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7618B - 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及工具形狀異常檢測方法 - Google Patents

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及工具形狀異常檢測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7618B
TWI837618B TW111109773A TW111109773A TWI837618B TW I837618 B TWI837618 B TW I837618B TW 111109773 A TW111109773 A TW 111109773A TW 111109773 A TW111109773 A TW 111109773A TW I837618 B TWI837618 B TW I83761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ol
shape
moving average
variation
foreign matt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97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00273A (zh
Inventor
室伏勇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芝浦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芝浦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芝浦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002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02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76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761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7/00Arrangements for observing,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on machine tools
    • B23Q17/09Arrangements for observing,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on machine tools for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cutting pressure or for determining cutting-tool condition, e.g. cutting ability, load on tool
    • B23Q17/0952Arrangements for observing,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on machine tools for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cutting pressure or for determining cutting-tool condition, e.g. cutting ability, load on tool during machi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7/00Arrangements for observing,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on machine tools
    • B23Q17/22Arrangements for observing,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on machine tools for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existing or desired position of tool or 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7/00Arrangements for observing,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on machine tools
    • B23Q17/24Arrangements for observing,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on machine tools using optics or electromagnetic waves
    • B23Q17/2409Arrangements for indirect observation of the working space using image recording means, e.g. a camer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7/00Arrangements for observing,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on machine tools
    • B23Q17/24Arrangements for observing,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on machine tools using optics or electromagnetic waves
    • B23Q17/2452Arrangements for observing,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on machine tools using optics or electromagnetic waves for measuring features or for detecting a condition of machine parts, tools or workpieces
    • B23Q17/2457Arrangements for observing,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on machine tools using optics or electromagnetic waves for measuring features or for detecting a condition of machine parts, tools or workpieces of too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Machine Tool Sensing Apparatuse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With Unspecified Measu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具備:工具形狀計算部,其計算工具的理想形狀;攝影機,其拍攝工具的實際形狀;形狀差取得部,其在工具的複數部位求出以工具形狀計算部所計算之工具的理想形狀與以攝影機所拍攝之工具的實際形狀之間形狀的差;移動平均值取得部,其在工具的複數部位求出以形狀差取得部所求得之複數個形狀之差的移動平均值;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其在工具的複數部位求出以移動平均值取得部所求得之複數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以及異物附著判斷部,其因應以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所求得之變化量來判斷工具是否有附著異物。

Description

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及工具形狀異常檢測方法
本發明,關於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及工具形狀異常檢測方法。
近年來,工件的超精密加工中,因裝置(工作機械)的運動性能提升,使得工具的形狀精度在加工精度的重要性變大。又,工具形狀的測量,例如,使用有專利文獻1所示之工具形狀測量裝置。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20/090844號公報
但是,在加工工件之際,有著切粉或碎屑等之異物附著於工具且無法從工具拿下的情況。在使用工具形狀測量裝置來測量工具形狀時,不測量到附著有切粉或碎屑等之異物的工具形狀,防止基於附著有切粉或碎屑等 之異物的工具形狀的工件加工很重要。亦即,檢測到在工具附著有切粉或碎屑等之異物很重要。
於是,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及工具形狀異常檢測方法,其可檢測到切粉或碎屑等之異物附著於工具等之工具形狀的異常。
本發明之第1態樣的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用來檢測附著於工具的異物,該工具設在工作機械的主軸,該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具備:工具形狀計算部,其計算前述工具的理想形狀;攝影機,其拍攝前述工具的實際形狀;形狀差取得部,其在前述工具的複數部位求出以前述工具形狀計算部所計算之工具的理想形狀與以前述攝影機所拍攝之工具的實際形狀之間形狀的差;移動平均值取得部,其在前述工具的複數部位求出以前述形狀差取得部所求得之複數個形狀之差的移動平均值;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其在前述工具的複數部位求出以前述移動平均值取得部所求得之複數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以及異物附著判斷部,其因應以前述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所求得之變化量來判斷前述工具是否有附著異物。
在前述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是從以前述移動平均值取得部所求得之複數個移動平均值之中,求出彼此相鄰之前述工具的2個部位之間的變化量,或者是,從以前述移動平均值取得部所求得之複數個移動平均值之中,求出沒有彼此相鄰且彼此空出既定間隔來排列之前述工具的2個部位之間的變化量亦可。
前述異物附著判斷部,為了強調以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所求得之變化量,是對以前述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所求得之變化量施以既定的演算,來判斷前述工具是否有附著異物亦可。
前述異物附著判斷部的演算,是進行將以前述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所求得之變化量予以取冪的演算亦可。
本發明之第2態樣的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用來檢測附著於工具的異物,該工具設在工作機械的主軸,該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具備:工具形狀計算部,其計算前述工具的理想形狀;攝影機,其拍攝前述工具的實際形狀;形狀差取得部,其在前述工具的複數部位求出以前述工具形狀計算部所計算之工具的理想形狀與以前述攝影機所拍攝之工具的實際形狀之間形狀的差;形狀差變化量取得部,其在前述工具的複數部位求出以前述形狀差取得部所求得之複數個形狀的差;以及異物附著判斷部,其因應以前述形狀差變化量取得部所求得之變化量來判斷前述工具是否有附著異物。
本發明之第3態樣的工具形狀異常檢測方法,用來檢測附著於工具的異物,該工具設在工作機械的主軸,該工具形狀異常檢測方法,具有:理想形狀計算階段,其計算前述工具的理想形狀;拍攝階段,其使用攝影機來拍攝前述工具的實際形狀;形狀差取得階段,其在前述工具的複數部位求出以計算前述工具之理想形狀的理想 形狀計算階段所計算之工具的理想形狀與以前述拍攝階段所拍攝之工具的實際形狀之間形狀的差;移動平均值取得階段,其在前述工具的複數部位求出以前述形狀差取得階段所求得之複數個形狀之差的移動平均值;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階段,其在前述工具的複數部位求出以前述移動平均值取得階段所求得之複數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以及異物附著判斷階段,其因應以前述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階段所求得之變化量來判斷前述工具是否有附著異物。
本發明之第4態樣的工具形狀異常檢測方法,用來檢測附著於工具的異物,該工具設在工作機械的主軸,該工具形狀異常檢測方法,具有:理想形狀計算階段,其計算前述工具的理想形狀;拍攝階段,其使用攝影機來拍攝前述工具的實際形狀;形狀差取得階段,其在前述工具的複數部位求出以計算前述工具之理想形狀的理想形狀計算階段所計算之工具的理想形狀與以前述拍攝階段所拍攝之工具的實際形狀之間形狀的差;形狀差變化量取得階段,其在前述工具的複數部位求出以前述形狀差取得階段所求得之複數個形狀的差;以及異物附著判斷階段,其因應以前述形狀差變化量取得階段所求得之變化量來判斷前述工具是否有附著異物。
根據本發明,發揮出可提供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及工具形狀異常檢測方法的效果,其可檢測到切粉或碎屑等之異物附著於工具等之工具形狀的異常。
實施形態的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1,是檢測附著於工具的切粉或碎屑等之異物等之用來檢測工具形狀之異常的裝置,例如圖1所示般,設置在工作機械2來使用。
工作機械2,在機床18的上面,具有平台16與門型框樑10。在框樑10的橫樑8,透過鞍座6支撐有主軸頭4。在主軸頭4支撐有主軸11。
在此,為了方便說明,將水平的既定一方向定為X方向,將對X方向正交之水平的既定另一方向定為Y方向、將對X方向與Y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定為Z方向。
平台16,可對於機床18在X方向移動。鞍座6,可沿著橫樑8在Y方向移動。主軸頭4可對於鞍座6在Z方向移動。
使工作機械2以該等3軸來移動,藉此對於載置於平台16的工件14使工具(例如球頭立銑刀)12立體地移動,而可加工工件14。在平台16的端部,設置有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1。控制裝置20,連接於工作機械2與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1,可控制工作機械2與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1。控制裝置20,具備CPU(未圖示)與記憶體(未圖示)。
圖2,表示以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1來測量工具12之形狀的圖。藉由之前表示的3軸來使工具12移動至圖2所示的位置,測量可能有異物附著之工具12的實際形狀。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1,具備攝影機22與照明裝置24。如圖2所示般,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1,是在工具12位於攝影機22與照明裝置24之間的狀態,測量工具12的形狀。將來自照明裝置24的光從工具12的後面照射來拍攝圖片,故工具12的形狀是被拍攝成影子。在工具12附著有切粉或灰塵等之異物的情況,會拍攝成含有附著異物之形狀的影子。
攝影機22,具備高速快門,即使是工具12在數千轉/分的旋轉中,亦可拍攝成像是靜止圖。亦可在攝影機22安裝有變焦鏡頭,可用控制裝置20進行擴大率的控制。在主軸11,設有旋轉角度感測器(未圖示),可用控制裝置20進行工具12的轉速或旋轉角度之定位等的控制。
在工具12以1萬轉/分以上的轉速來旋轉的情況,將難以用高速快門來對應。該情況,是使照明裝置24具備閃光燈功能。使用數μsec之較短發光時間的閃光燈的話,即使是旋轉中的工具12亦可進行形狀測量。又,工具12的最大轉速,可設定成12萬轉/分左右。
工具12,例如,是在以切削加工來形成模具的芯或腔體的表面時所使用。上述切削加工,例如是用來將模具的芯或腔體的表面予以最終收尾加工者,藉由上述切削加工,來使模具的芯或腔體的表面成為如鏡面那般。球頭立銑刀12的外徑,例如是1mm左右。在進行切削加工時之球頭立銑刀12的轉速,是6萬轉/分左右。
藉由工具12的拍攝,而得到球頭立銑刀12之最大外形的靜止圖像。該最大外形的部位成為球頭立銑刀12的刀刃,刀刃的形狀會對工件14之加工面的形狀造成影響。關於工具12之拍攝的詳細內容,揭示於國際公開2020/090844號公報。
作為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1,採用國際公開2020/090844號公報所示之工具形狀測量裝置。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1,是檢測附著於設在工作機械(例如超精密加工機)2之主軸11的工具(例如旋轉的球頭立銑刀等之切削工具)12的切粉或碎屑等之異物用的裝置。又,作為附著於工具12的異物,有工件14之切屑等之固體異物或切削油等之液體異物。
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1,如圖2所示般,具備控制部25與攝影機22而構成。控制部25,例如,是以控制裝置20的一部分來構成,但控制部25,是與控制裝置20分開設置亦可。
在控制部25,設有:工具形狀計算部27、形狀差取得部29、移動平均值取得部31、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33、異物附著判斷部35。
工具形狀計算部27,儲存有工具12的工具種類和直徑等之資訊,可計算工具12的理想形狀。工具12的理想形狀,是球頭立銑刀12之最大外形的形狀。
攝影機22,例如拍攝旋轉中之工具12的實際形狀。工具12的實際形狀,是工具12與附著於該工具12之異物的形狀。亦即,工具12的實際形狀,例如,會因異物的附著或在刀刃的一部分發生磨損或缺損等,而成為可能與理想形狀不同之遍及工具12之刀刃部全體的工具外形形狀。工具12的實際形狀,也是球頭立銑刀12與異物之最大外形的形狀。
在形狀差取得部29,例如遍及工具12之刀刃部全體,在工具12的複數部位求出:以工具形狀計算部27所計算之工具12的理想形狀與以攝影機22所拍攝之工具12的實際形狀之間形狀的差。
例如,在形狀差取得部29,是在工具12的刀刃上空出些許的間隔來排列的複數個點分別求出形狀的差。例如,在形狀差取得部29,求出從工具12之複數部位各處之理想形狀之工具12的異物突出量。又,在形狀差取得部29,可求出在工具12之複數部位各處之理想形狀之工具12的一部分發生之磨損或缺損等之凹陷量。
在移動平均值取得部31,是在工具12的複數部位,求出以形狀差取得部29所求得之複數個形狀之差的移動平均值。移動平均值取得部31的處理,例如是用來去除雜訊。移動平均值取得部31,亦可在工具12的刀刃上空出些許的間隔來排列的複數個點分別求出移動平均值。又,在移動平均值取得部31,雖求出單純移動平均,但亦可求出權重移動平均、指數移動平均等其他的移動平均。
在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33,是在工具12的複數部位,求出以移動平均值取得部31所求得之複數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33,亦可在工具12的刀刃上空出些許的間隔來排列的複數個點分別求出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
在異物附著判斷部35,因應以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33所求得之變化量,來判斷工具12是否有附著異物。例如,在異物附著判斷部35所求得之變化量超過既定閾值的情況,異物附著判斷部35就判斷工具12有附著異物。另一方面,在異物附著判斷部35所求得之變化量為既定閾值以下的情況,異物附著判斷部35就判斷工具12沒有附著異物,工具12為正常狀態。
又,在異物附著判斷部35,亦可判斷工具12之刀刃的磨損或缺損等發生的情況。該情況時,將「異物附著判斷部」稱為「工具形狀判斷部」亦可。
在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1,刪除移動平均值取得部31亦可。該情況時,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33,是在工具12的複數部位,求出以形狀差取得部29所求得之複數個形狀之差的變化量,故「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會被稱為「形狀差變化量取得部」。
以工具形狀計算部27所計算之工具12的理想形狀,是從用來加工工件14而在CAM進行計算之際所設定之工具12的條件來得到。藉此,可從工具12的第一次異常檢測(異物的附著等)開始進行。工具12的異常,是表示測量阻害物的附著或工具12崩角所致之缺損等。
又,以工具形狀計算部27所計算之工具12的理想形狀,是用攝影機22事先拍攝來得到並儲存在記憶體者亦可。工具形狀計算部27所計算之工具12的理想形狀,是藉由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1來事先求得亦可。該情況時,將全新的工具12設置於主軸11,求出工具12的理想形狀,維持將工具12設置於主軸11的狀態,來加工工件14,並維持將工具12設置於主軸11的狀態,來求出工具12的實際形狀。
又,以工具形狀計算部27所計算之工具12的理想形狀,是使用輸入部(未圖示)來另外輸入而儲存者亦可。
在此,針對形狀差取得部29、移動平均值取得部31、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33,參照圖3、4進一步詳細說明。
在圖3,示出球頭立銑刀12等。球頭立銑刀12,以旋轉中心軸C1來旋轉。半圓弧的曲線L1,表示理想形狀之球頭立銑刀12之刀刃部的最大外形形狀。曲線狀的虛線L2,表示球頭立銑刀12的實際形狀。點O1,表示理想形狀之球頭立銑刀12的刀刃中心。半直線L3,是以中心點O1為起點,朝向圓弧L1延伸。
在此,將中心軸C1與半直線L3之間的交錯角度定為θ,將半直線L3與半圓弧L1的交點定為P1,將半直線L3與虛線L2的交點定為P2,將交點P1與交點P2之間的距離定為r。交錯角度θ是0˚~90˚例如以1˚來變化者。且,圖3所示之半圓弧的曲線L1,是對於中心軸C1成為對稱形狀。且,曲線狀的虛線L2,雖只畫在中心軸C1的右側,但這也是對於中心軸C1成為對稱形狀。
在圖4表示出:因應交錯角度(角度)θ的形狀差(工具12的理想形狀與工具12的實際形狀之間形狀的差)r、移動平均(形狀之差的移動平均值)R、微小區間的變化率(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形狀差r,是以形狀差取得部29所求得者,移動平均R,是以移動平均值取得部31所求得者,微小區間的變化率ΔR,是以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33所求得者。
在圖4,角度θ為0˚時,形狀差r成為r0,移動平均R亦為r0。在角度θ為1˚時,形狀差r成為r1,移動平均R成為R1,微小區間的變化率ΔR成為R1-R0。R1,是R1= (r0+r1+r2)/3,R0,是R0=r0。
在角度θ為2˚時,形狀差r成為r2,移動平均R成為R2,微小區間的變化率ΔR成為R2-R1。R2,是R2= (r0+r1+r2+r4+r5)/5。角度θ為3˚以上的情況亦相同。
又,在圖4,雖在5個點求出移動平均R,但亦可用其他數量(例如5以上)的點來求出。又,在本案說明書,求出微小區間的變化率ΔR之事,是表現成以微分來求得。
在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33,是從以移動平均值取得部31所求得之複數個移動平均值之中,在工具12的微小部位分別求出彼此相鄰之工具12的2個部位之間的變化量。
亦即,在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33,是從以移動平均值取得部31所求得之複數個點(工具12之刀刃上的複數個點)的移動平均值之中,求出彼此相鄰的2個點之間的變化量。參照圖4來說明,微小區間的變化率ΔR,例如在角度θ為1˚時是R1-R0,在角度θ為2˚時是R2-R1。
在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33,為了強調變化量,是從以移動平均值取得部31所求得之複數個移動平均值之中,在工具12的微小部位分別求出沒有彼此相鄰而是彼此空出既定間隔來排列的工具12的2個部位之間的變化量亦可。
亦即,在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33,是從以移動平均值取得部31所求得之複數個點(工具12之刀刃上的複數個點)的移動平均值之中,例如求出將1個點或2個點放在中間來排列(中間隔1個或隔2個來排列)的2個點之間的變化量亦可。參照圖4來說明的話,微小區間的變化率ΔR,例如在角度θ為2˚時是R2-R0,在角度θ為3˚時是R3-R1亦可。該情況時,微小區間的變化率ΔR是表現成以「跳躍微分」來求得。且,將上述「隔1個」(跳1的微分)或「隔2個」(跳2的微分),設為「隔3個」(跳3的微分)以上之數亦可。
又,在上述說明,雖然角度θ是以1˚為刻度,但以0.1˚等進一步細分亦可。
且,在異物附著判斷部35,為了強調以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33所求得之變化量,是對以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33所求得之變化量施以既定的演算,來判斷工具12是否有附著異物。
例如,異物附著判斷部35的演算,是將以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33所求得之變化量予以取冪(取n次方,「n」為「2」以上的自然數之中既定的1個自然數)的演算。例如,將圖4之微小區間的變化率ΔR予以平方((R1-Ro)2)。
接著,針對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1的動作進行說明。
作為初始狀態,工具12的理想形狀是在工具形狀計算部27事先計算,工具12如圖2所示般,位於攝影機22可拍攝的位置,使工具12以既定的轉速來旋轉。
上述初始狀態中,使用攝影機22來拍攝工具12的實際形狀。接著,以形狀差取得部29,在工具12的複數部位(圖4所示的角度θ(0˚、1˚、2˚、3˚、…))分別求出:以工具形狀計算部27所計算之工具12的理想形狀、使用攝影機22所拍攝之工具12的實際形狀之間形狀的差。其結果,是圖4所示之形狀差r(r0、r1、r2、r3、…)。
接著,以移動平均值取得部31,在工具12的複數部位,求出以形狀差取得部29所求得之複數個形狀之差的移動平均值。其結果,是圖4所示之移動平均R(R0、R1、R2、R3、…)。
接著,以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33,在工具12的複數部位,求出以移動平均值取得部31所求得之複數個形狀之差的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其結果,是圖4所示之變化率(變化量)ΔR(R1-R0、R2-R1、R3-R2、…)。
接著,以異物附著判斷部35,因應以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33所求得之變化量,來判斷工具12是否有附著異物。亦即,在以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33所求得之變化量超過既定閾值的情況時,判斷工具12有附著異物,在以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33所求得之變化量沒超過既定閾值的情況時,判斷工具12沒有附著異物。
在此,參照圖5~22來說明實際進行的異物檢測。
將第1個異物檢測示於圖5、6。圖5(a),是相當於圖3的圖。圖5(b),橫軸是圖3的角度θ(單位為「˚」),縱軸是工具12之形狀差的移動平均值(單位為「μm」)。圖5(b)的線圖L5b,表示角度θ與工具12之形狀差的移動平均值之間的關係。圖6以後之圖的縱軸及橫軸的單位亦相同。
圖6(a),橫軸是圖3的角度θ,縱軸是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微分值)。圖6(a)的線圖L6a,表示角度θ與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微分值)之間的關係。
圖6(b),橫軸是圖3的角度θ,縱軸是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跳躍微分值)。圖6(b)的線圖L6b,表示角度θ與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微分值)之間的關係。如圖6(a)、圖6(b)所示般,在角度θ從80˚到85˚左右,是有異物附著。
將第2個異物檢測示於圖7、8。圖7,是相當於圖3的圖。圖8(a),橫軸是圖3的角度θ,縱軸是工具12之形狀差的移動平均值。圖8(a)的線圖L8a,表示角度θ與工具12之形狀差的移動平均值R之間的關係。
圖8(b),橫軸是圖3的角度θ,縱軸是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微分值)。圖8(b)的線圖L8b,表示角度θ與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微分值)之間的關係。
圖8(c),橫軸是圖3的角度θ,縱軸是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跳1的微分值)。圖8(c)的線圖L8c,表示角度θ與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跳1的微分值)之間的關係。
圖8(d),橫軸是圖3的角度θ,縱軸是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跳2的微分值)。圖8(d)的線圖L8d,表示角度θ與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跳2的微分值)之間的關係。
圖8的直線L8,表示閾值。在圖7、8所示的狀態,沒有對工具12附著異物。
將第3個異物檢測示於圖9、10。圖9,是相當於圖3的圖。圖10(a),橫軸是圖3的角度θ,縱軸是工具12之形狀差的移動平均值R。圖10(a)的線圖L10a,表示角度θ與工具12之形狀差的移動平均值R之間的關係。
圖10(b),橫軸是圖3的角度θ,縱軸是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微分值)。圖10(b)的線圖L10b,表示角度θ與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微分值)之間的關係。
圖10(c),橫軸是圖3的角度θ,縱軸是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跳1的微分值)。圖10(c)的線圖L10c,表示角度θ與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跳1的微分值)之間的關係。
圖10(d),橫軸是圖3的角度θ,縱軸是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跳2的微分值)。圖10(d)的線圖L10d,表示角度θ與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跳2的微分值)之間的關係。
圖10的直線L10,表示閾值。在圖9、10所示的狀態,沒有對工具12附著異物。
將第4個異物檢測示於圖11、12。圖11,是相當於圖3的圖。圖12(a),橫軸是圖3的角度θ,縱軸是工具12之形狀差的移動平均值R。圖12(a)的線圖L12a,表示角度θ與工具12之形狀差的移動平均值R之間的關係。
圖12(b),橫軸是圖3的角度θ,縱軸是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微分值)。圖12(b)的線圖L12b,表示角度θ與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微分值)之間的關係。
圖12(c),橫軸是圖3的角度θ,縱軸是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跳1的微分值)。圖12(c)的線圖L12c,表示角度θ與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跳1的微分值)之間的關係。
圖12(d),橫軸是圖3的角度θ,縱軸是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跳2的微分值)。圖12(d)的線圖L12d,表示角度θ與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跳2的微分值)之間的關係。
圖12的直線L12,表示閾值。在圖11、12所示的狀態,參照圖12(d),在角度θ為0˚~5˚的部位有附著異物之虞。
將第5個異物檢測示於圖13、14。圖13,是相當於圖3的圖。圖14(a),橫軸是圖3的角度θ,縱軸是工具12之形狀差的移動平均值R。圖14(a)的線圖L14a,表示角度θ與工具12之形狀差的移動平均值R之間的關係。
圖14(b),橫軸是圖3的角度θ,縱軸是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微分值)。圖14(b)的線圖L14b,表示角度θ與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微分值)之間的關係。
圖14(c),橫軸是圖3的角度θ,縱軸是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跳1的微分值)。圖14(c)的線圖L14c,表示角度θ與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跳1的微分值)之間的關係。
圖14(d),橫軸是圖3的角度θ,縱軸是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跳2的微分值)。圖14(d)的線圖L14d,表示角度θ與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跳2的微分值)之間的關係。
圖14的直線L14,表示閾值。在圖13、14所示的狀態,參照圖14(d),在角度θ為35˚附近的部位有附著異物之虞。
將第6個異物檢測示於圖15、16。圖15,是相當於圖3的圖。圖16(a),橫軸是圖3的角度θ,縱軸是工具12之形狀差的移動平均值R。圖16(a)的線圖L16a,表示角度θ與工具12之形狀差的移動平均值之間的關係。
圖16(b),橫軸是圖3的角度θ,縱軸是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微分值)。圖16(b)的線圖L16b,表示角度θ與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微分值)之間的關係。
圖16(c),橫軸是圖3的角度θ,縱軸是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跳1的微分值)。圖16(c)的線圖L16c,表示角度θ與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跳1的微分值)之間的關係。
圖16(d),橫軸是圖3的角度θ,縱軸是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跳2的微分值)。圖16(d)的線圖L16d,表示角度θ與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跳2的微分值)之間的關係。
圖16的直線L16,表示閾值。在圖15、16所示的狀態,參照圖16(c)、16(d),在角度θ為35˚附近的部位有附著異物之虞。
將第7個異物檢測示於圖17、18。圖17,是相當於圖3的圖。圖18(a),橫軸是圖3的角度θ,縱軸是工具12之形狀差的移動平均值R。圖18(a)的線圖L18a,表示角度θ與工具12之形狀差的移動平均值R之間的關係。
圖18(b),橫軸是圖3的角度θ,縱軸是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微分值)。圖18(b)的線圖L18b,表示角度θ與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微分值)之間的關係。
圖18(c),橫軸是圖3的角度θ,縱軸是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跳1的微分值)。圖18(c)的線圖L18c,表示角度θ與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跳1的微分值)之間的關係。
圖18(d),橫軸是圖3的角度θ,縱軸是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跳2的微分值)。圖18(d)的線圖L18d,表示角度θ與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跳2的微分值)之間的關係。
圖18的直線L18,表示閾值。在圖17、18所示的狀態,參照圖18(d),在角度θ為20˚附近的部位稍微有附著異物之虞。
將第8個異物檢測示於圖19、20。圖19,是相當於圖3的圖。圖20(a),橫軸是圖3的角度θ,縱軸是工具12之形狀差的移動平均值R,圖20(a)的線圖L20a,表示角度θ與工具12之形狀差的移動平均值R之間的關係。
圖20(b),橫軸是圖3的角度θ,縱軸是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微分值)。圖20(b)的線圖L20b,表示角度θ與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微分值)之間的關係。
圖20(c),橫軸是圖3的角度θ,縱軸是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跳1的微分值)。圖20(c)的線圖L20c,表示角度θ與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跳1的微分值)之間的關係。
圖20(d),橫軸是圖3的角度θ,縱軸是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跳2的微分值)。圖20(d)的線圖L20d,表示角度θ與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跳2的微分值)之間的關係。
圖20的直線L20,表示閾值。在圖19、20所示的狀態,參照圖20(b)、圖20(c)、圖20(d),在角度θ為80˚附近的部位有附著異物之虞。
將第9個異物檢測示於圖21、22。圖21,是相當於圖3的圖。圖22(a),橫軸是圖3的角度θ,縱軸是工具12之形狀差的移動平均值R。圖22(a)的線圖L22a,表示角度θ與工具12之形狀差的移動平均值R之間的關係。
圖22(b),橫軸是圖3的角度θ,縱軸是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微分值)。圖22(b)的線圖L22b,表示角度θ與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微分值)之間的關係。
圖22(c),橫軸是圖3的角度θ,縱軸是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跳1的微分值)。圖22(c)的線圖L22c,表示角度θ與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跳1的微分值)之間的關係。
圖22(d),橫軸是圖3的角度θ,縱軸是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跳2的微分值)。圖22(d)的線圖L22d,表示角度θ與工具12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跳2的微分值)之間的關係。
圖22的直線L22,表示閾值。在圖21、22所示的狀態,參照圖20(b)、圖20(c)、圖20(d),在角度θ為10˚、22˚、30˚附近的部位有附著異物之虞。
在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1,藉由形狀差取得部29,在工具12的複數部位求出工具12的理想形狀與工具12的實際形狀之間的形狀之差,藉由移動平均值取得部31,在工具12的複數部位求出複數個形狀之差的移動平均值。
且,在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1,藉由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33,在工具12的複數部位求出複數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藉由異物附著判斷部35,因應以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33所求得之變化量來判斷工具12是否有附著異物。
藉此,即使以形狀差取得部29所求得之形狀之差有雜訊,亦可排除該雜訊,確實檢測附著於工具12的異物。且,誤檢測工具12之形狀,並使用該誤檢測的結果來加工工件14的情況會被預防。於是,能防止工件14之加工製造出不良品的情況。
且,在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1,作為以工具形狀計算部27所計算之工具12的理想形狀,是採用事先以攝影機22拍攝來求得者。藉此,可使裝置精簡化,並可使形狀差取得部29所求得之工具12的形狀之差成為正確者。
且,在工具的形狀異常檢測置1的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33,是從以移動平均值取得部31所求得之複數個移動平均值R之中,求出彼此相鄰(空出微小的間隔來相鄰)之工具的2個部位間的變化量ΔR。藉此,即使以移動平均值取得部31所求得之複數個移動平均值R是不連續的函數形式,亦可像是與進行微分的情況同樣地,求得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
且,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1中,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33,即使是從以移動平均值取得部31所求得之複數個移動平均值R之中,求出彼此空出既定間隔來排列之工具12的2個部位間的變化量ΔR,亦可同樣地求出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ΔR。該情況時,可進一步求出強調移動平均值之變化量ΔR的型態,可進一步正確檢測附著於工具12的異物。
且,在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1,異物附著判斷部35,為了強調以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33所求得之變化量ΔR,是對以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33所求得之變化量ΔR施以既定的演算。然後,判斷工具12是否有附著異物。藉此,可進一步求出強調移動平均值之變化量ΔR的型態。
且,在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1,異物附著判斷部35,將以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33所求得之變化量ΔR予以取冪。藉此,可用簡單的演算來進一步求出強調移動平均值之變化量ΔR的型態。
又,使用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1,來判別異物是切屑等之固體或是切削油等之液體亦可。
亦即,在工具12以第1旋轉速度來旋轉時,以攝影機22拍攝工具12的實際形狀,且,在工具12以比第1旋轉速度還慢的第2旋轉速度來旋轉時,以攝影機22拍攝工具12的實際形狀亦可。然後,比較第1旋轉速度之工具12的實際形狀與第2旋轉速度之工具12的實際形狀,藉此判斷是切削油還是切削油以外的固體異物附著在工具12亦可。
將此使用圖23來進行說明。圖23(a)所示的虛線L2,是工具12以第1旋轉速度來旋轉時之工具12的實際形狀。又,圖23(a)所示之圓弧狀的實線L1是工具12的理想形狀。
圖23(b)所示的虛線L2,是工具12以第2旋轉速度來旋轉時之工具12的實際形狀。又,圖23(b)所示之圓弧狀的實線L1是工具12的理想形狀。若比較圖23(a)、圖23(b),虛線L2的形狀會有不同。這是因為,因工具12的旋轉而對液體的切削油施加了離心力。
如上述般,比較與旋轉速度對應之工具12的實際形狀,藉此可容易判斷異物是不是不會對工件14的加工精度造成影響的切削油。
又,亦可將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1,掌握成具備:工具形狀計算部27,其計算工具12的理想形狀;攝影機22,其拍攝前述工具12的實際形狀;形狀差取得部29,其在前述工具12的複數部位求出以前述工具形狀計算部27所計算之工具12的理想形狀與以前述攝影機22所拍攝之工具12的實際形狀之間形狀的差;形狀差變化量取得部33,其在前述工具12的複數部位求出以前述形狀差取得部29所求得之複數個形狀之差;以及異物附著判斷部35,其因應以前述形狀差變化量取得部33所求得之變化量來判斷前述工具12是否有附著異物。
且,將上述記載內容掌握成工具形狀異常檢測方法的發明亦可。
亦即,將工具形狀異常檢測方法掌握成,用來檢測附著於工具12的異物,該工具12設在工作機械2的主軸11,該工具形狀異常檢測方法,具有:理想形狀計算階段,其計算前述工具12的理想形狀;拍攝階段,其使用攝影機22來拍攝前述工具12的實際形狀;形狀差取得階段,其在前述工具12的複數部位求出以計算前述工具12之理想形狀的理想形狀計算階段所計算之工具12的理想形狀與以前述拍攝階段所拍攝之工具12的實際形狀之間形狀的差;移動平均值取得階段,其在前述工具12的複數部位求出以前述形狀差取得階段所求得之複數個形狀之差的移動平均值;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階段,其在前述工具12的複數部位求出以前述移動平均值取得階段所求得之複數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以及異物附著判斷階段,其因應以前述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階段所求得之變化量來判斷前述工具12是否有附著異物。
且,在前述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階段,從以前述移動平均值取得階段所求得之複數個移動平均值之中,(以工具的微小的部位個別地)求出彼此相鄰之前述工具12的2個部位間的變化量,或是,為了強調變化量,從以前述移動平均值取得階段所求得之複數個移動平均值之中,(以工具的微小的部位個別地)求出彼此空出既定間隔來排列之前述工具12的2個部位間的變化量亦可。
且,前述異物附著判斷階段,是對以前述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階段所求得之變化量施以既定的演算,來判斷前述工具是否有附著異物亦可。
且,前述異物附著判斷階段的演算,是進行將以前述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階段所求得之變化量予以取冪的演算亦可。
將上述記載內容掌握成工具形狀異常檢測方法的發明亦可。
亦即,將工具形狀異常檢測方法掌握成,用來檢測附著於工具12的異物,該工具12設在工作機械2的主軸11,該工具形狀異常檢測方法,具有:理想形狀計算階段,其計算前述工具12的理想形狀;拍攝階段,其使用攝影機22來拍攝前述工具12的實際形狀;形狀差取得階段,其在前述工具12的複數部位求出以計算前述工具12之理想形狀的理想形狀計算階段所計算之工具12的理想形狀與以前述拍攝階段所拍攝之工具12的實際形狀之間形狀的差;形狀差變化量取得階段,其在前述工具12的複數部位求出以前述形狀差取得階段所求得之複數個形狀之差;以及異物附著判斷階段,其因應以前述形狀差變化量取得階段所求得之變化量來判斷前述工具12是否有附著異物。
以上,雖說明了本實施形態,但本實施形態並不限定於該等,在本實施形態的主旨之範圍內可有各種變形。
1: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 2:工作機械
4:主軸頭
11:主軸
12:工具(球頭立銑刀)
16:平台
22:攝影機
24:照明裝置
25:控制部
27:工具形狀計算部
29:形狀差取得部
31:移動平均值取得部
33: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
35:異物附著判斷部
[圖1],是表示實施形態之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設置有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的工作機械之概略構造的圖。 [圖2],是表示實施形態之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之概略構造的圖。 [圖3],是表示工具之前端部(刀刃部)的理想形狀與有切粉或灰塵等附著之工具之前端部(刀刃部)的實際形狀的圖。 [圖4],是表示以實施形態之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的形狀差取得部與移動平均值取得部與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所求得之工具的複數部位各自之值的圖。 [圖5(a)],是表示實施形態之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的工具形狀計算部所計算之工具的理想形狀、實施形態之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的攝影機所拍攝之工具的實際形狀的圖,[圖5(b)],是表示以實施形態之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的移動平均值取得部所求得之形狀之差的移動平均值的圖。 [圖6(a)],是表示將以實施形態之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的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所求得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予以立方之值的圖,[圖6(b)],是表示將以實施形態之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的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所求得之其他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予以立方之值的圖。 [圖7],是表示實施形態之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的工具形狀計算所計算之工具的理想形狀、實施形態之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的攝影機所拍攝之工具的實際形狀的圖。 [圖8(a)],是表示以實施形態之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的移動平均值取得部所求得之形狀之差的移動平均值的圖,[圖8(b)],是表示以實施形態之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的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所求得之移動平均值之變化量的圖,[圖8(c)],是表示以實施形態之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的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所求得之其他移動平均值之變化量的圖,[圖8(d)],是表示以實施形態之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的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所求得之另外其他移動平均值之變化量的圖。 [圖9],是與圖7同樣的圖。 [圖10],是與圖8同樣的圖。 [圖11],是與圖7同樣的圖。 [圖12],是與圖8同樣的圖。 [圖13],是與圖7同樣的圖。 [圖14],是與圖8同樣的圖。 [圖15],是與圖7同樣的圖。 [圖16],是與圖8同樣的圖。 [圖17],是與圖7同樣的圖。 [圖18],是與圖8同樣的圖。 [圖19],是與圖7同樣的圖。 [圖20],是與圖8同樣的圖。 [圖21],是與圖7同樣的圖。 [圖22],是與圖8同樣的圖。 [圖23],是表示實施形態之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的工具形狀計算部所計算之工具的理想形狀、實施形態之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的攝影機所拍攝之工具的實際形狀的圖,圖23(a)是表示工具以第1旋轉速度旋轉時的情況,圖23(b)是表示工具以第2旋轉速度旋轉時的情況。
1: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
4:主軸頭
11:主軸
12:工具(球頭立銑刀)
16:平台
22:攝影機
24:照明裝置
25:控制部
27:工具形狀計算部
29:形狀差取得部
31:移動平均值取得部
33: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
35:異物附著判斷部

Claims (7)

  1. 一種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用來檢測附著於工具的異物,該工具設在工作機械的主軸,其特徵為,具備:工具形狀計算部,其計算前述工具的理想形狀;攝影機,其拍攝前述工具的實際形狀;形狀差取得部,其在前述工具的複數部位求出以前述工具形狀計算部所計算之工具的理想形狀與以前述攝影機所拍攝之工具的實際形狀之間形狀的差;移動平均值取得部,其在前述工具的複數部位求出以前述形狀差取得部所求得之複數個形狀之差的移動平均值;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其在前述工具的複數部位求出以前述移動平均值取得部所求得之複數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以及異物附著判斷部,其因應以前述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所求得之變化量來判斷前述工具是否有附著異物,在前述工具以第1旋轉速度來旋轉時,以前述攝影機拍攝前述工具的實際形狀,且,在前述工具以比前述第1旋轉速度還慢的第2旋轉速度來旋轉時,以前述攝影機拍攝前述工具的實際形狀,比較前述第1旋轉速度之前述工具的實際形狀與前述第2旋轉速度之前述工具的實際形狀,藉此判斷附著在前述工具的異物是固體還是液體。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 置,其中,在前述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是從以前述移動平均值取得部所求得之複數個移動平均值之中,求出彼此相鄰之前述工具的2個部位之間的變化量,或者是,從以前述移動平均值取得部所求得之複數個移動平均值之中,求出沒有彼此相鄰且彼此空出既定間隔來排列之前述工具的2個部位之間的變化量。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其中,前述異物附著判斷部,為了強調以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所求得之變化量,是對以前述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所求得之變化量施以既定的演算,來判斷前述工具是否有附著異物。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其中,前述異物附著判斷部的演算,是將以前述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部所求得之變化量予以取冪的演算。
  5. 一種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用來檢測附著於工具的異物,該工具設在工作機械的主軸,其特徵為,具備:工具形狀計算部,其計算前述工具的理想形狀;攝影機,其拍攝前述工具的實際形狀;形狀差取得部,其在前述工具的複數部位求出以前述 工具形狀計算部所計算之工具的理想形狀與以前述攝影機所拍攝之工具的實際形狀之間形狀的差;形狀差變化量取得部,其在前述工具的複數部位求出以前述形狀差取得部所求得之複數個形狀的差的變化量;以及異物附著判斷部,其因應以前述形狀差變化量取得部所求得之變化量來判斷前述工具是否有附著異物,在前述工具以第1旋轉速度來旋轉時,以前述攝影機拍攝前述工具的實際形狀,且,在前述工具以比前述第1旋轉速度還慢的第2旋轉速度來旋轉時,以前述攝影機拍攝前述工具的實際形狀,比較前述第1旋轉速度之前述工具的實際形狀與前述第2旋轉速度之前述工具的實際形狀,藉此判斷附著在前述工具的異物是固體還是液體。
  6. 一種工具形狀異常檢測方法,用來檢測附著於工具的異物,該工具設在工作機械的主軸,其特徵為,具有:理想形狀計算階段,其計算前述工具的理想形狀;拍攝階段,其使用攝影機來拍攝前述工具的實際形狀;形狀差取得階段,其在前述工具的複數部位求出以計算前述工具之理想形狀的理想形狀計算階段所計算之工具的理想形狀與以前述拍攝階段所拍攝之工具的實際形狀之間形狀的差;移動平均值取得階段,其在前述工具的複數部位求出 以前述形狀差取得階段所求得之複數個形狀之差的移動平均值;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階段,其在前述工具的複數部位求出以前述移動平均值取得階段所求得之複數個移動平均值的變化量;以及異物附著判斷階段,其因應以前述移動平均值變化量取得階段所求得之變化量來判斷前述工具是否有附著異物,在前述工具以第1旋轉速度來旋轉時,以攝影機拍攝前述工具的實際形狀,且,在前述工具以比前述第1旋轉速度還慢的第2旋轉速度來旋轉時,以攝影機拍攝前述工具的實際形狀,比較前述第1旋轉速度之前述工具的實際形狀與前述第2旋轉速度之前述工具的實際形狀,藉此判斷附著在前述工具的異物是固體還是液體。
  7. 一種工具形狀異常檢測方法,用來檢測附著於工具的異物,該工具設在工作機械的主軸,其特徵為,具有:理想形狀計算階段,其計算前述工具的理想形狀;拍攝階段,其使用攝影機來拍攝前述工具的實際形狀;形狀差取得階段,其在前述工具的複數部位求出以計算前述工具之理想形狀的理想形狀計算階段所計算之工具的理想形狀與以前述拍攝階段所拍攝之工具的實際形狀之間形狀的差的變化量; 形狀差變化量取得階段,其在前述工具的複數部位求出以前述形狀差取得階段所求得之複數個形狀的差;以及異物附著判斷階段,其因應以前述形狀差變化量取得階段所求得之變化量來判斷前述工具是否有附著異物,在前述工具以第1旋轉速度來旋轉時,以攝影機拍攝前述工具的實際形狀,且,在前述工具以比前述第1旋轉速度還慢的第2旋轉速度來旋轉時,以攝影機拍攝前述工具的實際形狀,比較前述第1旋轉速度之前述工具的實際形狀與前述第2旋轉速度之前述工具的實際形狀,藉此判斷附著在前述工具的異物是固體還是液體。
TW111109773A 2021-03-17 2022-03-17 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及工具形狀異常檢測方法 TWI8376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43911A JP7332645B2 (ja) 2021-03-17 2021-03-17 工具の形状異常検出装置、工具の形状異常検出方法
JP2021-043911 2021-03-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0273A TW202300273A (zh) 2023-01-01
TWI837618B true TWI837618B (zh) 2024-04-01

Family

ID=83325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9773A TWI837618B (zh) 2021-03-17 2022-03-17 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及工具形狀異常檢測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332645B2 (zh)
KR (1) KR102645396B1 (zh)
CN (1) CN115106840B (zh)
TW (1) TWI837618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31509A (ja) * 1989-03-03 1990-09-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刃先監視装置
JP2014169961A (ja) * 2013-03-05 2014-09-18 Takako:Kk 工具検査方法及び工具検査装置
CN104137241A (zh) * 2012-07-12 2014-11-05 株式会社新川 晶粒接合器及接合工具与半导体晶粒的相对位置的检测方法
WO2015104945A1 (ja) * 2014-01-10 2015-07-16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工作機械の工具折損検知装置
CN109807685A (zh) * 2017-11-21 2019-05-28 发那科株式会社 工具寿命判定装置
US20190210176A1 (en) * 2016-08-10 2019-07-11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Machine Tool Co., Ltd. Abnormality-detec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tool of machine tool
TW202024565A (zh) * 2018-10-30 2020-07-01 日商東芝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工具形狀測定裝置及工具形狀測定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07987A (ja) * 1998-07-27 2000-04-18 Hitachi Metals Ltd 工具異常検出装置
KR20070068734A (ko) * 2005-12-27 2007-07-02 두산인프라코어 주식회사 레이저를 이용한 공구길이 측정장치 및 방법
JP2007283461A (ja) * 2006-04-19 2007-11-01 Denso Corp 工作機械、及び異物検出方法
JP5021957B2 (ja) * 2006-06-09 2012-09-12 株式会社 ジェイネット 工作具検査装置
JP5089286B2 (ja) * 2007-08-06 2012-12-05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形状測定装置,形状測定方法
JP5467773B2 (ja) * 2009-01-19 2014-04-09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切削工具検査システム
JP2010266366A (ja) * 2009-05-15 2010-11-25 Tateyama Machine Kk 画像の特徴抽出方法並びに工具欠陥検査方法と工具欠陥検査装置
JP5536486B2 (ja) * 2010-02-18 2014-07-02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切削機械およびその加工処理方法
JP5597056B2 (ja) * 2010-08-02 2014-10-01 株式会社キーエンス 画像測定装置、画像測定方法及び画像測定装置用のプログラム
JP6189191B2 (ja) * 2013-11-21 2017-08-30 Dmg森精機株式会社 表面形状測定装置および工作機械
JP6336353B2 (ja) * 2014-08-19 2018-06-06 株式会社オーエム製作所 工作機械
JP6425243B2 (ja) * 2014-12-22 2018-11-21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識別装置及び識別方法
JP2017146174A (ja) * 2016-02-17 2017-08-24 株式会社ナベル 卵の表面検査装置
BR112020019350A2 (pt) * 2018-05-02 2020-12-29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Aparelho de medição de forma de rosca e método de medição
JP7163219B2 (ja) * 2019-02-27 2022-10-31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ドミル検査装置
JP7496080B2 (ja) * 2019-08-22 2024-06-06 学校法人金沢工業大学 工作機械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31509A (ja) * 1989-03-03 1990-09-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刃先監視装置
CN104137241A (zh) * 2012-07-12 2014-11-05 株式会社新川 晶粒接合器及接合工具与半导体晶粒的相对位置的检测方法
JP2014169961A (ja) * 2013-03-05 2014-09-18 Takako:Kk 工具検査方法及び工具検査装置
WO2015104945A1 (ja) * 2014-01-10 2015-07-16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工作機械の工具折損検知装置
US20190210176A1 (en) * 2016-08-10 2019-07-11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Machine Tool Co., Ltd. Abnormality-detec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tool of machine tool
CN109807685A (zh) * 2017-11-21 2019-05-28 发那科株式会社 工具寿命判定装置
TW202024565A (zh) * 2018-10-30 2020-07-01 日商東芝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工具形狀測定裝置及工具形狀測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06840B (zh) 2023-12-08
KR20220130027A (ko) 2022-09-26
CN115106840A (zh) 2022-09-27
JP2022143420A (ja) 2022-10-03
KR102645396B1 (ko) 2024-03-11
TW202300273A (zh) 2023-01-01
JP7332645B2 (ja) 2023-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ai et al. A machine vision system for micro-milling tool condition monitoring
JP6425815B2 (ja) 工具形状測定装置
KR20170138440A (ko) 재료를 제거하는 것에 의해 공구를 가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JP4549332B2 (ja) 工具の位置決め方法及び装置
JP5486405B2 (ja) ウェーハの中心位置検出方法
Čerče et al. 3D cutting tool-wear monitoring in the process
WO2019151309A1 (ja) 旋削工具および旋削方法
Shahabi et al. Assessment of flank wear and nose radius wear from workpiece roughness profile in turning operation using machine vision
JP2017154202A (ja) エンドミルによる加工方法および加工装置
JP6334540B2 (ja) 工作物加工機械内に収容された工具を測定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WO2020174853A1 (ja) エンドミル検査装置
JP2010162671A (ja) 切削工具検査システム
TWI837618B (zh) 工具形狀異常檢測裝置及工具形狀異常檢測方法
JP6385338B2 (ja) 視覚システムの視野内において工作機械の工具を位置決め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関連する工作機械
JP6710243B2 (ja) 工具形状測定装置
JP2010188505A (ja) 測定装置及びその測定方法並びに切削機械の加工位置補正装置及びその加工位置補正方法
KR101501409B1 (ko) 공작기계의 가공상태 모니터링 장치
JP2008210179A (ja) 切れ刃軌跡推定システム及び加工面性状推定システム
FR2890879A1 (fr)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pieces creuses telles que des aubes de turbomachine.
JP5536486B2 (ja) 切削機械およびその加工処理方法
JP2022176067A (ja) 工具の形状検出装置および工具の形状検出方法
JPH08243883A (ja) 工具寸法自動測定装置
TWI817487B (zh) 檢測工具的形狀的裝置及檢測工具的形狀的方法
Zhu Machine vision based smart machining system monitoring
KR102191653B1 (ko) 위상차 스트로보스코피를 이용한 회전 공구 실시간 상태 감시 시스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