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88590B - Slip body, slider and zipper - Google Patents

Slip body, slider and zipp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88590B
TWI488590B TW101149622A TW101149622A TWI488590B TW I488590 B TWI488590 B TW I488590B TW 101149622 A TW101149622 A TW 101149622A TW 101149622 A TW101149622 A TW 101149622A TW I488590 B TWI488590 B TW I48859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ull tab
slider
slider body
tab
colum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96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32476A (zh
Inventor
Keiichi Keyaki
Hideya Take
Takanori Ozawa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3324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24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885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8859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26Sliders
    • A44B19/262Pull members; Ornamental attachments for slider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Description

滑件本體、滑件及拉鏈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滑件本體、滑件及拉鏈,尤其係關於一種具有將拉片卡扣於滑件本體上之拉片卡扣功能者。
作為拉鏈用滑件已知有專利文獻1之滑件。專利文獻1中所揭示之滑件係構成為可於鏈齒排上保持停止狀態。具體而言,如該文獻之圖3所示,於藉由拉片扣卸部36使拉片5固定於上翼板21上時,維持停止爪體6之爪部61突入至鏈齒導引路徑28中之狀態。藉此,較佳地卡扣鏈齒排上之滑件1之位置。
將拉片5卡扣於上翼板21上之原理係由該文獻之圖5表示。如該圖5所示,使設置於拉片5上之一組懸臂卡止片55相對於拉片扣卸部36而卡入,藉此將拉片5固定於上翼板21上。
關於卡扣解除,可自該文獻之圖7及圖8之對比而理解。如該圖7及圖8所示,與拉片5之旋動相應地,位於拉片5之旋轉軸上之連結桿53右旋轉,與此相應地,停止爪體6之蓋部63被頂起,而使停止爪體6之爪部61自鏈齒導引路徑28中拔出。藉此,確保鏈齒排方向上之滑件之自由之移動。
停止爪體6係所謂之片簧,以基於自身之彈力而維持爪部61突入至鏈齒導引路徑28內之狀態之方式發揮功能。如該引用文獻之圖7及圖8所示,停止爪體6之鉤部62藉由滑 件本體2之壓緊部74而相對於滑件本體2壓緊,且該爪部61處於配設於鏈齒導引路徑28內之狀態。因此,若自立起狀態之拉片5鬆手,則根據停止爪體6之恢復力使拉片5自主地向伏臥之狀態進行姿勢變化。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0/070744號
於專利文獻1之滑件本體中,如該文獻之圖1所示,拉片保持部31側之拉片扣卸部36呈T字狀,且其緣形成為直角。於該情形時,存在若滑件之操作者之手指與該部分接觸則會造成疼痛等不適感之虞。又,並不限於操作者之手指,衣服或包等服飾用品尤其是編織物等圍巾或手套等易於被T字狀之扣卸頭部之下緣勾住,而於被勾住之情形時,存在線綻開之虞,於該方面尚存在改善之餘地。
本發明之滑件本體中,上翼板與下翼板係藉由連結柱而連結,且於上述上翼板及下翼板之間配設有Y字狀之鏈齒導引路徑之滑件本體;該滑件本體包括:拉片保持部,其設置於上述上翼板上,可旋動地保持拉片;及拉片卡扣部,其立設於上述上翼板上,將上述拉片卡扣於上述上翼板上;上述拉片卡扣部包含:頸部,其立設於上述上翼板之上表面;頭部,其設置於上述頸部上,且於上述拉片之 旋轉軸方向上較上述頸部寬;及柱部,其較上述頸部及上述頭部設置於更靠上述拉片保持部側;且於上述拉片之旋轉軸方向上較上述頸部寬。
根據本構成,可提供相對於操作者之指尖等而言舒適之形狀,又可提供一種包含不易勾住衣服或包等之質地之拉片卡扣部之滑件。
較佳為至少上述柱部之面之中與上述拉片保持部對向之面之上緣及左右之側緣經過倒角處理。藉此,可形成相對於操作者之指尖等而言非常舒適之形狀,並且可不易使衣服或包等之質地與該部分相互摩擦而被割破、或被勾住。
較佳為上述拉片之上述旋轉軸方向上之上述頭部及柱部之各寬相等。藉由本構成,可提供一種包含不易勾住衣服或包等之質地之拉片卡扣部之滑件,又於製造方面可確實地確保製造模具之移動而形成無銳角之部分之拉片卡扣部。
較佳為在相對於上述拉片之上述旋轉軸正交之上述拉片卡扣部之側面,設置有由上述頭部、上述柱部、及上述上翼板所圍成之凹部。藉由該構成,可較佳地收納拉片之懸臂樑之前端而保持,並且可抑制衣服或包等之質地等之線等之線狀體向拉片卡扣部之纏繞等。
較佳為上述頭部包含第1鍔部,該第1鍔部自相對於上述拉片之旋轉軸正交之上述拉片卡扣部之側面突出;上述柱部包含第2鍔部,該第2鍔部自上述拉片卡扣部之上述側面突出;且上述第1鍔部及上述第2鍔部係自上述側面呈弧狀 凸出。藉由本構成,可提供相對於操作者之指尖等而言更加舒適之形狀。
較佳為上述頭部之厚度較上述柱部之厚度厚。藉由本構成,可較佳地確保使設置於拉片上之一組懸臂樑張開之頭部之機械強度。
較佳為進而包含藉由上述拉片保持部而保持之拉片,且於上述拉片上,設置有可與上述拉片卡扣部卡合之一組懸臂樑。
本發明之滑件包括:上述滑件本體,其包含上述拉片;及片簧,其使相對於上述滑件本體立起之上述拉片恢復為相對於上述滑件本體伏臥之狀態。
本發明之拉鏈包含上述滑件。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相對於操作者之指尖等而言舒適之形狀,又可提供一種包含不易勾住衣服或包等之質地之拉片卡扣部之滑件。
以下,列舉實施例,並一面參照圖式一面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詳細地進行說明。圖式係以發明說明為主要目的者,存在適當簡略化之情形。以下,將滑件以使鏈齒排嚙合之方式滑動之方向設為前方,將以使鏈齒排分離之方式滑動之方向設為後方。將與上下翼板正交之方向設為上下方向。將與上下翼板平行且與滑件滑動方向正交之方向設為左右方向。
於圖1、圖5中,示意地表示拉片之旋轉軸AX10。旋轉軸AX10與左右方向一致,且相對於前後方向及上下方向正交。於圖1中,藉由軌跡P10示意地表示處於與旋轉軸AX10之關係中之拉片之移動軌跡。軌跡P10與以旋轉軸AX10為基準之圓周方向一致。
<實施例1>
圖1係滑件之概略之立體圖。圖2係滑件之概略之俯視圖。圖3係滑件之自嚙合口側觀察之概略之部分後視圖。圖4係滑件之概略之部分放大右側視圖。圖5係滑件之概略之右側面示意圖。圖6係用以說明滑件之製造方法/製造模具之說明圖。再者,於圖5中,表示有壓緊前之拉片保持部。圖6(a)表示拉片卡扣部之右側面,圖6(b)表示拉片卡扣部之後側面。
如圖1所示,拉鏈用滑件1A(以下,簡稱為滑件1A)包括滑件本體2、拉片5、及停止爪體6。拉片5係藉由滑件本體2而樞轉支承,且可相對於滑件本體2旋動地得到保持。操作者握持拉片5之自由端,使拉片5沿著軌跡P10繞旋轉軸AX10旋轉,藉此,調整停止爪體6之爪部61向鏈齒導引路徑28內之拔插,並於鏈齒排上使滑件1A成為移動狀態或停止狀態。
與專利文獻1之情形同樣地,停止爪體6發揮作為片簧之功能,藉此,控制拉片5相對於滑件本體2之姿勢(於2008年12月17日申請之國際申請、申請編號PCT/JP2008/072953之全部揭示內容藉由參照而錄入本文)。停止爪體6發揮作 為使滑件本體2於鏈齒排上停止之停止機構之功能,並且亦發揮作為使拉片5之立起姿勢恢復為伏臥姿勢之恢復機構之功能。
滑件本體2及拉片5之材料任意,但較佳為使用銅合金、鋁合金、鋅合金等金屬材料藉由壓鑄成型等而製作。停止爪體6係使用不鏽鋼或銅合金等金屬材料藉由加壓成型而製作。
如圖1所示,滑件本體2包括上翼板21、下翼板22、及連結柱23(參照圖5)。上翼板21及下翼板22係藉由沿著上下方向延設之連結柱23於上下方向上隔開間隔而對向配置。於上翼板21之左右側部,設置有朝向下翼板22延設之上凸緣24。於下翼板22之左右側部,設置有朝向上翼板21延設之下凸緣25。
於上翼板21與下翼板22之間,設置有Y字形之鏈齒導引路徑28,該鏈齒導引路徑28自滑件本體2之後端朝向前端於前後方向上延設,且藉由連結柱23而分支。再者,鏈齒導引路徑28係由上翼板21之下表面、下翼板22之上表面、及連結柱23之側面所區劃之空間,包含2個導入口26及1個嚙合口27。鏈齒導引路徑28亦係由上翼板21之上凸緣24之內側面、及下翼板22之下凸緣25之內側面所區劃。2個導入口26位於滑件本體2之前端,且配設於連結柱23之左右。1個嚙合口27配設於滑件本體2之後端。
如圖1所示,於上翼板21之上表面,設置有拉片保持部31、及***槽32。拉片保持部31包括一組拉片保持部 31p、31q,其等係以規定旋轉軸AX10之方式於左右方向上隔開間隔而配置。拉片保持部31p、31q配置於在前後方向上延設之***槽32之左右鄰旁。左右之各拉片保持部31包含於前後方向上配置之一組突起31a、31b。突起31a、31b以突起31a、31b之各前端近接之方式彎曲,各突起31a、31b呈輪狀構成。再者,如前所述,於圖5中,表示有各突起31a、31b彎曲之前之狀態。
拉片5相對於拉片保持部31之安裝例如較佳以如下方式進行。將拉片5之連結桿53c***至突起31a、31b間,其後,使突起31a、31b之前端彎曲並壓緊。藉此,使拉片5藉由拉片保持部31可旋動地得到保持。
如圖1及圖2所示,***槽32以可供停止爪體6穩定地***之方式具有與停止爪體6之寬度尺寸(左右方向之尺寸)同等之槽寬、或較該寬度尺寸稍大之槽寬。進而,於該***槽32之後方,穿設有爪孔37,該爪孔37於***槽32內***有停止爪體6時可供該停止爪體6之爪部61插通。
如圖1及圖2所示,於停止爪體6之後端,設置有爪部61,爪部61可經由滑件本體2之爪孔37***至鏈齒導引路徑28內、或自其中拔出。於停止爪體6之前端,設置有可嵌入至***槽32之前端之鉤部62。***槽32之前端向下方傾斜而形成有凹部,從而可供鉤部62嵌入至其中。鉤部62係藉由使停止爪體6之前端於***槽32側彎曲而形成,但停止爪體6之形狀形成方法任意。
於爪部61與鉤部62之間,在靠近爪部61一側,設置有以 自上方覆蓋拉片5之連結桿53c及未圖示之凸輪部(設置於連結桿53c之中央之剖面視橢圓狀之部分)之方式配設之剖面大致U字狀之蓋部63,在靠近鉤部62一側,設置有沿著***槽32載置之平坦部65。再者,停止爪體6較佳為銅合金、不鏽鋼、銅合金等具有彈性之金屬板,但並不限於此,亦可使用其他材料。
停止爪體6之蓋部63具有較配設於滑件本體2上之左右之拉片保持部31間之間隔小且較形成於滑件本體2上之***槽32之槽寬大之寬度尺寸。又,停止爪體6之較蓋部63更靠近另一端側之部位具有與形成於滑件本體2上之***槽32之槽寬相同或較其小之寬度尺寸。
如圖2所示,上翼板21包括:凹部33,其凹設於上翼板21之前端部;一對壓緊柱34,其自凹部33之底面部立設;及***部35,其自上翼板21之上表面***。凹部33係以自左右夾著***槽32之方式配置,且係以較上翼板上表面低之方式凹陷。一對壓緊柱34亦係以自左右夾著***槽32之方式配置。***部35亦配設於***槽32之左右兩側,且位於拉片保持部31與凹部33之間。
圖2所示之凹部33凹設於上翼板21之連結有連結柱23之部位(即,前端部)之上表面側。於實施例1中,上述***槽32沿著前後方向延設在凹部33之左右方向中央部,故而該凹部33係以夾著***槽32之方式左右分開而配設。於包圍該凹部33之前半部之部分,形成有在上翼板21之上表面與凹部33之底面部之間之高度位置具有階差面之階差部38。
圖2所示之***部35係以自上翼板21之上表面***之方式配設於***槽32之左右兩側。若配設有此種***部35,則例如於將停止爪體6配置於***槽32中,進而藉由拉片5之操作使停止爪體6於***槽32內上下活動時,即便該停止爪體6之一部分移動至較上翼板21之上表面更上方,亦可以使停止爪體6不會自***槽32內飛出之方式藉由***部35自左右側方遮掩停止爪體6使其不易發覺,藉此,可使滑件1A之美觀度提昇。
又,該***部35係於將拉片5安裝於滑件本體2上並使其倒伏於連結柱23側時,藉由使拉片5抵接而決定拉片5之旋動界限。藉此,即便使拉片5完全倒伏於連結柱23側,亦可於倒伏之拉片5與上翼板21之上表面之間設置間隙,而防止該拉片5與壓緊柱34衝突。
如圖1至圖3所示,拉片卡扣部36設置於上翼板21上,該拉片卡扣部36於使拉片5倒伏在嚙合口27側時將該拉片5可解鎖地相對於上翼板21而卡扣。
如圖1所示,拉片卡扣部36係自上翼板21之後端部之上表面中央朝向上方而突設。如圖3及圖4所示,拉片卡扣部36係立方體/長方體狀之凸狀部分。
如圖3所示,拉片卡扣部36具有平坦之上表面,且以包圍其上表面之方式具有4個緣。詳細而言,如圖3所示,於左右方向上,設置有左上緣36g及右上緣36h,該等均具有經過倒角處理之倒角部,且於本實施例中構成為彎曲之R面。如圖4所示,於前後方向上,設置有後上緣36e及前上緣 36f,該等均構成為R面。從而藉由將各緣設定為R面,可使拉片卡扣部36形成為對於操作者而言適手之形狀。再者,本發明中之倒角部並不限於R面,亦可為形成於一面或多面上之傾斜面。
如圖3及圖4所示,拉片卡扣部36包括:頸部36a,其立設於上翼板21之上表面;頭部36b,其設置於頸部36a上,且較頸部36a於左右方向上較寬;及柱部36c,其較頸部36a及頭部36b配置於更前側,且較頸部36a於左右方向上較寬。柱部36c具有使圓柱狀之柱於左右方向上拉伸所成之形狀。再者,面對拉片保持部31之拉片卡扣部36之上緣36f與柱部36c之上緣一致。
再者,如圖3所示,頭部36b較頸部36a於左右兩方向上更凸出,具體而言,於其左側部,具有向左側呈圓弧狀凸出之鍔部36b1,於其右側部,具有向右側呈圓弧狀凸出之鍔部36b2。如圖3所示,柱部36c較頸部36a於左右兩方向上更凸出,具體而言,於其左側部,具有向左側呈圓弧狀凸出之鍔部36c1,於其右側部,具有向右側呈圓弧狀凸出之鍔部36c2。
如圖4所示,頭部36b之後側面36j實質上係以與頸部36a之後端面形成同一面之方式於上下方向上延設之平坦面,其與向上方延設相應地以形成弧狀之方式逐漸向前方彎曲。頭部36b之上表面36m係於前後方向且左右方向上延設之平坦面,其與向後方延設相應地以形成弧狀之方式逐漸向下方彎曲,與於左右方向上延設相應地以形成弧狀之方 式逐漸向下方彎曲。以此方式,拉片卡扣部36之後方之上緣36e成為R面。
如圖4所示,柱部36c之前側面36k係於上下方向且左右方向上延設之平坦面,其與向上方延設相應地以形成弧狀之方式逐漸向後方彎曲,與向左右延設相應地以形成弧狀之方式逐漸向後方彎曲。柱部36c之上表面36n係於前後方向且左右方向上延設之平坦面,其與向前方延設相應地以形成弧狀之方式逐漸向下方彎曲,與於左右方向上延設相應地以形成弧狀之方式逐漸向下方彎曲。以此方式,拉片卡扣部36之柱部36c之上緣36f成為R面。又,如圖2所示,拉片卡扣部36之柱部36c之前側面36k之左右之側緣36k1、36k2成為R面。從而較理想的是為了切除角而對各緣進行倒角處理,使各緣形成為適手之形狀,例如多段面、曲面,更佳為R面。
如圖4示意性所示,由向右方突出之鍔部36b2之頂點連續所成之頂點線36b5於前後方向上直線延設。由向右方突出之鍔部36c2之頂點連續所成之頂點線36c5於上下方向上直線延設。各頂點線36b5與頂點線36c5存在相互正交之關係。
如圖4所示,頭部36b之厚度W21與柱部36c之厚度W22滿足W21>W22之關係。頭部36b張設於設置在拉片5上之一組懸臂樑55(55p、55q)之間。因此,為了提高頭部36b之機械強度,或者為了使藉由拉片卡扣部36對拉片5所實施之卡扣確實化而設定得較柱部36c更厚壁。另一方面,柱部 36c滿足上述關係式而較薄地成形,藉此確保足以使拉片5之連結桿53b進入至停止爪體6與拉片卡扣部6之間之寬度。再者,上述關係於本發明中並不特別限定,亦可改變連結桿53b之形狀、或任意變更滑件之各部位之配置而使W22>W21。但是,若亦考慮到材料費用或製造之容易性、滑件之強度之方面,則較佳為滿足W21>W22之關係。
如圖4所示,柱部36c立設於上翼板21之上表面,自前方堵塞設置於拉片卡扣部36之右側面之凹部36d。藉此,可有效地抑制衣服或包等服飾用品等之質地尤其是構成編織物等之線等線狀物纏繞於拉片卡扣部36上之情況。再者,上述凹部36d係由頸部36a之右側面、鍔部36b2之下側面、上翼板21之上表面、及鍔部36c2之後側面呈凹狀劃定。由圖4可知:凹部36d發揮作為收納拉片5之懸臂樑55q之前端部55b之收承部之功能。相對於右側進行之上述說明相對於左側亦相同,於拉片卡扣部36之左側面,設置有與凹部36d相同之凹部。
於本實施例中,由圖1、4、5可知,拉片卡扣部36之前上緣36f構成為R面。藉此,如圖5示意性所示即便存在操作者之手指90等相對於拉片卡扣部36之前上緣36f而接觸之情況,亦可減輕操作者所遭受之不適感(疼痛)。
如上所述,拉片5自主地自立起姿勢恢復為伏臥於上翼板21上之姿勢。於此種情形時,令人擔心的是:如圖5示意性所示,若於拉片5與拉片卡扣部36之間存在手指90, 則於拉片5之姿勢恢復時,手指90會夾於拉片5與拉片卡扣部36之間;於該情形時,存在對操作者造成不適感之虞。於本實施例中,拉片卡扣部36之前上緣36f係R面,可極力抑制對操作者造成此種不適感。
此處,返回至圖1,對拉片5之構成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拉片5係於拉片本體部51上設置有3個開口OP10~OP30之板狀構件。拉片本體部51包含左右之臂部52,其於自由端部分結合,且藉由連結桿53a~53c而連結。開口OP10位於左右之臂部52之結合部位與連結桿53a之間。開口OP20位於連結桿53a與連結桿53b之間。開口OP30位於連結桿53b與連結桿53c之間。於連結桿53a之中央,設置有左右一組懸臂樑55(55p、55q),該等朝向連結桿53b側延設。
如圖1所示,左右一組懸臂樑55(55p、55q)分別包括基端部55a、前端部55b、及凸部55c。左右之各基端部55a之間隔W11係自拉片5之自由端側朝向其固定端側而擴大。左右配置之各前端部55b之間隔W12係自拉片5之自由端側朝向其固定端側而變窄。凸部55c設置於基端部55a與前端部55b之連接部分。再者,於左右一組懸臂樑55之間,可設置開口窗部54。
如圖1所示,左右配置之各凸部55c之間隔W13與凸部55c自身之突出相應地較上述間隔W11之最大寬度、及間隔W12之最小寬度窄。如圖2所示,左右配置之各前端部55b之間隔之最小寬度W7較拉片卡扣部36之頸部36a之寬度W5寬,且較該拉片卡扣部36之頭部36b/柱部36c之寬度 W6窄。藉此,可確保拉片卡扣部36之卡扣功能。再者,此處,即便於左右配置之各前端部55b之間隔之最小寬度W7較頸部36a之寬度W5稍小之情形時亦可確保拉片卡扣部36之卡扣功能。
於左右配置之懸臂樑55之長度方向之中央附近,在各者之內側面沿著其等相互接近之方向突設有凸部55c。當於工業上生產滑件時,存在著色步驟等對大量滑件統一實施之步驟。於該情形時,係在集中有多個安裝於滑件上之前之拉片之狀態下接受由著色處理所代表之液體處理,故而有時會藉由於某一拉片之開口窗部54放入另一拉片5而使兩個拉片連結。連結之滑件彼此於隨後有必要拆離,進行此種步驟係非生產性,希望能夠避免。因此,藉由此種凸部55c之存在,可防止該問題之產生,從而使生產效率上升。再者,即便特別取消此種凸部55C亦可達成本發明之目的。
於使拉片5倒伏於滑件本體2之嚙合口27側之情形時,將拉片5朝向配設於滑件本體2上之拉片卡扣部36推入,藉此可使配設於拉片5上之左右之懸臂樑55一面向外側撓曲,一面越過拉片卡扣部36之頭部36b,而將拉片5卡止在滑件本體2之拉片卡扣部36。換言之,藉由使一組懸臂樑55相對於拉片卡扣部36而卡入,可相對於滑件本體2卡扣拉片5。
從而藉由使拉片5之懸臂樑55與滑件本體2之拉片卡扣部36扣合,可以倒伏之狀態保持拉片5。因此,可使停止爪 體6之爪部61向鏈齒導引路徑28內突出而穩定地維持其與鏈齒排扣合之狀態,從而將滑件確實地保持於其停止位置。再者,拉片5之懸臂樑55與滑件本體2之拉片卡扣部36之扣合狀態可藉由使拉片5沿著自上翼板21遠離之方向旋動而容易地解除。
於實施例1之滑件1A中,在自拉片5倒伏於滑件本體2之嚙合口27側之狀態拿起該拉片5,使其向相對於上翼板21正交之方向立起之情形時,拉片5相對於上翼板21之上表面以特定之傾斜角度以上傾斜,藉此拉片5之凸輪部(設置於連結桿53c之中央之剖面視橢圓狀之部分)與停止爪體6之蓋部63干涉,藉由凸輪部頂起停止爪體6,而使停止爪體6之爪部61自鏈齒導引路徑28中拔出。
進而,於實施例1之滑件1A中,藉由使拉片5自立起之狀態倒伏於連結柱23側,可使拉片5之凸輪部與停止爪體6之蓋部63不干涉,故而停止爪體6之蓋部63下降使爪部61向鏈齒導引路徑28內突出而與鏈齒排扣合。藉此,可將滑件1A保持於其停止位置。
參照圖6對滑件1A之滑件本體2之製造方法之一例,尤其是著眼於拉片卡扣部36而進行說明。再者,滑件本體2較佳係藉由壓鑄成型而製造,但亦可採用其他製造方法。
於製造方法之一個例示性態樣中,如圖6(a)所示,設定邊界線L_div作為分型線。於圖6所示之範圍內,位於較邊界線L_div更上方之模芯(以下,稱為上芯)至少使上翼板21之上表面成型,使柱部36c之前半部分成型,使柱部36c之 後半部分之上部成型,使頭部36b之上半部分成型。位於較邊界線L_div更下方之模芯(以下,稱為下芯)至少使柱部36c之後半部分之下部成型,使頭部36b之下半部分成型,使頸部36a之左側面成型,使上翼板21之上表面成型。於上述說明中重複敍述之將拉片卡扣部36之前上緣36f之形狀形成為R面係藉由上芯而實現。右側之鍔部36b2及鍔部36c2係藉由上芯與下芯之協作而成型。對於左側之鍔部36b1及鍔部36c1相同。
與分型線對應地,於頭部36b、柱部36c,有時會產生分型線等。該分型線係指表示在一模具與另一模具之邊界處之線或毛邊若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則可容易地視認出來。因此,藉由確認該分型線之存在與否,可理解滑件本體2之製造步驟。再者,分型線之具體之形狀係取決於製造條件、模具等而變化。
如圖6(b)所示,左右方向上之頸部36a之最大寬度為W5。左右方向上之頭部36b及柱部36c之各寬為W6。寬度W5<寬度W6之關係成立。頭部36b及柱部36c之各寬相等,由此,如藉由圖6(a)、(b)之箭頭及虛線圓示意性所示,上芯可沿著箭頭M1之方向移動,下芯可沿著箭頭M2之方向,從而較佳地確保上芯與下芯之各移動。
如圖6(b)所示,左右方向即拉片5之旋轉軸AX10方向上之頭部36b及柱部36c之各寬相等。具體言之,頭部36b之最突出之部分之寬度與柱部36c之鍔部36c1之最突出之部分之寬度均為同一寬度W8,各鍔部36b1、36c1之最突出 之側面(於左右方向上)處於同一面上。藉此,可確實地確保上芯與下芯之各移動,亦可避免模具之凹穴面之形狀之複雜化,並且可使利用此種模具而成形之滑件包含凹凸較少之卡扣部。再者,各鍔部之寬度係以頸部36a之左側面為基準。關於配置在右側之頭部36b之鍔部36b2、及柱部36c之鍔部36c2,則係以右側面為基準。
最後,對組裝實施例1之滑件1A之方法進行說明。首先,將拉片5之連結桿53c***至滑件本體2之左右之拉片保持部31分別所具有之前後之突起31a、31b間,於使拉片5倒伏於滑件本體2之嚙合口27側之狀態下,使前後之突起31a、31b向相互靠近之方向彎曲並壓緊。藉此,拉片5可相對於滑件本體2以連結桿53c為中心旋動地得到保持。
繼而,對於保持有拉片5之滑件本體2,以使停止爪體6之爪部61插通於滑件本體2之爪孔37中且使該停止爪體6之蓋部63自上方覆蓋拉片5之連結桿53c之方式,將該停止爪體6***至滑件本體2之***槽32中。藉此,使停止爪體6配置於滑件本體2之特定位置。
其後,使配設於滑件本體2上之壓緊柱34向內側彎曲並壓緊,藉此以插通於爪孔37中之狀態藉由壓緊柱34壓緊固定停止爪體6之爪部61。藉由進行此種作業而組裝實施例1之滑件1A。
若以上述啟示為根據,則作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可對各實施例施加各種變更。只要係於不脫離本發明之特徵之範圍內,則拉片保持部、及拉片卡扣部等各滑件之具體之形 狀為任意。只要係於不脫離本發明之特徵之範圍內,則拉片卡扣部與拉片間之卡止構造/嵌合構造亦為任意。拉片卡扣部之所有上緣並不一定必需成為R面。只要係於不脫離本發明之特徵之範圍內,則滑件本體之具體之製造方法亦為任意。
1A‧‧‧拉鏈用滑件
2‧‧‧滑件本體
5‧‧‧拉片
6‧‧‧停止爪體
36e‧‧‧上緣
21‧‧‧上翼板
22‧‧‧下翼板
23‧‧‧連結柱
24‧‧‧上凸緣
25‧‧‧下凸緣
26‧‧‧導入口
27‧‧‧嚙合口
28‧‧‧鏈齒導引路徑
31‧‧‧拉片保持部
31a‧‧‧突起
31b‧‧‧突起
31p‧‧‧拉片保持部
31q‧‧‧拉片保持部
32‧‧‧***槽
33‧‧‧凹部
34‧‧‧柱
35‧‧‧***部
36‧‧‧拉片卡扣部
36a‧‧‧頸部
36b‧‧‧頭部
36b1‧‧‧鍔部
36b2‧‧‧鍔部
36b5‧‧‧頂點線
36c‧‧‧柱部
36c1‧‧‧鍔部
36c2‧‧‧鍔部
36c5‧‧‧頂點線
36d‧‧‧凹部
36e‧‧‧上緣
36f‧‧‧上緣
37‧‧‧爪孔
51‧‧‧拉片本體部
52‧‧‧臂部
53a‧‧‧連結桿
53b‧‧‧連結桿
53c‧‧‧連結桿
54‧‧‧開口窗部
55‧‧‧懸臂樑
55a‧‧‧基端部
55b‧‧‧前端部
55c‧‧‧凸部
55p‧‧‧懸臂樑
55q‧‧‧懸臂樑
61‧‧‧爪部
62‧‧‧鉤部
63‧‧‧蓋部
65‧‧‧平坦部
90‧‧‧手指
AX10‧‧‧旋轉軸
L_div‧‧‧邊界線
OP10‧‧‧開口
OP20‧‧‧開口
OP30‧‧‧開口
P10‧‧‧軌跡
W5‧‧‧寬度
W6‧‧‧寬度
W11‧‧‧間隔
W12‧‧‧間隔
W13‧‧‧間隔
圖1係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之滑件之概略之立體圖。
圖2係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之滑件之概略之俯視圖。
圖3係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之滑件之自嚙合口側觀察的概略之部分後視圖。
圖4係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之滑件之概略之部分放大右側視圖。
圖5係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之滑件之概略之右側面示意圖。
圖6(a)、(b)係用以說明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之滑件的製造方法/製造模具之說明圖。
1A‧‧‧拉鏈用滑件
2‧‧‧滑件本體
5‧‧‧拉片
6‧‧‧停止爪體
21‧‧‧上翼板
22‧‧‧下翼板
24‧‧‧上凸緣
25‧‧‧下凸緣
26‧‧‧導入口
27‧‧‧嚙合口
28‧‧‧鏈齒導引路徑
31‧‧‧拉片保持部
31a‧‧‧突起
31b‧‧‧突起
31p‧‧‧拉片保持部
31q‧‧‧拉片保持部
32‧‧‧***槽
36‧‧‧拉片卡扣部
36a‧‧‧頸部
36b‧‧‧頭部
36c‧‧‧柱部
37‧‧‧爪孔
51‧‧‧拉片本體部
52‧‧‧臂部
53a‧‧‧連結桿
53b‧‧‧連結桿
53c‧‧‧連結桿
54‧‧‧開口窗部
55‧‧‧懸臂樑
55a‧‧‧基端部
55b‧‧‧前端部
55c‧‧‧凸部
55p‧‧‧懸臂樑
55q‧‧‧懸臂樑
61‧‧‧爪部
62‧‧‧鉤部
63‧‧‧蓋部
65‧‧‧平坦部
AX10‧‧‧旋轉軸
OP10‧‧‧開口
OP20‧‧‧開口
OP30‧‧‧開口
P10‧‧‧軌跡
W5‧‧‧寬度
W6‧‧‧寬度
W11‧‧‧間隔
W12‧‧‧間隔
W13‧‧‧間隔

Claims (9)

  1. 一種滑件本體,其中上翼板(21)與下翼板(22)係藉由連結柱(23)而連結,於上述上翼板(21)及下翼板(22)之間配設有Y字狀之鏈齒導引路徑(28);且該滑件本體(2)包括:拉片保持部(31),其設置於上述上翼板(21)上,可旋動地保持拉片(5);及拉片卡扣部(36),其立設於上述上翼板(21)上,將上述拉片(5)卡扣於上述上翼板(21)上;上述拉片卡扣部(36)包含:頸部(36a),其立設於上述上翼板(21)之上表面;頭部(36b),其設置於上述頸部(36a)上,且於上述拉片(5)之旋轉軸(AX10)方向上較上述頸部(36a)寬;及柱部(36c),其較上述頸部(36a)及上述頭部(36b)設置於更靠上述拉片保持部(31)側,且於上述拉片(5)之旋轉軸(AX10)方向上較上述頸部(36a)寬。
  2. 如請求項1之滑件本體,其中至少上述柱部(36c)之面之中與上述拉片保持部(31)對向之面之上緣(36f)及左右之側緣(36k1、36k2)經過倒角處理。
  3. 如請求項1或2之滑件本體,其中上述拉片(5)之上述旋轉軸(AX10)方向上之上述頭部及柱部(36b、36c)之各寬度相等。
  4. 如請求項1或2之滑件本體,其中在相對於上述拉片(5)之上述旋轉軸(AX10)正交之上述拉片卡扣部(36)之側面, 設置有由上述頭部(36b)、上述柱部(36c)、及上述上翼板(21)所圍成之凹部(36d)。
  5. 如請求項1或2之滑件本體,其中上述頭部(36b)包含第1鍔部(36b1、36b2),該第1鍔部(36b1、36b2)自相對於上述拉片(5)之旋轉軸(AX10)正交之上述拉片卡扣部(36)之側面突出;上述柱部(36c)包含第2鍔部(36c1、36c2),該第2鍔部(36c1、36c2)自上述拉片卡扣部(36)之上述側面突出;且上述第1鍔部(36b1、36b2)及上述第2鍔部(36c1、36c2)係自上述側面呈弧狀凸出。
  6. 如請求項1或2之滑件本體,其中上述頭部(36b)之厚度較上述柱部(36c)之厚度厚。
  7. 如請求項1或2之滑件本體,其進而包含由上述拉片保持部(31)所保持之拉片(5),且於上述拉片(5)上,設置有可與上述拉片卡扣部(36)卡合之一組懸臂樑(55)。
  8. 一種滑件,其包括:如請求項7之滑件本體,其包含上述拉片(5);及片簧(6),其使相對於上述滑件本體(2)立起之上述拉片(5)恢復為相對於上述滑件本體(2)伏臥之狀態。
  9. 一種拉鏈,其包含如請求項8之滑件。
TW101149622A 2011-12-28 2012-12-24 Slip body, slider and zipper TWI4885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1/080501 WO2013099016A1 (ja) 2011-12-28 2011-12-28 スライダー胴体、スライダー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2476A TW201332476A (zh) 2013-08-16
TWI488590B true TWI488590B (zh) 2015-06-21

Family

ID=48696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9622A TWI488590B (zh) 2011-12-28 2012-12-24 Slip body, slider and zipper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23583B (zh)
TW (1) TWI488590B (zh)
WO (1) WO20130990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2015006223B4 (de) * 2015-02-25 2024-07-25 Ykk Corporation Schieber für Reißverschlus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24403Y2 (zh) * 1971-04-19 1978-06-23
TW201023788A (en) * 2008-12-17 2010-07-01 Ykk Corp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62188A (en) * 1939-09-02 1941-11-11 Whitehall Patents Corp Reverse lock slider
US3038226A (en) * 1960-06-16 1962-06-12 Talon Inc Automatic lock slider
JPS5129694B2 (zh) * 1972-09-05 1976-08-27
CN1193496A (zh) * 1997-03-14 1998-09-23 黄学时 防自动滑脱、易调链齿紊乱的新型拉链头
CN201139141Y (zh) * 2007-10-19 2008-10-29 中传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改良的拉链头结构
WO2009130771A1 (ja) * 2008-04-23 2009-10-29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24403Y2 (zh) * 1971-04-19 1978-06-23
TW201023788A (en) * 2008-12-17 2010-07-01 Ykk Corp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23583A (zh) 2014-09-03
CN104023583B (zh) 2016-11-23
WO2013099016A1 (ja) 2013-07-04
TW201332476A (zh) 2013-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53302B2 (en)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
TWI516220B (zh) Zipper pull with the back of the slider
KR101153549B1 (ko) 개방 분리 끼움 삽입구가 부착된 은폐 슬라이드 파스너용 슬라이더
CN1883329B (zh) 拉链
US11363859B2 (en) Slide fastener
CN108041767B (zh) 拉链用拉头和拉链
JP5826757B2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TWI569745B (zh) A slide fastener, a closure member, and a slider body
TWI504359B (zh) Zippers
EP2359709A1 (en) Separable fitting for slide fastener
TWI488590B (zh) Slip body, slider and zipper
TWI468124B (zh) Zipper with the upper and lower gears
TWI466644B (zh) Zipper pull piece, zipper with slider, and zipper
TWI433654B (zh) Zipper with the slider
JP2004283299A (ja) 開離嵌挿具付き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JP7190573B2 (ja) エレメント部材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付き製品
JPS6194605A (ja) スライドフアスナ用スライダ
TWI484925B (zh) Zipper slide, slider body, zipper slide with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zipper
CN107205527B (zh) 拉链的拉头
CN108348048B (zh) 具有止码的拉链
WO2017104007A1 (ja) 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KR101350647B1 (ko) 후크 겸용 컨실드 지퍼
WO2015063937A1 (ja) スライダー
TWI481355B (zh) Metal chain and zipper
TWI543720B (zh) Zipper, mold device, and zipper slide manufacturing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