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1490B - 半導體記憶裝置 - Google Patents

半導體記憶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1490B
TWI731490B TW108143546A TW108143546A TWI731490B TW I731490 B TWI731490 B TW I731490B TW 108143546 A TW108143546 A TW 108143546A TW 108143546 A TW108143546 A TW 108143546A TW I731490 B TWI731490 B TW I73149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stor
memory device
semiconductor memory
semiconductor
character lin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35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46311A (zh
Inventor
前嶋洋
橋本寿文
前田高志
齋藤真澄
内海哲章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鎧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鎧俠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鎧俠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463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63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14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149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0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 H01L25/04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 H01L25/065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27/00
    • H01L25/0657Stacked arrangements of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3/0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 H10B43/3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mory core region
    • H10B43/35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mory core region with cell select transistors, e.g. NAN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6/00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 G11C16/02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electrically programmable
    • G11C16/04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electrically programmable using variable threshold transistors, e.g. FAMOS
    • G11C16/0483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electrically programmable using variable threshold transistors, e.g. FAMOS comprising cells having several storage transistors connected in seri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6/00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 G11C16/02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electrically programmable
    • G11C16/06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writing into memory
    • G11C16/08Address circuits; Decoders; Word-line control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18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the devices being of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subgroups of the same main 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1/0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 H10B41/2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characterised by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 H10B41/23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characterised by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with source and drain on different levels, e.g. with sloping channels
    • H10B41/27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characterised by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with source and drain on different levels, e.g. with sloping channels the channels comprising vertical portions, e.g. U-shaped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1/0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 H10B41/3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mory core region
    • H10B41/35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mory core region with a cell select transistor, e.g. NAN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1/0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 H10B41/40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eripheral circuit region
    • H10B41/41Electrically erasable-and-programmable ROM [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floating ga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eripheral circuit region of a memory region comprising a cell select transistor, e.g. NAN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3/0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 H10B43/2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 H10B43/23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with source and drain on different levels, e.g. with sloping channels
    • H10B43/27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s, e.g. with cells on different height levels with source and drain on different levels, e.g. with sloping channels the channels comprising vertical portions, e.g. U-shaped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3/0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 H10B43/4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eripheral circuit reg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43/0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 H10B43/50EEPROM devices comprising charge-trapping gate ins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boundary region between the core and peripheral circuit reg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6/00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 G11C16/02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electrically programmable
    • G11C16/06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writing into memory
    • G11C16/30Power supply circui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8/00Arrangements for selecting an address in a digital store
    • G11C8/12Group selection circuits, e.g. for memory block selection, chip selection, array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2Bonding area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4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05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onding area
    • H01L2224/0554External layer
    • H01L2224/05599Material
    • H01L2224/056Material with a principal constituent of the material being a metal or a metalloid, e.g. boron [B], silicon [Si], germanium [Ge], arsenic [As], antimony [Sb], tellurium [Te] and polonium [Po], and alloys thereof
    • H01L2224/05638Material with a principal constituent of the material being a metal or a metalloid, e.g. boron [B], silicon [Si], germanium [Ge], arsenic [As], antimony [Sb], tellurium [Te] and polonium [Po], and alloys thereof the principal constituent melting at a temperature of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950°C and less than 1550°C
    • H01L2224/05647Copper [Cu] as principal constitu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2Bonding area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08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onding area
    • H01L2224/081Disposition
    • H01L2224/0812Disposition the bonding area connecting directly to another bonding area, i.e. connectorless bonding, e.g. bumpless bonding
    • H01L2224/08135Disposition the bonding area connecting directly to another bonding area, i.e. connectorless bonding, e.g. bumpless bonding the bonding area connecting between different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i.e. chip-to-chip
    • H01L2224/08145Disposition the bonding area connecting directly to another bonding area, i.e. connectorless bonding, e.g. bumpless bonding the bonding area connecting between different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i.e. chip-to-chip the bodies being stack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2Bonding area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08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onding area
    • H01L2224/081Disposition
    • H01L2224/0812Disposition the bonding area connecting directly to another bonding area, i.e. connectorless bonding, e.g. bumpless bonding
    • H01L2224/08135Disposition the bonding area connecting directly to another bonding area, i.e. connectorless bonding, e.g. bumpless bonding the bonding area connecting between different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i.e. chip-to-chip
    • H01L2224/08145Disposition the bonding area connecting directly to another bonding area, i.e. connectorless bonding, e.g. bumpless bonding the bonding area connecting between different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i.e. chip-to-chip the bodies being stacked
    • H01L2224/08146Disposition the bonding area connecting directly to another bonding area, i.e. connectorless bonding, e.g. bumpless bonding the bonding area connecting between different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i.e. chip-to-chip the bodies being stacked the bonding area connecting to a via connection in the bod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5/00Details relating to assemblies covered by the group H01L25/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subgroups
    • H01L2225/03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648 and H10K99/00
    • H01L2225/04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648 and H10K99/00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 H01L2225/065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648 and H10K99/00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27/00
    • H01L2225/06503Stacked arrangements of devices
    • H01L2225/06524Electrical connections formed on device or on substrate, e.g. a deposited or grown lay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4/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Methods or apparatu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02Bonding areas ;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0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4/08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onding area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1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to be connected
    • H01L2924/11Device type
    • H01L2924/14Integrated circuits
    • H01L2924/143Digital devices
    • H01L2924/1431Logic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1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to be connected
    • H01L2924/11Device type
    • H01L2924/14Integrated circuits
    • H01L2924/143Digital devices
    • H01L2924/1434Memory
    • H01L2924/145Read-only memory [ROM]
    • H01L2924/1451EPROM
    • H01L2924/14511EEPRO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 Non-Volatile Memory (AREA)
  • Read Only Memory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提供一種能夠提昇所記憶資料之可靠性之半導體記憶裝置。 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包括記憶體晶片,該記憶體晶片包含第1區域、第2區域、複數條第1字元線、第1柱、第1接合金屬及第1電晶體。第1區域包含複數個記憶胞。第2區域HR與第1區域不同。複數條第1字元線43在第1區域及第2區域中,在第1方向上相互分離地積層。第1柱在第1區域包含貫通複數條第1字元線設置之第1半導體層及設置於第1半導體層與複數條第1字元線之間之第1絕緣體層。第1接合金屬62設置於第2區域。第1電晶體TR在第2區域設置於複數條第1字元線與第1接合金屬之間之第1層M1,電性連接於1條第1字元線與上述第1接合金屬之間。

Description

半導體記憶裝置
實施形態係關於一種半導體記憶裝置。
已知有能夠非揮發性地記憶資料之NAND(Not AND,與非)型快閃記憶體。
實施形態提供一種能夠提昇所記憶資料之可靠性之半導體記憶裝置。
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包括包含第1區域、第2區域、複數條第1字元線、第1柱、第1接合金屬及第1電晶體之記憶體晶片。第1區域包含複數個記憶胞。第2區域與第1區域不同。複數條第1字元線在第1區域及第2區域,於第1方向上相互分離地積層。第1柱在第1區域包含貫通複數條第1字元線設置之第1半導體層及設置於第1半導體層與複數條第1字元線之間之第1絕緣體層。複數條第1字元線與第1半導體層之交叉部分分別作為記憶胞發揮功能。第1接合金屬設置於第2區域。第1電晶體在第2區域,設置於複數條第1字元線與第1接合金屬之間之第1層,電性連接於1條第1字元線與上述第1接合金屬之間。
以下,參照圖式對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各實施形態例示用於使發明之技術思想具體化之裝置及方法。圖式係示意性或概念性者,各圖式之尺寸及比率等未必與現實相同。本發明之技術思想並不由構成要素之形狀、構造、配置等特定。
再者,以下說明中,對具有大致相同之功能及構成之構成要素標註同一符號。構成參照符號之字母後之數字用於對以包含相同字母之參照符號進行參照、且具有同樣構成之要素彼此進行區分。在無須相互區分以包含相同字母之參照符號表示之要素時,該等要素分別以僅包含字母之參照符號進行參照。
[1]第1實施形態 以下,對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進行說明。
[1-1]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構成 [1-1-1]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整體構成 圖1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構成例。半導體記憶裝置1為能夠非揮發性地記憶資料之NAND型快閃記憶體,由外部之記憶體控制器2進行控制。半導體記憶裝置1與記憶體控制器2之間之通信例如支持NAND界面規格。
如圖1所示,半導體記憶裝置1例如具備記憶胞陣列10、指令暫存器11、位址暫存器12、定序器13、感測放大器模組14、驅動模組15及列解碼器模組16。
記憶胞陣列10包含複數個區塊BLK0~BLKn(n為1以上之整數)。區塊BLK係能夠非揮發性地記憶資料之複數個記憶胞之集合,例如用作資料之刪除單位。又,在記憶胞陣列10設置有複數條位元線及複數條字元線。各記憶胞例如與1條位元線及1條字元線建立關聯。記憶胞陣列10之詳細構成將於下文敍述。
指令暫存器11保持半導體記憶裝置1從記憶體控制器2接收之指令CMD。指令CMD例如包含定序器13使讀出動作、寫入動作、刪除動作等執行之命令。
位址暫存器12保持半導體記憶裝置1從記憶體控制器2接收之位址資訊ADD。位址資訊ADD例如包含區塊位址BAd、頁位址PAd及行位址CAd。例如區塊位址BAd、頁位址PAd及行位址CAd分別用於選擇區塊BLK、字元線及位元線。
定序器13控制半導體記憶裝置1整體之動作。例如定序器13基於指令暫存器11中保持之指令CMD,控制感測放大器模組14、驅動模組15及列解碼器模組16等執行讀出動作、寫入動作、刪除動作等。
感測放大器模組14在寫入動作中,根據從記憶體控制器2接收之寫入資料DAT,對各位元線施加所期望之電壓。又,感測放大器模組14在讀出動作中,基於位元線之電壓判定記憶胞中記憶之資料,將判定結果作為讀出資料DAT傳送至記憶體控制器2。
驅動模組15產生讀出動作、寫入動作、刪除動作等使用之電壓。而且,驅動模組15基於例如位址暫存器12中保持之頁位址PAd,對與所選擇之字元線相對應之信號線施加所產生之電壓。
列解碼器模組16基於位址暫存器12中保持之區塊位址BAd,選擇對應之記憶胞陣列10內之1個區塊BLK。而且,列解碼器模組16例如將對與所選擇之字元線相對應之信號線施加之電壓傳送至所選擇之區塊BLK內被選擇之字元線。
以上說明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及記憶體控制器2可藉由其等之組合構成1個半導體裝置。作為此種半導體裝置,例如可列舉如SDTM 卡等記憶卡、及SSD(Solid State Drive,固固態磁碟機)等。
[1-1-2]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電路構成 (關於記憶胞陣列10之電路構成) 圖2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所具備之記憶胞陣列10之電路構成之一例,提取記憶胞陣列10所包含之複數個區塊BLK中之1個區塊BLK。如圖2所示,區塊BLK例如包含4個串單元SU0~SU3。
各串單元SU包含與位元線BL0~BLm(m為1以上之整數)分別建立關聯之複數個NAND串NS。各NAND串NS例如包含記憶胞電晶體MT0~MT7、以及選擇電晶體ST1及ST2。記憶胞電晶體MT包含控制閘極及電荷累積層,非揮發性地保持資料。選擇電晶體ST1及ST2各者用於在各種動作時選擇串單元SU。
各NAND串NS中,記憶胞電晶體MT0~MT7串聯連接。選擇電晶體ST1之汲極連接於建立關聯之位元線BL,選擇電晶體ST1之源極連接於串聯連接之記憶胞電晶體MT0~MT7之一端。選擇電晶體ST2之汲極連接於串聯連接之記憶胞電晶體MT0~MT7之另一端。選擇電晶體ST2之源極連接於源極線SL。
在同一區塊BLK中,記憶胞電晶體MT0~MT7之控制閘極分別共同連接於字元線WL0~WL7。串單元SU0~SU3內之各個選擇電晶體ST1之閘極分別共同連接於選擇閘極線SGD0~SGD3。選擇電晶體ST2之閘極共同連接於選擇閘極線SGS。
在以上說明之記憶胞陣列10之電路構成中,位元線BL由各串單元SU中被分配同一行位址之NAND串NS共有。源極線SL例如在複數個區塊BLK間共有。
在1個串單元SU內連接於共同之字元線WL之複數個記憶胞電晶體MT之集合例如稱為胞單元CU。例如,將包含分別記憶1位元資料之記憶胞電晶體MT之胞單元CU之記憶容量定義為「1頁資料」。胞單元CU視記憶胞電晶體MT所記憶之資料之位元數,可具有2頁資料以上之記憶容量。
再者,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所具備之記憶胞陣列10並不限定於以上說明之電路構成。例如,各NAND串NS所包含之記憶胞電晶體MT以及選擇電晶體ST1及ST2之個數可分別設計成任意個數。各區塊BLK所包含之串單元SU之個數可設計成任意個數。
(關於感測放大器模組14之電路構成) 圖3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所具備之感測放大器模組14之電路構成之一例。如圖3所示,感測放大器模組14例如包含感測放大器單元SAU0~SAUm。感測放大器單元SAU0~SAUm分別與位元線BL0~BLm建立關聯。各感測放大器單元SAU例如包含位元線連接部BLHU、感測放大器部SA、匯流排LBUS、以及閂鎖電路SDL、ADL、BDL及XDL。
位元線連接部BLHU連接於建立關聯之位元線BL與感測放大器部SA之間。感測放大器部SA例如在讀出動作中,基於建立關聯之位元線BL之電壓,判定讀出資料為“0”或“1”。換言之,感測放大器部SA感測建立關聯之位元線BL所讀出之資料,判定被選擇之記憶胞所記憶之資料。閂鎖電路SDL、ADL、BDL及XDL各者暫時保持讀出資料及寫入資料等。
感測放大器部SA以及閂鎖電路SDL、ADL、BDL及XDL分別連接於匯流排LBUS,能夠經由匯流排LBUS相互發送接收資料。閂鎖電路XDL連接於未圖示之輸入輸出電路,用於感測放大器單元SAU與輸入輸出電路之間之資料之輸入輸出。又,閂鎖電路XDL例如亦可用作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快閃記憶體。例如,半導體記憶裝置1即便在閂鎖電路SDL、ADL及BDL使用中,在閂鎖電路XDL空閒之情形時亦能夠成為就緒狀態。
圖4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中之感測放大器單元SAU之電路構成之一例。如圖4所示,例如感測放大器部SA包含電晶體20~27以及電容器28,位元線連接部BLHU包含電晶體30。
電晶體20為P型之MOS電晶體。電晶體21~27各者為N型之MOS電晶體。電晶體30相比各個電晶體20~27為高耐壓之N型之MOS電晶體。以下,有時將電晶體20~27稱為低耐壓電晶體,將電晶體30稱為高耐壓電晶體。
電晶體20之源極連接於電源線。電晶體20之汲極連接於節點ND1。電晶體20之閘極例如連接於閂鎖電路SDL內之節點INV。電晶體21之汲極連接於節點ND1。電晶體21之源極連接於節點ND2。對電晶體21之閘極輸入控制信號BLX。電晶體22之汲極連接於節點ND1。電晶體22之源極連接於節點SEN。對電晶體22之閘極輸入控制信號HLL。
電晶體23之汲極連接於節點SEN。電晶體23之源極連接於節點ND2。對電晶體23之閘極輸入控制信號XXL。電晶體24之汲極連接於節點ND2。對電晶體24之閘極輸入控制信號BLC。電晶體25之汲極連接於節點ND2。電晶體25之源極連接於節點SRC。電晶體25之閘極例如連接於閂鎖電路SDL內之節點INV。
電晶體26之源極接地。電晶體26之閘極連接於節點SEN。電晶體27之汲極連接於匯流排LBUS。電晶體27之源極連接於電晶體26之汲極。對電晶體27之閘極輸入控制信號STB。電容器28之一個電極連接於節點SEN。對電容器28之另一個電極輸入時鐘CLK。
電晶體30之汲極連接於電晶體24之源極。電晶體30之源極連接於位元線BL。對電晶體30之閘極輸入控制信號BLS。
以上說明之感測放大器單元SAU之電路構成中,對連接於電晶體20之源極之電源線例如施加電源電壓VDD。對節點SRC例如施加接地電壓VSS。控制信號BLX、HLL、XXL、BLC、STB及BLS、以及時鐘CLK各者例如由定序器13產生。感測放大器部SA例如基於控制信號STB被斷定之時點判定位元線BL所讀出之資料。
再者,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所具備之感測放大器模組14並不限定於以上說明之電路構成。例如,各感測放大器單元SAU所具備之閂鎖電路之個數可根據1個胞單元CU所記憶之頁數適當變更。感測放大器部SA只要能夠判定位元線BL所讀出之資料,亦可為其他電路構成。
(關於列解碼器模組16之電路構成) 圖5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所具備之列解碼器模組16之電路構成之一例。如圖5所示,列解碼器模組16例經由如信號線CG0~CG7、SGDD0~SGDD3、SGSD、USGD及USGS連接於驅動模組15。
以下,著眼於與區塊BLK0對應之列解碼器RD0,對列解碼器RD之詳細電路構成進行說明。列解碼器RD例如包含區塊解碼器BD、傳送閘極線TG及bTG、以及電晶體TR0~TR17。
區塊解碼器BD解碼區塊位址BAd。並且,區塊解碼器BD基於解碼結果對傳送閘極線TG及bTG分別施加特定之電壓。對傳送閘極線TG施加之電壓與對傳送閘極線bTG施加之電壓為互補關係。換言之,對傳送閘極線TGb輸入傳送閘極線TG之反轉信號。
電晶體TR0~TR17各者係高耐壓之N型之MOS電晶體。電晶體TR0~TR12各者之閘極共同連接於傳送閘極線TG。電晶體TR13~TR17各者之閘極共同連接於傳送閘極線bTG。又,各電晶體TR連接於從驅動模組15配線之信號線與設置於對應之區塊BLK之配線之間。
具體而言,電晶體TR0之汲極連接於信號線SGSD。電晶體TR0之源極連接於選擇閘極線SGS。電晶體TR1~TR8各者之汲極分別連接於信號線CG0~CG7。電晶體TR1~TR8各者之源極分別連接於字元線WL0~WL7。電晶體TR9~TR12各者之汲極分別連接於信號線SGDD0~SGDD3。電晶體TR9~TR12各者之源極分別連接於選擇閘極線SGD0~SGD3。電晶體TR13之汲極連接於信號線USGS。電晶體TR13之源極連接於選擇閘極線SGS。電晶體TR14~TR17各者之汲極共同連接於信號線USGD。電晶體TR14~TR17各者之源極分別連接於選擇閘極線SGD0~SGD3。
利用以上之構成,列解碼器模組16能夠選擇區塊BLK。具體而言,在各種動作時,與所選擇之區塊BLK對應之區塊解碼器BD將“H”電平及“L”電平之電壓分別施加至傳送閘極線TG及bTG,與非選擇之區塊BLK對應之區塊解碼器BD將“L”電平及“H”電平之電壓分別施加至傳送閘極線TG及bTG。
再者,以上說明之列解碼器模組16之電路構成僅為一例,可適當變更。例如,列解碼器模組16所包含之電晶體TR之個數可根據設置於各區塊BLK之配線之條數設計。
[1-1-3]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構造 以下,對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構造之一例進行說明。再者,以下參照之圖式中,X方向對應於字元線WL之延伸方向,Y方向對應於位元線BL之延伸方向,Z方向與相對於形成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半導體基板之表面為鉛直方向之方向對應。俯視圖中,為了使圖便於觀察而適當附加影線。俯視圖中附加之影線未必與被附加影線之構成要素之素材及特性相關。本說明書中參照之圖式中,為了使圖便於觀察,適當省略配線及接點等構成要素。
(關於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整體構造) 圖6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整體構造之一例。如圖6所示,半導體記憶裝置1包含記憶體晶片MC及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晶片CC,具有記憶體晶片MC之下表面與CMOS晶片CC之上表面貼合之構造。記憶體晶片MC例如包含與記憶胞陣列10對應之構造及與列解碼器模組16對應之構造之一部分。CMOS晶片CC例如包含與定序器13、指令暫存器11、位址暫存器12、定序器13、感測放大器模組14及驅動模組15對應之構造、及與列解碼器模組16對應之構造之一部分。
記憶體晶片MC區域例如分為記憶體區域MR、引出區域HR1及HR2、以及焊墊區域PR1。在記憶體區域MR設置有NAND串NS。記憶體區域MR例如在X方向上夾於引出區域HR1及HR2。在引出區域HR1及HR2設置有與列解碼器模組16對應之電路之一部分(例如電晶體TR)。焊墊區域PR1例如與記憶體區域MR以及引出區域HR1及HR2在Y方向上相鄰。
CMOS晶片CC之區域例如分為感測放大器區域SR、周邊電路區域PERI、傳送區域XR1及XR2、以及焊墊區域PR2。在感測放大器區域SR設置有感測放大器模組14。在周邊電路區域PERI,例如設置有定序器13等。在傳送區域XR1及XR2,例如設置有與列解碼器模組16對應之電路之一部分(例如區塊解碼器BD)。感測放大器區域SR及周邊電路區域PERI各者在X方向上相鄰。例如,感測放大器區域SR及周邊電路區域PERI之組與記憶體晶片MC內之記憶體區域MR重疊配置,在X方向上夾於傳送區域XR1及XR2。傳送區域XR1及XR2分別與記憶體晶片MC內之引出區域HR1及HR2重疊。在焊墊區域PR2,例如設置有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輸入輸出電路等。焊墊區域PR2與記憶體晶片MC內之焊墊區域PR1重疊。
記憶體晶片MC在記憶體區域MR、引出區域HR1及HR2、以及焊墊區域PR1各者之下部具有複數個貼合焊墊BP。CMOS晶片CC在感測放大器區域SR、周邊電路區域PERI、傳送區域XR1及XR2、以及焊墊區域PR2各者之上部,具有複數個貼合焊墊BP。
記憶體區域MR內之貼合焊墊BP與位元線BL電性連接,與感測放大器區域SR內之貼合焊墊BP重疊配置。引出區域HR1內之貼合焊墊BP與字元線WL電性連接,與傳送區域XR1內之貼合焊墊BP重疊配置。引出區域HR2內之貼合焊墊BP與字元線WL電性連接,與傳送區域XR2內之貼合焊墊BP重疊配置。焊墊區域PR1內之貼合焊墊BP與焊墊區域PR2內之貼合焊墊BP重疊配置。各區域中,在記憶體晶片MC及CMOS晶片CC間對向之貼合焊墊BP彼此貼合併電性連接。
再者,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整體構造並不限定於以上說明之構造。例如,與記憶體區域MR相鄰之引出區域HR至少設置1個即可。半導體記憶裝置1亦可具有複數個記憶體區域MR及引出區域HR之組。在該情形時,感測放大器區域SR、傳送區域XR及周邊電路區域PERI之組與記憶體區域MR及引出區域HR之配置對應地適當設置。
(關於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記憶體晶片MC中之構造) 圖7係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記憶體晶片MC中之平面佈局之一例,表示記憶體區域MR及引出區域HR1及HR2中與1個區塊BLK(即串單元SU0~SU3)對應之區域。如圖7所示,記憶體晶片MC包含複數條狹縫SLT。
複數條狹縫SLT分別沿著X方向延伸設置,在X方向上橫穿記憶體區域MR及引出區域HR1及HR2。又,複數條狹縫SLT排列在Y方向上。狹縫SLT具有在內部嵌埋有絕緣部件之構造,將設置於相同配線層且介隔該狹縫SLT相鄰之導電體層間分斷。具體而言,狹縫SLT將與字元線WL0~WL7以及選擇閘極線SGD及SGS分別對應之複數個配線層分斷。
在引出區域HR1及HR2各者呈階梯狀地設置有例如從記憶體區域MR延伸之配線層。而且,在引出區域HR1及HR2各者之階梯部分,設置有用於將連接於NAND串NS之字元線WL0~WL7以及選擇閘極線SGS及SGD與列解碼器模組16之間電性連接之複數個接點。
以上說明之實施形態中之記憶胞陣列10之平面佈局中,由狹縫SLT分隔之區域各者對應1個串單元SU。即,在本例中,各自在X方向上延伸之串單元SU0~SU3排列在Y方向上。而且,在記憶體區域MR及引出區域HR1及HR2例如在Y方向上反覆配置圖7所示之佈局。
在圖7所示之一例中,與同一區塊BLK對應之串單元SU由狹縫SLT完全分隔。在該情形時,同一區塊BLK內由狹縫SLT分割、且設置於同一配線層之字元線WL及選擇閘極線SGS各者經由不同配線層電性連接。
再者,與同一區塊BLK對應之串單元SU亦可不必由狹縫SLT完全分隔。例如,設置於同一區塊BLK內側之狹縫SLT至少將記憶體區域MR與選擇閘極線SGD分斷即可。在該情形時,在同一區塊BLK且設置於同一配線層之字元線WL在引出區域HR1及HR2連續設置且電性連接。
圖8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記憶體區域MR中之平面佈局之一例。如圖8所示,在記憶體區域MR,半導體記憶裝置1進而包含複數個記憶體柱MP、複數個接點CV及複數條位元線BL。
各記憶體柱MP例如作為1個NAND串NS發揮功能。複數個記憶體柱MP例如在相鄰2條狹縫SLT間之區域中配置成4行錯位狀。並不限定於此,相鄰2條狹縫SLT間之記憶體柱MP之個數及配置可適當變更。配置於相鄰狹縫SLT間之記憶體柱MP之集合例如對應於1個串單元SU。
複數條位元線BL分別在Y方向上延伸,排列在X方向上。各位元線BL係以在每個串單元SU至少與1個記憶體柱MP重疊之方式配置。在本例中,在各記憶體柱MP重疊配置2條位元線BL。在與記憶體柱MP重疊之複數條位元線BL中之1條位元線BL與該記憶體柱MP之間,設置有接點CV。各記憶體柱MP經由接點CV與對應之位元線BL電性連接。
圖9係沿著圖8之IX-IX線之剖視圖,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記憶體區域MR中之剖面構造之一例。圖9所示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以上下反轉之狀態表示,貼合焊墊BP位於圖9之上側。如圖9所示,在記憶體區域MR,半導體記憶裝置1例如進而包含絕緣體層40、導電體層41~48以及接點V0~V2。
絕緣體層40係設置於圖示區域中最上層之絕緣體層。在絕緣體層40下,設置有導電體層41。導電體層41例如形成為沿XY平面展開之板狀,用作源極線SL。導電體層41例如包含矽(Si)。
在導電體層41之下方,介隔絕緣體層設置有導電體層42。導電體層42例如形成為沿XY平面展開之板狀,用作選擇閘極線SGS。導電體層42例如包含鎢(W)。
在導電體層42之下方,交替積層有導電體層43與絕緣體層。導電體層43例如形成為沿XY平面展開之板狀。積層之複數個導電體層43從絕緣體層40側起依序分別用作字元線WL0~WL7。導電體層43例如包含鎢(W)。
在最下層之導電體層43之下方,介隔絕緣體層設置有導電體層44。導電體層44例如形成為沿XY平面展開之板狀,用作選擇閘極線SGD。導電體層44例如包含鎢(W)。
在導電體層44之下方,介隔絕緣體層設置有導電體層45。導電體層45例如形成為在Y方向上延伸之線狀,用作位元線BL。即,在未圖示之區域中複數個導電體層45沿著X方向排列。導電體層45例如包含銅(Cu)。以下,將設置有導電體層45(位元線BL)之配線層稱為配線層M0。
在導電體層45之下方,介隔絕緣體層設置有導電體層46。導電體層46例如用作中繼貼合焊墊BP及位元線BL間之連接之配線。導電體層46與導電體層45(位元線BL)之間藉由接點V0連接。導電體層46例如包含銅(Cu)。以下,將設置有導電體層46之配線層稱為配線層M1。
在導電體層46之下方,介隔絕緣體層設置有導電體層47。導電體層47例如用作中繼貼合焊墊BP及位元線BL間之連接之配線。導電體層47與導電體層46之間藉由接點V1連接。導電體層47例如包含銅(Cu)。以下,將設置有導電體層47之配線層稱為配線層M2。
在導電體層47之下方,介隔絕緣體層設置有導電體層48。導電體層48用作貼合焊墊BP,配置於記憶體區域MR之最下部。例如,導電體層48(貼合焊墊BP)與導電體層47之間藉由接點V2連接。導電體層48例如包含銅(Cu)。以下,將設置有導電體層48之配線層稱為配線層M3。
狹縫SLT例如形成為沿XZ平面擴展之板狀,將導電體層42~44分斷。狹縫SLT之上端例如與導電體層41接觸。狹縫SLT之下端例如包含於導電體層44及45間之層中。
記憶體柱MP各者沿著Z方向延伸設置,貫通導電體層42~44。記憶體柱MP之上部與導電體層41相接。又,記憶體柱MP各者例如包含半導體層50、隧道絕緣膜51、絕緣膜52及區塊絕緣膜53。
半導體層50沿著Z方向延伸設置。例如,半導體層50之上端與導電體層41接觸,半導體層50之下端包含於導電體層44及45間之層中。隧道絕緣膜51覆蓋半導體層50之側面。絕緣膜52覆蓋隧道絕緣膜51之側面。區塊絕緣膜53覆蓋絕緣膜52之側面。隧道絕緣膜51及區塊絕緣膜53各者例如包含氧化矽(SiO2 )。絕緣膜52例如包含氮化矽(SiN)。
在記憶體柱MP內之半導體層50下設置有柱狀之接點CV。在圖示之區域表示與2條記憶體柱MP中之1條記憶體柱MP對應之接點CV。對於該區域中未連接接點CV之記憶體柱MP,在未圖示之區域中連接接點CV。
接點CV之下表面與1個導電體層45、即1條位元線BL接觸。1個導電體層45在由狹縫SLT分隔之各空間中各連接1條接點CV。即,在導電體層45各者電性連接有相鄰2條狹縫SLT間之1條記憶體柱MP。
圖10係沿著圖9之X-X線之剖視圖,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中之記憶體柱MP之剖面構造之一例。如圖10所示,在包含導電體層43之層中,半導體層50例如設置於記憶體柱MP之中央部。隧道絕緣膜51包圍半導體層50之側面。絕緣膜52包圍隧道絕緣膜51之側面。區塊絕緣膜53包圍絕緣膜52之側面。導電體層43包圍區塊絕緣膜53之側面。再者,各記憶體柱MP亦可在半導體層50之內側進而包含絕緣體層,該絕緣體層位於記憶體柱MP之中央部。
以上說明之記憶體柱MP之構造中,記憶體柱MP與導電體層42交叉之部分作為選擇電晶體ST2發揮功能。記憶體柱MP與導電體層43交叉之部分作為記憶胞電晶體MT發揮功能。記憶體柱MP與導電體層44交叉之部分作為選擇電晶體ST1發揮功能。即,半導體層50作為記憶胞電晶體MT0~MT7以及選擇電晶體ST1及ST2各者之通道發揮功能。絕緣膜52作為記憶胞電晶體MT之電荷累積層發揮功能。
圖11A及圖11B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引出區域HR中之剖面構造之一例。圖11A對應於半導體記憶裝置1所包含之1個區塊BLK之引出區域HR,圖11B對應於半導體記憶裝置1所包含之另一區塊BLK之引出區域HR。
如圖11A所示,在某1個區塊BLK之引出區域HR中,選擇閘極線SGS、字元線WL0~WL7以及選擇閘極線SGD各者之端部設置為依序在X方向上形成階差之階梯狀。換言之,在引出區域HR中,選擇閘極線SGS、字元線WL0~WL7以及選擇閘極線SGD各者在端部具有不與下層之配線層(導電體層)重疊之階台部分。
又,在上述1個區塊BLK之引出區域HR,半導體記憶裝置1進而包含複數個接點CP、V1及V2、複數個電晶體TR、導電體層60、複數個導電體層61以及複數個導電體層62。
複數個接點CP分別設置於與選擇閘極線SGS對應之導電體層42、與字元線WL0~WL7分別對應之複數個導電體層43、及與選擇閘極線SGD對應之複數個導電體層44各者之階台部分。
在各接點CP之下方,設置有1個電晶體TR。在本例中,電晶體TR為縱型電晶體,能夠控制與電晶體TR之上表面及底面分別接觸之2個接點間流動之電流。再者,在本說明書中,「縱型電晶體」表示通道之方向相對於半導體基板之表面為鉛直之方向之電晶體。
複數個電晶體TR各者貫通導電體層60。導電體層60例如設置為在X方向上延伸之板狀。導電體層60例如包含於配線層M1,作為複數個電晶體TR所共有之傳送閘極線TG發揮功能。
複數個接點V1例如分別設置於複數個電晶體TR之下方及導電體層60之下方。在各接點V1之下方,設置有1個導電體層61。導電體層61例如包含於配線層M2,作為連接於列解碼器模組16之信號線發揮功能。對應之導電體層61及電晶體TR之間、以及導電體層60與導電體層61之間各者藉由接點V1連接。
複數個接點V2例如分別設置於複數個導電體層61之下方。在各接點V2之下方,例如設置有1個導電體層62。導電體層62例如包含於配線層M3,用作貼合焊墊BP。對應之導電體層61與導電體層62之間藉由接點V2連接。導電體層62例如包含銅(Cu)。
如圖11B所示,另一個區塊BLK之引出區域HR亦具有與上述1個區塊BLK之引出區域HR同樣之構成。另一方面,另一個區塊BLK之引出區域HR中,與上述1個區塊BLK之不同之處在於接點V2及導電體層62僅分別設置一個。
圖12係沿著圖11A之XII-XII線之剖視圖,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中之電晶體TR之剖面構造之一例。如圖12所示,電晶體TR包含絕緣體層70、半導體層71及閘極絕緣膜72。
在包含導電體層60之層,絕緣體層70例如設置於電晶體TR之中央部。半導體層71包圍絕緣體層70之側面。閘極絕緣膜72包圍半導體層71之側面。導電體層60包圍閘極絕緣膜72之側面。即,利用閘極絕緣膜72使半導體層71與導電體層60之間絕緣。藉此,半導體層71作為電晶體TR之通道發揮功能。例如,絕緣體層70及閘極絕緣膜72各者包含氧化矽(SiO2 )。在各電晶體TR中,亦可省略絕緣體層70。
圖13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引出區域HR中之構造之一例之立體圖,提取引出區域HR中之積層配線之階梯構造之一部分。如圖13所示,在導電體層43(字元線WL)之階台部分,連接有接點CP。而且,在該接點CP連接有貫通板狀之導電體層60(傳送閘極線TG)之電晶體TR。在電晶體TR,經由接點V1連接有導電體層61(信號線CG)。導電體層61(信號線CG)遍及複數個區塊BLK之引出區域HR設置。
同樣地,在未圖示之區域中,在選擇閘極線SGS及選擇閘極線SGD,經由接點CP、電晶體TR及接點V1連接有導電體層61(信號線SGSD或SGDD)。
在以上說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引出區域HR中之構造中,字元線WL0~WL7以及選擇閘極線SGD及SGS各者經由對應之接點CP與縱型之電晶體TR之組電性連接於列解碼器模組16。
(關於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CMOS晶片CC中之構造) 圖14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感測放大器區域SR中之剖面構造之一例。再者,圖14中表示包含電晶體30及貼合焊墊BP之區域,亦一併表示配置於感測放大器區域SR上之記憶體區域MR。如圖14所示,在感測放大器區域SR中,半導體記憶裝置1例如包含P型井區域80、導電體層81~85以及柱狀之接點CS及C0~C3。
P型井區域80包含P型雜質,對應於設置高耐壓電晶體之有效區域AA。又,P型井區域80包含例如排列在Y方向上之N型區域NP1~NP4。N型區域NP1~NP4各者為使N型雜質擴散之區域,設置於P型井區域80之表面附近。
在P型井區域80之N型區域NP1及NP2間之上方,經由閘極絕緣膜設置有導電體層81。導電體層81用作閘極線GC。N型區域NP1及NP2間之導電體層81對應於位元線連接部BLHU內之電晶體30。同樣地,在P型井區域80之N型區域NP3及NP4間之上方,介隔閘極絕緣膜設置有導電體層81。N型區域NP3及NP4間之導電體層81對應於感測放大器部SA內之電晶體24。在N型區域NP1~NP4各者之上分別設置有接點CS。在導電體層81上,設置有接點C0。例如,接點CS之上表面與接點C0之上表面對齊。
在接點CS及C0上各者分別設置有1個導電體層82。在導電體層82上,設置有接點C1。在接點C1上,設置有導電體層83。在導電體層83上,設置有接點C2。在接點C2上,設置有導電體層84。在導電體層84上,設置有接點C3。在接點C3上,設置有導電體層85。導電體層85例如包含銅(Cu)。以下,將分別設置有導電體層82、83、84及85之複數個配線層分別稱為配線層D0、D1、D2及D3。
導電體層85用作貼合焊墊BP,配置於感測放大器區域SR之最上部。而且,導電體層85與對向之導電體層48電性連接。換言之,感測放大器區域SR內之導電體層85(貼合焊墊BP)與對向之記憶體區域MR內之導電體層48(貼合焊墊BP)貼合。
以上說明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感測放大器區域SR中之構造對於CMOS晶片CC內之其他區域亦可同樣地設置。例如,設置於傳送區域XR內之與列解碼器模組16對應之電路(例如區塊解碼器BD)及與驅動模組15對應之電路可用與圖14中之電晶體30類似之構造形成。而且,與區塊解碼器BD及驅動模組15對應之電路經由在CMOS晶片CC內與該電路電性連接之貼合焊墊BP與記憶體晶片MC內之貼合焊墊BP(導電體層62)電性連接。
[1-2]第1實施形態之效果 根據以上說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能夠縮小晶片面積,能夠抑制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製造成本。以下,對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效果之詳情進行說明。
NAND型快閃記憶體等半導體記憶裝置中之電路構成大致分為記憶胞陣列與其他周邊電路。為了降低半導體記憶裝置之位元成本(bit cost),較佳為擴大半導體記憶裝置之晶片面積中與記憶胞陣列對應之區域所占之比例(胞佔有率)。
針對於此,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具備包含記憶胞陣列10之記憶體晶片MC、及包含其他周邊電路之CMOS晶片CC。記憶體晶片MC與CMOS晶片CC形成於互不相同之晶圓。而且,記憶體晶片MC與CMOS晶片CC相互貼合,形成與半導體記憶裝置1對應之1個半導體晶片。在此種半導體記憶裝置1中,藉由將記憶體晶片MC及CMOS晶片CC間對向之貼合焊墊BP彼此接合而將上下之晶片電性連接。
藉此,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成為記憶胞陣列10周邊電路重疊之構造,能夠使胞佔有率變大。又,在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中,形成記憶胞陣列10時之熱不會施加至CMOS晶片CC內之電晶體,故能夠降低CMOS晶片CC內之電晶體之設計難度。
又,在具有以上說明之貼合構造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中,例如設置於記憶體晶片MC內之字元線WL等積層配線經由引出區域HR內之貼合焊墊BP連接於CMOS晶片CC內之列解碼器模組16。例如,在與列解碼器模組16對應之所有電路設置於CMOS晶片CC之情形時,設置於引出區域HR之貼合焊墊BP之數量與連接電晶體TR之積層配線之條數相同。換言之,在此種例中,引出區域HR內之貼合焊墊BP之數量成為區塊BLK之個數乘以積層配線之層數之數量。
與此相對,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具有在記憶體晶片MC側設置有列解碼器模組16內之電晶體TR之構造。在該情形時,若對區塊BLK間共有之各種信號線設置至少1個貼合焊墊BP,便能夠與CMOS晶片CC內之驅動模組15電性連接。
因此,設置於引出區域HR之貼合焊墊BP之數量例如與信號線CG0~7、SGDD0~3、SGSD以及USGS之條數和分別對應於傳送閘極線TG及TGb之配線之條數之合計相同。即,在第1實施形態中,決定與積層配線對應之貼合焊墊BP之數量時不依存於區塊BLK之個數。
即,如圖11A所示,在某一個區塊BLK之引出區域HR中,需要與信號線CG0~CG7、SGDD0~SGDD3、SGSD以及USGS對應之貼合焊墊BP。另一方面,如圖11B所示,在另一個區塊BLK之引出區域HR,只要設置與傳送閘極線TG及TGb對應之貼合焊墊BP即可。因此,在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中,能夠抑制與信號線CG0~CG7、SGDD0~SGDD3、SGSD以及USGS對應之貼合焊墊BP之總數。
其結果為,與將對應於列解碼器模組16之所有元件設置於CMOS晶片CC內之情況相比,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能夠使設置於引出區域HR之貼合焊墊BP之數量變少。又,在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中,能夠在CMOS晶片CC中省略與電晶體TR對應之面積,故能夠縮小CMOS晶片CC內與列解碼器模組16對應之電路之面積。
如上所述,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能夠使胞佔有率變大,且能夠縮小CMOS晶片CC之晶片面積。因此,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能夠縮小晶片面積,能夠抑制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製造成本。
再者,引出區域HR中之貼合焊墊BP之配置並不限定於圖11A及圖11B所示之一例。例如,亦可不在某一個區塊BLK之引出區域HR集中設置與信號線CG0~CG7、SGDD0~SGDD3、SGSD以及USGS對應之貼合焊墊BP,而將其等分散配置於複數個區塊BLK之引出區域HR。
[2]第2實施形態 第2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具有以橫型電晶體構成第1實施形態中之記憶體晶片MC內之電晶體TR之構造。以下,對於第2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就與第1實施形態之不同之處進行說明。
[2-1]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引出區域HR中之構造 圖15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引出區域HR中之構造之一例之立體圖,提取與圖14同樣之區域。如圖15所示,第2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相對於第1實施形態,例如具有將與電晶體TR對應之構造置換為複數個導電體層63、絕緣體層64及導電體層65而成之構造。
複數個導電體層63分別在Y方向上延伸設置,排列在X方向上。而且,在各導電體層63之一端部分連接接點CP,在另一端部分連接接點V1。絕緣體層64設置於排列於X方向上之複數個導電體層63之下方、且連接有接點CP之區域與連接有接點V1之區域之間。導電體層65在X方向上延伸且設置於絕緣體層64之下方。
導電體層65與導電體層63介隔絕緣體層64相鄰。藉此,導電體層63與導電體層65之交叉部分分別作為橫型之電晶體TR發揮功能。再者,在本說明書中,「橫型電晶體」表示通道之方向相對於半導體基板之表面平行之方向之電晶體。
即,導電體層63用作電晶體TR之電流路徑(通道)。絕緣體層64用作電晶體TR之閘極絕緣膜。導電體層65用作複數個電晶體TR所共有之傳送閘極線TG。對於選擇閘極線SGS及選擇閘極線SGD亦同樣地經由接點CP連接橫型之電晶體TR。
圖16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中之電晶體TR之剖面構造之一例。如圖16所示,導電體層63包含2個高濃度擴散區域DD、通道部及偏移部。
於導電體層63,高濃度擴散區域DD分別設置於接點CP之連接部位、及接點V1之連接部位。高濃度擴散區域DD中摻雜之雜質之導電型與導電體層63中摻雜之雜質之導電型不同。例如,導電體層63係摻雜P型雜質之半導體層,高濃度擴散區域DD摻雜N型雜質。通道部與導電體層65對向。偏移部設置於通道部與高濃度擴散區域DD之間。
如上所述,在第2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中,藉由適當配置2個高濃度擴散區域DD、通道部及偏移部與絕緣體層64(閘極絕緣膜)及導電體層65(傳送閘極線TG),使導電體層63及導電體層65之交叉部分作為電晶體TR發揮功能。第2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其他構成例如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因此省略說明。
再者,在第2實施形態中,例示電晶體TR為單閘極型之橫型電晶體之情形,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電晶體TR亦可為雙閘極型之橫型電晶體。在該情形時,在半導體記憶裝置1中,例如設置有導電體層63在Z方向上夾於作為傳送閘極線TG發揮功能之2條導電體層65之構造。
又,在第2實施形態中,例示如下情形:對於用作電晶體TR之通道之導電體層63,接點CP從上方連接,接點V1從下方連接,但並不限定於此。至少接點CP及V1各者連接於導電體層63之特定區域即可,接點CP及V1各者可從任意方向連接於導電體層63。
[2-2]第2實施形態之效果 如上所述,在第2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中,設置於記憶體晶片MC內之電晶體TR係以橫型電晶體構成。在此種情形時,第2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亦能夠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動作,能夠獲得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之效果。即,根據第2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能夠縮小晶片面積,能夠抑制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製造成本。
[3]第3實施形態 第3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具有將第1實施形態中設置於CMOS晶片CC內之電晶體30設置於記憶體晶片MC內之構造。以下,對於第3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就與第1及第2實施形態之不同之處進行說明。
[3-1]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記憶體區域MR及感測放大器區域SR中之構造 圖17表示第3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記憶體區域MR及感測放大器區域SR中之剖面構造之一例,提取與圖14同樣之區域。如圖17所示,第3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例如具有對於第1實施形態在記憶體區域MR內追加電晶體30及導電體層49之構造。
第3實施形態中之電晶體30例如係設置於接點V0及V1間之縱型電晶體,能夠控制分別與電晶體30之上表面及底面接觸之2個接點間流動之電流。例如,電晶體30具有與第1實施形態中說明之縱型之電晶體TR同樣之構造,貫通導電體層49。
導電體層49例如包含於配線層M1,作為電晶體30之閘極電極發揮功能。導電體層49例如經由接點V1、導電體層47及接點V2連接於導電體層48(貼合焊墊BP)。連接於導電體層49之貼合焊墊BP與對向之感測放大器區域SR內之貼合焊墊BP貼合,連接於感測放大器區域SR內之電路。
在第3實施形態中,在記憶體晶片MC內之記憶體區域MR設置電晶體30,因此在圖17所示之區域中,在P型井區域80上設置有電晶體24。第3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其他構成例如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因此省略說明。
再者,第3實施形態中,例示電晶體30為縱型電晶體之情形,但電晶體30亦可為橫型電晶體。在電晶體30以橫型電晶體構成之情形時,電晶體30之構造可如第2實施形態中說明之般適當變更。
[3-2]第3實施形態之效果 如上所述,在第3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中,感測放大器單元SAU內之電晶體30設置於記憶體晶片MC內。在此種情形時,第3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亦能夠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動作。進而,在第3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中,配置於感測放大器區域SR之電晶體之數量比第1實施形態少。
其結果為,在第3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中,能夠縮小感測放大器區域SR之面積,能夠縮小CMOS晶片CC之晶片面積。因此,根據第3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能夠比第1實施形態進一步縮小晶片面積,能夠抑制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製造成本。
[4]第4實施形態 第4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係第1實施形態中之感測放大器單元SAU之電路構成之變化例。以下,對於第4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就與第1~第3實施形態之不同之處進行說明。
[4-1]感測放大器模組之電路構成 圖18係表示第4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中之感測放大器單元SAU之電路構成之一例。如圖18所示,第4實施形態中之感測放大器單元SAU具有第1實施形態中之感測放大器單元SAU內之位元線連接部BLHU進而包含電晶體31之構成。
電晶體31之汲極連接於節點BLBIAS。電晶體31之源極連接於位元線BL。對電晶體31之閘極輸入控制信號BIAS。對節點BLBIAS例如施加刪除電壓VERA。控制信號BIAS例如由定序器13產生。
又,第4實施形態中之電晶體31例如與第3實施形態中之電晶體30同樣設置於記憶體晶片MC內。具體而言,例如對第3實施形態中說明之圖17中之導電體層45(位元線BL)連接與電晶體31對應且設置於記憶體晶片MC內之縱型電晶體。
記憶體晶片MC內之電晶體30及31之構成並不限定於此,可適當變更。例如,在第4實施形態中電晶體30及31亦可由橫型電晶體構成。又,將電晶體30及31之間連接之配線亦可追加在配線層M0及M1間之配線層。第4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其他構成例如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因此省略說明。
[4-2]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刪除動作 以下,對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刪除動作之一例進行說明。再者,以下,對於對各種配線施加之電壓僅以適當參照符號記載。將刪除動作之對象之區塊BLK稱為選擇區塊BLK,將刪除動作之對象外之區塊BLK稱為非選擇區塊BLK。對各種配線及節點施加之電壓例如由驅動模組15產生,經由列解碼器模組16等施加。
圖19係表示第4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中之刪除動作之一例之時序圖。圖19中,表示刪除動作中之節點BLBIAS、控制信號BIAS、位元線BL、選擇閘極線SGD、字元線WL、選擇閘極線SGS及源極線SL各者之電壓之一例。
如圖19所示,刪除動作前之節點BLBIAS、控制信號BIAS、位元線BL、選擇閘極線SGD、字元線WL、選擇閘極線SGS及源極線SL各者之電壓例如為接地電壓VSS。定序器13在開始刪除動作時,將電晶體30設為斷開狀態將位元線BL及感測放大器部SA間之電流路徑遮斷,將各選擇閘極線SGS及SGD及與非選擇區塊BLK對應之字元線WL設為浮動狀態。
其後,定序器13使節點BLBIAS及源極線SL各者之電壓上升至刪除電壓VERA,使控制信號BIAS之電壓上升至VERAH,將選擇區塊BLK中之字元線WL之電壓維持在VISO。VERA比VSS高,係刪除動作中使用之高電壓。VERAH係比VERA高之電壓。VISO係比VERA低之電壓,例如為與VSS相同之電壓。
閘極及汲極分別被施加VERAH及VERA之電晶體31成為導通狀態,將節點BLBIAS之電壓傳送至位元線BL。於是,位元線BL之電壓上升至VERA,在記憶體柱MP之下部形成高電場區域。同樣地,藉由使源極線SL之電壓上升至VERA,在記憶體柱MP之上部形成高電場區域。藉此,在選擇電晶體ST1及ST2各者之附近,藉由GIDL(Gate-Induced-Drain-Leakage,閘致汲極洩漏)產生電洞,電洞注入記憶體柱MP內之通道。
又,伴隨位元線BL及源極線SL之電壓上升至VERA,記憶體柱MP內之通道(半導體層50)之電壓上升。於是,與通道之電壓上升相應地,選擇閘極線SGD及SGS、以及與非選擇區塊BLK對應之字元線WL各者之電壓上升。例如,選擇閘極線SGD及SGS各者之電壓上升至SGERA,與非選擇區塊BLK對應之字元線WL之電壓上升至WLERA。再者,SGERA及WLERA可不同。
另一方面,與選擇區塊BLK對應之字元線WL維持在電壓VISO,因此記憶胞電晶體MT之控制閘極-通道間產生電壓差。換言之,在高通道電壓與低字元線WL電壓之間形成電壓之梯度。於是,通道內之電洞注入電荷累積層(絕緣膜52),產生基於寫入之資料保持在電荷累積層中之電子與注入之電洞之再結合。
其結果為,記憶胞電晶體MT之閾值電壓降低,將記憶胞電晶體MT中記憶之資料刪除。其後,定序器13將各種配線之電壓恢復至刪除動作開始前之狀態。如上所述,第4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能夠將記憶胞電晶體MT中記憶之資料刪除。
[4-3]第4實施形態之效果 如上所述,在第4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中,感測放大器單元SAU內之電晶體30及31設置於記憶體晶片MC內。在此種情形時,第4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亦能夠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動作。而且,在第4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中,與第3實施形態同樣地,能夠縮小感測放大器區域SR之面積,能夠縮小CMOS晶片CC之晶片面積。因此,根據第4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與第3實施形態同樣地,能夠抑制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製造成本。
[5]第5實施形態 第5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相對於第4實施形態,進而具備能夠使連接於記憶胞陣列10之配線之電壓相等之電路。以下,對於第5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就與第1~第4實施形態之不同之處進行說明。
[5-1]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電路構成 圖20表示第5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電路構成之一例。如圖20所示,第5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包含均衡電路EQC。均衡電路EQC具有使連接於記憶胞陣列10之配線之電壓相等之功能。均衡電路EQC例如包含電晶體90~93以及節點NEQ。
電晶體90~93各者係高耐壓之N型之MOS電晶體。電晶體90之汲極連接於信號線CG0~7。電晶體91之汲極連接於信號線SGSD、SGDD、USGS及USGD。電晶體92之汲極連接於節點BLBIAS。電晶體93之汲極連接於源極線SL。對電晶體90~93各者之閘極分別輸入控制信號EQCG、EQSD、EQBL及EQSL。電晶體90~93各者之源極連接於節點NEQ。
又,電晶體90~93各者例如與第3實施形態中之電晶體30同樣地設置於記憶體晶片MC內。具體而言,電晶體90~93各者例如設置於焊墊區域PR1。電晶體90~93各者可為縱型電晶體,亦可為橫型電晶體。
以上說明之均衡電路EQC之電路構成中,控制信號EQCG、EQSD、EQBL及EQSL例如由定序器13產生。信號線CG0~7、SGSD、SGDD、USGS以及USGD至少經由高耐壓電晶體與節點NEQ連接即可,設置於各種信號線與節點NEQ之間之電晶體可設計成任意個數。第5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其他構成例如與第4實施形態相同,因此省略說明。
[5-2]第5實施形態之效果 根據以上說明之第5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能夠使半導體記憶裝置之動作高速化。以下,對第5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中之效果詳細進行說明。
半導體記憶裝置在結束讀出動作及寫入動作等時,使對各種配線施加之電壓恢復至與空閒狀態同樣之狀態。在此種動作之結束處理中,可能會因與鄰接配線之偶聯等之影響導致各種配線之電壓產生意外變動。以下,以省略均衡電路EQC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作為第5實施形態之比較例,對動作之結束處理時電壓變化之一例進行說明。
圖21表示第5實施形態之比較例中動作之結束處理時之電壓變化之一例。圖22表示第5實施形態中之動作之結束處理時之電壓變化之一例。圖21及圖22各者表示被選擇之字元線WLsel之電壓、非選擇之字元線WLusel之電壓、選擇閘極線SGS及SGD各者之電壓、及源極線SL之電壓。動作之結束處理開始時各種配線之電壓之一例如下所列。被選擇之字元線WLsel之電壓為接地電壓VSS附近。源極線SL之電壓比被選擇之字元線WLsel高。位元線BL之電壓比源極線SL之電壓高。非選擇之字元線WLusel以及選擇閘極線SGS及SGD各者之電壓比位元線BL之電壓高。
在第5實施形態之比較例中,如圖21所示,在時刻t1開始動作之結束處理時,非選擇之字元線WLusel、選擇閘極線SGS及SGD、位元線BL、以及源極線SL各者之電壓下降至接地電壓VSS。此時,被選擇之字元線WLsel之電壓因與其他配線之偶聯之影響暫時下降至負電壓。被選擇之字元線WLsel之電壓當偶聯之影響變小時再次上升至接地電壓VSS。該等配線之電壓在時刻t2成為與空閒狀態同樣之狀態。圖21中時刻t1至時刻t2之時間T1對應於第5實施形態之比較例中之動作之結束處理之時間。
另一方面,在第5實施形態中,如圖22所示,於時刻t1開始動作之結束處理時,定序器13使電晶體90~93各者成為導通狀態後開始各種配線之放電。於是,非選擇之字元線WLusel、選擇閘極線SGS及SGD、位元線BL、以及源極線SL各者之電壓下降,且被選擇之字元線WLsel之電壓上升,於時刻t2該等之電壓變得相等。繼而,定序器13例如使電晶體90~93各者成為斷開狀態後,與第5實施形態之比較例同樣地使各種配線放電至接地電壓VSS。圖22中均衡電路EQC進行動作之時刻t1至時刻t2之期間TEQ、與時刻t2至各種配線放電至接地電壓VSS之時刻t3之期間TDIS之合計時間T2對應於第5實施形態中之動作之結束處理之時間。
如上所述,在第5實施形態中,利用均衡電路EQC消除第5實施形態之比較例中產生之偶聯導致之電壓變化。因此,在第5實施形態中,例如被選擇之字元線WLsel之電壓轉變至接地電壓VSS之時間比第5實施形態之比較例短。因此,第5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能夠縮短動作之結束處理之時間,能夠使動作高速化。
再者,在第5實施形態中,例示對第4實施形態追加均衡電路EQC之情形,而均衡電路EQC亦可對其他實施形態(例如第1實施形態)追加。該情形時之均衡電路EQC例如具有省略電晶體92之構成,能夠與圖22之說明同樣地進行動作。
[6]第6實施形態 第6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具有如下構造:將與第1實施形態中設置於CMOS晶片CC內之驅動模組15對應之電路之一部分設置於記憶體晶片MC側。以下,對於第6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就與第1~第5實施形態之不同之處進行說明。
[6-1]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電路構成 圖23表示第6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所具備之驅動模組15之電路構成之一例。如圖23所示,第6實施形態中之驅動模組15包含電荷泵CH。電荷泵CH具有使輸入之電壓VIN升壓,並輸出經升壓之電壓VOUT之功能。電荷泵CH例如包含電晶體PT1~PT4、電容器PC1~PC4、電阻部R1及R2、比較器PCMP、泵控制電路PCNT、以及節點N1~N10。
電晶體PT1~PT4各者為高耐壓之N型之MOS電晶體。電晶體PT1之汲極及閘極共同連接於節點N1。電晶體PT2之汲極及閘極共同連接於節點N2。電晶體PT3之汲極及閘極共同連接於節點N3。電晶體PT4之汲極及閘極共同連接於節點N4。電晶體PT1~PT4各者之源極分別連接於節點N2~N5。
電容器PC1~PC4各者之一個電極分別連接於節點N1~N4。電容器PC1~PC4各者之另一個電極分別連接於節點N6~N9。電阻部R1連接於節點N5及N10間。電阻部R2連接於接地線與節點N10之間。因此,電荷泵CH中,節點N10之電壓根據電壓VOUT變化。
比較器PCMP之第1輸入連接於節點N10。對比較器PCMP之第2輸入參照電壓Vref。從比較器PCMP之輸出,基於比較器PCMP之第1輸入之電壓與第2輸入之電壓之比較結果輸出信號。泵控制電路PCNT基於比較器PCMP之輸出信號控制節點N6~N9之電壓。例如,泵控制電路PCNT使用比較器PCMP間接檢測電壓VOUT之電壓,對電容器PC1~PC4適當充電。藉此,電荷泵CH能夠將輸入之電壓升壓至所期望之電壓並輸出。
再者,以上說明之電荷泵CH之電路構成中之電晶體PT及電容器PC之個數僅為一例,並不限定於此。電荷泵CH內串聯連接之電晶體PT之個數、及連接於相鄰電晶體間之節點之電容器PC之個數可根據升壓之電壓之目標值適當變更。又,參照電壓Vref根據目標之VOUT之值適當變更。
[6-2]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焊墊區域PR1中之構造 圖24表示第6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焊墊區域PR1中之構造之一例,提取與電荷泵CH對應之區域。如圖24所示,焊墊區域PR1中,半導體記憶裝置1與複數個電晶體PT對應地包含通道部CNL及複數個閘極電極GE,與複數個電容器PC對應地包含複數個一側電極EL1及複數個另一側電極EL2。
通道部CNL例如為在X方向上延伸設置之半導體層。複數個閘極電極GE例如分別在Y方向上延伸且與通道部CNL交叉設置,排列在X方向上。通道部CNL與4條閘極電極GE之交叉部分各者分別作為電晶體PT1~PT4發揮功能。
一側電極EL1及另一側電極EL2各者例如為設置成板狀之半導體層。例如,一側電極EL1及另一側電極EL2各者在通道部CNL之Y方向上之兩側各設置2個。在本例中,4個一側電極EL1分別與4個另一側電極EL2重疊。重疊之一側電極EL1及另一側電極EL2之4組分別作為電容器PC1~PC4發揮功能。
以上說明之電荷泵CH之各構成如圖24所示之節點N1~N4及N6~N9般連接。藉此,利用電荷泵CH升壓之電壓VOUT經由連接於通道部CNL之端部之接點輸出。
圖25係表示第6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電荷泵CH之構造之一例之立體圖,提取與電晶體PT1及PT2以及電容器PC1及PC2對應之構造。如圖25所示,半導體記憶裝置1在形成電荷泵CH之區域進而包含絕緣體層INS1及INS2。
絕緣體層INS1設置於各電容器PC之一側電極EL1與另一側電極EL2之間。即,電容器PC之截面具有與常導通之電晶體同樣之構造。絕緣體層INS2設置於通道部CNL與閘極電極GE之間。即,絕緣體層INS2用作各電晶體PT各者之閘極絕緣膜。又,在各電晶體PT之通道部CNL及閘極電極GE各者之上適當設置柱狀之接點。同樣地,在各電容器PC之一側電極EL1及另一側電極EL2各者之上適當設置柱狀之接點。例如,該等接點之上表面對齊,如圖24中說明之般適當電性連接。第6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其他構成例如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因此省略說明。
再者,電荷泵CH之構造並不限定於以上說明。例如,連接於各電晶體PT及各電容器PC之接點之條數可設計成任意條數。電晶體PT可為縱型電晶體。電容器PC可為縱型電容器。
又,第5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至少包含與圖24同樣之構造即可,電晶體PT及電容器PC之構造及配置可適當變更。例如,與電荷泵CH對應之電路可全部包含於記憶體晶片MC中,亦可使泵控制電路PCNT及比較器PCMP包含於CMOS晶片CC中。第5實施形態中,較佳為與電荷泵CH內之高耐壓電晶體對應之元件設置於記憶體晶片MC側。
[6-3]第6實施形態之效果 如上所述,在第6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中,驅動模組15所包含之電荷泵CH設置於記憶體晶片MC側。在該情形時,在第6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中,能夠從CMOS晶片CC省去與電荷泵CH對應之電路,能夠縮小CMOS晶片CC之晶片面積。即,根據第6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能夠縮小晶片面積,能夠抑制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製造成本。
又,在第6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中,電荷泵CH設置於記憶體晶片MC側,不受回授偏壓效果之影響。因此,第6實施形態中之電荷泵CH能夠削減電晶體PT及電容器PC之數量、即泵之段數。其結果為,第6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能夠減少消耗電流,能抑制消耗電力。
[7]第7實施形態 第7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相對於第1實施形態為記憶體晶片MC具有複數個記憶胞陣列10之情形時之具體例。以下,對於第7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就與第1~第6實施形態之不同之處進行說明。
[7-1]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構成 圖26表示第7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記憶體晶片MC中之平面佈局之一例。如圖26所示,第7實施形態中記憶體晶片MC包含記憶體區域MRa及MRb、引出區域HR1a及HR2a、引出區域HR1b及HR2b、以及焊墊區域。
記憶體區域MRa及MRb各者具有與第1實施形態中說明之記憶體區域MR同樣之構造。引出區域HR1a及HR1b各者具有與第1實施形態中說明之引出區域HR1同樣之構造,隔著記憶體區域MRa。引出區域HR2a及HR2b各者具有與第1實施形態中說明之引出區域HR2同樣之構造,隔著記憶體區域MRb。
記憶體區域MRa以及引出區域HR1a及HR2a之組與記憶體區域MRb以及引出區域HR1b及HR2b之組例如在X方向上相鄰。焊墊區域PR1例如與記憶體區域MRa及MRb各者鄰接。又,雖然省略圖示,但於CMOS晶片CC與記憶體區域MRa及MRb、引出區域HR1a及HR2a、以及引出區域HR1b及HR2b對應地適當配置感測放大器區域SR、周邊電路區域PERI及傳送區域XR。
記憶體區域MRa及MRb各者作為記憶胞陣列10發揮功能。與記憶體區域MRa對應之記憶胞陣列10經由配置於記憶體區域MRa之貼合焊墊BP、及配置於引出區域HR1a及HR2a之貼合焊墊BP連接至設置於CMOS晶片CC之電路。與記憶體區域MRb對應之記憶胞陣列10經由配置於記憶體區域MRb之貼合焊墊BP、及配置於引出區域HR1b及HR2b之貼合焊墊BP連接至設置於CMOS晶片CC之電路。
在第7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中,定序器13能夠獨立地控制記憶體區域MRa內之記憶胞陣列10與記憶體區域MRb內之記憶胞陣列10。如此設置於不同區域之記憶胞陣列10及相關電路之集合例如稱為層面。第7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其他構成例如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因此省略說明。
[7-2]第7實施形態之效果 如上所述,第7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具備複數個層面。在具備複數個層面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中,例如存在設置有層面間共有之電路、或用於層面間之通信之電路之情形。以下,以與列解碼器模組16對應之所有元件設置於CMOS晶片CC之情況作為第7實施形態之比較例,對第7實施形態之效果進行詳細說明。
圖27表示第7實施形態與第7實施形態之比較例中之層面間之配線之概念。如圖27所示,第7實施形態與第7實施形態之比較例中,引出區域HR中之貼合焊墊BP之數量不同。具體而言,第7實施形態與第7實施形態之比較例相比,引出區域HR內之貼合焊墊BP之數量更少。
用於層面間之通信之配線需要通過配置於相鄰層面間之部分之引出區域HR。若如第7實施形態之比較例般,引出區域HR中之貼合焊墊BP之數量變多,則用於層面間之通信之配線之佈局會變得困難。另一方面,第7實施形態中,引出區域HR內之貼合焊墊BP之數量較少,因此用於層面間之通信之配線之佈局之自由度變高。
即,第7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能夠降低用於層面間之通信之配線佈局之設計難度。因此,在如第7實施形態般半導體記憶裝置1具備複數個層面之情形時,藉由應用第1實施形態中之電晶體TR之構成,亦能夠抑制製造成本。
[8]其他變化例等 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包括包含第1區域、第2區域、複數條第1字元線、第1柱、第1接合金屬及第1電晶體之記憶體晶片。第1區域包含複數個記憶胞。第2區域與第1區域不同。複數條第1字元線在第1區域及第2區域中,於第1方向上相互分離地積層。第1柱在第1區域包含貫通複數條第1字元線設置之第1半導體層、及設置於第1半導體層與複數條第1字元線之間之第1絕緣體層。複數條第1字元線與第1半導體層之交叉部分分別作為記憶胞發揮功能。第1接合金屬設置於第2區域。第1電晶體在第2區域中設置於複數條第1字元線與第1接合金屬之間之第1層,電性連接於1條第1字元線與上述第1接合金屬之間。藉此,能夠縮小半導體記憶裝置之晶片面積,能夠抑制製造成本。
上述實施形態可組合。例如,作為設置於記憶體晶片MC之高耐壓電晶體,亦可使用縱型電晶體與橫型電晶體兩種。亦可將電荷泵CH與均衡電路EQC兩者均設置於記憶體晶片MC側。
半導體記憶裝置中使用之高耐壓電晶體與低耐壓電晶體相比難以縮小設計規則。因此,在製作小容量之記憶體晶片MC或複數個層面之記憶體晶片MC之情形時,包含高耐壓電晶體之CMOS晶片CC之晶片面積恐怕會變得比記憶體晶片MC大。
與此相對,組合上述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1能夠將所有高耐壓電晶體設置於記憶體晶片MC側。在該情形時,能夠以低耐壓電晶體構成所有CMOS晶片CC內之電晶體,亦能夠縮小CMOS晶片CC之晶片面積且降低製程難度。
上述實施形態中,例示記憶體柱MP及導電體層45間經由1條接點CV連接之情形,但並不限定於此。接點CV亦可包含在Z方向上連結之2條以上接點。其他接點亦同樣。又,在X方向上連結複數個接點之情形時,亦可在相鄰接點間***不同導電體層。接點及配線層亦可根據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電路構成適當追加或省略。
在上述實施形態中,例示相鄰2條狹縫SLT間之構造體對應於1個串單元SU之情形,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藉由在相鄰2條狹縫SLT間設置將選擇閘極線SGD分斷之狹縫,在相鄰2條狹縫SLT間形成複數個串單元SU。相鄰狹縫SLT間之串單元SU之個數基於將選擇閘極線SGD分斷之狹縫之條數變化。
在上述實施形態中,記憶體柱MP亦可為複數個柱在Z方向上連結2條以上之構造。又,記憶體柱MP亦可為將與選擇閘極線SGD對應之柱、及與字元線WL對應之柱連結之構造。與各記憶體柱MP重疊之位元線BL之條數可設計成任意條數。
在上述實施形態中,記憶體柱MP、以及接點CP、CV、V0、V1及V2可分別具有錐形狀或倒錐形狀,亦可具有中間部分鼓出之形狀。同樣地,狹縫SLT可具有錐形狀或倒錐形狀,亦可具有中間部分鼓出之形狀。又,例示了記憶體柱MP及電晶體TR之剖面構造為圓形之情形,該等剖面構造亦可為橢圓形,可設計成任意形狀。
在上述實施形態中,例示字元線WL等積層配線在引出區域HR形成X方向上具有階差之階梯構造之情形,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積層之字元線WL以及選擇閘極線SGD及SGS之端部亦可在Y方向上形成階差。引出區域HR中之積層之字元線WL以及選擇閘極線SGD及SGS之端部可設計成任意行數之階梯狀。選擇閘極線SGS、字元線WL、選擇閘極線SGD之間形成之階梯構造可不同。
在本說明書中,「連接」表示電性連接,不排除例如其間介置其他元件。關於「電性連接」,若能夠與電性連接之要素同樣地進行動作,則亦可介置絕緣體。「柱狀」表示設置於半導體記憶裝置1之製造步驟中形成之孔內之構造體。
對本發明之若干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該等實施形態係作為示例提出者,並非意在限定發明之範圍。該等新穎之實施形態能夠以其他各種形態實施,能夠在不脫離發明主旨之範圍內進行各種省略、置換、變更。該等實施形態及其變化包含在發明之範圍及主旨內,並且包含在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之發明及與其均等之範圍內。
[相關申請案] 本申請案享受以日本專利申請案2019-111045號(申請日:2019年6月14日)為基礎申請案之優先權。本申請案藉由參照該基礎申請案包含基礎申請案之所有內容。
1:半導體記憶裝置 2:記憶體控制器 10:記憶胞陣列 11:指令暫存器 12:位址暫存器 13:定序器 14:感測放大器模組 15:驅動模組 16:列解碼器模組 20:電晶體 21:電晶體 22:電晶體 23:電晶體 24:電晶體 25:電晶體 26:電晶體 27:電晶體 28:電容器 30:電晶體 31:電晶體 40:絕緣體層 41:導電體層 42:導電體層 43:導電體層 44:導電體層 45:導電體層 46:導電體層 47:導電體層 48:導電體層 49:導電體層 50:半導體層 51:隧道絕緣膜 52:絕緣膜 53:區塊絕緣膜 60:導電體層 61:導電體層 62:導電體層 63:導電體層 64:絕緣體層 65:導電體層 70:絕緣體層 71:半導體層 72:閘極絕緣膜 80:P型井區域 81:導電體層 82:導電體層 83:導電體層 84:導電體層 85:導電體層 90:電晶體 91:電晶體 92:電晶體 93:電晶體 ADL:閂鎖電路 BD:區塊解碼器 BDL:閂鎖電路 BL:位元線 BLHU:位元線連接部 BLK:區塊 BP:貼合焊墊 bTG:傳送閘極線 C0:接點 C1:接點 C2:接點 C3:接點 CG:信號線 CP:接點 CU:胞單元 HR:引出區域 LBUS:匯流排 M1:配線層 M2:配線層 M3:配線層 MR:記憶體區域 MT:記憶胞電晶體 MT:記憶胞電晶體 PERI:周邊電路區域 PR:焊墊區域 PT:電晶體 R1:電阻部 R2:電阻部 RD:列解碼器 SA:感測放大器部 SAU:感測放大器單元 SDL:閂鎖電路 SGD:選擇閘極線 SGDD:信號線 SGS:選擇閘極線 SGSD:信號線 SL:源極線 SLT:狹縫 ST1:選擇電晶體 ST2:選擇電晶體 SU:串單元 TG:傳送閘極線 TR:電晶體 USGD:信號線 USGS:信號線 V0:接點 V1:接點 V2:接點 WL:字元線 XDL:閂鎖電路 XR:傳送區域
圖1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構成例之方塊圖。 圖2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所具備之記憶胞陣列之電路構成之一例之電路圖。 圖3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所具備之感測放大器模組之電路構成之一例之電路圖。 圖4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中之感測放大器單元之電路構成之一例之電路圖。 圖5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中之列解碼器模組之電路構成之一例之電路圖。 圖6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構造之一例之立體圖。 圖7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中之記憶體晶片之平面佈局之一例之俯視圖。 圖8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記憶體區域中之平面佈局之一例之俯視圖。 圖9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記憶體區域中之剖面構造之一例之沿著圖8之IX-IX線之剖視圖。 圖10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中之記憶體柱之剖面構造之一例之沿著圖9之X-X線之剖視圖。 圖11A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一個區塊之引出區域中之剖面構造之一例之剖視圖。 圖11B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另一個區塊之引出區域中之剖面構造之另一例之剖視圖。 圖12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中之縱型電晶體之剖面構造之一例之沿著圖11A之XII-XII線之剖視圖。 圖13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引出區域中之構造之一例之立體圖。 圖14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記憶體區域MR及感測放大器區域中之剖面構造之一例之剖視圖。 圖15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引出區域中之構造之一例之立體圖。 圖16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中之橫型電晶體之剖面構造之一例之剖視圖。 圖17係表示第3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記憶體區域MR及感測放大器區域中之剖面構造之一例之剖視圖。 圖18係表示第4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中之感測放大器單元之電路構成之一例之電路圖。 圖19係表示第4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中之刪除動作之一例之時序圖。 圖20係表示第5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之電路構成之一例之電路圖。 圖21係表示第5實施形態之比較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中之動作之結束處理一例之時序圖。 圖22係表示第5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中之動作之結束處理之一例之時序圖。 圖23係表示第6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中之驅動模組之電路構成之一例之電路圖。 圖24係表示第6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中之焊墊區域之平面佈局之一例之俯視圖。 圖25係表示第6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中之電荷泵之構造之一例之立體圖。 圖26係表示第7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記憶裝置中之記憶體晶片之平面佈局之一例之俯視圖。 圖27係表示第7實施形態與第7實施形態之比較例中之層面(plane)間之配線之概念之俯視圖。
40:絕緣體層
41:導電體層
42:導電體層
43:導電體層
44:導電體層
60:導電體層
61:導電體層
62:導電體層
BP:貼合焊墊
CP:接點
HR:引出區域
M1:配線層
M2:配線層
M3:配線層
TR:電晶體
V1:接點
V2:接點

Claims (13)

  1. 一種半導體記憶裝置,其具備記憶體晶片,上述記憶體晶片包含:第1區域,其包含複數個記憶胞;第2區域,其與上述第1區域不同;複數條第1字元線,其等在上述第1區域及上述第2區域中,在第1方向上相互分離地積層;第1柱,其在上述第1區域包含貫通上述複數條第1字元線設置之第1半導體層、及設置於上述第1半導體層與上述複數條第1字元線之間之第1絕緣體層,且上述複數條第1字元線與上述第1半導體層之交叉部分分別作為記憶胞發揮功能;第1接合金屬,其設置於上述第2區域;及第1電晶體,其在上述第2區域,設置於上述複數條第1字元線與上述第1接合金屬之間之第1層,且連接於上述複數條第1字元線中之一者與上述第1接合金屬之間。
  2.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上述記憶體晶片進而包含:複數條第2字元線,其等在上述第1區域及上述第2區域,與上述複數條第1字元線分離地設置,且在上述第1方向上相互分離地積層;第2柱,其在上述第1區域包含貫通上述複數條第2字元線設置之第2半導體層、及設置於上述第2半導體層與上述複數條第2字元線之間之第2 絕緣體層,且上述複數條第2字元線與上述第2半導體層之交叉部分分別作為記憶胞發揮功能;及第2電晶體,其在上述第2區域設置於上述第1層,連接於上述複數條第2字元線中之一者與上述第1接合金屬之間,且閘極電極與上述第1電晶體分離。
  3. 如請求項2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上述記憶體晶片進而包含在上述第2區域電性連接於上述第1電晶體之閘極之第2接合金屬、及電性連接於上述第2電晶體之閘極之第3接合金屬。
  4. 一種半導體記憶裝置,其具備記憶體晶片,上述記憶體晶片包含:複數條第1字元線,其等在第1方向上相互分離地積層;第1柱,其包含貫通上述複數條第1字元線設置之第1半導體層、及設置於上述第1半導體層與上述複數條第1字元線之間之第1絕緣體層,且上述複數條第1字元線與上述第1半導體層之交叉部分分別作為記憶胞發揮功能;第1位元線,其與上述第1半導體層電性連接;第1電晶體,其與上述第1位元線電性連接;及第1接合金屬,其經由上述第1電晶體與上述第1位元線電性連接。
  5. 如請求項4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 上述記憶體晶片進而包含:第2柱,其包含貫通上述複數條第1字元線設置之第2半導體層、及設置於上述第2半導體層與上述複數條第1字元線之間之第2絕緣體層,且上述複數條第2字元線與上述第2半導體層之交叉部分分別作為記憶胞發揮功能;第2位元線,其與上述第2半導體層電性連接;第2電晶體,其與上述第2位元線電性連接,且閘極與上述第1電晶體之閘極電性連接;及第2接合金屬,其經由上述第2電晶體與上述第2位元線電性連接。
  6. 如請求項5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上述記憶體晶片進而包含第3接合金屬,上述第3接合金屬電性連接於上述第1電晶體之上述閘極及上述第2電晶體之上述閘極。
  7. 如請求項4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上述第1電晶體設置於:上述複數條第1字元線與上述第1接合金屬之間之第1層。
  8. 一種半導體記憶裝置,其具備記憶體晶片,上述記憶體晶片包含:複數條第1字元線,其等在第1方向上相互分離地積層;第1柱,其包含貫通上述複數條第1字元線設置之第1半導體層、及設置於上述第1半導體層與上述複數條第1字元線之間之第1絕緣體層,且上 述複數條第1字元線與上述第1半導體層之交叉部分分別作為記憶胞發揮功能;第1位元線,其與上述第1半導體層電性連接;第1電晶體,其與上述第1位元線電性連接;第1接合金屬,其經由上述第1電晶體與上述第1位元線電性連接;及泵電路,其能夠經由上述第1電晶體對上述位元線施加高電壓。
  9. 如請求項8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上述記憶體晶片進而包含:複數個第2電晶體,其等分別連接於上述複數條第1字元線;信號線,其經由上述複數個第2電晶體與上述複數條第1字元線連接;第3電晶體,其連接於上述信號線;及第4電晶體,其連接於上述第1電晶體與上述第3電晶體之間。
  10.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進而具備貼合於上述記憶體晶片之電路晶片,上述電路晶片包含:基板;上述第4接合金屬,其與上述記憶體晶片內之上述第1接合金屬對向地設置;及控制電路,其設置於上述基板上,經由上述第1接合金屬及上述第4接合金屬與上述第1電晶體電性連接。
  11. 如請求項10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上述控制電路所包含之電晶體包含比上述第1電晶體低耐壓之電晶體。
  12.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上述第1電晶體之通道在上述第1方向上延伸。
  13.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半導體記憶裝置,其中上述第1接合金屬含銅。
TW108143546A 2019-06-14 2019-11-29 半導體記憶裝置 TWI7314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11045 2019-06-14
JP2019111045A JP7414411B2 (ja) 2019-06-14 2019-06-14 半導体記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6311A TW202046311A (zh) 2020-12-16
TWI731490B true TWI731490B (zh) 2021-06-21

Family

ID=73734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3546A TWI731490B (zh) 2019-06-14 2019-11-29 半導體記憶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1538791B2 (zh)
JP (1) JP7414411B2 (zh)
CN (1) CN112086463B (zh)
TW (1) TWI7314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11328B2 (en) * 2017-10-16 2021-12-28 SK Hynix Inc.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of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US11282819B2 (en) * 2019-09-26 2022-03-22 SK Hynix Inc.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chip-to-chip bonding structure
JP2021140837A (ja) * 2020-03-02 2021-09-16 キオクシア株式会社 半導体記憶装置
US11610999B2 (en) * 2020-06-10 2023-03-21 Globalfoundries Dresden Module On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 Co. Kg Floating-gate devices in high voltage applications
KR20220057044A (ko) * 2020-10-29 2022-05-09 에스케이하이닉스 주식회사 반도체 장치
JP2022118667A (ja) * 2021-02-02 2022-08-15 キオクシア株式会社 半導体記憶装置
WO2022168197A1 (ja) * 2021-02-03 2022-08-11 キオクシア株式会社 半導体記憶装置
JP2022144754A (ja) * 2021-03-19 2022-10-03 キオクシア株式会社 半導体記憶装置
JP2023045151A (ja) * 2021-09-21 2023-04-03 キオクシア株式会社 半導体記憶装置
CN116391454A (zh) * 2021-10-31 2023-07-04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交错布局中的垂直晶体管的存储器器件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03404B2 (en) * 2002-05-17 2005-06-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16043990A1 (en) * 2014-09-19 2016-03-24 Sandisk Technologies Inc. Three dimensional memory device having well contact pilla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reof
US9691782B1 (en) * 2016-04-29 2017-06-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TWI645542B (zh) * 2016-07-25 2018-12-21 東芝記憶體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記憶裝置
US20190081069A1 (en) * 2017-08-21 2019-03-14 Yangtze Memory Technologies Co., Ltd.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8906B (zh) * 2006-03-15 2012-03-21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三维存储器的层间连线结构及其制法
JP2012244180A (ja) * 2011-05-24 2012-12-10 Macronix Internatl Co Ltd 多層接続構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4049143A (ja) 2012-08-29 2014-03-17 Toshiba Corp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
CN103633096B (zh) * 2012-08-24 2015-12-16 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改善位线电容的半导体结构
JP2014053061A (ja) * 2012-09-07 2014-03-20 Toshiba Corp 半導体記憶装置及びそのコントローラ
CN103972151B (zh) * 2013-01-31 2016-06-29 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叠层结构的导电层的中间连接件的形成方法
US9252148B2 (en) 2014-01-22 2016-02-02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with vertical strings of memory cells and support circuitry
CN105206610B (zh) * 2014-06-10 2017-11-24 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电路及其操作方法与制造方法
JP6203152B2 (ja) * 2014-09-12 2017-09-27 東芝メモリ株式会社 半導体記憶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571208B2 (ja) * 2016-01-13 2019-09-04 東芝メモリ株式会社 半導体記憶装置
JP2018026518A (ja) 2016-08-12 2018-02-15 東芝メモリ株式会社 半導体記憶装置
JP2018117102A (ja) 2017-01-20 2018-07-26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JP2018148071A (ja) 2017-03-07 2018-09-20 東芝メモリ株式会社 記憶装置
US10354987B1 (en) * 2018-03-22 2019-07-16 Sandisk Technologies Llc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device containing bonded chip assembly with through-substrate via structures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KR102480631B1 (ko) * 2018-10-01 2022-12-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도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481648B1 (ko) * 2018-10-01 2022-12-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도체 장치
US10665581B1 (en) * 2019-01-23 2020-05-26 Sandisk Technologies Llc Three-dimensional semiconductor chip containing memory die bonded to both sides of a support die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US11114406B2 (en) * 2019-01-31 2021-09-07 Sandisk Technologies Llc Warpage-compensated bonded structure including a support chip and a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chip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03404B2 (en) * 2002-05-17 2005-06-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16043990A1 (en) * 2014-09-19 2016-03-24 Sandisk Technologies Inc. Three dimensional memory device having well contact pilla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reof
US9691782B1 (en) * 2016-04-29 2017-06-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TWI645542B (zh) * 2016-07-25 2018-12-21 東芝記憶體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記憶裝置
US20190081069A1 (en) * 2017-08-21 2019-03-14 Yangtze Memory Technologies Co., Ltd.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538791B2 (en) 2022-12-27
US11929352B2 (en) 2024-03-12
TW202133159A (zh) 2021-09-01
CN112086463B (zh) 2024-02-23
JP2020205302A (ja) 2020-12-24
US20230074030A1 (en) 2023-03-09
TW202046311A (zh) 2020-12-16
US20200395341A1 (en) 2020-12-17
JP7414411B2 (ja) 2024-01-16
CN112086463A (zh) 2020-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31490B (zh) 半導體記憶裝置
TWI733300B (zh) 半導體記憶裝置
US11705443B2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TWI738467B (zh) 半導體記憶裝置
US20230005957A1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JP2019212350A (ja) 半導体メモリ
TWI760734B (zh) 半導體裝置及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TWI841842B (zh) 半導體記憶裝置
TWI806090B (zh) 半導體記憶裝置
WO2022130554A1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
CN117641942A (zh) 存储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