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30207B - 通信控制裝置,行動通信終端機,及通信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控制裝置,行動通信終端機,及通信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30207B
TWI530207B TW103107125A TW103107125A TWI530207B TW I530207 B TWI530207 B TW I530207B TW 103107125 A TW103107125 A TW 103107125A TW 103107125 A TW103107125 A TW 103107125A TW I530207 B TWI530207 B TW I53020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ement
communication
measurement gap
component carrier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071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29280A (zh
Inventor
高野裕昭
森岡裕一
澤井亮
Original Assignee
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4292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292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02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020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04W36/0088Scheduling hand-off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measured or perceived resources with higher communication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26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agreed or negotiated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36/28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agreed or negotiated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connections, e.g. multi-call or multi-bearer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04W36/38Reselection control by fixed network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通信控制裝置,行動通信終端機,及通信控制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基地台,一種使用者設備,一種通信控制方法及一種無線電通信系統。
本申請案包含於2009年10月30日向日本專利局申請之日本優先權專利申請案JP 2009-250476中及於2010年2月5日向日本專利局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JP 2010-024409中所揭示的主題,該兩案之全文係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為於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3GPP)所討論的下一代蜂巢式通信標準之進階長期演進(LTE-A)中,已研究所謂的載波聚合(CA)之技術之介紹。例如,該載波聚合係藉由聚合LTE中受支援的複數個頻帶而在一使用者設備(UE)與一基地台(BS或演進節點B(eNB))之間形成一通信頻道之技術,且藉此改良通信輸送量。藉由該載波聚合而包含於一通信頻道中的各頻帶係稱為一分量載波(CC)。於LTE中可用的頻帶之頻寬係1.4MHZ、3.0MHZ、5.0MHZ、10MHZ、15MHZ及20MHZ。因此,若將五個20MHZ之頻帶聚合為分量載波,則可形成總計為100MHZ之一通信頻道。
包含於該載波聚合之一通信頻道中的分量載波無需在頻率方向 上彼此鄰近。配置分量載波在該頻率方向上彼此鄰近之模式係稱為一鄰近模式。在另一方面,配置分量載波彼此非鄰近之模式係稱為一非鄰近模式。
此外,在該載波聚合中,一上行鏈路中的分量載波數目與一下行鏈路中的分量載波數目無需係相等的。一上行鏈路中的分量載波數目與一下行鏈路中的分量載波數目係相等之模式係稱為一對稱模式。另一方面,一上行鏈路中的分量載波數目與一下行鏈路中的分量載波數目係不相等之模式係稱為一非對稱模式。例如,在於一上行鏈路中使用兩個分量載波與於一下行鏈路中使用三個分量載波之情況下,其係非對稱載波聚合。
此外,在LTE中,分頻雙工(FDD)及分時雙工(TDD)之任何一者皆可用作為雙工操作。因為在FDD中各分量載波之一鏈路(上行鏈路或下行鏈路)之方向於時間上未變更,所以FDD比TDD更適合該載波聚合。
同時,一交遞(其係蜂巢式通信標準中的用於實現一使用者設備之行動性之一基本技術)係LTE-A中的重要主題之一者。在LTE中,一使用者設備於一頻道上量測與一伺服基地台(一當前連接的基地台)之一通信品質及與周邊基地台之通信品質,且將包含量測之一量測報告傳輸至該伺服基地台。接收該量測報告,該伺服基地台基於包含於該報告中的該等量測而確定是否執行一交遞。接著,若確定待執行一交遞,則根據一規定程序(例如,參考以下專利文獻1)在一源基地台(一交遞之前的該伺服基地台)、該使用者設備與一目標基地台(一交遞之後的一伺服基地台)之間執行一交遞。
引用清單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未審查專利公開案第2009-232293號
然而,未報告給定如何在涉及該載波聚合之一無線電通信中執行一交遞程序之現用考量之情況。
例如,為了量測與一基地台之通信品質,大體上需要一使用者設備與來自該基地台之一下行鏈路頻道建立同步。待同步之一頻率無需係與該時間點正用於通信之頻率相同。因此,導致需要該使用者設備在實體層中變更一無線電通信單元之可操作頻率。為了變更該可操作頻率,該基地台將所謂的一量測間隙之一週期分配至該使用者設備。在該量測間隙週期期間,該基地台未將資料傳輸至該使用者設備,使得允許該使用者設備在無任何資料損失之情況下變更該可操作頻率以執行量測。然而,在涉及該載波聚合之情況下,構成一通信頻道之分量載波數目係複數。在此情況下,若以曾經所使用之相同方式將量測間隙分配至各自的分量載波,則量測間隙之一增加導致輸送量之一減少或交遞之一延遲之可能性增加。
此外,在涉及該載波聚合之一無線電通信中,在一基地台之一小區中,以上關於量測間隙之一分配之問題不僅發生於一交遞時,而且亦發生於一分量載波之一變更或一增加時。例如,假設在一使用者設備與一基地台之間執行涉及該載波聚合之一無線電通信之情況下需要進一步的輸送量改良。在此一情況下,輸送量係藉由量測該時間點未使用的一頻帶之通信品質且接著將使用中的一分量載波之可操作頻率變更為可獲得適合的品質之頻帶或增加一分量載波(其之可操作頻率係可獲得適合的品質之該頻帶之可操作頻率)而改良。同樣,在此情況下,導致需要將量測間隙分配至使用中的該分量載波;然而,存在量測間隙之一分配導致輸送量之一暫時的減少或處理之一延遲之一可能性。
鑑於上述情況,需要提供一種可在涉及該載波聚合之一無線電 通信中抑制輸送量之一減少或處理(諸如因量測間隙之一增加引起的一交遞)之一延遲之新穎的及經改良的基地台、使用者設備、通信控制方法及無線電通信系統。
根據一些實施例,一基地台包含一無線電通信單元,該無線電通信單元係經組態以使用複數個分量載波而與一行動通信終端機建立通信。該基地台進一步包含一確定單元,該確定單元係經組態以確定一交遞因素。該基地台亦包含一控制單元,該控制單元係經組態以根據該交遞因素而將來自該複數個分量載波之至少一分量載波之一量測時間間隔分配至該行動通信終端機。此外,在該量測時間間隔期間量測另一基地台之該至少一分量載波之一頻道品質。
根據一些實施例,一行動通信終端機包含一無線電通信單元,該無線電通信單元係經組態以使用複數個分量載波而與一基地台建立一通信。該行動通信終端機進一步包含一控制單元,該控制單元係經組態以根據一交遞因素而自一基地台接收至少一分量載波之一量測時間間隔。該行動通信終端機亦包含一量測單元,該量測單元係經組態以在該量測時間間隔期間量測另一基地台之該至少一分量載波之一頻道品質。
根據一些實施例,一種方法包含使用複數個分量載波而與一行動通信終端機建立通信。該方法進一步包含確定一交遞因素。該方法亦包含根據該交遞因素而將來自該複數個分量載波之至少一分量載波之一量測時間間隔分配至該行動通信終端機。此外,在該量測時間間隔期間量測另一基地台之該至少一分量載波之一頻道品質。
根據一些實施例,一種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具有儲存於其上之指令,當由一基地台中的一處理器執行該等指令時,該等指令導致該處理器使用複數個分量載波而與一行動通信終端機建立通信。 該等指令進一步導致該處理器確定一交遞因素。該等指令亦導致該處理器根據該交遞因素而將來自該複數個分量載波之至少一分量載波之一量測時間間隔分配至該行動通信終端機。此外,在該量測時間間隔期間量測另一基地台之該至少一分量載波之一頻道品質。
根據一些實施例,一種方法包含使用複數個分量載波而與一基地台建立一通信。該方法進一步包含根據一交遞因素而自一基地台接收至少一分量載波之一量測時間間隔。該方法亦包含在該量測時間間隔期間量測另一基地台之該至少一分量載波之一頻道品質。
根據一些實施例,一種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具有儲存於其上之指令,當由一行動通信終端機中的一處理器執行該等指令時,該等指令導致該處理器使用複數個分量載波而與一基地台建立通信。該等指令進一步導致該處理器根據一交遞因素而自一基地台接收至少一分量載波之一量測時間間隔。該等指令亦導致該處理器在該量測時間間隔期間量測另一基地台之該至少一分量載波之一頻道品質。
根據一些實施例,一基地台包含一無線電通信單元,該無線電通信單元係經組態以使用複數個分量載波而與一行動通信終端機建立通信。該基地台進一步包含一確定單元,該確定單元係經組態以確定該行動通信終端機之移動速率或分量載波之一頻道品質。該基地台亦包含一控制單元,該控制單元係經組態以根據該行動終端機之移動速率或分量載波之該頻道品質而將來自該複數個分量載波之至少一分量載波之一量測時間間隔分配至該行動通信終端機。在該量測時間間隔期間量測該至少一分量載波之一頻道品質。
如以上所描述,根據本發明之該等實施例之該基地台、該使用者設備、該通信控制方法及該無線電通信系統可在涉及該載波聚合之無線電通信中抑制輸送量之一減少或處理(諸如因量測間隙之一增加引起的交遞)之一延遲。
1‧‧‧無線電通信系統
100‧‧‧使用者設備
110‧‧‧無線電通信單元
112‧‧‧天線
114‧‧‧切換器
120‧‧‧低雜訊放大器
122a‧‧‧降頻轉換器(CC1)
122b‧‧‧降頻轉換器(CC2)
122c‧‧‧降頻轉換器(CC3)
124a‧‧‧濾波器
124b‧‧‧濾波器
124c‧‧‧濾波器
126a‧‧‧類比轉數位轉換器
126b‧‧‧類比轉數位轉換器
126c‧‧‧類比轉數位轉換器
128‧‧‧解調變單元
130‧‧‧調變單元
132a‧‧‧數位轉類比轉換器
132b‧‧‧數位轉類比轉換器
132c‧‧‧數位轉類比轉換器
134a‧‧‧濾波器
134b‧‧‧濾波器
134c‧‧‧濾波器
136a‧‧‧升頻轉換器(CC1)
136b‧‧‧升頻轉換器(CC2)
136c‧‧‧升頻轉換器(CC3)
138‧‧‧組合器
140‧‧‧功率放大器
150‧‧‧信號處理單元
160‧‧‧控制單元
170‧‧‧量測單元
200‧‧‧基地台
200a‧‧‧基地台
200b‧‧‧基地台
202a‧‧‧小區
202b‧‧‧小區
210‧‧‧無線電通信單元
250‧‧‧介面單元
260‧‧‧CC(分量載波)管理單元
270‧‧‧確定單元
272‧‧‧品質獲得單元
274‧‧‧速率偵測單元
276‧‧‧緊急程度確定單元
280‧‧‧控制單元
CC1、CC2、CC3‧‧‧分量載波
MG1、MG1a、MG1b、MG1c、MG2、MG11、MG12、MG13、MG14、MG15、MG21、MG22、MG23、MG24、MG31、MG32、MG33、MG34、MG35‧‧‧量測間隙
S1‧‧‧介面
T1‧‧‧間隔
T2‧‧‧間隔
X2‧‧‧回程鏈路
#1‧‧‧第一頻帶
#2‧‧‧第二頻帶
#3‧‧‧第三頻帶
#4‧‧‧第四頻帶
#5‧‧‧第五頻帶
圖1係描述一典型的交遞程序之一流程之一序列圖;圖2A係描述一通信資源之一結構之一實例之一說明圖;圖2B係描述量測間隙之一說明圖;圖3係展示根據一實施例之一無線電通信系統之一略圖之一示意圖;圖4係描述關於載波聚合時的一量測間隙之一說明圖;圖5係展示根據一實施例之一使用者設備之一組態之一實例之一方塊圖;圖6係展示根據一實施例之一無線電通信單元之一詳細組態之一實例之一方塊圖;圖7係展示根據一實施例之一基地台之一組態之一實例之一方塊圖;圖8係展示根據一實施例之一確定單元之一詳細組態之一實例之一方塊圖;圖9係展示根據一實施例之一緊急程度確定程序之一流程之一實例之一流程圖;圖10展示根據一實施例之一量測間隙分配程序之一詳細流程之一實例之一流程圖;圖11A係描述量測間隙之一分配之一第一實例之一說明圖;圖11B係描述量測間隙之一分配之一第二實例之一說明圖;圖11C係描述量測間隙之一分配之一第三實例之一說明圖;圖12係展示根據一替代實例之一量測間隙分配程序之一詳細流程之一實例之一流程圖;及圖13係描述一分量載波之一變更或一增加之一說明圖。
下文,將參考隨附圖式詳細描述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應注意在此說明書及該等隨附圖式中,用相同參考符號表示實質上具有相同功能及結構之結構元件,且省略此等結構元件之重複解釋。
下文將依以下次序描述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
1.相關技術之描述
1-1.交遞程序
1-2.量測間隙
2.無線電通信系統之略圖
2-1.系統概述
2-2.關於載波聚合之問題
3.根據實施例之器件之例示性組態
3-1.使用者設備之例示性組態
3-2.基地台之例示性組態
4.根據實施例之程序之實例
4-1.程序流程
4-2.量測間隙之分配之實例
4-3.替代實施例
5.變更或增加分量載波之應用程式之實例
6.摘要
<1.相關技術之描述>
(1-1.交遞程序)
下文參考圖1、圖2A及圖2B描述關於本發明之一技術。圖1展示符合LTE、於未涉及該載波聚合之一無線電通信中、為一典型交遞程序之一實例之一交遞程序之一流程。在此實例中,該交遞程序中涉及一使用者設備(UE)、一源基地台(源eNB)、一目標基地台(目標eNB)及一行動性管理實體(MME)。
作為一交遞之一初步步驟,該使用者設備首先將該使用者設備與該源基地台之間的一通信頻道之頻道品質報告給該源基地台(步驟S2)。定期地或當該頻道品質降至低於一預定參考值時報告該頻道品質。該使用者設備可藉由自該源基地台接收包含於一下行鏈路頻道中的一參考信號而量測與該源基地台之通信頻道之該頻道品質。
接著,該源基地台基於自該使用者設備所接收的品質報告而確定量測需要,且若量測係必需的,則將量測間隙分配至該使用者設備(步驟S4)。隨後進一步詳細描述該量測間隙。
接著,在經分配的量測間隙週期期間,該使用者設備自一周邊基地台搜尋一下行鏈路頻道(即,執行小區搜尋)(步驟S12)。應注意,該使用者設備可根據自該源基地台預先提供的一清單而辨識待搜尋之一周邊基地台。
當該使用者設備獲得與一下行鏈路頻道同步時,該使用者設備藉由使用包含於該下行鏈路頻道中的一參考信號而執行量測(步驟S14)。在此週期期間,該源基地台限制關於該使用者設備之資料通信之一分配以避免發生由該使用者設備傳輸資料。
當完成該量測時,該使用者設備將包含量測之一量測報告傳輸至該源基地台(步驟S22)。包含於該量測報告中的該等量測可係量測值相對於複數次量測之平均值或中心值或類似物。此外,該等量測可包含關於複數個頻帶之資料。
接收該量測報告,該源基地台基於該量測報告之內容而確定是否執行一交遞。例如,當周邊的另一基地台之頻道品質比該源基地台之頻道品質高出一預定臨限值或更多時,可確定一交遞係必需的。在此情況下,該源基地台確定與作為一目標基地台之相關的另一基地台執行一交遞程序,且將一交遞請求傳輸至該目標基地台(步驟S24)。
接收該交遞請求,該目標基地台根據由其本身或類似物所提供 的一通信服務之可用性而確定是否可能接受該使用者設備。當可能接受該使用者設備時,該目標基地台將一交遞請求確認傳輸至該源基地台(步驟S26)。
接收該交遞請求確認,該源基地台將一交遞命令傳輸至該使用者設備(步驟S28)。接著,該使用者設備獲得與該目標基地台之下行鏈路頻道之同步(S32)。然後,該使用者設備藉由在一給定時槽內使用一隨機存取頻道而隨機存取該目標基地台(步驟S34)。在此週期期間,該源基地台將定址至該使用者設備之資料發送至該目標基地台(步驟S36)。接著,隨機存取成功之後,該使用者設備將一交遞完成傳輸至該目標基地台(步驟S42)。
接收該交遞完成,該目標基地台請求MME對於該使用者設備執行路由更新(步驟S44)。當由該MME更新使用者資料之路由時,該使用者設備能夠透過一新基地台(即,該目標基地台)而與另一器件進行通信。接著,該目標基地台將應答通知傳輸至該使用者設備(步驟S46)。藉此一系列交遞程序結束。
(1-2.量測間隙)
圖2A展示為適用本發明之一通信資源之一結構之一實例之LTE中的一通信資源之一結構。參考圖2A,LTE中的該通信資源在時間方向上被分割成無線電訊框,各無線電訊框具有10毫秒之一長度。一無線電訊框包含10個子訊框,且一子訊框係由兩個0.5毫秒的時槽所組成。在LTE中,該子訊框係在時間方向上至各使用者設備之一通信資源之一分配之一單元。此一單元係稱為一資源區塊。一資源區塊包含時間方向上的12個副載波。具體言之,一資源區塊具有時域上的1毫秒與頻域上的12個副載波之一大小。在相同頻寬及時間長度之條件下,資料通信之輸送量係隨經分配用於資料通信之資源區塊數量愈多而增加。
圖2B係描述典型量測間隙之一說明圖。參考圖2B,在對應於自左側起之時間方向上的第二無線電訊框之位置處分配一量測間隙MG1。此外,在對應於自左側起之時間方向上的第四無線電訊框之位置處分配一量測間隙MG2。各量測間隙大體上具有6毫秒之一長度。該使用者設備可在量測中心處使用5.166毫秒(參考圖2B中的MG1a)。該量測間隙之剩餘部分之第一部分係用於由該使用者設備將可操作頻率調諧至作為一量測目標之頻帶(參考圖2B中的MG1b)。此外,該量測間隙之該剩餘部分之後者部分係用於由該使用者設備將該可操作頻率從作為一量測目標之該頻帶重新調諧至初始頻帶(參考圖2B中的MG1c)。將該等量測間隙之間隔大體上設定為一無線電訊框長度之整數倍。應注意,當作為一量測目標之該頻帶係與該初始可操作頻率相同時,無需分配量測間隙。在此情況下,該使用者設備可在不變更其之可操作頻率之情況下而在實體層中執行量測。在圖1所示的一交遞程序之初步步驟中,可將此等量測間隙分配至該使用者設備,且當變更或增加一分量載波時可將該等量測間隙進一步分配至該使用者設備。
<2.無線電通信系統之略圖>
(2-1.系統概述)
下文參考圖3及圖4描述適用本發明之一無線電通信系統之一略圖。
圖3係展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無線電通信系統1之一略圖之一示意圖。參考圖3,該無線電通信系統1包含一使用者設備100、一基地台200a及一基地台200b。假設該基地台200a係用於該使用者設備100之一伺服基地台。
該使用者設備100係位於由該基地台200a提供一無線電通信服務之一小區202a內。該使用者設備100可經由該基地台200a而在藉由聚 合複數個分量載波(即,藉由載波聚合)所形成的一通信頻道上與另一使用者設備(未展示)執行一資料通信。然而,因為該使用者設備100與該基地台200a之間的距離並不短,所以存在該使用者設備100需要一交遞之一可能性。此外,該使用者設備100係位於由該基地台200b提供一無線電通信服務之一小區202b內。因此,該基地台200b可係用於該使用者設備100之一交遞之一目標基地台之一候選。
該基地台200a可透過一回程鏈路(例如,X2介面)而與該基地台200b進行通信。例如,可在該基地台200a與該基地台200b之間傳輸及接收如參考圖1所描述的該交遞程序中的各種訊息、關於屬於各小區之該使用者設備之排程資訊或類似物。此外,例如,該基地台200a及該基地台200b可透過S1介面而與為一上節點之該MME進行通信。
應注意,在說明書之下文描述中,當無區別該基地台200a與該基地台200b之特定需要時,藉由省略參考符號末端處的字母,可將該基地台200a與該基地台200b統稱為一基地台200。同樣此適用於其他元件。
(2-2.關於載波聚合之問題)
假使在存在如圖3所示的一交遞之一可能性之情況下該使用者設備100可執行一載波聚合,產生如如何將量測間隙分配至構成一通信頻道之複數個分量載波之問題。圖4係描述關於該載波聚合時的量測間隙之此一問題之一說明圖。
大體上,甚至在未執行一載波聚合之情況下,在一交遞之後,仍存在為一量測目標之一頻帶之複數個候選。在涉及該載波聚合之情況下,必需的量測次數係根據分量載波數目而增加。在圖4之實例中,頻率方向上部分離散配置之三個分量載波CC1至CC3在該使用者設備與該伺服基地台之間構成一通信頻道。此外,在一交遞之後,對於該等分量載波之各者,涉及可操作頻率之一變更之待為一量測目標 之一分量載波之候選數目係三個。在圖4之實例中,甚至當對於覆蓋候選執行量測一次時,需要在該目標基地台中對於總通信頻道之七個分量載波執行量測。應注意,當以最簡單的方式計算時,若使用中的分量載波數目係三個,且在一交遞之後對於該等分量載波之各者,一分量載波之候選數目係三個,則最多需要3×3=9次量測。
必需的量測次數之一增加意謂著需要分配愈多量測間隙以用於量測時變更可操作頻率(其可包含調諧及重新調諧)。此導致與在一量測間隙中間停止資料通信相關聯的輸送量之一減少及交遞之一延遲。因此,在執行該載波聚合之該無線電通信系統1中,根據下文段落所描述的一實施例藉由一技術而有效執行量測間隙之一分配。
<3.根據實施例之器件之例示性組態>
下文參考圖5至圖8描述包含於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該無線電通信系統1中的該使用者設備100及該基地台200之組態之實例。
(3-1.使用者設備之例示性組態)
圖5係展示根據實施例之該使用者設備100之一組態之一實例之一方塊圖。參考圖5,該使用者設備100包含一無線電通信單元110、一信號處理單元150、一控制單元160及一量測單元170。
(無線電通信單元)
該無線電通信單元110在藉由使用載波聚合技術而聚合複數個分量載波所形成的一通信頻道上執行與該基地台200的一無線電通信。
圖6係展示該無線電通信單元110之一更詳細的組態之一實例之方塊圖。參考圖6,該無線電通信單元110包含一天線112、一切換器114、一低雜訊放大器(LNA)120、複數個降頻轉換器122a至122c、複數個濾波器124a至124c、複數個類比轉數位轉換器(ADC)126a至126c、一解調變單元128、一調變單元130、複數個數位轉類比轉換器(DAC)132a至132c、複數個濾波器134a至134c、複數個升頻轉換器 136a至136c、一組合器138及一功率放大器(PA)140。
該天線112接收自該基地台200所傳輸的一無線電信號且透過該切換器114而將所接收的信號輸出至該LNA 120。該LNA 120放大該所接收的信號。該降頻轉換器122a及該濾波器124a分離第一分量載波(CC1)之一基頻信號與由該LNA 120所放大的該所接收的信號。接著,該分離的基頻信號係由該ADC 126a轉換至一數位信號且被輸出至該解調變單元128。同樣,該降頻轉換器122b及該濾波器124b分離第二分量載波(CC2)之一基頻信號與由該LNA 120所放大的該所接收的信號。接著,該分離的基頻信號係由該ADC 126b轉換至一數位信號且被輸出至該解調變單元128。此外,該降頻轉換器122c及該濾波器124c分離第三分量載波(CC3)之一基頻信號與由該LNA 120所放大的該所接收的信號。接著,該分離的基頻信號係由該ADC 126c轉換至一數位信號且被輸出至該解調變單元128。然後,該解調變單元128藉由解調變各自的分量載波之該等基頻信號而產生一資料信號且將該資料信號輸出至該信號處理單元150。
此外,當自該信號處理單元150輸入一資料信號時,該調變單元130調變該資料信號且產生該等各自的分量載波之基頻信號。在該等基頻信號之間,由該DAC 132a將該第一分量載波(CC1)之該基頻信號轉換至一類比信號。接著,由該濾波器134a及該升頻轉換器136a自該類比信號產生對應於一傳輸信號中的該第一分量載波之一頻率分量。同樣,由該DAC 132b將該第二分量載波(CC2)之該基頻信號轉換至一類比信號。接著,由該濾波器134b及該升頻轉換器136b自該類比信號產生對應於該傳輸信號中的該第二分量載波之一頻率分量。此外,由該DAC 132c將該第三分量載波(CC3)之該基頻信號轉換至一類比信號。接著,由該濾波器134c及該升頻轉換器136c自該類比信號產生對應於該傳輸信號中的該第三分量載波之一頻率分量。然後,由該組合 器138組合對應於該三個分量載波之該等所產生的頻率分量,且形成該傳輸信號。該PA 140放大傳輸信號且透過該切換器114而將該傳輸信號輸出至該天線112。接著,該天線112將為一無線電信號之該傳輸信號傳輸至該基地台200。
雖然圖6中描述該無線電通信單元110處置三個分量載波之情況,但由該無線電通信單元110所處置的分量載波數目可係兩個或四個或四個以上。
此外,替代如在圖6之實例中於類比區域處理該等各自的分量載波信號,該無線電通信單元110可於數位區域處理該等各自的分量載波信號。在於數位區域處理該等各自的分量載波信號情況下,當接收時,由一數位濾波器將由一ADC所轉換的一數位信號分成該等各自的分量載波信號。此外,當傳輸時,在頻率轉換及組合該等各自的分量載波之數位信號之後,由一DAC將該信號轉換成一類比信號。當於該類比區域處理該等各自的分量載波信號時,該ADC及該DAC之負載大體上係較小的。另一方面,當於該數位區域處理該等各自的分量載波信號時,AD/DA轉換之一取樣頻率係較高的,且該ADC及該DAC之負載可藉此增加。
(信號處理單元)
重新參考圖5,下文進一步描述該使用者設備100之一組態之一實例。
該信號處理單元150執行信號處理,諸如自該無線電通信單元110所輸入的解調變資料信號之解交錯、解碼或錯誤校正。接著,該信號處理單元150將經處理的資料信號輸出至一上層。此外,該信號處理單元150執行信號處理,諸如自該上層所輸入的該資料信號之編碼或交錯。接著,該信號處理單元150將該經處理的資料信號輸出至該無線電通信單元110。
(控制單元)
該控制單元160藉由使用一處理器件(諸如一中央處理單元(CPU)或一數位信號處理器(DSP))而控制該使用者設備100之所有功能。例如,該控制單元160根據由該無線電通信單元110自該基地台200所接收的排程資訊而控制由該無線電通信單元110之資料通信之時序。此外,該控制單元160藉由使用來自為一伺服基地台之該基地台200之一參考信號而控制該量測單元170以量測頻道品質,且透過該無線電通信單元110而將頻道品質報告傳輸至該基地台200。此外,在此實施例中,當由該基地台200將量測間隙分配至該使用者設備100時,該控制單元160控制該量測單元170以在經分配的量測間隙之週期期間執行量測。
(量測單元)
例如,該量測單元170根據來自該控制單元160之控制藉由使用來自該基地台200之一參考信號而量測該等分量載波之各者之頻道品質。此外,當由該基地台200將量測間隙分配至該使用者設備100時,該量測單元170藉由使用該等經分配的量測間隙而對於一交遞執行量測。
在此實施例中,如隨後所描述,由該基地台200對於該等分量載波之各者分配量測間隙。鑑於此,例如,在分配至該第一分量載波之量測間隙之週期期間,該控制單元160將該無線電通信單元110之該第一分量載波之可操作頻率(例如,如圖6所示的該降頻轉換器122a、該濾波器124a及該ADC 126a之分支之可操作頻率)調諧至作為一量測目標之一給定頻帶。然後,該量測單元170執行對於相關頻帶之量測。接著,在該量測間隙週期結束之前,該控制單元160將該無線電通信單元110之該第一分量載波之該可操作頻率重新調諧至該初始頻帶。亦以相同方式對於該第二分量及第三分量載波執行此量測。
由該量測單元170依以上方式對於該等分量載波之各者所執行的量測係由該控制單元160轉換至一量測報告之一預定格式,且透過該無線電通信單元110而傳輸至該基地台200。然後,該基地台200基於該量測報告而確定是否對於該使用者設備100執行一交遞。
(3-2.基地台之例示性組態)
圖7係展示根據實施例之該基地台200之一組態之一實例之一方塊圖。參考圖7,該基地台200包含一無線電通信單元210、一介面單元250、一分量載波(CC)管理單元260、一確定單元270及一控制單元280。
(無線電通信單元)
該無線電通信單元210之一特定組態可類似於以上參考圖6所描述的該使用者設備100之該無線電通信單元110之該組態,然而待支援之分量載波數目、處理效能之需求或類似物係不同。該無線電通信單元210在藉由使用載波聚合技術而聚合複數個分量載波所形成的一通信頻道上執行與該使用者設備的一無線電通信。
(介面單元)
例如,該介面單元250透過圖3所圖解說明的S1介面而調解該無線電通信單元210或該控制單元280與一上節點之間的一通信。此外,例如,該介面單元250透過圖3所圖解說明的X2介面而調解該無線電通信單元210或該控制單元280與另一基地台之間的一通信。
(CC管理單元)
該CC管理單元260保存指示各使用者設備正在使用哪個分量載波以用於關於屬於該基地台200之小區之該等使用者設備之各者之通信的資料。當一額外使用者設備加入該基地台200之該小區或當既有使用者設備變更其之分量載波時,可由該控制單元280更新此資料。因此,例如,該確定單元270及該控制單元280可藉由參考由該CC管理 單元260所保存的資料而辨識該使用者設備100正在使用哪個分量載波。
(確定單元)
該確定單元270基於由該無線電通信單元210自該使用者設備所接收的一經接收的信號而確定該使用者設備之一交遞之緊急程度。具體言之,因為基於自該使用者設備所接收的該經接收的信號所偵測的該使用者設備之移動速率係較高的,所以該確定單元270可確定該使用者設備之一交遞之緊急程度係較高的。此外,因為包含於自該使用者設備所接收的該經接收的信號中之頻道品質係較低的,所以該確定單元270可確定該使用者設備之一交遞之緊急程度係較高的。
圖8係展示該確定單元270之一更詳細的組態之一實例之一方塊圖。參考圖8,該確定單元270包含一品質獲得單元272、一速率偵測單元274及一緊急程度偵測單元276。
該品質獲得單元272基於來自該使用者設備之經接收的信號而對於該等分量載波之各者獲得該使用者設備與該基地台200之間的一通信頻道之品質等級。例如,該品質獲得單元272可藉由接收自該使用者設備所傳輸的頻道品質報告而獲得各自的分量載波之品質等級。此外,該品質獲得單元272可藉由量測一參數(諸如一經接收的信號強度或來自該使用者設備之經接收的信號之一錯誤率)而獲得該等各自的分量載波之頻道品質。該品質獲得單元272將以此方式所獲得的該等各自的分量載波之頻道品質輸出至該緊急程度確定單元276。
該速率偵測單元274基於自該使用者設備所接收的該經接收的信號而偵測該使用者設備之移動速率。例如,在該使用者設備具有一全球定位系統(GPS)功能之情況下,指示由該GPS功能所量測的該使用者設備位置之位置資料係包含於該經接收的信號中。在此情況下,該速率偵測單元274可藉由獲得來自該經接收的信號之該位置資料且接 著藉由使用該所獲得的位置資料而計算隨時間推移之該使用者設備位置之一變更而偵測該使用者設備之移動速率。此外,可在該使用者設備中計算自由該GPS功能所量測的該位置之該移動速率。在此情況下,可對該速率偵測單元274通知來自該使用者設備之該移動速率。此外,例如,該速率偵測單元274可自關於來自該使用者設備之該經接收的信號之一量測結果(諸如該經接收的信號之信號延遲之一變更)而偵測該使用者設備之移動速率。此外,該速率偵測單元274可基於一無線電信號藉由使用已知定位技術而量測該使用者設備位置且計算該使用者設備之移動速率。該速率偵測單元274將以此方式所偵測的該使用者設備之移動速率輸出至該緊急程度確定單元276。
該緊急程度確定單元276基於自該品質獲得單元272所輸入的該分量載波之頻道品質及自該速率偵測單元274所輸入的該使用者設備之移動速率而確定該使用者設備之一交遞之緊急程度。圖9係展示由根據實施例之該確定單元270之一緊急程度確定程序之一流程之一實例之一流程圖。
根據一些實施例,一交遞因素指定至另一基地台之交遞之一緊急程度。根據進一步的實施例,該緊急程度取決於該行動通信終端機之一移動速率或該行動通信終端機之一通信品質。此外,根據一些實施例,當確定該行動通信終端機之移動速率係低於一速率臨限值且該通信品質係高於一通信臨限值時,該緊急程度係低的。
參考圖9,該品質獲得單元272首先獲得該等各自的分量載波之品質等級(步驟S102)。然後,該速率偵測單元274偵測該使用者設備之移動速率(步驟S104)。
接著,該緊急程度確定單元276藉由使用該等各自的分量載波之品質等級而確定該頻道品質是否低於一預定參考(步驟S106)。具體言之,例如,該緊急程度確定單元276比較一參數(諸如該等各自的分量 載波之品質等級之最小值或平均值)與一預定參考值(諸如一通信臨限值)。當確定該頻道品質係低於該預定參考時,該程序進行至步驟S112。另一方面,當確定該頻道品質係不低於該預定參考時,該程序進行至步驟S108。
在步驟S108,該緊急程度確定單元276確定該使用者設備之移動速率是否高於一預定參考值,諸如一速率臨限值(步驟S108)。當確定該使用者設備之移動速率係高於該預定參考時,該程序進行至步驟S112。另一方面,當確定該使用者設備之移動速率係不高於該預定參考時,該程序進行至步驟S110。
在步驟S110,因為該頻道品質係不低於該預定參考且該使用者設備之移動速率係不高於該預定參考,所以該緊急程度確定單元276確定該使用者設備之一交遞之緊急程度係低的(步驟S110)。在另一方面,在步驟S112,因為該頻道品質係低於該預定參考且該使用者設備之移動速率係高於該預定參考,所以該緊急程度確定單元276確定該使用者設備之一交遞之緊急程度係高的(步驟S112)。
該緊急程度確定單元276將以此方式所確定的該緊急程度輸出至該控制單元280。此外,該品質獲得單元272將該等各自的分量載波之品質等級輸出至該控制單元280。應注意圖9中描述確定該使用者設備之一交遞之緊急程度係「高的」或「低的」之情況。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且可將一交遞之緊急程度分類成許多程度。此外,例如,在圖9之步驟S106中待與一參數(諸如該等各自的分量載波之品質等級之平均值或最小值)比較之該參考值可動態地改變。例如,該參考值可基於連接至該基地台之使用者設備數目、四周電場環境或類似物而動態地改變。此實現一靈活的系統操作。同樣,在步驟S108待與該使用者設備之移動速率比較的該參考值亦可動態地改變。
(控制單元)
該控制單元280藉由使用一處理器件(諸如一CPU或一DSP)而控制該基地台200之整體功能。此外,在此實施例中,該控制單元280根據因由以上所描述的該確定單元270之該緊急程度確定程序所確定的該緊急程度而控制關於各分量載波之該使用者設備之量測間隙之一分配。
具體言之,隨著一交遞之緊急程度愈高,所以該控制單元280可將量測間隙分配至愈多分量載波。例如,如參考圖9所描述,假設將一交遞之緊急程度分類成「高的」或「低的」之情況。在此情況下,當確定一交遞之緊急程度係高時,該控制單元280將量測間隙分配至正由該使用者設備所使用的所有分量載波。另一方面,當確定一交遞之緊急程度係低時,該控制單元280將量測間隙分配至正由該使用者設備所使用的該等分量載波之一些(例如,任一分量載波)。因此,當一交遞之緊急程度係低時,在一相對長的時間執行量測以藉此避免輸送量之一減少,且一交遞之緊急程度係高時,在一短時間執行量測以藉此防止交遞之一延遲。
此外,該控制單元280可取決於由該品質獲得單元272所獲得的該等各自的分量載波之頻道品質之品質程度而改變量測間隙之一分配型樣。
具體言之,例如,在將量測間隙分配至一些分量載波之情況下,該控制單元280可將量測間隙優先分配至具有一低品質等級之一分量載波。此外,在將量測間隙分配至兩個或兩個以上分量載波之情況下,該控制單元可將分配至一第一分量載波之量測間隙之間隔設定為長於分配至具有一較低品質等級之一第二分量載波之量測間隙之間隔。對於具有一高品質等級之分量載波而言,量測間隙對通信資源之一之比例藉此係低的,且相比於無論品質等級高低而將量測間隙統一分配至所有分量載波之情況,藉此可抑制輸送量之一減少。
此外,例如,在將量測間隙分配至兩個或兩個以上分量載波之情況下,該控制單元280可以使任何量測間隙之時序係不一致於另一量測間隙之時序之此一方式決定量測間隙之一分配。藉此可能避免歸因於在其期間全然未執行資料傳輸的一時間存在而引起的資料傳輸之一延遲。
此外,例如,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分量載波在頻率方向上係彼此鄰近或兩個或兩個以上分量載波之間的距離在頻率方向上係短於一預定臨限值之情況下,該控制單元280可將量測間隙分配至該兩個或兩個以上分量載波之僅一分量載波。在此一情況下,例如,一分量載波之量測係用於在頻率方向上鄰近或極其接近至另一分量載波,使得可能縮短量測所需的一時間且藉此避免交遞之一延遲且抑制輸送量之一減少。
此外,例如,在自一使用者設備通知可用於量測之分量載波數目之情況下,該控制單元280可以分量載波數目不超過經通知的數目之此一方式控制量測間隙之一分配,將量測間隙分配至該等分量載波。藉此可能避免量測間隙之一無用分配且抑制輸送量之一減少。
<4.根據實施例之程序之實例>
(4-1.程序流程)
圖10係展示由根據一實施例之該基地台200之一量測間隙分配程序之一詳細流程之一實例之一流程圖。
參考圖10,該無線電通信單元210首先自該使用者設備接收頻道品質報告(步驟S202)。接著,該無線電通信單元210將經接收的頻道品質報告輸出至該控制單元280。
然後,該控制單元280基於該頻道品質報告而確定一交遞之量測之必要性(步驟S204)。例如,當因諸如適合的頻道品質之原因而確定一交遞之量測並非係必需的時,不分配量測間隙(步驟S206),且量測 分配程序結束。在另一方面,當確定需要一交遞之量測時,該程序進行至步驟S208。
在步驟S208,由該確定單元270執行以上參考圖9所描述的該緊急程度確定程序(步驟S208)。接著,該確定單元270將一交遞之經確定的緊急程度輸出至該控制單元280。
接著,該控制單元280確定由該確定單元270所確定的一交遞之緊急程度係高的或低的(步驟S210)。當一交遞之緊急程度係高時,該程序進行至步驟S212。在另一方面,當一交遞之緊急程度係低時,該程序進行至步驟S214。
在步驟S212,該控制單元280將量測間隙分配至正由該使用者設備所使用的所有分量載波(步驟S212)。在另一方面,在步驟S214,該控制單元280將量測間隙分配至正由該使用者設備所使用的該等分量載波之一些(步驟S214)。接著,該量測間隙分配程序結束。
(4-2.量測間隙之分配之實例)
根據一些實施例,當來自該複數個分量載波之一分量載波比來自該複數個分量載波之各其他分量載波具有一更高的通信品質時,避免指派量測間隙至具有最高通信品質。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調整該量測間隙之一分配頻率,其中若一分量載波之該通信品質劣化,則增大量測時間間隔之頻率,且若該分量載波之通信品質改良,則減小該量測時間間隔之頻率。
圖11A至圖11C分別展示因由該控制單元280之量測間隙分配程序所分配的量測間隙之型樣之實例。
(型樣A)
參考圖11A,一通信頻道係由三個分量載波CC1至CC3所組成。該等分量載波CC1至CC3在頻率方向上並非彼此極其接近。此外,假設由該確定單元270確定一交遞之緊急程度係高的。
在此情況下,該控制單元280將量測間隙分配至所有該等分量載波CC1至CC3。在圖11A之實例中,將量測間隙MG11、MG12...分配至該分量載波CC1。此外,將量測間隙MG13、MG14...分配至該分量載波CC2。此外,將量測間隙MG15...分配至該分量載波CC3。因此,該使用者設備在一短時間內執行量測,藉此實現待即時執行之一交遞。
(型樣B)
參考圖11B,一通信頻道係由如圖11A中的三個分量載波CC1至CC3所組成。該等分量載波CC1與CC2在頻率方向上係彼此極其接近。此外,假設由該確定單元270確定一交遞之緊急程度係高的。此外,該分量載波CC1之品質等級係高於該分量載波CC2之品質等級。
在此情況下,例如,該控制單元280將量測間隙分配至在頻率方向上彼此極其接近之該等分量載波CC1與CC2之具有較低品質等級之該分量載波CC2。此外,該控制單元280亦將量測間隙分配至該分量載波CC3。在圖11B之實例中,將量測間隙MG21、MG22...分配至該分量載波CC2。此外,將量測間隙MG23、MG24...分配至該分量載波CC3。另一方面,未將量測間隙分配至很大程度上貢獻於輸送量(即,具有一高品質等級)之該分量載波CC1。因此,在該型樣B中,有效抑制歸因於量測間隙之一分配引起的輸送量之一減少。
(型樣C)
參考圖11C,一通信頻道係由如圖11A及圖11B之三個分量載波CC1至CC3所組成。此外,假設由該確定單元270確定一交遞之緊急程度係低的。此外,該等分量載波CC1、CC2及CC3之品質等級分別係低的、中等的及高的。
在此情況下,因為各分量載波之品質等級係較低的,所以該控制單元280分配用於量測間隙之更多的通信資源。在圖11C之實例中, 未將量測間隙分配至具有最高品質等級之該分量載波CC3。在另一方面,將量測間隙MG31、MG32、MG33...分配至該分量載波CC1。此外,將量測間隙MG34、MG35分配至該分量載波CC2。然而,該分量載波CC1中的量測間隙之間隔T1係兩個無線電訊框,且該分量載波CC2中的量測間隙之間隔T2係四個無線電訊框。以此方式,將具有一較高品質等級之該分量載波CC2之該等量測間隙之該間隔設定的更長,使得總體上有效抑制通信頻道中的輸送量之一減少。
此外,在圖11A至圖11C之任何該等實例中,決定量測間隙之一分配,使得任何量測間隙之時序不一致於另一量測間隙之時序。此剔除一時間(在此期間全然未執行資料傳輸)之存在,使得避免資料傳輸之一延遲。
(4-3.替代實例)
在以上實施例中,以圖解說明之方式描述該基地台確定該使用者設備之一交遞之緊急程度且根據該緊急程度及該等各自的分量載波之品質等級而控制量測間隙之一分配。然而,該基地台可在未確定該使用者設備之一交遞之緊急程度之情況下根據該等各自的分量載波之品質等級控制量測間隙之一分配。圖12展示根據實施例之此一替代實例之一量測間隙分配程序之一流程之一實例。
參考圖12,一無線電通信單元210首先自該使用者設備接收頻道品質報告(步驟S302)。接著,該無線電通信單元210將經接收的頻道品質報告輸出至該控制單元280。
然後,該控制單元280基於該頻道品質報告而確定一交遞之量測之必要性(步驟S304)。例如,當因適合的頻道品質之原因而確定一交遞之量測並非係必需的時,不分配量測間隙(步驟S306),且該量測間隙分配程序結束。在另一方面,當確定一交遞之量測係必需時,該程序進行至步驟S308。
在步驟S308,該控制單元280根據由該品質獲得單元272所獲得的該等各自的分量載波之品質等級而對於該等分量載波之各者分配量測間隙(步驟S308)。在此步驟中,如以上參考圖11B及圖11C所描述,例如,可將量測間隙優先分配至具有一低品質等級之一分量載波。此外,可將具有一較短間隔之量測間隙分配至具有一低品質等級之一分量載波。藉此該量測間隔分配程序結束。
應注意,例如,在上文量測間隙分配程序或前文參考圖10所描述的量測間隙分配程序中,可預先設定被分配量測間隙的分量載波數目之一限制。例如,可被分配量測間隙的分量載波數目可能始終係一個,且可將量測間隙分配至具有最低品質等級之一分量載波。此外,當預先指定可執行量測之一個或複數個分量載波(或射頻電路)時,可將量測間隙分配至該所指定的一個或複數個分量載波(或射頻電路)。
<5.變更或增加分量載波之應用程式之實例>
以上所描述的關於控制量測間隙之一分配之技術亦適用於在一基地台200之小區中的該使用者設備100中之一分量載波之一變更(一分量載波之可操作頻率之一變更)或一分量載波之一增加。
根據一些實施例,根據一通信品質及一量測報告之至少一者而自複數個分量載波刪除及增加用於與行動終端機進行通信之一分量載波。圖13係描述將以上所描述的實施例應用於一分量載波之一變更或一增加之一實例之一說明圖。應注意假設在圖13之案例中,該使用者設備100與充當為一伺服基地台之該基地台200執行涉及載波聚合之一無線電通信。圖13右側展示關於變更該使用者設備100與該基地台200之間的一分量載波之一程序之一序列圖。圖13左側展示該序列之各階段中的可操作頻率之狀態。
參考圖13,該使用者設備100首先藉由使用三個分量載波CC1至CC3而與該基地台200執行一無線電通信。該等分量載波CC1、CC2及 CC3之操作中的頻帶分別係第一頻帶(#1)、第二頻帶(#2)及第三頻帶(#3)。
該使用者設備100首先將該等各自的分量載波之頻道品質報告給該基地台200(步驟S402)。可定期地或當該頻道品質降至低於一預定參考值時報告該頻道品質。此外,該使用者設備100可將對一輸送量增加之一分量載波變更(或增加)請求(而非頻道品質報告)傳輸至該基地台200。
然後,例如,該基地台200藉由前文參考圖10或圖12所描述的該量測間隙分配程序而將量測間隙分配至該使用者設備100(步驟S404)。
具體言之,例如,可將量測間隙優先分配至該等分量載波CC1、CC2及CC3之間的具有一低品質等級之一分量載波。此外,可將具有較短間隔之量測間隙分配至具有一低品質等級之一分量載波。
接著,在經分配的量測間隙之週期期間,該使用者設備100對於未使用的一頻帶而獲得與來自該基地台200之一下行鏈路頻道之同步且藉由使用包含於該下行鏈路頻道中的一參考信號而執行量測(步驟S412)。在圖13之實例中,在分配至該分量載波CC2之量測間隙之週期期間對第四頻帶(#4)執行量測。此外,在分配至該分量載波CC3之量測間隙之週期期間對第五頻帶(#5)執行量測。
量測之後,該使用者設備100將包含量測之一量測報告傳輸至該基地台200(步驟S414)。包含於該量測報告中的該等量測可係所量測的值相對於複數次量測之平均值或中心值或類似物。
接收該量測報告,該基地台200基於該量測報告內容而確定該使用者設備100之一分量載波之一變更或一增加之必要性。例如,在存在具有比任何分量載波CC1至CC3之頻道品質更高的一品質之一頻帶之情況下,可決定應將該分量載波之可操作頻率變更至具有該較高品 質之該頻帶。此外,在該使用者設備100中當前所使用的分量載波數目小於可用分量載波數目且存在具有一高品質之另一頻帶之情況下,可決定應增加一分量載波,該增加之分量載波之可操作頻率係具有該高品質等級之該頻帶之頻率。在圖13之實例中,該基地台200決定應將該分量載波CC3之可操作頻率從該第三頻帶(#3)變更至該第四頻帶(#4)。
因此,該基地台200藉由指定該分量載波CC3而將一分量載波刪除命令傳輸至該使用者設備100(步驟S422)。回應於其,該使用者設備100從使用中的該等分量載波刪除該分量載波CC3(步驟S424)。接著,該基地台200藉由指定該第四頻帶(#4)而將一分量載波增加命令傳輸至該使用者設備100(步驟S426)。回應於其,該使用者設備100獲得與該第四頻帶(#4)之一下行鏈路頻道之同步以增加新分量載波CC3,其之可操作頻率係該第四頻帶(#4)之頻率(步驟S428)。應注意因為在相同基地台200之小區中變更或增加一分量載波時額外的時序調整並非係必需的,所以不同於一交遞之情況,無需執行隨機存取。
透過此一程序,該使用者設備100藉由使用該等分量載波CC1至CC3而繼續與該基地台200進行一無線電通信(步驟S430),CC1至CC3之可操作頻率分別係該第一頻帶、第二頻帶及第四頻帶之頻率。
應注意,例如,在決定一分量載波之一增加而非一分量載波之一變更之情況下,例如,可省略圖13中所示的步驟S422及步驟S424。接著,例如,在步驟S426,將一分量載波之一增加命令從該基地台200傳輸至該使用者設備100,該分量載波之可操作頻率係第四頻帶或第五頻帶之頻率。
此外,增加一分量載波之情況係發生於一未使用的分量載波(未使用的一RF電路或類似物)保留於該使用者設備100中時。在此一情況下,該使用者設備100可在未接收量測間隙之一分配之情況下藉由使 用未使用的該分量載波而執行量測。然而,在應迫切增加一分量載波之情況下,可藉由並行使用使用中的分量載波及未使用的分量載波而以較高速率執行量測。此外,在為節省電力或類似物之目的而不希望啟動處於休眠模式中之一射頻電路之情況下,亦可藉由使用使用中的分量載波而執行量測。
<6.摘要>
以上參考圖3至圖13描述包含於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該無線電通信系統1中的該使用者設備100及該基地台200。根據實施例,在該基地台200中,由該控制單元280關於各分量載波、根據由該確定單元270所確定的一交遞之緊急程度而控制量測間隙之一分配。此外,根據該等各自的分量載波之緊急程度而控制量測間隙之一分配型樣。接著,在該使用者設備100中,藉由使用由該基地台200所分配的該等量測間隙而執行一交遞之量測。藉此可能在涉及載波聚合之一無線電通信中抑制因量測間隙之一增加引起的輸送量之一減少或交遞處理之一延遲。
此外,在實施例中,不僅可在一交遞時關於各分量載波、根據該等各自的分量載波之品質等級而控制量測間隙之一分配型樣,而且在一分量載波之一變更或一增加時亦可控制量測間隙之一分配型樣。藉此可抑制與一分量載波之一變更或一增加相關聯的輸送量之一減少或處理之一延遲。
雖然以上參考隨附圖式詳細描述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但本發明不限於其等。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只要各種修改、組合、子組合及替代係在隨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等效物之範疇之內,取決於設計需求及其他因素,可發生各種修改、組合、子組合及替代。
200‧‧‧基地台
210‧‧‧無線電通信單元
250‧‧‧介面單元
260‧‧‧CC(分量載波)管理單元
270‧‧‧確定單元
280‧‧‧控制單元

Claims (24)

  1. 一種通信控制裝置,其包括:無線電通信單元,其係於藉由統合複數個分量載波所形成之通信頻道上,進行與行動通信終端機之間的無線通信;及控制單元,其係對各個分量載波控制該行動通信終端機用之量測間隙之分配;且該控制單元係該通信頻道之頻道品質越低對越多分量載波分配量測間隙。
  2. 如請求項1之通信控制裝置,其中該通信控制裝置更包括品質取得單元,其係基於藉由該無線電通信單元自該行動通信終端機所接收之接收信號,取得該通信頻道之該頻道品質。
  3. 如請求項1或2之通信控制裝置,其中該通信控制裝置更包括品質取得單元,其係基於藉由該無線電通信單元自該行動通信終端機所接收之接收信號,而取得各個通信頻道之該頻道品質;該控制單元係對該頻道品質低的分量載波優先分配量測間隙。
  4. 如請求項1之通信控制裝置,其中該通信控制裝置更包括品質取得單元,其係基於藉由該無線電通信單元自該行動通信終端機所接收之接收信號,而取得各個通信頻道之該頻道品質;該控制單元係在對2以上之分量載波分配量測間隙之情況,使分配給第一分量載波之量測間隙的週期比分配給該頻道品質較該第一分量載波低的第二分量載波之量測間隙的週期長。
  5. 如請求項1之通信控制裝置,其中該控制單元係在對2以上之分量載波分配量測間隙之情況,以使1個量測間隙的時間點不會與其他量測間隙的時間點成為同時的方式,確定對該2以上之分量 載波之量測間隙的分配。
  6. 如請求項1之通信控制裝置,其中以使分配量測間隙之分量載波的數量不超過經由該無線電通信單元自該行動通信終端機所通知之可用於量測之分量載波的數量的方式,控制量測間隙之分配。
  7. 一種行動通信終端機,其包括:無線電通信單元,其係於藉由統合複數個分量載波所形成之通信頻道上,進行與基地台之間的無線通信;及量測單元,其係使用根據該通信頻道之頻道品質而經分配給各個分量載波之量測間隙,進行交遞用之量測;且該通信頻道之該頻道品質越低,將該量測間隙分配給越多分量載波。
  8. 如請求項7之行動通信終端機,其中係基於自該無線電通信單元向該基地台所發送的發送信號而判定該通信頻道之該頻道品質。
  9. 如請求項7或8之行動通信終端機,其中係對各個分量載波判定該頻道品質;且係對該頻道品質低的分量載波優先分配該量測間隙。
  10. 如請求項7之行動通信終端機,其中係對各個分量載波判定該頻道品質;在對2以上之分量載波分配該量測間隙之情況,使分配給第一分量載波之量測間隙的週期比分配給該頻道品質較該第一分量載波低的第二分量載波之量測間隙的週期長。
  11. 如請求項7之行動通信終端機,其中在對2以上之分量載波分配該量測間隙之情況,以使1個量測間隙的時間點不會與其他量測間隙的時間點成為同時的方式,確定對該2以上之分量載波之該 量測間隙的分配。
  12. 如請求項7之行動通信終端機,其中以使分配量測間隙之分量載波的數量不超過經由該無線電通信單元向該基地台通知之可用於量測之分量載波的數量的方式,控制量測間隙之分配。
  13. 一種通信控制方法,其係用以控制於藉由統合複數個分量載波所形成之通信頻道上之行動通信終端機與基地台之間的無線通信者;包括:於該基地台中,為了該行動通信終端機而對各個分量載波分配量測間隙之步驟;且該量測間隙係該通信頻道之該頻道品質越低分配給越多分量載波。
  14. 如請求項13之通信控制方法,其中該基地台係基於自該行動通信終端機所接收之接收信號,而判定該通信頻道之該頻道品質。
  15. 如請求項13或14之通信控制方法,其中該基地台係基於自該行動通信終端機所接收之接收信號,取得各個通信頻道之該頻道品質,對該頻道品質低的分量載波優先分配量測間隙。
  16. 如請求項13之通信控制方法,其中該基地台係基於自該行動通信終端機所接收之接收信號,取得各個通信頻道之該頻道品質,在對2以上之分量載波分配量測間隙之情況,使分配給第一分量載波之量測間隙的週期比分配給該頻道品質較該第一分量載波低的第二分量載波之量測間隙的週期長。
  17. 如請求項13之通信控制方法,其中該基地台在對2以上之分量載波分配量測間隙之情況,以使1個量測間隙的時間點不會與其他量測間隙的時間點成為同時的方式,確定對該2以上之分量載波之該量測間隙的分配。
  18. 如請求項13之通信控制方法,其中該基地台以使分配量測間隙之分量載波的數量不超過自該無線電通信單元所通知之可用於量測之分量載波的數量的方式,控制量測間隙之分配。
  19. 一種通信控制裝置,其包括:無線電通信單元,其係於藉由統合複數個分量載波所形成之通信頻道上,進行與行動通信終端機之間的無線通信;及控制單元,其係於追加或變更該行動通信終端機所使用之分量載波時,該通信頻道之頻道品質越低,使越多分量載波為了量測而使用於該行動通信終端機。
  20. 如請求項19之通信控制裝置,其中該控制單元係對該頻道品質低的分量載波優先分配量測間隙。
  21. 一種行動通信終端機,其包括:無線電通信單元,其係於藉由統合複數個分量載波所形成之通信頻道上,進行與基地台之間的無線通信;及控制單元,其係於追加或變更該無線電通信單元所使用之分量載波時,該通信頻道之頻道品質越低,使用越多分量載波進行量測。
  22. 如請求項21之行動通信終端機,其中該頻道品質低的分量載波優先分配量測間隙。
  23. 一種通信控制方法,其係用以控制於藉由統合複數個分量載波所形成之通信頻道上之行動通信終端機與基地台之間的無線通信者;包括:於該基地台中,於追加或變更該行動通信終端機所使用之分量載波時,該通信頻道之頻道品質越低,使越多分量載波為了量測而使用於該行動通信終端機之步驟。
  24. 如請求項23之通信控制方法,其中該基地台係對該頻道品質低的分量載波優先分配量測間隙。
TW103107125A 2009-10-30 2010-10-22 通信控制裝置,行動通信終端機,及通信控制方法 TWI5302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50476 2009-10-30
JP2010024409A JP5445186B2 (ja) 2009-10-30 2010-02-05 基地局、端末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9280A TW201429280A (zh) 2014-07-16
TWI530207B true TWI530207B (zh) 2016-04-11

Family

ID=4392160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7125A TWI530207B (zh) 2009-10-30 2010-10-22 通信控制裝置,行動通信終端機,及通信控制方法
TW099136201A TWI440372B (zh) 2009-10-30 2010-10-22 基地台,行動通信終端機,通信控制方法,及無線電通信系統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36201A TWI440372B (zh) 2009-10-30 2010-10-22 基地台,行動通信終端機,通信控制方法,及無線電通信系統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5) US8897260B2 (zh)
EP (2) EP3637854A1 (zh)
JP (1) JP5445186B2 (zh)
KR (1) KR101687050B1 (zh)
CN (2) CN102648657B (zh)
AU (1) AU2010313012B2 (zh)
BR (1) BR112012009526A2 (zh)
CA (1) CA2777933A1 (zh)
HK (1) HK1173603A1 (zh)
RU (1) RU2012116342A (zh)
TW (2) TWI530207B (zh)
WO (1) WO20110521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26319B2 (en) 2009-01-23 2012-12-04 At&T Mobility Ii Llc Compensation of propagation delays of wireless signals
US9008684B2 (en) 2010-02-25 2015-04-14 At&T Mobility Ii Llc Sharing timed fingerprint location information
US9196157B2 (en) 2010-02-25 2015-11-24 AT&T Mobolity II LLC Transportation analytics employing timed fingerprint location information
US9053513B2 (en) 2010-02-25 2015-06-09 At&T Mobility Ii Llc Fraud analysis for a location aware transaction
US9467885B2 (en) * 2010-11-08 2016-10-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requency measurement control in a multi-carrier system
US9009629B2 (en) 2010-12-01 2015-04-14 At&T Mobility Ii Llc Motion-based user interface feature subsets
US9462497B2 (en) 2011-07-01 2016-10-04 At&T Mobility Ii Llc Subscriber data analysis and graphical rendering
US8897802B2 (en) 2011-07-21 2014-11-25 At&T Mobility Ii Llc Selection of a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resource based on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resource historical information
US9519043B2 (en) 2011-07-21 2016-12-13 At&T Mobility Ii Llc Estimating network based locating error in wireless networks
US8761799B2 (en) 2011-07-21 2014-06-24 At&T Mobility Ii Llc Location analytics employing timed fingerprint location information
US8923134B2 (en) 2011-08-29 2014-12-30 At&T Mobility Ii Llc Prioritizing network failure tickets using mobile location data
US8762048B2 (en) 2011-10-28 2014-06-24 At&T Mobility Ii Llc Automatic travel time and routing determina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8909247B2 (en) 2011-11-08 2014-12-09 At&T Mobility Ii Llc Location based sharing of a network access credential
US8970432B2 (en) 2011-11-28 2015-03-03 At&T Mobility Ii Llc Femtocell calibration for timing based locating systems
US9026133B2 (en) 2011-11-28 2015-05-05 At&T Mobility Ii Llc Handset agent calibration for timing based locating systems
US8925104B2 (en) 2012-04-13 2014-12-30 At&T Mobility Ii Llc Event driven permissive sharing of information
US9094929B2 (en) 2012-06-12 2015-07-28 At&T Mobility Ii Llc Event tagging for mobile networks
US9046592B2 (en) 2012-06-13 2015-06-02 At&T Mobility Ii Llc Timed fingerprint locating at user equipment
US9326263B2 (en) 2012-06-13 2016-04-26 At&T Mobility Ii Llc Site location determination using crowd sourced propagation delay and location data
US8938258B2 (en) 2012-06-14 2015-01-20 At&T Mobility Ii Llc Reference based location information for a wireless network
US8897805B2 (en) 2012-06-15 2014-11-2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Geographic redundancy determination for time based location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radio network
KR101410995B1 (ko) * 2012-06-15 2014-07-01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디지털 신호 처리간 반송파 집적을 제공하는 이동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시스템에서의 신호 처리 방법
US9408174B2 (en) 2012-06-19 2016-08-02 At&T Mobility Ii Llc Facilitation of timed fingerprint mobile device locating
US8892054B2 (en) 2012-07-17 2014-11-18 At&T Mobility Ii Llc Facilitation of delay error correction in timing-based location systems
US9351223B2 (en) 2012-07-25 2016-05-24 At&T Mobility Ii Llc Assignment of hierarchical cell structures employing geolocation techniques
CN104756562B (zh) 2012-11-01 2019-06-14 索尼公司 通信控制装置、程序、通信控制方法和终端装置
EP2963983B1 (en) 2013-02-28 2018-08-01 Sony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program,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05075353B (zh) 2013-02-28 2019-02-19 索尼公司 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US20160183261A1 (en) * 2013-04-16 2016-06-2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radio node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signals
US20140328436A1 (en) * 2013-05-03 2014-11-06 Nvidia Corporation Receiver front-end architecture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TWI540848B (zh) 2013-05-16 2016-07-01 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無線通信裝置與方法
CN104219721B (zh) * 2013-06-04 2018-05-04 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装置与方法
US9445291B2 (en) 2013-08-16 2016-09-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requency measurement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150245235A1 (en) * 2014-02-24 2015-08-27 Yang Tang Measurement gap patterns
WO2015142248A1 (en) * 2014-03-20 2015-09-2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compatibility reporting
EP3537759A1 (en) 2014-05-09 2019-09-11 Sony Corporation A terminal device, a base station, and methods for inter-frequency and intra-frequency measurements
EP3166358B1 (en) * 2014-07-01 2018-09-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980050B2 (en) * 2014-11-06 2021-04-13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US9351111B1 (en) 2015-03-06 2016-05-24 At&T Mobility Ii Llc Access to mobile location related information
JP6492952B2 (ja) * 2015-05-14 2019-04-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及び、基地局の処理方法
CN107113645B (zh) 2015-08-14 2020-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测量方法、用户设备、网络侧设备及测量装置
US20170201973A1 (en) * 2016-01-13 2017-07-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asurement gap allocation
US10516972B1 (en) 2018-06-01 2019-12-2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Employing an alternate identifier for subscription access to mobile location information
WO2023021568A1 (ja) * 2021-08-16 2023-02-23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WO2023163581A1 (en) * 2022-02-23 2023-08-31 Petroliam Nasional Berhad (Petronas) Coherent internet network bonding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28373A (ja) 1995-02-20 1996-09-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システムコードレス電話装置
JP2000175244A (ja) * 1998-12-08 2000-06-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EP1499150B8 (en) 1999-09-06 2012-02-08 NTT DoCoMo, Inc. Control method of searching neighbouring cells, mobile station,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3588281B2 (ja) * 1999-09-14 2004-11-1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Cdma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セルサーチ制御方法、cdma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移動局
US7023833B1 (en) 1999-09-10 2006-04-04 Pulse-Link, Inc. Baseband wireless network for isochronous communication
JP2001189970A (ja) * 1999-12-28 2001-07-10 Ntt Docomo Inc チャネル測定制御方法、移動局およ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DE10196215B3 (de) 2000-05-23 2014-05-15 Tsukasa Industry Co., Ltd. Vorrichtung zur Entfernung von Fremdmaterial des Drehventiltyps
US7460869B2 (en) * 2005-03-14 2008-12-02 Nokia Corporation Adaptive handover measurement interval
US8358629B2 (en) * 2005-11-01 2013-0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bile device-initiated measurement gap request
US20080146218A1 (en) * 2006-12-13 2008-06-19 Ntt Docomo, In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US20080189970A1 (en) * 2007-01-08 2008-08-14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asurement gap pattern scheduling to support mobility
JP4734426B2 (ja) * 2007-02-08 2011-07-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4744544B2 (ja) 2008-03-24 2011-08-1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セル再選択方法及び移動局
JP2009250476A (ja) 2008-04-03 2009-10-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蔵庫
JP2011521524A (ja) * 2008-04-25 2011-07-21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移動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セル再選択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機器
JP2010024409A (ja) 2008-07-24 2010-02-04 Teijin Ltd 二軸配向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US8130667B2 (en) * 2008-09-19 2012-03-0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Preamble group selection in random access of wireless networks
GB2464289B (en) * 2008-10-08 2012-12-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stimating link qualities in multi-carrier systems
US8711709B2 (en) * 2009-03-12 2014-04-2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for a radio link failure
WO2010105145A1 (en) * 2009-03-12 2010-09-1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component carrier-specific reconfiguration
JPWO2010109764A1 (ja) * 2009-03-27 2012-09-2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基地局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1541029B (zh) 2009-04-27 2015-0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载波聚合情况下测量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US9386593B2 (en) * 2009-06-19 2016-07-0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ponent carrier sel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059062B2 (ja) * 2009-07-08 2012-10-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JP2011130412A (ja) 2009-11-18 2011-06-30 Sony Corp 端末装置、基地局、通信制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5454123B2 (ja) 2009-12-16 2014-03-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ハンドオーバのための方法、端末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11130088A (ja) 2009-12-16 2011-06-30 Sony Corp 端末装置、ハンドオーバのための方法、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0313012B2 (en) 2016-06-16
HK1173603A1 (zh) 2013-05-16
CA2777933A1 (en) 2011-05-05
TWI440372B (zh) 2014-06-01
US10555225B2 (en) 2020-02-04
EP3637854A1 (en) 2020-04-15
EP2494841B1 (en) 2019-12-04
KR101687050B1 (ko) 2016-12-15
CN102648657B (zh) 2015-09-02
CN105120498A (zh) 2015-12-02
KR20120093890A (ko) 2012-08-23
TW201141261A (en) 2011-11-16
US9967788B2 (en) 2018-05-08
TW201429280A (zh) 2014-07-16
US20180070272A1 (en) 2018-03-08
US20150043375A1 (en) 2015-02-12
WO2011052164A1 (en) 2011-05-05
EP2494841A1 (en) 2012-09-05
JP2011120196A (ja) 2011-06-16
EP2494841A4 (en) 2015-09-02
CN102648657A (zh) 2012-08-22
CN105120498B (zh) 2019-03-19
AU2010313012A1 (en) 2012-05-10
US20120287911A1 (en) 2012-11-15
US8897260B2 (en) 2014-11-25
BR112012009526A2 (pt) 2016-05-17
US20160219472A1 (en) 2016-07-28
JP5445186B2 (ja) 2014-03-19
US9357455B2 (en) 2016-05-31
RU2012116342A (ru) 2013-10-27
US20200120562A1 (en) 2020-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30207B (zh) 通信控制裝置,行動通信終端機,及通信控制方法
US11570673B2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user equipment,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82748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effectively provid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about small cell that has small cell service region
TWI468042B (zh)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handover, a terminal device, a base station, and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04522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effectively provid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about small cell that has small cell service region
US11012863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figuration of carrier-aggregation service
JP5696775B2 (ja) 通信制御装置、端末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