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36157B - 变焦透镜、光学设备及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变焦透镜、光学设备及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36157B
CN102236157B CN201110112206.XA CN201110112206A CN102236157B CN 102236157 B CN102236157 B CN 102236157B CN 201110112206 A CN201110112206 A CN 201110112206A CN 102236157 B CN102236157 B CN 1022361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ens combination
mentioned
zoom
zoom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1220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36157A (zh
Inventor
荒井大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k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k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0200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1322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0200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4889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ikon Corp filed Critical Nik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361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61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361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61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4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four groups only
    • G02B15/1441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four groups only the first group being positive
    • G02B15/144113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four groups only the first group being positive arranged +-++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Abstract

一种变焦透镜、光学设备及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变焦透镜包括沿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和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在从广角端状态向望远端状态变焦时,第1透镜组(G1)暂时向像侧移动,然后向物体侧移动,设广角端状态下的焦距为fw、望远端状态下的焦距为ft、广角端状态下的透镜全长为TLw、望远端状态下的透镜全长为TLt、第2透镜组(G2)的透镜构成长度为LG2时,满足下式的条件:0.050<fw/TLw<0.100,0.10<ft/TLt<0.80,0.10<fw/LG2<0.64。

Description

变焦透镜、光学设备及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焦透镜、光学设备以及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来,数字静态照相机等的便携性受到重视,为了实现相机主体的小型化、薄型化和轻量化,而谋求作为摄影透镜的变焦透镜的小型化和轻量化。作为应对这种要求的变焦透镜之一,公开了如下的正负正正的4组类型的变焦透镜:其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正屈光力(折射力)的第1透镜组、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和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构成(例如参照JP特开2009-2886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现有的变焦透镜中,由于广角端状态下的视角为标准的范围,因此在被拍摄体较近时,摄影者想要拍摄的范围会从视角偏离。此时,若摄影者难以远离被拍摄体,则为了扩大视角必须增大像高,从而导致光学***整体大型化。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使用了固体摄像元件等的摄像机或电子静态照相机等、广角端状态下的视角较宽、超小型且高画质的变焦透镜、光学设备及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变焦透镜,包括沿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和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其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望远端状态变焦时,上述第1透镜组暂时向像侧移动,然后向物体侧移动,设上述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状态下的焦距为fw、上述变焦透镜的望远端状态下的焦距为ft、上述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状态下的透镜全长为TLw、上述变焦透镜的望远端状态下的透镜全长为TLt、上述第2透镜组的透镜构成长度为LG2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0.050<fw/TLw<0.100
0.10<ft/TLt<0.80
0.10<fw/LG2<0.64。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设上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为fG1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0.01<fw/fG1<0.11。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设上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为fG1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0.3<ft/fG1<1.0。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设上述第1透镜组的透镜构成长度为LG1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0.75<fw/LG1<1.24。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设上述第3透镜组的焦距为fG3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1.25<ft/fG3<4.00。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从广角端状态向望远端状态变焦时,上述第1透镜组、上述第2透镜组、上述第3透镜组和上述第4透镜组的各组移动。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第1透镜组仅由复合透镜构成。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第4透镜组仅由单透镜构成。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第4透镜组具有正透镜,上述正透镜具有凹凸形状。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第4透镜组具有正透镜,上述正透镜具有凹面朝向像侧的凹凸形状。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第4透镜组具有非球面。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第1透镜组具有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负透镜和正透镜。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使上述第4透镜组在光轴方向上移动,而进行从无限远物体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
此外,本发明的光学设备(例如本实施方式的数字静态照相机CAM)搭载上述任一变焦透镜。
另一本发明的变焦透镜,包括沿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和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其中,设上述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状态下的焦距为fw、上述变焦透镜的望远端状态下的焦距为ft、上述第1透镜组的透镜构成长度为LG1、上述第2透镜组的透镜构成长度为LG2、上述第3透镜组的焦距为fG3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0.75<fw/LG1<1.24
0.10<fw/LG2<0.64
1.25<ft/fG3<4.00。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设上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为fG1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0.01<fw/fG1<0.11。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设上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为fG1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0.3<ft/fG1<1.0。
此外,本发明的光学设备(例如本实施方式的数字静态照相机CAM)搭载上述任一变焦透镜。
本发明的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该变焦透镜包括沿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和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其中,以如下方式将各透镜组装到透镜镜筒内,并进行动作确认:在从广角端状态向望远端状态变焦时,上述第1透镜组暂时向像侧移动,然后向物体侧移动,设上述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状态下的焦距为fw、上述变焦透镜的望远端状态下的焦距为ft、上述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状态下的透镜全长为TLw、上述变焦透镜的望远端状态下的透镜全长为TLt、上述第2透镜组的透镜构成长度为LG2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0.050<fw/TLw<0.100
0.10<ft/TLt<0.80
0.10<fw/LG2<0.64。
在上述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中优选,设上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为fG1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0.01<fw/fG1<0.11。
在上述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中优选,设上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为fG1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0.3<ft/fG1<1.0。
在上述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中优选,设上述第1透镜组的透镜构成长度为LG1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0.75<fw/LG1<1.24。
在上述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中优选,设上述第3透镜组的焦距为fG3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1.25<ft/fG3<4.00。
另一本发明的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该变焦透镜包括沿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和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其中,以如下方式将各透镜组装到透镜镜筒内,并进行动作确认:设上述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状态下的焦距为fw、上述变焦透镜的望远端状态下的焦距为ft、上述第1透镜组的透镜构成长度为LG1、上述第2透镜组的透镜构成长度为LG2、上述第3透镜组的焦距为fG3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0.75<fw/LG1<1.24
0.10<fw/LG2<0.64
1.25<ft/fG3<4.00。
在上述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中优选,设上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为fG1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0.01<fw/fG1<0.11。
在上述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中优选,设上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为fG1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0.3<ft/fG1<1.0。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适于使用了固体摄像元件等的摄像机或电子静态照相机等、广角端状态下的视角较宽、超小型且高画质的变焦透镜、光学设备及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的结构和从广角端状态(W)到望远端状态(T)的变焦轨道的图。
图2是第1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的各像差图,图2(a)是广角端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图2(b)是广角端侧的中间焦距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
图3是第1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的各像差图,图3(a)是望远端侧的中间焦距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图3(b)是望远端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
图4是表示第2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的结构和从广角端状态(W)到望远端状态(T)的变焦轨道的图。
图5是第2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的各像差图,图5(a)是广角端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图5(b)是广角端侧的中间焦距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
图6是第2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的各像差图,图6(a)是望远端侧的中间焦距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图6(b)是望远端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
图7是表示第3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的结构和从广角端状态(W)到望远端状态(T)的变焦轨道的图。
图8是第3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的各像差图,图8(a)是广角端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图8(b)是广角端侧的中间焦距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
图9是第3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的各像差图,图9(a)是望远端侧的中间焦距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图9(b)是望远端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
图10是表示第4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的结构和从广角端状态(W)到望远端状态(T)的变焦轨道的图。
图11是第4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的各像差图,图11(a)是广角端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图11(b)是广角端侧的中间焦距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
图12是第4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的各像差图,图12(a)是望远端侧的中间焦距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图12(b)是望远端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
图13是表示第5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的结构和从广角端状态(W)到望远端状态(T)的变焦轨道的图。
图14是第5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的各像差图,图14(a)是广角端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图14(b)是广角端侧的中间焦距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
图15是第5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的各像差图,图15(a)是望远端侧的中间焦距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图15(b)是望远端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
图16是表示第6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的结构和从广角端状态(W)到望远端状态(T)的变焦轨道的图。
图17是第6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的各像差图,图17(a)是广角端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图17(b)是广角端侧的中间焦距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
图18是第6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的各像差图,图18(a)是望远端侧的中间焦距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图18(b)是望远端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
图19是表示第7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的结构和从广角端状态(W)到望远端状态(T)的变焦轨道的图。
图20是第7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的各像差图,图20(a)是广角端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图20(b)是广角端侧的中间焦距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
图21是第7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的各像差图,图21(a)是望远端侧的中间焦距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图21(b)是望远端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
图22是表示第8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的结构和从广角端状态(W)到望远端状态(T)的变焦轨道的图。
图23是第8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的各像差图,图23(a)是广角端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图23(b)是广角端侧的中间焦距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
图24是第8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的各像差图,图24(a)是望远端侧的中间焦距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图24(b)是望远端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
图25是本实施方式的数字相机的外观图,图25(a)是数字静态照相机的正面图,图25(b)是数字静态照相机的背面图。
图26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12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如图1所示,包括沿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和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其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望远端状态变焦时,上述第1透镜组暂时向像侧移动,然后向物体侧移动,设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状态下的焦距为fw、望远端状态下的焦距为ft、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状态下的透镜全长为TLw、变焦透镜的望远端状态下的透镜全长为TLt、第2透镜组G2的透镜构成长度为LG2时,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3)。
0.050<fw/TLw<0.100…(1)
0.10<ft/TLt<0.80…(2)
0.10<fw/LG2<0.64…(3)
在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中,如上所述,在从广角端状态向望远端状态变焦时,第1透镜组G1暂时向像侧移动,然后向物体侧移动(U形转折)。根据该构成,可以在轴外光线的高度最高的广角端附近的变焦位置上使第1透镜组G1向像侧靠近,结果,可以使轴外光线的一部分不易离散。
上述条件式(1)是与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状态下的焦距和广角端状态下的透镜全长相关的公式。若超过该条件式(1)的上限值,则难以获得宽视角,从而不理想。此外,在满足了宽视角的情况下,各组的功率变强,难以在整个变焦区域校正像散,从而不理想。另一方面,若低于条件式(1)的下限值,则光学***整体变大,从而不理想。此外,在满足了小型化的情况下,难以校正广角端状态下的彗差,从而不理想。
另外,为了使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切实,优选使条件式(1)的上限值为0.097。此外,为了使本实施方式的效果更为切实,更优选使条件式(1)的上限值为0.095。
此外,为了使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切实,优选使条件式(1)的下限值为0.070。此外,为了使本实施方式的效果更为切实,更优选使条件式(1)的下限值为0.075。此外,为了使本实施方式的效果更加切实,进一步优选使条件式(1)的下限值为0.080。
上述条件式(2)是与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的望远端状态下的焦距和望远端状态下的透镜全长相关的公式。若超过该条件式(2)的上限值,则无法确保各组的移动量,因此难以在整个变焦区域校正彗差,从而不理想。另一方面,若低于条件式(2)的下限值,则难以确保高变倍比,从而不理想。此外,难以校正望远端状态下的轴上色差,从而不理想。
另外,为了使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切实,优选使条件式(2)的上限值为0.40。
此外,为了使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切实,优选使条件式(2)的下限值为0.20。此外,为了使本实施方式的效果更为切实,更优选使条件式(2)的下限值为0.25。
上述条件式(3)是与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状态下的焦距和第2透镜组G2的透镜构成长度相关的公式。若超过该条件式(3)的上限值,则难以获得宽视角,从而不理想。此外,在满足了宽视角的情况下,第2透镜组G2的功率变强,难以在整个变焦区域校正彗差,从而不理想。另一方面,若低于条件式(3)的下限值,则第2透镜组G2变大,导致相机整体的大小增大,从而不理想。此外,难以校正广角端状态下的像散,从而不理想。
另外,为了使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切实,优选使条件式(3)的下限值为0.30。此外,为了使本实施方式的效果更为切实,更优选使条件式(3)的下限值为0.40。此外,为了使本实施方式的效果更加切实,进一步优选使条件式(3)的下限值为0.50。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在设第1透镜组G1的焦距为fG1时,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4)。
0.01<fw/fG1<0.11…(4)
上述条件式(4)是与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状态下的焦距和第1透镜组G1的焦距相关的公式。若超过该条件式(4)的上限值,则难以获得宽视角,从而不理想。此外,在满足了宽视角的情况下,难以校正望远端状态下的彗差,从而不理想。另一方面,若低于条件式(4)的下限值,则光学***整体变大,从而不理想。此外,在满足了小型化的情况下,难以校正望远端状态下的球面像差,从而不理想。
另外,为了使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切实,优选使条件式(4)的下限值为0.03。此外,为了使本实施方式的效果更为切实,更优选使条件式(4)的下限值为0.06。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在设第1透镜组G1的焦距为fG1时,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5)。
0.3<ft/fG1<1.0…(5)
上述条件式(5)是与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的望远端状态下的焦距和第1透镜组G1的焦距相关的公式。若超过该条件式(5)的上限值,则难以校正望远端状态下的彗差,从而不理想。另一方面,若低于条件式(5)的下限值,则光学***整体变大,从而不理想。此外,在满足了小型化的情况下,难以校正望远端状态下的球面像差,从而不理想。
另外,为了使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切实,优选使条件式(5)的上限值为0.70。此外,为了使本实施方式的效果更为切实,更优选使条件式(5)的上限值为0.60。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优选,在从广角端状态向望远端状态变焦时,第1透镜组G1、第2透镜组G2、第3透镜组G3和第4透镜组G4的各组移动。根据该构成,可以使各组的组间隔较大地变化,即使透镜全长较短也容易获得变焦比。此外,为了获得变焦比不再需要各组的功率,因此可以将各组的功率放宽,可以在整个变焦区域良好校正彗差。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优选,第1透镜组G1仅由复合透镜构成。根据该构成,可以缩小望远端状态下的第1透镜组G1和第2透镜组G2的间隔,可以良好地校正倍率色像差。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优选,第4透镜组G4仅由单透镜构成。根据该构成,可以使沉胴(收缩)时的透镜长度变短,从而优选。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优选,第4透镜组G4具有正透镜,且该正透镜具有弯月(凹凸)形状。根据该构成,可以良好地校正像散。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优选,第4透镜组G4具有正透镜,该正透镜具有凹面朝向像侧的凹凸形状。根据该构成,可以良好地校正像散。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优选,第4透镜组G4具有非球面。根据该构成,可以良好地校正像散。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优选,第1透镜组G1具有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负透镜和正透镜。根据该构成,可以良好地校正望远端状态下的球面像差、倍率色像差。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优选,使第4透镜组G4向光轴方向移动,进行从无限远物体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根据该构成,近距离对焦的球面像差的变动较少。
第1实施方式下的实施例
以下,参照附图对第1实施方式的各实施例(第1~第4实施例)进行说明。以下示出了表1~表4,这些表是第1~第4实施例的各参数的表。
另外,在表中的[透镜参数]中,面号码表示沿着光线的行进方向从物体侧起的透镜面的顺序,r表示各透镜面的曲率半径,d表示从各光学面到下一光学面(或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即面间隔,nd表示对d线(波长587.6nm)的折射率,vd表示对d线的阿贝数。另外,曲率半径“∞”表示平面或开口。空气折射率“1.000000”省略。
此外,在表中的[非球面数据]中,对于[透镜参数]中示出的非球面,用公式(a)表示其形状。另外,X(y)表示从非球面顶点的切平面到高度y处的非球面上的位置为止沿光轴方向的距离,r表示基准球面的曲率半径(近轴曲率半径),κ表示圆锥常数,Ai表示第i次的非球面系数。另外,“E-n”表示“×10-n”。例如,1.234E-05=1.234×10-5
X(y)=y2/[r×{1+(1-κ×y2/r2)1/2}]
+A4×y4+A6×y6+A8×y8+A10×y10…(a)
此外,在表中的[整体参数]中,f表示焦距,FNo表示F号码,ω表示半视角,Y表示像高,TL表示透镜全长,Bf表示从最靠向像侧配置的光学部件的像侧的面到近轴像面的距离,Bf(空气换算)表示从最终透镜面到近轴像面的进行了空气换算时的距离。
此外,在表中的[变焦数据]中,广角端状态、中间焦距状态和望远端状态的各状态下的Di(其中i为整数)表示第i面和第(i+1)面的可变间隔。
此外,在表中的[变焦透镜组数据]中,G表示组号码,组初面表示各组最靠近物体侧的面号码,组焦距表示各组的焦距,透镜构成长度表示从各组的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面到最靠近像侧的透镜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此外,在表中的[条件式]中,表示与上述条件式(1)~(5)对应的值。
以下,在所有的参数值中记载的焦距f、曲率半径r、面间隔d以及其他长度等在无特别说明时一般采用“mm”,然而由于光学***即使成比例地放大或者成比例地缩小也能够得到同等的光学性能,因此不限于此。即,单位不限于“mm”,也可以使用其他适当的单位。
目前为止的表的说明在所有的实施例中相同,省略以后的说明。
第1实施例
参照图1~图3以及表1来说明第1实施例。图1表示第1实施例的变焦透镜ZL(ZL1)的结构及从广角端状态(W)向望远端状态(T)的变焦轨道。第1实施例的变焦透镜ZL1如图1所示,包括沿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和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
第1透镜组G1由沿着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11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12的复合透镜构成。
第2透镜组G2由沿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21、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22和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23构成。
在第2透镜组G2和第3透镜组G3之间,配置有用于调节光量的孔径光阑S。
第3透镜组G3由沿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1、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2和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33的复合透镜、以及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4构成。
第4透镜组G4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41构成。
在第4透镜组G4和像面I之间设置有:用于截去配置于像面I的摄像元件C(CCD或CMOS等)的界限分辨率以上的空间频率的低通滤波器或红外截止滤波器等玻璃块G、摄像元件C的传感器玻璃罩CV。
在这种构成的变焦透镜ZL1中,从广角端状态向望远端状态变焦时,第1透镜组G1~第4透镜组G4的各组以及孔径光阑S移动。此时,第1透镜组G1和第2透镜组G2暂时向像侧移动,然后向物体侧移动。此外,孔径光阑S、第3透镜组G3和第4透镜组G4向物体侧移动。
在下述表1中示出了第1实施例的各参数的值。另外,表1中的面号码1~23对应于图1所示的面1~23。此外,在第1实施例中,第5面、第11面、第12面、第18面形成为非球面形状。
(表1)
[透镜参数]
[非球面数据]
第5面
κ=1.0000,A4=-1.67360E-04,A6=-2.69450E-06,A8=-4.17240E-09,A10=-6.24740E-09
第11面
κ=1.0000,A4=-1.37760E-04,A6=5.02900E-07,A8=0.00000E+00,A10=0.00000E+00
第12面
κ=1.0000,A4=8.36510E-05,A6=1.56840E-06,A8=0.00000E+00,A10=0.00000E+00
第18面
κ=1.0000,A4=-1.48460E-04,A6=1.02420E-07,A8=0.00000E+00,A10=0.00000E+00
[整体参数]
变焦比4.01136
[变焦数据]
[变焦透镜组数据]
[条件式]
条件式(1)fw/TLw=0.089
条件式(2)ft/TLt=0.301
条件式(3)fw/LG2=0.587
条件式(4)fw/fG1=0.104
条件式(5)ft/fG1=0.417
由表1所示的参数的表可知,在本实施例的变焦透镜ZL1中,满足所有的上述条件式(1)~(5)。
图2~图3是第1实施例的变焦透镜ZL1的各像差图。即,图2(a)是广角端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图2(b)是广角端侧的中间焦距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图3(a)是望远端侧的中间焦距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图3(b)是望远端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
在各像差图中,FNO表示F号码,Y表示像高。此外,在球面像差图中,实线表示球面像差。此外,在像散图中,实线表示弧矢像面,虚线表示子午像面。此外,在彗差图中,实线表示子午彗差。以上的像差图的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也相同,而省略其说明。
由各像差图可知,在第1实施例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到望远端状态的各焦距状态下各像差被良好地校正,具有优秀的光学性能。
第2实施例
参照图4~图6以及表2来说明第2实施例。图4表示第2实施例的变焦透镜ZL(ZL2)的结构及从广角端状态(W)向望远端状态(T)的变焦轨道。第2实施例的变焦透镜ZL2如图4所示,包括沿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和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
第1透镜组G1由沿着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11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12的复合透镜构成。
第2透镜组G2由沿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21、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22和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23构成。
在第2透镜组G2和第3透镜组G3之间,配置有用于调节光量的孔径光阑S。
第3透镜组G3由沿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1、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2和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33的复合透镜、以及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凹凸透镜L34构成。
第4透镜组G4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41构成。
在第4透镜组G4和像面I之间设置有:用于截去配置于像面I的摄像元件C(CCD或CMOS等)的界限分辨率以上的空间频率的低通滤波器或红外截止滤波器等玻璃块G、摄像元件C的传感器玻璃罩CV。
在这种构成的变焦透镜ZL2中,从广角端状态向望远端状态变焦时,第1透镜组G1~第4透镜组G4的各组以及孔径光阑S移动。此时,第1透镜组G1和第2透镜组G2暂时向像侧移动,然后向物体侧移动。此外,孔径光阑S、第3透镜组G3和第4透镜组G4向物体侧移动。
在下述表2中示出了第2实施例的各参数的值。另外,表2中的面号码1~23对应于图4所示的面1~23。此外,在第2实施例中,第5面、第11面、第12面、第18面形成为非球面形状。
(表2)
[透镜参数]
[非球面数据]
第5面
κ=1.0000,A4=-9.60350E-05,A6=-2.54240E-06,A8=9.11340E-08,A10=-3.77080E-09
第11面
κ=1.0000,A4=-1.35330E-04,A6=5.12240E-07,A8=0.00000E+00,A10=0.00000E+00
第12面
κ=1.0000,A4=1.83340E-04,A6=7.99910E-07,A8=0.00000E+00,A10=0.00000E+00
第18面
κ=1.0000,A4=-2.74370E-05,A6=1.67510E-06,A8=0.00000E+00,A10=0.00000E+00
[整体参数]
变焦比4.01136
[变焦数据]
[变焦透镜组数据]
[条件式]
条件式(1)fw/TLw=0.087
条件式(2)ft/TLt=0.306
条件式(3)fw/LG2=0.530
条件式(4)fw/fG1=0.088
条件式(5)ft/fG1=0.354
由表2所示的参数的表可知,在本实施例的变焦透镜ZL2中,满足所有的上述条件式(1)~(5)。
图5~图6是第2实施例的变焦透镜ZL2的各像差图。即,图5(a)是广角端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图5(b)是广角端侧的中间焦距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图6(a)是望远端侧的中间焦距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图6(b)是望远端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
由各像差图可知,在第2实施例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到望远端状态的各焦距状态下各像差被良好地校正,具有优秀的光学性能。
第3实施例
参照图7~图9以及表3来说明第3实施例。图7表示第3实施例的变焦透镜ZL(ZL3)的结构及从广角端状态(W)向望远端状态(T)的变焦轨道。第3实施例的变焦透镜ZL3如图7所示,包括沿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和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
第1透镜组G1由沿着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11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12的复合透镜构成。
第2透镜组G2由沿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21、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22和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23构成。
在第2透镜组G2和第3透镜组G3之间,配置有用于调节光量的孔径光阑S。
第3透镜组G3由沿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1、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2和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33的复合透镜、以及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4构成。
第4透镜组G4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41构成。
在第4透镜组G4和像面I之间设置有:用于截去配置于像面I的摄像元件C(CCD或CMOS等)的界限分辨率以上的空间频率的低通滤波器或红外截止滤波器等玻璃块G、摄像元件C的传感器玻璃罩CV。
在这种构成的变焦透镜ZL1中,从广角端状态向望远端状态变焦时,第1透镜组G1~第4透镜组G4的各组以及孔径光阑S移动。此时,第1透镜组G1和第2透镜组G2暂时向像侧移动,然后向物体侧移动。此外,孔径光阑S和第3透镜组G3向物体侧移动。此外,第4透镜组G4暂时向物体侧移动,然后向像侧移动。
在下述表3中示出了第3实施例的各参数的值。另外,表3中的面号码1~23对应于图7所示的面1~23。此外,在第3实施例中,第5面、第11面、第12面、第18面形成为非球面形状。
(表3)
[透镜参数]
[非球面数据]
第5面
κ=1.0000,A4=-1.73930E-04,A6=2.20030E-06,A8=-3.03460E-07,A10=0.00000E+00
第11面
κ=1.0000,A4=-2.22620E-04,A6=0.00000E+00,A8=0.00000E+00,A10=0.00000E+00
第12面
κ=1.0000,A4=2.22230E-04,A6=8.36010E-07,A8=0.00000E+00,A10=0.00000E+00
第18面
κ=1.0000,A4=2.13990E-05,A6=0.00000E+00,A8=0.00000E+00,A10=0.00000E+00
[整体参数]
变焦比6.02272
[变焦数据]
[变焦透镜组数据]
[条件式]
条件式(1)fw/TLw=0.094
条件式(2)ft/TLt=0.393
条件式(3)fw/LG2=0.626
条件式(4)fw/fG1=0.093
条件式(5)ft/fG1=0.562
由表3所示的参数的表可知,在本实施例的变焦透镜ZL3中,满足所有的上述条件式(1)~(5)。
图8~图9是第3实施例的变焦透镜ZL3的各像差图。即,图8(a)是广角端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图8(b)是广角端侧的中间焦距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图9(a)是望远端侧的中间焦距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图9(b)是望远端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
由各像差图可知,在第3实施例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到望远端状态的各焦距状态下各像差被良好地校正,具有优秀的光学性能。
第4实施例
参照图10~图12以及表4来说明第4实施例。图10表示第4实施例的变焦透镜ZL(ZL4)的结构及从广角端状态(W)向望远端状态(T)的变焦轨道。第4实施例的变焦透镜ZL4如图10所示,包括沿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和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
第1透镜组G1由沿着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11和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2的复合透镜构成。
第2透镜组G2由沿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21、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22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23构成。
在第2透镜组G2和第3透镜组G3之间,配置有用于调节光量的孔径光阑S。
第3透镜组G3由沿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1、以及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2和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33的复合透镜构成。
第4透镜组G4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41构成。
在第4透镜组G4和像面I之间设置有:用于截去配置于像面I的摄像元件C(CCD或CMOS等)的界限分辨率以上的空间频率的低通滤波器或红外截止滤波器等玻璃块G、摄像元件C的传感器玻璃罩CV。
在这种构成的变焦透镜ZL4中,从广角端状态向望远端状态变焦时,第1透镜组G1~第4透镜组G4的各组以及孔径光阑S移动。此时,第1透镜组G1和第2透镜组G2暂时向像侧移动,然后向物体侧移动。此外,孔径光阑S、第3透镜组G3和第4透镜组G4向物体侧移动。
在下述表4中示出了第4实施例的各参数的值。另外,表4中的面号码1~21对应于图10所示的面1~21。此外,在第4实施例中,第3面、第5面、第11面、第12面、第16面和第17面形成为非球面形状。
(表4)
[透镜参数]
[非球面数据]
第3面
κ=1.0000,A4=5.69810E-08,A6=1.33280E-10,A8=0.00000E+00,A10=0.00000E+00
第5面
κ=1.0000,A4=-4.34700E-05,A6=1.62960E-06,A8=-3.62310E-08,A10=0.00000E+00
第11面
κ=1.0000,A4=-2.48810E-04,A6=0.00000E+00,A8=0.00000E+00,A10=0.00000E+00
第12面
κ=1.0000,A4=1.74320E-04,A6=1.75620E-06,A8=0.00000E+00,A10=0.00000E+00
第16面
κ=1.0000,A4=-1.11210E-04,A6=1.23010E-07,A8=0.00000E+00,A10=0.00000E+00
第17面
κ=1.0000,A4=-1.10490E-04,A6=0.00000E+00,A8=0.00000E+00,A10=0.00000E+00
[整体参数]
变焦比4.81817
[变焦数据]
[变焦透镜组数据]
[条件式]
条件式(1)fw/TLw=0.084
条件式(2)ft/TLt=0.319
条件式(3)fw/LG2=0.550
条件式(4)fw/fG1=0.069
条件式(5)ft/fG1=0.333
由表4所示的参数的表可知,在本实施例的变焦透镜ZL4中,满足所有的上述条件式(1)~(5)。
图11~图12是第4实施例的变焦透镜ZL4的各像差图。即,图11(a)是广角端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图11(b)是广角端侧的中间焦距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图12(a)是望远端侧的中间焦距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图12(b)是望远端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
由各像差图可知,在第4实施例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到望远端状态的各焦距状态下各像差被良好地校正,具有优秀的光学性能。
第2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3~图24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如图13所示,包括沿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和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其中,设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状态下的焦距为fw、变焦透镜的望远端状态下的焦距为ft、第1透镜组G1的透镜构成长度为LG1、第2透镜组G2的透镜构成长度为LG2、第3透镜组G3的焦距为fG3时,满足以下的条件式(6)~(8)。
0.75<fw/LG1<1.24…(6)
0.10<fw/LG2<0.64…(7)
1.25<ft/fG3<4.00…(8)
上述条件式(6)是与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状态下的焦距和第1透镜组G1的透镜构成长度相关的公式。若超过该条件式(6)的上限值,则难以获得宽视角,从而不理想。此外,在满足了宽视角的情况下,难以在整个变焦区域校正彗差,从而不理想。另一方面,若低于条件式(6)的下限值,则第1透镜组G1的透镜构成长度变大,从而不理想。此外,在满足了小型化的情况下,难以校正广角端状态下的彗差,从而不理想。
另外,为了使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切实,优选使条件式(6)的上限值为1.20。
此外,为了使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切实,优选使条件式(6)的下限值为0.80。此外,为了使本实施方式的效果更为切实,更优选使条件式(6)的下限值为0.85。
上述条件式(7)是与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状态下的焦距和第2透镜组G2的透镜构成长度相关的公式。若超过该条件式(7)的上限值,则难以获得宽视角,从而不理想。此外,在满足了宽视角的情况下,难以在整个变焦区域校正像散,从而不理想。另一方面,若低于条件式(7)的下限值,则难以确保高变倍比,从而不理想。此外,难以校正望远端的轴上色差,从而不理想。
另外,为了使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切实,优选使条件式(7)的下限值为0.30。此外,为了使本实施方式的效果更为切实,更优选使条件式(7)的下限值为0.40。此外,为了使本实施方式的效果更加切实,进一步优选使条件式(7)的下限值为0.50。
上述条件式(8)是与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的望远端状态下的焦距和第3透镜组G3的焦距相关的公式。若超过该条件式(8)的上限值,则第3透镜组G3的功率变强,难以在整个变焦区域校正球面像差,从而不理想。另一方面,若低于条件式(8)的下限值,则难以在整个变焦区域校正像散,从而不理想。
另外,为了使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切实,优选使条件式(8)的上限值为2.50。此外,为了使本实施方式的效果更为切实,更优选使条件式(8)的上限值为2.45。
此外,为了使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切实,优选使条件式(8)的下限值为1.30。此外,为了使本实施方式的效果更为切实,更优选使条件式(8)的下限值为1.35。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在设第1透镜组G1的焦距为fG1时,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9)。
0.01<fw/fG1<0.11…(9)
上述条件式(9)是与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状态下的焦距和第1透镜组G1的焦距相关的公式。若超过该条件式(9)的上限值,则难以获得宽视角,从而不理想。此外,在满足了宽视角的情况下,难以校正望远端状态下的彗差,从而不理想。另一方面,若低于条件式(9)的下限值,则光学***整体变大,从而不理想。此外,在满足了小型化的情况下,难以校正望远端状态下的球面像差,从而不理想。
另外,为了使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切实,优选使条件式(9)的下限值为0.03。此外,为了使本实施方式的效果更为切实,更优选使条件式(9)的下限值为0.06。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在设第1透镜组G1的焦距为fG1时,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0)。
0.3<ft/fG1<1.0…(10)
上述条件式(10)是与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的望远端状态下的焦距和第1透镜组G1的焦距相关的公式。若超过该条件式(10)的上限值,则难以校正望远端状态下的彗差,从而不理想。另一方面,若低于条件式(10)的下限值,则光学***整体变大,从而不理想。此外,在满足了小型化的情况下,难以校正望远端状态下的球面像差,从而不理想。
另外,为了使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切实,优选使条件式(10)的上限值为0.70。此外,为了使本实施方式的效果更为切实,更优选使条件式(10)的上限值为0.60。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优选,在从广角端状态向望远端状态变焦时,第1透镜组G1、第2透镜组G2、第3透镜组G3和第4透镜组G4的各组移动。根据该构成,可以使各组的组间隔较大地变化,即使透镜全长较短也容易获得变焦比。此外,为了获得变焦比不再需要各组的功率,因此可以将各组的功率放宽,可以在整个变焦区域良好校正彗差。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优选,第1透镜组G1仅由复合透镜构成。根据该构成,可以缩小望远端状态下的第1透镜组G1和第2透镜组G2的间隔,可以良好地校正倍率色像差。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优选,第4透镜组G4仅由单透镜构成。根据该构成,可以使沉胴时的透镜长度变短,从而优选。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优选,第4透镜组G4具有正透镜,且该正透镜具有凹凸形状。根据该构成,可以良好地校正像散。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优选,第4透镜组G4具有正透镜,该正透镜具有凹面朝向像侧的凹凸形状。根据该构成,可以良好地校正像散。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优选,第4透镜组G4具有非球面。根据该构成,可以良好地校正像散。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优选,在从广角端状态向望远端状态变焦时,第1透镜组G1暂时向像侧移动,然后向物体侧移动(U形转折)。根据该构成,可以在轴外光线的高度最高的广角端附近的变焦位置上使第1透镜组G1向像侧靠近,结果,可以使轴外光线的一部分不易离散。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优选,第1透镜组G1具有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负透镜和正透镜。根据该构成,可以良好地校正望远端状态下的球面像差、倍率色像差。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优选,使第4透镜组G4向光轴方向移动,进行从无限远物体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根据该构成,近距离对焦的球面像差的变动较少。
第2实施方式下的实施例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各实施例(第5~第8实施例)。以下示出了表5~表8,这些表是第5实施例~第8实施例的各参数的表。
另外,表中的[透镜参数]、[非球面数据]、[整体采参数]、[变焦数据]、[条件式]所示的值的含义、定义,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4的情况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实施例5
参照图13~图15以及表5来说明第5实施例。图13表示第5实施例的变焦透镜ZL(ZL5)的结构及从广角端状态(W)向望远端状态(T)的变焦轨道。第5实施例的变焦透镜ZL5如图13所示,包括沿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和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
第1透镜组G1由沿着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11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12的复合透镜构成。
第2透镜组G2由沿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21、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22和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23构成。
在第2透镜组G2和第3透镜组G3之间,配置有用于调节光量的孔径光阑S。
第3透镜组G3由沿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1、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2和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33的复合透镜、以及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4构成。
第4透镜组G4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41构成。
在第4透镜组G4和像面I之间设置有:用于截去配置于像面I的摄像元件C(CCD或CMOS等)的界限分辨率以上的空间频率的低通滤波器或红外截止滤波器等玻璃块G、摄像元件C的传感器玻璃罩CV。
在这种构成的变焦透镜ZL5中,从广角端状态向望远端状态变焦时,第1透镜组G1~第4透镜组G4的各组以及孔径光阑S移动。此时,第1透镜组G1和第2透镜组G2暂时向像侧移动,然后向物体侧移动。此外,孔径光阑S、第3透镜组G3和第4透镜组G4向物体侧移动。
在下述表5中示出了第1实施例的各参数的值。另外,表1中的面号码1~23对应于图13所示的面1~23。此外,在第5实施例中,第5面、第11面、第12面、第18面形成为非球面形状。
(表5)
[透镜参数]
[非球面数据]
第5面
κ=1.0000,A4=-1.67360E-04,A6=-2.69450E-06,A8=-4.17240E-09,A10=-6.24740E-09
第11面
κ=1.0000,A4=-1.37760E-04,A6=5.02900E-07,A8=0.00000E+00,A10=0.00000E+00
第12面
κ=1.0000,A4=8.36510E-05,A6=1.56840E-06,A8=0.00000E+00,A10=0.00000E+00
第18面
κ=1.0000,A4=-1.48460E-04,A6=1.02420E-07,A8=0.00000E+00,A10=0.00000E+00
[整体参数]
变焦比4.01136
[变焦数据]
[变焦透镜组数据]
[条件式]
条件式(6)fw/LG1=0.978
条件式(7)fw/LG2=0.587
条件式(8)ft/fG3=1.499
条件式(9)fw/fG1=0.104
条件式(10)ft/fG1=0.417
由表5所示的参数的表可知,在本实施例的变焦透镜ZL5中,满足所有的上述条件式(1)~(5)。
图14~图15是第5实施例的变焦透镜ZL5的各像差图。即,图14(a)是广角端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图14(b)是广角端侧的中间焦距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图15(a)是望远端侧的中间焦距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图15(b)是望远端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
在各像差图中,FNO表示F号码,Y表示像高。此外,在球面像差图中,实线表示球面像差。此外,在像散图中,实线表示弧矢像面,虚线表示子午像面。此外,在彗差图中,实线表示子午彗差。以上的像差图的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也相同,而省略其说明。
由各像差图可知,在第5实施例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到望远端状态的各焦距状态下各像差被良好地校正,具有优秀的光学性能。
第6实施例
参照图16~图18以及表6来说明第6实施例。图16表示第6实施例的变焦透镜ZL(ZL6)的结构及从广角端状态(W)向望远端状态(T)的变焦轨道。第6实施例的变焦透镜ZL6如图16所示,包括沿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和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
第1透镜组G1由沿着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11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12的复合透镜构成。
第2透镜组G2由沿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21、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22和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23构成。
在第2透镜组G2和第3透镜组G3之间,配置有用于调节光量的孔径光阑S。
第3透镜组G3由沿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1、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2和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33的复合透镜、以及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凹凸透镜L34构成。
第4透镜组G4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41构成。
在第4透镜组G4和像面I之间设置有:用于截去配置于像面I的摄像元件C(CCD或CMOS等)的界限分辨率以上的空间频率的低通滤波器或红外截止滤波器等玻璃块G、摄像元件C的传感器玻璃罩CV。
在这种构成的变焦透镜ZL6中,从广角端状态向望远端状态变焦时,第1透镜组G1~第4透镜组G4的各组以及孔径光阑S移动。此时,第1透镜组G1和第2透镜组G2暂时向像侧移动,然后向物体侧移动。此外,孔径光阑S、第3透镜组G3和第4透镜组G4向物体侧移动。
在下述表6中示出了第6实施例的各参数的值。另外,表6中的面号码1~23对应于图16所示的面1~23。此外,在第6实施例中,第5面、第11面、第12面、第18面形成为非球面形状。
(表6)
[透镜参数]
[非球面数据]
第5面
κ=1.0000,A4=-9.60350E-05,A6=-2.54240E-06,A8=9.11340E-08,A10=-3.77080E-09
第11面
κ=1.0000,A4=-1.35330E-04,A6=5.12240E-07,A8=0.00000E+00,A10=0.00000E+00
第12面
κ=1.0000,A4=1.83340E-04,A6=7.99910E-07,A8=0.00000E+00,A10=0.00000E+00
第18面
κ=1.0000,A4=-2.74370E-05,A6=1.67510E-06,A8=0.00000E+00,A10=0.00000E+00
[整体参数]
变焦比4.01136
[变焦数据]
[变焦透镜组数据]
[条件式]
条件式(6)fw/LG1=0.978
条件式(7)fw/LG2=0.530
条件式(8)ft/fG3=1.532
条件式(9)fw/fG1=0.088
条件式(10)ft/fG1=0.354
由表6所示的参数的表可知,在本实施例的变焦透镜ZL6中,满足所有的上述条件式(1)~(5)。
图17~图18是第6实施例的变焦透镜ZL6的各像差图。即,图17(a)是广角端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图17(b)是广角端侧的中间焦距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图18(a)是望远端侧的中间焦距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图18(b)是望远端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
由各像差图可知,在第6实施例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到望远端状态的各焦距状态下各像差被良好地校正,具有优秀的光学性能。
第7实施例
参照图19~图21以及表7来说明第7实施例。图19表示第7实施例的变焦透镜ZL(ZL7)的结构及从广角端状态(W)向望远端状态(T)的变焦轨道。第7实施例的变焦透镜ZL7如图19所示,包括沿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和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
第1透镜组G1由沿着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11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12的复合透镜构成。
第2透镜组G2由沿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21、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22和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23构成。
在第2透镜组G2和第3透镜组G3之间,配置有用于调节光量的孔径光阑S。
第3透镜组G3由沿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1、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2和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33的复合透镜、以及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4构成。
第4透镜组G4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41构成。
在第4透镜组G4和像面I之间设置有:用于截去配置于像面I的摄像元件C(CCD或CMOS等)的界限分辨率以上的空间频率的低通滤波器或红外截止滤波器等玻璃块G、摄像元件C的传感器玻璃罩CV。
在这种构成的变焦透镜ZL7中,从广角端状态向望远端状态变焦时,第1透镜组G1~第4透镜组G4的各组以及孔径光阑S移动。此时,第1透镜组G1和第2透镜组G2暂时向像侧移动,然后向物体侧移动。此外,孔径光阑S和第3透镜组G3向物体侧移动。此外,第4透镜组G4暂时向物体侧移动,然后向像侧移动。
在下述表7中示出了第7实施例的各参数的值。另外,表7中的面号码1~23对应于图19所示的面1~23。此外,在第7实施例中,第5面、第11面、第12面、第18面形成为非球面形状。
(表7)
[透镜参数]
[非球面数据]
第5面
κ=1.0000,A4=-1.73930E-04,A6=2.20030E-06,A8=-3.03460E-07,A10=0.00000E+00
第11面
κ=1.0000,A4=-2.22620E-04,A6=0.00000E+00,A8=0.00000E+00,A10=0.00000E+00
第12面
κ=1.0000,A4=2.22230E-04,A6=8.36010E-07,A8=0.00000E+00,A10=0.00000E+00
第18面
κ=1.0000,A4=2.13990E-05,A6=0.00000E+00,A8=0.00000E+00,A10=0.00000E+00
[整体参数]
变焦比6.02272
[变焦数据]
[变焦透镜组数据]
[条件式]
条件式(6)fw/LG1=1.095
条件式(7)fw/LG2=0.626
条件式(8)ft/fG3=2.323
条件式(9)fw/fG1=0.093
条件式(10)ft/fG1=0.562
由表7所示的参数的表可知,在本实施例的变焦透镜ZL7中,满足所有的上述条件式(1)~(5)。
图20~图21是第7实施例的变焦透镜ZL7的各像差图。即,图20(a)是广角端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图20(b)是广角端侧的中间焦距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图21(a)是望远端侧的中间焦距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图21(b)是望远端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
由各像差图可知,在第7实施例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到望远端状态的各焦距状态下各像差被良好地校正,具有优秀的光学性能。
第8实施例
参照图22~图24以及表8来说明第8实施例。图22表示第8实施例的变焦透镜ZL(ZL8)的结构及从广角端状态(W)向望远端状态(T)的变焦轨道。第8实施例的变焦透镜ZL8如图22所示,包括沿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和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
第1透镜组G1由沿着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11和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2的复合透镜构成。
第2透镜组G2由沿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21、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22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23构成。
在第2透镜组G2和第3透镜组G3之间,配置有用于调节光量的孔径光阑S。
第3透镜组G3由沿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1、以及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2和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33的复合透镜构成。
第4透镜组G4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41构成。
在第4透镜组G4和像面I之间设置有:用于截去配置于像面I的摄像元件C(CCD或CMOS等)的界限分辨率以上的空间频率的低通滤波器或红外截止滤波器等玻璃块G、摄像元件C的传感器玻璃罩CV。
在这种构成的变焦透镜ZL8中,从广角端状态向望远端状态变焦时,第1透镜组G1~第4透镜组G4的各组以及孔径光阑S移动。此时,第1透镜组G1和第2透镜组G2暂时向像侧移动,然后向物体侧移动。此外,孔径光阑S、第3透镜组G3和第4透镜组G4向物体侧移动。
在下述表8中示出了第8实施例的各参数的值。另外,表8中的面号码1~21对应于图22所示的面1~21。此外,在第8实施例中,第3面、第5面、第11面、第12面、第16面和第17面形成为非球面形状。
(表8)
[透镜参数]
[非球面数据]
第3面
κ=1.0000,A4=5.69810E-08,A6=1.33280E-10,A8=0.00000E+00,A10=0.00000E+00
第5面
κ=1.0000,A4=-4.34700E-05,A6=1.62960E-06,A8=-3.62310E-08,A10=0.00000E+00
第11面
κ=1.0000,A4=-2.48810E-04,A6=0.00000E+00,A8=0.00000E+00,A10=0.00000E+00
第12面
κ=1.0000,A4=1.74320E-04,A6=1.75620E-06,A8=0.00000E+00,A10=0.00000E+00
第16面
κ=1.0000,A4=-1.11210E-04,A6=1.23010E-07,A8=0.00000E+00,A10=0.00000E+00
第17面
κ=1.0000,A4=-1.10490E-04,A6=0.00000E+00,A8=0.00000E+00,A10=0.00000E+00
[整体参数]
变焦比4.81817
[变焦数据]
[变焦透镜组数据]
[条件式]
条件式(6)fw/LG1=1.114
条件式(7)fw/LG2=0.550
条件式(8)ft/fG3=1.731
条件式(9)fw/fG1=0.069
条件式(10)ft/fG1=0.333
由表8所示的参数的表可知,在本实施例的变焦透镜ZL8中,满足所有的上述条件式(1)~(5)。
图23~图24是第8实施例的变焦透镜ZL8的各像差图。即,图23(a)是广角端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图23(b)是广角端侧的中间焦距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图24(a)是望远端侧的中间焦距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图24(b)是望远端状态下的摄影距离无限远处的各像差图。
由各像差图可知,在第8实施例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到望远端状态的各焦距状态下各像差被良好地校正,具有优秀的光学性能。
变焦透镜应用例
在图25中作为摄影透镜ZL示出了具有上述变焦透镜的数字静态照相机CAM(光学设备)。该数字静态照相机CAM,在按下未图示的电源按钮时,摄影透镜ZL的未图示的快门打开,通过摄影透镜ZL聚集来自被拍摄体(物体)的光,并在配置于像面I(参照图1等)的(例如由CCD、CMOS等构成的)摄像元件C(参照图1等)上成像。成像在摄像元件C上的被拍摄体像在配置于数字静态照相机CAM背后的液晶监视器M上显示。摄影者在观察液晶监视器M的同时决定了被拍摄体像的构图后,按下释放钮B1而用摄像元件C拍摄被拍摄体像,并记录保存到未图示的存储器中。
另外,在该相机CAM中配置有:在被拍摄体较暗时发出辅助光的辅助光发光部D;使摄影透镜ZL从广角端状态(W)向望远端状态(T)变焦时的广角(W)-望远(T)钮B2;以及用于数字静态照相机CAM的各种条件设定等的功能钮B3等。
然后,参照图26说明上述构成的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首先,在镜筒内组装各透镜(图1中透镜L11~L41)(步骤S1)。在将各透镜组装到镜筒内时,可以按照沿光轴的顺序逐个地将各透镜组装到镜筒内,也可以用保持部件一体地保持一部分或者全部透镜,然后与镜筒部件组装。在将各透镜组装到镜筒内后,确认在将各透镜组装到镜筒内的状态下是否形成物体的像、即确认各透镜的中心是否对齐(步骤S2)。然后,确认变焦透镜的各种动作(步骤S3)。作为各种动作的一例包括:用于进行从广角端状态向望远端状态的变倍的透镜组(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1透镜组G1~第4透镜组G4的各组)沿着光轴方向移动的变倍动作、进行从远距离物体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的透镜组(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4透镜组G4)沿着光轴方向移动的对焦动作、至少一部分透镜以具有与光轴正交的方向上的成分的方式移动的手抖动校正动作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广角端状态向望远端状态变倍时,第1透镜组G1、第3透镜组G3和第6透镜组G6固定。此外,各种动作的确认顺序任意。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下记载的内容可以在不损光学性能的范围内适当采用。
在各实施例中,作为变焦透镜示出了4组构成,但也可以适用于5组、6组等其他组的构成。此外,可以是在最靠向物体侧增加了透镜或透镜组的构成,或者是在最靠向像侧增加了透镜或透镜组的构成。此外,透镜组表示以变倍时变化的空气间隔分离的具有至少1枚透镜的部分。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将单独或多个透镜组、或部分透镜组作为在光轴方向上移动而进行从无限远物体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的对焦透镜组。该对焦透镜组也可以应用于自动聚焦,适于自动聚焦用的(使用了超声波马达等的)马达驱动。尤其优选使第4透镜组G4为对焦透镜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使透镜组或部分透镜组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振动,或在包含光轴的面内方向旋转移动(摆动),而作为校正因手抖动产生的像抖动的防振透镜组。尤其优选将第3透镜组G3的至少一部分作为防振透镜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透镜面可以形成为球面或平面,也可以形成为非球面。透镜面为球面或平面时,透镜加工及组装调整容易,可以防止因加工及组装调整的误差而引起光学性能的劣化,因此优选。此外,即使像面偏移,描绘性能的劣化也较少,因此优选。透镜面为非球面时,非球面可以是磨削加工的非球面、用模将玻璃形成为非球面形状的玻璃型非球面、在玻璃的表面上将树脂形成为非球面形状的复合型非球面的任意的非球面。此外,透镜面也可以为衍射面,透镜可以是折射率分布型透镜(GRIN透镜)或塑料透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孔径光阑S优选配置在第3透镜组附近,也可以不设置作为孔径光阑的部件,而用透镜的框代替其作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在各透镜面上通过施加在较宽的波长区域具有高透过率的防反射膜,以实现闪烁及重影减少、高对比度的高光学性能。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变倍光学***)的变倍比为3~10左右。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变倍光学***)中,第1透镜组G1优选具有一个正透镜成分。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变倍光学***)中,第2透镜组优选具有一个正透镜成分和两个负透镜成分。此外,优选从物体侧依次按照负负正的顺序介有空气间隔地配置透镜成分。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变倍光学***)中,第3透镜组优选具有两个正透镜成分和一个负透镜成分。此外,优选从物体侧依次按照正负正的顺序介有空气间隔地配置透镜成分。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变倍光学***)中,第4透镜组优选具有一个正透镜成分。
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附加实施方式的构成要件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Claims (26)

1.一种变焦透镜,包括沿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和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其特征在于,
在从广角端状态向望远端状态变焦时,上述第1透镜组暂时向像侧移动,然后向物体侧移动,
设上述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状态下的焦距为fw、上述变焦透镜的望远端状态下的焦距为ft、上述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状态下的透镜全长为TLw、上述变焦透镜的望远端状态下的透镜全长为TLt、上述第2透镜组的透镜构成长度为LG2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0.050<fw/TLw<0.100
0.10<ft/TLt<0.80
0.50<fw/LG2<0.6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
设上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为fG1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0.01<fw/fG1<0.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
设上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为fG1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0.3<ft/fG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
设上述第1透镜组的透镜构成长度为LG1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0.75<fw/LG1<1.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
设上述第3透镜组的焦距为fG3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1.25<ft/fG3<4.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
从广角端状态向望远端状态变焦时,上述第1透镜组、上述第2透镜组、上述第3透镜组和上述第4透镜组的各组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透镜组仅由复合透镜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4透镜组仅由单透镜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4透镜组具有正透镜,
上述正透镜具有凹凸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4透镜组具有正透镜,
上述正透镜具有凹面朝向像侧的凹凸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4透镜组具有非球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透镜组具有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负透镜和正透镜。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第4透镜组在光轴方向上移动,而进行从无限远物体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
14.一种光学设备,其特征在于,搭载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
15.一种变焦透镜,包括沿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和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其特征在于,
设上述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状态下的焦距为fw、上述变焦透镜的望远端状态下的焦距为ft、上述第1透镜组的透镜构成长度为LG1、上述第2透镜组的透镜构成长度为LG2、上述第3透镜组的焦距为fG3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0.75<fw/LG1<1.24
0.50<fw/LG2<0.64
1.25<ft/fG3<4.00。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
设上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为fG1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0.01<fw/fG1<0.11。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
设上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为fG1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0.3<ft/fG1<1.0。
18.一种光学设备,其特征在于,搭载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变焦透镜。
19.一种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该变焦透镜包括沿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和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所述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以如下方式将各透镜组装到透镜镜筒内,并进行动作确认:
在从广角端状态向望远端状态变焦时,上述第1透镜组暂时向像侧移动,然后向物体侧移动,
设上述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状态下的焦距为fw、上述变焦透镜的望远端状态下的焦距为ft、上述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状态下的透镜全长为TLw、上述变焦透镜的望远端状态下的透镜全长为TLt、上述第2透镜组的透镜构成长度为LG2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0.050<fw/TLw<0.100
0.10<ft/TLt<0.80
0.50<fw/LG2<0.64。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上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为fG1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0.01<fw/fG1<0.11。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上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为fG1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0.3<ft/fG1<1.0。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上述第1透镜组的透镜构成长度为LG1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0.75<fw/LG1<1.24。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上述第3透镜组的焦距为fG3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1.25<ft/fG3<4.00。
24.一种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该变焦透镜包括沿光轴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和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所述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以如下方式将各透镜组装到透镜镜筒内,并进行动作确认:
设上述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状态下的焦距为fw、上述变焦透镜的望远端状态下的焦距为ft、上述第1透镜组的透镜构成长度为LG1、上述第2透镜组的透镜构成长度为LG2、上述第3透镜组的焦距为fG3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0.75<fw/LG1<1.24
0.50<fw/LG2<0.64
1.25<ft/fG3<4.00。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上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为fG1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0.01<fw/fG1<0.11。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上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为fG1时,满足下式的条件:
0.3<ft/fG1<1.0。
CN201110112206.XA 2010-04-27 2011-04-27 变焦透镜、光学设备及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22361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02002 2010-04-27
JP2010102002A JP5713227B2 (ja) 2010-04-27 2010-04-27 ズームレンズ、光学機器及びズーム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JP2010102001A JP5648894B2 (ja) 2010-04-27 2010-04-27 ズームレンズ、光学機器及びズーム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JP2010-102001 2010-04-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6157A CN102236157A (zh) 2011-11-09
CN102236157B true CN102236157B (zh) 2015-11-25

Family

ID=44117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12206.XA Active CN102236157B (zh) 2010-04-27 2011-04-27 变焦透镜、光学设备及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329371B2 (zh)
EP (1) EP2383598B1 (zh)
CN (1) CN1022361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52581B2 (ja) * 2008-12-24 2012-10-1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ズーム光学系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撮像装置
KR101941248B1 (ko) 2012-07-23 2019-04-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줌 렌즈 및 이를 구비한 촬상장치
CN104755983B (zh) 2012-10-23 2018-02-16 株式会社尼康 变倍光学***、光学装置和制造变倍光学***的方法
WO2014208091A1 (ja) 2013-06-28 2014-12-31 株式会社ニコン 変倍光学系、光学機器及び変倍光学系の製造方法
KR102052126B1 (ko) 2013-07-09 2019-12-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줌 렌즈 및 이를 포함한 촬영 장치
CN106133578B (zh) 2014-03-27 2019-09-10 株式会社尼康 变倍光学***以及摄像装置
CN106164734B (zh) * 2014-03-27 2019-06-18 株式会社尼康 变焦镜头以及摄像装置
WO2016104747A1 (ja) 2014-12-26 2016-06-30 株式会社ニコン 変倍光学系、光学装置、及び、変倍光学系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1321A (zh) * 1997-02-18 1998-08-26 株式会社尼康 放大率可变光学***
CN101196610A (zh) * 2006-12-06 2008-06-11 株式会社理光 变焦透镜、照相装置及携带情报终端装置
US20090290216A1 (en) * 2008-05-26 2009-11-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Zoom lens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47102A (ja) 1999-06-04 2000-12-15 Konica Corp ズームレンズ
JP3417396B2 (ja) 2000-04-07 2003-06-16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装置
JP3927866B2 (ja) 2002-06-04 2007-06-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影装置
JP4323796B2 (ja) 2002-12-27 2009-09-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2006308649A (ja) 2005-04-26 2006-11-09 Olympus Imaging Corp 撮像装置
JP2007065513A (ja) 2005-09-01 2007-03-15 Ricoh Co Ltd 変倍撮影光学系システム、撮像装置、及び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JP2007072117A (ja) 2005-09-06 2007-03-22 Ricoh Co Ltd 可変焦点距離レンズ,撮影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
JP4907169B2 (ja) 2005-12-28 2012-03-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ズームレンズ,カメラ装置および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JP2007206544A (ja) 2006-02-03 2007-08-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ズームレンズ系、レンズ鏡筒、撮像装置及びカメラ
JP2007206545A (ja) 2006-02-03 2007-08-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ズームレンズ系、レンズ鏡筒、撮像装置及びカメラ
JP2007212961A (ja) 2006-02-13 2007-08-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ズームレンズ系、撮像装置及びカメラ
JP4886334B2 (ja) 2006-03-30 2012-02-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2008046347A (ja) 2006-08-16 2008-02-28 Pentax Corp 広角ズームレンズ系
JP4963048B2 (ja) 2006-09-04 2012-06-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ズームレンズ、カメラ装置および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JP4936831B2 (ja) 2006-09-19 2012-05-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ズームレンズ、カメラ装置および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JP4948124B2 (ja) 2006-11-09 2012-06-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ズームレンズ、カメラ装置および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JP2008122880A (ja) 2006-11-15 2008-05-29 Olympus Imaging Corp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撮像装置
JP5072474B2 (ja) 2007-08-06 2012-1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US7580202B2 (en) 2007-09-05 2009-08-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Zoom lens system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5241281B2 (ja) 2008-03-17 2013-07-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5414205B2 (ja) 2008-05-30 2014-0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5366447B2 (ja) 2008-06-06 2013-12-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5344549B2 (ja) 2008-08-08 2013-1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2010102001A (ja) 2008-10-22 2010-05-06 Sony Corp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JP5304170B2 (ja) 2008-10-22 2013-10-02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及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5274228B2 (ja) 2008-12-11 2013-08-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4790820B2 (ja) 2009-01-19 2011-10-1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1321A (zh) * 1997-02-18 1998-08-26 株式会社尼康 放大率可变光学***
CN101196610A (zh) * 2006-12-06 2008-06-11 株式会社理光 变焦透镜、照相装置及携带情报终端装置
US20090290216A1 (en) * 2008-05-26 2009-11-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Zoom lens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329371B2 (en) 2016-05-03
EP2383598A3 (en) 2012-09-05
CN102236157A (zh) 2011-11-09
US20110261469A1 (en) 2011-10-27
EP2383598B1 (en) 2017-10-25
EP2383598A2 (en) 2011-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36157B (zh) 变焦透镜、光学设备及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
CN102236158B (zh) 变焦透镜、光学设备及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
CN105452930B (zh) 变倍光学***、光学设备和该变倍光学***的制造方法
CN102132189B (zh) 变焦镜头、成像设备和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的方法
CN101470254B (zh) 变焦透镜、具有其的光学设备及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
CN105765435A (zh) 变焦镜头、光学设备及变焦镜头的制造方法
CN101261357B (zh) 变焦透镜、光学设备及成像方法
CN102037388A (zh) 变焦透镜、具有其的光学设备及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
CN109477952A (zh) 变倍光学***、光学设备以及变倍光学***的制造方法
CN107688226B (zh) 变焦镜头
CN105765436A (zh) 变焦镜头、光学设备及变焦镜头的制造方法
CN105393156A (zh) 变倍光学***、成像装置和变倍光学***的制造方法
CN110262020A (zh) 变焦镜头及光学设备
CN102053347B (zh) 变焦透镜、光学设备及变焦透镜的制造方法
CN108369328A (zh) 变焦镜头、光学设备以及变焦镜头的制造方法
CN104067157B (zh) 变焦镜头、光学设备以及变焦镜头的制造方法
CN105408795A (zh) 变焦镜头、光学设备以及变焦镜头的制造方法
CN104755984B (zh) 变倍光学***、光学装置、和用于制造变倍光学***的方法
CN109844603A (zh) 变倍光学***、光学装置以及变倍光学***的制造方法
CN101432651B (zh) 变焦透镜及具有该变焦透镜的光学装置
CN106133578B (zh) 变倍光学***以及摄像装置
CN108369329A (zh) 变焦镜头、光学设备以及变焦镜头的制造方法
CN102385149B (zh) 变焦镜头、光学设备和制造变焦镜头的方法
CN105556369A (zh) 变焦镜头、光学设备以及变焦镜头的制造方法
CN107407795A (zh) 变倍光学***、光学设备以及变倍光学***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