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29130A - 喷墨记录设备 - Google Patents

喷墨记录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29130A
CN103129130A CN2012103678667A CN201210367866A CN103129130A CN 103129130 A CN103129130 A CN 103129130A CN 2012103678667 A CN2012103678667 A CN 2012103678667A CN 201210367866 A CN201210367866 A CN 201210367866A CN 103129130 A CN103129130 A CN 1031291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portion
jet recording
ink jet
recording device
storag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6786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29130B (zh
Inventor
伊藤毅
古闲雄二
杉山亘
佐本贤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1291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91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291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91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45Guides for printing material
    • B41J11/005Guides in the printing zone, e.g. guides for preventing contact of conveyed sheets with printh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33Structure of nozzle pl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2Platen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Abstract

提供喷墨记录设备,包括记录部分和构造为与输送到压盘上的片材的上表面接触的接触部分。接触部分具有:设置在记录部分侧且构造成存储墨的存储部分;和突出部分,设置在存储部分的在与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之间,且朝记录部分突出,且突出部分的上端在接触部分中最高。片材被输送使得利用与片材的上表面形成接触的接触部分抑制片材从压盘升离。当记录部分和接触部分中的至少一个沿着相互靠近的方向移位时,接触部分在突出部分处与记录部分形成接触。当形成接触时,在墨附着到记录部分的情形中,墨附着到突出部分。附着的墨沿着突出部分向下流动朝存储部分流动并积聚在存储部分中。由于存储部分,抑制墨流动到接触部分的下表面侧。

Description

喷墨记录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在2011年11月2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11-259496的优先权,其公开在此通过引用而被以其整体并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墨记录设备,所述喷墨记录设备在抑制片材从压盘升离时在片材上记录图像。
背景技术
迄今已知一种喷墨记录设备(参见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4-69264),该喷墨记录设备包括压盘,所述压盘支撑沿着输送方向(在下文中,“输送方向”)输送的片材,并且该喷墨记录设备通过将墨滴从记录部分喷射到在压盘上的片材上而执行图像记录。在这种类型的喷墨记录设备中,存在一种包括接触部分的设备,该接触部分抑制或者阻止片材从压盘升离。该接触部分被布置在压盘和记录部分之间,并且通过与被输送的片材接触而抑制片材从压盘升离。
发明内容
减小在压盘和记录部分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在压盘上的片材和记录部分之间的距离,并且改进了图像记录的准确度。然而,当使得在压盘和记录部分之间的距离较小时,接触部分更加靠近记录部分。随着接触部分更加靠近记录部分,存在接触部分和记录部分形成接触的可能性。有时,墨雾等使墨附着到记录部分。当墨附着到记录部分时,墨由于记录部分和接触部分之间的接触而附着到接触部分。当墨附着到接触部分时,墨在沿着接触部分的前表面流下时从记录部分侧移动到压盘的后表面,并且将片材弄脏。
本教导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实现的,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设备,其中可以抑制附着到接触部分的墨朝向压盘流动。
根据本教导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设备,所述喷墨记录设备包括:
记录部分,所述记录部分被构造为将墨滴从喷嘴喷射到片材上;和
接触部分,所述接触部分被设置在所述喷嘴和所述记录部分的沿输送方向的上游端之间,并且所述接触部分被构造为与所述片材的上表面形成接触,
其中所述接触部分具有
存储部分,所述存储部分被设置在所述记录部分侧上,并且所述存储部分被构造为存储墨;和
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被设置于所述存储部分的在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之间,并且所述突出部分朝所述记录部分突出,并且
其中所述突出部分的上端在所述接触部分中最高。
片材被输送使得利用与片材的上表面形成接触的接触部分抑制片材从压盘升离。当记录部分和接触部分中的至少一个沿着记录部分和接触部分更加靠近的方向移位时,接触部分在突出部分处与记录部分形成接触。当接触部分与记录部分形成接触时,在墨附着到记录部分的情形中,墨附着到突出部分。附着到突出部分的墨沿着突出部分向下流动地朝向存储部分流动,并且积聚在存储部分中。由于存储部分,抑制了墨流动到接触部分的下表面侧。
在根据本教导的喷墨记录设备中,存储部分可以具有包围肋,所述包围肋沿着所述接触部分上的周缘向上突出,并且
突出部分被设置在所述包围肋的内侧处。
在此情形中,利用包围肋抑制了已经从突出部分流动到接触部分的上表面的墨朝向下表面移动。
在根据本教导的喷墨记录设备中,存储部分可以包括弯曲表面,所述弯曲表面的中央部分被设置成低于周缘部分,并且
突出部分可以从所述中央部分向上突出。在此情形中,能够利用存储部分的被弯曲的上表面存储墨。而且,存储部分可以具有向下凹进的多个凹部。此外,存储部分可以具有向上凸出的多个***。
在根据本教导的喷墨记录设备中,
存储部分具有沿着所述接触部分的周缘向下凹进的存储沟槽,并且
突出部分被设置在所述存储沟槽的内侧处。在此情形中,已经附着到突出部分的墨流入到存储沟槽中并且被存储在存储沟槽中。因为存储沟槽是沿着接触部分的周缘设置的,所以能够抑制或者阻止墨朝向接触部分的下表面流动。而且,存储部分可以具有向下凹进的多个凹部。而且,存储部分可以具有向上凸出的多个***。
在根据本教导的喷墨记录设备中,突出部分可以沿着所述输送方向延伸,并且
存储部分可以具有多个连通沟槽,所述多个连通沟槽从所述突出部分的侧边缘沿着所述宽度方向向下凹进。
在此情形中,已经附着到突出部分的墨在沿着突出部分向下流动时到达存储沟槽,并且由于毛细作用而在存储沟槽内侧散布或扩散。因此,墨并不稠密地积聚在突出部分附近,并且当接触部分和记录部分已经再次接触时,能够抑制墨从突出部分移动到记录部分。
在根据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设备中,存储部分可以具有在所述连通沟槽的端部和所述接触部分的周缘之间向下凹进的存储沟槽,所述连通沟槽的所述端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突出部分的侧边缘的相反侧。能够抑制由存储沟槽散布的墨移动到接触部分的下表面侧。
在根据本教导的喷墨记录设备中,存储部分可以具有向下凹进的多个凹部。而且,存储部分可以具有向上凸出的多个***。因为在接触表面和墨之间的接触面积由于所述多个凹部或***而增加,所以即使当接触部分的振动增加时,也能够可靠地保持墨。
根据本教导的喷墨记录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压盘,所述压盘被构造为支撑所述片材,其中压盘可以包括朝所述记录部分突出的多个支撑肋,并且
其中所述接触部分可以就所述宽度方向而言设置在所述多个支撑肋中的一对支撑肋之间,并且
其中所述接触部分可以被构造为和所述多个支撑肋一起在所述片材中形成波纹形状。而且,所述一对支撑肋的上端可以被设置成高于所述接触部分的下端。
在此情形中,正被输送的片材在于接触部分和支撑肋之间经过的同时,被接触部分和支撑肋在两个相反方向上挤压,并且变得是波形的,其中被支撑肋推高的部分作为波形的“上峰”并且被接触部分推低的部分作为波形的“下峰”。是波形的片材难以在与波交叉的方向上弯曲。结果,能够进一步抑制片材从压盘升离。接触部分可以由弹性材料组成。而且,接触部分可以倾斜,从而就所述输送方向而言,所述接触部分的下游端被设置成低于所述接触部分的上游端。所述接触部分的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可以朝就所述输送方向而言的下游端减小。接触部分可以包括接触肋,所述接触肋向下突出,并且所述接触肋在所述输送方向上延伸。
根据本教导,因为与记录部分接触的突出部分以及存储墨的存储部分被设置在接触部分的上表面侧上,所以能够抑制片材由于附着到接触部分的墨朝向下表面流动而变脏(沾污)。结果,能够减小在记录部分和压盘之间的距离并且改进图像记录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喷墨记录设备10的透视图;
图2是主体13的概略截面视图;
图3是记录头46的底视图;
图4是主体13的部分的透视图;
图5A、图5B、图5C、图5D、图5E和图5F是示出接触部件60的图,其中,图5A是平面视图,图5B是左侧视图,图5C是前视图,图5D是右侧视图,图5E是透视图,并且图5F是底视图;
图6A是沿着图5A中的线VIA-VIA截取的截面的部分放大视图,并且图6B是沿着图5C中的线VIB-VIB截取的截面的部分放大视图;
图7A、图7B、图7C、图7D、图7E和图7F是示出接触部件70的图,其中,图7A是平面视图,图7B是左侧视图,图7C是前视图,图7D是右侧视图,图7E是透视图,并且图7F是底视图;
图8A是导轨92的部分的平面视图,图8B是示出突出***件65通过第一孔98***的状态的图,图8C是示出接触部件60被固定到导轨92的状态的图,并且图8D是沿着图8C中的线VIIID-VIIID的截面视图;
图9A是在第一变型实施例中的接触部分63的垂直于前后方向8的截面视图,图9B是在第二变型实施例中的接触部件63的垂直于前后方向8的截面视图,并且图9C是在第三变型实施例中的接触部件63的垂直于前后方向8的截面视图;
图10A是第四变型实施例的压盘50的垂直于前后方向8的截面视图,并且图10B是在第五变型实施例的压盘50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的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截面视图;
图11是其中在第五变型实施例中的主体13的部分断开的透视图;
图12A、图12B、图12C和图12D是说明在第五变型实施例中的运动的图,其中,图12A是垂直于前后方向8的压盘50的截面视图,图12B是处于第一位置的压盘50的竖直截面视图,图12C是处于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压盘50的竖直截面视图,并且图12D是处于第二位置的压盘50的竖直截面视图;并且
图13A和图13B是说明第六变型实施例的操作的接触部件60的竖直截面视图,其中,图13A示出第三位置并且图13B示出第四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将在下面描述本教导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在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教导的一个实例,并且在不偏离本教导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该实施例中作出适当的(各种)改变。在以下说明中,如在图1中所示,基于喷墨记录设备被以可使用方式安装的状态限定竖直方向7。而且,操作面板16被设置于喷墨记录设备10的侧表面,并且以设有操作面板16的侧表面作为喷墨记录设备10的前表面来限定前后方向8。在从前表面侧观察喷墨记录设备10时限定左右方向9。
[喷墨记录设备10的概要]
如在图1中所示,喷墨记录设备10包括:在片材6(图2)诸如记录纸、蜡光纸和明信片上记录图像的打印机部11;和拾取记录在文件(未在图中示出)上的图像并且能够实现(功能诸如)打印、扫描和复印的扫描器部12。在根据本教导的喷墨记录设备具有通过喷射墨而在片材上记录图像等的打印机部的情形中,并不是必要地要求喷墨记录设备具有扫描器部12。换言之,扫描器部12具有任意结构(构成),并且省略了其详细解释。
[打印机部11的概要]
如在图1中所示,打印机部11包括主体13和被容纳在主体13的下部处的馈纸盒20。如在图2中所示,片材6被放置在馈纸盒20上。在主体13的外壳14的内侧(图1),设置在图2中示出的:馈送部40;输送路径(通道)31;一对输送辊34;一对排纸辊37;接触部件60和70;和记录部(记录部分)45。在主体13中,片材6被馈送部40馈送到输送路径31,并且由一对输送辊34输送已被馈送的片材6。被输送的片材6由接触部件60和70保持(挤压),并且通过将墨滴从记录部45喷射到被保持的片材6上而执行图像记录。在其上记录有图像的片材6被一对排纸辊37排放到馈纸盒20的排纸托盘29。将在下面描述打印机部11的各种构件。
[外壳14]
如在图1中所示,外壳14在沿着前后方向8的前表面上具有开口(***狭槽)15,馈纸盒20被***到该开口(***狭槽)15中或者被从该开口(***狭槽)15移除。馈纸盒20能够从开口15沿着前后方向8滑动。
[馈纸盒20]
如在图1中所示,馈纸盒20被容纳在外壳14的下部处,并且能够沿着前后方向8滑动。如在图2中所示,馈纸盒20包括:主托盘21,该主托盘21在图像被记录到片材6上之前保持片材6;和排纸托盘29,该排纸托盘29在图像被记录到片材6上之后接收片材6。排纸托盘29被布置在主托盘21上侧处(上方),并且被主托盘21支撑。
如在图2中所示,主托盘21包括:在其上放置片材6的底板22;和延伸以从基板22沿着前后方向8的后端沿着向后方向向上倾斜的倾斜板26。倾斜板26将从馈送部40传送的片材6引导到输送路径31。底板22设有侧引导机构27,该侧引导机构27通过对中而定位片材6并且抑制由馈送部40传送的片材6倾斜地经过。对中机构通过使具有各种规格的片材6在左右方向9(垂直于图2纸面的方向)上的中央与底板22在左右方向9上的中央重合而进行定位。
[馈送部40]
如在图2中所示,馈送部40包括:主轴41,该主轴41由未在图中示出的框架以可旋转方式支撑;臂42,该臂42延伸以从主轴41沿着向后方向向下倾斜并且其一端部被主轴41以可枢转方式支撑;和馈送辊43,该馈送辊43被臂42的另一端部以可枢转方式(以可旋转方式)支撑。臂42设有将主轴41的旋转传递到馈送辊43的多个齿轮44。
当主轴41被在图中没有示出的驱动马达旋转时,臂42由于与主轴41的摩擦力而与主轴41一体地旋转,并且馈送辊43与在主托盘21上的片材6接触。而且,馈送辊42经由齿轮44而被主轴41旋转。当馈送辊42旋转时,片材被沿着前后方向8向后传送。已被传送的片材6被主托盘21的倾斜板26引导到输送路径31。
[输送路径31]
如在图2中所示,输送路径31是片材6被输送通过的路径,并且被压盘50和在图中没有示出的多个引导部件界定。输送路径31具有由点划线示出的弯曲路径32和由双点划线示出的笔直路径33。弯曲路径32以主托盘21的倾斜板26的上端作为基端而被向上引导,并且在弯曲时沿着前后方向8向前延伸。笔直路径33从弯曲路径32的尾端沿着前后方向8以直线向前延伸。笔直路径的下表面由压盘50界定。
[压盘50]
如在图2中所示,压盘50具有厚度方向平行于上下方向7的板的形式,并且被布置在馈纸盒20的上侧处。如在图4中所示,支撑片材6的多个支撑肋51从压盘50的上表面向上凸出或者突出。支撑肋51被设置成沿着前后方向8延伸以能够支撑输送片材6。而且,支撑肋51沿着左右方向9相互隔离,并且被布置在以压盘50沿着左右方向9的中央部分作为对称点而两侧对称的位置处。这种布置用于在两侧对称位置处支撑已经通过由侧引导机构27对中而被定位的有各种规格的片材6。
[导轨92和93]
如在图4中所示,在已被安装的记录部45的前侧和后侧处的一对导轨92和93被布置在压盘50的上侧处。导轨92和93由沿着左右方向9延伸的钢板形成。在沿着前后方向8的后侧处的导轨92和在(沿着前后方向8的)前侧处的导轨93被布置成沿着前后方向8隔离。导轨92和93的沿着左右方向的两端由在图中没有示出的框架支撑。导轨92和93支撑已被安装的记录部45,使得记录部45能够沿着左右方向9往复移动。
如在图4、图5A到5F和图7A到7F中所示,导轨92设有多个***孔(键槽)97,将在后文中描述的接触部件60和70的突出***件65和75将被***到所述多个***孔(键槽)97中。如在图8A中所示,第一孔98和第二孔99形成在***孔97中,所述第一孔98沿着前后方向8延伸,所述第二孔99从第一孔98在前后方向8上的中央部分沿着左右方向9向左延伸。如在图8B中所示,突出***件65和75在从导轨92的下侧***穿过第一孔98之后,沿着左右方向向左移动,并且如在图8C和图8D中所示配合到第二孔99中。
如在图4中所示,导轨92设有多个闭锁孔92B,所述多个闭锁孔92B沿着左右方向闭锁接触部件60和70。一个接触部件60(接触部件70)设有一个闭锁孔92B。在图4中,仅某些闭锁孔92B被赋予附图标记。闭锁孔92B被设置于在沿着前后方向8的后侧处的两个***孔97中间的位置处。被设置于接触部件60和70的闭锁***121配合到闭锁孔92B中。将在以后描述进一步的细节。
[记录部45]
如在图2中所示,记录部45包括载架48和安装在载架48上的记录头46。载架48和记录头46被以一定距离布置在压盘50的上侧处。在记录部45和压盘50之间形成有间隙G。
如在图4中所示,载架48被安装在导轨92和93之间,并且由导轨92和93支撑,以能够沿着左右方向9往复移动。载架48被固定到在图中没有示出的带。该带被设置于导轨93,并且由在图中没有示出的驱动马达转动,由此使得载架48沿着左右方向9往复移动。
如在图2中所示,记录头46被安装在载架48上,并且位于压盘50的上侧处。如在图3中所示,记录头46在其下表面中具有喷射墨滴的多个喷嘴47。记录头46通过将墨滴从喷嘴47喷射到在压盘50上的片材6上而在片材6上记录图像。
[一对输送辊34]
如在图2中所示,输送辊34被布置在压盘50的沿着输送方向19的上游侧(沿着前后方向8的后侧)处。此外,输送辊34的夹压位置被布置在图4所示导轨92的下侧处靠近压盘50。所述一对输送辊34包括输送辊35和布置在输送辊35的下侧处的从动辊36。
输送辊35被设置在沿着左右方向9(垂直于图2中的纸表面的方向)延伸的旋转轴35A上,并且与旋转轴35A一体地旋转。旋转轴35A的在左右方向上的两个端部由在图中没有示出的框架以可旋转方式支撑。从动辊36被在图中没有示出的保持器以可旋转方式支撑。保持器经受由在图中没有示出的弹性部件施加的向上偏压。由于弹性部件,从动辊36与布置在上侧处的输送辊35形成挤压接触。当旋转轴35A被在图中没有示出的驱动马达旋转时,所述一对输送辊34夹压片材6,并且沿着输送方向19输送片材6。
[一对排纸辊37]
如在图2中所示,所述一对排纸辊被布置在压盘50的沿着输送方向19的下游侧(沿着前后方向8的前侧)处并且在导轨93的下侧处。所述一对排纸辊37包括多个排纸辊38和布置在排纸辊38的上侧处的多个齿辊39。
排纸辊38被设置于沿着左右方向9(垂直于图2中的纸表面的方向)延伸的旋转轴38A,并且与旋转轴38A一体地旋转。旋转轴38A的沿着左右方向9的两个端部由在图中没有示出的框架以可旋转方式支撑。齿辊39被在图中没有示出的弹性轴以可旋转方式支撑。弹性轴的沿着轴向方向的两个端部由在图中没有示出的保持部件支撑,该保持部件由导轨93保持。齿辊39由于被弯曲的弹性轴而与排纸辊38形成挤压接触。当旋转轴38A被在图中没有示出的驱动马达旋转时,所述一对排纸辊37夹压片材6,并且排放到排纸托盘29。
[接触部件60]
图2所示的接触部件60和70是抑制被输送的片材6由于翘曲或者卷曲而从压盘50升离的部件。如在图4中所示,多个接触部件60被布置成沿着左右方向9相互隔离。而且,所述多个接触部件60被布置在以压盘50的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作为对称基础而两侧对称的位置处。形成这种布置以在两侧对称位置处挤压通过对中而被定位的具有各种规格的片材6。将在参考图5A至5F、图6A、6B和图8A至8D时在下面描述接触部件60。在图5A至5F、图6A、6B和图8A至8D中示出的上下方向7、前后方向8和左右方向9是在接触部件60被固定到导轨92的状态下限定的方向。
如在图5A至5F中所示,接触部件60包括被配合到导轨92的配合部分61、保持或者挤压片材6的接触部分63和连接配合部分61和接触部分63的弯曲部分62。接触部件60是由具有弹性性质的树脂材料模制的使得接触部分63和将在下文中描述的弹性部分120能够弹性地变形。将在下文中描述接触部分63和弹性部分120的弹性变形。
配合部分61采取板的外形,并且该板的厚度沿着上下方向7。用于增强的多个加强肋64和将被***到导轨92的***孔97(图8A)中的四个突出***件65从配合部分61的上表面向上突出。该四个突出***件65被布置在沿着前后方向8并排的两个位置和沿着左右方向9并排的两个位置处。该四个突出***件65被设置为通过四点支撑可靠地支撑配合部分61。
在导轨92(图8D)的上表面上钩住的一对前后爪66和67被设置于突出***件65的突起的前端部(上端部)。爪66从突出***件65的上端部沿着前后方向8向前突出。爪67从突出***件65的上端部沿着前后方向8向后突出。
以沿着上下方向柔性的板为形式的弹性部分120从配合部分61的后端沿着前后方向向后延伸。配合到上述的被设置于导轨92的闭锁孔92B中的闭锁***121从弹性部分120的突起的前端部(沿着前后方向8的后端部)的上表面向上突出。
为了在导轨92上固定接触部件60,首先,如在图8B中所示,从导轨92的下侧将突出***件65***到***孔97的第一孔98中。接着,沿着左右方向9向左移动接触部件60。在接触部件60向左移动时,闭锁***121与导轨92的下表面形成接触,并且弹性部分120被弯曲。如在图8C和图8D中所示,当接触部件60进一步向左移动并且突出***件65配合到第二孔99中时,由于弹性部分120的弹性力,闭锁***121配合到闭锁孔92B中。因此,接触部件60沿着前后方向8和左右方向9被闭锁,并且能够沿着竖直方向7稍微地移动。具体地,接触部件60被导轨92支撑以能够在下限位置和上限位置之间沿着竖直方向移动,在所述下限位置处,爪66和67与导轨92的上表面形成接触,在所述上限位置处,加强肋64的上端与导轨92的下表面形成接触。装配部分61配合到导轨92中,使得在下限位置处,将在下文中描述的接触部分63不与压盘50的上表面形成接触。此外,装配部分61配合到导轨92中使得在图6A所示上限位置处,接触部分63处于在支撑肋51的上端上方并且在记录部50的下表面下方的位置处。以这种方式在导轨92上固定接触部件60的原因在于,这减少了构件的数目,因为没有使用螺钉等用于固定,由此使得固定工作是容易的,并且因为能够使用导轨92作为基础(基准),所以在接触部分63的高度位置(上限位置)中的定位能够是准确的。
当没有施加外部力时,接触部件60由于接触部件60的重量而处于下限位置。当输送片材6与将在下文中描述的接触部分63形成接触时,接触部件60从下限位置移动到上限位置。将在下文中描述细节。
如在图5C中所示,弯曲部分62在以圆弧形状弯曲的同时向下延伸。这是为了避免在弯曲部分62和被布置在导轨92(图4)的下侧处的输送辊35(图4)之间的接触。弯曲部分62被加强肋68增强以抑制弯曲。
在弯曲部分62的下端处,设置引导表面69,该引导表面69将输送片材6在输送方向19上的下游端引导到接触部分63。在以下描述中,输送片材6在输送方向19上的下游端仅被称为片材6的前端。为了更加详尽地描述,引导表面69被形成为倾斜表面,该倾斜表面从一对输送辊34(图2)的夹压位置的沿着向前方向向上倾斜的位置延伸以沿着向前方向向下倾斜。沿着引导表面69延伸(以沿着向前方向向下倾斜)的方向延伸的三个引导肋69A从引导表面69突出。在引导表面69的在左右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和中央部分处各设置一个引导肋69A。由一对输送辊34输送的片材6的前端与引导肋69A的突起的前端(下端)形成接触,并且被引导到接触部分63。
如在图5A至5F中所示,接触部分63具有板的形式,该板从弯曲部分62的下端部沿着前后方向8的前表面延伸成在向前方向上向下倾斜,并且相对于水平表面(水平平面)稍微地倾斜以在指向前方时更加靠近压盘(50)的上表面。接触部分63沿着前后方向8的前端被定位在记录头46的喷嘴47沿着前后方向8的后侧(沿着输送方向的上游端侧)处并且在载架48沿着前后方向的后端的前侧(上游侧沿着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处,并且靠近喷嘴47。所述多个接触部件60被安装在导轨92上使得接触部分63处于在上下方向7和前后方向8上相同的位置。
接触部分63倾斜的原因是为了将被输送的片材6(图2)平稳地引导到接触部分63沿着前后方向8的前端。而且,接触部分63具有板的形式的原因是为了将接触部分63布置在其沿着上下方向的距离被缩短的间隙G(图2)中,并且为了确保接触部分63的强度。接触部分63沿着前后方向8的前端更加靠近喷嘴47(图3)的原因是为了通过在靠近喷嘴47的位置处挤压(保持)片材6而改进图像记录的准确度。
接触部分63被形成为具有倾斜的渐缩形状,使得在左右方向上的两端朝前后方向8上(指向前方时)的前方更加靠近,从而易于沿着竖直方向弯曲。因为接触部分63沿着前后方向8的前端部被形成为具有渐缩形状,所以在输送稍微厚的片材6时,接触部分63的前端部被弯曲,并且防止了厚片材6在接触部分63和压盘50(图2)之间阻挡或者堵塞。
沿着接触部分63延伸从而(沿着向前方向向下)倾斜的方向延伸的三个接触肋63A从第二表面82向下突出,所述第二表面是接触部分63的下表面。在沿着左右方向9的两个端部和中央部分处各设置一个接触肋63A,并且该接触肋63A被连接或者结合到弯曲部分62的引导肋69A。接触肋63A与被输送的片材6的上表面形成接触,并且从上表面侧挤压片材6。因为设置了接触肋63A,所以减少了在接触部件60和片材6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且减小了(对于)片材6的输送阻力。结果,改进了图像记录的准确度。
如在图6中所示,包围肋84(本教导的包围肋的一个实例)从第一表面81的周缘向上突出,该第一表面81是接触部分63的上表面。包围肋84被设置成被连接到第一表面81沿着左右方向9的两个端部和第一表面81沿着前后方向8的前端部。包围肋84与第一表面81一起界定(划分)存储墨的存储部86。
突出肋83(本教导的突出部分的一个实例)从第一表面81的沿着左右方向9的中央部分在接触部分63倾斜(在向前方向上向下倾斜)的方向上延伸。突出肋83从第一表面81的突出量L1大于包围肋84从第一表面81的突出量L2。因此,当记录部45和接触部分63中的至少一个在记录部45和接触部分63更加靠近的方向上移位时,接触部分63在突出肋83处与记录部45形成接触。此时,当由于墨雾等而引起的墨附着到记录部45的下表面时,墨附着到突出肋83的上端。附着到突出肋83的墨通过由于重力沿着突出肋83的表面向下流动而流动到第一表面81。为了使附着到突出肋83的墨不流动到包围肋84的上端,突出肋83被设置在包围肋84的内侧处,并且与包围肋84隔离。
在第一表面81设置多个肋85使得已经流动到第一表面81的墨不积聚在突出肋83附近。这将予以详细描述。多个肋85被设置在突出肋83沿着左右方向的两侧上。肋85沿着左右方向延伸,并且被设置成沿着前后方向8相互隔离。肋85沿着左右方向9的端部中的一个端部延伸至突出肋83,并且另一端与包围肋84隔离。肋85从第一表面81的突出量L3小于突出肋83的突出量L1使得肋85不与记录部45形成接触。第二沟槽102由两个相邻的肋85形成。在通过沿着突出肋83向下流动而流动到第二沟槽102时,已经附着到突出肋83的墨由于毛细作用而在第二沟槽102内侧散布或扩散,并且流动到由肋85和包围肋84形成的第一沟槽101。因此,附着到突出肋83的墨停止积聚在突出肋83附近。因为墨停止积聚在突出肋83附近,所以可以在突出肋83和记录部45已经再次形成接触时抑制墨从突出肋83移动到记录部45。
[接触部件70]
如在图4中所示,接触部件70被布置在压盘50沿着左右方向的两个端部的上侧处。因此,接触部件70的形状从接触部件60的形状稍微地改变。将在下文中参考图7A至7F详细地描述接触部件70。在图7A至7F中,上下方向7、前后方向8和左右方向9被示意为在接触部件70被固定到导轨92的状态下的方向。
接触部件70包括配合部分71、弯曲部分72和接触部分73。类似于接触部件60的配合部分61,配合部分71设有用于增强的加强肋74、突出***件75和弹性部分120和闭锁***121。除了在沿着前后方向8的前侧处的两个突出***件75未设有爪77这一点,配合部分71具有与接触部件60的配合部分61几乎相同的结构。所述两个突出***件75未设有爪77的原因是为了避免该两个部件的干扰。与接触部件60的配合部分61类似地,配合部分71通过四个突出***件75、爪76和77和加强肋74而固定到导轨92。
弯曲部分72具有用于增强的加强肋78、引导表面79和引导肋79A,并且被形成为具有与接触部件60的弯曲部分62几乎类似的形状。
接触部分73具有矩形形状,该矩形形状相对于水平平面稍微倾斜使得与其沿着前后方向8的后端相比其前端位于下侧处。接触部分73沿着前后方向8的前端(下端)位于在上下方向7和前后方向8上与接触部分63沿着前后方向8的前端(下端)相同的位置处。
与在接触部件60中类似地,突出肋83、包围肋84和肋85被设置在第一表面81侧上,所述第一表面81是接触部分73的上表面。而且,沿着接触部分73延伸成倾斜(沿着向前方向向下)的方向延伸的三个接触肋从第二表面82向下突出,所述第二表面82是接触部分73的下表面。在接触部分73沿着左右方向的两个端部和中央部分处各设置一个接触肋73A,并且该接触肋73A被连接到弯曲部分72的引导肋79A。接触肋73A与被输送的片材6的上表面形成接触,并且挤压片材6。
接触部件70被布置成使得片材6(诸如A4规格或公文纸规格)的在左右方向9上的左端或在左右方向9上的右端在两个接触肋73A之间。因此,有时,片材6在左右方向9上不与接触肋73A中的一个接触肋73A形成接触。当假设接触部分73如同接触部分63具有渐缩形状时,不可能将片材6挤压至喷嘴47(图3)的附近。因此,接触部分73不具有渐缩形状,并且是矩形的。接触部件70利用接触肋73A在片材6沿着左右方向的两个端部的内侧处将片材6挤压至喷嘴47的附近。从前端切出的切口73B被设置于接触部分73沿着前后方向8的前端部沿着左右方向9的中央部分。由于切口73B,被设置在接触部分73沿着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分处的抵接肋73A沿着前后方向8的前端位于在左侧和右侧上的接触肋73A的前端的后侧处。
[实施例的操作]
将参考图2描述喷墨记录设备10的操作。放置在主托盘21上的片材6被馈送辊43馈送到输送路径31。所馈送的片材6由所述一对输送辊34输送。已经经过一对输送辊34的夹压位置的片材6的前端被接触部件60和70的引导肋69A和79A引导到接触部分63和73。已被引导的片材6将处于下限位置的接触部件60和70升起到上限位置。已被移动到上限位置的接触部件60和70利用接触部分63和73的接触肋63A和73A从上侧挤压片材6,并且抑制片材6从压盘50升离。当片材6的前端部到达在记录头46(图3)的喷嘴47的下侧处的位置时,输送辊35的旋转停止。此后,在载架48沿着左右方向往复移动的同时,从喷嘴47将墨滴喷射到片材6上,并且执行一行打印。在执行了一行打印之后,旋转输送辊35并且以相当于一行的部分将片材6前移。交替地重复一行的打印和片材6相当于一行的部分的输送(前移),并且图像被记录在片材6上。在已经在其上记录图像之后,片材6被一对排纸辊37排放到排纸托盘29。而且,当片材6经过了接触部件60和70时,处于上限位置的接触部件60和70由于其重量而返回到下限位置。
当记录部45移位到下侧时,或者当记录部45由于接触部分63和73的弯曲而移位到上侧时,接触部分63和73在突出肋83(图6A、6B)处与记录部45形成接触。由于与记录部45接触而已经附着到突出肋83的墨通过沿着突出肋83向下流动而流动到第二沟槽102(图6A、6B)。已经流动到第二沟槽102的墨由于毛细作用而流入到第二沟槽102中,并且流动到第一沟槽101。墨被存储在第一沟槽101和第二沟槽102(存储部86)中。
[实施例的效果]
在该实施例中,存储墨的存储部86被设置在接触部分63的第一表面81侧上,并且与记录部45形成接触的突出肋83被设置在界定存储部86的包围肋84的内侧处。因此,由于与记录部45接触而已经附着到突出肋83的墨通过沿着突出肋83向下流动而流动到存储部86,并且被存储在存储部86中。通过存储在存储部86中,抑制了墨朝向第二表面82流动。结果,可以抑制片材6被已经附着到接触部件60和70的墨弄脏或者沾污。因此,可以通过缩短间隙G在上下方向上的距离而改进图像记录的准确度。
而且,因为所述多个肋85被设置于第一表面81,所以能够抑制墨稠密地积聚在突出肋83附近。结果,能够在突出肋83和记录部45已经再次抵接时抑制墨从突出肋83移动到记录部45。
[第一变型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第一表面被形成为平坦表面的实例。在第一变型实施例中,将描述第一表面81被形成为如在图9A中所示的弯曲表面的实例。第一表面81和第二表面82被形成为圆弧形弯曲表面,其中沿着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分位于左端和右端的下侧处。与在实施例中类似地,三个接触肋63从第二表面82向下突出。
在图中没有示出的肋从第一表面81沿着前后方向8的前端部向上突出。该肋延伸至第一表面81沿着左右方向9的两个端部。存储部86由该肋和第一表面81界定。突出肋83被设置成在接触部分63(在向前方向上向下)倾斜的方向上延伸。
与在上述实施例中类似地,在第一变型实施例中,可以在存储部86中存储由于与记录部45抵接而附着到突出肋83的墨,并且抑制墨流动到第二表面82。
[第二变型实施例]
在第二变型实施例中,将描述替代在实施例和第一变型实施例中的所述多个肋85,将具有图9B所示半球形形状的多个凹部88B和多个***88A设置于第一表面81的实例。所述多个***88A从第一表面81向上突出。凹部88B在第一表面81中凹进。所述多个***88A和所述多个凹部88B被设置在整个第一表面81上。由于***88A和凹部88B,在接触部分63和流动到第一表面81的墨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大。结果,即使在振动被施加到接触部分63的情形中,也能够可靠地保持墨。当能够将接触面积变大时,***88A和凹部88B可以被形成为具有任意形状。例如,除半球形形状之外,***88A和凹部88B可以被形成为具有各种形状诸如半椭圆形状和矩形柱形状。
在第二变型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设置所述多个***88A和所述多个凹部88B的实例。然而,第一表面81可以仅设有***88a或者仅设有凹部88B。
[第三变型实施例]
在第三变型实施例中,将描述替代包围肋84将图9C所示的第一沟槽89设置于第一表面81的周缘部分的实例。第一沟槽89被设置成在第一表面81的沿着左右方向的两个端部和第一表面81的沿着前后方向的前端部处从第一表面81凹进。存储部86由第一沟槽89界定。与在上述实施例中类似地设置突出肋83。
在于第一表面81上流动时已经从突出肋83流动的第一表面81的墨流动到第一沟槽89,并且由于毛细作用而在第一沟槽89内侧散布。
与在上述实施例中类似地,即使在第三变型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存储部86(第一沟槽89)中存储由于与记录部45接触而附着到突出肋83的墨,并且抑制墨朝向第二表面82流动。
在第三变型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沟槽89的内侧处的第一表面81设置在第二变型实施例中描述的所述多个***88A和所述多个凹部88B。
[第四变型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处于上限位置的接触部分63和73的下端位于支撑肋51的上端的上侧处的实例。在第四变型实施例中,将描述这样的一个示例,其中,处于上限位置的接触部分63和73的下端位于支撑肋51的上端的下侧处,并且接触部分63和73和支撑肋51以波的形式(形成波形)输送易受弯曲的片材6诸如普通纸(标准纸)。
如在图10A中所示,压盘50和支撑肋51被设置在沿着左右方向9在两个相邻的接触部件60中间的位置处。因为该布置,可以使得在波的上峰和波的下峰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并且由此记录头46的控制变得容易。在记录头46中,通过在对片材6和喷嘴47(图3)之间的由于波形而周期地改变的距离加以考虑的基础上喷射墨滴改进了图像记录的准确度。因此,通过使在波的上峰和波的下峰之间的距离相同,记录头46的控制变得容易。
为了使输送片材6具有波的形状,压盘50的支撑肋51被设置成使得突起的前端(上端)位于处于上限位置的接触肋63A和73A的下端(沿着前后方向8的前端)的上侧处。被输送的片材6在经过接触部分63和73的同时被支撑肋51支撑,并且被接触肋63A和73A推下。片材6变成波形,并且由支撑肋51支撑的部分成为波形的“上峰”并且由接触肋63A和73A推下的部分成为波形的“下峰”。变成波形的片材6被抑制向上翘曲。
[第五变型实施例]
在第五变型实施例中,在第四变型实施例中的布置的基础上,以可枢转方式设置压盘50,从而不仅能够在易受弯曲的片材6诸如普通纸上而且还能够在诸如蜡光纸和纸板的片材纸6上记录图像。这将在下文中详细地描述。如在图11中所示,压盘50在沿着前后方向8的前端部处由排纸辊38的旋转轴38以可枢转方式(以可旋转方式)支撑。因此,压盘50沿着前后方向8的后端部能够竖直地移位。压盘50转动到在图10A中的第一位置和在图10B中的第二位置。这里,第一位置是支撑肋51的上端位于处于上限位置的接触部分63和73的下端(沿着前后方向的前端)的上侧处的位置,并且第二位置是支撑肋51的上端位于处于上限位置的接触部分63和73的下端的下侧处的位置。
如在图11中所示,朝向第一位置(向上)向压盘50施加偏压的螺旋弹簧113被布置在压盘50沿着前后方向的后端部的下侧处。该螺旋弹簧113的下端通过与中间板112接触而受到支撑,该中间板112被设置于在图中没有示出的框架。螺旋弹簧113的上端与压盘50的下表面形成接触。压盘50经受由螺旋弹簧113朝向第一位置(向上)施加的偏压,并且与以可旋转方式保持从动辊36的保持器114形成接触,并且处于第一位置。
如在图10B中所示,当输送难以弯曲(卷曲)的片材6诸如蜡光纸时,压盘50被片材6从第一位置转动到第二位置。片材6将压盘50转动到第二位置,并且被输送而不变成波形。当片材6经过了接触部件60和70时,被转动到第二位置的压盘50由于螺旋弹簧11引起的偏压(由于其施加的力)而返回到第一位置。
当输送比普通纸厚的片材6诸如纸板时,压盘50被从图12B所示的第一位置枢转或者转动到图12C所示的位置。图12C所示的位置是在图12B所示的第一位置和图12D所示的第二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当压盘50被枢转到图12C中的位置时,如在图12A中的实线所示出地,片材6在呈现与在普通纸的情形中相比更加平缓并且带有更小的波幅的波形时被输送。记录部45根据片材6呈现的更加平缓的波形喷射墨滴。具体地,在记录头46中,在片材6和喷嘴47(图3)之间的距离周期地改变,并且记录头46以假定与普通纸的情形相比变化量更小的方式喷射墨滴。关于片材6是普通纸、蜡光纸还是纸板,能够根据包括在打印指令中的信息判定。或者,可以设置检测片材6的厚度的传感器。
在第五变型实施例中,因为压盘50根据片材6的厚度或者片材6的易弯性而转动,所以能够通过在不与片材6的厚度或片材6的易弯性特别相关的情况下输送片材6而记录图像。
在第五变型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压盘50沿着前后方向的后端部由于转动而竖直移位的实例。然而,压盘50可以被设置成能够在维持水平状态的同时整体地在竖直方向7上移动。
[第六变型实施例]
在第五变型实施例中,描述了以可枢转方式设置压盘50使得难以弯曲的片材6诸如蜡光纸在不成为波形的情况下被输送的实例。在第六变型实施例中,将描述替代以可枢转方式设置压盘50,以可枢转方式设置接触部件60和70的实例。
如在图13中所示,导轨92设有接收部分(保持部分)92A,该接收部分(保持部分)92A以可枢转方式支撑接触部件60和70沿着前后方向的后端部。将在下文中描述图13所示的接触部件60,并且关于接触部件70的说明与关于接触部件60的说明类似。
不像在上述实施例中那样,接触部件60未设有沿着前后方向8的后侧的突出***件65。而且,沿着前后方向的突出***件65在竖直方向7上的长度比在上述实施例(图5A到5F)中的突出***件65的长度长。接触部件60以后端部作为轴线地枢转到第三位置(图13A)和第四位置(图13B),在第三位置处,沿着前后方向8的前侧的突出***件65的爪66与导轨92的上表面形成接触,在第四位置处,加强肋64与导轨92的下表面形成接触。
当接触部件60处于第三位置时,接触肋63A的下端(沿着前后方向8的前端)位于支撑肋51的上端的下侧处。当接触部件60处于第四位置时,支撑肋63A的下端位于支撑肋51的上端的上侧处。螺旋弹簧115被布置在配合部分61的前端部和导轨92之间。螺旋弹簧115朝向第三位置(向下方向)向接触部件60施加偏压。
当输送难以弯曲的片材6诸如蜡光纸(图10B)时,接触部件60被片材6从第三位置枢转(转动)到第四位置。片材6在第四位置处定位接触部件60,并且被不成为波形地输送。在片材6经过之后,被枢转或者转动到第四位置的接触部件60由于螺旋弹簧115的偏压而返回到第三位置。
在输送比普通纸厚的片材6诸如纸板时,接触部件60被转动到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的位置。与由图12A的实线示出波形的情形类似地,片材6在呈现与由虚线示出的普通纸的情形中相比更加平缓并且带有更小的波幅的波形时被输送。
在第六变型实施例中,因为接触部件60和70根据片材6的厚度或者片材6的易弯性而枢转,所以能够通过在不与片材6的厚度或片材6的易弯性特别相关的情况下输送片材6而记录图像。
在第六变型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接触部分63和73通过枢转而竖直移位的实例。然而,接触部件60和70可以被设置成能够在维持水平状态时整体地沿着上下方向7移动。
[其它变型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由第一表面81和包围肋84形成存储部86的实例。然而,墨存储部可以由吸收墨的墨吸收部件诸如贴附到第一表面81的海绵形成。已经沿着突出肋83向下流动的墨在被墨吸收部件吸收时被保持。而且,替代在第一表面81设置肋85、***88A和凹部88B,可以在包围肋84的内侧处布置墨吸收部件。
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使用两种类型的接触部件、即接触部件60和接触部件70的实例。然而,可以仅使用接触部件60或者接触部件70中的一个。
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突出肋83被设置成延伸成向下倾斜的实例。然而,可以设置以向上突出的杆为形式的凸出部作为突出肋83,只要确保强度即可。
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分别通过使用突出***件65和75而将接触部件60和70安装在导轨92上的实例。然而,可以通过使用固定部件诸如螺钉将接触部件60和70固定到导轨92。而且,导轨92和接触部件60和70还可以由树脂(材料)一体地模制而成。
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接触部件60设有引导肋69A和63A的实例。然而,接触部件60可以不设有引导肋69A和63A。在此情形中,片材6由引导表面69引导到接触部分63。而且,片材6被接触部分63的下表面挤压。将对于接触部件70实现相同的布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输送路径31具有弯曲路径32的实例。然而,输送路径31可以仅包括笔直路径33。
除了不可执行的情形,在必要时适当地组合上述实施例和一个或更多个变型也是可行的。

Claims (18)

1.一种喷墨记录设备,包括:
记录部分,所述记录部分被构造为将墨滴从喷嘴喷射到片材上;和
接触部分,所述接触部分被设置在所述喷嘴和所述记录部分的沿输送方向的上游端之间,并且所述接触部分被构造为与所述片材的上表面形成接触,
其中所述接触部分具有
存储部分,所述存储部分被设置在所述记录部分侧上,并且所述存储部分被构造为存储墨;和
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被设置于所述存储部分的在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之间,并且所述突出部分朝所述记录部分突出,并且
其中所述突出部分的上端在所述接触部分中最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所述存储部分具有包围肋,所述包围肋沿着所述接触部分上的周缘向上突出,并且
所述突出部分被设置在所述包围肋的内侧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所述存储部分包括弯曲表面,所述弯曲表面的中央部分被设置成低于周缘部分,并且
所述突出部分从所述中央部分向上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所述存储部分具有向下凹进的多个凹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所述存储部分具有向上凸出的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所述存储部分具有沿着所述接触部分的周缘向下凹进的存储沟槽,并且
所述突出部分被设置在所述存储沟槽的内侧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所述存储部分具有向下凹进的多个凹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所述存储部分具有向上凸出的多个***。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所述突出部分沿着所述输送方向延伸,并且
所述存储部分具有多个连通沟槽,所述多个连通沟槽从所述突出部分的侧边缘沿着所述宽度方向向下凹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所述存储部分具有在所述连通沟槽的端部和所述接触部分的周缘之间向下凹进的存储沟槽,所述连通沟槽的所述端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突出部分的侧边缘的相反侧。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所述存储部分具有向下凹进的多个凹部。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所述存储部分具有向上凸出的多个***。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进一步包括压盘,所述压盘被构造为支撑所述片材,其中所述压盘包括朝所述记录部分突出的多个支撑肋,并且
其中所述接触部分就所述宽度方向而言设置在所述多个支撑肋中的一对支撑肋之间,并且
其中所述接触部分被构造为和所述多个支撑肋一起在所述片材中形成波纹形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
其中所述一对支撑肋的上端被设置成高于所述接触部分的下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所述接触部分由弹性材料组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所述接触部分倾斜,从而就所述输送方向而言,所述接触部分的下游端被设置成低于所述接触部分的上游端。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所述接触部分的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宽度朝就所述输送方向而言的下游端减小。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所述接触部分包括接触肋,所述接触肋向下突出,并且所述接触肋在所述输送方向上延伸。
CN201210367866.7A 2011-11-28 2012-09-28 喷墨记录设备 Active CN1031291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59496A JP5696651B2 (ja) 2011-11-28 2011-11-28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1-259496 2011-11-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29130A true CN103129130A (zh) 2013-06-05
CN103129130B CN103129130B (zh) 2015-04-22

Family

ID=4811664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505682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895931U (zh) 2011-11-28 2012-09-28 喷墨记录设备
CN201210367866.7A Active CN103129130B (zh) 2011-11-28 2012-09-28 喷墨记录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505682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895931U (zh) 2011-11-28 2012-09-28 喷墨记录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4) US8636352B2 (zh)
JP (1) JP5696651B2 (zh)
CN (2) CN202895931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92026B2 (ja) 2011-11-28 2015-04-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5760987B2 (ja) 2011-11-28 2015-08-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760989B2 (ja) * 2011-11-28 2015-08-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696651B2 (ja) 2011-11-28 2015-04-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179248B2 (ja) * 2013-07-31 2017-08-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6194727B2 (ja) * 2013-09-30 2017-09-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メディアトレイ
JP6347138B2 (ja) 2014-03-31 2018-06-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6528492B2 (ja) * 2015-03-23 2019-06-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WO2017106173A1 (en) * 2015-12-18 2017-06-22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movement of a substrate
JP6924370B2 (ja) * 2017-05-31 2021-08-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69264A (ja) * 1990-07-10 1992-03-04 Nec Data Terminal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の用紙押え機構
JPH11138923A (ja) * 1997-11-13 1999-05-25 Canon Inc 記録装置
JP2000071532A (ja) * 1998-08-27 2000-03-07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WO2007139043A1 (en) * 2006-05-26 2007-12-06 Ricoh Company, Ltd. Paper convey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N202895931U (zh) * 2011-11-28 2013-04-2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65169A (en) * 1988-03-21 1991-11-12 Hewlett-Packard Company Device to assure paper flatness and pen-to-paper spacing during printing
JP3033921B2 (ja) * 1992-01-10 2000-04-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DE69416913T2 (de) * 1993-08-31 1999-08-26 Shinko Electric Co. Farbdrucker mit Wärmeübergang
US5527123A (en) * 1995-02-28 1996-06-18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edia handling in an ink-jet printer
JPH1016350A (ja) * 1996-03-14 1998-01-20 Canon Inc プリント装置
KR0184571B1 (ko) * 1996-10-16 1999-05-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잉크 젯 프린터의 용지걸림 방지 구조
JPH10250181A (ja) * 1997-01-13 1998-09-22 Canon Inc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1162778A (ja) * 1999-12-07 2001-06-19 Copyer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方式画像形成装置
JP4522015B2 (ja) * 2001-05-10 2010-08-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KR100571965B1 (ko) * 2004-09-25 2006-04-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잉크젯 프린팅 헤드 및 이를 채용한 잉크젯 프린터
JP2009196344A (ja) * 2008-01-24 2009-09-03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吐出装置
EP2864124B1 (en) * 2012-06-26 2020-06-1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 media guid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69264A (ja) * 1990-07-10 1992-03-04 Nec Data Terminal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の用紙押え機構
JPH11138923A (ja) * 1997-11-13 1999-05-25 Canon Inc 記録装置
JP2000071532A (ja) * 1998-08-27 2000-03-07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WO2007139043A1 (en) * 2006-05-26 2007-12-06 Ricoh Company, Ltd. Paper convey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N202895931U (zh) * 2011-11-28 2013-04-2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356528A1 (en) 2023-11-09
CN103129130B (zh) 2015-04-22
US20160297196A1 (en) 2016-10-13
US20140111589A1 (en) 2014-04-24
CN202895931U (zh) 2013-04-24
JP5696651B2 (ja) 2015-04-08
US20130135389A1 (en) 2013-05-30
JP2013111829A (ja) 2013-06-10
US11648776B2 (en) 2023-05-16
US9387704B2 (en) 2016-07-12
US8636352B2 (en) 2014-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95931U (zh) 喷墨记录设备
JP4998243B2 (ja) 液体吐出装置
EP2572884B1 (en) Printer and printing head moving mechanism
CN103129163B (zh) 喷墨记录设备及压盘设备
US20120292848A1 (en) Paper convey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7547091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9290021B2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N202412940U (zh) 压板和图像记录装置
US863216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recording head for ejecting liquid droplets
US7552994B2 (en) Print-head maintenance device for use in an inkjet printer
JP591509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694606B2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1308642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051390B2 (ja) 液滴吐出装置
EP2596953B1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JP5560733B2 (ja) 印刷装置
US9156269B2 (en)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JP6229449B2 (ja) 記録装置
JP509506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821312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900676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516185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