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38044A - 车辆装备件 - Google Patents

车辆装备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38044A
CN101638044A CN200910139547A CN200910139547A CN101638044A CN 101638044 A CN101638044 A CN 101638044A CN 200910139547 A CN200910139547 A CN 200910139547A CN 200910139547 A CN200910139547 A CN 200910139547A CN 101638044 A CN101638044 A CN 1016380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ing sensor
optical receiving
illumination
place ahead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395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38044B (zh
Inventor
菊池英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kam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urakam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kami Corp filed Critical Murakam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380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80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380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804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3/00Antiglare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windows or windscreens; Sun visors for vehicles
    • B60J3/04Antiglare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windows or windscreens; Sun visors for vehicles adjustable in transpare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装备件,不用进行机械式的动作就能可靠地遮蔽太阳光。车辆装备件包括;贴在车辆的前窗玻璃上且透光率根据电压的值而变化的调光片材(7)、确保车辆的后方视野的车内后视镜(8)。车内后视镜(8)具有:测定从车辆前方射入的太阳光的照度的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测定车内的照度的后方用光接收传感器(58)、控制朝调光片材(7)的电压的施加的电路基板(54)。在由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接收到的太阳光的照度和由后方用光接收传感器(58)接收到的车内的照度的组合为预先存储在存储单元(91)内的组合时,电路基板(54)对调光片材(7)施加电压。

Description

车辆装备件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专利申请根据于2008年7月2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08-195334号要求优先权,将其内容作为参照包括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装备件,其包括:粘贴在前窗玻璃上起到遮阳板的作用的调光片材、用于确保车辆后方视野的车内后视镜。
背景技术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有时太阳光会进入驾驶员的眼睛,导致驾驶员因其刺眼而很难确认前方。因此,以往使用日本专利特开平7-329566号公报中记载的那样的遮阳板。该日本专利特开平7-329566号公报记载的遮阳板包括:固定在前窗玻璃的上部的壳体主体、可进退地被壳体主体收容的遮光板、突出设置在壳体主体上并对从车辆的前方射入的太阳光进行检测的两个光接收传感器。一个光接收传感器位于驾驶员的视线的稍下方,另一个光接收传感器位于太阳光的射入线与驾驶员的视线的连线上。在至少一个光接收传感器检测到光的期间,遮光板从壳体主体突出而将太阳光遮蔽。之后,在两个光接收传感器均检测不到光时,遮光板后退而收容在壳体主体内。
对于上述日本专利特开平7-329566号记载的遮阳板而言,由于要进行机械式的动作,因此结构变得复杂。另外,需要准确地调整两个光接收传感器的位置,若调整不够充分,则会出现驾驶员感到晃眼而遮光板却不从壳体主体突出的情况。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用进行机械式的动作就能可靠地遮蔽太阳光的车辆装备件。
本发明的车辆装备件的特征是,包括:贴在车辆的前窗玻璃上且透光率根据电压的值而变化的调光片材、确保车辆的后方视野的车内后视镜,车内后视镜具有:测定从车辆前方射入的太阳光的照度的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测定车内的照度的后方用光接收传感器、控制朝调光片材的电压的施加的电路基板,电路基板包括存储单元和电压输出单元,存储单元预先存储有确定对调光片材施加电压用的、太阳光的照度和车内的照度的组合,电压输出单元对由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接收到的太阳光的照度和由后方用光接收传感器接收到的车内的照度的组合与存储单元中存储的组合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调光片材施加电压。
根据该车辆装备件,可通过使贴在前窗玻璃上的调光片材的透光率变化来遮蔽太阳光。因此,与以机械方式驱动部件进行遮光的装置相比,能进一步以电气方式进行遮光。
然而,驾驶员会感到太阳光晃眼不是太阳位于驾驶员头上方的时候,而是能透过前窗玻璃看到太阳的时候。在太阳位于驾驶员的头上方、驾驶员看不到太阳时,车外较亮,但车内较暗。另一方面,在能透过前窗玻璃看到太阳时,由于太阳光进入车内,因此车外和车内均较亮。因此,通过用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测定来自车辆前方的太阳光的照度并用后方用光接收传感器测定车内的照度,能判别太阳是否位于晃眼位置、即是否要进行遮光。若仅欲根据太阳光的照度来判断是否要遮光,则必须使驾驶员感到晃眼的方向与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的方向严格对齐,但若像本实施方式那样不仅测定太阳光的照度还测定车内的照度,根据它们的组合来使调光片材动作,则即使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的位置多少有些偏离,也能用调光片材可靠地遮蔽驾驶员感到晃眼的太阳光。
另外,根据该车辆装备件,预先在存储单元内存储太阳光的照度和车内的照度的组合,对由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接收到的太阳光的照度和由后方用光接收传感器接收到的车内的照度的组合与存储单元中存储的组合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调光片材施加电压。因此,若在存储单元预先存储多个组合,则能细致地控制对调光片材进行的电压的施加。
另外,较为理想的是,车内后视镜包括:保持镜面板的镜子外壳、通过撑杆与镜子外壳连结并固定在前窗玻璃上的底座,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被底座收容。根据该车辆装备件,即使移动镜子外壳,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的位置也不会产生变化,因此,即使在驾驶员需要调整镜面板的角度而改变了镜子外壳的方向时,也能使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相对于前窗玻璃的位置保持恒定。
另外,较为理想的是,在底座上设置有在前窗玻璃侧具有开口的筒状部,在筒状部的孔内,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配置在从开口后退的位置上。根据该车辆装备件,在筒状部的孔的轴线方向和太阳所成的角度变大时,太阳光不再进入筒状部的孔内,位于从筒状部的开口后退的位置的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不再接收到太阳光。因此,根据来自刺眼构成影响的方向的太阳光和来自刺眼不构成影响的方向的太阳光,可大幅度改变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的测定照度。其结果是,能使调光片材更准确地动作。
另外,较为理想的是,车内后视镜具有位置调整单元,该位置调整单元使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沿着筒状部的孔的轴线移动。底座相对于车辆的前进方向的安装角度因前窗玻璃的倾斜度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若该角度不同,则被底座收容的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的光接收角度会产生变化,有时会无法接收驾驶员感到晃眼的太阳光。通过具有位置调整单元,能使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靠近或远离筒上部的开口,其结果是,能使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可靠地接收来自驾驶员感到晃眼的方向的太阳光,能使调光片材更准确地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装备件的车辆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装备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车辆装备件的剖视图。
图4(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镜面板的剖视图,图4(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调光片材的剖视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路基板的方框图。
图6是表示从车辆前方射入的太阳光的照度、车内的照度、驾驶员感到的刺眼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7(a)是表示镜面板的第一变形例的剖视图,图7(b)是表示镜面板的第二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8(a)是表示镜面板的第三变形例的剖视图,图8(b)是表示镜面板的第四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装备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局部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装备件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局部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装备件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车辆装备件的较为理想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车辆装备件1包括:用于防止太阳光引起的刺眼的调光片材7、用于确保车辆2的后方视野的车内后视镜8。如图1所示,调光片材贴在前窗玻璃5上,车内后视镜8固定在前窗玻璃5上。
调光片材7是具有柔性的透明片材,如图1所示,以遮蔽太阳光的形态贴在前窗玻璃5的上侧部分。调光片材7呈长方形,以长度方向沿着前窗玻璃5的延伸方向的形态粘贴。如图2所示,从调光片材7的下边缘(位于图1的仪表板13侧的边缘)突出有用于对调光片材7施加电压的一对电极取出部9、10,该电极取出部9、10位于调光片材7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附近。电极取出部9、10被车内后视镜8的底座68覆盖。
如图4(a)所示,透光率变化的调光片材7将宾主液晶层21设置在一对透明薄膜15、16之间。宾主液晶层21是包含液晶和色素的层,在没有施加电压时供光原样通过,但在施加电压时宾主液晶层21的取向方向改变,宾主液晶层21成为着色状态,透光率下降。宾主液晶层21被夹在一对取向膜17、19之间,宾主液晶层21的四周被粘接剂23密封。透明薄膜15、16与取向膜17、19之间设置有用于对宾主液晶层21施加电压的透明导电膜25、26。透明导电膜25、26的一部分从粘接剂23突出,成为调光片材7的电极取出部9、10。在调光片材7中,通过使用宾主液晶层21,光透射率的可变范围较大。对于这样的结构的调光片材7而言,透光率根据所施加的电压的大小进行变化。
下面说明各构成要素的材料,作为透明薄膜15、16的材料,例如有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在透明薄膜15、16使用PET时,调光片材7的柔性极为良好,而且能用粘接剂将调光片材7粘贴在前窗玻璃5上。作为取向膜17、19的材料,例如有聚酰亚胺树脂,作为透明导电膜25、26的材料,例如有ITO(氧化铟锡)、SnO2(氧化锡)。无论宾主液晶层21的透光率如何,调光片材7始终没有颜色。因此,即使在粘贴有调光片材7的状态下,也能始终识别信号的颜色和标记等。另外,宾主液晶层21没有颜色,在用L*a*b*色彩模式来表示色调时,a*、b*值为正负30以下,较好的是正负20。
如图2和图3所示,配置在驾驶员的斜前方的车内后视镜8包括由树脂形成的镜子外壳31。镜子外壳31设置成前表面朝向车辆2的后方、背面朝向车辆2的前方。
在镜子外壳31的前表面上固定有镜面板33。镜面板33的光反射率根据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具有电极取出部43、44。如图4(b)所示,在镜面板33中,四周被粘接剂42密封的电致彩色显示层41设置在一对透明的玻璃板35、36之间。电致彩色显示层41是包含电致彩色显示材料和溶剂的层,在没有施加电压时供光直接通过,在施加电压时因氧化还原反应而成为着色状态,透光率下降。通过夹着电致彩色显示层41的透明导电膜37和反射膜39来对电致彩色显示层41施加电压。透明导电膜37和反射膜39的一部分从粘接剂42突出,成为镜面板33的电极取出部43、44。
在上述结构的镜面板33中,电致彩色显示层41的透光率根据通过透明导电膜37和反射膜39施加的电压的值产生变化,由此,射入反射膜39的光量也产生变化。因此,镜面板33的光反射率根据电压的大小进行变化。作为电致彩色显示材料,例如有紫精,作为溶剂,例如有碳酸亚丙酯。另外,作为透明导电膜37的材料,例如有ITO和SnO2,作为反射膜39的材料,例如有Rh、Ag、Al、Cr、Ru。
如图2所示,用于测定车内的照度的后方用光接收传感器58从镜子外壳31的前表面的中央下侧露出。由于后方用光接收传感器58朝向车辆2的后方,因此也能检测从车辆2后方的车照射来的光。后方用光接收传感器58与对镜面板33和调光片材7施加电压的电路基板54连接,将与测定照度相应的电信号输出给电路基板54。
另外,按钮式的开关59从镜子外壳31的前表面的中央下侧露出。开关59用于控制后方用光接收传感器58和后述的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的通断,在开关59处于接通状态时,后方用光接收传感器58和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能接收光。
如图2和图3所示,电路基板54被收容在镜子外壳31的内部。在开关59处于接通状态时,装设有控制用集成电路54a的电路基板54根据后方用光接收传感器58的测定照度和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的测定照度,通过由导线形成的配线61、62对镜面板33施加电压,并通过由导线形成的配线63、64对调光片材7施加电压。至于电路基板54的动作,在后面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在镜子外壳31的内部收容有用于对电路基板54供电的电源部55。在电源部55中内置有电池,电源部55与电路基板54利用由导线形成的配线56、57连接。通过该配线56、57从电源部55朝电路基板54供电。由于电源部55位于镜子外壳31内,因此用于对电路基板54供电的配线可以较短。
如图3所示,在镜子外壳31的背面上形成有球状凹部31a,该球状凹部31a用于以球节构造来连结枢轴88。枢轴88设置在从前窗玻璃5朝车厢突出的撑杆67的一端上,通过该枢轴88将镜子外壳31支撑在撑杆67上。在撑杆67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枢轴89,该枢轴89利用球节构造与固定在前窗玻璃5上的底座68的球状凹部68a连结。
撑杆67和枢轴88、89的内部是空心的,它们的内部连通。另外,枢轴88的内部通过设置在球状凹部31a上的贯穿孔与镜子外壳31的内部连通,枢轴89的内部通过设置在球状凹部68a上的贯穿孔与底座68的内部连通。在撑杆67和枢轴88、89的内部插通有:用于将位于底座68内的调光片材7的电极取出部9与位于镜子外壳31内的电路基板54相连的配线63、用于将调光片材7的电极取出部10与电路基板54相连的配线64、用于将位于底座68内的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与电路基板54相连的配线65。由于撑杆67和枢轴88、89用不透明的树脂或金属成形,因此从外部看不到配线63~65。
如图3所示,支撑撑杆67的底座68可自由装拆地安装在与前窗玻璃5粘接固定的安装板50上。底座68在其内部具有:用于收容安装板50和弹性保持安装板50用的弹簧75的板收容空间72;以及用于收容调光片材7的电极取出部9、10的电极收容空间74。
板收容空间72被底座68的第一壁部76包围。第一壁部76与安装板50嵌合,第一壁部76中位于前窗玻璃5上侧的上侧壁部76a抵靠在安装板50上。通过使第一壁部76与安装板50嵌合并使上侧壁部76a抵靠在安装板50上,将底座68固定在安装板50上。在上侧壁部76a形成有用于将板收容空间72与电极收容空间74连通的贯穿孔78。
电极收容空间74相对于板收容空间72位于前窗玻璃5的上侧,被上侧壁部76a、相对于上侧壁部76a可进行装拆的盖部件80包围。在电极收容空间74内,除了调光片材7的电极取出部9、10以外,还收容有用于测定从车辆前方射入的太阳光的照度的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
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配置在电极收容空间74内设有的筒状部82中。筒状部82的一端部与上侧壁部76a形成一体,筒状部82的一端侧的开口84与前窗玻璃5相对。筒状部82的孔的轴线方向与车辆的前进方向大致平行。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从筒状部82的另一端侧的开口83***,配置在从筒状部82的一个开口84后退的位置上。
在太阳位于筒状部82的孔的轴线上时,太阳光会射入筒状部82的孔内,因此,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的测定照度变大。另一方面,在太阳的位置比筒状部82的孔的轴线高一定程度时,太阳光不再射入筒状部82的孔内,因此,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的测定照度变小。
从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和调光片材7的电极取出部9、10延伸出与电路基板54连接的配线63~65。这些配线63~65经由上侧壁部76a的贯穿孔78延伸至板收容空间72,再经由底座68的球状凹部68a、枢轴88、撑杆67、枢轴89、镜子外壳31的球状凹部31a延伸至镜子外壳31内的电路基板54。另外,由于盖部件80可装拆,因此能在拆下盖部件80后的状态下将电极取出部9、10和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与配线63~65相连,配线的连接作业变得容易。
接着,对连接了调光片材7的电极取出部9、10和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的电路基板54的动作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5所示,装设有控制用集成电路54a的电路基板54具有:从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和后方用光接收传感器58接收与测定照度相应的电信号的输入单元90、预先存储有太阳光的照度与车内的照度的组合的存储单元91、根据输入单元90从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和后方用光接收传感器58接收到的电信号以及存储单元91中存储的组合对调光片材7施加电压的电压输出单元92。
一旦输入单元90从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和后方用光接收传感器58分别接收到电信号,电压输出单元92便根据这些电信号来确定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接收到的太阳光的照度、后方用光接收传感器58接收到的车内的照度。然后,对所确定的太阳光的照度和车内的照度与存储单元91中存储的太阳光的照度和车内的照度的组合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对调光片材7施加电压。
在存储单元91内预先存储有用于对调光片材7施加电压的、从车辆前方射入的太阳光的照度与车内的照度的组合。图6是表示实验得到的、从车辆前方射入的太阳光的照度、车内的照度、驾驶员感到的刺眼的关系的曲线图。图6所示的“施加电压区域”是驾驶员感到晃眼的范围,“不施加电压区域”是驾驶员不感到晃眼的范围。在存储单元91内以表格形式存储着图6所示的“施加电压区域”所包含的从车辆前方射入的太阳光的照度与车内的照度的组合。
驾驶员会感到刺眼是在透过前窗玻璃能看到太阳的时候。在透过前窗玻璃能看到太阳时,太阳光强烈地照射前窗玻璃5并进入车内。在图6中,从车辆前方射入的太阳光的照度、车内的照度均较大的区域会成为“施加电压区域”(驾驶员感到晃眼的范围)是由上述原因引起的。
与此相对,在太阳位于驾驶员看不到的较高位置时,驾驶员不感到刺眼。在太阳位于这样的位置时,太阳光虽然射在前窗玻璃5上,但很少进入车内。在图6中,从车辆前方射入的太阳光的照度较大、车内的照度较小的区域会成为“不施加电压区域”(驾驶员不太感到刺眼的范围)是由上述原因引起的。另外,日落后和阴天时,驾驶员也不感到刺眼。日落后和阴天时,车内和车外均较暗。在图6中,从车辆前方射入的太阳光的照度和车内的照度均较小的区域会成为“不施加电压区域”是由上述原因引起的。
电压输出单元92对由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接收到的太阳光的照度和由后方用光接收传感器58接收到的车内的照度的组合与表格的内容进行比较。在由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接收到的太阳光的照度和由后方用光接收传感器58接收到的车内的照度的组合包含于存储单元91的表格时,对调光片材7施加电压。由此,在驾驶员感到刺眼时,使调光片材7的透光率下降,能遮蔽太阳光。另一方面,在由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接收到的太阳光的照度和由后方用光接收传感器58接收到的车内的照度的组合不包含于存储单元91的表格时,电压输出单元92禁止对调光片材7施加电压。由此,不会出现驾驶员不感到刺眼时调光片材7的透光率下降的情况。
另外,对调光片材7施加的电压既可以是基于由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接收到的太阳光的照度的值,也可以是基于由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接收到的太阳光的照度和由后方用光接收传感器58接收到的车内的照度的差分的值。也可将表格制成使对调光片材7施加的电压值与太阳光的照度和车内的照度的组合对应的表格,对调光片材7施加表格中的电压值。对调光片材7施加的电压也可以是恒定值。
另外,电路基板54的电压输出单元92对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的测定照度和后方用光接收传感器58的测定照度进行比较,在后方用光接收传感器58的测定照度较高时,通过配线61、62对镜面板33施加与它们的差分相应的电压。由此,在夜间等从后方车辆射来较强的光时,镜面板33的透光率产生变化,能使镜面板33起到所谓的防眩镜的作用。在本实施方式中,对镜面板33施加与测定照度的差分相应的电压,但也可对镜面板33施加仅与后方用光接收传感器58的测定照度相应的电压。
如上所述,在车辆装备件1中是通过使贴在前窗玻璃5上的调光片材7的透光率变化来遮蔽太阳光的。因此,与以机械方式驱动部件进行遮光的装置相比,能进一步以电气方式进行遮光。
另外,在车辆装备件1中,可通过利用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对从车辆前方射入的太阳光的照度进行测定并利用后方用光接收传感器58对车内的照度进行测定,来判别太阳是否位于晃眼位置、即是否要进行遮光。若仅欲根据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的测定结果来判断是否要遮光,则必须使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的方向与驾驶员感到晃眼的太阳的方向严格对齐,但若像本实施方式那样不仅测定太阳光的亮度还测定车内的亮度,则即使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的位置多少有些偏离,也能在驾驶员晃眼时更可靠地进行遮光。
另外,在车辆装备件1中,在由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接收到的太阳光的照度和由后方用光接收传感器58接收到的车内的照度的组合与存储单元91中存储的组合一致时,对调光片材7施加电压。因此,若将多个太阳光的照度和车内的照度的组合以表格形式存储在存储单元91内,则能细致地控制是否要对调光片材7施加电压。
另外,在车辆装备件1中,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收容在底座68中,因此,即使移动镜子外壳31,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的位置也不会变化。因此,即使在驾驶员进行了镜面板33的角度调整时,也能使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相对于前窗玻璃5的方向保持恒定。
另外,在车辆装备件1中,筒状部82设置在称作底座68的比较靠近驾驶员的部件上,而且孔的轴线方向沿着车辆的前进方向。也就是说,筒状部82的孔的轴线方向与驾驶员的视线大致对齐。因此,对于位于筒状部82的孔内的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而言,在太阳位于驾驶员能透过前窗玻璃看到的位置时,测定照度变大,在太阳位于驾驶员看不到的较高位置时,测定照度变小。因此,根据来自刺眼构成影响的方向的太阳光和来自刺眼不构成影响的方向的太阳光,可大幅度改变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的测定照度,能使调光片材7更准确地动作。
接着,对应用于第一实施方式的镜面板33的各种变形例进行说明。
如图7(a)所示,作为第一变形例的镜面板120具有:一对透明的玻璃板121、122;以及位于玻璃板121、122之间并被夹在透明导电膜123、124之间的电解液层125。在透明导电膜123、124之间设置有环状的粘接剂126,在被粘接剂126包围的区域内设置有电解液层125。在电解液层125与透明导电膜123之间形成有由WO3形成的层128。在玻璃板122的与透明导电膜124相反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反射膜129,反射膜129的露出面被保护材料130覆盖。透明导电膜123、124的一部分从粘接剂126突出,成为镜面板120的电极取出部,通过配线61、62与电路基板54连接。
透明导电膜123、124的材料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透明导电膜37一样,电解液层125的材料是LiI、LiClO4等电解质、碳酸亚丙酯等的溶剂。反射膜129的材料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反射膜39一样。
如图7(b)所示,作为第二变形例的镜面板140通过透明的玻璃板141、透明导电膜142、由IrOx形成的层143、由Ta2O5形成的层144、由WO3形成的层145、反射膜146、透明的玻璃板147依次层叠而成。透明导电膜142与玻璃板147以及反射膜146与玻璃板147分别用粘接剂148接合。另外,透明导电膜142与反射膜146也用粘接剂149接合。在镜面板140中,透明导电膜142和反射膜146通过配线61、62与电路基板54连接。
作为粘接剂148、149的材料,例如有环氧树脂。透明导电膜142的材料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透明导电膜37一样,反射膜146的材料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反射膜39一样。
如图8(a)所示,作为第三变形例的镜面板150具有:一对透明的玻璃板151、152;以及位于玻璃板151、152之间的一对透明导电膜153、154。透明导电膜153、154用环状的粘接剂155接合,在被粘接剂155包围的区域内设置有被夹在一对取向膜156、157之间的宾主液晶层158。在透明导电膜154与玻璃板152之间设置有反射膜159。在镜面板150中,透明导电膜153、154通过配线61、62与电路基板54连接。
透明导电膜153、154的材料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透明导电膜37一样,反射膜159的材料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反射膜39一样。作为取向膜156、157的材料,例如有聚酰亚胺树脂。
如图8(b)所示,作为第四变形例的镜面板160具有:一对透明的玻璃板161、162;以及位于玻璃板161、162之间的一对透明导电膜163、164。透明导电膜163、164用环状的粘接剂165接合,在被粘接剂165包围的区域内设置有被夹在一对取向膜166、167之间的宾主液晶层168。在玻璃板161与透明导电膜163之间设置有塑料片材169,塑料片材169用粘接剂170粘接固定在玻璃板161上。在玻璃板162与透明导电膜164之间设置有反射膜171,在反射膜171与透明导电膜164之间设置有塑料片材172。塑料片材172用粘接剂173粘接固定在反射膜171上。在镜面板160中,透明导电膜163、164通过配线61、62与电路基板54连接。
透明导电膜163、164的材料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透明导电膜37一样,反射膜171的材料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反射膜39一样,取向膜166、167的材料与第三变形例中的取向膜156、157一样。作为塑料片材169、172的材料,例如有PET,作为粘接剂170、173的材料,例如有PVB(聚乙烯醇缩丁醛)、EVA(乙烯乙酸乙烯脂)、丙烯、环氧树脂等。
[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9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装备件中,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能沿着筒状部82的孔的轴线移动。
在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装备件中,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固定在基座(位置调整单元)202上。基座202其一端侧被收容在筒状部82的孔内,能沿着筒状部82的孔的轴线进退。基座202的一端侧被压入筒状部82的孔内,以防其从筒状部82脱落。通过基座202在筒状部82的孔的轴线方向上滑动,固定在基座202上的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在筒状部82的孔内的位置变化。另外,通过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的位置的变化,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的光接收角度变化。例如,在使位于筒状部82的开口83附近的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移动到筒状部82的开口84附近时,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的可接收光的角度范围变大。
在基座202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用于限制基座的移动量的檐部203,檐部203具有不能插通开口83的大小。通过檐部203与筒状部82的一端面抵接来限制基座202的移动,防止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从开口84突出。另外,基座202和檐部203是空心的,插通有从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延伸出的配线65。
底座68的安装角度因前窗玻璃5相对于车辆2的前进方向的倾斜度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若该角度不同,则被底座收容的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的光接收角度会产生变化,有时会无法接收驾驶员感到晃眼的太阳光。在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装备件中,可通过移动基座202来改变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在筒状部82的孔内的位置,由此可使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靠近或远离开口84。由此,能调整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的光接收角度,能用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可靠地接收来自驾驶员感到晃眼的角度的太阳光。因此,在需要遮光时能更可靠地使调光片材7动作。
[第三实施方式]
如图10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装备件中,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可利用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的机构进行移动。
在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装备件中,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固定在与阳螺钉224连结的基座(位置调整单元)222上。基座222与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一起被收容在筒状部82的孔内,从基座222延伸出的阳螺钉224与设置在筒状部82的一端侧的开口83内的阴螺钉228螺合。通过阳螺钉224与阴螺钉228的螺合作用,固定在基座222上的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移动。在筒状部82的孔内的、基座222与筒状部82的一端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阳螺钉224松开的螺旋弹簧229。螺旋弹簧229将阳螺钉224围住,并与基座222和筒状部82的一端抵接。
阳螺钉224的一端部被收容保持在基座222上形成的凹部内。在阳螺钉224的一端部与基座222的凹部的内周面之间设置有间隙,以防止螺合时阳螺钉224的旋转传递给基座222。在位于筒状部82的开口83外的阳螺钉224的另一端部设置有能由操作者把持的操作捏手229。在旋转操作捏手229时,阳螺钉224旋转,基座222和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沿着筒状部82的孔的轴线进退。在基座222和阳螺钉224的内部插通有从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延伸出的配线65,但由于螺合时阳螺钉224的旋转不会传递给基座222,因此即使旋转阳螺钉224,基座222也不会旋转,从而不会发生配线65的扭转。
在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装备件中,基座222能通过螺合作用进行移动,通过使基座222移动,能调整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在筒状部82的孔内的位置,通过调整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的位置,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能改变光接收角度。因此,能使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可靠地接收来自驾驶员感到晃眼的角度的太阳光。
[第四实施方式]
如图11所示,在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装备件中,筒状部与第三实施方式不同,能转动。
在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装备件中,收容了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和基座222的筒状部252与上侧壁部76a分开形成。在筒状部252上设置有舌片254,在该舌片254上形成有供销255穿过的轴孔。筒状部252和舌片254被穿过轴孔的销255枢轴支撑,能以该销255为中心进行转动。另外,销255被压入轴孔内,以防止筒状部252因振动等而产生位置偏离。
在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装备件中,若使筒状部252转动,使筒状部252的孔的轴线方向与驾驶员感到晃眼的太阳的方向对齐,则能使筒状部252内的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60可靠地接收从该方向照射来的太阳光。其结果是,在需要遮光时能使调光片材7更可靠地动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用销255来枢轴支撑舌片254,使筒状部252能转动,但也可利用球节构造。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用进行机械式的动作就能可靠地遮蔽太阳光。

Claims (4)

1.一种车辆装备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贴在车辆的前窗玻璃上且透光率根据电压的值而变化的调光片材、确保所述车辆的后方视野的车内后视镜,
所述车内后视镜具有:测定从车辆前方射入的太阳光的照度的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测定车内的照度的后方用光接收传感器、控制朝所述调光片材的电压的施加的电路基板,
所述电路基板包括存储单元和电压输出单元,
所述存储单元预先存储有对所述调光片材施加电压用的、所述太阳光的照度和所述车内的照度的组合,
所述电压输出单元对由所述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接收到的所述太阳光的照度和由所述后方用光接收传感器接收到的所述车内的照度的组合与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所述组合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所述调光片材施加电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装备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内后视镜包括:保持镜面板的镜子外壳、通过撑杆与所述镜子外壳连结并固定在所述前窗玻璃上的底座,
所述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被所述底座收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装备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在所述前窗玻璃侧具有开口的筒状部,在所述筒状部的孔内,所述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配置在从所述开口后退的位置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装备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内后视镜具有位置调整单元,该位置调整单元使所述前方用光接收传感器沿着所述筒状部的孔的轴线移动。
CN2009101395479A 2008-07-29 2009-06-29 车辆装备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380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95334 2008-07-29
JP2008195334 2008-07-29
JP2008195334A JP4732491B2 (ja) 2008-07-29 2008-07-29 車両装備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38044A true CN101638044A (zh) 2010-02-03
CN101638044B CN101638044B (zh) 2012-09-12

Family

ID=41461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954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38044B (zh) 2008-07-29 2009-06-29 车辆装备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017896B2 (zh)
JP (1) JP4732491B2 (zh)
CN (1) CN101638044B (zh)
DE (1) DE102009020402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74073A (zh) * 2011-07-11 2013-01-16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包括镜总成的车辆遮阳板
CN103991366A (zh) * 2013-02-17 2014-08-20 法国圣戈班玻璃公司 遮阳装置、车辆、玻璃遮阳方法
CN105270266A (zh) * 2014-07-17 2016-01-27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集成的车内后视镜组件
CN107089196A (zh) * 2016-01-27 2017-08-25 Smr专利责任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后视装置的后视元件的调节***
CN109683421A (zh) * 2019-03-06 2019-04-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折射率调节方法、装置、智能窗户以及交通工具
US10836316B2 (en) 2015-09-04 2020-11-17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Interior mirror base arrangement for a motor vehicle
CN112533795A (zh) * 2018-10-10 2021-03-19 宝马股份公司 用于保持至少一个驾驶员辅助传感器单元的保持装置以及保持装置的布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86704B2 (en) 2007-08-09 2014-07-22 Donnelly Corporation Vehicle mirror assembly with wide angle element
JP2012148675A (ja) * 2011-01-19 2012-08-09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サンバイザー装置
DE102012108480B3 (de) 2012-09-11 2014-02-20 SMR Patents S.à.r.l. Kopfteil
US10744947B2 (en) * 2012-01-24 2020-08-18 SMR Patents S.à.r.l. Head section for a rear view device
DE102012220192B3 (de) 2012-11-06 2014-05-22 Magna Mirrors Holding Gmbh Automatisch abblendbare Rückspiegelanordnung für Kraftfahrzeuge sowie Verfahren zurHerstellung einer Spiegelbaugruppe für eine Rückspiegelanordnung
KR102051656B1 (ko) 2013-01-22 2019-12-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투명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디스플레이 방법
DE102015203074B4 (de) 2015-02-20 2019-11-14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Sensorvorrichtung, 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Schutz eines Insassen, insbesondere Fahrers, eines Fahrzeugs vor einer Blendung sowie Kraftfahrzeug
JP6629092B2 (ja) * 2016-02-15 2020-01-15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車両用視認装置
WO2018182676A1 (en) * 2017-03-31 2018-10-0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window tinting
US11400862B2 (en) * 2017-06-16 2022-08-02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Vision-based interactive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rear-view mirror for vehicle
EP3820737B1 (en) * 2018-07-10 2023-05-10 Gentex Corporation Window control system for limiting light intensity variation
JP7177684B2 (ja) * 2018-12-19 2022-11-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車両制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32894Y2 (ja) * 1979-11-12 1984-09-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外照度検出素子の取付装置
JPS6049062B2 (ja) * 1979-11-22 1985-10-30 三井造船株式会社 ビレツト送り装置
CN2043932U (zh) * 1988-08-29 1989-09-06 诸殿淙 驾驶用全自动主动避眩器
JPH0535494A (ja) 1991-07-29 1993-02-12 Nec Corp 高級プログラム言語の対話型最適化コンパイル方式
JPH0535494U (ja) * 1991-10-18 1993-05-14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ルームミラー装置
JP3103270B2 (ja) 1994-06-07 2000-10-30 正典 西海 車両用自動サンバイザ
CN2415958Y (zh) * 2000-03-15 2001-01-24 成祠高 用于汽车驾乘人员防护逆强光的装置
CN1412023A (zh) * 2001-10-16 2003-04-23 徐文东 机动车光控智能挡光板
DE60207271T2 (de) * 2002-11-25 2006-08-03 Fico I.T.M. S.A., Rubi Sonnenblende mit Zubehör
WO2005014319A1 (de) 2003-08-04 2005-02-17 Robert Bosch Gmbh Blendschutzsystem für ein fahrzeug
US7014244B1 (en) * 2005-02-02 2006-03-21 Baldwin Jeffrey B Auxiliary sun visor
JP2006347275A (ja) * 2005-06-14 2006-12-28 Asmo Co Ltd 車両用サンバイザ装置
JP2007125984A (ja) * 2005-11-02 2007-05-24 Denso Corp 車両用遮光装置
JP2007145158A (ja) * 2005-11-28 2007-06-14 Fujitsu Ten Ltd 車載用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表示制御方法
JP2008044603A (ja) * 2006-07-18 2008-02-28 Tokai Rika Co Ltd 車両用防眩装置
CN101161491A (zh) * 2006-10-13 2008-04-16 冯冠 汽车防晒片
JP2008195334A (ja) 2007-02-15 2008-08-28 Kubota Corp 変速伝動装置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74073A (zh) * 2011-07-11 2013-01-16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包括镜总成的车辆遮阳板
EP2956322A4 (en) * 2013-02-17 2016-11-09 Saint Gobain SHADING DEVICE, VEHICLE AND GLASS SHADING METHOD
CN103991366A (zh) * 2013-02-17 2014-08-20 法国圣戈班玻璃公司 遮阳装置、车辆、玻璃遮阳方法
WO2014124592A1 (en) * 2013-02-17 2014-08-21 Saint-Gobain Glass France Shading device, vehicle and glass shading method
CN105270266B (zh) * 2014-07-17 2019-04-16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集成的车内后视镜组件
CN105270266A (zh) * 2014-07-17 2016-01-27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集成的车内后视镜组件
US10836316B2 (en) 2015-09-04 2020-11-17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Interior mirror base arrangement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7921910B (zh) * 2015-09-04 2021-03-02 宝马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内饰镜基座组件
CN107089196A (zh) * 2016-01-27 2017-08-25 Smr专利责任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后视装置的后视元件的调节***
CN107089196B (zh) * 2016-01-27 2021-09-28 Smr专利责任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后视装置的后视元件的调节***
CN112533795A (zh) * 2018-10-10 2021-03-19 宝马股份公司 用于保持至少一个驾驶员辅助传感器单元的保持装置以及保持装置的布置***
CN112533795B (zh) * 2018-10-10 2023-10-31 宝马股份公司 用于保持传感器单元的保持装置以及保持装置的布置***
CN109683421A (zh) * 2019-03-06 2019-04-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折射率调节方法、装置、智能窗户以及交通工具
CN109683421B (zh) * 2019-03-06 2022-09-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折射率调节方法、装置、智能窗户以及交通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09020402A1 (de) 2010-02-04
US8017896B2 (en) 2011-09-13
JP4732491B2 (ja) 2011-07-27
CN101638044B (zh) 2012-09-12
JP2010030468A (ja) 2010-02-12
US20100026035A1 (en) 2010-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38044B (zh) 车辆装备件
EP0144053B1 (en) Glare-shielding type reflector
JP5642778B2 (ja) 可変透過率光学フィルタおよびその使用
US4988140A (en) Visor with an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vanity mirror cover
WO2017053040A1 (en) Active glare suppression system
CN103370649A (zh) 具有空间协调切换的电致变色多层设备
CA2971493A1 (en) New vehicular sun visor
CN104656294B (zh) 后视镜
US20200409182A1 (en) Optical element and spectacles
CN108681133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方法和车载平视显示***
CN103909868A (zh) 车辆前视智能防眩光装置及其防眩光镜的制造方法
JP2009241812A (ja) 車両装備品
CN112339535A (zh) 一种电致变色汽车前风挡遮阳板
CN203157851U (zh) 自动防眩后视镜
CN203211203U (zh) 一种防眩后视镜
CN210062832U (zh) 一种无边框的防眩目后视镜
JP2003048429A (ja) 車両用サンバイザ
CN113928093A (zh) 带有电致变色功能的车载遮阳板化妆镜
JPS622587Y2 (zh)
CN210792757U (zh) 可调光遮阳板和汽车
US6814451B2 (en) Antiglare mirror apparatus in a vehicle compartment
CN205890709U (zh) 一种电容式触摸自动防眩目后视镜
CN113031354A (zh) 基于液晶的电控调光玻璃、控制***、控制方法及汽车
CN202186330U (zh) 车用后视镜
CN112874440A (zh) 后视镜及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12

Termination date: 2015062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