成为水平的方式配置。附带说明,被配置成安装有图像形成单元220的安装面沿着上下方向。另外,旋转构件210的配置方式不限于该方式。例如,可以以使旋转轴沿着上下方向的方式设置旋转构件210。
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构成中,以使旋转轴成为水平的方式配置旋转构件210的方案较为难以招致工序的复杂化。在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涂布装置500中,以使供给辊520浸于涂料的程度向托盘530供给涂料。通过供给辊520的旋转,具有一定粘性的涂料在托盘530内被搅拌。此外,通过供给辊520的旋转,在供给辊520的辊面附着有托盘530内的涂料。附着于供给辊520的涂料被转印到辊状构件510,进而被转印到罐体10。这是以罐体10朝向横向(呈横卧状态)地将涂料涂布于罐体10为前提而成立。在这种情况下,若以旋转构件210的旋转轴沿着上下方向的方式设置旋转构件210,则需要改变涂布装置500的构造或配置,可能招致工序的复杂化。
在此,图像形成单元220如上述那样设于旋转构件210的外周缘。此外,设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24个)图像形成单元220,并且多个图像形成单元220沿旋转构件210的外周缘排列地配置。而且,所设置的多个图像形成单元220的各自在旋转构件210的周向上以等间隔配置。
图10是放大表示罐体移动机构200的图。此外,图11、图12是用于说明图像形成单元220的图。另外图11(A)是图像形成单元220的主视图。此外,图11(B)是用于说明构成图像形成单元220的支承台221的图。此外,图11(C)是用于说明构成图像形成单元220的旋转板226的图。此外,图12(A)是图11(B)的XIIA-XIIA线的剖面图。此外,图12(B)是从图11(C)的箭头XIIB方向观察旋转板226等时的图。
图10所示,此外,如上述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罐体移动机构200设有形成为圆盘状且沿图中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旋转构件210。此外,在旋转构件210的外周缘设有保持罐体10、且对该罐体10的外周面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220。
在此参照图11详细说明图像形成单元220。
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单元220设有支承台221,如图11(A)所示,支承台221形成为圆盘状,且支承对罐体10喷出墨的喷墨装置223。还设有与该支承台221一起移动,并且位于该支承台221的外侧,且形成为环状,可相对于该支承台221旋转的旋转板226。另外,图像形成单元220中的设有喷墨装置223的部位可以理解为对罐体10(罐体群)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机构。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由支承台221支承对罐体10的外周面喷出墨的喷墨装置223。在此,如图11(B)所示,设有多个作为图像形成部的一例的该喷墨装置223。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喷墨装置223以所谓的喷墨方式对罐体10形成图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1个图像形成单元220设有7个喷墨装置223,最多可使用7种颜色的墨。
此外,在各个喷墨装置223分别收容颜色互不相同的墨。此外,各个喷墨装置223分别形成为长条状。而且,这样形成为长条状的喷墨装置223以从形成为圆盘状的支承台221的中心部朝向外周缘的方式配置。而且,各个喷墨装置223以支承台221的中心部为中心呈放射状配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比为水平线的穿过支承台221的中心部的水平线HL(图11(A)参照)靠上方,不配置喷墨装置223。附带说明,喷墨装置223设于支承台221的下半部分侧。在做成这样的配置方式的情况下,如图11(B)所示,喷墨装置223的喷墨头HD朝向下方或横方(水平方向),难以在喷墨头HD附着尘埃等。附带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墨装置223的喷墨头HD朝向除上方以外的方向,难以在喷墨头HD附着尘埃等。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单元220能够相对于旋转构件210(参照图10)旋转。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即使随着旋转构件210的旋转而图像形成单元220移动,图像形成单元220向图中逆时针方向旋转,图像形成单元220的姿势不会产生变化。另外,图像形成单元220的该旋转是通过安装于旋转构件210的背侧的马达M而进行。在此,该马达M与多个图像形成单元220分别对应地设有多个。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这样利用马达M来保持图像形成单元220的姿势,但例如也可以通过在支承台221(参照图11(A))的下部安装未图示的配重等,使图像形成单元220的重心位置偏心,利用该重心的偏心,将图像形成单元220的姿势保持恒定。
在此,在图像形成单元220的姿势发生变化时,喷墨装置223的喷墨头HD会变得朝向上方。于是,在该情况下,在喷墨头HD容易附着尘埃等。此外,在图像形成单元220的姿势发生变化时,喷墨装置223的姿势也发生变化。于是,在该情况下,可能发生附着于罐体10的墨的量发生变动、或墨的附着位置偏移。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图像形成单元220的姿势保持为恒定。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A)、(C)所示,在作为罐体保持部的一部发挥作用的旋转板226设有多个从旋转板226突出地设置(向图中近前侧突出地设置)、且保持罐体10的保持构件(芯棒)222。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构件222穿过在形成为筒状的罐体10的一端形成的开口而***到罐体10。此外保持构件222形成为中空,在保持构件222的内部空间形成有通气口,通过通气口对罐体10内侧进行真空吸引,从而保持构件222保持罐体10。由此,限制罐体10相对于保持构件222的移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吸引来限制罐体10的移动,但也可以通过将未图示的构件按压于罐体10等等,用机械结构来限制罐体10的移动。
在此,存在各种罐体10,根据罐体10的种类不同而其外径不同。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使喷墨装置223能够相对于保持构件222进退。附带说明,图像形成单元220被构成为:使喷墨装置223能够接近保持构件222(罐体10)、并且使喷墨装置223能够从保持构件222离开。进一步加以说明,喷墨装置223被设置成能够沿着支承台221的径向移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B)、图12(A)所示,设有使喷墨装置223相对于保持构件222进退的进退机构250。另外,该进退机构250例如由具有直线地动作的驱动部的、所谓线性促动器构成。更具体而言,该线性促动器例如由线性马达构成,或由伺服马达和滚珠丝杠构成。
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由操作者经由未图示的终端而输入关于罐体10的外径的信息(关于罐体10的信息),并将该信息从该终端发送到控制部900(参照图9)。然后,控制部900若接收到关于罐体10的外径的信息,则基于该信息驱动进退机构250,在与罐体10的外径相应的位置配置喷墨装置223。另外,也可以在喷墨装置223各自设置用于检测罐体10的传感器,利用该传感器,在与罐体10的外径相应的位置配置喷墨装置223。该情况下,能够自动地将喷墨装置223配置在与罐体10的外径相应的位置。附带说明,在通过由传感器检测与罐体10的距离从而自动地使喷墨装置223进退时,能够以将罐体10的外周面与喷墨装置223的距离保持恒定的状态向外周面喷出墨,因此罐体10的形状不仅可以是圆形,对于例如椭圆形、四方形等的罐体10也能形成图像。此外,也可以通过预先输入罐体10的形状数据,从而基于该形状数据而自动地使喷墨装置223进退。该情况下,也能对形状为圆形以外的罐体10进行图像形成。
另外虽然在上述省略了说明,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印刷机1(参照图9)的进深方向,在比罐体移动机构200更靠近前侧设有称为“口袋”的、用于暂时接收罐体10的保持件H(在图9省略表示,参照图12(B))。口袋与图像形成单元220一起在罐体移动机构200的近前侧移动。罐体10被从罐体输送机构100搬出而暂时放置于口袋。在口袋的里侧存在设于图像形成单元220的保持构件222。放置于口袋中的罐体10的中心与保持构件222的中心一致。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保持构件222的通气口对罐体10真空吸引,由此罐体10以在口袋滑动的方式向保持构件222侧移动,罐体10被保持构件222***,罐体10被保持构件222真空吸附保持。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罐体输送机构100移动到图像形成单元220的罐体10(由保持构件222保持着的罐体10)进行自转(沿周向旋转)。在此,罐体10的该旋转是通过设于图像形成单元220的旋转机构而进行。
图13是用于说明使保持构件222(罐体10)沿周向旋转的旋转机构等的图。
虽然在上述省略了说明,但在旋转板226(参照图11(A))的背侧,设有图13(A)所示的环状的齿轮227。在此该齿轮227在内周面227A具有多个内齿(未图示),在外周面227B具有多个外齿(未图示)。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被设置成与形成于外周面227B的外齿啮合、使齿轮227旋转的驱动齿轮G1。另外设有使该驱动齿轮G1旋转的驱动马达M11。
此外在上述省略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3(A)所示,保持构件222的一端部222A向旋转板226(参照图11(C))的背侧突出。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于该一端部222A的外周面的齿(未图示)与形成于齿轮227的内周面227A的内齿啮合。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驱动马达M11驱动驱动齿轮G1及齿轮227旋转,并且利用被旋转驱动的该齿轮227而使保持构件222的一端部222A旋转。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保持构件222旋转,随之罐体10也旋转。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3(B)所示,设有与齿轮227同样地形成为环状的齿轮231。在此该齿轮231在外周面231A具有多个外齿(未图示)。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被设置成与在外周面231A形成的外齿啮合,而使齿轮231旋转的驱动齿轮G2。进而,设有使该驱动齿轮G2旋转的驱动马达M12。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该齿轮231支承上述的旋转板226(参照图11(C))及齿轮227(参照图13(A))。在此,若由驱动马达M12使驱动齿轮G2旋转,则齿轮231旋转。并且若齿轮231旋转,则旋转板226旋转,由旋转板226支承的保持构件222移动。附带说明,旋转板226相对于喷墨装置223的状态发生变化,保持构件222的位置变得不同。由此,与一个喷墨装置223对峙(面对)的罐体10被切换为另一罐体10。
附带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保持构件222的移动,使与一个喷墨装置223对峙的罐体10变得与同该一个喷墨装置223相邻的其他喷墨装置223对峙。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旋转板226旋转,由此切换与喷墨装置223对峙的罐体10,但也可以通过使支承台221侧旋转,来切换与喷墨装置223对峙的罐体10。附带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旋转板226旋转,改变了旋转板226相对于喷墨装置223的状态,但也可以通过使支承台221侧旋转,改变旋转板226相对于喷墨装置223的状态。另外,也可以使旋转板226及支承台221这二者旋转。
在此,进一步说明由罐体移动机构200执行的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罐体移动机构200的处理之前,首先,由控制部900取得关于罐体10的外径的信息。此外,从PC(Personal Computer)等外部终端取得要形成于罐体10的图像的图像信息。其后,基于所取得的关于上述外径的信息,驱动进退机构250(参照图11(B)),将喷墨装置223配置在与罐体10的外径相应的位置。
其后,从罐体输送机构100向罐体移动机构200依次供给罐体10,罐体10被保持构件222保持。此外,通过驱动马达M11(参照图13(A))的旋转而使罐体10周向旋转,并且从各个喷墨装置223喷出墨。附带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多个喷墨装置223同时喷出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构件210(参照图10)每旋转一次,驱动马达M12(参照图13(B))被驱动,齿轮231旋转。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旋转板226(参照图11(A))的周向,每隔30°地设置保持构件222,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构件210每旋转一次,齿轮231旋转30°。
结果,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喷出一个颜色墨的喷墨装置223形成了图像的罐体10,变得与同该喷墨装置223相邻的喷墨装置223对峙。由此,对罐体10喷出不同颜色的墨。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若从对罐体10开始喷出第一种颜色墨后旋转构件210旋转了7周时,对该罐体10的7种颜色的墨喷出结束。其后,该罐体10被从罐体移动机构200排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喷墨装置223(在旋转板226的旋转方向上位于最上游侧的喷墨装置223)(以下,有时称为“第1喷墨装置223”)喷出第一种颜色墨时,由控制部900(参照图9)掌握来自未图示的旋转编码器的输出,掌握由第1喷墨装置223进行墨喷出时的罐体10的旋转角度。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以下,将所掌握到的该旋转角度称为“基准角度”。
其后,从页存储器(ページメモリ)(未图示)读取图像数据,并将该图像数据供给到第1喷墨装置223。并且,利用该第1喷墨装置223将由第一种颜色墨形成的图像形成在罐体10的外周面。
其后,旋转板226再次进行旋转,已经由第1喷墨装置223进行了图像形成的罐体10,到达喷出第二种颜色墨的喷墨装置223(在旋转板226的旋转方向上自上游侧起位于第二位的喷墨装置223)(以下,有时称为“第2喷墨装置223”)。
然后,从该第2喷墨装置223向罐体10的外周面喷出墨。由此,由第二种颜色墨形成的图像形成于罐体10的外周面。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第2喷墨装置223开始墨喷出时,也掌握来自旋转编码器的输出,掌握罐体10的旋转角度。并且,控制部900从所掌握到的该旋转角度减去上述基准角度,取得角度差。其后,控制部900从保存于未图示的页存储器的图像数据中的、与该角度差相应的图像数据开始读取,将读取到的图像数据依次供给到第2喷墨装置223。
然后,第2喷墨装置223在罐体10上首先形成基于与该角度差相应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其后,将基于在该图像数据之后接着供给的图像数据的图像依次形成于罐体10上。
在此,例如也可以在开始进行第2喷墨装置223的图像形成时,将罐体10的旋转角度设为上述基准角度,将罐体10配置在原点位置,在此基础上对罐体10进行图像形成。但是,在该情况下,将罐体10配置在原点位置需要花费时间,在每单位时间可形成图像的罐体的个数容易减少。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在从与角度差相应的图像数据开始读取的情况下,能够增加在每单位时间可形成图像的罐体10的个数。
另外,在此,说明了由第1喷墨装置223、第2喷墨装置223进行图像形成时的处理,但在由位于第2喷墨装置223的再下游侧的喷墨装置223进行图像形成时,也与上述同样,掌握罐体10的旋转角度,接着取得上述角度差。然后,将基于与该角度差相应的图像数据的图像首先形成于罐体10,接着将基于在该图像数据之后接着从页存储器读取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形成于罐体10。
另外,若从罐体移动机构200排出1个罐体10,则如图9的附图标记1B的白圈所示,产生未保持罐体10的保持构件222。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情况下,由驱动马达M12(参照图13(B))使旋转板226旋转30°。由此,在罐体10的供给部(由罐体输送机构100形成的罐体10的供给部),对未保持罐体10的该保持构件222供给新的罐体10。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所设置的多个图像形成单元220依次投入罐体10,从而不是由一个图像形成单元220进行图像形成,而是由多个图像形成单元220对罐体10进行图像形成。附带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依次输送多个罐体10的过程中,同时(并行地)进行对多个罐体10的图像形成。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机1中,例如与用一个图像形成单元220对罐体10进行处理的情况相比,可增加在每单位时间可处理的罐体10。
在此,当前,对罐体10的图像形成通常是采用被称为胶版印刷的印刷方式来进行。该情况下,将墨暂时载置于印版,其后,从印版向被称为橡胶布的橡胶状片材转印墨,进而,转印到橡胶布的墨被转印到罐体10。另一方面,近年来,通过以喷墨式印刷为代表的数字印刷对对象物进行印刷的情况变多。
与胶版印刷相比,数字印刷不使用称为压版的印版,因此不需要压版的制作、压版与印刷机的对位、印刷中的压版清洁作业等。由此,使得在改变批量时的被称为“换产调整”的作业简化,能够灵活地应对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等。此外,在罐体10的制造工序中,在与印刷相关的工序多产生不良,通过切换为数字印刷,能降低在与印刷相关的工序产生的不良。
如此通过切换为数字印刷具有优点,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缺点。例如,在由数字印刷中广泛使用的喷墨式印刷中,印刷速度慢,该印刷方式的印刷速度是胶版印刷的印刷速度的例如1/10。因此,若仅是切换为喷墨式印刷,会导致生产率降低。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构成中,虽然采用喷墨式印刷方式,但如上所述,同时进行对多个罐体10的图像形成处理。此外,由多个喷墨装置223进行对一个罐体10的图像形成处理。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构成中,可抑制在采用喷墨式印刷方式的情况下可产生的生产率降低。
在此,图14是表示印刷机的比较例的图。
图14所示的印刷机30中,与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机1同样,在由保持构件(本图中未图示)保持着罐体10的状态下,罐体10进行移动。此外,进行保持构件的旋转,罐体10自转。
另外,在该印刷机30中,与本实施方式同样,通过反复多次罐体10的间歇送给及图像形成,从而将由6种颜色墨形成的图像形成于罐体10。但是,在该印刷机30中,是仅对一个罐体10喷出一种颜色墨的结构。而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多个喷墨装置223设置多组,结果,该一种颜色墨不是仅对一个罐体10喷出,而是对多个罐体10喷出。因此,与图14所示的构成相比,本实施方式的构成提高了生产率。
接着,说明图9所示的第1输送装置300、加热装置400、涂布装置500、第2输送装置600及第3输送装置700。
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如图9所示,第1输送装置300具有多个吸引构件310。在此,该多个吸引构件310沿着预先设定的路径(描绘圆弧的路径)进行循环移动。附带说明,进行向图中逆时针方向的移动。此外,该多个吸引构件310与图12(B)所示的罐体输送机构100同样,在印刷机1的进深方向上配置在比罐体移动机构200更靠近前侧的位置。
在此,在第1输送装置300中,首先,对于通过从在设于罐体移动机构200的保持构件222(参照图11)形成的通气口进行真空吸附而保持着的罐体10,通过将该通气口中从真空替换为压缩空气,从而真空被破坏,由压缩空气对罐体10的底部施加压力,罐体10朝向图9的纸面的近前侧方向移动到吸引构件310。吸引构件310对于移动来的罐体10,从形成于吸引构件310的通气口进行真空吸附而将其保持。并且,保持这样的状态使吸引构件310沿着上述预先设定的路径移动。由此,由罐体移动机构200形成了图像的罐体10被输送到加热装置400。
加热装置400具有与设于罐体移动机构200的上述保持构件222同样的构件(以下,将该构件也称为“保持构件222”)。在此,该保持构件222设有多个。此外,该保持构件222沿着预先设定的路径(描绘圆弧的路径)进行循环移动。附带说明,该保持构件222朝向图中顺时针方向移动。此外,保持构件222分别进行自转。
进而,本实施方式中的加热装置400,在印刷机1的进深方向,配置在比第1输送装置300更靠里侧的位置。在此,如下这样进行从第1输送装置300向加热装置400的罐体10的交接。首先,通过真空吸引而保持着罐体10的吸引构件310,将形成于吸引构件310的通气口内从真空替换为压缩空气,从而真空被破坏,由压缩空气对罐体10的底部施加压力,罐体10向加热装置400内的保持构件222移动。另一方面,在保持构件222中,从形成于保持构件222内的通气口开始真空吸引。由此,罐体10被保持构件222***,被吸引保持。
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关于吸引构件310移动的轨迹,吸引构件310具有能够移动距中心的位置的功能。这是由于,例如在从图像形成单元220上的保持构件222接收罐体10时,若没有所述移动功能,则保持构件222与吸引构件310的切点仅为2处,在瞬间有2次保持构件222与吸引构件310的位置一致,因此难以进行罐体10的交接(参照图9)。与此相对,在具有使吸引构件310的轨迹与保持构件222的轨迹一致的移动功能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使保持构件222与吸引构件310的位置一致,从而可靠地进行罐体10的交接。
同样,第1输送装置300的吸引构件310,如图9的附图标记1A所示,在第1输送装置300与加热装置400重叠的部位,从以描绘圆弧的方式形成、且朝向外侧鼓出地形成的移动路径暂时脱离,沿着保持构件222的移动路径移动。此外,在附图标记1A所示的部位,吸引构件310和保持构件222以彼此重叠的状态移动。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这样吸引构件310和保持构件222产生重叠时,从吸引构件310向保持构件222交接罐体10。
另外,在附图标记1A所示的部位的吸引构件310的上述移动使用凸轮等进行。此外,在上述省略了说明,关于涂布装置500中的辊状构件510与保持构件222的接触部,如图9所示,保持构件222在辊状构件510的外周移动。另外,在加热装置400与第2输送装置600重叠的部分,也是设于第2输送装置600的吸引构件610从朝向外侧鼓出地形成且以描绘圆弧的方式形成的移动路径暂时脱离。由此,设于加热装置400的保持构件222与设于第2输送装置600的吸引构件610(构造、功能上与第1输送装置300的吸引构件310相同)重叠。此外,设于第3输送装置700的销720(为附加于链条710的棒状体,将罐体10钩挂在该棒状体进行输送)也从朝向外侧鼓出地形成且以描绘圆弧的方式形成的移动路径暂时脱离。由此,销720与吸引构件610重叠。
在此对加热装置400详细说明。
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加热装置400具有沿着罐体10的移动路径设置、用于加热罐体10的加热部410。在此,该加热部410具有红外灯等(未图示),利用该红外灯等进行罐体10的加热。并且,通过该加热,涂布于罐体10的外周面的墨固化。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于加热装置400的保持构件222进行自转,在罐体10难以产生加热不均。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罐体10的移动路径的两侧设有加热部410,与仅在移动路径的单侧设置加热部410的情况相比,能够以更短的时间使墨固化。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涂布装置500对罐体10的外周面涂布涂料,但此时,若构成罐体10上的图像的墨的流动性还较高,则可能出现该图像毁坏。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进行涂布装置500的涂料涂布之前,加热罐体10,使罐体10上的墨固化。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加热来使墨固化,但在使用UV(ultraviolet)固化型的墨的情况下,通过照射UV灯来使墨固化。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在加热部410的下游侧设有涂布装置500。该涂布装置500对罐体10的外周面涂布预先设定的涂料。由此,在形成于罐体10的外周面的图像上形成保护层。另外,涂布装置500具有辊状构件510,通过使该辊状构件510与罐体10的外周面接触,从而对罐体10进行涂料涂布。
由加热装置400加热、并由涂布装置500涂布了涂料的罐体10,被第2输送装置600进一步输送。该第2输送装置600与第1输送装置300同样地构成,具有多个吸引构件610。在此该多个吸引构件610沿着预先设定的路径且向逆时针方向进行循环移动。
此外第2输送装置600,在印刷机1的进深方向上,配置在比加热装置400更靠近前侧的位置。在此,该第2输送装置600与第1输送装置300同样,使吸引构件610与由加热装置400的保持构件222保持着的罐体10的底部相对向,由此吸引罐体10。由此罐体10被向第3输送装置700输送。
第3输送装置700在印刷机1的进深方向上,配置在比第2输送装置600更靠里侧的位置。在此第3输送装置700由沿顺时针方向进行绕转移动的链条710和安装于该链条710的多个销720构成。从第2输送装置600向第3输送装置700的罐体10的交接是通过在罐体10的内部***销720而进行。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由该第3输送装置700将罐体10向未图示的烧结装置(工序)输送。
图15是表示印刷机1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
在图15所示的印刷机1中,与上述同样,设有将罐体10向下方输送的罐体输送机构100、和一边对由罐体输送机构100输送来的罐体10的外周面进行图像形成一边使该罐体10移动的罐体移动机构20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罐体10的输送方向上,在罐体移动机构200的紧接着的下游侧设有加热装置400。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在印刷机1的进深方向上,以与第1输送装置850的吸引构件851重叠的方式设有加热装置400。附带说明,加热装置400及第1输送装置850被设置成:在从近前侧观察印刷机1的情况下,加热装置400与第1输送装置850重叠。此外,第1输送装置850的吸引构件851在进深方向上位于与罐体移动机构200的保持构件222相同的位置。而且,在印刷机1的进深方向上,在第1输送装置850的里侧设有与上述第3输送装置700(参照图9)同样构成的第2输送装置860。
在此,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第1输送装置850具有沿着描绘圆弧地形成的路径进行循环移动的多个吸引构件851。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同样,使吸引构件851与由罐体移动机构200的保持构件222保持着的罐体10相对向,由该吸引构件851保持罐体10。附带说明,吸引构件851接收由保持构件222输送来的罐体10。
其后,由作为输送构件的一例的该吸引构件851进一步输送罐体10。其后,由吸引构件851保持着的罐体10在图15的附图标记5A所示的部位,被位于里侧、沿着描绘圆弧地形成的路径进行循环移动的保持构件222(加热装置400的保持构件222)接收,并由作为接收构件的一例的该保持构件222保持。
其后,该罐体10被保持构件222进一步输送,与上述同样,通过加热部410,还通过涂布装置500。由此形成于罐体10的外周面的墨固化,而且在墨之上形成保护层。另外,向加热装置400的保持构件222交接了罐体10之后的吸引构件851如该图15的附图标记5B所示,通过比加热部410靠内侧处。
在罐体10形成了保护层之后,在图15的附图标记5C所示的部位,保持着罐体10的保持构件222向内侧移动,由此罐体10也向内侧移动。另一方面,在附图标记5C所示的部位,吸引构件851向外侧移动。于是,在附图标记5C所示的部位,保持构件222与吸引构件851重叠。并且在该部位,从位于里侧的保持构件222向位于近前侧的吸引构件851交接罐体10。其后,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吸引构件851向第2输送装置860交接罐体10,罐体10被输送到烧结装置。
在此,在图9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在罐体移动机构200与加热装置400之间设有第1输送装置300,在加热装置400与第3输送装置700之间设有第2输送装置600,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省略了该第1输送装置300及第2输送装置600。取而代之,设有第1输送装置850。在这种构成的情况下,可实现印刷机1的小型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加热装置400及第1输送装置850设置为在从近前侧观察印刷机1的情况下加热装置400与第1输送装置850重叠。进一步加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吸引构件851进行循环移动时的中心轴(旋转轴)859与多个保持构件222进行循环移动时的中心轴(旋转轴)229一致。另外,吸引构件851和保持构件222进行罐体10的交接时,吸引构件851的移动轨迹与保持构件222的移动轨迹一致。此外,这些吸引构件851和图像形成单元220上的保持构件222通过凸轮等具有可向轴向移动的功能,从而使得与图像形成单元220上的保持构件222的轨迹一致。此外,关于涂布装置500的辊状构件510与保持构件222的接触部,也是保持构件222在辊状构件510的外周移动。于是,在该情况下,能够减小印刷机1的宽度方向的尺寸。
图16是表示印刷机1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
在上述说明的实施方式中,是利用在与罐体移动机构200不同的部位设置的加热装置400加热罐体10的构成,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在图像形成单元220的一部分装入用于加热罐体10的加热单元224,由该加热单元224加热罐体10。另外上述中,说明了设置7个喷墨装置223的情况,但在本实施方式中,拆下1个喷墨装置223,取代之而设置加热单元224。
在此,作为固化用具的一例的该加热单元224在旋转板226的旋转方向(图中顺时针方向)上配置在比喷墨装置223靠下游侧,使在上游侧附着于罐体10的墨固化。在本实施方式的构成的情况下,与图9所示的构成相比,在从涂布了墨之后,立刻使墨固化。因此在墨内难以进入异物。
在此,加热单元224与上述同样,具有未图示的红外灯等,利用该红外灯等进行罐体10的加热。另外,在进行加热单元224的加热时,罐体10借助驱动马达M11(参照图13(A))而周向旋转,难以产生罐体10的加热不均。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像形成单元220设有加热单元224,因此省略了图9等所示的加热装置400。另外,在墨使用UV(ultraviolet)固化型的墨时,可以取代加热单元224而装载UV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具有多个吸引构件871的第1输送装置870配置在罐体移动机构200的近前侧。而且与上述同样,具有链条881及销882的第2输送装置880配置在第1输送装置870的里侧。此外,为了避免钩挂在销882的罐体10与罐体移动机构200的罐体10在进深方向的干涉,根据需要而将链条881设置成与罐体移动机构200具有一定角度,来避免彼此干涉。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罐体移动机构200相邻地设置涂布装置500,在由图像形成单元220保持着罐体10的过程中,对罐体10进行涂料涂布。此外,图像形成单元220可相对于旋转中心方向移动,借助凸轮等而与旋转构件210的旋转对应地使图像形成单元220移动,使第1输送装置870的吸引构件871的轨迹与罐体10的轨迹一致。此外,罐体10在涂布装置500的辊状构件510的外周移动。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上述同样,由图像形成单元220保持多个罐体10,并利用配置在该罐体10内侧的多个喷墨装置223对罐体10形成图像。此外该罐体10被设于图像形成单元220的加热单元224加热,使罐体10上的墨固化,直到从罐体移动机构200排出罐体1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涂布装置500对罐体10涂布涂料,直到从罐体移动机构200排出罐体10。
其后,罐体10由第1输送装置870保持。具体而言,与上述同样,由吸引构件871吸引保持罐体10。其后,将设于第2输送装置880的链条881的销882***该罐体10,由第2输送装置880输送罐体10。在本实施方式的构成中,省略了图9、15所示的加热装置400,谋求印刷机1的进一步小型化。此外,从罐体移动机构200向加热装置400输送罐体10的第1输送装置300(参照图9)、从罐体移动机构200向加热装置400输送罐体10的第1输送装置850(参照图15)等也可省略,可以进一步缩小印刷机1。
图17是表示印刷机1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
另外基本构成与图16所示的印刷机1同样,在此说明与图16所示的印刷机1的不同点。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7所示,在图像形成单元220的一部分组装有用于对罐体10涂布涂料的涂布单元225,由该涂布单元225对罐体10涂布涂料。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组装了加热单元224及涂布单元225这两个单元,因此是设置5个喷墨装置223的构成。
在此,作为涂布用具的一例的涂布单元225,在旋转板226的旋转方向(图中顺时针方向)上,配置在比喷墨装置223靠下游侧、且配置在比加热单元224靠下游侧,对形成了墨图像且进行了加热处理的罐体10的外周面涂布涂料,在罐体10形成保护层。在此,涂布单元225具有未图示的辊状构件,通过使该辊状构件与罐体10的外周面接触,从而进行对罐体10的涂料涂布。另外,关于涂布单元225的涂料涂布,可以使用喷墨式进行。
另外在上述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图像形成单元220(参照图9)旋转、图像形成单元220的姿势被保持恒定的情况,但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也可以将图像形成单元220相对于旋转构件210固定。
图18是表示将图像形成单元220相对于旋转构件210固定的罐体移动机构200的图。可以取代图9、图15、图16、图17所示的罐体移动机构200,而使用本图所示的罐体移动机构200。
在此在图18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喷墨装置223以相对于连结旋转构件210的旋转中心和各图像形成单元220的中心而成的轴线分别具有恒定角度的方式安装。附带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使设于各个图像形成单元220的多个喷墨装置223相对于旋转构件210的旋转中心的姿势,在所设置的多个图像形成单元220中分别相同(恒定)的方式,配置各个图像形成单元220。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随着旋转构件210的旋转,设于各图像形成单元220的喷墨装置223的姿势发生变化。附带说明,相对于旋转构件210的旋转中心的姿势被保持恒定,但相对于其他部分的姿势发生变化。例如,在图18中,位于旋转构件210的最上部的图像形成单元220中的喷墨装置223位于图像形成单元220的上部侧,但位于旋转构件210的最下部的图像形成单元220中的喷墨装置223位于图像形成单元220的下部侧。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旋转构件210旋转着时从喷墨装置223喷出墨,但对喷出的该墨作用有离心力、重力及喷出力(喷墨装置223的喷出力)这三种力。在此,旋转构件210以恒定的角速度旋转时,对墨作用离心力时的作用方向不变化。但是,重力总是铅垂方向朝下地作用,因此会根据喷墨装置223的位置的不同而作用于墨的重力的方向不同。于是如此若根据喷墨装置223的位置的不同而重力的作用方向不同,则可能出现到达罐体10的墨的量有增减的情况。
因此,如图18所示,在采用不将图像形成单元220(喷墨装置223)的姿势保持恒定的构成的情况下,优选是使从喷墨装置223喷出墨时的喷出力根据喷墨装置223(图像形成单元220)的姿势(位置)而修正(变更)。
附带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构成中,在将喷墨装置223的喷墨头HD(参照图11(B))和罐体10的中心连结而成的轴线方向作用墨的喷出力。在此,优选是,将对从各喷墨头HD喷出的墨施加的重力分解为上述轴线方向的分力和与该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分力,使用该轴线方向的分力来修正(变更)墨的喷出力。
另外,可以基于各喷墨装置223的位置来掌握对从各喷墨装置223喷出的墨作用的重力的方向。在此,例如可以基于旋转构件210的旋转角度来掌握各喷墨装置223的位置。在此,关于旋转构件210的旋转角度,例如可以通过对旋转构件210安装例如旋转编码器等可检测旋转角度的传感器来掌握该旋转角度。
此外,在从旋转构件210的旋转开始到旋转构件210达到恒定速度的期间,对旋转构件210上的各图像形成单元220施加的离心力逐渐增加。此外在旋转构件210停止、减速时,对旋转构件210上的各图像形成单元220施加的离心力逐渐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也优选是对墨的喷出力进行修正。该情况下,例如使用旋转编码器等检测旋转构件210的角速度及旋转构件210的角度,根据检测到的该角速度和作为已知数据的从旋转中心到各喷墨头HD的距离及墨的质量,计算作用于各图像形成单元220上的各喷墨装置223(各喷墨头HD)的离心力。并且使用计算出的该离心力和根据检测到的旋转构件210的角度而计算出的各喷墨装置223的角度等,对从喷墨头HD喷出墨时的喷墨力加以修正。
对图18所示的罐体移动机构200进一步加以说明,在本图所示的罐体移动机构200中,在从旋转构件210的旋转中心观察设置的多个图像形成单元220各自的情况下,各图像形成单元220中的多个喷墨装置223的配置方式为相同状态。进一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旋转构件210发生旋转,图像形成单元220相对于旋转构件210的状态也不发生变化。
在此,在图9所示的构成中,对位于旋转构件210上部的图像形成单元220作用朝向图中上方的离心力,因此难以喷出墨。而另一方面,对位于旋转构件210下部的图像形成单元220作用朝向图中下方的离心力,因此容易喷出墨。于是,在该情况下,根据图像形成单元220的位置,可能墨的喷出量发生变动。而在图18所示的构成中,对各个图像形成单元220分别作用的离心力的方向恒定,因离心力作用方向变化而产生的喷墨量的变动得到抑制。
另外,关于墨的喷出力的变更(修正),可以按每个图像形成单元220(以图像形成单元220为单位)进行,也可以按各喷墨装置223(每一个喷墨装置223)进行。例如,在设于图18的旋转构件210的多个图像形成单元220中的、位于图中最右侧的图像形成单元220中,对于从位于比支承台221的中心靠下方的喷墨装置223喷出的墨,在与该墨的喷出方向相同方向作用重力。另一方面,对于从位于比支承台221的中心靠上方的喷墨装置223喷出的墨,在与该墨的喷出方向相反的方向作用重力。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以减弱从位于比支承台221的中心靠下方的喷墨装置223喷出墨时的喷出力,增强从位于比支承台221的中心靠上方的喷墨装置223喷出墨时的喷出力。
另外,在图9、图15、图16、图17所示的罐体移动机构200(将图像形成单元220的姿势保持恒定的罐体移动机构200)中,也可以变更喷出墨时的喷出力。例如在图9所示的罐体移动机构200中,作用于墨的重力的作用方向恒定,但根据图像形成单元220的位置,作用于墨的离心力的作用方向不同。
例如,在图9中,对于设置的多个图像形成单元220中的位于图中最右侧的图像形成单元220,作用朝向图中右方的离心力,而对于位于图中最左侧的图像形成单元220,作用朝向图中左方的离心力。于是,在该情况下,可能墨的喷出量根据图像形成单元220的位置而发生变动。
因此,在该情况下也与上述同样,可以根据图像形成单元220的位置来变更喷出墨时的喷出力。更具体地加以说明,例如,在图像形成单元220位于图中最右侧时,减弱从该图像形成单元220中的位于最右侧的喷墨装置223喷出墨时的喷出力,增强从该图像形成单元220中的位于最左侧的喷墨装置223喷出墨时的喷出力。此外,该图像形成单元220随着旋转构件210的旋转而移动到图中最左侧时,增强从该图像形成单元220中的位于最右侧的喷墨装置223喷出墨时的喷出力,而减弱从位于最左侧的喷墨装置223喷出墨时的喷出力。
―第3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9是从上方观察对罐体进行印刷的印刷机1时的图。
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的该印刷机1是基于数字的图像信息而在罐体10形成图像的印刷机。在此,在印刷机1设有:对在未图示的罐体制造工序制造出的罐体10依次进行输送的罐体输送机构100;一边保持由罐体输送机构100输送来的罐体10并对罐体10的外周面进行图像的形成一边移动该罐体10的罐体移动机构200;对由罐体移动机构200形成了图像的罐体10进行输送的第1输送装置910。
此外,在印刷机1设有:将由第1输送装置910输送来的罐体10向下游侧进一步输送的第2输送装置920、将由第2输送装置920输送来的罐体10向下游侧进一步输送的第3输送装置930、将由第3输送装置930输送来的罐体10向下游侧进一步输送的第4输送装置940。此外,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在该印刷机1设有用于对设于印刷机1的各装置、各机构部进行控制的控制部900。另外,在比第4输送装置940更靠罐体10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设有烧结装置(未图示),该烧结装置用于将形成于罐体10的图像及涂布于罐体10的涂料烧结到该罐体10。
图20是从上方观察罐体移动机构200时的图。
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在作为图像形成机构的一例的罐体移动机构200设有形成为圆盘状且借助未图示的马达而沿图中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旋转构件210。此外,在罐体移动机构200设有多个图像形成单元220,该图像形成单元220设于该旋转构件210的外周缘,对由罐体输送机构100输送来的罐体10的外周面形成图像。在此,各个图像形成单元220一边保持由罐体输送机构100输送来的罐体10一边与该罐体10一起移动,在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对罐体10进行图像形成。此外,各个图像形成单元220以旋转构件210的旋转中心为中心进行绕转移动,并一边沿着环状的移动路径移动一边对罐体10进行图像形成。
在此,作为移动用具的一部分发挥作用的旋转构件210以其旋转轴沿着铅垂方向的方式被配置。附带说明,旋转构件210被配置成安装有图像形成单元220的安装面沿着水平方向。另外,旋转构件210的配置方式不限于该方式,例如可以以使旋转轴沿着水平方向的方式设置旋转构件210。另外,如本实施方式这样,使旋转轴沿着铅垂方向地配置旋转构件210的情况下,作用于各图像形成单元220的重力的作用方向不发生变化。
在此,图像形成单元220如上述那样安装于旋转构件210的外周缘。此外,设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8个)图像形成单元220,并且多个图像形成单元220沿旋转构件210的外周缘排列地配置。而且,所设置的多个图像形成单元220各自在旋转构件210的周向上以等间隔配置。
在此,在由图像形成单元220对罐体10进行图像形成时,首先,在如图20所示的搬入区域进行罐体10的接收。其后,随着旋转构件210的旋转,罐体10向图中逆时针方向移动,并且在进行该移动的过程中,进行对罐体10外周面的图像形成。附带说明,在图20所示的印刷区域进行对罐体10的图像形成。并且,当对罐体10的图像形成结束时,在图20所示的排出区域,进行罐体10的排出。其后,该罐体10被第1输送装置910(参照图19)向下游侧进一步输送。
在此,参照图21(用于说明图像形成单元220的图)详细说明图像形成单元220。另外,图21(A)是从上方观察图像形成单元220时的图,图21(B)是从图21(A)的箭头XXIB方向观察图像形成单元220时的图,图21(C)是从图21(B)的箭头XXIC方向观察图像形成单元220时的图。
在此,如图21(A)~(C)所示,在各个图像形成单元220分别设有沿着铅垂方向配置、且其下端部固定于旋转构件210(参照图20)的第1固定板280。此外,如图21(A)、(C)所示,在各个图像形成单元220分别设有沿着铅垂方向配置、且以与第1固定板280正交的关系配置且相对于该第1固定板280固定的第2固定板281。
此外,如图21(B)所示,在各个图像形成单元220分别设有支承构件282,该支承构件282以从第2固定板281突出的方式设置,且大致水平配置,且被该第2固定板281支承。而且,还设有***于罐体10来保持罐体10的保持构件(芯棒)222和将保持构件222与支承构件282连接的连接构件283。
在此,作为***构件的一例的保持构件222形成为圆筒状。此外,如图21(B)所示,保持构件222具有一端部222A及另一端部222B。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构件222***罐体10时,以保持构件222的一端部222A为顶头地进行保持构件222向罐体10的***。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贯穿连接构件283及支承构件282这二者地设置,将连接构件283固定于支承构件282的轴284。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构件283以轴284为中心地旋转。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图示省略,但设有使该连接构件283以轴284为中心地旋转的旋转机构。
此外,如图21(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220中设有伺服马达M3。在此,该伺服马达M3使连接构件283以轴284为中心地旋转。另外,如图21(A)所示,该伺服马达M3由第2固定板281支承。此外,该伺服马达M3设置在隔着第2固定板281而与设有保持构件222一侧相反的一侧。
另外,上述旋转机构可以是例如由附设于第2固定板281背面的伺服马达M3、收纳于支承构件282的内部且由该伺服马达M3驱动的蜗杆(未图示)、以及设于连接构件283侧且设置成与蜗杆啮合的蜗轮(未图示)构成。
图22是表示由旋转机构使连接构件283旋转后的状态的图。若附设于第2固定板281背面的上述伺服马达M3旋转,则收纳于支承构件282内部的上述蜗杆进行旋转。并且,若蜗杆旋转,则设于连接构件283侧的蜗轮旋转。并且,在该情况下,如图22(A)、(B)所示,连接构件283以轴284为中心地旋转。并且若进行该旋转,则如图22所示,保持构件222成为下垂状态,成为保持构件222的顶端朝向下方的状态。
另外,在为保持构件222这样下垂的结构的情况下,如图25(从图19的箭头XXV方向观察印刷机1时的图)所示,可以在罐体移动机构200的下方设置罐体输送机构100及第1输送装置910。附带说明,可以使罐体移动机构200和罐体输送机构100重叠,而且可以使罐体移动机构200与第1输送装置910重叠。于是,在该情况下,能够减小印刷机1的占有面积。
另外,同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于第2输送装置920的保持构件922A(参照图25)也被设置成能够以其顶端朝向下方的方式移动,并被设置成能够以其顶端朝向上方的方式移动。由此,可以使第2输送装置920与第1输送装置910重叠,而且可以使第2输送装置920与第3输送装置930重叠。于是,在该情况下,与上述同样,可以减小印刷机1的占有面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5所示,成为如下结构:设于图像形成单元220的保持构件222仅向下方下垂,从保持构件222的下方供给罐体10,使罐体10朝向保持构件222的下方移动来取下罐体10。但是不限于这样的结构,可以是使保持构件222的顶端朝向上方,从保持构件222的上方供给罐体10,使罐体10朝向保持构件222的上方移动来取下罐体10的结构。此外,例如,也可以在向保持构件222供给罐体10时,使保持构件222的顶端朝向上方及下方的任一方,而在从保持构件222取下罐体10时,使保持构件222的顶端朝向与该一方相反的方向。
再次参照图21,进一步说明图像形成单元220。
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220中,在连接构件283附设有伺服马达(未图示),而且,所述伺服马达的旋转轴与保持构件222连结,借助所述伺服马达使保持构件222周向旋转。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构件222通过在形成为圆筒状的罐体10的一端形成的开口而***罐体10。另外,罐体10的另一端被封堵。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构件222形成为中空,并且在保持构件222形成有通气口(未图示)。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该通气口对保持构件222(罐体10)的内侧进行真空吸引,由此保持构件222保持罐体10。由此,限制罐体10相对于保持构件222的移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吸引来限制罐体10的移动,但也可以通过将未图示的构件按压于罐体10等等,用机械结构来限制罐体10的移动。
此外,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220中,在保持构件222的周围设有多个对由保持构件222保持着的罐体10的外周面喷出墨的喷墨装置(喷墨头)223。附带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保持构件222的周围设有多个以所谓的喷墨方式对罐体10形成图像的喷墨装置22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个图像形成单元220设置4个喷墨装置223,最多可使用4种颜色的墨。
在此,在图像形成部的一例的喷墨装置223分别收容不同颜色的墨。此外,各个喷墨装置223分别沿着保持构件222的轴向(罐体10的轴向)配置,并且如图21(A)所示形成为长条状。此外,各个喷墨装置223分别为其长度方向的一端部由第2固定板281支承的状态。而且,如图21(C)所示,各个喷墨装置223以保持构件222的中心部为中心而呈放射状地配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1(C)所示,喷墨装置223配置在保持构件222的上方。如此,在保持构件222的上方设有喷墨装置223的情况下,喷墨装置223的喷墨头(喷墨口)223A(参照图21(B))朝向下方,在喷墨头223A难以附着尘埃等。
此外,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在保持构件222的上方设置喷墨装置223并朝向下方地喷出墨的情况下,可抑制从喷墨装置223喷出的墨返回喷墨装置223,喷墨装置223难以被弄脏。于是,在该情况下,可以减少喷墨头清洁次数,提高维护性。
此外,在上述省略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0所示,以沿着与形成为圆盘状的旋转构件210的外周缘相切的切线的方式,配置各个保持构件222及各个喷墨装置223。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于各喷墨装置223的多个喷墨头223A(参照图21(B))沿着喷墨装置223的长度方向排成一列地配置。进一步加以说明,以喷墨头223A沿着上述切线延伸的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各喷墨装置223。进一步加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构件222及喷墨装置223被配置成:沿着成为图像形成单元220随着旋转构件210旋转时的移动轨迹的圆的切线方向。
此外,如图21(A)、(B)所示,图像形成单元220设有收容向各个喷墨装置223供给的墨的墨收容部28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1(B)所示,在比喷墨装置223靠下方的位置设有墨收容部286。在此,在比喷墨装置223靠上方的位置设有墨收容部286的情况下,对向喷墨装置223供给的墨施加的压力容易变高。于是,在该情况下,可能出现从喷墨头223A泄露墨的情况。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比喷墨装置223更靠下方的位置设置墨收容部286。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还可以是设有比墨收容部286的容量大的第2墨收容部,从该第2墨收容部向墨收容部286供给墨的结构。
此外,在上述省略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如图21(B)等所示,喷墨装置223以横卧状态(水平状态)配置。在此,在将喷墨装置223以竖立状态配置的情况下,可能会引起对设于喷墨装置223的多个喷墨头223A各自供给墨时的压力按各个喷墨头223A而不同。附带说明,可能引起对于位于下方的喷墨头223A供给墨时的压力变大,而对于位于上方的喷墨头223A供给墨时的压力变小。于是,该情况下,与位于下方的喷墨头223A相比,在位于上方的喷墨头223A中,难以供给墨,相反,在位于下方的喷墨头223A中,与位于上方的喷墨头223A相比,墨的供给压力变大,因此可能出现墨泄露。此外,在这样的情况下,引起墨的喷出量按各个喷墨头223A不同。而如本实施方式所示这样,将喷墨装置223以横卧的状态配置时,难以产生这样的问题。
接着,详细说明罐体输送机构100。
图23是从上方观察罐体输送机构100时的图,图24是用于说明罐体输送机构100的动作的图。
如图23所示,罐体输送机构100包括将多个罐体10以排成一列的状态依次输送的第1输送部121和将由该第1输送部121输送来的罐体10单个地输送的第2输送部122。
在此,在第1输送部121,在罐体10的移动路径的两侧方设有引导构件110,通过由该引导构件110引导罐体10,从而以将罐体10排成一列的状态进行输送。
此外,在第2输送部122设有多个用于从第1输送部121接收一个罐体10,并输送该罐体10的输送构件125。此外,在第2输送部122还设有形成为圆环状、且一边保持着多个输送构件125一边向图中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旋转构件126。
在此,各个输送构件125,在位于旋转构件126的外周面侧的侧面(位于外侧的侧面)具有从该侧面突出的突出部125A。在此,各个输送构件125用该突出部125A的侧面支承罐体10,由此将该罐体10朝向旋转构件126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输送。
另外,在突出部125A中的、支承罐体10的支承面(突出部125A中与罐体10接触的接触面),形成有朝向突出部125A的内部侧凹入的凹部,罐体10进入该凹部,由此不会引起罐体10从输送构件125脱落。此外,在支承罐体10的该支承面设有通气孔,在由输送构件125输送罐体10时,通过该通气孔而吸引罐体1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输送构件125能够沿着旋转构件126的径向移动。更具体地说明,在旋转构件126形成有以从旋转构件126的外周面侧朝向内周面侧的方式形成的贯通孔126A。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贯通孔126A的内部收纳输送构件125,并且,输送构件125一边被该贯通孔126A的内壁引导一边移动。另外,该贯通孔126A在旋转构件126的周向上每隔60°地配置,共计设置6个。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6个所设置的该贯通孔126A分别收容输送构件125。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形成为环状的旋转构件126的内侧设有用于进行输送构件125的引导的引导构件127。在此,该引导构件127,其外周缘形成为圆形,且外周缘的一部分向内侧凹入。由此,在引导构件127,在外周缘的一部分形成有凹部127A。另外,引导构件127的外周缘形成为描绘出圆弧,并且在形成有凹部127A的部分也形成为描绘出圆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个输送构件125分别安装有辊状的旋转构件125B。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未图示的施力构件将输送构件125向引导构件127按压,旋转构件125B被按压于引导构件127的外周缘。在此,该旋转构件125B具有降低在引导构件127与输送构件125之间产生的摩擦力的作用。
参照图24,说明罐体输送机构100的动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如图24(A)所示,由第1输送部121输送的罐体10中的位于最下游侧的1个罐体10被输送构件125的突出部125A支承。其后,如图24(B)、(C)所示,该罐体10随着旋转构件126的顺时针方向的旋转而向下游侧移动。其后,该罐体10到达罐体移动机构200(参照图19),由设于罐体移动机构200的图像形成单元220保持。
另外,在开始由输送构件125对第一个罐体10的输送后,如图24(B)、(C)所示,将第二个罐体10向第2输送部122供给。并且,该第二个罐体10由位于正进行第一个罐体10的输送的上述输送构件125的上游侧的另一个输送构件125支承。其后,向第2输送部122依次供给第三个以后的罐体10,这些罐体10被依次接近的输送构件125支承而向下游侧输送。
接着,参照图19及图25,对图19所示的第1输送装置910~第4输送装置940进行说明。
如图25所示,第1输送装置910配置比罐体移动机构200靠下方。此外,第1输送装置910具有多个吸引构件911。在此,如图19所示,该多个吸引构件911沿着预先设定的路径(描绘圆弧的路径)进行循环移动。附带说明,进行向图中顺时针方向的移动。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从在设于图像形成单元220的保持构件222(参照图21)形成的通气口进行真空吸附,从而由保持构件222保持罐体10。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罐体10到达第1输送装置910的上方时,通过上述通气口将压缩空气供给到保持构件222的内部。
由此,真空被破坏,且由压缩空气对罐体10的底部施加压力,罐体10朝向图25的箭头7A所示的方向(下方)移动。其后,在该罐体10的下方待机的吸引构件911吸引该罐体10,由此进行由吸引构件911对罐体10的保持。其后,该吸引构件911沿着图19所示的路径移动而到达第2输送装置92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9所示,吸引构件911在罐体移动机构200的下方移动时,吸引构件911沿着设于图像形成单元220的保持构件222的移动路径进行移动。由此,能够更可靠地进行从保持构件222向吸引构件911交接罐体10。在此,在吸引构件911不沿着保持构件222的移动路径移动时,保持构件222与吸引构件911的切点仅是2个部位,可能难以进行罐体10的交接。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吸引构件911的移动轨迹与保持构件222的移动轨迹一致,从而更可靠地进行罐体10的交接。
另外,基于同样的理由,吸引构件911通过第2输送装置920的下方时,沿着设于第2输送装置920的保持单元922的移动路径进行移动(参照图19、图25)。此外,如图19所示,设于第3输送装置930的吸引构件932也是在通过第2输送装置920的上方时,沿着设于第2输送装置920的保持单元922的移动路径进行移动。此外,设于第3输送装置930的吸引构件932在通过第4输送装置940的上方时,沿着设于第4输送装置940的销942的移动路径进行移动。
此外,设于罐体输送机构100的输送构件125(参照图19)也是在罐体移动机构200的下方移动时,沿着设于图像形成单元220的保持构件222的移动路径进行移动。另外,沿着保持构件222的移动路径的输送构件125的移动通过旋转构件125B进入在引导构件127(参照图23)形成的凹部127A内而得以实现。
接着,说明第2输送装置920。
如图19所示,在第2输送装置920设有在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的旋转板921、和安装于该旋转板921的外周缘且对由第1输送装置910输送来的罐体10进行保持的多个保持单元922。
在此,各个保持单元922在旋转板921的周向上隔开预先设定的恒定间隔地配置。此外,如图25所示,各个保持单元922分别设有形成为圆筒状、且通过***罐体10的内部来保持该罐体10的保持构件922A、以及支承该保持构件922A的一端侧且以该一端侧为旋转中心而使保持构件922A旋转的旋转机构922B。还设有使保持构件922A周向旋转的伺服马达(未图示)。
旋转机构922B可以与使图像形成单元220的连接构件283(参照图21(B))旋转的旋转机构同样,由马达(未图示)、由该马达驱动的蜗杆(未图示)、和设于保持构件922A侧且与蜗杆啮合的蜗轮(未图示)构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构件922A被设置成可周向旋转,且设有使该保持构件922A周向旋转的伺服马达(未图示)。
此外,如图19所示,在第2输送装置920设有由红外线加热器等构成、对由保持单元922保持着的罐体10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923。而且,在旋转板921的旋转方向上,在加热装置923的下游侧设有对罐体10的外周面涂布涂料来形成保护层的涂料涂布装置924。另外,涂料涂布装置924具有旋转的辊状构件,使该辊状构件与罐体10的外周面接触来进行对罐体10的涂料涂布。
在此,关于对罐体10的图像形成,可以使用因热而固化的墨来进行,也可以使用紫外线固化型的墨来进行。该情况下,取代加热装置923而设置照射紫外线的灯。另外,关于对罐体10的涂料涂布(保护层的形成),可以通过从设于图像形成单元220的多个喷墨装置223中的、在罐体10的旋转方向上位于最下游侧的喷墨装置223,对罐体10喷出涂料来进行。此外,关于该涂料的干燥,也可以通过在各个图像形成单元220设置红外线加热器,在各图像形成单元220进行干燥。
接着,说明第3输送装置930。
如图25所示,第3输送装置930配置在第2输送装置920的上方。此外,在第3输送装置930,与第1输送装置910同样地,设有多个对罐体10的底部吸引来保持罐体10的吸引构件932。此外,在第3输送装置930设有配置于吸引构件932的上方且支承该吸引构件932的支承构件931。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第2输送装置920输送来的罐体10的底部首先被吸引构件932支承。其后,该吸引构件932移动到第4输送装置940的上方。然后,通过解除吸引构件932的吸引,从而罐体10向下方落下,罐体10被交接到第4输送装置940。
接着,说明第4输送装置940。
如图25所示,第4输送装置940配置在第3输送装置930的下方。此外,如图19所示,第4输送装置940包括在图中逆时针方向进行绕转移动的链条941、和安装于链条941的多个销942。在此,关于从第3输送装置930向第4输送装置940的罐体10的交接,通过将销942***从第3输送装置930落下的罐体10的内部来进行。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该第4输送装置940,将罐体10向未图示的烧结装置(工序)输送,在该烧结装置,进行罐体10的外周面上的墨、涂料的烧结。
接着,参照图25,说明在本实施方式进行的图像形成的一系列动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利用罐体输送机构100朝向罐体移动机构200的下方输送罐体10。在此,此时,在罐体10的上方,一端部222A朝向下方的状态的保持构件222待机。其后,通过保持构件222的通气口排出保持构件222的内部空气,随之,罐体10被保持构件222吸引。并且通过该吸引,成为保持构件222***到罐体10的内部的状态。
其后,在罐体移动机构200的图像形成单元220设置的旋转机构被驱动,成为保持构件222横卧的状态,如图25的附图标记7B所示,由保持构件222的保持着的罐体10成为水平状态。接着,伺服马达开始驱动,罐体10周向旋转。另外,在上述省略了说明,如图26(表示保持构件222的周边构造的图)所示,在附设于第2固定板281(参照图21(A))的伺服马达M3的轴安装有蜗杆291,通过蜗杆291的旋转,蜗轮292旋转,支承于蜗轮292的连接构件283以轴284为旋转中心而旋转。在连接构件283附设有用于使保持构件222周向旋转的伺服马达293。此外,伺服马达293的轴294为中空轴,其一端与保持构件222连结,此外,在保持构件222形成有通气口,通过从通气口进行吸引,从而保持构件222保持罐体10。此外,虽然在本图中未记载,在伺服马达293的轴294的另一端连接有内置有轴承的可旋转的配管,经由电磁真空阀而与真空泵或送风机连接。由此,无论保持构件222有无旋转,来自真空泵等的吸引负压根据需要而经由电磁真空阀,通过设于伺服马达293的轴294的孔而穿过保持构件222的通气口,能够产生使罐体10保持于保持构件222的吸引负压。此外,在切换电磁真空阀时,通过供给大气压或压缩空气,能够立刻破坏掉吸引负压。
再次参照图25接着说明。
在罐体10成为水平状态后,在本实施方式中,从4个喷墨装置223分别喷出墨。并且,若罐体10旋转360°,则墨的喷出停止。由此,成为在罐体10的外周面形成了图像的状态。
其后,设于图像形成单元220的旋转机构被再次驱动,如图25的附图标记7C所示,由保持构件222保持着的罐体10成为朝向下方的状态。附带说明,以罐体10的底部朝向下方的方式配置罐体10。其后,通过通气口向保持构件222的内部供给空气,并且开始由设于第1输送装置910的吸引构件911进行的吸引。由此,如箭头7A所示,罐体10向图中下方移动,并由吸引构件911保持。
其后,罐体10随着吸引构件911的移动而到达第2输送装置920的下方。在此,此时,如图25的附图标记7D所示,轴心沿着上下方向的状态的保持构件922A在罐体10的上方待机。其后,通过通气口将保持构件922A的内部的空气排出,并且解除了吸引构件911对罐体10的吸引。由此,罐体10朝向保持构件922A移动,保持构件922A***到罐体10的内部。
其后,保持构件922A朝向第3输送装置930移动,并且被未图示的伺服马达驱动而周向旋转。此外,使保持构件922A旋转的旋转机构922B被驱动,保持构件922A成为水平横卧的状态。由此罐体10也成为水平横卧的状态。其后,进行加热装置923(参照图19)对罐体10的加热,附着于罐体10的外周面的墨固化。接着,利用涂料涂布装置924(参照图19)对罐体10的外周面涂布涂料,在罐体10的表面形成保护层。
其后,使保持构件922A旋转的旋转机构922B被再次驱动,如附图标记7E所示,保持构件922A以使罐体10的底部朝向上方的方式配置。接着,通过形成于保持构件922A的通气孔而向保持构件922A的内部供给空气,罐体10朝向图中上方移动。而另一方面,吸引构件932在该罐体10的上方待机。
然后,罐体10被该吸引构件932保持,并朝向第4输送装置940移动。然后,若罐体10到达第4输送装置940的上方时,由吸引构件932对罐体10的吸引结束,罐体10向下方落下。其后,该罐体10在被销942支承的状态下被输送到烧结工序。另外,可以以使销942在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该销942,在罐体10的落下时,使销942配置在接近罐体10的位置。此外,同样,也能够将设于第1输送装置910的吸引构件911、设于第3输送装置930的吸引构件932设置成在上下方向移动。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使用图20所说明,以沿着与形成为圆盘状的旋转构件210的外周缘相切的切线的方式配置保持构件222及喷墨装置223。附带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随着旋转构件210的旋转而图像形成单元220沿着环状的移动路径移动时,喷墨装置223以喷墨装置223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为顶头、以喷墨装置223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为后端地移动。而且,喷墨装置223沿着上述环状的移动路径地进行移动。
进一步说明,如图20所示,各图像形成单元220被配置成:从旋转构件210的旋转中心朝向图像形成单元220的直线L与喷墨装置223的长度方向(喷墨装置223延伸的方向)交叉(正交)。于是,本实施方式的该构成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发生向罐体10喷出的墨的量在罐体10的长度方向不同的情况。
在此例如,在保持构件222及喷墨装置223沿旋转构件210的径向配置的情况下,作用于喷墨装置223的离心力在喷墨装置223的各部位不同。具体而言,在喷墨装置223中的远离旋转构件210中心的部位(以下,称为“外侧部位”)作用的离心力大,在喷墨装置223中的接近旋转构件210中心的部位(以下,称为“中心侧部位”)作用的离心力小。
但是,在该情况下,在外侧部位和中心侧部位,墨的喷出容易发生变化,向罐体10喷出的墨的量在罐体10的长度方向上容易不同。而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构成中,难以产生在喷墨装置223的各部位离心力不同,难以产生向罐体10喷出的墨的量在罐体10的长度方向上不同。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印刷机,10...罐体,200...罐体移动机构,210...旋转构件,220...图像形成单元,222...保持构件,223...喷墨装置,224...加热单元,225...涂布单元,226...旋转板,229...中心轴,400...加热装置,500...涂布装置,851...吸引构件,859...中心轴,HD...喷墨头。

Claims (13)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依次输送罐体的输送用具;以及
图像形成机构,与由所述输送用具输送的所述罐体一起移动,并与由该输送用具输送的该罐体各自对应地设置多个,在该罐体形成图像,
在各个所述图像形成机构设有能够在所述罐体同时形成互不相同颜色的图像的多个图像形成部,
还包括以沿着水平方向的轴为中心地旋转的旋转构件,
具有所述多个图像形成部的所述图像形成机构各自设于所述旋转构件、且在该旋转构件的周向上隔开预先设定的间隔地配置,
所述多个图像形成部分别通过从喷墨头朝向所述罐体喷出墨来在该罐体形成图像,
所述多个图像形成部分别以所述喷墨头朝向除上方以外的方向的方式配置,
各个所述图像形成机构以能够保持恒定姿势的方式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个所述图像形成机构在形成为筒状的所述罐体的外周面形成图像,
所述输送用具一边使所述罐体沿周向旋转一边输送该罐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图像形成部分别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罐体进退的方式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各个所述图像形成机构还设有使由所述多个图像形成部形成于所述罐体的图像固化的固化用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个所述图像形成机构设置成:在各个所述图像形成机构设置的所述多个图像形成部相对于所述旋转构件的所述旋转中心的姿势在设置的多个该图像形成机构都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图像形成部分别通过从喷墨头朝向所述罐体喷出墨来在该罐体形成图像,
还包括对所述喷墨头喷出墨时的喷出力进行变更的变更用具。
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依次输送罐体的输送用具;以及
图像形成机构,与由所述输送用具输送的所述罐体一起移动,并与由该输送用具输送的该罐体各自对应地设置多个,在该罐体形成图像,
在各个所述图像形成机构设有以设置所述罐体的部位为中心而呈放射状配置的多个图像形成部,
还包括以沿着水平方向的轴为中心地旋转的旋转构件,
具有所述多个图像形成部的所述图像形成机构各自设于所述旋转构件、且在该旋转构件的周向上隔开预先设定的间隔地配置,
所述多个图像形成部分别通过从喷墨头朝向所述罐体喷出墨来在该罐体形成图像,
所述多个图像形成部分别以所述喷墨头朝向除上方以外的方向的方式配置,
各个所述图像形成机构以能够保持恒定姿势的方式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由所述图像形成机构在所述罐体形成了图像之后,使该图像固化的固化用具;和
在由所述固化用具进行了图像的固化之后,在该图像之上涂布涂料的涂布用具。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以进行循环移动的方式设置,从所述输送用具接收由所述图像形成机构形成了图像的所述罐体并输送该罐体的多个输送构件;和
以进行循环移动的方式设置,从所述输送构件接收所述罐体,并输送该罐体的多个接收构件,
该多个输送构件及该多个接收构件配置成:所述多个输送构件进行所述循环移动时的中心轴与所述多个接收构件进行所述循环移动时的中心轴一致。
10.一种形成有图像的罐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罐体、以及具有多个图像形成部且在该罐体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机构依次进行输送,
在输送所述罐体的过程中,使设于所述图像形成机构的所述多个图像形成部同时动作,在该罐体形成图像,
具有所述多个图像形成部的所述图像形成机构各自设于以沿着水平方向的轴为中心地旋转的旋转构件、且在该旋转构件的周向上隔开预先设定的间隔地配置,
所述多个图像形成部分别通过从喷墨头朝向所述罐体喷出墨来在该罐体形成图像,
所述多个图像形成部分别以所述喷墨头朝向除上方以外的方向的方式配置,
各个所述图像形成机构以能够保持恒定姿势的方式设置。
1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预先设定的旋转中心为中心地旋转的旋转构件;以及
安装于所述旋转构件,随着该旋转构件的旋转而进行绕转移动,并保持罐体,在该罐体的外面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机构,
在所述图像形成机构设有沿着一方向延伸地设置、向所述罐体的外面喷出墨而在该外面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
该图像形成机构配置成:从所述旋转构件的所述旋转中心朝向安装于该旋转构件的所述图像形成机构的直线延伸的方向与所述图像形成部延伸的方向即所述一方向交叉,
图像形成部水平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图像形成机构配置成:从所述旋转中心朝向所述图像形成机构的所述直线延伸的方向与所述一方向正交。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部以沿着水平方向的方式配置。
CN201280020379.1A 2011-04-25 2012-04-19 图像形成装置及形成有图像的罐体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35021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96991/2011 2011-04-25
JP096996/2011 2011-04-25
JP2011096996A JP5647939B2 (ja) 2011-04-25 2011-04-25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が形成された缶体の製造方法
JP2011096991A JP5775733B2 (ja) 2011-04-25 2011-04-25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が形成された缶体の製造方法
JP2012093850A JP5921304B2 (ja) 2012-04-17 2012-04-17 画像形成装置
JP093850/2012 2012-04-17
PCT/JP2012/060590 WO2012147612A1 (ja) 2011-04-25 2012-04-19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が形成された缶体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02100A CN103502100A (zh) 2014-01-08
CN103502100B true CN103502100B (zh) 2015-10-14

Family

ID=47072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0379.1A Active CN103502100B (zh) 2011-04-25 2012-04-19 图像形成装置及形成有图像的罐体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9610781B2 (zh)
EP (1) EP2703306B1 (zh)
KR (1) KR101903815B1 (zh)
CN (1) CN103502100B (zh)
WO (1) WO20121476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95810B1 (en) 2010-07-23 2018-08-22 Plastipak Packaging, Inc. Rotary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inting containers
EP2750895B1 (de) * 2011-09-02 2018-09-05 KHS GmbH Vorrichtung zum behandeln von packmitteln sowie drucksegment zur verwendung bei einer solchen vorrichtung
US9239970B2 (en) 2011-12-27 2016-01-19 Showa Aluminum Can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system
FR3001915B1 (fr) * 2013-02-12 2015-06-26 Dubuit Mach Machine d'impression d'objets comportant un plateau et une tourelle rotatifs
DE102013215638A1 (de) * 2013-08-08 2015-02-12 Krones Ag Vorrichtung zum Bedrucken von Behältern
JP6255212B2 (ja) * 2013-10-25 2017-12-27 昭和アルミニウム缶株式会社 缶体の製造方法、印刷装置、および、飲料用缶
DE202013105244U1 (de) * 2013-11-20 2015-02-27 Krones Ag Direktdruckmaschine zum Bedrucken von Behältern
GB201407440D0 (en) 2014-04-28 2014-06-11 Tonejet Ltd Printing on cylindrical objects
DE102014110520A1 (de) * 2014-07-25 2016-01-28 Krones Ag Direktdruckmaschine mit Tintenversorgungssystem
DE102015100334A1 (de) * 2015-01-12 2016-07-14 Khs Gmbh Erfassungseinheit sowi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Bedruckung von Behältern
JP6402045B2 (ja) * 2015-02-13 2018-10-10 昭和アルミニウム缶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EP3756891B1 (en) * 2015-08-05 2023-03-01 ALTEMIRA Co., Ltd. Printing apparatus
JP6647815B2 (ja) * 2015-08-05 2020-02-14 昭和アルミニウム缶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N106004085A (zh) * 2016-07-04 2016-10-12 迈得医疗工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喷码装置和喷码方法
US10076901B1 (en) * 2017-04-03 2018-09-18 Xerox Corporation Object holder for a direct-to-object printer
AU2018337813B2 (en) 2017-09-19 2021-05-13 Ball Corporation Container dec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JP7075212B2 (ja) * 2017-12-27 2022-05-25 昭和アルミニウム缶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7382130B2 (ja) * 2018-01-09 2023-11-16 アルテミラ株式会社 飲料用缶の製造方法、飲料用缶、および、飲料缶
JP7161881B2 (ja) 2018-07-24 2022-10-27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印刷方法
JP2020033030A (ja) * 2018-08-27 2020-03-05 昭和アルミニウム缶株式会社 缶体製造システム
DE102018121542B4 (de) * 2018-09-04 2022-03-17 Koenig & Bauer Ag Vorrichtung zum Bedrucken von Hohlkörpern
JP2020152086A (ja) * 2019-03-22 2020-09-24 昭和アルミニウム缶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7170A (ja) * 1985-07-26 1987-02-05 シユマ−ルバツハ−ルベカ、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ヤフト 金属またはプラスチツク製の容器の装飾を行う方法およびこの方法を実施する装置
CN1720140A (zh) * 2002-06-14 2006-01-11 鲍尔包装欧洲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工件之表面加工的装置
CN101181940A (zh) * 2006-10-23 2008-05-21 吉第联合股份公司 包装打印单元
WO2008116973A1 (en) * 2007-03-27 2008-10-02 Stora Enso Oyj Method and a printing machine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board containers
WO2010105726A1 (de) * 2009-03-19 2010-09-23 Khs Gmbh Druckvorrichtung zum bedrucken von flaschen oder dergleichen behälter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95451A (en) 1962-09-11 1965-07-20 Kamru Products Corp Decorating means
DE3504555A1 (de) * 1985-02-11 1986-10-30 Jagenberg AG, 4000 Düsseldorf Vorrichtung zum verteilen von gegenstaenden, insbesondere flaschen
IL113552A (en) 1995-04-30 2005-09-25 Hewlett Packard Indigo Bv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enterless printing of images particularly on cylindrical objects
US6360656B2 (en) * 2000-02-28 2002-03-26 Minolta Co., Ltd.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printing on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AU2002368094A1 (en) * 2002-07-22 2004-02-09 Sealed Air Limited Print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US6769357B1 (en) * 2003-06-05 2004-08-03 Sequa Can Machinery, Inc. Digital can decorating apparatus
KR100688781B1 (ko) * 2004-05-28 2007-02-28 주식회사 삼양사 연속적으로 이동하는 대상물들에 소정 패턴을 인쇄하는장치 및 방법
DE102006001223A1 (de) 2006-01-10 2007-07-12 Khs Ag Vorrichtung zum Bedrucken von Flaschen oder dergleichen Behälter
DE102006034060B4 (de) * 2006-07-20 2009-01-15 Ball Packaging Europe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Dekorieren einer unebenen Fläche an einem formstabilen Objekt
WO2009018893A1 (de) 2007-08-03 2009-02-12 Khs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drucken von behältern
MX2010004029A (es) 2007-10-19 2010-04-30 Khs Ag Aparato para imprimir botellas o envases similares sobre una superficie externa de un envase.
JP5891602B2 (ja) * 2011-04-28 2016-03-23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シームレス缶の印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7170A (ja) * 1985-07-26 1987-02-05 シユマ−ルバツハ−ルベカ、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ヤフト 金属またはプラスチツク製の容器の装飾を行う方法およびこの方法を実施する装置
CN1720140A (zh) * 2002-06-14 2006-01-11 鲍尔包装欧洲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工件之表面加工的装置
CN101181940A (zh) * 2006-10-23 2008-05-21 吉第联合股份公司 包装打印单元
WO2008116973A1 (en) * 2007-03-27 2008-10-02 Stora Enso Oyj Method and a printing machine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board containers
WO2010105726A1 (de) * 2009-03-19 2010-09-23 Khs Gmbh Druckvorrichtung zum bedrucken von flaschen oder dergleichen behälter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815300B2 (en) 2017-11-14
KR101903815B1 (ko) 2018-10-02
EP2703306A1 (en) 2014-03-05
US20140049585A1 (en) 2014-02-20
CN103502100A (zh) 2014-01-08
EP2703306A4 (en) 2015-02-11
WO2012147612A1 (ja) 2012-11-01
EP2703306B1 (en) 2019-06-19
KR20140023924A (ko) 2014-02-27
US9610781B2 (en) 2017-04-04
US20170157950A1 (en) 2017-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02100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形成有图像的罐体的制造方法
CN103946115B (zh) 图像形成***
US816242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aintenance method
CN103660558B (zh) 液滴喷出装置及其维护方法
EP3452379B1 (de) Etikettiermaschine für behälter
CN109311316A (zh) 印刷装置以及罐体制造***
CN103561959A (zh) 印刷机和用于调整带应力的方法
JP2012526030A (ja) ボトル等の容器に印刷を施すための印刷システム及びこのような印刷システムを備えた印刷装置
CN105228833A (zh) 印刷机以及用于将承印材料幅材拉入印刷机的印刷单元中的方法
JP625961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233708A5 (zh)
JP579307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が形成された缶体の製造方法
JP2010125834A (ja) 記録装置
CN105564049A (zh) 记录装置以及卷曲判定方法
JP564793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が形成された缶体の製造方法
JP201323064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ヘッド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577573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が形成された缶体の製造方法
JP5376998B2 (ja) インク循環機構
JP592130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232965B2 (ja) 記録装置
JP201012570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IT202100011768A1 (it) Macchina da stampa digitale a getto di inchiostro per la stampa di supporti cilindrici
JP2022085902A (ja) キャップ搬送装置
KR20160109069A (ko) 공기 가압식 이송장치
JP5261354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Showa aluminum can Global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SHOWA ALUMINUM CAN Corp.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25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SHOWA ALUMINUM CAN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Showa aluminum can Global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ALTEMIRA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SHOWA ALUMINUM CAN Corp.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