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23369C - 造纸用成型网 - Google Patents

造纸用成型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23369C
CN100523369C CNB2007100299795A CN200710029979A CN100523369C CN 100523369 C CN100523369 C CN 100523369C CN B2007100299795 A CNB2007100299795 A CN B2007100299795A CN 200710029979 A CN200710029979 A CN 200710029979A CN 100523369 C CN100523369 C CN 10052336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paper
dimensional compound
layer
machine op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71002997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44700A (zh
Inventor
刘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B20071002997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23369C/zh
Publication of CN1011447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47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2336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2336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p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造纸用成型网织物,其结构包括由成纸面层的纱线***和接触底层的纱线***组;还包括由一组相同硬度多根立体复合纱线和一组不同硬度多根立体复合纱线,立体复合纱线与其延伸方向垂直的成纸面层纱线和接触底层纱线交织;包括成纸面层交织部分和非成纸面层交织部分组成;该立体复合纱线的非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位于成纸面层纱线下方并穿过1根或2根接触底层纱线下侧。本发明的造纸用成型网中立体复合纱线于成纸面层的顶部与成纸面层纬线的顶部处于相同的平面,并具有了均匀排布的网孔。面经与底经可以相互替代,能够提供更多种类的产品以满足更多不同造纸工厂的各种不同的需求,并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造纸用成型网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纸织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造纸用成型网。
背景技术
在造纸行业,通过一系列的设备及工序将纸浆变成纸,其中长网造纸机是造纸行业企业的主要设备,在长网造纸机造纸过程中,纸浆被输送到流浆箱,并通过流浆箱喷射到成型网面上,成型网是由高分子材料织造而成的环形无端的网带,在造纸机上,成型网在胸辊、伏辊、驱网辊、导网辊等多个导辊之间以一定的速度环形运行,网案上的各种脱水装置位于成型网接触底层的下侧,比如吸水箱、刮水板,纸浆被喷射到成型网带的成纸面层,随网带运行过程中,纸浆中的水分及其他液体被过滤,纸浆中的原料纤维从水介质中分离出来,在成型网的成纸面层形成湿纸幅,并在真空伏辊之后通过转移装置进入压榨区。
湿纸幅离开成形区后进入压榨区,在压榨区有另一种造纸织物,我们称之为“压榨毛毯”,压榨毛毯为无端环形织物,压榨毛毯在一组或多组压榨辊之间,以一定的速度环形运行,来自压榨辊的压力去除湿纸幅中多余的水分,并通过压榨毛毯来增强对湿纸幅中多余的水分的去除能力。
湿纸幅通过压榨区后,被输送到干燥区,在干燥区进一步除去纸幅中的水分,以达到后道工序的处理及包装要求。
在本专利描述中,采用纺织行业及造纸行业一般通用性术语,解释如下:
MD:造纸机的运行方向,也是织物在纸机上的运行方向。
CMD:造纸机的运行方向垂直的横向,也是织物在纸机上的运行方向的垂直方向。
经线:在造纸机运行方向上,即MD方向构成成型网纵向结构的纱线。
纬线:在垂直造纸机运行方向上,即CMD方向构成成型网横向结构的纱线。
成纸面层:在造纸机上的成型网可以为多层结构,与纸浆接触,并对纸纤维起直接支撑作用的面层。
接触底层:在造纸机上的成型网可以为多层结构,与造纸机成型湿部的脱水元件接触的底层。
本说明书中,包括成纸面层经线简称面经;成纸面层纬线简称面纬;接触底层经线简称面底经;接触底层纬线简称底纬。
经浮点:经线与纬线交叉时,经线在纬线的上方。
纬浮点:经线与纬线交叉时,经线在纬线的下方。
飞数:纺织行业中,织物弯曲规律完全相同的相邻近的两个纱线的错位数量,依次同方向错位。
在造纸生产过程中,对成型网的质量有重要的要求,特别是纸浆在形成湿纸幅的过程中,成型网的成纸面层在微观显示状态中,有凹凸不平的经浮点、纬浮点及空隙,当浮点分布不均匀或不在同一个平面时,会在纸幅上形成对纸质量有不良影响的网痕
纸的成型是复杂的原料纤维沉积排布的过程,纸的强度、纸的均匀性,与原料纤维的排布均匀性有直接的关系,以往设计的成型网,大小不同的空隙沿与MD方向成一定角度的斜向排列,成纸面层的脱水不够均匀,容易造成纤维的不均匀排布,从而纸的均匀性及纸的强度有不良的影响。
成型网在造纸机上运行的寿命是衡量成型网质量的重要指标,长的运行寿命可以减少纸机的停机时间降低造纸的成本,而成型网的运行寿命与成型网的结构稳定性又有直接的关系,优良的结构稳定性可以保障网的长的使用寿命,以往的成型网的结构在MD及CMD方向上的稳定性与成型网的排水性能存在有待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成型网的运行寿命与成型网的接触底层纬线的直径大小有直接的关系,较大直径的接触底层纬线,可以提高成型网的运行寿命,以往的三层成型网在增大接触底层纬线直径的同时必须增大接触底层经线的直径,这样就增大了三层成型网的不良厚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成型网的性能,已经设计出了三层成型网,使得成型网的成纸面层具有细小的网眼,薄的厚度,例如已经ZL02141980.9中公开一种成型网,该成型网采用一组成纸面层经线,一组成纸面层纬线,一组接触底层经线,一组接触底层纬线,以及多根在成纸面层和接触底层交织的缝合纱线。成纸面层经线与接触底层经线的直径是不同的,在同一次整经中,可以织造成纸面层经线与接触底层经线分离的三层造纸织物,但是不能织造成纸面层经线与接触底层经线变成一组经线的两层或两层半造纸织物,这样在用同样数量的生产设备上不能提供更多种类的产品以满足更多不同造纸工厂的需求,如果需要增大接触底层纬线的直径,必须同时增大接触底层经线的直径。
上述内容说明了造纸用成型网应具有均匀排布的网孔,成纸面层的处于同一平面的纱线浮点,良好的结构稳定性等性能,同时需要降低成型网的不良厚度,生产过程中用同样数量或同样产能的设备提供更多品种以满足更多不同造纸工厂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均匀排布的网孔,成纸面层的处于同一平面的纱线浮点,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并能降低成型网不良厚度的造纸用成型网。
本发明的一种造纸用成型网织物,其结构包括由成纸面层的纱线***和接触底层的纱线***组成的总纱线***;其中成纸面层的纱线***包括一组成纸面层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一组成纸面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其中接触底层的纱线***包括一组接触底层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一组接触底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
所述的总纱线***,纸机运行方向纱线在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的排列上由20综构成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其结构由至少10根成纸面层纸机运行方向纱线和至少10根接触底层纸机运行方向纱线构成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其在成纸面层纸机运行方向纱线的直径与接触底层纸机运行方向纱线的直径相同;
其特征在于:成纸面层的纱线***还包括由一组相同硬度多根立体复合纱线和一组不同硬度多根立体复合纱线。一组相同硬度多根立体复合纱线每两根形成一对,每对包括第一立体复合纱线和第二立体复合纱线;一组不同硬度多根立体复合纱线每两根形成一对,每对包括第三立体复合纱线和第四立体复合纱线;立体复合纱线与其延伸方向垂直的成纸面层纱线和接触底层纱线交织;包括成纸面层交织部分和非成纸面层交织部分组成,该成纸面层交织部分构成纤维支撑的一部分;所述的立体复合纱线的非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位于成纸面层纱线下方并穿过1根或2根接触底层纱线下侧;所述的立体复合纱线,相邻的2根立体复合纱线在与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向非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过渡时交叉。所述的立体复合纱线,在相邻的2根立体复合纱线的相邻的2个交叉点之间,其中一根立体复合纱线的与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和另一根立体复合纱线的非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形成上下相对。所述的纱线***\。
所述的纱线***,其特征在于成纸面层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与接触底层纸机运行方向纱线可以相互替代。其特征在于成纸面层经线与接触底层经线可以变成一组经线,在同一次整经中,可以织造成纸面层经线与接触底层经线分离的三层造纸织物,也可以织造成纸面层经线与接触底层经线变成一组经线的两层或两层半造纸织物。这样在用同样数量的生产设备上能够提供更多种类的产品以满足更多不同造纸工厂的各种不同的需求,并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所述的纱线***,其特征在于:接触底层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与接触底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以六上/一下/二上/一下的飞数为3的形式斜纹交织。这样接触底层经线在接触底层纬线上产生了两个相邻的纬浮点,也就是2根相邻的接触底层经线同时与1根接触底层纬线交织,这样的结构使接触底层纬线的直径有大的可变范围,同时不需要增大接触底层经线的直径,例如接触底层经线的直径为0.17mm时,接触底层纬线的直径可变范围为0.25mm-0.40mm之间。这样就降低了三层成型网的不良厚度,在相同使用寿命的情况下成型网具有薄的厚度,或者在相同厚度的情况下成型网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造纸织物,成纸面层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与立体复合纱线和成纸面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以平纹交织。
所述的造纸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组相同硬度多根立体复合纱线的第一和第二立体复合纱线具有第一硬度,所述一组不同硬度多根立体复合纱线的第三立体复合纱线具有第二硬度,第四立体复合纱线具有第三硬度,所述第二硬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硬度,所述第三硬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硬度。这样可以根据立体复合纱线提供的弯曲长度的不同来确定与之相配合的第一第二第三硬度,使得立体复合纱线成纸面层的顶部与成纸面层纬线的顶部处于相同的平面,并具有了均匀排布的网孔。
所述的造纸织物,其中所述织物的厚度大约在0.60m~1.55m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三层成型网的成纸面层的俯视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接触底层的俯视图;
图3A—图3B是图1和图2所示成型网的MD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成纸面层的俯视图;
图5A—图5B是第二实施例的MD方向的剖视图;
图6A—图6J是第二实施例的CMD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成纸面层的俯视图;
图8是图7中的第三实施例的接触底层的俯视图;
图9A—图9J是第三实施例的CMD方向的剖视图;
图10是第四实施例的接触底层的俯视图;
图11是第五实施例的成纸面层的俯视图;
图12是第五实施例的接触底层的俯视图;
图13是第六实施例的接触底层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具体的说明。
附图中相同的标识号代表同一个纱线或部件,为方便阅读,对实施例的结构进行了放大。
第一实施例
在图1和图2中显示了一种20综三层成型网801,图中所示的是该成型网801的一个基本循环组织,从图1中可以看出,三层成型网801的成纸面层,每个重复的循环组织具有10根面经12、14、16、18、20、22、24、26、28、30、和10根面纬91—100和20根立体复合纱线61—80的成纸面层交织部分,它们以平纹方式相互交织在一起,例如,面纬91—100穿过面经12的上面,再穿过面经14的下面,再穿过面经16的上面,再穿过面经18的下面,依此类推直到穿过面经30的下面。
图2显示了成型网801的接触底层的结构,每个重复的循环组织包括10根底经11、13、15、17、19、21、23、25、27、29和10根底纬51—60,底经位于面经下方,如11位于12的下方、13位于14的下方等等依此类推,底经与底纬以六上/一下/二上/一下的飞数为3的形式斜纹交织。例如接底经11穿过底纬51—56的上方,穿过底纬57的下方,穿过58、59的上方,穿过60的下方等等依此类推,相邻的接底经13穿过底纬51、52的上方,穿过53的下方,穿过54—59的上方,穿过60的下方等等依此类推,由此可以看出,底纬的纬浮点是成对出现的,2个相邻的底经共同与底纬交叉,使得底纬直径为0.35mm-0.40mm时,经线的直径可以小于0.18mm,这样就减小了因为经线直径的加大所造成的三层成型网的不良厚度。
参照图1和图2,成型网801的成纸面层的20根立体复合纱线,61和62为一对,63和64为一对,65和66为一对,67和68为一对,69和70为一对,71和72为一对,73和74为一对,75和76为一对,77和78为一对,79和80为一对,这些立体复合纱线对是成纸面层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位于成纸面层相邻的两个纬线之间,并位于接触底层相邻的两个纬线之间,例如立体复合纱线对61和62位于面纬91和92之间,位于底纬51和52之间;立体复合纱线对63和64位于面纬92和93之间,位于底纬52和53之间;立体复合纱线对65和66位于面纬93和94之间,位于底纬53和54之间;立体复合纱线对67和68位于面纬94和95之间,位于底纬54和55之间等等依此类推,并将成型网801的成纸面层和接触底层连接在一起。立体复合纱线与面纬的数量之和与底纬的数量之比为3比1。
图3A--图3B是成型网801的MD方向的剖视图;显示了面经、底经穿过面纬和底纬和立体复合纱线的路径,例如面经16从所有面纬91至面纬100的下方穿过,并同时从立体复合纱线61至立体复合纱线80的上方穿过,形成一个循环并依此类推。底经15从底纬51、52的上方和立体复合纱线62、64的下方穿过,再穿过底纬53的下方,再穿过底纬54、55和立体复合纱线67的上方,再穿过立体复合纱线69、70下方,再穿过底纬56的下方,再穿过底纬57、58、59、60和立体复合纱线77的上方及立体复合纱线74、75、76、78、79、80的下方,形成一个循环并依此类推。面经26在所有面纬91至面纬100的上方穿过,并同时向下钩穿住立体复合纱线61、64、65、67、69、72、74、75、77、79,形成一个循环并依次类推。底经25穿过底纬51的下方,立体复合纱线61、62的下方,再穿过底纬52的上方立体复合纱线63、64下方,再穿过底纬53、54、55、56、57的上方,立体复合纱线65、66下方,再穿过立体复合纱线68的上方立体复合纱线67的下方,再穿过立体复合纱线69、70、71、72、73、74、75、76下方,穿过底纬58的下方,再穿过底纬59、60的上方立体复合纱线77的下方78的上方,再穿过立体复合纱线79、80下方,形成一个循环并依此类推。
由图1、图2和图3A--图3B所示,成型网801的立体复合纱线对,位于两根相邻的面纬中间;立体复合纱线的非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位于成纸面层纱线下方并穿过1根底经下侧;相邻的2根立体复合纱线,例如立体复合纱线61与62在与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向非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过渡时交叉,其交叉点位于19的上方20的下方和27的上方28的下方。在该相邻的2个交叉点之间其第一立体复合纱线61与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和第二立体复合纱线62的非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形成上下相对。一对立体复合纱线,在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内,其中第一立体复合纱线61穿过3根的面经30、14、18的上面,与其在下方相对应的第二立体复合纱线62的非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穿过1根底经13的下侧,第二立体复合纱线62的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穿过2根成面经22、26的上面,与其在下方相对应第一立体复合纱线61的非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穿过1根底经23的下侧。
由图1、图2和图3A--图3B所示,成型网801具有第一硬度的相同硬度多根立体复合纱线的每对立体复合纱线中第一立体复合纱线61,65,69,73,77于成纸面层交织部分在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内提供3个纬浮点,非成纸面层的交织部分穿过1根接触底层经线下侧的位置,位于底经与底纬交织时连续6个经浮点的中间位置901;第二立体复合纱线62,66,70,74,78于成纸面层交织部分在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内则提供2个纬浮点,非成纸面层的交织部分穿过1根底经下侧的位置,位于底经与底纬交织时连续2个经浮点902的中间位置。
由图1、图2和图3A--图3B所示,成型网801具有不同硬度多根立体复合纱线的每个立体复合纱线对之中具有第二硬度的第三立体复合纱线63、67、71、75、79成纸面层交织部分在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内提供3个纬浮点,非成纸面层的交织部分穿过1根底经下侧的位置,位于底经与底纬交织时连续2个经浮点902的中间位置;每个立体复合纱线对之中具有第三硬度的第四立体复合纱线64、68、72、76、80于成纸面层交织部分在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内则提供2个纬浮点,非成纸面层的交织部分穿过1根底经下侧的位置,位于底经与底纬交织时连续6个经浮点901的中间位置。本实施例的第二硬度小于第一硬度,第三硬度大于第一硬度,这样根据立体复合纱线提供的弯曲长度的不同来确定与之相配合的第一、第二、第三硬度,使得立体复合纱线成纸面层的顶部与成纸面层纬线的顶部处于相同的平面,并具有了均匀排布的网孔。
由图1、图2所示,成型网801的成纸面层的20根立体复合纱线,相邻的2根立体复合纱线,如立体复合纱线61和立体复合纱线62,立体复合纱线63和立体复合纱线64,......等,可以变更织造的前后顺序,例如立体复合纱线61、63、65、67、69、71、、73、75、77、79在前侧,立体复合纱线62、64、66、68、70、72、74、76、78、80在后侧;也可以变为立体复合纱线62、64、66、68、70、72、74、76、78、80在前侧,立体复合纱线61、63、65、67、69、71、73、75、77、79在后侧;也可以变为立体复合纱线61、64、65、68、69、72、73、76、77、80在前侧,立体复合纱线62、63、66、67、70、71、74、75、78、79在后侧,等等依此类推。
第二实施例
由图4-图6给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20综三层成型网802。成型网802包括在织造纹理上与图1所示实施例相同的成纸面层。图中所示的是该成型网802接触底层的一个基本循环组织,从图4中可以看出,三层成型网802的接触底层,每个重复的循环组织具有和10根底经111、113、115、117、119、121、123、125、127、129和的10根底纬151-160,成型网802还包括10对立体复合纱线161和162—179和180。
成型网802的底经111、113、115、117、119、121、123、125、127、129以与图1所示成型网801相同的六上/一下/二上/一下的飞数为3的形式斜纹交织。如底经111穿过底纬151—156的上方,穿过底纬157的下方,穿过底纬158、159的上方,穿过底纬160的下方等等依此类推,相邻的底经113穿过底纬151、152的上方,穿过底纬153的下方,穿过底纬154—159的上方,穿过底纬160的下方等等依此类推。
图5A--图5B是成型网802的MD方向的剖视图;显示了面经、底经穿过面纬和底纬和立体复合纱线的路径,如面经16以图3A所示的成型网801同样的方式与面纬和立体复合纱线交织。底经115除在第二立体复合纱线162和第四立体复合纱线172上方穿过外,以图3A所示底经15同样的方式与底纬立体复合纱线交织。面经26和底经126以图3B所示的成型网801同样的方式与面纬和立体复合纱线交织。
由图4、图5A-图5B和图6A--图6J所示,成型网802的立体复合纱线对,位于两根相邻的面纬中间;立体复合纱线的非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位于成纸面层纱线下方并穿过1根或2根底经下侧;相邻的2根立体复合纱线,如161与162在与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向非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过渡时交叉,交叉点位于119的上方20的下方及127的上方28的下方,该相邻的交叉点之间,其中第一立体复合纱线161的与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和第二立体复合纱线162的非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形成上下相对。一对立体复合纱线,在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内,第一立体复合纱线161穿过3根的面经30、14、18的上面,与其在下方相对应的另一根立体复合纱线(162)的非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穿过2根底经113、115的下侧,另一根立体复合纱线(162)的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穿过2根面经22、26的上面,与其在下方相对应的一根立体复合纱线(161)的非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穿过1根底经123的下侧。
由图4、图5A-图5B和图6A--图6J所示,成型网802具有第一硬度的相同硬度多根立体复合纱线的每对立体复合纱线(例如161和161,165和166,169和170,173和174,177和178)的第一立体复合纱线成纸面层交织部分在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内提供3个纬浮点,非成纸面层的交织部分穿过1根底经下侧的位置,位于底经与底纬交织时连续6个经浮点的中间位置(901);第二立体复合纱线成纸面层交织部分在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内则提供2个纬浮点,非成纸面层的交织部分穿过2根底经下侧的位置,位于其中1根底经与底纬交织时连续2个经浮点(902)的中间位置。
由图4、图5A-图5B和图3A--图3J所示,成型网802具有不同硬度多根立体复合纱线的每个立体复合纱线对之中具有第二硬度的第三立体复合纱线(例如163、167、171、175、179)成纸面层交织部分在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内提供3个纬浮点,非成纸面层的交织部分穿过1根底经下侧的位置,位于底经与底纬交织时连续2个经浮点(902)的中间位置;每个立体复合纱线对之中具有第三硬度的第四立体复合纱线(例如164、168、172、176、180)成纸面层交织部分在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内则提供2个纬浮点,非成纸面层的交织部分穿过2根底经下侧的位置,位于其中1根底经与底纬交织时连续6个经浮点(901)的中间位置。本实施例的第二硬度小于第一硬度,第三硬度大于或等于第一硬度,这样根据立体复合纱线提供的弯曲长度的不同来确定与之相配合的第一第二第三硬度,使得立体复合纱线成纸面层的顶部与成纸面层纬线的顶部处于相同的平面,并具有了均匀排布的网孔。
由图4、图5A-图5B和图3A--图3J所示,成型网802的成纸面层的20根立体复合纱线,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相邻的2根立体复合纱线可以变更造的前后顺序。
第三实施例
由图7一图9给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20综三层成型网803。图中所示的是该成型网803的一个基本循环组织,从图7中可以看出,三层成型网803的成纸面层,每个重复的循环组织具有10根面经212、214、216、218、220、222、224、226、228、230和20根面纬291—310和20根立体复合纱线261—280的成纸面层交织部分,它们以平纹方式相互交织在一起,例如,面纬291、292、295、296、299、300、303、304、307、308穿过面经212的上面,再穿过214的下面,再穿过216的上面,再穿过218的下面,依此类推直到穿过230的下面。面纬293、294、297、298、301、302、305、306、309、310穿过面经212的下面,再穿过214的上面,再穿过216的下面,再穿过218的上面,依此类推直到穿过230的上面。
图8显示了成型网803的接触底层的结构,每个重复的循环组织包括10根底经211、213、215、217、219、221、223、225、227、229和20根底纬241—260,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成型网803底经与接底纬以六上/一下/二上/一下的飞数为3的形式斜纹交织,减小了因为经线直径的加大所造成的三层成型网的不良厚度。
参照图7和图8,成型网803的成纸面层的20根立体复合纱线,每2根立体复合纱线成一对位,如立体复合纱线261、262为一对,立体复合纱线263、264为一对,等等依此类推;该立体复合纱线对位于相邻的2根面纬之间,如立体复合纱线对261和262位于面纬291、292之间,位于底纬241、242之间;立体复合纱线对263、264位于面纬293和294之间,位于底纬243和244之间等等依此类推。由图7图8所示,立体复合纱线与面纬的数量之和与底纬的数量之比为2比1。在MD方向的纱线密度相同情况下,比成型网801、802拥有1.5倍的底纬数量,因此具有更好的耐磨性能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图9A--图9J是成型网803的CMD方向的剖视图;显示了成型网803的基本循环组织的位于两根相邻的面纬中间的立体复合纱线对,其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与非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与成型网801相同。
由图7、图8和图9A--图9J所示,成型网803具有相同第一硬度的多根立体复合纱线对中第一立体复合纱线261、265、269、273、277于成纸面层交织部分在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内提供3个纬浮点,第二立体复合纱线262、266、270、274、278于成纸面层交织部分在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内则提供2个纬浮点,第一、第二立体复合纱线非成纸面层的交织部分与底经的交织方式与成型网801相同。
由图7、图8和图9A--图9J所示,成型网803具有不同硬度多根立体复合纱线对中具有第二硬度的第三立体复合纱线263、267、271、275、279于成纸面层交织部分在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内提供3个纬浮点;每个立体复合纱线对中具有第三硬度的第四立体复合纱线264、268、272、276、280于成纸面层交织部分在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内则提供2个纬浮点,第三、第四立体复合纱线非成纸面层的交织部分与底经的交织方式与成型网801相同。本实施例的第二硬度小于第一硬度,第三硬度大于第一硬度,在面层浮点方面所具有的特点与成型网801相同。
由图7、图8所示,成型网803的成纸面层的20根立体复合纱线与成型网801相同,相邻的2根立体复合纱线,可以变更织造的前后顺序。
第四实施例
由图10给出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20综三层成型网804。成型网804包括在织造纹理上与图7所示实施例相同的成纸面层。
图10显示了成型网804的一个基本循环组织的接触底层的结构,每个重复的循环组织包括10根面经212、214、216、218、220、222、224、226、228、230,10根底经311、313、315、317、319、321、323、325、327、329和20根底纬341—360,底经位于面经下方,成型网804底经与接底纬以六上/一下/二上/一下的飞数为3的形式斜纹交织,减小了因为经线直径的加大所造成的三层成型网的不良厚度。
参照图10和图7,与成型网803相同,成型网804的成纸面层的20根立体复合纱线,每个立体复合纱线对位于相邻的面纬之间,每2个相邻的立体复合纱线对之间有2根面纬,立体复合纱线对位于相邻的两个底纬之间,由图7图10所示,立体复合纱线与面纬的数量之和与底纬的数量之比为2比1。在MD方向的纱线密度相同情况下,比成型网801、802拥有1.5倍的底纬数量,因此具有更好的耐磨性能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由图10和图7所示,成型网804具有相同第一硬度立体复合纱线对中第一立体复合纱线361、365、369、373、377于成纸面层交织部分在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内提供3个纬浮点,第二立体复合纱线362、366、370、374、378于成纸面层交织部分在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内则提供2个纬浮点,第一、第二立体复合纱线非成纸面层的交织部分与底经的交织方式与成型网802相同。
由图10和图7所示,成型网804具有不同硬度多根立体复合纱线对中具有第二硬度的第三立体复合纱线363、367、371、375、379于成纸面层交织部分在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内提供3个纬浮点;每个立体复合纱线对之中具有第三硬度的第四立体复合纱线364、368、372、376、380于成纸面层交织部分在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内则提供2个纬浮点,第三第四立体复合纱线非成纸面层的交织部分与底经的交织方式与成型网802相同。本实施例的第二硬度小于第一硬度,第三硬度大于或等于第一硬度,在成纸面层所具有的特点与成型网802相同。
由图7、图10所示,成型网804的成纸面层的20根立体复合纱线与成型网802相同,相邻的2根立体复合纱线,可以变更织造的前后顺序。
第五实施例
由图11—图12给出了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20综三层成型网805。成型网805包括在织造纹理上与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接触底层。
图11显示了成型网805的一个基本循环组织的成纸面层的结构,每个重复的循环组织具有10根面经512、514、516、518、520、522、524、526、528、530和5根面纬591—595和10根立体复合纱线561—570的成纸面层交织部分,它们以平纹方式相互交织在一起,例如,面纬591、592、593、594、595穿过面经512的上面,再穿过514的下面,再穿过516的上面,再穿过518的下面,依此类推直到穿过530的下面。
图12显示了成型网805的接触底层的结构,与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相同,每个重复的循环组织包括10根底经511、513、515、517、519、521、523、525、527、529和10根底纬551—560,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成型网805底经与接底纬以六上/一下/二上/一下的飞数为3的形式斜纹交织,并具有相同的优点。
参照图11和图12,成型网805的成纸面层的10根立体复合纱线,每个立体复合纱线对位于相邻的面纬之间,每2个相邻的立体复合纱线对之间有1根面纬,例如立体复合纱线561和562为一对,立体复合纱线563和564为一对,等等依此类推,这些立体复合纱线对是成纸面层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位于相邻的两个面纬之间,并位于相邻的两个底纬之间,例如立体复合纱线对561和562位于面纬591和595之间,位于底纬551和552之间;立体复合纱线对563和564位于面纬591和592之间,位于底纬552和553之间等等依此类推,并将成型网805的成纸面层和接触底层连接在一起,由图11和图12所示,立体复合纱线与面纬的数量之和与底纬的数量之比为3比2。在MD方向的纱线密度相同情况下,比成型网803、804拥有多出1/3的底纬数量,因此具有更好的耐磨性能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由图11和图12所示,成型网805具有第一硬度的相同硬度多根立体复合纱线的每对立体复合纱线561和562,563和564,565和566,567和568,569和570中的第一立体复合纱线561,563,565,567,569成纸面层交织部分在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内提供3个纬浮点,非成纸面层的交织部分穿过1根接触底层经线下侧的位置,位于底经与底纬交织时连续6个经浮点的中间位置(901);第二立体复合纱线562,564,566,568,570成纸面层交织部分在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内则提供2个纬浮点,非成纸面层的交织部分穿过1根底经下侧的位置,位于底经与底纬交织时连续2个经浮点(902)的中间位置;第一第二立体复合纱线非成纸面层的交织部分与底经的交织方式与成型网801相同,与成型网801不相同的是成型网805没有不同硬度多根立体复合纱线。
第六实施例
图13给出了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20综三层成型网806。成型网806包括在织造纹理上与图11和图12所示所示第五实施例相同的成纸面层。
图13显示了成型网806的一个基本循环组织的接触底层的结构,每个重复的循环组织包括10根底经611、613、615、617、619、621、623、625、627、629和10根底纬651—660,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成型网806底经与接底纬以六上/一下/二上/一下的飞数为3的形式斜纹交织,并具有相同的优点。
参照图11和图13,与第五实施例相同,成型网806的成纸面层的10根立体复合纱线,每个立体复合纱线对位于相邻的面纬之间,每2个相邻的立体复合纱线对之间有1根面纬,并具有相同的优点。
由图11和图13所示,成型网806具有第一硬度的相同硬度多根立体复合纱线的每对立体复合纱线661和662,663和664,665和666,667和668,669和670中的第一立体复合纱线661,663,665,667,669成纸面层交织部分在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内提供3个纬浮点,非成纸面层的交织部分穿过1根接触底层经线下侧的位置,位于底经与底纬交织时连续6个经浮点的中间位置(901);第二立体复合纱线662,664,666,668,670成纸面层交织部分在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内则提供2个纬浮点,非成纸面层的交织部分穿过2根底经下侧的位置,位于其中1根底经与底纬交织时连续2个经浮点(902)的中间位置第一第二立体复合纱线非成纸面层的交织部分与底经的交织方式与成型网802相同,与成型网802不相同的是成型网806没有不同硬度多根立体复合纱线。
在本发明的造纸织物结构中,纱线的选用是根据造纸工艺和造纸设备对造纸织物的要求来确定,例如可以选用单丝、复丝、加捻复丝、纱线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扁方形、椭圆形等等,纱线的材料可以是聚酯、尼龙、聚丙烯、芳族聚酰胺,而使用最多的是本行业通常使用的聚酯和尼龙。
上述实施例以图示的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是以图示方式说明的上述实施例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进行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造纸用成型网,其结构包括由成纸面层的纱线***和接触底层的纱线***组成的总纱线***;其中成纸面层的纱线***包括一组成纸面层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一组成纸面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形成接触底层的纱线***包括一组接触底层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一组接触底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
所述的总纱线***,纸机运行方向纱线在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的排列上由20综构成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其结构由10根成纸面层纸机运行方向纱线和10根接触底层纸机运行方向纱线构成一个基本循环组织;
所述的总纱线***,其在成纸面层纸机运行方向纱线的直径与接触底层纸机运行方向纱线的直径相同;
其特征在于:成纸面层的纱线***还包括由一组相同硬度多根立体复合纱线和一组不同硬度多根立体复合纱线;一组相同硬度的多根立体复合纱线每两根形成一对,每对包括第一立体复合纱线和第二立体复合纱线,且位于两根相邻的成纸面层纱线中间;一组不同硬度多根立体复合纱线每两根形成一对,每对包括第三立体复合纱线和第四立体复合纱线,且位于两根相邻的成纸面层纱线中间;立体复合纱线与其延伸方向垂直的成纸面层纱线和接触底层纱线交织;包括成纸面层交织部分和非成纸面层交织部分组成,该成纸面层交织部分构成纤维支撑的一部分;
所述的立体复合纱线的非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位于成纸面层纱线下方并穿过1根或2根接触底层纱线下侧;
所述的立体复合纱线,相邻的2根立体复合纱线在与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向非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过渡时交叉;在相邻的2根立体复合纱线的相邻的2个交叉点之间,其中一根立体复合纱线的与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和另一根立体复合纱线的非成纸面层纱线的交织部分形成上下相对;
所述的总纱线***,其特征在于成纸面层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与接触底层纸机运行方向纱线可以相互替代;
所述的接触底层纱线***,其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与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以六上/一下/二上/一下的飞数为3的形式斜纹交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用成型网,其特征在于:成纸面层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与立体复合纱线和成纸面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以平纹交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用成型网,其特征在于:一组相同硬度多根立体复合纱线的第一和第二立体复合纱线具有第一硬度,所述一组不同硬度多根立体复合纱线的第三立体复合纱线具有第二硬度,第四立体复合纱线具有第三硬度,所述第二硬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硬度,所述第三硬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硬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用成型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复合纱线对位于两根相邻的成纸面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中间;所述每根成纸面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位于相邻的相同硬度立体复合纱线对或不同硬度立体复合纱线对中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根成纸面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位于相同硬度立体复合纱线对或不同硬度立体复合纱线对与成纸面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用成型网,其特征在于:第一立体复合纱线成纸面层交织部分在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内提供3个纬浮点,非成纸面层的交织部分穿过1根接触底层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下侧的位置,位于接触底层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与接触底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交织时连续6个经浮点的中间位置(901);第二立体复合纱线成纸面层交织部分在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内则提供2个纬浮点,非成纸面层的交织部分穿过1根或2根接触底层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下侧的位置,位于接触底层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与接触底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交织时连续2个经浮点(902)的中间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造纸用成型网,其特征在于第三立体复合纱线成纸面层交织部分在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内提供3个纬浮点,非成纸面层的交织部分穿过1根接触底层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下侧的位置,位于接触底层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与接触底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交织时连续2个经浮点(902)的中间位置;第四立体复合纱线成纸面层交织部分在一个基本循环组织内则提供2个纬浮点,非成纸面层的交织部分穿过1根或2根接触底层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下侧的位置,位于接触底层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与接触底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交织时连续6个经浮点(901)的中间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用成型网,其中所述基本循环组织,包括相同数量的成纸面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和接触底层垂直纸机运行方向纱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用成型网,其特征是相邻的2根立体复合纱线,可以变更织造的先后顺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用成型网,其中所述织物的厚度在0.60mm~1.55mm之间。
CNB2007100299795A 2007-08-30 2007-08-30 造纸用成型网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3369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0299795A CN100523369C (zh) 2007-08-30 2007-08-30 造纸用成型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0299795A CN100523369C (zh) 2007-08-30 2007-08-30 造纸用成型网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4700A CN101144700A (zh) 2008-03-19
CN100523369C true CN100523369C (zh) 2009-08-05

Family

ID=39207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02997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3369C (zh) 2007-08-30 2007-08-30 造纸用成型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23369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2099B (zh) * 2016-12-16 2019-04-19 芜湖航达网业有限公司 一种丝线编织用牵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4700A (zh) 2008-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43740B2 (ja) 細糸を含むベースファブリックを有するプレスフェルト
CN1082579C (zh) 在交叉角处带有附加机器横向纱线的造纸网
CN1854390B (zh) 造纸织物
CN101351591B (zh) 带有具有不同轮廓图案的成对接结纱的多层织物
US6276402B1 (en) Multilayer papermakers fabric
CN101952496B (zh) 具有高中心平面抗性的工业过滤织物
CA1290181C (en) Sixteen harness dual layer weave
CN101440583B (zh) 一种接结双层组织的造纸用成形网
MXPA05004186A (es) Tela de secado con canal de aire en el lado trasero.
CN102057091A (zh) 高纤维支撑物内在经纱连接的复合成形织物
US6837275B2 (en) Air channel dryer fabric
CN101117778A (zh) 造纸用成型网
RU2384662C1 (ru) Формующая сетка бумагоделательной машины
CN101569810B (zh) 过滤及造纸用织物
CN100523369C (zh) 造纸用成型网
CN101126211A (zh) 造纸用成型网
CN101168931A (zh) 造纸用成型网
CN102094279B (zh) 过滤及造纸用织物
KR20060101798A (ko) 베이스 직물에서 긴 MD(machinedirection) 플로우트들을 가진 제지기의 프레스펠트
US8539987B2 (en) Papermaking fabric, in particular for use in the forming section of a papermaking machine
CN101644009B (zh) 过滤及造纸用织物
CN101666006B (zh) 过滤及造纸用织物
CN101666004B (zh) 过滤及造纸用织物
CN102086607B (zh) 过滤及造纸用织物
CN101644010B (zh) 过滤及造纸用织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05

Termination date: 201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