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37787B - 车身前部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身前部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37787B
CN102137787B CN2009801342747A CN200980134274A CN102137787B CN 102137787 B CN102137787 B CN 102137787B CN 2009801342747 A CN2009801342747 A CN 2009801342747A CN 200980134274 A CN200980134274 A CN 200980134274A CN 102137787 B CN102137787 B CN 1021377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extension component
inboard
vehicle body
bend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3427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37787A (zh
Inventor
阿部龙太
冈部宏二郎
吉川慎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25764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92926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25767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96694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25776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96694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377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77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377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77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2Front or rear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24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 B60R19/26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comprising yieldable mounting means
    • B60R19/34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comprising yieldable mounting means destroyed upon impact, e.g. one-shot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2Engine compart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构造,使得即使将车身全长抑制得很紧凑也能够搭载大型发动机,并且能够效率良好地吸收冲击载荷。车身前部构造(10)在左右的前侧车架(11、12)的前端部及左右的上构件(13、14)的前端部通过安装板(35)设置有向前方突出的内侧及外侧延伸部件(41、42)。安装板中的内侧安装部(51)及内侧延伸部件的前壁(68)随着趋向于车宽方向中心而向车身前方倾斜。

Description

车身前部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内外侧的延伸部件从前侧车架及上构件的前端部向车身前方突出的车身前部构造。
背景技术
在车身前部构造中存在以下构造,在前侧车架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具有上构件,分别在各自的前端部具有在车宽方向上隔开间隔的内外侧碰撞吸收部(以下称为“延伸部件”),在内外侧延伸部件的前端部设置有保险杠横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的车身前部构造为,在前侧车架及上构件各自的前端部架设有安装板,在安装板上设置有内外侧延伸部件。
内侧延伸部件从前侧车架的前端部向车身前方突出。外侧延伸部件从上构件的前端部向车身前方突出。在内外侧延伸部件各自的前端部上形成有安装孔,通过***安装孔中的螺栓安装有保险杠横梁。
根据车身前部构造,在有冲击载荷从车身前方作用在保险杠横梁上时,作用的冲击载荷使内外侧延伸部件变形(压溃),从而吸收冲击载荷。再进一步,被传递到内侧及外侧延伸部件上的冲击载荷被前侧车架和上构件支承。因此,期望在有冲击载荷从车身前方作用在保险杠横梁上时,冲击载荷被效率良好地传递到内侧延伸部件和外侧延伸部件上,再进一步,被传递到内侧延伸部件上的冲击载荷被效率良好地传递到前侧车架上,被传递到外侧延伸部件上的冲击载荷被效率良好地传递到上构件上。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909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使车身全长紧凑的车辆中能够搭载大型发动机、且能够确保冲击载荷的吸收量的车身前部构造。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身前部构造,该车身前部构造具有:左右的前侧车架,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左右的上构件,被配置在所述左右的前侧车架的各自的外侧,朝车身后方且向上倾斜地延伸;安装板,被安装在所述左右的前侧车架的前端部及所述左右的上构件的前端部上;左右的内侧延伸部件,靠近车宽方向中央地被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以及左右的外侧延伸部件,被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并位于所述内侧延伸部件的外侧,所述左右的内侧延伸部件从所述左右的前侧车架的前端部向车身前方突出,所述左右的外侧延伸部件从所述左右的上构件的前端部向车身前方突出,其中,所述安装板中的设置有所述内侧延伸部件的内侧安装部随着趋向于车宽方向中心而向车身前方倾斜,所述内侧延伸部件的前壁随着趋向于车宽方向中心而向车身前方倾斜。
优选的是,所述车身前部构造还具有搭载冷却部件的前隔板,该前隔板靠近所述安装板的车宽中心而配置,所述前隔板具有构成该前隔板的侧部的支承部,在该支承部的后部以向所述安装板伸出的方式形成有后凸缘,所述后凸缘被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
优选的是,所述内侧延伸部件具有:由上壁、下壁、内侧壁以及外侧壁形成为筒状的筒体;和对所述筒体的前端部进行封闭的前盖部,所述前盖部具有:能够与所述上壁对应地焊接的上壁固定片;能够与所述下壁对应地焊接的下壁固定片;能够与所述内侧壁对应地焊接的内侧壁固定片;以及能够与所述外侧壁对应地焊接的外侧壁固定片,所述上壁固定片、所述下壁固定片、所述内侧壁固定片以及所述外侧壁固定片各自的片端缘相对于所述安装板仅离开相同的距离。
优选的是,所述车身前部构造还具有搭载冷却部件的前隔板,该前隔板靠近所述安装板的车宽中心而配置,所述前隔板被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
优选的是,所述筒体具有:通过弯折成截面为U字状而具有所述内侧壁及上下弯折部位的内侧板;和通过弯折成截面为U字状而具有所述外侧壁及上下弯折部位的外侧板,所述内侧板的上弯折部位及所述外侧板的上弯折部位重合而形成所述上壁,所述内侧板的下弯折部位及所述外侧板的下弯折部位重合而形成所述下壁,所述内侧壁及所述外侧壁具有以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的加强用的筋。
优选的是,所述内侧延伸部件具有:通过弯折成截面大致为U字状而具有上下的弯折部位的内侧板;和通过弯折成截面大致为U字状而具有上下的弯折部位的外侧板,将所述内侧板的上弯折部位及所述外侧板的上弯折部位重合并焊接,从而形成所述延伸部件的上壁,将所述内侧板的下弯折部位及所述外侧板的下弯折部位重合并焊接,从而形成所述延伸部件的下壁,紧固部件将焊接有所述上弯折部位的上接合部、焊接有所述下弯折部位的下接合部以及所述延伸部件的前端部紧固在保险杠横梁上,该紧固部件位于从所述车身前方侧作用的冲击载荷的载荷传递线上。
所述载荷传递线相对于所述延伸部件的车宽方向中心向所述内侧板及所述外侧板的一方侧偏置,所述载荷传递线所偏置侧的一方的板的板厚尺寸被设定得比另一方的板的板厚尺寸大。
优选的是,通过将所述一方的板作为所述内侧板,从而将所述一方的板设置在所述前侧车架侧,通过将所述另一方的板作为所述外侧板,从而将所述另一方的板设置在所述上构件侧。
优选的是,所述左右的前侧车架具有容许配置动力源的空间,该动力源被设置在所述左右的前侧车架上。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中,在前侧车架及上构件的前端部设置有安装板。使该安装板中的设置有内侧延伸部件的内侧安装部向车身前方倾斜。因此,能够使前侧车架的前端部向车身前方延伸,能够使被设置在前侧车架的前端部上的前隔板向车身前方侧移动地设置。由此,能够使被前隔板支承的散热器等冷却部件向车身前方侧移动。因此,在将车身全长抑制得很紧凑的车辆中,能够朝向车身前方确保大的发动机室,从而能够搭载大型发动机。
再有,使安装板的内侧安装部随着趋向于车宽方向中心而向车身前方倾斜,并且使内侧延伸部件的前壁随着趋向于车宽方向中心而向车身前方倾斜。因此,能够使内侧延伸部件中的靠近车身宽度方向中心的内侧壁和车宽方向外侧的外侧壁的突出量大致相同。由此,在内侧延伸部件上作用有冲击载荷时,能够使内侧延伸部件整体均等地变形(压溃)。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由内侧延伸部件吸收冲击载荷的吸收量。
在本发明中,靠近安装板的车宽方向中心配置有前隔板。在该前隔板的支承部的后部,后凸缘向安装板伸出,在安装板上设置后凸缘。由此,能够使前隔板即散热器等冷却部件向车身前方进一步移动地设置,能够在将车身全长抑制得很紧凑的车辆中,向车身前方确保更大的发动机室。
再有,在本发明中,在延伸部件上具有对筒体的前端部进行封闭的前盖部。在该前盖部上具有:能够焊接在上壁上的上壁固定片;能够焊接在下壁上的下壁固定片;能够焊接在内侧壁上的内侧壁固定片;以及能够焊接在外侧壁上的外侧壁固定片。使各固定片各自的片端缘相对于安装板仅离开相同的距离。由此,能够均等地确保延伸部件的变形量(压溃量),良好地吸收冲击载荷。
再有,在本发明中,将内侧板与外侧板这两个板的上弯折部位两片重合,从而形成筒体的上壁,将内侧板与外侧板这两个板的下弯折部位两片重合,从而形成筒体的下壁。再有,在筒体的内侧壁及外侧壁上形成有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加强用的筋。因此,能够使内侧壁及外侧壁的刚性与上壁和下壁相匹配。这样,通过使内侧壁、外侧壁、上壁以及下壁的刚性大致相同,能够均等地确保延伸部件的变形量(压溃量),良好地吸收冲击载荷。
在本发明中,通过紧固部件将保险杠横梁紧固在内侧延伸部件的前端部上。另外,将内外侧板这2张板的上弯折部位焊接并重合,从而形成内侧延伸部件的上壁。再有,将内外侧板这2张板的下弯折部位焊接并重合,从而形成内侧延伸部件的下壁。将焊接有2张上弯折部位的上接合部、焊接有2张下弯折部位的下接合部以及紧固部件配置在从车身前方侧对保险杠横梁作用的冲击载荷的载荷传递线上。因此,在保险杠横梁上作用有冲击载荷时,作用的冲击载荷经过紧固部件被传递到内侧延伸部件及外侧延伸部件上。被传递到内侧延伸部件及外侧延伸部件上的冲击载荷经过上弯折部位的接合部及下弯折部位的接合部被传递到前侧车架上。这样,经过紧固部件、上弯折部位的上接合部以及下弯折部位的下接合部将作用在保险杠横梁上的冲击载荷传递到前侧车架上,从而能够效率良好地将冲击载荷传递到前侧车架上。
再有,在本发明中,将载荷传递线向内侧板及外侧板的一方侧偏置,将一方的板的板厚尺寸设定得比另一方的板大。因此,即使冲击载荷被偏向地传递到一方的板侧,也能够使延伸部件整体均等地变形(压溃)。由此,能够充分地确保由延伸部件吸收冲击载荷的吸收量。
再有,在本发明中,将板厚尺寸比另一方的板大的一方的板设置于前侧车架侧。将板厚尺寸比一方的板小的另一方的板设置于上构件侧。因此,能够经过一方的板将较大的冲击载荷传递到刚性比上构件高的前侧车架上。能够经过另一方的板将较小的冲击载荷传递到刚性比前侧车架低的上构件上。由此,能够使延伸部件整体均等地变形(压溃),能够充分地确保由延伸部件吸收冲击载荷的吸收量。
再有,在本发明中,在左右的前侧车架上设置(悬挂)有动力源。因此,能够使被传递到左右的前侧车架一方上的冲击载荷经过动力源分散到另一方的前侧车架上。由此,能够进一步良好地支承被传递到一方的前侧车架上的冲击载荷。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前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以图1所示的左冲击吸收单元为中心的周边构造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车身前部构造的俯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车身前部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图3的5部放大图。
图6是图2所示的左冲击吸收单元的放大立体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左冲击吸收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表示图7所示的左冲击吸收单元的内侧筒体及外侧筒体的立体图。
图9是将图7所示的左冲击吸收单元的内侧前盖部及外侧前盖部放大表示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图5所示的左冲击吸收单元的焊接部位与螺栓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1A是表示对面车辆偏置碰撞到基于本实施例的车身前部构造上的例子的图。
图11B是表示在图11A中,在对面车辆偏置碰撞到车身前部构造上时,内侧延伸部件及外侧延伸部件变形后的例子的图。
图12是表示由基于本实施例的车身前部构造支承冲击载荷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参照图1,车身前部构造10在车身前部的左右侧具有左右的前侧车架11、12。左上构件13被设置在左前侧车架11的车宽方向外侧。右上构件14被设置在右前侧车架12的车宽方向外侧。左冲击吸收单元16被设置在左前侧车架11的前端部11a及左上构件13的前端部13a上。右冲击吸收单元17被设置在右前侧车架12的前端部12a及右上构件14的前端部14a上。保险杠横梁18在左冲击吸收单元16与右冲击吸收单元17之间延伸。
此外,车身前部构造10在左前侧车架11与右前侧车架12之间的空间(发动机室)21中具有动力源22(参照图2、图3),在动力源22的前方具有前隔板24,在前隔板24上具有散热器等冷却部件26。
参照图2及图3,作为一例,动力源22通过将发动机及变速器组合成一体而被单元化,发动机被配置在右前侧车架12(图1)侧,变速器被配置在左前侧车架11侧。该动力源22的变速器通过左安装部件23被安装在左前侧车架11上,发动机通过右安装部件(未图示)被安装在右前侧车架12上。
左前侧车架11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左前侧车架11的后端部11b(图1)被连结在左外伸叉架27(图1)上。
左上构件13被设置在左前侧车架11的车宽方向外侧,并且朝车身后方且向上倾斜地延伸。左上构件13的后端部15b被连结在左前柱28(图1)上。
左前侧车架11的前端部11a被连结在前连结部位31上,该前连结部位31形成于左上构件13的前端部13a。覆盖左前轮(未图示)的左轮罩护板32被设置在左前侧车架11与左上构件13之间。
左前侧车架11与右前侧车架12、左上构件13与右上构件14是左右对称的部件,以下对左前侧车架11及左上构件13进行说明,省略右前侧车架12及右上构件14的说明。左冲击吸收单元16与右冲击吸收单元17是左右对称的部件,以下对左冲击吸收单元16进行说明,省略右冲击吸收单元17的说明。
如图4及图5所示,左冲击吸收单元16具有:从左前侧车架11的前端部11a到左上构件13的前端部13a的范围内设置的支承板34;被安装在支承板34上的安装板35;以及被设置在安装板35上的内侧延伸部件41及外侧延伸部件42。
上述内侧延伸部件41从左前侧车架11的前端部11a(具体而言安装板35)向车身前方突出,外侧延伸部件42从左上构件13的前端部13a(具体而言安装板35)向车身前方突出。
支承板34的外形形成为大致矩形,该支承板34被设置在左前侧车架11的前端部11a、左上构件13的前端部13a以及前连结部位31上。该支承板34具有:设置在左前侧车架11的前端部11a上的内侧支承部45;和设置在左上构件13的前端部13a上的外侧支承部46。
外侧支承部46被设置成与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车宽方向直线48大致平行。内侧支承部45以从支承板34的中央部34a起向车身前方倾斜的方式前倾。具体而言,内侧支承部45以相对于车宽方向直线48以倾斜角θ1向车身前方倾斜的方式前倾。内侧支承部45的内侧端部45a以与车宽方向直线48大致平行的方式向车宽中心方向伸出。
用多个螺栓37、109在支承板34的前表面上安装安装板35,从而使安装板35与支承板34的前表面重合。安装板35是被形成为与支承板34大致相同的外形(即大致矩形)的板。
安装板35以夹设有支承板34的状态,在从左前侧车架11的前端部11a到左上构件13的前端部13a的范围内设置。该安装板35具有:被设置在内侧支承部45的前表面上的内侧安装部51;和被设置在外侧支承部46的前表面上的外侧安装部52。
外侧安装部52与外侧支承部46相同地与车宽方向直线48大致平行。内侧安装部51与内侧支承部45相同地以从安装板35的中央部35a起向车身前方倾斜的方式前倾。具体而言,内侧安装部51以相对于车宽方向直线48以倾斜角θ1倾斜的方式前倾。再有,内侧安装部51具有:被设置在内侧端部51a上的层差部53;和被设置在层差部53上的夹持片54。
层差部53是在内侧安装部51的内侧端部51a处向车身前方弯折的部位。夹持片54从层差部53的前边开始与内侧支承部45的内侧端部45a大致平行地向车宽方向中心伸出。
通过在内侧端部51a上形成层差部53及夹持片54,从而将夹持片54相对于内侧支承部45的内侧端部45a隔开规定间隔S1地配置。因此,能够在夹持片54与内侧端部45a之间确保用于夹持后述的后凸缘106的安装片107的间隙。关于在夹持片54与内侧端部45a之间夹持后凸缘106的安装片107的理由将在后说明。
参照图6、图7、图8以及图9,内侧延伸部件41及外侧延伸部件42分别被设置在安装板35上。内侧延伸部件41具有:由上壁62、下壁63、内侧壁64以及外侧壁65形成为大致矩形的筒状的内侧筒体61;和对内侧筒体61的前端部61a进行封闭的内侧前盖部(前盖部)67。内侧壁64是靠近车宽方向中心设置的壁部。外侧壁65是靠近车宽方向外侧(即靠近外侧延伸部件42)设置的壁部。
内侧筒体61的上壁62及下壁63在侧面观察时向车身前方大致水平地伸出。内侧壁64及外侧壁65在俯视观察时向车身前方以成为逐渐靠近的形状的方式伸出。
该内侧筒体61具有:靠近车宽方向中心设置的内侧板111;和靠近车宽方向外侧设置的外侧板112。内侧板111通过被弯折成截面为大致U字状而具有内侧壁64、上弯折部位113以及下弯折部位114(参照图8)。外侧板112通过被弯折成截面为大致U字状而具有外侧壁65、上弯折部位115以及下弯折部位116(参照图8)。
将内侧板111的上弯折部位113及外侧板112的上弯折部位115重合,并在多个上接合部117将各个上弯折部位113、115点焊焊接,从而形成内侧筒体61的上壁62。将内侧板111的下弯折部位114及外侧板112的下弯折部位116重合,并在多个下接合部118将各个下弯折部位114、116点焊焊接,从而形成内侧筒体61的下壁63。
这样,通过将上弯折部位113、115彼此接合,并且将下弯折部位114、116彼此接合,从而由内侧板111及外侧板112形成内侧筒体61。
通过将上弯折部位113、115彼此重合并接合,从而使上壁62的刚性比由一张板形成的刚性高。通过将下弯折部位114、116彼此重合并接合,从而使下壁63的刚性比由一张板形成的刚性高。
在内侧筒体61的内侧壁64上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有加强用的内筋121。内筋121是在内侧壁64的高度方向中央与车身前后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凹部(槽部)。内筋121的槽底部向上倾斜地形成,使得内筋121的筋深度尺寸随着趋向车身前方逐渐变小。
在外侧壁65上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有加强用的外筋122。外筋122与内筋121相同地是在外侧壁65的高度方向中央与车身前后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凹部(槽部)。外筋122的槽底部向上倾斜地形成,使得外筋122的筋深度尺寸随着趋向车身前方逐渐变小。
通过在内侧壁64上延伸内筋121,并且在外侧壁65上延伸外筋122,从而能够与上壁62和下壁63相匹配地提高内侧壁64和外侧壁65的刚性。由此,内侧壁64、外侧壁65、上壁62以及下壁63这4个壁的刚性能够分别匹配,从而能够均等地确保内侧筒体61(即内侧延伸部件41)的变形量(压溃量),良好地吸收冲击载荷。
内侧前盖部67具有:对内侧筒体61的前盖部61a进行封闭的前壁(内侧延伸部件41的前端部)68;从前壁68向车身后方伸出的上壁固定片71、下壁固定片72、内侧壁固定片73以及外侧壁固定片74。
上壁固定片71从前壁68的上端部68a(图9)向车身后方沿上壁62伸出。上壁固定片71在多个上片接合部124、124通过点焊被焊接在上壁62上,从而被固定在上壁62上。
下壁固定片72从前壁68的下端部68b(图9)向车身后方沿下壁63伸出,通过焊接被固定在下壁63上。下壁固定片72在多个下片接合部125、125通过点焊被焊接在下壁63上,从而被固定在下壁63上。
内侧壁固定片73从前壁68的内侧端部68c(图9)向车身后方沿内侧壁64伸出,通过焊接被固定在内侧壁64上。外侧壁固定片74从前壁68的外侧端部68d(图9)向车身后方沿外侧壁65伸出,通过焊接被固定在外侧壁65上。由此,内侧前盖部67通过焊接被固定在内侧筒体61的前端部61a上。在此状态下,内侧前盖部67的前壁68从内侧壁64侧向外侧壁65倾斜(参照图5)。
如图9所示,上壁固定片71的片端缘71a、下壁固定片72的片端缘72a、内侧壁固定片73的片端缘73a以及外侧壁固定片74的片端缘74a相对于安装板35仅离开相同的距离S2(参照图5)。关于使各固定片71~74的片端缘71a~74a相对于安装板35离开相同距离的理由将在后说明。
外侧延伸部件42的突出量相对于内侧延伸部件41被抑制得小。该外侧延伸部件42与内侧延伸部件41的内侧筒体61相同地具有:由上壁82、下壁83、内侧壁84以及外侧壁85形成为大致矩形的筒状的外侧筒体81;和对外侧筒体81的前端部81a进行封闭的外侧前盖部87。内侧壁84是靠近车宽方向中心(即靠近内侧延伸部件41)设置的壁部。外侧壁85是靠近车宽方向外侧设置的壁部。
外侧筒体81的上壁82及下壁83在侧面观察时向车身前方大致水平地伸出,内侧壁84及外侧壁85在俯视观察时以成为向车身前方逐渐靠近的形状的方式伸出。
上述外侧筒体81具有:靠近车身宽度方向中心设置的内侧板131;和靠近车身宽度方向外侧设置的外侧板132。内侧板131通过被弯折成截面为大致U字状而具有内侧壁84、上弯折部位133以及下弯折部位134(图8)。外侧板132通过被弯折成截面为大致U字状而具有外侧壁85、上弯折部位135以及下弯折部位136(图8)。
将内侧板131的上弯折部位133及外侧板132的上弯折部位135重合,并在多个上接合部137将各个上弯折部位133、135点焊焊接,从而形成内侧筒体81的上壁82。将内侧板131的下弯折部位134及外侧板132的下弯折部位136重合,并在多个下接合部138(图中仅示出1处)将各个下弯折部位134、136点焊焊接,从而形成内侧筒体81的下壁83。
这样,通过将上弯折部位133、135彼此接合,并且将下弯折部位134、136彼此接合,从而由内侧板131及外侧板132形成外侧筒体81。
外侧前盖部87具有:对外侧筒体81的前端部81a进行封闭的前壁(外侧延伸部件42的前端部)88;从前壁88向车身后方伸出的上壁固定片91、下壁固定片92(图9)、内侧壁固定片93以及外侧壁固定片94。
如图9所示,上壁固定片91从前壁88的上端部88a向车身后方沿上壁82伸出,通过焊接被固定在上壁82上。也就是说,上壁固定片91在上片接合部144、144通过点焊被焊接在上壁82上,从而被固定在上壁82上。
下壁固定片92从前壁88的下端部88b向车身后方沿下壁83伸出,通过焊接被固定在下壁83(图7)上。也就是说,下壁固定片92在下片接合部145、145通过点焊被焊接在下壁83上,从而被固定在下壁83上。
内侧壁固定片93从前壁88的内侧端部88c向车身后方沿内侧壁84伸出,通过焊接被固定在内侧壁84上。外侧壁固定片94从前壁88的外侧端部88d向车身后方沿外侧壁85伸出,通过焊接被固定在外侧壁85上。由此,外侧前盖部87通过焊接被固定在外侧筒体81的前端部81a上。
图10示出左冲击吸收单元的焊接部位与螺栓的位置关系。内侧延伸部件41通过上下的螺栓(紧固部件)76将保险杠横梁18的左端部18a紧固在前壁68上。关于通过上下的螺栓76将保险杠横梁18的左端部18a紧固在内侧延伸部件41的前壁68上的结构将在后说明。
该内侧延伸部件41在通过上下螺栓76的位置向车身后方延伸的内侧载荷传递线151上设置有:上片接合部124、下片接合部125、上接合部117、117以及下接合部118、118。在有冲击载荷F1从车身前方作用在保险杠横梁18上时,内侧载荷传递线151传递一部分冲击载荷F1。
在有冲击载荷F1从车身前方作用在保险杠横梁18上时,一部分冲击载荷F1经过上下螺栓76被传递到内侧延伸部件41上。被传递到内侧延伸部件41上的冲击载荷经过内侧载荷传递线151上的上片接合部124、下片接合部125、上接合部117、117以及下接合部118、118被传递到左前侧车架11上。
这样,作用在保险杠横梁18上的冲击载荷F1经过被设置在内侧载荷传递线151上的上下螺栓76、上片接合部124、下片接合部125、上接合部117、117以及下接合部118、118而传递到左前侧车架11上,从而能够效率良好地将冲击载荷传递到左前侧车架11上。
内侧载荷传递线151相对于内侧延伸部件41的车宽方向中心152向靠近内侧板111(即靠近车宽方向中心)的方向偏置间隔S3。内侧载荷传递线151所偏置的一侧的内侧板111的板厚尺寸T1(还参照图7)被设定得比外侧板112的板厚尺寸T2(还参照图7)大。因此,内侧板111的刚性被设定得比外侧板112的刚性高。由此,即使冲击载荷被偏向地传递到内侧板111侧,也能够使内侧延伸部件41在整个区域内均等地变形(压溃)。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由内侧延伸部件41吸收冲击载荷的吸收量。
左前侧车架11的刚性被设定得比左上构件13高。因此,左前侧车架11与左上构件13相比能够承受更大的冲击载荷。因此,将板厚尺寸T1大的内侧板111靠近左前侧车架11设置,将板厚尺寸T2小的外侧板112靠近左上构件13设置。由此,能够经过内侧板111将较大的冲击载荷传递到左前侧车架11上。另一方面,能够经过外侧板112将较小的冲击载荷传递到左上构件13上。
这样,通过将较大的冲击载荷传递到板厚尺寸T1大的内侧板111,将较小的冲击载荷传递到板厚尺寸T2小的外侧板112,从而能够使内侧延伸部件41在整个区域内均等地变形(压溃)。由此,能够充分地确保由内侧延伸部件41吸收冲击载荷的吸收量。
通过上下的螺栓(紧固部件)76将保险杠横梁18的左端部18a紧固在外侧延伸部件42的前壁88上。关于通过上下螺栓76将保险杠横梁18的左端部18a紧固在外侧延伸部件42的前壁88上的结构将在后说明。
该外侧延伸部件42在通过上下螺栓76的位置向车身后方延伸的外侧载荷传递线154上设置有:上片接合部144、下片接合部145、上接合部137、137以及下接合部138、138。外侧载荷传递线154是在有冲击载荷F1从车身前方作用在保险杠横梁18上时,传递一部分冲击载荷F1的线。
在有冲击载荷F1从车身前方作用在保险杠横梁18上时,一部分冲击载荷F1经过上下螺栓76被传递到外侧延伸部件42上。被传递到外侧延伸部件42上的冲击载荷经过外侧载荷传递线154上的上片接合部144、下片接合部145、上接合部137、137以及下接合部138、138被传递到左上构件13上。
这样,作用在保险杠横梁18上的冲击载荷F1经过被设置在外侧载荷传递线154上的上下螺栓76、上片接合部144、下片接合部145、上接合部137、137以及下接合部138、138而传递到左上构件13上,从而能够效率良好地将冲击载荷传递到左上构件13上。
外侧载荷传递线154相对于外侧延伸部件42的车宽方向中心155向靠近内侧板131(即靠近车身宽度方向中心)的方向偏置间隔S4。外侧载荷传递线154所偏置的一侧的内侧板131的板厚尺寸T3(还参照图7)被设定得比外侧板132的板厚尺寸T4(还参照图7)大。因此,内侧板131的刚性被设定得比外侧板132的刚性高。由此,即使冲击载荷被偏向地传递到内侧板131上,也能够使外侧延伸部件42在整个区域内均等地变形(压溃)。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由外侧延伸部件42吸收冲击载荷的吸收量。
左前侧车架11的刚性被设定得比左上构件13高。因此,左前侧车架11与左上构件13相比能够承受更大的冲击载荷。因此,将板厚尺寸T3大的内侧板131靠近左前侧车架11设置,将板厚尺寸T4小的外侧板132靠近左上构件13设置。由此,能够经过内侧板131将较大的冲击载荷传递到左前侧车架11上。另一方面,能够经过外侧板132将较小的冲击载荷传递到左上构件13上。
这样,通过将较大的冲击载荷传递到板厚尺寸T3大的内侧板131,将较小的冲击载荷传递到板厚尺寸T4小的外侧板132,从而能够使外侧延伸部件42在整个区域内均等地变形(压溃)。由此,能够充分地确保由外侧延伸部件42吸收冲击载荷的吸收量。
再次参照图5,内侧延伸部件41的内侧前盖部67的前壁68中,内侧端部68c相对于外侧端部68d向车身前方突出。因此,内侧前盖部67的前壁68在从前壁68的外侧端部68d到内侧端部68c的范围内随着趋向车宽方向中心而向车身前方倾斜。具体而言,前壁68相对于车宽方向直线48以倾斜角θ2倾斜。
为了配合保险杠横梁18的形状,倾斜角θ2被设定得比内侧安装部51的倾斜角θ1稍大。因此,内侧前盖部67的前壁68被配置成与内侧安装部51大致平行。
在该前壁68上形成有可供上下的螺栓76贯穿***的上下的安装孔77(参照图9)。在上下的安装孔77中分别***螺栓76,被***的螺栓76分别与螺母78螺纹结合,从而将保险杠18的左端部18a螺栓固定在内侧前盖部67上。
如前述那样,通过使安装板35的内侧安装部51前倾,并且使内侧前盖部67的前壁68倾斜,从而将前壁68配置成与内侧安装部51大致平行。通过大致平行地配置前部68及内侧安装部51,从而内侧延伸部件41的内侧壁64及外侧壁65从内侧安装部51向前方突出大致相同的量。因此,能够均等地确保内侧延伸部件41的内侧筒体61的变形量(压溃量)。由此,即使冲击载荷作用在内侧延伸部件41上,也能够使内侧延伸部件41的内侧筒体61在整个区域内均等地变形(压溃)。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由内侧延伸部件41吸收冲击载荷的吸收量。
上壁固定片71的片端缘71a、下壁固定片72(图9)的片端缘72a(图8)、内侧壁固定片73的片端缘73a以及外侧壁固定片74的片端缘74a相对于安装板35仅离开相同的距离S2。以下对使片端缘71a~74a相对于安装板35仅离开相同的距离S2的理由进行说明。
即,内侧延伸部件41在内侧筒体61的前端部61a上重合有上壁固定片71、下壁固定片72(参照图8)、内侧壁固定片73以及外侧壁固定片74。因此,重合有各固定片71~74的前端部61a是相对于从车身前方作用的冲击载荷较难变形(不易压溃)的部位。因此,优选构成为使没有重合固定片71~74的部位在冲击载荷的作用下均等地变形。
因此,使片端缘71a~74a相对于安装板35仅离开相同的距离S2。因此,能够均等地确保内侧延伸部件41的变形量(压溃量)。由此,在冲击载荷作用在内侧延伸部件41上的情况下,能够使内侧延伸部件41的内侧筒体61在整个区域内均等地变形,从而能够良好地吸收冲击载荷。
如图5所示,外侧延伸部件42的外侧前盖部87的前壁88在从前壁88的外侧端部88d到内侧端部88c的范围内随着趋向车宽方向中心而向车身前方倾斜。具体而言,前壁88相对于车宽方向直线48以倾斜角θ3倾斜。
为了配合保险杠横梁18的形状,前壁88的倾斜角θ3被设定成与内侧前盖部67(前壁68)的倾斜角θ2大致相同的大小。在该前壁88上形成有可供上下的螺栓76贯穿***的上下的安装孔96(图8)。
在上下的安装孔96中分别***螺栓76,***的螺栓76分别与螺母97螺纹结合,从而将保险杠横梁18的左端部18a螺栓固定在外侧前盖部87上。
再次参照图1、图3以及图4,前隔板24具有冷却部件(散热器等)26,并被配置在安装板35的车宽方向中心侧。具体而言,前隔板24被配置在左前侧车架11的前端部11a与右前侧车架12的前端部12a之间并且相对于前端部11a、12a被配置在车身前方位置上,用于分隔发动机室21的前部。
该前隔板24由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上构件101、被设置在上构件101的下方的下构件(未图示)、被设置在上构件101的左端部及下构件的左端部上的左支承部103、以及被设置在上构件101的右端部及下构件的右端部上的右支承部104形成为大致矩形框状。
左支承部103在后部103a具有向安装板35伸出的后凸缘106。后凸缘106具有向安装板35的层差部53伸出的安装片107,该安装片107具有安装孔108。
如前述那样,安装片107被夹持在内侧安装部51的夹持片54与内侧支承部45的内侧端部45a之间。即,安装片107在被夹入内侧安装部51的夹持片54与内侧支承部45的内侧端部45a之间的状态下通过螺栓109被安装。因此,在支承板34及安装板35上安装后凸缘106。左支承部103与右支承部104是左右对称的部件,以下对左支承部103进行说明,省略对右支承部104的说明。
内侧支承部45以倾斜角θ1前倾,并且内侧安装部51以倾斜角θ1前倾,从而能够使内侧支承部45及内侧安装部51向车身前方移动地设置。因此,能够使被夹入内侧安装部51的夹持片54与内侧支承部45的内侧端部45a之间的后凸缘106的安装片107向车身前方移动地设置。由此,能够使前隔板24移动到车身前方侧的位置P1(还参照图5)而设置,能够使冷却部件26与前隔板24一起向车身前方侧移动地设置。因此,能够在将车身全长抑制得很紧凑的车辆中,朝向车身前方确保大的发动机室21,从而能够在发动机室21中搭载大型动力源22。
通过在安装板35上设置后凸缘106,从而能够使冷却部件26与前隔板24一起向车身前方进一步移动地设置。由此,能够在将车身全长抑制得很紧凑的车辆中,朝向车身前方确保更大的发动机室21。
如图1所示,左前侧车架11及右前侧车架12被配置在车宽方向的左右侧。动力源22被配置在形成于左前侧车架11与右前侧车架12之间的空间(发动机室)21中。该动力源22通过左安装部件23被设置在左前侧车架11上,并且通过右安装部件(未图示)被设置在右前侧车架12上。因此,能够使被传递到左前侧车架11、右前侧车架12一方(例如,左前侧车架11)上的冲击载荷经过动力源22分散到右前侧车架12上。由此,能够进一步良好地支承被传递到左前侧车架11上的冲击载荷。
接着,根据图11A~图12对对面车以偏置状态碰撞在具有本发明的车身前部构造10的车辆上的例子进行说明。
在图11A中,对面车160向左侧错位地碰撞在车身前部构造10上。因偏置碰撞产生的冲击载荷F1经过保险杠横梁18的左端部18a传递到左冲击吸收单元16。具体而言,一部分冲击载荷F1作为冲击载荷F2如箭头所示那样传递到内侧延伸部件41上。再有,冲击载荷F1的剩余冲击载荷F3如箭头所示那样传递到外侧延伸部件42上。
如图10所示,在内侧延伸部件41中,在内侧载荷传递线151上设置有上下的螺栓76、上片接合部124、下片接合部125、上结合部117、117以及下接合部118、118。因此,作用在保险杠横梁18上的一部分冲击载荷F1经过上下的螺栓76作为冲击载荷F2被传递到内侧延伸部件41上,并经过上片接合部124、下片接合部125、上接合部117、117、下接合部118、118效率良好地被传递到左前侧车架11上。
如图10所示,在外侧延伸部件42中,在外侧载荷传递线154上设置有上下的螺栓76、上片接合部144、下片接合部145、上接合部137、137以及下接合部138、138。因此,冲击载荷F1的剩余冲击载荷F3经过上下的螺栓76被传递到外侧延伸部件42上,并经过上片接合部144、下片接合部145、上接合部137、137、下接合部138、138效率良好地被传递到左上构件13上。
在图11B中,由作用在内侧延伸部件41上的冲击载荷F2使内侧延伸部件41的内侧筒体61以压溃的方式变形,从而吸收一部分冲击载荷F2。
再有,由作用在外侧延伸部件42上的冲击载荷F3使外侧延伸部件42的外侧筒体81变形(压溃),从而吸收一部分冲击载荷F3。
如前述那样,使内侧支承部145以倾斜角θ1向前方倾斜,使前壁68以倾斜角θ2向前方倾斜。因此,能够使内侧延伸部件41的内侧壁64(参照图11A)和外侧壁65(参照图11A)的突出量大致相同。
再有,如图5及图9所示,内侧延伸部件41的上壁固定片71的片端缘71a、下壁固定片72的片端缘72a、内侧壁固定片73的片端缘73a以及外侧壁固定片74的片端缘74a相对于安装板35仅离开相同的距离S2。
再有,如图8所示,在内侧延伸部件41的内侧壁64上有内筋121延伸,并且在外侧壁65上有外筋122延伸,从而能够与上壁62及下壁63相匹配地提高内侧壁64及外侧壁65的刚性。因此,能够均等地确保内侧筒体61的变形量。
根据这些理由,即使冲击载荷作用在内侧延伸部件41上,也能够使内侧延伸部件41在整个区域内均等地变形。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由内侧延伸部件41吸收冲击载荷的吸收量。
内侧载荷传递线151相对于内侧延伸部件41的车宽方向中心152向靠近内侧板111(即靠近车宽方向中心)的方向偏置间隔S3(还参照图11A)。如图10所示,内侧载荷传递线151所偏置的一侧的内侧板111的板厚尺寸被设定得比外侧板112的板厚尺寸大。因此,即使冲击载荷F2被偏向地传递到内侧板111上,也能够使内侧延伸部件41的内侧筒体61整体均等地变形。由此,能够充分地确保由内侧延伸部件41吸收冲击载荷F2的吸收量。
左前侧车架11的刚性被设定得比左上构件13高。再有,内侧板111的板厚尺寸被设定得比外侧板112大。因此,较大的冲击载荷被传递到被设置在左前侧车架11侧的内侧板111(板厚尺寸大的板)上。
另一方面,较小的冲击载荷被传递到被设置于左上构件13侧的外侧板112(板厚尺寸小的板)上。由此,能够使内侧延伸部件41整体均等地变形,能够进一步良好地确保由内侧延伸部件41吸收冲击载荷的吸收量。
外侧载荷传递线154相对于外侧延伸部件42的车宽方向中心155向内侧板131侧(即车身宽度方向中心侧)偏置间隔S4(还参照图11A)。如图10所示,外侧载荷传递线154所偏置的一侧的内侧板131的板厚尺寸被设定得比外侧板132的板厚尺寸大。因此,即使冲击载荷F3被偏向地传递到内侧板131上,也能够使外侧延伸部件42的外侧筒体81整体均等地变形。由此,能够充分地确保由外侧延伸部件42吸收冲击载荷F3的吸收量。
如前述那样,左前侧车架11的刚性被设定得比左上构件13高。再有,内侧板131的板厚尺寸被设定得比外侧板132大。因此,较大的冲击载荷被传递到被设置于左前侧车架11侧的内侧板131(板厚尺寸大的板)上。
另一方面,较小的冲击载荷被传递到被设置于左上构件13侧的外侧板132(板厚尺寸小的板)上。由此,能够使外侧延伸部件42整体均等地变形,能够进一步良好地确保由外侧延伸部件42吸收冲击载荷的吸收量。
图12表示由基于本实施例的车身前部构造承受冲击载荷的例子。在由内侧延伸部件41吸收一部分冲击载荷F2之后,冲击载荷F2的剩余的冲击载荷F4如箭头所示那样传递到左前侧车架11上。被传递的冲击载荷F4由左前侧车架11支承。
另一方面,在由外侧延伸部件42吸收一部分冲击载荷F3之后,冲击载荷F3的剩余的冲击载荷作为冲击载荷F5及冲击载荷F6如箭头所示那样分别被分散到左前侧车架11及左上构件13上。
被传递到左前侧车架11上的冲击载荷F5由左前侧车架11支承。被传递到左上构件13上的冲击载荷F6由左上构件13支承。由此,能够由车身前部构造10良好地支承在对面车160偏置碰撞时产生的冲击载荷F1。
如图1所示,左前侧车架11和右前侧车架12被配置在车宽方向的左右侧,在由左前侧车架11和右前侧车架12形成的空间(发动机室)21中配置动力源22,动力源22通过左安装部件23被设置在左前侧车架11上,并且通过右安装部件(未图示)被设置在右前侧车架12上。因此,能够使被传递到左前侧车架11上的冲击载荷F4、F5作为冲击载荷F7通过左安装部件23分散到动力源22上。被分散的冲击载荷F7被传递到右前侧车架12侧,由右前侧车架12支承。由此,能够进一步良好地支承被传递到左前侧车架11上的冲击载荷F4、F5。
在上述实施例中,例示出了这样的构成,即:使内侧支承部45以倾斜角θ1前倾,并且使前壁68以倾斜角θ2前倾,使内侧延伸部件41的内侧壁64和外侧壁65的突出量大致相同,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与内侧延伸部件41相同地形成外侧延伸部件42。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将前隔板24的后凸缘106夹持在夹持片54与内侧端部45a中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其他构成中安装后凸缘106。
再有,在本实施例中,对使内侧载荷传递线151相对于内侧延伸部件41的车宽方向中心向内侧板111侧偏置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向外侧板112侧偏置。同样地也可以使外侧延伸部件42向外侧板132侧偏置。
再有,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安装保险杠横梁18的紧固部件例示了螺栓76,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铆钉等其他紧固部件。
本实施例所示的左右的前侧车架11、12、左右的上构件13、14、保险杠横梁18、前隔板24、冷却部件26、安装板35、内外侧的延伸部件41、42、内外侧的筒体61、81、左右的支承部103、104、后凸缘106、内侧板111、131、外侧板112、132、上弯折部位113、115、133、135、下弯折部位114、116、134、136等形状不限于例示,可以适当变更。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非常适合应用于具有使延伸部件从前侧车架的前端部向车身前方突出的车身前部构造的汽车中。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  车身前部构造
11  左前侧车架(前侧车架)
11a、12a  左右的前侧车架的前端部
12  右前侧车架(前侧车架)
13  左上构件(上构件)
14  右上构件(上构件)
18  保险杠横梁
21  空间
22  动力源
41  内侧延伸部件(延伸部件)
42  外侧延伸部件(延伸部件)
61  内侧筒体(筒体)
62、82  上壁
63、83  下壁
64、84  内侧壁
65、85  外侧壁
68  前壁(内侧延伸部件41的前端部)
76  螺栓(紧固部件)
81  外侧筒体(筒体)
88  前壁(外侧延伸部件42的前端部)
111、131  内侧板
112、132  外侧板
113、115、133、135  上弯折部位
114、116、134、136  下弯折部位
117、137  上接合部
118、138  下接合部
124、144  上片接合部
125、145  上片接合部
151  内侧载荷传递线(载荷传递线)
154  外侧载荷传递线(载荷传递线)
T1~T4  板厚尺寸

Claims (9)

1.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包括:
左右的前侧车架,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
左右的上构件,被配置在所述左右的前侧车架各自的外侧,朝车身后方且向上倾斜地延伸;
安装板,被安装在所述左右的前侧车架的前端部及所述左右的上构件的前端部上;
左右的内侧延伸部件,靠近车宽方向中央地被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以及
左右的外侧延伸部件,被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并位于所述内侧延伸部件的外侧,
所述左右的内侧延伸部件从所述左右的前侧车架的前端部向车身前方突出,所述左右的外侧延伸部件从所述左右的上构件的前端部向车身前方突出,
所述车身前部构造的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板中的设置有所述内侧延伸部件的内侧安装部随着趋向于车宽方向中心而向车身前方倾斜,
所述内侧延伸部件的前壁随着趋向于车宽方向中心而向车身前方倾斜,
所述车身前部构造还具有搭载冷却部件的前隔板,该前隔板靠近所述安装板的车宽中心而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隔板具有构成该前隔板的侧部的支承部,在该支承部的后部以向所述安装板伸出的方式形成有后凸缘,
所述后凸缘被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延伸部件具有:由上壁、下壁、内侧壁以及外侧壁形成为筒状的筒体;和对所述筒体的前端部进行封闭的前盖部,
所述前盖部具有:能够与所述上壁对应地焊接的上壁固定片;能够与所述下壁对应地焊接的下壁固定片;能够与所述内侧壁对应地焊接的内侧壁固定片;以及能够与所述外侧壁对应地焊接的外侧壁固定片,
所述上壁固定片、所述下壁固定片、所述内侧壁固定片以及所述外侧壁固定片各自的片端缘相对于所述安装板仅离开相同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前部构造还具有搭载冷却部件的前隔板,该前隔板靠近所述安装板的车宽中心而配置,
所述前隔板被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具有:通过弯折成截面为U字状而具有所述内侧壁及上下的弯折部位的内侧板;和通过弯折成截面为U字状而具有所述外侧壁及上下的弯折部位的外侧板,
所述内侧板的上弯折部位及所述外侧板的上弯折部位重合而形成所述上壁,所述内侧板的下弯折部位及所述外侧板的下弯折部位重合而形成所述下壁,
所述内侧壁及所述外侧壁具有以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的加强用的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延伸部件具有:通过弯折成截面大致为U字状而具有上下的弯折部位的内侧板;和通过弯折成截面大致为U字状而具有上下的弯折部位的外侧板,
将所述内侧板的上弯折部位及所述外侧板的上弯折部位重合并焊接,从而形成所述延伸部件的上壁,
将所述内侧板的下弯折部位及所述外侧板的下弯折部位重合并焊接,从而形成所述延伸部件的下壁,
紧固部件将焊接有所述上弯折部位的上接合部、焊接有所述下弯折部位的下接合部以及所述延伸部件的前端部紧固在保险杠横梁上,该紧固部件位于从所述车身前方侧作用的冲击载荷的载荷传递线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传递线相对于所述延伸部件的车宽方向中心向所述内侧板及所述外侧板的一方侧偏置,所述载荷传递线所偏置侧的一方的板的板厚尺寸被设定得比另一方的板的板厚尺寸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所述一方的板作为所述内侧板,从而将所述一方的板设置在所述前侧车架侧,通过将所述另一方的板作为所述外侧板,从而将所述另一方的板设置在所述上构件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的前侧车架具有容许配置动力源的空间,该动力源被设置在所述左右的前侧车架上。
CN2009801342747A 2008-10-02 2009-09-11 车身前部构造 Active CN1021377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57640A JP4929264B2 (ja) 2008-10-02 2008-10-02 車体前部構造
JP2008-257640 2008-10-02
JP2008-257678 2008-10-02
JP2008257678A JP4966943B2 (ja) 2008-10-02 2008-10-02 車体前部構造
JP2008-257761 2008-10-02
JP2008257761A JP4966944B2 (ja) 2008-10-02 2008-10-02 車体前部構造
PCT/JP2009/065935 WO2010038598A1 (ja) 2008-10-02 2009-09-11 車体前部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7787A CN102137787A (zh) 2011-07-27
CN102137787B true CN102137787B (zh) 2013-06-12

Family

ID=42073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42747A Active CN102137787B (zh) 2008-10-02 2009-09-11 车身前部构造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256831B2 (zh)
EP (1) EP2330018B1 (zh)
CN (1) CN102137787B (zh)
BR (1) BRPI0920539A2 (zh)
WO (1) WO20100385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87013B2 (en) * 2007-11-05 2012-10-16 Toyoda Iron Works Co., Ltd. Impact absorbing member for vehicle
EP2415643B1 (en) * 2010-08-05 2012-11-28 Honda Motor Co., Ltd. Front vehicle body structure
JP5211133B2 (ja) * 2010-10-08 2013-06-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WO2012114824A1 (ja) 2011-02-23 2012-08-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DE102011103090A1 (de) * 2011-05-25 2012-11-29 Thyssenkrupp Steel Europe Ag Fahrzeugkarosserie und deren Verwendung
KR101210024B1 (ko) * 2011-06-08 2012-12-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체의 전방 연결구조
WO2013018409A1 (ja) * 2011-07-30 2013-02-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US8398153B1 (en) * 2011-11-03 2013-03-1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Impact deflector for vehicle frame
JP2013103590A (ja) * 2011-11-14 2013-05-30 Honda Motor Co Ltd 電気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WO2013172132A1 (ja) * 2012-05-18 2013-11-21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KR101316876B1 (ko) * 2012-07-03 2013-10-08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범퍼 어셈블리
US8608231B1 (en) * 2012-07-30 2013-12-1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structural frame with partial-overlap-barrier-impact deformation scheme
JP5596753B2 (ja) * 2012-08-03 2014-09-24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衝撃吸収部材
CN102785701B (zh) * 2012-08-29 2015-04-22 东风汽车公司 一种轿车前车体结构
CN104797489B (zh) 2012-11-16 2016-11-09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构造
JP5637203B2 (ja) * 2012-12-04 2014-12-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JP5692210B2 (ja) * 2012-12-07 2015-04-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JP5761214B2 (ja) * 2013-01-18 2015-08-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WO2014115579A1 (ja) * 2013-01-25 2014-07-3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MX358946B (es) * 2013-01-25 2018-09-07 Toyota Motor Co Ltd Estructura de sección frontal de cuerpo de vehículo.
US8967701B2 (en) * 2013-03-01 2015-03-0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Integrated shotgun rail deflector
US8720983B1 (en) 2013-03-14 2014-05-13 Honda Motor Co., Ltd. Narrow offset energy management frame structure
US8662566B1 (en) 2013-03-15 2014-03-04 Honda Motor Co., Ltd. Multi extension front bumper beam
JP6004089B2 (ja) 2013-04-04 2016-10-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端部構造
JP6020710B2 (ja) * 2013-04-04 2016-11-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DE102013206250A1 (de) * 2013-04-09 2014-10-09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Strukturelement im vorderen Bereich eines Kraftfahrzeuges
ITTO20130329A1 (it) * 2013-04-23 2014-10-24 Fiat Group Automobiles Spa Scocca di autoveicolo
JP5867470B2 (ja) * 2013-09-11 2016-02-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前部構造
JP2015104972A (ja) * 2013-11-29 2015-06-08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衝撃吸収部材
JP6172064B2 (ja) * 2014-06-19 2017-08-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FR3025168B1 (fr) * 2014-09-01 2018-01-19 Psa Automobiles Sa. Cadre avant de vehicule automobile pour groupe ventilateur-radiateur
JP6178361B2 (ja) * 2015-05-12 2017-08-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前部構造
ITUB20150146A1 (it) * 2015-05-13 2016-11-13 Fca Italy Spa Struttura d'estremita' di una scocca di autoveicolo
DE102015112506A1 (de) * 2015-07-30 2017-02-02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Frontendmodul
JP6738132B2 (ja) * 2015-08-19 2020-08-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US9669785B2 (en) * 2015-08-26 2017-06-06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Bumper assemblies including spacer members and vehicle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CA2942098C (en) * 2015-09-16 2022-03-01 Wabash National, L.P. Rear impact guard
JP6308194B2 (ja) * 2015-09-25 2018-04-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エネルギ吸収構造
JP6284556B2 (ja) * 2016-01-25 2018-02-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CN105584441B (zh) * 2016-03-01 2018-01-09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组合式车用前防撞梁组件
JP6684037B2 (ja) * 2017-01-20 2020-04-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JP6923876B2 (ja) 2017-03-28 2021-08-25 株式会社ワイテック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JP6863036B2 (ja) * 2017-04-19 2021-04-21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前部構造
JP6769390B2 (ja) * 2017-05-16 2020-10-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前部構造
US10494028B2 (en) 2017-06-21 2019-12-0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frame structure
JP6930407B2 (ja) * 2017-12-11 2021-09-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前部構造
FR3080348B1 (fr) * 2018-04-19 2020-06-26 Renault S.A.S Structure de caisse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comprenant un agencement de renfort en extremite de longeron.
US10899386B2 (en) * 2019-05-15 2021-01-26 Fca Us Llc Front rail to improve early energy absorption
JP2023182301A (ja) * 2022-06-14 2023-12-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70375B1 (en) * 2001-06-26 2006-01-18 Nissan Motor Co., Ltd. Front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
JP2006088952A (ja) * 2004-09-27 2006-04-06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用バンパスティ構造
CN1810562A (zh) * 2005-01-26 2006-08-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结构
JP2006347265A (ja) * 2005-06-14 2006-12-28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の衝撃吸収部材
JP2007190964A (ja) * 2006-01-17 2007-08-02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77110A (ja) 1994-04-05 1995-10-24 Nissan Motor Co Ltd バンパースティ取付構造
JPH10310006A (ja) 1997-05-09 1998-11-24 Toyota Motor Corp バンパリインフォースメント構造
JPH11268863A (ja) 1998-03-20 1999-10-05 Nitto Denko Corp シールテープ自動貼付け装置
JP3651299B2 (ja) 1999-02-22 2005-05-2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バンパの取付構造
US6695368B1 (en) * 2002-10-31 2004-02-24 Shape Corporation Bumper mount forming corner on end of beam
JP2005178682A (ja) 2003-12-22 2005-07-07 Calsonic Kansei Corp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US7459956B2 (en) * 2004-05-05 2008-12-02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Storing information with electrical fuse for device trimming
JP4163667B2 (ja) 2004-08-23 2008-10-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バンパービーム取付構造
JP4723942B2 (ja) 2004-09-28 2011-07-13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の衝撃吸収具及び車両の衝撃吸収構造
JP4810234B2 (ja) * 2006-01-11 2011-11-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FR2896222B1 (fr) * 2006-01-19 2009-07-17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Module d'absorption de chocs pour une face avant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et vehicule automobile comportant un tel module.
US7651155B2 (en) * 2006-11-03 2010-01-2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Progressive energy absorber
JP5330674B2 (ja) * 2007-11-05 2013-10-30 豊田鉄工株式会社 クラッシュボックス
DE602008005481D1 (de) 2007-12-04 2011-04-21 Honda Motor Co Ltd Vordere fahrzeugkarosseriestruktu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70375B1 (en) * 2001-06-26 2006-01-18 Nissan Motor Co., Ltd. Front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
JP2006088952A (ja) * 2004-09-27 2006-04-06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用バンパスティ構造
CN1810562A (zh) * 2005-01-26 2006-08-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结构
JP2006347265A (ja) * 2005-06-14 2006-12-28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の衝撃吸収部材
JP2007190964A (ja) * 2006-01-17 2007-08-02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38598A1 (ja) 2010-04-08
US8256831B2 (en) 2012-09-04
CN102137787A (zh) 2011-07-27
EP2330018A1 (en) 2011-06-08
EP2330018B1 (en) 2012-12-26
BRPI0920539A2 (pt) 2015-12-29
EP2330018A4 (en) 2012-05-30
US20110148151A1 (en) 2011-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7787B (zh) 车身前部构造
CN108058749B (zh) 车辆下部结构
EP1640252B1 (en) Automobile underbody structure
US10611410B2 (en) Front chassis structure for automobile
US9969432B2 (en)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CN108349537B (zh) 前副车架结构
US8596711B2 (en)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US7407192B2 (en) Vehicle end structure
US7828330B2 (en) Vehicle front body structure
US8075049B2 (en) Stiffening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JP4966944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5150347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WO2018092549A1 (ja) フロント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US8651564B2 (en) Polygonal cross-sectional frame, and rear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20130207417A1 (en) Structure of front section of vehicle body
CN110171477B (zh) 车身结构
CN110641555B (zh) 车辆后部结构
CN103359172A (zh) 车辆的车身前部结构
CN103144673B (zh) 副车架及具有其的汽车
CN109318994B (zh) 车辆前部结构
JP4966943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US11485415B2 (en) Vehicle body lower structure
US11396328B2 (en) Vehicle body lower structure
JP2008137483A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2014084046A (ja) フロントサブフレーム構造およびフロントサブフレームの組付け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