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90063B - 光盘、光盘记录再生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盘、光盘记录再生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90063B
CN102290063B CN201110258088.3A CN201110258088A CN102290063B CN 102290063 B CN102290063 B CN 102290063B CN 201110258088 A CN201110258088 A CN 201110258088A CN 102290063 B CN102290063 B CN 1022900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bit pattern
introducing
data
reco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5808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90063A (zh
Inventor
中田浩平
宫下晴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900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00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900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00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45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009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of read or write signals
    • G11B20/10222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of read or write signals clock-related aspects, e.g. phase or frequency adjustment or bit synchronis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4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5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11B2020/1218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 G11B2020/1221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cluster, i.e. a data structure which consists of a fixed number of sectors or ECC block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6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265Control data, system data 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e. data used to access or process user data
    • G11B2020/1287Synchronisation pattern, e.g. VCO fiel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5Reproducing
    • G11B7/0053Reproducing non-user data, e.g. wobbled address, prepits, BC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光盘、光盘记录再生方法,即便使光盘的记录密度高密度化也能够稳定地进行数据的再生的引入区的位模式。本发明的光盘包括多个被分割为多个记录块的轨道。多个记录块分别包含引入区和数据区。在引入区中可记录规定的引入位模式,在数据区中可记录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对记录对象的数据已调制的多种位长的位模式。在此光盘中,多种位长的位模式中、与各位模式对应的空间频率的至少1个比OTF截止频率更高。记录在引入区中的引入位模式由多种位长的位模式中、除空间频率比OTF截止频率更高的位模式之外的位模式构成。

Description

光盘、光盘记录再生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8年11月20日、申请号为200880002231.9、发明名称为“光盘、光盘记录再生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信息记录介质中记录信息时的记录格式、及遵循该记录格式的信息的记录再生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正积极研究开发高密度的光盘。现在,例如提出并实用了Blu-ray Disc(蓝光光盘,BD),为了在数字广播的录制等中使用,正在构筑光盘作为重要的信息介质的地位(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此外,作为更高密度化的倾向,还研究开发了比BD更提高记录密度、扩大记录容量的光盘。
图17示出现有的记录格式的一个实例。按对每一规定的数据量进行纠错编码处理的块单位记录记录数据。块由用于在开头再生时的同步检测中使用的引入区(run-in area),和包含记录数据的数据区构成。数据区被分割为多个扇区,扇区被进一步分割为多个帧。各帧在开头配置有由规定的位模式(bit pattern)和各帧所固有的ID模式构成的帧同步模式。在帧同步模式后,记录着根据规定的调制码对记录数据调制后的位模式。
在目前实用中的BD中,采用1-7PP调制码,最短位长为2T。2T的空间频率接近光学的分辨率的界限,相当于BD的光学传递函数(OpticalTransfer Function:OTF)的截止频率的80%。如果设与各种位长关联可检测的最大振幅为100%,则2T的再生信号的振幅就会大大地降低到其的10%。
图18示出BD的光学分辨率和最短位长2T的关系。由于当最短位长接近OTF截止频率时,相邻的记录标志或间隔(space)也会进入光点内,所以不仅再生信号的振幅变小、而且还因码间干涉而产生波形失真。针对这样的振幅下降和波形失真,在现有的技术中,采用使用自适应均衡技术、维特比(Viterbi)解码等最大似然解码技术的PRML(部分响应最大似然,Partial Response Maximum Likelihood)技术,提高数据的检测精度。
图19示出现有的光盘装置1100的结构。光盘装置1100具有光头1001、电机1002、伺服器1003、地址再生电路1004、CPU 1005、引入产生电路1006、数据调制电路1007、记录控制电路1008、数据信号抽出电路1009、再生时钟产生PLL电路1010、自适应均衡电路1011、和数据解调电路1012。此外,在图中记载有以可再生的形式记录数据的光盘1000。
为了进行数据的记录再生,光头1001对光盘1000照射光束。电机1002使光盘1000以规定的转速旋转。
伺服器1003根据从光头1001得到的再生信号适当地控制光头1001的照射光束的位置及电机1002的转速。
地址再生电路1004再生所检测出的再生信号中所含有的、预先记录在光盘1000的轨道中的地址信息。
CPU 1005控制整体。
引入产生电路1006产生引入区的位模式。
数据调制电路1007产生对记录数据实施了纠错编码处理和调制的位模式。
记录控制电路1008控制光头1001的光束的强度,以便在指定的地址的块中记录引入位模式和记录数据的位模式。
数据信号抽出电路1009从再生信号中抽出基于记录数据的数据信号。
再生时钟产生PLL电路1010产生与抽出的数据信号位同步的再生时钟信号。
自适应均衡电路1011利用PRML技术适当地对含振幅下降和波形失真的数据信号进行二值化。
数据解调电路1012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对二值化的数据信号进行解调和纠错处理,得到再生数据。
为了在自适应均衡电路1011中有效地利用PRML技术,需要成为自适应均衡电路1011的工作计时的基准的再生时钟信号,并且,需要自适应均衡电路1011进行自适应引入控制。
再生时钟信号是与数据信号的位长同步的时钟信号,由以数据信号为输入信号的再生时钟产生PLL电路1010产生。通常,为了产生稳定的再生时钟信号,而使再生时钟产生PLL电路1010的响应特性在数据信号的平均的空间频率的几百分之一到几十分之一程度的频率下是合适的。
另一方面,从再生光盘1000的内周附近的数据的状态到通过进行光束的照射位置的移动来再生外周附近的数据时,在根据使光盘1000旋转的电机1002的转速和再生的半径位置,位长的频率大大变化的状况下,为了不损害向光盘1000上的数据的存取性,而要求在短时间内检测相对数据信号的同步位置。此时,再生时钟产生PLL电路1010的短时间内的频率及相位的引入性能为必需的。
相对于此,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兼容数据再生中的再生时钟产生PLL电路1010的稳定性及引入性能,设置用于在每一规定的块中有效地进行再生时钟产生PLL电路1010的引入的引入区。作为引入区的位模式,例如图17(A)所示,采用4T标志、4T间隔的同一长位连续的单一位模式。通过预先了解简易的位模式,就容易检测频率误差和相位误差,可短时间内进行稳定的再生时钟产生PLL电路1010的引入。
自适应均衡电路1011(图19)由均衡滤波电路、均衡滤波电路的滤波系数的自适应控制电路、和二值化均衡滤波电路的输出的维特比解码电路构成(均未图示)。
自适应控制电路适应地控制均衡滤波电路的滤波系数,以便使通过均衡滤波电路后的数据信号的信号振幅和波形失真的状态相对于各位长成为预先指定的目标振幅,即,使数据信号的频率特性接近预先指定的频率特性。由于数据信号的信号振幅和波形失真的状态主要依据进行记录时的条件而变化,所以使自适应控制电路的滤波系数的控制的响应特性非常低是适合的。但是,自适应控制电路如果完成充分地引入控制就具有效力,但是未完成的区间没有效力,在通过维特比解码电路解码数据时就会容易产生位错误。因此,与上述的再生时钟产生PLL电路1010相同,为了在变更光盘1000上的再生轨道位置时,成为能短时间内稳定地再生数据的状态,就需要短时间内的引入控制。
相对于此,过去,为了能进行自适应均衡电路1011的自适应引入控制,将上述的引入区的位模式作为上述预先指定的全部的目标振幅存在的位模式,并且为了确保上述再生时钟产生PLL电路1010的引入,使其作为简易的固定位模式。
图20示出图18所示的光学传递函数OTF下、且实施合适的均衡处理时的从2T到9T的各信号波形的理想的信号振幅,和理想的再生时钟信号中的同步取样点。在此图示的例子中,如图17(B)所示,为了使全部的目标振幅存在,使用最短位长下再生信号振幅为最小的2T、再生信号振幅为中间电平的3T、再生信号振幅为最大电平的6T这3种,并且,作为简易的固定位模式利用2T标志/2T间隔/3T标志/3T间隔/6T标志/6T间隔的总计22T的长度的位模式等。
图21示出2T标志/2T间隔/3T标志/3T间隔/6T标志/6T间隔的重复单位的数据信号的理想的信号波形、和理想的再生时钟信号下的同步取样点。由此,能在引入区内进行再生时钟产生PLL电路1010的引入和自适应均衡电路1011的自适应引入控制,能稳定地再生后续引入区而记录的数据。
非专利文献1:图解蓝光光盘读本欧姆公司
发明内容
近年来,接受所谓希望大幅地扩大记录容量的要求,正积极研讨具有比现有的BD的记录密度更高的记录密度的光盘。已知如果通过使记录标志的标志长及记录间的间隔变窄,来确保现有以上的记录容量的话,则最短位长即2T的空间频率会比OTF截止频率变得更高、2T的再生信号的振幅会成为0%。例如,图22示出2T的空间频率比OTF截止频率更高、且2T的再生信号的振幅为0的例子。
如此例所示,当针对比现有更高密度的光盘仍旧使用现有的引入区的位模式时,相当于2T及接近2T的标志/间隔的数据信号的波形大大失真、不能获得正确的位边界位置,不能稳定地进行再生时钟产生PLL电路1010的引入及自适应均衡电路1011的引入,存在上述这样的课题。
图23示出图22所示的光学传递函数OTF下、且实施合适的均衡处理时的从2T到9T的各信号波形的理想的信号振幅,和理想的再生时钟信号中的同步取样点。虽然能可识别地得到3T以上的各信号的振幅,但2T的信号振幅则会变为零,不能识别。图24示出此时的2T标志/2T间隔/3T标志/3T间隔/6T标志/6T间隔的重复单位的数据信号的理想的信号波形,和理想的再生时钟信号中的同步取样点。可知由于2T的信号振幅变为了零,所以正确地得到的标志和间隔的位边界仅仅是3T标志和3T间隔的边界、3T间隔和6T标志的边界、6T标志和6T间隔的边界。此外,在不能理想地记录2T标志和2T间隔的情况下,邻接2T的3T、或6T的波形大大失真,因其的影响,3T标志和3T间隔的边界、及6T标志和6T间隔的边界就会偏移,不能正确地得到。而且,最坏的情形,不能进行再生时钟产生PLL电路1010的引入及自适应均衡电路1011的引入,变得不能再生。
此外,由于现有的引入区的位模式是简易的固定模式的重复,所以存在在数据解调电路1012中不能获得解调数据的同步、长区间连续进行、数据会发生错误的课题。由于不能特定引入区中的正确的位置、再生时钟产生PLL电路1010的引入及自适应均衡电路1011的引入不充分,所以会发生不能检测表示后续引入区记录的数据开头的帧0的帧同步模式的情形。
鉴于上述课题进行本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最短位长比OTF截止频率更高的情况下也能实现再生时钟产生PLL电路和自适应均衡电路的稳定引入,此外,即使在再生时钟产生PLL电路和自适应均衡电路的引入不充分的情况下也能使数据的连续错误不发生的、具有引入区的位模式的光盘。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引入区的位模式的光盘再生装置、光盘记录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光盘,包括多个被分割为多个记录块的轨道,上述多个记录块分别包含引入区和数据区,在上述引入区中可记录规定的引入位模式,在上述数据区中可记录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对记录对象的数据已调制的多种位长的位模式,作为遵循上述规定的调制规则的多种位长的位模式中、与各位模式对应的空间频率的至少1个比截止频率更高的光盘,其中上述截止频率被定为光学传递函数(Optical Transfer Function:OTF)的增益变为0倍的频率,记录在上述引入区中的引入位模式由上述多种位长的位模式中、除空间频率比上述OTF截止频率更高的位模式之外的位模式构成。
上述引入位模式也可以由上述多种位长的位模式中、除空间频率比上述OTF截止频率更高的位长的位模式之外的、且从照射规定的光束时的反射光得到的上述引入位模式的再生信号的信号振幅变成最大的位长以下的位模式构成。
上述引入位模式也可以由包含n为自然数时、差为nT以下的位长的位模式的组合及差为(n+1)以上的位长的位模式的组合双方的位模式构成。
上述引入位模式中、距上述引入区的开始端规定长度的部分也可以由比距上述引入区的开始端规定长度以后的部分更短的位长的频度高的模式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光盘,包括多个被分割为多个记录块的轨道,上述多个记录块的分别包含引入区和数据区,在上述引入区中可记录规定的引入位模式,在上述数据区中可记录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对记录对象的数据已调制的多种位长的位模式,作为当设多种位长的位模式的最短标志长为TMnm、最短间隔长为TSnm、对上述轨道进行照射的激光波长为λnm、对上述激光进行聚光的物镜的数值孔径为NA时,成为TM+TS<λ÷(2×NA)的光盘,其中,记录在上述引入区中的引入位模式由上述多种位长的位模式中、除成为λ÷(2×NA)÷2以下的长度的位长的位模式以外的位模式构成。
对上述轨道进行照射的激光波长λ也可以为400~410nm。
上述物镜的数值孔径(NA,Numerical Aperture)也可以是0.84~0.86。
上述最短标志长和上述最短间隔长的总长(TM+TS)也可以为小于238.2nm(405/(2×0.85)。
也可以上述记录对象的数据使用1-7调制规则进行调制,上述最短标志长是2T、且最短间隔长是2T。
根据本发明的再生方法,再生记录在上述的光盘中的数据,包含:对再生记录在上述光盘的上述轨道中的位模式的再生信号进行检测的步骤,产生与上述再生信号的位相位同步的时钟信号的步骤,输出在自适应均衡上述再生信号后进行二值化的二值化信号的步骤,以及通过在上述数据区中根据上述规定的调制规则解调上述二值化信号来抽出上述记录数据的步骤;产生上述时钟信号的步骤,在上述引入区中以比上述数据区更高的增益进行上述再生信号和上述时钟信号的相位同步的引入控制,输出上述二值化信号的步骤,在上述引入区中以比上述数据区更高的增益进行自适应均衡的引入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再生方法,再生记录在上述的光盘中的数据,包含:检测再生记录在上述光盘的上述轨道中的位模式的再生信号的步骤,产生与上述再生信号的位相位同步的时钟信号的步骤,输出在自适应均衡上述再生信号后进行二值化的二值化信号的步骤,以及通过在上述数据区中根据上述规定的调制规则解调上述二值化信号来抽出上述记录数据的步骤;产生上述时钟信号的步骤,在上述引入区中以比上述数据区更高的增益进行上述再生信号和上述时钟信号的相位同步的引入控制,输出上述二值化信号的步骤,在上述引入区中以比上述数据区更高的增益进行自适应均衡的引入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记录方法,对上述的光盘记录上述记录数据,其中包括:产生上述引入位模式的步骤,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调制上述记录对象的数据,进一步产生按每一规定的帧长***规定的帧同步模式的数据位模式的步骤,以及在各记录块的引入区中将上述引入位模式记录在上述光盘中,在数据区中将上述数据位模式记录在上述光盘中的步骤;上述引入位模式由上述多种位长的位模式中、除空间频率比上述OTF截止频率更高的位模式之外的位模式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记录方法,对上述的光盘记录上述记录数据,其中包括:产生上述引入位模式的步骤,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调制上述记录对象的数据,进一步产生按每一规定的帧长***规定的帧同步模式的数据位模式的步骤,以及在各记录块的引入区中将上述引入位模式记录在上述光盘中,在数据区中将上述数据位模式记录在上述光盘中的步骤;上述引入位模式由上述多种位长的位模式中、除空间频率比上述OTF截止频率更高的位模式之外的位模式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光盘,包括多个被分割为多个记录块的轨道,上述多个记录块分别包含引入区和数据区,在上述引入区中记录规定的引入位模式,在上述数据区中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调制上述记录数据、并且记录按每一规定的帧长***规定的帧同步模式的位模式;其中,记录在上述引入区中的引入位模式含有由比记录在上述数据区中的位模式中所含有的最长位长及帧同步模式的位长更长的位模式构成的引入同步模式。
上述引入位模式含有多个上述引入同步模式,多个引入同步模式可以是互不相同的位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再生方法,从上述的光盘中再生上述记录数据,其中包括:检测再生记录在上述光盘的上述轨道中的位模式的再生信号的步骤,输出二值化上述再生信号的二值化信号的步骤,从上述二值化信号中检测出上述引入区中所含有的引入同步模式的步骤,从上述二值化信号中检测出上述数据区中所含有的帧同步模式的步骤,以及通过在上述数据区中根据上述规定的调制规则解调上述二值化信号来抽出上述记录数据的步骤;抽出上述记录数据的步骤,在各记录块的引入区中通过上述引入同步检测步骤检测引入同步模式,在续接引入区的数据区的开头附近通过上述帧同步检测步骤不能检测出帧同步模式的时候,以通过上述引入同步检测步骤检测出引入同步模式的计时为基准进行数据区的解调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记录方法,对上述的光盘记录上述记录数据,其中包括:产生上述引入位模式的步骤,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调制上述记录数据,进一步产生按每一规定的帧长***规定的帧同步模式的数据位模式的步骤,以及在各记录块的引入区中将上述引入位模式记录在上述光盘中,在数据区中将上述数据位模式记录在上述光盘中的步骤;上述引入位模式包含由比记录在上述数据区中的数据位模式中所含有的最长位长及帧同步模式的位长更长的位模式构成的引入同步模式。
并且,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光盘包括多个被分割为多个记录块的轨道,上述多个记录块分别包含引入区和数据区,在上述引入区中记录规定的引入位模式,在上述数据区中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调制记录数据、并且记录按每一规定的帧长***规定的帧同步模式的位模式;其中,记录在上述引入区中的引入位模式含有由比记录在上述数据区中的位模式中所含有的最长位长及帧同步模式的位长更长的位模式构成的引入同步模式。
此外,也可以上述引入位模式包含多个上述引入同步模式,多个引入同步模式是互不相同的位模式。
本发明的光盘包括多个被分割为多个记录块的轨道,上述多个记录块分别包含引入区和数据区,在上述引入区中记录规定的引入位模式,在上述数据区中记录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调制了记录数据的位模式,作为遵循上述规定的调制规则的位模式的最短位的空间频率比OTF的增益变为0倍的截止频率更高的光盘;其中,记录在上述引入区中的引入位模式由根据上述规定的调制规则产生的位长中、除空间频率比上述OTF截止频率更高的位长之外的位模式构成。
此外,上述引入位模式也可以由根据上述规定的调制规则产生的位长中、除空间频率比上述OTF截止频率更高的位长的位长之外的、且具有OTF的增益为最大的空间频率的位长以下的模式构成。
此外,上述引入位模式也可以由含位长差小的相互组合模式和位长差大的相互组合模式双方的模式构成。
此外,上述引入位模式也可以由规定的长度中、前半段短的位长频度高的模式构成。
本发明的光盘再生装置,从光盘中再生上述记录数据,该光盘包括多个被分割为多个记录块的轨道,上述多个记录块分别包含引入区和数据区,在上述引入区中记录规定的引入位模式,在上述数据区中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调制记录数据、并且记录按每一规定的帧长***规定的帧同步模式的位模式,记录在上述引入区中的引入位模式含有由比记录在上述数据区中的位模式中所含有的最长位长及帧同步模式的位长更长的位模式构成的引入同步模式;其中,该光盘再生装置的特征在于,由检测再生记录在上述光盘的上述轨道中的位模式的再生信号的再生信号检测机构,输出将上述再生信号二值化了的二值化信号的二值化机构,从上述二值化信号中检测出上述引入区中所含有的引入同步模式的引入同步检测机构,从上述二值化信号中检测出上述数据区中所含有的帧同步模式的帧同步检测机构,以及通过在上述数据区中根据上述规定的调制规则解调上述二值化信号来抽出上述记录数据的解调机构构成;上述解调机构,在各记录块的引入区中通过上述引入同步检测机构检测引入同步模式,在续接引入区的数据区的开头附近通过上述帧同步检测机构不能检测出帧同步模式的时候,以通过上述引入同步检测机构检测出引入同步模式的计时为基准进行数据区的解调处理。
本发明的光盘再生装置,从光盘中再生上述记录数据,该光盘包括多个被分割为多个记录块的轨道,上述多个记录块分别包含引入区和数据区,在上述引入区中记录规定的引入位模式,在上述数据区中记录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调制记录数据的位模式,遵循上述规定的调制规则的位模式的最短位的空间频率比OTF的增益变为0倍的截止频率更高,记录在上述引入区中的引入位模式由根据上述规定的调制规则产生的位长中、除空间频率比上述OTF截止频率更高的位长之外的模式构成;其中,该光盘再生装置的特征在于,由检测再生记录在上述光盘的上述轨道中的位模式的再生信号的再生信号检测机构,产生与上述再生信号的位相位同步的时钟信号的时钟产生机构,输出在自适应均衡上述再生信号后进行二值化的二值化信号的自适应均衡机构,以及通过在上述数据区中根据上述规定的调制规则解调上述二值化信号来抽出上述记录数据的解调机构构成,上述时钟产生机构,在上述引入区中以比上述数据区更高的增益进行上述再生信号和上述时钟信号的相位同步的引入控制,上述自适应均衡机构,在上述引入区中以比上述数据区更高的增益进行自适应均衡的引入控制。
本发明的光盘记录装置,对光盘记录上述记录数据,该光盘包括多个被分割为多个记录块的轨道,上述多个记录块分别包含引入区和数据区,在上述引入区中记录规定的引入位模式,在上述数据区中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调制记录数据、并且记录按每一规定的帧长***规定的帧同步模式的位模式;其中,该光盘记录装置特征在于,由产生上述引入位模式的引入位模式产生机构,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调制上述记录数据,并且产生按每一规定的帧长***规定的帧同步模式的数据位模式的数据位模式产生机构,以及在各记录块的引入区中将上述引入位模式记录在上述光盘中,在数据区中将上述数据位模式记录在上述光盘中的记录机构构成,由上述引入位模式产生机构产生的引入位模式包含由比记录在上述数据区中的数据位模式中所含有的最长位长及帧同步模式的位长更长的位模式构成的引入同步模式。
本发明的光盘记录装置,对光盘记录上述记录数据,该光盘包括多个被分割为多个记录块的轨道,上述多个记录块分别包含引入区和数据区,在上述引入区中记录规定的引入位模式,在上述数据区中记录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调制记录数据的位模式,遵循上述规定的调制规则的位模式的最短位的空间频率比OTF的增益变为0倍的截止频率更高;其中,该光盘记录装置特征在于,由产生上述引入位模式的引入位模式产生机构,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调制上述记录数据、并且产生按每一规定的帧长***规定的帧同步模式的数据位模式的数据位模式产生机构,以及在各记录块的引入区中将上述引入位模式记录在上述光盘中,在数据区中将上述数据位模式记录在上述光盘中的记录机构构成;由上述引入位模式产生机构产生的引入位模式由根据上述规定的调制规则产生的位长中、除空间频率比上述OTF截止频率更高的位长之外的模式构成。
本发明的光盘再生方法,从光盘中再生上述记录数据,该光盘包括多个被分割为多个记录块的轨道,上述多个记录块分别包含引入区和数据区,在上述引入区中记录规定的引入位模式,在上述数据区中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调制记录数据、并且记录按每一规定的帧长***规定的帧同步模式的位模式,记录在上述引入区中的引入位模式含有由比记录在上述数据区中的位模式中所含有的最长位长及帧同步模式的位长更长的位模式构成的引入同步模式;其中,该光盘再生方法特征在于,由检测再生记录在上述光盘的上述轨道中的位模式的再生信号的再生信号检测步骤,输出将上述再生信号二值化了的二值化信号的二值化步骤,从上述二值化信号中检测出上述引入区中所含有的引入同步模式的引入同步检测步骤,从上述二值化信号中检测出上述数据区中所含有的帧同步模式的帧同步检测步骤,以及通过在上述数据区中根据上述规定的调制规则解调上述二值化信号来抽出上述记录数据的解调步骤构成;上述解调步骤,在各记录块的引入区中通过上述引入同步检测步骤检测引入同步模式,在续接引入区的数据区的开头附近通过上述帧同步检测步骤不能检测出帧同步模式的时候,以通过上述引入同步检测步骤检测出引入同步模式的计时为基准进行数据区的解调处理。
本发明的光盘再生方法,从光盘中再生上述记录数据,该光盘包括多个被分割为多个记录块的轨道,上述多个记录块分别包含引入区和数据区,在上述引入区中记录规定的引入位模式,在上述数据区中记录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调制记录数据的位模式,遵循上述规定的调制规则的位模式的最短位的空间频率比OTF的增益变为0倍的截止频率更高,记录在上述引入区中的引入位模式由根据上述规定的调制规则产生的位长中、除空间频率比上述OTF截止频率更高的位长之外的模式构成;其中,该光盘再生方法特征在于,由检测再生记录在上述光盘的上述轨道中的位模式的再生信号的再生信号检测步骤,产生与上述再生信号的位相位同步的时钟信号的时钟产生步骤,输出在自适应均衡上述再生信号后进行二值化的二值化信号的自适应均衡步骤,以及通过在上述数据区中根据上述规定的调制规则解调上述二值化信号来抽出上述记录数据的解调步骤构成;上述时钟产生步骤,在上述引入区中以比上述数据区更高的增益进行上述再生信号和上述时钟信号的相位同步的引入控制,上述自适应均衡步骤,在上述引入区中以比上述数据区更高的增益进行自适应均衡的引入控制。
本发明的光盘记录方法,对光盘记录上述记录数据,该光盘包括多个被分割为多个记录块的轨道,上述多个记录块分别包含引入区和数据区,在上述引入区中记录规定的引入位模式,在上述数据区中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调制记录数据、并且记录按每一规定的帧长***规定的帧同步模式的位模式,其中,该光盘记录方法特征在于,由产生上述引入位模式的引入位模式产生步骤,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调制上述记录数据,并且产生按每一规定的帧长***规定的帧同步模式的数据位模式的数据位模式产生步骤,以及在各记录块的引入区中将上述引入位模式记录在上述光盘中,在数据区中将上述数据位模式记录在上述光盘中的记录步骤构成;由上述引入位模式产生步骤产生的引入位模式包含由比记录在上述数据区中的数据位模式中所含有的最长位长及帧同步模式的位长更长的位模式构成的引入同步模式。
本发明的光盘记录方法,对光盘记录上述记录数据,该光盘包括多个被分割为多个记录块的轨道,上述多个记录块分别包含引入区和数据区,在上述引入区中记录规定的引入位模式,在上述数据区中记录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调制记录数据的位模式,遵循上述规定的调制规则的位模式的最短位的空间频率比OTF的增益变为0倍的截止频率更高;其中,该光盘记录方法特征在于,由产生上述引入位模式的引入位模式产生步骤,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调制上述记录数据、并且产生按每一规定的帧长***规定的帧同步模式的数据位模式的数据位模式产生步骤,以及在各记录块的引入区中将上述引入位模式记录在上述光盘中,在数据区中将上述数据位模式记录在上述光盘中的记录步骤构成;由上述引入位模式产生步骤产生的引入位模式由根据上述规定的调制规则产生的位长中、除空间频率比上述OTF截止频率更高的位长之外的模式构成。
本发明的集成电路,从由光盘中再生的再生信号中再生上述记录数据,该光盘包括多个被分割为多个记录块的轨道,上述多个记录块分别包含引入区和数据区,在上述引入区中记录规定的引入位模式,在上述数据区中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调制记录数据、并且记录按每一规定的帧长***规定的帧同步模式的位模式,记录在上述引入区中的引入位模式含有由比记录在上述数据区中的位模式中所含有的最长位长及帧同步模式的位长更长的位模式构成的引入同步模式;其中,该集成电路特征在于,由输出将上述再生信号二值化了的二值化信号的二值化机构,从上述二值化信号中检测出上述引入区中所含有的引入同步模式的引入同步检测机构,从上述二值化信号中检测出上述数据区中所含有的帧同步模式的帧同步检测机构,以及通过在上述数据区中根据上述规定的调制规则解调上述二值化信号来抽出上述记录数据的解调机构构成;上述解调机构,在各记录块的引入区中通过上述引入同步检测机构检测引入同步模式,在续接引入区的数据区的开头附近通过上述帧同步检测机构不能检测出帧同步模式的时候,以通过上述引入同步检测机构检测出引入同步模式的计时为基准进行数据区的解调处理。
本发明的集成电路,从由光盘中再生的再生信号中再生上述记录数据,该光盘包括多个被分割为多个记录块的轨道,上述多个记录块分别包含引入区和数据区,在上述引入区中记录规定的引入位模式,在上述数据区中记录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调制记录数据的位模式,遵循上述规定的调制规则的位模式的最短位的空间频率比OTF的增益变为0倍的截止频率更高,记录在上述引入区中的引入位模式由根据上述规定的调制规则产生的位长中、除空间频率比上述OTF截止频率更高的位长之外的模式构成;其中,该集成电路特征在于,由产生与上述再生信号的位相位同步的时钟信号的时钟产生机构,输出在自适应均衡上述再生信号后进行二值化的二值化信号的自适应均衡机构,以及通过在上述数据区中根据上述规定的调制规则解调上述二值化信号来抽出上述记录数据的解调机构构成;上述时钟产生机构,在上述引入区中以比上述数据区更高的增益进行上述再生信号和上述时钟信号的相位同步的引入控制,上述自适应均衡机构,在上述引入区中以比上述数据区更高的增益进行自适应均衡的引入控制。
本发明的集成电路,对光盘产生记录上述记录数据的记录信号,该光盘包括多个被分割为多个记录块的轨道,上述多个记录块分别包含引入区和数据区,在上述引入区中记录规定的引入位模式,在上述数据区中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调制记录数据、并且记录按每一规定的帧长***规定的帧同步模式的位模式;其中,该集成电路特征在于,由产生上述引入位模式的引入位模式产生机构,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调制上述记录数据,并且产生按每一规定的帧长***规定的帧同步模式的数据位模式的数据位模式产生机构,以及在各记录块的引入区中将上述引入位模式记录在上述光盘中,在数据区中将上述数据位模式作为上述记录信号输出的记录机构构成;由上述引入位模式产生机构产生的引入位模式包含由比上述数据位模式中所含有的最长位长及帧同步模式的位长更长的位模式构成的引入同步模式。
本发明的集成电路,对光盘产生记录上述记录数据的记录信号,该光盘包括多个被分割为多个记录块的轨道,上述多个记录块分别包含引入区和数据区,在上述引入区中记录规定的引入位模式,在上述数据区中记录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调制记录数据的位模式,遵循上述规定的调制规则的位模式的最短位的空间频率比OTF的增益变为0倍的截止频率更高;其中,该集成电路特征在于,由产生上述引入位模式的引入位模式产生机构,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调制上述记录数据、并且产生按每一规定的帧长***规定的帧同步模式的数据位模式的数据位模式产生机构,以及在各记录块的引入区中将上述引入位模式记录在上述光盘中,在数据区中将上述数据位模式作为上述记录信号输出的记录机构构成;由上述引入位模式产生机构产生的引入位模式由根据上述规定的调制规则产生的位长中、除空间频率比上述OTF截止频率更高的位长之外的模式构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在引入区的位模式中配置比存在于数据区中的位长更长的位长的引入同步模式,即使PLL电路的相位同步引入和自适应均衡电路的自适应引入控制不充分,也能容易地检测具有长的位长的引入同步模式,也能以引入同步模式检测位置为基准进行后续引入区的数据的解调,能防止数据的连续错误的发生。
此外,在最短位的空间频率比OTF的增益成为0倍的截止频率更高的高密度记录中,通过由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产生的位长中、除空间频率比OTF截止频率更高的位长之外的模式构成记录在引入区中的引入位模式,就容易地从再生信号中获得引入位模式中的所有的标志/间隔的边界位置,能稳定地进行PLL电路的引入及自适应均衡电路的引入。
此外,通过由根据上述规定的调制规则产生的位长中、除空间频率比上述OTF截止频率更高的位长的位长之外的、且具有OTF的增益为最大的空间频率的位长以下的模式构成上述引入位模式,或作为含位长差小的相互组合模式和位长差大的相互组合模式双方的模式构成上述引入位模式,对空间频率比OTF截止频率更高的位长的位模式以外适当地进行自适应均衡电路的引入,抑制空间频率低的位模式引起的数据错误,同时能稳定地控制对空间频率比OTF截止频率更高的位模式的自适应均衡。
此外,引入区中,由于前半段由短的位长的频度高的模式构成,所以多数存在标志/间隔边界,大量得到用于控制PLL电路中的通道时钟信号和再生信号的相位的计时信息,容易进行引入控制。PLL电路的引入稳定后,在后半区中能使用稳定的通道时钟信号进行正确的自适应均衡电路的引入。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根据实施方式1的光盘1的物理结构。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光盘1的记录格式的图。
图3是表示根据实施方式2的光盘250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光盘装置250的记录工作的时序图。
图5是表示光盘装置250的再生工作的时序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光盘的记录格式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光盘装置650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8是表示光盘装置650的数据再生工作的时序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光盘的记录格式的图。
图10是表示长度20T的位模式的组合的图。
图11是表示长度22T的位模式的组合的图。
图12是表示长度30T的位模式的组合的图。
图13是表示长度30T的位模式的组合的图。
图14(A)是表示现有的记录密度的BD的例子的图,(B)是表示比BD更高密度磁盘的例子的图。
图15是表示BD的块153的格式的图。
图16是表示块153中的、引出区及保护区的模式的详情的图。
图17是表示现有的记录格式的一个实例的图。
图18是表示BD的光学分辨率和最短位长2T的关系的图。
图19是表示现有的光盘装置1100的结构的图。
图20是表示图18所示的光学传递函数OTF时的从2T到9T的各信号波形的理想的信号振幅,和理想的再生时钟信号中的同步取样点的图。
图21是表示2T标志/2T间隔/3T标志/3T间隔/6T标志/6T间隔的重复单位的数据信号的理想的信号波形,和理想的再生时钟信号中的同步取样点图。
图22是表示2T的空间频率比OTF截止频率更高、且2T的再生信号的振幅为0的例子的图。
图23是表示图22所示的光学传递函数OTF时的从2T到9T的各信号波形的理想的信号振幅,和理想的再生时钟信号中的同步取样点的图。
图24是表示2T标志/2T间隔/3T标志/3T间隔/6T标志/6T间隔的重复单位的数据信号的理想的信号波形,和理想的再生时钟信号中的同步取样点图。
符号说明
1、200  光盘
201  光头
202  电机
203  伺服电路
204  地址再生电路
205  CPU
206  引入产生电路
207  数据调制电路
208  记录控制电路
209  数据信号抽出电路
210  再生时钟产生PLL电路
211  自适应均衡电路
212  数据解调电路
213  引入同步检测电路
250  光盘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相关的光盘或光盘装置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盘1的物理结构。在圆盘状的光盘1中例如以螺旋状形成多个轨道2,在各轨道2中形成细分的多个扇区。再有,如后所述,在各轨道2中以预定的尺寸的块3为单位记录数据。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盘1的记录格式的图。
以按每一规定的数据量进行纠错编码处理的块3为单位,将数据记录在轨道2中。在轨道2中按块单位分配块地址。
块3由在开头用于再生时的同步检测用的引入区101和含记录数据的数据区102构成。数据区102被分割为多个扇区103,各扇区103被进一步分割为多个帧104。在各帧104的开头配置帧同步模式105。在帧同步模式105之后,记录根据规定的调制码进行了记录数据的调制的位模式。位模式由从2T到8T的位长的组合表示。
帧同步模式105由规定的位模式(3T/9T/9T)及规定的长度的同步ID模式106构成。为了识别帧同步模式105,使用未包含在调制记录数据后的位模式中的9T。通过检测3T/9T/9T,判定其后续的同步ID模式106,就能特定再生中的帧的编码。
引入区101按规定的位长被分割为3个区间(位模式)107,在邻接的2个区间之间***引入同步模式0或引入同步模式1。
3个区间107的任何一个都含有多个以2T/2T/3T/3T/6T/6T为1单位的模式。重复含有该1单位的模式。
在上述的1单位的模式中含有“2T”。为此,当光盘装置再生此重复的模式时,在2T的空间频率比OTF截止频率更低的情况下(图18)就能得到图21所示的信号波形,在2T的空间频率比OTF截止频率更高的情况下(图22)就成为图24所示的2T的振幅变为0的信号波形。
如上述说明所表明的,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盘1的最短位模式的位长,既可以与现有的光盘的相同,也可以比现有的光盘的短。在将记录标志的最短位模式的位长设定得比现有的光盘的更短的情况下,意味着信息记录层每一层的记录容量被扩展了的光盘。
利用在再生该光盘1时记录的标志和间隔的边界位置检测位同步的情况下,如果2T的振幅变为零,与2T关联的边界位置则不能用于位同步的检测中,用于检测位同步所需的信息量就会不足。如果在引入区中仍不能正确地检测位同步,则不能检测数据区的开头的帧0的帧同步模式,开头的1帧或2帧的区间的数据就会发生错误。
因此,在图2所示的本实施方式中,在引入区101设置3个区间107,同时在最初的2个区间之间配置引入同步模式0,在接着的2个区间之间配置引入同步模式1。如此配置的理由是为了能一定检测到引入区101。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引入同步模式0及引入同步模式1,分别配置多个比较长的位模式。由此,光盘装置就很难发生误检测。
此外,通过在最初的2个区间之间配置引入同步模式0,在其接着的2个区间之间配置引入同步模式1,光盘装置就能确实地特定正在读入现在的哪个位置。由此,能更确实地防止误检测。
在此,更详细地说明引入同步模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入同步模式0是13T/13T/11T/11T/6T/6T的位模式,引入同步模式1是13T/11T/11T/13T/6T/6T的位模式。通过使用比数据区中的帧同步模式位长更长的13T和11T,形成可确保模式内的位长之差为2T的模式,即使此时刻的位同步频率偏移也能进行正确的模式检测及位同步位置的检测。
此外,由于以与重复模式较大不同的模式在规定的位置***,所以能从引入位模式中容易地检测出,就能正确地从不是数据区中而是引入区的再生中预测帧0的开头位置。并且,由于设置2个引入同步模式,所以即使在未能检测引入同步模式0的情况下,如果能检测引入同步模式1的话也就能预测帧0的开头位置,此外,通过使用双方,就能进一步提高帧0的开头位置的预测的准确度。
再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记录格式的结构、引入区的位模式的例子,但不限于此。
(实施方式2)
图3是表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250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3所示的光盘装置250能进行从光盘200再生数据及向光盘200的记录数据这两方面的工作。但是,这是例子,只要能进行数据的再生及记录的至少一个即可。
光盘250包括:光头201、电机202、伺服电路203、地址再生电路204、CPU 205、引入产生电路206、数据调制电路207、记录控制电路208、数据信号抽出电路209、再生时钟产生PLL电路210,自适应均衡电路211、数据解调电路212以及引入同步检测电路213。
将伺服电路203、地址再生电路204、CPU 205、引入产生电路206、数据调制电路207、记录控制电路208、数据信号抽出电路209、再生时钟产生PLL电路210,自适应均衡电路211、数据解调电路212以及引入同步检测电路213作为1个芯片电路(光盘控制器)240安装。再有,它们也可以不全都为1个芯片。例如,可以不包含伺服电路230。或者可以将地址再生电路204装入光头201内。并且,也可以不将它们作成1个芯片,分别作为单个的电路来设计。
光盘200具有记录数据的轨道,在轨道上按照上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示的记录格式记录数据。另外,光盘200本身是可从光盘装置250上拆卸的,不是光盘装置250的构成要素。
光头201对光盘200照射光束,一面扫描轨道一面检测来自光盘200的反射光量并输出电信号。
电机202使光盘200以指定的转速旋转。
伺服电路203从上述电信号中抽出与光束向轨道聚光状态相对应的伺服误差信号,使用伺服误差信号,进行控制以使光头201的轨道中的光束的聚光状态、轨道的扫描状态成为最佳状态。此外,将照射光束的光盘200上的半径位置及电机202的转速控制在最佳。
地址再生电路204从上述电信号中抽出含有预先记录在光盘200的轨道中的地址信息的地址信号,从地址信号中再生地址信息,还检测相对于光盘200的轨道上的块的同步位置。
CPU 205一面从地址再生电路204中获取地址信息,一面检索进行数据的记录及再生的块,发出记录工作、再生工作的指示。向光盘200记录数据由引入产生电路206、数据调制电路207、记录控制电路208执行。数据的再生由数据信号抽出电路209、再生时钟产生PLL电路210、自适应均衡电路211、数据解调电路212和引入同步检测电路213执行。
接着,说明光盘装置250的记录工作。图4是表示光盘装置250的记录工作的时序图。
引入产生电路206产生在引入区记录的引入区位模式。引入区位模式是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作为图2所示的引入区101示出的位模式。在以由地址再生电路204检测出的块同步位置为基准的引入区的区间中对记录控制电路208输出该位模式。
作为记录数据的前期准备,数据调制电路207产生对记录数据实施过规定的纠错编码处理的纠错码(ECC)数据,在记录实际中按照规定的调制规则顺序调制ECC数据。此外,进行调制时,按每一帧***帧同步模式。在以由地址再生电路204检测出的块同步位置为基准的数据区的区间中对记录控制电路208输出产生的数据区位模式。
当记录控制电路208从CPU 205接受记录的指示时,就在具有指定的地址的块的引入区中选择从引入产生电路206得到的引入区位模式作为记录信号,在数据区中选择从数据调制电路207中得到数据区位模式作为记录信号,通过根据记录信号控制光头201的光束的强度,在光盘200的规定的块中记录位模式。
接着,说明光盘装置250的再生工作。图5是表示光盘装置250的再生工作的时序图。
数据信号抽出电路209从由光头201检测出的电信号中抽出与在光盘200的轨道上记录的标志和间隔相对应的数据信号(图中的“再生信号”)。
再生时钟产生PLL电路210产生与上述数据信号相位同步的再生时钟信号。再生时钟产生PLL电路210按图5的“PLL控制”所示,在数据未被记录的未记录区间成为保持状态。
当再生信号进入含有记录的块的引入区的信息的状态时,“PLL控制”就成为进行引入工作的状态。通过利用引入位模式的重复模式,就如图5的“再生时钟频率”所示的、首先进行频率的引入。如果使频率差不多一致,则成为相位同步的相位引入的状态,直到变成数据区之前,结束相位引入,在以后数据区中按维持相位锁定状态的方式工作。
光盘200的记录密度如图18所示,在2T的空间频率比OTF截止频率更低的情况下,由于引入区的数据信号如图21所示,可获得所有的标志/间隔的边界位置,所以能充分确保再生时钟产生PLL电路210中的控制增益。由此,如作为图5的“再生时钟频率”中的变动所示的,能提高引入性能、在引入区的早期阶段中到相位引入为止结束,相对于数据区的开头的计时能确保充分的空余时间。
另一方面,光盘200的记录密度如图22所示,在2T的空间频率比OTF截止频率更高的情况下,引入区的数据信号如图24所示,未获得与2T相关联的边界位置,再生时钟产生PLL电路210中的控制增益就不充足了。此外由于因码间干涉还容易发生信号波形失真,所以为了获取再生时钟产生PLL电路210的稳定性,就必须进一步降低增益。其结果,如作为图5的“再生时钟频率”的变动所示的,引入性能降低,频率引入、相位引入都需要长的时间,相对于数据区的开头的计时很难确保充分的空余时间。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自适应均衡电路211解决上述问题。即自适应均衡电路211进行均衡滤波处理、均衡滤波的滤波系数的自适应控制处理、及二值化均衡滤波电路的输出的维特比解码处理3个处理。这些既可以作为软件处理实现,也可以作为进行各个处理的电路实现。下面说明分别作为电路进行安装的情形。
关于2T的空间频率比OTF截止频率更低时(图18)的均衡滤波电路的输出信号,从2T到9T的各信号振幅和再生时钟信号下的取样点成为图20所示的波形图的状态为目标。自适应控制电路控制滤波系数以使均衡滤波电路的输出信号的振幅及相位接近目标电平。维特比解码电路,通过比较均衡滤波电路的输出信号和图20所示的目标波形进行最大似然解码,作为在标志和间隔中二值化的二值信号输出。
由于自适应控制电路在数据信号和再生时钟信号的频率偏移较大的情况下,不能获得相对于目标电平的振幅和相位的正确的误差,所以如图5的“自适应均衡控制”所示,直到估计再生时钟产生PLL电路210的引入完成的规定的计时,都保持此工作。如果为规定的计时则解除保持,开始自适应均衡控制的引入,在数据区的开头附近完成引入,维持锁定状态,如此这样工作。
另一方面,由于光盘200的记录密度更高,所以在2T的空间频率比OTF截止频率更高的情况下(图22),由于上述的再生时钟产生PLL电路210的引入可能性低,所以即使在自适应控制电路中也容易产生控制的误差,引入工作会变得不稳定。伴随于此,自适应控制电路没能充分完成引入期间,通过维特比解码电路的二值化信号的输出也会大量含有错误。
如上所述,在提高记录密度地情况下,最坏的情形,由于在引入区内未完成再生时钟产生PLL电路210和自适应均衡电路211的引入,所以不能检测帧0的帧同步模式,从开头的1帧到2帧程度的数据全都会出错。
因此,引入同步检测电路213进行图2所示的引入同步模式0及引入同步模式1的检测,输出引入同步模式检测信号。引入同步模式的检测,在13T和11T的组合的部分进行,长度的比为13∶13∶11∶11的情形作为引入同步模式0检测。另一方面,长度的比为13∶11∶11∶13的情形作为引入同步模式1检测。引入同步模式0及引入同步模式1是与前后的重复模式明显不同的模式,而且由于是空间频率相比于OTF截止频率低很多的位模式,所以难以受码间干涉的影响,如前所述,即使再生时钟产生PLL电路210和自适应均衡电路211的引入状态不充分,也能容易地检测出。此外,引入同步模式分别成为60T的长度。最末尾的6T,由于其后继续重复的模式的2T、容易发生波形失真的影响,所以除此以外有合计54T的长度,检测约1.85%以上的频率误差,能修正再生时钟产生PLL电路210的误差。
数据解码电路212从由自适应均衡电路211中输出的二值化信号中检测出帧同步模式,使取得了帧同步的帧同步解调计数器工作,按照帧同步解调计数器的计时按规定的调制规则进行二值化信号的解调,对得到的1块的解调数据进行规定的纠错处理,改正错误,并作为再生数据输出。
在数据解调电路212中,如前所述,当由于再生时钟产生PLL电路210和自适应均衡电路211的引入状态不充分,而未检测到帧0的帧同步模式时,由于在正确的计时中不预置帧同步解调计数器,所以直到检测到帧1或帧2的帧同步模式、在正确的计时中进行预置为止,解调数据全都为错误的。为了防止这些,使用引入同步模式检测信号,在引入区中、在引入同步模式0和引入同步模式1的检测计时中进行帧同步解调计数器的预置。由此,即使帧0的帧同步模式未检测,由于在此之前根据引入同步模式按正确的计时可预先进行预置,所以能按正确的计时进行解调处理,能防止解调数据的连续错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记录格式的结构、适合引入区的位模式的例子的光盘装置250,但不限于此。
再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了自适应均衡电路的均衡电平的目标的例子,但不限于此。
(实施方式3)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盘的记录格式的图。本图所示的格式与图2所示的格式的不同点在于构成块3的引入区501。图6所示的数据区102由于与图2所示的数据区102相同,所以省略说明。另外,外观的构成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这样的光盘1相同。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盘中,如图22所示,按使最短位长的2T的空间频率为OTF截止频率的1.12倍这样形成。
引入区501被分割为2个区507及508。前半部的区507的位模式为图6所示的重复的模式A,后半部的区508的位模式为重复的模式B。
重复4T/4T/5T/5T构成前半部的重复模式A。不使用超过OTF截止频率的2T、和接近OTF截止频率的信号振幅变小了的3T,此外也不使用成为光盘装置的再生时钟产生PLL电路中的控制信息的标志和间隔的边界变少了的长的位长,由此,就容易进行再生时钟产生PLL电路的控制。再有,在后述的实施方式4中详细地说明光盘装置的工作。
重复3T/4T/5T/6T/7T/7T/6T/5T/4T/3T/7T/3T/7T/7T/3T/7T/6T/3T/6T/6T/3T/6T构成后半部的重复模式B。与重复模式A相同,不使用超过OTF截止频率的2T。在重复单位的前半段配置相互接近的位长的组合模式,后半段成为长的位长和短的位长的组合模式。
例如,分别把3T、4T等称为1个模式时,例如从最初到10模式(前半部分)配置差为1T以下的位长的组合,11模式以后(后半部分)配置差为2T以上的位长的组合。11模式以后,如图6所示,通常也可以不成为2T以上。既可以7T彼此、6T彼此邻接,也可以7T和6T邻接。
如果更一般化,则在n为自然数时,决定包含差为nT以下的位长的位模式的组合,和差为(n+1)T以上的位长的位模式的组合的重复的模式B即可。
再有,“前半段”及“后半段”的决定方法是一个实例。如果更一般化,则“前半段”代表从引入位模式的开始端到预定的长度(规定长)的部分,“后半段”代表距引入位模式的开始端该规定长以后、到引入位模式的终端的部分。
发生码间干涉的标志和间隔的组合,被大致分为3类,即:位长相近的标志和间隔的组合,在位长长的间隔(或标志)之间存在位长短的标志(或间隔)的组合,信号波形的振幅会变为零的2T(图23)相关联的组合。在光盘装置的自适应均衡的引入阶段,不能检测出振幅的2T相关联的波形容易错误,成为引入的稳定性下降的原因。因此,若除2T外对其它的2个码间干涉的模式进行引入,并且此后包括2T一起进行自适应均衡,则能够提高稳定性。
因此,在重复单位的前半段中通过采用位长接近的相互的组合模式A,光盘装置就能进行对其码间干涉的状态的自适应均衡电路的自适应均衡控制的引入。另一方面,在后半段通过采用位长疏远的相互的组合模式B,光盘装置就能进行对其码间干涉的状态的自适应均衡控制的引入。由此,在重复模式B的区间,有关除超过OTF截止频率的2T外的其它的码间干涉,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自适应均衡。
按照以上的引入位模式,首先,按照最初重复模式A进行再生时钟产生PLL电路的引入工作,接着按照重复模式B进行自适应均衡电路的自适应均衡控制的引入工作,在均能进行引入工作时,就能进行数据区的再生工作。虽然不能进行2T相关联的信号波形的自适应均衡,但由于能适当地对应2T以外的自适应均衡,所以不至于再生错误,通过在数据区中进行含2T的自适应均衡控制,就能进一步使再生性能稳定。
再有,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记录格式的结构、引入区的位模式的例子,但不限于此。
(实施方式4)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盘装置650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7所示的光盘装置650能进行从光盘600再生数据及向光盘600记录数据这两方面的工作。但是,这是例子,也可以进行数据的再生及记录的至少一个工作。光盘装置650包括光头601、电机602、和光盘控制器640。光盘控制器640具有伺服电路603、地址再生电路604、CPU605、引入产生电路606、数据调制电路607、记录控制电路608、数据信号抽出电路609、再生时钟产生PLL电路610,自适应均衡电路611、以及数据解调电路612。
光盘600具有记录数据的轨道,在轨道上按照上述实施方式3所示的记录格式记录数据,同样地2T的空间频率比OTF截止频率高,为其1.12倍。
关于图7的光盘装置650的结构要素,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2及图3所示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省略说明。下面对于特别说明的构成要素以外的构成要素,赋予与图3所示的同名的构成要素相同的功能。
首先,说明与向光盘600记录数据的工作相关联的引入产生电路606的处理。
引入产生电路606产生在引入区501(图6)中记录的引入区位模式。引入区位模式,是上述的实施方式3说明的、作为图6所示的引入区501示出的位模式。在以由地址再生电路604检测出的块同步位置为基准的引入区的区间中对记录控制电路608输出该位模式。记录控制电路608控制光头601的光束的强度以便在引入区中记录引入位模式。
接着,说明与来自光盘600的数据的再生工作相关联的再生时钟产生PLL电路610及自适应均衡电路611的各工作。
图8是表示光盘装置650的数据再生工作的时序图。
在以检测出的块同步位置为基准,地址再生电路604记录引入区的前半段的重复模式A的区间,指示对再生时钟产生PLL电路610以高的增益进行引入工作,指示此引入工作以后以低的增益维持相位锁定状态。
再生时钟产生PLL电路610根据地址再生电路604的指示,在重复模式A的区间进行高的增益下的引入工作,此后以低的增益维持锁定状态进行工作。在重复模式A的区间中,由于是4T/4T/5T/5T的单纯的重复模式,所以容易比较频率,此外通过提高增益就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稳定的引入工作。
根据图8的“PLL控制”,可理解在记录重复模式A的区间中维持引入状态,及在记录重复模式B的区间中维持相位锁定状态。
此外,自适应均衡电路611根据地址再生电路604的指示,指示在记录重复模式A的区间(再生时钟产生PLL电路610的引入工作中)保持工作,指示在记录重复模式B的区间中以高的增益进行引入工作,指示以后以低的增益维持自适应均衡控制的锁定状态(图8的“自适应均衡控制”)。
在重复模式B中由于不含成为引入的不稳定要因的2T,所以即使以高的增益进行引入工作也没问题,能短时间内稳定地引入。
根据重复模式B的重复单位的前半段的组合模式,控制自适应均衡以便修正由于位长接近的相互的码间干涉的影响而导致的信号波形的失真。此外,根据重复单位的后半段的组合模式,控制自适应均衡以便修正由于位长远的相互的码间干涉的影响而导致的信号波形的失真。基于这些,针对除与2T相关的码间干涉之外的其它的码间干涉的影响,在重复模式B的区间中进行自适应均衡的引入,能确保正确的二值化数据信号的性能。此外,在数据区中,一面以低的增益维持稳定状态,一面控制与2T相关联的码间干涉的影响以便能进行适当地进行自适应均衡。
根据上述处理,如图8的“帧同步模式检测”所示,能稳定地检测数据区的开头的帧0同步模式。其结果,如图8的“帧同步解调计数器”所示,能以正确的计时使数据解调电路612中的帧同步解调计数器工作,能将数据的解调错误抑制到最小。
再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记录格式的结构、适合引入区的位模式的例子的光盘装置,但不限于此。
(实施方式5)
图9表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盘的记录格式。数据构造类似于图6所示的数据构造。
以按每一规定的数据量进行纠错编码处理的块单位记录数据。
各块由用于在开头再生检测用的同步检测的引入区,和含记录数据的数据区构成。数据区被分割为多个扇区,扇区被进一步分割为多个帧。各帧在开头配置有由规定的位模式和各帧所固有的同步ID模式构成的帧同步模式。在帧同步模式之后,记录着根据规定的调制码进行记录数据调制的位模式,由从2T到8T的位长的组合表示。
如图2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盘被设计成最短位长的2T的空间频率是OTF截止频率的1.12倍。
帧同步模式由3T/9T/9T及规定的长度的同步ID模式构成。通过使用未包含在记录数据调制后的位模式中的9T进行区别,检测3T/9T/9T,判定其后续的同步ID模式106,由此能判断再生中的帧的编号。
引入区长度为2640T,记录规定的重复位模式。图10、图11、图12、图13分别示出引入区的重复位模式。现有的光盘的引入位模式如图24所示,为2T/2T/3T/3T/6T/6T的长度22T的位模式,在引入区中重复记录120次此位模式。
但是,如图22所示,当最短位长的2T的空间频率比OTF截止频率更高时,则在现有的引入位模式中,如图24所示得不到2T部分的振幅,再生时的PLL和PRML控制就会不稳定。因此,不希望有含2T的位模式。
在图10到图13中分别示出的位模式,不含比OTF截止频率更高的2T,为使用比OTF截止频率低的3T以上至8T构成的位模式。由此,就能确保再生时的PLL和PRML的控制的稳定性。
此外,如图23所示,如果采用含可获得再生信号的最大振幅的5T以上的位模式,则能适当地进行再生时的再生信号振幅控制。
图11所示的位模式,示出与现有的光盘的位模式相同的22T的长度的位模式的组合。图10所示的位模式是成为引入区的长度2640T的约数的20T的长度的位模式的组合,图12及图13所示的位模式表示成为相同的约数的30T的长度的位模式的组合。即使位模式的长度不同,通过使其成为引入区的长度的约数的长度的位模式,就不用改变含数据区的1块的长度,容易确保与现有的光盘的记录格式的互换性。
按照图10至图13分别示出的,列举多个可利用的位模式。当再生记录的数据时,需要分别稳定地控制再生信号的振幅控制、PLL的引入控制、自适应均衡的引入控制。在振幅控制中最好为可得到最大振幅的频度高。由于在PLL中如果再生信号的变化点多,则容易获取增益,所以最好为成为短的标志/间隔的组合的位模式的频度高。由于在自适应均衡中将均衡后的状态集中在适当的状态,所以最好为得到图23所示的各均衡电平的频度为均等的。特别地,在最短标志/间隔比OTF截止频率更高的记录密度的情况下,自适应均衡技术是必需的,为了稳定地再生记录的数据,自适应均衡的引入控制很重要。为了很好地平衡满足以上的条件,希望3T,从4T到5T,从6T到8T的3组的出现频度几乎均等,此外标志长和间隔长相等、DC成分为零的位模式。
特别地,图12及图13所示的No.30T-30、No.30T-36为对上述条件有效的位模式的组合。
即,No.30T-30的位模式的情形,由于作为长的标志/间隔具有8T所以可稳定且高速地进振幅控制。并且,由于从短的标志/间隔到长的标志/间隔几乎均等地存在,所以还能稳定且高速地进行PLL及自适应均衡的引入控制。
此外,No.30T-36的位模式的情形,由于含有可得到最大振幅的5T,所以能以比No.30T-30的位模式更高的响应性进行振幅控制。
根据这些位模式,在对之前是未记录的开头的记录数据进行再生时,容易实现高速且稳定的振幅控制、PLL引入、自适应均衡引入。例如,能防止在记录数据的开头记录引入用的伪数据(dummy data)这样的记录容量的损失。
此外,根据No.30T-36的位模式,由于可得到最大振幅的频度高所以容易检测再生信号的包络线(envelope)。对于该块,没有记录有数据或未记录数据的判定错误。由此,在未记录部分保持振幅控制、PLL、自适应均衡的工作,如果为记录的部分就能立即开始工作,在对之前是未记录的开头的记录数据进行再生时,能充分确保进行引入控制的区间。
再有,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图10至图13各自示出的位模式的组合为自长度短的标志/间隔顺序排列的组合,但不限定顺序号,可以改变排列的顺序号。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位模式长度为20T、22T、30T的长度的例子,但不限于此,如果是成为引入区的长度的约数的长度的位模式,则能得到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6)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已有的BD及比此BD更高的记录密度的光盘(以下记述为“高密度盘”)。
图14(A)示出现有的记录密度的BD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现有的记录密度”为信息记录层每1层25GB。
在BD中,光束123的激光波长为405nm,物镜220的数值孔径(Numerical Aperture;NA)为0.85,轨道2上的各种长度的标志120中、最短(2T)的记录标志121的长度为149nm。
另一方面,图14(B)示出高密度盘的例子。在高密度盘中,假设信息记录层每1层33.4GB即现有的记录密度的1.336倍。
与BD相同,在高密度盘中使用的光束123的激光波长是405nm,物镜220的NA为0.85。但是,轨道2上的各种长度的标志124中、最短(2T)的记录标志125的长度为111.5nm,比BD的最短记录标志121更短。由此,实现比BD高的记录密度。
在此,说明上述的BD及高密度盘的OTF截止频率。
当使用激光波长λ(405nm±5nm、即400~410nm),数值孔径NA(0.85±0.01即0.84~0.86),最短标志+最短间隔长P(17调制的情形,P=2T+2T=4T)的3个参数时,
如果到成为P<λ/2NA,基准T都变小,就会超过OTF截止频率。
相当于NA=0.85、λ=405时的、OTF截止频率的基准T为
T=405/(2×0.85)/4=59.558nm。最短记录标志的空间频率超过OTF截止频率的记录容量在与BD相同的激光波长及树脂孔径之下相当于约31GB。虽然由于BD低于此值,就不会超过OTF截止频率,但由于图14(B)假设的高密度盘的记录容量超过此,所以就会超过OTF截止频率。因此,可理解为对于高密度盘而言,到此为止说明的本发明的引入区的数据结构是非常有用的。
图15示出BD的块153的格式。
在BD的块中,顺序设置引入区、数据区、引出区及保护区。
引入区配置在数据区之前,以规定的位模式记录。引入区长度为2760T。
在BD中,成为记录对象的用户数据按每64kB进行分割,产生按每一分割单位施行了规定的纠错编码和调制处理(1-7调制)的调制信号。在数据区中,记录对应此调制信号的标志。数据区的长度为958272T。
引出区配置在数据区之后,以规定的位模式记录。引出区的长度为1104T。
保护区不被附加在连续记录中的中途的块中,在位于记录终端的块的引出区之后按规定的位模式记录。保护区的长度是540T。
图16示出块153中的、引出区及保护区的模式的详情。
引出区由终端SYNC区、终端指示器区及重复模式区构成。
在终端SYNC区中与数据区一样记录30T长度的SYNC模式。其长度为30T。
终端指示器区是表示数据区结束了的区。在终端指示器区中连续6次记录9T,长度为54T。
重复模式区记录与引入区相同的重复模式。其长度为1020T。
保护区由重复模式区及功率控制区构成。
在重复模式区中记录与引入区相同的重复模式,以使其与之前的引出区的重复模式区的终端连续。其长度为约220T。
功率控制区是可用于记录结束时的功率控制的区。不特别地决定记录在功率控制区中的模式。区间的长度为约320T。
如上所述,在引出区及保护区任何一个区中记录与引入区相同的重复模式。因此,例如,如果采用上述的图6所述的引入区的重复模式,就能确实地识别引入区、引出区、保护区。
再有,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最短位长为2T、通过高密度化使2T的空间频率超过OTF截止频率的再生的信号波形等,但不限于此。
此外,在实施方式中,列举了仅最短位长2T超过OTF截止频率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对于含最短位长的多个位长超过OTF截止频率的光盘也是有效的。此时,在引入区中利用的引入位模式中,利用不超过OTF截止频率的位长的模式即可。
再有,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了可记录的光盘及光盘装置的例子,但即使是仅可再生的光盘、光盘装置也能得到同样的效果。
再有,本发明的光盘装置的构成要素可实现为集成电路即LSI。光盘装置具备的构成要素既可以单独地进行1芯片化,也可以含有一部分或全部进行1芯片化。
在此,虽然将集成电路称为LSI,但根据集成度的不同,也称为IC、LSI、Super LSI、Ultra LSI。
此外,本发明的集成电路不限于LSI,也可以用专用电路或通用的处理器实现。可以利用在LSI制造后可编程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再构成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和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reconfigurable processor)。
并且,如果因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或派生的其它技术而替换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登场的话,当然可以使用此技术进行功能块的集成化。生物工艺学的应用等也有可能。
再有最后,作为本发明的光盘的一个实例,简单地进行关于BD(蓝光光盘)的补充说明。关于蓝光光盘的主要的光学常数和物理格式,在“蓝光光盘读本”(欧姆公司出版)、和蓝光光盘协会的主页(http://www.blu-raydisc.com)中揭载的***中公开。
在BD中,使用波长405nm(如果误差范围的允许值为±5nm、则为400~410nm)的激光及NA=0.85(如果误差范围的允许值为±0.01、则为0.84~0.86)的物镜。轨道间距为0.32μm,通道时钟频率在BD标准传输速率(1×)下为66MHz(66.000Mbit/s),在BD4×的传输速率下为264MHz(264.000Mbit/s),在BD6×的传输速率下为396MHz(396.000Mbit/s),在BD8×的传输速率下为528MHz(528.000Mbit/s)。标准线速度(基准线速度、1×)为4.917m/sec。
关于保护层(覆盖层)的厚度,相对于随着数值孔径的提高、焦点距离的变短,再有抑制因倾斜而导致的点失真的影响的DVD的0.6mm,可以设为更薄的保护层、例如介质的总厚度1.2mm左右中,保护层的厚度为10~200μm(更具体地,在1.1mm左右的基板中,如果是单层盘则有0.1mm左右的透明保护层,如果是双层盘则在0.075mm左右的保护层中有0.025mm左右的中间层(SpacerLayer,间隔层))。如果是三层以上的盘,则进一步减薄保护层和/或中间层的厚度。
此外,像这样为了防止对薄的保护层造成损伤,也可以在保持区(Clamp Area)的外侧或内侧设置突起部。特别地,在保持区的内侧设置的情况下,除了防止保护层损伤,还因在盘的中心孔附近部分具有突起部,所以能通过突起部的重量平衡减轻对旋转心轴(电机)的负荷,由于光头访问位于保持区的外侧的信息记录区,所以通过在保持区的内侧设置突起部,就能够避免突起部和光盘的撞击。
而且,设置在保持区的内侧的时候,例如外径120mm的盘的具体的位置如下即可。假设中心孔的直径为15mm、保持区为直径23mm至33mm的范围内时,在中心孔和保持区之间、即直径15mm至23mm的范围内设置突起部。此时,既可以设置距中心孔某一程度的距离(例如可以离开中心孔的缘端0.1mm以上(或/和0.125mm以下)),此外也可以设置距保持区某一程度的距离(例如可以离开保持区的内端0.1mm以上(或/和0.2mm以下))。此外,也可以从中心孔的缘端和保持区的内端两方隔出某一程度的距离设置(作为具体的位置,例如可以在从直径17.5mm至21.0mm的范围内设置突起部)。再有,虽然作为突起部的高度,可以考虑保护层的难以损伤和容易提升的平衡来决定,但由于过高可能产生其它的问题,所以例如为距保持区0.12mm以下的高度即可。
此外,关于多层的叠层的结构,例如,如果为从保护层一侧入射激光再生和/或记录信息的单面盘,则在记录层为二层以上的情况下,虽然在基板和保护层之间设置多个记录层,但此情况下也可以为如下的多层结构。即,在从光入射面隔出规定的距离的最内侧的位置设置基准层(L0),从基准层起在光入射面侧增加层这样进行层叠(L1、L2、…Ln),或使光入射面到基准层的距离与单层盘的光入射面到记录层的距离相同(例如0.1mm左右)。如此,无论层的数量如何通过使到最内层的距离一定,就能保证有关向基准层的存取的互换性,此外,虽然最内层最受倾斜的影响,但由于随着层数的增加、距最内层的距离不增加,所以可抑制随层数的增加的倾斜影响的增加。
此外,关于点的行进方向/再生方向,例如,既可以在所有的层中相同、即为所谓的在所有层中从内周方向至外周方向、或在所有层中从外周方向至内周方向的平行路径,也可以是相反路径(在基准层(L0)为从内周侧至外周侧的方向的情况下,按在L1中从外周侧至内周侧的方向,在L2中从内周侧至外周侧的方向,即在Lm(m为0及偶数)中从内周侧至外周侧的方向,在Lm+1中从外周侧至内周侧的方向(或在Lm(m为0及偶数)中从外周侧至内周侧的方向,在Lm+1中从内周侧至外周侧的方向)这样每次切换层使再生方向相反)。
接着,简单说明记录信号的调制方式。在记录介质中记录数据(原始的源数据/调制前的二进制数据)的情形,按规定的尺寸分割,进一步将按规定的尺寸分割的数据分割为规定的长度的帧,在每一帧中***规定的宿码(sink code)/同步码系列(帧sink区)。记录分割成帧的数据作为按照与记录介质的记录再生信号特性相符合的规定的调制规则调制的数据码系列(帧数据区)。
在此,作为调制规则,可以为限制标志长的RLL(Run Length Limited)编码方式等,在标记为RLL(d,k)的情况下,意味着在1和1之间出现的0最小是d个、最大为k个(d及k是满足d<k的自然数)。例如,d=1、k=7时,若T为调制的基准周期,则成为最短为2T、最长为8T的记录标志及间隔。此外,也可以设为在RLL(1,7)调制中进一步加进如下的[1][2]的特征的1-7PP调制。所谓1-7PP的“PP”是Paritypreserve/Prohibit Repeated Minimum Transition Length的简记,[1]作为最初的P的Parity preserve表示调制前的源数据位的“1”的个数的奇偶(即Parity)和与其对应的调制后位模式的“1”的个数的奇偶一致,[2]作为后面的P的Prohibit Repeated Minimum Transition Length表示限制在调制后的记录波形上的最短标志及间隔的重复次数(具体地,将2T的重复次数最大限制在6次)的结构。
如果假设将含上述的同步码系列和数据码系列的区称为帧区,及假设将含多个(例如31个)此帧区的单位称为地址单元(Address Unit),则在某一地址单元中,也可以设在此地址单元的任意的帧区中所含有的同步码系列、和在此任意的帧区以外的帧区中所含有的同步码系列之间的码间距离为2以上。在此码间距离在比较2个码系列的情况下代表码系列中的不同的位的个数。像这样通过使码间距离为2以上,即使因再生时的噪声的影响等,一个读出系列发生1位偏移错误,也不会识别成另一个。此外,也可以设在位于此地址单元的开头的帧区中所含有的同步码系列、和在位于开头以外的帧区中所含有的同步码系列之间的码间距离为2以上,通过这样,也能容易地识别是不是开头部位,是不是地址单元的分割部位。
再有,码间距离包含当NRZ记录时、NRZ标记码系列的情形,当NRZI记录时、NRZI标记码系列的情形的码间距离的意思。为此,假如采用RLL调制的记录的情形,此RLL,由于代表在NRZI的记录波形之后限制高电平或低电平连续的个数,所以代表NRZI标记中的码间距离为2以上。
此外,关于记录方式,有通过在介质上形成槽,来形成槽部、和槽与槽之间的槽间部,有记录在槽部、记录在槽间部、或记录在槽部和槽间部双方的各种各样方式。在此,将在槽部和槽间部中、从光入射面看成为凸部侧记录的方式称为On-Groove方式,将在从光入射面看成为凹部侧记录的方式称为In-Groove方式。在本发明中,作为记录方式不特别询问是On-Groove方式、还是In-Groove方式、或允许两方式的任意一个的方式。
再有,在允许两方式的任意一个的方式的情况下,为了能容易识别此介质为哪一个记录方式,也可以在介质中记录表示是On-Groove方式、还是In-Groove方式的记录方式识别信息。关于多层介质,可以记录有关各层的记录方式识别信息。此情况下,既可以在基准层(从光入射面看最远侧的层(L0)或最近的层,启动时为最初访问而决定的层等)汇总记录有关各层的记录方式识别信息,也可以在各层中记录仅与本层有关的记录方式识别信息,还可以在各层中记录与所有层有关的记录方式识别信息。
此外,作为记录记录方式识别信息的区,有BCA(Burst Cutting Area)、盘信息区(与数据区相比位于内周侧或/和外周侧,主要保存控制信息的区,另外在再生专用区中常比数据区更扩宽轨道间距)、摆动(wobble)(重叠在摆动上记录)等,也可以在任意的区或任意多个区或全部的区中记录。
此外,关于摆动的开始方向,可以在On-Groove方式和In-Groove方式中使其彼此相反。即,假如On-Groove方式中摆动的开始方向从盘的内周侧开始的情况下,在In-Groove方式中,摆动的开始方向可以从盘的外周侧开始(或,假如On-Groove方式中摆动的开始方向从盘的外周侧开始的情况下,在In-Groove方式中,摆动的开始方向可以从盘的内周侧开始)。像这样,通过在On-Groove方式和In-Groove方式中使摆动的开始方向彼此相反,无论哪一个方式都能使追踪的极性相同。原因是由于相对于在On-Groove方式中在自光入射面成为凸部的一侧进行记录,在In-Groove方式中却在自光入射面成为凹部的一侧进行记录,所以假设两者中槽的深度相同的情形,追踪极性成为相反的关系。因此,通过使在两者中摆动的开始方式彼此相反,就能使追踪极性相同。
此外,关于记录膜的特性,按照记录部分和未记录部分的反射率的关系,有以下2个特性。即,是作为未记录部分比记录完成部分高反射率(High-to-Low)的HtoL特性,和作为未记录部分比记录完成部分低反射率(Low-to-High)的LtoH特性。在本发明中,作为介质的记录膜特性,不特别地询问是HtoL特性或是LtoH特性,还是允许任意一个的特性。
此外,为了在允许任意一个的情况下,能容易地识别是哪一种记录膜特性,可以在介质中记录表示是HtoL还是LtoH的记录膜特性识别信息。对于多层介质而言也可以记录有关各层的记录膜特性识别信息。此情况下,既可以在基准层中(从光入射面看最远侧的层(L0)或最近的层,启动时为最先访问而决定的层等)汇总记录有关各层的记录膜特性识别信息,也可以在各层中记录仅与本层有关的记录膜特性识别信息,还可以在各层中记录与所有层有关的记录膜特性识别信息。
此外,作为记录记录膜特性识别信息的区,有BCA(Burst CuttingArea)、盘信息区(与数据区相比位于内周侧或/和外周侧,主要保存控制信息的区,另外在再生专用区中常比数据区更扩宽轨道间距)、摆动(重叠在摆动上记录)等,也可以在任意的区或任意多个区或全部的区中记录。
工业实用性
由于本发明可对应光盘的记录密度的高密度化,所以实用,可利用在大容量的光盘、光盘再生装置、光盘记录装置、光盘再生方法、光盘记录方法、集成电路中。

Claims (2)

1.一种再生方法,再生光盘中所记录的数据,上述光盘,包括多个被分割为多个记录块的轨道,
所述多个记录块分别包含引入区和数据区,
在所述引入区中能够记录规定的引入位模式,
在所述数据区中能够记录通过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对作为记录对象的数据进行调制所获得的具有多种位长的位模式,
在具有多种位长的位模式中的最短标志具有TMnm的长度,在具有多种位长的位模式中的最短间隔具有TSnm的长度,用于照射所述轨道的激光具有λnm的波长,对上述激光进行聚光的物镜具有数值孔径NA时,满足TM+TS<λ÷(2×NA);以及
在所述引入区中能够记录的引入位模式是上述多种位长的位模式中、除成为λ÷(2×NA)÷2以下的长度的位长的位模式以外的位模式5T/5T/3T/3T/7T/7T,合计位长30T,并且所述合计位长30T是所述引入区的位长的约数,
上述再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取与上述光盘的上述轨道上所记录的标志和间隔相对应的再生信号的步骤;
生成与上述再生信号相位同步的再生时钟信号的步骤,其中当上述再生信号进入含有所记录的上述记录块的上述引入区的信息的状态时,利用上述引入位模式的重复模式来进行频率的引入,按照若上述频率的误差在给定范围内则相位同步的方式进行相位的引入,由此生成与上述再生信号相位同步的再生时钟信号;
在上述数据区内维持上述相位同步的步骤;
通过使用上述再生时钟信号对上述再生信号进行取样来提取数字信号的步骤;以及
从上述数字信号中解调数据的步骤。
2.一种记录方法,在光盘上记录数据,上述光盘,包括多个被分割为多个记录块的轨道,
所述多个记录块分别包含引入区和数据区,
在所述引入区中能够记录规定的引入位模式,
在所述数据区中能够记录通过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对作为记录对象的数据进行调制所获得的具有多种位长的位模式,
在具有多种位长的位模式中的最短标志具有TMnm的长度,在具有多种位长的位模式中的最短间隔具有TSnm的长度,用于照射所述轨道的激光具有λnm的波长,对上述激光进行聚光的物镜具有数值孔径NA时,满足TM+TS<λ÷(2×NA);以及
在所述引入区中能够记录的引入位模式是上述多种位长的位模式中、除成为λ÷(2×NA)÷2以下的长度的位长的位模式以外的位模式5T/5T/3T/3T/7T/7T,合计位长30T,并且所述合计位长30T是所述引入区的位长的约数,
所述记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产生引入位模式;
通过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来调制数据,生成数据位模式;以及
在多个块的每个块中,将引入位模式记录在引入区中并将数据位模式记录在数据区中。
CN201110258088.3A 2007-11-20 2008-11-20 光盘、光盘记录再生方法 Active CN1022900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00135 2007-11-20
JP2007-300135 2007-11-20
JP2008175423 2008-07-04
JP2008-175423 2008-07-04
JP2008290292 2008-11-12
JP2008-290292 2008-11-12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022319A Division CN101578662B (zh) 2007-11-20 2008-11-20 光盘、光盘记录再生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0063A CN102290063A (zh) 2011-12-21
CN102290063B true CN102290063B (zh) 2015-06-03

Family

ID=4066729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022319A Active CN101578662B (zh) 2007-11-20 2008-11-20 光盘、光盘记录再生方法
CN201110258088.3A Active CN102290063B (zh) 2007-11-20 2008-11-20 光盘、光盘记录再生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022319A Active CN101578662B (zh) 2007-11-20 2008-11-20 光盘、光盘记录再生方法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3) US7821910B2 (zh)
EP (1) EP2211341A4 (zh)
JP (1) JP5357757B2 (zh)
KR (1) KR20100080499A (zh)
CN (2) CN101578662B (zh)
BR (1) BRPI0806706A8 (zh)
CA (1) CA2674735A1 (zh)
MX (1) MX2009007624A (zh)
RU (1) RU2480848C2 (zh)
WO (1) WO20090664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310922A (ja) * 2007-06-18 2008-12-25 Toshiba Corp 情報記録媒体及びこの媒体を用いたディスク装置
US7821910B2 (en) * 2007-11-20 2010-10-26 Panasonic Corporation Optical disc, optical disc drive, optical disc recording/reproducing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US20090175151A1 (en) * 2007-11-21 2009-07-09 Panasonic Corporation Optical disc, optical disc drive, optical disc recording/reproducing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EP2378520A1 (en) 2010-04-13 2011-10-19 Thomson Licensing Laser power management for Super-RENS optical recording media
TWI440021B (zh) * 2012-03-09 2014-06-01 Sunplus Technology Co Ltd 資料擷取裝置與方法
CN108511007B (zh) * 2013-06-14 2020-05-15 夏普株式会社 信息记录介质及其再生方法
CN107077867B (zh) * 2014-11-10 2020-03-03 索尼公司 光学介质再现装置、光学介质再现方法和光学介质
US10002633B2 (en) 2015-10-07 2018-06-19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ptical disk, optical disk recording method, optical disk recording device, and integrated circui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50306A2 (en) * 1995-06-22 1996-12-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 method of maximum likelihood decoding and a digital information playback apparatus
WO2006098567A1 (en) * 2005-03-17 2006-09-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information to or reproducing information from the same
WO2006100981A1 (ja) * 2005-03-18 2006-09-28 Nec Corporation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再生装置、情報再生方法
CN1977330A (zh) * 2004-03-23 2007-06-0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时钟信号生成装置、半导体集成电路以及数据再生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74142B2 (ja) 1996-04-23 2005-07-2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ィジタル情報再生装置および最尤復号装置
JP2001088908A (ja) 1999-09-20 2001-04-03 Hitachi Plant Eng & Constr Co Ltd 自動倉庫
JP4277452B2 (ja) * 2000-02-25 2009-06-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再生装置
WO2001088908A1 (en) 2000-05-16 2001-11-22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Information carrier and devices for scanning the information carrier
CN1136552C (zh) * 2000-10-23 2004-01-28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多段式切线速度的光盘驱动器
EP1750256B1 (en) * 2000-12-26 2008-12-24 Panasonic Corpor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method, reproduction method,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production apparatus
JP3646994B2 (ja) 2000-12-26 2005-05-1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記録方法および再生方法
JP3964634B2 (ja) 2001-06-14 2007-08-22 株式会社東芝 同期コード生成方法、情報記録方法、情報再生方法、情報再生装置及び情報記憶媒体
US6724708B2 (en) * 2001-06-20 2004-04-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disk medium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ading information
JP3855258B2 (ja) * 2001-11-15 2006-12-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装置
JP4703088B2 (ja) 2002-06-28 2011-06-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学式記録媒体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JP3782398B2 (ja) * 2003-02-19 2006-06-07 株式会社東芝 光ディスク媒体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及び再生装置
EP1619673A4 (en) 2003-04-30 2008-10-08 Ricoh Kk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ORDING INFORM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LAYING INFORMATION AND RECORDING MEDIA
JP4494740B2 (ja) 2003-09-02 2010-06-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記録方法、情報記録装置、記録媒体、情報再生方法及び情報再生装置
US20080231332A1 (en) * 2004-03-23 2008-09-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lock Signal Generation Device,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and Data Reproduction Method
US7821910B2 (en) * 2007-11-20 2010-10-26 Panasonic Corporation Optical disc, optical disc drive, optical disc recording/reproducing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50306A2 (en) * 1995-06-22 1996-12-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 method of maximum likelihood decoding and a digital information playback apparatus
CN1977330A (zh) * 2004-03-23 2007-06-0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时钟信号生成装置、半导体集成电路以及数据再生方法
WO2006098567A1 (en) * 2005-03-17 2006-09-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information to or reproducing information from the same
WO2006100981A1 (ja) * 2005-03-18 2006-09-28 Nec Corporation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再生装置、情報再生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09007624A (es) 2009-07-24
US8098566B2 (en) 2012-01-17
US20110122750A1 (en) 2011-05-26
US7898933B2 (en) 2011-03-01
JPWO2009066460A1 (ja) 2011-04-07
EP2211341A1 (en) 2010-07-28
BRPI0806706A2 (pt) 2011-09-06
CN102290063A (zh) 2011-12-21
US20100329105A1 (en) 2010-12-30
KR20100080499A (ko) 2010-07-08
CN101578662A (zh) 2009-11-11
CA2674735A1 (en) 2009-05-28
US7821910B2 (en) 2010-10-26
BRPI0806706A8 (pt) 2016-11-16
WO2009066460A1 (ja) 2009-05-28
US20090175155A1 (en) 2009-07-09
RU2009127727A (ru) 2011-01-27
CN101578662B (zh) 2011-12-28
JP5357757B2 (ja) 2013-12-04
EP2211341A4 (en) 2011-03-02
RU2480848C2 (ru) 2013-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90063B (zh) 光盘、光盘记录再生方法
CN100385518C (zh) 高密度只读光盘及使用光盘的光盘设备和方法
CN101601092B (zh) 光盘、光盘装置、光盘记录再生方法、集成电路
WO2011121948A1 (ja) 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及び記録信号生成装置
JPWO2009075115A1 (ja) 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情報記録媒体の評価方法
JP2008152918A (ja) 情報記録媒体及びその再生装置、再生方法
KR100727919B1 (ko) 광정보 저장매체
CN101589434A (zh) 光盘介质、光盘装置、光盘记录再现方法及集成电路
CN101266805B (zh) 高密度只读光盘及使用光盘的光盘设备和方法
CN101276609B (zh) 一种再现记录在信息存储介质上的数据的设备
JP4453567B2 (ja) 記録装置、記録方法、ディスク製造方法
CN100383865C (zh) 具有预设凹槽调制的多层光盘
CN100367368C (zh) 在光学信息存储介质上记录和/或再现信息的方法
EP1687823B1 (en)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burst cutting areas
JPWO2005109413A1 (ja)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再生装置及び方法
CN104871244B (zh) 光盘记录方法以及光盘装置
JP3761036B2 (ja) 記録媒体再生装置および記録媒体再生方法並びに光ディスク
KR100728046B1 (ko) 광정보 저장매체 재생방법
JPH11203793A (ja) 光ディスクの記録/再生方法、光ディスク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90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908

Address after: Japan Osaka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