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26211A - 造纸用成型网 - Google Patents

造纸用成型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26211A
CN101126211A CNA2007100303733A CN200710030373A CN101126211A CN 101126211 A CN101126211 A CN 101126211A CN A2007100303733 A CNA2007100303733 A CN A2007100303733A CN 200710030373 A CN200710030373 A CN 200710030373A CN 101126211 A CN101126211 A CN 1011262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machine operation
operation direction
paper machine
pa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303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A20071003037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26211A/zh
Publication of CN1011262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62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p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造纸用成型网,一种造纸用成型网,其结构包括一组面纬,一组底纬,一组经线;所述的经线在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的排列上由4n综构成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其中n是整数并且至少是2;经线与纬线交织形成接触底层纬浮点,每个纬浮点与另一个纬浮点彼此相邻,成对出现;所述的经线具有第一直径,底纬具有第二直径,所述第一直径与第二直径之比为1比1.47至1比2.35之间。本发明的造纸用成型网具有均匀排布的网孔、保证成型网的脱水性能,提高使用寿命,降低成型网的不良厚度,生产过程中可用同样数量或同样产能的设备提供更多品种,满足更多不同造纸工厂的需求。

Description

造纸用成型网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纸织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造纸用成型网。
背景技术
在造纸行业,通过一系列的设备及工序将纸浆变成纸,其中长网造纸机是造纸行业企业的主要设备,在长网造纸机造纸过程中,纸浆被输送到流浆箱,并通过流浆箱喷射到成型网面上,成型网是由高分子材料织造而成的环形无端的网带,在造纸机上,成型网在胸辊、伏辊、驱网辊、导网辊等多个导辊之间以一定的速度环形运行,网案上的各种脱水装置位于成型网接触底层的下侧,比如吸水箱、刮水板,纸浆被喷射到成型网带的成纸面层,随网带运行过程中,纸浆中的水分及其他液体被过滤,纸浆中的原料纤维从水介质中分离出来,在成型网的成纸面层形成湿纸幅,并在真空伏辊之后通过转移装置进入压榨区。
湿纸幅离开成形区后进入压榨区,在压榨区有另一种造纸织物,我们称之为“压榨毛毯”,压榨毛毯为无端环形织物,压榨毛毯在一组或多组压榨辊之间,以一定的速度环形运行,来自压榨辊的压力去除湿纸幅中多余的水分,并通过压榨毛毯来增强对湿纸幅中多余的水分的去除能力。
湿纸幅通过压榨区后,被输送到干燥区,在干燥区进一步除去纸幅中的水分,以达到后道工序的处理及包装要求。
生产造纸用环形无端织物,一般有两种织造方法,一种是织造用的经线与在造纸机上使用时的纸机运行方向(MD)的纱线是一致的,织造用的纬线与在造纸机上使用时的垂直纸机运行方向(CMD)的纱线是一致的,也就是平织法织造,再通过本行业普通技术人员均已知晓的接头工序,将片状网带变成无端环形网带。另一种方法是直接通过无端织造方法织造成连续的无端环形网带,织造用的经线与在造纸机上使用时的垂直纸机运行方向(CMD)的纱线是一致的,织造用的纬线与在造纸机上使用时的纸机运行方向(MD)的纱线是一致的。上述两种方法再本行业是公知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织物,是指上述任何一种方法生产的造纸织物。
在本专利描述中,采用纺织行业及造纸行业一般通用性术语,解释如下:
MD:造纸机的运行方向,也是织物在纸机上的运行方向。
CMD:造纸机的运行方向垂直的横向,也是织物在纸机上的运行方向的垂直方向。
经线:在造纸机运行方向上,即MD方向构成成型网纵向结构的纱线。
纬线:在垂直造纸机运行方向上,即CMD方向构成成型网横向结构的纱线。
成纸面层:在造纸机上的成型网可以为多层结构,与纸浆接触,并对纸纤维起直接支撑作用的面层。
接触底层:在造纸机上的成型网可以为多层结构,与造纸机成型湿部的脱水元件接触的底层。
本说明书中,成纸面层经线简称面经;成纸面层纬线简称面纬;接触底层经线简称底经;接触底层纬线简称底纬。
经浮点:经线与纬线交叉时,经线在纬线的上方。
纬浮点:经线与纬线交叉时,经线在纬线的下方。
飞数:纺织行业中,织物弯曲规律完全相同的相邻近的两个纱线的错位数量,依次同方向错位。
在造纸生产过程中,一般使用成纸面层网孔细小均匀的成型网,提高成纸面层对纸浆纤维的支撑能力,同时要保证成型网的脱水性能,在增大接触底层的耐磨能力同时要降低成型网的厚度,薄的厚度不仅可以提高网的脱水性能,还对降低造纸机的能耗有积极的作用。
成型网在造纸机上运行的寿命是衡量成型网质量的重要指标,长的运行寿命可以减少纸机的停机时间提高造纸生产的效率,而成型网的运行寿命决定于成型网的接触底层的耐磨能力,这与底纬的直径和底纬的单个弯曲长度又有直接的关系,同时成型网的接触底层与造纸机的刮水板和真空吸水箱面板之间的较低的摩擦系数可以保障网的长的使用寿命,但是较大的底纬直径和较长的底纬单个弯曲长度又会造成成型网的接触底层与造纸机的刮水板和真空吸水箱面板之间的较大的摩擦系数,以往的成型网的结构在面对这种矛盾方面存在有待解决的问题。
例如已经设计出了二层半成型网,ZL01804768.8和US5421375公开的二层半成型网,在接触底层经线与底纬采用五上一下/一上一下的交织方式,同一根底纬上的相邻的二个纬浮点被一根底经隔开,每根底纬的单位弯曲长度具有5根经线所占的CMD方向的空间,这样的弯曲长度不是足够的,会对成型网的寿命产生不利的影响;ZL00817083.5公开的二层半成型网,在接触底层经线与底纬采用九上一下/五上一下的交织方式,每根底纬的单位弯曲长度具有13根经线所占的CMD方向的空间,弯曲长度足够但增大了接触底层的摩擦系数,从而也会对成型网的寿命产生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成型网的接触底层纬线较长的单个弯曲长度,增加了成型网的不良厚度,这将增加造纸机的能耗。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成型网的性能,现有技术如ZL02141980.9、ZL97182245.2公开三层成型网,使得成型网的成纸面层具有细小的网眼,薄的厚度,例如已经设计出这样的成型网,该成型网采用一组成纸面层经线,一组成纸面层纬线,一组接触底层经线,一组接触底层纬线,以及多根在成纸面层和接触底层交织的缝合纱线。成纸面层经线与接触底层经线的直径是不同的,在同一次整经中,可以织造成纸面层经线与接触底层经线分离的三层造纸织物,但是不能织造成纸面层经线与接触底层经线变成一组经线的两层或两层半造纸织物,这样在用同样数量的生产设备上不能提供更多种类的产品以满足更多不同造纸工厂的需求;如果需要增大接触底层纬线的直径来提高成型网的使用寿命时,必须同时增大接触底层经线的直径,这样也增大了三层成型网的不良厚度。
上述内容说明了均匀排布的网孔、保证成型网的脱水性能,提高使用寿命,降低成型网的不良厚度,生产过程中用同样数量或同样产能的设备提供更多品种以满足更多不同造纸工厂的需求,是成型网应有的重要性能及生产中有必要考虑的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满足上述成型网重要性能的造纸用成型网织物。
本发明的造纸用成型网,其结构包括一组面纬,一组底纬、一组经线;所述的经线与面纬和底纬交织;经线在CMD方向的排列上由4n综构成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其中n是整数并且至少是2;所述的经线与面纬交织,构成成型网的成纸面层;经线与底纬交织,构成成型网的接触底层;在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内,经线穿过底纬的顺序方式为:连续穿过六根的上方,再穿过一根的下方,再穿过一根的上方,再穿过一根的下方,再穿过连续四根的上方,再穿过一根的下方,再穿过一根的上方,再穿过一根的下方;在接触底层,每根经线与面纬和底纬的交织顺序方式相同,相邻的小姐沿相同的MD方向彼此错位2根底纬,即飞数为2。每根底纬的单位弯曲长度具有6根经线所占的CMD方向的空间,这样弯曲长度会对成型网的寿命产生有利的影响。
所述的经线与底纬交织形成接触底层纬浮点,每个纬浮点与另一个纬浮点彼此相邻,成对出现;经线具有第一直径,底纬具有第二直径,所述第一直径与第二直径之比为1比1.47至1比2.35之间。如果需要增大接触底层纬线的直径来提高成型网的使用寿命时,无需同时增大接触底层经线的直径,这样降低了三层成型网的不良厚度。
所述的成型网,成纸面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与接触底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的数量之比为2比1或1比1。所述的成型网,一组面纬包括第一面纬和第二面纬,第一面纬具有第三直径,第二面纬具有第四直径,所述第一直径与第三直径之比为1比1至1比1.29之间,所述第一直径与第四直径之比为1比0.75至1比0.9之间。
所述的成型网,经线在连续穿过六根底纬的上方时,同时又穿过至少2根面纬的上方;经线在连续穿过四根底纬的上方时,同时又穿过至少1根面纬的上方。
在某些实施例当中,其结构包括所述的一组成纸面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的纱线进一步包括一组立体复合纱线。所述的一组纸机运行方向的纱线包括成纸面层纸机运行方向的纱线和接触底层纸机运行方向的纱线。
所述的立体复合纱线每两根形成一对,每对立体复合纱线位于两根相邻的成纸面层纱线中间;相邻的2根立体复合纱线在与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向非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过渡时交叉。所述的立体复合纱线,在相邻的2根立体复合纱线的相邻的2个交叉点之间,其中一根立体复合纱线的与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和另一根立体复合纱线的非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形成上下相对。
所述的纸机运行方向的纱线,其特征在于成纸面层纸机运行方向纱线的直径与接触底层纸机运行方向纱线的直径相同,可以相互替代。在同一次整经中,可以织造成纸面层经线与接触底层经线分离的三层造纸织物,也能织造成纸面层经线与接触底层经线变成一组经线的两层或两层半造纸织物,这样在用同样数量的生产设备上能够提供更多种类的产品以满足更多不同造纸工厂的需求。
所述的造纸网,成纸面层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与立体复合纱线和成纸面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以平纹交织。所述每根成纸面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位于立体复合纱线对或成纸面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与成纸面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之间,每根立体复合纱线成纸面层交织部分在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内提供2个纬浮点,非成纸面层的交织部分穿过1根接触底层纸机运行方向纱线的下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多层成型网的成纸面层的俯视图;
图2A-图2H是图1中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示出了一个基本循环组织中每根经线的路径;
图3A-图3H是第二实施例的一个基本循环组织中每根经线的路径;
图4A-图4H是第三实施例的一个基本循环组织中每根经线的路径;
图5A-图5H是第四实施例的一个基本循环组织中每根经线的路径;
图6A-图6H是第五实施例的一个基本循环组织中每根经线的路径;
图7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成纸面层的俯视图;
图8是图7中第六实施例的接触底层的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成纸面层的俯视图;
图10是图9中第六实施例的接触底层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具体的说明。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这些实施例的作用是用于帮助本行业人员充分理解本发明。
附图中相同的标识号代表同一个纱线或部件,为方便阅读,对实施例的结构进行了放大。
第一实施例
在图1和图2中显示了一种16综多层成型网,图中所示的是该成型网成纸面层的一个基本循环组织,从图1中可以看出,多层成型网的成纸面层,每个重复的循环组织具有8根经线101-108;16根第一面纬151-166和16根第二面纬121-136;在一个基本的循环组织中第一面纬与第二面纬彼此相邻交替排列,织造排列的顺序为121、151、122、152、123、153、124、154、125、155、126、156等等,每根经线分二次穿过相邻的二根第一面纬和一根第二面纬的上面,如经线101穿过第一面纬124、125和第二面纬154的上面,在穿过5根第一面纬126-130和6根第二面纬155-160的下面之后,再次穿过二根第一面纬131、132和第二面纬161的上面,经线的成纸面层交织部分以斜纹方式出现,相邻的经线的成纸面层交织部分彼此向相同的方向错位二根第一面纬和二根第二面纬。
图2A-图2H为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表示出了一个基本循环组织中每根经线的路径,每个重复的循环组织的8根经线101-108穿过16根底纬181-196,16根第一面纬121-136和16根第二面纬151-166的路径,例如经线101在一个基本循环单元内穿过第一面纬121-123和第二面纬151-153的下面、底纬181-186的上面,再穿过第一面纬124、125第二面纬154的上面,再穿过第二面纬155-160和第一面纬126-130的下面,再穿过底纬187的下面、底纬188的上面、底纬189的下面,再穿过第一面纬131、132和第二面纬161的上面,再穿过底纬190-193的上面,再穿过第二面纬162-166和第一面纬133-136的下面,再穿过底纬194的下面、底纬195的上面、底纬196的下面,等等依此类推;经线与底纬以六上/一下/一上/一下/四上/一下/一上/一下的飞数为2的形式斜纹交织。相邻的经线与底纬交织彼此向相同的方向错位二根底纬,这样经线与底纬交织形成接触底层纬浮点,每个纬浮点与另一个纬浮点彼此相邻,成对出现;例如经线102与经线101错位二根底纬,经线103与经线102错位二根底纬,经线104与经线103错位二根底纬等等依此类推;底纬189与经线101、102同时交织形成相邻的二个纬浮点,底纬191与经线102、103同时交织形成相邻的二个纬浮点,底纬193与经线103、104同时交织形成相邻的二个纬浮点等等依此类推;由此可以看出,底纬的纬浮点是成对出现的,2个相邻的底经共同与同一根底纬交叉,每根底纬的单位弯曲长度具有6根经线所占的CMD方向的空间,这样的弯曲长度是合理的,同时不会因为底纬的弯曲过长而增大接触底层与造纸机脱水元件表面的摩擦系数,如果需要增大底纬的直径来提高成型网的使用寿命时,不必同时增大经线的直径,使得底纬直径为0.35mm-0.40mm时,经线的直径可以小于0.18mm,这样就减小了因为经线直径的加大所造成的成型网的不良厚度。
第二实施例
图3A-图3H为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示出了一个基本循环组织中每根经线的路径,每个重复的循环组织的经线在连续穿过六根底纬的上方时,同时又穿过2根面纬的上方;经线在连续穿过四根底纬的上方时,同时又穿过2根面纬的上方,图中示出了每个重复的循环组织的8根经线201-208穿过16根底纬281-296,16根面纬221-236的路径,例如经线201在一个基本循环单元内先穿过面纬221-223的下面、底纬281-286的上面,再穿过面纬224、225的上面,再穿过面纬226-230的下面,再穿过底纬287的下面,再穿过底纬288的上面,再穿过底纬289的下面,再穿过面纬231、232的上面,再穿过底纬290-293的上面,再穿过面纬233-236的下面,再穿过底纬294的下面,再穿过底纬295的上面,再穿过底纬296的下面,等等依此类推;经线与底纬的交织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以六上/一下/一上/一下/四上/一下/一上/一下的飞数为2的形式斜纹交织。相邻的经线与底纬交织彼此向相同的方向错位二根底纬,这样经线与底纬交织形成接触底层纬浮点,每个纬浮点与另一个纬浮点彼此相邻,成对出现;接触底层所具有的优点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图3A-图3H显示了第二实施例的面纬与底纬的数量之比为1比1,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成型网在相同的纬线密度情况下,底纬的密度比第一实施例多50%;或者在相同的底纬密度情况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具有更高的透气性,在造纸机的特定部位例如叠网纸机的芯层或芯层的顶部脱水,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第三实施例
图4A-图4H为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展示出了一个基本循环组织中每根经线的路径,每个重复的循环组织的经线在连续穿过六根底纬的上方时,同时又穿过2根面纬的上方;经线在连续穿过四根底纬的上方时,同时又穿过1根面纬的上方,图中示出了每个重复的循环组织的8根经线301-308穿过16根底纬381-396,16根面纬321-336的路径,例如经线301在一个基本循环单元内从穿过面纬321、322的下面,底纬381-386的上面,穿过面纬323的上面、面纬324的下面、面纬325的上面,再穿过面纬326-330的下面,再穿过底纬387的下面、底纬388的上面、底纬389的下面,再穿过面纬331的上面,再穿过底纬390-393的上面,再穿过面纬332-336的下面,再穿过底纬394的下面、底纬395的上面、底纬396的下面,等等依此类推;经线与底纬的交织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以六上/一下/一上/一下/四上/一下/一上/一下的飞数为2的形式斜纹交织。相邻的经线与底纬交织彼此向相同的方向错位二根底纬,这样经线与底纬交织形成接触底层纬浮点,每个纬浮点与另一个纬浮点彼此相邻,成对出现;接触底层所具有的优点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图4A-图4H展示了第三实施例的面纬与底纬的数量之比为1比1,与第二实施例相比,成型网在具有第二实施例相同的优点情况下,成纸面层的经线与面纬的交织点减少25%,在相同的织造纬密度情况下与第二实施例相比具有更高的透气性和更好的长纤维支撑能力。
第四实施例
图5A-图5H为第四实施例的剖视图,展示出了一个基本循环组织中每根经线的路径,每个重复的循环组织的经线在连续穿过六根底纬的上方时,同时又穿过被1根面纬分开的2根面纬的上方;经线在连续穿过四根底纬的上方,又同时穿过被1根第一面纬分开的2根第二面纬的上方,图中示出了每个重复的循环组织的8根经线401-408穿过16根底纬481-496,16根第一面纬421-436和16根第二面纬451-466的路径,例如经线401在一个基本循环单元内先连续从底纬481-486的上面穿过,同时穿过第二面纬453上面、第一面纬424下面、第二面纬454上面;再穿过第二面纬455-460和第一面纬425-430的下面,穿过底纬487的下面、底纬488的上面、底纬489的下面;再连续从底纬490-493的上面穿过,同时穿过第一面纬431上面、第二面纬461的下面、第一面纬432上面;再穿过底纬494的下面、底纬495的上面、底纬496的下面,等等依此类推。经线与底纬的交织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经线与底纬以六上/一下/一上/一下/四上/一下/一上/一下的飞数为2的形式斜纹交织。相邻的经线与底纬交织彼此向相同的方向错位二根底纬,这样经线与底纬交织形成接触底层纬浮点,每个纬浮点与另一个纬浮点彼此相邻,成对出现;接触底层所具有的优点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图5A-图5H显示了第四实施例的面纬与底纬的数量之比为2比1,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在成型网的成纸面层,面纬与经线交织所形成的经浮点分布趋于均匀散布,第一面纬和第二面纬的直径之比为1比1,在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内每根面纬与经线交织形成一个经浮点,成型网同一面纬的相邻经浮点之间的距离趋于一致,在相同的纬线密度或者在相同的底纬密度情况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具有更均匀的造纸纤维支撑性及更高的透气滤水性。
第五实施例
图6A-图6H为第五实施例的剖视图,展示了一个基本循环组织中每根经线的路径,每个重复的循环组织的经线在连续穿过六根底纬的上方时,同时又穿过被2根面纬分开的2根面纬的上方;经线在连续穿过四根底纬的上方时,同时又穿过被2根面纬分开的2根面纬的上方,图中示出了每个重复的循环组织的8根经线501-508穿过16根底纬581-596,16根第一面纬521-536和16根第二面纬551-566的路径。例如经线501在一个基本循环单元内先连续穿过底纬581-586的上面,同时穿过第二面纬553的上面、第一面纬524下面、第二面纬554的下面、第一面纬525的上面;再穿过第二面纬555-559和第一面纬526-530的下面,同时穿过底纬587的下面、底纬588的上面、底纬589的下面;再连续穿过底纬590-593的上面,同时穿过第二面纬560的上面、第一面纬531下面、第二面纬561的下面、第一面纬532的上面;再穿过第二面纬562-566和第一面纬533-536的下面,同时穿过底纬594的下面、底纬595的上面、底纬596的下面,等等依此类推;经线与底纬的交织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经线与底纬以六上/一下/一上/一下/四上/一下/一上/一下的飞数为2的形式斜纹交织。相邻的经线与底纬交织彼此向相同的方向错位二根底纬,这样经线与底纬交织形成接触底层纬浮点,每个纬浮点与另一个纬浮点彼此相邻,成对出现;接触底层所具有的优点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图6A-图6H显示了第五实施例的面纬与底纬的数量之比为2比1,与第四实施例相比,具有了第四实施例的成纸面层的优点,而且在成型网的成纸面层,经线上2个相邻的经浮点例如经线501与面纬553、525交织点,之间被2根面纬例如524、554隔开,在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内每根面纬与经线交织形成一个经浮点,成型网同一面纬的相邻经浮点之间的距离趋于一致,也就是面纬在成纸面层所露出的浮线长度趋于一致的同时,浮线具有好的共面性。关于纬线浮线的共面性对造纸的质量提高作用,在已有的专利已经有过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第六实施例
参照图7和图8,给出了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16综三层成型网。图中所示的是该成型网的一个基本循环组织。从图7中可以看出,三层成型网的成纸面层,每个重复的循环组织具有8根面经602、604、606、608、610、612、614、616和16根面纬621-636和16根立体复合纱线651-666,构成成纸面层交织部分,它们以平纹方式相互交织在一起。例如,面纬621、622、625、626、629、630、633、634穿过经线602的下面,再穿过面经604的上面,再穿过606的下面,再穿过608的上面,再穿过610的下面,依此类推直到穿过616的上面;面纬623、624、627、628、631、632、635、636穿过经线602的上面,再穿过面经604的下面、面经606的上面、面经608的下面、面经610的上面,依此类推直到穿过面经616的下面。
图8显示了第六实施例的接触底层的结构,每个重复的循环组织包括8根底经601、603、605、607、609、611、613、615和16根底纬681-696。底经位于面经下方,如601位于602的下方、603位于604的下方、605位于606的下方等等依此类推。底经与接底纬以六上/一下/一上/一下/四上/一下/一上/一下的飞数为2的形式斜纹交织。例如底经601穿过底纬681-686的上方,再穿过底纬687的下方、底纬688的上方、底纬689的下方;再穿过690-693的上方,再穿过底纬694的下方、底纬695的上方、底纬696的下方,等依此类推。相邻的底经603穿过底纬681的上方,穿过底纬682的下方,穿过底纬683-688的上方,再穿过底纬689的下方、底纬690的上方、底纬691的下方;再穿过底纬692-695的上方,穿过696的下方,等等依此类推。由此可以看出,底纬的纬浮点是成对出现的,2个相邻的底经共同与底纬交叉,使得底纬直径为0.35mm-0.40mm时,经线的直径可以小于0.18mm,这样就减小了因为经线直径的加大所造成的三层成型网的不良厚度。
参照图7和图8,成型网的成纸面层的16根立体复合纱线中,立体复合纱线651、652为一对,立体复合纱线653、654为一对,立体复合纱线655、656为一对,立体复合纱线657、658为一对,立体复合纱线659、660为一对,立体复合纱线661、662为一对,立体复合纱线663、664为一对,立体复合纱线665、666为一对,这些立体复合纱线对是成纸面层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位于成纸面层相邻的两个纬线之间,并位于接触底层相邻的两个纬线之间,例如立体复合纱线对651、652位于面纬621、622之间,位于底纬681、682之间;立体复合纱线对653、654位于面纬623、624之间,位于底纬683、684之间;立体复合纱线对655、656位于面纬625、626之间,位于底纬685、686之间;立体复合纱线对657、658位于面纬627、628之间,位于底纬687、688之间,等等依此类推,并将成型网的成纸面层和接触底层连接在一起。立体复合纱线的数量与面纬的数量与底纬的数量之比为1比1比1。
第六实施例的每根立体复合纱线成纸面层交织部分在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内提供2个纬浮点,非成纸面层的交织部分穿过1根接触底层纸机运行方向纱线的下侧。参照图7和图8,同样显示了立体复合纱线穿过面经、底经的路径,例如第一立体复合纱线651穿过面经602、604的下侧,穿过底经601、603、605的上侧,穿过面经606的上侧、面经608的下侧,穿过底经607、609的上侧,穿过面经610的上侧、面经612的下侧,穿过底经611、613的上侧、底经615的下侧,穿过面经614、616的下侧,等等依此类推。立体复合纱线652穿过底经601、603的上方、面经602的上方、面经604的下侧,穿过底经605的上侧、底经607的下方,穿过面经606、608、610、612的下侧,穿过底经609、611、613、615的上侧,穿过面经614的上侧、面经616的下侧,等等依此类推。
第六实施例的立体复合纱线每两根形成一对,相邻的2根立体复合纱线在与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向非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过渡时交叉。所述的立体复合纱线,在相邻的2根立体复合纱线的相邻的2个交叉点之间,其中第一立体复合纱线的与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和第二立体复合纱线的非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形成上下相对;例如立体复合纱线对651和652,位于两根相邻的面纬621、622中间;第一立体复合纱线对651与652在与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向非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过渡时交叉,交叉点为底经603的上方面经604的下方,底经611的上方面经612的下方;在该相邻的2个交叉点之间,第一立体复合纱线651的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和第二立体复合纱线652的非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形成上下相对。
由图7、图8所示,第六实施例的成纸面层的16根立体复合纱线,相邻的2根立体复合纱线,可以变更织造的前后顺序,例如第一立体复合纱线651、653、655、657、659、661、、663、665在前侧,第二立体复合纱线652、654、656、658、660、662、664、666在后侧;也可以变为第二立体复合纱线652、654、656、658、660、662、664、666在前侧,第一立体复合纱线651、653、655、657、659、661、、663、665在后侧,也可以变为第一立体复合纱线651前第二立体复合纱线652后、第二立体复合纱线653后654前、第一立体复合纱线655前第二立体复合纱线656后,等等依此类推。
第七实施例
参照图9和图10,给出了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16综三层成型网。该成型网包括在织造纹理上与图7图8所示第六实施例相同的接触底层,底经与底纬以六上/一下/一上/一下/四上/一下/一上/一下的飞数为2的形式斜纹交织。图9中所示的是该成型网的成纸面层一个基本循环组织,每个重复的循环组织具有8根面经702、704、706、708、710、712、714、716和16根面纬721-736和32根立体复合纱线671-672的成纸面层交织部分,它们以平纹方式相互交织在一起,例如,面纬721、722、723、724、735、736、737、738等等穿过经线702的上面,再穿过面经704的下面,再穿过面经706的上面,再穿过面经708的下面,再穿过面经710的上面,依此类推直到穿过面经716的下面。
参照图9和图10,成型网的成纸面层的32根立体复合纱线,其中每相邻的两根,如立体复合纱线741和742为一对,立体复合纱线743和744为一对,立体复合纱线745和746为一对,等等依此类推,这些立体复合纱线对是成纸面层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位于成纸面层相邻的两个纬线之间,并位于接触底层相邻的两个纬线之间,例如立体复合纱线对741和742位于面纬721、722之间,位于底纬781、782之间;立体复合纱线对743、744位于面纬722、723之间,位于底纬782、783之间;立体复合纱线对745、746位于面纬723、724之间,位于底纬783、784之间等等依此类推,并将成型网的成纸面层和接触底层连接在一起。立体复合纱线的数量与面纬的数量与底纬的数量之比为2比1比1。
与第六实施例相同,第七实施例的每根立体复合纱线成纸面层交织部分在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内提供2个纬浮点,非成纸面层的交织部分穿过1根接触底层纸机运行方向纱线的下侧。立体复合纱线每两根形成一对,相邻的2根立体复合纱线在与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向非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过渡时交叉。所述的立体复合纱线,在相邻的2根立体复合纱线的相邻的2个交叉点之间,其中一根立体复合纱线的与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和另一根立体复合纱线的非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形成上下相对;每对立体复合纱线的相邻的2根立体复合纱线可以变更织造的前后顺序;其变更的方式与第六实施例相同。
与第六实施例相同,第七实施例的面经与底经的直径是相同的,在同一次整经中,可以织造面经与底经分离的三层造纸织物,如本实施例和第六实施例,也可以织造面经与底经变成一组经线的两层或两层半造纸织物,如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实施例,这样在用同样数量的生产设备上能够提供多个种类的产品以满足更多不同造纸工厂的需求。
在本发明的造纸织物结构中,纱线的选用是根据造纸工艺和造纸设备对造纸织物的要求来确定,例如可以选用单丝、复丝、加捻复丝、纱线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扁方形、椭圆形等等,纱线的材料可以是聚酯、尼龙、聚丙烯、芳族聚酰胺,而使用最多的是本行业通常使用的聚酯和尼龙。
上述实施例以图示的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是以图示方式说明的上述实施例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造纸用成型网,其结构包括一组成纸面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的纱线,一组接触底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的纱线;一组纸机运行方向纱线;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与成纸面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和接触底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交织;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纸机运行方向纱线在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的排列上由4n综构成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其中n是整数并且至少是2;在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内,纸机运行方向纱线穿过接触底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的顺序方式为:连续穿过六根的上方,再穿过一根的下方,再穿过一根的上方,再穿过一根的下方,再穿过连续四根的上方,再穿过一根的下方,再穿过一根的上方,再穿过一根的下方;在接触底层,每根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与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的交织顺序方式相同,相邻的纸机运行方向纱线沿相同的纸机运行方向彼此错位2根接触底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
所述的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与接触底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交织形成接触底层纬浮点,每个纬浮点与另一个纬浮点彼此相邻,成对出现;
所述的纸机运行方向纱线具有第一直径,接触底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具有第二直径,所述第一直径与第二直径之比为1比1.47至1比2.3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用成型网,其特征在于:成纸面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与接触底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的数量之比为2比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用成型网,其特征在于:一组成纸面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的纱线包括第一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的纱线和第二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的纱线,第一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具有第三直径,第二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具有第四直径,所述第一直径与第三直径之比为1比1至1比1.29之间,所述第一直径与第四直径之比为1比1至1比0.9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用成型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循环组织内,包括相同数量的成纸面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和接触底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用成型网,其特征在于:纸机运行方向纱线在连续穿过六根接触底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的上方时,同时又穿过至少2根成纸面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的上方;纸机运行方向纱线在连续穿过四根接触底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的上方时,同时又穿过至少1根成纸面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用成型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成纸面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的纱线还包括一组立体复合纱线,该立体复合纱线每两根形成一对,每对立体复合纱线位于两根相邻的成纸面层纱线中间;相邻的2根立体复合纱线在与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向非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过渡时交叉;
所述的立体复合纱线,在相邻的2根立体复合纱线的相邻的2个交叉点之间,其中一根立体复合纱线的与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和另一根立体复合纱线的非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形成上下相对,并可以改变相邻的2根立体复合纱线的先后织造顺序;
所述的一组纸机运行方向的纱线由成纸面层纸机运行方向纱线和接触底层纸机运行方向纱线组成,两者直径相同,可以相互替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造纸用成型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成纸面层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与立体复合纱线和成纸面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以平纹交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造纸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根成纸面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位于立体复合纱线对或成纸面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与成纸面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造纸用成型网,其特征在于:每根立体复合纱线成纸面层交织部分在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内提供2个纬浮点,所述2个纬浮点被1个成纸面层经浮点隔开,非成纸面层的交织部分穿过1根接触底层纸机运行方向纱线的下侧。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造纸用成型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纸机运行方向纱线在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的排列上由16综构成一个基本循环组织。
CNA2007100303733A 2007-09-21 2007-09-21 造纸用成型网 Pending CN1011262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303733A CN101126211A (zh) 2007-09-21 2007-09-21 造纸用成型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303733A CN101126211A (zh) 2007-09-21 2007-09-21 造纸用成型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26211A true CN101126211A (zh) 2008-02-20

Family

ID=39094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303733A Pending CN101126211A (zh) 2007-09-21 2007-09-21 造纸用成型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2621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4009A (zh) * 2009-08-25 2010-02-10 袁丽君 过滤及造纸用织物
CN102741474A (zh) * 2010-05-21 2012-10-17 安德里茨技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纸张形成造纸网
CN106460279A (zh) * 2016-03-23 2017-02-22 许长云 一种二层半成形网的热定型后处理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4009A (zh) * 2009-08-25 2010-02-10 袁丽君 过滤及造纸用织物
CN101644009B (zh) * 2009-08-25 2014-10-15 袁丽君 过滤及造纸用织物
CN102741474A (zh) * 2010-05-21 2012-10-17 安德里茨技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纸张形成造纸网
CN102741474B (zh) * 2010-05-21 2015-01-14 安德里茨技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纸张形成造纸网
CN106460279A (zh) * 2016-03-23 2017-02-22 许长云 一种二层半成形网的热定型后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2496B (zh) 具有高中心平面抗性的工业过滤织物
US20070199609A1 (en) Warped stitched papermaker's forming fabric with fewer effective top md yarns than bottom md yarns
WO2001042558B1 (en) Papermaking fabric
CN1982535A (zh) 具有不均匀的上部横向浮线的造纸三层成形织物
CN101440583B (zh) 一种接结双层组织的造纸用成形网
AU2003284956B2 (en) Dryer fabric with air channels
CN101126211A (zh) 造纸用成型网
RU2384662C1 (ru) Формующая сетка бумагоделательной машины
CN101117778A (zh) 造纸用成型网
CN101569810B (zh) 过滤及造纸用织物
CN102242518B (zh) 底布中具有机器向长浮纱的造纸压榨毛毯及其制造方法
CN101168931A (zh) 造纸用成型网
EP2337893B1 (en) Papermaking fabric, in particular for use in the forming section of a papermaking machine
CN102094279B (zh) 过滤及造纸用织物
CN100523369C (zh) 造纸用成型网
JP2013501153A (ja) 繊維質ウェブ材料を製造するためのフォーミングファブリック
CN101644009B (zh) 过滤及造纸用织物
CN101666004B (zh) 过滤及造纸用织物
RU2005117346A (ru) Многослойная ткань
CN101644010B (zh) 过滤及造纸用织物
CN102094348B (zh) 过滤及造纸用织物
CN102086607B (zh) 过滤及造纸用织物
CN101666006B (zh) 过滤及造纸用织物
CN101666005B (zh) 过滤及造纸用织物
CN117500973A (zh) 造纸机网毯和这种网毯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