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49608B - 条状物送出容器 - Google Patents

条状物送出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49608B
CN101549608B CN2009101277716A CN200910127771A CN101549608B CN 101549608 B CN101549608 B CN 101549608B CN 2009101277716 A CN2009101277716 A CN 2009101277716A CN 200910127771 A CN200910127771 A CN 200910127771A CN 101549608 B CN101549608 B CN 1015496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sliding part
inner core
receiving portion
t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2777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49608A (zh
Inventor
野口芳男
齐藤受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tobuki an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tobuki a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tobuki a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tobuki and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49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96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496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960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4/00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 B43K24/02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for locking a single writing unit in only fully projected or retracted positions
    • B43K24/06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for locking a single writing unit in only fully projected or retracted positions operated by turn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3/00Holders or connectors for writing implements; Means for protecting the writing-points
    • B43K23/08Protecting means, e.g. caps
    • B43K23/12Protecting means, e.g. caps for p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4/00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 B43K24/02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for locking a single writing unit in only fully projected or retracted positions
    • B43K24/04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for locking a single writing unit in only fully projected or retracted positions operated by means sliding in longitudinally-slotted cas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LARTICLE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UPON; WRITING OR DRAWING AIDS; ACCESSORIE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L19/00Erasers, rubbers, or erasing devices; Holders therefor

Landscapes

  • Mechanical Pencils And Projecting And Retracting Systems Therefor, And Multi-System Writing Instruments (AREA)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条状物送出容器,在不接触条状物的情况下,将条状物的剩余部分从条状物承受台除去。条状物送出容器在一端开放的在内表面具有开放螺旋槽的筒状帽中嵌插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狭缝的内筒,将条状物承受台***内筒,将***到内筒中的条状物的端部安装到形成在条状物承受台上的承受部,内筒不能沿轴向移动而能自由旋转,条状物承受台具有通过狭缝卡合在开放螺旋槽中的突部。条状物承受台具有:第一滑动部,在一端侧形成有承受部,沿着轴向延伸形成有连通到条状物的贯通孔;第二滑动部,设置在第一滑动部的另一端侧并能够沿轴向移动;突出销,插通到贯通孔中并设置在第二滑动部上,在第二滑动部从承受部离开规定间隔的状态下,前端抵接棒状物的端部。

Description

条状物送出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旋转操作使条状橡皮、唇膏、修正棒、笔芯、荧光芯、胶棒、蜡笔类等条状物进出的条状物送出容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条状物送出容器提出有如下装置,即,在具有嵌合槽的自动铅笔的主体下部枢接有内表面具有螺旋槽的自动铅笔主体上部,并且该自动铅笔主体上部能够自由旋转,在自动铅笔上、下部中嵌插有芯管,该芯管的凸部嵌合到嵌合槽中,其中所述芯管在相向的位置上具有头部侧开放的开放狭缝,在芯管内设置有使突部卡合到螺旋槽及开放狭缝中的橡皮托,在橡皮托上嵌合有棒状橡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但是,在这样的条状物送出容器中存在如下缺陷,即,通过旋转操作主体上部,能够从头部送出棒状橡皮,但在橡皮托的突部到达并停止在螺旋槽的上端,变得不能送出橡皮,从而在橡皮无法使用时,橡皮嵌合在橡皮托中,因此极难除去橡皮托内的橡皮残留部分。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本申请人提出了如下的条状物送出容器,即,将具有头部侧开放的开放狭缝的内筒,嵌插到一端开放的在内表面具有开放螺旋槽的筒状帽(cap)中,该内筒在轴向不能移动而能自由旋转,在内筒内设置有使夹持片及突部分别卡合在开放狭缝及开放螺旋槽中的条状物承受台,由夹持片夹持条状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这种结构的条状物送出容器中,若使内筒相对筒状帽旋转或者使筒状帽相对内筒旋转,则因为条状物承受台的夹持片及突部分别卡合在内筒的开放狭缝及筒状帽的开放螺旋槽中,所以条状物承受台一边沿着开放螺旋槽一边被开放狭缝引导地沿轴向移动,被条状物承受台的夹持片夹持的条状物对应于不同的旋转方向从筒状帽的前端进出。并且,在这种条状物送出容器中,在条状物由于使用消耗而剩余一部分时,条状物承受台的夹持片能够变为从筒状帽的前端突出的状态,因此能够极容易地去除被夹持片夹持的条状物剩余部分。
专利文献1:JP实开昭57-132598号公报(第1图);
专利文献2:IP实用新型登录第2549741号(实用新型登录权利要求书,图1)。
但是,在上述的现有的条状物送出容器中存在如下缺陷,即,条状物承受台的夹持片卡合在内筒的开放狭缝中,从而该夹持片数量和大小被开放狭缝的数量和宽度尺寸限制,其设计的自由度被限制。另外,在条状物由于使用消耗而变为无法使用时,如果能够不用接触该条状物取出该条状物的剩余部分就方便了。进一步,该条状物送出容器在将具有突部的条状物承受台设置在内筒内后,将该内筒嵌插到筒状帽中,该内筒在轴向不能移动而能自由旋转,但是,在现有的条状物送出容器中,在将条状物承受台设置到内筒内时,不容易进行使突部插通到狭缝中的操作,存在其组装比较困难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条状物送出容器,该条状物送出容器在条状物因使用消耗而无法使用时,能够在不用接触该条状物的情况下将该条状物的剩余部分从条状物承受台卸下,并且比较容易组装。
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对如下条状物送出容器的改进,在一端开放的具有开放螺旋槽的筒状帽中嵌插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狭缝的内筒,将条状物承受台***内筒中,并将***到内筒中的条状物的端部安装到形成在条状物承受台上的承受部,其中,所述内筒不能沿轴向移动而能自由旋转,所述条状物承受台具有通过狭缝卡合在开放螺旋槽中的突部。
其特征结构为,条状物承受台具有:第一滑动部,在一端侧形成有承受部,沿着轴向延伸形成有连通到安装在该承受部中的所述条状物的贯通孔;第二滑动部,设置在第一滑动部的另一端侧并能够沿轴向移动,且形成有突部;突出销,设置为在第二滑动部从承受部离开规定间隔的状态下,前端抵接在安装到承受部中的条状物的端部,并且,该突出销插通在贯通孔中。
技术方案2的发明是如技术方案1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内筒的一端上形成有能够与第一滑动部抵接的凸缘部,在第一滑动部上形成有通过狭缝卡合到开放螺旋槽中的辅助突部,在筒状帽的内表面形成有空转部,所述空转部在第一滑动部抵接在凸缘部上时,解除辅助突部与开放螺旋槽的卡合。
技术方案3的发明是如技术方案2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当条状物承受台抵接在凸缘部上,并且第二滑动部靠近承受部而使突出销推出条状物时,空转部解除突部与开放螺旋槽的卡合。
技术方案4的发明是如技术方案1~3中任一项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内筒上相向形成有一对狭缝,并分别形成有从内筒的另一端侧连通到一对狭缝的切口。
技术方案5的发明是如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的发明,其特征在于,该条状物送出容器设置有:施力装置,以使第二滑动部从承受部离开的方式进行施力;分离防止装置,防止第二滑动部从承受部离开规定的间隔以上。
技术方案6的发明是如技术方案5的发明,其特征在于,施力装置具有:圆锥体,形成在第一滑动部上,并且尖端越靠近第二滑动部越细,一对相向片,立设在第二滑动部上,并且前端夹持圆锥体;一对相向片在从承受部隔开规定的间隔而分离开的第二滑动部靠近承受部时,前端由圆锥体扩开。
技术方案7的发明是如技术方案5的发明,其特征在于,施力装置是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呈螺旋状卷绕在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之间的突出销的周围。
技术方案8的发明是如技术方案1~7中任一项的发明,由六个突起构成承受部,六个突起分别具有相交呈120度的两个夹持面,六个突起使两个夹持面的顶角朝向中心并等角度地配设在同一圆周上,使得通过各自的两个夹持面形成六芒星形。
技术方案9的发明是对如下条状物送出容器的改进,在一端开放的具有开放螺旋槽的筒状帽中嵌插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狭缝的内筒,将条状物承受台***内筒中,并将***到内筒中的条状物的端部安装到形成在条状物承受台上的承受部,其中,所述内筒不能沿轴向移动而能自由旋转,所述条状物承受台具有通过狭缝卡合在开放螺旋槽中的突部。
其特征结构为:狭缝呈一对并以相向的方式形成在所述内筒上,在内筒另一端侧形成有一对切口,一对切口从内筒另一端侧分别连通到一对狭缝,并能够使内筒另一端侧扩开,以扩大狭缝的宽度。
在本发明的条状物送出容器中,具有:第一滑动部,形成有用于连通到安装在承受部中的条状物的贯通孔,第二滑动部,设置在第一滑动部上并能够在轴向移动,突出销,插通在贯通孔中,设置在第二滑动部上,因此当从承受部离开规定间隔的第二滑动部靠近承受部时,突出销推出条状物使其从承受部脱离,因此在条状物因使用而消耗变为不能使用时,通过使第二滑动部接近承受部,能够在不接触该条状物的情况下,使该条状物的剩余部分从条状物承受台中脱离。
在此,如果在内筒的一端形成能够抵接第一滑动部的凸缘部,并且在第一滑动部上形成通过狭缝卡合到开放螺旋槽中的辅助突部,则能够使第二滑动部和第一滑动部间维持在规定的间隔,能够避免在通常使用状态下,突出销推出条状物这样的问题。并且,如果在第一滑动部抵接在凸缘部上时,通过空转部解除辅助突部向开放螺旋槽的卡合,则能够在条状物因使用而被消耗变为不能使用时,仅使筒状帽或者内筒旋转这样的比较简单的操作使第二滑动部接近承受部,由此能够借助突出销推出条状物。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条状物送出容器需要在将条状物承受台***内筒中时,使突部插通到狭缝中,但是在内筒上相向地形成有一对狭缝,并且形成有从内筒另一端侧连通到一对狭缝的一对切口,因此若扩大一对切口的宽度,则该一对切口所连通的狭缝的宽度被扩大,该内筒另一端侧被扩开。因此,在使内筒另一端侧开放的状态下,能够将条状物承受台***内筒中,能够使突部比较容易的插通到狭缝中。然后,若在突部插通到狭缝中的状态下闭合该切口,则条状物承受台就不会从内筒中脱离,能够使后续的组装操作容易。然后,如果将内筒地嵌插到筒状帽中,并且该内筒不能沿轴向移动而能自由旋转,则能够通过该筒状帽防止内筒另一端侧的开放,能够避免***到内筒中的条状物承受台从该内筒脱离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条状物缩回的条状物送出容器的纵剖视图。
图2是表示该条状物突出的状态的与图1对应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突出销推出该条状物的状态的与图1对应的剖视图。
图4表示将内筒组装到筒状帽中的状态的与图1对应的剖视图。
图5是该条状物送出容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该条状物承受台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该被组装的条状物承受台的图6中A-A线剖视图。
图8是表示突出销移动了的状态的与图7对应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具有弹簧的其它条状物承受台的与图7对应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该其它条状物承受台中的突出销推出条状物的状态的与图9对应的剖视图。
图11是具有由6个突起构成的承受部的另外其它条状物承受台的分解立体图。
图12表示由该6个突起构成的承受部把持剖面呈三角形的条状物的状态的结构图。
图13表示由该6个突起构成的承受部把持剖面呈圆形的条状物的状态的结构图。
图14表示由该6个突起构成的承受部把持剖面呈方形的条状物的状态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如图1及图5所示,本发明的条状物送出容器10具有:筒状帽11,一端开放并具有开放螺旋槽11a,且剖面呈圆形;内筒12,嵌插在该筒状帽11中。该筒状帽11及内筒12分别是树脂成型的物品,在筒状帽11成型时,开放螺旋槽11a一体地形成在该筒状帽11内。在内筒12的一端形成有直径比该内筒12大的凸缘部13,在该内筒12上相向地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一对狭缝12a。并且,在内筒12的另一端侧分别形成有切口12b,该切口12b从内筒12的另一端侧的端部连通到一对狭缝12a,能够使该内筒12另一端侧如图5中虚线箭头所示那样打开。
在内筒12中能够沿轴向移动地***条状物承受台16,该条状物承受台16用于安装从一端侧***到该内筒12中的条状物14的端部。如图6详细地示出那样,本发明的条状物承受台16具有:第一滑动部17,在一端侧形成有用于安装条状物14端部的承受部17a,并沿轴向延伸地形成有连通到条状物14的贯通孔17b;第二滑动部18,设置在该第一滑动部17的另一端侧并能够沿轴向移动。第一滑动部17为能够插通到内筒12中的圆柱状的树脂成型的物品,贯通孔17b沿其轴心形成。承受部17a由一对夹持片构成,所述一对夹持片通过在第一滑动部17的一端侧上立起第一滑动部17两壁而形成,该一对夹持片17a与第一滑动部17形成为一体,能够由该一对夹持片17a夹持***到内筒12中的条状物14的端部(图1)。并且,本实施方式中的条状物14是棒状橡皮。
在第二滑动部18上设置有插通到贯通孔17b中的突出销19。如图1及图2所示,在第二滑动部18从承受部17a离开规定间隔的状态下,突出销19的前端与第一滑动部17的一端侧处于一个平面,使得前端抵接在条状物14的端部上。因此,如图3所示,当从承受部17a离开规定间隔的第二滑动部18沿轴向移动以靠近承受部17a时,插通在其贯通孔17b中的突出销19也与第二滑动部18一起移动,突出销19推出条状物14使其从承受部17a脱离。
在该条状物承受台16上设置有:施力装置21,以使第二滑动部18从承受部17a离开的方式进行施力;分离防止装置22,防止该第二滑动部18从承受部17a离开规定的间隔以上。本实施方式中的施力装置21具有:圆锥体21a,形成在第一滑动部17上,朝向第二滑动部18尖端越来越细;一对相向片21b,立设在第二滑动部18上,并且前端夹持该圆锥体21a。如图1及图2所示,该一对相向片21b在第二滑动部18从承受部17a隔开规定间隔而分离开时互相平行,如图3所示,在从承受部17a隔开规定间隔而分离开的第二滑动部18靠近该承受部17a时,一对相向片21b的前端被圆锥体21a扩开。并且,如图3所示,前端被扩开的一对相向片21b因其弹性要使扩开的前端闭合,该要闭合的力转换为从一对相向片21b前端推出圆锥体21a的力,由此,该施力装置21使第二滑动部18从承受部17a离开。
另一方面,如图6~图8所示,分离防止装置22具有:钩部22a,形成在第二滑动部18上;被卡止开口部22b,形成在第一滑动部17的侧壁上,用于在第二滑动部18从承受部17a离开规定间隔的状态下,卡止该钩部22a的前端卡止部22c。该被卡止开口部22b在轴向形成得长,以便允许前端卡止部22c从卡止状态向前方的移动。因而,允许钩部22a的前端卡止部22c从如图7所示那样卡止在被卡止开口部22b上的状态,如图8所示那样在被卡止开口部22b的内部向前方移动。由于该钩部22a与第二滑动部18一起移动,由此,从承受部17a离开规定间隔的第二滑动部18能够靠近承受部17a。
如图5所示,在条状物承受台16上形成有突部23,该突部23通过内筒12上的狭缝12a卡合到开放螺旋槽11a中。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突部23形成在第二滑动部18上,形成在第一滑动部17上的辅助突部24具有:贯通部24a,以贯通狭缝12a的方式在轴向上延伸形成;辅助卡合部24b,形成在该贯通部24a上,实际用于卡合在开放螺旋槽11a中。相邻辅助卡合部24b而形成有开放的切口部17c。
突部23具有:插通部23a,插通在切口部17c,且贯通内筒12上的狭缝12a;卡合部23b,实际用于卡合在开放螺旋槽11a中。插通部23a在***通到切口部17c中的状态下,能够与贯通部24a一起在狭缝12a内部沿轴向移动。因此,如图1及图2所示,在第二滑动部18从承受部17a离开规定间隔的状态下,突部23位于切口部17c的另一端侧,辅助突部24的辅助卡合部24b与突部23的卡合部23b的轴向距离即间距,形成为开放螺旋槽11a的轴向间距的整数倍(在图1中为两倍),使辅助卡合部24b和卡合部23b两者都卡合在开放螺旋槽11a中。并且,如图3所示,在第二滑动部18靠近承受部17a的状态,即突出销19推出条状物14的状态下,突部23移动到切口部17c的一端侧,使该卡合部23b和辅助卡合部24b接近。
内筒12嵌插在筒状帽11中,该内筒不能沿轴向移动而能自由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筒状帽11的一端内周面上形成有环状凸条11b,在与该筒状帽11内周面滑动连接的内筒12的一端外周面上形成有用于嵌合环状凸条11b的环状凹条12c。并且,如图1所示,使筒状帽11的环状凸条11b嵌合到内筒12的环状凹条12c。由此,禁止环状凸条11b从环状凹条12c中脱离,从而使内筒12在筒状帽11中不能沿轴向移动,但允许内筒12相对于筒状帽11旋转,并能够自由旋转。
如图2及图3所示,形成在内筒12一端的凸缘部13抵接第一滑动部17,以使条状物14不能再突出。该凸缘部13为环状构件,且与内筒12形成为一体,在该凸缘部13外周的一部分上形成有把持突起13a(图5),该把持突起13a用于在相对于筒状帽11进行旋转操作时易于进行把持。该把持突起13a也会防止在不使用时条状物送出容器整体发生滚动。另外,在该凸缘部13上形成有剖面呈圆形的帽的支撑部13b和包围部13c。并且,凸缘部13构成为,使构成条状物承受台16的第一滑动部17的承受部17a前端抵接在包围部13c的内侧。
在筒状帽11一端侧内表面上形成空转部11c,该空转部11c用于在第一滑动部17的承受部17a抵接凸缘部13时,解除辅助突部24的辅助卡合部24b与开放螺旋槽11a的卡合。该空转部11c形成在与筒状帽11开口端的环状凸条11b相连续的内周面上。并且,如图3所示,该空转部11c在轴向上的宽度形成为,突出销19推出条状物14而互相接近的卡合部23b和辅助卡合部24b这两者都位于空转部11c中。此外,在此,图1所示的附图标记26是保护帽26,该保护帽26螺接在凸缘部13的帽支撑部13b上,用于保护条状物14的端部。
接着,说明组装该条状物送出容器10的顺序。
首先,组装如图5所示那样的条状物承受台16。对于该组装,如图6所示,一边在第一滑动部17的贯通孔17b中***突出销19,且将突部23的插通部23a插通到切口部17c中,一边使第二滑动部18与第一滑动部17的另一端侧重合,如图6的点划线箭头所示那样,使形成在第二滑动部18上的钩部22a的前端卡止部22c卡止在形成在第一滑动部17侧壁上的被卡止开口部22b上。于是,借助分离防止装置22,能够防止第二滑动部18从承受部17a离开规定的间隔以上,能够得到两者成为一体的条状物承受台16。
接着,如图5所示,将该条状物承受台16***到内筒12中。此时,需要使突部23和辅助突部24两者插通到狭缝12a中。在此,在本发明的条状物送出容器10中,在内筒12上以相向的方式形成一对狭缝12a、12a,并形成有从内筒12的另一端侧连通到一对狭缝12a的一对切口12b、12b。因此,若将该一对切口12b的宽度扩大,则该一对切口12b所连通的部分的狭缝12a的宽度被扩大,内筒12的另一端侧被扩开。因此,在如图5中虚线箭头所示那样地使内筒12的另一端侧开放的状态下,能够使条状物承受台16***该内筒12中,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操作。
然后,通过在筒状帽11中安装内筒12,利用筒状帽11能够防止内筒12另一端部开放。如在图4中详细地所示,从筒状帽11的一端侧开放端***内筒12,并如图中箭头所示那样使筒状帽11旋转,从而一边使突部23和辅助突部24两者卡合到开放螺旋槽11a中,一边在筒状帽11中***内筒12。在此,当分别使突部23及辅助突部24两者卡合到开放螺旋槽11a中时,借助分离防止装置22防止由施力装置21引起的加载力,从而能够使第二滑动部18和承受部17a维持为规定的间隔。由此,通过仅使筒状帽11旋转这样比较简单地操作,就能够使突部23和辅助突部24两者可靠地卡合到开放螺旋槽11a中。然后,如图1~图3所示,使筒状帽11的环状凸条11b嵌合到内筒12的环状凹条12c中。由此,能够禁止环状凸条11b从环状凹条12c中脱离,内筒12不能在筒状帽11中沿轴向移动,但允许内筒12相对筒状帽11进行旋转。
将条状物14从凸缘部13的包围部13c***内筒12中,由承受部17a夹持条状物14的端部,从而将条状物14安装到条状物承受台16上。然后,使内筒12相对筒状帽11旋转,或者使筒状帽11相对内筒12旋转,使条状物承受台16移动到内筒12的另一端侧,使条状物14缩回内筒12内。
在这样构成的条状物送出容器10中,将保护帽26从帽支撑部13b取下,当使内筒12相对筒状帽11进行旋转或者使筒状帽11相对内筒12进行旋转时,由于条状物承受台16的突部23和辅助突部24分别卡合在内筒12的狭缝12a和筒状帽11的开放螺旋槽11a中,所以条状物承受台16一边沿着开放螺旋槽11a一边被狭缝12a引导地沿轴向移动,如图2所示,被夹持安装在条状物承受台16的承受部17a上的条状物14即棒状橡皮对应于不同的旋转方向,从筒状帽11的一端进出。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作为条状物14的棒状橡皮因使用而被消耗,条状物承受台16抵接在凸缘部13上,从而处于不能够使条状物14再突出的状态。在此,形成在条状物承受台16的第一滑动部17上的承受部17a最先抵接该凸缘部13。在该状态下,禁止第一滑动部17再向轴向移动,但是由于形成在第一滑动部17上的辅助突部24的辅助卡合部24b位于空转部11c,因此允许内筒12相对筒状帽11进行旋转或者筒状帽11相对内筒12进行旋转。
若从第一滑动部17抵接在凸缘部13上的图2所示的状态起,继续使内筒12相对筒状帽11进行旋转或者使筒状帽11相对内筒12进行旋转,则因为形成在第二滑动部18上的突部23还卡合在开放螺旋槽11a内,所以第二滑动部18与突部23一起一边沿着开放螺旋槽11a一边被狭缝12a引导地沿轴向移动,以靠近承受部17a。于是,形成在第二滑动部18上的突出销19也与该第二滑动部18一起移动,如图3所示,推出条状物14并使其从承受部17a脱离。由此,在条状物14因使用而被消耗导致无法使用时,能够在不接触该条状物14地情况下就将该条状物14的剩余部分从条状物承受台16上除去。
另外,在第一滑动部17抵接在凸缘部13上,并且第二滑动部18靠近承受部17a而使突出销19推出条状物14的状态下,由于空转部11c的存在,也解除突部23的卡合部23b与开放螺旋槽11a的卡合,因此允许筒状帽11或者内筒12的旋转,能够消除限制其旋转时产生的负荷。然后,若从突出销19推出条状物14的状态起,使筒状帽11或者内筒12向反方向旋转,即向使条状物14缩回的方向旋转,则由于施力装置21要使第二滑动部18从承受部17a离开,所以形成在第二滑动部18上的突部23从空转部11c迅速地移动到开放螺旋槽11a中。因此,能够有效地避免突部23及辅助突部24残留在空转部11c中的情况。
另外,作为条状物14的棒状橡皮全长被内筒12包围,因此在使用时不会产生晃动,不会断裂,而且,当然能够作为条状物送出容器10单独使用,也能连接到未图示的笔具上使用。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包括圆锥体21a和一对对向片21b的施力装置21,但图9及图10所示,施力装置21也可以是螺旋弹簧31,该螺旋弹簧31呈螺旋状卷绕在第一滑动部17和第二滑动部18之间的突出销19周围。在该施力装置中,借助螺旋弹簧31要伸长的力以使第二滑动部18从承受部17a离开的方式施力,由于螺旋弹簧31卷绕在突出销19周围,所以能够容易地将其组装。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承受部17a由一对夹持片形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如图11~图14所示,也可以由分别具有相交呈120度的两个夹持面的六个突起32构成承受部。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六个突起32使两个夹持面的顶角朝向中心并等角度地配置在同一圆周上,以通过各自的两个夹持面形成六芒星形。在这样的承受部中,能够通过单一的条状物承受台16夹持或者把持多种剖面形状的条状物14,能够使部件种类减少,减轻管理负担。在这里,在图12中表示六个突起32从周围把持剖面呈三角形的条状物14的情况,在图13中表示六个突起32从周围把持圆形的条状物14的情况,在图14中表示六个突起32从周围把持方形的条状物14的情况。
进一步地,只要能够将内筒12不能沿轴向移动而能自由旋转地嵌***筒状帽11中,也可以在筒状帽11一端的内周面上形成环状凹条,在内筒12的一端侧外周上形成嵌入该环状凹条的环状凸条,也可以仅筒状帽11和内筒12中的一个上形成环状凹条或者凸条,在另一个上形成至少在一个与环状部对应的凸部或者凹部。

Claims (8)

1.一种条状物送出容器,在一端开放的具有开放螺旋槽的筒状帽中嵌插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狭缝的内筒,将条状物承受台***所述内筒中,并将***到所述内筒中的条状物的端部安装到形成在所述条状物承受台上的承受部,其中,所述内筒不能沿轴向移动而能自由旋转,所述条状物承受台具有通过所述狭缝卡合在所述开放螺旋槽中的突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条状物承受台具有:
第一滑动部,在一端侧形成有所述承受部,沿着轴向延伸形成有连通到所述条状物的贯通孔;
第二滑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部的另一端侧并能够沿轴向移动,且形成有所述突部;
突出销,设置为在所述第二滑动部从所述承受部离开规定的间隔的状态下,前端抵接在安装到所述承受部中的所述条状物的端部上,并且,该突出销插通在所述贯通孔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状物送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内筒的一端上形成有能够与第一滑动部抵接的凸缘部,在所述第一滑动部上形成有通过狭缝卡合到开放螺旋槽中的辅助突部,在筒状帽的内表面上形成有空转部,所述空转部在所述第一滑动部抵接在所述凸缘部上时,解除所述辅助突部与所述开放螺旋槽的卡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条状物送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当第一滑动部抵接在凸缘部上,并且第二滑动部接近承受部而使突出销推出条状物时,空转部解除突部与开放螺旋槽的卡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状物送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内筒上相向形成有一对狭缝,并分别形成有从内筒的另一端侧连通到所述一对狭缝的切口。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条状物送出容器,其特征在于,该条状物送出容器设置有:施力装置,以使第二滑动部从承受部离开的方式进行施力;分离防止装置,防止所述第二滑动部从所述承受部离开规定的间隔以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条状物送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施力装置具有:
圆锥体,形成在第一滑动部上,并且尖端越靠近第二滑动部越细,
一对相向片,立设在所述第二滑动部上,并且前端夹持所述圆锥体;
所述一对相向片在从承受部隔开规定的间隔而分离开的所述第二滑动部靠近所述承受部时,前端由所述圆锥体扩开。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条状物送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施力装置是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呈螺旋状卷绕在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之间的突出销的周围。
8.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条状物送出容器,其特征在于,
由六个突起构成承受部,所述六个突起分别具有相交呈120度的两个夹持面,所述六个突起使所述两个夹持面的顶角朝向中心并等角度地配设在同一圆周上,使得通过各自的所述两个夹持面形成六芒星形。
CN2009101277716A 2008-03-25 2009-03-25 条状物送出容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496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78975 2008-03-25
JP2008-078975 2008-03-25
JP2008078975A JP5137650B2 (ja) 2008-03-25 2008-03-25 棒状物繰り出し容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49608A CN101549608A (zh) 2009-10-07
CN101549608B true CN101549608B (zh) 2013-04-17

Family

ID=41154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2777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49608B (zh) 2008-03-25 2009-03-25 条状物送出容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137650B2 (zh)
KR (1) KR101540478B1 (zh)
CN (1) CN1015496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2490A (zh) * 2010-10-13 2012-05-09 赖元东 环保美瓶子
GB201306560D0 (en) * 2013-04-11 2013-05-22 Woolman Daniel Lint removing device
CN103754019B (zh) * 2013-12-25 2015-12-30 宁波江北瑞臣工艺品设计有限公司 防止儿童开启的安全笔
CN105415947B (zh) * 2014-10-30 2017-01-18 亳州学院 一种带有粉尘收集器的黑板擦
CN106313947B (zh) * 2016-08-29 2017-11-14 彭展忠 带有加湿装置的环保无尘教具
CN106218272B (zh) * 2016-08-29 2017-12-22 彭展忠 教学用收尘装置
CN109228737A (zh) * 2018-09-11 2019-01-18 安徽潜源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教学用粉笔夹
CN109177611A (zh) * 2018-09-18 2019-01-11 徐州东宁胶业有限公司 一种带写字笔的固体胶棒
JP7511527B2 (ja) 2021-05-31 2024-07-05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繰出容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212078U (zh) * 1987-08-19 1988-06-08 罗锡朋 粉笔笔套
CN2115897U (zh) * 1992-01-02 1992-09-16 株式会社寿 旋转式笔具
CN1701969A (zh) * 2004-05-25 2005-11-30 株式会社寿 复合书写用具
CN200976929Y (zh) * 2006-07-01 2007-11-21 朱升尧 一种螺旋唇膏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40978Y2 (ja) * 1991-12-27 1997-07-09 株式会社壽 棒状物繰出し装置
JP2607654Y2 (ja) * 1993-12-28 2002-03-04 株式会社壽 棒状物繰り出し具
JPH0825878A (ja) * 1994-07-20 1996-01-30 Kotobuki:Kk 棒状物繰り出し具
JPH0995087A (ja) * 1995-09-28 1997-04-08 Kotobuki:Kk 棒状物回転繰り出し具
JP2001270284A (ja) * 2000-03-27 2001-10-02 Pilot Precision Co Ltd 棒状部材繰出装置
JP2008173912A (ja) * 2007-01-22 2008-07-31 Pilot Corporation ノック式筆記具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212078U (zh) * 1987-08-19 1988-06-08 罗锡朋 粉笔笔套
CN2115897U (zh) * 1992-01-02 1992-09-16 株式会社寿 旋转式笔具
CN1701969A (zh) * 2004-05-25 2005-11-30 株式会社寿 复合书写用具
CN200976929Y (zh) * 2006-07-01 2007-11-21 朱升尧 一种螺旋唇膏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90102643A (ko) 2009-09-30
JP2009233862A (ja) 2009-10-15
CN101549608A (zh) 2009-10-07
JP5137650B2 (ja) 2013-02-06
KR101540478B1 (ko) 2015-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49608B (zh) 条状物送出容器
CN102365178B (zh) 具有可缩回的夹子的书写工具
US20090145865A1 (en) Tool storage rack
CN104244788A (zh) 供给***
EP2327564B1 (en) Knock type writing instrument
JP2008264956A (ja) カッター取付具
CN102933130A (zh) 用于吸收性棉纸或无纺材料卷的分配器
CN203650379U (zh) 螺丝刀
CN201626222U (zh) 一种可旋转笔筒
CN201409387Y (zh) 快速扳倒式摇臂机构
US20150273932A1 (en) Retractable Writing Instrument
CN204897371U (zh) 一种分配器
CN206349533U (zh) 一种sim卡座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3423224U (zh) 电池组件及电子烟
CN202271340U (zh) 拆轴销钳
CN102029834A (zh) 一种签字笔的笔套
CN208637734U (zh) 新型水利枢纽用电气安全插排
CN202919321U (zh) 伸缩式卷发器
CN201573402U (zh) 一种笔
CN202094437U (zh) 可自动双向收线和调速的收线盒
KR200407223Y1 (ko) 구름 방지장치와 자석을 구비한 실패
CN103350591A (zh) 组合铅笔
JP4690172B2 (ja) 筆記具用嵌合構造
CN203818818U (zh) 一种防止小孩开启的安全笔
CN216733647U (zh) 一种自锁式圆珠笔笔杆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7

Termination date: 2017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