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95201A - 电梯 - Google Patents

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95201A
CN102295201A CN201110170551A CN201110170551A CN102295201A CN 102295201 A CN102295201 A CN 102295201A CN 201110170551 A CN201110170551 A CN 201110170551A CN 201110170551 A CN201110170551 A CN 201110170551A CN 102295201 A CN102295201 A CN 1022952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lift car
floor
hibernation mode
direct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705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95201B (zh
Inventor
森和久
村冈一史
深田裕纪
绫野秀树
大沼直人
保立尚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95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52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952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52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电梯,其能够在降低休止期间的待机电力的同时,降低再生能源的消耗,以进一步节约能源。在本发明的电梯中,将平衡重的重量设置成比电梯轿厢的重量重,并且比额定负载时的电梯轿厢的总重量轻,在空闲时,使电梯进入休止模式,停止从电源向直流平滑电路供电,在从休止模式恢复时,对逆变器的运行开始进行控制,使得与电梯门厅呼叫发生在比电梯轿厢在休止模式期间待机的楼层低的楼层时相比,电梯门厅呼叫发生在比电梯轿厢在休止模式期间待机的楼层高的楼层时的逆变器的开关动作开始时的直流平滑电路的直流电压值更低。

Description

电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尤其是涉及一种从待机状态恢复时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公寓住宅中使用的电梯的运转率比较低,处于待机状态的时间长,所以,为了使电梯进一步节省能源,降低待机期间的用电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作为降低待机期间的用电的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技术,其在电梯的待机期间切断对功率变换器和控制电源电路的供电。可是,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在电梯待机期间,直流平滑电路的电压下降,在恢复时对直流平滑电路进行充电,所以达到驱动电梯所需的电压需要一定的时间。针对这一问题,在专利文献2中,通过另行设置对直流平滑电路进行充电的电路来加快从待机状态的恢复速度,以抑制服务质量的下降。
另外,在非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直流平滑电路中使用双电层电容器以增大蓄电器件的容量的技术。此外,该文献还公开了将再生能源储蓄在直流平滑电路的电容器中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特开2001-233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专利特开2006-36399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双电层电容器蓄电式电梯的负载平衡(Load Leveling)方式(太田圭祐等,2009年电气学会产业应用部门大会1-84)
可是,在专利文献1中,如已经说明过的那样,在电梯待机期间,直流平滑电路的电压下降,在恢复时对直流平滑电路进行充电,所以达到驱动电梯所需的电压需要一定的时间,存在恢复时间长的问题。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虽然缩短了从待机状态恢复所需的时间,但由于在待机期间也需要对直流平滑电路进行充电,所以存在待机电力的削减程度不充分这一问题。
如非专利文献1所述的那样在直流平滑电路中使用大容量的电容器时,由于待机期间的直流平滑电路的电压缓慢下降,所以从待机开始到恢复的时间如果较短,则电压下降的影响小,而如果从待机开始经过了很长时间再恢复的话,则恢复时的充电时间同样会变长,因此存在恢复时间长的问题。此外,采用大容量的电容器还存在会导致装置大型化的问题。再有,在再生能源过多而无法全部存储在电容器内时,还存在需要用电阻将其消耗掉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电梯,其能够在降低休止期间的待机电力的同时,降低再生能源的消耗,以进一步节约能源。
上述课题以外的其他课题基于本发明的说明书或者附图可明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本发明的电梯中,将平衡重的重量设置成比电梯轿厢的重量重,并且比额定负载时的电梯轿厢的总重量轻,在空闲时,停止从电源向直流平滑电路供电,使电梯进入休止模式,在从休止模式恢复时,对逆变器的运行开始进行控制,使得与电梯门厅呼叫发生在比电梯轿厢在休止模式期间待机的楼层低的楼层时相比,电梯门厅呼叫发生在比电梯轿厢在休止模式期间待机的楼层高的楼层时的使逆变器开始开关动作时的直流平滑电路的直流电压值更低。
上述结构只不过是一个示例,本发明在不脱离其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以进行适当的变更。此外,上述结构以外的本发明的其他结构可基于本发明的说明书或者附图进一步明确。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降低休止期间的待机电力的同时,降低再生能源的消耗,从而能够进一步节约能源。本发明的其他效果可基于本发明的说明书中记载而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从待机到恢复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直流电压变化情况的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结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从待机到恢复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直流电压变化情况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构成要素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构成要素的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结构图。
符号说明:
1电梯驱动控制装置
2电源
3主电源开关
4卷扬机
5电梯轿厢
6平衡重
7吊索
8B、81、82、8k、8N电梯门厅呼叫装置
10电梯控制部
11开闭器
12滤波电抗器
13带限电功能的整流电路
14直流平滑电容器
15逆变器
18功率变换电路控制部
101运行控制部
102运行模式判断部
103逆变器运行开始控制部
151电流传感器
161制动电阻
162制动开关
163二极管
171控制电源
172电压变换电路
181供电控制部
182制动开关控制部
183逆变器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各个附图和各个实施例中,相同或者类似的构成要素采用相同的符号表示,并省略其重复的说明。
实施例1
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电梯的大致结构。该电梯的结构以一般的曳引式电梯为例,电梯轿厢5和重量与载有额定负载的大致一半的乘客时的电梯轿厢相同的平衡重6通过吊索7连接,并且通过卷扬机4对电梯轿厢5和平衡重6进行驱动。此外,平衡重6的重量只不过是一个示例,可以采用重量比电梯轿厢5的重量重,但比额定负载时的电梯轿厢5的总重量轻的平衡重。
电梯驱动控制装置1与电源2连接,带限电功能的整流电路13通过主电源开关3、开闭器11以及滤波电抗器12与电源2连接,将来自电源的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在此,作为带限电功能的整流电路13示出了采用相位控制电路的整流电路,该相位控制电路使用可控硅整流元件,通过可控硅整流元件的起弧角来限制来自电源的供电,以抑制在电源接通时在直流电压低的状态下发生冲击电流。此外,在电梯驱动控制装置1中,通过作为直流平滑电路的直流平滑电容器14对从交流电变换来的直流电进行平滑,并将平滑后的直流电作为直流电源通过逆变器15变换成可变频变压的交流电,将该交流电供应到电梯的卷扬机4的电动机以对电梯进行驱动控制。作为直流平滑电容器14,可以如非专利文献1那样采用双电层电容器,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电容器。
在电梯驱动控制装置1中,用于防止在进入再生模式时产生过电压的所谓的制动电阻161和制动开关162与直流平滑电容器14并联连接。此外,在制动开关162断开时,为了抑制因制动电阻161和制动开关162的布线电感引起的跳变电压,二极管163与制动电阻161逆并联连接。例如,在再生模式下,在轿厢内的乘客大致达到额定乘客人数的状态下,当电梯轿厢5下降时,由于其势能产生再生能源,直流平滑电容器14的电压(以下简称为“直流电压”)上升。当直流电压上升到根据直流平滑电容器14的额定电压和构成逆变器15的开关元件的额定电压等设定的设定值(制动开关的接通电压)后,制动开关控制部182使制动开关162接通,从而连接制动电阻161,通过该电阻使能源作为热消耗掉,由此来抑制直流电压的电压上升。此外,当直流电压下降到比制动开关接通电压低的制动开关开放电压后,制动开关控制部182使制动开关162断开。
带限电功能的整流电路13通过供电控制部181进行相位控制,由此对电源的供电进行限制。图7表示带限电功能的整流电路13的结构例。在图7中,如非专利文献1的图3(c)所示,例示了作为电源2采用三相交流电源,作为带限电功能的整流电路13采用三相的相位控制电路的情况。主电源开关3、开闭器11以及滤波电抗器12也由三相构成。相位控制电路由六个可控硅开关1311~1316构成。由于在电梯中一般均采用三相交流电源供电,所以这是最为普遍的结构例。
功率变换电路控制部18和电梯控制部10由控制电源171供应控制所需的电力,控制电源171具有二个***,一个***是例如从电源2通过未图示的变压器和整流器以及平滑电路进行供电的***,另一个***是从直流平滑电容器14通过电压变换电路(DC/DC变换器)172进行供电的***。例如在电源接通后不久,直流电压低而无法通过DC/DC变换器172提供充足的电力,在这一状态下,由电源2进行供电,在直流平滑电容器14的电压达到使DC/DC变换器动作所需的电压以上时,通过电压变换电路172从直流电压进行供电。此外,电压变换电路172中还连接有用于在电源断开时使直流平滑电容器14中的剩余电荷放电的大致为十至百kΩ的电阻,使得例如在进行部件的更换时不会有直流电流残留。
电梯控制部10是对电梯整体进行控制的部分,在此只图示了与本发明相关联的部分。运行控制部101与功率变换电路控制部18进行控制信息的交换,使得能够根据电梯轿厢5的信息以及各楼层的电梯门厅呼叫信息使电梯进行所需的运行。
在电梯控制部10中,根据来自地下一层至地上N层的各个楼层的电梯门厅呼叫装置8B、81~8N的电梯门厅呼叫信息和电梯轿厢5的位置以及负载信息等表示状态的信息,通过运行模式判断部102判断下一次运行是功率运行还是再生运行,由此将逆变器运行开始控制部103的运行开始电压Vst切换成V1或V2,将运行开始电压Vst与直流电压Vdc进行比较,如果Vdc在Vst以上,则向逆变器控制部183发送运行开始信号。逆变器运行开始电压Vst的切换方法参照图2在后述部分说明。此外,电梯控制部10的运行模式判断部102被设置成能够根据电梯门厅呼叫信息和电梯轿厢5的负载信息等电梯轿厢5的信息判断电梯的使用情况,在判断为在一定时间(大约数分钟以上)没有使用过电梯时,判断为处于空闲时段。
以下参照图2对电梯在空闲时段的动作进行说明。在现有技术的示例中,在空闲时段(1001),为了进入休止状态,例如使电磁接触器等的开闭器11开放,使带限电功能的整流电路13和逆变器15停止动作,以此来降低待机电力(1002)。伴随于此,电源2对直流平滑电容器14的供电也被停止。由于在这一状态下电梯控制部10仍然有一部分的功能在继续,所以虽然消耗电力比运行时小,但仍然在消耗电力,因此直流电压Vdc随着时间而逐渐下降(1003)。直流电压Vdc的下降程度因直流平滑电容器14的容量和电压的不同而不同,如非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连接有双电层电容器等时,直流电压的下降速度相当缓慢。
此外,在来自电源2的供电长时间停止时,在直流电压Vdc下降到无法使电压变换电路172工作的电压时,接通开闭器11,通过控制电源171从电源2进行供电(这一部分内容未图示)。
例如,电梯轿厢5如图1所示停靠在一层并进入了休止状态,假设在这一状态下在上方的k层发生了电梯门厅呼叫(1004)。在发生了电梯门厅呼叫后,电梯重新开始运行,使开闭器11接通,并且使带限电功能的整流电路13起动,并对直流平滑电容器14进行充电(1005)。由此,直流电压Vdc上升(1006)。
另一方面,在运行模式判断部102中判断从休止恢复时的运行是功率运行还是再生运行(1007),并根据判断结果将逆变器15的运行开始电压Vst切换成V1或V2。在此,由于是从休止恢复,所以电梯轿厢5内没有乘客,空载的电梯轿厢5从电梯轿厢5的待机楼层(一层)朝位于上方的k层进行上升运行,由于重量比空载的电梯轿厢5的重量重的平衡重6下降,所以此时为再生模式运行,因此,将逆变器15的运行开始电压切换成Vst=V1(1008a)。另一方面,在进行从休止恢复的运行时,在发生电梯轿厢呼叫的楼层在处于休止状态的电梯轿厢5的待机楼层的下方,空载的电梯轿厢5进行下降运行的情况下,电梯以功率模式运行,因此将逆变器15的运行开始电压Vst设定成比V1高的V2(1008b)。在此,在从休止恢复的情况下,在逆变器起动时,判断运行模式是再生运行模式还是功率运行模式,并根据判断结果将逆变器15的运行开始电压Vst切换成V1或者V2,其理由在后述部分加以说明。
在逆变器控制部183中,通过向直流平滑电容器14充电,直流电压Vdc上升(1006),在达到逆变器15的运行开始电压Vst以上(Vdc≥Vst)时(1009),逆变器15开始运行,并且电梯的制动器开放(1010),电梯轿厢5开始升降(从休止恢复)。
通常,在电梯中,由于电梯轿厢5和平衡重6之间的质量差,在制动器开放的瞬间电梯会移动,为了防止电梯移动,在制动器开放前,通过从逆变器15供电,对卷扬机4施加力矩,以进行起动补偿。即使如上述示例那样发生了使空载的电梯轿厢5以再生模式上升的电梯门厅呼叫,但在起动补偿期间仍然需要以功率运行模式进行运行,所以需要比V1高的直流电压。在此,当在休止状态下待机的空载的电梯轿厢5因接到其他楼层的呼叫而移动时,由于轿厢中没有乘客,所以电梯在制动器开放的瞬间突然移动也不会发生问题。因此,设置成在电梯轿厢5处于空载时不进行起动补偿。由此,与功率模式时相比,在再生模式时能够降低逆变器15的运行开始电压Vst。
此外,作为判断电梯轿厢5内有无乘客的方法,除了通过测定电梯轿厢内的质量的传感器来进行判断以外,在最近的电梯中,利用摄像机进行图像识别等的方法也得到了普及,所以能够更为切实地检测电梯轿厢内有无乘客。因此,也可以设置成除了从休止状态恢复的场合外,在检测到电梯轿厢5内没有乘客的情况下都不进行起动补偿。
图3表示直流电压Vdc、开闭器11的接通指令、带限电功能的整流电路13的动作指令、逆变器15的运行许可、制动开关162的接通指令、力矩指令以及速度指令的大致变化。在时间点t0时,在从前一次的电梯运行经过了一定时间时,电梯控制部10的运行控制部101判断为处于空闲时段,断开开闭器11,并且使带限电功能的整流电路13停止工作,进入休止模式。由此,能够降低休止时的待机电力。此外,在待机时,逆变器15也停止运行(未图示)。
由于电源2的供电停止,直流电压Vdc下降,在时间点t1时,Vdc<V2,逆变器15的电压下降到无法直接开始运行的程度(图中的逆变器15的运行许可的信号断开)。
在因电源长时间断开而导致直流电压下降了的状态下,假定在时间点t2,在位于电梯轿厢5的待机楼层上方的k层发生了电梯门厅呼叫。在电梯门厅呼叫发生后,为了使电梯从待机状态中恢复,电梯控制部10的运行控制部101接通开闭器11,使带限电功能的整流电路13工作,对直流平滑电容器14进行充电,由此,直流电压Vdc上升。此时,运行模式判断部102判断为待机中的空载的电梯轿厢5以再生运行模式上升,逆变器运行开始控制部103将运行开始电压切换为Vst=V1(V1是比V2低的电压)。
在时间点t3处,由于直流电压Vdc≥运行开始电压Vst(V1),所以逆变器15的运行许可的信号接通,通过逆变器控制部183使逆变器15开始运行,根据力矩指令和速度指令等对逆变器15进行开关动作控制。此时,由于没有乘客,所以在不进行起动补偿的状态下开放制动器,根据速度指令使电梯轿厢5移动。此外,在速度指令中,在即将停止前以及达到一定速度以前,一般要降低加速度,而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以直线表示。
在将逆变器15的运行开始电压Vst一直保持在V2的情况下,直流电压Vdc的变化如图3的t3~t4处的虚线所示,逆变器15的运行开始时间为t4,所以到动作开始所需的时间长,与在t3开始移动的场合相比,到达乘客的等待楼层k层的时间晚。也就是说,在功率运行模式时,由于需要力矩,所以有必要将运行开始电压Vst切换为V2,而在再生运行模式时,与功率运行模式相比,由于不需要力矩,所以可以将运行开始电压Vst切换为比功率运行模式时需要的电压V2低的电压V1,由此,可以将逆变器15的运行开始时间提前到比时间点t4早的时间点t3,能够尽早地从待机状态恢复。
在逆变器15刚开始运行时,直流电压Vdc的上升受到抑制,但随着速度的提高,因重量比空载的电梯轿厢5重的平衡重6下降而产生的再生电力变大,所以电压进一步升高。在时间点t5处,直流电压Vdc达到使制动开关接通的设定电压Vdon以上,制动开关162接通,过剩的再生电力作为热被消耗掉。由此,直流电压Vdc下降。随着速度下降,再生电力减少,在时间点t6处,直流电压Vdc下降到使制动开关开放的设定电压Vdoff以下,制动开关162开放。此外,制动开关162接通时的直流电压的变化因制动电阻161的电阻值的不同而不同,并且时间点t6也因Vdon和Vdoff等的电压设定值的不同而不同。
此后,在时间点t7处,电梯轿厢5到达k层,并根据乘入电梯的乘客的目的地楼层登记进行升降。此后,即使处于再生运行模式,也要进行起动补偿,所以使运行开始电压Vst返回到V2的设定。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降低休止时的待机电力,并且在从休止恢复时,在乘客的呼叫发生在位于电梯的待机楼层上方的楼层时,能够将时间从时间点t4缩短到时间点t3。此外,通过将逆变器15的运行开始电压Vst的设定值切换成比V2低的V1,使得在直流电压Vdc从V1到Vdon的期间存储在直流平滑电容器14中的能源比从V2到Vdon的期间存储的能源多,从而能够降低由制动电阻161消耗掉的能源,能够为电梯的节能作贡献。
在一般的电梯中,除了早晚繁忙的时间段,电梯的使用率低,处于空闲状态的时间长,所以电梯在作为基准层的一层待机的情况多。因此,具有在地上的任意楼层出现乘客时,能够缩短等待时间和降低能耗的效果。
此外,在实施例1中,带限电功能的整流电路13的带限电功能并不是必须的,也可以采用一般的整流电路13。
不进行起动补偿这一设定也不是必须的,也可以设置成进行起动补偿。此时,虽然消耗电力有所增加,但与保持Vst=V2的场合相比,仍然能够节能。
实施例2
图4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的电梯的大致结构,其与图1大致相同。在本实施例中,运行模式判断部102判断从待机状态恢复时的运行模式,将逆变器15的运行开始电压Vst的设定值切换成V1或V2,同时向供电控制部181发送指令,以改变电流指令。
图5表示此时的流程,图6表示直流电压Vdc等的变化情况。图5与图2的不同之处在于,根据运行模式的判断结果(1007),在再生时将逆变器15的运行开始电压Vst切换成V1,并且将充电电流设定为Iso=I1(1008c),在功率运行时,将逆变器15的运行开始电压切换成Vst=V2(V1<V2),并且将充电电流设定为Iso=I2(I1<I2)(1008d)。
图6与图3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时间点t2时在k层发生了呼叫的情况下,与实施例1同样以再生运行模式运行,所以将逆变器15的运行开始电压设定为Vst=V1,并且将带限电功能的整流电路13的充电电流Iso限制在I1内,以缩小充电电流,由此能够降低来自电源2的供电。此时,与不限制直流电压Vdc上升的场合相比,直流电压Vdc的上升变得平缓。此时,达到V1时的时间与通常将逆变器15的运行开始电压设定为V2并将充电电流设为Iso=I2的情况相同,都是时间点t4,所以逆变器15的运行开始时间和到达k层的时间点t10不变,没有缩短时间,但能够降低来自电源2的供电,并且具有降低制动电阻161的消耗功率的效果,所以能够为电梯的节能作贡献。此外,通过将充电电流Iso限制成比图6的情况更缓慢,还能够将再生运行模式中的逆变器15的运行开始时间设定在时间点t3与时间点t4之间,此时还能够获得缩短起动时间的效果。
实施例3
图8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结构。在图8中,作为电源2使用三相交流电源,作为带限电功能的整流电路13采用非专利文献1的图3(b)所示的在二极管整流电路上组合升压斩波电路而成的结构。整流电路由六个二极管(1321~1326)和滤波电容器133构成,升压斩波电路由斩波开关134、逆并联二极管136、斩波电抗器135以及极性限制二极管137构成。
图7的相位控制电路需要六个控制信号,而图8的控制信号只有斩波开关134这一个,所以信号***得到了简化。
实施例4
图9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结构。在图9中,作为电源2使用单相电源,作为带限电功能的整流电路13采用由六个可控硅开关1311~1316构成的相位控制电路。此外,在直流平滑电容器部分串联连接有多个双电层电容器,在此为5串联(1411~1415)。由于双电层电容器与一般的电解电容器等相比静电容量大,所以不采用三相电源而即便采用单相电源也能够抑制直流电压的脉动。另一方面,为了使串联间的电压负担保持均等,通常设置成例如连接有并联电阻(1421~1425)的结构,使得即使静电容量之间出现偏差也能够抑制不均等。由于静电容量大,所有电源断开时的电压下降也平稳,但由于还存在使电压负担均匀化的电阻,所以在电源断开一定时间后,直流电压出现下降,所以在恢复时需要充电,此时,通过采用图3所示的方法,能够缩短恢复所需的时间。
此外,在再生模式时,因为静电容量大,所以直流电压的增加也变得平缓。但如果为了降低制动电阻161的电力消耗而增大静电容量时,双电层电容器的容量增大,导致装置大型化,所以如图3或图6所示,在以再生运行模式进行运转起动时,通过设定为低直流电压,能够实现节能。
以上根据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在以上所述的各个实施例中说明的结构只是例示的结构,本发明在不脱离其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以进行适当的变更。此外,在各个实施例中所说明的结构,只要相互之间没有矛盾,也可以组合使用。

Claims (5)

1.一种电梯,具有电梯轿厢、通过吊索与所述电梯轿厢连接的平衡重、用于驱动所述电梯轿厢的卷扬机、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卷扬机的电梯驱动控制装置,所述电梯的特征在于,
所述平衡重的重量比所述电梯轿厢重,并且比额定负载时的电梯轿厢总重量轻,
所述电梯驱动控制装置具有:整流电路,将来自电源的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逆变器,将所述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后供应给所述卷扬机;直流平滑电路,设置在所述整流电路与所述逆变器之间;以及电梯控制部,
所述电梯控制部具有:运行控制部,在空闲时,所述运行控制部停止从所述电源向所述直流平滑电路供电,使电梯进入休止模式;和逆变器运行开始控制部,在从所述休止模式恢复时,所述逆变器运行开始控制部对所述逆变器的运行开始进行控制,使得与电梯门厅呼叫发生在比所述电梯轿厢在所述休止模式期间待机的楼层低的楼层时相比,电梯门厅呼叫发生在比所述电梯轿厢在所述休止模式期间待机的楼层高的楼层时的使所述逆变器开始开关动作时的所述直流平滑电路的直流电压值更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休止模式恢复时,与电梯门厅呼叫发生在比所述电梯轿厢在所述休止模式期间待机的楼层低的楼层时相比,电梯门厅呼叫发生在比所述电梯轿厢在所述休止模式期间待机的楼层高的楼层的情况下,从开始向所述直流平滑电路供电起到所述逆变器的开关动作开始为止的时间更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休止模式恢复时,电梯门厅呼叫发生在比所述电梯轿厢在所述休止模式期间待机的楼层低的楼层的情况下和电梯门厅呼叫发生在比所述电梯轿厢在所述休止模式期间待机的楼层高的楼层的情况下,向所述直流平滑电路供应的电流的大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休止模式恢复时,电梯门厅呼叫发生在比所述电梯轿厢在所述休止模式期间待机的楼层低的楼层的情况下和电梯门厅呼叫发生在比所述电梯轿厢在所述休止模式期间待机的楼层高的楼层的情况下,从开始向所述直流平滑电路供电起到所述逆变器的开关动作开始为止的时间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2和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休止模式恢复时,与电梯门厅呼叫发生在比所述电梯轿厢在所述休止模式期间待机的楼层低的楼层时相比,电梯门厅呼叫发生在比所述电梯轿厢在所述休止模式期间待机的楼层高的楼层时的向所述直流平滑电路供应的电流的大小更小。
CN201110170551.9A 2010-06-25 2011-06-23 电梯 Active CN1022952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44405 2010-06-25
JP2010144405A JP5075947B2 (ja) 2010-06-25 2010-06-25 エレベー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5201A true CN102295201A (zh) 2011-12-28
CN102295201B CN102295201B (zh) 2014-02-05

Family

ID=45355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70551.9A Active CN102295201B (zh) 2010-06-25 2011-06-23 电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075947B2 (zh)
CN (1) CN10229520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0258A (zh) * 2013-01-04 2014-07-09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的电梯节能***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36250B2 (ja) * 2013-05-28 2018-06-06 東芝シュネデール・インバータ株式会社 インバータ装置
JP2014236622A (ja) * 2013-06-04 2014-12-15 三菱電機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電力供給制御装置および電力供給制御方法
CN104009739B (zh) * 2014-05-22 2016-10-26 湖南工业大学 一种待机自动断电开关的通断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401825B (zh) * 2014-10-21 2016-01-20 宁夏通宇电梯制造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驱动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EP3299322B1 (en) 2016-09-26 2022-08-03 KONE Corporation Passenger conveyor with deep sleep mode
CN115231399A (zh) * 2022-07-04 2022-10-25 惠州市远大电梯有限公司 节能电梯控制***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44191A (ja) * 2003-02-14 2004-09-02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電源制御装置
CN1767995A (zh) * 2004-03-30 2006-05-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控制装置
JP2007254069A (ja) * 2006-03-22 2007-10-04 Hitachi Ltd 省電力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WO2009013821A1 (ja) * 2007-07-25 2009-01-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10105757A (ja) * 2008-10-28 2010-05-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06744B2 (ja) * 2004-01-27 2011-01-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44191A (ja) * 2003-02-14 2004-09-02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電源制御装置
CN1767995A (zh) * 2004-03-30 2006-05-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控制装置
JP2007254069A (ja) * 2006-03-22 2007-10-04 Hitachi Ltd 省電力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WO2009013821A1 (ja) * 2007-07-25 2009-01-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10105757A (ja) * 2008-10-28 2010-05-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システ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0258A (zh) * 2013-01-04 2014-07-09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的电梯节能***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075947B2 (ja) 2012-11-21
JP2012006715A (ja) 2012-01-12
CN102295201B (zh) 2014-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95201B (zh) 电梯
JP5240685B2 (ja) エレベータ
RU2490201C2 (ru) Система питания лифта и здания с управлением вторичным источником питания
JP5393901B2 (ja) 充電装置
US9481549B2 (en) Regenerative electric power storage control system for elevators
JP2010538929A (ja) 救助運転回路を備えるエレベータ駆動システム
WO2007145628A1 (en)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system for driving a load
CN102795529A (zh) 电梯驱动***
CN103010868A (zh) 电梯节能***及其控制方法
US10144615B2 (en) Jolt-free elevator power transition
CN109748166A (zh) 电梯
JP5741686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2009035408A (ja) エレベータ
JP2002338151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7241490B2 (ja) エレベータ駆動装置用の自動救助及び充電システム
JP2012070575A (ja) 電力回生装置
JP5839873B2 (ja) ハイブリッド駆動型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2013234028A (ja) エレベーター
CN114314221A (zh) 曳引电梯***
JP5535352B1 (ja) エレベータ
CN214780026U (zh) 曳引电梯***
JP2006176257A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JP6713029B2 (ja) 充電器で充電されたバッテリを搬送設備の電源に活用する電源システム
CN110040587B (zh) 电梯节能调配装置
JP2013216424A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