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70651B - 化合物、含有该化合物的组合物、膜、滤色片和平板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化合物、含有该化合物的组合物、膜、滤色片和平板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70651B
CN101870651B CN201010152039.7A CN201010152039A CN101870651B CN 101870651 B CN101870651 B CN 101870651B CN 201010152039 A CN201010152039 A CN 201010152039A CN 101870651 B CN101870651 B CN 1018706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film
formula
alkyl
carbonato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5203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70651A (zh
Inventor
落合钢志郎
小林忠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706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06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706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06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9/00Esters of carboxylic acids; Esters of carbonic or haloformic acids
    • C07C69/74Esters of carboxylic acids having an esterified carboxyl group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ring other than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69/75Esters of carboxylic acids having an esterified carboxyl group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ring other than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of acids with a six-membered 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16Polarising elements involving passive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含有该化合物的组合物、膜、滤色片和平板显示装置。本发明提供式(1)表示的化合物,式中,X表示碳原子数为2~2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3~20的环状烷基或碳原子数为6~20的取代或未取代芳香族烃基,该芳香族烃基可以具有取代基,E1和E2各自独立地表示连接基团或单键,A1和A2各自独立地表示2价的取代或未取代芳香族烃基,该2价芳香族烃基可以具有取代基,B1、B2、B3和B4各自独立地表示连接基团或单键,F1和F2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12的取代或未取代链烷二基,构成该链烷二基的1个以上亚甲基可以换成氧原子,P1和P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聚合性基团。

Description

化合物、含有该化合物的组合物、膜、滤色片和平板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化合物。 
背景技术
平板显示装置(FPD)中包含偏振片、相位差板等采用膜的部件。 
日本特许公开第2003-287623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相位差膜,其是通过将式(Ⅲ-1-1)表示的聚合性化合物溶解在溶剂中,将由此得到的溶液涂布于支撑基材后,使该聚合性化合物聚合,由此而得到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如下方案等: 
[1]式(1)表示的化合物, 
式中,X表示碳原子数为2~2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3~20的环状烷基或碳原子数为6~20的取代或未取代芳香族烃基, 
E1和E2各自独立地表示连接基团或单键, 
A1和A2各自独立地表示2价的取代或未取代芳香族烃基, 
B1、B2、B3和B4各自独立地表示连接基团或单键, 
F1和F2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12的取代或未取代链烷二基, 构成该链烷二基的1个以上亚甲基能够换成氧原子, 
P1和P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聚合性基团; 
[2]如[1]所述的化合物,式(1)中,P1和P2各自独立地表示式(P-1)表示的基团, 
式中,R1、R2和R3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或氢原子; 
[3]一种组合物,其含有[1]或[2]所述的化合物和光聚合引发剂; 
[4]一种膜,通过使[1]或[2]所述的化合物聚合而得到; 
[5]一种滤色片,其含有[4]所述的膜; 
[6]一种平板显示装置,其含有[4]所述的膜; 
[7]一种膜的制造方法,其包含将[1]或[2]所述的化合物涂布在基材上、或者涂布在形成于基材上的取向膜上的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是含有本发明的膜的偏振膜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含有本发明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含有本发明的膜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含有本发明的膜的滤色片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 
符号说明 
1、1’膜 
2、2’偏振膜层 
3、3’粘合剂层 
4、4’含有本发明的膜的部件 
5、5’粘合层 
6液晶面板 
7发光层 
11滤色片 
12膜 
13滤色片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新型化合物是式(1)表示的化合物(以下简记为化合物(1)), 
式中,X表示碳原子数为2~2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3~20的环状烷基或碳原子数为6~20的取代或未取代芳香族烃基, 
E1和E2各自独立地表示连接基团或单键, 
A1和A2各自独立地表示2价的取代或未取代芳香族烃基, 
B1、B2、B3和B4各自独立地表示连接基团或单键, 
F1和F2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12的取代或未取代链烷二基, 
构成该链烷二基的1个以上亚甲基能够换成氧原子, 
P1和P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聚合性基团。 
作为X所表示的碳原子数为2~20的烷基,可列举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1-甲基丁基、3-甲基丁基、己基、1-甲基戊基、4-甲基戊基、庚基、1-甲基己基、5-甲基己基、辛基、1-甲基庚基、壬基、1-甲基辛基、癸基、十一烷基和十二烷基,优选碳原子数为3~12的烷基。 
作为碳原子数为3~20的环状烷基,可列举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环辛基、环壬基和环癸基,优选碳原子数为312的环状烷基。 
作为碳原子数为6~20的未取代芳香族烃基,可列举苯基、联苯基、1-萘基、2-萘基、1-芴基、2-芴基和3-芴基,优选碳原子数为6~14的 未取代芳香族烃基。所述芳香族烃基可以具有取代基,作为取代基,可列举甲基、乙基、丙基等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等碳原子数为1~5的烷氧基;以及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等卤原子。作为取代芳香族烃基,可列举4-氟苯基、4-甲氧基苯基、4-乙氧基苯基、4-甲基苯基、4-乙基苯基和3,5-二甲基苯基。 
X优选是碳原子数为3~12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6~12的芳香族烃基。 
E1和E2各自独立地表示连接基团或单键,连接基团包括2价有机基团。作为其具体例,可列举-O-、-S-、-CO-O-、-O-CO-、-O-CO-O-、-CO-NR6-、-NR6-CO-、-O-CH2-和-CH2-O-,R6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叔丁基、己基等)。其中,优选*-CO-O-(*表示与1,4-环己烷二基的键合部位)。 
作为A1和A2表示的2价未取代芳香族烃基,优选下述式(g-1)~式(g-5)表示的由5元环或6元环的芳香族基团形成的基团。2价的芳香族烃基中的氢原子可以被卤原子、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叔丁基等)、碳原子数为1~4的烷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丁氧基、叔丁氧基等)、三氟甲基、氰基或硝基取代。 
作为所述2价的取代或未取代芳香族烃基,可列举1,4-亚苯基、萘-2,6-二基、萘-1,4-二基、4,4’-亚联苯基和芴-2,7-二基,优选1,4-亚苯基。 
B1、B2、B3和B4各自独立地表示连接基团或单键,连接基团包括2价有机基团。作为其具体例,可列举-O-、-S-、-CO-O-、-O-CO-、-O-CO-O-、-CO-NR6-、-NR6-CO-、-CO-和-CS-。在此,R6表示与上述相同的含义。其中,优选-O-、-CO-O-、-O-CO-、-O-CO-O-、-CO-、-O-CH2-、-CH2-O-和单键。 
B1和B2更优选为-O-。B3和B4更优选为*-O-CO-(*表示与F1或F2的键合部位)。 
B1、B2、B3和B4的组合可列举下述表1所示的组合。表1中,B1栏和B2栏中的*表示与F1或F2的键合部位,B3栏和B4栏中的*表示与P1或P2的键合部位。 
[表1] 
  B1   B2   B3   B4
  *-O-   -O-*   *-CO-O-   -O-CO-*
  *-O-   -O-*   单键   单键
  *-O-   -O-*   *-O-   -O-*
  *-O-   -O-*   单键   -O-CO-*
  *-O-   -O-*   *-O-CO-   单键
  *-O-   -O-*   *-CH2-O-   -O-CH2-*
  *-CO-O-   -O-CO-*   *-CO-O-   -O-CO-*
  *-CO-O-   -O-CO-*   单键   单键
  *-CO-O-   -CO-O-*   *-CH2-O-   -O-CH2-*
  *-O-CO-   -CO-O-*   *-CO-O-   -O-CO-*
  *-O-CO-   -CO-O-*   单键   单键
  *-O-CO-   -CO-O-*   *-CH2-O-   -O-CH2-*
  *-O-CO-O-   -O-CO-O-*   *-CO-O-   -O-CO-*
F1和F2表示的碳原子数为1~12的取代或未取代链烷二基优选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亚戊基、亚己基、亚庚基、亚辛基、亚壬基、亚癸基、亚十一烷基、亚十二烷基等直链状或有1个支链的碳原子数为1~12的未取代链烷二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4~8的未取代链烷二基,特别优选碳原子数为4~6的链烷二基。该链烷二基可以具有取代基。另外,构成该链烷二基的1个以上亚甲基能够换成氧原子。作为构成链烷二基的1个以上亚甲基换成氧原子而成的基团,可列举-CH2-CH2-O-CH2-CH2-、-CH2-CH2-O-CH2-CH2-O-CH2-CH2-和-CH2-CH2-O-CH2-CH2-O-CH2-CH2-O-CH2-CH2-。 
P1和P2中的至少一个优选为聚合性基团,更优选P1和P2均为聚合性基团。“聚合性基团”是指能参与化合物(1)的聚合反应的基团。 
作为聚合性基团,可列举下述式(P-1)~(P-5)表示的基团, 
(式中,R1、R2、R3、R4和R5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或氢原子),优选式(P-1)和式(P-2)表示的基团,更优选式(P-1)表示的基团。作为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可列举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和己基。 
具体地,可列举1-甲基乙烯基、乙烯基、对均二苯乙烯基(p-stilbenegroup)、环氧基、甲基环氧基、式(P-6)表示的基团和马来酰亚胺基。 
作为化合物(1),可列举式(1-a1)~式(1-a50)表示的化合物。 
化合物(1)可根据其结构将Methoden der Organischen Chemie、Organic Reactions、Organic Syntheses、Comprehensive OrganicSynthesis、新实验化学讲座(日)等中记载的公知的有机合成反应(例如缩合反应、酯化反应、威廉逊反应、乌耳曼反应、维悌希反应、希夫碱生成反应、苄基化反应、薗头反应、铃木-宫浦反应、根岸反应、熊田反应、桧山反应(Hiyama reaction)、Buchwald-Hartwig反应、弗瑞德-克来福特反应、赫克反应、醛醇缩合反应等)适当组合来制造。 
例如,使式(1-1)表示的化合物与式(1-2)表示的化合物反应,得到式(1-3)表示的化合物,将得到的式(1-3)表示的化合物与式(1-4)表示的化合物反应,由此可得到化合物(1)。 
(式中,E1、E2、A1、A2、B1、B2、B3、B4、F1、F2、P1、P2和X表示与上述相同的含义。) 
式(1-1)表示的化合物与式(1-2)表示的化合物的反应以及式(1-3)表示的化合物与式(1-4)表示的化合物的反应优选在缩合剂存在的条件下实施。作为缩合剂,可以使用公知的缩合剂。 
本发明的组合物含有化合物(1)。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含有1种化合物(1),也可以含有2种以上的化合物(1)。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含 有与化合物(1)不同的液晶化合物。 
作为所述液晶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可列举液晶便览(液晶便览编集委员会编,丸善(株)平成12年10月30日发行)第3章“分子结构与液晶性”的3.2节“非手性棒状液晶分子”和3.3节“手性棒状液晶分子”中记载的化合物中具有聚合性基团的化合物。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含有2种以上液晶化合物。 
作为液晶化合物,可列举例如含有式(4)表示的基团的化合物(以下简记为化合物(4))。 
P11-B11-E11-B12-A11-B13-     (4) 
(式中,P11表示聚合性基团, 
A11表示2价脂环式烃基或2价芳香族烃基,该2价脂环式烃基和2价芳香族烃基可以具有选自卤原子、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6的氟代烷基、碳原子数为1~6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1~6的氟代烷氧基、氰基和硝基中的1个以上的取代基, 
B11表示-O-、-S-、-CO-O-、-O-CO-、-O-CO-O-、-CO-NR16-、-NR16-CO-、-CO-、-CS-或单键,R16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 
B12和B13各自独立地表示-C≡C-、-CH=CH-、-CH2-CH2-、-O-、-S-、-C(=O)-、-C(=O)-O-、-O-C(=O)-、-O-C(=O)-O-、-CH=N-、-N=CH-、-N=N-、-C(=O)-NR16、-NR16-C(=O)-、-OCH2-、-OCF2-、-CH2O-、-CF2O-、-CH=CH-C(=O)-O-、-O-C(=O)-CH=CH-或单键, 
E11表示碳原子数为1~12的链烷二基,该链烷二基可以具有选自碳原子数为1~5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为1~5的烷氧基和碳原子数为1~5的卤代烷氧基中的1个以上的取代基,该链烷二基中含有的亚甲基可以用-O-或-CO-取代。) 
作为P11表示的聚合性基团,从光聚合的反应性高的角度考虑,优选自由基聚合性基团或阳离子聚合性基团,从操作容易、液晶化合物的制造也容易的角度考虑,优选下述式(P-11)~(P-15)表示的基团。 
(式中,R17~R21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或氢原子。) 
具体地,可列举下述式(P-16)~(P-20)表示的基团。 
聚合性基团优选为(P-14)~(P-20)表示的基团,可列举乙烯基、对均二苯乙烯基、环氧基和氧杂环丁烷基。 
P11-B11-特别优选为丙烯酰氧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 
A11的芳香族烃基和脂环式烃基的碳原子数通常为3~18,优选为5~12,特别优选为5或6。作为A11,优选1,4-亚环己基或1,4-亚苯基。 
作为E11,优选直链状的碳原子数为1~12的链烷二基。该链烷二基中含有的亚甲基可以换成-O-。 
具体地,可以列举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亚戊基、亚己基、亚庚基、亚辛基、亚壬基、亚癸基、亚十一烷基、亚十二烷基、-CH2-CH2-O-CH2-CH2-、-CH2-CH2-O-CH2-CH2-O-CH2-CH2-和-CH2-CH2-O-CH2-CH2-O-CH2-CH2-O-CH2-CH2-。 
作为化合物(4),可列举式(I)、式(II)、式(III)、式(IV)、式(V)和式(VI)表示的化合物。 
P11-B11-E11-B12-A11-B13-A12-B14-A13-B15-A14-B16-E12-B17-P12   (I) 
P11-B11-E11-B12-A11-B13-A12-B14-A13-B15-A14-F11               (II) 
P11-B11-E11-B12-A11-B13-A12-B14-A13-B15-E12-B17-P12           (III) 
P11-B11-E11-B12-A11-B13-A12-B14-A13-F11                       (IV) 
P11-B11-E11-B12-A11-B13-A12-B14-E12-B17-P12                   (V) 
P11-B11-E11-B12-A11-B13-A12-F11                               (VI) 
(式中,A12~A14与A11含义相同,B14~B16与B12含义相同,B17与B11含义相同,E12与E11含义相同。 
式中,F11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13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3的烷氧基、氰基、硝基、三氟甲基、二甲基氨基、羟基、羟甲基、甲酰基、磺酸基(-SO3H)、羧基、碳原子数为2~11的烷氧基羰基或卤原子,上述烷基和上述烷氧基中含有的亚甲基可以用-O-置换。) 
作为化合物(4)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式(I-1)~(I-4)、式(II-1)~式(II-4)、式(III-1)~式(III-26)、式(IV-1)~式(IV-19)、式(V-1)~式(V-2)、式(VI-1)~式(VI-6)表示的化合物。下述式中,k1和k2表示2~12的整数。这些液晶化合物的合成容易或者有市售,因此容易得到,是优选的。 
本发明的组合物中的液晶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液晶化合物与化合 物(1)的合计100重量份为90重量份以下。 
本发明的组合物还可以含有聚合引发剂、聚合抑制剂、光敏剂、流平剂、溶剂、手性剂等添加剂。特别是从容易将本发明的化合物成膜的角度考虑,优选含有有机溶剂,此外,优选含有聚合引发剂。 
[聚合引发剂] 
聚合引发剂优选含有光聚合引发剂,作为光聚合引发剂,优选会因光照射而产生自由基的光聚合引发剂。 
作为光聚合引发剂,可列举苯偶姻化合物、二苯甲酮化合物、苯偶酰缩酮化合物、α-羟基酮化合物、α-氨基酮化合物、三嗪化合物、碘鎓盐和锍盐。 
具体地,可列举IRGACURE 907(汽巴公司制)、IRGACURE 184(汽巴公司制)、IRGACURE 651(汽巴公司制)、IRGACURE 819(汽巴公司制)、IRGACURE 250(汽巴公司制)、IRGACURE 369(汽巴公司制)、SEIKUOL BZ(精工化学株式会社制)、SEIKUOL Z(精工化学株式会社制)、SEIKUOL BEE(精工化学株式会社制)、KAYACUREBP100(日本化药株式会社制)、KAYACURE UVI-6992(DOW公司制)、ADEKA OPTOMER SP-152(株式会社ADEKA制)、ADEKAOPTOMER SP-170(株式会社ADEKA制)、TAZ-A(日本SiberHegner公司制)、TAZ-PP(日本SiberHegner公司制)、TAZ-104(三和化学公司制)等。 
本发明的组合物中的聚合引发剂的含量相对于化合物(1)与液晶化合物的合计100重量份,通常为0.1重量份~30重量份,优选为0.5重量份~10重量份。如果在上述范围内,则可以在不扰乱化合物(1)、液晶化合物的取向的情况下使化合物(1)、液晶化合物聚合。 
[聚合抑制剂] 
作为聚合抑制剂,可列举对苯二酚、具有烷氧基等取代基的对苯二酚化合物、丁基儿茶酚等具有烷基等取代基的儿茶酚化合物、连苯三酚化合物、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等自由基捕获剂、苯硫 酚化合物、β-萘胺化合物、β-萘酚化合物等。 
通过使用聚合抑制剂,化合物(1)、液晶化合物的聚合反应的控制变得容易,可以提高所得膜的稳定性。本发明的组合物中的聚合抑制剂的含量相对于化合物(1)与液晶化合物的合计100重量份通常为0.1重量份~30重量份,优选为0.5重量份~10重量份。如果在上述范围内,则可以在不扰乱化合物(1)、液晶化合物的取向的情况下使化合物(1)、液晶化合物聚合。 
[光敏剂] 
作为光敏剂,可列举呫吨酮、噻吨酮等呫吨酮化合物(例如2,4-二乙基噻吨酮、2-异丙基噻吨酮等)、蒽、具有烷氧基等取代基的蒽化合物(例如二丁氧基蒽等)、吩噻嗪和红荧烯。 
通过使用光敏剂,可以以高灵敏度进行化合物(1)的聚合反应,另外,可以提高所得膜的经时稳定性。本发明的组合物中的光敏剂的含量相对于化合物(1)与液晶化合物的合计100重量份通常为0.1重量份~30重量份,优选为0.5重量份~10重量份。如果在上述范围内,则可以在不扰乱化合物(1)、液晶化合物的取向的情况下使化合物(1)、液晶化合物聚合。 
[流平剂] 
作为流平剂,可列举放射线固化涂料用添加剂(BYK-Chemie Japan公司制:BYK-352、BYK-353、BYK-361N)、涂料添加剂(东丽道康宁公司制:SH28PA、DC11PA、ST80PA)、涂料添加剂(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KP321、KP323、X22-161A、KF6001)、氟系添加剂(DIC株式会社制:F-445、F-470、F-479)等。 
通过使用流平剂,可以得到更平滑的膜。另外,在膜的制造过程中,还可以控制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流动性,调整所得膜中的交联密度。本发明的组合物中的流平剂的含量相对于化合物(1)与液晶化合物的合计100重量份通常为0.01~30重量份,优选为0.05~10重量份。如果在上述范围内,则可以在不扰乱化合物(1)、液晶化合物的取向的情况下使化合物(1)、液晶化合物聚合。 
[溶剂] 
作为溶剂,只要是能溶解化合物(1)和液晶化合物等的有机溶剂,且对于聚合反应为惰性的溶剂即可,具体地可列举水;甲醇、乙醇、乙二醇、异丙醇、丙二醇、甲基溶纤剂、丁基溶纤剂、丙二醇单甲基醚等醇溶剂;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二醇甲基醚乙酸酯、γ-丁内酯、丙二醇甲基醚乙酸酯、乳酸乙酯等酯溶剂;丙酮、甲基乙基酮、环戊酮、环己酮、甲基戊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等酮溶剂;戊烷、己烷、庚烷等非氯代脂肪族烃溶剂;甲苯、二甲苯等非氯代芳香族烃溶剂;乙腈等腈溶剂;四氢呋喃、二甲氧基乙烷等醚溶剂;以及氯仿、氯苯等氯代烃溶剂。这些有机溶剂可单独使用,也可将多种组合使用。 
为了使涂布容易,将本发明的组合物的粘度调节为例如10mPa·s以下、优选0.1~7mPa·s左右是较理想的。 
通过改变溶剂的量,可以控制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流动性,从本发明的组合物容易成膜这一点考虑,优选含有溶剂。相对于化合物(1)100重量份,溶剂的含量通常为10~10000重量份,优选为100~5000重量份。 
本发明的组合物中的固体成分的浓度通常为2~50重量%,优选为5~50重量%。如果固体成分的浓度为2重量%以上,则所得到的膜不会变得过薄,一般容易得到具有液晶面板光学补偿所需的双折射率的膜。另外,如果固体成分的浓度为50重量%以下,则本发明的组合物的粘度不会变得过小,所得膜一般不易产生膜厚不均。在此,“固体成分”是指从本发明的组合物中除去溶剂而得的成分。 
[手性剂] 
作为手性剂,可以使用公知的手性剂(例如,记载于液晶器件手册第3章4-3项“TN、STN用手性剂”,199页,日本学术振兴会第142委员会编,1989)。手性剂一般含有手性碳原子,不含手性碳原子的手性轴化合物或手性面化合物也可以用作手性剂。作为手性轴化合物或手性面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可列举联萘、螺旋烃、对环芳烷和它们的衍生物。 
作为手性剂,可列举日本特开2007-269640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269639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176870号公报、日本特开2003-137887号公报、日本特表2000-515496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169178号公报和日本特表平9-506088号公报中公开的手性剂,优选BASF公司制造的Paliocolor LC756。 
手性剂的含量相对于化合物(1)与液晶化合物的合计100重量份通常为0.1重量份~30重量份,优选为1重量份~25重量份。如果在上述范围内,则可以在不扰乱化合物(1)、液晶化合物的取向性的情况下使化合物(1)、液晶化合物聚合。 
本发明的膜能透过光,是具有光学功能的膜。光学功能是指折射、双折射等。作为本发明的膜的一种的相位差膜用于将直线偏振光转换为圆偏振光或椭圆偏振光,或相反地将圆偏振光或椭圆偏振光转换为直线偏振光,或变换直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 
该膜通过将化合物(1)聚合而得到。可以将1种化合物(1)聚合,也可以将二种以上的化合物(1)聚合。另外,也可以通过使本发明的组合物聚合来制造本发明的膜。 
从成膜容易性的角度考虑,优选使用将化合物(1)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而得到的溶液,通过将该溶液涂布在支撑基材上,并进行干燥、聚合,可得到光学膜。所述溶液中的固体成分的浓度通常为2~50重量%,优选5~50重量%。 
作为在支撑基材上涂布的方法,可列举挤出涂布法、直接凹版涂布法、反转凹版涂布法、CAP涂布法以及口模涂布法。还可列举使用浸涂机、刮棒涂布机、旋涂机等涂布机进行涂布的方法。 
作为支撑基材,优选能够在该支撑基材上形成取向膜的支撑基材。具体可列举玻璃、塑料片、塑料膜和透光性膜。作为透光性膜,可列举聚乙烯、聚丙烯、降冰片烯系聚合物等聚烯烃膜;聚乙烯醇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甲基丙烯酸酯膜;聚丙烯酸酯膜;纤维素酯膜;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碳酸酯膜;聚砜膜;聚醚砜膜;聚醚酮膜;聚苯硫醚膜;以及聚苯醚膜。 
在膜的贴合工序、搬运工序、保存工序等要求膜强度的工序中,通过使用支撑基材,可以在不产生膜破损等的情况下容易地操作。 
优选在支撑基材上形成取向膜后,在该取向膜上涂布化合物(1)的溶液。取向膜优选在涂布化合物(1)的溶液时具有不溶解于该溶液的溶剂耐性。另外,取向膜优选在用于除去溶剂、使液晶取向的加热处理中具有耐热性。进而,优选在摩擦时不会因摩擦等而出现剥离等。作为所述取向膜,优选由取向性聚合物或含有取向性聚合物的组合物形成。 
作为上述取向性聚合物,可列举分子内具有酰胺键的聚酰胺、或明胶化合物、分子内具有酰亚胺键的聚酰亚胺及作为其水解物的聚酰胺酸、聚乙烯醇、烷基改性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聚噁唑、聚乙烯亚胺、聚苯乙烯、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丙烯酸和聚丙烯酸酯。这些取向性聚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2种以上混合使用。另外,也可以是这些取向性聚合物的共聚物。这些取向性聚合物可以通过脱水缩聚、脱胺缩聚等缩聚,自由基聚合、阴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等链聚合,配位聚合,开环聚合等容易地得到。 
这些取向性聚合物通常溶解在溶剂中以溶液形式使用。对溶剂没有限定。具体地可列举水;甲醇、乙醇、乙二醇、异丙醇、丙二醇、甲基溶纤剂、丁基溶纤剂、丙二醇单甲基醚等醇溶剂;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二醇甲基醚乙酸酯、γ-丁内酯、丙二醇甲基醚乙酸酯、乳酸乙酯等酯溶剂;丙酮、甲基乙基酮、环戊酮、环己酮、甲基戊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等酮溶剂;戊烷、己烷、庚烷等非氯代脂肪族烃溶剂;甲苯、二甲苯等非氯代芳香族烃溶剂;乙腈等腈溶剂;四氢呋喃、二甲氧基乙烷等醚溶剂;以及氯仿、氯苯等氯代烃溶剂等。这些有机溶剂可单独使用,也可将二种以上组合使用。 
可以直接使用市售的取向膜材料形成取向膜。作为市售的取向膜材料,可列举SUNEVER(注册商标,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和OPTOMER(注册商标,JSR株式会社制)。 
如果使用这样的取向膜,则没有必要通过拉伸进行折射率控制,因此双折射的面内不均变小,能够在支撑基材上形成能应对平板显示装置 (FPD)大型化的膜。 
作为在支撑基材上形成取向膜的方法,可列举将市售的取向膜材料、或作为取向膜材料的化合物制成溶液,涂布在支撑基材上,然后退火的方法。 
取向膜的厚度通常为10~10000nm,优选为10~1000nm。如果为上述范围,则可以使化合物(1)在该取向膜上以所需的角度取向。根据需要,可以将取向膜进行摩擦处理,也可以对取向膜进行偏振UV照射,通过所述处理,可以使化合物(1)以所需的角度和方向取向,并可以对表示所制造的膜的双折射状态的折射率椭圆体的形状、斜率进行调节。另外,进行摩擦处理时,或对取向膜进行偏振UV照射时,如果进行掩蔽,则可在膜上制作取向图案。 
作为对取向膜进行摩擦处理的方法,可以列举下述方法,即,使卷绕有摩擦布并旋转着的摩擦辊与置于台上并传送着的取向膜接触。 
[未聚合膜制备步骤] 
在支撑基材上或在形成于支撑基材上的取向膜上,涂布化合物(1)的溶液,并进行干燥,由此得到未聚合膜。未聚合膜显示向列相等液晶相时,具有由单畴取向所致的双折射性。未聚合膜通常通过在0~250℃干燥而进行单畴取向。化合物(1)在低温呈现液晶相,因此在比较低的温度下得到单畴取向,取向后,即使冷却到0~100℃左右也维持单畴取向。 
[未聚合膜聚合工序] 
将得到的未聚合膜聚合,使之固化,由此得到聚合膜。该聚合膜是化合物(1)的取向性被固定化了的膜,因此不易受到热导致的双折射变化的影响。 
使未聚合膜聚合的方法根据化合物(1)的聚合性基团的种类适当确定。化合物(1)的聚合性基团如果是光聚合性基团则使用光聚合法,该聚合性基团如果是热聚合性基团则使用热聚合法。通过光聚合法,可以在低温使未聚合膜聚合,从支撑基材的耐热性的选择范围宽的方面和 工业上制造容易的方面考虑,优选使用具有光聚合性基团的化合物(1)。光聚合反应可通过对未聚合膜照射可见光、紫外线或激光来进行。从操作方面考虑,特别优选紫外线。 
溶剂的除去可以与聚合反应平行地进行,但从成膜性的角度考虑,优选在进行聚合反应前,将溶剂基本除去。作为其除去方法,可列举自然干燥、通风干燥、减压干燥、加热干燥等方法。作为加热而除去溶剂时的温度,通常为10~200℃,优选为20~150℃。加热时间通常为10秒~60分钟,优选为30秒~30分钟。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如果在上述范围内,则可以使用耐热性未必充分的支撑基材作为上述支撑基材。 
本发明的膜可以通过涂布法制造。可以在挠性基板所代表的具有柔软性的支撑基材、具有曲率的支撑基材上制造薄的膜。 
通过剥离支撑基材,可以得到层叠有取向膜和本发明的膜的层叠膜,进而,剥离取向膜,可以得到本发明的膜。另外,也可以将另外的支撑基材贴合在形成于支撑基材或取向膜上的本发明的膜上,剥离形成有本发明的膜的支撑基材,或者,剥离该支撑基材和取向膜,由此进行转印。 
通过适当调节本发明的组合物中的化合物(1)和液晶化合物的含量,可以调节膜厚以得到所需的相位差。所得的膜的相位差值(延迟值,Re(λ))如式(7)那样确定,因此为了得到所需的Re(λ),适当调节Δn(λ)和厚度d即可。 
Re(λ)=d×Δn(λ)    (7) 
(式中,Re(λ)表示在波长λnm的相位差值,d表示膜厚,Δn(λ)表示在波长λnm的双折射率。) 
如此得到的膜的透明性优异,可用作各种显示器用膜。所形成的层的厚度如上所述,因所得膜的相位差值而不同,厚度优选为0.1~10μm,从使光弹性小的角度考虑,优选为0.2~5μm。 
本发明的膜通过改变化合物(1)的取向状态,可以使光学特性发生各种变化。其结果,用作液晶面板用的相位差膜时,可以改变光学特 性,以使得可用于VA模式、IPS模式、OCB模式、TN模式和STN模式等。 
更具体地,将本发明的膜的面内滞相轴的折射率定义为nx,与面内滞相轴正交的方向(进相轴方向)的折射率定义为ny,厚度方向的折射率定义为nz时,可制造 的没有相位差的膜, 的正A板, 的负C板, 的正C板、nx≠ny≠nz的正O板和负O板。 
另外,已知将手性向列相的取向固定了的薄膜会发生选择反射,本发明的膜确认也有选择反射。其选择反射波长带域可根据膜的使用目的来选择。选择反射波长带域λ(nm)的中心波长用λ=n·P表示,n表示组合物的平均折射率,P表示手性向列相的螺距(μm)。一般地,如果手性剂的含量增加,则P减小,因此通过控制手性剂的含量可控制选择反射波长带。这些情况下,优选以使手性螺旋轴与透明支撑体的面方向几乎直交的方式进行取向。 
通过如此使用手性剂,可以制作扭转取向膜、选择反射膜、增亮膜和负C板等。另外,用作负C板的膜时,优选在紫外区域具有选择反射波长带域。 
本发明的膜即使是1片也显示优异的光学特性,但也可以将多片同样功能的膜层叠,还可以与其它的膜组合使用。因此,本发明的膜可用作相位差膜、视角补偿膜、视角扩大膜、防反射膜、偏振膜、圆偏振膜、椭圆偏振膜、增亮膜等。 
另外,由于可通过涂布和紫外线照射而进行聚合从而形成本发明的膜,因此也可以不经过贴合等工序而在液晶单元内或滤色片上形成膜。另外,还可以将光学功能模式化,最适合用作所谓单元内用的相位差板。 
图1是表示含有本发明的膜的偏振膜的一例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表示含有本发明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例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表示含有本发明的膜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一例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表示含有本发明的膜的滤色片的一例的截面示意图。在这些图中,膜可以仅是本发明的膜,也可以是在本发明的膜上层叠有取向膜的膜,还可以是 在本发明的膜上层叠有取向膜和支撑基材的膜。另外,有时将粘合剂和胶粘剂统称为粘合剂。 
图1中示出含有本发明的膜的偏振膜的实施方式。图1(a)是将本发明的膜1与偏振膜层2直接贴合的实施方式,图1(b)为将本发明的膜1与偏振膜层2介由粘合剂层3贴合的实施方式。图1(c)是将本发明的膜1与本发明的膜1’直接贴合、并且将本发明的膜1’与偏振膜层2直接贴合的实施方式,图1(d)为将本发明的膜1与本发明的膜1’介由粘合剂层3贴合、并且在本发明的膜1’上直接贴合偏振膜层2的实施方式。图1(e)是将本发明的膜1与本发明的膜1’介由粘合剂层3贴合、再将本发明的膜1’和偏振膜层2介由粘合剂层3’贴合的实施方式。 
偏振膜层只要是具有偏振功能的膜即可,具体地可列举在聚乙烯醇系膜上吸附碘、二色性色素并拉伸而得到的膜、将聚乙烯醇系膜拉伸并吸附碘、二色性色素而得到的膜等。另外,偏振膜根据需要可以具有成为保护膜的膜。作为保护膜,可列举聚乙烯、聚丙烯、降冰片烯系聚合物等的聚烯烃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甲基丙烯酸酯膜;聚丙烯酸酯膜;纤维素酯膜;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碳酸酯膜;聚砜膜;聚醚砜膜;聚醚酮膜;聚苯硫醚膜;以及聚苯醚膜等。 
粘合剂层3和粘合剂层3’中所使用的粘合剂优选是透明性高且耐热性优异的粘合剂。作为粘合剂,可列举丙烯酸系粘合剂、环氧系粘合剂、聚氨酯系粘合剂等。 
另外,如图1(c)~图1(e)所示,可以将2片以上的本发明的膜直接或介由粘合剂层贴合。 
本发明的平板显示装置具有本发明的膜,具体地,可列举具有将含有本发明的膜的偏振膜和液晶面板贴合而成的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将含有本发明的膜的偏振膜和发光层贴合而成的有机电致发光(以下称为“EL”)面板的有机EL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平板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以下对于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液晶显示装置] 
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具有图(2)和图2(b)所示的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等。上述液晶面板如图2(a)所示,是将含有本发明的膜的部件4和液晶面板6介由粘合层5贴合而成的,或者如图2(b)所示,将含有本发明的膜的部件4和含有本发明的膜的部件4’分别介由粘合层5和粘合层5’贴合在液晶面板6的两面而成的。根据上述结构,使用未图示的电极,对液晶面板施加电压,由此驱动液晶分子,可以进行黑白显示。 
[有机EL显示装置] 
作为有机EL显示装置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具有图3所示的有机EL面板的有机EL显示装置等。上述有机EL面板是将含有本发明的膜的部件4与发光层7介由粘合层5贴合而成的。上述发光层7是由导电性有机化合物形成的至少1层的层。 
要说明的是,上述有机EL面板中,含有本发明的膜的部件4为偏振膜时,作为宽频带圆偏振板发挥功能。因此,可以赋予有机EL面板防反射功能。 
[滤色片] 
图4是表示含有本发明的膜的滤色片11的一例的截面示意图。 
滤色片11是在本发明的膜12上形成滤色片层13而成的滤色片。 
对滤色片11的制造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首先,在支撑基材上涂布取向膜材料,实施摩擦处理,形成取向膜。接着在得到的取向膜上以使所得膜显示所需相位差值的方式一边调节厚度一边涂布含有化合物(1)的溶液,形成膜,其中,该涂布的溶液是将化合物(1)的浓度等调节到使所得膜显示所需波长分散特性的溶液。接着,在得到的本发明的膜12上形成滤色片层13。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例中的“%”和“份”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就是重量%和重量份。 
实施例1[化合物(1-a14)的合成例] 
(1)化合物(e)的合成 
如下述合成路线所示,通过使化合物(d)和化合物(h)反应来得到化合物(e)。 
(化合物(d)的合成例) 
按照日本特开2004-262884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合成化合物(a)。 
将化合物(a)100g、碳酸钾97g和6-氯己醇64g在N,N-二甲基乙酰胺中在氮气环境下在90℃加热,进行反应。进而,加热至100℃,进行反应。将所得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加入纯水和甲基异丁基酮,分离有机层。将有机层用氢氧化钠水溶液和纯水洗涤后,进行脱水处理。通过过滤将脱水剂除去,将所得滤液减压浓缩。向得到的残渣中加入甲醇,通过过滤将生成的沉淀取出,进行真空干燥,得到化合物(b)126g。收率:91%(以6-氯己醇为基准)。 
将化合物(b)126g、3,5-二叔丁基-4-羟基甲苯1.4g、N,N-二甲基苯胺117g、1,3-二甲基-2-咪唑啉酮1g和氯仿混合。在氮气环境中在冰冷却的条件下向得到的混合物中滴加丙烯酰氯58g,进一步加入纯水进行反应。从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中分离有机层。将有机层用盐酸水、饱和碳酸钠水溶液和纯水洗涤。向有机层中加入脱水剂,进行干燥。除去脱水剂后,向得到的滤液中加入3,5-二叔丁基-4-羟基甲苯1g,进行减压浓缩,得到化合物(c)。 
将化合物(c)和四氢呋喃200ml混合。向得到的混合物中进一步加入四氢呋喃200ml后,加入盐酸水和浓盐酸水,在氮气环境下在60℃进行反应。将反应混合物用饱和食盐水500ml洗涤后,用脱水剂进行脱水处理。过滤脱水剂,将得到的滤液减压浓缩。向得到的浓缩液中加入己烷,在冰冷却下搅拌。通过过滤将析出的固体取出,进行真空干燥,得到化合物(d)90g。收率79%(以化合物(c)为基准)。 
(化合物(h)的合成例) 
将反式-1,4-环己烷二甲酸200g和N,N-二甲基乙酰胺1000ml混合。将得到的混合物在氮气环境下一边搅拌一边升温至80℃后,加入碳酸钾96g和碘化钾10g。进而,加入苄基氯140g,将得到的溶液在120℃反应6小时。将得到的反应溶液放冷至室温后,注入1500g冰中进行搅拌。通过过滤将得到的结晶取出,依次用水/甲醇3∶2(v/v)、水洗涤。将洗涤后的结晶进行真空干燥,得到含有化合物(f)的粉末251g。 
将含有化合物(f)的粉末251g和氯仿600ml混合。将得到的溶液进行冰冷却,在氮气环境下滴加氯甲基***93.53g和三乙胺146.83g。将得到的溶液在氮气环境下在室温反应3小时。向得到的反应溶液中加入600ml甲苯,通过过滤将析出的三乙胺的盐酸盐除去。将得到的滤液用水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通过过滤除去硫酸钠,从得到的滤液中除去溶剂。将得到的浓缩残渣真空干燥,得到含有化合物(g)的液体242g。 
将含有化合物(g)的液体242g和四氢呋喃250ml混合。在氮气环境下向得到的溶液中加入10%钯-碳(含水50%)10g后,在氢气环境下在室温常压下使得到的混合物反应6小时。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过滤,除去催化剂后,除去溶剂。将残渣溶解在氯仿中,将得到的溶液用硅胶过滤。将硅胶上的不溶物用氯仿提取,将得到的氯仿溶液减压浓缩。向得到的残渣中加入庚烷,使其结晶。通过过滤将得到的结晶取出,真空干燥,得到化合物(h)106g。收率:39%(以反式-1,4-环己烷二甲酸 为基准)。 
(化合物(e)的合成例) 
将化合物(d)56.8g、N,N-二甲基氨基吡啶2.65g、化合物(h)50g和氯仿300ml混合。将得到的混合液在氮气环境下在冰冷却下搅拌,滴加将二环己基碳二亚胺48.79g溶解在氯仿50ml中得到的溶液。滴加结束后,将得到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向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氯仿200ml和庚烷200ml,通过过滤除去沉淀。将滤液用2N盐酸洗涤后,通过过滤除去不溶成分。将得到的滤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通过过滤除去硫酸钠。从得到的滤液中除去溶剂,将得到的固体真空干燥,得到化合物(e’)100g。 
将化合物(e’)100g、纯水3.7g、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3.8g和四氢呋喃200ml混合,在氮气环境下在50℃进行反应。将得到的反应溶液放冷至室温后,在减压下除去四氢呋喃。向得到的残渣中加入庚烷200ml。将析出的沉淀通过过滤取出,用纯水洗涤后,进行真空干燥。将得到的粉末溶解在氯仿中,用硅胶过滤。将滤液与400ml氯仿混合,将得到的溶液浓缩。向浓缩残渣中加入甲苯,将得到的溶液减压浓缩。向浓缩残渣中加入庚烷使其结晶,通过过滤将得到的结晶取出。将取出的结晶真空干燥,得到化合物(e)64g。收率:76%(以化合物(d)为基准)。 
化合物(1-a14)的合成例 
将苯基对苯二酚3.4g、化合物(e)16g、4-二甲氨基吡啶0.5g和氯仿237g混合。在室温下向得到的混合物中滴加通过将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9.4g溶解在氯仿9g中得到的溶液,反应36小时。向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中加入2N盐酸140g,过滤所得到的混合物。向得到的滤液中加入2N盐酸140g进行洗涤后,浓缩,得到浓缩液约50g。向浓缩液中加入活性炭0.4g,用硅藻土过滤。将得到的滤液浓缩后,向浓缩残渣中加入甲醇,得到固形物。将得到的固形物用甲醇洗涤,得到作为白色固体的化合物(1-a14)8.4g。收率:47%(以苯基对苯二酚为基准)。 
化合物(1-a14)的1H-NMR(CDCl3):δ(ppm)1.35~1.91(m,24H)、2.35~2.58(m,12H)、3.93(t,4H)、4.17(t,4H)、5.81(dd,2H)、6.12(m,2H)、6.40(dd,2H)、6.84~6.99(m,8H)、7.11(m,3H)、7.38(m,5H) 
通过利用偏振显微镜进行的结构观察确认所得到的化合物(1-a14)的相转变温度。化合物(1-a14)在升温时从84℃到198℃呈向列相,在198℃变成各向同性相。从200℃开始降温,则从198℃到36℃呈向列相,在36℃结晶。这样,化合物(1-a14)不仅在宽的温度范围显示向列液晶性,而且在40℃附近也显示向列液晶性。 
实施例2[化合物(1-a3)的合成例] 
将叔丁基对苯二酚1.0g、化合物(e)6.0g、4-二甲氨基吡啶0.2g和氯仿121g混合。在室温下向得到的混合物中滴加将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4.5g溶解在氯仿24g中得到的溶液,反应3小时。向得到的反应溶液中加入2N盐酸60g后,将得到的混合物过滤。将得到的滤液用2N盐酸60g洗涤后,浓缩,得到浓缩液约40g。向浓缩液中加入活性炭0.3g,用硅藻土过滤。从得到的滤液中蒸馏除去溶剂。向得到的浓缩残渣中加入甲醇,得到固形物。将得到的固形物用甲醇洗涤,得到作为白色固体的化合物(1-a3)4.1g。收率:71%(以叔丁基对苯二酚为基准)。 
化合物(1-a3)的1H-NMR(CDCl3):δ(ppm)1.34(s,9H)1.35~1.91(m,24H)、2.35~2.58(m,12H)、3.94(t,4H)、4.17(t,4H)、5.81(dd,2H)、6.12(m,2H)、6.40 (dd,2H)、6.84~7.06(m,11H) 
通过利用偏振显微镜进行的结构观察确认所得到的化合物(1-a3)的相转变温度。确认化合物(1-a3)在升温时从66℃到96℃呈近晶相,从96℃至至少180℃呈向列相。从180℃降温,则确认从180℃至至少29℃呈向列相,且不结晶。化合物(1-a3)不仅在宽的温度范围显示向列液晶性,而且在30℃附近也显示向列液晶性。 
比较例1[化合物(III-1-1)的合成例] 
(化合物(i)的合成例) 
将4-羟基苯甲酸乙酯84.5g、乙酸4-氯丁酯84.2g、碳酸钾105g和N,N-二甲基乙酰胺254g混合,将得到的混合物升温至100℃,搅拌。冷却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甲基异丁基酮,用水洗涤后,除去溶剂,得到以化合物(i)为主成分的油状物质126g。收率:88%(以4-羟基苯甲酸乙酯为基准)。 
(化合物(j)的合成例) 
将以化合物(i)为主成分的油状物质126g、甲醇378g、水252g和氢氧化钠54g混合,在65℃反应。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后,注入756g的冰中,进一步加入盐酸。取出所析出的固体,用水和庚烷洗涤后,干燥,得到以化合物(j)为主成分的固体91g。收率:97%(以化合物(i)为基准)。 
(化合物(k)的合成例) 
在氮气环境下,将以化合物(j)为主成分的固体90.0g和N,N-二甲基苯胺77.8g溶解在N,N-二甲基乙酰胺720g中。将得到的溶液冷却至0℃后,滴加丙烯酰氯58.1g,在室温下反应。向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中加入1N盐酸后,取出所析出的固体。将取出的固体溶解在乙酸乙酯中。将得到的溶液用水洗涤后,除去溶剂,得到以化合物(k)为主成分的固体102g。收率:90%(以化合物(j)为基准)。 
(化合物(III-1-1)的合成例) 
将对苯二酚3g、以化合物(k)为主成分的固体16g、4-二甲氨基吡啶0.7g和氯仿127g混合。在室温下向得到的混合物中滴加将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12g溶解在氯仿32g中得到的溶液,反应3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2N盐酸159g后,过滤。向得到的滤液中加入2N盐酸159g进行洗涤后,蒸馏除去溶剂,添加甲醇,得到固形物。将得到的固形物用甲醇洗涤,得到作为白色固体的化合物(III-1-1)12.0g。收率:66%(以对苯二酚为基准)。 
通过利用偏振显微镜进行的结构观察确认化合物(III-1-1)的相转变温度。升高温度,在107℃附近从结晶相变为向列相,进而在167℃附近变成各向同性液体相。降低温度,则在167℃附近从各向同性液体相变为向列相,进而降低温度至74℃附近则恢复成结晶相。即,可知化合物(III-1-1)在升温时从107℃到167℃之间、在降温时从167℃到107℃之间呈向列相。 
实施例3~6和比较例2 
<组合物的调制> 
调制表2所示组成的组合物。表2中的%是指以组合物的总重量为100重量%时的重量%。 
[表2] 
光聚合引发剂:IRGACURE 819(汽巴公司制;酰基氧化膦化合物) 
流平剂:BYK 361N(BYK-Chemie Japan公司制) 
溶剂:环戊酮 
<热行为的观察> 
在玻璃基板上涂布聚乙烯醇(聚乙烯醇1000完全皂化型,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的2重量%水溶液,加热干燥,形成厚度为89nm的膜。对膜的表面实施摩擦处理,形成取向膜。在实施了摩擦处理的面上通过旋涂法涂布表2记载的组合物。使用带热台的偏振显微镜(热台:LTS350、Linkam公司制;偏振显微镜:BX-51,奥林巴斯公司制),在升温时以30℃/分钟的升温速度对得到的基板进行加热同时观察组合物的行为。降温时通过自然冷却观察行为。将结果示于表3。 
[表3] 
    观察结果
 实施例3   确认了升高温度时,在78℃相转变为向列相,开始形成单畴结构,至少至  150℃维持单畴结构。从150℃开始降低温度,则至38℃呈向列相,形成单  畴结构,在38℃结晶。
 实施例4   确认了升高温度时,在20℃相转变为向列相,开始形成单畴结构,至少至  150℃维持单畴结构。从150℃开始降低温度,则至40℃呈向列相,形成单  畴结构,在40℃结晶。
 实施例5   确认了升高温度时,在84℃相转变为向列相,开始形成单畴结构,至少至  150℃维持单畴结构。从150℃开始降低温度,则至40℃呈向列相,形成单  畴结构,在40℃结晶。
 实施例6   确认了升高温度时,在100℃相转变为向列相,开始形成单畴结构,至少  至150℃维持单畴结构。从150℃开始降低温度,则至36℃呈向列相,形  成单畴结构,在36℃结晶。
 比较例2   确认了升高温度时,在143℃相转变为向列相,开始形成单畴结构,至少  至158℃维持单畴结构。并确认了从160℃开始降低温度时,至80℃呈向  列相,形成单畴结构。
<膜的制造例> 
在玻璃基板上涂布聚乙烯醇(聚乙烯醇1000完全皂化型,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的2重量%水溶液,加热干燥,形成厚度为89nm的膜。对膜的表面实施摩擦处理,形成取向膜。在实施了摩擦处理的面上通过旋涂法涂布表2记载的组合物,在表4记载的温度(Tc)干燥1分钟。在表4记载的温度(Td)放置1分钟后,照射累积光量为2400mJ/cm2的紫外线,制成膜。 
<表面状态的观察> 
用偏振显微镜以400倍的倍率观察膜的表面状态。如果呈单畴则记为○,如果产生缺陷则记为×。将结果示于表4。 
<经时稳定性> 
将膜在室温下和大气中放置2周后,用偏振显微镜观察膜的表面状态。如果未发现取向缺陷则记为○,如果发生取向缺陷则记为×。将结果示于表4。 
[表4] 
    Tc(℃)   Td(℃)   表面状态   经时稳定性
 实施例3   90   30   ○   ○
 实施例4   60   30   ○   ○
 实施例5   100   50   ○   ○
 实施例6   100   50   ○   ○
 比较例2   150   140   ×   ×
<光学特性的测定> 
通过测定仪(KOBRA-WR,王子计测机器公司制)测定膜的相位差值。相位差值(nm)的测定对含有玻璃基板、取向膜和膜的叠层体进行。由于玻璃基板和取向膜没有双折射性(对于玻璃基板和取向膜,Re(447)=Re(547)=Re(628)=0),因此,可以将测得的相位差值作为膜的相位差值。相位差值Re(λ)在波长(λ)447nm、547nm和628nm测定。膜的厚度d(μm)用激光显微镜(LEXT3000,奥林巴斯公司制)测定。将结果示于表5。 
[表5] 
   Re(447)  Re(547)  Re(628)   Re(447)/Re(547)   Re(628)/Re(547)   d
 实施例3  109  106  104   1.034   0.981   1.10
 实施例4  115  110  108   1.045   0.985   1.10
 实施例5  126  116  114   1.083   0.979   0.81
 实施例6  130  120  120   1.083   0.977   0.81
 比较例3  99  91  86   1.093   0.944   0.54
在实施例中,在30℃或50℃这样的低温下制成了膜。 
通过使本发明的化合物聚合,可以在低温下制造表面状态和经时稳定性优异、具有光学特性的膜。 

Claims (7)

1.式(1)表示的化合物,
式中,X表示碳原子数为2~20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6~20的未取代芳香族烃基,
E1=E2,且表示-O-、-S-、-CO-O-、-O-CO-、-O-CO-O-、-CO-NR6-、-NR6-CO-、-O-CH2-或-CH2-O-,R6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
A1=A2,且表示下述式(g-1)~式(g-5)表示的由5元环或6元环的芳香族基团形成的基团,
B1=B2,B3=B4,且表示-O-、-S-、-CO-O-、-O-CO-、-O-CO-O-、-CO-NR6-、-NR6-CO-、-CO-或-CS-,R6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
F1=F2,且表示碳原子数为1~12的未取代链烷二基,
P1=P2,且表示式(P-1)表示的基团,
式中,R1、R2和R3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或氢原子。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为式(1-a14)或式(1-a3)表示的化合物
3.一种组合物,其含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和光聚合引发剂。
4.一种膜,通过使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聚合而得到。
5.一种滤色片,其含有权利要求4所述的膜。
6.一种平板显示装置,其含有权利要求4所述的膜。
7.一种膜的制造方法,其包含将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涂布在基材上、或者涂布在形成于基材上的取向膜上的工序。
CN201010152039.7A 2009-04-21 2010-04-19 化合物、含有该化合物的组合物、膜、滤色片和平板显示装置 Active CN1018706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02766 2009-04-21
JP2009102766 2009-04-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0651A CN101870651A (zh) 2010-10-27
CN101870651B true CN101870651B (zh) 2014-07-16

Family

ID=42995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52039.7A Active CN101870651B (zh) 2009-04-21 2010-04-19 化合物、含有该化合物的组合物、膜、滤色片和平板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754078B2 (zh)
KR (1) KR101677764B1 (zh)
CN (1) CN101870651B (zh)
TW (1) TWI4761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02738B2 (ja) * 2011-09-02 2017-03-2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円偏光板の製造方法及び長尺状のλ/4板
JP5867682B2 (ja) * 2011-09-02 2016-02-24 Jsr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WO2013069658A1 (ja) * 2011-11-09 2013-05-16 コニカミノルタアドバンストレイヤー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JP5962949B2 (ja) * 2011-11-28 2016-08-03 Dic株式会社 重合性液晶化合物
JP6287211B2 (ja) * 2011-12-16 2018-03-0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
JP5786000B2 (ja) * 2012-09-25 2015-09-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重合性液晶化合物、液晶組成物、高分子材料の製造方法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フィルム
WO2014168256A1 (ja) 2013-04-11 2014-10-1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異方性フィルム用配向層
CN104339796B (zh) 2013-08-09 2018-03-0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层叠体
KR101731148B1 (ko) 2013-08-09 2017-04-27 스미또모 가가꾸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학 필름
TWI645962B (zh) 2013-08-09 2019-01-01 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異向性薄片
TWI653149B (zh) 2013-08-09 2019-03-11 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Optical film
KR102175729B1 (ko) 2013-08-09 2020-11-06 스미또모 가가꾸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학 필름
CN104345368B (zh) 2013-08-09 2018-10-1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椭圆偏振板
KR102177052B1 (ko) 2013-08-09 2020-11-10 스미또모 가가꾸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학 이방성 적층체의 제조 방법
CN104345370B (zh) 2013-08-09 2018-08-2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膜
KR102223121B1 (ko) 2013-08-09 2021-03-05 스미또모 가가꾸 가부시키가이샤 장척 위상차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JP2015079230A (ja) 2013-09-10 2015-04-2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KR102358942B1 (ko) 2013-12-05 2022-02-07 스미또모 가가꾸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학 이방성 필름 부재의 제조 방법
KR20150065600A (ko) 2013-12-05 2015-06-15 스미또모 가가꾸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학 이방성 막의 제조 방법
KR20150065598A (ko) 2013-12-05 2015-06-15 스미또모 가가꾸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학 이방성 막의 제조 방법
JP2015138162A (ja) 2014-01-23 2015-07-3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異方性フィルム
CN104820255B (zh) 2014-01-31 2020-04-0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各向异性片材
JP2015143790A (ja) 2014-01-31 2015-08-0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転写用光学異方性シート
JP6387618B2 (ja) * 2014-01-31 2018-09-1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液晶硬化膜
WO2015147243A1 (ja) * 2014-03-28 2015-10-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重合性化合物、ポリマー、重合性組成物、フィルム、および投映像表示用ハーフミラー
JP6080884B2 (ja) 2014-03-28 2017-02-1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重合性化合物、ポリマー、重合性組成物、フィルム、および投映像表示用ハーフミラー
KR102426386B1 (ko) 2014-04-18 2022-07-27 스미또모 가가꾸 가부시키가이샤 패턴 편광 필름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US10538477B2 (en) 2014-06-30 2020-01-21 Zeon Corporation Production intermediate of polymerizable compou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same, composition, and stabilization method
JP6462254B2 (ja) * 2014-07-11 2019-01-3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高輝度偏光板及びipsモード液晶表示装置
JP6343348B2 (ja) * 2014-09-05 2018-06-1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重合性化合物、ポリマー、重合性組成物、およびフィルム
WO2016047648A1 (ja) 2014-09-25 2016-03-3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重合性化合物を含む重合性組成物、フィルム、および投映像表示用ハーフミラー
JP6718657B2 (ja) * 2015-02-27 2020-07-0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組成物
KR20160106513A (ko) * 2015-03-02 2016-09-12 제이엔씨 주식회사 중합성 액정 조성물 및 광학 이방성 필름
WO2016143883A1 (ja) * 2015-03-12 2016-09-1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重合性組成物、フィルム、および投映像表示用ハーフミラー
WO2016143884A1 (ja) * 2015-03-12 2016-09-1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重合性組成物、フィルム、および投映像表示用ハーフミラー
CN107428672B (zh) * 2015-03-31 2021-05-14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聚合性化合物的混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CN106278895B (zh) * 2015-05-15 2021-07-09 Dic株式会社 羧酸化合物、其制造方法、使用该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
WO2017007007A1 (ja) 2015-07-09 2017-01-1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重合性化合物を含む重合性組成物、フィルム、投映像表示用ハーフミラー、および重合性化合物
CN108291999B (zh) 2015-11-26 2020-07-1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学膜、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及聚合性化合物以及1,4-环己烷二甲酸单芳基酯的制造方法
KR20190035743A (ko) * 2016-08-09 2019-04-03 제이엔씨 주식회사 중합성 액정 조성물 및 액정 중합체
CN107602392A (zh) * 2017-09-14 2018-01-19 西安彩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应性液晶单体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TWI717895B (zh) * 2018-11-12 2021-02-01 南韓商Lg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色彩轉換膜、製造其的方法、包含其的背光單元以及顯示器裝置
JP2020118730A (ja) 2019-01-18 2020-08-0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配向液晶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24A (zh) * 1988-03-10 1990-02-28 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 2,3-二氟酚衍生物
US6051289A (en) * 1993-02-12 2000-04-18 Nippon Petrochemicals, Co., Ltd Liquid crystalline polymer film, laminate sheet for optical element using same, and optical element using the laminate
CN1623108A (zh) * 2002-01-23 2005-06-0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光学补偿片和使用其的偏振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D138473A3 (de) * 1977-02-11 1979-11-07 Deutscher Hans Joachim Kristallin-fluessige substanzen
DD160312A3 (de) * 1981-06-25 1983-06-01 Dietrich Demus Anwendung nematischer fluessiger kristalle
US4659499A (en) * 1984-12-31 1987-04-21 Crystaloid Electronics Company 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JP3981638B2 (ja) * 2002-01-23 2007-09-2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位相差フィルムならびに偏光板
JP2003313250A (ja) * 2002-04-19 2003-11-06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重合性液晶組成物及び光学異方体
JP4569189B2 (ja) * 2003-06-23 2010-10-27 チッソ株式会社 液晶性化合物、液晶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らの重合体
JP5103981B2 (ja) * 2007-03-28 2012-12-19 Dic株式会社 5、6及び7環を有する重合性化合物、該化合物を含有する重合性液晶組成物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024A (zh) * 1988-03-10 1990-02-28 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 2,3-二氟酚衍生物
US6051289A (en) * 1993-02-12 2000-04-18 Nippon Petrochemicals, Co., Ltd Liquid crystalline polymer film, laminate sheet for optical element using same, and optical element using the laminate
CN1623108A (zh) * 2002-01-23 2005-06-0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光学补偿片和使用其的偏振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270108A (ja) 2010-12-02
KR20100116122A (ko) 2010-10-29
TWI476174B (zh) 2015-03-11
TW201100377A (en) 2011-01-01
KR101677764B1 (ko) 2016-11-18
CN101870651A (zh) 2010-10-27
JP5754078B2 (ja) 2015-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0651B (zh) 化合物、含有该化合物的组合物、膜、滤色片和平板显示装置
JP5453798B2 (ja) 化合物、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01838264B (zh) 化合物、光学膜和光学膜的制造方法
CN102939327B (zh) 光学膜以及使用光学膜的显示装置
JP5443720B2 (ja) 組成物、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光学部材ならびに表示装置
JP5219583B2 (ja) 組成物、光学フィルムとその製造方法、光学部材及び表示装置
CN101470212B (zh) 光学膜
JP5451176B2 (ja)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表示装置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5391682B2 (ja) 化合物、光学フィルム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5375644B2 (ja) 組成物及び光学フィルム
CN103261272B (zh) 光活性聚合物材料
JP5613992B2 (ja) 組成物、フィルム及び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01333162B (zh) 化合物及光学膜
TWI490316B (zh) 用於光學或光電元件之含酯基液晶
WO2017079867A1 (en) Polymerizable compound and optically anisotropic body
CN111548324A (zh) 聚合性化合物、组合物、聚合物、光学各向异性体、液晶显示元件和有机el元件
JP5219594B2 (ja) 組成物、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フラットパネル表示装置
US10196568B2 (en) Production method for polymerizable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
JP2009108152A (ja) 重合性化合物および光学フィルム
JP7194751B2 (ja) 積層体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0001284A (ja) 化合物及び光学フィルム
CN102030653B (zh) 聚合性化合物
JP5292778B2 (ja) 化合物及び光学フィルム
KR101098648B1 (ko) 새로운 액정 화합물,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조성물 및 이액정 조성물을 사용한 광학 필름
CN113620805A (zh) 可聚合化合物、组合物及光学各向异性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