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33116A - 内燃机的出水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的出水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33116A
CN103133116A CN2012104024133A CN201210402413A CN103133116A CN 103133116 A CN103133116 A CN 103133116A CN 2012104024133 A CN2012104024133 A CN 2012104024133A CN 201210402413 A CN201210402413 A CN 201210402413A CN 103133116 A CN103133116 A CN 1031331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water
flow
radiator
outlet part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0241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33116B (zh
Inventor
福冈聪
服部义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1331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31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331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31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cylinders or cylinder hea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7/1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cylinders or cylinder heads
    • F01P2003/028Cooling cylinders and cylinder heads in s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出水部结构,能够降低伴随流路变更产生的冷却水流的压力损失。呈直线状形成有散热器流出通道(33w),所述散热器流出通道(33w)使冷却水从出水部(30)的与气缸盖(4)的冷却水出口(4w)对置的冷却水流入部(32w)向散热器(15)流出,从冷却水流入部(32w)相对于散热器流出通道(33w)斜着且呈直线状地形成有旁路通道(34w),所述旁路通道(34w)沿相对于散热器流出通道(33w)的水流(Wr)呈锐角的方向形成水流(Wb),在旁路通道(34w)的下游形成有恒温器壳体(35)。

Description

内燃机的出水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水冷式内燃机的气缸盖的冷却水出口设置的出水部的结构。
背景技术
已经提出有下述这样的出水部结构:出水部设置于水冷式内燃机的气缸盖的冷却水出口,将恒温器一体地装配于所述出水部,从气缸盖的冷却水出口流入到出水部的冷却水形成为从恒温器选择性地向散热器流动或通过旁路通道直接流动至水泵。(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04—006725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中,出水部被安装在形成于气缸盖的气缸列方向上的端部的冷却水出口,在所述出水部一体地形成有恒温器的恒温器壳体部(恒温器外壳)。
出水部的圆筒部相对于气缸盖的冷却水出口端面向垂直方向伸出,旁路通道相对于出水部的圆筒部向垂直方向突出,恒温器壳体部形成在旁路通道的延长线上。
在恒温器外壳部形成有通向水泵的出口,在覆盖于恒温器外壳部的恒温器罩部(恒温器盖)形成有来自散热器的冷却水的入口。
出水部的圆筒部的端部成为通向散热器的出口。
在低温时,恒温器关闭来自散热器的冷却水的入口,并打开旁路通道的出口,因此,从气缸盖的冷却水出口流入到出水部的冷却水没有向散热器循环,而是通过旁路通道直接流入到水泵,促进预热。
在高温时,恒温器打开来自散热器的冷却水的入口,并关闭旁路通道的出口,因此,流入到出水部的冷却水在散热器中循环,通过热交换被冷却,被供给至内燃机主体,用于气缸体或气缸盖的冷却。
对于现有的出水部结构,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圆筒部成直线状朝向出水部通向散热器的出口,旁路通道相对于圆筒部以呈直角地弯曲的方式突出形成,因此,随着旁路通道的开闭,冷却水的流动急剧变化90度,使得水流出现较大的紊流,从而在冷却水流中产生较大的压力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出水部结构,能够降低伴随流路变更而产生的冷却水流的压力损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为内燃机的出水部结构,在气缸盖(4)的气缸列方向的端部的冷却水出口(4w)安装有出水部(30),与出水部(30)一体地装配有恒温器(20),所述内燃机的出水部结构的特征在于,呈直线状形成有散热器流出通道(33w),所述散热器流出通道(33w)使冷却水从出水部(30)的与所述气缸盖(4)的冷却水出口(4w)对置的冷却水流入部(32w)流出到散热器(15),从所述冷却水流入部(32w)相对于所述散热器流出通道(33w)倾斜且呈直线状形成有旁路通道(34w),所述旁路通道(34w)沿与所述散热器流出通道(33w)的水流(Wr)呈锐角的方向形成水流(Wb),在所述旁路通道(34w)的下游形成有恒温器壳体(35)。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内燃机的出水部结构中,所述恒温器壳体(35)形成为,使内部的通道阀(25、26)沿所述旁路通道(34w)指向的方向移动,从而来进行阀的开闭。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所述的内燃机的出水部结构中,在所述出水部(30)的冷却水流入部(32w)配设有水温传感器(40),所述水温传感器(40)的感温部(40s)位于呈直线状形成的所述散热器流出通道(33w)的向上游侧的延长线上。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内燃机的出水部结构,散热器流出通道(33w)用于使冷却水从与气缸盖(4)的冷却水出口(4w)对置的冷却水流入部(32w)向散热器(15)流出,相对于散热器流出通道(33w)倾斜且呈直线状形成有旁路通道(34w),所述旁路通道(34w)沿相对于散热器流出通道(33w)的水流(Wr)呈锐角的方向形成水流(Wb),在所述旁路通道(34w)的下游形成有恒温器壳体(35),因此,对于从气缸盖(4)的冷却水出口(4w)流入到冷却水流入部(32w)的冷却水,当在恒温器(20)的驱动下打开旁路通道(34w)时,所述冷却水从冷却水流入部(32w)流过旁路通道(34w),当旁路通道(34w)关闭时,所述冷却水从冷却水流入部(32w)流过散热器流出通道(33w),流路根据旁路通道(34w)的开闭而变更,但由于在散热器流出通道(33w)中流动的冷却水的主流(Wr)与在旁路通道(34w)中流动的冷却水的主流(Wb)彼此的流动方向为呈锐角的倾斜方向,因此,在流路变更时可以抑制水流产生紊流,使水流平滑地变更,从而降低伴随流路变更所产生的冷却水流的压力损失。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内燃机的出水部结构,由于恒温器壳体(35)形成为,使内部的通路阀(25、26)沿所述旁路通道(34w)指向的方向移动,从而进行阀的开闭,因此,在旁路通道(34w)中流动的冷却水在进入到恒温器壳体(35)内之前为直线状,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在旁路通道(34w)中流动的冷却水的压力损失,并且,通过紊流较小且均衡的冷却水流能够提高恒温器壳体(35)内部的石蜡(28)的感温性。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内燃机的出水部结构,在出水部(30)的冷却水流入部(32w)配设有水温传感器(40),该水温传感器(40)的感温部(40s)位于呈直线状形成的散热器流出通道(33w)的向上游侧的延长线上,因此,水温传感器(40)的感温部(40s)位于从冷却水流入部(32w)向散热器流出通道(33w)平滑地流动的冷却水的主流(Wr),能够准确地检测出所需要的冷却水温。
旁路通道(34w)从冷却水流入部(32w)沿相对于散热器流出通道(33w)的水流(Wr)呈锐角的方向形成水流(Wb),因此,即使在冷却水在旁路通道(34w)中流动的情况下,水温传感器(40)的感温部(40s)也位于此时的冷却水的主流(Wb)的上游侧的与散热器流出通道(33w)的主流(Wr)进行分支的附近,能够适当地检测出冷却水温,因此,即使流路因旁路通道(34w)的开闭而变更,水温传感器(40)也不受影响,总是能够检测出稳定且准确的冷却水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省略一部分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所述内燃机的冷却***的示意图。
图3是气缸盖的左侧视图。
图4是出水部的立体图。
图5是所述出水部的左侧视图。
图6是所述出水部的后视图(右侧视图)。
图7是所述出水部的俯视图。
图8是所述出水部的主视图。
图9是沿图8的IX-IX线的剖视图。
图10是安装有所述出水部的气缸盖的左侧视图。
标号说明
1:内燃机;2:内燃机主体;3:气缸体;3f:前侧面;4:气缸盖;4w:冷却水出口;4T:安装部;4Ts:安装面;5:下壳体;6:气缸盖罩;7:油底壳;8:曲轴;10:水泵;11:连管;15:散热器;16、17:加热器芯;18:油冷却器;19:节气门体;20:恒温器;21:恒温器盖;21w:恒温器盖内空间;22:散热器流入通道连接管;23:安装螺栓;25:旁通阀;26:散热器通道阀;27:弹簧;28:石蜡;30:出水部;31:紧固基部;31s:安装面;32:冷却水流入壳体;32w:冷却水流入凹部;33:散热器流出圆筒部位;33j:散热器流出通道连接管;33w:散热器流出通道;34:恒温器连结部位;34w:旁路通道;35:恒温器壳体;35w:恒温器壳体内空间;36:冷却水流出通道部位;36w:冷却水流出通道;36i:流出开口端;37a:加热器芯流出圆筒部位;37ai:加热器芯流出通道连接管;37bi:加热器芯流入通道连接管;38a:油冷却器流出圆筒部位;38ai:油冷却器流出通道连接管;38b:油冷却器流入圆筒部位;38bi:油冷却器流入通道连接管;39a:节气门体流出圆筒部位;39ai:节气门体流出通道连接管;39b:节气门体流入圆筒部;39bi:节气门体流入通道连接管;40:水温传感器;40s:感温部;45:安装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至图10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参照图1,本实施方式的内燃机1为直列4缸的4冲程水冷式内燃机,将曲轴8以指向左右方向的方式横置搭载于车辆。
在本说明书中,以车辆为基准来定义前后左右。
如图1所示,内燃机1的内燃机主体2构成为,下壳体5以夹着曲轴8的方式对该曲轴8进行轴支承,并且下壳体5与沿左右方向排列有气缸的气缸体3的下方接合,在气缸体3的上方重叠有气缸盖4,在该气缸盖4上覆盖有气缸盖罩6,在下壳体5的下方接合有油底壳7。
水泵10安装在气缸体3的前侧面3f的靠右侧的位置,出水部30安装于气缸盖4的左侧面41的靠前侧的位置。
由水泵10排出的冷却水在气缸体3内的水套中循环,转移至气缸盖4的水套并在气缸盖4内的水套中循环,然后流出到出水部30,并从出水部30分配至各个所需要的部位。
基于图2的冷却***的示意图,对通过驱动该水泵10而使冷却水循环的冷却***的主要循环路径进行简单的说明。
在出水部30一体地装配有恒温器20,并形成有直接流入到恒温器20的旁路通道33w。
从出水部30配设有使冷却水向散热器15循环的散热器上游侧通道15a,从散热器15配设有回流至恒温器20的散热器下游侧通道15b。
另外,从出水部30配设有分别将冷却水供给至空调用的加热器芯17、油冷却器18、节气门体19的各上游侧通道17a、18a、19a,从加热器芯17、油冷却器18、节气门体19配设有回流至恒温器20的各下游侧通道17b、18b、19b。
并且,从恒温器20配设有使冷却水回流至水泵10的连管11。
冷却***的主要循环路径如下这样构成。
在低温时,恒温器20关闭散热器下游侧通道15b并打开旁路通道33w,由此,冷却水不在散热器15中循环,而是在气缸体3和气缸盖4中流动,促进预热。
在高温时,恒温器20打开散热器下游侧通道15b并关闭旁路通道33w,由此,在散热器15中循环而使热量被夺走的冷却水在气缸体3和气缸盖4中流动,从而能够对两者进行冷却。
流入到加热器芯17、油冷却器18、节气门体19的冷却水经过恒温器20回流至水泵10,但不受恒温器20的驱动的限制,而且在几乎不对恒温器20的石蜡28产生影响的情况下被吸入到水泵10,始终进行循环。
气缸盖4沿气缸列方向(左右方向)较长,在安装有出水部30的左侧面41,如图3所示,冷却水流出口4w在靠前侧的位置前后横长地开口。
前后横长的冷却水流出口4w的前部稍向上方鼓出。
该冷却水流出口4w的周围的安装部4T稍向左侧突出,将其铅直的开口端面作为安装面4Ts。
安装部4T的前端部向上方伸出而形成安装凸台部4ta,前端部向下方伸出而形成安装凸台部4tb,安装部4T的后端部进一步向后方伸出而形成安装凸台部4tc。
在三个安装凸台部4ta、4tb、4tc分别贯穿设置有安装孔4th。
以下,基于图4至图9,对在这样的气缸盖4的左侧面的安装部4T安装的出水部30详细地进行说明。
对于出水部30,与气缸盖4的安装部4T对应的紧固基部31形成为具有与安装部4T的安装面4Ts抵接的安装面31s(参照图6),从该紧固基部31向左侧鼓出地形成有冷却水流入壳体32(参照图4)。
冷却水流入壳体32形成有冷却水流入凹部32w,该冷却水流入凹部32w在紧固基部31的安装面31s具有与气缸盖4的前后横长的冷却水流出口4w对置的、相同形状的沿前后水平方向横长的开口,并从该开口向左侧凹出。
在紧固基部31的冷却水流入凹部32w的开口的周围,分别与气缸盖4的安装部4T的三个安装凸台部4ta、4tb、4tc对应地形成有紧固部31a、31b、31c,所述紧固部31a、31b、31c具有安装孔31h(参照图6)。
在出水部30,从沿前后水平方向较长的冷却水流入凹部32w的底面(左内侧面)且稍向上方鼓出的前部,朝向前方斜左侧突出地形成有散热器流出圆筒部位33,在散热器流出圆筒部位33同轴地嵌入有散热器流出通道连接管33j,从而形成使冷却水从冷却水流入凹部32w流出到散热器15的散热器流出通道33w(参照图4、图7)。
本散热器流出通道33w位于与冷却水流入凹部32w大致相同的高度,参照出水部30的俯视图即图7,从上面观察时,散热器流出圆筒部位33的中心轴线R-R'相对于紧固基部31的安装面31s所成的角为大约30度的锐角。
并且,在出水部30,从沿前后水平方向较长的冷却水流入凹部32w的前端部朝向前方斜下方并经由恒温器连结部位34伸出形成有恒温器20的恒温器壳体35。
恒温器壳体35为朝向前方斜下方开口的大致圆筒状的容器,恒温器连结部位34的旁路通道34w将恒温器壳体35的恒温器壳体内空间35w的底部和冷却水流入壳体32的冷却水流入凹部32w的前端部连通。
另外,成为朝向前方斜下方呈圆筒状伸出的恒温器壳体35的下侧的筒壁在斜下方鼓出而形成向右方伸出的冷却水流出通道部位36,冷却水流出通道部位36形成有冷却水流出通道36w,该冷却水流出通道36w在右方具有流出开口端36i(参照图6、图8、图9)。
冷却水流出通道36w与恒温器壳体内空间35w的下侧的一部分重叠而构成有共同空间(参照图6、图9)。
恒温器盖21覆盖并封闭恒温器壳体35的朝向前方斜下方的开口。
恒温器盖21在中央的圆顶部21d的周围形成有凸缘部21f,使该凸缘部21f与恒温器壳体35的开口端面抵接,利用安装螺栓23将凸缘部21f的三个紧固部紧固于恒温器壳体35。
从恒温器盖21的圆顶部21d伸出有散热器流入通道连接管22。
参照图9,恒温器20具有旁通阀25和散热器通道阀26,所述旁通阀25以开闭自如的方式将恒温器壳体35的恒温器壳体内空间35w和从该恒温器壳体内空间35w的底部伸出的旁路通道34w隔开,所述散热器通道阀26以开闭自如的方式将恒温器壳体内部空间35w和恒温器盖21的内部的恒温器盖内空间21w隔开,旁通阀25和散热器通道阀26互相连结而一体地移动,并存在一方关闭时另一方打开、一方打开时另一方关闭的关系。
旁通阀25和散热器通道阀26被弹簧27向打开旁通阀25并关闭散热器通道阀26的方向(斜下方)施力,配设在恒温器壳体内空间35w内的石蜡28因冷却水温度上升而膨胀时,克服弹簧27使旁通阀25和散热器通道阀26向斜上方移动,从而关闭旁通阀25并打开散热器通道阀26。
在出水部30中,旁路通道34w相对于沿前后水平方向较长的冷却水流入凹部32w向前方斜下方伸出,向该旁路通道34w的下游伸长而形成恒温器壳体35,恒温器壳体内空间35w的旁通阀25和散热器通道阀26沿着旁路通道34w指向的方向移动而打开或关闭阀。
参照出水部30的立体图即图4,相对于沿前后水平方向较长的冷却水流入凹部32w向前方斜下方伸出的旁路通道34w的中心轴线B-B'与所述散热器流出圆筒部位33的中心轴线R-R'之间呈锐角。
对于本出水部30,散热器流出圆筒部位33的中心轴线R-R'和旁路通道34w的中心轴线B-B'之间,在从左侧面观察(图5)时呈大约45度的锐角,在俯视观察(图7)时呈大约30度的锐角。
在出水部30,除此之外,参照图4,从冷却水流入壳体32的左侧面的后部向斜后方突出形成有加热器芯流出圆筒部位37a,在加热器芯流出圆筒部位37a同轴地嵌入有加热器芯流出通道连接管37ai,从而形成使冷却水从冷却水流入凹部32w流出到加热器芯17的通道。
另外,从冷却水流入壳体32的左侧面的位于所述散热器流出圆筒部位33与加热器芯流出圆筒部位37a之间的位置向左侧突出地形成有油冷却器流出圆筒部位38a,在油冷却器流出圆筒部位38a同轴地嵌入有油冷却器流出通道连接管38ai,从而形成使冷却水从冷却水流入凹部32w流出到油冷却器18的通道。
另外,从冷却水流入壳体32的后表面向后方突出地形成有节气门体流出圆筒部位39a,在节气门体流出圆筒部位39a同轴地嵌入有节气门体流出通道连接管39ai,从而形成使冷却水从冷却水流入凹部32w流出到节气门体19的通道(参照图5)。
另一方面,从出水部30的在恒温器壳体35的下部鼓出的冷却水流出通道部位36向后方伸出有加热器芯流入通道连接管37bi(参照图5)。
加热器芯流入通道连接管37bi从冷却水流出通道部位36向斜左上方弯曲后,向后方较长地延伸,从而形成使冷却水从加热器芯17流入到冷却水流出通道部位36的通道。
另外,从在恒温器壳体35的下部鼓出的冷却水流出通道部位36的上部向左侧突出地形成有油冷却器流入圆筒部位38b(参照图5),在油冷却器流入圆筒部位38b同轴地嵌入有油冷却器流入通道连接管38bi,从而形成使冷却水从油冷却器18流入到冷却水流出通道部位36的通道。
另外,从冷却水流出通道部位36的上部向上方突出地形成有节气门体流入圆筒部39b,在节气门体流入圆筒部39b同轴地嵌入有节气门体流入通道连接管39bi,从而形成使冷却水从节气门体19流入到冷却水流出通道部位36的通道(参照图6)。
并且,在本出水部30中,在冷却水流入壳体32安装有水温传感器40。
如图4所示,水温传感器40从外侧嵌插于安装凸台部32b,该安装凸台部32b形成于冷却水流入壳体32的后侧上部,水温传感器40末端的感温部40s被***于冷却水流入凹部32w的后部上方(参照图6)。
水温传感器40的感温部40s大概位于所述散热器流出圆筒部位33的中心轴线R-R'上(参照图4、图7)。
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出水部30安装于气缸盖4的安装部4T。
将出水部30的紧固基部31的开设有冷却水流入凹部32w的安装面31s与气缸盖4的安装部4T的开设有冷却水流出口4w的安装面31s抵接,将三根安装螺栓45贯穿紧固基部31的三个紧固部31a、31b、31c各自的安装孔31h,并螺合固定于气缸盖4的三个安装凸台部4ta、4tb、4tc各自的安装孔4th以进行紧固,由此,将出水部30安装至气缸盖4的左侧面(参照图1和图10)。
气缸盖4的冷却水流出口4w和出水部30的冷却水流入凹部32w连通,在气缸盖4中循环的冷却水从冷却水流出口4w流入到出水部30的冷却水流入凹部32w。
与水泵10连结的连管11连接到在出水部30的恒温器壳体35的下部的冷却水流出通道部位36形成的流出开口端36i,从与恒温器壳体内空间35w连通的冷却水流出通道36w流出的冷却水经由连管11回流至水泵10。
散热器上游侧通道15a与从出水部30突出的散热器流出通道连接管33j连接,散热器下游侧通道15b与散热器流入通道连接管22连接,从而构成冷却水在散热器15中循环的路径。
加热器芯17的上游侧通道17a与加热器芯流出通道连接管37ai连接,加热器芯17的下游侧通道17b与加热器芯流入通道连接管37bi连接,从而构成冷却水经由加热器芯17的路径。
油冷却器18的上游侧通道18a与油冷却器流出通道连接管38ai连接,油冷却器18的下游侧通道18b与油冷却器流入通道连接管38bi连接,从而构成冷却水经由油冷却器18的路径。
节气门体19的上游侧通道19a与节气门体流出通道连接管39ai连接,节气门体19的下游侧通道19b与节气门体流入通道连接管39bi连接,从而构成冷却水经由节气门体19的路径。
如上述那样,构成了供冷却水进行循环的冷却***的循环路径。
经由加热器芯17、油冷却器18、节气门体19的冷却水返回至与出水部30的恒温器壳体内空间35w局部重叠的冷却水流出通道部位36的冷却水流出通道36w,因此,在不受恒温器20的驱动的限制并且几乎不会对恒温器壳体内空间35w内的石蜡28产生影响的情况下,被吸入到水泵10,始终进行循环。
在低温时,恒温器20打开旁通阀25并关闭散热器通道阀26,因此,在气缸体3或气缸盖4中循环而流入到出水部30的冷却水流入凹部32w的冷却水,在沿前后水平方向较长的冷却水流入凹部32w中向前方流动,经过从冷却水流入凹部32w的前端向前方斜下方伸出的、旁通阀25打开的旁路通道34w,进入到恒温器壳体内空间35w(参照图4、图7中单点划线所示的箭头),并经过冷却水流出通道36w从流出开口端36i经由连管11回流至水泵10。
这样,在低温时,冷却水不经由散热器15,而是通过旁路通道30i(未图示)而在气缸体3和气缸盖4中循环并回流至水泵10,因此,促进了预热。
另一方面,在高温时,恒温器20由于石蜡28的热膨胀而关闭旁通阀25并打开散热器通道阀26,因此,在气缸体3或气缸盖4中循环而流入到出水部30的冷却水流入凹部32w的冷却水,在冷却水流入凹部32w中朝向散热器流出圆筒部位33的散热器流出通道33w并向前方斜左侧流动(参照图4、图7中双点划线所示的箭头),经过散热器上游侧通道15a在散热器15中循环,并经过散热器下游侧通道15b返回至恒温器20的恒温器盖内空间21w,通过打开的散热器通道阀26而进入到恒温器壳体内空间35w,经过冷却水流出通道36w而从流出开口端36i经由连管11回流至水泵10。
这样,在高温时,冷却水经由散热器15而在气缸体3和气缸盖4中循环,由此冷却了内燃机主体2。
如上所述,如果对出水部30的冷却水流入凹部32w内的冷却水的流动进行考察,参照图4和图7,低温时通过旁路通道34w的冷却水的主流Wb如单点划线的箭头所示那样成为沿着旁路通道34w的中心轴线B-B'的水流,高温时通过散热器流出通道33w的冷却水的主流Wr如双点划线的箭头所示那样成为沿着散热器流出通道33w(散热器流出圆筒部位33)的中心轴线R-R'的水流。
旁路通道34w的中心轴线B-B'与散热器流出圆筒部位33的中心轴线R-R′呈锐角,低温时的冷却水的主流Wb和高温时的冷却水的主流Wr构成彼此呈锐角地分支那样的流动方向的水流。
因此,当恒温器20工作而开闭旁通阀25和散热器通道阀26时,虽然从气缸盖4流入到出水部30的冷却水流入凹部32w的冷却水将流路从流经散热器流出通道33w的流路和流经旁路通道34w的流路中的一方变更为另一方地进行流动,但由于散热器流出通道33w的水流(高温时的冷却水的主流Wr)和旁路通道34w的水流(低温时的冷却水的主流Wb)彼此的流动方向为呈锐角的倾斜方向,因此,在流路变更时可以抑制水流产生紊流,使水流平滑地变更,从而降低伴随流路变更产生的冷却水流的压力损失。
由于恒温器壳体35形成为,以使其内部的旁通阀25和散热器通道阀26沿旁路通道34w指向的方向移动的方式进行阀的开闭,因此,在旁路通道34w中流动的冷却水在进入到恒温器壳体35内之前为直线状,能够进一步降低在旁路通道34w中流动的冷却水的压力损失,并且,通过紊流较小且均衡的冷却水流能够提高恒温器壳体35内部的石蜡28的感温性。
在出水部30的冷却水流入凹部32w的后部配设的水温传感器40的感温部40s大概位于散热器流出圆筒部位33的中心轴线R-R'上。
即,水温传感器40的感温部40s位于呈直线状形成的散热器流出通道33w的向冷却水流入凹部32w侧的延长线上,因此,水温传感器40的感温部40s位于从冷却水流入凹部32w向散热器流出通道33w平滑地流动的冷却水的主流Wr,能够准确地检测出所需要的冷却水温。
旁路通道34w从冷却水流入凹部32w向相对于散热器流出通道33w的水流呈锐角的方向形成水流,因此,即使在冷却水在旁路通道34w中流动的情况下,水温传感器40的感温部40s也位于此时的冷却水的主流Wb的上游侧的、与散热器流出通道33w的主流Wr进行分支的附近,能够适当地检测出冷却水温,因此,即使流路因旁路通道34w的开闭而变更,水温传感器40也不受影响,总是能够检测出稳定且准确的冷却水温。

Claims (3)

1.一种内燃机的出水部结构,在所述内燃机的出水部结构中,在气缸盖(4)的气缸列方向的端部的冷却水出口(4w)安装有出水部(30),与所述出水部(30)一体地装配有恒温器(20),
所述内燃机的出水部结构的特征在于,
呈直线状形成有散热器流出通道(33w),所述散热器流出通道(33w)使冷却水从出水部(30)的与所述气缸盖(4)的冷却水出口(4w)对置的冷却水流入部(32w)流出到散热器(15),
从所述冷却水流入部(32w)相对于所述散热器流出通道(33w)倾斜且呈直线状地形成有旁路通道(34w),所述旁路通道(34w)沿相对于所述散热器流出通道(33w)的水流呈锐角的方向形成水流,
在所述旁路通道(34w)的下游形成有恒温器壳体(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出水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恒温器壳体(35)形成为,使内部的通道阀(25、26)沿所述旁路通道(34w)指向的方向移动,从而进行阀的开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出水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出水部(30)的冷却水流入部(32w)配设有水温传感器(40),所述水温传感器(40)的感温部(40s)位于呈直线状形成的所述散热器流出通道(33w)的向上游侧的延长线上。
CN201210402413.3A 2011-11-21 2012-10-22 内燃机的出水部结构 Active CN1031331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53521 2011-11-21
JP2011253521A JP5530998B2 (ja) 2011-11-21 2011-11-21 内燃機関のウォータアウトレット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33116A true CN103133116A (zh) 2013-06-05
CN103133116B CN103133116B (zh) 2015-11-25

Family

ID=48425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02413.3A Active CN103133116B (zh) 2011-11-21 2012-10-22 内燃机的出水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844474B2 (zh)
JP (1) JP5530998B2 (zh)
CN (1) CN10313311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64060A (zh) * 2016-07-29 2018-02-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内燃机的冷却***
CN109072760A (zh) * 2018-03-28 2018-12-21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发动机冷却装置以及发动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227921A (ja) * 2013-05-23 2014-12-0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自動二輪車
JP6270512B2 (ja) * 2014-01-31 2018-01-31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
US9677456B2 (en) * 2014-05-13 2017-06-13 Ferrari S.P.A. Vehicle driven by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provided with a liquid cooling system
JP6315009B2 (ja) * 2016-03-08 2018-04-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JP6662732B2 (ja) * 2016-07-28 2020-03-11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JP6397521B2 (ja) * 2017-02-15 2018-09-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冷却水通路構造
JP6604485B2 (ja) * 2017-04-13 2019-11-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US11421790B2 (en) * 2019-09-06 2022-08-23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Ballstat flow diverter
US11078823B1 (en) * 2020-02-05 2021-08-0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Engine thermal management device assembly having an engine accessory mounting bracket
JP7365936B2 (ja) * 2020-02-28 2023-10-20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車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47027A (ja) * 2003-11-18 2005-06-09 Nissan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070760A (ja) * 2004-08-31 2006-03-16 Aichi Mach Ind Co Ltd 内燃機関
JP2007321755A (ja) * 2006-05-01 2007-12-13 Honda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流路形成部材
JP2008002400A (ja) * 2006-06-23 2008-01-10 Honda Motor Co Ltd 接続管を備えた内燃機関
JP2010209882A (ja) * 2009-03-12 2010-09-24 Nissan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6725U (zh) 1990-04-28 1992-01-22
JPH04342822A (ja) * 1991-05-20 1992-11-30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冷却水通路構造
US6182616B1 (en) * 1997-12-24 2001-02-06 Isuzu Motors Limited Cooling water circulating structure for engines
JP3485158B2 (ja) * 1998-05-21 2004-01-13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内燃機関における水冷式冷却装置
JP3775572B2 (ja) * 2001-05-17 2006-05-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水冷式内燃機関
JP2003120291A (ja) * 2001-10-10 2003-04-23 Honda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の冷却構造
FR2840953B1 (fr) * 2002-06-12 2004-09-03 Mark Iv Systemes Moteurs Sa Boitier de sortie d'eau muni d'un thermostat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KR100622472B1 (ko) * 2003-05-19 2006-09-1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엔진의 냉각 시스템
JP4100279B2 (ja) * 2003-07-16 2008-06-11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シリンダヘッド先行冷却式のエンジン
US7299771B2 (en) * 2006-01-12 2007-11-27 International Engin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Coolant valve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method
JP5227205B2 (ja) * 2009-01-28 2013-07-03 愛知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DE102010044026B4 (de) * 2010-11-17 2013-12-1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Hybrid Kühlsystem eines Verbrennungsmotor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47027A (ja) * 2003-11-18 2005-06-09 Nissan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070760A (ja) * 2004-08-31 2006-03-16 Aichi Mach Ind Co Ltd 内燃機関
JP2007321755A (ja) * 2006-05-01 2007-12-13 Honda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流路形成部材
JP2008002400A (ja) * 2006-06-23 2008-01-10 Honda Motor Co Ltd 接続管を備えた内燃機関
JP2010209882A (ja) * 2009-03-12 2010-09-24 Nissan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64060A (zh) * 2016-07-29 2018-02-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内燃机的冷却***
CN109072760A (zh) * 2018-03-28 2018-12-21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发动机冷却装置以及发动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844474B2 (en) 2014-09-30
JP2013108429A (ja) 2013-06-06
US20130125843A1 (en) 2013-05-23
CN103133116B (zh) 2015-11-25
JP5530998B2 (ja) 2014-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33116A (zh) 内燃机的出水部结构
JP2006515658A (ja) 低温クーラーを有する内燃機関の冷却循環
CN101463752A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
US11143085B2 (en) Cooling structur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P3001007A1 (en) Engine water-cooling device
BR102013007106B1 (pt) Estrutura de sistema de resfriamento para motor de combustão interna resfriado a água veicular e estrutura de sistema de resfriamento em uma unidade de potência para uso em um veículo de tamanho pequeno
US10640170B2 (en) Straddle-type vehicle
US5111774A (en) Engine cooling system
JP2007002678A (ja)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JP5903263B2 (ja) 水冷式v型エンジン
JPH11159329A (ja)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CN204610061U (zh) 发动机的气缸盖
CN108026826A (zh) 内燃机中的冷却水通路装置
ITTO20011004A1 (it) Struttura di supporto per il radiatore in un veicolo.
JP5162507B2 (ja) オイルクーラの取付構造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v型エンジン
JP4285116B2 (ja) 車両用内燃機関のヒータ用冷却水通路分岐構造
CN106536887B (zh) 水冷式内燃机
CN203430618U (zh) 用于内燃机的冷却***及具有它的内燃机
JP2003532017A (ja) 多気筒内燃機関のための冷却循環装置
CN109572406A (zh) 车辆用中冷器的装配结构
CN105626221A (zh) 内燃机的润滑油通道结构
JPH0213704Y2 (zh)
JP4089213B2 (ja)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水冷オイルクーラ装置
CN104251154A (zh) 骑乘型车辆
JP6168408B2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