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3999B - 對觸控感測器單元貼附光學膜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對觸控感測器單元貼附光學膜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3999B
TWI693999B TW105129158A TW105129158A TWI693999B TW I693999 B TWI693999 B TW I693999B TW 105129158 A TW105129158 A TW 105129158A TW 105129158 A TW105129158 A TW 105129158A TW I693999 B TWI693999 B TW I69399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sensor
optical film
sensor unit
bonding
are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91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22688A (zh
Inventor
川本育郎
梅本徹
村上奈穂
中園拓矢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226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26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39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399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48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adhesives, i.e. using supplementary joining material; solvent bonding
    • B29C65/5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adhesives, i.e. using supplementary joining material; solvent bonding using adhesive tape, e.g. thermoplastic tape; using threads or the li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提供有一種可以容易適用到對附有觸控感測器的顯示裝置之觸控感測器單元貼合光學膜,且可以高效率的貼合的方法。乃是對觸控感測器單元的貼合區域,貼合光學膜片的方法。觸控感測器單元具備:配列有觸控感測器之感測器區域、具備電性連接用的電性端子之連接區域、以及配置有連接觸控感測器與電性端子的配線之配線區域。提供一種使用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以及光學膜層積體輥的方法;該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係把複數個觸控感測器單元配列在基材上而構成;該光學膜層積體輥,係把光學膜層積體捲成捲筒狀;該光學膜層積體為連續網形狀,係把載體膜貼合到光學膜;該光學膜至少包含具有與在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配列成縱方向的列狀之觸控感測器單元的貼合區域的橫方向幅寬對應的幅寬之偏光件的層。

Description

對觸控感測器單元貼附光學膜之方法
本發明有關貼合觸控感測器到用於觸控面板製造的光學膜片之方法。特別是本發明有關對複數個具備電性連接用的電性端子之連接區域在其中一邊所形成的觸控感測器單元,貼合光學膜片之方法。
例如,經由國際公開專利公報WO2009/128241A1(專利文獻1)公知有,利用把包含以指定幅寬形成長條連續網狀的偏光件之光學膜,一邊從該光學膜的輥陸續送出並依指定長度切斷,並把切斷過之該光學膜的片,依序貼合到依序送到貼合位置的液晶顯示單元所構成之卷至板(roll to panel,RTP)方式的貼合系統及方法。
該公知的方法是適合使用在例如電視用液晶顯示單元或是個人電腦用液晶顯示單元這類比較大的尺寸、且具有剛性之光學顯示單元,與把切斷成習知的片材尺寸之光學膜片一片一片地貼合到顯示單元的方法相比,有利於可以高效率化製造製程,是有廣泛採用的傾向。但是,該方法適用到對例如智慧型電話或小型平板這類比較 小的尺寸的光學顯示面板之光學膜貼合上是有所不便,實用上有改善的餘地。更進一步,在具有如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單元般薄型且具有柔軟性的光學顯示單元的情況下,為了其柔軟性,採用記載在上述專利文獻1的方法來進行光學膜的貼合是有困難,並不實用。特別是,在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單元為智慧型電話或小型平板用這類比較小的尺寸的情況下,並不容易適用上述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方法來進行光學膜片的貼合。
作為記載有工業上製造比較小的畫面尺寸的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單元之方法的文獻,是有韓國專利申請公開專利公報10-1174834號(專利文獻2)。根據該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方法,係在玻璃基板上形成樹脂膜,作為用於利用該樹脂膜形成膜片狀顯示單元的基材。接著,在該基材上,形成配置成縱橫並列的複數行之多數個顯示單元,利用製程膜覆蓋其整個面,接下來,從玻璃基板剝離已形成該顯示單元之基材。之後,在貼合著製程膜的狀態下把一個一個的膜片狀顯示單元予以分斷,如露出具備形成在一個一個的膜片狀顯示單元的1邊之電性連接用的電性端子的端子部分那般,在對應到該端子部分之處,剝除該製程膜,以形成一個一個的膜片狀顯示單元。
該專利文獻2,是揭示有具備電性連接用的電性端子之端子部分在其中一邊所形成之長方形形狀的膜片狀光學顯示單元的製造方法,但對該光學顯示單元之光學膜的貼合,例如有關含有偏光件的光學膜的貼合,是完全 沒有任何教示。但是,在液晶顯示單元的情況下,為了影像顯示,把含有偏光件的光學膜貼合到該單元這一點是必須的,也在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單元的情況下,為了抑制內部反射,把在偏光件層積了相位差膜之圓偏光板貼合到單元這一點是有必要的。而且,正盛行在有機電激發光單元等的光學顯示單元上形成觸控感測器之附有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的開發,最近幾年,作為相關的附有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提案有在觸控感測器配列到基材膜上成縱橫行列狀之觸控感測器單元貼合包含偏光膜之光學膜,更進一步,把已貼合光學膜的觸控感測器單元,貼合到光學顯示單元之方法。因此,有效率進行貼合光學膜到觸控感測器單元的方法也還是有必要的。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專利公報WO2009/128241A1
[專利文獻2]韓國專利申請公開專利公報10-1174834號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14-194720號專利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14-211633號專利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特開2007-157501號專利公報
[專利文獻6]日本特開2013-63892號專利公報
[專利文獻7]日本特開2010-13250號專利公報
[專利文獻8]日本特開2013-35158號專利公報
[專利文獻9]國際公開專利公報WO2009/104371A1
[專利文獻10]日本特開2013-070787號專利公報
[專利文獻11]日本特開2013-070789號專利公報
[專利文獻12]日本特許第5204200號公報
[專利文獻13]日本特許第5448264號公報
本發明係作為應解決之課題,提供有一種可以容易適用到對例如智慧型電話或小型平板這類比較小的尺寸之附有觸控感測器的顯示裝置之觸控感測器單元貼合光學膜,且可以高效率的貼合的方法。
本發明,係在其中一樣態中,對觸控感測器單元的貼合區域,貼合光學膜片的方法。上述的觸控感測器單元,係具備:配列有觸控感測器之感測器區域、具備電性連接用的電性端子並且位置在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其中一邊之連接區域、以及配置有電性連接觸控感測器與電性端子的配線之配線區域。而且,貼合區域雖包含感測器區域,但至少一部分的連接區域是不包含的。有關本發明的方法,係提供一種使用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以及光學膜層積體輥的方法;該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係 把複數個觸控感測器單元,在具有連接區域的邊位置在橫方向的狀態下,至少排列在縱方向成列狀,並配列在基材上而構成;該光學膜層積體輥,係把光學膜層積體捲成捲筒狀;該光學膜層積體為連續網形狀,係介隔著黏著劑層把載體膜貼合到光學膜;該光學膜至少包含具有與在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配列成縱方向的列狀之觸控感測器單元的貼合區域的橫方向幅寬對應的幅寬之偏光件的層。
該方法包含以下的階段:依序把複數個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送到貼合位置之階段;從該光學膜層積體輥陸續送出光學膜層積體並送到貼合位置之階段;對陸續送出的光學膜層積體的該光學膜與該黏著劑層,以與在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配列成縱方向的列狀之觸控感測器單元的貼合區域的縱方向尺寸對應的長度方向的間隔,在橫方向依序形成裁切,在鄰接在縱方向的2個裁切之間,形成介隔著黏著劑層被支撐在載體膜上的光學膜片之階段;以及貼合位置中,在黏著劑層殘留在光學膜側的狀態下從載體膜剝離光學膜片,把已剝離的光學膜片,依序貼合到在縱方向移動的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的縱方向配列成列狀之一個一個的觸控感測器單元的貼合區域之階段。
更進一步,該方法中,在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的縱方向配列成列狀的觸控感測器單元之在從縱方向來看對最先的觸控感測器單元的貼合區域進行該光 學膜片的貼合之前,進行與進給方向相對之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的橫方向位置及方位角度的調節,觸控感測器單元,係對送到貼合位置之光學膜片,關於橫方向及方位角度,進行位置整合,經由調節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的進給與光學膜片的進給,對一個一個的光學膜的片的末端、以及與該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對應的觸控感測器單元的貼合區域的末端,進行對位。
在本發明之其他的樣態中,進行以下的階段:取代把形成有光學膜片的橫方向的裁切予以形成的部分,在貼合位置中,在黏著劑層殘留到光學膜側的狀態下從載體膜剝離光學膜,把已剝離的光學膜,連續貼合到在進給方向移動的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的縱方向配列成列狀之複數個觸控感測器單元的貼合區域之階段。接著,把已連續貼合了光學膜的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的複數個觸控感測器單元切離成一個一個的單元,同時,在該觸控感測器單元的縱方向端部,切斷貼合到一個一個的單元之光學膜。
也在任一樣態中,可以在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並聯配列複數個利用複數個的觸控感測器單元所構成的縱方向的列,對各個的列包含的觸控感測器單元進行光學膜片的貼合。該情況下,對包含在已並聯配置之各個列的觸控感測器單元之光學膜片的貼合,係依序對每個列來進行。
而且,在把以事先指定的尺寸做切斷之光學 膜片貼合到觸控感測器單元的樣態中,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的複數個的觸控感測器單元,係做成利用複數個的觸控感測器單元所構成的縱方向的列並聯配列成複數個的行之行列配置,對從進給方向來看為右或是左端之縱方向的第1列中的進給方向最先的觸控感測器單元的貼合區域,進行光學膜片的貼合後,使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往橫方向及後方移動,把鄰接到縱方向的第1列之縱方向的第2列的進給方向最先的觸控感測器單元的貼合區域的末端送到貼合位置對位到光學膜片的末端,對觸控感測器單元進行該光學膜片的貼合,依序進行同樣的貼合,對全部的列的最先的行的觸控感測器單元之光學膜片的貼合結束的話,使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往進給方向前進,經由同樣的操作,對位置在各列的第2行的觸控感測器單元進行光學膜片的貼合,依序反覆同樣的操作,對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全部的觸控感測器單元進行光學膜片的貼合。
更進一步,也在本發明的任一上述樣態中,光學膜係可以利用偏光件與貼合到該偏光件的相位差膜來構成。該情況下,光學膜係構成相位差膜位置在面對黏著劑層的側,該相位差膜貼合到觸控感測器單元的貼合區域。而且,偏光件的吸收軸與相位差膜的慢軸,係理想上配置成以45°±5°的範圍內的角度做交叉。更進一步,理想上偏光件的吸收軸配置成與光學膜的長度方向平行,相位差膜的慢軸係被配置成相對於光學膜的長度方向斜向傾 斜。該情況中,相位差膜可以作為對短波長光的相位差比起對長波長光的相位差還小的異常色散膜。
在本發明的更進一步之其他的樣態中,把對光學膜的顯示單元的貼合,取代進行在顯示單元的縱方向,而在橫方向進行光學膜的貼合。該樣態乃是一種對具備電性連接用的電性端子的端子部分被形成在其中一邊之長方形形狀的觸控感測器單元,貼合光學膜片之方法,其中,使用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以及光學膜層積體輥;該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係把複數個具備電性連接用的電性端子的端子部分被形成在其中一邊之長方形形狀的觸控感測器單元,在具有連接區域的邊位置在橫方向的狀態下,至少排列在縱方向成列狀並配列在基材上而構成;該光學膜層積體輥,係把光學膜層積體捲成捲筒狀;該光學膜層積體為連續網形狀,係介隔著黏著劑層把載體膜貼合到光學膜;該光學膜至少包含具有與在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配列成縱方向的列狀之複數個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列的貼合區域的縱方向尺寸對應的幅寬之偏光件的層。
該方法包含以下的階段:依序把複數個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送到貼合位置之階段;從該光學膜層積體輥陸續送出前述光學膜層積體並送到前述貼合位置之階段;對陸續送出的光學膜層積體的該光學膜與該黏著劑層,以與除了觸控感測器單元的端子部分的橫方向對應的長度方向的間隔,在縱方向依序形成裁切,在鄰接在橫 方向的2個裁切之間,形成介隔著黏著劑層被支撐在載體膜上的光學膜片之階段;貼合位置中,在黏著劑層殘留在光學膜側的狀態下從載體膜剝離光學膜片,把已剝離的光學膜片,連續貼合到在橫方向移動的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的縱方向配列成列狀之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列的貼合區域之階段;以及把已連續貼合了光學膜片的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的複數個觸控感測器單元切離成一個一個的單元,同時,在該觸控感測器單元的縱方向端部,切斷貼合到一個一個的單元之光學膜之階段。
更進一步,該方法中,與上述的方法同樣,在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的縱方向配列成列狀的觸控感測器單元之在從橫方向來看對最先的觸控感測器單元進行該光學膜片的貼合之前,進行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的縱方向位置及方位角度的調節,觸控感測器單元,係對送到貼合位置之光學膜片,關於縱方向及方位角度,進行位置整合,經由調節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的進給與光學膜片的進給,對一個一個的光學膜的片的末端、以及與該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對應的觸控感測器單元的貼合區域的末端,進行對位。
在本發明之其他的樣態中,在把複數個光學膜貼合到觸控感測器單元後,進行縱方向的切斷。在該樣態下,包含以下的階段:依序把複數個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送到貼合位置之階段;從該光學膜層積體輥陸續送出前述光學膜層積體並送到前述貼合位置之階段;在貼 合位置中,在黏著劑層殘留到光學膜側的狀態下從載體膜剝離光學膜,把已剝離的光學膜,連續貼合到在進給方向移動的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的縱方向配列成列狀之複數個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列的貼合區域之階段;對合到貼合了光學膜的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的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列的橫方向端部,切斷光學膜,形成光學膜片之階段;以及把已連續貼合了光學膜片的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的複數個觸控感測器單元切離成一個一個的單元,同時,在該觸控感測器單元的縱方向端部,切斷貼合到一個一個的單元之光學膜之階段。該方法中,特別是,理想上端子部分位置在光學膜的橫方向的進給端側。
而且,在本發明之其他的樣態中,使用複數個光學膜層積體。該樣態下,使用複數個光學膜層積體輥,該複數個光學膜層積體輥乃是構成複數個的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列、具有分別與觸控感測器單元的複數個部分列的貼合區域的縱方向尺寸對應之幅寬者,其中,係把連續網形狀的複數個光學膜層積體捲成捲筒狀,該複數個光學膜層積體係介隔著黏著劑層把載體膜貼合到至少含有偏光件的層之光學膜。
該樣態包含以下的階段:依序把複數個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送到貼合位置之階段;從該複數個光學膜層積體輥陸續送出前述複數個光學膜層積體並送到前述貼合位置之階段;對陸續送出的複數個光學膜層積體的該光學膜與該黏著劑層,以與觸控感測器單元的貼合區 域的橫方向對應的長度方向的間隔,在縱方向依序形成裁切,在鄰接在橫方向的2個裁切之間,形成介隔著黏著劑層被支撐在載體膜上的光學膜片之階段;貼合位置中,在黏著劑層殘留在光學膜側的狀態下從載體膜剝離複數個光學膜片,把已剝離的複數個光學膜片,分別連續貼合到在橫方向移動的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的縱方向配列成列狀之觸控感測器單元的複數個部分列的貼合區域之階段;以及把已連續貼合了光學膜片的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的複數個觸控感測器單元切離成一個一個的單元,同時,在該觸控感測器單元的縱方向端部,切斷貼合到一個一個的單元之光學膜之階段。該方法中,複數個光學膜層積體輥的至少一部分的貼合位置,係在橫方向為相異者為佳,理想上在縱方向鄰接的複數個光學膜層積體輥的貼合位置在橫方向為相異。
而且,在本發明的更進一步其他的樣態中,使用具有與部分列的縱方向尺寸對應的幅寬的光學膜層積體輥,對各個部分列依序進行貼合。該樣態係使用光學膜層積體輥,該光學膜層積體輥,係把光學膜層積體捲成捲筒狀;該光學膜層積體為連續網形狀,係介隔著黏著劑層把載體膜貼合到光學膜;該光學膜至少包含偏光件的層;該偏光件的層具有構成複數個的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列之與觸控感測器單元的複數個部分列的內的一個貼合區域的縱方向尺寸對應的幅寬。
該樣態包含以下階段:依序把複數個觸控感 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送到貼合位置之階段;從該光學膜層積體輥陸續送出前述光學膜層積體並送到前述貼合位置之階段;對陸續送出的光學膜層積體的該光學膜與該黏著劑層,以與觸控感測器單元的連接區域的橫方向對應的長度方向的間隔,在縱方向形成裁切,在鄰接在橫方向的2個裁切之間,形成介隔著黏著劑層被支撐在載體膜上的光學膜片之階段;貼合位置中,在黏著劑層殘留在光學膜側的狀態下從載體膜剝離光學膜片,把已剝離的光學膜片,貼合到在橫方向移動的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的縱方向配列成列狀之觸控感測器單元的貼合區域之階段,其中,藉由變更光學膜片與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之縱方向的相對的位置的方式,依序貼合到各個部分列;以及把已連續貼合了光學膜片的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的複數個觸控感測器單元切離成一個一個的單元,同時,在該觸控感測器單元的縱方向端部,切斷貼合到一個一個的單元之光學膜之階段。
該樣態下,藉由使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移動的方式,也可以使光學膜與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在縱方向做相對移動;藉由使光學膜片移動的方式,也可以使光學膜片與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在縱方向做相對移動。
根據使用有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之本 發明上述的樣態,可以對在基材上縱方向配列成列狀之複數個觸控感測器單元,依序或是連續貼合包含偏光件的光學膜的緣故,也可以對比較小的尺寸的觸控感測器單元,適用卷至板(RTP)方式,進行有效率的貼合。而且,經由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的調節進行觸控感測器與光學膜片的對位的緣故,與個別調節觸控感測器單元的位置的情況相比,位置調節變得容易,也提升調節精度。
更進一步,也在任一的樣態中,避開連接區域貼附光學膜。為此,如專利文獻2的圖7所記載般,在光學膜的貼合後,覆蓋端子部分處中,剝離膜的作業變成非必要。
I:位置調節工作站
II:表面保護膜剝離工作站
III:第1表面檢查工作站
IV:偏光件層積體貼合工作站
V:切斷工作站
W:橫方向的幅寬
L:縱方向的長度
B: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
1:觸控感測器單元
1a:短邊
1b:長邊
1c:感測器區域
1d:配線區域
1e:連接區域
1f:基材膜
1g:ITO膜
1h:觸控感測器
1hx:橫方向位置檢測用觸控感測器
1hy:縱方向位置檢測用觸控感測器
1i:配線
1j:連接端子
1k:對準標記
1l:交聯導電部
1m:絕緣部
1n:貼合區域
3:玻璃基板
4:附有ITO膜之COP膜片
4a:COP片
4b:ITO膜
4c:阻材
4d:遮罩
4e:紫外光
5:表面保護膜
7:母板搬運臺
8:母板位置調節盤
10:貼合用吸引保持盤
10a:吸引用孔
12: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的基準位置
20:貼合機構
21:光學膜
21a:偏光件
21c:1/4波長相位差膜
21e:載體膜
21f:光學膜片
22:光學膜輥
28:裁切形成機構
28a:裁切
29:切斷刃
38:貼合輥
39:載體膜剝離機構
40:捲繞輥
46:真空吸引臺
47:切斷用型板
47a:切斷用溝
47b:真空吸引孔
49:真空吸引源
70: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列
[圖1]為表示用於實施本發明之光學膜貼合方法的其中一型態之光學膜貼合系統的整體構成之概略圖。
[圖2]為表示於本發明可以在其中一實施方式的方法中所使用的觸控感測器的其中一例;(a)為俯視圖;(b)為剖視圖。
[圖3]為概略表示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的製造製程的其中一例之立體圖。
[圖4]為概略表示在ITO膜進行電路圖案形成製程的其中一例之側視圖。
[圖5]為表示在本發明的方法所使用的觸控感測器單 元集合體母板的其中一例;(a)為俯視圖;(b)為剖視圖。
[圖6(a)]為表示位置調節工作站中的動作,表示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從母板搬運臺移到母板位置調節盤的動作之概略圖。
[圖6(b)]為表示位置調節工作站中的動作,表示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從母板搬運臺移到母板位置調節盤的動作之概略圖。
[圖6(c)]為表示位置調節工作站中的動作,表示母板的位置調節的動作之概略圖。
[圖6(d)]為表示位置調節工作站中的動作,表示母板轉載位置中的動作之概略圖。
[圖7]為表示貼合用吸引保持盤上的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的基準位置之俯視圖。
[圖8](a)(b)為表示從母板位置調節盤到貼合用吸引保持盤之母板的轉載動作之圖。
[圖9](a)(b)(c)(d)為表示表面保護膜剝離動作的各階段之圖。
[圖10]為表示表面保護膜剝離機構之立體圖。
[圖11]為光學膜貼合裝置的概略圖。
[圖12]為把載體膜貼合到光學膜之膜層積體的剖視圖。
[圖13](a)(b)(c)(d)(e)為表示本發明的其中一實施方式之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中的光學膜的貼合順序之概略圖。
[圖14]為表示切斷工作站中所使用的切斷裝置的其中一例之立體圖。
[圖15]係概略表示搬運已切斷的顯示單元之搬運機構。
[圖16](a)(b)(c)為表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方式之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中的光學膜的貼合順序之概略圖。
[圖17]為表示顯示單元配置成縱向一列之實施方式中的光學膜的貼合的其中一例之立體圖。
[圖18]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方式中的光學膜貼合裝置的概略圖。
[圖19](a)(b)(c)為表示在圖18所示之實施方式之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中的光學膜的貼合順序之概略圖。
[圖20]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方式中的光學膜貼合裝置的概略圖。
[圖21](a)(b)(c)(d)為表示在圖20所示之實施方式之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中的光學膜的貼合順序之概略圖。
[圖22]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方式中的光學膜貼合裝置的概略圖。
[圖23](a)(b)(c)(d)(e)為表示在圖22所示之實施方式之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中的光學膜的貼合順序之概略圖。
[圖24]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方式中的光學膜貼合裝 置的概略圖。
[圖25](a)(b)(c)(d)(e)為表示在圖24所示之實施方式之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中的光學膜的貼合順序之概略圖。
圖1為表示用於實施本發明之光學膜貼合方法的其中一型態之光學膜貼合系統的整體構成之概略圖。該實施方式之光學膜貼合系統,係依以下順序具備:位置調節工作站I、表面保護膜剝離工作站II、表面檢查工作站III、偏光件層積體貼合工作站IV、以及切斷工作站V。觸控感測器單元1係如後述般,在集合體母板B的型態下,經由沿導軌行走之具有自走功能之導引件,從工作站I到工作站V,依序送到各工作站。
於圖2a,表示於本發明可以在其中一實施方式的方法中所使用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其中一例。而且,圖2b的剖視圖,係表示在圖2a內所指示的本實施方式的部分剖面。該觸控感測器單元1為平面形狀具有短邊1a與長邊1b之略長方形形狀,為了形成用於與外部電性連接的連接端子1j,具有從其中一方的短邊1a的一部分突出之突出部。本實施方式中是形成有突出部,但用在本發明的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形狀,可以是不具有突出部之完全的長方形,也可以是其他的形狀。如圖2b所示,觸控感測器單元1係主要利用,藉由COP(環烯烴聚合物)膜所 形成的基材膜1f、以及感知到人的指等的異物的接觸甚至於接近的觸控感測器1h配列成縱橫行列狀而圖案化在基材膜1f上之透明導電性材料也就是ITO膜1g,所構成。觸控感測器單元1係配列有觸控感測器1h,並且被區分成:使藉由顯示單元所放映的影像透過之透明的感測器區域1c、沿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短邊1a的其中一方與長邊1b的其中一方而位置之配線區域1d、及配置有包含上述突出部的連接端子1j之連接區域1e。亦即,除了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配線區域1d及連接區域1e之主要的區域,成為感測器區域1c。在感測器區域1c,藉由ITO膜所構成的觸控感測器1h,係配列在相對於邊具有45度的角度之2方向上而鋪滿。感測器區域1c係成為在作為附有觸控面板之顯示裝置而被使用之際顯示影像的區域的緣故,在感測器區域1c,有必要貼合光學膜。在另一方面,連接區域1e係成為與外部的接點的緣故,在連接區域1e整體不能貼合光學膜,但如可以確保與外部的接點那般,是可以在至少一部分的連接區域1e不貼合光學膜。在包含配線區域1d之殘留的區域,是沒有必要貼合光學膜,但也並非配置連接端子的緣故,配合製造上的狀況等,也可以貼合光學膜。在貼合光學膜後切斷光學膜的情況下,沿感測器區域1c切斷光學膜是怕傷到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緣故,通常是沿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端邊切斷。其結果,不僅是感測器區域1c,在配線區域1d也貼有光學膜。因此,結論是,貼合光學膜的貼合區域1n一定會包含到感 測器區域1c整體,另一方面,不能包含到連接區域1e。在本實施方式,連接區域1e係位置在其中一邊的一部分,不包含沿著與感測器區域1c相關的其中一邊的部分的緣故,是可以迴避連接區域1e,把光學膜貼合到包含感測器區域1c之貼合區域1n。有關貼合區域1n,被規定有橫方向的幅寬W與縱方向的長度L。
在配線區域1d,形成銅或金等的金屬製的配線1i。該配線1i,係電性連接已配列的觸控感測器1h、以及在連接區域1e所形成之多數個連接端子1j。連接端子1j,係與形成處理裝置之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等的外部處理裝置做電性連接,可以把觸控感測器1h檢測到異物的接觸或是接近的情況傳送到外部處理裝置等。
觸控感測器單元1係配置在光學顯示單元(未圖示)上,利用作為附有觸控感測器之光學顯示面板。作為光學顯示單元,理想上為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單元,但也可以是液晶顯示單元,或是其他的顯示單元。而且,本實施方式中,作為透明導電性材料是使用ITO,但也可以用IZO、ZnO、聚噻吩(polythiophene)、聚苯胺(polyaniline)、奈米銀線、金屬細線等其他的透明導電性材料。
在圖2(a)所示的實施方式中,配線1i係位置在沿位在短邊1a的連接區域側之其中一方的邊、以及長邊1b的其中一方的邊;但因為減少電阻值、難以受到外部干擾所致之影響等的理由,也可以位置在沿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四邊或是三邊,或是配置在其他的位置。作為不 用追加製造製程的理由,配線1i及連接端子1j係可以藉由ITO膜來形成,在配線區域1d或連接區域1e,並沒有必要使藉由顯示單元所放映出的影像透過的緣故,是可以配置非透過性材料也就是金屬。為此,配線1i及連接端子1j係理想上以銅、銀、金、鋁、鈀等的電阻值低的金屬或碳來形成。或者是,在藉由ITO膜所形成的配線上,形成金屬配線,也可以做成兩層的配線構造。而且,在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角落部分附近,形成用在光學膜的貼合時的對位之對準標記1k。經由光感測器等,檢測相關的對準標記,可以檢測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位置或方向。本實施方式中,是在四個角落部分全部形成對準標記,但也可以僅在三個或是二個角落部分形成對準標記。尚且,也可以配置對準標記到角落部分以外。
在配列在感測器區域1c之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觸控感測器方面,可以使用如特開2014-194720號專利公報(專利文獻3)、特開2014-211633號專利公報(專利文獻4)等公知的觸控感測器,本實施方式的觸控感測器1h,係測定電容的變化,檢測人的指等的異物是否接觸甚至於接近。觸控感測器1h,係為了檢測電容的變化,乃形成具有一定的面積之平面的導電體。本實施方式中,各觸控感測器為菱形,但可以讓感測器間的區域縮小那般緊密配置的話,也可以是長方形、正方形、六角形等。而且,觸控感測器1h係配列有多數個,可以在感測器區域1c上之任一的場所檢測異物是否存在。觸控感測器1h被 分成:為了檢測接觸部分的縱方向的位置(座標),而在橫方向電性相互連接之縱方向位置檢測用觸控感測器1hy;以及為了接觸部分的橫方向的位置(座標),而在縱方向電性相互連接之橫方向位置檢測用觸控感測器1hx。異物接觸或是接近的話,縱方向位置檢測用觸控感測器1hy與橫方向位置檢測用觸控感測器1hx之間的電容發生變化,隨著電容的變化流動有電流的緣故,遂可以特定縱方向位置及橫方向位置。在相同平面內,相互電性連接縱方向位置檢測用觸控感測器1hy的話,便無法相互電性連接橫方向位置檢測用觸控感測器1hx,因此,相互電性連接其中一方的感測器的配線,係具有:把相互電性連接與感測器一樣形成在相同平面內之另一方的感測器的配線,以非接觸方式而跨越的交聯導電部1l。在該交聯導電部1l、與電性連接上述另一方的感測器的配線之間,存在有絕緣部1m的緣故,兩配線不會電性連接。本實施方式中,交聯導電部1l,係可以使具有光可以透過程度的薄的2nm至20nm左右的厚度之金、金合金、銅、銅合金、銀合金等的金屬膜濺鍍或蒸鍍到絕緣部而形成之。而且,也可以使用奈米金屬線或ITO等的各種透明導電性材料來作成交聯導電部1l。更進一步,也可以使用所謂奈米碳管之奈米碳材料來做成交聯導電部1l,此時,經由調整材料的含量,可以一方面調整導電率,一方面調整反射率。尚且,可以在交聯電極的上更進一步形成金屬層而確保導電率。絕緣部1m係可以使用透光率高的絕緣性薄膜材料來作成。例如,可 以使用SiO2等的無機材料,經由介隔著遮罩圖案來濺鍍的方式而作成。而且,利用感光性丙烯酸系樹脂、感光性甲基丙烯系樹脂、感光性聚醯亞胺系樹脂、感光性聚矽氧烷系樹脂、感光性聚乙烯系樹脂、感光性丙烯酸胺基甲酸乙酯系樹脂、感光性酚醛清漆型酚樹脂等的感光性樹脂,可以得到經由光刻製程而形成圖案之絕緣層。而且,也可以藉由CVD把SiN、SiO2、SiON等之均一的無機物成膜在整個面後進行光刻,形成圖案。更進一步,也可以利用墨水噴射,吐出液滴,並使其乾燥而作成,亦可以使用膠印(offset)、網印等的方法形成絕緣層。
圖3為表示具有配列成縱橫並列的行列狀之多數個觸控感測器單元1之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B的製造方法的其中一例之立體圖。在該製造方法的其中一例中,首先準備玻璃基板3,把在耐熱性樹脂材料也就是環烯烴聚合物(COP)片4a形成有非晶質狀態的ITO膜4b之附有ITO膜的COP膜片4貼合到該玻璃基板3。作為耐熱性樹脂材料,除了COP,可以使用聚醯亞胺(polyimide)、聚對苯二甲酸乙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聚碳酸酯(PC)等。接著,把貼有膜片4的玻璃基板3,經由爐(oven),以150℃加熱1小時,使ITO膜結晶化。使結晶化的ITO膜作為觸控感測器發揮功能的緣故,形成電路圖案。電路圖案形成製程係可以藉由公知的方法來進行,於圖4表示溼蝕刻之例。如圖4(a)所示,首先在ITO膜的表面塗布阻材4c,使其乾燥並固化。接 著,如圖4(b)所示,把與觸控感測器單元對應之具有縱橫並列成行列狀的電路圖案之遮罩4d,配置在阻材4c上,介隔著遮罩4d把紫外光4e,曝光到塗布了阻材4c的ITO膜4b。於阻材4c,存在有照射了紫外光4e的照射部分、與非照射部分,把阻材4c浸到顯影液一定時間,如圖4(c)所示,可以僅去除位置在照射部分的阻材4c。去除掉位置在照射部分的阻材4c後,把ITO膜4b浸到蝕刻液,因為沒有阻材,蝕刻液可以直接接觸並去除與照射部分對應的ITO膜4b。因此,如圖4(d)所示,僅殘留與非照射部分對應的ITO膜4b。接著,以去除殘留非照射部分的阻材4c的方式,如圖4(e)所示,在COP膜片4形成ITO膜的電路圖案。該電路圖案係設計成與配列了多數個觸控感測器單元1對應。而且,在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配線區域1d及連接區域1e,在之後的製程中形成金屬製的配線1i或連接端子1j的緣故,形成電路圖案並藉由蝕刻,去除ITO膜4b。而且,在已配列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之間存在有作為觸控感測器單元1而未使用的未使用部分,以可以把遮罩設計成把位在相關未使用部分的ITO膜去除掉全部或是一部分的方式,來可以設計成觸控感測器單元1不相互電性連接。在本實施方式,作為透明導電膜的材料,使用了ITO,但也可以採用其他的材料,也可以用銀等的奈米金屬線來形成透明的觸控感測器電路。
形成電路圖案後,藉由金屬等的導電性材料在配線區域1d形成配線1i,在連接區域1e形成連接端子 1j。更進一步,在感測器區域之指定的場所,形成絕緣部1m與交聯導電部1l,相互電性連接橫方向或是縱方向位置檢測用觸控感測器1hx、1hy。
本實施方式中,把附有ITO膜的COP膜片4貼合到玻璃基板3,做成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B;但取代COP膜片4,可以使用如在日本特開2007-157501號專利公報(專利文獻5)所記載般的可撓性陶瓷片、或者是如在日本特開2013-63892號專利公報(專利文獻6)、日本特開2010-13250號專利公報(專利文獻7)、日本特開2013-35158號專利公報(專利文獻8)所記載般的可撓性的玻璃。在把可撓性陶瓷片或是可撓性玻璃作為基材來使用的情況下,沒有必要使用玻璃基板3。
在膜片4上,以配列成縱橫並列的行列狀的狀態形成了觸控感測器單元1後,貼合表面保護膜5,來覆蓋形成在膜片4上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接下來,利用雷射照射等的公知的方法,從膜片4剝離玻璃基板3。利用雷射照射從膜片剝離玻璃基板的技術,係例如,如國際公開專利公報WO2009/104371號(專利文獻9)所記載。本實施方式的說明中,所謂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B之用語,指的是作為除了表面保護膜,利用形成了複數個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膜片4及玻璃基板3所構成的層積構造體而使用者,如上述般,在使用可撓性的玻璃片或是陶瓷片作為基材的情況下,玻璃基板不為必須的要件。
圖5(a)為表示尚未貼合表面保護膜5之觸控 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B之俯視圖;同一圖(b)為圖5的b-b線中的剖視圖,表示已貼合了表面保護膜5的狀態下的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B。如圖5(a)所表示,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B中,在短邊1a朝向橫方向的狀態下,把複數個觸控感測器單元1行列配置成,構成縱方向的列及橫方向的行。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B係如圖5(a)所表示,為具有短邊B-1與長邊B-2之矩形形狀,以列印、刻印或其他的適當的手法,在其中一方的短邊B-1的兩端附近,附上成為母板B的基準點之基準標識m。在光學膜的貼合之際,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B係被遞送在於圖5(a)以箭頭A所表示的方向,亦即縱方向。
於圖6表示位置調節工作站I的構成。圖6為表示位置調節工作站I中的貼合前的母板位置調節階段之概略圖。圖5(a)所表示的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B,係在貼合了表面保護膜5的狀態下被載置到母板搬運臺7,遞送在以箭頭A所表示之進給方向,到達母板位置調節盤8的下方位置。母板位置調節盤8係在下表面具有多數個吸引用孔(未圖示),構成作為內部連接到真空吸引裝置(未圖示)之真空吸引盤,為可移動在上下方向之構成。更進一步,該母板位置調節盤8,係相對於進給方向,被支撐成在橫方向及縱方向為可動,而且,為可以調節位置在旋轉位置亦即方位方向之構成。
被載置到母板搬運臺7的觸控感測器單元集 合體母板B到達母板位置調節盤8的下方的位置的話,該母板位置調節盤8係如圖6(a)所表示,往下方移動一直到其下表面接觸到母板搬運臺7上的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B的表面保護膜5,在其位置作動真空吸引裝置,經由真空吸引力,吸附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B。在其狀態下母板位置調節盤8係從母板搬運臺7朝上方上升,遞送到圖6(b)所表示的母板位置檢測部。在母板位置檢測部,事先配置有用於讀取母板B上的基準標識m之光學的讀取裝置9,該裝置9讀取母板B上的基準標識m來判斷該母板B的位置。
圖6(c)為例示性表示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B之已被讀取的位置AP、以及該母板B的基準位置RP之概略圖。經由讀取位置AP與基準位置RP的對比,演算左右的基準標識m的位置中的橫方向的位移量d1、d2及縱方向的位移量d3、d4,把已演算出的位移量記憶到記憶手段(未圖示)。接下來,母板位置調節盤8被遞送到貼合用吸引保持盤10待機的轉載位置。
圖6(d)為表示轉載位置中的動作之概略圖。轉載位置中,母板位置調節盤8,係被演算,根據記憶手段所記憶的位移量d1、d2、d3、d4,調節母板位置調節盤8的長寬方向位置及旋轉方位,使該位移量歸零。貼合用吸引保持盤10,係如在圖7以俯視圖所示般,為具有短邊10a及長邊10b之長方形形狀,經由印刷、刻印、或其他的適當的手段,在其中一方的短邊的兩端部附近,形 成用於表示基準點之一對基準標識n。在轉載位置,配置讀取該貼合用吸引保持盤10的基準標識n,並檢測該貼合用吸引保持盤10的位置之光學的讀取裝置11。
如圖7所表示,在貼合用吸引保持盤10,於上表面,多數個吸引用孔10c形成縱橫並列的行列狀,這些吸引用孔10c,係通過貼合用吸引保持盤10的內部空洞連接到真空吸引裝置(未圖示)。於圖7以虛線12所示的是,該貼合用吸引保持盤10上中的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B的基準位置。與母板位置調節盤8同樣,貼合用吸引保持盤1貼合用吸引保持盤10也被支撐成可以做橫方向及縱方向的位置調節、以及旋轉方向的方位角調節。接著,轉載位置中,貼合用吸引保持盤10,係經由光學的讀取裝置11讀取其基準標識n的位置,與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B的位置調節相關連的記述同樣,調節位置到基準位置。在該狀態下,轉載位置中已調節到基準位置的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B,係成為相對於已調節到基準位置的貼合用吸引保持盤10的虛線12,位置整合到上方的狀態。
在該狀態下,如圖8(a)所示,保持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B之母板位置調節盤8,係往下方一直移動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B的下表面接觸到貼合用吸引保持盤10的上表面為止。接下來,使連接到貼合用吸引保持盤10的真空吸引裝置作動,同時,使連接到母板位置調節盤8的真空吸引裝置的作動停止。其結果, 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B被定位在以貼合用吸引保持盤10上的虛線12所示之基準位置,成為被真空吸引保持在該貼合用吸引保持盤10上的狀態。換言之,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B,係從母板位置調節盤8被轉載到貼合用吸引保持盤10。之後,如圖8(b)所示,解放了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B的母板位置調節盤8,係從貼合用吸引保持盤10離開往上方移動,反覆同樣的動作。
把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B保持在指定位置的貼合用吸引保持盤10,係被遞送到接著表面保護膜剝離工作站II。圖9為表示表面保護膜剝離工作站II中的剝離裝置的構成之概略圖。貼合用吸引保持盤10,係利用支撐機構13支撐成可以做上述橫方向及縱方向的位置以及旋轉方位的調節;該支撐機構13具備升降機構(未圖示),使貼合用吸引保持盤10升降在上下方向。該支撐機構13係被沿導軌14而行走的導引件15所支撐,該導引件15係可以構成作為具有線型馬達(未圖示)之自走式裝置。
表面保護膜剝離工作站II中,剝離用黏著膠帶驅動裝置16配置在導軌14的上方。剝離用黏著膠帶驅動裝置16具備:膠帶陸續送出輥16a、膠帶捲繞輥16b、以及一對按壓輥16c;這些的輥被配置成,從膠帶陸續送出輥16a陸續送出剝離用黏著膠帶16d,在黏著面朝下方向的狀態下通過一對按壓輥16c的下側,到達捲繞輥16b。一對按壓輥16c被配置成,在從陸續送出輥16a及 捲繞輥16b起算往下方的指定高度上,在導軌14的延伸方向亦即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B的進給方向具有間隔。雖未圖示,但這些的按壓輥16理想上利用彈性手段例如彈簧朝下方向彈推。
被支撐在導引件15及支撐機構13之貼合用吸引保持盤10上的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B,係在圖9(a)所表示的位置送入到表面保護膜剝離位置,在圖9(b)所表示的位置中,經由升降機構上升到指定高度。該指定高度乃是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B的表面保護膜5的上表面可以以指定的接觸壓力接觸到位置在一對按壓輥16c間的黏著膠帶16d之高度。
經由升降機構上升到指定高度的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B,係照原樣遞送到剝離用黏著膠帶驅動裝置16的下方的位置。在此,母板B的表面保護膜5的上表面,係在一對按壓輥16c之間,以按壓狀態接觸到黏著膠帶16d的黏著面。相對於黏著膠帶16d的表面保護膜5之接著力,係比相對於表面保護膜5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之接著力大,因此,表面保護膜5附著到黏著膠帶16d,從配置在膜片4上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剝離。已剝離的表面保護膜5,係經由捲繞輥16b,與黏著膠帶16d一塊被捲繞。剝離了表面保護膜5的母板B,係在圖9(d)所表示的位置中,經由升降機構,下降到在圖9(a)的位置中送入時的高度,遞送到下個製程。
圖10為表示剝離用黏著膠帶驅動裝置16的 具體的構成的其中一例之立體圖,於圖9以側視圖所表示的膠帶驅動裝置16為兩組,且並聯配置。為了不讓圖的表示變得複雜,圖10中,為了表示僅表示必要的要件,省略觸控感測器單元等。表面保護膜5的剝離,係不限於使用如圖9及圖10所表示的剝離用黏著膠帶之形式,也是可以採用,例如把表面保護膜的進給方向前側角落部,經由例如黏著輥來稍稍剝離,把該剝離的角落部例如利用夾鉗來夾持往斜後方拉的方式,進行剝離等之其他的剝離機構。
接續在表面保護膜剝離製程的製程,為表面檢查製程。從表面保護膜剝離工作站II送出的貼合用吸引保持盤10上的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B,係經由沿導軌14行走的導引件15,遞送到表面檢查工作站III。此時的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B,係處於在膜片4上所形成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已露出的狀態。對該觸控感測器單元1,進行光學的表面檢查。如圖1之例示所表示,在第1表面檢查工作站III具備:照射用於表面檢查的光之光源17、以及接受被被檢查體也就是觸控感測器單元1所反射的光之受光元件18。檢查結束後的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B,係在被支撐在貼合用吸引保持盤10上的狀態下,為了下個製程,遞送到偏光件層積體貼合工作站IV。
於圖11表示貼合工作站IV的其中一例。載置了集合體母板B之貼合用吸引保持盤10,係經由沿導 軌14行走的導引件15,從表面檢查工作站III遞送到貼合工作站IV。在貼合工作站IV,事先設有母板位置檢測裝置19,該母板位置檢測裝置19,係光學讀取送入到貼合工作站IV的母板B的基準標識n,產生母板B的位置資訊。該位置資訊係被記憶到尚未被表示在圖11的控制裝置的記憶部。接下來,載置了集合體母板B之貼合用吸引保持盤10,係被移動到貼合位置,經由支撐機構13的升降機構,上升到指定的貼合高度。控制裝置係控制貼合用吸引保持盤10的支撐機構13及導引件15的作動。
在貼合工作站IV具備貼合機構20。貼合機構20具備把長條的光學膜21捲成捲筒狀之光學膜輥22。光學膜21係經由一對驅動輥23從光學膜輥22以一定的速度被陸續送出。圖12係表示用在本實施方式的光學膜21的層積構造。光學膜21乃是利用貼合TAC膜這一類的保護膜21b到偏光件21a的兩側之長條網狀的偏光膜、以及介隔著黏著劑層21d接合到該偏光膜之長條網狀的1/4波長(λ)相位差膜21c所構成的層積結構。在該相位差膜21c的外側,介隔著別的黏著劑層21d貼合載體膜21e。偏光件21a與相位差膜21c,係配置成該偏光件21a的吸收軸與相位差膜21c的慢軸或是快軸以45°±5°的範圍的角度做交叉。該光學膜21為長條的連續網形狀,其幅寬為與被配置在母板B上的各貼合區域的橫方向幅寬W對應之尺寸。
在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偏光件21a的吸收 軸,係與該偏光件21a的長度方向平行,構成相位差膜21c的慢軸朝向相對於該相位差膜21c的長度方向僅傾斜45°±5°的範圍的角度的方向。為此,在相位差膜21c的製造階段,有必要傾斜延伸該膜。關於該傾斜延伸,於日本特願2013-070787號(專利文獻10)、日本特願2013-070789號(專利文獻11)有詳細的記載,可以使用經由這些的文獻所記載的方法而延伸的相位差膜。而且,作為相位差膜21c,可以使用具有相位差對應到波長為短波長側那樣小的異常色散特性的膜。具有異常色散特性的相位差膜,係在日本專利第5204200號(專利文獻12)、日本專利第5448264號(專利文獻13)等有記載,在本實施方式的方法中,可以使用在這些專利申請所記載的異常色散特性的相位差膜。
更進一步參閱圖11,經由一對驅動輥23從光學膜輥22陸續送出的光學膜21,係經過導引輥24、可動在上下方向的浮動輥25及導引輥26及導引輥27,送到裁切形成機構28。裁切形成機構28,係利用切斷刃29與送出用的一對驅動輥30所構成。該裁切形成機構28,係在裁切形成位置使驅動輥30停止,在使光學膜21的進給停止的狀態下,使切斷刃29作動,殘留載體膜21e僅對光學膜21,在其寬度方向形成裁切28a。裁切28a的間隔,乃是與母板B上的各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貼合區域1n的縱方向的長度L對應的距離。因此,光學膜,係經由裁切28a被切斷在寬度方向,為與貼合區域1n的形狀 吻合的形狀,成為具有橫方向幅寬W與縱方向長度L的光學膜片21f。如此,在載體膜21e上,連續形成複數個光學膜片21f,這些光學膜片21f係被載體膜21e遞送到貼合位置。
浮動輥25,乃是朝上被彈性彈推,在連續驅動光學膜21在進給方向之一對驅動輥23、以及在切斷時停止光學膜21的進給並在切斷結束後僅驅動指定距離之一對驅動輥30之間,進行膜進給的調整而發揮作用之調整輥。亦即,在驅動輥30的停止期間,浮動輥25係利用彈推力往上方移動來吸收驅動輥23的進給量,在驅動輥30的作動開始時,利用經由該驅動輥30施加到光學膜21的張力,抵抗彈推力朝下方移動。
經由裁切28a所形成的一連串的光學膜片21f,係在被載體膜21e支撐的狀態下,經過導引輥31、及導引輥32,通過與浮動輥25同樣的構成的浮動輥33,經由導引輥34、35、36、37導引遞送到貼合位置。
在貼合位置,具備貼合輥38與載體膜剝離機構39。貼合輥38,係可動配置在上方的引入位置與下方的按壓位置之間,被載體膜21e支撐之連續的光學膜片21f中,在最先的光學膜片21f的末端位置整合到貼合對象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貼合區域1n的末端的狀態時,從上方位置下降到下方的按壓位置,對光學膜片21f施壓貼合到母板B上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
載體膜剝離機構39具備:作用有在貼合位 置,把載體膜21e折成銳角,把最先的光學膜片21f從該載體膜21e剝離下來的剝離刀片。為了收回已折成過銳角的載體膜21e,配置有載體膜捲繞輥40。剝離了光學膜片21f的載體膜21e,係經過導引輥41及一對捲繞用驅動輥42,遞送到捲繞輥40,捲繞在該捲繞輥40。
驅動輥30及切斷刃29的作動,係經由於圖11尚未表示之前述的控制裝置而被控制。亦即,請求項裝置,係事先儲存與母板B上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貼合區域1n的尺寸及位置有關的資訊,根據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貼合區域1n的縱方向長度L的資訊,控制裝置控制驅動輥30的驅動與切斷刃29的作動,以與貼合區域1n的縱方向長度L對應的長度方向間隔,在光學膜21形成裁切28a。而且,在貼合位置的上游側,事先設有檢測光學膜片21f的末端之膜檢測裝置43,把有關遞送到貼合位置的光學膜片21f的末端位置的資訊提供到控制裝置。該光學膜片末端位置資訊被儲存到控制裝置,控制裝置係根據該光學膜片末端位置資訊、與從貼合用吸引保持盤10所取得的母板B的位置資訊,控制使驅動輥30與捲繞用驅動輥42的作動,對應到貼合用吸引保持盤10的動作,調節從載體膜21e剝下來的光學膜片21f的末端,位置整合到位在貼合位置進行母板B上的貼合之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貼合區域1n的末端側。達成位置整合的話,光學膜片21f與母板B,係以同步的速度做遞送。貼合輥38下降到下方的按壓位置,施壓光學膜片21f到觸控感測器單 元1的貼合區域1n。如此,進行對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光學膜片21f的貼合。
圖13為表示把光學膜片21f依序貼合到母板B上配列成縱橫並列的行列狀之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順序的其中一例之概略圖。該例中,貼合機構20係被固定在與進給方向相對之橫方向位置,保持母板B的貼合用吸引保持盤10係被安裝成,可以在支撐機構13上橫方向移動。如圖13(a)所表示,母板B的位置被控制成,最初左端的觸控感測器單元列之最先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被定位在貼合位置。在該狀態下,如與圖11關連之前述般,光學膜片21f被貼合到左端列最先的顯示單元1的貼合區域1n。
接下來,經由把貼合用吸引保持盤10移動在橫方向,母板B係相對於進給方向往左橫方向,僅變位與觸控感測器單元列的橫方向間隔相當的距離。該橫向變位,如圖13(b)所表示,從左起算第2列的最先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定位到貼合位置。接著,經由與前述同樣的動作,光學膜片21f貼合到該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貼合區域1n。之後,經由同樣的操作母板B往左橫方向變位,進行光學膜片21f的貼合。在觸控感測器單元1配置3列之圖示例的情況下,以此對最先的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光學膜片21f的貼合完畢。該狀態表示於圖13(c)。
接著,往進給方向驅動貼合用吸引保持盤10僅與各縱列中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間隔相當的距離,右 端的列的最先開始起算第2個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被定位到貼合位置,同樣,如圖13(d)所表示,貼合光學膜片21f到該單元1的貼合區域1n。之後,如圖13(e)所表示,驅動母板B往進給方向,經由同樣的操作進行光學膜片21f的貼合。
對全部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之光學膜片21f的貼合完畢的話,母板B在被保持在貼合用吸引保持盤10上的狀態下,送到切斷工作站V。
圖14為表示切斷工作站中所使用的切斷裝置的其中一例之立體圖。切斷裝置具備:內部連接到真空吸引源49的真空吸引臺46、以及被安裝在該真空吸引臺46上且可以取下之切斷用型板47。具有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形狀及與母板B上中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配列間隔對應的間隔所形成的切斷用溝47a。更進一步,切斷用型板47,係與貼合用吸引保持盤10同樣,具有多數個真空吸引孔47b。而且,沿這些切斷用溝47a設有用於把放置在切斷用型板47上的物體沖出指定的形狀之多數個切斷刃(未圖示)。該切斷用型板47係可以事先準備複數個適合於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形狀,配合要裁切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形狀來選擇適切的形狀,以安裝到真空吸引臺46來使用。
移送到切斷工作站V的母板B,係從貼合用吸引保持盤10轉載到真空吸引臺46上的切斷用型板47上。該轉載係可以利用與位置調節工作站I相關連和前述 的轉載同樣的方法來進行。被定位在切斷用型板47上且被真空保持的母板B,係以落下沿切斷用型板47的切斷用溝47a所作成的切斷刃來進行沖壓的方式,切斷成與一個一個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對應的形狀。如此,得到把光學膜片21f貼合到貼合區域1n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
切斷係不限於沖壓,例如,也可以藉由表示在圖1的切斷工作站V所例示的雷射切斷機構來進行切斷。已切斷的一個一個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係可以藉由例如圖15所表示的真空吸引式的搬運機構52搬運到下個製程。
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被載體膜21e所支撐的層積結構的光學膜,係先利用裁切形成機構28依指定的長度被切斷而成為光學膜片21f的型態,之後貼合到母板B上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貼合區域1n,但在本發明之其他的樣態中,不先切斷成片,光學膜係以連續帶狀膜的型態,過渡到縱列的觸控感測器單元的整體做貼合。在該實施方式,要貼合的連續帶狀膜的長度,亦即,配合從縱列的最先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貼合區域1n的縱方向末端側,到末尾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貼合區域1n的尾端側為止的尺寸,藉由裁切形成機構28先切斷光學膜,或是,藉由位在貼合位置近邊的切斷機構,在貼合後做切斷。該實施方式之貼合表示於圖16。如圖16(a)所表示,母板B,係進給方向左端的列的最先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末端被定位到貼合位置中的指定的位置。如與圖13關 連之上述般,從光學膜21剝離載體膜21e,把該光學膜連續貼合到左端列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接下來,使母板B朝左橫方向及後方移動,如圖16(b)所表示,達成第2列之最先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整合到貼合位置的狀態,進行同樣的貼合。同樣,使母板B朝左橫方向及後方移動,如圖16(b)所表示,達成右端列最先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整合到貼合位置的狀態,進行同樣的貼合。如此進行了貼合的母板B,係利用圖14所表示的切斷機構進行切斷,得到一個一個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經由該切斷,已連續貼合的光學膜21,係被切斷成與觸控感測器單元的貼合區域1n的尺寸對應的尺寸。
本發明的方法也可以適用到在母板B上配置成縱1列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光學膜的貼合。於圖17表示其中一例。該情況下,觸控感測器單元1被配置在母板B上,使得連接區域1e相對於列的方向為橫向。貼合係可以經由與圖11關連並已說明的動作同樣的動作,從列的最先依序,把事先已切斷的光學膜片21f,貼合到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貼合區域1n。可以代替的是,涵蓋到列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整體,把光學膜21貼合到其貼合區域1n,在之後的切斷製程中,也可以切掉光學膜21的餘剩部分。
而且,在使用圖16做說明的實施樣態中,光學膜係相對於觸控感測器單元往縱方向做貼合,但本發明之更進一步其他的樣態中,是往橫方向貼合光學膜片。圖 18表示該實施樣態之貼合的概略圖。如圖18所表示,在本樣態,觸控感測器單元1配置成行列狀,使得端子部分位置在進給方向72。亦即,在本實施方式中,進給方向72為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橫方向,相對於進給方向72而垂直的方向為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縱方向。而且,在本實施樣態中,對排列在縱方向之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列70整體,往橫方向貼合光學膜片21f的緣故,光學膜21的幅寬,係與排列在縱方向的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列70的縱尺寸對應。在此,所謂與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列70的縱尺寸「對應」,並非意味著嚴格一致,可以包含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列70的縱尺寸而概略一致,例如,也可以有以該縱尺寸為基礎而定出光學膜的幅寬程度的餘剩尺寸。本樣態中,光學膜21係藉由裁切形成機構28,殘留載體膜21e而被切斷,形成光學膜片21f。切斷的間隔,係與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貼合區域1n的橫方向幅寬W對應。因此,光學膜21,係利用裁切28a在寬度方向被切斷,成為具有與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貼合區域1n的橫方向幅寬W和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列70的整體的縱方向長度對應的邊的長度之光學膜片21f。
圖19為表示與在圖18所示的樣態有關的貼合順序的其中一例之概略圖。使貼合用吸引保持基板10移動,如圖19(a)所表示,第1列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貼合區域1n的末端被定位到光學膜片21f的末端也就是貼合位置。黏著劑層21d殘留在光學膜片21f側那般地, 從光學膜片21f剝離載體膜21e,把該光學膜片21f在橫方向連續貼合到第1列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貼合區域1n。接下來,使母板B往前方移動,如圖19(b)所表示,達成第2列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整合到貼合位置的狀態,進行同樣的貼合。同樣,使母板B往前方移動,如圖19(c)所表示,達成第3列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整合到貼合位置的狀態,進行同樣的貼合。對如此進行了貼合的母板B,利用圖14所表示的切斷機構進行切斷,得到一個一個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經由該切斷,已連續貼合的光學膜片21,係被切斷成與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貼合區域1n的尺寸對應的尺寸。在本實施方式,母板B僅往前方移動,沒有必要使母板B往前後移動,所以可以在短時間內貼合在母板上配置成行列狀之多數個觸控感測器單元。即便藉由在縱方向貼合光學膜之多數個貼合機構,因為僅朝前方移動,可以對母板上的全部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進行貼合,但使用多數個貼合機構的話,會擴大設備的佔有面積,即便是1個貼合機構,故障的話,也會使貼合裝置整體停止的緣故,造成運作不安定。而且,多數個貼合機構會增加製造裝置的成本。尚且,在圖19所示的實施方式中,除了貼合方法,其他是與圖11所示的實施方式同樣。
而且,在圖18所示的實施樣態中,在進行貼合前,把光學膜21,依貼合區域1n的橫方向幅寬做切斷,形成了光學膜片21f;但在本發明的更進一步之其他 的實施樣態中,在把光學膜21在橫方向連續貼合到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貼合區域1n後,進行光學膜21的切斷,形成光學膜片21f。可以使其與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橫方向的後方端部一致,而進行光學膜21的切斷,但可以以在之後的切斷工作站V的切斷製程切除光學膜片21f的餘剩部分的緣故,也可以殘留光學膜21的餘剩部分,在貼合區域1n的後方端部近邊做切斷。在橫方向的後方存在有連接區域1e的話,在連接區域1e上切斷光學膜21,不會損傷連接區域1e的緣故,連接區域1e係理想上配置成位置在橫方向的末端側。
而且,在本發明之其他的樣態中,在光學膜片被貼合在觸控感測器單元的橫方向這一點,是與圖18所示的實施樣態相同,但使用複數個光學膜輥這一點是相異的。於圖20表示該樣態之貼合的概略圖。在本實施方式,二個光學膜輥22-1及22-2的幅寬係分別,與構成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列70之觸控感測器單元的二個部分列70-1及70-2的縱方向尺寸對應,二個光學膜輥22-1及22-2的整體的幅寬,係與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列70的縱方向尺寸對應。也在本樣態中,光學膜21-1及21-2係藉由裁切形成機構28,殘留載體膜21e-1及21e-2而被切斷,形成光學膜片21f-1及21f-2。切斷的間隔,係與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貼合區域1n的橫方向幅寬W對應。因此,光學膜21-1及21-2,係藉由切斷,成為具有與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貼合區域1n的橫方向幅寬W和觸控感測器單元1 的部分列70-1(70-2)的縱方向長度對應的邊之光學膜片21f-1及21f-2。本樣態中,是使用2根相同的光學膜輥,但也可以使用3根等之其他的根數的膜輥,也可以使用相異的幅寬的光學膜輥。而且,與使用一個光學膜輥的情況同樣,也可以構成為,在把光學膜貼合到觸控感測器單元後,切斷光學膜。
圖21為表示與在圖20所示的樣態有關的貼合順序的其中一例之概略圖。貼合,係藉由與圖18所記載的樣態同樣的貼合方法來進行。亦即,使母板B往前方(橫方向)移動,如圖21(a)所表示,光學膜片21f-1的末端被定位成,與第1列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貼合區域1n的末端相合,進行對屬於部分列70-1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貼合。貼合係如與圖13關連之上述般,從光學膜片21f-1剝離載體膜21e-1,在橫方向把該光學膜片21f-1連續貼合到部分列70-1的第1列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貼合區域1n。此時,光學膜片21f-2的貼合位置,係在橫方向(進給方向)比起2列份光學膜片21f-1更位置在進給端側的緣故,在屬於部分列70-2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不進行光學膜片21f-2的貼合。接下來,使母板B往前方移動,如圖21(b)所表示,達成第2列的部分列70-1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整合到光學膜片21f-1的貼合位置的狀態,進行同樣的貼合。更進一步,使母板B往前方移動,如圖21(c)所表示,達成第3列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整合到貼合位置的狀態。此時,因為光學膜片21f-2的末端位置整合 到部分列70-2的第1列的觸控感測器單元的貼合區域1n的末端,第3列的部分列70-1的觸控感測器單元與部分列70-2的第1列的觸控感測器單元,係同時進行貼合。更進一步,使母板B往前方移動,如圖21(d)所表示,達成第4列的部分列70-1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整合到光學膜片21f-1的貼合位置,第2列的部分列70-2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整合到光學膜片21f-2的貼合位置的狀態,進行同樣的貼合。如此對全部的觸控感測器單元進行過光學膜片的貼合的母板B,係利用圖14所表示的切斷機構進行切斷,得到一個一個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與上述的實施樣態不同,貼合機構也可以與橫方向相關,排列在相同的位置。不過,雖然於圖20尚未圖示,但在實際的貼合位置的周邊,存在有剝離手段或貼合輥的支撐構件等之貼合機構。為此,以把光學膜的貼合位置配置成在每個光學膜輥橫方向為相異的方式,變得容易確保相關的貼合機構的配置空間。特別是鄰接的貼合機構為了確保配置空間而成為問題的緣故,理想上是僅把與鄰接的光學膜輥對應之貼合位置設成在的橫方向為相異。在本實施樣態,光學膜輥22-1及22-2的貼合位置,在橫方向相差2列份,但不限定於此,例如,也可以僅相差1列份的貼合位置。
在本發明之其他的樣態中,使用具有與觸控感測器單元的部分列對應的幅寬之光學膜輥,使光學膜片的貼合位置與母板相對移動在縱方向,依照每一個部分列依序進行光學膜片的貼合,把光學膜片貼合到一列份的觸 控感測器單元。亦即,在觸控感測器單元的部分列,在貼合光學膜片後,使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與光學膜片,相對移動在縱方向僅與觸控感測器單元的部分列相當的距離,使構成尚未進行光學膜片的貼合的部分列之觸控感測器單元的貼合區域的末端,整合到光學膜片的貼合位置。圖22係表示藉由使母板B移動,進行光學膜片21f與母板B的縱方向之相對的移動的實施樣態。在圖22所示之樣態中,光學膜輥22與部分列70-1(70-2)的縱方向尺寸對應。而且,光學膜21係藉由裁切形成機構28,殘留載體膜21e而被切斷,形成光學膜片21f。切斷的間隔,係與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貼合區域1n的橫方向幅寬W對應。因此,光學膜21係利用裁切28a在寬度方向被切斷,成為具有與橫方向幅寬W與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部分列70-1(70-2)的縱方向長度對應的邊之光學膜片21f。
圖23為表示與在圖22所示的樣態有關的貼合順序的其中一例之概略圖。如圖23(a)所表示,藉由使貼合用吸引保持盤10移動,使母板B移動,把在母板B上配列成行列狀之第1列的觸控感測器單元對合到光學膜片21f的貼合位置。接下來,如圖23(b)所示,從觸控感測器單元的第1列的進給方向來看,把左側的部分列70-1對合到光學膜片21f的貼合位置。亦即,使屬於部分列70-1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貼合區域1n的末端與光學膜片21f的末端做位置整合。接著,在橫方向連續貼合光學 膜片21f到屬於部分列70-1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貼合區域1n。在相關的貼合後,使母板B往縱方向(進給方向左側)僅移動部分列的縱方向的尺寸,如圖23(c)所示,從第1列的進給方向來看,把屬於右側的部分列70-2的觸控感測器單元,對合到光學膜片的貼合位置。母板B係為了貼合往橫方向移動的緣故,母板B係不僅是縱方向,也往後方(與貼合方向為反方向)僅移動貼合區域1n的橫方向幅寬W。接下來,把光學膜片21f貼合到屬於部分列70-2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把光學膜片21f貼合到第一列之全部的觸控感測器單元的話,使圖23(d)母板B往縱方向(進給方向右側)及前方移動,把屬於第2列的部分列70-1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對合到貼合位置,在屬於第2列的部分列70-1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進行光學膜的貼合。與第1列同樣,使母板B移動,如圖23(e)所示,把光學膜片21f貼合到屬於第2列的部分列70-2的觸控感測器單元。如此對全部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進行了光學膜片21f的貼合之母板B,係利用圖14所表示的切斷機構進行切斷,得到一個一個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這一點,是與其他的型態同樣。
圖24係表示藉由使光學膜片移動,進行上述的縱方向的相對的移動之實施樣態。在該實施樣態,除了設計成貼合機構20在縱方向為可動,藉由使貼合機構20移動在縱方向,把光學膜的貼合位置對合到成為貼合對象的觸控感測器單元的末端側的位置這一點以外,是與圖 22及圖23所記載的樣態同樣。
圖25為表示與在圖24所示的樣態有關的貼合順序的其中一例之概略圖。如圖25(a)所示,使母板B移動,使在母板B上配列成行列狀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第1列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貼合區域1n的末端、與光學膜片21f末端也就是貼合位置,在相關的橫方向,做位置整合。接下來,如圖25(b)所示,而且,利用貼合機構20的移動,藉由使光學膜片21f往縱方向移動,使光學膜片的末端,在相關的縱方向,位置整合到第一列的部分列70-1。亦即,使屬於部分列70-1的觸控感測器單元的貼合區域1n與光學膜片21f的末端做位置整合。接著,把光學膜片在橫方向連續貼合到位置在1列目的進給方向左側的部分列70-1。在相關的貼合後,利用貼合機構20的移動,使光學膜片21f往縱方向(進給方向右側)僅移動部分列的縱方向的尺寸,如圖25(c)所示,把貼合位置對合到屬於第1列的進給方向右側的部分列70-2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母板B係為了貼合往橫方向移動的緣故,母板B係往後方(與貼合方向為反方向)僅移動貼合區域1n的橫方向幅寬W。接下來,把光學膜片21f貼合到屬於部分列70-2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把光學膜片21f貼合到第一列之全部的觸控感測器單元的話,使貼合機構20往縱方向(進給方向左側)移動,而且,使母板B往前方移動,如圖25(d)所示,把第2列的部分列70-1對合到貼合位置,在屬於第2列的部分列70-1的觸控感測器單元進行光學膜 的貼合。接著,與第1列同樣,使母板B移動,如圖25(e)所示,把光學膜片21f貼合到屬於第2列的部分列70-2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在本型態,不使母板B往縱方向移動的緣故,可以縮小貼合工作站IV的縱方向的大小,故可以省空間化。
圖23及圖25所示的貼合順序,係從屬於部分列70-1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進行各列的貼合,但也可以因列而異依序進行貼合。例如,藉由從屬於部分列70-2的觸控感測器單元對第2列進行貼合,是沒有必要在把列從第1列移動到第2列之際使母板B或者是光學膜片往縱方向移動。亦即,在進行列之間的光學顯示膜與觸控感測器單元的位置整合之際,可以省略縱方向的位置整合。而且,相對於在圖23及圖25所示的樣態下構成一列有6個觸控感測器單元1,藉由進行2次對3個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的貼合,把光學膜片21f貼合到一列份的觸控感測器單元1;但也可以進行3次對2個的觸控感測器單元的貼合。而且,也可以進行6次對1個觸控感測器單元的貼合,在不存在有殘留到觸控感測器單元外的餘剩的光學膜的情況下,切斷工作站V中,沒有必要切斷光學膜。尚且,也在任一型態中,每一列的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個數,可以是複數個,不限於6個。
尚且,在從圖18至24所示的實施方式中,貼合工作站IV以外的構成,係與在從圖1至圖16所使用並說明的實施方式同樣。
以上,有關本發明,就特定的實施方式進行了圖示、說明,但本發明不限於圖示的實施方式,本發明的範圍,係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的請求項而決定之。
1‧‧‧觸控感測器單元
3‧‧‧玻璃基板
4‧‧‧附有ITO膜之COP膜片
10‧‧‧貼合用吸引保持盤
13‧‧‧支撐機構
14‧‧‧導軌
15‧‧‧導引件
19‧‧‧母板位置檢測裝置
20‧‧‧貼合機構
21‧‧‧光學膜
21e‧‧‧載體膜
21f‧‧‧光學膜片
22‧‧‧光學膜輥
23‧‧‧驅動輥
24‧‧‧導引輥
25‧‧‧浮動輥
26‧‧‧導引輥
27‧‧‧導引輥
28‧‧‧裁切形成機構
28a‧‧‧裁切
29‧‧‧切斷刃
30‧‧‧驅動輥
31‧‧‧導引輥
32‧‧‧導引輥
33‧‧‧浮動輥
34、35、36、37‧‧‧導引輥
38‧‧‧貼合輥
39‧‧‧載體膜剝離機構
40‧‧‧捲繞輥
41‧‧‧導引輥
42‧‧‧驅動輥
43‧‧‧膜檢測裝置
B‧‧‧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

Claims (23)

  1. 一種對觸控感測器單元的貼合區域貼合光學膜片之方法,其中,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係具備:配列有觸控感測器之感測器區域、具備電性連接用的電性端子並位置在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其中一邊之連接區域、以及配置有電性連接前述觸控感測器與前述電性端子的配線之配線區域;前述貼合區域係包含前述感測器區域,而且不包含至少一部分的前述連接區域;使用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以及光學膜層積體輥;該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係把複數個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在具有前述連接區域的邊位置在橫方向的狀態下,至少排列在縱方向成列狀並配列在基材上而構成;該光學膜層積體輥,係把光學膜層積體捲成捲筒狀;該光學膜層積體為連續網形狀,係介隔著黏著劑層把載體膜貼合到光學膜;該光學膜至少包含具有與在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配列成縱方向的列狀之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的貼合區域的橫方向幅寬對應的幅寬之偏光件的層;包含以下的階段:依序把複數個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送到貼合位置之階段;從該光學膜層積體輥陸續送出前述光學膜層積體並送到前述貼合位置之階段; 對陸續送出的前述光學膜層積體的該光學膜與該黏著劑層,以與在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配列成縱方向的列狀之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前述貼合區域的縱方向尺寸對應的長度方向的間隔,在橫方向依序形成裁切,在鄰接在縱方向的2個裁切之間,形成介隔著黏著劑層被支撐在前述載體膜上的光學膜片之階段;以及前述貼合位置中,在前述黏著劑層殘留在前述光學膜側的狀態下從前述載體膜剝離前述光學膜片,把已剝離的前述光學膜片,依序貼合到在前述縱方向移動的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的縱方向配列成列狀之一個一個的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前述貼合區域之階段;在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的前述縱方向配列成列狀的觸控感測器單元之在從縱方向來看對最先的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前述貼合區域進行該光學膜片的貼合之前,進行與進給方向相對之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的橫方向位置及方位角度的調節,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係對送到前述貼合位置之前述光學膜片,關於橫方向及方位角度,進行位置整合,經由調節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的進給與前述光學膜片的進給,對一個一個的光學膜的片的末端、以及與該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對應的觸控感測器單元的貼合區域的末端,進行對位。
  2. 一種對觸控感測器單元的貼合區域貼合光學膜片之方法,其中, 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係具備:配列有觸控感測器之感測器區域、具備電性連接用的電性端子並位置在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其中一邊之連接區域、以及配置有電性連接前述觸控感測器與前述電性端子的配線之配線區域;前述貼合區域係包含前述感測器區域,而且不包含至少一部分的前述連接區域;使用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以及光學膜層積體輥;該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係把複數個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在具有前述連接區域的邊位置在橫方向的狀態下,至少排列在縱方向成列狀並配列在基材上而構成;該光學膜層積體輥,係把光學膜層積體捲成捲筒狀;該光學膜層積體為連續網形狀,係介隔著黏著劑層把載體膜貼合到光學膜;該光學膜至少包含具有與在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配列成縱方向的列狀之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的貼合區域的橫方向幅寬對應的幅寬之偏光件的層;包含以下的階段:依序把複數個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送到貼合位置之階段;從該光學膜層積體輥陸續送出前述光學膜層積體並送到前述貼合位置之階段;在前述貼合位置中,在前述黏著劑層殘留到前述光學膜側的狀態下從前述載體膜剝離前述光學膜,把已剝離的前述光學膜,連續貼合到在進給方向移動的前述觸 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的縱方向配列成列狀之複數個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前述貼合區域之階段;以及把已連續貼合了前述光學膜的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的複數個觸控感測器單元切離成一個一個的觸控感測器單元,同時,在該觸控感測器單元的縱方向端部,切斷貼合到一個一個的觸控感測器單元之前述光學膜之階段;在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的前述縱方向配列成列狀的觸控感測器單元之在從縱向來看對最先的觸控感測器單元進行該光學膜片的貼合之前,進行與進給方向相對之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的橫方向位置及方位角度的調節,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係對送到前述貼合位置之前述光學膜片,關於橫方向及方位角度,進行位置整合,經由調節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的進給與前述光學膜片的進給,對前述光學膜的末端、以及與該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對應的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前述貼合區域的末端,進行對位。
  3. 如請求項1或是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在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並聯配列複數個利用複數個的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所構成的縱方向的列,對各個的列包含的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進行光學膜片的貼合。
  4. 如請求項3之方法,其中,對包含在已並聯配置之各個列的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之光學膜片的貼合,係依序對每個列來進行。
  5.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 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的複數個的觸控感測器單元,係做成利用複數個的觸控感測器單元所構成的縱方向的列並聯配列成複數個的行之行列配置,對從進給方向來看位置在右或是左端之縱方向的第1列中的進給方向最先的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前述貼合區域,進行前述光學膜片的貼合後,使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往橫方向及後方移動,把鄰接到前述縱方向的第1列之縱方向的第2列的進給方向最先的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前述貼合區域的末端送到貼合位置對位到前述光學膜片的末端,對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前述貼合區域進行該光學膜片的貼合,依序進行同樣的貼合,對全部的列的最先的行的觸控感測器單元之光學膜片的貼合結束的話,使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往進給方向前進,經由同樣的操作,對位置在各列的第2行的觸控感測器單元進行光學膜片的貼合,依序反覆同樣的操作,對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全部的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前述貼合區域進行光學膜片的貼合。
  6. 如請求項1或是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前述光學膜,係利用偏光件、以及貼合到該偏光件的相位差膜所構成;前述光學膜,乃是前述相位差膜位置在面對前述黏著劑層的側之構成,該相位差膜貼合到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前述貼合區域。
  7. 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中,前述偏光件的吸收軸與前述相位差膜的慢軸,係以45°±5°的範圍內的角度做交叉。
  8. 如請求項7之方法,其中, 前述偏光件的吸收軸係與前述光學膜的長度方向平行,前述相位差膜的慢軸係被配置成相對於前述光學膜的長度方向斜向傾斜。
  9. 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中,前述相位差膜,乃是對短波長光的相位差比起對長波長光的相位差還小的異常色散膜。
  10. 一種對觸控感測器單元的貼合區域貼合光學膜片之方法,其中,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係具備:配列有觸控感測器之感測器區域、具備電性連接用的電性端子並位置在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其中一邊之連接區域、以及配置有電性連接前述觸控感測器與前述電性端子的配線之配線區域;前述貼合區域係包含前述感測器區域,而且不包含至少一部分的前述連接區域;使用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以及光學膜層積體輥;該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係把複數個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在具有前述連接區域的邊位置在橫方向的狀態下,至少排列在縱方向成列狀並配列在基材上而構成;該光學膜層積體輥,係把光學膜層積體捲成捲筒狀;該光學膜層積體為連續網形狀,係介隔著黏著劑層把載體膜貼合到光學膜;該光學膜至少包含具有與在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配列成縱方向的列狀之前述複數個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列的前述貼合區域的縱方向尺寸對應的幅寬之偏光件的層; 包含以下的階段:依序把複數個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送到貼合位置之階段;從該光學膜層積體輥陸續送出前述光學膜層積體並送到前述貼合位置之階段;對陸續送出的前述光學膜層積體的該光學膜與該黏著劑層,以與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前述貼合區域的橫方向對應的長度方向的間隔,在縱方向依序形成裁切,在鄰接在橫方向的2個裁切之間,形成介隔著黏著劑層被支撐在前述載體膜上的光學膜片之階段;前述貼合位置中,在前述黏著劑層殘留在前述光學膜側的狀態下從前述載體膜剝離前述光學膜片,把已剝離的前述光學膜片,連續貼合到在前述橫方向移動的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的縱方向配列成列狀之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列的前述貼合區域之階段;以及把已貼合了前述光學膜片的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的複數個觸控感測器單元切離成一個一個的觸控感測器單元,同時,在該觸控感測器單元的縱方向端部,切斷貼合到一個一個的觸控感測器單元之前述光學膜之階段;在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的前述縱方向配列成列狀的觸控感測器單元之在從橫方向來看對最先的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前述貼合區域進行該光學膜片的貼合之前,進行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的前述縱方向的位置及方位角度的調節,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係對送到前述貼合位置之前述光學膜片,關於縱方向及 方位角度,進行位置整合,經由調節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的進給與前述光學膜片的進給,對一個一個的光學膜的片的末端、以及與該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對應的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前述貼合區域的末端,進行對位。
  11. 一種對觸控感測器單元的貼合區域貼合光學膜片之方法,其中,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係具備:配列有觸控感測器之感測器區域、具備電性連接用的電性端子並位置在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其中一邊之連接區域、以及配置有電性連接前述觸控感測器與前述電性端子的配線之配線區域;前述貼合區域係包含前述感測器區域,而且不包含至少一部分的前述連接區域;使用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以及光學膜層積體輥;該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係把複數個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在具有前述連接區域的邊位置在橫方向的狀態下,至少排列在縱方向成列狀並配列在基材上而構成;該光學膜層積體輥,係把光學膜層積體捲成捲筒狀;該光學膜層積體為連續網形狀,係介隔著黏著劑層把載體膜貼合到光學膜;該光學膜至少包含具有與前述複數個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列的前述貼合區域的縱方向尺寸對應的幅寬之偏光件的層;包含以下的階段:依序把複數個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送到 貼合位置之階段;從該光學膜層積體輥陸續送出前述光學膜層積體並送到前述貼合位置之階段;在前述貼合位置中,在前述黏著劑層殘留到前述光學膜側的狀態下從前述載體膜剝離前述光學膜,把已剝離的前述光學膜,連續貼合到在進給方向移動的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的縱方向配列成列狀之前述複數個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列的前述貼合區域之階段;使其對應到貼合了前述光學膜之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的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列的前述貼合區域的橫方向端部,切斷前述光學膜,形成光學膜片之階段;以及把已連續貼合了前述光學膜片的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的複數個觸控感測器單元切離成一個一個的觸控感測器單元,同時,在該觸控感測器單元的縱方向端部,切斷貼合到一個一個的單元之前述光學膜之階段;在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的前述縱方向配列成列狀的觸控感測器單元之在從橫方向來看對最先的觸控感測器單元進行該光學膜片的貼合之前,進行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的前述縱方向的位置及方位角度的調節,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係對送到前述貼合位置之前述光學膜片,關於縱方向及方位角度,進行位置整合,經由調節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的進給與前述光學膜片的進給,對一個一個的光學膜的片的末端、以及與該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對應的 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前述貼合區域的末端,進行對位。
  12. 如請求項11之方法,其中,前述連接區域位置在光學膜的前述橫方向的進給端側。
  13. 一種對觸控感測器單元的貼合區域貼合光學膜片之方法,其中,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係具備:配列有觸控感測器之感測器區域、具備電性連接用的電性端子並位置在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其中一邊之連接區域、以及配置有電性連接前述觸控感測器與前述電性端子的配線之配線區域;前述貼合區域係包含前述感測器區域,而且不包含至少一部分的前述連接區域;使用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以及複數個光學膜層積體輥;該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係把複數個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在具有前述連接區域的邊位置在橫方向的狀態下,至少排列在縱方向成列狀並配列在基材上而構成;該複數個光學膜層積體輥乃是構成前述複數個的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列、具有分別與觸控感測器單元的複數個部分列的貼合區域的縱方向尺寸對應之幅寬者,其中,係把連續網形狀的複數個光學膜層積體捲成捲筒狀,該複數個光學膜層積體係介隔著黏著劑層把載體膜貼合到至少含有偏光件的層之光學膜;包含以下的階段:依序把複數個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送到 貼合位置之階段;從該複數個光學膜層積體輥陸續送出前述複數個光學膜層積體並送到前述貼合位置之階段;對陸續送出的前述複數個光學膜層積體的該光學膜與該黏著劑層,以與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前述貼合區域的橫方向對應的長度方向的間隔,在縱方向依序形成裁切,在鄰接在橫方向的2個裁切之間,形成介隔著黏著劑層被支撐在前述載體膜上的光學膜片之階段;前述貼合位置中,在前述黏著劑層殘留在前述光學膜側的狀態下從前述載體膜剝離前述複數個光學膜片,把已剝離的前述複數個光學膜片,分別連續貼合到在前述橫方向移動的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的縱方向配列成列狀之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前述複數個部分列的前述貼合區域之階段;以及把已貼合了前述光學膜片的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的複數個觸控感測器單元切離成一個一個的觸控感測器單元,同時,在該觸控感測器單元的縱方向端部,切斷貼合到一個一個的觸控感測器單元之前述光學膜之階段;在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的前述縱方向配列成列狀的觸控感測器單元之在從橫方向來看對最先的觸控感測器單元進行該光學膜片的貼合之前,進行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的前述縱方向的位置及方位角度的調節,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係對送到前述貼合位置之前述光學膜片,關於縱方向及方位角度,進行位置整合,經由調節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的 進給與前述光學膜片的進給,對一個一個的光學膜的片的末端、以及與該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對應的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前述貼合區域的末端,進行對位。
  14.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在縱方向鄰接的前述複數個光學膜層積體的貼合位置,於前述橫方向為相異。
  15. 一種對觸控感測器單元的貼合區域貼合光學膜片之方法,其中,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係具備:配列有觸控感測器之感測器區域、具備電性連接用的電性端子並位置在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其中一邊之連接區域、以及配置有電性連接前述觸控感測器與前述電性端子的配線之配線區域;前述貼合區域係包含前述感測器區域,而且不包含至少一部分的前述連接區域;使用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以及光學膜層積體輥;該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係把複數個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在具有前述連接區域的邊位置在橫方向的狀態下,至少排列在縱方向成列狀並配列在基材上而構成;該光學膜層積體輥,係把光學膜層積體捲成捲筒狀;該光學膜層積體為連續網形狀,係介隔著黏著劑層把載體膜貼合到光學膜;該光學膜至少包含偏光件的層;該偏光件的層具有構成前述複數個的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列之與觸控感測器單元的複數個部分列的內的一個貼合區域的縱方向尺寸對應的幅寬; 包含以下的階段:依序把複數個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送到貼合位置之階段;從該光學膜層積體輥陸續送出前述光學膜層積體並送到前述貼合位置之階段;對陸續送出的前述光學膜層積體的該光學膜與該黏著劑層,以與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前述貼合區域的橫方向對應的長度方向的間隔,在縱方向形成裁切,在鄰接在橫方向的2個裁切之間,形成介隔著黏著劑層被支撐在前述載體膜上的光學膜片之階段;前述貼合位置中,在前述黏著劑層殘留在前述光學膜側的狀態下從前述載體膜剝離前述光學膜片,把已剝離的前述光學膜片,貼合到在前述橫方向移動的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的縱方向配列成列狀之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前述貼合區域之階段,其中,前述光學膜片與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係藉由在縱方向做相對移動的方式把前述光學膜片依序貼合到各部分列;把已貼合了前述光學膜片的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的複數個觸控感測器單元切離成一個一個的觸控感測器單元,若存在餘剩的前述光學膜的話,同時,在該觸控感測器單元的縱方向端部,切斷貼合到一個一個的觸控感測器單元之前述光學膜之階段;在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的前述縱方向配列成列狀的觸控感測器單元之在從橫方向來看對最先的觸控感測器單元進行該光學膜片的貼合之前,進行前 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的前述縱方向的位置及方位角度的調節,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係對送到前述貼合位置之前述光學膜片,關於縱方向及方位角度,進行位置整合,經由調節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的進給與前述光學膜片的進給,對一個一個的光學膜的片的末端、以及與該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對應的觸控感測器單元的貼合區域的末端,進行對位。
  16. 如請求項15之方法,其中,藉由移動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前述光學膜片與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相對移動在縱方向。
  17. 如請求項15之方法,其中,藉由移動前述光學膜片,前述光學膜片與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係相對移動在縱方向。
  18. 如請求項10至請求項17中任1項之方法,其中,在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集合體母板上,並聯配列複數個利用複數個的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所構成的縱方向的列,對各個的列包含的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進行光學膜片的貼合。
  19. 如請求項18之方法,其中,對包含在已並聯配置之各個列的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前述貼合區域之光學膜片的貼合,係依序對每個列來進行。
  20. 如請求項10至請求項17中任1項之方法,其中, 前述光學膜,係利用偏光件、以及貼合到該偏光件的相位差膜所構成;前述光學膜,乃是前述相位差膜位置在面對前述黏著劑層的側之構成,該相位差膜貼合到前述觸控感測器單元的前述貼合區域。
  21. 如請求項20之方法,其中,前述偏光件的吸收軸與前述相位差膜的慢軸,係以45°±5°的範圍內的角度做交叉。
  22. 如請求項21之方法,其中,前述偏光件的吸收軸係與前述光學膜的長度方向平行,前述相位差膜的慢軸係被配置成相對於前述光學膜的長度方向斜向傾斜。
  23. 如請求項20之方法,其中,前述相位差膜,乃是對短波長光的相位差比起對長波長光的相位差還小的異常色散膜。
TW105129158A 2015-09-18 2016-09-08 對觸控感測器單元貼附光學膜之方法 TWI6939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85545 2015-09-18
JP2015185545A JP6095745B1 (ja) 2015-09-18 2015-09-18 タッチセンサセルに対して光学フィルムを貼り付け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2688A TW201722688A (zh) 2017-07-01
TWI693999B true TWI693999B (zh) 2020-05-21

Family

ID=58281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9158A TWI693999B (zh) 2015-09-18 2016-09-08 對觸控感測器單元貼附光學膜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095745B1 (zh)
KR (1) KR20180051427A (zh)
CN (1) CN107111407B (zh)
TW (1) TWI693999B (zh)
WO (1) WO201704722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03826B2 (ja) * 2015-12-02 2020-06-0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貼り合わせ方法
CN109407869B (zh) * 2017-08-15 2021-11-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JP6416351B1 (ja) * 2017-09-28 2018-10-3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定形パネルへの樹脂フィルム貼付けシステム
CN109782938B (zh) * 2017-11-14 2021-01-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2912790B (zh) * 2019-02-22 2023-09-22 杉金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面板位置对准装置
CN114516444B (zh) * 2022-03-04 2023-11-14 江苏创源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贴膜装置及贴膜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45878A (ja) * 2002-10-01 2004-05-20 Sony Corp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9128115A1 (ja) * 2008-04-15 2009-10-2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ロールならびに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12093985A (ja) * 2010-10-27 2012-05-17 Nitto Denko Corp タッチ入力機能を有する表示パネル装置と該表示パネル装置のための光学ユニット、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89983B2 (en) * 2004-02-24 2006-08-15 Sentelic Corporation Film sticking/testing equipment
CN101522548B (zh) * 2006-09-29 2011-09-28 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薄膜自动卷绕装置、切开卷绕***及卷绕薄膜的制造方法
JP2009082790A (ja) * 2007-09-28 2009-04-23 Gunze Ltd 透明凹凸加工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511730B2 (ja) * 2010-09-03 2014-06-0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的パネル組立体の連続的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CN204296163U (zh) * 2014-11-19 2015-04-29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内置式光学膜贴合***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45878A (ja) * 2002-10-01 2004-05-20 Sony Corp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9128115A1 (ja) * 2008-04-15 2009-10-2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ロールならびに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12093985A (ja) * 2010-10-27 2012-05-17 Nitto Denko Corp タッチ入力機能を有する表示パネル装置と該表示パネル装置のための光学ユニット、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95745B1 (ja) 2017-03-15
CN107111407A (zh) 2017-08-29
CN107111407B (zh) 2021-02-09
KR20180051427A (ko) 2018-05-16
JP2017058619A (ja) 2017-03-23
TW201722688A (zh) 2017-07-01
WO2017047226A1 (ja) 2017-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93999B (zh) 對觸控感測器單元貼附光學膜之方法
TWI647090B (zh) Method for attaching an optical film to an optical display unit
TWI525492B (zh) Touch panel memb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060137813A1 (en) Registered lamination of webs using laser cutting
KR100951136B1 (ko) 개인휴대단말기용 압력 방식 터치스크린 패드
JP5911029B2 (ja) 可撓性薄膜構造の表示セルに光学機能フィルムを貼り合わせる方法
US2015037037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patterns in coatings on opposite sides of a transparent substrate
CN108475323B (zh) 柔性触控面板、柔性显示面板和柔性显示设备及制造方法
US8153920B2 (en) Touch panel rol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2662522A (zh) 制备柔性触摸屏的方法及制备触控电极卷材的设备
TWI632099B (zh) 可撓性薄膜構造的顯示單元及光學顯示單元以及單元母板之處理方法
CN202758329U (zh) 一种制备用于柔性触摸屏的触控电极卷材的设备
JP2011180769A (ja) タッチパネル
KR102151774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의 제조 방법
TWI630382B (zh) 可撓性薄膜構造的顯示單元之光學檢查方法、以及該方法所使用之虛擬端子單元
TWI628564B (zh) 感測電極疊層結構、觸控疊層結構與形成電極疊層結構之方法
KR20170101482A (ko) 롤투롤 방식을 이용한 필름 접합 방법
KR101236698B1 (ko) 다열 라미네이터
TWI448952B (zh) 電磁式觸控基板、其製造方法及電磁式觸控顯示裝置
JPH0725434B2 (ja) 基板幅方向ずらし装置付搬送装置
CN105468197A (zh) In-cell触控显示屏及便携式电子产品
KR20110132906A (ko) 터치스크린 패드의 제조방법 및 터치스크린 패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