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9021A - 建筑物的构筑方法 - Google Patents

建筑物的构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99021A
CN101999021A CN2008801285241A CN200880128524A CN101999021A CN 101999021 A CN101999021 A CN 101999021A CN 2008801285241 A CN2008801285241 A CN 2008801285241A CN 200880128524 A CN200880128524 A CN 200880128524A CN 101999021 A CN101999021 A CN 1019990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ca
joint portion
steelframe
reversed
posi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2852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高启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Renaizm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Renaizm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Renaizm Ltd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Publication of CN1019990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90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8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 E04B1/20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the supporting parts consisting of concrete, e.g. reinforced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02Structures consisting primarily of load-supporting, block-shaped, or slab-shaped elements
    • E04B1/04Structures consisting primarily of load-supporting, block-shaped, or slab-shaped elements the elements consisting of concrete, e.g. reinforced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 E04B1/06Structures consisting primarily of load-supporting, block-shaped, or slab-shaped elements the elements consisting of concrete, e.g. reinforced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the elements being prestresse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8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 E04B1/24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the supporting parts consisting of met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4Extraordinary structures, e.g. with suspended or cantilever parts supported by masts or tower-like structures enclosing elevators or stairs;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elastic stability
    • E04B1/3404Extraordinary structures, e.g. with suspended or cantilever parts supported by masts or tower-like structures enclosing elevators or stairs;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elastic stability supported by masts or tower-like struc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8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 E04B1/20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the supporting parts consisting of concrete, e.g. reinforced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 E04B1/21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8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 E04B1/24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the supporting parts consisting of metal
    • E04B1/2403Connection details of the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 E04B2001/2406Connection nod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8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 E04B1/24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the supporting parts consisting of metal
    • E04B1/2403Connection details of the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 E04B2001/2415Brackets, gussets, joining plat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8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 E04B1/24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the supporting parts consisting of metal
    • E04B1/2403Connection details of the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 E04B2001/2448Connections between open section profi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8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 E04B1/24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the supporting parts consisting of metal
    • E04B2001/2484Details of floor panels or slab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 Residential Or Office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将整体构筑为使梁交替成正梁和反梁,由此能够将相邻上下两层的建筑物室内的天花板高度设定的不同,从而提供能够得到可对应需求者的多种需要的室内空间的建筑物的构筑方法。在使位于上下层的顶端之间的尺寸相同,且将上下层的梁交替成正梁和反梁而构筑整体的低层或中高层建筑物的构筑方法中,提供包括:在PCa构件的上部的X方向以及Y方向设置PCa正梁构件的步骤;在相邻上层的PCa柱构件的上部的X方向以及Y方向设置PCa反梁构件的步骤;在由经过上述步骤形成的PCa正梁构件以及PCa反梁构件所包围的空间构筑楼板的步骤,通过反复进行上述步骤而构筑为相邻上下层的室内空间的高度相互不同为特征的建筑物的构筑方法。

Description

建筑物的构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层至中高层建筑物的构筑方法,尤其涉及在使位于上下层的梁的顶端之间的尺寸相同的同时,使上下相邻层的室内空间的天花板高度互不相同,为此使相邻的上下层的梁设置成正梁和反梁交替重叠的建筑物的构筑方法,通过在工厂预先限定该正梁、反梁以及与该正梁和反梁形成一体的柱之间的连接位置,由此提高施工效率,且在所完工的建筑物中能够满足需求者的多种需求。
背景技术
现有的集合式住宅、办公建筑物、商铺建筑物、特殊建筑物或这些建筑物的复合建筑物等各种建筑物(以下,将这些统称为建筑物)中,通常上下层的楼板之间的尺寸相同,据此各个建筑物的层高形成为相同的尺寸,且各个建筑物的天花板的高度也设定为相同的尺寸。
为了给构成这些建筑物的室内空间的天花板高度带来变化,通过在楼板与天花板面或者楼板与地板面之间形成能够适当地影响天花板高度的空间而进行了对应。
但是,至今没有在构筑建筑物阶段就积极地考虑在有效确保天花板高度的同时使室内空间具有能够满足需求者的多种需要的不同的天花板高度的建筑方法。
从建筑物的构造形态来看,已知的例有将地板结构梁设置为反梁结构。该反梁工法为在作为楼板上面侧的位置构筑梁的工法,采用该工法的主要的理由在于,如图12的以往例所示,由于将梁的顶端作为完工地板A的配置面,并将楼板与该完工地板面之间产生的空间B作为地板下容纳空间或各种机器设备的配管或配线空间,或者由于不存在突出到天花板面C下方的梁,因而能够在构筑楼板的阶段构筑平面型天花板,而不是天花板的局部变低的台阶型天花板。
而且,由于上述反梁工法仅仅采用于预定的楼层,或者采用于整个建筑物而构筑建筑物,因此尚没有提出将由反梁形成的楼板和由正梁形成的楼板交替配置于相邻的上下层的、使两者之间具备相对的相关性而构筑建筑物的思路,而且没有提出在相邻的上下层,使室内空间的天花板高度产生变化的构筑方法。
专利文献1:特开2005-139866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11-505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建筑物的构筑方法,在使位于相邻的上下层的梁的顶端之间的尺寸构筑为相同尺寸的前提下,通过使梁反复地交替设置为正梁和反梁而构筑整体,由此能够将位于相邻的上下层的建筑物室内的天花板高度设定为不相同,能够得到可对应需求者的多种需要的室内空间。
而且,还提出一种建筑物的构筑方法,使在上下方向的位于正梁楼板之间的楼板构成为反梁楼板,使得位于该反梁楼板下方的室内空间的天花板高度低于位于上方的室内空间的天花板高度,同时能够确保规定的层高以及能够得到天花板面和地板面均形成为平面的、上下两面均没有凹凸结构的室内空间,由此能够确保有效的天花板高度尺寸。
另外,还提出一种建筑物的构筑方法,在位于上或下层的室内空间,其地板侧根据反梁楼板位于下方,天花板侧根据正梁楼板位于上方的状况下,通过将这种楼板面作为地板或天花板的完工面,能够得到天花板高度较高的室内空间。
本发明提出一种建筑物的构筑方法,如上所述,在上一层或下一层的任何一个中都可以将天花板的高度设置得较高,可以形成具有多样化的丰富的立体空间,并且由于天花板的高度可以设置得较高,能够将各个室内空间设置成多个层,从而增加必要的地板面积的同时能够确保容纳空间,形成有效的立体空间。
并且,提出一种建筑物的构筑方法,考虑到若将得到所述的位于相邻的上下层具有不同的室内空间的建筑物的构筑仅仅依赖于建筑现场的现场施工,则正梁与反梁之间的位置关系可能产生误差以及提高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的作业效率等,通过预先在工厂根据预浇钢筋混凝土(以下称为PCa)或钢架确定正梁及反梁所处的结合部的位置而制造这些构件,从而将现场的主要作业变成组装施工。
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构成如下所述:
在使位于上下层的梁的顶端之间的尺寸相同,且整体构筑为使上下的梁反复地交替设置为正梁和反梁的低层或中高层建筑物的构筑方法中,提供包括:
(1)在PCa柱构件的上部设置PCa柱梁结合部,并在相邻的所述PCa柱梁结合部之间布置沿着X方向延伸的PCa正梁构件,固定所述PCa柱梁结合部的侧端部与所述正梁构件的侧端部,并在所述PCa柱梁结合部之间以及根据场合在所述PCa正梁构件之间的侧部固定沿着Y方向延伸的PCa正梁构件的步骤;
(2)在所述PCa柱梁结合部的上部固定相邻相邻的上一层的PCa柱构件,并在所述PCa柱构件的上部设置PCa柱梁结合部,在相邻相邻的所述PCa柱梁结合部之间布置沿着X方向延伸的PCa反梁构件,且布置在使所述PCa正梁构件的上端与PCa反梁构件的上端之间的高度与下一层的高度相同的位置,并固定所述PCa柱梁结合部的侧端部与所述PCa反梁构件的侧端部,且在所述PCa柱梁结合部之间以及根据场合在所述PCa反梁构件之间的侧部固定沿着Y方向延伸的PCa反梁构件的步骤;
(3)根据上述步骤由PCa正梁构件包围的空间构筑将所述PCa正梁构件的顶端侧作为地板面的楼板,由PCa反梁构件包围的空间构筑将所述PCa反梁构件的下端侧作为天花板面的楼板的步骤,
通过反复执行所述各个步骤,构筑为使相邻的上下层的室内空间的高度不相同为特征的建筑物的构筑方法。
而且,在使位于上下层的梁的顶端之间的尺寸相同,且整体构筑为使上下的梁反复地交替设置为正梁和反梁的低层或中高层建筑物的构筑方法中,提供包括:
(1)在钢架柱构件的上部设置钢架柱梁结合部,并在相邻的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之间布置沿着X方向延伸的钢架正梁构件,固定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的侧端部与所述钢架正梁构件的侧端部,在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之间以及根据场合在所述钢架正梁构件之间的侧部固定沿着Y方向延伸的钢架正梁构件的步骤;
(2)在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的上部固定相邻的上一层的钢架柱构件,并在所述钢架柱构件的上部设置钢架柱梁结合部,在相邻的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之间布置沿着X方向延伸的钢架反梁构件,且布置在使所述钢架正梁构件的上端与钢架反梁构件的上端之间的高度与下一层的高度相同的位置,并固定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的侧端部与所述钢架反梁构件的侧端部,且在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之间以及根据场合在所述钢架反梁构件之间的侧部固定沿着Y方向延伸的钢架反梁构件的步骤;
(3)根据上述步骤由钢架正梁构件包围的空间构筑将所述钢架正梁构件的顶端侧作为地板面的楼板,由钢架反梁构件包围的空间构筑将所述钢架反梁构件的下端侧作为天花板面的楼板的步骤,
通过反复执行所述各个步骤,构筑为使相邻的上下层的室内空间的高度不相同为特征的建筑物的构筑方法。
并且,在使位于上下层的梁的顶端之间的尺寸相同,且整体构筑为使上下的梁反复地交替设置为反梁和正梁的低层或中高层建筑物的构筑方法中,提供包括:
(1)在PCa柱构件的上部设置PCa柱梁结合部,并在相邻的所述PCa柱梁结合部之间布置沿着X方向延伸的PCa反梁构件,固定所述PCa柱梁结合部的侧端部与所述PCa反梁构件的侧端部,并在所述PCa柱梁结合部之间以及根据场合在所述PCa反梁构件之间的侧部固定沿着Y方向延伸的PCa反梁构件的步骤;
(2)在所述PCa柱梁结合部的上部固定相邻的上一层的PCa柱构件,并在所述PCa柱构件的上部设置PCa柱梁结合部,在相邻的所述PCa柱梁结合部之间布置沿着X方向延伸的PCa正梁构件,且布置在使所述PCa反梁构件的上端与PCa正梁构件的上端之间的高度与下一层的高度相同的位置,并固定所述PCa柱梁结合部的侧端部与所述PCa正梁构件的侧端部,且在所述PCa柱梁结合部之间以及根据场合在所述PCa正梁构件之间的侧部固定沿着Y方向延伸的PCa正梁构件的步骤;
(3)根据上述步骤由PCa反梁构件包围的空间构筑将所述PCa反梁构件的下端侧作为天花板面的楼板,由PCa正梁构件包围的空间构筑将所述PCa正梁构件的顶端侧作为地板面的楼板的步骤,
通过反复执行所述各个步骤,构筑为使相邻的上下层的室内空间的高度不相同为特征的建筑物的构筑方法。
而且,在使位于上下层的梁的顶端之间的尺寸相同,且整体构筑为使上下的梁反复地交替设置为反梁和正梁的低层或中高层建筑物的构筑方法中,提供包括:
(1)在钢架柱构件的上部设置钢架柱梁结合部,并在相邻的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之间布置沿着X方向延伸的钢架反梁构件,固定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的侧端部与所述钢架反梁构件的侧端部,在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之间以及根据场合在所述钢架反梁构件之间的侧部固定沿着Y方向延伸的钢架反梁构件的步骤;
(2)在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的上部固定相邻的上一层的钢架柱构件,并在所述钢架柱构件的上部设置钢架柱梁结合部,在相邻的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之间布置沿着X方向延伸的钢架正梁构件,且布置在使所述钢架反梁构件的上端与钢架正梁构件的上端之间的高度与下一层的高度相同的位置,并固定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的侧端部与所述钢架正梁构件的侧端部,且在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之间以及根据场合在所述钢架正梁构件之间的侧部固定沿着Y方向延伸的钢架正梁构件的步骤;
(3)根据上述步骤由钢架反梁构件包围的空间构筑将所述钢架反梁构件的下端侧作为天花板面的楼板,由钢架正梁构件包围的空间构筑将所述钢架正梁构件的顶端侧作为地板面的楼板的步骤,
通过反复执行所述各个步骤,构筑为使相邻的上下层的室内空间的高度不相同为特征的建筑物的构筑方法。
并且,在使位于上下层的梁的顶端之间的尺寸相同,且整体构筑为使上下的梁反复地交替设置为正梁和反梁的低层或中高层建筑物的构筑方法中,提供包括:
(1)在PCa柱构件的中间部设置PCa梁结合部,并在相邻的所述PCa梁结合部之间布置沿着X方向延伸的PCa正梁构件,固定所述PCa梁结合部的侧端部与所述PCa正梁构件的侧端部,并在所述PCa梁结合部之间以及根据场合在所述PCa正梁构件之间的侧部固定沿着Y方向延伸的PCa正梁构件的步骤;
(2)在所述PCa柱构件的上部设置PCa柱梁结合部,并在相邻的所述PCa柱梁结合部之间布置沿着X方向延伸的PCa反梁构件,且布置在使所述PCa正梁构件的上端与PCa反梁构件的上端之间的高度与下一层的高度相同的位置,并固定所述PCa柱梁结合部的侧端部与所述PCa反梁构件的侧端部,且在所述PCa柱梁结合部之间以及根据场合在所述PCa反梁构件之间的侧部固定沿着Y方向延伸的PCa反梁构件的步骤;
(3)根据上述步骤由PCa正梁构件包围的空间构筑将所述PCa正梁构件的顶端侧作为地板面的楼板,由PCa反梁构件包围的空间构筑将所述PCa反梁构件的下端侧作为天花板面的楼板的步骤,
通过反复执行所述各个步骤,构筑为使相邻的上下层的室内空间的高度不相同为特征的建筑物的构筑方法。
而且,在使位于上下层的梁的顶端之间的尺寸相同,且整体构筑为使上下的梁反复地交替设置为正梁和反梁的低层或中高层建筑物的构筑方法中,提供包括:
(1)在钢架柱构件的中间部设置钢架梁结合部,并在相邻的所述钢架梁结合部之间布置沿着X方向延伸的钢架正梁构件,固定所述钢架梁结合部的侧端部与所述钢架正梁构件的侧端部,并在所述钢架梁结合部之间以及根据场合在所述钢架正梁构件之间的侧部固定沿着Y方向延伸的钢架正梁构件的步骤;
(2)在所述钢架柱构件的上部设置钢架柱梁结合部,并在相邻的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之间布置沿着X方向延伸的钢架反梁构件,且布置在使所述钢架正梁构件的上端与钢架反梁构件的上端之间的高度与下一层的高度相同的位置,并固定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的侧端部与所述钢架反梁构件的侧端部,且在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之间以及根据场合在所述钢架反梁构件之间的侧部固定沿着Y方向延伸的钢架反梁构件的步骤;
(3)根据上述步骤由钢架正梁构件包围的空间构筑将所述钢架正梁构件的顶端侧作为地板面的楼板,由钢架反梁构件包围的空间构筑将所述钢架反梁构件的下端侧作为天花板面的楼板的步骤,
通过反复执行所述各个步骤,构筑为使相邻的上下层的室内空间的高度不相同为特征的建筑物的构筑方法。
并且,在使位于上下层的梁的顶端之间的尺寸相同,且整体构筑为使上下的梁反复地交替设置为反梁和正梁的低层或中高层建筑物的构筑方法中,提供包括:
(1)在PCa柱构件的中间部设置PCa梁结合部,并在相邻的所述PCa梁结合部之间布置沿着X方向延伸的PCa反梁构件,固定所述PCa梁结合部的侧端部与所述PCa反梁构件的侧端部,并在所述PCa梁结合部之间以及根据场合在所述PCa反梁构件之间的侧部固定沿着Y方向延伸的PCa反梁构件的步骤;
(2)在所述PCa柱构件的上部设置PCa柱梁结合部,并在相邻的所述PCa柱梁结合部之间布置沿着X方向延伸的PCa正梁构件,且布置在使所述PCa反梁构件的上端与PCa正梁构件的上端之间的高度与下一层的高度相同的位置,并固定所述PCa柱梁结合部的侧端部与所述PCa正梁构件的侧端部,且在所述PCa柱梁结合部之间以及根据场合在所述PCa正梁构件之间的侧部固定沿着Y方向延伸的PCa正梁构件的步骤;
(3)根据上述步骤由PCa反梁构件包围的空间构筑将所述PCa反梁构件的下端侧作为天花板面的楼板,由PCa正梁构件包围的空间构筑将所述PCa正梁构件的顶端侧作为地板面的楼板的步骤,
通过反复执行所述各个步骤,构筑为使相邻的上下层的室内空间的高度不相同为特征的建筑物的构筑方法。
而且,在使位于上下层的梁的顶端之间的尺寸相同,且整体构筑为使上下的梁反复地交替设置为反梁和正梁的低层或中高层建筑物的构筑方法中,提供包括:
(1)在钢架柱构件的中间部设置钢架梁结合部,并在相邻的所述钢架梁结合部之间布置沿着X方向延伸的钢架反梁构件,固定所述钢架梁结合部的侧端部与所述钢架反梁构件的侧端部,并在所述钢架梁结合部之间以及根据场合在所述钢架反梁构件之间的侧部固定沿着Y方向延伸的钢架反梁构件的步骤;
(2)在所述钢架柱构件的上部设置钢架柱梁结合部,并在相邻的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之间布置沿着X方向延伸的钢架正梁构件,且布置在使所述钢架反梁构件的上端与钢架正梁构件的上端之间的高度与下一层的高度相同的位置,并固定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的侧端部与所述钢架正梁构件的侧端部,且在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之间以及根据场合在所述钢架正梁构件之间的侧部固定沿着Y方向延伸的钢架反梁构件的步骤;
(3)根据上述步骤由钢架反梁构件包围的空间构筑将所述钢架反梁构件的下端侧作为天花板面的楼板,由钢架正梁构件包围的空间构筑将所述钢架正梁构件的顶端侧作为地板面的楼板的步骤,
通过反复执行所述各个步骤,构筑为使相邻的上下层的室内空间的高度不相同为特征的建筑物的构筑方法。
并且,在通过上述方式得到的空间中,构筑用于排风或者设置环保***的空间为特征的建筑物的构筑方法。
而且,在通过上述方式得到的空间中,将地板面构筑为使高度较高的室内空间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形成为两层或者三层为特征的建筑物的构筑方法。
并且,在通过上述方式得到的空间中,位于太阳光能够照射的一侧的梁的外侧前方布置有太阳电池板,将通过所述太阳电池板得到的太阳光能经由连接的配线传送给设置在利用根据所述住户空间的不同的高度得到的高立体空间而构筑的物品容纳空间的蓄电装置,并储存为电能,由此对各个位户将该蓄电能供应给住户空间内的各种负载机器为特征的建筑物的构筑方法。
而且,所述蓄电装置包括蓄电池、控制装置以及导入配电板,并在由计时器规定的时间段向住户空间内的各种负载机器提供蓄电能为特征的建筑物的构筑方法。
并且,将锂电池作为蓄电装置的蓄电手段为特征的建筑物的构筑方法。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建筑物的构筑方法,虽然上下层梁的顶端之间的尺寸相同,但是能够在相邻的上下层中得到具有不同的天花板高度的室内空间,并作为针对此的建筑物的构筑方法,预先在工厂在PCa构件或者钢架构件上的用于形成所述室内空间的正梁和反梁的设置位置确定其结合部,并通过利用该结合部位置能够更快速地构筑建筑物。
而且,虽然正梁和反梁交替出现,但由于其设置位置决定于事先制造的结合部的位置,因此不会产生施工误差,而且现场施工作业者不会迷惑,由此能够提高作业效率,从而能够将组装作业为将现场的主要作业。
并且,虽然通过上述建筑物的构筑方法得到的建筑物在外观上与以往相同,但是在相邻的上下层能够使室内空间的天花板高度产生变化,由此能够得到可对应需求者的多种需要的丰富的室内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建筑物的完工状态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示出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建筑物的一实施例的由PCa构件构成的某一层部分的构筑例的立体图;
图3为示出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建筑物的另一实施例的由PCa构件构成的另一层部分的构筑例的立体图;
图4为示出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建筑物的另一实施例的由PCa构件构成的两层的构筑例的立体图;
图5为示出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建筑物的另一实施例的由钢架构件构成的某一层部分的构筑例的立体图;
图6为示出钢架构件的柱与梁的结合部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为示出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建筑物的另一实施例的由钢架构件构成的另一层部分的构筑例的立体图;
图8为示出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建筑物的另一实施例的由钢架构件构成的两层的构筑例的立体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建筑物的完工状态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的建筑物的完工状态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1为利用根据本发明得到的空间的蓄电设备的简要剖视图;
图12为以往的建筑物的示例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1为集合式住宅,2为玄关,3为楼梯,4为电梯,5为停车场,6为共有空间,7为住户,8为第一层楼板,9为基础梁,10为第二层楼板,11为第一层梁,12为第三层楼板,13为第二层梁,14为第四层楼板,15为第三层梁,16、22、36、45为PCa柱,17、18、47、51为PCa正梁,19、33、53为钢筋,20、34、46、54为PCa柱梁结合部,20a、34a、54a为承载部,20b、20c、34b、34c、54b、54c、71a、71b、71c、71d、80a、80b、80c、80d、84a、84b、84c、87a、87b、87c、87d为榫,21、55为贯通孔,23a、23b、24a、24b、28、29a、29b、30a、30b、37a、37b、38a、38b、42、43a、43b、44a、44b、48a、48b、49a、49b、57a、57b、58a、58b、63、64a、64b、65a、65b、67、68a、68b、69a、69b为连接部,25、39、50、59为加固部,26、40、61为端部,27、41、62、66、76、81、90、91为楼板,31、32、56、60为PCa反梁,70、77、82、83、92为钢架柱,71、80、84、87为钢架柱梁结合部,72、76为钢架正梁,73为翼缘板,74为连结板,78、79、88、89为钢架反梁,100、101为太阳电池板,102为空间,103为蓄电设备,104为控制装置,105为导入配电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图1示出中层建筑物的剖视图。
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建筑物构筑方法构筑的建筑物1的一实施例,示出建成为地下一层、地上八层的建筑物1,其中地下一层及第一层为停车场、玄关以及与其相关的空间,第二层至第八层的标准层作为住户或办公室。
地下一层的停车场为机械式两层停车场,第一层布置有作为通往上层的入口的玄关2、楼梯3、电梯4、通往地下一层的停车场的转车台空间以及停车场5。
标准层包括所述楼梯3、电梯4以及其前厅和作为通道的共有空间6。隔着该共有空间6两边对称布置有各个独立空间7。
在该建筑物1的构造计划中,考虑到经济性及外观等,除了地下层和第一层等之外的标准层的上下梁的顶端之间的尺寸H设置都相同。
第一层的楼板8与基础梁9构筑为正梁,由此形成T形梁,该楼板8的初装表面与基础梁9的初装顶端最终拉平为同一面。第二层空间的楼板10与第一层的梁11构筑为反梁,以使楼板10的下表面与第一层梁的下表面拉平为同一面。
而且,构成第三层空间的楼板12与第二层的梁13构筑为正梁,楼板12的表面与梁13的初装顶端最终拉平为同一面,而第四层空间的楼板14与第三层的梁15构筑为反梁。
如上所述,将根据正梁的楼板与根据反梁的楼板交替设置在相邻的上下层。由此,即使各个层的梁顶端之间的尺寸相同,例如以第三层和第四层为例,其各个层的楼板之间的尺寸H1、H2也会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上下层的梁的顶端之间的尺寸H设置得相同,并将偶数层的楼板面构筑为根据反梁的地板面,由此使该偶数层的楼板之间的尺寸H2构筑为较高;由于奇数层的楼板构筑为根据正梁的地板面,因此奇数层的楼板之间的尺寸相对小于偶数层的楼板之间的尺寸。
以下,详细说明构筑所述建筑物1的方法。
实施例一
本发明的构筑方法所采用的各个构件为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的,这些构件预先在工厂制造为PCa制构件。图2为示出PCa柱16与PCa梁17、18的结合部的立体图。从该PCa柱16的上端部向上突出有钢筋19,该钢筋19***并穿过置放固定于所述柱16上的用于构筑PCa正梁17、18的PCa柱梁结合部20的贯通孔21,并***到位于上部侧的其他PCa柱22的底部侧的孔中。
所述PCa梁17、18主要向横沿(较长梁方向)以及纵向(较短梁方向)延伸,为方便说明,下面称为X方向以及Y方向。
所述PCa柱梁结合部20包括承载于柱16的承载部20a和从该承载部20a沿左右方向X方向分别突出形成的榫20b、20c。从所述榫20b、20c的端部分别突出形成与X方向的PCa正梁17连接的连接部23a、23b,与从所述PCa正梁17的两端部突出的连接部24a、24b形成连接。
在所述PCa柱16的上端部突出形成有加固部25,以用于承载沿Y方向配置的PCa正梁18的端部26,且使设置于所述PCa柱梁结合部20的承载部20a和/或所述加固部25的连接件与设置于所述PCa正梁18的端部的连接件通过螺栓、销或者焊接等牢固地连接。
根据所述PCa柱16以及PCa柱梁结合部20与X方向的PCa正梁17以及Y方向的PCa正梁18构筑建筑物的架构。所述PCa柱梁结合部20的连接部23a、23b从下方位置突出是为了从上方侧固定设置该PCa正梁17。而且,显然通过增加所述连接部23a、23b的厚度就能够得到更高的强度。虽然分别使用各种辅助金属配件等实现牢固的连接,但还可以在相互面对的一侧设置突出钢筋,并在另一侧***该突出钢筋,然后利用混凝土或砂浆或者金属套筒等对两者进行连接。
在所述PCa正梁17、18的上方构筑楼板27。在该PCa正梁17、18的梁上端之间架设楼板27。根据敷设由ALC板等构成的板状的地板,并使用盖板等完工等方式,以此构筑楼板27。
从所述PCa正梁17以及PCa柱梁结合部20的榫20b、20c的侧壁上方分别向Y方向突出设置用于构筑楼板的连接部28、29a、29b,并在Y方向的PCa正梁18的上方向X方向突出设置连接部30a、30b。利用所述连接部28、29a、29b、30a、30b等能够构筑由X方向的PCa正梁17与Y方向的PCa正梁18包围的正梁侧的楼板27。
所述PCa柱16上的贯穿PCa柱梁结合部20的贯通孔21向上突出的钢筋19与位于所述PCa柱梁结合部20上方的上一层的PCa柱22形成连接。通过在所述PCa柱22的下部所形成的孔内***钢筋19,并在该钢筋19与孔之间填充固定填充材料,从而能够实现牢固的连接。填充可以通过形成于PCa柱22的侧壁的孔或从PCa柱梁结合部20侧进行。而且,可以使用辅助金属配件或连接件实现牢固的连接。
图3为示出所述上方侧的PCa柱22与PCa反梁31、32之间的关系的立体图。从所述PCa柱22的上端部突出有钢筋33,将该钢筋33***并穿过固定承载于所述PCa柱22上的PCa柱梁结合部34的贯通孔35,由此***到位于上侧的另一PCa柱36底部的孔。
所述PCa柱梁结合部34由承载部34a与向其左右方向突出的榫34b、34c构成,并在所述榫34b、34c的端部分别突出有用于与PCa反梁31连接的连接部37a、37b,由此与从所述PCa反梁31的两端突出的连接部38a、38b相连接。
在所述PCa柱22的上端部突出形成有加固部39,以用于承载沿Y方向布置的PCa反梁32的端部40,且所述PCa柱梁结合部34的承载部34a或加固部39上设置的连接件与设置在所述PCa反梁32的端部的连接件通过螺栓或销或焊接等方式形成牢固的连接。所述PCa反梁构件31、32位于使所述PCa正梁构件17、18的上端与PCa反梁构件31、32的上端之间的高度与下一层的高度相同的位置。
由所述PCa柱22以及PCa柱梁结合部34与X方向的PCa反梁31以及Y方向的PCa反梁构筑建筑物的架构。相面对的构件的连接除了采用上述的突出的连接件相互之间的连接以外,还可以采用将一侧的突出钢筋***到另一侧的构件,并利用混凝土或砂浆或金属套筒等进行连接的方式。
在所述PCa反梁31、32的下方构筑楼板41。在该PCa反梁31、32的梁下端之间安装楼板41。根据安装由ALC板等构成的板状的地板,并使用盖板等完工等方式构筑楼板41。
从所述PCa反梁31以及PCa柱梁结合部34的榫34b、34c的侧壁下方设置用于构筑楼板的连接部42、43a、43b,并在Y方向的PCa反梁32的侧壁下方向X方向突出设置连接部44a、44b。利用加固部39及所述连接部42、43a、43b、44a、44b能够构筑由X方向的PCa反梁31与Y方向的PCa反梁32包围的反梁侧的楼板41。
贯穿所述PCa柱梁结合部34的贯通孔35突出于上方的钢筋33与位于所述PCa柱梁结合部34的上方的上一层的PCa柱36相连接。
通过反复构筑所述PCa柱、PCa柱梁结合部以及PCa正梁、PCa反梁及楼板,能够使相邻上下层中交替出现高度不同的室内空间。
在上述实施例中,PCa正梁设置在最下层,但也可以将PCa反梁构筑在最下层。
实施例二
图4为使用跨上下两层的长尺寸的PCa柱45来构筑建筑物的示例。在PCa柱45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设置有PCa柱梁结合部46。该中间部的PCa柱梁结合部46在X方向的左右侧分别突出形成有榫46a、46b。在所述榫46a、46b的端部突出形成用于与PCa正梁47连接的连接部48a、48b,由此连接从所述PCa正梁47的两端部突出的连接部49a、49b。
在所述PCa柱45的上端突出形成加固部50,以承载沿Y方向布置的PCa正梁51的端部52,且使设置在PCa柱梁结合部46或加固部50的连接件与设置在所述PCa正梁51的端部52的连接件通过螺栓或销或者焊接等牢固地连接。
根据所述PCa柱45及X方向的PCa正梁47以及Y方向的PCa正梁51,可构筑相当于一层的架构。
在从所述PCa柱梁结合部46向上延伸的长尺寸PCa柱45的上端部突出有钢筋53,该钢筋53***并穿过用于构筑固定承载于所述PCa柱45上的PCa反梁PCa柱梁结合部54的贯通孔55,并***到位于上层的另一PCa柱的底部的孔,之后通过加固金属配件或连接件等牢固地形成连接。
所述PCa柱梁结合部54由中央的承载部54a与在X方向的左右侧突出的榫54b、54c构成,而从该榫54b、54c的端部分别突出形成用于与X方向的PCa反梁56连接的连接部57a、57b,由此与从所述PCa反梁56的两端突出的连接部58a、58b形成连接。
在所述PCa柱45的上端部突出形成有加固部59,以用于承载沿Y方向布置的PCa反梁60的端部61,且所述PCa柱梁结合部54中央的承载部54a或加固部59上设置的连接件与设置在所述PCa反梁60的端部61的连接件通过螺栓或销或焊接等方式使PCa柱45与PCa反梁60形成牢固的连接。所述PCa反梁构件56、60位于使所述PCa正梁构件47、51的上端与PCa反梁构件56、60的上端之间的高度与下层的高度相同的位置。
由所述PCa柱45及X方向的PCa正梁47、PCa反梁56以及Y方向的PCa正梁51、PCa反梁60能够构筑相当于两层的建筑物的架构。相面对的构件的连接除了采用上述的突出的连接件相互之间的连接以外,还可以采用将一侧的突出钢筋***到另一侧的构件,并利用混凝土或砂浆或金属套筒等进行连接的方式。
在上述架构的施工结束之后,或者下一层的正梁的施工结束之后或通过与这些工程同时施工,从而进行楼板的施工。
在所述PCa正梁47、51的上方构筑楼板62。在该PCa正梁47、51的梁上端之间架设构筑楼板62。根据敷设由ALC板等构成的板状的地板,并使用盖板等完工等方式构筑楼板62。
而且,从所述下一层侧PCa正梁47以及PCa柱梁结合部46的榫的各个侧壁上方分别向Y方向突出形成楼板用连接部63、64a、64b,并在Y方向的PCa正梁51的上方侧壁分别向X方向突出形成连接部65a、65b。利用所述连接部63、64a、64b、65a、65b能够将由X方向的PCa正梁47与Y方向的PCa正梁51包围的空间构筑为PCa正梁侧的楼板62。
然后,与此相同地在上一层侧的PCa反梁56、60的下方构筑楼板66。在所述PCa反梁56、60的梁下端之间以安装楼板66。根据安装由ALC板等构成的板状的地板,并使用盖板等完工等方式构筑楼板66。
从所述上一层侧的PCa反梁56以及PCa柱梁结合部54的榫的侧壁下方沿Y方向设置楼板用连接部67、68a、68b,并在Y方向的PCa反梁60的侧壁下方分别向X方向突出形成连接部69a、69b。利用所述连接部67、68a、68b、69a、69b能够将由X方向的PCa反梁56与Y方向的PCa反梁60包围的空间构筑为PCa反梁侧的楼板66。
实施例三
图5为示出由钢架制作本发明构筑方法所用的各个构件的钢架柱与钢架梁的结合部以及由此构成的架构的立体图。所述钢架柱70为H型钢,在其上方形成有用于构筑正梁的梁结合部71。该柱梁结合部71与所述钢架柱70安装为一体,在X方向的左右侧分别突出形成有榫71a、71b。在图5中,从作为钢架柱70的H型钢的两个翼缘侧分别使H型钢突出而形成榫71a、71b。
所述左右侧的榫71a、71b分别与X方向的钢架正梁72形成连接。如图6所示,架设翼缘板73以及连结板74等,并利用螺栓紧固或焊接等方式进行连接。
从所述柱梁结合部71沿Y方向突出形成榫71c。与上述相同,在钢架柱70的H型钢的腹板侧,使H型钢突出而一体形成榫71c。
在所述向Y方向突出的榫71c连接Y方向的钢架正梁75。如上所述,架设翼缘板73以及连结板74等,并利用螺栓紧固或焊接等方式进行连接。
相对所述钢架柱70根据X方向以及Y方向的钢架正梁72、75构筑建筑物的架构。在所述钢架正梁72、75的翼缘上敷设由ALC板等构成的板状的地板,并使用盖板等的完工,或者以其他方式,构筑由X方向的钢架正梁72与Y方向的钢架正梁75包围的正梁侧的楼板76。
在所述钢架柱70的上端,柱梁结合部71的榫71d与上一层的钢架柱77形成连接。与上述梁的连接相同,通过架设翼缘板以及连结板等,并根据螺栓紧固或焊接等形成牢固的连接。
图7为示出所述上方侧的钢架柱77与钢架反梁78、79之间的关系的立体图。在所述钢架柱77的上方设置有钢架柱梁结合部80。
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80在其左右侧分别突出形成榫80a、80b,由此与所述钢架反梁78的两端部通过架设翼缘板以及连结板等,并根据螺栓紧固或焊接等进行连接。
从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80沿Y方向突出形成另一榫80c,该榫80c与沿Y方向布置的钢架反梁79的端部在架设翼缘板以及连结板等之后根据螺栓紧固或焊接等进行连接。所述钢架反梁构件78、79设置于使所述钢架正梁构件72、75的上端与钢架反梁构件78、79的上端之间的高度与下一层的高度相同的位置。
根据所述钢架柱77及钢架柱梁结合部80以及X方向的钢架反梁78及Y方向的钢架反梁79构筑建筑物的架构。
在由所述钢架反梁78以及钢架柱梁结合部80下方以及Y方向的钢架反梁79的下方包围的空间构筑反梁侧的楼板81。
位于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80上方的榫80d与上一层的钢架柱82形成连接。
通过反复构筑所述钢架柱、钢架柱梁结合部及钢架正梁、钢架反梁以及楼板,在相邻上下层中交替出现高度不同的室内空间。
在上述实施例中,将钢架正梁侧设置为最下层,但也可以将钢架反梁侧构筑为最下层。
实施例四
图8为使用跨越上下两层的长尺寸钢架柱83构件构筑建筑物的示例。在钢架柱83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设置有钢架柱梁结合部84。在所述中间部的钢架柱梁结合部84,X方向的左右侧分别突出形成有榫84a、84b。所述榫84a、84b的端部通过架设翼缘板以及连结板等,并根据螺栓紧固或焊接等与钢架正梁85的两端部形成连接。
从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84沿Y方向突出形成榫84c,该榫84c与沿Y方向布置的钢架正梁86端部通过架设翼缘板以及连结板等,并根据螺栓紧固或焊接等进行连接。
根据所述钢架柱83及X方向的钢架正梁85以及Y方向的钢架正梁86能够构筑相当于一层的部分的结构。
所述长尺寸钢架柱83的上方连接用于构筑钢架反梁的钢架柱梁结合部87。
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87中,从其左右侧向X方向突出的榫87a、87b的端部与X方向的钢架反梁88通过架设翼缘板以及连结板等,并根据螺栓紧固或焊接等进行连接。
从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87的中央沿Y方向突出形成榫87c,该榫87c与沿Y方向布置的钢架反梁89的端部通过架设翼缘板以及连结板等,并根据螺栓紧固或焊接等进行连接。所述钢架反梁构件88、89设置于使所述钢架正梁构件85、86的上端与钢架反梁部件88、89的上端之间的高度与下一层的高度相同的位置。
根据所述钢架柱83及X方向的钢架正梁85、钢架反梁88以及Y方向的钢架正梁86、钢架反梁89能够构筑相当于两层的建筑物架构。
所述架构的施工后或下一层侧的钢架正梁施工后或者通过同时施工,对楼板进行施工。
将由所述下一层侧的X方向的钢架正梁85及钢架柱梁结合部84的榫84a、84b的上方、Y方向的钢架正梁86及钢架柱梁结合部84的榫84c的上方所包围的空间构筑为钢架正梁侧的楼板90。
然后,将由所述上一层侧的X方向的钢架反梁88及钢架柱梁结合部87的榫87a、87b的下方、Y方向的钢架反梁89及钢架柱梁结合部87的榫87c所包围的空间构筑为钢架反梁侧的楼板91。
所述钢架柱83的上方的柱梁结合部87的榫87d与位于上方的另一钢架柱92在架设翼缘板以及连结板等之后根据螺栓紧固或焊接等进行连接。
通过反复构筑所述钢架柱、钢架柱梁结合部及钢架正梁、钢架反梁以及楼板,能够在相邻的上下层交替实现高度不同的室内空间。
在上述实施例中,将钢架正梁侧设置为最下层,但也可以将钢架反梁侧构筑为最下层。
在上述实施例二、四中示出使用跨越两层的长尺寸的柱构件构筑建筑物的示例,但若道路情况、重量、吊车等状况允许,还可以使用跨越三层的长尺寸的柱构件,以将构成为正梁、反梁、正梁或反梁、正梁、反梁形式的结构作为一个单元构件而用于进行反复构筑。
而且,对于柱与梁的连接部,还可以采用各种方法,上述各实施例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实施例,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实施例五
根据上述实施例构筑的建筑物,能够实现室内空间的高度变化,因此,如图9所示,可利用天花板高度低的楼层有效应用为通风空间。
而且,如图10所示,可以利用室内空间的高度,有效确保该室内的通风通道。
并且,如图10所示,可以利用室内空间的高度,将该空间分为两层,并将下层利用为用于实现各种环保手段的容纳空间。环保手段包括可对应各个室内的用于处理废弃物的处理***、吸收CO2并排出氧气的***、应急发电设备或备用蓄电手段等,所述空间作为用于设置这些设备的空间。
实施例六
如上所述,根据得到天花板高度高的空间,能够得到不会计入于地板面积的充分的物品容纳空间,其具体实施例如下所述。
如图11所示,设置在作为独立空间的室内外部的阳台上方的梁的外侧面前方以及阳台的护栏等处设置有太阳电池板100、101,并将通过所述太阳电池板100、101得到的太阳光能传送至通过配线连接的蓄电设备103而蓄电为电能,其中所述蓄电设备103设置在能够利用因各室内空间具有不同的高度而得到的较高的立体空间设置的物品容纳空间102。由此,能够将所述蓄电能供应给各个住户的各种负载机器。
在各独立空间中,在作为太阳光能够照射到的阳台或楼台等(以下,仅称为阳台)的上方的梁的外侧面前方及阳台的护栏等处布置太阳电池板100、101。从位于上层的阳台的下部吊设杆状体,并在该杆状体或形成在阳台下部的小壁或在从阳台的端部直立的护栏等的前面安装太阳电池板100、101或者嵌入设置在壁内。所述太阳电池板100、101由太阳光发电板构成,是为了将太阳光变换为电能而敷设太阳电池的板。所述太阳电池板100、101通过配线与蓄电设备103连接,其中所述蓄电设备103设置在因形成天花板的高度较高的空间而得到的地板下的物品容纳空间102。
从所述太阳电池板100、101经阳台的下部或壁面,布线至设置于各个独立室内的物品容纳空间102,由此与设置在所述物品容纳空间102的蓄电设备103连接。所述蓄电设备103与控制装置104连接,并由该控制装置104控制电力供应量、供应时间以及与现有的电力供应的切换等。另一方面,已有的电力也通过导入配电板105与所述控制装置104连接,并由该控制装置104控制其电力供应量、供应时间以及其切换等。
根据上述控制,能够利用蓄电设备103储蓄的电力切换已有的电力或者执行与此相反的过程,由此对各个独立室内所使用的各种照明器具、冰箱、TV、洗衣机、制冷制热设备等各种负载机器进行电力供应。
优选地,所述蓄电设备103除了镍氢电池之外,使用小型、轻量且能量密度高的锂离子电池等电池。而且,作为蓄电器,不使用如现有的铅蓄电器那样,体积大而重量较重、寿命短、且含有铅电极或硫酸等易发生公害的物质的蓄电器,而优选使用以活性炭和钛酸钡为主原料的电容(capacitor)类型的蓄电器。
所述蓄电设备103可以将白天得到的电力储存之后供应给夜间使用。而且,在已有的电力因某种原因中断供应时,可作为应急电源,用于确保包含应急灯在内的应急时所必要的电力供应。

Claims (13)

1.一种建筑物的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位于上下层的梁的顶端之间的尺寸相同,且整体构筑为使上下的梁反复地交替设置为正梁和反梁的低层或中高层建筑物的构筑方法中,包括:
(1)在PCa柱构件的上部设置PCa柱梁结合部,并在相邻的所述PCa柱梁结合部之间布置沿着X方向延伸的PCa正梁构件,固定所述PCa柱梁结合部的侧端部与所述正梁构件的侧端部,并在所述PCa柱梁结合部之间以及根据场合在所述PCa正梁构件之间的侧部固定沿着Y方向延伸的PCa正梁构件的步骤;
(2)在所述PCa柱梁结合部的上部固定相邻相邻的上一层的PCa柱构件,并在所述PCa柱构件的上部设置PCa柱梁结合部,在相邻相邻的所述PCa柱梁结合部之间布置沿着X方向延伸的PCa反梁构件,且布置在使所述PCa正梁构件的上端与PCa反梁构件的上端之间的高度与下一层的高度相同的位置,并固定所述PCa柱梁结合部的侧端部与所述PCa反梁构件的侧端部,且在所述PCa柱梁结合部之间以及根据场合在所述PCa反梁构件之间的侧部固定沿着Y方向延伸的PCa反梁构件的步骤;
(3)根据上述步骤由PCa正梁构件包围的空间构筑将所述PCa正梁构件的顶端侧作为地板面的楼板,由PCa反梁构件包围的空间构筑将所述PCa反梁构件的下端侧作为天花板面的楼板的步骤,
通过反复执行所述各个步骤,构筑为使相邻的上下层的室内空间的高度不相同。
2.一种建筑物的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位于上下层的梁的顶端之间的尺寸相同,且整体构筑为使上下的梁反复地交替设置为正梁和反梁的低层或中高层建筑物的构筑方法中,包括:
(1)在钢架柱构件的上部设置钢架柱梁结合部,并在相邻的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之间布置沿着X方向延伸的钢架正梁构件,固定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的侧端部与所述钢架正梁构件的侧端部,在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之间以及根据场合在所述钢架正梁构件之间的侧部固定沿着Y方向延伸的钢架正梁构件的步骤;
(2)在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的上部固定相邻的上一层的钢架柱构件,并在所述钢架柱构件的上部设置钢架柱梁结合部,在相邻的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之间布置沿着X方向延伸的钢架反梁构件,且布置在使所述钢架正梁构件的上端与钢架反梁构件的上端之间的高度与下一层的高度相同的位置,并固定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的侧端部与所述钢架反梁构件的侧端部,且在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之间以及根据场合在所述钢架反梁构件之间的侧部固定沿着Y方向延伸的钢架反梁构件的步骤;
(3)根据上述步骤由钢架正梁构件包围的空间构筑将所述钢架正梁构件的顶端侧作为地板面的楼板,由钢架反梁构件包围的空间构筑将所述钢架反梁构件的下端侧作为天花板面的楼板的步骤,
通过反复执行所述各个步骤,构筑为使相邻的上下层的室内空间的高度不相同。
3.一种建筑物的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位于上下层的梁的顶端之间的尺寸相同,且整体构筑为使上下的梁反复地交替设置为反梁和正梁的低层或中高层建筑物的构筑方法中,包括:
(1)在PCa柱构件的上部设置PCa柱梁结合部,并在相邻的所述PCa柱梁结合部之间布置沿着X方向延伸的PCa反梁构件,固定所述PCa柱梁结合部的侧端部与所述PCa反梁构件的侧端部,并在所述PCa柱梁结合部之间以及根据场合在所述PCa反梁构件之间的侧部固定沿着Y方向延伸的PCa反梁构件的步骤;
(2)在所述PCa柱梁结合部的上部固定相邻的上一层的PCa柱构件,并在所述PCa柱构件的上部设置PCa柱梁结合部,在相邻的所述PCa柱梁结合部之间布置沿着X方向延伸的PCa正梁构件,且布置在使所述PCa反梁构件的上端与PCa正梁构件的上端之间的高度与下一层的高度相同的位置,并固定所述PCa柱梁结合部的侧端部与所述PCa正梁构件的侧端部,且在所述PCa柱梁结合部之间以及根据场合在所述PCa正梁构件之间的侧部固定沿着Y方向延伸的PCa正梁构件的步骤;
(3)根据上述步骤由PCa反梁构件包围的空间构筑将所述PCa反梁构件的下端侧作为天花板面的楼板,由PCa正梁构件包围的空间构筑将所述PCa正梁构件的顶端侧作为地板面的楼板的步骤,
通过反复执行所述各个步骤,构筑为使相邻的上下层的室内空间的高度不相同。
4.一种建筑物的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位于上下层的梁的顶端之间的尺寸相同,且整体构筑为使上下的梁反复地交替设置为反梁和正梁的低层或中高层建筑物的构筑方法中,包括:
(1)在钢架柱构件的上部设置钢架柱梁结合部,并在相邻的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之间布置沿着X方向延伸的钢架反梁构件,固定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的侧端部与所述钢架反梁构件的侧端部,在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之间以及根据场合在所述钢架反梁构件之间的侧部固定沿着Y方向延伸的钢架反梁构件的步骤;
(2)在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的上部固定相邻的上一层的钢架柱构件,并在所述钢架柱构件的上部设置钢架柱梁结合部,在相邻的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之间布置沿着X方向延伸的钢架正梁构件,且布置在使所述钢架反梁构件的上端与钢架正梁构件的上端之间的高度与下一层的高度相同的位置,并固定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的侧端部与所述钢架正梁构件的侧端部,且在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之间以及根据场合在所述钢架正梁构件之间的侧部固定沿着Y方向延伸的钢架正梁构件的步骤;
(3)根据上述步骤由钢架反梁构件包围的空间构筑将所述钢架反梁构件的下端侧作为天花板面的楼板,由钢架正梁构件包围的空间构筑将所述钢架正梁构件的顶端侧作为地板面的楼板的步骤,
通过反复执行所述各个步骤,构筑为使相邻的上下层的室内空间的高度不相同。
5.一种建筑物的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位于上下层的梁的顶端之间的尺寸相同,且整体构筑为使上下的梁反复地交替设置为正梁和反梁的低层或中高层建筑物的构筑方法中,包括:
(1)在PCa柱构件的中间部设置PCa梁结合部,并在相邻的所述PCa梁结合部之间布置沿着X方向延伸的PCa正梁构件,固定所述PCa梁结合部的侧端部与所述PCa正梁构件的侧端部,并在所述PCa梁结合部之间以及根据场合在所述PCa正梁构件之间的侧部固定沿着Y方向延伸的PCa正梁构件的步骤;
(2)在所述PCa柱构件的上部设置PCa柱梁结合部,并在相邻的所述PCa柱梁结合部之间布置沿着X方向延伸的PCa反梁构件,且布置在使所述PCa正梁构件的上端与PCa反梁构件的上端之间的高度与下一层的高度相同的位置,并固定所述PCa柱梁结合部的侧端部与所述PCa反梁构件的侧端部,且在所述PCa柱梁结合部之间以及根据场合在所述PCa反梁构件之间的侧部固定沿着Y方向延伸的PCa反梁构件的步骤;
(3)根据上述步骤由PCa正梁构件包围的空间构筑将所述PCa正梁构件的顶端侧作为地板面的楼板,由PCa反梁构件包围的空间构筑将所述PCa反梁构件的下端侧作为天花板面的楼板的步骤,
通过反复执行所述各个步骤,构筑为使相邻的上下层的室内空间的高度不相同。
6.一种建筑物的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位于上下层的梁的顶端之间的尺寸相同,且整体构筑为使上下的梁反复地交替设置为正梁和反梁的低层或中高层建筑物的构筑方法中,包括:
(1)在钢架柱构件的中间部设置钢架梁结合部,并在相邻的所述钢架梁结合部之间布置沿着X方向延伸的钢架正梁构件,固定所述钢架梁结合部的侧端部与所述钢架正梁构件的侧端部,并在所述钢架梁结合部之间以及根据场合在所述钢架正梁构件之间的侧部固定沿着Y方向延伸的钢架正梁构件的步骤;
(2)在所述钢架柱构件的上部设置钢架柱梁结合部,并在相邻的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之间布置沿着X方向延伸的钢架反梁构件,且布置在使所述钢架正梁构件的上端与钢架反梁构件的上端之间的高度与下一层的高度相同的位置,并固定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的侧端部与所述钢架反梁构件的侧端部,且在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之间以及根据场合在所述钢架反梁构件之间的侧部固定沿着Y方向延伸的钢架反梁构件的步骤;
(3)根据上述步骤由钢架正梁构件包围的空间构筑将所述钢架正梁构件的顶端侧作为地板面的楼板,由钢架反梁构件包围的空间构筑将所述钢架反梁构件的下端侧作为天花板面的楼板的步骤,
通过反复执行所述各个步骤,构筑为使相邻的上下层的室内空间的高度不相同。
7.一种建筑物的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位于上下层的梁的顶端之间的尺寸相同,且整体构筑为使上下的梁反复地交替设置为反梁和正梁的低层或中高层建筑物的构筑方法中,包括:
(1)在PCa柱构件的中间部设置PCa梁结合部,并在相邻的所述PCa梁结合部之间布置沿着X方向延伸的PCa反梁构件,固定所述PCa梁结合部的侧端部与所述PCa反梁构件的侧端部,并在所述PCa梁结合部之间以及根据场合在所述PCa反梁构件之间的侧部固定沿着Y方向延伸的PCa反梁构件的步骤;
(2)在所述PCa柱构件的上部设置PCa柱梁结合部,并在相邻的所述PCa柱梁结合部之间布置沿着X方向延伸的PCa正梁构件,且布置在使所述PCa反梁构件的上端与PCa正梁构件的上端之间的高度与下一层的高度相同的位置,并固定所述PCa柱梁结合部的侧端部与所述PCa正梁构件的侧端部,且在所述PCa柱梁结合部之间以及根据场合在所述PCa正梁构件之间的侧部固定沿着Y方向延伸的PCa正梁构件的步骤;
(3)根据上述步骤由PCa反梁构件包围的空间构筑将所述PCa反梁构件的下端侧作为天花板面的楼板,由PCa正梁构件包围的空间构筑将所述PCa正梁构件的顶端侧作为地板面的楼板的步骤,
通过反复执行所述各个步骤,构筑为使相邻的上下层的室内空间的高度不相同。
8.一种建筑物的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位于上下层的梁的顶端之间的尺寸相同,且整体构筑为使梁反复地交替设置为反梁和正梁的低层或中高层建筑物的构筑方法中,包括:
(1)在钢架柱构件的中间部设置钢架梁结合部,并在相邻的所述钢架梁结合部之间布置沿着X方向延伸的钢架反梁构件,固定所述钢架梁结合部的侧端部与所述钢架反梁构件的侧端部,并在所述钢架梁结合部之间以及根据场合在所述钢架反梁构件之间的侧部固定沿着Y方向延伸的钢架反梁构件的步骤;
(2)在所述钢架柱构件的上部设置钢架柱梁结合部,并在相邻的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之间布置沿着X方向延伸的钢架正梁构件,且布置在使所述钢架反梁构件的上端与钢架正梁构件的上端之间的高度与下一层的高度相同的位置,并固定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的侧端部与所述钢架正梁构件的侧端部,且在所述钢架柱梁结合部之间以及根据场合在所述钢架正梁构件之间的侧部固定沿着Y方向延伸的钢架反梁构件的步骤;
(3)根据上述步骤由钢架反梁构件包围的空间构筑将所述钢架反梁构件的下端侧作为天花板面的楼板,由钢架正梁构件包围的空间构筑将所述钢架正梁构件的顶端侧作为地板面的楼板的步骤,
通过反复执行所述各个步骤,构筑为使相邻的上下层的室内空间的高度不相同。
9.一种建筑物的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方式得到的空间中,构筑用于排风或者设置环保***的空间。
10.一种建筑物的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方式得到的空间中,将地板面构筑为使高度较高的室内空间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形成为两层或者三层。
11.一种建筑物的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方式得到的空间中,位于太阳光能够照射的一侧的梁的外侧前方布置有太阳电池板,将通过所述太阳电池板得到的太阳光能经由连接的配线传送给设置在利用根据所述住户空间的不同的高度得到的高立体空间而构筑的物品容纳空间中的蓄电装置,并储存为电能,由此对各个住户将该蓄电能供应给住户空间内的各种负载机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建筑物的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装置包括蓄电池、控制装置以及导入配电板,并在由计时器规定的时间段向住户空间内的各种负载机器提供蓄电能。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建筑物的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锂电池作为蓄电装置的蓄电手段。
CN2008801285241A 2008-04-01 2008-04-01 建筑物的构筑方法 Pending CN10199902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8/056453 WO2009122562A1 (ja) 2008-04-01 2008-04-01 建物の構築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9021A true CN101999021A (zh) 2011-03-30

Family

ID=41134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285241A Pending CN101999021A (zh) 2008-04-01 2008-04-01 建筑物的构筑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357862B2 (zh)
KR (1) KR101411033B1 (zh)
CN (1) CN101999021A (zh)
WO (1) WO200912256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14668A (zh) * 2019-03-12 2019-06-21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核电厂房屋面防抛起建筑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87602B1 (ko) * 2011-08-04 2014-05-22 정인철 가구식과 벽식의 결구식 복합골조에 의한 복층 한식건축물의 층간구조
JP5773221B2 (ja) * 2012-08-24 2015-09-02 積水ハウス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パネル付きバルコニー
JP2015536391A (ja) * 2012-10-18 2015-12-21 メルヒス、プロプライエタリー、リミテッドMerhis Pty Ltd 多層建築構造体の方法、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ポーネント
JP6393498B2 (ja) * 2014-03-27 2018-09-19 株式会社竹中工務店 柱梁構造、及び柱梁構造の構築方法
CN105113626B (zh) * 2015-08-19 2018-01-05 广西矿建集团有限公司 现浇柱预制梁板结构施工方法
CN105839934B (zh) * 2016-03-17 2017-10-20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高层建筑顶升纠偏水平限位结构制作方法及制作工具
CN116607820B (zh) * 2023-07-18 2023-10-03 山西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楼板主支撑钢架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97540A (ja) * 1986-02-24 1987-09-01 清水建設株式会社 建築物の構造体
JPH0699963B2 (ja) * 1988-03-16 1994-12-12 株式会社フジタ プレストレス化rpc工法およびプレストレス化梁付pc柱材
JPH11206037A (ja) * 1998-01-13 1999-07-30 Et:Kk 太陽電池ユニット及び太陽電池ユニットを用いた構築物
JPH11311026A (ja) * 1998-04-28 1999-11-09 Kumagai Gumi Co Ltd 複数階層を1節とする鉄骨建方での柱と鉄骨梁との結合方法
JP2001020539A (ja) * 1999-07-08 2001-01-23 Sato Benec Co Ltd 節電・節水型建築物
JP2002285714A (ja) * 2000-04-27 2002-10-03 Sato Benec Co Ltd 集合住宅の床下構造
JP3612589B2 (ja) * 2001-07-03 2005-01-19 啓三 左高 集合住宅
JP4636538B2 (ja) * 2005-03-24 2011-02-23 株式会社フジタ プレキャスト鉄筋コンクリート造建築物の構築方法
JP2007107240A (ja) * 2005-10-12 2007-04-26 Ntt Facilities Inc 建物の外壁用発電システ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14668A (zh) * 2019-03-12 2019-06-21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核电厂房屋面防抛起建筑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00130630A (ko) 2010-12-13
KR101411033B1 (ko) 2014-06-30
JPWO2009122562A1 (ja) 2011-07-28
WO2009122562A1 (ja) 2009-10-08
JP5357862B2 (ja) 2013-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99021A (zh) 建筑物的构筑方法
CN102635163B (zh) 装配整体式多层大跨度双向多跨空间钢网格盒式结构建筑
CN101988305B (zh) 一种新型低层预制装配式钢结构房屋体系
CN105804233A (zh) Dgc板式装配房屋体系及其建造方法、制造方法
CN103397695A (zh) 设置双向钢桁架的钢管混凝土组合柱高位连体结构
CN104895229A (zh) 预制装配式钢节点混凝土板柱结构及其吊装方法
CN209308156U (zh)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装配式房屋
CN204876252U (zh) 预制装配式钢节点混凝土板柱结构
CN217205645U (zh) 跃层车库及建筑物
CN214402999U (zh) 母子结构车库、跃层车库和建筑物结构
CN112968530B (zh) 储能装置及储能***
WO2010142032A1 (en) Modular construction system
CA1078640A (en) Building system and precast module for use therein
CN221236194U (zh) 全装配式多功能集成模块化钢木结构小屋
CN111927137A (zh) 一种双层配电房的安装方法
CN219794828U (zh) 跃层车库及建筑物
CN220377959U (zh) 装配式肋格构停车库及建筑物
CN201007039Y (zh) 双层活动别墅
CN220522154U (zh) 装配式肋格构泊车库及建筑物
JP2020051146A (ja) 集合住宅
CN219864201U (zh) 一种围墙防护体系
CN213143375U (zh) 一种钢骨混凝土梁支撑钢结构柱的连接节点结构
JP4864194B2 (ja) 太陽電池支持体
CN220433898U (zh) 装配式肋格构建筑结构及建筑物
CN111997081B (zh) 一种下部无支撑的钢骨梁与钢结构柱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5324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330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5324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