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16387B - Straddle type vehicle - Google Patents

Straddle type vehicl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16387B
TWI516387B TW102103587A TW102103587A TWI516387B TW I516387 B TWI516387 B TW I516387B TW 102103587 A TW102103587 A TW 102103587A TW 102103587 A TW102103587 A TW 102103587A TW I516387 B TWI516387 B TW I51638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footrest
radiator
vehicle
view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35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29760A (zh
Inventor
Hungcheng Chou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TW1021035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1638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4297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297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63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6387B/zh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Description

跨坐型車輛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跨坐型車輛,尤其是關於一種維持同乘者之舒適性,同時提高散熱器之冷卻性之構成。
習知上,於跨坐型車輛中,有於引擎之汽缸之內部設置通道,並使冷卻水流入至此來進行冷卻之水冷式動力單元。冷卻水係藉由水泵(water pump)送至汽缸之內部之通道中,而冷卻汽缸及汽缸頭(cylinder head)。變成高溫之冷卻水經溫度調節器控制流量並送入至散熱器(radiator)中。利用散熱器冷卻之冷卻水再次藉由水泵而送至汽缸之內部之通道中。
又,提出有將水冷式動力單元之散熱器搭載於跨坐型車輛之車寬方向之外側面上,即所謂側散熱器之構造。於下述專利文獻1公報中,如其圖3所示,散熱器67(關於符號係使用該公報所揭示者,以下相同)係經由安裝於右曲柄軸箱23R之散熱器保持構件66而安裝。該散熱器67之右側藉由將冷卻風導引至該散熱器67之散熱器蓋68而覆蓋。再者,如其圖7及圖8所示,於下部車身蓋13A之後部設置有向散熱器蓋68導引行駛風之行駛風導引孔70。又,如專利文獻1之圖7所示,供就坐於2人乘坐用座椅之後席之同乘者之腳擱放的擱腳部(後座踏板91)係設置於下部車身蓋13A之後部之上側。後座踏板91於使用時,係繞其前部之垂直旋動軸旋動而向側方打開。
於如專利文獻1般之跨坐型車輛中,同乘者用之擱腳部之位置係 由與同乘者所就坐之後席的關係而決定。具體而言,較理想為將同乘者用之擱腳部設置於使同乘者可不採取勉強之就坐姿勢而舒適地就坐之位置。例如,於專利文獻1之情形時,因後座踏板91設置於下部車身蓋13A之後部之上側,故而可維持同乘者之舒適性。
又,安裝於動力單元上之散熱器(側散熱器)之位置係由配置於車輛上之動力單元的位置而決定。
如上,安裝於動力單元上之散熱器與擱腳位置係由各自之必要條件而決定較理想之位置。
專利文獻1:WO2011/027446A1公報
然而,因專利文獻1之散熱器67之上半部之大部分被下部車身蓋13A所覆蓋,故而存在不易確保散熱器67之冷卻性的問題。因此,必須採取於下部車身蓋13A之後部設置向散熱器蓋68導引行駛風之行駛風導引孔70等對策,從而使構造變得複雜。
本發明係鑒於此種狀況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維持同乘者之舒適性,同時提高散熱器之冷卻性之跨坐型車輛。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具有如下特徵。
具體而言,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係以如下內容為主旨,其具備:車架,其於車輛之前後方向上延伸;動力單元,其具有水冷式引擎與自上述引擎之側方朝後方延伸之傳動箱,且可擺動地支撐於上述車架;散熱器,其搭載於上述引擎之車寬方向之外側面上,且發散上述引擎之冷卻水之熱量;散熱器蓋,其位於上述散熱器之外側,且具備向上述散熱器導引行駛風之百葉板;座椅,其位於上述動力單元之上方,且具有前席與後席;腳踏板,其較上述座椅更位於下方,並且 於俯視下包含前部及與該前部連接而向車輛之後方並向車寬方向兩側分支而延伸之後部;後部蓋,其於側視下位於上述座椅之下方,且與上述腳踏板之上述後部之上緣連接;腳踏板側蓋,其自上述腳踏板之左右兩側緣向下方下垂,且於車輛前後方向上延伸而於較上述腳踏板之上述後部靠車輛之後方處與上述後部蓋連接;及下蓋,其於較上述腳踏板側蓋更下方且在車寬方向上更內方之位置具有於車輛前後方向上延伸之下蓋側部;且上述腳踏板側蓋較上述下蓋側部更向後方延伸,上述散熱器蓋位於上述下蓋側部之後方、且較上述腳踏板側蓋之後部更下方,自車輛之前方觀察時,上述下蓋側部之後端部與上述散熱器蓋重疊,於俯視時供就坐於上述後席之同乘者之腳擱放之擱腳部之至少一部分位於上述座椅與上述腳踏板側蓋的外緣之間。
本發明之一較佳之形態之主旨在於:於側視時上述下蓋側部成為自車輛前方向後方逐漸展開狀,上述下蓋側部與上述腳踏板側蓋之邊界線之後方延長線與上述散熱器蓋的上半部重疊。
本發明之另一較佳之形態之主旨在於:上述腳踏板之上述前部具有供駕駛人之腳擱放之平坦之擱腳面,上述腳踏板之上述後部包含較上述擱腳面向上***、且上緣與上述後部蓋之下緣相接之***部,且上述擱腳部係設置於上述***部上。
本發明之另一較佳之形態之主旨在於:上述擱腳部係較上述散熱器更位於前方。
本發明之另一較佳之形態之主旨在於:上述擱腳部進而具有於側視時與上述***部重疊的踏桿,該踏桿包含安裝於上述車架上之基部、及樞支於該基部且於收納位置及使用位置之間旋動之桿。
本發明之另一較佳之形態之主旨在於:上述散熱器蓋之上述百葉板於橫切上述散熱器蓋及上述下蓋側部之水平剖面圖中,並排設置有複數個以使前端部較後端部更位於外方之方式而傾斜配置的葉片。
本發明之另一較佳之形態之主旨在於:於側視時上述葉片之各者為中間部向車輛後方突出之迴旋鏢狀(boomerang shape)。
本發明之另一較佳之形態之主旨在於:於俯視時構成上述百葉板之複數個上述葉片係形成於由前往後依序向車寬方向外方突出之位置。
本發明之另一較佳之形態之主旨在於:上述散熱器具備補充冷卻水之給水口蓋,且該給水口蓋於側視時自上述腳踏板側蓋之後端緣露出。
本發明之另一較佳之形態之主旨在於:上述散熱器與上述散熱器蓋一同經由散熱器保持構件而固設於上述引擎上,且上述散熱器蓋之對上述散熱器保持構件之安裝部位,於側視時自上述腳踏板側蓋的後端緣露出。
本發明之另一較佳之形態之主旨在於:上述腳踏板側蓋於側視下至少延伸至上述散熱器之後端,該腳踏板側蓋之後端部之上緣與上述後部蓋之下緣連接,且,於俯視時上述散熱器較該腳踏板側蓋之後部更位於車寬方向的內方。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維持同乘者之舒適性,同時提高散熱器之冷卻性之跨坐型車輛。
1‧‧‧速克達型車輛(跨坐型車輛)
2‧‧‧車架
4‧‧‧動力單元
5‧‧‧座椅
5a‧‧‧前席
5b‧‧‧後席
6‧‧‧前輪
7‧‧‧操向把手
8‧‧‧後輪
9‧‧‧前蓋
9a‧‧‧前上部蓋
9b‧‧‧前側部蓋
10‧‧‧後部蓋
10L‧‧‧左側之後部蓋
10R‧‧‧右側之後部蓋
10U‧‧‧外凸部
10D‧‧‧內凹部
10t‧‧‧轉換線
10r‧‧‧外稜線
11‧‧‧腳踏板
12‧‧‧中心蓋
13‧‧‧儲物箱
14‧‧‧護腿板
15‧‧‧頭燈
16‧‧‧腳踏板側蓋
16a‧‧‧腳踏板側蓋之後端緣
17‧‧‧下蓋
21‧‧‧頭管
22‧‧‧前部框架
23‧‧‧下部框架
24‧‧‧中間框架
25‧‧‧後部框架
26‧‧‧下部補強框架
27‧‧‧後部補強框架
28‧‧‧橫樑
29‧‧‧橫樑
41‧‧‧引擎
42‧‧‧傳動箱
111‧‧‧前部
112‧‧‧後部
113‧‧‧踏桿
171‧‧‧下蓋側部
172‧‧‧下蓋底部
411‧‧‧曲柄軸箱
411R‧‧‧右曲柄軸箱
411L‧‧‧左曲柄軸箱
412‧‧‧曲軸
421‧‧‧空氣管道
422R‧‧‧傳動箱右側構件
422L‧‧‧傳動箱左側構件
1110‧‧‧擱腳面
1120‧‧‧***部
1120a‧‧‧***部之上緣
1131‧‧‧基部
1132‧‧‧桿
4110‧‧‧軸承部
4111‧‧‧滾珠軸承
AC‧‧‧空氣清淨器
B1‧‧‧支架
B2‧‧‧支架
B3‧‧‧支架
C‧‧‧蓋
FL‧‧‧踏板部
FN‧‧‧離心風扇
H‧‧‧鉸鏈銷
I‧‧‧葉片
Ia‧‧‧前端部
Ib‧‧‧後端部
K‧‧‧開口部
LL‧‧‧牌照燈
LP‧‧‧牌照安裝板
LV‧‧‧百葉板
P‧‧‧樞軸部
RA‧‧‧散熱器
RC‧‧‧散熱器蓋
RH‧‧‧散熱器保持構件
RH1‧‧‧安裝部
RH2‧‧‧安裝部
RH3‧‧‧安裝部
RI‧‧‧後方向指示器
S‧‧‧同乘者之擱腳部
TL‧‧‧尾燈
h‧‧‧安裝螺釘插通孔
W‧‧‧安裝螺釘
圖1係顯示一部分內部構造之速克達型車輛之左側視圖。
圖2係速克達型車輛之右側視圖。
圖3係速克達型車輛之前視圖。
圖4係速克達型車輛之後視圖。
圖5係速克達型車輛之俯視圖。
圖6係速克達型車輛之立體圖。
圖7係車架之立體圖。
圖8係速克達型車輛之左側視圖。
圖9係腳踏板之立體圖。
圖10(a)係顯示踏桿之收納位置之局部圖。
圖10(b)係顯示踏桿之使用位置之局部圖。
圖10(c)係顯示將散熱器保持構件RH安裝於引擎41之右側面上之狀態的局部圖。
圖11係圖1之I-I線主要部分剖面圖。
圖12係圖10(a)之XII-XII線主要部分剖面圖。
圖13係圖10(a)之XIII-XIII線主要部分剖面圖。
圖14係顯示散熱器、腳踏板側蓋與擱腳部之位置關係之局部俯視圖。
圖15係圖2之XIV-XIV線主要部分剖面圖。
以下,基於隨附圖式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適用本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係速克達型車輛1。但是,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並不限定於速克達型車輛,亦可為其他跨坐型車輛。於以下說明中,前、後、左、右之方向係分別意指自乘坐速克達型車輛1之乘員觀察之前、後、左、右之方向。圖1中之符號Fr表示前方。
<車輛整體>
首先,根據圖1~圖6對本實施形態之速克達型車輛1之整體構造進行概述。圖1係本實施形態之速克達型車輛1之左側視圖。圖2係其右側視圖。圖3係其前視圖。圖4係其後視圖。圖5係其俯視圖。圖6係自車輛之後上方觀察之立體圖。再者,圖2~圖6係顯示車輛之外觀,但於圖1中,車架2及儲物箱13等一部分車輛內部構造係以虛線表示。
如圖1~圖6所示,底架型(underbone)車架2之前端部可左右旋 動地支撐前叉3,該車架2之中央部能以樞軸部P為中心而上下擺動地支撐單元擺動式動力單元4。於該動力單元4之上方安裝有具備前席5a及後席5b之二人乘用座椅5,且該座椅相對於配置於車架2之間之儲物箱13能以其前端部之鉸鏈銷H為中心而開閉地安裝。
一對前叉3向前下方傾斜延伸,且於下端配設有前輪6。前叉3之上端係安裝於固設於轉向軸(未圖示)之下端部之下托架(未圖示)上。於轉向軸之上端配設有操向把手7。於動力單元4之後端部配設有可旋轉地支撐於該動力單元4之後端部並由該動力單元4之驅動力所驅動的後輪8。後輪8之上方係由上緣與尾燈TL連接之大型牌照安裝板LP覆蓋。於牌照安裝板LP之左右兩側部,隔著牌照燈LL而安裝有後方向指示器RI(圖4)。牌照安裝板LP兼具後輪8之擋泥板之功能。
前叉3之上部及轉向軸係由前蓋9及護腿板14自前後覆蓋,於前蓋9之前表面中央部配設有頭燈15。前蓋9包含位於頭燈15之上方之前上部蓋9a,以及位於頭燈15之左右兩側且於側視時為迴旋鏢狀,具體而言為中間部向車輛前方突出之形狀的前側部蓋9b。
於座椅5之下方,具體而言於座椅5與動力單元4之間之空間係藉由後部蓋10(包含左側之後部蓋10L與右側之後部蓋10R,下文中亦有不區分左右側,而僅稱為後部蓋10之情況)而覆蓋,且於該後部蓋10與護腿板14之間配設有低位之踏板部FL。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後部蓋10於座椅5之前端部之下方、且於左側之後部蓋10L與右側的後部蓋10R之間,進而包含中心蓋12,亦即,左側之後部蓋10L與右側之後部蓋10R於座椅5之前端部之下方係經由中心蓋12而連接,但並不限定於此,亦可省略中心蓋12,而使左側之後部蓋10L與右側之後部蓋10R於座椅5之前端部的下方直接相互連接。
踏板部FL包含:腳踏板11,其形成踏板部之上表面;腳踏板側蓋16,其形成自腳踏板11之左右兩側緣向下方下垂之踏板部FL之側面 的上部;及下蓋17,其較腳踏板側蓋16更位於下方。腳踏板側蓋16之前端部上緣與前側部蓋9b之下端部連接,中央部上緣與腳踏板11連接,後端部之上緣於較腳踏板11之後部112靠車輛之後方處與後部蓋10連接。下蓋17之車寬方向之剖面為U字狀(參照下述圖13),且形成踏板部FL之下表面及側面的下部。前蓋9、護腿板14、踏板部FL、中心蓋12、及後部蓋10等車身蓋為外觀構件,且分別可由塑膠等適當之材料形成。再者,車身蓋整體上顯現為左右對稱。再者,後部蓋10等車身蓋並不限定於本實施形態中所說明之形狀及構成。例如,亦可將左側之後部蓋10L與右側之後部蓋10R進而分割成複數個(以上下2片為例)。
動力單元4例如具備引擎41及配置於自引擎41之側方向車輛後方延伸之傳動箱42中之V型皮帶式無段變速器,且係使引擎41與傳動箱42一體化之構造者,上述引擎41係使汽缸軸大致朝向水平前方而搭載。於傳動箱42之前部連接有用以發散因V型皮帶式無段變速器之皮帶之摩擦等而產生之熱量之外部氣體進入的空氣管道421。於傳動箱42之上方配置有過濾供給至引擎41之外部氣體之空氣清淨器AC。
再者,亦可不使引擎41與傳動箱42一體化,而為分別之構造。
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引擎41為水冷式引擎,因引擎之發熱而成為高溫之冷卻水係由位於圖2所示之散熱器蓋RC之內部的散熱器而冷卻。
<車架2>
其次,根據圖7對上述車架2之整體構造進行說明。如圖7所示,車架2具備:頭管21,其可旋動地支撐轉向軸(未圖示);前部框架22,其焊接於頭管21上且向後下方延伸;左右一對下部框架23,其焊接於前部框架22之下部之左右兩側面上且大致水平地向後方延伸;左右一對中間框架24,其自左右一對下部框架23之各自之後部以陡梯度 向後上方延伸;及左右一對後部框架25,其自左右一對中間框架24之各自之後部以緩梯度向後上方延伸,且自下方支撐座椅5。前部框架22可由1根管構件構成,且下部框架23、中間框架24及後部框架25為連續之管構件,並以左右一對而設置。左右一對中間框架24之上端部之間係由橫樑(cross frame)28連結,左右一對後部框架25之後端部之間亦由橫樑29連結。
再者,於左右一對下部框架23之各自之中間部下表面,焊接有向車輛後方敞開之U字狀並且中間部與前部框架22之下端部焊接的下部補強框架26,於左右一對中間框架24之各自之中間部後表面與靠近左右一對後部框架25之各自之中間部後方的下表面之間,焊接有左右一對後部補強框架27。於本實施形態中,後部補強框架27係包含槽型鋼材,但亦可與其他框架構件同樣地使用圓筒狀之管鋼材。
再者,於各中間框架24之下方,成為動力單元4之擺動中心之樞軸部P係經由支架B1及支架B2而安裝於下部框架23及中間框架24之下表面。如此,動力單元4可擺動地由車架所支撐。
再者,於後部補強框架27之前端部之外部,固設有供下述同乘者之擱腳部S之踏桿113之基部1131(參照圖11)安裝的支架B3。
<腳踏板11>
根據圖6、圖8及圖9,對形成踏板部FL之上表面之腳踏板11進行說明。圖8與圖1同樣地係本實施形態之速克達型車輛1之左側視圖,但與圖1不同,並未顯示有車輛內部構造,而僅顯示車輛之外觀。圖9係腳踏板11之立體圖。
如圖6、圖8及圖9所示,腳踏板11包含:前部111,其自與護腿板14之連接部之稍下方處彎曲成大致水平並向後方延伸,而供駕駛人擱放腳;及後部112,其與該前部111連接且向車輛之後方並向車寬方向兩側分支而延伸,且設置有供擱放同乘者之腳之擱腳部S。
更具體而言,如圖9所示,腳踏板11之前部111具有供駕駛人之腳擱放之平坦之擱腳面1110,腳踏板11之後部112包含較前部111之擱腳面1110向上***之***部1120。如圖8所示,擱腳部S設置於該***部1120上。再者,***部1120係以自後部112中之與前部111之擱腳面1110成為大致同一平面之部分朝向內方側向上***的方式而形成。即,如圖5所示,於俯視時,***部1120較腳踏板11之外廓更位於車寬方向之內方,再者,同乘者之擱腳部S之至少一部分位於座椅5與腳踏板側蓋16之外緣之間。於同乘者就坐於後席5b上時,可自然地把腳擱放於擱腳部S上,因此可不採取勉強之就坐姿勢而舒適地就坐。
再者,如圖10(a)所示,擱腳部S較散熱器RA更位於前方。
<同乘者之擱腳部S>
如以下進行詳細敍述之圖11所示,如上所述,擱放同乘者之腳之擱腳部S係設置於後部112之***部1120上。於本實施形態中,同乘者之擱腳部進而具有踏桿113。
踏桿113包含:基部1131,其經由支架B3而安裝於車架2上,具體而言安裝於後部補強框架27之前端部上;及桿1132,其樞支於該基部1131上。桿1132於顯示車輛右側面之一部分之圖10(a)所例示之收納位置及圖10(b)所例示的使用位置之間約90°旋動,故於將同乘者之擱腳部S之踏桿113旋動至使用位置之狀態下,於側視時桿1132係與基部1131重疊。
如圖10及顯示切開***部1120之車寬方向主要部分剖面(圖1之I-I剖面)之圖11所示,於***部1120上敞開有用以使經由基部1131而安裝於後部補強框架27上之踏桿113露出於外部的開口部K。如此,踏桿113於側視時與***部1120重疊。再者,圖11所示之踏桿113為桿1132位於使用位置之狀態。
基部1131與桿1132分別可由鋁合金等適當之材料形成。基部1131 例如可藉由螺栓等而安裝於後部補強框架27之前端部外部上所固設之支架B3上。***部1120之上緣1120a與下述後部蓋10之內凹部之下緣相接。
再者,於本發明中,踏桿113並非構成擱腳部S所絕對必需者。擱腳部S亦可藉由使***部1120之上表面形成為適合供同乘者之腳擱放之形狀,例如形成為平坦之擱腳面而構成。
<後部蓋10>
構成後部蓋10之左側之後部蓋10L與右側之後部蓋10R分別配置於座椅5與動力單元4之間之空間之車寬方向的左側及右側。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4所示,左側之後部蓋10L與右側之後部蓋10R於後端部係隔著尾燈TL而配設,並非直接相互連接,但亦可形成為兩者於後端部連接。其次,根據圖4及圖8對左側之後部蓋10L之形狀進行說明。因右側之後部蓋10R與左側之後部蓋10L左右對稱地顯現,故而省略其說明。
如圖4及圖8所示,左側之後部蓋10L於上部具有突出於車寬方向之外部之外凸部10U,並且於下部具有凹入至車寬方向之內部的內凹部10D。外凸部10U與內凹部10D均自後部蓋10之前部向後方延伸。又,於外凸部10U與內凹部10D之間,形成有自後部蓋10之前部向後方延伸之轉換線10t。外凸部10U為後部蓋10之具有向車寬方向之外方突出之彎曲的部分,相對於此,內凹部10D為後部蓋10之具有向車寬方向之內方凹入之彎曲的部分。轉換線10t亦可謂係外凸部10U之突出之彎曲與內凹部10D之凹入之彎曲的邊界線。再者,轉換線10t只要為外凸部10U之突出之彎曲與內凹部10D之凹入之彎曲的交界即可,亦可並非為明確之線。又,轉換線10t亦可於上下方向上具有某程度之寬度。
又,如圖8所示,於後部蓋10之外凸部10U形成有外稜線10r。然 而,外稜線10r並非絕對必需者,亦可不形成外稜線10r。
<散熱器RA>
如上所述,於本實施形態中,引擎41為水冷式引擎,因引擎之發熱而變成高溫之冷卻水係藉由位於圖2所示之散熱器蓋RC之內部的散熱器而冷卻。
根據圖12,對散熱器進行進一步說明。圖12係顯示車輛右側面之一部分之圖10(a)的XII-XII線主要部分剖面圖。於圖12中顯示有散熱器蓋RC及下蓋17(具體而言為下蓋側部171)等構件之水平剖面。散熱器RA位於散熱器蓋RC之內部。
散熱器RA係搭載於引擎41之車寬方向之外側面(於本實施形態中為右側面)上。
更具體而言,於構造上與傳動箱42一體化之引擎41具備使右曲柄軸箱411R與左曲柄軸箱411L對合而構成之曲柄軸箱411。又,傳動箱42包含傳動箱右側構件422R與傳動箱左側構件422L。傳動箱右側構件422R係與左曲柄軸箱411L一體地形成。散熱器RA藉由圖10(a)所示之4部位之安裝螺釘W而安裝於散熱器保持構件RH之安裝部RH2(圖10(c))上,且該散熱器保持構件RH係安裝於右曲柄軸箱411R上。如此,散熱器RA係安裝於引擎41之右側面上。更具體而言,散熱器RA係經由散熱器保持構件RH而安裝於引擎41之右側面上。
其次,根據圖10(c)對散熱器保持構件RH進行說明。圖10(c)係顯示將散熱器保持構件RH安裝於引擎41之右側面上之狀態的局部圖。於圖10(c)中,尚未安裝散熱器RA與散熱器蓋RC。散熱器保持構件RH係藉由5個安裝部RH1而安裝於引擎41之右側面上。於散熱器保持構件RH上形成有4個用以安裝散熱器RA之安裝部RH2、及3個用以安裝散熱器蓋RC的安裝部RH3。再者,散熱器保持構件RH可由鋁合金等適當之材料形成。
於散熱器保持構件RH之內部且於右曲柄軸箱411R與散熱器RA之間,配置有與引擎41之曲軸412同時旋轉之離心風扇FN。該離心風扇FN係用以將外部氣體引入至散熱器RA中,並強制地對散熱器RA輸送冷卻風而促進冷卻者。被引入之冷卻風自形成於散熱器保持構件RH上之開口部(未圖示)排出。再者,曲軸412經由滾珠軸承4111可旋轉地樞支於右曲柄軸箱411R與左曲柄軸箱411L之各自之軸承部4110。
散熱器RA具備散熱芯部。散熱芯部係使散熱片於複數根平坦之水管之間連接者,使溫暖之冷卻水通過該水管中,並使散熱片與冷卻風相碰觸,藉此使冷卻水冷卻。散熱片例如使用鋁等熱導率良好之材質。
藉由散熱器RA所進行之引擎之冷卻方式可採用習知之水冷引擎的冷卻方式。以下簡單進行說明。利用散熱器RA而冷卻之冷卻水藉由水泵而被輸送至汽缸之內部之通道中,而冷卻汽缸及汽缸頭。利用溫度調節器控制變成高溫之冷卻水之流量,並將其輸送至散熱器RA中。具體而言,溫度調節器內設有根據溫度而開閉之閥門,以控制自引擎41而輸送之冷卻水之流動。於冷卻水冷卻時,內設於溫度調節器中之閥門關閉,故冷卻水不通過散熱器RA而僅於引擎內部循環。若冷卻水之水溫上升至特定之溫度,則內設於溫度調節器中之閥門開啟,將溫度升高之冷卻水導入至散熱器RA內而開始冷卻。由散熱器RA冷卻之冷卻水再次藉由水泵而被輸送至汽缸之內部之通道中。
再者,散熱器RA具備補充冷卻水之給水口蓋C。如圖10(a)所示,給水口蓋C自腳踏板側蓋16之後端緣16a露出。
<散熱器蓋RC>
如圖12所示,散熱器RA之車寬方向之外側(於本實施形態中為右側)係由向該散熱器RA導引冷卻風之散熱器蓋RC所覆蓋。
如圖10(a)所示,於散熱器蓋RC之上部、下部、及後部之3個部位 設置有安裝螺釘插通孔h。散熱器蓋RC係藉由***至該3個部位之安裝螺釘插通孔h之安裝螺釘而安裝於散熱器保持構件RH之安裝部RH3(圖10(c))上。再者,散熱器蓋RC之對散熱器保持構件RH之3個安裝部位均自腳踏板側蓋16之後端緣16a露出。
如圖10(a)所示,散熱器蓋RC以成為中間部向車輛後方突出之曲線狀之形狀之方式,具有包含迴旋鏢狀之葉片I之百葉板LV。具體而言,如圖12所示,葉片I係並排設置有複數個。又,葉片I之各者係以使前端部Ia較後端部Ib位於外部之方式而傾斜配置。又,複數個葉片I係形成於由前往後依序向車寬方向外方突出之位置。再者,散熱器蓋RC可由塑膠等適當之材料形成。
<散熱器蓋RC及散熱器RA、周邊之車身蓋與擱腳部S之位置關係>
首先,對踏板部FL之側面構造進行說明。如上所述,踏板部FL包含:腳踏板11,其形成踏板部之上表面;腳踏板側蓋16,其形成自腳踏板11之左右兩側緣向下方下垂之踏板部FL之側面之的上部;及下蓋17,其較腳踏板側蓋16更位於下方(圖2)。又,下蓋17包含形成踏板部FL之下表面之底部172、及形成踏板部FL之側面之下部的側部171(即,下蓋側部171),且於車寬方向剖面呈U字狀。
如此,腳踏板側蓋16與下蓋側部171一面於車輛前後方向上延伸一面上下排列而形成踏板部FL之側面。
其次,根據圖13、圖14及圖15對散熱器蓋RC及散熱器RA、周邊之車身蓋與擱腳部S之位置關係進行說明。圖13係圖10(a)之XIII-XIII線主要部分剖面圖。圖14係顯示散熱器RA、腳踏板側蓋16與擱腳部S之位置關係之局部俯視圖。圖15係圖2之XIV-XIV線主要部分剖面圖。如圖13所示,下蓋側部171與腳踏板側蓋16相比位於車寬方向之內方。如此,於上下排列之腳踏板側蓋16及下蓋側部171之間,形成有於車輛前後方向上延伸之階差D。該階差D發揮積極地將行駛風導 引至位於下蓋側部171之後方之散熱器蓋RC中的作用,因此,可藉由使階差D與百葉板LV協作,而提高散熱器RA之冷卻性。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階差D係包含腳踏板側蓋16與下蓋17,但並不限定於此,亦可為以形成階差D之方式而使腳踏板側蓋16與下蓋17一體化之構造。
又,如圖2所示,下蓋側部171成為自車輛前方向後方逐漸展開狀,下蓋側部171與腳踏板側蓋16之邊界線之後方延長線ET係與散熱器蓋RC之上半部重疊。
再者,腳踏板側蓋16較下蓋側部171更向後方延伸。散熱器蓋RC位於下蓋側部171之後方、且較腳踏板側蓋16之後部更下方處。藉由採用此種構成,可抑制散熱器蓋RC由下蓋17等車身蓋覆蓋。因此,散熱器蓋17幾乎全部露出於外部,可於大致整個面上接受行駛風,從而可確保散熱器RA之冷卻性。
又,圖12如所示,自車輛之前方觀察時,下蓋側部171之後端部與散熱器蓋RC重疊。沿階差D而被導引之行駛風可直接與散熱器蓋RC相碰觸,而進一步提高散熱器RA之冷卻性。
再者,前文中對腳踏板側蓋16之後端部之上緣於較腳踏板11之後部112靠車輛之後方處與後部蓋10連接的情況進行了說明。更具體而言,如圖10(a)所示,腳踏板側蓋16於側視時至少延伸至散熱器RA之後端,且腳踏板側蓋16之後端部之上緣與後部蓋10之中央部的下緣連接。如此,使腳踏板側蓋16介於擱腳部S與散熱器RA之間。另一方面,根據圖14與圖15可知,於俯視時散熱器RA較腳踏板側蓋16之後部更位於車寬方向之內方。又,如上所述,擱腳部S之至少一部分位於座椅5與腳踏板側蓋16之外緣之間。
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與「腳踏板側蓋16之後端部」相比,「腳踏板側蓋16之後部」之範圍更廣。所謂「腳踏板側蓋16之後端部」係指 與後部蓋10連接之部分,所謂「腳踏板側蓋16之後部」係指較下蓋側部171更位於後方之部分。
<實施態樣之效果>
如上所述,本實施形態之速克達型車輛1具備:車架2,其於車輛之前後方向上延伸;動力單元4,其具有水冷式引擎41與自引擎41之側方朝後方延伸之傳動箱42,且可擺動地支撐於車架2;散熱器RA,其搭載於引擎41之車寬方向之外側面上,且使引擎41之冷卻水之熱量發散;散熱器蓋RC,其位於散熱器RA之外側,且具備向散熱器RA導引行駛風之百葉板LV;座椅5,其位於動力單元4之上方,且具有前席5a與後席5b;腳踏板11,其較座椅5更位於下方,並且於俯視時包含前部111及與該前部111連接且向車輛之後方並向車寬方向兩側分支而延伸之後部112;後部蓋10,其於側視時位於座椅5之下方,且與腳踏板11之後部112之上緣連接;腳踏板側蓋16,其自腳踏板11之左右兩側緣向下方下垂,且於車輛前後方向上延伸而於較腳踏板11之後部112靠車輛之後方處與後部蓋10連接;及下蓋17,其於較腳踏板側蓋16更下方且在車寬方向上更內方之位置具有於車輛前後方向上延伸之下蓋側部171;且腳踏板側蓋16延伸至較下蓋側部171更後方處,散熱器蓋RC位於下蓋側部171之後方、且較腳踏板側蓋16之後部更下方處,自車輛之前方觀察時,下蓋側部171之後端部與散熱器蓋RC重疊,於俯視時供就坐於後席之同乘者之腳擱放之擱腳部之至少一部分位於座椅5與腳踏板側蓋16的外緣之間。
根據本實施形態,因速克達型車輛1具備自腳踏板11之左右兩側緣向下方下垂、且於車輛前後方向上延伸之腳踏板側蓋16,以及於較腳踏板側蓋16更下方且在車寬方向上更內方之位置具有於車輛前後方向上延伸之下蓋側部171的下蓋17,故而於上下排列之腳踏板側蓋16及下蓋側部171之間,形成有於車輛前後方向上延伸之階差D(參照圖 13)。該階差D發揮積極地將行駛風導引至位於下蓋側部171之後方之散熱器蓋RC中之作用,因此,可高效地冷卻散熱器RA。
又,自車輛之前方觀察時,下蓋側部171之後端部與散熱器蓋RC重疊,因此,沿上述階差D而被導引之行駛風可直接與具備向散熱器導引行駛風之百葉板LV之散熱器蓋RC相碰觸,從而可進一步提高散熱器RA之冷卻效率。
又,因於側視時散熱器蓋RC位於下蓋側部171之後方、且較腳踏板側蓋16之後部更下方處,故而可抑制散熱器蓋RC由車身蓋覆蓋。因此,散熱器蓋RC幾乎全部露出於外部,可於大致整個面上接受行駛風,從而可確保散熱器RA之冷卻性。
又,因於俯視時供就坐於後席5b之同乘者之腳擱放之擱腳部S之至少一部分位於座椅5與腳踏板側蓋16的外緣之間,故而於同乘者就坐於後席5b時,可將腳自然地擱放於擱腳部S上,從而可不採取勉強之就坐姿勢而舒適地就坐。
又,因腳踏板側蓋16於較腳踏板11之後部靠車輛之後方處與後部蓋10連接,故而可容易地確保腳踏板側蓋16之強度。
又,於本實施形態之速克達型車輛1之一較佳之形態中,於側視時,下蓋側部171成為自車輛前方向後方逐漸展開狀,且下蓋側部171與腳踏板側蓋16之邊界線之後方延長線ET與散熱器蓋RC的上半部重疊。
根據本實施形態,如圖2所示,因於側視時下蓋側部171成為自車輛前方向後方逐漸展開狀,故而可確保於下蓋側部171之表面流動之行駛風之風量。又,因下蓋側部171與腳踏板側蓋16之邊界線之後方延長線ET與散熱器蓋RC之上半部重疊,故而可高效地向散熱器蓋RC吹刮經確保之行駛風的風量。
又,於本實施形態之速克達型車輛1之一較佳之形態中,如圖8 所示,腳踏板11之前部111具有供駕駛人之腳擱放之平坦之擱腳面1110,腳踏板11之後部112包含較擱腳面1110向上***,並且上緣與後部蓋之下緣相接之***部1120,擱腳部S係設置於***部1120上。
根據本實施形態,因擱腳部S設置於較擱腳面1110向上***之***部1120上,故而即便為體型小之同乘者亦可使其腳更加容易地抵達擱腳部S,從而可提高同乘者之腳之舒適性。
又,於本實施形態之速克達型車輛1之一較佳之形態中,擱腳部S較散熱器RA更位於前方。
根據本實施形態,因供就坐於後席之同乘者之腳擱放之擱腳部S較散熱器RA更位於前方,故而與擱腳部S位於散熱器RA之上方之情形時相比,同乘者之腳不易受散熱器RA之熱量的影響。
又,於本實施形態之速克達型車輛1之一較佳之形態中,如圖11所示,擱腳部S進而具有於側視時與***部1120重疊之踏桿113,該踏桿113包含安裝於車架2上之基部1131、以及樞支於該基部1131且於收納位置及使用位置之間旋動之桿1132。
根據本實施形態,可使擱腳部S容易地形成於在俯視時於座椅5與腳踏板側蓋16之間之有限的位置,可維持同乘者之舒適性,並且構成擱腳部S之踏桿113之桿1132於收納位置及使用位置之間旋動,因此,於不使用時,可將踏桿113之旋動之桿1132收納於收納位置,藉此可避免車寬變大。
又,於本實施形態之速克達型車輛1之一較佳之形態中,如圖12所示,散熱器蓋RC之百葉板LV於橫切散熱器蓋RC及下蓋側部171之水平剖面圖中,並排設置有複數個以使前端部Ia較後端部Ib更位於外方之方式而傾斜配置的葉片I。
根據本實施形態,因散熱器蓋RC之百葉板LV之複數個並排之葉片I之各者係以於水平剖面圖中使前端部Ia較後端部Ib更位於外方的方 式而傾斜配置,故而於自車輛前方經導引之行駛風與散熱器蓋RC碰觸時,可自葉片I高效地將行駛風導引至散熱器RA中。
又,於本實施形態之速克達型車輛1之一較佳之形態中,於側視時葉片I之各者為中間部向車輛後方突出之迴旋鏢狀。
根據本實施形態,因散熱器蓋RC之百葉板LV之複數個並排之葉片I之各者成為中間部向車輛後方突出的迴旋鏢狀,故而與散熱器蓋RC碰觸之行駛風被集中導引至散熱器RA之上下方向之中央部,可使自葉片I向散熱器RA之冷卻風的導引高效化。
又,於本實施形態之速克達型車輛1之一較佳之形態中,於俯視時,構成百葉板LV之複數個葉片I形成於由前往後依序向車寬方向外方突出之位置。
根據本實施形態,因構成百葉板LV之複數個葉片I形成於由前往後依序向車寬方向外方突出之位置,故而使自車輛前方經導引之行駛風變得易於與散熱器蓋RC相碰觸,可高效地將行駛風導引至散熱器RA中,從而可提高引擎41之冷卻性。
又,於本實施形態之速克達型車輛1之一較佳之形態中,散熱器RA具備補充冷卻水之給水口蓋C,且該給水口蓋C於側視時自腳踏板側蓋16之後端緣露出。
根據本實施形態,因於側視時可抑制散熱器蓋RC經車身蓋覆蓋,故而使散熱器蓋RC幾乎全部露出於外部,可於大致整個面上接受行駛風,並且因於側視時散熱器RA之給水口蓋C自腳踏板側蓋16之後端緣露出,故而可容易地卸下給水口蓋C,而提高向散熱器RA之給水之作業性。
又,於本實施形態之速克達型車輛1之一較佳之形態中,散熱器RA與散熱器蓋RC一同經由散熱器保持構件RH而固設於引擎41上,散熱器蓋RC之對散熱器保持構件RH之安裝部位,於側視時自腳踏板側 蓋之後端緣露出。
根據本實施形態,因於側視時可抑制散熱器蓋RC經車身蓋覆蓋,故而散熱器蓋RC幾乎全部露出於外部,可於大致整個面上接受行駛風,並且因於側視時散熱器蓋RC之對散熱器保持構件RH之安裝部位自腳踏板側蓋16之後端緣露出,故而於散熱器RA之保養檢查時等,可容易地卸除散熱器蓋RC。
又,於本實施形態之速克達型車輛1之一較佳之形態中,如圖10(a)所示,腳踏板側蓋16於側視時至少延伸至散熱器RA之後端,且腳踏板側蓋16之後端部之上緣與後部蓋10之下緣連接,又,根據圖14及圖15可知,於俯視時散熱器RA較腳踏板側蓋16之後部更位於車寬方向之內方。
根據本實施形態,採用於側視時散熱器蓋RC位於下蓋側部171之後方且較腳踏板側蓋16之後部更下方處之構成,藉此,於側視時可抑制散熱器蓋RC經車身蓋覆蓋,因此,散熱器蓋RC幾乎全部露出於外部,可於大致整個面上接受行駛風,並且於側視時腳踏板側蓋16至少延伸至散熱器RA之後端,且,於俯視時散熱器RA較腳踏板側蓋16之後部更位於車寬方向之內方,因此,即便由於散熱器RA之熱量而暖空氣上升,亦可藉由自腳踏板11之左右兩側緣向下方下垂之腳踏板側蓋16之後部而將其遮擋,可抑制暖空氣直接與至少一部分位於座椅5與腳踏板側蓋16之外緣之間之擱腳部S上所擱放的同乘者之腳接觸。
以上對本發明之實施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例,可不脫離申請專利範圍所揭示之本發明而進行各種設計變更。例如,本發明亦適用於運動型自動二輪車、機動型自動二輪車、或ATV(All Terrain Vehicle,全地形型車輛)等四輪越野車等速克達型車輛以外之跨坐型車輛。
16‧‧‧腳踏板側蓋
16a‧‧‧腳踏板側蓋之後端緣
17‧‧‧下蓋
171‧‧‧下蓋側部
172‧‧‧下蓋底部
1131‧‧‧基部
1132‧‧‧桿
C‧‧‧蓋
K‧‧‧開口部
LV‧‧‧百葉板
RA‧‧‧散熱器
RC‧‧‧散熱器蓋
S‧‧‧同乘者之擱腳部
h‧‧‧安裝螺釘插通孔
W‧‧‧安裝螺釘

Claims (11)

  1. 一種跨坐型車輛,其具備:車架,其於車輛之前後方向上延伸;動力單元,其具有水冷式引擎與自上述引擎之側方朝後方延伸之傳動箱,且可擺動地支撐於上述車架;散熱器,其搭載於上述引擎之車寬方向之外側面上,且發散上述引擎之冷卻水之熱量;散熱器蓋,其位於上述散熱器之外側,且具備向上述散熱器導引行駛風之百葉板;座椅,其位於上述動力單元之上方,且具有前席與後席;腳踏板,其較上述座椅更位於下方,並且於俯視時包含前部及與該前部連接而向車輛之後方並向車寬方向兩側分支而延伸之後部;後部蓋,其於側視時位於上述座椅之下方,且與上述腳踏板之上述後部之上緣連接;腳踏板側蓋,其自上述腳踏板之左右兩側緣向下方下垂,且於車輛前後方向上延伸而於較上述腳踏板之上述後部靠車輛之後方處與上述後部蓋連接;及下蓋,其於較上述腳踏板側蓋更下方且在車寬方向上更內方之位置具有於車輛前後方向上延伸之下蓋側部;且上述腳踏板側蓋較上述下蓋側部更向後方延伸,上述散熱器蓋位於上述下蓋側部之後方、且較上述腳踏板側蓋之後部更下方,自車輛之前方觀察時,上述下蓋側部之後端部與上述散熱器蓋重疊, 於俯視時供就坐於上述後席之同乘者之腳擱放之擱腳部之至少一部分位於上述座椅與上述腳踏板側蓋的外緣之間。
  2.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側視時上述下蓋側部成為自車輛前方向後方逐漸展開狀,且上述下蓋側部與上述腳踏板側蓋之邊界線之後方延長線與上述散熱器蓋的上半部重疊。
  3.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腳踏板之上述前部具有供駕駛人之腳擱放之平坦之擱腳面,上述腳踏板之上述後部包含較上述擱腳面向上***,並且上緣與上述後部蓋之下緣相接之***部,且上述擱腳部係設置於上述***部上。
  4.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擱腳部較上述散熱器更位於前方。
  5. 如請求項3或4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擱腳部進而具有於側視時與上述***部重疊的踏桿,該踏桿包含安裝於上述車架上之基部及樞支於該基部且於收納位置及使用位置之間旋動之桿。
  6.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散熱器蓋之上述百葉板於橫切上述散熱器蓋及上述下蓋側部之水平剖面圖中,並排設置有複數個以使前端部較後端部更位於外方之方式而傾斜配置的葉片。
  7. 如請求項6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側視時,上述葉片之各者為中間部向車輛後方突出之迴旋鏢狀。
  8. 如請求項6或7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俯視時構成上述百葉板之複數個上述葉片係形成於由前往後依序向車寬方向外方突出之位置。
  9.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散熱器具備補充冷卻水之給水口蓋,且該給水口蓋於側視時自上述腳踏板側蓋之後端緣露出。
  10.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散熱器與上述散熱器蓋一同經由散熱器保持構件而固設於上述引擎上,且上述散熱器蓋之對上述散熱器保持構件之安裝部位,於側視時自上述腳踏板側蓋的後端緣露出。
  11.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腳踏板側蓋於側視時至少延伸至上述散熱器之後端,該腳踏板側蓋之後端部之上緣與上述後部蓋之下緣連接,且,於俯視時上述散熱器較該腳踏板側蓋之後部更位於車寬方向的內方。
TW102103587A 2013-01-30 2013-01-30 Straddle type vehicle TWI5163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03587A TWI516387B (zh) 2013-01-30 2013-01-30 Straddle type vehic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03587A TWI516387B (zh) 2013-01-30 2013-01-30 Straddle type vehicl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9760A TW201429760A (zh) 2014-08-01
TWI516387B true TWI516387B (zh) 2016-01-11

Family

ID=51796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3587A TWI516387B (zh) 2013-01-30 2013-01-30 Straddle type vehicl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16387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9760A (zh) 2014-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02075B2 (ja)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導風構造
JP5969232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ラジエータホース配置構造
JP5930376B2 (ja) 鞍乗型車両
JP5202219B2 (ja) 鞍乗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JP6038844B2 (ja) 鞍乗型車両用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EP3127796B1 (en) Rear structure of motorcycle
JP5925547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導風構造
JP5053020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カウル構造
TWI549849B (zh) Straddle type vehicle
CN103963893B (zh) 跨坐型车辆
JP2013173473A (ja) 鞍乗型車両
EP2159093A1 (en) Motorcycle
TWI516387B (zh) Straddle type vehicle
JP5911094B2 (ja) 鞍乗型車両
JP2007077908A (ja) 自動二輪車の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JP7303909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TWI272211B (en) Low deck vehicle
JP5570940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2009173216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シート構造
JP2007118639A (ja) 鞍乗型車両
JP2010076750A (ja) 自動二輪車
TWI421190B (zh) locomotive
TWI395686B (zh) 跨坐型車輛
JP6181496B2 (ja) 自動二輪車
JP3141769U (ja) 鞍乗型車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