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14998B - 黏著劑組合物、黏著劑層及黏著片材 - Google Patents

黏著劑組合物、黏著劑層及黏著片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14998B
TWI814998B TW109108184A TW109108184A TWI814998B TW I814998 B TWI814998 B TW I814998B TW 109108184 A TW109108184 A TW 109108184A TW 109108184 A TW109108184 A TW 109108184A TW I814998 B TWI814998 B TW I81499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meth
adhesive composition
acrylate
weigh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81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43412A (zh
Inventor
尾﨑真由
仲野武史
本田哲士
渡辺顕士
岡本昌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434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34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49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499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01/00Adhesive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1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specific function
    • C08K3/013Fillers, pigments or reinforcing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6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含有基礎聚合物、隱色色素及光酸產生劑之黏著劑組合物。

Description

黏著劑組合物、黏著劑層及黏著片材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黏著劑組合物、包含該黏著劑組合物之黏著劑層、及具備該黏著劑層之黏著片材。
先前,對黏著帶而言,因加工步驟或貼合等作業中容易掌控位置,故而一直較佳地使用透明帶。另一方面,以設計之變化或式樣性及視認性提高等為目的,亦使用著色之黏著帶。
例如,於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一種謀求黏著片材之薄型化,並且具有利用被黏著體之式樣性或裝飾性、或者隱蔽性而隱藏被黏著體之缺點之性能之著色黏著片材。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3-245298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上述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黏著片材藉由使其黏著劑層含有染料而被著色。故而,成形之黏著片材為已著色之狀態,無法於片材之貼合步驟後等任意時點將黏著片材著色。
因此,本發明之一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可於任意時點變色或著色之黏著劑組合物、以及使用有該黏著劑組合物之黏著劑層及黏著片材。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者等人以提供一種可於任意時點變色或著色之黏著劑組合物等為目的而反覆潛心研究。其結果,設想出將藉由與酸反應而著色之隱色色素及藉由活性能量線之照射而產生酸之光酸產生劑組合使用於黏著劑組合物中。即,發現藉由對含有隱色色素與光酸產生劑之黏著劑組合物照射活性能量線,可於任意時點變色或著色,從而完成本發明。
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係關於一種黏著劑組合物,其含有基礎聚合物、隱色色素及光酸產生劑。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較佳為隱色色素係吸收波長根據pH值而變化者。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較佳為黏著劑組合物相對於每100質量份之基礎聚合物含有0.1~30質量份之隱色色素。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較佳為隱色色素係選自由苯酞染料及螢光黃母體染料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色素。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較佳為黏著劑組合物相對於每100質量份之基礎聚合物含有0.1~30質量份之光酸產生劑。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較佳為光酸產生劑係選自由鋶鹽系化合物、錪鹽系化合物及芳香族N-氧基醯亞胺磺酸酯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化合物。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較佳為基礎聚合物含有丙烯酸系聚合物。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黏著劑組合物可為藉由活性能量線照射而變色者。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黏著劑組合物可為藉由活性能量線照射而著色者。
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係關於一種黏著劑層,其包含上述黏著劑組合物。
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係關於一種黏著片材,其具備上述黏著劑層。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上述黏著片材可為於黏著劑層之單面具備UV(ultraviolet,紫外線)吸收層者。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UV吸收層可為含有UV吸收劑之黏著劑層。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中,黏著片材中之黏著劑層可形成於基材上。 [發明之效果]
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黏著劑組合物可藉由照射活性能量線而變色或著色。因此,使用有上述黏著劑組合物之黏著劑層或黏著片材可於該等之貼合後等任意時點變色或著色。
以下,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再者,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下說明之實施形態。
<黏著劑組合物> 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黏著劑組合物之特徵在於:含有基礎聚合物、隱色色素及光酸產生劑。
根據使用上述黏著劑組合物而獲得之黏著劑層或黏著片材,藉由照射活性能量線,自光酸產生劑產生酸,該酸與隱色色素反應,藉此可使黏著劑層或黏著片材變色或著色。即,使用上述黏著劑組合物而獲得之黏著劑層或黏著片材可藉由照射活性能量線而變色或著色,故而可於該等之貼合後等任意時點變色或著色。
於本說明書中,表示範圍之「A~B」係指「A以上B以下」。又,於本說明書中,「重量」與「質量」、「重量%」與「質量%」及「重量份」與「質量份」分別被作為同義詞。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變色」係指活性能量線照射之前後顏色變化,其概念包括:藉由活性能量線之照射而使顏色消失、藉由活性能量線之照射而使顏色出現、及藉由活性能量線之照射而使原本之顏色變為不同顏色。 又,於本說明書中,所謂「著色」係指活性能量線照射之前後顏色出現,其概念包括:藉由活性能量線之照射而使顏色出現、及藉由活性能量線之照射而使原本之顏色變為不同顏色,但其概念不包括:藉由活性能量線之照射而使顏色消失。
以下,詳細說明上述黏著劑組合物含有之各成分。
(基礎聚合物)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黏著劑組合物中,作為構成黏著劑組合物之基礎聚合物,並無特別限定,可使用黏著劑中所使用之公知之聚合物。例如可列舉:丙烯酸系聚合物、橡膠系聚合物、乙烯基烷基醚系聚合物、聚矽氧系聚合物、聚酯系聚合物、聚醯胺系聚合物、胺基甲酸酯系聚合物、氟系聚合物、環氧系聚合物等。其中,就接著性之方面而言,較佳為丙烯酸系聚合物及橡膠系聚合物。又,就變色或著色之情形時之外觀之變化顯著之觀點而言,更佳為透明度較高之丙烯酸系聚合物。再者,該聚合物可僅單獨使用一種,亦可組合兩種以上使用。
以下,主要對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黏著劑組合物中,含有丙烯酸系聚合物作為基礎聚合物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不限定於該實施形態。
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黏著劑組合物可含有丙烯酸系聚合物作為基礎聚合物。典型而言,上述黏著劑組合物可為以丙烯酸系聚合物作為主成分之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之透明性優異。
作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黏著劑組合物,例如較佳為含有包含以40重量%以上之比率含有於酯末端具有碳原子數為1以上20以下之直鏈或支鏈狀之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之單體成分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作為基礎聚合物者。
以下,有時將於酯末端具有碳原子數為X以上Y以下之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記為「(甲基)丙烯酸CX-Y 烷基酯」。就易於獲取特性之平衡之方面而言,一態樣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整體中(甲基)丙烯酸C1-20 烷基酯之比率多於50重量%之情形較適合,例如可為55重量%以上,亦可為60重量%以上,亦可為70重量%以上。
考慮到同樣之理由,單體成分中(甲基)丙烯酸C1-20 烷基酯之比率例如可為99.9重量%以下,亦可為99.5重量%以下,亦可為99重量%以下。其他一態樣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整體中,C1-20 (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所占之比率例如可為98重量%以下,就提高黏著劑層之凝集性之觀點而言,可為95重量%以下,亦可為85重量%以下(例如未達80重量%),亦可為70重量%以下,亦可為60重量%以下。
作為(甲基)丙烯酸C1-20 烷基酯之非限定性之具體例,可列舉:(甲基)丙烯酸甲酯、(甲酯)丙烯酸乙酯、(甲酯)丙烯酸丙酯、(甲酯)丙烯酸異丙酯、(甲酯)丙烯酸正丁酯、(甲酯)丙烯酸異丁酯、(甲酯)丙烯酸第二丁酯、(甲酯)丙烯酸第三丁酯、(甲酯)丙烯酸戊酯、(甲酯)丙烯酸異戊酯、(甲酯)丙烯酸己酯、(甲酯)丙烯酸庚酯、(甲酯)丙烯酸辛酯、(甲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酯)丙烯酸異辛酯、(甲酯)丙烯酸壬酯、(甲              酯)丙烯酸異壬酯、(甲酯)丙烯酸癸酯、(甲酯)丙烯酸異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五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七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異硬脂酯、(甲基)丙烯酸十九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十烷基酯等。
該等之中,較佳為至少使用(甲基)丙烯酸C4-20 烷基酯,更佳為至少使用(甲基)丙烯酸C4-18 烷基酯。例如,較佳為含有丙烯酸正丁酯(BA)及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之一者或兩者作為上述單體成分,尤佳為至少含有2EHA之丙烯酸系黏著劑。作為可較佳使用之(甲基)丙烯酸C4-20 烷基酯之其他例,可列舉:丙烯酸異壬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BMA)、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MA)、丙烯酸異硬脂酯(iSTA)等。
於幾個態樣中,構成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可以40重量%以上之比率含有(甲基)丙烯酸C4-18 烷基酯。(甲基)丙烯酸C4-18 烷基酯於單體成分中所占之比率例如可為50重量%以上,亦可為60重量%以上,亦可為65重量%以上。亦可為以上述任一下限值以上之比率含有(甲基)丙烯酸C6-18 烷基酯之單體成分。
又,就提高黏著劑層之凝集性之觀點而言,(甲基)丙烯酸C4-18 烷基酯於單體成分中所占之比率通常適合為99.5重量%以下,亦可為95重量%以下,亦可為85重量%以下,亦可為75重量%以下。亦可為以上述任一上限值以下之比率含有(甲基)丙烯酸C6-18 烷基酯之單體成分。
構成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視需要可與(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一同含有可與(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共聚之其他單體(共聚性單體)。作為共聚性單體,可較佳使用具有極性基(例如羧基、羥基、含氮原子之環等)之單體、或均聚物之玻璃轉移溫度較高(例如10℃以上)之單體。具有極性基之單體可幫助於丙烯酸系聚合物中導入交聯點、或提高黏著劑之凝集力。共聚性單體可單獨使用一種或組合兩種以上使用。
作為共聚性單體之非限定性之具體例,可列舉以下者。
含羧基之單體:例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羧基乙酯、丙烯酸羧基戊酯、伊康酸、順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丁烯酸、異丁烯酸等。
含酸酐基之單體:例如順丁烯二酸酐、伊康酸酐。
含羥基之單體:例如(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丁酯、(甲基)丙烯酸3-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羥基丁酯、(甲基)丙烯酸6-羥基己酯、(甲基)丙烯酸8-羥基辛酯、(甲基)丙烯酸10-羥基癸酯、(甲基)丙烯酸12-羥基月桂酯、(甲基)丙烯酸(4-羥基甲基環己基)甲酯等(甲基)丙烯酸羥基烷基酯等。
含有磺酸基或磷酸基之單體:例如苯乙烯磺酸、烯丙基磺酸、乙烯基磺酸鈉、2-(甲基)丙烯醯胺-2-甲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醯胺丙磺酸、(甲基)丙烯酸磺丙酯、(甲基)丙烯醯氧基萘磺酸、2-羥基乙基丙烯醯基磷酸酯等。
含環氧基之單體:例如(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或(甲基)丙烯酸-2-乙基縮水甘油醚等含環氧基之丙烯酸酯、烯丙基縮水甘油醚、(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醚等。
含氰基之單體:例如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
含異氰酸酯基之單體:例如(甲基)丙烯酸2-異氰酸酯基乙酯等。
含醯胺基之單體:例如(甲基)丙烯醯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N-二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N-二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N-二異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N-二(正丁基)(甲基)丙烯醯胺、N,N-二(第三丁基)(甲基)丙烯醯胺等N,N-二烷基(甲基)丙烯醯胺;N-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異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丁基(甲基)丙烯醯胺、N-正丁基(甲基)丙烯醯胺等N-烷基(甲基)丙烯醯胺;N-乙烯基乙醯胺等N-乙烯基羧醯胺類;具有羥基與醯胺基之單體,例如N-(2-羥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2-羥基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1-羥基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3-羥基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2-羥基丁基)(甲基)丙烯醯胺、N-(3-羥基丁基)(甲基)丙烯醯胺、N-(4-羥基丁基)(甲基)丙烯醯胺等N-羥基烷基(甲基)丙烯醯胺;具有烷氧基與醯胺基之單體,例如N-甲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甲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等N-烷氧基烷基(甲基)丙烯醯胺;其他,N,N-二甲胺基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甲基)丙烯醯基𠰌啉等。
含胺基之單體:例如(甲基)丙烯酸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胺基乙酯。
具有環氧基之單體:例如(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甲基縮水甘油酯、烯丙基縮水甘油醚。
具有含氮原子之環之單體:例如N-乙烯基-2-吡咯啶酮、N-甲基乙烯基吡咯啶酮、N-乙烯基吡啶、N-乙烯基哌啶酮、N-乙烯基嘧啶、N-乙烯基哌𠯤、N-乙烯基吡𠯤、N-乙烯基吡咯、N-乙烯基咪唑、N-乙烯基㗁唑、N-(甲基)丙烯醯基-2-吡咯啶酮、N-(甲基)丙烯醯基哌啶、N-(甲基)丙烯醯基吡咯啶、N-乙烯基𠰌啉、N-乙烯基-3-𠰌啉酮、N-乙烯基-2-己內醯胺、N-乙烯基-1,3-㗁𠯤-2-酮、N-乙烯基-3,5-𠰌啉二酮、N-乙烯基吡唑、N-乙烯基異㗁唑、N-乙烯基噻唑、N-乙烯基異噻唑、N-乙烯基嗒𠯤等(例如N-乙烯基-2-己內醯胺等內醯胺類)。
具有丁二醯亞胺骨架之單體:例如N-(甲基)丙烯醯氧基亞甲基丁二醯亞胺、N-(甲基)丙烯醯基-6-氧基六亞甲基丁二醯亞胺、N-(甲基)丙烯醯基-8-氧基六亞甲基丁二醯亞胺等。
順丁烯二醯亞胺類:例如N-環己基順丁烯二醯亞胺、N-異丙基順丁烯二醯亞胺、N-月桂基順丁烯二醯亞胺、N-苯基順丁烯二醯亞胺等。
伊康醯亞胺類:例如N-甲基伊康醯亞胺、N-乙基伊康醯亞胺、N-丁基伊康醯亞胺、N-辛基伊康醯亞胺、N-2-乙基己基伊康醯亞胺、N-環己基伊康醯亞胺、N-月桂基伊康醯亞胺等。
(甲基)丙烯酸胺基烷基酯類:例如(甲基)丙烯酸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乙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胺基乙酯。
含烷氧基之單體:例如(甲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甲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丁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丙酯等(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alkoxyl alkyl (metha)acrylate)類;(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聚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聚丙二醇酯等(甲基)丙烯酸烷氧基伸烷基二醇酯(例如烷氧基聚伸烷基二醇(甲基)丙烯酸酯)類。
含烷氧基矽烷基之單體:例如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等含烷氧基矽烷基之(甲基)丙烯酸酯或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等含烷氧基矽烷基之乙烯基化合物等。
乙烯酯類:例如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等。
乙烯醚類:例如甲基乙烯醚或乙基乙烯醚等乙烯基烷基醚。
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例如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等。
烯烴類:例如乙烯、丁二烯、異戊二烯、異丁烯等。
具有脂環式烴基之(甲基)丙烯酸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環戊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異𦯉酯、甲基丙烯酸雙環戊酯、(甲基)丙烯酸金剛烷酯等含脂環式烴基之(甲基)丙烯酸酯。
具有芳香族烴基之(甲基)丙烯酸酯:例如(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等含芳香族烴基之(甲基)丙烯酸酯。
其他,(甲基)丙烯酸四氫呋喃甲酯等含雜環之(甲基)丙烯酸酯、氯乙烯或含氟原子之(甲基)丙烯酸酯等含鹵素原子之(甲基)丙烯酸酯、聚矽氧(甲基)丙烯酸酯等含矽原子之(甲基)丙烯酸酯、自萜化合物衍生物醇獲得之(甲基)丙烯酸酯等。
於使用此種共聚性單體之情形時,其使用量並無特別限定,通常適合為單體成分整體之0.01重量%以上。就更佳地發揮共聚性單體之使用效果之觀點而言,可將共聚性單體之使用量設為單體成分整體之0.1重量%以上,亦可為0.5重量%以上。又,就易於獲取黏著特性之平衡之觀點而言,共聚性單體之使用量通常適合為單體成分整體之50重量%以下,較佳為40重量%以下。
於幾個態樣中,構成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可含有具有氮原子之單體。藉此,可提高黏著劑之凝集力,較佳地提高經時後之剝離力。作為具有氮原子之單體之一較佳例,可列舉:具有含氮原子之環之單體。作為具有含氮原子之環之單體,可使用上述中例示者等,例如可列舉下述通式(1)所表示之N-乙烯基環狀醯胺。
[化1]
此處,通式(1)中,R1 為2價有機基,具體而言為-(CH2 )n -。n為2~7(較佳為2、3或4)之整數。其中,可較佳地採用N-乙烯基-2-吡咯啶酮。作為具有氮原子之單體之其他較佳例,可列舉(甲基)丙烯醯胺。
具有氮原子之單體(較佳為具有含氮原子之環之單體)之使用量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為單體成分整體之1重量%以上、3重量%以上、5重量%以上或7重量%以上。於一態樣中,具有氮原子之單體之使用量可為單體成分整體之10重量%以上,亦可為15重量%以上,亦可為20重量%以上。又,具有氮原子之單體之使用量適合為單體成分整體之例如40重量%以下,亦可為35重量%以下,亦可為30重量%以下,亦可為25重量%以下。於其他之一態樣中,具有氮原子之單體之使用量可為單體成分整體之例如20重量%以下,亦可為15重量%以下。
於幾個態樣中,構成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可含有含羥基之單體。藉由含羥基之單體之使用,可較佳地調節黏著劑之凝集力或交聯(例如藉由異氰酸酯交聯劑之交聯)之程度。使用含羥基之單體之情形時之使用量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為單體成分整體之0.01重量%以上,亦可為0.1重量%以上,亦可為0.5重量%以上,亦可為1重量%以上、5重量%以上或10重量%以上。又,就抑制黏著劑層之吸水性之觀點而言,於幾個態樣中,含羥基之單體之使用量適合為單體成分整體之例如40重量%以下,亦可為30重量%以下,亦可為25重量%以下,亦可為20重量%以下。於其他之一態樣中,含羥基之單體之使用量可為單體成分整體之例如15重量%以下,亦可為10重量%以下,亦可為5重量%以下。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黏著劑組合物中,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可含有上述例示之(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或烷氧基聚伸烷基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亦可不含有。於本實施形態之技術之一態樣中,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中,(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之比率未達20重量%,且烷氧基聚伸烷基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之比率未達20重量%。藉此,黏著劑層易於在無凝膠化等問題之情況下形成片材。藉由採用上述單體組成,可將單體混合物之固形物成分濃度保持為特定範圍,較佳地聚合為所期望之高分子量體(例如重量平均分子量(Mw)超過30×104 ,典型而言Mw為40×104 以上)。
(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於上述單體成分中所占之比率較佳為未達10重量%,更佳為未達3重量%,進而較佳為未達1重量%,於尤佳之一態樣中,上述單體成分實質不含(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含量0~0.3重量%)。同樣地,烷氧基聚伸烷基二醇(甲基)丙烯酸酯於上述單體成分中所占之比率較佳為未達10重量%,更佳為未達3重量%,進而較佳為未達1重量%,於尤佳之一態樣中,上述單體成分實質不含烷氧基聚伸烷基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含量0~0.3重量%)。
又,關於較佳一態樣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就抑制凝膠化之觀點而言,(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及烷氧基聚伸烷基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之合計比率限制為未達20重量%。上述(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及烷氧基聚伸烷基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之合計比率更佳為未達10重量%,進而較佳為未達3重量%,尤佳為未達1重量%,於一態樣中,上述單體成分實質不含(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及烷氧基聚伸烷基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含量0~0.3重量%)。
同樣地,本實施形態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可為以未達20重量%之比率含有含烷氧基之單體者,或可為不含有含烷氧基之單體者。含烷氧基之單體於上述單體成分中所占之量較佳為未達10重量%,更佳為未達3重量%,進而較佳為未達1重量%,於尤佳之一態樣中,上述單體成分實質不含有含烷氧基之單體(含量0~0.3重量%)。
於幾個態樣中,含羧基之單體於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中所占之比率例如可為2重量%以下,亦可為1重量%以下,亦可為0.5重量%以下(例如未達0.1重量%)。亦可實質不使用含羧基之單體作為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此處,所謂實質不使用含羧基之單體係指至少不刻意地使用含羧基之單體。此種組成之丙烯酸系聚合物易於成為耐水可靠性較高者,又,可成為對含有金屬之被黏著體具有抗金屬腐蝕性者。
又,於較佳之一態樣中,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中,親水性單體之比率受到限制。此處,本說明書中之「親水性單體」係指含羧基之單體、含酸酐基之單體、含羥基之單體、具有氮原子之單體(典型而言,(甲基)丙烯醯胺等含醯胺基之單體、N-乙烯基-2-吡咯啶酮等具有含氮原子之環之單體)及含烷氧基之單體(典型而言,(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及烷氧基聚伸烷基二醇(甲基)丙烯酸酯)。
於該態樣中,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中,上述親水性單體之比率較佳為32重量%以下,例如可為30重量%以下,亦可為28重量%以下。並無特別限定,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中,上述親水性單體之比率可為1重量%以上,亦可為10重量%以上,亦可為20重量%以上。
於幾個態樣中,構成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可含有含脂環式烴基之(甲基)丙烯酸酯。藉此,可提高黏著劑之凝集力,提高經時後之剝離力。作為含脂環式烴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可使用上述例示者等,例如可較佳採用丙烯酸環己酯或丙烯酸異𦯉酯。
使用含脂環式烴基之(甲基)丙烯酸酯之情形時之使用量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為單體成分整體之1重量%以上、3重量%以上或5重量%以上。於一態樣中,含脂環式烴基之(甲基)丙烯酸酯之使用量可為單體成分整體之10重量%以上,亦可為15重量%以上。含脂環式烴基之(甲基)丙烯酸酯之使用量之上限適合為大約40重量%以下,例如可為30重量%以下,亦可為25重量%以下(例如15重量%以下,進而10重量%以下)。
上述構成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之組成可以基於該單體成分之組成而藉由Fox式求得之玻璃轉移溫度Tg成為-75℃以上10℃以下之方式設定。於幾個態樣中,作為上述Tg,就凝集性或耐衝擊性等觀點而言,適合為0℃以下,較佳為-10℃以下,亦可為-20℃以下或-30℃以下。又,上述Tg例如可為-60℃以上,亦可為-50℃以上,亦可為-45℃以上或-40℃以上。
此處,上述Fox式係指如以下所示,共聚物之Tg與使構成該共聚物之各單體分別均聚而成之均聚物之玻璃轉移溫度Tgi之關係式。 1/Tg=Σ(Wi/Tgi)
再者,於上述Fox式中,Tg表示共聚物之玻璃轉移溫度(單位:K),Wi表示該共聚物中之單體i之重量分率(重量基準之共聚比率),Tgi表示單體i之均聚物之玻璃轉移溫度(單位:K)。
作為Tg之計算中所使用之均聚物之玻璃轉移溫度,使用公知資料中記載之值。例如,關於以下列舉之單體,作為該單體之均聚物之玻璃轉移溫度,使用以下值。
丙烯酸2-乙基己酯          -70℃ 丙烯酸正丁酯                -55℃ 丙烯酸異硬脂酯            -18℃ 甲基丙烯酸甲酯            105℃ 丙烯酸甲酯                   8℃ 丙烯酸環己酯                15℃ N-乙烯基-2-吡咯啶酮     54℃ 丙烯酸2-羥基乙酯         -15℃ 丙烯酸4-羥基丁酯         -40℃ 甲基丙烯酸雙環戊酯      175℃ 丙烯酸異𦯉酯                94℃ 丙烯酸                         106℃ 甲基丙烯酸                   228℃
關於上述例示以外之單體之均聚物之玻璃轉移溫度,使用「Polymer Handbook」(第3版,John Wiley & Sons, Inc., 1989)中記載之數值。於本文獻中記載有複數種數值之情形時,採用最高值。
關於上述Polymer Handbook中亦未記載均聚物之玻璃轉移溫度之單體,使用藉由以下測定方法所獲得之值(參考日本專利特開2007-51271號公報)。
具體而言,於具備溫度計、攪拌機、氮氣導入管及回流冷凝管之反應器中,投入單體100重量份、偶氮二異丁腈0.2重量份及作為聚合溶劑之乙酸乙酯200重量份,一面流通氮氣一面攪拌1小時。如此去除聚合系統內之氧氣後,升溫至63℃使之反應10小時。繼而,冷卻至室溫,獲得固形物成分濃度33重量%之均聚物溶液。繼而,將該均聚物溶液流延塗佈於剝離襯墊上,加以乾燥,製作厚度約2 mm之試驗樣品(片狀之均聚物)。將該試驗樣品沖裁為直徑7.9 mm之圓盤狀,以平行板夾入,使用黏彈性試驗機(ARES,Rheometrics公司製造)一面施加頻率1 Hz之剪切應變,一面於溫度範圍-70~150℃、5℃/分鐘之升溫速度下藉由剪切模式測定黏彈性,將tanδ之峰頂溫度作為均聚物之Tg。
本實施形態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SP(solubility parameter,溶解度參數)值為23.0(MJ/m3 )1/2 以下。上述SP值更佳為21.0(MJ/m3 )1/2 以下(例如20.0(MJ/m3 )1/2 以下)。上述SP值之下限並無特別限定,例如為大約10.0(MJ/m3 )1/2 以上,又,適合為大約15.0(MJ/m3 )1/2 以上,較佳為18.0(MJ/m3 )1/2 以上。
再者,丙烯酸系聚合物之SP值可根據Fedors之計算法[參考「聚合物工程與科學(POLYMER ENG. & SCI.)」,第14卷,第2號(1974),第148~154頁]、即式: SP值δ=(ΣΔe/ΣΔv)1/2 (上式中,Δe為25℃下之各原子或原子團之蒸發能量Δe,Δv為同溫度下之各原子或原子團之莫耳體積)而計算。具有上述SP值之丙烯酸系聚合物可藉由基於作業人員之技術常識,適宜確定單體組成而獲得。
上述黏著劑組合物以聚合物、未聚合物(即,聚合性官能基未反應之形態)或該等之混合物之形態含有如上述之組成之單體成分。上述黏著劑組合物可為:黏著劑(黏著成分)分散於水中之形態之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於有機溶劑中含有黏著劑之形態之溶劑型黏著劑組合物、以藉由紫外線或輻射等活性能量線硬化而形成黏著劑之方式製備之活性能量線硬化型黏著劑組合物、以加熱熔融狀態塗佈並冷卻至室溫附近後形成黏著劑之熱熔型黏著劑組合物等各種形態。較佳之一實施形態之黏著劑組合物為溶劑型黏著劑組合物或無溶劑型黏著劑組合物。無溶劑型黏著劑組合物包含活性能量線硬化型黏著劑組合物及熱熔型黏著劑組合物。
聚合時,可根據聚合方法或聚合態樣等,使用公知或慣用之熱聚合起始劑或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此種聚合起始劑可單獨使用一種或適當地組合兩種以上使用。
作為熱聚合起始劑,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使用:偶氮系聚合起始劑、過氧化物系起始劑、藉由過氧化物與還原劑之組合之氧化還原系起始劑、取代乙烷系起始劑等。
更具體而言,可例示:例如2,2'-偶氮二異丁腈(AIBN)、2,2'-偶氮雙(2-甲基丙脒)二硫酸鹽、2,2'-偶氮雙(2-脒基丙烷)二鹽酸鹽、2,2'-偶氮雙[2-(5-甲基-2-咪唑啉-2-基)丙烷]二鹽酸鹽、2,2'-偶氮雙(N,N'-二亞甲基異丁基脒)、2,2'-偶氮雙[N-(2-羧基乙基)-2-甲基丙脒]水合物等偶氮系起始劑;例如過硫酸鉀、過硫酸銨等過硫酸鹽;過氧化苯甲醯、氫過氧化第三丁基、過氧化氫等過氧化物系起始劑;例如苯基取代乙烷等取代乙烷系起始劑;例如過硫酸鹽與亞硫酸氫鈉之組合、過氧化物與抗壞血酸鈉之組合等氧化還原系起始劑;等,但不限定於該等。再者,熱聚合例如可於20~100℃(典型而言40~80℃)左右之溫度下較佳地實施。
作為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1-[4-(2-羥基乙氧基)-苯基]-2-羥基-2-甲基-1-丙烷-1-酮、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二苯甲酮、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氧化膦、2,4,6-三甲基苯甲醯基-苯基乙氧基-氧化膦、2-苄基-2-二甲胺基-1-(4-𠰌啉基苯基)-丁酮-1,2-羥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2-甲基-1-(4-甲基硫基苯基)-2-𠰌啉基丙烷-1-酮、安息香甲醚、安息香***、安息香異丁醚、安息香異丙醚、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苯基氧化膦、2-羥基-2-甲基-[4-(1-甲基乙烯基)苯基]丙醇低聚物、2-羥基-2-甲基-1-苯基-1-丙酮、異丙基-9-氧硫𠮿、鄰苯甲醯基苯甲酸甲酯、[4-(甲基苯基硫基)苯基]苯基甲烷、2,4-二乙基-9-氧硫𠮿 、2-氯-9-氧硫𠮿、乙基蒽醌、二苯甲酮銨鹽、9-氧硫𠮿銨鹽、雙(2,6-二甲基苯甲醯基)-2,4,4-三甲基-戊基氧化膦、2,4,6-三甲基二苯甲酮、4-甲基二苯甲酮、4,4'-雙二乙胺基二苯甲酮、1,4-二苯甲醯基苯、10-丁基-2-氯吖啶酮、2,2'-雙(鄰氯苯基)-4,5,4',5'-四(3,4,5-三甲氧基苯基)-1,2'-聯咪唑、2,2'-雙(鄰氯苯基)-4,5,4',5'-四苯基-1,2'-聯咪唑、2-苯甲醯基萘、4-苯甲醯基聯苯、4-苯甲醯基二苯醚、丙烯基化二苯甲酮、雙(η5-2,4-環戊二烯-1-基)-雙[2,6-二氟-3-(1H-吡咯-1-基)-苯基]鈦、鄰甲基苯甲醯基苯甲酸酯、對二甲胺基苯甲酸乙酯、對二甲胺基苯甲酸異戊基乙酯、活性三級胺、咔唑-苯酮系光聚合起始劑、吖啶系光聚合起始劑、三𠯤系光聚合起始劑、苯甲醯基系光聚合起始劑等。該等可單獨使用或併用兩種以上。
此種熱聚合起始劑或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之使用量可設為根據聚合方法或聚合態樣等之通常之使用量,並無特別限定。例如,相對於聚合對象之單體100質量份,可使用大約0.001~5質量份(典型而言大約0.01~2質量份,例如大約0.01~1質量份)之聚合起始劑。
視需要,可於上述聚合中使用先前公知之各種之鏈轉移劑(亦可理解為分子量調節劑或聚合度調節劑)。作為鏈轉移劑,可使用:正十二硫醇、第三-十二硫醇、硫代乙醇酸、α-硫甘油等硫醇類。或者亦可使用不含硫原子之鏈轉移劑(非硫繫鏈轉移劑)。
作為非硫繫鏈轉移劑之具體例,可列舉:N,N-二甲基苯胺、N,N-二乙基苯胺等苯胺類;α-蒎烯、異松油烯等萜類;α-甲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二聚物等苯乙烯類;二亞苄基丙酮、桂皮醇、桂皮醛等具有亞苄基之化合物;氫醌、萘氫醌等氫醌類;苯醌、萘醌等醌類;2,3-二甲基-2-丁烯、1,5-環辛二烯等烯烴類;苯酚、苄醇、烯丙醇等醇類;二苯基苯、三苯基苯等苄基氫類;等。
鏈轉移劑可單獨使用一種或組合兩種以上使用。於使用鏈轉移劑之情形時,其使用量相對於單體成分100質量份,例如可為大約0.01~1質量份左右。本實施形態之技術於不使用鏈轉移劑之態樣中亦可較佳實施。
適宜採用上述各種聚合法而獲得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分子量並無特別限制,可配合所要求之性能而設定為適當之範圍。丙烯酸系聚合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Mw)通常為大約10×104 以上(例如20×104 以上),就平衡良好地兼顧凝集力與接著力之觀點而言,適合為超過30×104 。一態樣之丙烯酸系聚合物就於高溫環境下亦獲得良好之接著可靠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具有40×104 以上(典型而言大約50×104 以上,例如大約55×104 以上)之Mw。根據本實施形態之技術之較佳一態樣,可藉由單體組成之設計而抑制凝膠化,故而可設定為適宜之固形物成分濃度,高生產性地獲得上述範圍之高分子量體。丙烯酸系聚合物之Mw之上限通常可為大約500×104 以下(例如大約150×104 以下)。上述Mw亦可為大約75×104 以下。
此處所謂Mw係指藉由凝膠滲透層析法(GPC)而獲得之標準聚苯乙烯換算之值。作為GPC裝置,例如使用機種名「HLC-8320GPC」(管柱:TSKgelGMH-H(S),Tosoh公司製造)即可。下述實施例中亦相同。上述Mw可為黏著劑組合物中、黏著劑層中之任一者中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之Mw。
幾個實施形態之黏著劑組合物可為活性能量線硬化型黏著劑組合物。此處之活性能量線之例包含如紫外線、可見光線、紅外線之光或者如α射線、β射線、γ射線、電子束、中子射線、X射線之輻射等,可列舉具有可引起聚合反應、交聯反應、起始劑之分解等化學反應之能量之能量線。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黏著劑組合物中,為了可於任意時點變色或著色,較佳為可以上述活性能量線硬化型之黏著劑組合物硬化之時點與變色或著色之時點不同之方式進行控制。即,較佳為以上述活性能量線硬化型黏著劑組合物之聚合反應、交聯反應或起始劑之分解等化學反應之時點與下述光酸產生劑或光鹼產生劑產生反應從而使隱色色素變色或著色之時點不重合之方式選擇各成分之種類。進而換言之,較佳為以引起上述聚合反應、交聯反應、起始劑之分解等化學反應之能量線與下述光酸產生劑或光鹼產生劑產生反應之能量線具有不同之產生反應之波長之方式設計上述組合物。
作為活性能量線硬化型黏著劑組合物之一較佳例,可列舉光硬化型黏著劑組合物。光硬化型之黏著劑組合物具有即使為較厚之黏著劑層亦可容易地形成之優點。其中較佳為紫外線硬化型黏著劑組合物。
光硬化型黏著劑組合物典型而言,以聚合物之形態含有該組合物之單體成分中之至少一部分(可為單體之種類之一部分,亦可為分量之一部分)。形成上述聚合物時之聚合方法並無特別限定,可適宜採用先前公知之各種聚合方法。例如可適宜採用:溶液聚合、乳液聚合、塊狀聚合等熱聚合(典型而言,於熱聚合起始劑之存在下進行);照射紫外線等光而進行之光聚合(典型而言,於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之存在下進行);照射β射線、γ射線等輻射而進行之輻射聚合;等。其中較佳為光聚合。
較佳一實施形態之光硬化型黏著劑組合物含有單體成分之部分聚合物。此種部分聚合物典型而言係源自單體成分之聚合物與未反應之單體之混合物,較佳為呈現漿液狀(具有黏性之液狀)。以下,有時將該性狀之部分聚合物稱為「單體漿液」或簡稱為「漿液」。使單體成分部分聚合時之聚合方法並無特別限制,可適宜選擇如上述之各種聚合方法而使用。就效率或簡便性之觀點而言,可較佳採用光聚合法。若藉由光聚合,則藉由光之照射量(光量)等聚合條件,可容易地控制單體成分之聚合轉化率(單體轉化率)。
上述部分聚合物中之單體混合物之聚合轉化率並無特別限定。上述聚合轉化率例如可為大約70重量%以下,較佳為大約60重量%以下。就含有上述部分聚合物之黏著劑組合物之製備容易性或塗佈性等觀點而言,通常上述聚合轉化率適合為大約50重量%以下,較佳為大約40重量%以下(例如大約35重量%以下)。聚合轉化率之下限並無特別限制,典型而言為大約1重量%以上,通常適合為大約5重量%以上。
含有單體成分之部分聚合物之黏著劑組合物例如可藉由利用適當之聚合方法(例如光聚合法)使含有該黏著劑組合物之製備中所使用之單體成分之總量之單體混合物部分聚合而獲得。又,含有單體成分之部分聚合物之黏著劑組合物亦可為含有該黏著劑組合物之製備中所使用之單體成分中之一部分之單體混合物之部分聚合物或完全聚合物與剩餘之單體成分或其部分聚合物之混合物。再者,於本說明書中所謂「完全聚合物」係指聚合轉化率超過95重量%。
(隱色色素) 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黏著劑組合物含有隱色色素。於本說明書中,所謂隱色色素係指伴隨氧化還原,色調可逆地變化之有機色素。可為吸收波長根據pH值而變化者。更具體而言,係指藉由加成電子或去除電子而形成色素並顯色的具有1個或2個以上之氫原子之還原型之色素。隱色色素係於中性或鹼性介質中為無色或具有微弱之顏色,但若與酸性物質或拉電子物質反應,則如圖1所示內酯環成為開環狀態而著色之色素。藉由於隱色色素中選擇去除電子前實質為無色或具有微弱之顏色者,可顯著地觀察著色之變化。
於本實施形態中,隱色色素係利用藉由對下述光酸產生劑照射活性能量線而產生之酸而著色。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對隱色色素而言,於內酯環成為開環狀態而著色後,藉由與鹼反應亦可使內酯環閉環而消色。上述鹼亦可藉由對下述光鹼產生劑照射活性能量線而產生。
作為本實施形態之隱色色素,例如可列舉:苯酞染料(吲哚并苯酞系或三苯基甲烷苯酞系等)、螢光黃母體染料、三苯基甲烷染料、啡噻𠯤染料、金胺染料及螺吡喃染料等隱色化合物。
作為隱色色素,就顯色性優異之觀點而言,尤佳為選自由苯酞染料及螢光黃母體染料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隱色色素。
作為隱色色素之具體例,可列舉下述化合物。
2'-苯胺基-6'-(N,N-二戊烷-1-基胺基)-3'-甲基-3H-螺[異苯并呋喃-1,9'-𠮿 ]-3-酮、2-苯胺基-3-甲基-6-二丁胺基螢光黃母體、2-苯胺基-3-甲基-6-二戊胺基螢光黃母體、2-苯胺基-3-甲基-6-[乙基(4-甲基苯基)胺基]螢光黃母體、3,3-雙(對二甲胺基苯基)-苯酞、3,3-雙(對二甲胺基苯基)-6-二甲胺基苯酞(別名:結晶紫內酯)、3,3-雙(對二甲胺基苯基)-6-二乙胺基苯酞、3,3-雙(對二甲胺基苯基)-6-氯苯酞、3,3-雙(對二丁胺基苯基)苯酞、3-環己胺基-6-氯螢光黃母體、3-二甲胺基-5,7-二甲基螢光黃母體、3-(N-甲基-N-異丁基)-6-甲基-7-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N-乙基-N-異戊基)-6-甲基-7-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二乙胺基-7-氯螢光黃母體、3-二乙胺基-7-甲基螢光黃母體、3-二乙胺基-7,8-苯并螢光黃母體、3-二乙胺基-6-甲基-7-氯螢光黃母體、3-(N-對甲苯基-N-乙胺基)-6-甲基-7-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吡咯啶基-6-甲基-7-苯胺基螢光黃母體、2-{N-(3'-三氟甲基苯基)胺基}-6-二乙胺基螢光黃母體、2-{3,6-雙(二乙胺基)-9-(鄰氯苯胺基)𠮿基苯甲酸內醯胺}、3-二乙胺基-6-甲基-7-(間三氯甲基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二乙胺基-7-(鄰氯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二丁胺基-7-(鄰氯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N-甲基-N-戊胺基)-6-甲基-7-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N-甲基-N-環己胺基)-6-甲基-7-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二乙胺基-6-甲基-7-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二乙胺基-6-甲基-7-(2',4'-二甲基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N,N-二乙胺基)-5-甲基-7-(N,N-二苄胺基)螢光黃母體、苯甲醯隱色亞甲基藍、6'-氯-8'-甲氧基-苯并吲哚基-螺吡喃、6'-溴-3'-甲氧基-苯并吲哚基-螺吡喃、3-(2'-羥基-4'-二甲胺基苯基)-3-(2'-甲氧基-5'-氯苯基)苯酞、3-(2'-羥基-4'-二甲胺基苯基)-3-(2'-甲氧基-5'-硝基苯基)苯酞、3-(2'-羥基-4'-二乙胺基苯基)-3-(2'-甲氧基-5'-甲基苯基)苯酞、3-(2'-甲氧基-4'-二甲胺基苯基)-3-(2'-羥基-4'-氯-5'-甲基苯基)苯酞、3-𠰌啉基-7-(N-丙基-三氟甲基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吡咯啶基-7-三氟甲基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二乙胺基-5-氯-7-(N-苄基-三氟甲基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吡咯啶基-7-(二-對氯苯基)甲胺基螢光黃母體、3-二乙胺基-5-氯-7-(α-苯基乙胺基)螢光黃母體、3-(N-乙基-對甲苯胺基)-7-(α-苯基乙胺基)螢光黃母體、3-二乙胺基-7-(鄰甲氧基羰基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二乙胺基-5-甲基-7-(α-苯基乙胺基)螢光黃母體、3-二乙胺基-7-哌啶基螢光黃母體、2-氯-3-(N-甲基甲苯胺基)-7-(對正丁基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N-甲基-N-異丙胺基)-6-甲基-7-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二丁胺基-6-甲基-7-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6-雙(二甲胺基)茀螺(9,3')-6'-二甲胺基苯酞、3-(N-苄基-N-環己胺基)-5,6-苯并-7-α-萘胺基-4'-溴螢光黃母體、3-二乙胺基-6-氯-7-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N-乙基-N-(2-乙氧基丙基)胺基}-6-甲基-7-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N-乙基-N-四氫呋喃甲基胺基}-6-甲基-7-苯胺基螢光黃母體、3-二乙胺基-6-甲基-7-間三甲苯胺基-4',5'-苯并螢光黃母體、3-(對二甲胺基苯基)-3-{1,1-雙(對二甲胺基苯基)乙烯-2-基}苯酞、3-(對二甲胺基苯基)-3-{1,1-雙(對二甲胺基苯基)乙烯-2-基}-6-二甲胺基苯酞、3-(對二甲胺基苯基)-3-(1-對二甲胺基苯基-1-苯基乙烯-2-基)苯酞、3-(對二甲胺基苯基)-3-(1-對二甲胺基苯基-1-對氯苯基乙烯-2-基)-6-二甲胺基苯酞、3-(4'-二甲胺基-2'-甲氧基)-3-(1''-對二甲胺基苯基-1''-對氯苯基-1'',3''-丁二烯-4''-基)苯并苯酞、3-(4'-二甲胺基-2'-苄氧基)-3-(1''-對二甲胺基苯基-1''-苯基-1'',3''-丁二烯-4''-基)苯并苯酞、3-二甲胺基-6-二甲胺基-茀-9-螺-3'(6'-二甲胺基)苯酞、6-(二乙胺基)-2-[(3-三氟甲基)苯胺基] 𠮿 -9-螺-3'-苯酞、3,3-雙{2-(對二甲胺基苯基)-2-(對甲氧基苯基)乙烯基}-4,5,6,7-四氯苯酞、3-雙{1,1-雙(4-吡咯啶基苯基)乙烯-2-基}-5,6-二氯-4,7-二溴苯酞、雙(對二甲胺基苯乙烯基)-1-萘磺醯基甲烷、雙(對二甲胺基苯乙烯基)-1-對甲苯磺醯基甲烷。
本實施形態之隱色色素可單獨使用一種,亦可混合兩種以上使用。
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隱色色素相對於每100質量份之上述基礎聚合物,較佳為0.01~30質量份,更佳為0.1~30質量份,進而較佳為0.1~20質量份,進而較佳為1~10質量份。藉由設為上述範圍,可顯著地觀察到藉由隱色色素之變色或著色。
(光酸產生劑) 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黏著劑組合物含有光酸產生劑。於本說明書中所謂光酸產生劑係指並不限定於照射如紫外線、可見光線、紅外線之光,照射如α射線、β射線、γ射線、電子束、中子射線、X射線之輻射等活性能量線之情形時亦可產生酸(陽離子)之化合物。對光酸產生劑而言,照射上述活性能量線後方可產生酸,故而藉由與上述隱色色素一同使用,可使使用上述黏著劑組合物而獲得之黏著劑層或黏著片材於任意時點變色或著色。
作為光酸產生劑,只要為可藉由照射活性能量線而產生酸(陽離子)之化合物,則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列舉:鋶鹽系化合物、錪鹽系化合物、芳香族N-氧基醯亞胺磺酸酯、磺酸酯化合物及鹵甲基取代均三𠯤衍生物等。
作為光酸產生劑,就與本發明之黏著劑組合物之其他成分之相溶性良好之觀點而言,尤佳為選自由鋶鹽系化合物、錪鹽系化合物及芳香族N-氧基醯亞胺磺酸酯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化合物。
若例示鋶鹽系化合物之具體例,則可列舉:包含二甲基苯甲醯甲基鋶、二甲基苄基鋶、二甲基-4-羥基苯基鋶、二甲基-4-羥基萘基鋶、二甲基-4,7-二羥基萘基鋶、二甲基-4,8-二羥基萘基鋶、三苯基鋶、對甲苯基二苯基鋶、對第三丁基苯基二苯基鋶、二苯基-4-苯基硫基苯基鋶等陽離子與氯化物、溴化物、對甲苯磺酸根、三氟甲磺酸根、四氟硼酸根、四(五氟苯基)硼酸根、四(五氟苯基)沒食子酸根、六氟磷酸根、六氟砷酸根、六氟銻酸根、九氟丁磺酸根等陰離子之鹽。
作為錪鹽化合物,例如可列舉:包含二苯基錪、雙(對氯苯基)錪、二甲苯基錪、雙(對第三丁基苯基)錪、對異丙基苯基-對甲基苯基錪、雙(間硝基苯基)錪、對第三丁基苯基苯基錪、對甲氧基苯基苯基錪、雙(對甲氧基苯基)錪、對辛氧基苯基苯基錪、對苯氧基苯基苯基錪等陽離子與氯化物、溴化物、對甲苯磺酸根、三氟甲磺酸根、四氟硼酸根、四(五氟苯基)硼酸根、四(五氟苯基)沒食子酸根、六氟磷酸根、六氟砷酸根、六氟銻酸根、九氟丁磺酸根等陰離子之鹽。
作為芳香族N-氧基醯亞胺磺酸酯,例如可列舉:N-(三氟甲基磺醯氧基)丁二醯亞胺、N-(三氟甲基磺醯氧基)鄰苯二甲醯亞胺、N-(三氟甲基磺醯氧基)二苯基順丁烯二醯亞胺、N-(三氟甲基磺醯氧基)雙環庚-5-烯-2,3-二羧醯亞胺及N-(三氟甲基磺醯氧基)萘醯亞胺等。
作為磺酸酯化合物,例如可列舉:安息香甲苯磺酸酯、α-羥甲基安息香甲苯磺酸酯、鄰硝基苄基對甲苯磺酸酯、對硝基苄基-9,10-二乙氧基蒽-2-磺酸酯等。作為鹵甲基取代均三𠯤衍生物之具體例,可列舉:2,4,6-三(三氯甲基)均三𠯤、2-甲基-4,6-雙(三氯甲基)均三𠯤、2-苯基-4,6-雙(三氯甲基)均三𠯤、2-甲基-4,6-雙(三溴甲基)均三𠯤等。
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光酸產生劑相對於每100質量份之上述基礎聚合物,較佳為0.001~30質量份,更佳為0.01~25質量份,進而較佳為0.1~30質量份,進而較佳為0.1~20質量份。藉由設為上述範圍,可藉由活性能量線照射高效率地產生酸,可顯著地觀察到變色或著色。
(光鹼產生劑) 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黏著劑組合物可為含有光鹼產生劑者。所謂光鹼產生劑係指並不限定於照射如紫外線、可見光線、紅外線之光,照射如α射線、β射線、γ射線、電子束、中子射線、X射線之輻射等活性能量線之情形時亦可產生鹼(陰離子)之化合物。對光鹼產生劑而言,照射上述活性能量線後方可產生鹼,故而使隱色色素著色後,可於任意時點還原隱色色素,使該著色消失。
再者,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黏著劑組合物含有光鹼產生劑之情形時,較佳為以光鹼產生劑不會於與藉由活性能量線照射而使光酸產生劑產生酸之時點相同之時點產生鹼之方式,設定上述光酸產生劑與光鹼產生劑之組合。即,較佳為以藉由與光酸產生劑產生酸所需之活性能量線不同種類之活性能量線而產生鹼之方式,進行光鹼產生劑之設計。
作為光鹼產生劑,只要為可藉由照射活性能量線而產生鹼(陰離子)之化合物,則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包含:過渡金屬錯合物、具有苄基胺基甲酸酯結構之化合物、具有鄰位取代硝基苯結構之化合物、肟類、咪唑衍生物、安息香系化合物、具有N-甲醯化芳香族胺基之化合物、具有N-醯化芳香族胺基之化合物、具有烷氧基苄基胺基甲酸酯基之化合物、具有1,4-二氫吡啶骨架之化合物、肟酯、四級銨鹽等。
本實施形態之光鹼產生劑相對於每100質量份之上述基礎聚合物,較佳為0.001~30質量份,更佳為0.01~25質量份,進而較佳為0.1~20質量份。藉由設為上述範圍,可藉由活性能量線照射高效率地產生鹼,可使著色之黏著片材消色。
(剝離力上升劑) 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黏著劑組合物可為含有剝離力上升劑者。作為上述剝離力上升劑,可適宜選擇使用可發揮如下功能之材料:將由上述黏著劑組合物形成之黏著劑層之表面(黏著面)貼附於被黏著體後,使黏著片材自被黏著體之剝離力上升。作為上述剝離力上升劑,例如可使用公知之矽烷偶合劑。剝離力上升劑較佳為以游離之形態含有於黏著劑組合物(或黏著劑層)中。上述剝離力上升劑典型而言較佳為不與上述黏著劑組合物(或黏著劑層)中可含有之其他構成成分化學鍵結。以此種形態含有於黏著劑組合物中之剝離力上升劑可有效地幫助提高剝離力。
矽烷偶合劑典型而言係於一分子內含有官能基X及官能基Y且上述官能基X為烷氧基矽烷基之化合物。上述烷氧基矽烷基係於矽原子上具有至少一個烷氧基之官能基。藉由於貼附於被黏著體後對黏著劑層之表面供給矽烷偶合劑,上述烷氧基水解生成之矽烷醇基與被黏著體表面之羥基產生反應,藉此可使黏著片材自被黏著體之剝離力上升。上述烷氧基矽烷基藉由水解而生成與被黏著體表面之羥基反應之矽烷醇基。因此,上述烷氧基矽烷基係與上述羥基反應之基之前驅物。
構成上述烷氧基矽烷基之烷氧基典型而言為甲氧基或乙氧基。通常較佳為更高水解性之甲氧基。上述烷氧基矽烷基可為三烷氧基矽烷基,亦可為二烷氧基矽烷基。就提高剝離力上升效果之觀點而言,於幾個態樣中,可較佳地採用具有三烷氧基矽烷基之矽烷偶合劑。
官能基Y例如可為環氧基、胺基、異氰酸酯基(可構成異氰尿酸酯物)、乙醯乙醯基、(甲基)丙烯醯基、巰基、乙烯基、鹵化烷基等。作為具有此種官能基Y之矽烷偶合劑之例,可列舉:例如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2-(3,4-環氧環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等含環氧基之矽烷偶合劑;例如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N-(2-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N-(2-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等含胺基之矽烷偶合劑;例如3-異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異氰尿酸三(三甲氧基矽烷基丙基)酯等含異氰酸酯基之矽烷偶合劑;例如含乙醯乙醯基之三甲氧基矽烷等含乙醯乙醯基之矽烷偶合劑;例如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等含(甲基)丙烯醯基之矽烷偶合劑;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等含乙烯基之矽烷偶合劑;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等含巰基之矽烷偶合劑;3-氯丙基三甲氧基矽烷等含鹵化烷基之矽烷偶合劑;等。其中,較佳為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烷氧基矽烷(例如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或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等含環氧基之矽烷偶合劑。
作為上述矽烷偶合劑,可使用具有與黏著劑層中所含之官能基y反應之官能基Y者。就常溫下之反應性之觀點而言,可列舉作為官能基y之羧基與具有作為官能基Y之環氧基之矽烷偶合劑之組合。作為其他組合之例,可列舉:胺基與環氧基之組合、羥基與環氧基之組合、羧基與胺基之組合、異氰酸酯基與胺基之組合、磺基與胺基之組合等。另一方面,於幾個態樣中,作為黏著劑組合物,就於該黏著劑組合物內藉由將剝離力上升劑維持為游離狀態而使該剝離力上升劑易於移行至表面之觀點而言,可為不具有與矽烷偶合劑之官能基Y(例如環氧基)反應之官能基y(例如羧基)者。
矽烷偶合劑之分子量(化學式量)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為120~1000左右。通常就可返工之時間之調節容易度或向黏著面之移動性之觀點而言,通常較佳為分子量為180以上、200以上或220以上之矽烷偶合劑。考慮到同樣之理由,較佳為分子量為800以下、600以下、400以下或300以下之矽烷偶合劑。於幾個態樣中,可較佳地使用分子量為200以上300以下之矽烷偶合劑。作為矽烷偶合劑之分子量之值,使用基於該矽烷偶合劑之結構式而算出之值。或者可使用製造商標稱值。
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黏著劑組合物中所含之剝離力上升劑(例如矽烷偶合劑)之量可以獲得所期望之使用效果之方式設定,並無特別限定。上述剝離力上升劑之量相對於每100質量份之黏著劑組合物中所含之基礎聚合物,例如可為0.005質量份以上。相對於每100質量份之基礎聚合物之剝離力上升劑之含量通常適合為0.05質量份以上,亦可為0.10質量份以上、0.20質量份以上或0.30質量份以上。藉由增大剝離力上升劑之含量,可發揮剝離力之上升效果。
又,剝離力上升劑根據使用態樣,若於室溫下由於時間之經過而使剝離力上升為止之時間過短,則可返工之時間變得過短,從而可產生步驟管理變得繁雜等不良情況。就該觀點而言,於幾個態樣中,相對於黏著劑組合物中之基礎聚合物每100質量份之剝離力上升劑之含量例如可為5質量份以下,亦可為3質量份以下,亦可為1質量份以下,亦可為0.7質量份以下(例如0.5質量份以下)。
(交聯劑) 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黏著劑組合物以主要黏著劑層內之交聯或黏著劑層與其鄰接面之交聯為目的,視需要可含有交聯劑。交聯劑之種類並無特別限制,可自先前公知之交聯劑中,例如根據黏著劑組合物之組成,以該交聯劑於黏著劑層內發揮適宜之交聯功能之方式選擇。
作為可使用之交聯劑,可例示:異氰酸酯系交聯劑、環氧系交聯劑、㗁唑啉系交聯劑、氮丙啶系交聯劑、碳二醯亞胺系交聯劑、三聚氰胺系交聯劑、脲系交聯劑、金屬烷氧化物系交聯劑、金屬螯合物系交聯劑、金屬鹽系交聯劑、肼系交聯劑及胺系交聯劑等。該等可單獨使用一種或組合兩種以上使用。
作為異氰酸酯系交聯劑,可使用雙官能以上之多官能異氰酸酯化合物。例如可列舉:甲苯二異氰酸酯、二甲苯二異氰酸酯、聚亞甲基聚苯基二異氰酸酯、硫代磷酸三(對異氰酸基苯基)酯、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等芳香族異氰酸酯;異佛酮二異氰酸酯等脂環族異氰酸酯;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等脂肪族異氰酸酯等。作為市售品,可例示:三羥甲基丙烷/甲苯二異氰酸酯三聚物加成物(Tosoh公司製造,商品名「Coronate L」)、三羥甲基丙烷/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三聚物加成物(Tosoh公司製造,商品名「Coronate HL」)、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之異氰尿酸酯物(Tosoh公司製造,商品名「Coronate HX」)等異氰酸酯加成物等。
作為環氧系交聯劑,可無特別限制地使用於1分子中具有2個以上之環氧基者。較佳為於1分子中具有3~5個環氧基之環氧系交聯劑。作為環氧系交聯劑之具體例,可列舉:N,N,N',N'-四縮水甘油基-間苯二甲胺、1,3-雙(N,N-二縮水甘油基胺基甲基)環己烷、1,6-己二醇二縮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聚甘油聚縮水甘油醚等。作為環氧系交聯劑之市售品,可列舉:三菱瓦斯化學公司製造之商品名「TETRAD-X」、「TETRAD-C」、DIC公司製造之商品名「EPICLON CR-5L」、Nagase chemteX公司製造之商品名「DENACOL EX-512」、日產化學工業公司製造之商品名「TEPIC-G」等。
作為㗁唑啉系交聯劑,可無特別限制地使用於1分子內具有1個以上之㗁唑啉基者。
作為氮丙啶系交聯劑之例,可列舉:三羥甲基丙烷三[3-(1-氮丙啶基)丙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3-(1-(2-甲基)氮丙啶基丙酸酯)]等。
作為碳二醯亞胺系交聯劑,可使用具有2個以上之碳二醯亞胺基之低分子化合物或高分子化合物。
於幾個態樣中,可使用過氧化物作為交聯劑。作為過氧化物,可列舉:過氧化二碳酸二(2-乙基己基)酯、過氧化二碳酸二(4-第三丁基環己基)酯、過氧化二碳酸二第二丁酯、過氧化新癸酸第三丁酯、過氧化特戊酸第三己酯、過氧化特戊酸第三丁酯、過氧化二月桂醯、過氧化二正辛醯、過氧化異丁酸1,1,3,3-四甲基丁酯、過氧化二苯甲醯等。該等之中,尤其作為交聯反應效率優異之過氧化物,可列舉:過氧化二碳酸二(4-第三丁基環己基)酯、過氧化二月桂醯、過氧化二苯甲醯等。
再者,於使用過氧化物作為上述聚合起始劑之情形時,亦可將未用於聚合反應而殘存之過氧化物用於交聯反應。於該情形時,測定過氧化物之殘存量,於過氧化物之比率未滿足特定量之情形時,視需要以成為特定量之方式添加過氧化物即可。過氧化物之測定可藉由日本專利4971517號公報中記載之方法而進行。
交聯劑之含量(於含有兩種以上交聯劑之情形時為該等之總量)並無特別限定。就實現平衡良好地發揮接著力或凝集力等黏著特性之黏著劑之觀點而言,交聯劑之含量相對於黏著劑組合物中所含之基礎聚合物100質量份,通常適合為大約5質量份以下,較佳為大約0.001~5質量份,更佳為大約0.001~4質量份,進而較佳為大約0.001~3質量份。
或者,亦可為不含如上述之交聯劑之黏著劑組合物。於使用光硬化型黏著劑組合物作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黏著劑組合物之情形時,該黏著劑組合物可為實質不含異氰酸酯系交聯劑等交聯劑者。此處所謂黏著劑組合物實質不含交聯劑(典型而言異氰酸酯系交聯劑)係指交聯劑之量相對於上述基礎聚合物100質量份未達0.05質量份(例如未達0.01質量份)。
為使交聯反應更有效地進行,可使用交聯觸媒。作為交聯觸媒,可例示:鈦酸四正丁酯、鈦酸四異丙酯、三乙醯丙酮鐵、氧化丁基錫及二月桂酸二辛基錫等金屬系交聯觸媒等。其中,較佳為二月桂酸二辛基錫等錫系交聯觸媒。
交聯觸媒之使用量並無特別限制。交聯觸媒之使用量相對於黏著劑組合物中之基礎聚合物100質量份,例如可為大約0.0001質量份以上1質量份以下,亦可為0.001質量份以上0.1質量份以下,亦可為0.005質量份以上0.5質量份以下。
視需要可於黏著劑組合物(或黏著劑層)中使用多官能性單體。多官能性單體藉由代替如上述之交聯劑,或與該交聯劑組合使用,可幫助實現凝集力之調整等目的。例如,於由光硬化型黏著劑組合物形成之黏著劑層中,可較佳地使用多官能性單體。
作為多官能性單體,例如可列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12-十二烷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四羥甲基甲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甲基)丙烯酸乙烯酯、二乙烯基苯、環氧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丙烯酸胺基甲酸酯、丁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
其中,可較佳地使用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多官能性單體可單獨使用一種或組合兩種以上使用。
多官能性單體之使用量根據其分子量或官能基數等而有所不同,通常相對於基礎聚合物100質量份,適合為0.01質量份~3.0質量份左右之範圍。於幾個態樣中,多官能性單體之使用量相對於基礎聚合物100質量份,例如可為0.02質量份以上,亦可為0.1質量份以上,亦可為0.5質量份以上,亦可為1.0質量份以上或2.0質量份以上。藉由增大多官能性單體之使用量,存在獲得更高之凝集力之傾向。
另一方面,就避免因過度之凝集力提高而導致黏著劑層與鄰接之層之接著性下降之觀點而言,多官能性單體之使用量相對於基礎聚合物100質量份,例如可為10質量份以下,亦可為5.0質量份以下,亦可為3.0質量份以下。
(丙烯酸系低聚物) 就凝集力之提高或與鄰接於黏著劑層之面(例如可為基材之表面等)之接著性之提高等觀點而言,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黏著劑組合物(或黏著劑層)中可含有丙烯酸系低聚物。
作為丙烯酸系低聚物,較佳為使用Tg高於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之Tg之聚合物。
上述丙烯酸系低聚物之Tg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為約20℃以上300℃以下。上述Tg例如可為約30℃以上,亦可為約40℃以上,亦可為約60℃以上,亦可為約80℃以上或約100℃以上。若丙烯酸系低聚物之Tg變高,則存在提高凝集力之效果總體變高之傾向。
又,就對基材之抓固性或衝擊吸收性等觀點而言,丙烯酸系低聚物之Tg例如可為約250℃以下,亦可為約200℃以下,亦可為約180℃以下或約150℃以下。再者,丙烯酸系低聚物之Tg係與上述單體成分之組成所對應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之Tg同樣地,基於Fox式而計算之值。
丙烯酸系低聚物之Mw典型而言可為約1000以上且未達約30000,較佳可為約1500以上且未達約10000,進而較佳可為約2000以上且未達約5000。若Mw為上述範圍內,則易於較佳地發揮提高凝集性或與鄰接之面之接著性之效果。
丙烯酸系低聚物之Mw可藉由凝膠滲透層析法(GPC)而測定,作為標準聚苯乙烯換算值而求得。具體而言,於Tosoh公司製造之HPLC8020中使用作為管柱之TSKgelGMH-H(20)×2根,以四氫呋喃溶劑於流速約0.5 mL/分鐘之條件下進行測定。
作為構成丙烯酸系低聚物之單體成分,可列舉:上述各種(甲基)丙烯酸C1-20 烷基酯;上述各種含脂環式烴基之(甲基)丙烯酸酯;上述各種含芳香族烴基之(甲基)丙烯酸酯;自萜化合物衍生物醇獲得之(甲基)丙烯酸酯;等(甲基)丙烯酸酯單體。該等可單獨使用一種或組合兩種以上使用。
就提高接著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丙烯酸系低聚物含有以如(甲基)丙烯酸異丁酯或(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之烷基具有支鏈結構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含脂環式烴基之(甲基)丙烯酸酯或含芳香族烴基之(甲基)丙烯酸酯等為代表的具有較大體積之結構之丙烯酸系單體作為單體單元。
又,於丙烯酸系低聚物合成時或黏著劑層製作時採用紫外線之情形時,就不易引起聚合阻礙之方面而言,較佳為於酯末端具有飽和烴基之單體,例如可較佳地使用烷基具有支鏈結構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或含飽和脂環式烴基之(甲基)丙烯酸酯。
(甲基)丙烯酸酯單體於構成丙烯酸系低聚物之總單體成分中所占之比率典型而言為超過50重量%,較佳為60重量%以上,更佳為70重量%以上(例如80重量%以上,進而90重量%以上)。
於較佳之一態樣中,丙烯酸系低聚物具有實質僅包含一種或兩種以上之(甲基)丙烯酸酯單體之單體組成。於單體成分含有含脂環式烴基之(甲基)丙烯酸酯與(甲基)丙烯酸C1-20 烷基酯之情形時,該等之重量比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為10/90~90/10之範圍、20/80~80/20之範圍、70/30~30/70之範圍等。
作為丙烯酸系低聚物之構成單體成分,除上述(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外,視需要亦可使用含官能基之單體。作為含官能基之單體,可列舉:N-乙烯基-2-吡咯啶酮、N-丙烯醯基𠰌啉等具有含氮原子之雜環之單體;(甲基)丙烯酸N,N-二甲胺基乙酯等含胺基之單體;N,N-二乙基(甲基)丙烯醯胺等含醯胺基之單體;AA(Acrylate Acid,丙烯酸)、MAA(Methacrylic Acid,甲基丙烯酸)等含羧基之單體;(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等含羥基之單體。該等含官能基之單體可單獨使用或組合兩種以上使用。
於使用含官能基之單體之情形時,含官能基之單體於構成丙烯酸系低聚物之總單體成分中所占之比率例如可為1重量%以上、2重量%以上或3重量%以上,又,例如可為15重量%以下、10重量%以下或7重量%以下。
作為較佳之丙烯酸系低聚物,例如除甲基丙烯酸雙環戊酯(DCPMA)、甲基丙烯酸環己酯(CHMA)、甲基丙烯酸異𦯉酯(IBXMA)、丙烯酸異𦯉酯(IBXA)、丙烯酸雙環戊酯(DCPA)、甲基丙烯酸1-金剛烷酯(ADMA)、丙烯酸1-金剛烷酯(ADA)之各均聚物外,亦可列舉DCPMA與MMA之共聚物、DCPMA與IBXMA之共聚物、ADA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之共聚物、CHMA與甲基丙烯酸異丁酯(IBMA)之共聚物、CHMA與IBXMA之共聚物、CHMA與丙烯醯基𠰌啉(ACMO)之共聚物、CHMA與二乙基丙烯醯胺(DEAA)之共聚物、CHMA與AA之共聚物等。
丙烯酸系低聚物可藉由將其構成單體成分聚合而形成。聚合方法或聚合態樣並無特別限定,可以適宜之態樣採用先前公知之各種聚合方法(例如溶液聚合、乳液聚合、塊狀聚合、光聚合、輻射聚合等)。視需要可使用之聚合起始劑(例如偶氮系聚合起始劑)之種類大致如關於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合成所例示,聚合起始劑量或任意使用之鏈轉移劑(例如硫醇類)之量以成為所期望之分子量之方式基於技術常識適宜設定,故而省略詳細說明。
於黏著劑組合物中含有丙烯酸系低聚物之情形時,其含量相對於上述基礎聚合物100質量份,例如可為0.01質量份以上,就獲得更高效果之觀點而言,亦可為0.05質量份以上,亦可為0.1質量份以上或0.2質量份以上。
又,就與基礎聚合物之相溶性等觀點而言,上述丙烯酸系低聚物之含量通常適合為未達50質量份,較佳為未達30質量份,更佳為25質量份以下,亦可為10質量份以下、5質量份以下或1質量份以下。
(其他成分) 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黏著劑組合物可於不損害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視需要含有黏著賦予樹脂(例如松香系、石油系、萜系、酚系、酮系等黏著賦予樹脂)、黏度調整劑(例如增黏劑)、調平劑、塑化劑、填充劑、顏料或染料等著色劑、穩定劑、防腐劑、抗老化劑等黏著劑組合物之領域中通常之各種添加劑作為其他任意成分。關於此種各種添加劑,可藉由常法使用先前公知者,並非特別為本發明之特徵,故而省略詳細說明。
再者,本實施形態之技術可於不使用上述黏著賦予樹脂之情形下發揮良好之接著力,故而黏著劑組合物中之上述黏著賦予樹脂之含量相對於基礎聚合物100質量份,例如可為未達10質量份,進而可為未達5質量份。上述黏著賦予樹脂之含量可為未達1質量份(例如未達0.5質量份),亦可為未達0.1質量份(0質量份以上且未達0.1質量份),上述黏著劑組合物可為不含黏著賦予樹脂者。
作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黏著劑組合物,就提高透明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基礎聚合物以外之成分於黏著劑組合物中所占之量受到限制。於本實施形態之技術中,黏著劑組合物中之基礎聚合物以外之成分之量通常為大約30重量%以下,適合為大約15重量%以下,較佳為大約12重量%以下(例如大約10重量%以下)。一實施形態之黏著劑組合物中之基礎聚合物以外之成分之量可為大約5重量%以下,亦可為大約3重量%以下,亦可為大約1.5重量%以下(例如大約1重量%以下)。如此般基礎聚合物以外之成分量受到限制之組成可較佳地對本實施形態之黏著劑組合物採用。
<黏著劑層> 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黏著劑層係由上述黏著劑組合物形成。圖2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黏著劑層之一構成例之模式剖面圖。
上述黏著劑層可為黏著劑組合物之硬化層。即,該黏著劑層可藉由將黏著劑組合物賦予(例如塗佈)至適當之表面後,適宜實施硬化處理而形成。於進行兩種以上之硬化處理(乾燥、交聯、聚合等)之情形時,該等可同時或經過多階段進行。
使用有單體成分之部分聚合物(聚合物漿液)之黏著劑組合物中,典型而言,作為上述硬化處理,進行最終之共聚反應。即,將部分聚合物供至進一步之共聚反應而形成完全聚合物。例如,若為光硬化性之黏著劑組合物,則實施光照射。視需要可實施交聯、乾燥等硬化處理。例如於光硬化性黏著劑組合物需要乾燥之情形(例如單體成分之部分聚合物溶解於有機溶劑中之形態之光硬化性黏著劑組合物之情形)時,將該組合物乾燥後進行光硬化即可。
使用有完全聚合物之黏著劑組合物中,典型而言,作為上述硬化處理,視需要實施乾燥(加熱乾燥)、交聯等處理。於藉由多官能性單體之添加而賦予光硬化性(光交聯性)之溶劑型黏著劑組合物之情形時,將該組合物乾燥後進行光硬化即可。此處,所謂將上述組合物乾燥後,可指將經過上述乾燥而獲得之下述黏著片材貼合於被黏著體後。下述黏著片材可以如下態樣使用:貼合於被黏著體後藉由包含光硬化之方法而進行對上述被黏著體之貼附。
雙層以上之多層構造之黏著劑層可藉由將預先形成之黏著劑層貼合而製作。或者,亦可於預先形成之第一黏著劑層上塗佈黏著劑組合物,使該黏著劑組合物硬化而形成第二黏著劑層。於以貼合於被黏著體後進行光硬化之貼附態樣使用之下述黏著片材所具有之黏著劑層為多層構造之情形時,上述光硬化之黏著劑層可為上述多層構造中包含之一部分層(例如一層),亦可為全部層。
上述黏著劑組合物之塗佈例如可使用凹版輥式塗佈機、逆輥塗佈機、接觸輥塗佈機、浸漬輥塗佈機、棒式塗佈機、刮刀塗佈機、噴霧塗佈機等慣用之塗佈機而實施。下述具有基材之形態之黏著片材中,作為於基材上設置黏著劑層之方法,可使用對該基材直接賦予黏著劑組合物而形成黏著劑層之直接法,亦可使用將形成於剝離面上之黏著劑層轉印至基材之轉印法。
黏著劑層之厚度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為3 μm~2000 μm左右。就階差追隨性等與被黏著體之密接性之觀點而言,於幾個態樣中,黏著劑層之厚度例如可為5 μm以上,適合為10 μm以上,較佳為20 μm以上,更佳為30 μm以上。黏著劑層之厚度可為50 μm以上,亦可超過50 μm,亦可為70 μm以上,亦可為100 μm以上,亦可為120 μm以上。
又,就防止因黏著劑層之凝集破壞而導致之糊劑殘留之發生之觀點而言,於幾個態樣中,黏著劑層之厚度例如可為1000 μm以下,亦可為700 μm以下,亦可為500 μm以下,亦可為300 μm以下、200 μm以下或170 μm以下。本態樣之技術於黏著劑層之厚度為130 μm以下、90 μm以下、60 μm以下(例如40 μm以下)之下述黏著片材之形態中亦可較佳實施。再者,於具備具有雙層以上之多層構造之黏著劑層之下述黏著片材中,所謂上述黏著劑層之厚度係指自貼附於被黏著體之黏著面至與該黏著面相反側之表面之厚度。
<黏著片材> 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黏著片材具有上述黏著劑層。本實施形態之黏著片材可為於片狀基材(支持體)之單面或雙面具有黏著劑層之形態之附有基材之黏著片材,亦可為黏著劑層保持於剝離片材之形態等之無基材之黏著片材。此處之黏著片材之概念可包含稱為黏著帶、黏著標籤、黏著膜等者。
再者,黏著劑層典型而言係連續形成,但並不限定於該形態,例如亦可為形成為點狀、條狀等規律性或無規性之圖案之黏著劑層。又,本實施形態之黏著片材可為滾筒狀,亦可為單片狀。或者,亦可為進而加工為各種形狀之形態之黏著片材。
(UV吸收層) 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黏著片材可為於上述黏著劑層之單面具備UV吸收層之形態。圖3表示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黏著片材中,於黏著劑層之單面具備UV吸收層之一構成例之模式剖面圖。圖3所示之黏著片材1具備黏著劑層21、及設置於黏著劑層之單面上之UV吸收層31。UV吸收層31含有UV吸收聚合物等UV吸收劑。
根據黏著片材所含有之光酸化劑或光鹼產生劑之種類,亦存在由於太陽光中所含之紫外線而產生酸或鹼,從而引起片材之變色或著色之可能性。於該情形時,存在難以藉由照射活性能量線而於任意時點使黏著片材變色或著色之問題。為防止此種問題,較佳為具備上述UV吸收層作為外光對策。
即,藉由於黏著劑層中接受太陽光照射之側設置上述UV吸收層,可防止太陽光中所含之紫外線到達黏著劑層,其結果,可防止由於太陽光之照射而導致黏著劑層變色或著色。再者,即使於設置UV吸收層之情形時,亦可藉由選擇不被UV吸收層吸收之活性能量線,於適宜之時點進行照射,而使黏著片材變色或著色。
再者,於將UV吸收層積層於黏著劑層後藉由照射活性能量線而變色或著色時,光酸產生劑及光鹼產生劑成為活性之能量被UV吸收層吸收之情形時,較佳為以作為活性能量線之紫外線不被UV吸收層吸收之方式,自黏著片材中設置UV吸收層之面之相反側照射活性能量線。
用作UV吸收劑之UV吸收聚合物可較佳地自含有具有UV吸收能力之結構單元之聚合物類中選擇。作為例子,可列舉:包含2-羥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羥基-4-辛氧基二苯甲酮、2-羥基-4-十二烷氧基二苯甲酮、2-羥基-4-甲氧基-5-磺基二苯甲酮、2,4-二羥基二苯甲酮、2,2'-二羥基-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雙(2-甲氧基-4-羥基-5-苯甲醯基苯基)甲烷、2-羥基-4-丙烯醯氧基二苯甲酮、2-羥基-4-甲基丙烯醯氧基二苯甲酮、2-羥基-4-(2-丙烯醯氧基)乙氧基二苯甲酮、2-羥基-4-(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氧基二苯甲酮、2-羥基-4-(2-甲基-2-丙烯醯氧基)乙氧基二苯甲酮等之2-羥基二苯甲酮衍生物;包含2-(2'-羥基-5'-甲基苯基)苯并***、2-(2'-羥基-5'-第三丁基苯基)苯并***、2-(2'-羥基-5'-3',5'-二第三丁基苯基)苯并***、2-(2'-羥基-3'-第三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2-(2'-羥基-3'-5'-二第三戊基苯基)苯并***、2-{2'-羥基-3'-(3'',4'',5'',6''-四氫鄰苯二甲醯亞胺甲基-5'-甲基苯基}苯并***、2,2-亞甲基雙{4-(1,1,3,3-四甲基丁基)-6-(2H-苯并***-2-基)苯酚}、2-{2'-羥基-5'-(甲基丙烯醯氧基)苯基}苯并***、2-[2'-羥基-5'-(丙烯醯氧基)苯基]苯并***、2-[2'-羥基-3'-第三丁基-5'-(甲基丙烯醯氧基)苯基]苯并***、2-[2'-羥基-3'-甲基-5'-(丙烯醯氧基)苯基]苯并***、2-{2'-羥基-5'-(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苯基}-5-氯苯并***、2-[2'-羥基-5'-(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苯基]苯并***、2-[2'-羥基-5'-(丙烯醯氧基乙基)苯基]苯并***、2-[2'-羥基-3'-第三丁基-5'-(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苯基]苯并***、2-[2'-羥基-3'-甲基-5'-(丙烯醯氧基乙基)苯基]苯并***、2-[2'-羥基-5'-(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苯基]-5-氯苯并***、2-[2'-羥基-5'-(丙烯醯氧基丁基)苯基]-5-甲基苯并***、[2-羥基-3-第三丁基-5-(丙烯醯氧基乙氧基羰基乙基)苯基]苯并***等之2-羥基苯并***衍生物;水楊酸苯酯、水楊酸對第三丁基苯酯、水楊酸對辛基苯酯等水楊酸衍生物,但並不限定於該等。
UV吸收聚合物較佳為於300~400 nm之範圍內具有最大吸收波長。
UV吸收聚合物較佳為作為UV吸收乙烯基單體與一種或複數種共聚性相溶性乙烯基單體之混合物之反應產物之共聚物,此處,UV吸收乙烯基單體包含如上述之具有UV吸收能力之結構單元。
作為共聚性乙烯基單體,例如可列舉:丙烯酸、烷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等)、自丙烯酸衍生之酯或醯胺(例如丙烯醯胺、甲基丙烯醯胺、正丁基丙烯醯胺、第三丁基丙烯醯胺、二丙酮丙烯醯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第三丁酯、丙烯酸異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2-乙氧基乙酯、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b-羥酯等)、乙烯酯(例如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月桂酸乙烯酯等)、丙烯腈、甲基丙烯腈、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例如苯乙烯及其衍生物,例如乙烯基甲苯、二乙烯基苯、乙烯基苯乙酮、磺基苯乙烯等)、伊康酸、甲基順丁烯二酸、丁烯酸、偏二氯乙烯、乙烯基烷基醚(例如乙烯基***等)、順丁烯二酸、N-乙烯基-2-吡咯啶酮、N-乙烯基吡啶、2-或4-乙烯基吡啶等之酯、含有單體之磺酸(例如丙烯醯胺-2,2'-二甲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酸2-磺乙酯、甲基丙烯酸3-磺丙酯等)。
該等單體中,較佳為丙烯酸之酯類、甲基丙烯酸之酯類及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類。
作為較佳之單體之具體例,可列舉: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2-乙氧基乙酯;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醯胺;丙烯酸2-羥基乙酯;乙酸乙烯酯;苯乙烯;N-乙烯基-2-吡咯啶酮;甲基丙烯酸2-磺乙酯及其金屬鹽類;2-丙烯醯胺-2-甲基丙磺酸及其金屬鹽類。
(含有UV吸收劑之黏著劑層) 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黏著片材可為於上述黏著劑層之單面具備含有UV吸收劑之黏著劑層(以下,亦稱為「含UV吸收劑之黏著劑層」或「UV吸收性黏著劑層」)之形態。圖4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黏著片材中,於黏著劑層之單面具備含UV吸收劑之黏著劑層之一構成例之模式剖面圖。圖4所示之黏著片材2具備黏著劑層21、及設置於黏著劑層21之單面上之含UV吸收劑之黏著劑層41。藉此,可實現與上述UV吸收層相同之外光對策。
該黏著劑層41含有之UV吸收劑可使用與上述UV吸收劑相同者。又,該含有UV吸收劑之黏著劑層41可含有與上述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黏著劑層相同之成分。
(基材) 幾個實施形態之黏著片材可為含有接合於黏著劑層之另一方之背面之基材之附有基材之黏著片材之形態。圖5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黏著片材中,於基材之單面上形成有黏著劑層之一構成例之模式剖面圖。圖5所示之黏著片材3具備基材51、及形成於基材之單面上之黏著劑層21。
又。作為其他實施形態之黏著片材,圖6表示於基材51之雙面上形成有黏著劑層之一構成例之模式剖面圖。圖6所示之黏著片材4具備基材51、形成於基材之雙面上之第1黏著劑層21及第2黏著劑層22。
基材之材質並無特別限定,可根據黏著片材之使用目的或使用態樣等而適宜選擇。作為可使用之基材之非限定性之例,可列舉:以聚丙烯或乙烯-丙烯共聚物等聚烯烴為主成分之聚烯烴膜、以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或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等聚酯為主成分之聚酯膜、以聚氯乙烯為主成分之聚氯乙烯膜等塑膠膜;包含聚胺基甲酸酯發泡體、聚乙烯發泡體、聚氯丁二烯發泡體等發泡體之發泡體片材;各種纖維狀物質(可為麻、棉等天然纖維、聚酯、維尼綸等合成纖維、乙酸酯等半合成纖維等)單獨形成或藉由混紡而形成之織布及不織布;日本紙、道林紙、牛皮紙、皺紋紙等紙類;鋁箔、銅箔等金屬箔;等。亦可為將該等複合而成之構成之基材。作為此種複合構造之基材之例,例如可列舉:金屬箔與上述塑膠膜積層而成之構造之基材、以玻璃布等無機纖維強化之塑膠片材等。
作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黏著片材之基材,可較佳地使用各種膜(以下,亦稱為支持膜)。上述支持膜可為如發泡體膜或不織布片材等之多孔質之膜,亦可為非多孔質之膜,亦可為多孔質之層與非多孔質之層積層而成之構造之膜。
於幾個態樣中,作為上述支持膜,可較佳地使用含有可獨立維持形狀之(自支撐型之或非依賴性之)樹脂膜作為基礎膜者。此處所謂「樹脂膜」係指非多孔質之構造,典型而言實質不含氣泡之(無空隙之)樹脂膜。因此,上述樹脂膜係區別於發泡體膜或不織布之概念。上述樹脂膜可為單層構造,亦可為雙層以上之多層構造(例如三層構造)。
作為構成樹脂膜之樹脂材料,例如可使用:聚酯、聚烯烴、源自具有降𦯉烯結構等脂肪族環結構之單體之聚環烯烴、尼龍6、尼龍66、部分芳香族聚醯胺等聚醯胺(PA)、聚醯亞胺(PI)、聚醯胺醯亞胺(PAI)、聚醚醚酮(PEEK)、聚醚碸(PES)、聚苯硫醚(PPS)、聚碳酸酯(PC)、聚胺基甲酸酯(PU)、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四氟乙烯(PTFE)等氟樹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系樹脂、二乙醯纖維素或三乙醯纖維素等纖維素系聚合物、乙烯丁醛系聚合物、芳酯系聚合物、聚甲醛系聚合物、環氧系聚合物等樹脂。
上述樹脂膜可為使用單獨含有一種此種樹脂之樹脂材料而形成者,亦可為使用摻合兩種以上而成之樹脂材料而形成者。上述樹脂膜可無延伸,亦可為經延伸(例如單軸延伸或雙軸延伸)者。
作為構成樹脂膜之樹脂材料之較佳例,可列舉:聚酯系樹脂、PPS樹脂及聚烯烴系樹脂。此處,所謂聚酯系樹脂係指以超過50重量%之比率含有聚酯之樹脂。同樣地,所謂PPS樹脂係指以超過50重量%之比率含有PPS之樹脂,所謂聚烯烴系樹脂係指以超過50重量%之比率含有聚烯烴之樹脂。
作為聚酯系樹脂,典型而言使用含有將二羧酸與二醇縮聚而獲得之聚酯作為主成分之聚酯系樹脂。作為聚酯系樹脂之具體例,可列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聚萘二甲酸丁二酯等。
作為聚烯烴樹脂,可單獨使用一種聚烯烴或組合使用兩種以上之聚烯烴。該聚烯烴例如可為α-烯烴之均聚物、兩種以上之α-烯烴之共聚物、一種或兩種種以上之α-烯烴與其他乙烯基單體之共聚物等。
作為具體例,可列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1-丁烯、聚-4-甲基-1-戊烯、乙丙橡膠(EPR)等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等。可使用低密度(LD)聚烯烴及高密度(HD)聚烯烴之任一者。
作為聚烯烴樹脂膜之例,可列舉:無延伸聚丙烯(CPP)膜、雙軸延伸聚丙烯(OPP)膜、低密度聚乙烯(LDPE)膜、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LLDPE)膜、中密度聚乙烯(MDPE)膜、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摻合兩種以上之聚乙烯(PE)之聚乙烯(PE)膜、摻合聚丙烯(PP)與聚乙烯(PE)之PP/PE摻合膜等。
作為可較佳地用作基材之樹脂膜之具體例,可列舉:PET膜、PEN膜、PPS膜、PEEK膜、CPP膜及OPP膜。作為就強度之方面而言較佳之例,可列舉:PET膜、PEN膜、PPS膜及PEEK膜。就獲取容易性、尺寸穩定性、光學特性等觀點而言,作為較佳例,可列舉PET膜。
視需要,可於樹脂膜中調配光穩定劑、抗氧化劑、抗靜電劑、著色劑(染料、顏料等)、填充材、滑澤劑、抗黏連劑等公知之添加劑。添加劑之調配量並無特別限定,可根據黏著片材之用途等而適宜設定。
樹脂膜之製造方法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適宜採用擠出成形、吹脹成形、T模壓鑄成形、砑光輥成形等先前公知之通常之樹脂膜成形方法。
上述基材可為實質包含此種樹脂膜者。或者,上述基材亦可為除上述樹脂膜外,亦包含輔助性之層者。作為上述輔助性之層之例,可列舉:光學特性調整層(例如抗反射層)、用以對基材或黏著片材賦予所期望之外觀之印刷層或層壓層、抗靜電層、底塗層、剝離層等表面處理層。又,上述基材亦可為下述光學構件。
基材之厚度並無特別限定,可根據黏著片材之使用目的或使用態樣等而選擇。基材之厚度例如可為1000 μm以下,亦可為500 μm以下,亦可為100 μm以下,亦可為70 μm以下,亦可為50 μm以下,亦可為25 μm以下,亦可為10 μm以下,亦可為5 μm以下。若基材之厚度變薄,則存在黏著片材之柔軟性或對被黏著體之表面形狀之追隨性提高之傾向。
又,就操作性或加工性等觀點而言,基材之厚度例如可為2 μm以上,亦可為超過5 μm或超過10 μm。於幾個態樣中,基材之厚度例如可為20 μm以上,亦可為35 μm以上,亦可為55 μm以上。
視需要可對基材中接合於黏著劑層之側之面實施電暈放電處理、電漿處理、紫外線照射處理、酸處理、鹼處理、底塗劑(primer)之塗佈、抗靜電處理等先前公知之表面處理。此種表面處理可為用以提高基材與黏著劑層之密接性,換言之黏著劑層對基材之抓固性之處理。底塗劑之組成並無特別限定,可自公知者中適宜選擇。底塗層之厚度並無特別限制,通常適合為0.01 μm~1 μm左右,較佳為0.1 μm~1 μm左右。
視需要可對基材中接合於黏著劑層之側之相反側之面(以下,亦稱為背面)實施剝離處理、接著性或黏著性提高處理、抗靜電處理等先前公知之表面處理。例如,藉由以剝離處理劑對基材之背面進行表面處理,可減小使捲繞為滾筒狀之形態之黏著片材之退繞力。作為剝離處理劑,可使用:聚矽氧系剝離處理劑、長鏈烷基系剝離處理劑、烯烴系剝離處理劑、氟系剝離處理劑、脂肪醯胺系剝離處理劑、硫化鉬、二氧化矽粉等。
(剝離襯墊) 於本實施形態之黏著片材中,可藉由剝離襯墊(隔離膜、剝離膜)保護上述黏著劑層或上述含UV吸收劑之黏著劑層直至使用時。
作為剝離襯墊,可使用慣用之剝離紙等,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使用具有剝離處理層之基材、包含氟系聚合物之低接著性基材、包含無極性聚合物之低接著性基材等。
作為具有剝離處理層之基材,例如可列舉:藉由聚矽氧系、長鏈烷基系、氟系、硫化鉬等剝離處理劑進行表面處理之塑膠膜或紙等。
作為包含氟系聚合物之低接著性基材之氟系聚合物,例如可列舉:聚四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聚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氟氯乙烯-偏二氟乙烯共聚物等。
作為包含無極性聚合物之低接著性基材之無極性聚合物,例如可列舉:烯烴系樹脂(例如聚乙烯、聚丙烯等)等。再者,剝離襯墊可藉由公知或慣用之方法而形成。又,剝離襯墊之厚度等亦無特別限制。
於本實施形態之技術中,黏著片材之霧度值適合為大約10%以下,可為大約5%以下(例如大約3%以下)。上述霧度值較佳為1.0%以下。如此透明性較高之黏著片材在於本發明中變色或著色之情形時之外觀變化顯著之方面上較佳。黏著片材之霧度值可為未達1.0%,亦可為未達0.7%,亦可為未達0.5%以下(例如0~0.5%)。關於黏著片材之該等霧度值亦可較佳地應用於本實施形態之技術中之黏著劑層之霧度值。
此處所謂「霧度值」係指對測定對象照射可見光時漫透射光相對於全透射光之比率。亦稱為Haze(霧度)。霧度值可藉由以下式表示。 Th[%]=Td/Tt×100
於上述式中,Th為霧度值[%],Td為散射光透過率,Tt為全光透過率。霧度值之測定可依據下述實施例中記載之方法而進行。霧度值例如可藉由黏著劑層之組成或厚度等之選擇而調節。
本實施形態之技術例如可較佳地用於電子構件用途、光學構件用途、建築構件用途等。 [實施例]
以下,使用實施例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黏著劑組合物之製作] (黏著劑組合物A1) 於具備冷凝管、氮氣導入管、溫度計及攪拌裝置之反應容器中,添加作為單體成分之丙烯酸正丁酯(BA)95重量份、丙烯酸(AA)5重量份、作為聚合溶劑之乙酸乙酯122重量份,投入作為熱聚合起始劑之2,2'-偶氮二異丁腈(AIBN)0.2重量份,於氮氣環境下進行溶液聚合,藉此獲得含有Mw為60萬之丙烯酸系聚合物1之溶液。
於上述獲得之溶液中,相對於每100重量份之上述聚合物成分,添加1重量份之作為隱色色素之6-(二乙胺基)-2-[(3-三氟甲基)苯胺基] 𠮿-9-螺-3'-苯酞、0.1重量份之作為光酸產生劑之以三芳基鋶六氟磷酸鹽為主成分之有效成分50%之碳酸丙二酯溶液(商品名:CPI-100P,San-Apro公司製造)、以固形物成分基準計為0.05重量份之環氧系交聯劑(1,3-雙(N,N-二縮水甘油基胺基甲基)環己烷,商品名:Tetrad C,三菱瓦斯化學公司製造),均勻混合而製備黏著劑組合物A1。
(黏著劑組合物A2) 除將光酸產生劑之使用量設為相對於每100重量份之上述聚合物成分為1重量份以外,以與黏著劑組合物A1之製備相同之方式,製備黏著劑組合物A2。
(黏著劑組合物A3) 除將光酸產生劑之使用量設為相對於每100重量份之上述聚合物成分為5重量份以外,以與黏著劑組合物A1之製備相同之方式,製備黏著劑組合物A3。
(黏著劑組合物A4) 除將光酸產生劑之使用量設為相對於每100重量份之上述聚合物成分為10重量份以外,以與黏著劑組合物A1之製備相同之方式,製備黏著劑組合物A4。
(黏著劑組合物A5) 除將隱色色素之使用量設為相對於每100重量份之上述聚合物成分為10重量份,將光酸產生劑之使用量設為20重量份以外,以與黏著劑組合物A1之製備相同之方式,製備黏著劑組合物A5。
(黏著劑組合物A6) 除將光酸產生劑之種類設為三苯基鋶-九氟丁烷-1-磺酸鹽(商品名:ADEKA ARKLS SP-056,ADEKA公司製造),將其使用量設為1重量份以外,以與黏著劑組合物A1之製備相同之方式,製備黏著劑組合物A6。
(黏著劑組合物A7) 除將光酸產生劑之使用量設為5重量份以外,以與黏著劑組合物A6之製備相同之方式,製備黏著劑組合物A7。
(黏著劑組合物A8) 除不使用光酸產生劑以外,以與黏著劑組合物A1之製備相同之方式,製備黏著劑組合物A8。
(黏著劑組合物A9) 除不使用隱色色素以外,以與黏著劑組合物A2之製備相同之方式,製備黏著劑組合物A9。
<黏著片材之製作> (實施例1) 於聚酯膜之單面成為剝離面之厚度38 μm之剝離膜R1(三菱樹脂股份有限公司,MRF#38)塗佈黏著劑組合物A1,於135℃下乾燥2分鐘,形成厚度50 μm之黏著劑層B1。於該黏著劑層B1貼合聚酯膜之單面成為剝離面之厚度38 μm之剝離膜R2(三菱樹脂股份有限公司,MRE#38),藉此獲得依序積層有膜R2、黏著劑層B1及剝離膜R1之實施例1之黏著片材。
(實施例2) 除使用黏著劑組合物A2代替黏著劑組合物A1之方面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製作實施例2之黏著片材。
(實施例3) 除使用黏著劑組合物A3代替黏著劑組合物A1之方面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製作實施例3之黏著片材。
(實施例4) 除使用黏著劑組合物A4代替黏著劑組合物A1之方面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製作實施例4之黏著片材。
(實施例5) 除使用黏著劑組合物A5代替黏著劑組合物A1之方面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製作實施例5之黏著片材。
(實施例6) 除使用黏著劑組合物A6代替黏著劑組合物A1之方面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製作實施例6之黏著片材。 (實施例7) 除使用黏著劑組合物A7代替黏著劑組合物A1之方面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製作實施例7之黏著片材。
(實施例8) 將實施例2中製作之黏著片材之剝離膜R2剝離,貼合具有UV吸收能力之黏著帶(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製品名:CS9934U)100 μm,製作具有UV吸收層之實施例8之黏著片材。
(比較例1) 除使用黏著劑組合物A8代替黏著劑組合物A1之方面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製作比較例1之黏著片材。
(比較例2) 除使用黏著劑組合物A9代替黏著劑組合物A1之方面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製作比較例2之黏著片材。
<黏著力之測定> (UV照射前之黏著力) 對上述製作之實施例1~7及比較例1~2之各黏著片材測定UV照射前之黏著力(初始)。黏著力之測定係依據以下順序進行。 首先,將各黏著片材分別切割為寬度20 mm、長度10 cm,剝離去除剝離膜。繼而,將各例之黏著片材藉由2 kg之輥以兩個往復壓接貼附於板厚1.2 mm之青板玻璃。使用拉伸試驗機(AUTOGRAPH AGS-X,島津製作所(股)製造),以剝離角度180度、剝離速度300 mm/min進行剝離,測定此時之力作為黏著力(N/20 mm)。結果示於表1。
(UV照射後之黏著力) 對實施例1~7及比較例1~2之各黏著片材測定UV照射後之黏著力(觸發後)。除將黏著片材壓接於板厚1.2 mm之青板玻璃後照射UV(波長區域:200~400 nm)以外,藉由與上述相同之操作,測定UV照射後之黏著力。 UV照射係於23℃、50%RH之環境下經由上述鹼玻璃板進行光照射。更詳細而言,藉由使用高壓水銀燈(300 mW/cm2 )照射累計光量2000 mJ/cm2 之紫外線,使各例中之黏著片材中所含之6-(二乙胺基)-2-[(3-三氟甲基)苯胺基]𠮿-9-螺-3'-苯酞與三芳基鋶・PF6鹽反應。結果示於表1。
<光學特性試驗> 於本試驗中,關於UV照射所引起之黏著片材之著色,藉由著色前後之透過率之變化而評價。 使用Hitachi High-Technologies公司製造之分光光度計U4100,將實施例1~7及比較例1~2之各黏著片材貼合於板厚1.2 mm之青板玻璃,以5 nm間距測定380~780 nm下之全光線透過率。該測定係於UV處理前與UV處理後(UV波長區域:200~400 nm)進行,求出UV處理前後之透過率變化成為最大之值即「透過率之變化(%)」。其結果示於表1。 <耐候性試驗> 於本試驗中,評價因UV吸收層之有無而產生影響之對相當於外界光中之紫外線之光之耐候性。 使用Suga Test Instruments公司製造之超級氙氣耐候試驗機(Super Xenon Weather Meter)SX75,將實施例2及實施例8中獲得之黏著片材貼合於板厚1.2 mm之青板玻璃,以超級氙氣燈照射輸出120 W、300~400 nm之波段之光(相當於外界光中之紫外線)1小時。再者,於具備UV吸收層之實施例8中,自UV吸收層側照射光。其後,以與上述相同之方式測定「透過率之變化(%)」,結果示於表2。
[表1] 表1
   實施例1 實施例2 實施例3 實施例4 實施例5 實施例6 實施例7 比較例1 比較例2
黏著劑組合物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A9
基礎聚合物 (重量份) 丙烯酸系聚合物1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隱色色素 (重量份) 6-(二乙胺基)-2-[(3-三氟甲基)苯胺基]𠮿-9-螺-3'-苯酞 1 1 1 1 10 1 1 1 0
光酸產生劑 CPI-100P 0.1 1 5 10 20 0 0 0 1
(重量份) SP-056 0 0 0 0 0 1 5 0 0
環氧交聯劑 (重量份) Tetrad C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UV吸收層之有無
透過率之變化(%) 5 48 92 95 99 33 66 1 1
UV照射前黏著力(N) 10 10 10 10 10.5 10 10 9 9
UV照射後黏著力(N) 10 10 10 10 10.5 10 10 9 9
[表2]
表2
   實施例2 實施例8
黏著劑組合物 A2 A2
基礎聚合物 (重量份) 丙烯酸系聚合物1 100 100
隱色色素 (重量份) 6-(二乙胺基)-2-[(3-三氟甲基)苯胺基]𠮿-9-螺-3'-苯酞 1 1
光酸產生劑 (重量份) CPI-100P 1 1
SP-056 0 0
環氧交聯劑(重量份) Tetrad C 0.05 0.05
UV吸收層之有無
SXe照射1小時後之透過率之變化(%) 57 2
含有隱色色素及光酸產生劑之實施例1~7之黏著片材藉由UV照射而引起透過率變化。因此,含有隱色色素及光酸產生劑之本發明之黏著片材可藉由活性能量線之照射而於任意時點變色或著色。 另一方面,不含隱色色素或光酸產生劑之比較例1、2之黏著片材藉由UV照射幾乎未引起透過率之變化。 再者,實施例1~7及比較例1、2之黏著片材均未因UV照射而引起黏著力之變化。
又,於含有隱色色素及光酸產生劑之黏著劑層上具備UV吸收層之實施例8之黏著片材與不具備UV吸收層之實施例2之黏著片材相比,透過率之變化得以抑制,耐候性提高。
以上,說明了本發明之較佳實施形態,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可於不脫離本發明之範圍之範圍內,對上述實施形態施加各種變化及置換。 再者,本申請案係基於2019年3月15日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日本專利特願2019-048841)及2020年3月9日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日本專利特願2020-039643)者,其內容以參考之方式引用至本申請案中。
1,2,3,4:黏著片材 21,22:黏著劑層 31:UV吸收層 41:含UV吸收劑之黏著劑層 51:基材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之隱色色素之氧化還原反應之一例之圖。 圖2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黏著劑層之概略剖面圖之一例。 圖3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黏著片材之概略剖面圖之一例。 圖4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黏著片材之概略剖面圖之一例。 圖5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黏著片材之概略剖面圖之一例。 圖6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黏著片材之概略剖面圖之一例。
21:黏著劑層

Claims (15)

  1. 一種黏著劑組合物,其含有基礎聚合物、隱色色素、光酸產生劑及交聯劑,上述隱色色素係選自由苯酞染料及螢光黃母體染料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色素,且上述光酸產生劑係選自由鋶鹽系化合物、錪鹽系化合物、芳香族N-氧基醯亞胺磺酸酯、磺酸酯化合物及鹵甲基取代均三
    Figure 109108184-A0305-02-0060-1
    衍生物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化合物。
  2. 如請求項1之黏著劑組合物,其中上述隱色色素之吸收波長根據pH值而變化。
  3. 如請求項1或2之黏著劑組合物,其相對於每100質量份之上述基礎聚合物,含有0.1~30質量份之上述隱色色素。
  4. 如請求項1或2之黏著劑組合物,其相對於每100質量份之上述基礎聚合物,含有0.1~30質量份之上述光酸產生劑。
  5. 如請求項1或2之黏著劑組合物,其中上述基礎聚合物含有丙烯酸系聚合物。
  6. 如請求項1或2之黏著劑組合物,其藉由活性能量線照射而變色。
  7. 如請求項1或2之黏著劑組合物,其藉由活性能量線照射而著色。
  8. 一種黏著劑層,其包含如請求項1之黏著劑組合物。
  9. 一種黏著劑層,其包含含有基礎聚合物、隱色色素、光酸產生劑及交聯劑之黏著劑組合物,且藉由活性能量線照射時黏著力不產生變化,上述隱色色素係選自由苯酞染料及螢光黃母體染料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色素,且上述光酸產生劑係選自由鋶鹽系化合物、錪鹽系化合物、芳香族N-氧基醯亞胺磺酸酯、磺酸酯化合物及鹵甲基取代均三
    Figure 109108184-A0305-02-0061-2
    衍生物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化合物。
  10. 一種黏著片材,其具備如請求項8或9之黏著劑層。
  11. 如請求項10之黏著片材,其中於上述黏著劑層之單面具備UV吸收層。
  12. 如請求項11之黏著片材,其中上述UV吸收層係含有UV吸收劑之黏著劑層。
  13. 一種黏著片材,其具備包含含有基礎聚合物、隱色色素、光酸產生劑及交聯劑之黏著劑組合物之黏著劑層,並於上述黏著劑層之單面具備UV吸收層,上述隱色色素係選自由苯酞染料及螢光黃母體染料所組成之 群中之至少一種色素,上述光酸產生劑係選自由鋶鹽系化合物、錪鹽系化合物、芳香族N-氧基醯亞胺磺酸酯、磺酸酯化合物及鹵甲基取代均三
    Figure 109108184-A0305-02-0062-3
    衍生物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化合物,且上述UV吸收層係含有UV吸收劑之黏著劑層。
  14. 如請求項10之黏著片材,其中上述黏著劑層形成於基材上。
  15. 如請求項13之黏著片材,其中上述黏著劑層形成於基材上。
TW109108184A 2019-03-15 2020-03-12 黏著劑組合物、黏著劑層及黏著片材 TWI8149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48841 2019-03-15
JP2019048841 2019-03-15
JP2020039643A JP7164558B2 (ja) 2019-03-15 2020-03-09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剤層及び粘着シート
JP2020-039643 2020-03-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3412A TW202043412A (zh) 2020-12-01
TWI814998B true TWI814998B (zh) 2023-09-11

Family

ID=72557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8184A TWI814998B (zh) 2019-03-15 2020-03-12 黏著劑組合物、黏著劑層及黏著片材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7164558B2 (zh)
KR (1) KR102484120B1 (zh)
CN (1) CN113573893A (zh)
SG (1) SG11202110096QA (zh)
TW (1) TWI8149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83568A (zh) * 2020-11-30 2023-08-1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可变色粘合片
WO2022186180A1 (ja) 2021-03-05 2022-09-0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可変色粘着シートの変色抑制方法および積層シート
WO2022186181A1 (ja) * 2021-03-05 2022-09-0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積層シートおよび着色性低下シート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07681A (ja) * 1988-10-18 1990-04-19 Tomoegawa Paper Co Ltd 光感受性粘着シー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53377A (ja) * 1985-12-27 1987-07-08 F S K Kk ウェハダイシング用粘着シート
JP4990512B2 (ja) * 2004-09-14 2012-08-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感熱性粘着材料
JP2007326960A (ja) * 2006-06-08 2007-12-20 Tombow Pencil Co Ltd 感圧転写粘着テープおよび塗膜転写具
JP2013245298A (ja) 2012-05-25 2013-12-09 Nitto Denko Corp 着色粘着シート
WO2016129568A1 (ja) * 2015-02-09 2016-08-18 株式会社スリーボンド 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の硬化方法および硬化物
JP7105120B2 (ja) * 2017-07-04 2022-07-2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ダイシングテープ、ダイシングダイボンドフィルム、および半導体装置製造方法
JP7088838B2 (ja) * 2017-08-18 2022-06-21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湿気硬化型樹脂組成物、電子部品用接着剤、及び、表示素子用接着剤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07681A (ja) * 1988-10-18 1990-04-19 Tomoegawa Paper Co Ltd 光感受性粘着シー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484120B1 (ko) 2023-01-04
KR20210141938A (ko) 2021-11-23
JP2020152905A (ja) 2020-09-24
SG11202110096QA (en) 2021-10-28
CN113573893A (zh) 2021-10-29
JP7164558B2 (ja) 2022-11-01
TW202043412A (zh) 2020-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59916B2 (ja)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剤層及び粘着シート
KR102211902B1 (ko) 점착 시트 및 점착 시트 박리 방법
TWI814998B (zh) 黏著劑組合物、黏著劑層及黏著片材
CN112513216B (zh) 光学用粘合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TWI814994B (zh) 黏著劑層及黏著片材
TW202112541A (zh) 積層體及剝離方法
TW201739880A (zh) 黏著劑組合物、黏著構件、光學構件及電子構件
TWI829903B (zh) 黏著劑組合物、黏著劑層及黏著片材
TW202003741A (zh) 黏著片材
TWI789344B (zh) 黏著劑組合物、黏著構件、光學構件及電子構件
TWI811296B (zh) 黏著片材剝離方法
JP5961426B2 (ja)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シート
US20240132757A1 (en)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composition,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method for producing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presence of water or water vapor
WO2024024860A1 (ja)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粘着シートの剥離方法
WO2024024861A1 (ja)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粘着シートの剥離方法
KR102572376B1 (ko) 가변색 점착 시트
TW202419578A (zh) 硬化性組成物及複合材料
TW202216433A (zh) 積層體、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及可變色黏著片材
KR20230064611A (ko) 가변색 점착 시트
JP2020176242A (ja)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その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