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64106B - 跨坐型車輛 - Google Patents

跨坐型車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64106B
TWI664106B TW107103048A TW107103048A TWI664106B TW I664106 B TWI664106 B TW I664106B TW 107103048 A TW107103048 A TW 107103048A TW 107103048 A TW107103048 A TW 107103048A TW I664106 B TWI664106 B TW I66410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surface portion
view
case
ed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30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32969A (zh
Inventor
高良幸司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29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29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41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410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7/00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17/02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shielding only the rider's fro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中,車輛側視下之外殼前表面部31之前緣係以於車輛側視下沿著與頭管10平行之第1假想線VL1之方式延伸。車輛側視下之外殼後表面部35之後緣係以於車輛側視下沿著與頭管10平行之第2假想線VL2之方式延伸。於前外殼30之後方,在外殼後表面部35安裝有上護板部71。車輛側視下之上護板部71之前緣於車輛側視下沿著外殼後表面部35延伸至較外殼後表面部35之下端部更靠下方之位置為止。於上護板部71之下方設置有下護板部75。於外殼後表面部35與上護板部71之間,形成有於車輛側視下沿著第2假想線VL2之左槽部gr1及右槽部gr2。

Description

跨坐型車輛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備護腿板之跨坐型車輛。
於速克達型機車之前部設置有前外殼。例如於日本專利特開2007-126126號公報中所記載之速克達型機車中,採用具有與頭管平行之前表面之前外殼。又,於前外殼之下方且後方之位置設置有腳踏板。於前外殼之下端部與腳踏板之間設置有護腿板。
護腿板較理想為朝車輛左右方向更大地形成,以便可擋住由前輪自路面濺起之大量之泥。於上述機車中,前外殼被設置成可與把手一併旋轉,且護腿板係固定於車體框架。於此情形時,為防止於由騎乘者進行把手之操作時前外殼與護腿板干涉之情況,不可使護腿板之尺寸於車輛左右方向上變大。 因此,想到將前外殼與把手分開地固定於車體框架,並且將護腿板固定於前外殼而得之構成。於此情形時,無需考慮把手操作時之前外殼與護腿板之干涉,故而可使護腿板之尺寸朝車輛左右方向變大。 然而,於將前外殼固定於車體框架之構成中,必須使前外殼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尺寸變大,以便可使一對叉管於前外殼內旋轉。若車輛左右方向上之前外殼之尺寸較大,則於車輛行駛時在前外殼之後方之空間產生負壓。因此,騎乘者之舒適性降低。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實現車輛前部之前後方向上之小型化、舒適性降低之抑制及將自路面濺起之泥擋住之性能之提高的跨坐型車輛。 根據本發明,上述目的係藉由具有獨立請求項1之特徵之跨坐型車輛而得到解決。較佳之實施例係於附屬請求項中加以規定。 (1)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之跨坐型車輛具備:頭管;前叉,其可旋轉地設置於頭管;前外殼,其由頭管支持;及護腿板,其於車輛前後方向上設置於前外殼之後方;且前外殼具有:外殼前表面部,其於車輛前後方向上配置於頭管之前方;及外殼後表面部,其於車輛前後方向上配置於頭管之後方;且車輛側視下之外殼前表面部之前緣係以於頭管之前方在車輛側視下沿著與頭管之中心軸平行之第1假想線的方式延伸,車輛側視下之外殼後表面部之後緣係以於頭管之後方在車輛側視下沿著與頭管之中心軸平行之第2假想線的方式延伸,護腿板具有:上護板部,其安裝於外殼後表面部;及下護板部,其設置於上護板之下方;外殼後表面部之一部分與上護板部之一部分於車輛前視下相互重疊,上護板部於車輛側視下沿著外殼後表面部延伸至較外殼後表面部之下端部更靠下方之位置為止,下護板部於車輛側視下自上護板部之下端朝車輛後方且斜下方延伸,於外殼後表面部之左側緣與上護板部之左側緣之間,形成有於車輛側視下沿著第2假想線之左槽部,於外殼後表面部之右側緣與上護板部之右側緣之間,形成有於車輛側視下沿著第2假想線之右槽部。 於該跨坐型車輛中,外殼前表面部及外殼後表面部分別具有與頭管之中心軸大致平行且大致平坦之外形。藉此,可實現於前後方向上小型化之扁平之前外殼。因此,可實現車輛前部之前後方向上之小型化。 又,前外殼與前叉分開地由頭管支持,故而於由騎乘者進行把手之操作時前外殼不旋轉。進而,護腿板之上護板部安裝於前外殼之外殼後表面部。藉由此種構成,無需考慮把手操作時之前外殼與護腿板之干涉,故而可使護腿板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寬度變大。藉此,於車輛行駛時由前輪自路面濺起之大部分之泥被護腿板之上護板部及下護板部擋住,而不會飛濺至騎乘者。如此,可提高將自路面濺起之泥擋住之性能。 又,上護板部之下端位於較外殼後表面部之下端部更靠下方,故而於車輛行駛時在外殼後表面部之下端部之附近朝後方流動之空氣被引導至上護板部。被引導至上護板部之空氣沿著左槽部及右槽部流入至前外殼之後方之空間。藉此,於前外殼之後方之空間不易產生負壓。因此,可抑制跨坐型車輛之騎乘者之舒適性之降低。 (2)亦可為於車輛左右方向上,自車輛之中心至護腿板之左側緣為止之最大寬度大於自車輛之中心至外殼後表面部之左側緣為止之最大寬度,於車輛左右方向上,自車輛之中心至護腿板之右側緣為止之最大寬度大於自車輛之中心至外殼後表面部之右側緣為止之最大寬度。 於此情形時,於車輛行駛時在較外殼後表面部之左側緣更靠左方之位置朝後方飛散的泥之至少一部分被護腿板擋住。又,於車輛行駛時在較外殼後表面部之右側緣更靠右方之位置朝後方飛散的泥之至少一部分被護腿板擋住。藉此,護腿板之將泥擋住之性能進一步提高。 (3)亦可為跨坐型車輛進而具備前擋泥板,該前擋泥板係於前輪之上方之位置設置於前叉,前擋泥板係以於車輛俯視下在車輛前後方向上延伸之方式設置,前擋泥板之下端部位於較外殼後表面部之下端部更靠下方且較上護板部之下端更靠上方。 於此情形時,於車輛行駛時沿著前擋泥板自前方朝後方流動之空氣之至少一部分被順利地引導至上護板部。因此,可將充分量之空氣引導至前外殼之後方之空間。 (4)亦可為跨坐型車輛進而具備座部,該座部係設置於較前外殼及護腿板更靠後方,且護腿板之上護板部之上端部位於較座部之上端部更靠下方。 於此情形時,於車輛行駛時沿著左槽部及右槽部流動之空氣被順利地引導至前外殼與座部之間之空間。藉此,於前外殼與座部之間之空間不易產生負壓。因此,可進一步抑制乘坐於座部之騎乘者之舒適性之降低。 (5)亦可為跨坐型車輛進而具備:腳踏板,其以自護腿板之下護板部朝車輛後方延伸之方式設置;及車體框架,其接合於頭管;且車體框架包含:下框架,其自頭管朝向下方且車輛後方延伸;及後框架,其自下框架朝向車輛後方延伸;且腳踏板之上表面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後框架之上方且於車輛俯視下與後框架重疊,腳踏板於車輛側視下位於較上護板部更靠下方。 於此情形時,於在頭管僅接合有下框架之小型之跨坐型車輛中,可實現車輛前部之前後方向上之小型化、舒適性降低之抑制及將自路面濺起之泥擋住之性能之提高。 (6)亦可為於腳踏板之上表面之至少一部分,形成有於車輛俯視下在車輛前後方向上延伸之主置腳面,下護板部具有副置腳面,該副置腳面係於車輛側視下自主置腳面之前端朝車輛前方且斜上方延伸。 於此情形時,騎乘者可藉由選擇性地將腳放置於主置腳部及副置腳部而容易地變更騎乘姿勢。因此,跨坐型車輛之舒適性提高。 (7)亦可為前外殼進而具有:左外殼側面部,其於車輛左右方向上配置於頭管之左方;及右外殼側面部,其於車輛左右方向上配置於頭管之右方;左外殼側面部將外殼前表面部之左側緣與外殼後表面部之左側緣連接,右外殼側面部將外殼前表面部之右側緣與外殼後表面部之右側緣連接,於左外殼側面部及右外殼側面部之各者,形成有將該前外殼自車輛前方貫通至車輛後方之開口。 於此情形時,於車輛行駛時自前外殼之前方流入至左外殼側面部及右外殼側面部之開口之空氣被順利地引導至前外殼的後方之空間。因此,可將更充分量之空氣引導至前外殼的後方之空間。
以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對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進行說明。於以下之說明中,將機車作為跨坐型車輛之一例進行說明。 [1]機車之概略構成 圖1係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機車之側視圖,圖2係圖1之機車100所具備之頭管及車體框架之外觀立體圖。圖3係圖1之機車100之俯視圖,圖4係圖1之機車100之前視圖。 於圖1、圖3及圖4中,表示機車100相對於路面垂直地立起之狀態。於圖1以後之圖式中,以箭頭適當表示出機車100之前後方向L、左右方向H及上下方向V。於以下之說明中,將於前後方向L上箭頭所朝向之方向稱為前方,將其相反方向稱為後方。又,將於左右方向H上箭頭所朝向之方向稱為左方,將其相反方向稱為右方。將於上下方向V上箭頭所朝向之方向稱為上方,將其相反方向稱為下方。 如圖1所示,機車100具備頭管10及車體框架11。如圖2所示,車體框架11主要包含1個下框架12、左右一對第1後框架13及左右一對第2後框架14。頭管10係以通過機車100之左右方向H之中心並且於在前後方向L上延伸之鉛垂面內自後方朝向前方朝斜下方延伸之方式設置。1個下框架12係以自頭管10之大致中央部朝向後方朝斜下方延伸之方式設置。如此,於本實施形態中,僅將1個下框架12作為車體框架11接合於頭管10。 左右之第1後框架13一面自下框架12之下端部附近在左右方向H上擴寬一面彎曲,並朝向後方延伸。於左右之第1後框架13之後端部下端,設置有於左右方向H上延伸之樞軸13p。左右之第2後框架14係自左右之第1後框架13之後端部分別朝向後方朝斜上方延伸。以將左右之第2後框架14之中央部及後端部分別相連之方式,設置有2個連接片14a、14b。 如圖1所示,於頭管10,可繞頭管10之中心軸10a旋轉地支持有轉向軸15及前叉20。具體而言,於頭管10***有轉向軸15。轉向軸15係於頭管10之中心軸10a之方向上自較頭管10更靠下方之位置延伸至較頭管10更靠上方之位置為止。於轉向軸15之上端部,經由把手桿16而安裝有把手17。 前叉20主要由左右一對叉管21a、21b(圖4)及底托架22構成。底托架22係於頭管10之下方之位置連接於轉向軸15之下端部,且將左右之叉管21a、21b之上端連結。前輪1可旋轉地安裝於一對叉管21a、21b之下端。 於前輪1之上方,設置有前擋泥板9。前擋泥板9安裝於前叉20,且於車輛俯視下在前後方向L上延伸(圖3)。 進而,於頭管10與轉向軸15及前叉20分開地支持有前外殼30。藉此,前叉20可相對於前外殼30旋轉。前外殼30具有外殼前表面部31、外殼後表面部35及左右一對外殼側面部39a、39b(圖3及圖4)。 外殼前表面部31於前後方向L上配置於頭管10之前方。車輛側視下之外殼前表面部31之前緣係以於頭管10之前方在車輛側視下沿著與頭管10之中心軸10a平行之第1假想線VL1的方式延伸。此處,車輛側視下之外殼前表面部31之前緣形成自機車100之側方之位置視認外殼前表面部31時的外殼前表面部31之輪廓之一部分。又,所謂車輛側視下之外殼前表面部31之前緣沿著第1假想線VL1意味著車輛側視下之外殼前表面部31之前緣於車輛側視下相對於第1假想線VL1未相隔超過固定距離(例如10 cm),而與第1假想線VL1之方向平行地延伸或者未傾斜固定角度(例如15°)以上地與第1假想線VL1大致平行地延伸。 外殼後表面部35於前後方向L上配置於頭管10之後方。車輛側視下之外殼後表面部35之後緣係以於頭管10之後方在車輛側視下沿著與頭管10之中心軸10a平行之第2假想線VL2的方式延伸。此處,車輛側視下之外殼後表面部35之後緣形成自機車100之側方之位置視認外殼前表面部31時的外殼後表面部35之輪廓之一部分。又,所謂車輛側視下之外殼後表面部35之後緣沿著第2假想線VL2意味著車輛側視下之外殼後表面部35之後緣於車輛側視下相對於第2假想線VL2未相隔超過固定距離(例如10 cm),而與第2假想線VL2之方向平行地延伸或者未傾斜固定角度(例如15°)以上地與第2假想線VL2大致平行地延伸。 外殼前表面部31及外殼後表面部35隔著頭管10相互對向。左外殼側面部39a配置於頭管10之左方,且將外殼前表面部31之左側緣與外殼後表面部35之左側緣連接。右外殼側面部39b(圖3及圖4)配置於頭管10之右方,且將外殼前表面部31之右側緣與外殼後表面部35之右側緣連接。如圖4所示,於左右之外殼側面部39a、39b之各者形成有狹縫狀開口SO。狹縫狀開口SO係於前後方向L上自前外殼30之前方貫通至前外殼30之後方。又,狹縫狀開口SO係於車輛前視下在上下方向V上延伸。 如圖3及圖4所示,於前外殼30之外殼前表面部31,設置有頭燈40、左右一對位置燈50a、50b及左右一對閃光燈60a、60b。 如圖1所示,於前後方向L上之前外殼30之後方,設置有護腿板70。護腿板70之一部分係以自上方覆蓋下框架12之方式形成。關於護腿板70之詳細情況將於下文進行敍述。 以自護腿板70之下述下護板部75(圖5)朝後方延伸之方式設置有腳踏板80。腳踏板80之一部分係以分別自上方覆蓋左右之第1後框架13之方式形成。藉此,如圖3所示,腳踏板80具有配置於左右之第1後框架13之上方且於車輛俯視下與左右之第1後框架13重疊之上表面。於腳踏板80之上表面中之於車輛俯視下與左右之第1後框架13重疊的左右之部分,形成有於車輛俯視下分別在前後方向L上延伸之左右一對主置腳面81。於圖3中,為容易地理解左右之主置腳面81之形狀,而對左右之主置腳面81附上影線。 如圖1所示,於腳踏板80之後端部上方之位置設置有座部2。座部2係於前後方向L上自機車100之大致中央上部延伸至車輛後端。又,座部2係於自前外殼30朝後方遠離之位置,由圖2之左右之第2後框架14支持。 於座部2之左右設置有側外殼5。左右之側外殼5係以自左右方向H夾住位於座部2之下方之左右之第2後框架14的後半部之方式設置。於圖1、圖3及圖4中,為容易地理解側外殼5之形狀,而對側外殼5附上點圖案。 於座部2之前端部及其附近部分之下方,以將腳踏板80與左右之側外殼5相連之方式設置有左右之中心外殼6。左右之中心外殼6係以自左右方向H夾住左右之第2後框架14之前半部的方式設置。於圖1、圖3及圖4中,為容易地理解中心外殼6之形狀,而對中心外殼6附上與側外殼5不同之點圖案。 於座部2及左右之第2後框架14之下方設置有引擎3。引擎3為單元擺動式引擎,且經由圖2之樞軸13p而支持於車體框架11。於該狀態下,引擎3可以樞軸13p為中心於上下方向V上擺動。後輪4可旋轉地安裝於引擎3之後端部。後輪4係利用由引擎3產生之動力而旋轉。 [2]護腿板及其周邊部之構成 圖5係表示圖1之機車100之前部之側視圖。於圖5中,作為機車100之前部,示出機車100中之較座部2更靠前方之部分之側視圖。如圖5所示,護腿板70具有上護板部71及下護板部75。於圖5中,為容易地理解護腿板70及其周邊構件之形狀,而對上護板部71、下護板部75及腳踏板80附上互不相同之影線,並且對前外殼30之外殼後表面部35附上點圖案。 上護板部71係安裝於前外殼30之外殼後表面部35。車輛側視下之上護板部71之前緣係於車輛側視下沿著外殼後表面部35之後緣延伸至較外殼後表面部35之下端部35B更靠下方的位置。車輛側視下之上護板部71之前緣形成自機車100之側方之位置視認上護板部71時的上護板部71之輪廓之一部分。上護板部71之上端部、即護腿板70之上端部70T位於較上下方向V上之外殼後表面部35之中心更靠固定距離下方。 下護板部75係設置於上護板部71之下方。車輛側視下之下護板部75之前緣係於車輛側視下自上護板部71之前緣下端朝後方且斜下方延伸。腳踏板80係自下護板部75之後端朝後方延伸。車輛側視下之下護板部75之前緣形成自機車100之側方之位置視認下護板部75時的下護板部75之輪廓之一部分。 此處,將車輛側視下之位於上護板部71之前緣與下護板部75之前緣之交界的護腿板70之部分稱為護板最前部70F。於護腿板70中,如下述圖6所示,於左右存在護板最前部70F。左右之護板最前部70F於前後方向L上位於護腿板70中之最前方。 於本實施形態之前外殼30中,左右之外殼側面部39a、39b之下端部位於較外殼後表面部35之下端部35B及外殼前表面部31之下端部更靠下方。因此,左右之外殼側面部39a、39b之下端部成為前外殼30之最下端部30B。車輛側視下之上護板部71之前緣係於車輛側視下沿著外殼後表面部35之後緣進而延伸至較前外殼30之最下端部30B更靠下方之位置。藉此,護腿板70之護板最前部70F位於較前外殼30之最下端部30B進而靠下方。 圖6係用以說明車輛前視下之外殼後表面部35與護腿板70之位置關係之前視圖。圖7係將前外殼30及護腿板70以包含圖5之J-J線且與頭管10之中心軸10a正交之面切斷之情形時的切斷部剖面圖。 於圖6中,利用虛線表示自機車100之前方透過除外殼後表面部35及護腿板70以外之構成要素觀察之情形時的外殼後表面部35及護腿板70之外形。又,於圖6中,與圖5之例同樣地,對上護板部71及下護板部75附上互不相同之影線,並且對前外殼30之外殼後表面部35附上點圖案。 如圖6所示,外殼後表面部35之下緣具有大致圓弧形狀,且於車輛前視下自外殼後表面部35之左下端部至右下端部朝向上方緩緩地彎曲。又,護腿板70之上緣與外殼後表面部35之下緣同樣地具有大致圓弧形狀,於車輛前視下自上護板部71之左下端部至右下端部朝向上方緩緩地彎曲。護腿板70之上端部70T位於左右方向H上之機車100之中心。 前外殼30之外殼後表面部35之一部分與護腿板70之上護板部71之一部分係於車輛前視下相互重疊。於在車輛前視下外殼後表面部35與上護板部71相互重疊之部分中,如圖7所示,於外殼後表面部35之左側緣35L與上護板部71之左側緣71L之間形成有左槽部gr1。如圖5中較粗之一點鏈線所示,左槽部gr1係於車輛側視下沿著第2假想線VL2自外殼後表面部35之下端朝上方且後方延伸。此處,所謂於車輛側視下左槽部gr1沿著第2假想線VL2係指於車輛側視下左槽部gr1相對於第2假想線VL2未相隔超過固定距離(例如10 cm),而與第2假想線VL2平行地延伸或者未傾斜固定角度(例如15°)以上地與第2假想線VL2大致平行地延伸。又,如圖6中較粗之一點鏈線所示,左槽部gr1係於車輛前視下一面自外殼後表面部35之左下端部附近朝車輛之內側緩緩地彎曲一面朝上方延伸。 進而,於在車輛前視下外殼後表面部35與上護板部71相互重疊之部分中,如圖7所示,於外殼後表面部35之右側緣35R與上護板部71之右側緣71R之間形成有右槽部gr2。外殼後表面部35及上護板部71構成為相對於通過機車100之左右方向H之中心並且於前後方向L上延伸之鉛垂面對稱。因此,右槽部gr2係與左槽部gr1同樣地,於車輛側視下沿著第2假想線VL2自外殼後表面部35之下端朝上方且後方延伸。此處,所謂於車輛側視下右槽部gr2沿著第2假想線VL2係指於車輛側視下右槽部gr2相對於第2假想線VL2未相隔超過固定距離(例如10 cm),而與第2假想線VL2平行地延伸或者未傾斜固定角度(例如15°)以上地與第2假想線VL2大致平行地延伸。又,如圖6中較粗之一點鏈線所示,右槽部gr2係於車輛前視下一面自外殼後表面部35之右下端部附近朝車輛之內側緩緩地彎曲一面朝上方延伸。 於護腿板70之前表面,以於車輛前視下自下護板部75之上部至上護板部71之下部與前輪1對向之方式形成有凹狀部CC。左護板最前部70F係於車輛前視下位於上護板部71與下護板部75之交界且凹狀部CC之左側緣附近。又,右護板最前部70F係於車輛前視下位於上護板部71與下護板部75之交界且凹狀部CC之右側緣附近。 [3]效果 (a)於本實施形態之機車100中,前外殼30之外殼前表面部31及外殼後表面部35分別具有與頭管10之中心軸10a大致平行且大致平坦之外形。藉此,可實現前後方向上小型化之扁平之前外殼30。因此,可實現車輛前部之前後方向上之小型化。 又,前外殼30與前叉20分開地由頭管10支持,故而於由騎乘者進行把手17之操作時前外殼30不旋轉。進而,護腿板70之上護板部71係安裝於前外殼30之外殼後表面部35。藉由此種構成,無需考慮把手17之操作時之前外殼30與護腿板70之干涉,故而可使護腿板70之左右方向H之寬度變大。藉此,於機車100之行駛時由前輪1自路面濺起之大部分之泥被護腿板70擋住,而不會飛濺至騎乘者。如此,對於護腿板70,可提高將自路面濺起之泥擋住之性能。 圖8係用以說明形成於外殼後表面部35與上護板部71之間之左槽部gr1及右槽部gr2之功能的圖。於圖8中,與圖5之例同樣地,表示機車100之前部之側視圖。又,於圖8中,對上護板部71及下護板部75附上互不相同之影線。 於機車100之前部,護腿板70之護板最前部70F位於較外殼後表面部35之下端部35B及前外殼30之最下端部30B更靠下方。於此情形時,如圖8中較粗之實線之箭頭所示,於機車100之行駛時在前外殼30之最下端部30B之附近朝後方流動之空氣的至少一部分被引導至上護板部71。被引導至上護板部71之空氣沿著左槽部gr1及右槽部gr2流入至前外殼30與座部2之間之空間SS。藉此,於前外殼30之後方之空間SS不易產生負壓。因此,可抑制機車100之騎乘者之舒適性之降低。 (b)如圖6所示,於左右方向H上,自機車100之中心至護腿板70之左側緣為止的最大寬度mw1大於自機車100之中心至前外殼30之外殼後表面部35之左側緣為止的最大寬度mw2。此處,左外殼側面部39a之左側緣中之位於左閃光燈60a之左方的部分較外殼側面部39a之左側緣之其他部分更朝左方突出。將外殼側面部39a之左側緣中之位於閃光燈60a之左方的部分稱為第1左緣部ap1,將外殼側面部39a之左側緣中之除第1左緣部ap1以外之部分稱為第2左緣部ap2。於此情形時,自機車100之中心至護腿板70之左側緣為止之最大寬度mw1大於自機車100之中心至左外殼側面部39a之第1左緣部ap1為止之最大寬度mw3。又,自機車100之中心至護腿板70之左側緣為止之最大寬度mw1大於自機車100之中心至左外殼側面部39a之第2左緣部ap2為止之最大寬度mw4。 進而,於左右方向H上,自機車100之中心至護腿板70之右側緣為止的最大寬度mw5大於自機車100之中心至前外殼30之外殼後表面部35之右側緣為止的最大寬度mw6。此處,右外殼側面部39b之右側緣中之位於右閃光燈60b之右方的部分較外殼側面部39b之右側緣之其他部分更朝右方突出。將外殼側面部39b之右側緣中之位於閃光燈60b之右方的部分稱為第1右緣部bp1,將外殼側面部39b之右側緣中之除第1右緣部bp1以外之部分稱為第2右緣部bp2。於此情形時,自機車100之中心至護腿板70之右側緣為止之最大寬度mw5大於自機車100之中心至右外殼側面部39b之第1右緣部bp1為止之最大寬度mw7。又,自機車100之中心至護腿板70之右側緣為止之最大寬度mw5大於自機車100之中心至右外殼側面部39b之第2右緣部bp2為止之最大寬度mw8。 於此情形時,於機車100之行駛時在較前外殼30之左側緣更靠左方之位置朝後方飛散之泥的至少一部分被護腿板70擋住。又,於機車100之行駛時在較前外殼30之右側緣更靠右方之位置朝後方飛散之泥的至少一部分被護腿板70擋住。因此,護腿板70之將泥擋住之性能進一步提高。 (c)如圖8中二點鏈線所示,前擋泥板9之下端部9B位於較前外殼30之外殼後表面部35之下端更靠下方且較車輛側視下之上護板部71之前緣下端更靠上方。於此情形時,於機車100之行駛時沿著前擋泥板9自前方朝後方流動之空氣之至少一部分被順利地引導至上護板部71。因此,可將充分量之空氣引導至前外殼30之後方之空間SS。 (d)如圖8中較粗之虛線之箭頭所示,於機車100之行駛時自前外殼30之前方朝後方流動之空氣之一部分流入至形成於左外殼側面部39a之狹縫狀開口SO。又,於機車100之行駛時自前外殼30之前方朝後方流動之空氣之一部分流入至形成於右外殼側面部39b(圖4等)之狹縫狀開口SO。於此情形時,自前外殼30之前方流入至左右之外殼側面部39a、39b之狹縫狀開口SO的空氣被順利地引導至前外殼30與座部2之間之空間SS。因此,可將更充分量之空氣引導至前外殼30之後方之空間SS。 (e)如圖1所示,護腿板70之上端部70T位於較座部2之上端部2T更靠下方。又,護腿板70之上端部70T位於較座部2之下端部2B更靠上方。於此情形時,於機車100之行駛時沿著左槽部gr1(圖6)及右槽部gr2(圖6)流動之空氣被順利地引導至前外殼30與座部2之間的空間SS(圖8)。 (f)圖9係圖5之K-K線之機車100之縱截面圖。如圖9所示,於護腿板70之下護板部75,形成有於自機車100之後方視認之情形時在上下方向V上延伸之左右一對副置腳面79。如圖5所示,左右之副置腳面79係於車輛側視下自腳踏板80之主置腳面81之前端朝前方且斜上方延伸。 於此情形時,騎乘者可藉由選擇性地將腳放置於左右之主置腳面81及左右之副置腳面79而容易地變更騎乘姿勢。因此,機車100之舒適性提高。 (g)如圖2所示,於頭管10僅接合有1個下框架12作為車體框架11。又,如圖5所示,腳踏板80於車輛側視下位於較上護板部71更靠下方。此種構成基本上被應用於具有較小排氣量之小型機車。因此,於小型機車中,可實現車輛前部之前後方向上之小型化、舒適性降低之抑制及將自路面濺起之泥擋住之性能之提高。 [4]其他實施形態 (a)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於機車100之頭管10,僅接合有1個下框架12作為車體框架11,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例如,於頭管10,亦可接合有2個以上之框架構件作為車體框架之一部分。於此情形時,可採用具有較高之剛性之大型之車體框架。藉此,於大型之跨坐型車輛中亦可應用本發明。 (b)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於下護板部75形成有左右之副置腳面79,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於下護板部75,亦可不形成左右之副置腳面79。 (c)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於腳踏板80之上表面形成有左右之主置腳面81。如圖3所示,左右之主置腳面81係於左右方向H上隔開間隔而設置,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於腳踏板80,亦可設置單一之主置腳面,該單一之主置腳面係於車輛俯視下在左右方向H上自腳踏板80之左側緣延伸至右側緣為止並且於前後方向L上延伸。 (d)上述實施形態係將本發明應用於機車之例,但並不限定於此,亦可對四輪機車、三輪機車或者ATV(All Terrain Vehicle;全地形車輛)等其他車輛應用本發明。 [5]請求項之各構成要素與實施形態之各部之對應關係 以下,對請求項之各構成要素與實施形態之各構成要素之對應之例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下述之例。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機車100為跨坐型車輛之例,頭管10為頭管之例,前叉20為前叉之例,前外殼30為前外殼之例,護腿板70為護腿板之例。 又,外殼前表面部31為外殼前表面部之例,外殼後表面部35為外殼後表面部之例,中心軸10a為頭管之中心軸之例,第1假想線VL1為第1假想線之例,第2假想線VL2為第2假想線之例,上護板部71為上護板部之例,下護板部75為下護板部之例。 又,前擋泥板9為前擋泥板之例,座部2為座部之例,腳踏板80為腳踏板之例,車體框架11為車體框架之例,下框架12為下框架之例,第1後框架13為後框架之例,主置腳面81為主置腳面之例,副置腳面79為副置腳面之例。 又,外殼後表面部35之下端部35B為外殼後表面部之下端部之例,護腿板70之上端部70T為護腿板之上端部之例,前擋泥板9之下端部9B為前擋泥板之下端部之例,座部2之上端部2T為座部之上端部之例,外殼後表面部35之左側緣35L為外殼後表面部之左側緣之例,上護板部71之左側緣71L為上護板部之左側緣之例,外殼後表面部35之右側緣35R為外殼後表面部之右側緣之例,上護板部71之右側緣71R為上護板部之右側緣之例。 又,左外殼側面部39a為左外殼側面部之例,右外殼側面部39b為右外殼側面部之例,狹縫狀開口SO為形成於左外殼側面部及右外殼側面部之各者之開口之例。 作為請求項之各構成要素,亦可使用具有請求項中所記載之構成或功能之其他各種構成要素。
1‧‧‧前輪
2‧‧‧座部
2B‧‧‧座部之下端部
2T‧‧‧座部之上端部
3‧‧‧引擎
4‧‧‧後輪
5‧‧‧側外殼
6‧‧‧中心外殼
9‧‧‧前擋泥板
9B‧‧‧前擋泥板之下端部
10‧‧‧頭管
10a‧‧‧頭管之中心軸
11‧‧‧車體框架
12‧‧‧下框架
13‧‧‧第1後框架
13p‧‧‧樞軸
14‧‧‧第2後框架
14a、14b‧‧‧連接片
15‧‧‧轉向軸
16‧‧‧把手桿
17‧‧‧把手
20‧‧‧前叉
21a、21b‧‧‧叉管
22‧‧‧底托架
30‧‧‧前外殼
30B‧‧‧前外殼之最下端部
31‧‧‧外殼前表面部
35‧‧‧外殼後表面部
35B‧‧‧外殼後表面部之下端部
35L‧‧‧外殼後表面部之左側緣
35R‧‧‧外殼後表面部之右側緣
39a‧‧‧左外殼側面部
39b‧‧‧右外殼側面部
40‧‧‧頭燈
50a、50b‧‧‧位置燈
60a、60b‧‧‧閃光燈
70‧‧‧護腿板
70F‧‧‧護板最前部
70T‧‧‧護腿板之上端部
71‧‧‧上護板部
71L‧‧‧上護板部之左側緣
71R‧‧‧上護板部之右側緣
75‧‧‧下護板部
79‧‧‧副置腳面
80‧‧‧腳踏板
81‧‧‧主置腳面
100‧‧‧機車
ap1‧‧‧第1左緣部
ap2‧‧‧第2左緣部
bp1‧‧‧第1右緣部
bp2‧‧‧第2右緣部
CC‧‧‧凹狀部
gr1‧‧‧左槽部
gr2‧‧‧右槽部
H‧‧‧左右方向
L‧‧‧前後方向
mw1‧‧‧自機車之中心至護腿板之左側緣為止之最大寬度
mw2‧‧‧自機車之中心至前外殼之外殼後表面部之左側緣為止的最大寬度
mw3‧‧‧自機車之中心至左外殼側面部之第1左緣部為止之最大寬度
mw4‧‧‧自機車之中心至左外殼側面部之第2左緣部為止之最大寬度
mw5‧‧‧自機車之中心至護腿板之右側緣為止的最大寬度
mw6‧‧‧自機車之中心至前外殼之外殼後表面部之右側緣為止的最大寬度
mw7‧‧‧自機車之中心至右外殼側面部之第1右緣部為止之最大寬度
mw8‧‧‧自機車之中心至右外殼側面部之第2右緣部為止之最大寬度
SO‧‧‧狹縫狀開口
SS‧‧‧空間
V‧‧‧上下方向
VL1‧‧‧第1假想線
VL2‧‧‧第2假想線
圖1係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機車之側視圖。 圖2係圖1之機車所具備之頭管及車體框架之外觀立體圖。 圖3係圖1之機車之俯視圖。 圖4係圖1之機車之前視圖。 圖5係表示圖1之機車之前部之側視圖。 圖6係用以說明車輛前視下之外殼後表面部與護腿板之位置關係之前視圖。 圖7係將前外殼及護腿板以包含圖5之J-J線且與頭管之中心軸正交之面切斷的情形時之切斷部剖面圖。 圖8係用以說明形成於外殼後表面部與護板部之間之左槽部及右槽部的功能之圖。 圖9係圖5之K-K線之機車之縱截面圖。

Claims (7)

  1. 一種跨坐型車輛,其具備:頭管;前叉,其可旋轉地設置於上述頭管;前外殼,其由上述頭管支持;及護腿板,其於車輛前後方向上設置於上述前外殼之後方;且上述前外殼具有:外殼前表面部,其於車輛前後方向上配置於上述頭管之前方;及外殼後表面部,其於車輛前後方向上配置於上述頭管之後方;且車輛側視下之上述外殼前表面部之前緣係於上述頭管之前方以在車輛側視下沿著與上述頭管之中心軸平行之第1假想線的方式延伸,車輛側視下之上述外殼後表面部之後緣係於上述頭管之後方以在車輛側視下沿著與上述頭管之中心軸平行之第2假想線的方式延伸,上述護腿板具有:上護板部,其安裝於上述外殼後表面部;及下護板部,其設置於上述上護板之下方;上述外殼後表面部之一部分與上述上護板部之一部分於車輛前視下相互重疊,上述上護板部於車輛側視下沿著上述外殼後表面部延伸至較上述外殼後表面部之下端部更靠下方之位置為止,上述下護板部於車輛側視下自上述上護板部之下端朝車輛後方且斜下方延伸,於上述外殼後表面部之左側緣與上述上護板部之左側緣之間,形成有於車輛側視下沿著上述第2假想線之左槽部,於上述外殼後表面部之右側緣與上述上護板部之右側緣之間,形成有於車輛側視下沿著上述第2假想線之右槽部。
  2.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車輛左右方向上,自車輛之中心至上述護腿板之左側緣為止之最大寬度大於自車輛之中心至上述外殼後表面部之左側緣為止之最大寬度,於車輛左右方向上,自車輛之中心至上述護腿板之右側緣為止之最大寬度大於自車輛之中心至上述外殼後表面部之右側緣為止之最大寬度。
  3. 如請求項1或2之跨坐型車輛,其進而具備前擋泥板,該前擋泥板係於前輪之上方之位置設置於上述前叉,上述前擋泥板係以於車輛俯視下在車輛前後方向上延伸之方式設置,上述前擋泥板之下端部位於較上述外殼後表面部之下端部更靠下方且較上述上護板部之下端更靠上方。
  4. 如請求項1或2之跨坐型車輛,其進而具備座部,該座部係設置於較上述前外殼及上述護腿板更靠後方,且上述護腿板之上述上護板部之上端部位於較上述座部之上端部更靠下方。
  5. 如請求項1或2之跨坐型車輛,其進而具備:腳踏板,其以自上述護腿板之上述下護板部朝車輛後方延伸之方式設置;及車體框架,其接合於上述頭管;且上述車體框架包含:下框架,其自上述頭管朝向下方且車輛後方延伸;及後框架,其自上述下框架朝向車輛後方延伸;且上述腳踏板之上表面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上述後框架之上方且於車輛俯視下與上述後框架重疊,上述腳踏板於車輛側視下位於較上述上護板部更靠下方。
  6. 如請求項5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上述腳踏板之上表面之至少一部分,形成有於車輛俯視下在車輛前後方向上延伸之主置腳面,上述下護板部具有副置腳面,該副置腳面係於車輛側視下自上述主置腳面之前端朝車輛前方且斜上方延伸。
  7. 如請求項1或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前外殼進而具有:左外殼側面部,其於車輛左右方向上配置於上述頭管之左方;及右外殼側面部,其於車輛左右方向上配置於上述頭管之右方;上述左外殼側面部將上述外殼前表面部之左側緣與上述外殼後表面部之左側緣連接,上述右外殼側面部將上述外殼前表面部之右側緣與上述外殼後表面部之右側緣連接,於上述左外殼側面部及上述右外殼側面部之各者,形成有將該前外殼自車輛前方貫通至車輛後方之開口。
TW107103048A 2017-02-28 2018-01-29 跨坐型車輛 TWI6641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36625 2017-02-28
JP2017036625A JP2018140732A (ja) 2017-02-28 2017-02-28 鞍乗型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2969A TW201832969A (zh) 2018-09-16
TWI664106B true TWI664106B (zh) 2019-07-01

Family

ID=61002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3048A TWI664106B (zh) 2017-02-28 2018-01-29 跨坐型車輛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366557B1 (zh)
JP (1) JP2018140732A (zh)
TW (1) TWI66410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869B2 (zh) * 1981-10-19 1987-01-16 Honda Motor Co Ltd
WO2004103805A1 (ja) * 2003-05-20 2004-12-02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車両のレッグシールドにおける導風構造
TW200728131A (en) * 2005-10-17 2007-08-01 Yamaha Motor Co Ltd A motorcycle
CN101497358A (zh) * 2008-01-31 2009-08-0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摩托车的装载设备
TW201020153A (en) * 2008-11-28 2010-06-01 Yamaha Motor Co Ltd Motorcycle
JP5922641B2 (ja) * 2013-12-26 2016-05-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ボディカバー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71449B2 (ja) * 1992-11-30 2003-01-27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フレームカバー構造
JP4913516B2 (ja) 2005-10-07 2012-04-11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2015009619A (ja) * 2013-06-27 2015-01-19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輌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869B2 (zh) * 1981-10-19 1987-01-16 Honda Motor Co Ltd
WO2004103805A1 (ja) * 2003-05-20 2004-12-02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車両のレッグシールドにおける導風構造
TW200728131A (en) * 2005-10-17 2007-08-01 Yamaha Motor Co Ltd A motorcycle
CN101497358A (zh) * 2008-01-31 2009-08-0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摩托车的装载设备
TW201020153A (en) * 2008-11-28 2010-06-01 Yamaha Motor Co Ltd Motorcycle
JP5922641B2 (ja) * 2013-12-26 2016-05-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ボディカバー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66557A1 (en) 2018-08-29
JP2018140732A (ja) 2018-09-13
TW201832969A (zh) 2018-09-16
EP3366557B1 (en) 2021-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57145U (ja) 自動二輪車
JP5980250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TWI573717B (zh) 速克達型車輛
TWI478846B (zh) 跨坐型車輛
JP2014184827A (ja) 鞍乗型車両
TWI422508B (zh) 機車
JP5576308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2010247814A (ja) 自動二輪車
JP2013136305A (ja) 鞍乗型車両
TWI664106B (zh) 跨坐型車輛
JP6356627B2 (ja) ウィンカーを備える鞍乗り型車両
JP6003477B2 (ja) 二輪車のハンドルカバー装置
TWI764595B (zh) 跨坐型車輛
JP6317726B2 (ja) 鞍乗型車両のカウル構造
JP5852618B2 (ja) シュラウドを備えた鞍乗り型車両
JP2021160581A (ja) 鞍乗型車両
JP5789125B2 (ja) 鞍乗型車両
JP5738475B2 (ja) 鞍乗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TWI720619B (zh) 跨坐型車輛
JP7385637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WO2018146881A1 (ja) 鞍乗り型車両
WO2018154930A1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6661687B2 (ja) 鞍乗型車両
WO2022163249A1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2022056993A (ja) 鞍乗り型車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