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46729B - 包括丙烯-烯烃-共聚物蜡和碳纳米管的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包括丙烯-烯烃-共聚物蜡和碳纳米管的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46729B
CN102046729B CN2009801194675A CN200980119467A CN102046729B CN 102046729 B CN102046729 B CN 102046729B CN 2009801194675 A CN2009801194675 A CN 2009801194675A CN 200980119467 A CN200980119467 A CN 200980119467A CN 102046729 B CN102046729 B CN 1020467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composition
preferred
propylene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1946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46729A (zh
Inventor
P·科尔迪兹
G·弘尼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lariant Finance BVI Ltd
Original Assignee
Clariant Finance BV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lariant Finance BVI Ltd filed Critical Clariant Finance BV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467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467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467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4672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91/00Compositions of oils, fats or wax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L91/06Waxes
    • C08L91/08Mineral wax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40/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15Nano-sized carbon materials
    • C01B32/158Carbon nanotubes
    • C01B32/16Prepa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4Carb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7/00Use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K7/22Expanded, porous or hollow particles
    • C08K7/24Expanded, porous or hollow particles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5/00Heat-transfer, heat-exchange or heat-storage materials, e.g. refrigerants; Materia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eat or cold by chemical reactions other than by combustion
    • C09K5/02Materials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 C09K5/06Materials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the change of state being from liquid to solid or vice vers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02/00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carbon nanotubes
    • C01B2202/04Nanotubes with a specific amount of wal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02/00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carbon nanotubes
    • C01B2202/20Nanotube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02/00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carbon nanotubes
    • C01B2202/20Nanotube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roperties
    • C01B2202/34Lengt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02/00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carbon nanotubes
    • C01B2202/20Nanotube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roperties
    • C01B2202/36Dia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4Carbon
    • C08K3/041Carbon nanotub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7/00Properties characterising the ingredient of the composition
    • C08L2207/06Properties of polyethylene
    • C08L2207/066LDPE (radical proce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L23/14Copolymers of propen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 Conductiv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包括某些丙烯-烯烃-共聚物蜡和碳纳米管(CNT)的组合物,该组合物为母料、配混料或导电聚合物的形式,本发明还涉及该组合物用于制造导电聚合物和由导电聚合物构成的制品的用途。

Description

包括丙烯-烯烃-共聚物蜡和碳纳米管的组合物
本发明涉及包括某些丙烯-烯烃-共聚物蜡和碳纳米管(CNT)的组合物,该组合物为母料、配混料或导电聚合物的形式,本发明还涉及该组合物用于制造导电聚合物和由导电聚合物构成的制品的用途。
在塑料工业中,通常使用配混料或母料形式的添加剂。
对本发明的目的来说,母料是包括载体聚合物和添加剂的组合物,其中添加剂以比最终应用中的浓度更高的浓度存在于母料中,且该载体聚合物常常不是最终应用的聚合物。添加剂在母料中的优选浓度为0.1-90wt%,尤其1-80wt%,以母料的总重量为基准计。
对于本发明的目的来说,配混料是包括聚合物和添加剂的组合物,其中该添加剂以最终应用或最终制品的所需最终浓度存在于配混料中,且该聚合物是最终应用或最终制品的所需聚合物,使得该配混料仅仅是通过物理成型方法产生最终应用或最终制品的所需形状。
对本发明的目的来说,导电配混料和由导电配混料制成的最终产品特征在于具有10-6欧姆到1011欧姆,优选10-5欧姆到1011欧姆,尤其0.1欧姆到109欧姆的表面电阻。
表面电阻根据DIN EN 61340-5-1定义,并根据DIN EN 61340-2-3测定,在这些情况下,试样显示了至少80mm×120mm的尺寸或者至少110mm的直径。
在试样既未显示至少80mm×120mm的尺寸也未显示至少110mm的直径的情况下,表面电阻根据IEC 93用尺寸60mm×40mm和矩形电极直径a=40mm、b=3mm和g=10mm的平样品测定,该样品在表面上用导电银粉漆涂敷。
含有CNT作为添加剂且用于制造导电聚烯烃的母料和/或配混料必需满足下列要求:组合物应该具有极低粘度,以便提供良好可加工性,它们应该具有高填充量,即高CNT浓度,并且它可以在最终制品中设定所需导电性。其它要求是:高热导率,在母料的情况下与最终应用或最终制品的聚合物的良好混溶性和相容性,还有,CNT在母料和/或配混料中的良好分散性,对最终制品的机械和热性质不利影响非常小,尤其就冲击强度、拉伸强度或耐热变形性而言。
导电聚烯烃用于制造在具有高***风险的地带、区域或应用中使用的制品;对本发明来说,为了简洁起见,它们被概括为用于防爆的制品。
此外,只有导电聚烯烃能够通过静电粉末喷涂来着色。对于本发明来说,该应用领域称为静电粉末喷涂。
此外,导电聚烯烃用于制造即使有也显示很少静电电荷的包装,且例如用于电子组件的包装。
导电聚烯烃也被用作燃料电池中的双极板。
包括聚乙烯(PE)和碳纳米管(CNT)的配混料可从″聚乙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Polyethylene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composites)″,Polymer 46(2005),8222 ff.中得知。
已知的组合物没有满足如上所述的全部现代工业要求。对于含有满足现代要求的CNT且尤其具有所需粘度和填充量,由此可以设定聚烯烃的所需导电性的母料存在着需求。
包括某些丙烯-烯烃-共聚物蜡和CNT的母料令人惊讶地显示了改进性质。
本发明的主题是包括组分A和组分B的组合物Z,其中该组分A是丙烯-烯烃-共聚物蜡,且该组分B是CNT,该丙烯-烯烃-共聚物蜡由单体丙烯和0.1-50wt%的至少一种式(II)的化合物组成:
Figure BPA00001259404500021
其中,Ra选自H和非支化或支化C2-18烷基;wt%是以单体的总重量为基准计。
优选地,该丙烯-烯烃-共聚物蜡由丙烯和0.1-50wt%,更优选1-40wt%,甚至更优选2-30wt%,特别是2-20wt%的至少一种,优选1、2或3种,更优选一种式(II)的化合物组成,其中wt%在所有情况下以单体的总重量(100%)为基准计。
优选地,Ra是H,即,该丙烯-烯烃-共聚物蜡是丙烯-乙烯-共聚物蜡。
因此,单体丙烯和式(II)的化合物的总量合计为100wt%,该wt%在所有情况下以单体的总重量(100%)为基准计。
组合物Z优选是母料MB或导电聚合物CP,其中,导电聚合物CP优选是导电有机聚合物。
对于本发明来说,导电聚合物CP具有优选小于或等于130,特别优选小于或等于120的负载比表面电阻LSSR,用由导电聚合物CP制造的压塑板测定;LSSR的各优选上限的下限优选是-15000,特别优选-10000,尤其-1000,特别是-100,更尤其是-10。
此外,对于本发明来说,导电聚合物CP优选具有小于或等于530,特别优选小于或等于400,尤其小于或等于300,更尤其小于或等于250的LSSR,用由导电聚合物CP制造的平膜来测定;LSSR的各优选上限的下限优选是-15000,特别优选-10000,尤其-1000,特别是-100,更尤其-10。
LSSR通过按欧姆测定的表面电阻的绝对值以10为底的对数乘以导电聚合物CP的填充量的绝对值二次幂,再乘以按wt%计的CNT来计算,其中wt%是以导电聚合物CP的总重量为基准计。因此,例如,具有以压制(压塑)板的总重量为基准计的3wt%的CNT填充量和1.0×1015欧姆的表面电阻的压制(压塑)板具有135的LSSR。
优选地,该丙烯-烯烃-共聚物蜡特征在于具有与普通的蜡相比的窄摩尔质量分布,特别是在它们用金属茂催化来合成时。该摩尔质量分布通过质量平均摩尔质量(Mw值[g/mol])和数均摩尔质量(Mn值[g/mol])来表征。Mn优选是500-50000g/mol,更优选是1000-35000g/mol,还更优选是1100-25000g/mol。Mw优选是1000-140000g/mol,更优选是1900-100000g/mol,还更优选是2100-70000g/mol。
优选地,Mw除以Mn,在下文中称为Mw/Mn值,是1.0-3.0,更优选1.5-2.9,还更优选1.7-2.8;尤其是2.1-2.7;更尤其是2.2-2.5;然而在普通的非金属茂催化的蜡的情况下,该Mw/Mn值是至少3.1,且可以高达7或8。
能够用于制造丙烯-烯烃-共聚物蜡的可能的催化剂,优选是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和金属茂催化剂,例如在Ullmann′s Encyclopedia ofIndustrial Chemistry,A 28卷,Weinheim 1996,S.151-152中提到的那些。
丙烯-烯烃-共聚物蜡,优选丙烯-乙烯-共聚物蜡,还可以通过适合的高分子量丙烯-烯烃共聚物,优选丙烯-乙烯共聚物的热降解来制造。
优选地,丙烯-烯烃-共聚物蜡是已在作为催化剂的金属茂的存在下制备的蜡。金属茂催化剂的特殊能力用来合成具有选择性且完全新的性能分布的新型丙烯-烯烃-共聚物蜡。金属茂催化剂的使用提供了丙烯-烯烃-共聚物蜡的熔点、粘度和分子量的特殊组合。
该丙烯-烯烃-共聚物蜡,优选金属茂丙烯-烯烃-共聚物蜡,优选是基本上或完全无定形的,且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另外被改性,以使得它们是极性的。对本发明而言,基本上表示超过80wt%,优选超过90wt%,尤其超过95wt%,特别是超过99wt%,该wt%在各情况下以蜡的总重量为基准计。
该金属茂丙烯-烯烃-共聚物蜡使用式(I)的金属茂化合物制备。
Figure BPA00001259404500041
该式(I)包括式(Ia)、式(Ib)和式(Ic)的化合物:
在式(I)、(Ia)和(Ib)中,M1是周期表的IVb、Vb或VIb族的金属,优选钛、锆、铪、钒、铌、钽、铬、钼、钨,特别优选是钛、锆、铪。
R1和R2是相同或不同的,各自独立地是氢原子,C1-C-10-烷基,优选C1-C3-烷基,特别是甲基,C1-C10-烷氧基,优选C1-C3-烷氧基,C6-C10-芳基,优选C6-C8-芳基,C6-C10-芳氧基,优选C6-C8-芳氧基,C2-C10-烯基,优选C2-C4-烯基,C7-C40-芳烷基,优选C7-C-10-芳烷基,C7-C40-烷芳基,优选C7-C12-烷芳基,C8-C40-芳基烯基,优选C8-C12-芳基烯基或卤素原子,优选氯原子。
R3和R4是相同或不同的,各自独立地是单环或多环烃基,其与中心原子M1一起能够形成夹心结构。R3和R4优选是环戊二烯基,茚基,四氢茚基,苯并茚基或芴基,其中基本骨架能够携带其他取代基或彼此桥连。另外,基团R3和R4之一能够是取代的氮原子,其中R24具有R17的含义之一,且优选是甲基、叔丁基或环己基。
R5、R6、R7、R8、R9和R10是相同或不同的,且各自彼此独立地是氢原子、卤素原子,优选氟、氯或溴原子,C1-C10-烷基,优选C1-C4-烷基,C6-C10-芳基,优选C6-C8-芳基,C1-C10-烷氧基,优选C1-C3-烷氧基,-NR16 2,-SR16,-OSiR16 3,-SiR16 3或-PR16 2基团,其中R16是C1-C10-烷基,优选C1-C3-烷基,或C6-C10-芳基,优选C6-C8-芳基,或者在含有Si-或P-的基团的情况下还能够是卤素原子,优选氯原子,或者两个相邻的基团R5、R6、R7、R8、R9或R10与连接它们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环。特别优选的配体是基本骨架环戊二烯基,茚基,四氢茚基,苯并茚基或芴基的取代化合物。
R13是:
Figure BPA00001259404500061
=BR17,=AlR17,-Ge-,-Sn-,-O-,-S-,=SO,=SO2,=NR17,=CO,=PR17或=P(O)R17,其中R17、R18和R19是相同或不同的,且彼此独立地是氢原子,卤素原子,优选氟、氯或溴原子,C1-C30-烷基,优选C1-C4-烷基,尤其甲基,C1-C10-氟烷基,优选CF3基团,C6-C10-氟芳基,优选五氟苯基,C6-C10-芳基,优选C6-C8-芳基,C1-C10-烷氧基,优选C1-C4-烷氧基,特别是甲氧基,C2-C10-烯基,优选C2-C4-烯基,C7-C40-芳烷基,优选C7-C10-芳烷基,C8-C40-芳基烯基,优选C8-C12-芳基烯基或C7-C40-烷芳基,优选C7-C12-烷芳基,或者R17和R18或者R17和R18与连接它们的原子一起形成环。
M2是硅、锗或锡,优选硅或锗。
R13优选是=CR17R18,=SiR17R18,=GeR17R18,-O-,-S-,=SO,=PR17或=P(O)R17
R11和R12是相同或不同的,且独立地具有R17的含义之一。
m和n是相同或不同的,且各自是0、1或2,优选0或1,其中m+n是0、1或2,优选0或1。
R14和R15是相同或不同的,且独立地具有R17和R18的含义之一。
优选的金属茂是:
-二氯·双(1,2,3-三甲基环戊二烯基)合锆,
-二氯·双(1,2,4-三甲基环戊二烯基)合锆,
-二氯·双(1,2-二甲基环戊二烯基)合锆,
-二氯·双(1,3-二甲基环戊二烯基)合锆,
-二氯·双(1-甲基茚基)合锆,
-二氯·双(1-正丁基-3-甲基环戊二烯基)合锆,
-二氯·双(2-甲基-4,6-二异丙基茚基)合锆,
-二氯·双(2-甲基茚基)合锆,
-二氯·双(4-甲基茚基)合锆,
-二氯·双(5-甲基茚基)合锆,
-二氯·双(烷基环戊二烯基)合锆,
-二氯·双(烷基茚基)合锆,
-二氯·双(环戊二烯基)合锆,
-二氯·双(茚基)合锆,
-二氯·双(甲基环戊二烯基)合锆,
-二氯·双(正丁基环戊二烯基)合锆,
-二氯·双(十八烷基环戊二烯基)合锆,
-二氯·双(五甲基环戊二烯基)合锆,
-二氯·双(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合锆,
-双环戊二烯基二苄基合锆,
-双环戊二烯基二甲基合锆,
-二氯·双四氢茚基合锆,
-二氯·二甲基甲硅烷基-9-芴基环戊二烯基合锆,
-二氯·二甲基甲硅烷基双-1-(2,3,5-三甲基环戊二烯基)合锆,
-二氯·二甲基甲硅烷基双-1-(2,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合锆,
-二氯·二甲基甲硅烷基双-1-(2-甲基-4,5-苯并茚基)合锆,
-二氯·二甲基甲硅烷基双-1-(2-甲基-4-乙基茚基)合锆,
-二氯·二甲基甲硅烷基双-1-(2-甲基-4-异丙基茚基)合锆,
-二氯·二甲基甲硅烷基双-1-(2-甲基-4-苯基茚基)合锆,
-二氯·二甲基甲硅烷基双-1-(2-甲基茚基)合锆,
-二氯·二甲基甲硅烷基双-1-(2-甲基四氢茚基)合锆,
-二氯·二甲基甲硅烷基双-1-茚基合锆,
-二甲基甲硅烷基双-1-茚基二甲基合锆,
-二氯·二甲基甲硅烷基双-1-四氢茚基合锆,
-二氯·二苯基亚甲基-9-芴基环戊二烯基合锆,
-二氯·二苯基甲硅烷基双-1-茚基合锆,
-二氯·亚乙基双-1-(2-甲基-4,5-苯并茚基)合锆,
-二氯·亚乙基双-1-(2-甲基-4-苯基茚基)合锆,
-二氯·亚乙基双-1-(2-甲基四氢茚基)合锆,
-二氯·亚乙基双-1-(4,7-二甲基茚基)合锆,
-二氯·亚乙基双-1-茚基合锆,
-二氯·亚乙基双-1-四氢茚基合锆,
-二氯·茚基环戊二烯基合锆,
-二氯·异丙叉基(1-茚基)(环戊二烯基)合锆,
-二氯·异丙叉基(9-芴基)(环戊二烯基)合锆,
-二氯·苯基甲基甲硅烷基双-1-(2-甲基茚基)合锆,以及这些二氯金属茂的烷基或芳基衍生物。
为了活化单中心催化剂体系,使用适合的助催化剂。适合的式(I)的金属茂的助催化剂是有机铝化合物,尤其铝氧烷,或无铝的体系如R20 xNH4-xBR21 4、R20 xPH4-xBR21 4、R20 3CBR21 4或BR21 3。在这些化学式中,x是1-4,基团R20是相同或不同的,优选是相同的,且各自独立地是C1-C10-烷基或C6-C18-芳基或者两个基团R20与连接它们的原子一起形成环,基团R21是相同或不同的,优选是相同的,且各自独立地是可以被烷基、卤代烷基或氟取代的C6-C18-芳基。尤其,R20是乙基、丙基、丁基或苯基,且R21是苯基、五氟苯基、3,5-双三氟甲基苯基、均三甲苯基、二甲苯基或甲苯基。
另外,第三组分为了提供对抗极性催化剂毒物的保护作用而常常是必需的。有机铝化合物如三乙基铝、三丁基铝等以及这些化合物的混合物适合于此目的。
取决于该方法,还可以使用负载的单中心催化剂。优选的是其中在产物中载体材料和助催化剂的残余量不超过100ppm的浓度的催化剂体系。
该丙烯-烯烃-共聚物蜡是已知物质,它们可以根据EP 0 321 852 A1或EP 0 384 264 A1制备。优选的丙烯-烯烃-共聚物蜡是丙烯-乙烯-共聚物蜡,并且通过EP 0 384 264A中报告的方法(尤其与实施例1-16的方法类似)使用金属茂催化剂二氯·二甲基甲硅烷基双茚基合锆将丙烯与乙烯共聚合来制备。
丙烯-烯烃-共聚物蜡以细粒状态(优选喷雾或研磨)或颗粒形式使用。
进一步优选的是接枝丙烯-烯烃-共聚物蜡。优选的接枝丙烯-烯烃-共聚物蜡是用0.5-10wt%的马来酸酐改性的丙烯-烯烃-共聚物蜡,该wt%是以起始原料丙烯-烯烃-共聚物蜡和马来酸酐的重量总和为基准计。
优选地,组分A包括1、2、3或4种,更优选1或2种,还更优选1种丙烯-烯烃-共聚物蜡。
优选的CNT是单壁碳纳米管(SWCNT)或多壁碳纳米管(MWCNT),其中MWCNT是优选的。
除非另有规定,质量-比表面积通过根据ASTM D3037使用氮测量的Brunauer Emmet Teller(BET)吸附来测定;该表面积下文称为BET表面积。
优选的CNT具有50-1000m2/g,特别优选200-600m2/g,尤其250-560m2/g的BET表面积。
优选的是具有由2-50个碳层,尤其3-15个碳层组成的壁结构的MWCNT。
优选的MWCNT具有1-500nm,特别优选2-100nm,尤其3-60nm,特别是3-20nm的平均外径(定义为数目分布的中值)。
具有用于制备CNT的各种技术和方法,它们在不同制造方法或不同催化剂颗粒的方面有区别。这尤其导致了催化剂在CNT中的不同残留量。
优选的是具有20wt%或更少,特别优选8wt%或更少,尤其5wt%或更少,特别是3wt%或更少的残留催化剂含量的CNT,其中wt%在所有情况下以CNT的总重量为基准计。
优先选择如在WO2006/050903A中所公开且能够通过在该文件中公开的方法来获得的CNT。该文件的公开内容,尤其描述了制造碳纳米管的公开方法和能够通过该方法获得的碳纳米管的技术特征的权利要求1-10,因此在这一点上特意地引入供参考。
因此特别优选的是能够通过气态烃类在包括Mn、Co和载体材料的非均相催化剂上的分解来获得的CNT,其中Co和Mn以基于金属形式的活性组分的总重量的2-98mol%的量存在,且任选另外含有Mo;还特别优选的是碳纳米管,其具有3nm到150nm的主要直径,并使用该催化剂制造;其中轻质烃类例如脂族化合物和烯烃(单独或作为混合物)优选用作起始原料,该方法优选连续或间歇进行,以催化剂的引入和用消耗的催化剂形成的碳纳米管的排放为基础;且该催化剂优选以其中主要催化活性组分作为氧化物(部分或完全还原)或作为氢氧化物存在的形式引入到反应空间中。该方法的更多细节可以在WO2006/050903A的说明书中找到。尤其,以这种方法制造的这些碳纳米管令人惊讶地使得可以制造具有低粘度和同时高填充量的组合物Z;聚烯烃的所需导电性能够被设定;且聚烯烃的表面电阻是低的。
优选使用涂有聚烯烃或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CNT。该涂层优选通过就地聚合来施涂。特别优选涂有聚乙烯和涂有聚丙烯的MWCNT,特别涂有聚乙烯的MWCNT。
优选使用已通过表面改性或活化而使得更容易分散的CNT。特别优选的CNT的表面处理是等离子或γ辐射处理,更尤其优选等离子处理的MWCNT。
CNT能够优选从Mitsui、Arkema、Nanocyl、Thomas Swan&Co Ltd.,CNI和尤其Bayer Material Science AG获得。
作为组分B,可以使用一种以上的CNT,优选1、2或3种,更优选1或2种,还更优选1种。
优选地,组合物Z包括0.05-99.95wt%的组分A,0.05-99.95wt%的组分B;更优选地,组合物Z包括0.1-99.9wt%的组分A,0.1-99.9wt%的组分B;还更优选地,组合物Z包括1-99wt%的组分A,1-99wt%的组分B;该wt%在所有情况下以总组合物的重量为基准计。
组合物Z可以包括其它物质。
其它物质优选选自导电炭黑和石墨。
优选的导电炭黑具有100-500ml/100g,特别优选150-400ml/100g,尤其170-350ml/100g的根据ASTM D2414测定的吸油值(OAN)。
优选的导电炭黑具有30-2000m2/g,特别优选50-1500m2/g,尤其是60-1250m2/g的BET表面积。
导电炭黑可以优选从Cabot、Phelps Dodge、Timcal、Degussa和Akzo公司获得。
优选的石墨具有30-300g的DBP/100g,特别优选40-170g的DBP/100g,尤其50-150g的DBP/100g的根据DIN 53601测定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吸油值。
优选的石墨具有0.1-50m2/g,特别优选1-40m2/g,尤其1.5-30m2/g的BET表面积。
可以使用天然存在的石墨,也可以使用合成的石墨。
石墨可以优选从Timcal、SGL Carbon或Nationale de Graphite公司获得。
CNT与导电炭黑的重量比优选是1∶98到98∶1,特别优选1∶19到19∶1,尤其是1∶9到1∶1。
CNT与石墨的重量比优选是1∶98到98∶1,特别优选1∶90到90∶1,尤其是1∶85到1∶1。
优选地,组合物Z含有50-90wt%,更优选60-85wt%,还更优选65-80wt%的石墨,该wt%在所有情况下以总组合物Z的重量为基准计。
当使用CNT、炭黑和石墨时,该导电炭黑-石墨的重量比优选是1∶99到99∶1,特别优选1∶40到40∶1,尤其是1∶20到1∶1。
特别优选地,组合物Z同时含有CNT和石墨。
特别优选地,组合物Z仅仅含有CNT,不含石墨和炭黑。
组合物Z中的组分A与组分B的重量比优选是1∶99到99∶1,特别优选1∶90到90∶1,尤其是1∶85到85∶1。
当组合物Z不包含石墨和炭黑时,组合物Z中的组分A与组分B的重量比优选是1∶1到1∶50,特别优选1∶1到1∶40,尤其是1∶1到1∶35。
当组合物Z除了CNT以外还包含石墨和/或炭黑时,组合物Z中的组分A与组分B的重量比优选是1∶1到1∶99,特别优选1∶1到1∶90,尤其是1∶1到1∶85。
组合物Z优选地含有作为其它物质的组分C,为为一种或多种,优选1、2或3种,更优选1种分散剂。优选的分散剂是C10-30醇的极性酸酯,尤其C10-30醇的烷基磺酸酯,新烷氧基钛酸酯、新烷氧基锆酸酯、单烷氧基钛酸酯或单烷氧基锆酸酯。更优选地,组分C是烷基磺酸钠,还更优选地钠C10-18-烷基磺酸钠。组分C提供了CNT的改进分散。
组合物Z优选地含有作为其它物质的组分D,该组分D是至少一种,优选1、2、3、4或5种,更优选1或2种,还更优选1种,极性或非极性的除丙烯-烯烃-共聚物蜡之外的蜡。
优选地,组分D选自聚乙烯蜡、丙烯均聚物蜡、C4-10 1-烯烃的均聚物和乙烯和C4-10 1-烯烃的共聚物。
更优选地,组分D是聚乙烯蜡或丙烯均聚物蜡。
更优选地,组分D选自通过高压聚合或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或金属茂催化剂制备的聚乙烯蜡和用齐格勒-纳塔或金属茂催化剂制备的丙烯均聚物蜡;还更优选地,这类蜡具有100℃以上,更优选110-170℃,还更优选115-166℃的滴点或软化点。
组分D的蜡还可以被氧化或接枝。优选的是氧化聚乙烯蜡,优选具有5-30mg KOH/g的酸值。优选地,接枝用0.5-10wt%的马来酸酐进行,该wt%以所使用的起始原料的总重量为基准计;更优选地,该接枝在金属茂聚聚乙烯蜡、金属茂丙烯均聚物蜡上进行。
优选地,在金属茂聚烯烃蜡作为组分D的情况下,Mn是500-50000g/mol,更优选1000-35000g/mol,还更优选1100-25000g/mol。
优选地,在金属茂均聚物聚烯烃蜡作为组分D的情况下,Mw是1000-140000g/mol,更优选1900-100000g/mol,还更优选2100-70000g/mol。优选地,在金属茂聚烯烃蜡作为组分D的情况下,Mw/Mn值优选是1.0-3.0,更优选1.5-2.9,还更优选1.7-2.8;特别是2.1-2.7;更尤其2.2-2.5。
优选地,在非金属茂聚烯烃蜡作为组分D情况下,重均摩尔质量Mw是在1000-20000g/mol的范围内和/或数均摩尔质量Mn是在500到15000g/mol的范围内。
组分A与组分D的重量比优选是10∶1到1∶10,特别优选4∶1到1∶4,尤其是3∶1到1∶3。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包括组分A和B与组分P的组合物Z,该组分P是有机聚合物。
优选地,组分P选自热塑性缩聚物,苯乙烯聚合物,聚酰胺,聚酯,聚碳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共聚物,聚缩醛,聚加合物,聚烯烃,聚烯烃共聚物和这些物质的混合物。
组分P优选选自热塑性缩聚物,更优选热塑性聚酯,还更优选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组分P优选选自苯乙烯聚合物,更优选聚苯乙烯(PS),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丙烯腈-聚丁二烯-苯乙烯接枝聚合物(ABS)和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
组分P优选选自聚酰胺,更优选聚酰胺46(PA46),聚酰胺6/6t(PA6/6T),聚酰胺6(PA6)、聚酰胺12(PA12)和聚酰胺6.6(PA6.6)。
组分P优选选自聚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类和聚丙烯酸酯共聚物,更优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乙烯和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还更优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组分P优选选自聚缩醛,更优选聚甲醛(POM)。
该组分P和有机聚合物OP是相同的或不同的,且彼此独立地选自聚加合物,更优选聚氨酯类,还更优选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
组分P优选选自聚烯烃和聚烯烃共聚物。
当组合物Z是导电聚合物CP时,该组分P优选是聚烯烃或聚烯烃共聚物。
更优选作为组分P的聚烯烃或聚烯烃共聚物选自下列组中:
-聚乙烯(PE),优选高密度聚乙烯(HDPE),中密度聚乙烯(M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金属茂低密度聚乙烯(mLDPE)和金属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
-聚丙烯(PP),优选聚丙烯均聚物(PPH),聚丙烯无规共聚物(PP-R)和聚丙烯嵌段共聚物(PP-嵌段-COPO),
-聚烯烃塑性体,优选1-辛烯与乙烯的聚合物,和
-PE共聚物,优选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乙烯和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EMA),乙烯和丙烯酸丁酯的共聚物(EBA),乙烯和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EEA),环烯烃共聚物(COC);
还更优选选自下列组中:
-PE,优选HDPE、LDPE和LLDPE,
-PP,优选地PPH,PP-R和PP-嵌段-COPO,
-聚烯烃塑性体,优选1-辛烯与乙烯的聚合物,以及
-PE共聚物,优选EVA和EMA。
组合物Z优选包括组分E,该组分E是乙烯和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当要制造含有选自PC、PBT、PET、PS、SAN、ABS、PA6或PA6.6中的聚合物作为组分P的组合物Z时,优选使用组分E。组分E提供了组合物Z与组分P的更好相容性。
组合物Z优选包括10-100wt%的组分A和B,其中该wt%以组合物Z的总重量为基准计。
当组合物Z是母料MB时,组合物Z优选地含有10-100wt%,更优选50-100wt%,还更优选70-100wt%,尤其95-100wt%的组分A与B的总和,其中wt%在所有情况下以组合物Z的总重量为基准计;更尤其组合物Z由组分A和B组成。
当组合物Z是母料MB且不包括石墨和炭黑时,组合物Z优选地包括
6-97wt%的组分A,
3-94wt%的组分B;
更优选地
7.5-95wt%的组分A,
5-50wt%的组分B;
还更优选地
25-90wt%的组分A,
10-47.5wt%的组分B;
尤其
55-90wt%的组分A,
10-45wt%的组分B;
更尤其
55-90wt%的组分A,
13-45wt%的组分B;
其中wt%在所有情况下以组合物Z的总重量为基准计。
组合物Z优选地包括
5-99.9wt%的组分P,
0.1-95wt%的组分A与组分B的总和;
更优选地
10-90wt%的组分P,
10-90wt%的组分A与组分B的总和;
还更优选地
12.5-90wt%的组分P,
10-87.5wt%的组分A与组分B的总和;
其中wt%在所有情况下以组合物Z的总重量为基准计;
尤其优选地,组分A、B和P的wt%合计为100%。
当组合物Z是导电聚合物CP且组合物Z不包括石墨和炭黑时,组合物Z优选地包括
6.0-45wt%的组分A,
0.1-10wt%的组分B,
10-93.9wt%的组分P;
更优选地
7.5-45wt%的组分A,
0.5-9wt%的组分B,
10-92wt%的组分P;
还更优选地
10-35wt%的组分A,
1-8wt%的组分B,
10-89wt%的组分P;
尤其
15-35wt%的组分A,
2-8wt%的组分B,
10-83wt%的组分P;
其中wt%在所有情况下以组合物Z的总重量为基准计。
当组合物Z是导电聚合物CP且包括石墨时,组合物Z包括
优选地
2.5-10wt%的组分A;
0.1-10wt%的组分B,
50-90wt%的石墨;
10-47.4wt%的组分P;
更优选地
2.5-10wt%的组分A;
0.2-7.5wt%的组分B,
60-85wt%的石墨;
10-37.3wt%的组分P;
还更优选地
3-9wt%的组分A;
0.5-5wt%的组分B,
65-80wt%的石墨;
10-31.5wt%的组分P;
尤其优选地
3-9wt%的组分A;
0.5-4wt%的组分B,
65-80wt%的石墨;
10-31.5wt%的组分P;
其中wt%在所有情况下以组合物Z的总重量为基准计。
优选地,组合物Z含有0.1-10wt%,特别优选0.1-5wt%,尤其0.5-3wt%的组分C,其中该wt%在所有情况下以总组合物Z的重量为基准计。
组合物Z优选含有0.1-70wt%,更优选5-60wt%,还更优选15-35wt%的组分D,其中该wt%在所有情况下以组合物Z的总重量为基准计。
当组合物Z是母料MB时,组合物Z优选地含有0.5-70wt%,更优选5-60wt%,还更优选15-35wt%的组分D,其中wt%在所有情况下以组合物Z的总重量为基准计。
当组合物Z是配混料CO时,组合物Z优选地含有0.1-15wt%,更优选5-12wt%,还更优选6-9wt%的组分D,其中wt%在所有情况下以组合物Z的总重量为基准计。
组合物Z优选地含有0.1-50wt%,尤其优选10-40wt%,特别是15-35wt%的组分E,其中wt%在所有情况下以组合物Z的总重量为基准计。
本发明此外提供制造组合物Z的方法,特征在于将组分A、组分B和任何其它组分相互物理混合。
各组分的混合可以在一个步骤中进行,或者在多个步骤中进行。
作为用于物理混合的混合装置,可以使用塑料工业中惯用的混合装置,优选选自挤出机、捏合机、注塑机和叶片式搅拌器中的装置。当组合物Z是母料MB时,该混合器优选是挤出机、捏合机和/或叶片式搅拌器。当组合物Z是导电聚合物CP时,该混合装置优选是挤出机,压机和注塑机,特别优选挤出机。
混合优选连续地或间歇地机械能,特别优选连续地进行,在母料MB的情况下,优选通过挤出或捏合,特别优选通过挤出,而在导电聚合物CP的情况下,优选通过挤出或注塑或压制,特别优选通过挤出。
混合优选在80-300℃的温度下进行。
在母料MB的情况下,混合优选在从80-200℃,尤其优选100-180℃,特别是110-150℃的温度下进行;在导电聚合物CP的情况下,混合优选在80-300℃,特别优选100-280℃的温度下进行。
混合时间优选是5秒钟到10小时。
在连续混合的情况下的混合时间优选是5秒钟到1小时,特别优选10秒钟到15分钟。
在间歇混合的情况下的混合时间优选是1分钟到10小时,特别优选2分钟到8小时,尤其2分钟到5小时,尤其2分钟到1小时,特别优选2分钟到15分钟。
在导电聚合物CP的情况下,组分A和组分B优选在以母料MB的形式与组分P混合。此外,母料MB与粒化组分P的预混物优选用于物理混合。
本发明此外提供了组合物Z用于制造导电聚合物CP或作为导电聚合物CP的用途。
当组合物Z是母料MB时,组合物Z优选用于制造导电聚合物CP,尤其用于制造导电聚烯烃。
当组合物Z是导电聚合物CP时,组合物Z优选用于制造导电聚烯烃或作为导电聚烯烃。
当组合物Z含有组分E时,组合物Z优选用于制造导电非聚烯烃聚合物或作为导电非聚烯烃聚合物。
由组合物Z,尤其由导电聚合物CP制造导电聚烯烃的过程通过以上所述用于制造组合物Z,尤其导电聚合物CP的类似方法(具有类似工艺步骤和工艺参数)来进行。
对本发明来说,导电聚合物是具有10-6欧姆到1011欧姆,优选10-5欧姆到1011欧姆,尤其0.1欧姆到109欧姆的表面电阻的聚合物。
组合物Z优选用于制造导电聚合物,或用作导电聚合物,和/或用于制造防爆用的由导电聚合物构成的制品。
组合物Z优选用于制造导电聚合物,或用作导电聚合物,和/或用于制造能通过静电粉末喷涂着色的由导电聚合物构成的制品。
组合物Z优选用于制造导电聚合物或用作导电聚合物,由此制造显示即便有也很少的静电荷电率的包装。为了本发明,即便有也很少的荷电率优选表示10-6欧姆到1011欧姆,优选10-5欧姆到1011欧姆,尤其0.1欧姆到109欧姆的表面电阻和小于或等于2秒的达到初始电荷的10%的静电放电时间。
荷电率根据DIN EN 61340-5-1定义,且根据DIN EN 61340-2-1来测定。
组合物Z优选用于制造或用作导电聚合物,优选导电聚烯烃,其用作燃料电池中的双极板。
此外,组合物Z适合于用作聚合物中的添加剂或用作聚合物,尤其用于机械增强和用于提高导电性,还用作气体和能量储存用材料,用于着色和用作阻燃剂,用作电极材料或用于制造带状导线和导电结构以及用作显示器中的发射体。组合物Z优选用于或用作聚合物、陶瓷或金属复合材料,以改进该电导率或热导率和机械性能;用于制造或用作导电涂料和复合材料;用作着色剂;用于电池、电容器、显示器(例如平面屏幕显示)或磷光体;用作场效应晶体管;用作氢或锂的存储介质;用于薄膜,例如用于气体净化;用作催化剂或作为例如化学反应中催化活性组分的载体材料;用于燃料电池,医学领域,例如用作细胞组织生长控制的框架,诊断学领域,例如作为标记物,以及用于化学和物理分析(例如原子力显微镜)。
组合物Z可以含有其它物质,优选以下物质:
-着色剂,其中有机和无机染料和颜料可用作着色剂;作为有机颜料,优选使用偶氮或重氮颜料,涂层的偶氮或重氮颜料或多环颜料;优先的多环颜料是二酮基吡咯并吡咯,酞菁,喹吖啶酮,苝,二噁嗪,蒽醌,硫靛蓝,二芳基或喹酞酮颜料;作为无机颜料,优选使用适合于着色的金属氧化物,混合氧化物,硫酸铝,铬酸盐,金属粉末,珠光效应颜料(云母),发光颜料,二氧化钛,镉-铅颜料,铁氧化物,炭黑,硅酸盐,钛酸镍,钴类颜料或氧化铬;
-填料例如硅石,沸石,硅酸盐例如硅酸铝、硅酸钠或硅酸钙,白垩或滑石;
-助剂,优选硬脂酸酯,发泡剂,成核剂,过氧化物,抗氧化剂;
-抗静电剂,优选硬脂酸甘油酯,单硬脂酸甘油酯,烷基胺,乙氧基化烷基胺,烷基磺酸盐或酯,甘油酯或它们的混合物(共混物);
-紫外线吸收剂和受阻胺光稳定剂(HALS)化合物,滑爽剂,防雾剂,防凝结剂和/或悬浮稳定剂,阻燃剂;抗氧化剂或其它通常的塑料添加剂;
-或这些的混合物。
组合物Z,以母料MB的形式或以导电聚合物CP的形式,令人惊讶地特征在于具有低粘度,该低粘度能够在高CNT填充量下获得;尤其,能够实现具有高达20wt%,甚至高达25wt%,在许多情况下甚至高达30wt%和有时甚至更高的CNT的母料MB的填充量,该wt%以母料MB的总重量为基准计,且粘度没有变差而使得母料MB不再能制造和加工或母料完全没有形成;此外,在导电聚烯烃中能够设定所需导电性和所需低表面电阻。高固体含量与低粘度的组合使得添加剂能够低成本地引入到聚合物中;还有,对模具的磨损被减至最小,且可以实现CNT的快速均化和均匀分布。
在组合物Z中,CNT被充分分散。分散的质量通过光学装置对压制(压塑)板或薄膜测量来进行定性测定。流动性、冲击韧性、热变形温度(即载荷挠曲的温度)和拉伸强度也满足要求。粘度或流动性根据DINISO 1133测定,表示为熔体流动速率MFR,冲击韧性根据DIN EN ISO 179测定,热变形温度(即载荷挠曲的温度)根据DIN EN ISO 75-1来测定,拉伸强度根据DIN EN ISO 527-1来测定。
其它试验方法:
产品性能够通过下列方法测定,除非另有规定:
摩尔质量和摩尔质量分布,即Mw和Mn值的测定,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根据DIN 55672进行,但在135℃的温度下,在溶剂1,2-二氯苯中,其中该蜡完全溶解;为了校正,使用商购的PE标准品。
滴点的测定使用乌伯娄德(Ubbelohde)滴点仪根据DIN 51801/2(℃)来进行。
软化点测定根据DIN EN1427(℃)通过使用环/球来进行。关于精确度,如果该软化点在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中作为整数给出,它表示“.0℃”,例如“130℃”表示“130.0℃”;除非另有说明。
蜡的粘度根据DIN 53018测定(mPa*s)。
密度根据ISO 1183测定(g/cm3)。
堆密度通过DIN EN ISO 60来测定(kg/m3)。
皂化值通过ISO 3681测定(mg KOH/g)。
酸值通过ISO 2114测定(mg KOH/g)。
弹性模量根据DIN EN ISO 527-1测定(MPa)。
测定表面电阻的方法SR-1根据DIN EN61340-2-3测定。
测定表面电阻的方法SR-2根据IEC93进行。
熔点的测量方法:根据ISO 3146的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挤出机的扭矩[Nm]和挤出机机头的熔体压力[巴]在机器上读出,它们是挤出机中熔体的粘度或流动性的衡量标准。
实施例
所使用的物质:
组分A1:具有以单体的总重量为基准计的11-13wt%的乙烯含量、2900的Mn值、6400g/mol的Mw值、2.2的Mw/Mn值和0.86-0.89g/cm3w的密度的丙烯-乙烯-共聚物蜡。
组分A2:具有以单体的总重量为基准计的8-10wt%的乙烯含量、6700g/mol的Mn值、15500g/mo l的Mw值、2.3的Mw/Mn值和0.86-0.89g/cm3的密度的丙烯-乙烯-共聚物蜡。
组分A3:具有以单体的总重量为基准计的10-12wt%的乙烯含量、11200g/mol的Mn值、25200g/mol的Mw值、2.3的Mw/Mn值和0.86-0.89g/cm3的密度的丙烯-乙烯-共聚物蜡。
组分B1:MWCNT,其通过气态烃类在含有Mn、Co和载体材料的非均相催化剂上的分解来制造,其中Co和Mn以基于活性组分的含量的2-98mol%的量以金属形式存在,且任选另外含有Mo,并具有10-16nm的平均外径(定义为数目分布的中值)、由3-15个碳层组成的壁结构、低于6wt%的残留催化剂含量,1-10微米的长度和150-350kg/m3的堆密度。
组分B2:具有52g DBP/100g的根据DIN 53601测定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吸油值(DBP)和3m2/g的BET表面积的合成石墨。
组分B3:具有320ml/100g的吸油值(OAN)和>700m2/g的BET表面积的导电性炭黑。
组分C1:C12-C18-烷基磺酸钠,具有基于总重量的至少90wt%的活性物质含量,
组分D1:非极性的聚乙烯蜡均聚物,通过使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制造,具有640-660mPa*s的粘度,在140℃下测量,117-122℃的滴点,0.92-0.94g/cm3(在20℃下测定)的密度,0mg KOH/g的酸值,1800g/mol的Mn值,5600g/mol的Mw值,3.1的Mw/Mn值和0mg KOH/g的皂化值。
组分D2:非极性的聚丙烯蜡均聚物,通过使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来制造,具有1500-1800mPa*s的粘度,在170℃下测定,160-166℃的滴点,0.88-0.90g/cm3(在20℃下测定)的密度,0mg KOH/g的酸值,2500g/mol的Mn值,18000g/mol的Mw值,7.2的Mw/Mn值和0mg KOH/g的皂化值。
组分D3:马来酸酐-改性的聚乙烯金属茂聚烯烃蜡,具有130-150mPa*s的在140℃下测定的粘度,122-125℃的滴点,0.97-1.00g/cm3的密度,1200g/mol的Mn值,3000g/mol的Mw值,2.5的Mw/Mn值和17-19mg KOH/g的酸值。
组分D4:丙烯均聚物蜡,具有1500-2000mPa*s的粘度,在170℃下测定,160-166℃的软化点,7100g/mol的Mn值,19300g/mol的Mw值,2.7的Mw/Mn值和0.88-0.92g/cm3的密度。
组分E1:含有24wt%的丙烯酸甲酯的乙烯和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其具有0.944g/cm3的密度、2g/10分钟(在190℃下使用2.16kg的重量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和91℃的熔点
组分P1:聚烯烃塑性体(1-辛烯与乙烯的聚合物),其具有0.87g/cm3的密度、450-550g/10min(在190℃和2.16kg的重量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和69-71℃的熔点
组分P2:具有0.945g/cm3的密度、6g/10min(在190℃/21.6kg下测定)的MFR和131℃的熔点的HDPE。
组分P3:具有0.956g/cm3的密度、30.0g/10min(在190℃/21.6kg下测定)的MFR和1250MPa的弹性模量的HDPE。
组分P4:具有0.91g/cm3的密度、120g/10min(在230℃/2.16kg下测定)的MFR和1450MPa的弹性模量的PPH。
下文中提到的wt%是以混合物或制品的总重量为基准计;份是重量份,“Comp.”是指对比例;除非另有规定。
实施例1
将85份的组分A3和15份的组分B1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机的温度:100-160℃)一起均化。获得母料MB1。
实施例2
将85份的组分A2和15份的组分B1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机的温度:160-200℃)一起均化。获得母料MB2。
对比例3
将85份的组分P1和15份的组分B1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机的温度:160-200℃)一起均化。获得母料MB3。
实施例4
将57.5份的组分A3、27.5份的组分E1和15份的组分B1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机的温度:160-200℃)一起均化。获得母料MB4。
对比例5
将85份的组分P3和15份的组分B1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机的温度:220-240℃)一起均化。获得母料MB5。
实施例10
将73份的组分A1、25份的组分B1和2份的组分C1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机的温度:100-130℃)一起均化。获得母料MB10。
实施例11
将38份的组分A2、25份的组分D3,25份的组分B1和2份的组分C1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机的温度:100-160℃)一起均化。获得母料MB11。
对比例12
将58份的组分P2、35份的组分D1,15份的组分B1和2份的组分C1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机的温度:200-220℃)一起均化。获得母料MB12。
实施例13
将50份的组分A2、25份的组分D4、25份的组分B1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机的温度:100-160℃)一起均化。获得母料MB13。
对比例20
将17份的组分P4和83份的组分B2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机的温度:230-260℃)一起均化。获得母料MB20。该母料MB20是非常脆的,难以造粒。
对比例21
将17份的组分P4,78份的组分B2和5份的组分B3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机的温度:230-260℃)一起均化。获得母料MB21。该母料MB21是非常脆的,难以造粒。
实施例22
将78份的组分A1、2份的组分C1和20份的组分B1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机的温度:100-130℃)一起均化。获得母料MB22。该母料MB22没有脆性,能够容易地造粒。
实施例23
将63份的组分A1、15份的组分D3,2份的组分C1和20份的组分B1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机的温度:100-130℃)一起均化。获得母料MB23。该母料MB23没有脆性,能够容易地造粒。
对比例25
重复实施例22,唯一的区别是使用组分D1代替组分A1。
不能制造母料,因为从模头出来的是不凝聚的粉状物质,而非挤出物的线材。
对比例26
重复实施例22,唯一的区别是使用组分D2代替组分A1。
不能制造母料,因为从模头出来的是不凝聚的粉状物质,而非挤出物的线材。
实施例27
将65份的组分A2和35份的组分B1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机的温度:120-180℃)一起均化。获得母料MB27。
实施例28
将60份的组分A2和40份的组分B1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机的温度:120-180℃)一起均化。获得母料MB28。
实施例29
将55份的组分A2和45份的组分B1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机的温度:120-180℃)一起均化。获得母料MB29。
流动性的测量结果作为熔体流动速率MFR在表A中报告,且直接对母料测定。
表A
Figure BPA00001259404500261
母料MB3、5和12是非常硬的,难以分布在聚合物中。
实施例51
将20份的如实施例1中所述制造的母料MB1与80份的组分P 3用辊磨机(使用两个辊磨机)(Labtech)均化和混合,再用加热液压平板压机在200℃下压制2分钟,随后冷却至室温。
获得压制(压塑)板20MB1(该名称表示20份的如实施例1所述制造的母料MB1)。
实施例52、对比例53、实施例54和对比例55
如实施例50那样,将20份的如实施例2-5所述制造的母料MB2-MB5在各种情况下与80份的组分P3用辊磨机(使用两个辊磨机)(Labtech)均化和混合,用加热液压平板压机在200℃下压制2分钟,随后冷却到室温。
获得了压制(压塑)板20MB2、20MB3、20MB4和20MB5(名称与实施例51相似)。
对比例61、实施例62、对比例63、实施例64和对比例65
将30份的如实施例1-5所述制造的母料MB1-MB5在各种情况下与70份的组分P3用辊磨机(使用两个辊磨机)(Labtech)均化和混合,用加热液压平板压机在200℃下压制2分钟,随后冷却到室温。获得了压制(压塑)板30MB1-30MB5(名称与实施例51相似)。
实施例71、实施例72、对比例73、实施例74和对比例75
将40份的如实施例1-5所述制造的母料MB1-MB5在各种情况下与60份的组分P3用辊磨机(使用两个辊磨机)(Labtech)均化和混合,用加热液压平板压机在200℃下压制2分钟,随后冷却到室温。获得了压制(压塑)板40MB1-40MB5(名称与实施例51相似)。
随后,将压制(压塑)板在23℃和50%相对湿度下调节至少24小时。随后根据SR-2测定表面电阻。
测量结果示于表B中。
表B
Figure BPA00001259404500281
实施例80
将30份的如实施例10所述制造的母料MB10与70份的组分P2在转鼓混合机中预混合,然后在具有混合段的布拉本德单螺杆挤出机中混合和均化(温度:175-190℃)。通过平膜模头挤出而获得0.7mm厚的平膜FF10。
实施例81
将30份的如实施例11所述制造的母料MB11与70份的组分P2在转鼓混合机中预混合,然后在具有混合段的布拉本德单螺杆挤出机中混合和均化(温度:175-190℃)。通过平膜模头挤出而获得0.7mm厚的平膜FF11。
对比例82
将50份的如实施例12所述制造的母料MB12与50份的组分P2在转鼓混合机中预混合,然后在具有混合段的布拉本德单螺杆挤出机中混合和均化(温度:175-190℃)。通过平膜模头挤出而获得0.7mm厚的平膜FF12。
该平膜随后在23℃和50%相对湿度下调节至少24小时。随后根据SR-1测定表面电阻。
测量结果示于表C中。
实施例83
将30份的如实施例13所述制造的母料MB13与70份的组分P2在转鼓混合机中预混合,然后在具有混合段的布拉本德单螺杆挤出机中混合和均化(温度:175-190℃)。通过平膜模头挤出而获得0.7mm厚的平膜FF13。
表C
Figure BPA00001259404500291
对比例90
将100份的如对比例20所述制造的母料MB20在具有混合段的布拉本德单螺杆挤出机中混合和均化(温度:260-275℃)。通过平膜模头挤出而获得1.5mm厚的板材EP20。
实施例91
将95份的如对比例20所述制造的母料MB20和5份的如实施例22所述制造的母料MB22在转鼓混合机中预混合,然后在具有混合段的布拉本德单螺杆挤出机中混合和均化(温度:260-275℃)。通过平膜模头挤出而获得1.5mm厚的板材EP21。
实施例92
将95份的如对比例20所述制造的母料MB20和5份的如实施例23所述制造的母料MB23在转鼓混合机中预混合,然后在具有混合段的布拉本德单螺杆挤出机中混合和均化(温度:260-275℃)。通过平膜模头挤出而获得1.5mm厚的板材EP22。
对比例93
将100份的如对比例21所述制造的母料MB21在具有混合段的布拉本德单螺杆挤出机中混合和均化(温度:260-275℃)。通过平膜模头挤出而获得1.5mm厚的板材EP23。
实施例94
将95份的如对比例21所述制造的母料MB21和5份的如实施例22所述制造的母料MB22在转鼓混合机中预混合,然后在具有混合段的布拉本德单螺杆挤出机中混合和均化(温度:260-275℃)。通过平膜模头挤出而获得1.5mm厚的板材EP24。
实施例95
将90份的如对比例21所述制造的母料MB21和10份的如实施例22所述制造的母料MB22在转鼓混合机中预混合,然后在具有混合段的布拉本德单螺杆挤出机中混合和均化(温度:260-275℃)。通过平膜模头挤出而获得1.5mm厚的板材EP25。布拉本德单螺杆挤出机的转速在所有实验中是恒定的80转/分钟。测量结果示于表D中。
表D
Figure BPA00001259404500301
下表E、F和G给出了实施例1-94中使用的组分的综述:
Figure BPA00001259404500311
表F
Figure BPA00001259404500321
表G
Figure BPA00001259404500322
表H
Figure BPA00001259404500331
表I

Claims (17)

1.包括组分A和组分B的组合物Z,其中该组分A是丙烯-烯烃-共聚物蜡,且该组分B是碳纳米管,该丙烯-烯烃-共聚物蜡由单体丙烯和0.1-50wt%的至少一种式(I I)的化合物组成:
Figure FSB00001034262700011
其中,Ra选自H和非支化或支化C2-18烷基;wt%是以单体的总重量为基准计,所述组合物Z包括0.05-99.95wt%的组分A,0.05-99.95wt%的组分B;该wt%以总组合物的重量为基准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Z,其中Ra是H。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Z,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Z含有石墨和任选的导电炭黑,其中各组分的量加和为100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Z,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Z不含石墨和炭黑。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Z,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Z含有10-100wt%的组分A和B的总和,该wt%是以组合物Z的总重量为基准计。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Z,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Z含有有机聚合物作为其它组分P,其中各组分的量加和为100重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物Z,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P选自热塑性缩聚物,聚加合物,和这些物质的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物Z,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P选自聚酰胺,聚酯,聚碳酸酯,聚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共聚物,聚缩醛,
聚烯烃,聚烯烃共聚物和这些物质的混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8的组合物Z,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是苯乙烯聚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物Z,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Z包括5-99.9wt%的组分P,0.1-95wt%的组分A与组分B的总和;该wt%在所有情况下以组合物Z的总重量为基准计。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物Z,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Z是导电聚合物CP,且包括2.5-10wt%的组分A;0.1-10wt%的组分B,50-90wt%的石墨;10-47.4wt%的组分P;该wt%在所有情况下以组合物Z的总重量为基准计,其中各组分的量加和为100重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Z,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Z含有分散剂作为其它组分C,其中各组分的量加和为100重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Z,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Z含有至少一种除丙烯-烯烃-共聚物蜡之外的蜡作为组分D,其中各组分的量加和为100重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Z,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Z含有乙烯和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作为其它组分E,其中各组分的量加和为100重量%。
15.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Z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组分A和组分B和任何其它组分相互物理混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Z的用途,用于制造导电聚合物CP或用作导电聚合物CP。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导电聚合物用于气体和能量储存材料、用于带状导线、用于电极材料、周作显示器中的发射体、用于改进电导率或热导率的复合材料和用于导电性涂料。
CN2009801194675A 2008-11-06 2009-10-30 包括丙烯-烯烃-共聚物蜡和碳纳米管的组合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467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8168509A EP2184324A1 (en) 2008-11-06 2008-11-06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propylene-olefin-copolymer waxes and carbon nanotubes
EP08168509.1 2008-11-06
PCT/EP2009/007776 WO2010051942A1 (en) 2008-11-06 2009-10-30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propylene-olefin-copolymer waxes and carbon nanotub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46729A CN102046729A (zh) 2011-05-04
CN102046729B true CN102046729B (zh) 2013-08-07

Family

ID=40510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1946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46729B (zh) 2008-11-06 2009-10-30 包括丙烯-烯烃-共聚物蜡和碳纳米管的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8491821B2 (zh)
EP (2) EP2184324A1 (zh)
JP (1) JP5389181B2 (zh)
KR (1) KR20110095295A (zh)
CN (1) CN102046729B (zh)
ES (1) ES2624799T3 (zh)
HU (1) HUE032772T2 (zh)
PL (1) PL2352795T3 (zh)
TW (1) TWI445768B (zh)
WO (1) WO20100519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365100T3 (es) * 2008-11-06 2011-09-22 Clariant Finance (Bvi) Limited Procedimiento para la producción de perfiles poliméricos orgánicos.
EP2184316B1 (en) * 2008-11-06 2016-08-31 Clariant International Ltd Composition comprising propylene-olefin-copolymer waxes and carbon black
CN102822243A (zh) * 2010-03-02 2012-12-12 道达尔研究技术弗吕公司 具有改善的均匀性的纳米复合材料
EP2426163A1 (de) 2010-09-07 2012-03-07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mer-CNT-Kompositen
US8961834B2 (en) * 2011-03-23 2015-02-24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Carbon nanotube masterbatch, preparation thereof, and use in forming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thermoplastic composition
US8399724B2 (en) * 2011-03-25 2013-03-19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Vinyl terminated higher olefin copolymers and methods to produce thereof
WO2013107535A1 (en) * 2012-01-20 2013-07-25 Total Research & Technology Feluy Polymer composition comprising carbon nanotubes
JP5998581B2 (ja) * 2012-03-30 2016-09-28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
JP6184056B2 (ja) 2012-04-09 2017-08-23 リケンテクノス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
KR101426448B1 (ko) * 2012-11-09 2014-08-05 주식회사 엘엠에스 나노 복합체,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 부재 및 백라이트 유닛
JP5798136B2 (ja) * 2013-01-25 2015-10-21 日信工業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及び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EP3284782B1 (en) 2013-09-10 2022-07-27 Riken Technos Corporation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resin composition, and film produced from same
US9708461B2 (en) 2014-04-02 2017-07-18 Gate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rubber reinforced with carbon nanotubes
JP6453026B2 (ja) 2014-10-09 2019-01-16 リケンテクノス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16108524A (ja) * 2014-12-04 2016-06-20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導電性樹脂組成物、導電性マスターバッチ、成形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780835B2 (ja) * 2015-09-14 2020-11-04 片野染革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粉状混合物、レドックスフロー電池用双極板、及び燃料電池用セパレータ
WO2018159483A1 (ja) * 2017-02-28 2018-09-07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導電性樹脂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から得られる成形体
WO2019035730A1 (ru) * 2017-08-18 2019-02-21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Полилайтс"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теплопроводящих полимерных композиций
EP3919558A4 (en) 2019-01-29 2022-11-30 Dow-Mitsui Polychemicals Co., Ltd.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ING ARTICLE
WO2020157291A1 (en) * 2019-01-31 2020-08-06 Borealis Ag Polypropylene composition comprising carbonaceous structures and having improv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JP7189335B2 (ja) * 2019-04-26 2022-12-13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導電性樹脂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から得られる成形体
CN112916865A (zh) * 2021-01-22 2021-06-08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利用火焰还原制备碳纳米管负载金属单原子的方法
KR102514631B1 (ko) * 2021-03-08 2023-03-27 주식회사 이루켐 탄소 나노튜브 마스터배치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기전도성 폴리머 복합체의 제조방법
CN116410626A (zh) * 2021-12-29 2023-07-11 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etfe粉末涂料用抗静电剂及防静电etfe粉末涂料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9257A (zh) * 2000-05-12 2003-07-09 科莱恩有限公司 蜡混合物用于涂料的用途
US20070191510A1 (en) * 2006-02-15 2007-08-16 Chaiko David J Polymer composites, polymer nanocomposites and metho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35706C3 (de) * 1970-07-18 1975-09-11 Hoechst Ag, 6000 Frankfurt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Oxidationsprodukten von Äthylenpolymeren
DE3743321A1 (de) 1987-12-21 1989-06-29 Hoechst Ag 1-olefinpolymerwachs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DE3904468A1 (de) 1989-02-15 1990-08-16 Hoechst Ag Polypropylenwachs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DE19729833A1 (de) * 1997-07-11 1999-01-14 Clariant Gmbh Polypropylenwachs
US7022776B2 (en) * 2001-11-07 2006-04-04 General Electric Conductive polyphenylene ether-polyamide composition,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and article derived therefrom
JP4460858B2 (ja) * 2002-06-28 2010-05-12 日本ポリプ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成形体
JP2005190933A (ja) * 2003-12-26 2005-07-14 Toyobo Co Ltd 導電性シート
MY145337A (en) * 2004-11-02 2012-01-31 Idemitsu Kosan Co Method of injection compression molding
DE102004054959A1 (de) * 2004-11-13 2006-05-18 Bayer Technology Services Gmbh Katalysator zur Herstellung von Kohlenstoffnanoröhrchen durch Zersetzung von gas-förmigen Kohlenverbindungen an einem heterogenen Katalysator
JP4824414B2 (ja) * 2006-01-20 2011-11-30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用改質剤
JP2007250207A (ja) * 2006-03-13 2007-09-27 Kyocera Chemical Corp 導電性ワックス、導電性成形材料および導電性成形品
JP5154820B2 (ja) * 2007-04-05 2013-02-27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導電性樹脂組成物
TWI351039B (en) * 2007-05-08 2011-10-21 Ind Tech Res Inst High electrical conductive composite material
JP5558661B2 (ja) * 2007-05-15 2014-07-23 帝人株式会社 導電性樹脂組成物
EP2184316B1 (en) * 2008-11-06 2016-08-31 Clariant International Ltd Composition comprising propylene-olefin-copolymer waxes and carbon black
ES2365100T3 (es) * 2008-11-06 2011-09-22 Clariant Finance (Bvi) Limited Procedimiento para la producción de perfiles poliméricos orgánico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9257A (zh) * 2000-05-12 2003-07-09 科莱恩有限公司 蜡混合物用于涂料的用途
US20070191510A1 (en) * 2006-02-15 2007-08-16 Chaiko David J Polymer composites, polymer nanocomposites and methods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4-83889A 2004.03.18
JP特开2005-190933A 2005.07.14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491821B2 (en) 2013-07-23
JP5389181B2 (ja) 2014-01-15
CN102046729A (zh) 2011-05-04
EP2184324A1 (en) 2010-05-12
TWI445768B (zh) 2014-07-21
TW201033290A (en) 2010-09-16
PL2352795T3 (pl) 2017-08-31
KR20110095295A (ko) 2011-08-24
WO2010051942A1 (en) 2010-05-14
EP2352795B1 (en) 2017-03-08
EP2352795A1 (en) 2011-08-10
HUE032772T2 (en) 2017-10-30
ES2624799T3 (es) 2017-07-17
JP2012507587A (ja) 2012-03-29
US20110193030A1 (en) 2011-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46729B (zh) 包括丙烯-烯烃-共聚物蜡和碳纳米管的组合物
CN102137887B (zh) 包括丙烯-烯烃-共聚物蜡和炭黑的组合物
CN102046719B (zh) 制造有机聚合物型材的方法
KR20170129178A (ko) 전도성이 향상된 반결정성 중합체 기재 복합 재료의 제조를 위한 마스터배치, 방법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복합 재료
WO2020169548A1 (en) Polyolefin compositions and process to produce such compositions by the addition of coupling agents
JP4460858B2 (ja) 自動車用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成形体
JP4099354B2 (ja) 自動車用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成形体
TW200906947A (en)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metallocene polypropylene waxes and carbon nanotubes
Mohsin Influence of Montmorillonite as Secondary Filler on the Properties of Carbon Nanotube/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Nanocomposit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07

Termination date: 202010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