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97111A - 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水溶液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水溶液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97111A
CN102797111A CN2012102926528A CN201210292652A CN102797111A CN 102797111 A CN102797111 A CN 102797111A CN 2012102926528 A CN2012102926528 A CN 2012102926528A CN 201210292652 A CN201210292652 A CN 201210292652A CN 102797111 A CN102797111 A CN 1027971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lmac
polyvinyl alcohol
carbon fiber
electrode material
por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9265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97111B (zh
Inventor
秦川丽
王维杰
白续铎
党新茹
金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29265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971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971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971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971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9711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水溶液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的方法,它涉及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的造孔效果差、操作复杂、成本高、污染重的问题。制备方法:一、在聚乙烯醇水溶液和三聚氰胺树脂水溶液混合液中加入造孔剂制备纺丝原液;二、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复合纤维薄膜;三、将步骤二得到的复合纤维薄膜连同泡沫镍在石墨纸包覆下进行碳化,制备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本发明在纺丝原液中添加造孔剂,使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的制备与造孔同步完成,造孔效果好、操作简单、成本低、污染小。本发明应用于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的生产。

Description

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水溶液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超级电容器作为当今着重发展的新型储能产品,成为各国研制和生产的重点。双电层超级电容器的储能机理是通过电极与电解质之间形成的界面双电层来存储能量,电极材料的孔结构和导电性是影响其双电层形成和电容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双电层超级电容器使用的电极材料多为高比表面积的碳材料,有活性碳(活性碳粉末、活性碳纤维)、碳气凝胶、碳纳米管。实际上双电层超级电容器的比电容大小与电极材料的孔结构有关。通常孔隙率越高,电极材料的比表面积越大,双电层电容也越大。但并非孔隙率越高,超级电容器的比电容越大。因为碳材料的不同孔径的孔发挥不同的作用。微孔(孔径<2nm)是双电层电容形成的主要场所,大孔(孔径>50nm)和中孔(50nm>孔径>2nm)分别是离子的存储器和传输的通道。超级电容器中比电容值的提高和中孔含量有直接关系。现有研究证实除超微孔在双电层电容中起主要作用外,在高电流工作条件下,连接微孔的较小中孔会强烈影响电荷的积累。大多数高比表面积活性碳作为电极材料效果并不理想,因为活性碳中大量微孔的过小孔径阻碍了电解液对碳材料表面的浸润和电解质在孔道中的传递而不能形成双电层,导致此类材料的实际利用率仅为10%左右。因此开发具较多中孔的多孔活性碳是目前研究的重点。目前报道较多的是通过硬/软模板法和后化学/物理活化法获得多孔的碳电极材料。硬/软模板法的弊端是必须经特殊结构的模板制备与去除过程,操作工艺复杂且高成本。而后化学/物理活化法的弊端是制备的材料孔分布不均、难调控,且更大的弊端是会引起含氮碳材料中约三分之一的活性氮原子的损失。公开号为CN101041428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多级有序介孔/大孔复合碳材料及其制造方法”,通过软硬模板结合合成具有多级孔道的介孔/大孔复合碳材料,该材料不仅具有相互连通的有序排列的大孔,而且还具有短程有序的介孔墙壁,但是其制孔过程需要用HF溶液酸洗,提高了成本,且造成了环境污染。 
近年来利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的碳纤维方面的研究开始出现。目前应用于双电层超级电容器领域性能较好的是含氮碳纤维,这种含氮碳纤维将活性氮原子引入到碳材料中,通过改变材料表面化学及电子状态来提高其比电容性能。目前高 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聚丙烯腈基含氮碳纤维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与常用的活性碳粉末电极材料相比,含氮碳纤维的相互搭接的长纤维网结构使其具有高导电性和高的比电容值,适于做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但目前制备的含氮碳纤维均通过PAN的有机溶液电纺并碳化后获得,在电纺制备中使用有机溶剂而引起环境污染等问题;且获得的碳纤维具有低比表面积、少孔的结构,严重影响其电容性能。 
因此寻找一种造孔效果好,特别是要使中孔含量变高,同时操作简单、成本低且环保的方法来制备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方法制备的多孔含氮碳电极材料的造孔效果不理想、操作复杂、成本高的问题,以及现有的含氮碳纤维均采用聚丙烯腈的有机溶液作为纺丝原液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要提供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水溶液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的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水溶液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按1∶0.2~5的体积比将聚乙烯醇水溶液和三聚氰胺树脂水溶液混合,然后将造孔剂加入到混合液中,在室温条件下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均匀,即得到纺丝原液;其中三聚氰胺树脂为三聚氰胺树脂甲醛树脂的简称;聚乙烯醇水溶液中聚乙烯醇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30%,三聚氰胺树脂水溶液中三聚氰胺树脂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0%~50%,造孔剂为占聚乙烯醇和三聚氰胺树脂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5%~7%的水溶性铵盐或者1%~30%的低碳化收率的水溶性高分子材料;水溶性铵盐为碳酸铵、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铵或硫酸氢铵;低碳化收率的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聚乙二醇或聚环氧乙烷; 
二、以泡沫镍作为接收装置,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将步骤一中得到的纺丝原液直接纺制在泡沫镍上,得到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复合纤维薄膜;其中高压静电纺丝技术的纺丝电压为5000~50000V,喷丝速度为0.05~5mL/h,喷丝头与泡沫镍的距离为5~40cm; 
三、将步骤二中得到的附着在泡沫镍上的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复合纤维薄膜连同泡沫镍一起在石墨纸的包覆下转移到高温管式电阻炉中,在不断通入的惰性气体的保护下,以1~30℃/h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50~1000℃碳化0.5~5h,然后在惰性气体中自然冷却到室温,取出后在泡沫镍上获得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基多孔含氮碳纤维薄膜,即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 
本发明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基多孔含氮碳纤维薄膜,即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解决了现有的聚丙烯腈基含氮碳纤维制备过程中使用有机溶剂引起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本发明使用的纺丝原液为水溶液,在纺丝原液中添加水溶性铵盐小分子或加入低碳化收率的水溶性高分子材料,碳化过程中可在纤维中形成大量的孔,特别是形成大量的中孔,不需要后续脱除模板或活化过程,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的制备与纤维造孔同步完成,操作简单,成本低,环境污染小。 
本发明应用于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的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超级电容器的组装示意图; 
图2是试验一得到的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基含氮碳纤维的扫描电镜图; 
图3是试验二得到的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基多孔含氮碳纤维薄膜的电子照片; 
图4是试验二得到的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基多孔含氮碳纤维的扫描电镜图; 
图5是试验二得到的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基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的循环伏安曲线图; 
图6是试验二得到的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基多孔含氮碳纤维组装的超级电容器的恒流充放电曲线图; 
图7是试验五得到的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基多孔含氮碳纤维的扫描电镜图; 
图8是试验五得到的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基多孔含氮碳纤维截面的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的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的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水溶液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的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一、按1∶0.2~5的体积比将聚乙烯醇水溶液和三聚氰胺树脂水溶液混合,然后将造孔剂加入到混合液中,在室温条件下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均匀,即得到纺丝原液;其中三聚氰胺树脂为三聚氰胺树脂甲醛树脂的简称;聚乙烯醇水溶液中聚乙烯醇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30%,三聚氰胺树脂水溶液中三聚氰胺树脂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0%~50%,造孔剂为占聚乙烯醇和三聚氰胺树脂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5%~7%的水溶性铵盐或者1%~30%的低碳化收率的水溶性高分子材料;水溶性铵盐为碳酸铵、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铵或硫酸氢铵;低碳化收率的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聚乙二醇或聚环氧乙烷; 
二、以泡沫镍作为接收装置,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将步骤一中得到的纺丝原液直接纺制在泡沫镍上,得到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复合纤维薄膜;其中高压静电纺丝技术的纺丝电压为5000~50000V,喷丝速度为0.05~5mL/h,喷丝头与泡沫镍的距离为5~40cm; 
三、将步骤二中得到的附着在泡沫镍上的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复合纤维薄膜连同泡沫镍一起在石墨纸的包覆下转移到高温管式电阻炉中,在不断通入的惰性气体的保护下,以1~30℃/h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50~1000℃碳化0.5~5h,然后在惰性气体中自然冷却到室温,取出后在泡沫镍上获得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基多孔含氮碳纤维薄膜,即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聚乙烯醇水溶液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2。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步骤一中聚乙烯醇水溶液中聚乙烯醇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0%,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水溶液中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0%。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造孔剂为占聚乙烯醇和三聚氰胺树脂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的氯化铵或者10%~20%的碳化收率小于1%的低碳化收率的聚乙二醇;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高压静电纺丝技术的纺丝电压为20000V,喷丝速度为0.3mL/h,喷丝头与泡沫镍的距离为16cm。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中惰性气体为氮气或氩气,气体的流速为0.1~5L/h。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中升温至750℃,温速率为10℃/h,碳化时间为1h。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相同。 
通过以下试验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试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试验一为对照组,试验二至七为试验组。对照组中纺丝原液为聚乙烯醇水溶液和三聚氰胺树脂水溶液的混合液,试验组中纺丝原液为先将聚乙烯醇水溶液和三聚氰胺树脂水溶液混合,再将造孔剂溶解于该混合液中,在室温条件下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均匀所制备的。 
试验一:本试验的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水溶液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含氮碳纤 维电极材料的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将体积比为1∶2的20%聚乙烯醇水溶液和40%三聚氰胺树脂水溶液混合,得到纺丝原液。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将纺丝原液直接纺制在泡沫镍上,制备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复合纤维薄膜,纺丝电压为20000V,喷丝速度为0.3mL/h,喷丝头与泡沫镍的距离为16cm。将得到的附着在泡沫镍上的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复合纤维薄膜连同泡沫镍一起在石墨纸的包覆下转移到高温管式电阻炉中,在不断通入的氮气的保护下(氮气的流速为3L/h),以10℃/h的升温速率升温至750℃碳化1h,然后在氮气中自然冷却到室温,取出后在泡沫镍上获得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基含氮碳纤维薄膜,即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 
将试验所得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制备成电极并组装成超级电容器,利用循环伏安法测量电极材料的比电容值,恒流充放电法测量超级电容器的比电容值。 
电极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基含氮碳纤维薄膜夹在两片泡沫镍中间在双辊机上压片,得到含氮碳纤维电极。 
超级电容器的组装方法如下: 
取两片相同的上述含氮碳纤维电极分别作为超级电容器的正极和负极,在两电极中间夹以电池隔膜,然后用带孔的有机玻璃板将正负极夹紧,用聚四氟乙烯螺丝将其固定,组装成超级电容器,超级电容器的组装示意图如图1所示。 
循环伏安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用LK98BII微机电化学仪进行分析***测试,用三电极玻璃测试装置,铂电极为辅助电极,Hg/HgO电极为参比电极,以待测电极为工作电极,在6mol/L KOH溶液中进行循环伏安性能测试,扫描电压范围为-1~0V,扫描速度为0.001V/s。电极材料的比电容的计算公式为: 
Cp-cv=Q/(U×m×v) 
式中:Cp-cv为电极材料的比电容(F/g); 
Q为阴极扫描曲线对横轴的积分(A); 
v为扫描速度(V/s); 
U为电压扫描范围(V); 
m为电极上活性物质的质量(g)。 
恒流充放电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将组装的超级电容器通过负压吸液的方法浸泡于6mol/L的KOH溶液中,采用武汉金 诺电子有限公司LAND-CT2001A型电池程控测试仪对超级电容器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其测试电压为0~1V,测试电流密度为200mA/g,并记录下超级电容器两端的电压随时间变化关系曲线。超级电容器的比电容计算公式为: 
Cp=I×Δt/(ΔV×m)
式中:Cp为超级电容器的比电容(F/g); 
I为放电电流(A); 
Δt为放电过程中的时间差(s); 
ΔV为放电过程中的电位差(V); 
m为两个电极上活性物质的质量和(g)。 
试验一得到的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基含氮碳纤维薄膜均匀平整且具有一定柔韧性;其扫描电镜图如图2所示,纤维的直径主要集中在50~200nm;其氮气吸脱附法的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试验一得到的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基含氮碳纤维的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分别为278.6m2/g和0.1621cm3/g,其中中孔比表面积和孔容分别为24.7m2/g和0.0279cm3/g,材料中存在大量的微孔和很少的中孔。测得电极材料的比电容值为148.7F/g,超级电容器的比电容值为24.01F/g。 
表1 
Figure BDA00002021683600061
注:SBET:总比表面积;Smicro:微孔比表面积;Smeso:中孔比表面积;Vtotal:总孔容;Vmicro:微孔孔容;Vmeso:中孔孔容;D:平均直径; 
试验二:本试验的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水溶液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的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将体积比为1∶2的20%聚乙烯醇水溶液和40%三聚氰胺树脂水溶液混合,将0.25克氯化铵溶解在该混合液中,在室温条件下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均匀,得到纺丝原液。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将纺丝原液直接纺制在泡沫镍上,制备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复合纤维薄膜,纺丝电压为20000V,喷丝速度为0.3mL/h,喷丝头与泡沫镍的距离为16cm。将得到的附着在泡沫镍上的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复合纤维薄膜连同泡沫镍一起在石墨纸的包覆下转移到高温管式电阻炉中,在不断通入的氮气的保护下(氮气的流速为3L/h),以10℃/h的升温速率升温至750℃碳化1h,然后在氮气中 自然冷却到室温,取出后在泡沫镍上获得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基多孔含氮碳纤维薄膜,即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 
将试验二得到的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制备成电极并组装成超级电容器,利用循环伏安法和恒流充放电法测量含氮碳电极材料及其超级电容器的比电容值。电极的制备、超级电容器的组装、循环伏安法和恒流充放电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同试验一。 
试验二得到的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基多孔含氮碳纤维薄膜如图3所示,该薄膜均匀平整且具有一定柔韧性;其扫描电镜图如图4所示,该含氮碳纤维直径分布均匀,纤维的直径主要集中在100nm左右;其氮气吸脱附法的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试验二得到的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基多孔含氮碳纤维的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分别为141.8m2/g和0.1411cm3/g,其中中孔比表面积和孔容分别为72.3m2/g和0.1055cm3/g,与表1相比可见在该含氮碳纤维中中孔比例较高;其循环伏安曲线如图5所示,曲线类似矩形,没有明显的氧化还原峰,表明双电层储能是其储能的主要方式。恒流充放电曲线如图6所示,可见在充放电过程中,曲线保持较好的线形对称形状,也呈典型的双电层电容特性。测得电极材料比电容值为187.4F/g,超级电容器的比电容值为30.31F/g。 
表2 
Figure BDA00002021683600071
注:SBET:总比表面积;Smicro:微孔比表面积;Smeso:中孔比表面积;Vtotal:总孔容;Vmicro:微孔孔容;Vmeso:中孔孔容;D:平均直径; 
试验三:本试验的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水溶液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的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将体积比为1∶2的20%聚乙烯醇水溶液和40%三聚氰胺树脂水溶液混合,将0.15克氯化铵溶解在该混合液中,在室温条件下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均匀,得到纺丝原液。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将纺丝原液直接纺制在泡沫镍上,制备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复合纤维薄膜,纺丝电压为20000V,喷丝速度为0.3mL/h,喷丝头与泡沫镍的距离为16cm。将得到的附着在泡沫镍上的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复合纤维薄膜连同泡沫镍一起在石墨纸的包覆下转移到高温管式电阻炉中,在不断通入的氮气的保护下(氮气的流速为3L/h),以10℃/h的升温速率升温至750℃碳化1h,然后在氮气中自然冷却到室温,取出后在泡沫镍上获得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基多孔含氮碳纤维薄膜, 即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 
将试验三得到的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制备成电极并组装成超级电容器,利用循环伏安法和恒流充放电法测量含氮碳电极材料及其超级电容器的比电容值。电极的制备、超级电容器的组装、循环伏安法和恒流充放电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同试验一。 
试验三得到的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基多孔含氮碳纤维薄膜均匀平整且具有一定柔韧性;纤维的直径主要集中在100~150nm;纤维中存在较多的中孔;其循环伏安曲线类似矩形,电极材料的比电容值为176.3F/g,超级电容器的比电容值为26.51F/g。 
试验四:本试验的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水溶液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的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将体积比为1∶2的20%聚乙烯醇水溶液和40%三聚氰胺树脂水溶液混合,将0.05克氯化铵溶解在该混合液中,在室温条件下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均匀,得到纺丝原液。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将纺丝原液直接纺制在泡沫镍上,制备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复合纤维薄膜,纺丝电压为20000V,喷丝速度为0.3mL/h,喷丝头与泡沫镍的距离为16cm。将得到的附着在泡沫镍上的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复合纤维薄膜连同泡沫镍一起在石墨纸的包覆下转移到高温管式电阻炉中,在不断通入的氮气的保护下(氮气的流速为3L/h),以10℃/h的升温速率升温至750℃碳化1h,然后在氮气中自然冷却到室温,取出后在泡沫镍上获得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基多孔含氮碳纤维薄膜,即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 
将试验四得到的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制备成电极并组装成超级电容器,利用循环伏安法和恒流充放电法测量含氮碳电极材料及其超级电容器的比电容值。电极的制备、超级电容器的组装、循环伏安法和恒流充放电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同试验一。 
试验四得到的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基多孔含氮碳纤维薄膜均匀平整且具有一定柔韧性;纤维的直径主要集中在100~200nm;纤维中存在较多的中孔;其循环伏安曲线类似矩形,电极材料的比电容值为165.1F/g,超级电容器的比电容值为25.15F/g。 
试验五:本试验的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水溶液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的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将体积比为1∶2的20%聚乙烯醇水溶液和40%三聚氰胺树脂水溶液混合,将0.75克聚乙二醇溶解在该混合液中,在室温条件下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均匀,得到纺丝原液。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将纺丝原液直接纺制在泡沫镍上,制备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复合纤维薄膜,纺丝电压为20000V,喷丝速度为0.3mL/h,喷丝头与泡沫镍的距离为16cm。将得到的附着在泡沫镍上的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复合纤维薄膜连同泡沫镍一起在石墨纸的包覆下转移到高温管式电阻炉中,在不断通入 的氮气的保护下(氮气的流速为3L/h),以10℃/h的升温速率升温至750℃碳化1h,然后在氮气中自然冷却到室温,取出后在泡沫镍上获得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基多孔含氮碳纤维薄膜,即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 
将试验五得到的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制备成电极并组装成超级电容器,利用循环伏安法和恒流充放电法测量含氮碳电极材料及其超级电容器的比电容值。电极的制备、超级电容器的组装、循环伏安法和恒流充放电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同试验一。 
试验五得到的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基多孔含氮碳纤维薄膜均匀平整且具有一定柔韧性;其扫描电镜图如图7所示,可见纤维相互搭接、表面粗糙且有孔的存在;从图8纤维截面的扫描电镜图可看出纤维中存在大量的中孔和大孔;其氮气吸脱附法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可看出试验五得到的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基多孔含氮碳纤维的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分别为591.0m2/g和0.4007cm3/g,其中中孔比表面积和孔容分别为310.4m2/g和0.2568cm3/g,此含氮碳纤维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并且存在大量的中孔,这有助于材料比电容的提高;其循环伏安曲线类似矩形,电极材料的比电容值达到190.9F/g,超级电容器的比电容值达到32.82F/g。 
表3 
注:SBET:总比表面积;Smicro:微孔比表面积;Smeso:中孔比表面积;Vtotal:总孔容;Vmicro:微孔孔容;Vmeso:中孔孔容;D:平均直径; 
试验六:本试验的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水溶液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的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将体积比为1∶2的20%聚乙烯醇水溶液和40%三聚氰胺树脂水溶液混合,将0.5克聚乙二醇溶解在该混合液中,在室温条件下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均匀,得到纺丝原液。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将纺丝原液直接纺制在泡沫镍上,制备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复合纤维薄膜,纺丝电压为20000V,喷丝速度为0.3mL/h,喷丝头与泡沫镍的距离为16cm。将得到的附着在泡沫镍上的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复合纤维薄膜连同泡沫镍一起在石墨纸的包覆下转移到高温管式电阻炉中,在不断通入的氮气的保护下(氮气的流速为3L/h),以10℃/h的升温速率升温至750℃碳化1h,然后在氮气中自然冷却到室温,取出后在泡沫镍上获得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基多孔含氮碳纤维 薄膜,即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 
将试验六得到的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制备成电极并组装成超级电容器,利用循环伏安法和恒流充放电法测量含氮碳电极材料及其超级电容器的比电容值。电极的制备、超级电容器的组装、循环伏安法和恒流充放电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同试验一。 
试验六得到的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基多孔含氮碳纤维薄膜均匀平整且具有一定柔韧性;纤维相互搭接且含有大量的中孔;其循环伏安曲线类似矩形,电极材料的比电容值为177.5F/g,超级电容器的比电容值为25.53F/g。 
试验七:本试验的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水溶液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的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将体积比为1∶2的20%聚乙烯醇水溶液和40%三聚氰胺树脂水溶液混合,将1克聚乙二醇溶解在该混合液中,在室温条件下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均匀,得到纺丝原液。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将纺丝原液直接纺制在泡沫镍上,制备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复合纤维薄膜,纺丝电压为20000V,喷丝速度为0.3mL/h,喷丝头与泡沫镍的距离为16cm。将得到的附着在泡沫镍上的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复合纤维薄膜连同泡沫镍一起在石墨纸的包覆下转移到高温管式电阻炉中,在不断通入的氮气的保护下(氮气的流速为3L/h),以10℃/h的升温速率升温至750℃碳化1h,然后在氮气中自然冷却到室温,取出后在泡沫镍上获得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基多孔含氮碳纤维薄膜,即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 
将试验七得到的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制备成电极并组装成超级电容器,利用循环伏安法和恒流充放电法测量含氮碳电极材料及其超级电容器的比电容值。电极的制备、超级电容器的组装、循环伏安法和恒流充放电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同试验一。 
试验七得到的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基多孔含氮碳纤维薄膜均匀平整且具有一定柔韧性;纤维相互搭接且含有大量的中孔;其循环伏安曲线类似矩形,电极材料的比电容值为181.4F/g,超级电容器的比电容值为30.85F/g。 
综合以上试验,对试验一至七的电极材料和超级电容器的比电容值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如表4所示。通过表4可以得出,试验组(试验二至七)的电极材料和超级电容器的比电容值均高于对照组(试验一)的,试验五获得的电极材料及其超级电容器具有最有的比电容性能。同时通过试验结果也得出,通过本发明的试验方法使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的制备与纤维造孔同步完成,造孔效果好,特别是使中孔含量变高,且操作简单,成本低,环境污染小。 
表4 
Figure BDA00002021683600111

Claims (7)

1.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水溶液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水溶液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的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一、按1∶0.2~5的体积比将聚乙烯醇水溶液和三聚氰胺树脂水溶液混合,然后将造孔剂加入到混合液中,在室温条件下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均匀,即得到纺丝原液;其中三聚氰胺树脂为三聚氰胺树脂甲醛树脂的简称;聚乙烯醇水溶液中聚乙烯醇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30%,三聚氰胺树脂水溶液中三聚氰胺树脂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0%~50%,造孔剂为占聚乙烯醇和三聚氰胺树脂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5%~7%的水溶性铵盐或者1%~30%的低碳化收率的水溶性高分子材料;水溶性铵盐为碳酸铵、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铵或硫酸氢铵;低碳化收率的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聚乙二醇或聚环氧乙烷;
二、以泡沫镍作为接收装置,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将步骤一中得到的纺丝原液直接纺制在泡沫镍上,得到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复合纤维薄膜;其中高压静电纺丝技术的纺丝电压为5000~50000V,喷丝速度为0.05~5mL/h,喷丝头与泡沫镍的距离为5~40cm;
三、将步骤二中得到的附着在泡沫镍上的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复合纤维薄膜连同泡沫镍一起在石墨纸的包覆下转移到高温管式电阻炉中,在不断通入的惰性气体的保护下,以1~30℃/h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50~1000℃碳化0.5~5h,然后在惰性气体中自然冷却到室温,取出后在泡沫镍上获得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基多孔含氮碳纤维薄膜,即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水溶液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聚乙烯醇水溶液和三聚氰胺树脂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水溶液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聚乙烯醇水溶液中聚乙烯醇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0%,三聚氰胺树脂水溶液中三聚氰胺树脂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水溶液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造孔剂为占聚乙烯醇和三聚氰胺树脂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的氯化铵或者10%~20%的碳化收率小于1%的低碳化收率的聚乙二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水溶液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高压静电纺丝技术的纺丝电压为20000V,喷丝速度为0.3mL/h,喷丝头与泡沫镍的距离为16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水溶液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惰性气体为氮气或氩气,气体的流速为0.1~5L/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水溶液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升温至750℃,升温速率为10℃/h,碳化时间为1h。
CN201210292652.8A 2012-08-16 2012-08-16 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水溶液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971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92652.8A CN102797111B (zh) 2012-08-16 2012-08-16 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水溶液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92652.8A CN102797111B (zh) 2012-08-16 2012-08-16 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水溶液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97111A true CN102797111A (zh) 2012-11-28
CN102797111B CN102797111B (zh) 2015-03-11

Family

ID=47196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9265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97111B (zh) 2012-08-16 2012-08-16 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水溶液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97111B (zh)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5965A (zh) * 2013-06-04 2013-09-18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具有纳米微孔隙的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3311523A (zh) * 2013-06-04 2013-09-18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具有纳米微孔隙的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4342852A (zh) * 2014-10-27 2015-02-11 东华大学 一种多孔碳纳米纤维毡及多孔碳纳米纤维电极的制备方法
CN104358027A (zh) * 2014-09-30 2015-02-18 东华大学 一种纤维规则排布的CaSi2O2N2:Eu2+荧光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CN105671692A (zh) * 2016-02-05 2016-06-15 扬州大学 密胺树脂改性的富氮多孔碳纤维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734831A (zh) * 2014-12-10 2016-07-06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纳米碳纤维毡及其制备和在全钒液流电池中的应用
CN105761950A (zh) * 2016-05-10 2016-07-13 扬州大学 一种多孔富氮碳纤维电极的制备方法
CN105845934A (zh) * 2016-05-12 2016-08-10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以植物绒毛为原料制备多孔管状钠离子电池负极碳材料的方法
TWI552424B (zh) * 2016-02-01 2016-10-01 台灣奈米碳素股份有限公司 含氮碳電極的製作方法及其液流電池
CN106521720A (zh) * 2016-10-14 2017-03-2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硅掺杂碳介孔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28859A (zh) * 2018-04-03 2018-08-21 广西睿奕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锂亚硫酰氯电池阴极的方法
CN109167082A (zh) * 2018-08-27 2019-01-08 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钒电池用电极及钒电池
CN110217786A (zh) * 2019-05-30 2019-09-10 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超级电容器用高比特性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359129A (zh) * 2019-06-14 2019-10-22 福建康百赛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多微孔皮芯结构双组分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1223676A (zh) * 2020-01-14 2020-06-02 益阳市万京源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中空纳米管的超级电容器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1477895A (zh) * 2020-05-11 2020-07-31 辽宁大学 结构功能可调控的复合碳纤维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液流电池中的应用
CN111599607A (zh) * 2020-06-04 2020-08-28 邓新峰 一种空心碳纳米纤维-CoS2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及其制法
CN112813533A (zh) * 2021-01-26 2021-05-18 无锡优佳无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复合聚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2961008A (zh) * 2021-02-25 2021-06-15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低水溶性含氮包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含氮包膜材料
CN113622090A (zh) * 2021-09-14 2021-11-0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柔性导电碳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6658A (zh) * 2007-01-15 2007-08-15 四川大学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聚乙烯醇阻燃纤维的制造方法
CN102074683A (zh) * 2010-12-10 2011-05-25 江南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多孔碳纳米纤维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WO2011065484A1 (ja) * 2009-11-30 2011-06-03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窒素含有多孔質炭素材料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該窒素含有多孔質炭素材料を用いた電気二重層キャパシタ
WO2011068389A2 (ko) * 2009-12-04 2011-06-09 주식회사 아모그린텍 다성분계 나노 복합산화물 분말과 그 제조방법, 이를 이용한 전극의 제조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박막 전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2637879A (zh) * 2012-04-09 2012-08-15 中南大学 一种锂空气电池用微纳结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6658A (zh) * 2007-01-15 2007-08-15 四川大学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聚乙烯醇阻燃纤维的制造方法
WO2011065484A1 (ja) * 2009-11-30 2011-06-03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窒素含有多孔質炭素材料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該窒素含有多孔質炭素材料を用いた電気二重層キャパシタ
WO2011068389A2 (ko) * 2009-12-04 2011-06-09 주식회사 아모그린텍 다성분계 나노 복합산화물 분말과 그 제조방법, 이를 이용한 전극의 제조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박막 전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2074683A (zh) * 2010-12-10 2011-05-25 江南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多孔碳纳米纤维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2637879A (zh) * 2012-04-09 2012-08-15 中南大学 一种锂空气电池用微纳结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维杰等: ""高压静电纺丝法制备三聚氰胺树脂基含氮碳纤维"", 《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 *

Cited B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1523A (zh) * 2013-06-04 2013-09-18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具有纳米微孔隙的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3305965A (zh) * 2013-06-04 2013-09-18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具有纳米微孔隙的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3311523B (zh) * 2013-06-04 2017-02-08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具有纳米微孔隙的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4358027A (zh) * 2014-09-30 2015-02-18 东华大学 一种纤维规则排布的CaSi2O2N2:Eu2+荧光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CN104342852A (zh) * 2014-10-27 2015-02-11 东华大学 一种多孔碳纳米纤维毡及多孔碳纳米纤维电极的制备方法
CN105734831A (zh) * 2014-12-10 2016-07-06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纳米碳纤维毡及其制备和在全钒液流电池中的应用
TWI552424B (zh) * 2016-02-01 2016-10-01 台灣奈米碳素股份有限公司 含氮碳電極的製作方法及其液流電池
CN105671692B (zh) * 2016-02-05 2017-10-17 扬州大学 密胺树脂改性的富氮多孔碳纤维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671692A (zh) * 2016-02-05 2016-06-15 扬州大学 密胺树脂改性的富氮多孔碳纤维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761950A (zh) * 2016-05-10 2016-07-13 扬州大学 一种多孔富氮碳纤维电极的制备方法
CN105761950B (zh) * 2016-05-10 2018-01-30 扬州大学 一种多孔富氮碳纤维电极的制备方法
CN105845934B (zh) * 2016-05-12 2018-11-20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以植物绒毛为原料制备多孔管状钠离子电池负极碳材料的方法
CN105845934A (zh) * 2016-05-12 2016-08-10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以植物绒毛为原料制备多孔管状钠离子电池负极碳材料的方法
CN106521720A (zh) * 2016-10-14 2017-03-2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硅掺杂碳介孔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21720B (zh) * 2016-10-14 2019-04-0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硅掺杂碳介孔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28859A (zh) * 2018-04-03 2018-08-21 广西睿奕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锂亚硫酰氯电池阴极的方法
CN109167082A (zh) * 2018-08-27 2019-01-08 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钒电池用电极及钒电池
CN109167082B (zh) * 2018-08-27 2021-11-23 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钒电池用电极及钒电池
CN110217786A (zh) * 2019-05-30 2019-09-10 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超级电容器用高比特性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217786B (zh) * 2019-05-30 2022-09-20 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超级电容器用高比特性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359129A (zh) * 2019-06-14 2019-10-22 福建康百赛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多微孔皮芯结构双组分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0359129B (zh) * 2019-06-14 2022-06-28 福建康百赛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多微孔皮芯结构双组分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1223676B (zh) * 2020-01-14 2021-06-25 益阳市万京源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中空纳米管的超级电容器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1223676A (zh) * 2020-01-14 2020-06-02 益阳市万京源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中空纳米管的超级电容器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1477895A (zh) * 2020-05-11 2020-07-31 辽宁大学 结构功能可调控的复合碳纤维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液流电池中的应用
CN111599607A (zh) * 2020-06-04 2020-08-28 邓新峰 一种空心碳纳米纤维-CoS2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及其制法
CN111599607B (zh) * 2020-06-04 2022-05-06 广东海之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心碳纳米纤维-CoS2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及其制法
CN112813533A (zh) * 2021-01-26 2021-05-18 无锡优佳无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复合聚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2961008A (zh) * 2021-02-25 2021-06-15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低水溶性含氮包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含氮包膜材料
CN112961008B (zh) * 2021-02-25 2023-05-02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低水溶性含氮包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含氮包膜材料
CN113622090A (zh) * 2021-09-14 2021-11-0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柔性导电碳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97111B (zh) 2015-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97111B (zh) 三聚氰胺树脂/聚乙烯醇水溶液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多孔含氮碳纤维电极材料的方法
Song et al. Synergistic design of a N, O co-doped honeycomb carbon electrode and an ionogel electrolyte enabling all-solid-state supercapacitors with an ultrahigh energy density
Miao et al. Flexible solid-state supercapacitors based on freestanding nitrogen-doped porous carbon nanofibers derived from electrospun polyacrylonitrile@ polyaniline nanofibers
Liu et al. Activated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carbon aerogels for EDLCs
CN100445323C (zh) 用于能量存储设备的大网状含碳材料
Ma et al. Tea-leaves based nitrogen-doped porous carbons for high-performance supercapacitors electrode
CN105244180B (zh) 一种三维石墨烯二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测试的方法
Tan et al. Carbon nanofibers prepared by electrospinning accompanied with phase-separation method for supercapacitors: Effect of thermal treatment temperature
CN105575673A (zh) 一种氮氧原位掺杂的多孔炭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Zhong et al. Hierarchically N/O-enriched nanoporous carbon for supercapacitor application: Simply adjusting the composition of deep eutectic solvent as well as the ratio with phenol-formaldehyde resin
Ma et al. High-performanced supercapacitor based mesoporous carbon nanofibers with oriented mesopores parallel to axial direction
Cao et al. Potassium chloride templated carbon preparation for supercapacitor
Zeng et al. Nitrogen-doped hierarchical porous carbon for supercapacitor with well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CN104795252A (zh) 超薄Ti3C2纳米片自组装的超级电容器电极的制备方法
CN108922790A (zh) 一种钠离子嵌入的二氧化锰/氮掺杂多孔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Ran et al. Nano vanadium nitride incorporated onto interconnected porous carbon via the method of surface-initiated electrochemical mediated ATRP and heat-treatment approach for supercapacitors
CN105551831A (zh) 一种碗状氮掺杂碳中空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6971860A (zh) 一种MnO2@石墨烯纤维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Zeng et al. Hierarchical porous nitrogen doping activated carbon with high performance for supercapacitor electrodes
Fu et al. Hollow carbon spheres/hollow carbon nanorods composites as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supercapacitor
Zhang et al. One pot synthesis of nitrogen-doped hierarchical porous carbon derived from phenolic formaldehyde resin with sodium citrate as activation agent for supercapacitors
Albashir et al. Straightforward solution polymerization synthesis of porous carbon@ gold nanoparticles electrode for high-performance supercapacitor
Yang et al. Optimizing hierarchical porous carbon from biomass waste for high-performance supercapacitors
Zhang et al. Slit needleless electrospun heteroatoms-doped hollow porous carbon nanofibers for solid-state flexible supercapacitors
CN105321728B (zh)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电极以及超级电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1

Termination date: 201808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