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68603A - 一种毒三素链霉菌及其在制备利普司他汀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毒三素链霉菌及其在制备利普司他汀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68603A
CN103468603A CN2013103021486A CN201310302148A CN103468603A CN 103468603 A CN103468603 A CN 103468603A CN 2013103021486 A CN2013103021486 A CN 2013103021486A CN 201310302148 A CN201310302148 A CN 201310302148A CN 103468603 A CN103468603 A CN 1034686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yeast extract
fermentation
seed
pept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0214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68603B (zh
Inventor
李立似
方军
蒋彩霞
金利琴
何金芳
刘金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uadong Medicine Group Biolog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Hangzhou Zhongmei Huado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uadong Medicine Group Biolog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Hangzhou Zhongmei Huado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uadong Medicine Group Biolog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Hangzhou Zhongmei Huado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uadong Medicine Group Biolog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0214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686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686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686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686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686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毒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toxytricini ST-5423)及其应用,该菌株由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号为:CCTCC M2013312,保藏日期为:2013年07月04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此菌株发酵制备奥利司他中间体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发酵工艺经过10吨和30吨发酵罐的生产实践,证明其生产能力稳定,发酵单位高且发酵副产物相对较少,大大地降低了后提取的难度,适宜于工业化大生产且获得的奥利司他产品质量高。

Description

一种毒三素链霉菌及其在制备利普司他汀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微生物及其用途和应用,尤其涉及一种毒三素链霉菌及其在制备利普司他汀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利普司他汀为发酵产物,通过毒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toxytricini)发酵液培养,得到发酵滤液,再通过提取、浓缩得到利普司他汀浓缩液,经一系列纯化工艺如氢化、结晶、离心等可最终获得奥利司他成品。而奥利司他是一种长效和强效的特异性胃肠道脂肪酶抑制剂,它通过与胃和小肠腔内胃脂肪酶和胰脂肪酶的活性丝氨酸部位形成共价键使酶失活而发挥治疗作用,失活的酶不能将食物中的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水解为可吸收的游离脂肪酸和单酰基甘油。未消化的甘油三酯不能被身体吸收,从而达到减少热量摄入,控制体重的目的。服用奥利司他可以降低与肥胖相关的危险因素和与肥胖相关的其它疾病的发病率,包括高胆固醇血症、2型糖尿病等。
一般的利普司他汀产生菌,生产能力不稳定,产量较低,发酵副产物较多,杂质较多,导致后期提取、氢化、纯化成奥利司他的工艺较为复杂,大大地增加了后序的提纯难度,难以获得高纯度的最终产物,从而无法产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发酵单位高、能稳定生产、产量高且副产物少的利普司他汀产生菌。
一种毒三素链霉菌ST-5423,分类命名为毒三素链霉菌ST-5423(Streptomyces toxytricini ST-5423),由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号为:CCTCC M2013312,保藏日期为:2013年07月04日。
毒三素链霉菌ST-5423的菌株的菌落特征:基内菌丝发育良好,无色,菌丝细长分枝,直径为0.8~0.9μm;气生菌丝生长丰茂、粉状,孢子丝着生在气生菌丝体上,孢子丝直、柔曲,孢子呈椭圆形至柱形,表面光滑,直径为0.65~1.0×1.0~2.0μm,成熟孢子链孢子个数在10个以上。酵母浸出物淀粉琼脂:气丝白色至肉桂粉色。
根据微生物形态学及国外相关资料的描述,结合毒三素链霉菌ST-5423的菌株的各种培养特征和形态特征,该毒三素链霉菌ST-5423的菌株应属于毒三素链霉菌属,定名为Streptomyces toxytricini ST-5423。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菌株在制备利普司他汀中的应用。
毒三素链霉菌ST-5423的菌株可应用于发酵制备利普司他汀。该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 发酵菌株采用毒三素链霉菌ST-5423的菌株;
b.菌株培养:按常规方法制备的斜面,挖取斜面菌苔块,接入摇瓶进行种子培养得摇瓶种子液;将摇瓶种子液接种于摇瓶发酵培养基中或种子罐中培养;将种子罐培养液接种于发酵罐培养基培养,收集发酵液; 优选在发酵培养过程中无需进行补料,待种子罐菌丝生长良好接入发酵罐后,根据发酵液实际情况从pH、菌浓、搅拌转速、溶氧及菌丝镜检情况等方面来控制发酵过程即可。
c. 发酵产物提取:提取、浓缩、氢化、结晶、制备柱、结晶和干燥。
其中所述的步骤b为:按常规方法制备的斜面,挖取斜面菌苔块接入摇瓶种子培养基,150~250rpm,培养24~48小时,得摇瓶种子液;将摇瓶种子液按种子罐培养基体积0.1~2%的接种量接种于种子罐。搅拌速度80~120rpm,培养24~48h;将种子罐培养液按发酵培养基体积5~15%的量接种于发酵罐培养基,搅拌速度120~200rpm,发酵培养130~240小时,收集发酵液;其中培养温度均为26~28℃。
本发明还公开了培养基:按重量体积比计,摇瓶、种子罐培养过程中的碳源为0.2~5.0%,优选0.5~4.5%,最优选为0.5~3.0%;氮源为0.2~4.0%,优选0.5~3.5%,最优选为0.5~3.0%;无机盐为0.02~2.0%,优选0.02~1.5%,最优选0.02~1.3%;其余为水;
其中碳源选自麦芽糊精、淀粉、可溶性淀粉、淀粉水解糖、糖蜜、糊精、甘油、葡萄糖、土豆浸出粉、土豆糊精、燕麦片的一种或几种;优选麦芽糊精、淀粉、可溶性淀粉、糊精、甘油、葡萄糖、土豆糊精、燕麦片中的一种或几种;最优选麦芽糊精、淀粉、可溶性淀粉、甘油、葡萄糖、土豆糊精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氮源选自黄豆饼粉、生豆粉、豆粕粉、玉米浆、玉米蛋白、蛋白胨、植物性蛋白胨、肉胨、酵母粉、酵母浸出物、酵母抽提物一种或几种;优选黄豆饼粉、生豆粉、豆粕粉、玉米蛋白、蛋白胨、植物性蛋白胨、酵母浸出物、酵母抽提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生豆粉、豆粕粉、酵母抽提物、黄豆饼粉、植物性蛋白胨、酵母浸出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无机盐选自K2HPO4、NaCl、NaNO3、ZnSO4、MgSO4、FeSO4、KH2PO4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K2HPO4、ZnSO4、MgSO4、FeSO4、KH2PO4中的一种或几种;最优选ZnSO4、MgSO4、FeSO4、KH2PO4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发酵培养过程中,按重量体积比计,碳源为1.5~15%,优选2.5~13%,最优选5~11%;氮源为0.5~7.0%,优选0.7~5%,最优选1~3%;无机盐为0.02~2.0 %,优选0.02~1.6%,最优选0.04~1.0%;其余为水;
发酵培养过程中的培养基物料选择如下:
碳源选自麦芽糊精、淀粉、可溶性淀粉、淀粉水解糖、糊精、甘油、菜油、大豆油、葵花籽油、大豆卵磷脂、葡萄糖、土豆浸出粉、土豆糊精、燕麦片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麦芽糊精、淀粉、可溶性淀粉、糊精、甘油、菜油、大豆油、葵花籽油、大豆卵磷脂、葡萄糖、土豆浸出粉、土豆糊精、燕麦片中的一种或几种,最优选淀粉、可溶性淀粉、甘油、菜油、大豆油、葵花籽油、大豆卵磷脂、葡萄糖中的一种或几种。
氮源选自黄豆饼粉、生豆粉、豆粕粉、玉米浆、玉米蛋白、蛋白胨、植物性蛋白胨、肉胨、酵母粉、酵母浸出物、酵母抽提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黄豆饼粉、生豆粉、豆粕粉、玉米蛋白、蛋白胨、植物性蛋白胨、酵母粉、酵母浸出物、酵母抽提物中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生豆粉、豆粕粉、酵母抽提物、黄豆饼粉、植物性蛋白胨、酵母浸出物中一种或几种。
无机盐选自K2HPO4、NaCl、NaNO3、ZnSO4、MgSO4、FeSO4、KH2PO4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K2HPO4、ZnSO4、MgSO4、FeSO4、KH2PO4中的一种或几种;最优选ZnSO4、MgSO4、FeSO4、KH2PO4中的一种或几种。
经发酵完成放罐后,对发酵产物进行提取,通过氢化、结晶,再进行制备柱纯化后可以获得纯度达98%以上的奥利司他。
本发明所公开的毒三素链霉菌ST-5423是目前用于生产的一种高单位的利普司他汀产生菌,发酵性能优良,可用于大规模生产。发酵过程是利普司他汀(奥利司他)生产的重要环节,其发酵水平与工艺优劣直接相关。本发明提供的发酵工艺经过摇瓶、小试、中试及10吨、30吨生产发酵罐进行试验及生产,其生产能力稳定。经检测,用本发明提供的菌株及发酵培养方法制备的利普司他汀单位可高达9000μg/ml或以上,从而为后续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本发明的发酵副产物相对较少,并降低了后提取的难度,提取和纯化的工艺相对简单,大大提高了收率和纯度,在工业化生产上更具优势。
菌株保藏情况:保藏于武汉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简称CCTCC),保藏编号为CCTCC M2013312,分类命名为毒三素链霉菌ST-5423 (Streptomyces toxytricini ST-5423),保藏日期为2013年07月04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但不能将方案中所涉及的方法及技术参数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毒三素链霉菌ST-5423的培养特征
将毒三素链霉菌ST-5423的菌株接种于甘油天冬酰氨琼脂、酵母膏麦芽浸出液琼脂等用于观察形态特征的培养基。28℃培养一定的时间5、8、10天,观察并进行描述,结果见表1。
表1、毒三素链霉菌ST-5423的菌株在各种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
培养基 生长情况 气生菌丝 可溶性色素
酵母膏麦芽浸出液琼脂 丰茂 白至肉桂粉色 浅黄色
无机盐淀粉琼脂 丰茂 白至肉桂粉色 无色
燕麦粉琼脂 丰茂 白至肉桂粉色 无色
甘油天门冬素琼脂 丰茂 白至肉桂粉色 浅黄色
蛋白胨酵母膏培养基 中度 白色 无色
酪氨酸琼脂 中度 白色 无色
高氏一号琼脂 丰茂 白至粉红色 无色
葡萄糖天门冬素琼脂 中度 白至粉红色 浅黄色
蔗糖察式琼脂 贫乏 白色 无色
苹果酸钙琼脂 贫乏 白色 无色
马铃薯块 贫乏 白色 无色
葡萄糖酵母膏琼脂 中度 浅白至粉色 浅黄色
实施例2:碳源利用及生理生化特征
生理生化性质采用毒三素链霉菌分类中的标准方法。
利用Biolog(GENⅢ)自动微生物鉴定***对菌株Streptomyces toxytricini ST-5423进行了94种表型测试,包括71种碳源利用情况检测以及23种化学敏感性检测:将菌株接种于BUG+B平板培养基, 28℃恒温培养16h,用无菌棉签将平板上的菌体洗下,与接种液(IF-C)混合,制成菌悬液,用浊度计调整至98%T/FF。用8孔电动加液器将菌悬液分别加在Biolog(GENⅢ)微孔的各孔中,每孔100μl。将微孔鉴定板放在28℃培养箱中,分别在培养12h、24h、48h和72h后将其置于Biolog读数仪上读取结果。
经Biolog读数仪分析代谢指纹,毒三素链霉菌ST-5423可较强利用其中44种碳源,对其它27种碳源利用能力较弱或不能利用。毒三素链霉菌ST-5423( Streptomyces toxytricini ST-5423)对7种化学物质敏感。Biolog***给出48h鉴定结果见表2和表3。
表2菌株ST-5423对Biolog(GENⅢ)板上71种碳源的利用能力
说明:+,阳性;-,阴性。
表3菌株ST-5423对Biolog GEN Ⅲ板上23种化学物质的化学敏感性
Figure BDA0000352182212
说明:+,阳性;-,阴性;B:较弱
实施例3:利普司他汀的生产发酵培养
1.种子菌种培养及保存
固体培养基:葡萄糖 5g,酵母膏 5g,麦芽浸出粉 5g,硫酸镁0.2g,磷酸二氢钾0.5,琼脂 18g,加水1000ml,pH7.0
培养:菌株接种于固体培养基斜面上,28℃培养7~10天。
固体培养结束后,斜面放置4℃冷藏备用。
2.摇瓶种子培养
培养基:淀粉水解糖20g, 甘油60g,土豆浸出粉10g,豆粕粉6g,植物性蛋白胨4g,酵母粉20g,MgSO4 2g,ZnSO4 6g,加水2L, pH7.0。
培养:26℃,28h,200rpm
在菌丝长起,有明显挂壁现象且菌浓约为9%左右,将2L摇瓶种子培养液,接入以下种子罐中。
3.种子罐种子培养
培养基:淀粉水解糖2kg, 甘油6kg,土豆浸出粉 1kg,豆粕粉0.6kg,植物性蛋白胨 0.4g,酵母粉2kg,MgSO4 0.2kg,ZnSO4 0.6kg,加水200L, pH6.0。
装量:700L种子罐内装培养基200L,121℃灭菌30min。
接种量:2L摇瓶种子液
培养:28℃,28h,80rpm
4.发酵罐培养
发酵培养基:淀粉水解糖10kg、甘油40kg,菜油60kg,葡萄糖10kg,大豆卵磷脂10kg,豆粕粉20kg,玉米浆5kg,植物性蛋白胨0.5kg,肉胨0.5 kg,酵母粉4kg,ZnSO4 6kg,MgSO4 10kg,加水1吨,pH7.0
装量:2.5吨发酵罐内装培养基1吨
接种量:120L的种子液
培养温度:28℃,罐压:0.04MPa,空气流量:1:1 vvm,搅拌转速150rpm,培养时间:220h
放罐所得发酵液效价为10226μg/ml。
实施例4:利普司他汀的生产发酵培养
1.摇瓶种子培养
培养基:麦芽糊精 5g, 葡萄糖20g,燕麦片 5g,玉米浆 10g,玉米蛋白 2.5 g,肉胨2.5g,酵母抽提物 15g, K2HPO4 5g,NaCl 5g,MgSO4 5g,加水1L, pH7.0
培养:28℃,24h,250rpm
在菌丝长起,有明显挂壁现象且菌浓约13%左右,将1L摇瓶种子培养液,接入以下种子罐中。
2.种子罐种子培养
种子罐培养:麦芽糊精1kg, 葡萄糖4kg,燕麦片1kg,玉米浆2kg,玉米蛋白0.5kg,肉胨0.5kg,酵母抽提物3kg, K2HPO4 1kg,NaCl1kg,MgSO4 1kg,加水200L, pH7.0
装量:700L种子罐内装培养基200L,121℃灭菌30min。
接种量:1L摇瓶种子液
培养:28℃,32h,120rpm
3.发酵罐培养
发酵培养基:麦芽糊精 20 kg,大豆油 15 kg,葵花籽油 45kg,葡萄糖 20 kg,燕麦片10kg,黄豆饼粉 20 kg,豆粕粉 16kg,植物性蛋白胨 4 kg,酵母浸出物 10kg,ZnSO4 0.4 kg,加水1吨, pH7.2
装量:2.5吨发酵罐内装培养基1吨
接种量:90L的种子液
培养温度:27℃,罐压:0.03MPa,空气流量:1:1 vvm,搅拌转速200rpm,培养时间:200h
放罐时,发酵单位为10020μg/ml。
实施例5:利普司他汀的生产发酵培养
1.摇瓶种子培养
培养基:淀粉120g, 糊精20g,大豆浸出粉60g,生豆粉60g,豆粕粉20g,酵母抽提物80g, K2HPO4 40g,NaNO3 20g,FeSO4 20g,加水4L, pH7.0
培养:28℃,44h,220rpm
在菌丝长起,有明显挂壁现象且菌浓约12%左右,将4L摇瓶种子培养液,接入以下种子罐中。
2.种子罐种子培养
种子罐培养:淀粉 6kg, 糊精 1kg,大豆浸出粉 3kg,生豆粉 3kg,豆粕粉 1kg,酵母抽提物4kg, K2HPO4 2kg,NaNO3 1kg,FeSO4  1kg,加水200L, pH7.0
装量:700L种子罐内装培养基200L,121℃灭菌30min。
接种量:4L摇瓶种子液
培养:28℃,26h,100rpm
3.发酵罐培养
发酵培养基:葡萄糖20kg,甘油40kg,土豆浸出粉 5kg,土豆糊精30kg,燕麦片5kg,大豆油 50kg,生豆粉40kg,玉米浆 5kg,蛋白胨 5kg,肉胨 5kg,酵母浸出物 15kg,K2HPO4 10kg,NaNO3 5kg,CaCO3 5kg,加水1吨, pH7.2
装量:2.5吨发酵罐内装培养基1吨。
接种量:150L的种子液
培养温度:26℃,罐压:0.05MPa,空气流量:1:1 vvm,搅拌转速180rpm,培养时间:240h
放罐时,发酵单位为9606μg/ml。
实施例6:利普司他汀的生产发酵培养
1.摇瓶种子培养
培养基:甘油 45g,黄豆饼粉 30g,植物性蛋白胨 15g,酵母浸出物60g,NaCl 9g,ZnSO4 15g,KH2PO4 15g,加水3L, pH7.0
培养:28℃,38h,250rpm
在菌丝长起,有明显挂壁现象且菌浓约16%左右,将3L摇瓶种子培养液,接入以下种子罐中。
2.种子罐种子培养
种子罐培养:甘油3kg,黄豆饼粉2kg,植物性蛋白胨1kg,酵母浸出物4kg,NaCl  0.6kg,ZnSO4 1kg,KH2PO4 1kg,加水200L, pH7.0
装量:700L种子罐内装培养基200L,121℃灭菌30min。
接种量:3L摇瓶种子液
培养:28℃,24h,90rpm
3.发酵罐培养
发酵培养基:麦芽糊精 5kg,淀粉 5kg,甘油 10kg,菜油 28kg,大豆卵磷脂 5 kg,黄豆饼粉 5kg,玉米蛋白 2 kg,酵母抽提物 3 kg,NaCl 4kg,FeSO4  5kg,CaCO3 1kg,加水1吨, pH7.2
装量:2.5吨发酵罐内装培养基1吨。
接种量:100L的种子液
培养温度:28℃,罐压:0.03MPa,空气流量:1:1 vvm,搅拌转速200rpm,培养时间:180h
放罐时,发酵单位为10264μg/ml。
实施例7:利普司他汀的生产发酵培养
1.摇瓶种子培养
培养基:可溶性淀粉2.4g, 糊精0.6g,酵母浸出粉3g,FeSO4 0.3g,KH2PO4  0.3g,加水600ml, pH7.0
培养:27℃,32h,180rpm
在菌丝长起,有明显挂壁现象且菌浓约13%左右,将400ml摇瓶种子培养液,接入以下种子罐中。
2.种子罐种子培养
种子罐培养:可溶性淀粉1.2 kg, 糊精0.3 kg,酵母浸出粉1.5kg,FeSO4 150g,KH2PO4  150g,加水300L, pH7.0
装量:700L种子罐内装培养基300L,121℃灭菌30min。
接种量:600ml摇瓶种子液
培养:28℃,32h,80rpm
3.发酵罐培养
发酵培养基:可溶性淀粉15kg,糊精15kg,葵花籽油45kg,豆粕粉15kg,FeSO4 6kg,加水3吨,pH7.2
装量:10吨发酵罐内装培养基3吨
接种量:240L的种子液
培养温度:27℃,罐压:0.05MPa,空气流量:1:1 vvm,搅拌转速160rpm,培养时间:150h
按照上述发酵条件和工艺,在10吨发酵罐进行3批发酵生产,放罐时,发酵单位为9980μg/ml、9060μg/ml、10242μg/ml。
实施例8:利普司他汀的生产发酵培养
1.摇瓶种子培养
培养基:麦芽糊精0.2g,淀粉0.6g,黄豆饼粉0.6g,蛋白胨0.2g,K2HPO4 0.08g,加水400ml,pH 7.0
接种量:挖取0.5×0.5cm2斜面菌苔块接入400ml摇瓶种子培养基中。
培养:28℃,48h
摇床转速:150rpm
在菌丝长起,有明显挂壁现象且菌浓为15%左右,将400ml摇瓶种子培养液,接入以下种子罐中。
2.种子罐种子培养
培养基:麦芽糊精200g,淀粉600g,黄豆饼粉600g,蛋白胨200g,K2HPO4 80g,加水400L,pH 7.0
装量:700L种子罐内装培养基400L,121℃灭菌30min。
接种量:400ml摇瓶种子液
培养:28℃,48h
搅拌转速:100rpm
3.发酵培养
培养基:麦芽糊精24kg,大豆油80kg,大豆卵磷脂16kg,生豆粉40kg,豆粕粉8kg,酵母提取物8kg,K2HPO4 1.6kg,加水8吨,pH 7.0
装量:30吨发酵罐内装培养基8吨
接种量:400L的种子液
培养温度:28℃,罐压:0.03MPa,空气流量:1:1 vvm,搅拌转速:120rpm,培养时间: 130h。
按照上述发酵条件和工艺,在30吨发酵罐进行3批发酵生产,发酵单位分别为10860μg/ml 、9860μg/ml和10420μg/ml。
以上所述的实施中所获得的发酵液单位高,杂质少,发酵液经板框过滤取滤液,通过氢化、结晶,再进行制备柱纯化,即可获得纯度在98%以上的奥利司他。

Claims (10)

1.一种菌株,分类命名为毒三素链霉菌ST-5423(Streptomyces toxytricini ST-5423),由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CCTCC M2013312,保藏日期为:2013年07月04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藏号为CCTCC M2013312的毒三素链霉菌株在发酵制备利普司他汀中的应用。
3.应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藏号为CCTCC M2013312的菌株发酵制备利普司他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a. 发酵菌株采用保藏号为CCTCC M2013312的毒三素链霉菌株;
b、菌株培养:
按常规方法制备斜面,挖取斜面菌苔块,接入摇瓶种子培养基,150~250rpm,培养24~48小时,得摇瓶种子液;
将摇瓶种子液按种子罐培养基体积0.1~2%的接种量接种于种子罐,搅拌转速80~120rpm,培养24~48h;
将种子罐培养液按发酵培养基体积5~15%的量接种于发酵罐培养基,搅拌转速120~200rpm,发酵培养130~240小时,收集发酵液;
其中培养温度均为26~28℃。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按重量体积比计,
摇瓶种子、种子罐培养基各组分在培养基中的比例为:碳源为0.2~5.0%,氮源为0.2~4.0%,无机盐为0.02~2.0%,其余为水;
其中碳源选自麦芽糊精、淀粉、可溶性淀粉、淀粉水解糖、糖蜜、糊精、甘油、葡萄糖、土豆浸出粉、土豆糊精、燕麦片中的一种或几种;氮源选自黄豆饼粉、生豆粉、豆粕粉、玉米浆、玉米蛋白、蛋白胨、植物性蛋白胨、肉胨、酵母粉、酵母浸出物、酵母抽提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无机盐选自K2HPO4、NaCl、NaNO3、ZnSO4、MgSO4、FeSO4、KH2PO4中的一种或几种;
发酵罐培养基各组分在培养基中的比例为:碳源为1.5~15%,氮源为0.5~7.0%,无机盐为0.02~2.0%,其余为水;
其中碳源选自麦芽糊精、淀粉、可溶性淀粉、淀粉水解糖、糊精、甘油、菜油、大豆油、葵花籽油、大豆卵磷脂、葡萄糖、土豆浸出粉、土豆糊精、燕麦片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氮源选自黄豆饼粉、生豆粉、豆粕粉、玉米浆、玉米蛋白、蛋白胨、植物性蛋白胨、肉胨、酵母粉、酵母浸出物、酵母抽提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无机盐选自K2HPO4、NaCl、FeSO4、ZnSO4、NaNO3、MgSO4、CaCO3中的一种或几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按重量体积比计,摇瓶种子、种子罐培养基各组分在培养基中的比例为:碳源为0.5~4.5%,优选为0.5~3.0%;氮源为0.5~3.5%,优选为0.5~3.0%;无机盐为0.02~1.5%,优选为0.02~1.3%;其余为水。
6.如权利要求4-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摇瓶种子、种子罐培养基中碳源为麦芽糊精、淀粉、可溶性淀粉、糊精、甘油、葡萄糖、土豆糊精、燕麦片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麦芽糊精、淀粉、可溶性淀粉、甘油、葡萄糖、土豆糊精中的一种或几种;
氮源为黄豆饼粉、生豆粉、豆粕粉、玉米蛋白、蛋白胨、植物性蛋白胨、酵母浸出物、酵母抽提物中一种或几种; 优选为黄豆饼粉、生豆粉、豆粕粉、酵母抽提物、植物性蛋白胨、酵母浸出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无机盐为K2HPO4、ZnSO4、MgSO4、FeSO4、KH2PO4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ZnSO4、MgSO4、FeSO4、KH2PO4中的一种或几种。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按重量体积比计,发酵罐培养基各组分在培养基中的比例为:碳源为2.5~13%,优选为5~11%;氮源为0.7~5%,优选为1~3%;无机盐为0.02~1.6%,优选为0.04~1.0%;其余为水。
8.如权利要求4、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发酵罐培养基中的碳源为麦芽糊精、淀粉、可溶性淀粉、糊精、甘油、菜油、大豆油、葵花籽油、葡萄糖、土豆浸出粉、土豆糊精、燕麦片、大豆卵磷脂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淀粉、可溶性淀粉、甘油、菜油、大豆油、葵花籽油、葡萄糖、大豆卵磷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9.如权利要求4、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发酵罐培养基中的氮源为黄豆饼粉、生豆粉、豆粕粉、玉米蛋白、蛋白胨、植物性蛋白胨、酵母粉、酵母浸出物、酵母抽提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生豆粉、豆粕粉、酵母抽提物、黄豆饼粉、植物性蛋白胨、酵母浸出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10.如权利要求4、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发酵罐培养基中的无机盐为K2HPO4、ZnSO4、MgSO4、FeSO4、KH2PO4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ZnSO4、MgSO4、FeSO4、KH2PO4中的一种或几种。
CN201310302148.6A 2013-07-17 2013-07-17 一种毒三素链霉菌及其在制备利普司他汀中的应用 Active CN1034686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02148.6A CN103468603B (zh) 2013-07-17 2013-07-17 一种毒三素链霉菌及其在制备利普司他汀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02148.6A CN103468603B (zh) 2013-07-17 2013-07-17 一种毒三素链霉菌及其在制备利普司他汀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68603A true CN103468603A (zh) 2013-12-25
CN103468603B CN103468603B (zh) 2015-02-11

Family

ID=49793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02148.6A Active CN103468603B (zh) 2013-07-17 2013-07-17 一种毒三素链霉菌及其在制备利普司他汀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68603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7847A (zh) * 2014-03-04 2014-07-23 鲁南新时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酵生产利普司他汀的方法
CN104630301A (zh) * 2015-03-11 2015-05-20 河北圣雪大成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发酵生产利普司他汀的方法
CN105112298A (zh) * 2015-08-26 2015-12-02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沃格玛木霉产菌丝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342203A (zh) * 2020-10-29 2021-02-09 四川轻化工大学 一种核糖体σ因子及其突变体和编码得到的蛋白在提升利普司他汀产量中的应用
CN112725238A (zh) * 2021-02-03 2021-04-30 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 一种发酵产利普司他汀的毒三素链霉菌株及其应用
CN112852898A (zh) * 2021-03-19 2021-05-28 大邦(湖南)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利普斯他汀发酵方法与发酵培养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19869A1 (en) * 2006-05-22 2009-02-04 Krka Fermentative production of lipstatin
WO2010000839A1 (en) * 2008-07-03 2010-01-07 Krka, D.D. Novo Mesto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lipstatin and microorganisms therefore
CN102827892A (zh) * 2012-09-05 2012-12-19 李海霞 一种尼泊司他汀生产工艺
CN102965407A (zh) * 2012-11-28 2013-03-13 广州明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普司他汀生产工艺
CN103131739A (zh) * 2013-03-19 2013-06-05 广州迈达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制备尼泊司他汀的生产工艺
CN102268466B (zh) * 2011-07-23 2013-06-12 鲁南新时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酵生产利普司他汀的方法及其培养基组份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19869A1 (en) * 2006-05-22 2009-02-04 Krka Fermentative production of lipstatin
WO2010000839A1 (en) * 2008-07-03 2010-01-07 Krka, D.D. Novo Mesto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lipstatin and microorganisms therefore
CN102268466B (zh) * 2011-07-23 2013-06-12 鲁南新时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酵生产利普司他汀的方法及其培养基组份
CN102827892A (zh) * 2012-09-05 2012-12-19 李海霞 一种尼泊司他汀生产工艺
CN102965407A (zh) * 2012-11-28 2013-03-13 广州明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普司他汀生产工艺
CN103131739A (zh) * 2013-03-19 2013-06-05 广州迈达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制备尼泊司他汀的生产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EMIREV, A.V.等: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zation of Propionyl-Coenzyme A Carboxylase Complex of Streptomyces toxytricini",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
胡为民等: "毒三素链霉菌生产利普司他汀的发酵与提取工艺",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
颜震等: "lipstatin发酵工艺的优化", 《食品与药品》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7847A (zh) * 2014-03-04 2014-07-23 鲁南新时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酵生产利普司他汀的方法
CN103937847B (zh) * 2014-03-04 2017-11-14 鲁南新时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酵生产利普司他汀的方法
CN104630301A (zh) * 2015-03-11 2015-05-20 河北圣雪大成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发酵生产利普司他汀的方法
CN105112298A (zh) * 2015-08-26 2015-12-02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沃格玛木霉产菌丝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342203A (zh) * 2020-10-29 2021-02-09 四川轻化工大学 一种核糖体σ因子及其突变体和编码得到的蛋白在提升利普司他汀产量中的应用
CN112725238A (zh) * 2021-02-03 2021-04-30 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 一种发酵产利普司他汀的毒三素链霉菌株及其应用
CN112725238B (zh) * 2021-02-03 2023-01-24 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 一种发酵产利普司他汀的毒三素链霉菌株及其应用
CN112852898A (zh) * 2021-03-19 2021-05-28 大邦(湖南)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利普斯他汀发酵方法与发酵培养基
CN112852898B (zh) * 2021-03-19 2022-07-22 大邦(湖南)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利普斯他汀发酵方法与发酵培养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68603B (zh) 2015-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68603B (zh) 一种毒三素链霉菌及其在制备利普司他汀中的应用
CN104531533B (zh) 一种防治植物重茬病害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EP2479253A1 (en) Antagonistic bacteria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anama wilt disease of continuously planted banana and microorganism organic fertilizer thereof
CN101899410B (zh) 一种小链霉菌及其在达托霉素制备中的应用
CN105838645B (zh) 犹他游动放线菌及其在制备阿卡波糖中的应用
CN109721425A (zh) 一种水稻专用叶面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29604A (zh) 一种绣球菌液体菌种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CN108484314A (zh) 一种促进羊肚菌生长的微生物海藻液肥及其应用
CN101792722B (zh) 一种链霉菌及其应用
CN105494447B (zh) 用于控制大豆根部病害的生物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980836A (zh) 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在草莓根腐病防治中的应用
CN104560770A (zh) 一种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219653B (zh) 产洛伐他汀的棒曲霉(Aspergillus clavatus)Ac-32菌株及其应用
CN102766663B (zh) 桑黄活性多糖的制备方法
CN110511895A (zh) 一株枯草芽孢杆菌sl-19及其菌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713956B (zh) 一株赖氨酸芽孢杆菌s12及其应用
CN103571779B (zh) 一种发酵生产环磷腺苷的发酵培养基、菌株及生产方法
CN103202386B (zh) 一种干酪乳杆菌发酵液在饲料中的应用
CN105441334B (zh) 产灰树花多糖的菌株及其应用
CN104560768A (zh) 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它们的应用
CN109182189A (zh) 一株高产的氧化微杆菌及其应用
CN109112171A (zh) 一种基于海洋微生物的抗菌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
CN104131042A (zh) 一种控制米根霉生长形态产l-乳酸的方法
CN108658698A (zh) 一种新型微生物复合肥的制备方法
CN103060205B (zh) 活性霉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0012 West Lake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391 Wen two road, Zhejiang, Hangzhou C903

Applicant after: HANGZHOU HUADONG MEDICINE GROUP NEW MEDICIN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pplicant after: Zhongmei Huado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Hangzhou

Address before: 310012 West Lake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391 Wen two road, Zhejiang, Hangzhou C903

Applicant before: Hangzhou Huadong Medicine Group Biolog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Zhongmei Huado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Hangzhou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HUADONG MEDICINE BIOLOG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TO: NEW DRU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F HANGZHOU HUADONG MEDICINE GROUP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