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92397U - 車體安全裝置 - Google Patents

車體安全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92397U
TWM592397U TW108216334U TW108216334U TWM592397U TW M592397 U TWM592397 U TW M592397U TW 108216334 U TW108216334 U TW 108216334U TW 108216334 U TW108216334 U TW 108216334U TW M592397 U TWM592397 U TW M59239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ody
distance
airbag
safety device
gas genera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163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陳勝哲
Original Assignee
陳勝哲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陳勝哲 filed Critical 陳勝哲
Priority to TW1082163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92397U/zh
Publication of TWM5923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92397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一車體安全裝置適用於安裝在一車體,該車體安全裝置包含一緩衝氣囊模組、一測距模組,及一控制器,該緩衝氣囊模組設置於該車體的一外側,且包括一氣體產生器,及一氣囊本體,該氣體產生器受控制啟動時對該氣囊本體充氣,使該氣囊本體自該車體向外膨脹,該測距模組設置於該車體,以偵測該車體的該外側與一障礙物的距離且產生一距離信號,該控制器預存一啟動條件,且電連接該氣體產生器及該測距模組,以接收該距離信號,當該控制器根據該距離信號判斷符合該啟動條件時,該控制器控制該氣體產生器啟動。

Description

車體安全裝置
本創作是關於一車體安全裝置,特別是一種藉由一側距模組的測量,使一車體的一緩衝氣囊模組在該車體碰撞前先啟動,以緩衝撞擊力的車體安全裝置。
開快車、煞車不及造成的交通意外層出不窮,一般車體的安全機制為在車體內部隱藏有安全氣囊,在車體發生碰撞時,安全氣囊瞬間充氣彈出,以緩衝車內人員直接撞擊到車內的零件或機構。內部的安全氣囊用以保護車內人員的安全,但車體的外部往往受損嚴重,目前有一解決方法,請參考中華民國專利公告號I386330「車輛安全裝置」,該車輛安全裝置其係包括有複數個環繞設置在車體外周圍的容槽,複數個逐一分別裝置在每一容槽的安全氣囊模組及一控制模組。控制模組經由至少一訊號傳輸模組而與該複數個安全氣囊模組做訊號連通。當控制模組接受因撞擊或手動控制所產生之一輸入訊號時,即控制至少一該安全氣囊模組作動展開,藉以達到車體受撞防護及落水防沈之多功能目的。
然而,上述車輛安全裝置的安全氣囊模組在碰撞發生時立即展開,雖可立即產生緩衝效果,但碰撞已發生,緩衝效果還是有限,且安全氣囊模組未***,或***的力道不平均,車體還會產生反作用力,讓車體回彈或是打滑,造成車內人員的二次傷害。因此,該車輛安全裝置還是有改進空間。
因此,本創作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在一車體碰撞時有更好緩衝效果的車體安全裝置。
於是,該車體安全裝置適用於安裝在該車體,該車體安全裝置包含一緩衝氣囊模組、一測距模組,及一控制器。
該緩衝氣囊模組設置於該車體的一外側,且包括一氣體產生器,及一氣囊本體,該氣體產生器受控制啟動時對該氣囊本體充氣,使該氣囊本體自該車體向外膨脹,該測距模組設置於該車體,以偵測該車體的該外側與一障礙物的距離且產生一距離信號,該控制器預存一啟動條件,且電連接該氣體產生器及該測距模組,以接收該距離信號,當該控制器根據該距離信號判斷符合該啟動條件時,該控制器控制該氣體產生器啟動。
進一步,該氣囊本體包括複數個洩氣區,該等洩氣區的層厚度薄於非該等洩氣區的層厚度。
進一步,該等洩氣區形成在該氣囊本體的上緣及下緣中至少一者,且該等洩氣區以該氣囊本體的中心為基準呈左右對稱。
進一步,該測距模組包括一紅外線距離檢測器及一雷射距離檢測器中至少一者。
進一步,該外側包括該車體的一前側,該啟動條件為該前側與該障礙物的距離小於一前側預防碰撞距離,且該車體的時速大於一安全行駛速度。
進一步,該外側包括該車體的一前側及一旁側,該啟動條件為該前側與該障礙物的距離小於一前側預防碰撞距離,且該車體的時速大於一安全行駛速度。
進一步,該外側包括該車體的一後側,該啟動條件為該後側與該障礙物的距離小於一後側預防碰撞距離。
根據上述技術特徵可達成以下功效:
1.藉由該測距模組偵測所產生的該距離信號,讓該控制器判斷是否啟動該氣體產生器,則在碰撞發生前,該氣囊本體就已經先充好氣,讓該車體在撞擊時有緩衝作用、減少撞擊力。
2.藉由該等洩氣區的層厚度薄、排列位置的設計,可降低該車體撞擊後的反作用力造成該車體的回彈,且也降低該車體打滑的機率。
綜合上述技術特徵,本創作車體安全裝置的主要功效將可於下述實施例清楚呈現。
在本創作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參閱第一圖及一第二圖,本創作車體安全裝置的一第一實施例,適用於安裝在一車體(10),該車體安全裝置包含一緩衝氣囊模組(1)、一測距模組(2),及一控制器(3)       。
該緩衝氣囊模組(1)包括一氣體產生器(11),及一氣囊本體(12)。該氣體產生器(11)受控制啟動時能產生氣體對該氣囊本體(12)充氣,該氣囊本體(12)包括複數個洩氣區(121),該等洩氣區(121)的層厚度薄於非該等洩氣區(121)的層厚度,該等洩氣區(121)形成在該氣囊本體(12)的上緣及下緣中至少一者,且該等洩氣區(121)以該氣囊本體(12)的中心為基準呈左右對稱,該氣囊本體(12)未充氣時可摺疊、好收納、佔用體積小,該氣囊本體(12)充氣後膨脹。該緩衝氣囊模組(1)設置於該車體(10)的一外側,該外側包括該車體(10)的一前側。在本例中,該等洩氣區(121)分別間隔形成在該氣囊本體(12)的上緣及下緣,該緩衝氣囊模組(1)設置在該車體(10)的前方保險桿內,未充氣時,該氣囊本體(12)隱藏在該車體(10)的前方保險桿內,充氣後,該氣囊本體(12)自該車體(10)向外膨脹。
該測距模組(2)偵測該車體(10)的該外側與一障礙物的距離且產生複數個距離信號,該測距模組(2)包括一紅外線距離檢測器(21)及一雷射距離檢測器(22)中至少一者,在本例中,該測距模組(2)包括一紅外線距離檢測器(21)及一雷射距離檢測器(22),該紅外線距離檢測器(21)及該雷射距離檢測器(22)分別設置於該車體(10)的前方擋風玻璃內側,
該控制器(3)電連接該氣體產生器(11)的電路及該測距模組(2)。該控制器(3)預存一啟動條件,該啟動條件為該前側與該障礙物的距離小於一前側預防碰撞距離,且該車體(10)的時速大於一安全行駛速度,在本例中,該前側預防碰撞距離為10公尺,該安全行駛速度為每小時50公里。該控制器(3)接收該測距模組(2)產生的該等距離信號,當該控制器(3)根據該等距離信號判斷皆符合該啟動條件時,該控制器(3)控制該氣體產生器(11)啟動。
例如該控制器(3)接收到該等距離信號皆為9公尺小於該前側預防碰撞距離,且該車體(10)的車速大於該安全行駛速度每小時50公里,該控制器(3)判斷符合該啟動條件,該控制器(3)控制該氣體產生器(11)啟動,則該氣體產生器(11)開始產生氣體對該氣囊本體(12)     充氣。該氣囊本體(12)自該前方保險桿內伸出且向外膨脹。因此,在該車體(10)可能快要與前方車輛發生撞擊時,該氣囊本體(12)就已經先充好氣準備,一旦真的發生撞擊,由於該氣囊本體(12)是飽滿的狀態,撞擊時該氣囊本體(12)會產生緩衝作用,可降低撞擊力道,則可以減少該車體(10)前方引擎室的潰縮損害與該車體(10)內人員的撞擊力,更特別的設計是,由於該等洩氣區(121)的層厚度薄於非該等洩氣區(121)的層厚度,撞擊後,該等洩氣區(121)容易被破壞掉,讓該氣囊本體(12)內的氣體自動洩氣,且該等洩氣區(121)形成在該氣囊本體(12)的上緣及下緣,則能夠降低該車體(10)撞擊後的反作用力造成該車體(10)的回彈,又該等洩氣區(121)呈左右對稱,則該氣囊本體(12)破掉的力道平均,讓該車體(10)也不易打滑。因此,藉由本創作車體安全裝置,第一道防護為讓該車體(10)在撞擊時有緩衝作用、減少撞擊力,第二道防護為可降低該車體(10)撞擊後的反作用力造成該車體(10)的回彈,且也降低該車體(10)打滑的機率。
需補充說明的是,本例的該測距模組(2)包括該紅外線距離檢測器(21)及該雷射距離檢測器(22),該控制器(3)接收到該紅外線距離檢測器(21)及該雷射距離檢測器(22)傳來的該等距離信號,該等距離信號皆符合該啟動條件時,該控制器(3)才控制該氣體產生器(11)啟動,藉由雙重檢測以提升準確性,以避免隨意啟動該氣體產生器(11)使該氣囊本體(12)膨脹。
參閱第三圖及第四圖,本創作車體安全裝置的一第二實施例,與該第一實施例類似,不同處在於該車體安全裝置包含複數個緩衝氣囊模組(1)及複數個測距模組(2),該車體(10)的該外側還包括一旁側及一後側,則該等緩衝氣囊模組(1)分別設置在除了該車體(10)前方保險桿內,還有該車體(10)的A柱、B柱、C柱外圍及該車體(10)後方保險桿內,該等測距模組(2)分別設置在該車體(10)的前方擋風玻璃及後方的擋風玻璃,相關該車體(10)的該後側的啟動條件為該後側與該障礙物的距離小於一後側預防碰撞距離,該後側預防碰撞距離例如為1公尺,因此,若該控制器(3)接收到設置在該車體(10)的前方擋風玻璃的該測距模組(2)傳的該等距離信號,該控制器(3)根據該等距離信號判斷符合該啟動條件時,該控制器(3)控制設置在該前側及該旁側的該等氣體產生器(11)啟動,則隱藏在該車體(10)前方保險桿及A柱、B柱、C柱外圍的該等氣囊本體(12)向外膨脹,該車體(10)的該前側、該旁側皆形成一緩衝區,若該控制器(3)接收到設置在該車體(10)的後方擋風玻璃的該測距模組(2)傳的該等距離信號,該控制器(3)根據該等距離信號判斷符合該後側的啟動條件時,該控制器(3)控制設置在該後側的該氣體產生器(11)啟動,則隱藏在該車體(10)後方保險桿的該氣囊本體(12)向外膨脹,讓該後側也形成一緩衝區,以防止後方來車的追撞,或是自行倒車時撞到障礙物。
綜上所述,藉由該測距模組(2)偵測所產生的該等距離信號,讓該控制器(3)判斷是否啟動該氣體產生器(11),則在碰撞發生前,該氣囊本體(12)就已經先充好氣,讓該車體(10)在撞擊時有緩衝作用、減少撞擊力,更藉由該等洩氣區(121)的層厚度薄、排列位置的設計,可降低該車體(10)撞擊後的反作用力造成該車體(10)的回彈,且也降低該車體(10)打滑的機率。
綜合上述實施例之說明,當可充分瞭解本創作之操作、使用及本創作產生之功效,惟以上所述實施例僅係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即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及創作說明內容所作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屬本創作涵蓋之範圍內。
(1):緩衝氣囊模組 (11):氣體產生器 (12):氣囊本體 (121):洩氣區 (2):測距模組 (21):紅外線距離檢測器 (22):雷射距離檢測器 (3):控制器 (10):車體
[第一圖]是一方塊圖,說明本創作車體安全裝置的一第一實施例。 [第二圖]是一示意圖,說明該第一實施例的一氣囊本體在一車體膨脹時的狀態。 [第三圖]是一方塊圖,說明本創作車體安全裝置的一第二實施例。 [第四圖]是一示意圖,說明該第二實施例的多個氣囊本體在該車體膨脹時的狀態。
(1):緩衝氣囊模組
(11):氣體產生器
(12):氣囊本體
(2):測距模組
(21):紅外線距離檢測器
(22):雷射距離檢測器
(3):控制器

Claims (7)

  1. 一種車體安全裝置,適用於安裝在一車體,該車體安全裝置包含: 一緩衝氣囊模組,設置於該車體的一外側,且包括一氣體產生器,及一氣囊本體,該氣體產生器受控制啟動時對該氣囊本體充氣,使該氣囊本體自該車體向外膨脹; 一測距模組,設置於該車體,以偵測該車體的該外側與一障礙物的距離且產生一距離信號;及 一控制器,預存一啟動條件,且電連接該氣體產生器及該測距模組,以接收該距離信號,當該控制器根據該距離信號判斷符合該啟動條件時,該控制器控制該氣體產生器啟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車體安全裝置,其中,該氣囊本體包括複數個洩氣區,該等洩氣區的層厚度薄於非該等洩氣區的層厚度。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車體安全裝置,其中,該等洩氣區形成在該氣囊本體的上緣及下緣中至少一者,且該等洩氣區以該氣囊本體的中心為基準呈左右對稱。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車體安全裝置,其中,該測距模組包括一紅外線距離檢測器及一雷射距離檢測器中至少一者。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車體安全裝置,其中,該外側包括該車體的一前側,該啟動條件為該前側與該障礙物的距離小於一前側預防碰撞距離,且該車體的時速大於一安全行駛速度。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車體安全裝置,其中,該外側包括該車體的一前側及一旁側,該啟動條件為該前側與該障礙物的距離小於一前側預防碰撞距離,且該車體的時速大於一安全行駛速度。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車體安全裝置,其中,該外側包括該車體的一後側,該啟動條件為該後側與該障礙物的距離小於一後側預防碰撞距離。
TW108216334U 2019-12-09 2019-12-09 車體安全裝置 TWM5923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6334U TWM592397U (zh) 2019-12-09 2019-12-09 車體安全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6334U TWM592397U (zh) 2019-12-09 2019-12-09 車體安全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92397U true TWM592397U (zh) 2020-03-21

Family

ID=70767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16334U TWM592397U (zh) 2019-12-09 2019-12-09 車體安全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923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20110B1 (ko) 프리크래쉬 사이드에어백 장치
US8910974B2 (en) Occupant protection device
CN101602345B (zh) 汽车外部主动防撞缓冲气囊
WO2016184423A1 (zh) 一种汽车追尾保护的方法和装置
CN103129510B (zh) 一种防止行人小腿下潜的保护装置及方法
JPH08239007A (ja) 車両のタイヤ空気圧感知方式のエアバック装置
US2005015641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elping to protect an occupant of a vehicle
CN103057506B (zh) 一种保护汽车乘员脚部的气囊装置
JP2009220784A (ja) エアバッグ制御装置及びエアバッグ制御方法
TWM592397U (zh) 車體安全裝置
US8924089B2 (en) Automobil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utomobile
CN211844247U (zh) 用于车载设备的提醒防护***
CN207860132U (zh) 一种用于车辆翻滚的安全保护气囊装置
CN210416316U (zh) 儿童汽车座
CN109987051A (zh) 一种用于车辆翻滚的安全保护气囊装置
JP4019973B2 (ja) 乗員保護装置の起動装置
KR100622124B1 (ko) 에어백 제어방법
TWI386330B (zh) 車輛安全裝置
KR101627502B1 (ko) 자동차의 승객보호장치
CN206374708U (zh) 一种汽车
KR20080008107A (ko) 에어백 장치와 그 제어방법
TW202227296A (zh) 汽車及其防撞緩衝裝置
KR101509808B1 (ko) 차량의 커튼 에어백 장치
CN202071797U (zh) 车身安全气囊
JP2005349920A (ja) 乗員保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