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40818B - 加工干酪类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加工干酪类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40818B
CN101340818B CN2006800484677A CN200680048467A CN101340818B CN 101340818 B CN101340818 B CN 101340818B CN 2006800484677 A CN2006800484677 A CN 2006800484677A CN 200680048467 A CN200680048467 A CN 200680048467A CN 101340818 B CN101340818 B CN 1013408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ctic acid
cheese
acid bacteria
raw material
afore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484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40818A (zh
Inventor
室谷尚志
相泽茂
松尾光郎
神谷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ji Co Ltd
Meiji Dairi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eij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ji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j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40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08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408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081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19/00Cheese; Cheese preparations; Making thereof
    • A23C19/06Treating cheese curd after whey separation; Products obtained thereby
    • A23C19/068Particular types of cheese
    • A23C19/08Process cheese preparations; Making thereof, e.g. melting, emulsifying, sterilizing
    • A23C19/084Treating the curd, or adding substances thereto, after mel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19/00Cheese; Cheese preparations; Making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19/00Cheese; Cheese preparations; Making thereof
    • A23C19/06Treating cheese curd after whey separation; Products obtained thereby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19/00Cheese; Cheese preparations; Making thereof
    • A23C19/06Treating cheese curd after whey separation; Products obtained thereby
    • A23C19/061Addition of, or treatment with, microorganisms
    • A23C19/062Addition of, or treatment with, microorganisms using only lactic acid bacteria, e.g. pediococcus, leconostoc or bifidus sp.,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Treatment with non-specified acidifying bacterial cultu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19/00Cheese; Cheese preparations; Making thereof
    • A23C19/06Treating cheese curd after whey separation; Products obtained thereby
    • A23C19/068Particular types of cheese
    • A23C19/08Process cheese preparations; Making thereof, e.g. melting, emulsifying, steriliz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Dairy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加工干酪类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加工干酪类为可以通过具有加热熔融工序适应于多种包装形态,且保持原有的特性,其中存活对健康有益的乳酸菌。加工干酪类的制备中所使用的干酪原料在加热熔融后添加的乳酸菌作为活菌存在的加工干酪类。加工干酪类的制备方法,具有:进行用于制备加工干酪类的干酪原料的加热熔融的第1工序,和在加热熔融后的前述干酪原料中添加乳酸菌的第2工序。

Description

加工干酪类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预期具有整肠作用等对健康有益的加工干酪类及其制备方法。具体而言,涉及乳酸菌的活菌残留在制品中的加工干酪类及其制备方法,更详细的是,涉及以在用于制备加工干酪类的干酪原料的加热熔融工序后添加的乳酸菌作为活菌存在的加工干酪类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加工干酪类,在日本的“乳等省令”中被定义为粉碎天然干酪,加热熔融,进行乳化的产物。
其中,作为可以使用的熔盐,一般可以使用磷酸盐、柠檬酸盐、酒石酸盐等。还有,用于乳化的加热熔融,在80℃~90℃下进行。
本发明中的加工干酪类,除了前述定义的加工的干酪之外,还包括像通过组合植物性油脂和淀粉等其它食品,再进行加热熔融的干酪食品或干酪替代品、干酪蛋糕等干酪甜点这样的,以天然干酪作为主要原料,一般在冷藏下具有固性的固体状的干酪样食品。
还有,前述天然干酪在日本的“乳等省令”中可以说按如下方式定义。
(1)用乳酸菌发酵奶、酪乳(称为制备黄油时产生的脂肪粒之外的部分,以下相同)或奶油,或从可以在奶、酪乳或奶油中添加酶而得的凝乳中除去乳清,形成固状,使之熟成形成的制品。
(2)前述(1)中提到的之外,以奶、酪乳或奶油作为原料,使用包括凝固作用在内的制备技术制备的,且与前述(1)提到的具有相同的化学、物理和感觉特性的制品。
作为加工干酪类,其制备工序中,如上所述,由于包括加热溶融工程,因此原料的天然干酪中存活的乳酸菌除去芽孢,在该加热溶融工序中死亡。
因此,对于乳酸菌作为活菌残存于加工干酪类,以往从未有提案。
与之相对,新鲜干酪(未熟成的干酪)中,一般有这样的印象,即:乳酸菌存活。事实上,代表性的新鲜干酪Quark的情况是,在原产国德国,由于没有加热杀菌,因此乳酸菌以存活的状态流通。
但是,在日本,除了一部分销售公司的制品之外,其它制品与不添加熔盐和其它食品的加工干酪类在制法上存在差异,但即使是新鲜干酪,也大多是与加工类干酪同样经加热杀菌处理的制品化的产品。
此外,即使世界上来看,也存在像Quark之外具代表性的作为新鲜干酪的奶油干酪这样的,起始乳酸菌经杀菌后再填充包装的制品化的产品。即使是以前的Quark的情况,包括在日本国内,许多制品也是在杀菌后流通的。
因此,如果说只限于日本国内的话,乳酸菌所呈现的健康机能的程度,可以说与加工干酪类、新鲜干酪基本等同。
针对这种现状,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通过在加工新鲜干酪的制备中,对含有起始乳酸菌的凝乳(curd)杀菌后,添加乳酸菌的冷冻菌体和/或冷冻干燥菌体而获得的乳酸菌最终在制品中长期存活,酸味并不增加的新鲜干酪及其制备方法。
该制备方法,可以提出例如,Quark的情况是,使原本Quark所具有的乳酸菌的活菌所显示的健康机能复活,进而提供保存期长的制品的方法。
另一方面,本申请申请人,首先,通过在与新鲜干酪不同的原本不包含活菌的状态的加工干酪类中以维持干酪的流动性的状态添加乳酸菌,提出了不仅是加工干酪类,且制品中乳酸菌长期存活的加工干酪类及其制备方法。
本申请申请人先前提出的方案是2004年6月14日向日本特许厅提出申请的,作为本申请优先权主张基础的日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优先权日)即2005年12月21日之后的2005年12月22日由日本特许厅公开(特开2005-348697)(专利文献2)。以下,在本说明书中,存在将由本申请申请人提出的先前的方案称为“在先申请”的情况。
该在先申请中记录了加工干酪类所示的pH在5以上的,添加的乳酸菌的存活性尤为优异。
加工干酪类的代表性制备方法,是通过前述的加热溶融工序,在形成具有流动性的状态后成形的方法。该成形工序,一般是将具有前述流动性的状态的制品填充于约65℃以上高温的原样、成形的包装材料或容器中,包装,再冷却。
还有,还有像糖果类干酪甜点(干酪蛋糕)等这样的,加热溶融后连续冷却,成形后包装形成制品的加工干酪类。
也就是说,与新鲜干酪不同的加工干酪类,在加热溶融后,通过高温保持流动性,可以对应于多种包装形态,这是一种很大的优点。
其结果是,加工干酪类可对应于与薄片干酪、分份干酪(portioncheese)等使用时的方便性相关的包装形态。
还没有对于利用该加工干酪类的特征即可对应于多种包装形态的填充适应性,且使乳酸菌存活的技术进行研究的案例。
由本申请申请人提出的前述的在先申请,是使在加工干酪类中,活菌所显示的乳酸菌的健康机能具体实现的最早的技术。
还有,作为混合奶原料和副原料,加热杀菌,冷却后,添加乳酸菌的例子,有专利文献3。
但是,由专利文献3获得的制品是在填充于容器中之后进行乳酸发酵。因此,不具有本申请发明所具有的可对应于多种包装形态的商品性。还有,该发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抑制由奶蛋白质的酸引起凝固的发生,提供味道良好的雪藏(no-bake)干酪蛋糕型点心,这与本申请不同。
可是,加工干酪类在干酪市场中具有与天然干酪几乎等量的需要,可预料今后的稳定需求。
由于使乳酸菌在该加工干酪中存活,赋予乳酸菌的活菌所呈现的新的机能,因此认为可以开拓迄今为止所没有的全新市场。本发明扩大了该市场开拓的幅度。
前述的乳酸菌所呈现的机能主要由发酵奶承担,表示乳酸菌的健康机能的特定保健用食品基本是发酵乳的制品形态的。
如果可以利用乳酸菌的活菌所具有的机能,将乳酸菌的机能扩展到发酵奶之外的天然干酪等的加工干酪类,就不需要连续只吃发酵奶,因此,从嗜好性方面出发可以认为是好的。
总之,通过制成多种商品形态,就可以以多人作为对象,并且,使摄取口味和口感(物性)上不会产生厌倦,赋予健康的乳酸菌存活的食品成为可能。
专利文献1:特开2001-275564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5-348697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5-1519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果在加工干酪类中,与原材料一起,在制备工序开始就添加乳酸菌,乳酸菌在加热溶融工序中就发生热死亡。另一方面,如果将加工干酪类冷却到乳酸菌不会热死亡的温度,例如30℃,然后添加乳酸菌,干酪自身没有流动性,填充·包装也就变得困难了。即,发挥不了可对应于多种包装形态的加工干酪类的特征。
本发明,旨在通过对于迄今为止处于两难的上述制备工序,找到技术的解决对策,提供附加价值高的加工干酪类及其制备方法。
可是,前述新鲜干酪的pH低是特征之一(pH4.5~5.0)。还有,这些以新鲜干酪作为主原料的干酪蛋糕等新鲜干酪加工品(加工干酪类)正在流通的多数为利用酸味,pH低的。
因此,在先申请中公开的制品的pH在5以上的制品,其乳酸菌的存活性优异这种观点存在的问题是:没有针对多种新鲜干酪加工品的最佳条件。
本发明旨在提供由于具有加热溶融工序,可以对应于多种包装形态的加工干酪类,和维持其原有特性且赋予健康的乳酸菌存活的加工干酪类及其制备方法。
还有,目的还在于提供即使这种加工干酪类所呈现的pH范围在高低的大范围的情况下,该范围中乳酸菌也长期存活的加工干酪类及其制备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申请的发明人鉴于上述课题,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其结果,发现了通过在加工干酪类的加热溶融工序后,根据需要适当地连续降低干酪类的产品温度,以维持干酪类的流动性的状态接种乳酸菌,使之成形,使制品中的乳酸菌存活的方法。
即,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申请提出的权利要求1涉及的发明是:以在用于制备加工干酪类的干酪原料的加热溶融工序后添加的乳酸菌作为活菌存在的加工干酪类。
还有,权利要求2涉及的发明是: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加工干酪类,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加热溶融工序后冷却到预定温度,再将前述乳酸菌添加到具有流动性的状态的前述干酪原料中。
权利要求3涉及的发明是:权利要求1或2中记载的加工干酪类,其特征在于添加的前述乳酸菌以混入于前述干酪原料中的状态,或与前述干酪原料分离的状态存在。
权利要求4涉及的发明是:加工干酪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进行用于制备加工干酪类的干酪原料的加热溶融的第1工序和在加热溶融后的前述干酪原料中添加乳酸菌的第2工序。
权利要求5涉及的发明是:权利要求4中记载的加工干酪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第1工序和第2工序之间还设有将加热溶融后的前述干酪原料冷却到维持流动性的预定的温度的冷却工序。
权利要求6涉及的发明是:权利要求4或5中记载的加工干酪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第2工序中的乳酸菌的添加通过在线混合进行。
还有,权利要求7涉及的发明是:权利要求4~6任一项中记载的加工干酪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第2工序后,使添加了乳酸菌的前述干酪原料成形成预定的形态。
其中,前述内容中,所谓干酪原料包括在制备加工干酪类中使用的主原料的天然干酪和加热溶融前添加的磷酸盐、柠檬酸盐、酒石酸盐等熔盐,此外,还包括制备干酪食品、干酪替代品、干酪蛋糕等干酪甜点等时可以使用的植物性油脂和淀粉等其它食品。
还有,从产品的口味和口感(物性)的观点出发,期望的是本申请的加工干酪类(制品)中含有25%以上的天然干酪。
还有,在前述内容中,乳酸菌如果是活菌则没有特别的限定。但是,最终制品的加工干酪类作为商品是可有效活化乳酸菌的机能的加工干酪类。从长期保存的观点考虑,期望的是含有10000cfu/g以上的活菌的乳酸菌。
如果是这种乳酸菌,前述本发明中的乳酸菌包括所有产生大量乳酸的菌,也包括双歧杆菌等。
具体而言,作为前述的本发明中的乳酸菌,可以列举属于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属,乳球菌(Lactococcus)属,链球菌(Streptococcus)属,明串珠菌(Leuconostoc)属,丙酸菌属(Propionibacterium)属,双岐杆菌(Bifidobacterium)属的菌。
更具体的是,作为前述本发明中的乳酸菌,可以列举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eciesbulgaricus)、德氏乳杆菌乳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subspecies lactis)、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瑞士乳杆菌jugurti亚种(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subspeciesjugurti)、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卷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rispatus)、食淀粉乳杆菌(Lactobacillusamylovorus)、鸡乳杆菌(Lactobacillus gallinarum)、加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约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johnsonii)、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亚种(Lactobacillus casei subspecies rhamnosus)、乳球乳酸菌乳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ecies lactis)、乳球乳酸菌乳脂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ecies cremoris)、Lactococcusdiacetilactis、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乳脂明串珠菌(Leuconostoc cremoris)、乳明串珠菌(Leuconostoclactis)、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subspecies mesenteroides)、肠膜明串珠菌葡聚糖亚种(Leuconostocmesenteroides subspecies dextranicum)、类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paramesenteroides)、舍氏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sherman)、双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bifidum)、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reve)、婴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infantis)、青春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等。
进而,在前述内容中,在干酪原料的加热溶融工序后添加的乳酸菌的形态中,除了作为乳酸菌培养物的乳酸菌发酵剂之外,还包括在天然干酪、酸奶等乳酸菌存活的发酵食品的状态添加。
发明的效果
如果按照本发明,可以提供由于具有加热溶融工序而可以对应于多种包装形态的加工干酪类,和维持其原有特性且给予健康的乳酸菌存活的加工干酪类及其制备方法。
还有,如果按照本发明,可以提供即使这种加工干酪类所呈现的pH的范围在高低的大范围的情况下,该范围中乳酸菌也长期存活的加工干酪类及其制备方法。
还有,还提供了在干酪中混入了乳酸菌的状态的加工干酪类,以及乳酸菌和干酪分离成多层状态的加工干酪类。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加工干酪类的pH与添加的乳酸菌(菌种:加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的活菌数的关系(温度10℃时的保存菌数)的图。
图2(a)是对于加热溶融后的干酪原料的混合试验的模式结构图,(b)是该混合试验中使用的各混合机的试验结果一览图。
图3是对本发明的加工干酪类的制备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的概要工序图。
符号说明
11    包装材料(铝壳)
12    干酪原料
13    乳酸菌液
14    加热溶融工序
15    杀菌工序
16    填充工序
17    添加工序
18    密封工序
19    冷却工序
20    外包装
21    急冷工序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发明人反复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其结果发现,通过在加工干酪类中加热溶融工序后,根据需要,适当地连续降低干酪的产品温度,以维持干酪类的流动性的状态接种乳酸菌,使其成形,使制品中的乳酸菌存活的方法。
本发明的加工干酪类是以在用于制备加工干酪类的干酪原料的加热溶融工序后添加的乳酸菌作为活菌存在的加工干酪类(权利要求1)。
这是由具有进行用于制备加工干酪类的干酪原料的加工溶融的第1工序和在加热溶融后的前述干酪原料中添加乳酸菌的第2工序的加工干酪类的制备方法(权利要求4)制备的。
乳酸菌相对于其中的加热溶融后的干酪原料的添加,可以采用例如通过在线进行的比例混合等接种维持无菌状态的乳酸菌的方法。
如前所述,在制备加工干酪的工序中,经加热溶融工序,使干酪原料中所含的乳酸菌死亡。但是,经过加热溶融工序后,添加乳酸菌(再接种),可以使乳酸菌在最终制备的加工干酪类中存活。
在本发明中,加热溶融工序后,选择调整添加乳酸菌时的添加温度、添加后的温度经历、经过时间十分重要。这是因为要调控使在添加(再接种)的乳酸菌的存活与加热溶融工序后的干酪原料具有的流动性之间两立。
即,本发明是:在前述本发明的加工干酪类中,在前述加热溶融工序后冷却到预定温度,再将前述乳酸菌添加到具有流动性的状态的前述干酪原料中(权利要求2)。
还有,前述本发明的加工干酪类的制备方法中,在前述第1工序和第2工序之间还设有将加热溶融后的前述干酪原料冷却到维持流动性的预定温度的冷却工序(权利要求5)。
加热溶融工序后的乳酸菌的添加(再接种)在预定的温度范围进行,而且优选的是添加后的温度变化能使乳酸菌可以存活。还有,其中还需要考虑维持加工干酪类的流动性。
加热溶融工序中溶融的干酪原料冷却到某一特定温度时,在该温度,为了维持原来的粘度或硬度,需要保持一定的时间,即经过一段时间。因此,加热溶融工序后,通过某种程度的急速冷却,可以在其冷却后的温度以比原来的粘度更低,或比原来的硬度更软的物性,维持一定时间、干酪原料。即,其中,可以维持预定时间、干酪原料的流动性。
这是本发明的要点之一。为了使维持乳酸菌难以热死亡的添加(再接种)温度和流动性的填充适应性两立,利用上述温度和物性的时间滞后。
本发明中,以表现乳酸菌的耐热性的D值作为指标,适当设定乳酸菌的添加温度、添加后的温度经历、经过时间。由此,使添加的乳酸菌不因加热而死亡(热死亡),使之确实存活,并且可以有效维持干酪原料的流动性。由此,可以维持可以对应于多种包装形态的加工干酪类的特性,提供多种形状、形态的加工干酪类、多种包装形态的加工干酪类。
还有,在前述内容中,所谓D值是指某一温度时菌数减少1位数需要保持的时间。
本发明的加工干酪类及其制备方法中,如果将添加乳酸菌时的温度设定为活菌数没有急剧减少的条件则不成为问题,但作为乳酸菌添加后,直至作为制品冷藏保藏的温度经过条件,优选的是,以使乳酸菌的活菌数减少至5位数的热经历以下的状态,添加乳酸菌。
具体的添加温度、添加后的温度变化、经历时间的选择等也取决于乳酸菌的菌种或菌株。
在加工干酪类的制备方法中,如果着眼于原材料的溶融工序后的填充方法,则有(1)以高温(65~90℃左右)状态填充的热封装(hotpack)方式(分份(portion)、单个包装薄片,纸盒等)和(2)一边冷却到低温(15~35℃左右)一边成形后,再进行冷却包装的方式(糖果包装干酪、一片叠一片等)。
在加热溶融后的干酪原料中添加乳酸菌使之存活时,考虑存活的菌数,成形性或填充时的流动性,必须适当选择添加温度、添加后的温度经历和经过时间。
如果考虑乳酸菌的耐热性,则认为适用上述(2)的方式是有利的。
由于具备冷却工序,可以在例如45℃作为乳酸菌不死亡的温度,进行乳酸菌的添加。
另一方面,上述(1)的热封装方式中,考虑添加乳酸菌之后到填充,急速冷却的保持时间,需要降低添加时的温度。
尽管也取决于菌种或菌株,但是例如,单个包装薄片干酪的情况,如果从用在线添加开始直到在温度5℃的冷水中冷却到10℃需要10秒,乳酸菌的添加优选的是在约65℃以下进行,此时,活菌数的减少为约1位数。
同样,6P包装时,如果从添加开始到在急速冷冻库中冷却到30℃需要30分钟,乳酸菌的添加,优选的是在约55℃以下进行,此时,活菌数的减少为约1位数。
从这些方面考虑,添加乳酸菌时的加热溶融后的干酪原料的温度优选的是65℃以下。
还有,以制备后的加工干酪类中均匀混合乳酸菌作为目的,在加热溶融后的干酪原料中一边搅拌一边混合乃至混捏乳酸菌时,加热溶融后的干酪原料的温度是在65℃以下,优选的是在可以进行乳酸菌的搅拌、混捏的温度范围。
此时,更优选的是60℃以上的保持时间相当于30秒以下的热经历。
还有,加工干酪类作为制品冷藏保存的温度优选的是10℃以下。
前述内容中,为了将干酪原料的产品温度从加热溶融温度降低到可以添加乳酸菌的适当温度,可以使用拨取式的刮板式热交换器(Thermocylinder)或热交换型的静态混合器等热交换器。
在加热溶融后的干酪原料中添加乳酸菌后,在冷藏保存中乳酸菌的消长是当然的,但也十分重要。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各种干酪原料中添加多种乳酸菌实施保存试验,测定该乳酸菌的消长,其结果发现,如果用由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本发明的加工干酪类,即使不对特殊的菌体进行加工,活菌数也只减少不产生实用上存在问题的范围的程度。
在先申请中,作为该条件记载了加工干酪类的pH在5.0以上十分重要。
然而,对由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本发明的加工干酪类不断进行研究,其结果清楚表明:即使保存试验后的乳酸菌的存活数减少到当初添加乳酸菌数的1/100左右时,通过增加当初乳酸菌量等,也可以充分评价为乳酸菌的活菌存活的加工干酪类。
基于此结果,对可以使用的加工干酪类的pH进行评价,其结果可以确认本发明的加工干酪类即使pH不足5,也可以维持乳酸菌的活菌数。
即,如果根据本发明,则可以提供pH不到5的具有可以形成多种包装形态的成型性的含有乳酸菌活菌的加工干酪类。
本发明的加工干酪类,由于可以通过当初添加的乳酸菌的活菌数控制最终发挥的功能,保存中的乳酸菌的活菌数稍有减少,这并不是问题。
但是,作为目标,优选的是10℃下保存3个月左右后,添加的乳酸菌的1/100左右以上的活菌残留,这意味着制品品质稳定化,10℃下保存4个月左右后,如果满足前述程度则可以说更为优选。
如前述内容所述,加工干酪类,尤其是干酪替代品,根据其嗜好性,以奶油干酪等作为主原料的,酸味有效,口味清爽的商品,很有人气,这些商品的pH一般在pH4.0~5.0。
对前述的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本发明的加工干酪类,进行了与乳酸菌的存活性相关的研究,如图1所示,制品的pH即使为不足5.0的低pH,可以以良好的再现性确认:保存温度为10℃保存约4个月后,维持添加时的1/100的活菌数,获得了可以作为制品充分供应的显示出乳酸菌的存活性的加工干酪类。
即,由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本发明的加工干酪类,即使pH不足5.0,乳酸菌也存活,pH不限于5以上的情况,pH不足5的干酪替代品等的加工干酪类所呈现的pH即使在4.0~5.0的范围,乳酸菌也可以无障碍地存活。
在前述的本发明的加工干酪类中,添加的前述乳酸菌以混入前述干酪原料中的状态或与前述干酪原料分离的状态存在(权利要求3)。
即,对于维持加热溶融后的流动性状态的干酪原料,通过添加液状的乳酸菌,可以提供乳酸菌混合(例如,浸透)于干酪中的状态的加工干酪类。
还有,用水等适度稀释乳酸菌,然后添加凝胶化剂(稳定剂)等,通过将其添加到维持加热溶融后的流动性状态的干酪原料中,可以提供冷却、固定后,干酪的部分与乳酸菌部分分离的状态的加工干酪类。
在前述的本发明的加工干酪类的制备方法中,前述第2工序中乳酸菌的添加可以通过在线混合进行(权利要求6)。
作为这种在线混合中使用的混合机,例如,可以使用动力混合机、振动混合机等。
用铁分散液作为代替乳酸菌的模拟液进行用这些混合机进行的均匀混合化的试验。
图2(a)是该混合试验的模式结构图,同图(b)是混合试验中使用的各混合机的试验结果的一览图。
如图2(a)所示,将溶融了的干酪原料冷却到乳酸菌(Probiotics,前生命期)不死亡的温度的40~50℃,用干酪送液用泵31送出,混合机32中由泵(单泵)33送液。
该干酪原料中,由铁分散液送液用泵35送出(添加)铁(SunActive Fe-M)分散液,混合机32中由相同的泵(单泵)33送液。
还有,铁分散液送液用泵35和泵(单泵)33之间还可设有测量铁分散液流量的流量计36。
此时,将铁分散液相对于干酪原料的混合(添加)比率设定为100分之一(1%)。还有,作为混合机32,分别使用动力混合机32a和振动混合机32b,这样添加的铁分散液均匀地混合到干酪中。还有,通过该实验对泵的定量送液性和混合机的均匀混合性,研究了适应性。
该试验中,使用铁分散液代替乳酸菌的悬浮液作为模拟液,通过测定其中制品的铁含量,可以定量制品中乳酸菌是否均匀混合。
具体而言,铁分散液中,使用了Sun Active Fe-M(太阳化学社制)。实际上,在干酪原料中添加乳酸菌时,使用活菌数为1011(10的11次方)cfu/ml的乳酸菌的悬浮液。将该乳酸菌的悬浮液10ml与干酪原料1kg定量混合,制品的活菌数为109(10的9次方)cfu/g。
动力混合机32a使用时,混合机32(动力混合机32a)的入口压力为0MPa,干酪的流量的测定值为1.26kg/min,铁分散液(添加物)的流量的测定值为12.8~13.0g/min。
铁分散液相对于干酪原料的混合比率的实测值为1.02%,制品的出口温度为45.1℃,粘度为100000mPa·s。
动力混合机32a使用时,形成目的添加比率。此时,入口压力为0,压力几乎没有损失,制品的出口粘度低,可以平稳地送液。
使用振动混合机32b时,混合机(振动混合机32b)的入口压力为0.65~0.80MPa,干酪原料的流量的测定值为1.01kg/min,铁分散液(添加物)的流量的测定值为8.0~11.0g/min。
铁分散液相对于干酪原料的混合比率的实测值为0.94%,制品的出口温度为38.0℃,粘度为400000mPa·s。
振动混合机32b使用时,形成目的添加比率。此时,由于入口流量狭窄,入口压力尽管少但也上升,压力稍有损失,制品的出口粘度高。
还有,将两种混合机的出口制品(试样)分两次收集,实测各个试样的铁含量,使用任意一种混合机,都可以确认干酪与铁均匀混合。
根据上述内容,已知:动力混合机、振动混合机,作为通过在线混合进行的前述第2工序中添加乳酸菌中使用的混合机都是优选的。
动力混合机,是以往在酸奶中分散果肉时等所使用的混合机。
振动混合机是通过机械的振动以捏饼的形式进行混合的装置。由于通过改变振动数和滞留时间可以容易地变更运转条件,具有可以容易扩大的优点,由于是机械振动的结构,因此需要考虑对周边机器的影响和对配管的负担。
如前述所述,以使乳酸菌均匀混合于制备后的加工干酪类中为目的,在加热溶融后的干酪原料中一边搅拌乳酸菌一边混合乃至混捏时,加热溶融后的干酪原料的温度为65℃以下,优选的是在可以进行乳酸菌的搅拌、混捏的温度范围内。
此时,为了制备呈乳酸菌混合(例如,浸透)于干酪中的状态的加工干酪类,如前所述,对呈维持加热溶融后的流动性状态的干酪原料添加液状的乳酸菌。
此时,如果比较液状的乳酸菌的粘度和维持加热溶融后的流动性状态的干酪原料的粘度,则后者为高粘度。
一般混合高粘性(高粘度)的流体和低粘性(低粘度)的流体时,尤其是,一方面像干酪原料那样的油分多,而另一方面像液状的乳酸菌这样的水分多时,不容易均匀混合。因此,一般而言,这种情况,使用罐等,以分批式花费长时间进行混合。
但是,以使乳酸菌均匀混合于制备后的加热干酪类中作为目的,在加热溶融后的干酪原料中一边搅拌乳酸菌一边混合乃至混捏的本发明中,如前所述,加热溶融后的干酪原料的温度为65℃以下,可以进行乳酸菌的搅拌、混捏的温度范围更优选,优选的是60℃以上的保持时间相当于30秒以下的热工序。
因此,作为不进行分批式的混合,添加乳酸菌时使用的混合机,是能够进行在线混合的混合机。
还有,在这种在线混合中,如前所述,通过使用动力混合机、振动混合机,可以使乳酸菌均匀混合于制备后的加热干酪类中。
还有,加热溶融后的干酪原料、添加在其中的乳酸菌,例如用水等适度稀释乳酸菌等的液状的乳酸菌液,用水等适度稀释乳酸菌后,在其中添加凝胶化剂(稳定剂)等形成的菌液,通过前述这样的在线混合等进行添加,再通过输送管等将其移送到进行混合处理之外(混合部)时,通过考虑它们的粘性,可以采用优选的输送手段。
输送比较粘度高的加热溶融后的干酪原料时,以高压状态的送液成为课题。以高压输送高粘性流体时,通常使用旋转型的泵。旋转型的泵,可以列举,例如旋转泵和单泵。
但是,如果使用旋转泵,伴随转子旋转的流量的变化大,由于呈周期变化,因此混合比为100分之一时,旋转泵不适合。
还有,用单泵,流量的变化和渗漏少,在稳定性和定量性上的可信性高,直到吸入高粘性流体的干酪原料,泵都呈空运转状态。用单泵的空运转,由于存在带橡胶的破损和伴随破损的异物混入的危险性,因此不适合使用单泵。
因此,在本发明的情况中,如果使用旋转型泵,在混合装置中的压力变化时,由于添加液的渗漏量也变化,因此会产生无法正确控制添加液量的缺点。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在比较粘度高的加热溶融后的干酪原料的移送中,可以使用离心圆板泵和低脉动活塞泵。
离心圆板泵以真空状态吸入流体,可以空运转,因此可以期待其具有无论是低粘性流体,还是高粘性流体,渗漏量都少,流量变化小等特征。
低脉动活塞泵可以一边测定(计量)流量,一边以低振动(低脉动)输送高粘性流体。
此外,比较粘度低的少量液状乳酸菌等的移送中,正确计量和正确送液、混合比例的保证成为课题。
用Ceram Q泵可以以某种程度定量送液,但由于是1串的活塞泵,因此不适合间歇送液。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优选的是,使用单泵(Heishin装备社:2NL04PU)和双活塞·Hicera泵(Iwaki社:V-05)等。
单泵(Heishin装备社:2NL04PU)如果是低粘性,即使是高压状态,也可以定量地稳定送液。
双活塞·Hicera泵由于是2串的旋转式活塞泵,因此可以一边计量,一边以连续式稳定地以低脉动送液。
进而,这样一来,通过在线混合等进行添加,通过输送管输送至进行混合处理之处(混合部)的加热溶融后的干酪原料中添加液状的乳酸菌时,可以在高粘性流体即加热溶融后的干酪原料的中心附近,按与干酪原料的流动方向相同的方向注入低粘性流体即液状的乳酸菌。如果这样,乳酸菌的分布变得均匀,不会偏向于输送管的壁面附近。
还有,也可以在高粘性流体即加热溶融后的干酪原料的中心附近,按与干酪原料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注入液状的乳酸菌。如果这样,通过与干酪原料的流动方向相反地注入液状的乳酸菌,乳酸菌就向各个方向分散,进行预备混合之后再投入于混合部。
如上述说明,本发明的加工干酪类,使乳酸菌在难以因加热而死亡(热死亡)的添加(再接种)温度和维持流动性的温度之间两立,不使添加的乳酸菌热死亡,并且可以有效维持干酪原料的流动性。
因此,在加热溶融后的干酪原料中添加乳酸菌后,可以使添加了乳酸菌的前述干酪原料形成预定的形态(权利要求7)。
由此,可以维持可以对应于多种包装形态的加工干酪类的特性,提供多种形状、形态的加工干酪类、多种包装形态的加工干酪类。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
图1是表示以下所述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加工干酪类的pH和添加的乳酸菌(菌种:加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活菌数的关系(温度为10℃的保存菌数)的图。参照图1,对实施例1,2和3进行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涉及的加工干酪类(pH5.8、pH5.6时)的制备。
将用绞肉机粉碎的Cheddar干酪10kg和Gouda干酪30kg装入壶型溶融釜,添加三聚磷酸钠0.8kg,一边吹入蒸汽一边搅拌,加热溶融至82℃。
一边用泵输送变成液状的干酪溶融物,一边在热气缸中连续冷却,降到35℃,对于冷却的干酪1kg,用在线定量混合活菌数为1011cfu/ml的乳酸菌(加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培养液约10ml。
以约5g/个使乳酸菌混合的干酪形成球形,包装成糖果状。大约每20个,一边用混合气体(氮∶二氧化碳=1∶1)置换,一边进行枕状包装。然后,在温度为10℃的冷藏库中保管。
通过上述工序,可以制备乳酸菌(加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gasseri)的活菌数为约109cfu/g的加工干酪(pH5.8)。
pH5.6的加工干酪中,与三聚磷酸钠一起添加0.1kg乳酸作为pH调节剂,除此之外,进行与pH5.8的干酪相同的制备。
将pH5.8和pH5.6的加工干酪于10℃的保存温度保存4个月后的乳酸菌的活菌数总共为约109cfu/g(参照图1中的pH5.8和pH5.6的图)。
本发明中涉及的实施例1的加工干酪类,即使于10℃的保存温度保存期限4个月后,以维持可以进行枕状包装的成型性的状态添加的乳酸菌的活菌数停留在当初添加量的百分之一以上,可以确认形成了含有乳酸菌的活菌的加工干酪类。
实施例2
本发明涉及的加工干酪类(pH4.8、pH4.5时)的制备。
将30kg奶油干酪与10kg酪蛋白酸钠、15kg植物性油脂和5kg蛋清、6kg砂糖,再添加0.25kg(pH4.8时)或0.3kg(pH4.5时)的乳酸作为pH调节剂,装入壶型溶融釜,加热溶融至80℃。一边用泵输送变成液状的干酪溶融物,一边在热气缸中连续冷却,降到35℃,对于冷却的干酪1kg,用在线定量混合活菌数为1011cfu/ml的乳酸菌(加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培养液约10ml。
以约5g/个使乳酸菌的混合干酪形成球形,包装成糖果状。大约每20个,一边用混合气体(氮∶二氧化碳=1∶1)置换,一边进行枕状包装。然后,在温度为10℃的冷藏库中保管。
通过上述工序,可以制备乳酸菌(加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gasseri)的活菌数为约109cfu/g的加工干酪。
将pH4.8和pH4.5的加工干酪于10℃的保存温度保存4个月后的乳酸菌的活菌数总共为约107cfu/g~108cfu/g(参照图1中的pH4.8和pH4.5的图)。
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中,加工干酪类,即使于10℃的保存温度保存期限4个月后,以维持可以进行枕状包装的成型性的状态添加的乳酸菌的活菌数停留在当初添加量的百分之一以上,可以确认形成了含有乳酸菌的活菌的加工干酪类。
实施例3
图3是表示从向包装材料(铝壳)中填充溶融干酪开始直到外包装的大概工序的图。即,经过加热溶融工序,将溶融了的干酪原料填充到分份型(6P型)容器时,向其添加乳酸菌的悬浮液(乳酸菌液)的添加工序、密封工序、冷却工序、直到外包装的工序的工序图。
填充了加热溶融的干酪的包装材料(铝壳)11是分份型(6P型)包装材料,这是干酪制品中,在比较小型的容器中放热冷却速度较快者。
还有,本实施例中,为分份型(6P型),但是例如,可以使长方体形状的小型的婴孩型包装材料。
填充的干酪原料12,通过加热溶融工序14,加工干酪处于如以往那样制备时的溶融温度(65~90℃)。
这是因为,低温和中温(55℃以下)时,干酪的粘度上升,对填充于包装材料时的成型性产生障碍,而且无法杀灭溶融干酪中的附着于作为容器的包装材料的杂菌(污染菌)。
还有,溶融温度(例如,65℃以下)低,无法充分杀菌时,可以适当设计对包装材料(铝壳)11进行杀菌的杀菌工序15。
作为杀菌工序15,考虑例如,用紫外线或过氧化氢处理包装材料进行杀菌。还有,填充时的干酪原料的温度即使为65℃以下,由于新添加了的乳酸菌的存在,也存在可以抑制杂菌增殖的可能性。
作为添加剂的乳酸菌液13是乳酸菌的悬浮液(乳酸菌液),可以按液状的原样添加(添加工序17),也可以用水等适度稀释乳酸菌液13后添加凝胶化剂(稳定剂)等。
作为随后的填充工序16,将干酪原料12和乳酸菌液13,分别依次填充于包装材料(铝壳)11,即6P型的容器包装材料(铝壳)11中。
例如,可以设想分别依次分两次先填充干酪原料12,再填充乳酸菌液13,但次序和次数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如果分三次填充,可以设想以干酪、乳酸菌液、干酪的顺序。
还有,该填充工序16中,通过按液状原样填充上述乳酸菌液13,可以制成使乳酸菌混合(例如,浸透)于干酪中的状态的加工干酪类,还有,用水等适度稀释乳酸菌液13后添加凝胶化剂(稳定剂)进行填充,使之固化,也可以形成与干酪分离的多层状态的加工干酪类。
即,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乳酸菌混合于干酪中,或与干酪分离的多层状态下存在存活的乳酸菌的加工干酪类。
通过增加随后的密封工序18、冷却工序19、外包装20,可以制备最终制品的6P型的加工干酪类,可以考虑在冷却工序19前设立急冷工序21,或使冷却工序19成为急冷工序20。
溶融了的原料干酪12的温度为高温(65~90℃)时,根据乳酸菌的种类冷却的温度经历,预见添加的乳酸菌亡时,通过填充工序16和密封工序18后迅速冷却到低温或中温(55℃以下),通过与小的6p型容器相互作用可以使产品温度急冷,可以使乳酸菌存活。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是分份型(6P型)和婴孩型等较小的容器,通过在其中采用上述的冷却工序,加热溶融的干酪原料即使是高温(65~90℃左右),也可以使添加的乳酸菌存活。
因此,通过在高温(65~90℃左右)维持流动性,并急速冷却小型的容器,可以提供乳酸菌的活菌存活的加工干酪类。
还有,混入乳酸菌的加工干酪类,或乳酸菌与干酪分离的多层状态的加工干酪类。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可以提供:维持加热溶融后的加工干酪类的原料的流动性,并且添加乳酸菌,成型和包装后,添加的乳酸菌处于存活状态的加工干酪类。此时,对加工干酪类的pH的范围不产生影响,可以使添加的乳酸菌存活。还有,还可以提供:在干酪中混入乳酸菌的类型、乳酸菌与干酪分离的多层状态的类型中的任意一种。

Claims (8)

1.加工干酪类,其以在用于制备加工干酪类的干酪原料的加热溶融工序后添加的乳酸菌作为活菌存在。
2.权利要求1记载的加工干酪类,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加热溶融工序后冷却到预定温度,再将前述乳酸菌添加到具有流动性的状态的前述干酪原料中。
3.权利要求1或2中记载的加工干酪类,其特征在于添加的前述乳酸菌以混入于前述干酪原料中的状态,或与前述干酪原料分离的状态存在。
4.加工干酪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进行用于制备加工干酪类的干酪原料的加热溶融的第1工序和在加热溶融后的前述干酪原料中添加乳酸菌的第2工序。
5.权利要求4中记载的加工干酪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第1工序和第2工序之间还设有将加热溶融后的前述干酪原料冷却到维持流动性的预定温度的冷却工序。
6.权利要求4或5中记载的加工干酪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第2工序中的乳酸菌的添加通过在线混合进行。
7.权利要求4或5中记载的加工干酪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第2工序后,使添加了乳酸菌的前述干酪原料形成预定的形态。
8.权利要求6中记载的加工干酪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第2工序后,使添加了乳酸菌的前述干酪原料形成预定的形态。
CN2006800484677A 2005-12-21 2006-12-21 加工干酪类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408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68613/2005 2005-12-21
JP2005368613 2005-12-21
PCT/JP2006/325478 WO2007072901A1 (ja) 2005-12-21 2006-12-21 プロセスチーズ類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0818A CN101340818A (zh) 2009-01-07
CN101340818B true CN101340818B (zh) 2012-10-10

Family

ID=38188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4846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40818B (zh) 2005-12-21 2006-12-21 加工干酪类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2) JP5184095B2 (zh)
KR (1) KR101380239B1 (zh)
CN (1) CN101340818B (zh)
HK (1) HK1124731A1 (zh)
WO (1) WO20070729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20329B1 (ko) 2008-04-23 2011-03-08 남양유업 주식회사 풍미 및 저장성이 향상된 가공치즈제조방법
FR2936131B1 (fr) * 2008-09-24 2011-01-14 Bongrain Sa Procede et installation de preparation d'un fromage ou d'une specialite fromagere, et produits obtenus
SE0900826A1 (sv) * 2009-06-18 2010-10-19 Tetra Laval Holdings & Finance Metod för framställning av en yoghurtbaserad produkt
JP5754793B2 (ja) * 2009-11-27 2015-07-29 雪印メグミルク株式会社 ナチュラルチーズ
JP5837423B2 (ja) * 2010-01-14 2015-12-24 株式会社明治 有用微生物含有チーズ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254936B2 (ja) 2012-02-23 2017-12-27 株式会社明治 比例混合システム
CN113396990B (zh) * 2020-03-16 2023-10-20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再制干酪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58957A (zh) * 2021-12-30 2022-04-01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活菌再制奶酪棒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39816A (zh) * 2022-05-18 2022-09-13 上海妙可蓝多生物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含活性益生菌的奶酪棒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24759B2 (ja) * 1986-07-14 1996-08-14 協同乳業株式会社 発酵乳の製造方法
JP2977633B2 (ja) * 1991-03-29 1999-11-15 雪印乳業株式会社 鉄分強化チーズ類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756778B2 (ja) * 1996-03-11 1998-05-25 株式会社アドバンス コレステロール低下剤を含有する飲食物
ATE220857T1 (de) * 1998-05-29 2002-08-15 Entpr Ie Trd As Bioresearch 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robiotischem käse
JP4177951B2 (ja) * 2000-03-30 2008-11-05 雪印乳業株式会社 新規フレッシュチーズ
JP2005151943A (ja) * 2003-11-28 2005-06-16 Koiwai Nyugyo Kk レアチーズケーキタイプの菓子の製造方法
JP4278157B2 (ja) * 2004-06-14 2009-06-10 明治乳業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チーズ類の製造法
JP4375757B2 (ja) * 2009-02-09 2009-12-02 明治乳業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チーズ類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1-275564A 2001.10.09
JP特开2005-151943A 2005.06.16
JP特开2005-348697A 2005.12.2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184095B2 (ja) 2013-04-17
WO2007072901A1 (ja) 2007-06-28
KR20080085829A (ko) 2008-09-24
JP2012228273A (ja) 2012-11-22
HK1124731A1 (en) 2009-07-24
JPWO2007072901A1 (ja) 2009-06-04
KR101380239B1 (ko) 2014-04-01
JP5635570B2 (ja) 2014-12-03
CN101340818A (zh) 2009-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40818B (zh) 加工干酪类及其制备方法
Özer et al. Effect of microencapsulation on viability of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LA‐5 and Bifidobacterium bifidum BB‐12 during Kasar cheese ripening
CN104146061B (zh) 一种低温发酵乳、其原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14137B (zh) 一种果粒凝固型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74520B (zh) 一种含红枣颗粒的发酵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76220B (zh) 发酵乳的制作方法以及发酵乳
Yerlikaya et al. Production of probiotic fresh white cheese using co-culture with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CN106035653A (zh) 一种常温销售的活菌型酸奶及其制作方法
CN106804717A (zh) 一种耐冻融益生菌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70614A (zh) 一种双发酵褐色酸奶及其生产工艺
BR112017025948B1 (pt) Processos para produzir um produto lácteo de cultura e produto lácteo de cultura
CN104642539A (zh) 一种益生菌颗粒,其制备方法,含有其的长保质期发酵乳及制备方法
JP2014516521A (ja) 凍結可能な乳製品
CA2563321C (en) Process for seeding a media with microorganism in form of a tablet
CN105360335A (zh) 含有改性蜡质木薯淀粉的食品
JP4375757B2 (ja) プロセスチーズ類
CN104856050B (zh) 一种益生菌凝胶颗粒的制备方法
JP4278157B2 (ja) プロセスチーズ類の製造法
CN106615583A (zh) 一种冰淇淋用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US9138010B2 (en) Ferment activator based on lactic acid bacteria,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a product using said activator
CN104430878A (zh) 一种蔓越莓口味益生菌酸奶生产工艺
CN104814123A (zh) 一种可加热酸奶及其制作方法
WO2016092342A1 (en) Product comprising a gelled fruit preparation
JP6650716B2 (ja) ソフトヨーグルトの製造方法
Zanetti et al. Probiotic ice crea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2473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after: Meiji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eiji Dairies Corporatio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MEIJI DAIRIES CORPORATION TO: MEIJI K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2473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0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