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2971B - 行動支付返利之裝置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行動支付返利之裝置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2971B
TWI712971B TW107146403A TW107146403A TWI712971B TW I712971 B TWI712971 B TW I712971B TW 107146403 A TW107146403 A TW 107146403A TW 107146403 A TW107146403 A TW 107146403A TW I712971 B TWI712971 B TW I71297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bate
bonus
unit
user
modu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64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25030A (zh
Inventor
束泰希
Original Assignee
束泰希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束泰希 filed Critical 束泰希
Priority to TW1071464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12971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250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50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29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2971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為有關一種行動支付返利之裝置及其方法,當使用者透過本發明產生任意形式之交易行為時,將透過全額返利模組及共享返利模組,分別產生與交易金額相同數值的待返紅利及預定比例的共享獎金,並透過降冪返利單元,以每日遞減方式回饋給使用者可抵用消費的累積紅利及可轉入金融帳戶的實返獎金,而共享獎金的部分更可透過推廣模組及推廣返利單元,邀請親友一起消費累積或爭取回饋獎金,讓使用者的每一筆交易,都在為自己累積消費實力,並由系統平台定期均分獎金,拉近貧富差距,也藉此誘因幫助商家創造更多營收,進而營造公司、商家、消費者三贏之局面。

Description

行動支付返利之裝置及其方法
本發明為提供一種行動支付返利之裝置及其方法,尤指一種可建立消費即儲蓄之高度誘因、提供全民共享之均富方法、及營造公司、商家、消費者之三贏局面的行動支付返利之裝置及其方法。
按,行動支付是指使用行動電子裝置進行付款的服務。在不需使用現金、支票或***的情況下,消費者可使用行動電子裝置支付各項服務、數位商品及實體商品的費用。雖然使用非實體貨幣系統的概念已存在許久,但支援此系統的科技直到近期才開始普及,且行動支付的形式包括有QR碼支付、NFC支付、行動網路支付等,而其付費方式多可由金融帳戶、***、預付帳戶、儲值卡片、電信帳單等途徑收取。
也因為行動支付的逐漸普及,各類的紅利機制、獎金回饋等促銷推廣手法五花八門,然而各行動支付業者皆以營利首要目標,利用各種折扣不斷的誘使消費者掏錢,如此將造成貧富差距越來越明顯。雖然藉由消費行為促進金錢流動,乃經濟成長的不變法則,但若消費者之消費實力未能提升,此種金錢流動並無法有太多助益。
舉例而言,大多會員制的公司,必須要消費者不斷的購買該公司所屬之商品或服務、或儲值、預付一定金額後,才能享受其福利,有些回饋福利更是需經過階級制度一層一層的剝削後,才能讓一般消費者撿到皮毛,然後透過宣導金字塔頂端的福利來騙取消費者繼續消費。另外,部分行動支付的軟體,雖透過與商家的合作而提供便利的付費方式,但因商家需支付一定比例的費用才能合作,故常導致商品服務的品質降低或費用轉嫁至消費者,而降低消費者購買意願。
是以,要如何解決上述習用之問題與缺失,藉由提升消費實力,創造行動支付公司、合作商家、及消費者三贏的局面,進而逐漸拉近貧富差距,即為本 發明之創作人與從事此行業之相關廠商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者。
故,本發明之創作人有鑑於上述缺失,乃蒐集相關資料,經由多方評估及考量,並以從事於此行業累積之多年經驗,經由不斷試作及修改,始設計出此種可建立消費即儲蓄之高度誘因、提供全民共享之均富方法、及營造公司、商家、消費者之三贏局面的行動支付返利之裝置及其方法的發明專利者。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不改變使用者消費習慣,僅誘使使用者透過交易輸入單元輸入交易金額,即可為使用者創造100%的紅利回饋及預定比例的獎金回饋,且藉由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回饋,養成使用者消費即儲蓄之觀念,進而提升使用者消費力。
本發明之另一主要目的在於:鼓勵使用者推廣消費即儲蓄之觀念與作法、及倡導全民共享之均富方法,藉此滿足消費者的福利、創造商家的獲利、成就公司的美意。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之主要結構包括:一系統平台、一資訊連結該系統平台之商家記錄單元、一資訊連結該商家記錄單元之交易輸入單元、一界定於該系統平台內且資訊連結該交易輸入單元之提撥金提取單元、一資訊連結該提撥金提取單元之全額返利模組、一資訊連結該提撥金提取單元之共享返利模組、一資訊連結該交易輸入單元之推廣模組、一界定於該推廣模組內且資訊連結該交易輸入單元之推廣返利單元、一資訊連結該全額返利模組、該共享返利模組及該推廣模組之暫存單元、一資訊連結該暫存單元之降冪返利單元、及一資訊連結該降冪返利單元之儲存單元。
俾當消費者利用本發明進行行動支付時,乃先由系統平台讀取儲存於商家記錄單元之第一合作商家的名單,再利用交易輸入單元記錄第一使用者(即消費者本身)於第一合作商家產生之交易金額,此時,全額返利模組係產生一與交易金額相同數值之待返紅利,以利用降冪返利單元於每一間隔時間後,自該待返紅利中取出一預定返利比例之實返紅利,最後由儲存單元儲存及累計該實返紅利而產生一累積紅利,該累積紅利即可作為消費折抵之用。且於交易金額產生的同時,共享返利模組也會以一預定共享比例產生一共享獎金,並於預定共享時間後根據第一使用者的數量均分成至少一筆待返獎金,而待返獎金同樣利用降冪返利單元於每一間隔時間後,自待返獎金中取出一預定返利比例之實返獎 金,且該實返獎金係供轉存至第一使用者之金融帳戶。藉此,讓消費者的每一筆消費都在為自己累積消費實力,且紅利與獎金的回饋皆以遞減方式進行,以呼應循序漸進的儲蓄習慣,並由系統平台主動均分共享獎金,以逐漸實現均富思想,也藉此誘因替商家創造更多營收,進而營造公司、商家、消費者三贏之局面。
藉由上述技術,可針對習用行動支付所存在之仍以營利為主要目的、需消費者先付費後享利、消費者利益微薄使貧差距更大等問題點加以突破,達到上述優點之實用進步性。
1、1a、1b、1c、1d、1e‧‧‧系統平台
11、11a、11d‧‧‧商家記錄單元
12、12a、12b‧‧‧交易輸入單元
13a‧‧‧提撥金提取單元
2、2a‧‧‧全額返利模組
21a‧‧‧銷售評估單元
3、3a‧‧‧共享返利模組
4、4a、4b‧‧‧推廣模組
41‧‧‧推廣返利單元
42b‧‧‧推廣統計單元
51、51a、51b‧‧‧暫存單元
52、52a、52c、52d‧‧‧儲存單元
6、6a、6b‧‧‧降冪返利單元
7c‧‧‧獎金借貸模組
71c‧‧‧手續費回饋單元
8d‧‧‧抵用券分享模組
80d‧‧‧電子抵用券
81d‧‧‧轉讓銷售單元
82d‧‧‧轉讓回饋單元
9e‧‧‧直播排程模組
91e‧‧‧直播搜尋單元
第一圖 係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平面圖。
第二圖 係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結構方塊圖。
第三圖 係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方塊流程圖。
第四圖 係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紅利方塊流程圖。
第五圖 係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共享方塊流程圖。
第六圖 係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回饋方塊流程圖。
第七圖 係為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店家方塊流程圖。
第八圖 係為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之返利方塊流程圖。
第九圖 係為本發明第三較佳實施例之推廣方塊流程圖。
第十圖 係為本發明第三較佳實施例之會員級距示意圖。
第十一圖 係為本發明第四較佳實施例之轉點實施示意圖。
第十二圖 係為本發明第四較佳實施例之轉點動作方塊流程圖。
第十三圖 係為本發明第五較佳實施例之抵用券實施示意圖。
第十四圖 係為本發明第五較佳實施例之抵用券動作方塊流程圖。
第十五圖 係為本發明第六較佳實施例之直播排程動作方塊流程圖。
為達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發明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構造,茲繪圖就本發明較佳實施例詳加說明其特徵與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
請參閱第一圖至第三圖所示,係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平面圖至方塊流程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發明係包括:一系統平台1; 一資訊連結該系統平台1之商家記錄單元11,係供儲存至少一第一合作商家之名單;一資訊連結該商家記錄單元11之交易輸入單元12,係供輸入至少一第一使用者於該第一合作商家產生之交易金額;一資訊連結該交易輸入單元12之全額返利模組2,係供產生一與該交易金額相同數值之待返紅利;一資訊連結該交易輸入單元12之共享返利模組3,係根據該交易金額之預定共享比例產生一共享獎金,並於一預定共享時間後根據該第一使用者數量均分成至少一待返獎金;一資訊連結該交易輸入單元12之推廣模組4,係供該第一使用者推廣該行動支付返利之裝置予至少一第二使用者;一界定於該推廣模組4內且資訊連結該交易輸入單元12之推廣返利單元41,係根據該第二使用者之交易金額,產生一預定推廣比例之回饋獎金,並轉為等值之待返獎金;一資訊連結該全額返利模組2、該共享返利模組3及該推廣模組4之暫存單元51,係供儲存該待返紅利及該待返獎金;一資訊連結該暫存單元51之降冪返利單元6,係於每一間隔時間後,自該待返紅利中取出一預定返利比例之實返紅利,並自該待返獎金中取出一預定返利比例之實返獎金;及一資訊連結該降冪返利單元6之儲存單元52,係供儲存累計該實返紅利而產生一累積紅利、及供儲存累計該實返獎金而產生一累積獎金,其中該累積紅利係供消費折抵,且該累積獎金係供轉存至該第一使用者之金融帳戶。
而本發明的行動支付返利之方法,主要步驟包括:(A)商家判讀:由一系統平台1讀取至少一儲存於一商家記錄單元11之第一合作商家的名單,若第一使用者進行一般消費,則進步入步驟(B),若該第一使用者進行該行動支付返利之方法的推廣,則進入步驟(E);(B)消費輸入:利用一交易輸入單元12記錄該第一使用者於該第一合作商家產生之交易金額,並同時進入步驟(C)及步驟(D);(C)全額返利:利用一全額返利模組2產生一與該交易金額相同數值之待返紅利,進入步驟(G); (D)共享返利:利用一共享返利模組3根據該交易金額的預定共享比例,產生至少一共享獎金,並於一預定共享時間後根據該第一使用者數量均分成至少一待返獎金,進入步驟(G);(E)交易推廣:該第一使用者透過一推廣模組4,推廣該行動支付返利之方法予至少一第二使用者;(F)推廣返利:利用一推廣返利單元41根據該第二使用者之交易金額,產生一預定推廣比例之回饋獎金,並轉為等值之待返獎金;(G)返利暫存:由一暫存單元51儲存及累積該待返紅利及該待返獎金;(H)降冪返利:利用一降冪返利單元6於每一間隔時間後,自該待返紅利中取出一預定返利比例之實返紅利,及自待返獎金中取出一預定返利比例之實返獎金;(I)返利累積I:由一儲存單元52儲存及累計該實返紅利及該實返獎金,而分別產生一累積紅利及一累積獎金,其中該累積紅利係供消費折抵,而該累積獎金係供轉存至該第一使用者之金融帳戶;(J)返利累積II:若該第一使用者繼續進行一般銷售則回到步驟(B),若否且該累積紅利或該累積獎金已歸零則進入步驟(X),若否且該累積紅利及該累積獎金未歸零則回到步驟(H);及(X)步驟結束。
藉由上述之說明,已可了解本技術之結構,而依據這個結構之對應配合,更具有可建立消費即儲蓄之高度誘因、提供全民共享之均富方法、及營造公司、商家、消費者之三贏局面等優勢,而詳細之解說將於下述說明。
請同時配合參閱第一圖至第六圖所示,係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平面圖至回饋方塊流程圖,藉由上述構件組構時,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發明係以安裝於行動電子裝置中的行動應用程式(APP)作為舉例,以消費者之立場而言,當消費者申請為會員後,即可直接使用本發明,而無須先行繳費、儲值、或購買本發明所屬公司之產品,消費者可依原有之消費習慣,於商家記錄單元11中已儲存之第一合作商家消費,僅需改以本發明之交易輸入單元12輸入第一使用者(即消費者本身)於該第一合作商家產生之交易金額(如步驟A、B)。其中,該交易金額之付款方式可為現金支付、***支付、QR碼支付、NFC支付或行動網路支付,而該交易輸入單元12之輸入方式於本實施例則以QR碼掃描作為 舉例。
請同參第四圖所示,當系統平台1認可該交易金額係於指定第一合作商家所產生時,全額返利模組2即產生一與該交易金額相同數值之待返紅利(如步驟C),例如,交易金額為10000元,則待返紅利同樣為10000點。但該待返紅利係暫存於暫存單元51中(如步驟G),而利用降冪返利單元6,於每一間隔時間後,自該待返紅利中取出一預定返利比例之實返紅利,而所稱之降冪返利係表示每次取出實返紅利後,將於待返紅利中扣除實返紅利之點數,並於下一個間隔時間後,以新的待返紅利計算(如步驟H)。換言之,只要持續利用本發明消費,即可持續累積待返紅利。例如,系統平台1產生待返紅利後的24小時(即間隔時間),以5/10000的比例(即預定返利比例)取出實返紅利,故第一使用者可於一天後獲得實返紅利5點,而第二天後獲得實返紅利(10000-5)*5/10000=4.9975點。且每一個間隔時間所產生之實返紅利乃儲存累計於儲存單元52,並產生一累積紅利顯示於系統平台1上,且該累積紅利為可供消費折抵之用(如步驟I)。惟,若第一使用者長時間未增添其它交易金額,每次實返紅利之點數仍有遞減甚至歸零的可能。
此外,請同參第五圖所示,在系統平台1認可該交易金額係於指定第一合作商家所產生的同時(如步驟B),共享返利模組3係根據交易金額的預定共享比例,產生共享獎金,並於一預定共享時間後根據第一使用者的數量,均分成至少一待返獎金(如步驟D),舉例而言,交易金額為10000元,則以2%的比例(即預定共享比例)計算產生200元的共享獎金,若共有三名消費者,且分別產生了200元、300元、700元的共享獎金,則於半年後(即預定共享時間)系統平台1將分別發放其平均值的400元待返獎金予三名消費者。但該待返獎金係暫存於暫存單元51中(如步驟G),而利用降冪返利單元6,於每一間隔時間後,自該待返獎金中取出一預定返利比例之實返獎金,而所稱之降冪返利係表示每次取出實返獎金後,將於待返獎金中扣除實返獎金之點數,並於下一個間隔時間後,以新的待返獎金計算(如步驟H)。而每一個間隔時間所產生之實返獎金乃儲存累計於儲存單元52,並產生一累積獎金顯示於系統平台1上,且該累積獎金為可供轉存至第一使用者之金融帳戶(如步驟I)。惟,若第一使用者長時間未增添其它交易金額,每次實返獎金之點數仍有遞減甚至歸零的可能。例如,系統平台1產生一筆600元的累積獎金後之24小時,將以5/10000的比例取出實返獎金,即第一 使用者可於一天後獲得第一實返獎金0.3元,而第二天後獲得實返獎金(600-0.3)*5/10000=0.29985元。據此,讓消費者的每一筆消費都在為自己累積消費實力,且紅利與獎金的回饋皆以遞減方式進行,以呼應循序漸進的儲蓄習慣。
另外,即使消費者申請成為會員後,若未進行消費動作,仍可藉由推廣行動支付返利之裝置及方法(如步驟A),而獲得回饋獎金。請同參第六圖所示,第一使用者可透過推廣模組4,將行動支付返利之裝置及方法介紹給至少一第二使用者(如步驟E),並於第二使用者產生消費行為時,利用推廣返利單元41根據第二使用者的交易金額,產生一預定推廣比例之回饋獎金,並轉為等值的待返獎金(如步驟F),而同樣儲存於累積於暫存單元51中(如步驟G)。舉例而言,當第一使用者推薦了一名第二使用者,且第二使用者產生了100元的交易金額,便會依1~6%的比例(即預定推廣比例)產生1~6元的回饋獎金,並轉為1~6元的待返獎金。當然該待返獎金同樣需經由降冪返利單元6慢慢轉換為實返獎金,最後以累積獎金之形式儲存於儲存單元52中(如步驟H、I)。藉此,即使消費者本身(即第一使用者)消費力不強,仍可藉由其他被推薦的第二使用者,來協助第一使用者增加累積獎金,而提升其消費實力。
再請同參第七圖及第八圖所示,係為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店家方塊流程圖及返利方塊流程圖,本實施例係就店家的立場而言,當第一合作商家加入會員後,由於前述實施例中眾多有利於消費者的誘因,故消費者在消費時一般會優先選擇有加入會員之第一合作商家,如此,即可有效增加來客數,進而刺激消費。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為大同小異,但更包含:一界定於該系統平台1a內且資訊連結該交易輸入單元12a之提撥金提取單元13a,係根據該交易金額向該第一合作商家抽取一預定提撥比例之平台費,並於該全額返利模組2a內界定有一銷售評估單元21a,係於至少一銷售週期內根據該交易金額之總和的預定成長比例,調整該預定返利比例。當消費者(如第一使用者)於第一合作商家進行交易時,同樣會經由交易輸入單元12a產生一交易金額,此時,系統平台1a乃透過提撥金提取單元13a根據該交易金額向該第一合作商家抽取一預定提撥比例之平台費,其中,該提撥金提取單元13a1係由第一合作商家的營業額中抽成(本實施例係以15%的預定提撥比例作為舉例),以作為系統平台1a發放實返紅利及實返獎金的資金來源,故系統平台1a所屬公司本身無需販售任何商品服務,僅作為第一合作商家與消費 者間之媒介,而第一合作商家的營業額係由消費者每一筆的交易金額所累積,並可透過全額返利模組2a、降冪返利單元6a、暫存單元51a及儲存單元52a,依前述相同之返利邏輯,獲得系統平台1a發放的實返獎金。舉例而言,若有10個消費者於第一合作商家中分別購買了單價1000元之商品,則總交易金額為10*1000=10000元,系統平台1a可利用提撥金提取單元13a以15%之預定提撥比例提取1500元之平台費,但第一合作商家也會透過全額返利模組2a產生與該平台費相同數值的待返獎金,並暫存於暫存單元51a中,再利用降冪返利單元6a以每天(間隔時間)4/10000至6/10000(預定返利比例)之比例產生0.6~0.9元的實返獎金。此外,全額返利模組2a同時會利用銷售評估單元21a依銷售週期評估第一合作商家的營業額,若正成長幅度或負成長幅度達標,便會相應調整預定返利比例,例如,10/1~10/10之營業額為10萬元,10/11~10/21之營業額為12萬,故在10天的銷售週期中營業額符合預定成長比例的兩成,而會將預定返利比例從持平的5/10000調整至正成長的6/10000,因此,當第一合作商家的營業額提高,公司的獲利也會增加,反之,若營業額降低實返獎金也會減少,搭配降冪返利單元6a的遞減返利方式,亦可降低公司虧損的風險。
至於共享返利模組3a則同時根據平台費的5%(預定共享比例)產生一共享獎金,並於半年後(預定共享時間)根據第一合作商家的數量均分成至少一待返獎金,此共享邏輯與消費者相同,故亦可成就店家之間的均富。當然,若第一合作商家有利用推廣模組4a推薦第二合作商家,同樣可將消費者於第二合作商家產生的交易金額,以一預定推廣比例(如0.5~3%),提供一可轉為待返獎金的回饋獎金,此回饋邏輯亦與消費者相同。而就實際層面而言,被推薦的第二合作商家或第二使用者皆為系統平台1a所屬公司之會員,故第一合作商家可推薦第二合作商家及第二使用者,同理,第一使用者亦可推薦第二使用者及第二合作商家,惟預定推廣比例之大小仍需依推薦者的會員級距而定。例如:當會員級距為VIP的第一使用者推薦了第二使用者(消費者)及第二合作商家(店家),且第二使用者與第二合作商家各自產生了100元的交易金額,此時第一使用者即可獲得來自第二使用者6%的回饋獎金、及來自第二合作商家3%的回饋獎金。
而本行動支付返利之方法於店家的立場而言,其主要步驟包含有:(A)商家判讀:由一系統平台1a讀取至少一儲存於一商家記錄單元11a之第一合作商家的名單,若該第一合作商家進行一般銷售,則進步入步 驟(B),若該第一合作商家進行該行動支付返利之方法的推廣,則進入步驟(F);(B)消費輸入:利用一交易輸入單元12a記錄該第一使用者於該第一合作商家產生之交易金額;(C)提撥平台費:由一提撥金提取單元13a根據該交易金額向該第一合作商家抽取一預定提撥比例之平台費,並同時進入步驟(D)及步驟(E);(D)全額返利:利用一全額返利模組2a產生一與該平台費相同數值之待返獎金,進入步驟(H);(E)共享返利:利用一共享返利模組3a根據該平台費的預定共享比例,產生至少一共享獎金,並於一預定共享時間後根據該第一合作商家數量均分成至少一待返獎金,進入步驟(H);(F)交易推廣:該第一合作商家透過一推廣模組4a,推廣該行動支付返利之方法予至少一第二合作商家;(G)推廣返利:利用一推廣返利單元41a根據該第二合作商家之交易金額,產生一預定推廣比例之回饋獎金,並轉為等值之待返獎金;(H)返利暫存:由一暫存單元51a儲存及累積該待返獎金;(H1)銷售評估:利用一銷售評估單元21a於至少一銷售週期內根據該交易金額之總和的預定成長比例,調整下述預定返利比例;(I)降冪返利:利用一降冪返利單元6a於每一間隔時間後,自該待返獎金中取出一預定返利比例之實返獎金;(J)返利累積I由一儲存單元52a儲存及累計該實返獎金,而產生一累積獎金,且該累積獎金係供轉存至該第一合作商家之金融帳戶;(K)返利累積II:若該第一合作商家繼續進行一般銷售則回到步驟(B),若否且該待返獎金已歸零則進入步驟(X),若否且該待返獎金未歸零則回到步驟(I);(X)步驟結束。
請同參第九圖及第十圖所示,係為本發明第三較佳實施例之推廣方塊流程圖及會員級距示意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為大同小異,僅提供消費者獲得待返獎金之另一途徑,而更包含一界定於該推廣模組4b內且資訊連結該交易輸入單元12b之推廣統計單元42b,係供統計該第二 使用者之總人數及消費額,且於該總人數及消費額達到預定標準時,產生一推廣獎金,並轉為等值之待返獎金而儲存累計至該暫存單元51b。舉例而言,當第一使用者推廣人數達到15人,且這15個人的交易金額都達到50000元(即總消費額達75萬以上),系統平台1b即發放10000元的推廣獎金給第一使用者,以此類推。而該推廣獎金同樣會儲存累計至待返獎金中(如步驟E1),並利用降冪返利單元6b之規則返金(規則如前述)。其中,該預定推廣比例之大小係根據會員級距有所不同,而會員級距會隨著消費者推廣次數的增加,提升會員級距(但同一會員不得被推薦兩次),請同參第十圖所示。再者,不同會員級距的消費者並無法彼此分享,故在同一會員級距的消費者,即使消費能力落差很大,其被分享的共享獎金金額皆相同,藉此慢慢拉近貧富差距,而實現全民共享之均富方法。
請同時配合參閱第十一圖及第十二圖所示,係為本發明第四較佳實施例之轉點實施示意圖及轉點動作方塊流程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為大同小異,但包含:一資訊連結該系統平台1c及該儲存單元52c之獎金借貸模組7c,係供第一使用者借貸該累積獎金予第二使用者、及一界定於該獎金借貸模組7c內之手續費回饋單元71c,係向該第二使用者收取一手續費,且由該系統平台1c及該儲存單元52c共享該手續費。具體而言,當第一使用者的儲存單元52c中有足夠或多餘的累積獎金,且第二使用者有資金需求時,第二使用者即可透過系統平台1c徵求願意資金援助者,又當第一使用者及第二使用者完成配對時,第一使用者即將雙方共識金額的累積獎金透過獎金借貸模組7c轉讓給第二使用者,並於第二使用者獲得該筆累積獎金時,由第二使用者設定於該系統平台1c的綁定金融機構,支付第一使用者該筆累積獎金,同時手續費回饋單元71c會向第二使用者索取手續費,而該手續費係由第一使用者的儲存單元52c及系統平台1c所共享。如此一來,第二使用者所獲得的累積獎金可轉存至其個人金融帳戶,而提取現金直接使用,但所負擔利息僅為一般金融機構(如***公司)的設定利息,遠低於信貸借款、現金卡借款等現金借貸方式之利息,且第一使用者可透過金融機構確實取回借出的累積獎金,而不存在任何風險,並可同時獲得部分手續費的獎勵酬勞。藉上述獎金借貸模組7c,使每一位使用者皆可成為個人銀行,除了使系統平台1c、第一使用者、第二使用者三方受益外,也解決偏遠地區自動櫃員機 (Automated Teller Machine,ATM)設置不足的問題。另外,此借貸方式亦適用於第一合作商家與第二合作商家間的關係。
請同時配合參閱第十三圖及第十四圖所示,係為本發明第五較佳實施例之抵用券實施示意圖及抵用券動作方塊流程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為大同小異,僅更包含一資訊連結該商家記錄單元11d之抵用券分享模組8d,係供該第一合作商家產生至少一電子抵用券80d,並發放予該第一使用者、及供該第一使用者登入至少一電子抵用券80d於該系統平台1d,並於該抵用券分享模組8d內界定有一轉讓銷售單元81d,係供第二使用者依該電子抵用券80d之面額的預定轉讓比例作為轉讓金,購買該電子抵用券80d,及於該抵用券分享模組8d內界定有一轉讓回饋單元82d,係供該系統平台1d及該儲存單元52d共享該轉讓金。本發明可利用抵用券分享模組8d取代第一合作商家所發放的紙本抵用券,以減少第一合作商家印製紙本抵用券的成本,且當第一合作商家利用抵用券分享模組8d發放電子抵用券80d給第一使用者時,第一使用者除了可自己使用外,更可於無使用需求時,將該電子抵用券80d登入至系統平台1d。當第二使用者有使用需求時,即可登入系統平台1d搜尋,以透過商家記錄單元11d查詢該第一合作商家有無其他消費者登入電子抵用券80d,接著,第二使用者得利用轉讓銷售單元81d以該電子抵用券80d之面額的預定轉讓比例作為轉讓金,購買該電子抵用券80d,並由轉讓回饋單元82d,令該轉讓金由系統平台1d及該儲存單元52d共享。舉例而言,電子抵用券80d面額為1000元,第二使用者則以5%的比例(即50元)購買該電子抵用券80d,而該50元則由系統平台1d及該儲存單元52d平分。如此一來,不但可大幅提升電子抵用券80d的使用率、促進合作商家的消費,同時可讓第一使用者及系統平台1d賺取仲介費。
請同時配合參閱第十五圖所示,係為本發明第六較佳實施例之直播排程動作方塊流程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為大同小異,僅於該系統平台1e內界定有一直播排程模組9e,係供該第一合作商家登入預約直播內容,且該直播排程模組9e內界定有一直播搜尋單元91e。藉此,第一合作商家可利用系統平台1e的人力資源,免於經營直播所需的人氣、或免於支付直播平台所需的廣告費,而直接透過直播排程模組9e預告即將直播的 內容,讓消費者可透過直播搜尋單元91e查到直播內容,且藉由直播搜尋單元91e觀看該直播內容的消費者,有更高的機率是對該第一合作商家的商品或服務有較高興趣者,而提高成交機率。
惟,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非因此即侷限本發明之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之簡易修飾及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含於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內,合予陳明。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行動支付返利之裝置及其方法於使用時,為確實能達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發明誠為一實用性優異之發明,為符合發明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盼 審委早日賜准本發明,以保障創作人之辛苦創作,倘若 鈞局審委有任何稽疑,請不吝來函指示,創作人定當竭力配合,實感德便。

Claims (20)

  1. 一種行動支付返利之裝置,該行動支付返利之裝置主要包括:一系統平台;一資訊連結該系統平台之商家記錄單元,係供儲存至少一第一合作商家之名單;一資訊連結該商家記錄單元之交易輸入單元,係供輸入至少一第一使用者於該第一合作商家產生之交易金額;一界定於該系統平台內且資訊連結該交易輸入單元之提撥金提取單元,係根據該交易金額向該第一合作商家抽取一預定提撥比例之平台費;一資訊連結該提撥金提取單元之全額返利模組,係供產生一與該平台費相同數值之待返獎金;一資訊連結該提撥金提取單元之共享返利模組,係根據該平台費之預定共享比例產生一共享獎金,並於一預定共享時間後根據該第一合作商家數量均分成至少一待返獎金;一資訊連結該交易輸入單元之推廣模組,係供該第一合作商家推廣該行動支付返利之裝置予至少一第二合作商家;一界定於該推廣模組內且資訊連結該交易輸入單元之推廣返利單元,係根據該第二合作商家之交易金額,產生一預定推廣比例之回饋獎金,並轉為等值之待返獎金;一資訊連結該全額返利模組、該共享返利模組及該推廣模組之暫存單元,係供儲存該待返獎金;一資訊連結該暫存單元之降冪返利單元,係於每一間隔時間後,自該待返獎金中取出一預定返利比例之實返獎金;及一資訊連結該降冪返利單元之儲存單元,係供儲存及累計該實返獎金而產生一累積獎金,且該累積獎金係供轉存至該第一合作商家之金融帳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行動支付返利之裝置,其中該全額返利模組內界定有一銷售評估單元,係於至少一銷售週期內根據該交易金額之總和的預定成長比例,調整該預定返利比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行動支付返利之裝置,其中更包含:一資訊連結該系統平台及該儲存單元之獎金借貸模組,係供該第一合作商家借貸該累積獎金予該第二合作商家;及一界定於該獎金借貸模組內之手續費回饋單元,係向該第二合作商家收取一手續費,且由該系統平台及該儲存單元共享該手續費。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行動支付返利之裝置,其中更包含一資訊連結該商家記錄單元之抵用券分享模組,係供該第一合作商家產生至少一電子抵用券,並發放予該第一使用者。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行動支付返利之裝置,其中該系統平台內界定有一直播排程模組,係供該第一合作商家登入預約直播內容,且該直播排程模組內界定有一直播搜尋單元,係供該第一使用者搜尋該預約直播內容。
  6. 一種行動支付返利之方法,該行動支付返利之方法,主要步驟包括:(A)由一系統平台讀取至少一儲存於一商家記錄單元之第一合作商家的名單,若該第一合作商家進行一般銷售,則進步入步驟(B),若該第一合作商家進行該行動支付返利之方法的推廣,則進入步驟(F);(B)利用一交易輸入單元記錄該第一使用者於該第一合作商家產生之交易金額;(C)由一提撥金提取單元根據該交易金額向該第一合作商家抽取一預定提撥比例之平台費,並同時進入步驟(D)及步驟(E);(D)利用一全額返利模組產生一與該平台費相同數值之待返獎金,進入步驟(H);(E)利用一共享返利模組根據該平台費的預定共享比例,產生至少一共享獎金,並於一預定共享時間後根據該第一合作商家數量均分成至少一待返獎金,進入步驟(H);(F)該第一合作商家透過一推廣模組,推廣該行動支付返利之方法予至少一第二合作商家;(G)利用一推廣返利單元根據該第二合作商家之交易金額,產生一預定推廣比例之回饋獎金,並轉為等值之待返獎金;(H)由一暫存單元儲存及累積該待返獎金; (I)利用一降冪返利單元於每一間隔時間後,自該待返獎金中取出一預定返利比例之實返獎金;(J)由一儲存單元儲存及累計該實返獎金,而產生一累積獎金,且該累積獎金係供轉存至該第一合作商家之金融帳戶;(K)若該第一合作商家繼續進行一般銷售則回到步驟(B),若否且該待返獎金已歸零則進入步驟(X),若否且該待返獎金未歸零則回到步驟(I);(X)步驟結束。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行動支付返利之方法,其中更包含步驟(H1)利用一銷售評估單元於至少一銷售週期內根據該交易金額之總和的預定成長比例,調整該預定返利比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行動支付返利之方法,其中更包含:步驟(J1)利用一獎金借貸模組供該第一合作商家借貸該累積獎金予該第二合作商家;步驟(J2)利用一手續費回饋單元向該第二合作商家收取一手續費,且由該系統平台及該儲存單元共享該手續費。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行動支付返利之方法,其中更包含一資訊連結該商家記錄單元之抵用券分享模組,係供該第一合作商家產生至少一電子抵用券,並發放予該第一使用者。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行動支付返利之方法,其中該系統平台內界定有一直播排程模組,係供該第一合作商家登入預約直播內容,且該直播排程模組內界定有一直播搜尋單元,係供該第一使用者搜尋該預約直播內容。
  11. 一種行動支付返利之裝置,該行動支付返利之裝置主要包括:一系統平台;一資訊連結該系統平台之商家記錄單元,係供儲存至少一第一合作商家之名單;一資訊連結該商家記錄單元之交易輸入單元,係供輸入至少一第一使用者於該第一合作商家產生之交易金額;一資訊連結該交易輸入單元之全額返利模組,係供產生一與該交易金 額相同數值之待返紅利;一資訊連結該交易輸入單元之共享返利模組,係根據該交易金額之預定共享比例產生一共享獎金,並於一預定共享時間後根據該第一使用者數量均分成至少一待返獎金;一資訊連結該交易輸入單元之推廣模組,係供該第一使用者推廣該行動支付返利之裝置予至少一第二使用者;一界定於該推廣模組內且資訊連結該交易輸入單元之推廣返利單元,係根據該第二使用者之交易金額,產生一預定推廣比例之回饋獎金,並轉為等值之待返獎金;一資訊連結該全額返利模組、該共享返利模組及該推廣模組之暫存單元,係供儲存該待返紅利及該待返獎金;一資訊連結該暫存單元之降冪返利單元,係於每一間隔時間後,自該待返紅利中取出一預定返利比例之實返紅利,並自該待返獎金中取出一預定返利比例之實返獎金;及一資訊連結該降冪返利單元之儲存單元,係儲存累計該實返紅利而產生一累積紅利、及供儲存累計該實返獎金而產生一累積獎金,其中該累積紅利係供消費折抵,且該累積獎金係供轉存至該第一使用者之金融帳戶。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行動支付返利之裝置,其中更包含一界定於該推廣模組內且資訊連結該交易輸入單元之推廣統計單元,係供統計該第二使用者之總人數及消費額,且於該總人數及消費額達到預定標準時,產生一推廣獎金,並轉為等值之待返獎金而儲存累計至該暫存單元。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行動支付返利之裝置,其中更包含:一資訊連結該系統平台及該儲存單元之獎金借貸模組,係供該第一使用者借貸該累積獎金予該第二使用者;及一界定於該獎金借貸模組內之手續費回饋單元,係向該第二使用者收取一手續費,且由該系統平台及該儲存單元共享該手續費。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行動支付返利之裝置,其中更包含:一資訊連結該商家記錄單元之抵用券分享模組,係供第一使用者登入 至少一電子抵用券於該系統平台;一界定於該抵用券分享模組內之轉讓銷售單元,係供該第二使用者依該電子抵用券之面額的預定轉讓比例作為轉讓金,購買該電子抵用券;及一界定於該抵用券分享模組內之轉讓回饋單元,係供該系統平台及該儲存單元共享該轉讓金。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行動支付返利之裝置,其中該系統平台內界定有一直播排程模組,係供該第一合作商家登入預約直播內容,且該直播排程模組內界定有一直播搜尋單元,係供該第一使用者搜尋該預約直播內容。
  16. 一種行動支付返利之方法,該行動支付返利之方法,主要步驟包括:(A)由一系統平台讀取至少一儲存於一商家記錄單元之第一合作商家的名單,若第一使用者進行一般消費,則進步入步驟(B),若該第一使用者進行該行動支付返利之方法的推廣,則進入步驟(E);(B)利用一交易輸入單元記錄該第一使用者於該第一合作商家產生之交易金額,並同時進入步驟(C)及步驟(D);(C)利用一全額返利模組產生一與該交易金額相同數值之待返紅利,進入步驟(G);(D)利用一共享返利模組根據該交易金額的預定共享比例,產生至少一共享獎金,並於一預定共享時間後根據該第一使用者數量均分成至少一待返獎金,進入步驟(G);(E)該第一使用者透過一推廣模組,推廣該行動支付返利之方法予至少一第二使用者;(F)利用一推廣返利單元根據該第二使用者之交易金額,產生一預定推廣比例之回饋獎金,並轉為等值之待返獎金;(G)由一暫存單元儲存及累積該待返紅利及該待返獎金;(H)利用一降冪返利單元於每一間隔時間後,自該待返紅利中取出一預定返利比例之實返紅利,及自待返獎金中取出一預定返利比例之實返獎金;(I)由一儲存單元儲存及累計該實返紅利及該實返獎金,而分別產生一 累積紅利及一累積獎金,其中該累積紅利係供消費折抵,而該累積獎金係供轉存至該第一使用者之金融帳戶;(J)若該第一使用者繼續進行一般銷售則回到步驟(B),若否且該累積紅利或該累積獎金已歸零則進入步驟(X),若否且該累積紅利及該累積獎金未歸零則回到步驟(H);(X)步驟結束。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行動支付返利之方法,其中更包含步驟(E1)利用一推廣統計單元統計該第二使用者之總人數及消費額,且於該總人數及消費額達到預定標準時,產生一推廣獎金並轉為等值之待返獎金,進入步驟(G)。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行動支付返利之方法,其中更包含:步驟(I1)利用一獎金借貸模組供該第一使用者借貸該累積獎金予該第二使用者;步驟(I2)利用一手續費回饋單元向該第二使用者收取一手續費,且由該系統平台及該儲存單元共享該手續費。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行動支付返利之方法,其中更包含:一資訊連結該商家記錄單元之抵用券分享模組,係供第一使用者登入至少一電子抵用券於該系統平台;一界定於該抵用券分享模組內之轉讓銷售單元,係供第二使用者依該電子抵用券之面額的預定轉讓比例作為轉讓金,購買該電子抵用券;及一界定於該抵用券分享模組內之轉讓回饋單元,係供該系統平台及該儲存單元共享該轉讓金。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行動支付返利之方法,其中該系統平台內界定有一直播排程模組,係供該第一合作商家登入預約直播內容,且該直播排程模組內界定有一直播搜尋單元,係供該第一使用者搜尋該預約直播內容。
TW107146403A 2018-12-21 2018-12-21 行動支付返利之裝置及其方法 TWI7129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6403A TWI712971B (zh) 2018-12-21 2018-12-21 行動支付返利之裝置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6403A TWI712971B (zh) 2018-12-21 2018-12-21 行動支付返利之裝置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5030A TW202025030A (zh) 2020-07-01
TWI712971B true TWI712971B (zh) 2020-12-11

Family

ID=73004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6403A TWI712971B (zh) 2018-12-21 2018-12-21 行動支付返利之裝置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1297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28433U (en) * 2011-12-15 2012-05-01 Yu-Hsiang Chen Conversion apparatus between on-line game bonus-offering system and commercial transaction platform
TW201504971A (zh) * 2013-07-31 2015-02-01 Avatar Biotechnology Co Ltd 消費者公平合理的系統
TW201523475A (zh) * 2013-10-31 2015-06-16 Graciousfrog Company Ltd 電子化捐贈處理方法及系統
TWM544679U (zh) * 2017-03-22 2017-07-01 jin-xi Zhang 加盟式商務雲端服務系統
TWM577548U (zh) * 2018-12-21 2019-05-01 束泰希 Action payment rebate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28433U (en) * 2011-12-15 2012-05-01 Yu-Hsiang Chen Conversion apparatus between on-line game bonus-offering system and commercial transaction platform
TW201504971A (zh) * 2013-07-31 2015-02-01 Avatar Biotechnology Co Ltd 消費者公平合理的系統
TW201523475A (zh) * 2013-10-31 2015-06-16 Graciousfrog Company Ltd 電子化捐贈處理方法及系統
TWM544679U (zh) * 2017-03-22 2017-07-01 jin-xi Zhang 加盟式商務雲端服務系統
TWM577548U (zh) * 2018-12-21 2019-05-01 束泰希 Action payment rebate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5030A (zh) 2020-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s et al. Scaling mobile money
Brits et al. Payments are no free lunch
US8660893B2 (en) Multi-vendor multi-loyalty currency program
US815206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closed loop cards and codes
JP7358445B2 (ja) 端数資金振替蓄積システム
JP2011519093A (ja) 賞金プログラムへ資金提供するための資金提供源の早期採用及び保持のためのモデル
EP267623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relating to bank transactions, prepaid access, payment based promotions, and payment networks
US20110071907A1 (en) Charitable organization implemented through an interactive social media networking community website
US772539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an account
KR20140001025A (ko) 외국인 관광객을 위한 신용 결제 방법
WO201315861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commercial transactions utilizing a system currency
JPWO2004036471A1 (ja) 電子決済方法並びに電子マネーの記録媒体及び処理装置
TWI712971B (zh) 行動支付返利之裝置及其方法
US20190236638A1 (en) User engagement based on a revolving opportunity feed delivering rewards of a business profile based on completion criteria
Guo et al. Interchange fee rate, merchant discount rate, and retail price in a credit card network: A game‐theoretic analysis
JP6754725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端数資金振替蓄積システム
TWM577548U (zh) Action payment rebate device
JP7008765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方法
Benson et al. Interoperability in electronic payments: Lessons and opportunities
AU2012100850A4 (en) An Automated Rewards Platform For Different Audiences Utilizing Self-Regulating Algorithms and Game Mechanics
Situmorang Mobile Payment: Trends in the Digital Shopping Behaviour of the Millennial Generation
Wang Regulating debit cards: the case of ad valorem fees
CA2717206C (en) Merchant offer program
TWM649602U (zh) 商務營運回饋系統
TW201818315A (zh) 積分分配系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