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62958B - Polyolefin resin composition - Google Patents

Polyolefin resin composition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62958B
TWI462958B TW098128874A TW98128874A TWI462958B TW I462958 B TWI462958 B TW I462958B TW 098128874 A TW098128874 A TW 098128874A TW 98128874 A TW98128874 A TW 98128874A TW I462958 B TWI462958 B TW I46295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carbon atoms
substituent
general formula
polyolef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288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16768A (en
Inventor
Tsuyoshi Urushihara
Kazukiyo Nomura
Naoto Ueda
Yota Tsuneizumi
Original Assignee
Adek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21982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36104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24358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36104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08056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6545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09230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0356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09651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58755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Adeka Corp filed Critical Adeka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016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167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629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6295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008Organic ingredient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the "one dot" groups of C08K5/01 - C08K5/59
    • C08K5/0083Nucleating agents promoting the crystallisation of the polymer matrix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205Compounds containing groups, e.g. carbam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L23/12Polypropen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
本發明係關於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更詳細而言係關於含有特定的結晶核劑之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
聚烯烴系樹脂具有其成形加工性、耐熱性、力學的特性及低比重等優異的優點,被廣泛地利用於薄膜、薄片及各種成形品(結構零件等)。惟,聚烯烴系樹脂本身,一般而言雖然具有優異的物性,但依某種的用途,會有因為未能引出其樹脂本來的優異性能,而使其適用受到限制的情況。
此缺點係源自聚烯烴系樹脂的結晶性。為了改善聚烯烴系樹脂的結晶性而提高樹脂的透明性,且賦予耐熱性或力學的強度,廣泛地使用各種的結晶核劑。此外,聚烯烴系樹脂,已知藉由添加特定的化合物或組成物,可控制烯烴系樹脂的成形加工時的結晶化。一般而言,結晶化作用受到促進的聚烯烴系樹脂,可獲得縮短成形加工循環時間、改善聚烯烴系樹脂的成形品的透明性、耐熱性或物理的特性提昇等之優點。作為該相關的結晶核劑,可列舉例如苯甲酸鈉、4-第三丁基苯甲酸鋁鹽、己二酸鈉及2鈉雙環[2.2.1]庚烷-2,3-二羧酸酯等之羧酸金屬鹽、鈉雙(4-第三丁基苯基)磷酸酯、鈉-2,2’-甲撐雙(4,6-二第三丁基苯基)磷酸酯及鋰-2,2’-甲撐雙(4,6-二第三丁基苯基)磷酸酯等之磷酸酯金屬鹽、二亞苄山梨糖醇、雙(甲基亞苄)山梨糖醇及雙(二甲基亞苄)山梨糖醇等之多元醇衍生物等之化合物。
而且,為了改善聚烯烴系樹脂的特性,而添加醯胺化合物這點已廣為人知。例如專利文獻1中,提議為了抑制與銅等之重金屬接觸之聚丙烯的劣化而摻合苯撐二胺的脂肪酸二醯胺化合物,顯示出藉由重金屬之劣化的抑制效果。此外,專利文獻2中,揭示藉由於含有5質量%以上的聚丁烯-1之聚烯烴聚合物中摻合雙醯胺化合物而熱密封性或透明性提高。而且,專利文獻3中,揭示藉由將由二胺與單羧酸所得到的醯胺化合物添加於聚丙烯中而可得到含有多量β晶之結晶性聚丙烯系樹脂組成物。更且,專利文獻4中,提議使萘二羧酸或聯苯二羧酸與單胺進行反應的化合物。更且,專利文獻5中,揭示藉由添加由單尿素衍生物或二尿素衍生物所選出的2種以上的尿素系化合物,得到結晶化溫度提高的聚丙烯樹脂組成物。
更且,亦已知為了使聚烯烴系樹脂的透明性提高、且賦予耐熱性或力學的強度,而使用醯肼化合物。將醯肼化合物利用於樹脂之例子,例如專利文獻6中,記載著相對於聚乳酸系樹脂,利用具有苯酚之結構的醯肼化合物,作為結晶核劑。此外,專利文獻7中,記載著將由鏈狀醯胺、環狀醯胺、鏈狀醯肼及環狀醯肼所選出的醯胺系化合物摻合於聚乳酸,使聚乳酸系樹脂組成物的結晶化溫度提高。專利文獻8中,提議聚乳酸系樹脂中倂用由脂肪族酯衍生物或脂肪族聚醚衍生物所成的可塑劑、與作為有機結晶核劑之辛烷二羧酸二苯醯肼等的醯肼化合物。而且,專利文獻9中,提議為了抑制從藉由二亞苄山梨糖醇被透明化的聚丙烯材料釋放出醛,而使用醯肼化合物。更且,專利文獻10中,記載著N,N’-雙[3-(3,5-二-t-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基]肼等之醯肼化合物作為重金屬惰性化劑而利用於結晶性聚丙烯樹脂組成物。
此外,亦已知使用腙化合物,作為改善聚烯烴系樹脂的結晶性之手法。作為將腙化合物利用於樹脂之例子,有記載著將腙化合物使用於聚縮醛樹脂組成物之專利文獻11。專利文獻11中,記載著抑制源自聚縮醛樹脂的甲醛的發生,抑制模具污染或滲出的效果。此外,腙結構的化合物,除了上述專利文獻11的例子以外,已知作為聚合光起始劑使用、又作為聚尿烷的原料使用。
惟,專利文獻11中,完全未記載關於腙化合物促進樹脂的結晶化的效果。此外,先前技術尚不知道將腙化合物適用於聚烯烴系樹脂之例子。
惟,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1、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苯硫醚、聚醯胺等之結晶性合成樹脂,會有因為加熱熔融成型後的結晶化速度慢而使成型循環變慢,此外,因為加熱成型後再進行結晶化而引起收縮之問題。此外,此等的結晶性合成樹脂,因為大的結晶生成,會有強度不充分、透明性差的缺點。
此等缺點亦起因於合成樹脂的結晶性,已知要儘可能解決提高合成樹脂的結晶化溫度,急速地生成微細的結晶這點。
為了解決上述缺點,已知將結晶核劑或結晶化促進劑添加於樹脂中,先前技術以來,使用4-第三丁基苯甲酸鋁鹽、己二酸鈉等之羧酸金屬鹽、鈉雙(4-第三丁基苯基)磷酸酯、鈉-2,2’-甲撐雙(4,6-二第三丁基苯基)磷酸酯等之酸性磷酸酯金屬鹽、二亞苄山梨糖醇、雙(4-甲基亞苄)山梨糖醇等之多元醇衍生物等之化合物。
此等的化合物之中,又以專利文獻12及13等所記載的亞烷基雙苯酚類的環狀磷酸酯的金屬鹽,其效果大而廣泛地被使用。
此外,嘗試藉由倂用此等的化合物與其他的金屬化合物而試圖改善其效果。例如專利文獻14中,揭示為了防止倂用芳香族磷酸鹼金屬鹽系造核劑與硬脂酸鈣等之羧酸鹼土類金屬鹽時的樹脂剛性的降低,使用水滑石類或羧酸鹼金屬鹽取代羧酸鹼土類金屬鹽之方法。
而且,專利文獻15及16中,揭示倂用環狀有機磷酸酯金屬鹽與脂肪族羧酸的周期律表第II族金屬鹽之方法,專利文獻17及18中,揭示倂用酸性有機磷酸酯化合物與脂肪族羧酸金屬鹽之方法,專利文獻19中,揭示使用環狀有機磷酸酯金屬鹽時,為了防止作為後處理之放射線照射被實施後的熱水浸漬中pH的降低,倂用鹼金屬、鹼土類金屬或鋁族金屬的氫氧化物之方法,專利文獻20~22中,為了改良高剛性丙烯系樹脂的加工性及耐熱剛性,使用芳香族磷酸二酯的鹼性鋁鹽之方法,專利文獻23中,揭示倂用芳香族磷酸二酯的鹼性鋁鹽及羧酸鹼金屬鹽之方法,專利文獻24及25中,揭示相對於聚烯烴樹脂等之結晶性合成樹脂,摻合聚胺系醯胺化合物之方法。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特開昭50-105558號公報
[專利文獻2]特開昭51-114482號公報
[專利文獻3]特開平6-107875號公報
[專利文獻4]特開平5-310665號公報
[專利文獻5]特開平6-240058號公報
[專利文獻6]特開2004-323742號公報
[專利文獻7]特開2004-352873號公報
[專利文獻8]特開2008-69245號公報
[專利文獻9]特表2004-510002號公報
[專利文獻10]特開2000-319463號公報
[專利文獻11]特開2007-70574號公報
[專利文獻12]特開昭58-1736號公報
[專利文獻13]特開昭59-184252號公報
[專利文獻14]特開昭63-69853號公報
[專利文獻15]特開平1-129050號公報
[專利文獻16]特開平1-129051號公報
[專利文獻17]特開平3-79649號公報
[專利文獻18]特開平3-81368號公報
[專利文獻19]特開平3-43437號公報
[專利文獻20]特開平1-104638號公報
[專利文獻21]特開平1-104639號公報
[專利文獻22]特開平1-104647號公報
[專利文獻23]特開平5-156078號公報
[專利文獻24]特開平6-271762號公報
[專利文獻25]特開平8-157640號公報
如上述目前為止檢討了各種的結晶核劑,但近年對聚烯烴系樹脂、特別是對聚丙烯樹脂所要求的性能為更高度的性能,要求可賦予更進一步的透明性改善與其他的特性之結晶核劑。因此,目前為止所提議的結晶核劑稱不上充足,希望開發更上一層的結晶核劑。
例如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苯撐二胺的脂肪酸二醯胺化合物,對於聚丙烯樹脂而言,作為結晶核劑的效果小,並不實用。此外,專利文獻2中所記載的雙醯胺化合物(明細書第7頁第3表所記載之試料No.3-5及No.3-6所示的N,N’-二(十八烷基)-壬烷二醯胺),單獨則對於聚丙烯的透明性提昇效果並不被認可,必須摻合聚丁烯-1。而且,專利文獻3中所記載之由二胺與單羧酸所得到的醯胺化合物,為β晶結晶核劑,但聚丙烯系樹脂組成物中,因為β晶與α晶比較下為低融點而耐熱性低、因為成形品的透明性缺乏,故不適用於提供兼具耐熱性及透明性的聚丙烯。此外,專利文獻4中所記載之使萘二羧酸或聯苯二羧酸與單胺進行反應的化合物,實際上評估的結果,透明性改善效果小、並非可滿足要求者。其他的專利文獻中所記載之聚烯烴系樹脂,在透明性等方面亦為無法獲得充分的滿足者,尋求更進一步的改良。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係提供透明性優異的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此外,本發明的其他目的,係提供一種使用與先前技術的結晶核劑完全不同的新的結構的結晶核劑,而結晶化受到促進的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
本發明者,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經過精心研究的結果,發現藉由使用具有特定的結構之結晶核劑可達成上述目的,而完成本發明。
亦即,本發明的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其特徵係相對於聚烯烴系樹脂100質量份,摻合由具有介由碳數1~10的烴基連結至少4個以上下述一般式(1)
(式中,R1 表示氫原子、可具有分歧之碳數1~12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3~12的環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6~18的芳基,複數的R1 可為各自相異者)所表示的胺基甲酸酯基的結構之結晶核劑(A)、與下述一般式(2)
(式中,X1 為可具有分歧之碳原子數1~5的烷撐基;R2 ~R5 各自獨立地表示由鹵素原子、可被取代亦可具有分歧之碳原子數1~4的烷基、及可被取代亦可具有分歧之碳原子數1~4的烷氧基所成的群中所選出者;p、q、r及s各自獨立地表示0~3的整數(惟,p及s並非為0))所表示的結晶核劑(B)、與下述一般式(3)
(式中,R6 及R7 各自獨立地表示可具有分歧及/或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10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3~12的環烷基、或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6~20的芳基;X2 及X3 各自獨立地表示單鍵、或、碳原子數1~5的烷撐基;惟,上述取代基係除了羥基以外)所表示的結晶核劑(C)、與下述一般式(4)
(式中,R8 及R9 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可具有分歧及/或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12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3~12的環烷基、或、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6~18的芳基,R8 及R9 可與腙結構的末端的碳一起形成碳原子數6~18的環;X4 表示可具有分歧及/或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10的烷撐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3~12的環烷撐基、或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6~20的芳撐基)所表示的結晶核劑(D)、與下述一般式(5)
(式中,R10 表示氫原子、可具有分歧及/或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12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3~12的環烷基、或、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6~18的芳基;X5 表示可具有分歧及/或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10的烷撐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3~12的環烷撐基、或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6~20的芳撐基)所表示的結晶核劑(E)、與下述一般式(6)
(式中,R11 及R12 各自獨立地表示可具有分歧之碳原子數1~6的烷基)所表示的結晶核劑(F)所成的群中所選出的至少1種的結晶核劑0.01~1質量份。
此外,本發明中,具有介由碳數1~10的烴基連結至少4個以上上述一般式(1)所表示的胺基甲酸酯結構的結構之結晶核劑(A),係下述一般式(7)
(式中,R13 表示與上述一般式(1)中的R1 相同者;1表示2~10的整數;複數的R13 可為各自相異者)所表示者、或、下述一般式(8)
(式中,R14 表示與上述一般式(1)中的R1 相同者,複數的R14 可為各自相異者)所表示的者較佳。
而且,本發明中,表示上述結晶核劑(B)之上述一般式(2)中,R2 及R5 位於苯環的鄰位,且/或,p及s表示1,q及r為2更佳。
而且,本發明中,上述一般式(3)所表示的結晶核劑(C),係由下述一般式(9)~(11)
(式中,R15 及R16 各自獨立地表示與上述一般式(3)中的R6 相同者;t表示0或1)所表示的結晶核劑所成的群中所選出的至少1種較佳。
此外,本發明中,表示上述結晶核劑(D)之上述一般式(4)中,X4 為1,4-環己撐基、或表示上述結晶核劑(E)之上述一般式(5)中,X5 為1,4-苯撐基較佳。
而且,本發明中,上述一般式(6)所表示的結晶核劑(F),係由下述一般式(12)及(13)
(式中,R17 、R18 、R19 及R20 各立獨立地表示可具有分歧之碳原子數1~12的烷基)所表示的結晶核劑的群中所選出者較佳。
而且,本發明的結晶核劑,相對於聚烯烴系樹脂100質量份,再摻合由下述一般式(14)
(式中,R21 ~R24 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可具有分歧之碳原子數1~9的烷基;R25 表示氫原子或甲基;n表示1或2,n為1時,M表示鹼金屬,n為2時,M表示Al(OH))所表示的環狀有機磷酸酯金屬鹽化合物0.001~5質量份、與羧酸鹼金屬鹽0.001~5質量份、與下述一般式(15)
[式中,R26 及R27 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可具有分歧及/或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21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3~12的環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6~20的芳基、或、可具有分歧及/或取代基之碳原子數6~20的芳基烷基;A為下述一般式(16)
(式中,X6 表示可具有分歧之碳原子數1~5的烷撐基;R28 及R29 各自獨立地表示鹵素原子、可具有分歧及/或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4的烷基、或、可具有分歧及/或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4的烷氧基;u及v各自獨立地表示0~4的整數)所表示的基、或下述一般式(17)
(式中,R30 表示鹵素原子、可具有分歧及/或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4的烷基、或、可具有分歧及/或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4的烷氧基;w表示0~4的整數)所表示的基]所表示的二醯胺化合物0.001~5質量份所成的群中所選出的一種以上而成較佳。
此外,本發明的結晶核劑,係上述一般式(14)中,R21 ~R24 為第三丁基,且R25 為氫原子較佳。
而且,本發明的結晶核劑,係相對於聚烯烴系樹脂100質量份,添加0.01~1質量份脂肪酸金屬鹽、或、脂肪酸醯胺化合物較佳。
而且,本發明的結晶核劑係前述脂肪酸金屬鹽、或、脂肪酸醯胺化合物,為由硬脂酸鋰、硬脂酸鈣、硬脂酸鈉、乙撐雙硬脂醯胺、乙撐雙(12-羥基硬脂醯胺)、硬脂酸醯胺所成的群中所選出者較佳。
此外,本發明的結晶核劑,係前述聚烯烴系樹脂為聚丙烯系樹脂較佳。
依據本發明,藉由於聚烯烴系樹脂中摻合作為結晶核劑之具有上述特定的結構的結晶核劑,可提供透明性優異的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此外,可提供結晶化受到促進的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
[實施發明之最佳形態]
以下,具體地說明關於本發明的實施的形態。
[結晶核劑(A)]
本發明的結晶核劑(A),係由下述一般式(1)
(式中,R1 表示氫原子、可具有分歧之碳數1~12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3~12的環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6~18的芳基,複數的R1 可為各自相異者)所表示的胺基甲酸酯結構介由碳原子數1~10的烴基而連結至少4個以上的結構所成者。
前述碳原子數1~10的烴基,係表示由碳原子與氫原子所構成的化合物,其分子結構,可列舉鏈烷、鏈烯、環鏈烷、芳香族烴等,該相關的烴基的至少4個的氫原子被胺基甲酸酯結構所取代。
前述一般式(1)中的R1 所表示之可具有分歧的碳原子數1~12的烷基,可列舉例如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異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三戊基、己基、2-己基、3-己基、庚基、2-庚基、3-庚基、異庚基、第三庚基、n-辛基、異辛基、第三辛基、壬基、異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等。
此等烷基,可被氧原子、硫原子、羰基、酯基、醯胺基、亞胺基或下述的芳基所中斷,烷基中的氫原子,可被羥基、鹵素原子、胺基、硝基、氰基、烯基、烯基氧基、烷醯基氧基、烷氧基羰基等之鏈狀脂肪族基、吡咯、呋喃、噻吩、咪唑、噁唑、噻唑、吡唑、異噁唑、異噻唑、吡啶、噠嗪、嘧啶、吡嗪、哌啶、哌嗪、嗎啉、2H-吡喃、4H-吡喃、苯基、聯苯、三苯基、萘、蒽、吡咯烷、吡任啶、吲哚嗪、吲哚、異吲哚、吲唑、嘌呤、喹嗪、喹啉、異喹啉、或下述的環烷基等之環狀脂肪族基所取代。此外,此等的中斷或取代亦可被組合。
此外,前述烷基可包含羥基烷基、烷氧基烷基、烷基胺基烷基、二烷基胺基烷基、烷氧基羰基烷基、羧基烷基、鹵化烷基、烷醯基氧基烷基、胺基烷基等。
前述羥基烷基,可列舉例如羥基甲基、2-羥基乙基、3-羥基丙基、4-羥基丁基、2-羥基丁基、1-羥基戊基、6-羥基己基等,與烷基同樣,羥基烷基中的烷基可被中斷,羥基烷基中的氫原子可被取代,中斷及取代亦可被組合。
前述烷氧基烷基,可列舉例如甲氧基甲基、甲氧基乙基、甲氧基丁基、乙氧基己基、乙氧基甲基、丁氧基乙基、t-丁氧基己基、己基氧基甲基等,與前述烷基同樣,烷氧基烷基中的烷基可被中斷,烷氧基烷基中的氫原子可被取代,中斷及取代亦可被組合。
前述烷基胺基烷基,可列舉例如甲基胺基甲基、乙基胺基甲基、己基胺基甲基、乙基胺基乙基、己基胺基乙基、甲基胺基丙基、丁基胺基丙基、甲基胺基丁基、乙基胺基丁基、己基胺基丁基、甲基胺基己基、乙基胺基己基、丁基胺基己基、己基胺基己基等,與前述烷基同樣,烷基胺基烷基中的烷基可被中斷,烷基胺基烷基中的氫原子可被取代,中斷及取代亦可被組合。
前述二烷基胺基烷基,可列舉例如二甲基胺基甲基、二乙基胺基甲基、二己基胺基甲基、二乙基胺基乙基、二己基胺基乙基、二甲基胺基丙基、二丁基胺基丙基、二甲基胺基丁基、二乙基胺基丁基、二己基胺基丁基、二甲基胺基己基、二乙基胺基己基、二丁基胺基己基、二己基胺基己基等,與烷基同樣,二烷基胺基烷基中的烷基可被中斷,二烷基胺基烷基中的氫原子可被取代,中斷及取代亦可被組合。
前述烷氧基羰基烷基,可列舉例如甲氧基羰基甲基、甲氧基羰基乙基、甲氧基羰基己基、乙氧基羰基甲基、乙氧基羰基乙基、丙氧基羰基甲基、異丙氧基羰基甲基、丁氧基羰基甲基、戊基氧基羰基甲基、己基氧基羰基甲基、己基氧基羰基丁基、己基氧基羰基己基等,與前述烷基同樣,烷氧基羰基烷基中的烷基可被中斷,烷氧基羰基烷基中的氫原子可被取代,中斷及取代亦可被組合。
前述羧基烷基,可列舉例如羧基甲基、羧基乙基、羧基丁基、羧基己基等,與前述烷基同樣,羧基烷基中的烷基可被中斷,羧基烷基中的氫原子可被取代,中斷及取代亦可被組合。
前述鹵化烷基,可列舉例如單氯甲基、單溴甲基、單碘甲基、單氟甲基、二氯甲基、二溴甲基、二碘甲基、二氟甲基、三氯甲基、三溴甲基、三碘甲基、三氟甲基、二溴丁基、二碘丁基、二氟丁基、氯己基、溴己基、碘己基及氟己基等,與前述烷基同樣,鹵化烷基中的烷基可被中斷,鹵化烷基中的氫原子可被取代,中斷及取代亦可被組合。
前述烷醯基氧基烷基,可列舉例如乙醯氧基甲基、2-乙醯氧基乙基、丙醯基氧基甲基、1-己醯基氧基-2-甲基戊基等,與前述烷基同樣,烷醯基氧基烷基中的烷基可被中斷,烷醯基氧基烷基中的氫原子可被取代,中斷及取代亦可被組合。
前述胺基烷基,可列舉例如胺基甲基、胺基乙基、胺基丙基、胺基丁基、胺基戊基、胺基己基等,與前述烷基同樣,胺基烷基中的烷基可被中斷,胺基烷基中的氫原子可被取代,中斷及取代亦可被組合。
上述一般式(1)中的R1 所表示之碳原子數6~18的可具有取代基之芳基,可列舉苯基、4-羥基苯基、3,4,5-三甲氧基苯基、4-第三丁基苯基、聯苯基、萘基、甲基萘基、蒽基、菲基等,芳基中的氫原子可被羥基、鹵素原子、硝基、氰基、烷基、烷氧基、烯基、烯基氧基、烷氧基烷基、烷醯基氧基、或烷氧基羰基所取代。
上述一般式(1)中的R1 所表示之可被取代的碳原子數3~12的環烷基,可列舉環丙基、環戊基、環己基、環庚基、環辛基、環壬基、環癸基等,環烷基中的氫原子可被鹵素原子、烷基、烷氧基、烯基、烯基氧基、烷氧基烷基、烷醯基氧基、烷氧基羰基、腈基或氰基所取代。
本發明中上述一般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的具體的結構,可列舉下述化合物A-1~A-9。惟,本發明並不限於以下的化合物。
上述一般式(1)所表示的結晶核劑(A)之中,較佳為使用下述一般式(7)
(式中,R13 表示與上述一般式(1)中的R1 相同者,1表示2~10的整數,複數的R13 可為各自相異者)所表示者、或、下述一般式(8)、
(式中,R14 表示與上述一般式(1)中的R1 相同者,複數的R14 可為各自相異者)所表示的結構的化合物。
上述一般式(1)所表示的結晶核劑(A)之中,特別是以下述一般式(18)
(式中,R31 表示與一般式(1)中的R1 相同者,複數的R31 可為各自相異者)所表示的結構的化合物較佳。
由上述一般式(1)所表示的胺基甲酸酯結構介由碳原子數1~10的烴基而連結至少4個的結構所成的化合物,具體而言可依照後述的合成例而製造,但一般而言,可依照下述反應式(A)或(B)而製造。亦即,可藉由使赤蘚醇或季戊四醇等之多元醇化合物與異氰酸化合物等,必要時在二甲基乙醯胺等之溶劑中在加熱回流下使其反應,而輕易地製造。
反應式(B)
[結晶核劑(B)]
本發明的結晶核劑(B),係下述一般式(2)
(式中,X1 為可具有分歧之碳原子數1~5的烷撐基;R2 ~R5 各自獨立地表示由鹵素原子、可被取代亦可具有分歧之碳原子數1~4的烷基、及可被取代亦可具有分歧之碳原子數1~4的烷氧基所成的群中所選出者;p、q、r及s各自獨立地表示0~3的整數(惟,p及s並非為0))所表示者。
上述一般式(2)中X1 之可具有分歧的碳原子數1~5的烷撐基,可列舉甲撐基、乙撐基、丙烯基、丁撐基、異丁撐基、戊撐基等,此等的烷撐基中的-CH2 -可被-O-、-CO-、-COO-或OCO-所取代,此外烷撐基中的氫原子可被鹵素原子、烯基、烯基氧基、烷醯基氧基、烷氧基羰基、腈基、氰基、芳基或飽和脂肪族環所取代。
上述一般式(2)中R2 ~R5 之可被取代亦可具有分歧的碳原子數1~4的烷基,可列舉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t-丁基等,烷基中的-CH2 -可被-O-或-S-所中斷,烷基中的氫原子可被鹵素原子、烷氧基、烯基、烯基氧基、烷氧基烷基、烷醯基氧基、烷氧基羰基、腈基、氰基、芳基或飽和脂肪族環所取代。
此外,上述烷基可包含羥基烷基、烷氧基烷基、烷基胺基烷基、二烷基胺基烷基、烷氧基羰基烷基、羧基烷基、鹵化烷基、烷醯基氧基烷基、胺基烷基等。
上述羥基烷基,可列舉例如羥基甲基、2-羥基乙基、3-羥基丙基、4-羥基丁基、2-羥基丁基等,與烷基同樣,羥基烷基中的烷基可被中斷,羥基烷基中的氫原子可被取代,中斷及取代亦可被組合。
上述烷氧基烷基,可列舉例如甲氧基甲基、甲氧基乙基、甲氧基丁基、乙氧基甲基、丁氧基乙基、己基氧基甲基等,上述與烷基同樣,烷氧基烷基中的烷基可被中斷,烷氧基烷基中的氫原子可被取代,中斷及取代亦可被組合。
上述烷基胺基烷基,可列舉例如甲基胺基甲基、乙基胺基甲基、己基胺基甲基、乙基胺基乙基、己基胺基乙基、甲基胺基丙基、丁基胺基丙基、甲基胺基丁基、乙基胺基丁基、己基胺基丁基等,上述與烷基同樣,烷基胺基烷基中的烷基可被中斷,烷基胺基烷基中的氫原子可被取代,中斷及取代亦可被組合。
上述二烷基胺基烷基,可列舉例如二甲基胺基甲基、二乙基胺基甲基、二己基胺基甲基、二乙基胺基乙基、二己基胺基乙基、二甲基胺基丙基、二丁基胺基丙基、二甲基胺基丁基、二乙基胺基丁基、二己基胺基丁基等,上述與烷基同樣,二烷基胺基烷基中的烷基可被中斷,二烷基胺基烷基中的氫原子可被取代,中斷及取代亦可被組合。
上述烷氧基羰基烷基,可列舉例如甲氧基羰基甲基、甲氧基羰基乙基、乙氧基羰基甲基、乙氧基羰基乙基、丙氧基羰基甲基、異丙氧基羰基甲基、丁氧基羰基甲基、戊基氧基羰基甲基、己基氧基羰基甲基、己基氧基羰基丁基等,上述與烷基同樣,烷氧基羰基烷基中的烷基可被中斷,烷氧基羰基烷基中的氫原子可被取代,中斷及取代亦可被組合。
上述羧基烷基,可列舉例如羧基甲基、羧基乙基、羧基丁基等,與上述烷基同樣,羧基烷基中的烷基可被中斷,羧基烷基中的氫原子可被取代,中斷及取代亦可被組合。
上述鹵化烷基,可列舉例如單氯甲基、單溴甲基、單碘甲基、單氟甲基、二氯甲基、二溴甲基、二碘甲基、二氟甲基、三氯甲基、三溴甲基、三碘甲基、三氟甲基、二溴丁基、二碘丁基、二氟丁基等,與上述烷基同樣,鹵化烷基中的烷基可被中斷,鹵化烷基中的氫原子可被取代,中斷及取代亦可被組合。
上述烷醯基氧基烷基,可列舉例如乙醯氧基甲基、2-乙醯氧基乙基、丙醯基氧基甲基等,與上述烷基同樣,烷醯基氧基烷基中的烷基可被中斷,烷醯基氧基烷基中的氫原子可被取代,中斷及取代亦可被組合。
上述胺基烷基,可列舉例如胺基甲基、胺基乙基、胺基丙基、胺基丁基等,與前述烷基同樣,胺基烷基中的烷基可被中斷,胺基烷基中的氫原子可被取代,中斷及取代亦可被組合。
上述一般式(2)中R2 ~R5 之可被取代亦可具有分歧之碳原子數1~4的烷氧基,可列舉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異丙氧基、丁氧基等。此等烷氧基中的-CH2 -,可被-O-、-CO-、-COO-或OCO-取代,此外烷氧基中的氫原子,可被鹵素原子、烯基、烯基氧基、烷氧基烷基、烷醯基氧基、烷氧基羰基、腈基、氰基、芳基或飽和脂肪族環所取代。
本發明中上述一般式(2)所表示的結晶核劑的具體的結構,可列舉下述化合物B-1~B-9。惟,本發明並不限於以下的化合物。
上述一般式(2)所表示的結晶核劑之中,又以使用前述一般式(2)中之R2 及R5 位於苯環的鄰位的化合物為特別佳。
此外,上述一般式(2)所表示的結晶核劑之中,又以使用前述一般式(2)中之p及s為1且q及r為2的化合物為特別佳。
上述一般式(2)所表示的化合物,具體而言可依照後述的合成例而製造,但一般而言,可依照下述反應式(C)而製造。亦即,可藉由使二胺化合物與羧酸鹵化物,必要時以吡啶作為觸媒,在二甲基乙醯胺等之溶劑中在加熱回流下進行反應,而輕易地製造。
[結晶核劑(C)]
本發明的結晶核劑(C),係一般式(3)
(式(3)中,R6 及R7 各自獨立地表示可具有分歧及/或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10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3~12的環烷基、或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6~20的芳基;X2 及X3 各自獨立地表示單鍵、或碳原子數1~5的烷撐基;惟,上述取代基係除了羥基以外)所表示的醯肼化合物。
上述一般式(3)中的R6 或R7 所表示之可具有分歧及/或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10的烷基,可列舉例如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異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三戊基、己基、2-己基、3-己基、庚基、2-庚基、3-庚基、異庚基、第三庚基、n-辛基、異辛基、第三辛基、壬基、異壬基、癸基等。
此等烷基,可被氧原子、硫原子、羰基、酯基、醯胺基、亞胺基或下述的芳基所中斷,烷基中的氫原子,可被鹵素原子、胺基、硝基、氰基、烯基、烯基氧基、烷醯基氧基、烷氧基羰基等之鏈狀脂肪族基、吡咯、呋喃、噻吩、咪唑、噁唑、噻唑、吡唑、異噁唑、異噻唑、吡啶、噠嗪、嘧啶、吡嗪、哌啶、哌嗪、嗎啉、2H-吡喃、4H-吡喃、苯基、聯苯、三苯基、萘、蒽、吡咯烷、吡任啶、吲哚嗪、吲哚、異吲哚、吲唑、嘌呤、喹嗪、喹啉、異喹啉、或下述的環烷基等之環狀脂肪族基所取代。此外,此等的中斷或取代可被組合,此等的烷基,上述取代的結果,可具有不飽和結合。
上述一般式(3)中之R6 或R7 所表示之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3~12的環烷基,可列舉例如環丙基、環戊基、環己基、環庚基、環辛基、環壬基、環癸基等,環烷基中的氫原子,可被鹵素原子、烷基、烷氧基、烯基、烯基氧基、烷氧基烷基、烷醯基氧基、烷氧基羰基、腈基或氰基所取代。
上述一般式(3)中之R6 或R7 所表示之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6~20的芳基,芳基中的氫原子,可被鹵素原子、硝基、氰基、烷基、烷氧基、烯基、烯基氧基、烷氧基烷基、烷醯基氧基、或烷氧基羰基被取代,此等的芳基,可列舉例如苯基、3,4,5-三甲氧基苯基、4-第三丁基苯基、聯苯基、萘基、甲基萘基、蒽基、菲基等。
上述一般式(3)中之X2 或X3 所表示之碳原子數1~5的烷撐基,可列舉甲撐、乙撐、丙撐、2-甲基丙撐、2-乙基丙撐、丁撐、2-甲基丁撐等。
上述的結晶核劑之中,本發明係又特別以使用上述一般式(3)中之R6 及R7 各自為可具有除了羥基以外的取代基之碳原子數3~12的環烷基、或、可具有除了羥基以外的取代基之苯基的結構之化合物較佳。
此等之中,又特別以上述一般式(3)中之R6 及R7 為可具有除了羥基以外的取代基之碳原子數3~12的環烷基、及、X2 及X3 為單鍵之結構的化合物較佳。此外,上述一般式(3)中之R6 及R7 為可具有碳原子數1~12的烷基作為取代基之環己基或苯基,X2 及X3 為單鍵之結構的化合物較佳。
本發明中,上述一般式(3)所表示的結晶核劑(C),係由下述一般式(9)~(11)
(式中,R15 及R16 各自獨立地表示與上述一般式(3)中的R6 相同者;t表示0或1)所表示的結晶核劑所成的群中所選出的至少1種為特別佳。
一般式(3)所表示的結晶核劑的具體的結構,可列舉下述化合物C-1~C-8。惟,本發明並不限於以下的化合物。
上述一般式(3)所表示的結晶核劑(C),可依照習知的合成例而製造,但一般而言,可依照下述反應式(D)而製造。亦即,對肼或其衍生物可藉由與羧酸化合物的縮合反應、或與酸鹵化物的反應,而輕易地合成。
[結晶核劑(D)及(E)]
本發明的結晶核劑(D),係下述一般式(4)
(式中,R8 及R9 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可具有分歧及/或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12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3~12的環烷基、或、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6~18的芳基,R8 及R9 可與腙結構的末端的碳一起形成碳原子數6~18的環;X4 表示可具有分歧及/或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10的烷撐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3~12的環烷撐基、或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6~20的芳撐基)所表示的腙化合物。
本發明的結晶核劑(E),係下述一般式(5)
(式中,R10 表示氫原子、可具有分歧及/或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12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3~12的環烷基、或、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6~18的芳基;X5 表示可具有分歧及/或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10的烷撐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3~12的環烷撐基、或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6~20的芳撐基)所表示的腙化合物。
上述一般式(4)中之R8 及R9 或上述一般式(5)中之R10 所表示之可具有分歧之碳原子數1~12的烷基,可列舉例如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異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三戊基、己基、2-己基、3-己基、庚基、2-庚基、3-庚基、異庚基、第三庚基、n-辛基、異辛基、第三辛基、壬基、異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等。
此等烷基,可被氧原子、硫原子、羰基、酯基、醯胺基、亞胺基或下述的芳基所中斷,烷基中的氫原子,可被羥基、鹵素原子、胺基、硝基、氰基、烯基、烯基氧基、烷醯基氧基、烷氧基羰基等之鏈狀脂肪族基、吡咯、呋喃、噻吩、咪唑、噁唑、噻唑、吡唑、異噁唑、異噻唑、吡啶、噠嗪、嘧啶、吡嗪、哌啶、哌嗪、嗎啉、2H-吡喃、4H-吡喃、吡咯烷、吡任啶、吲哚嗪、吲哚、異吲哚、吲唑、嘌呤、喹嗪、喹啉、異喹啉等之雜環基、苯基、聯苯、三苯基、萘基、蒽基等之芳基、或、下述的環烷基等之環狀脂肪族基所取代。此外,此等的中斷或取代亦可被組合。
此外,前述烷基可包含羥基烷基、烷氧基烷基、烷基胺基烷基、二烷基胺基烷基、烷氧基羰基烷基、羧基烷基、鹵化烷基、烷醯基氧基烷基、胺基烷基等。
上述羥基烷基,可列舉例如羥基甲基、2-羥基乙基、3-羥基丙基、4-羥基丁基、2-羥基丁基、1-羥基戊基、6-羥基己基等,與上述烷基同樣,羥基烷基中的烷基可被中斷,羥基烷基中的氫原子可被取代,中斷及取代亦可被組合。
上述烷氧基烷基,可列舉例如甲氧基甲基、甲氧基乙基、甲氧基丁基、乙氧基己基、乙氧基甲基、丁氧基乙基、t-丁氧基己基、己基氧基甲基等,與前述烷基同樣,烷氧基烷基中的烷基可被中斷,烷氧基烷基中的氫原子可被取代,中斷及取代亦可被組合。
上述烷基胺基烷基,可列舉例如甲基胺基甲基、乙基胺基甲基、己基胺基甲基、乙基胺基乙基、己基胺基乙基、甲基胺基丙基、丁基胺基丙基、甲基胺基丁基、乙基胺基丁基、己基胺基丁基、甲基胺基己基、乙基胺基己基、丁基胺基己基、己基胺基己基等,與前述烷基同樣,烷基胺基烷基中的烷基可被中斷,烷基胺基烷基中的氫原子可被取代,中斷及取代亦可被組合。
上述二烷基胺基烷基,可列舉例如二甲基胺基甲基、二乙基胺基甲基、二己基胺基甲基、二乙基胺基乙基、二己基胺基乙基、二甲基胺基丙基、二丁基胺基丙基、二甲基胺基丁基、二乙基胺基丁基、二己基胺基丁基、二甲基胺基己基、二乙基胺基己基、二丁基胺基己基、二己基胺基己基等,與前述烷基同樣,二烷基胺基烷基中的烷基可被中斷,二烷基胺基烷基中的氫原子可被取代,中斷及取代亦可被組合。
上述烷氧基羰基烷基,可列舉例如甲氧基羰基甲基、甲氧基羰基乙基、甲氧基羰基己基、乙氧基羰基甲基、乙氧基羰基乙基、丙氧基羰基甲基、異丙氧基羰基甲基、丁氧基羰基甲基、戊基氧基羰基甲基、己基氧基羰基甲基、己基氧基羰基丁基、己基氧基羰基己基等,與前述烷基同樣,烷氧基羰基烷基中的烷基可被中斷,烷氧基羰基烷基中的氫原子可被取代,中斷及取代亦可被組合。
上述羧基烷基,可列舉例如羧基甲基、羧基乙基、羧基丁基、羧基己基等,上述與烷基同樣,羧基烷基中的烷基可被中斷,羧基烷基中的氫原子可被取代,中斷及取代亦可被組合。
上述鹵化烷基,可列舉例如單氯甲基、單溴甲基、單碘甲基、單氟甲基、二氯甲基、二溴甲基、二碘甲基、二氟甲基、三氯甲基、三溴甲基、三碘甲基、三氟甲基、二溴丁基、二碘丁基、二氟丁基、氯己基、溴己基、碘己基及氟己基等,與前述烷基同樣,鹵化烷基中的烷基可被中斷,鹵化烷基中的氫原子可被取代,中斷及取代亦可被組合。
上述烷醯基氧基烷基,可列舉例如乙醯氧基甲基、2-乙醯氧基乙基、丙醯基氧基甲基、1-己醯基氧基-2-甲基戊基等,與前述烷基同樣,烷醯基氧基烷基中的烷基可被中斷,烷醯基氧基烷基中的氫原子可被取代,中斷及取代亦可被組合。
上述胺基烷基,可列舉例如胺基甲基、胺基乙基、胺基丙基、胺基丁基、胺基戊基、胺基己基等,與前述烷基同樣,胺基烷基中的烷基可被中斷,胺基烷基中的氫原子可被取代,中斷及取代亦可被組合。
上述一般式(4)中之R8 及R9 或上述一般式(5)中之R10 所表示之可被取代的碳原子數3~12的環烷基,可列舉環丙基、環戊基、環己基、環庚基、環辛基、環壬基、環癸基等,環烷基中的氫原子,可被鹵素原子、烷基、烷氧基、烯基、烯基氧基、烷氧基烷基、烷醯基氧基、烷氧基羰基、腈基或氰基所取代。
上述一般式(4)中之R8 及R9 或上述一般式(5)中之R10 所表示之碳原子數6~18的可具有取代基之芳基,可列舉苯基、4-羥基苯基、3,4,5-三甲氧基苯基、4-第三丁基苯基、聯苯基、萘基、甲基萘基、蒽基、菲基、9-胺基蒽基等,芳基中的氫原子,可被羥基、鹵素原子、硝基、氰基、烷基、烷氧基、烯基、烯基氧基、烷氧基烷基、烷醯基氧基、胺基、亞胺基、或烷氧基羰基所取代。
前述R8 及R9 與腙結構的末端的碳一起所形成的碳原子數6~18的環,可列舉環己基、環庚基、環辛基、環壬基、環癸基、環十一烷基、環十二烷基等之環烷基、上述碳原子數6~18的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等。
上述一般式(4)或(5)中之X4 及X5 所表示之可被取代亦可具有分歧之碳原子數1~10的烷撐基,可列舉甲撐基、乙撐基、丙烯基、甲基乙撐基、丁撐基、1-甲基丙烯基、2-甲基丙烯基、1,2-二甲基丙烯基、1,3-二甲基丙烯基、1-甲基丁撐基、2-甲基丁撐基、3-甲基丁撐基、4-甲基丁撐基、2,4-二甲基丁撐基、1,3-二甲基丁撐基、戊撐基、己撐基、戊撐基、辛撐基等。上述烷撐基中的氫原子,可被鹵素原子、烷基、烷氧基、烯基、烯基氧基、烷氧基烷基、烷醯基氧基、烷氧基羰基、腈基或氰基所取代。
上述一般式(4)或(5)中之X4 及X5 所表示之可被取代的碳原子數3~6的環烷撐基,可列舉1,2-環丙烯基、1,3-環庚撐基、反式-1,4-環己撐基等。前述環烷撐基中的氫原子,可被鹵素原子、烷基、烷氧基、烯基、烯基氧基、烷氧基烷基、烷醯基氧基、烷氧基羰基、腈基或氰基所取代。
上述一般式(4)或(5)中之X4 及X5 所表示之可被取代的碳原子數6~20的芳撐基,可列舉1,4-苯撐基、1,3-苯撐基、1,5-萘撐基、2,6-萘撐基、2,6-非那烯基、1.6-菲基、2.7-菲基、2,6-蒽基等。上述環烷撐基中的氫原子,可被鹵素原子、烷基、烷氧基、烯基、烯基氧基、烷氧基烷基、烷醯基氧基、烷氧基羰基、腈基或氰基所取代。
此外,前述結晶核劑之中,上述一般式(4)中之R8 及R9 、或上述一般式(5)中之R10 為烷基時,烷基的碳數變長,雖然顯示出作為聚烯烴系樹脂的結晶核劑之效果,但會有化合物本身的耐熱性降低,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的成形加工時分解,而對成形品帶來壞影響的情況,故本發明中,R8 、R9 或R10 所表示的烷基的碳原子數為1~8的範圍內較佳,1~5的範圍內為特別佳。
本發明所使用的上述一般式(4)所表示的結晶核劑(D)的具體結構,可列舉下述化合物D-1~D-9,前述一般式(5)所表示的結晶核劑(E)的具體結構,可列舉下述化合物E-1~E-8。惟,本發明並不限於以下的化合物。
前述結晶核劑之中,特別是以上述一般式(4)中之X4 為1,4-環己撐基所表示的結構的化合物,此外,一般式(5)中之X5 為1,4-苯撐基所表示的結構的化合物較適用。
[結晶核劑(F)]
本發明的結晶核劑(F),係下述一般式(6)
(式中,R11 及R12 各自獨立地表示可具有分歧之碳原子數1~6的烷基)所表示的萘二醯胺化合物。
本發明的一般式(6)中R11 及R12 所表示的可具有分歧之碳原子數1~6的烷基,可列舉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三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三戊基、新戊基、己基、異己基等之基。
本發明的一般式(6)中醯胺取代基的位置並沒有特別限制,但由聚烯烴系樹脂的透明化效果優異而言,以下述一般式(12)所表示之取代於1,5-位的萘二醯胺化合物、或、下述一般式(13)所表示之取代於1,8-位的萘二醯胺化合物較佳。
一般式(12)
(式中,R17 及R18 各自獨立地表示與前述一般式(6)同樣的取代基。)
一般式(13)
(式中,R19 及R20 各自獨立地表示與前述一般式(6)同樣的取代基。)
本發明的一般式(6)所表示的化合物,更具體而言,可列舉下述化合物F-1~F-7的化合物。惟,本發明並不限於以下的化合物。
接著,以下詳述關於本發明的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
[聚烯烴系樹脂]
本發明相關的聚烯烴系樹脂,可列舉聚乙烯樹脂、聚丙烯樹脂及聚丁烯樹脂等,可列舉例如低密度聚乙烯、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等規聚丙烯、間規聚丙烯、半等規聚丙烯、環烯烴聚合物、立規型嵌段聚丙烯、聚丁烯-1、聚-3-甲基-1-丁烯、聚-3-甲基-1-戊烯、聚-4-甲基-1-戊烯等之α-烯烴聚合物、乙烯/丙烯嵌段或無規共聚物等之α-烯烴共聚物等。
上述共聚物可為無規共聚物,亦可為嵌段共聚物。此等的樹脂中具有立體規則性時,可為等規或間規。此共聚物的具體例子,具體而言,可列舉乙烯、丙烯、丁烯、戊烯、己烯、庚烯、辛烯、壬烯、癸烯、十一碳烯、十二碳烯等之α-烯烴、1,4-甲穚環己烯等之(甲基)丙烯酸酯、乙酸乙烯酯等。
上述的聚烯烴系樹脂之中,以本發明的結晶核劑的使用效果顯著之聚丙烯系樹脂較適合,聚丙烯、乙烯/丙烯嵌段或無規共聚物、乙撐以外的α-烯烴/丙烯嵌段或無規共聚物及此等的丙烯系聚合物與其他的α-烯烴聚合物的混合物等,特別適合使用。
此外,此等的聚烯烴系樹脂,因為熔融流率為8~100g/10min的範圍內者,可優良地得到本發明的效果,故較適合使用,熔融流率為8~60g/10min的範圍內之聚烯烴系樹脂,為特別佳。
再者,聚烯烴系樹脂以外,亦可使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對苯二甲酸己二醇酯等之熱可塑性直鏈聚酯系高分子樹脂;聚苯硫醚;聚內酯(聚乳酸)、聚己內酯等之脂肪族聚酯樹脂;聚亞己基己二醯胺等之直鏈聚醯胺系高分子樹脂;間規聚苯乙烯等之結晶性的聚苯乙烯系高分子樹脂。再者,本發明的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中,上述聚烯烴系樹脂可單獨或混合2種以上,或在無損於本發明的效果的範圍,亦可為混合聚烯烴系樹脂與聚烯烴系樹脂以外的樹脂的聚合物合金。
本發明的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中,由具有前述一般式(1)~(6)所表示的結構之結晶核劑(A)~(F)所成的群中所選出,相對於前述聚烯烴系樹脂100質量份摻合0.01~1質量份,較佳為摻合0.03~0.5質量份。少於0.01質量份,則添加效果不足,多於1質量份,則會有溢出於成形加工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所得到的成形品的表面的疑慮。
[添加劑]
本發明的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係相對於聚烯烴系樹脂100質量份,摻合由下述一般式(14)
(式中,R21 ~R24 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可具有分歧之碳原子數1~9的烷基;R25 表示氫原子或甲基;n表示1或2,n為1時,M表示鹼金屬,n為2時,M表示Al(OH))所表示的環狀有機磷酸酯金屬鹽化合物0.001~5質量份、與羧酸鹼金屬鹽0.001~5質量份、與下述一般式(15)
[式中,R26 及R27 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可具有分歧及/或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21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3~12的環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6~20的芳基,或,可具有分歧及/或取代基之碳原子數6~20的芳基烷基;A為下述一般式(16)
(式中,X6 表示可具有分歧之碳原子數1~5的烷撐基;R28 及R29 各自獨立地表示鹵素原子、可具有分歧及/或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4的烷基,或,可具有分歧及/或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4的烷氧基;u及v各自獨立地表示0~4的整數)所表示的基、或下述一般式(17)
(式中,R30 表示鹵素原子、可具有分歧及/或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4的烷基、或、可具有分歧及/或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4的烷氧基;w表示0~4的整數)所表示的基]所表示的二醯胺化合物0.001~5質量份
所成的群中所選出的一種以上而成較佳。
本發明的一般式(14)中R21 ~R24 所表示的可具有分歧之碳原子數1~9的烷基,可列舉例如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三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三戊基、新戊基、己基、異己基、庚基、辛基、2-乙基己基、壬基等之基,其中又以R21 ~R24 為第三丁基,但R25 為氫原子較佳。
本發明的一般式(14)中M所表示的鹼金屬,為鋰、鈉、鉀、銣或銫,其中由聚烯烴系樹脂的透明化效果優異而言,以鋰、鈉或鉀較佳。
本發明的一般式(14)所表示的化合物,更具體而言,可列舉下述化合物G-1~G-5的化合物。惟,本發明並不限於以下的化合物。
本發明的一般式(14)所表示的環狀有機磷酸酯金屬鹽化合物的摻合量,相對於聚烯烴系樹脂100質量份為0.001~5質量份,較佳為0.005~3質量份,更佳為0.01~1質量份。摻合量低於0.001質量份時,無法得到摻合的效果,又超過5質量份,則反而會有使聚烯烴系樹脂的物性降低的疑慮而不佳。
本發明的構成羧酸鹼金屬鹽的鹼金屬,可列舉與前述一般式(14)中M所列舉者相同的金屬,其中又以鋰、鈉或鉀等為佳,特別是鋰因為聚烯烴系樹脂的透明化效果優異而較佳。
前述構成羧酸鹼金屬鹽之羧酸,可列舉例如乙酸、丙酸、丙烯酸、辛基酸、異辛基酸、壬烷酸、癸烷酸、月桂酸、肉豆蔻基、棕櫚酸、硬脂酸、油酸、萞麻醇酸、12-羥基硬脂酸、山萮酸、褐煤酸、三十碳烷酸、β-十二烷基巰基乙酸、β-十二烷基巰基丙酸、β-月桂基胺基丙酸、β-N-甲基-N-月桂醯基胺基丙酸等之脂肪族單羧酸;丙二酸、琥珀酸、己二酸、馬來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酸、枸櫞酸、丁烷三羧酸、丁烷四羧酸等之脂肪族多元羧酸;環烷酸、環戊烷羧酸、1-甲基環戊烷羧酸、2-甲基環戊烷羧酸、環戊烯羧酸、環己烷羧酸、1-甲基環己烷羧酸、4-甲基環己烷羧酸、3,5-二甲基環己烷羧酸、4-丁基環己烷羧酸、4-辛基環己烷羧酸、環己烯羧酸、4-環己烯-1,2-二羧酸等之脂環式單或聚羧酸;苯甲酸、甲苯酸、二甲基苯甲酸、乙基苯甲酸、4-第三丁基苯甲酸、水楊酸、苯二甲酸、偏苯三酸、均苯四甲酸等之芳香族單或聚羧酸等,其中又以辛基酸、月桂酸、肉豆蔻基、棕櫚酸、硬脂酸、油酸、12-羥基硬脂酸、山萮酸、褐煤酸等之脂肪族單羧酸因為聚烯烴系樹脂的透明化效果優異而較佳,特別是以肉豆蔻基、棕櫚酸、硬脂酸或12-羥基硬脂酸為佳。
本發明的羧酸鹼金屬鹽的摻合量,相對於聚烯烴系樹脂100質量份,為0.001~5質量份,較佳為0.005~3質量份,更佳為0.01~1質量份。摻合量低於0.001質量份時,無法得到摻合的效果,又超過5質量份,則反而會有使聚烯烴系樹脂的物性降低的疑慮而不佳。
本發明的一般式(15)中R26 及R27 所表示的碳原子數1~21的烷基,可列舉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異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三戊基、己基、2-己基、3-己基、庚基、2-庚基、3-庚基、異庚基、第三庚基、n-辛基、異辛基、第三辛基、2-乙基己基、壬基、異壬基、癸基(月桂基)、十一烷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肉豆蔻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棕櫚基)、十七烷基、十八烷基(硬脂醯基)、二十烷基、二十一烷基等之基,此等烷基中的-CH2 -,可被羥基、鹵素原子、氰基、硝基、碳原子數1~18的烷基或烷氧基取代,可被氧原子、硫原子、羰基、酯基、醯胺基或亞胺基所中斷,此等的取代及中斷亦可被組合。
本發明的一般式(15)中R26 及R27 所表示的碳原子數3~12的環烷基,可列舉例如環丙基、環戊基、環己基、環庚基、環辛基、環壬基、環癸基、環十二烷基等之飽和碳環基,該飽和碳環基中的氫原子,可被羥基、鹵素原子、氰基、硝基、碳原子數1~18的烷基或烷氧基取代,可被氧原子、硫原子、羰基、酯基、醯胺基或亞胺基所中斷,此等的取代及中斷亦可被組合。
本發明的一般式(15)中R26 及R27 所表示的碳原子數6~20的芳基,可列舉例如苯基、3,4,5-三甲氧基苯基、4-第三丁基苯基、聯苯、萘基、蒽基、菲基等之芳香族環基,該芳香族環基中的氫原子,可被羥基、鹵素原子、氰基、硝基、碳原子數1~18的烷基或烷氧基取代,可被氧原子、硫原子、羰基、酯基、醯胺基或亞胺基所中斷,此等的取代及中斷可被組合。
本發明的一般式(16)中X6 所表示的可具有分歧之碳原子數1~5的烷撐基,可列舉甲撐、乙撐、丙烯、丁撐、異丁撐、戊撐等之基,此等的烷撐基中之-CH2 -,可被羥基、鹵素原子、氰基、硝基、碳原子數1~18的烷基或烷氧基被取代,可被氧原子、硫原子、羰基、酯基、醯胺基或亞胺基所中斷,此等的取代及中斷可被組合。
上述一般式(16)中R28 及R29 所表示的可具有分歧及/或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4的烷基,可列舉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異丁基等之基,此等的烷基中的氫原子,可被羥基、鹵素原子、氰基、硝基、碳原子數1~18的烷基或烷氧基取代,可被氧原子、硫原子、羰基、酯基、醯胺基或亞胺基所中斷,此等的取代及中斷可被組合。此外,R28 及R29 各為複數時,可為各自相異的取代基。
上述一般式(16)中R28 及R29 所表示的可具有分歧及/或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4的烷氧基,可列舉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異丙氧基、丁氧基等之基,此等烷氧基,可被氧原子、硫原子、羰基、酯基、醯胺基或亞胺基取代或中斷,此等的取代及中斷可被組合。
本發明的一般式(17)中R30 所表示的可具有分歧及/或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4的烷基,可列舉與前述R28 及R29 所列示的基相同的基。
本發明的一般式(15)所表示的化合物,更具體而言,可列舉下述化合物H-1~H-14的化合物。惟,本發明並不限於以下的化合物。
本發明的一般式(15)所表示的二醯胺化合物的摻合量,係相對於聚烯烴系樹脂100質量份,為0.001~5質量份,較佳為0.005~3質量份,更佳為0.01~1質量份。摻合量低於0.001質量份時,無法得到摻合的效果,又超過5質量份,則反而會有物性降低的疑慮而不佳。
本發明的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中,由具有一般式(1)~(6)所表示的結構之結晶核劑(A)~(F)所成的群中所選出的至少1種的結晶核劑((a)成份)、與環狀有機磷酸酯金屬鹽化合物((b)成份)、與羧酸鹼金屬鹽((c)成份)、與二醯胺化合物((d)成份)的摻合比率,並沒有特別的限制,但特別是(c)成份的羧酸鹼金屬鹽的摻合量,係(b)成份的環狀有機磷酸酯金屬鹽化合物的摻合量的等當量以上時,因為聚烯烴系樹脂的透明化效果顯著而較佳。
[中和劑]
本發明的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中,為了中和聚烯烴系樹脂中的殘渣觸媒,添加習知的中和劑較佳。作為中和劑,可列舉脂肪酸金屬鹽、脂肪酸醯胺化合物。作為脂肪酸金屬鹽、或、脂肪酸醯胺化合物,例如硬脂酸鋰、硬脂酸鈣、硬脂酸鈉、乙撐雙硬脂醯胺、乙撐雙(12-羥基硬脂醯胺)、硬脂酸醯胺可較適合使用。中和劑的添加量,係相對於聚烯烴系樹脂100質量份,脂肪酸金屬鹽、或、脂肪酸醯胺化合物為0.01~1質量份較佳。
[其他添加劑]
此外,本發明的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在不阻礙本發明的效果的範圍,必要時可添加通常一般所用的其他添加劑。其他添加劑,可使用新戊二醇衍生物、聚烷二醇及其衍生物、多元醇及其衍生物的環氧化合物等之可塑劑;由苯酚系、磷系、硫系等所成的抗氧化劑;由阻胺系光安定劑、紫外線吸收劑等所成的光安定劑;烴系化合物、脂肪酸系化合物、脂肪族醇系化合物、脂肪族酯系化合物、脂肪族醯胺系化合物、脂肪族羧酸金屬鹽化合物、或其他的金屬皂等之潤滑劑;重金屬惰性化劑;由陽離子系界面活性劑、陰離子系界面活性劑、非離子系界面活性劑、兩性界面活性劑等所成的防靜電劑;造核劑;難燃劑;玻璃纖維、碳酸鈣等之充填劑;水滑石、燻矽(fumed silica)、微粒子二氧化矽、矽石、矽藻土類、黏土、高嶺土、矽藻土、二氧化矽凝膠、矽酸鈣、絹雲母、高嶺石、打火石、長石粉、蛭石、綠坡縷石、滑石、雲母、鐵滑石、葉蠟石、二氧化矽等之矽系無機添加劑;著色劑;顏料;防曇劑;各種填充劑;離型劑;香料;發泡劑;抗菌劑;抗黴劑等。特別是由苯酚系及磷系所成的抗氧化劑,因為具有作為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的著色防止劑的效果而較適合使用。
前述苯酚系抗氧化劑,可列舉例如2,6-二第三丁基-p-甲酚、2,6-二苯基-4-十八烷氧基苯酚、硬脂醯基(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二硬脂醯基(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苄基)膦酸酯、十三烷基-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苄基硫代乙酸酯、硫代二乙撐雙[(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4,4’-硫代雙(6-第三丁基-m-甲酚)、2-辛基硫代-4,6-二(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氧基)-s-三嗪、2,2’-甲撐雙(4-甲基-6-第三丁基苯酚)、雙[3,3-雙(4-羥基-3-第三丁基苯基)丁酸]乙二醇酯、4,4’-亞丁基雙(2,6-二第三丁基苯酚)、4,4’-亞丁基雙(6-第三丁基-3-甲基苯酚)、2,2’-亞乙基雙(4,6-二第三丁基苯酚)、1,1,3-參(2-甲基-4-羥基-5-第三丁基苯基)丁烷、雙[2-第三丁基-4-甲基-6-(2-羥基-3-第三丁基-5-甲基苄基)苯基]對苯二甲酸酯、1,3,5-參(2,6-二甲基-3-羥基-4-第三丁基苄基)三聚異氰酸酯、1,3,5-參(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苄基)三聚異氰酸酯、1,3,5-參(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苄基)-2,4,6-三甲基苯、1,3,5-參[(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基氧基乙基]三聚異氰酸酯、肆[甲撐-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甲烷、2-第三丁基-4-甲基-6-(2-丙烯醯基氧基-3-第三丁基-5-甲基苄基)苯酚、3,9-雙[2-(3-第三丁基-4-羥基-5-甲基氫肉桂醯基氧基)-1,1-二甲基乙基]-2,4,8,10-四氧雜螺[5.5]十一烷、三乙撐乙二醇雙[β-(3-第三丁基-4-羥基-5-甲基苯基)丙酸酯]等。上述苯酚系抗氧化劑的使用量,係相對於上述聚烯烴系樹脂100質量份,為0.001~10質量份,較佳為0.01~5質量份。
上述磷系抗氧化劑,可列舉例如三苯基亞磷酸酯、參(2,4-二第三丁基苯基)亞磷酸酯、參(2,5-二第三丁基苯基)亞磷酸酯、參(壬基苯基)亞磷酸酯、參(二壬基苯基)亞磷酸酯、參(單、二混合壬基苯基)亞磷酸酯、亞磷酸二苯基酯、2,2’-甲撐雙(4,6-二第三丁基苯基)辛基亞磷酸酯、二苯基癸基亞磷酸酯、二苯基辛基亞磷酸酯、二(壬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亞磷酸酯、苯基二異癸基亞磷酸酯、三丁基亞磷酸酯、參(2-乙基己基)亞磷酸酯、十三烷基亞磷酸酯、三月桂基亞磷酸酯、亞磷酸二丁基酯、亞磷酸二月桂基酯、三月桂基三硫代亞磷酸酯、雙(新戊二醇)-1,4-環己烷二甲基二亞磷酸酯、雙(2,4-二第三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亞磷酸酯、雙(2,5-二第三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亞磷酸酯、雙(2,6-二第三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亞磷酸酯、雙(2,4-二枯烯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亞磷酸酯、二硬脂醯基季戊四醇二亞磷酸酯、四(C12-15混合烷基)-4,4’-異亞丙基二苯基亞磷酸酯、雙[2,2’-甲撐雙(4,6-二戊基苯基)]-異亞丙基二苯基亞磷酸酯、四十三烷基-4,4’-亞丁基雙(2-第三丁基-5-甲基苯酚)二亞磷酸酯、六(十三烷基)-1,1,3-參(2-甲基-5-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丁烷三亞磷酸酯、肆(2,4-二第三丁基苯基)聯苯撐二亞膦酸酯、參(2-[(2,4,7,9-肆第三丁基二苯並[d,f][1,3,2]二噁磷環庚烷-6-基)氧基]乙基)胺、9,10-二氫-9-氧雜-10-磷雜菲-10-氧化物、2-丁基-2-乙基丙二醇-2,4,6-三第三丁基苯酚單亞磷酸酯等。上述磷系抗氧化劑的使用量,係相對於上述聚烯烴系樹脂100質量份,為0.001~10質量份,較佳為0.01~5質量份。
上述硫系抗氧化劑,可列舉例如硫代二丙酸的二月桂基、二肉豆蔻基、肉豆蔻基硬脂醯基、二硬脂醯基酯等之二烷基硫代二丙酸酯類及季戊四醇四(β-十二烷基巰基丙酸酯)等之多元醇的β-烷基巰基丙酸酯類。上述硫系抗氧化劑的使用量,係相對於上述聚烯烴系樹脂100質量份,為0.001~10質量份,較佳為0.01~5質量份。
上述阻胺系光安定劑,可列舉例如2,2,6,6-四甲基-4-哌啶基硬脂酸酯、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硬脂酸酯、2,2,6,6-四甲基-4-哌啶基苯甲酸酯、雙(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雙(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雙(1-辛氧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甲基丙烯酸酯、2,2,6,6-四甲基-哌啶基甲基丙烯酸酯、肆(2,2,6,6-四甲基-4-哌啶基)-1,2,3,4-丁烷四羧酸酯、肆(1,2,2,6,6-五甲基-4-哌啶基)-1,2,3,4-丁烷四羧酸酯、雙(2,2,6,6-四甲基-4-哌啶基)-雙(十三烷基)-1,2,3,4-丁烷四羧酸酯、雙(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雙(十三烷基)-1,2,3,4-丁烷四羧酸酯、雙(1,2,2,6,6-五甲基-4-哌啶基)-2-丁基-2-(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苄基)丙二酸酯、3,9-雙(1,1-二甲基-2-{參(2,2,6,6-四甲基-4-哌啶基氧基羰基氧基)丁基羰基氧基}乙基]-2,4,8,10-四氧雜螺[5.5]十一烷、3,9-雙[1,1-二甲基-2-{參(1,2,2,6,6-五甲基-4-哌啶基氧基羰基氧基)丁基羰基氧基}乙基]-2,4,8,10-四氧雜螺[5.5]十一烷、1,6-雙(2,2,6,6-四甲基-4-哌啶基胺基)己烷/2,4-二氯-6-嗎啉基-s-三嗪聚縮合物、1,6-雙(2,2,6,6-四甲基-4-哌啶基胺基)己烷/2,4-二氯-6-第三辛基胺基-s-三嗪聚縮合物、1,5,8,12-肆[2,4-雙(N-丁基-N-(2,2,6,6-四甲基-4-哌啶基)胺基)-s-三嗪-6-基]-1,5,8,12-四氮雜十二烷、1,5,8,12-肆[2,4-雙(N-丁基-N-(1,2,2,6,6-五甲基-4-哌啶基)胺基)-s-三嗪-6-基]-1,5,8,12-四氮雜十二烷、1,6,11-參[2,4-雙(N-丁基-N-(2,2,6,6-四甲基-4-哌啶基)胺基)-s-三嗪-6-基胺基]十一烷、1,6,11-參[2,4-雙(N-丁基-N-(1,2,2,6,6-五甲基-4-哌啶基)胺基)-s-三嗪-6-基胺基]十一烷、1-(2-羥基乙基)-2,2,6,6-四甲基-4-哌啶醇/琥珀酸二乙基聚縮合物、1,6-雙(2,2,6,6-四甲基-4-哌啶基胺基)己烷/二溴乙烷聚縮合物、雙(1-辛基氧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雙(2,2,6,6-四甲基-4-十一烷基氧基哌啶基)碳酸酯、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製TINUVIN NOR 371等。上述阻胺系光安定劑的使用量,係相對於上述聚烯烴系樹脂100質量份,為0.001~10質量份,較佳為0.01~5質量份。
上述紫外線吸收劑,可列舉例如2,4-二羥基二苯甲酮、2-羥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羥基-4-辛氧基二苯甲酮、5,5’-甲撐雙(2-羥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等之2-羥基二苯甲酮類;2-(2-羥基-5-甲基苯基)苯並***、2-(2-羥基-5-第三辛基苯基)苯並***、2-(2-羥基-3,5-二第三丁基苯基)-5-氯苯並***、2-(2-羥基-3-第三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並***、2-(2-羥基-3,5-二枯烯基苯基)苯並***、2,2’-甲撐雙(4-第三辛基-6-苯並***基苯酚)、2-(2-羥基-3-第三丁基-5-羧基苯基)苯並***之聚乙烯乙二醇酯、2-[2-羥基-3-(2-丙烯醯基氧基乙基)-5-甲基苯基]苯並***、2-[2-羥基-3-(2-甲基丙烯醯基氧基乙基)-5-第三丁基苯基]苯並***、2-[2-羥基-3-(2-甲基丙烯醯基氧基乙基)-5-第三辛基苯基]苯並***、2-[2-羥基-3-(2-甲基丙烯醯基氧基乙基)-5-第三丁基苯基]-5-氯苯並***、2-[2-羥基-5-(2-甲基丙烯醯基氧基乙基)苯基]苯並***、2-[2-羥基-3-第三丁基-5-(2-甲基丙烯醯基氧基乙基)苯基]苯並***、2-[2-羥基-3-第三戊基-5-(2-甲基丙烯醯基氧基乙基)苯基]苯並***、2-[2-羥基-3-第三丁基-5-(3-甲基丙烯醯基氧基丙基)苯基]-5-氯苯並***、2-[2-羥基-4-(2-甲基丙烯醯基氧基甲基)苯基]苯並***、2-[2-羥基-4-(3-甲基丙烯醯基氧基-2-羥基丙基)苯基]苯並***、2-[2-羥基-4-(3-甲基丙烯醯基氧基丙基)苯基]苯並***等之2-(2-羥基苯基)苯並***類;2-(2-羥基-4-甲氧基苯基)-4,6-二苯基-1,3,5-三嗪、2-(2-羥基-4-己氧基苯基)-4,6-二苯基-1,3,5-三嗪、2-(2-羥基-4-辛氧基苯基)-4,6-雙(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2-羥基-4-(3-C12~13混合烷氧基-2-羥基丙氧基)苯基]-4,6-雙(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2-羥基-4-(2-丙烯醯基氧基乙氧基)苯基]-4,6-雙(4-甲基苯基)-1,3,5-三嗪、2-(2,4-二羥基-3-烯丙基苯基)-4,6-雙(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4,6-參(2-羥基-3-甲基-4-己氧基苯基)-1,3,5-三嗪等之2-(2-羥基苯基)-4,6-二芳基-1,3,5-三嗪類;苯基水楊酸酯、間苯二酚單苯甲酸酯、2,4-二第三丁基苯基-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甲酸酯、辛基(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甲酸酯、十二烷基(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甲酸酯、十四烷基(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甲酸酯、十六烷基(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甲酸酯、十八烷基(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甲酸酯、山嵛基(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甲酸酯等之苯甲酸酯類;2-乙基-2’-乙氧基草醯替苯胺、2-乙氧基-4’-十二烷基草醯替苯胺等之取代草醯替苯胺類;乙基-α-氰基-β,β-二苯基丙烯酸酯、甲基-2-氰基-3-甲基-3-(p-甲氧基苯基)丙烯酸酯等之氰基丙烯酸酯類;各種的金屬鹽、或金屬螯合、特別是鎳、鉻的鹽、或螯合物類等。上述紫外線吸收劑的使用量,係相對於上述聚烯烴系樹脂100質量份,為0.001~10質量份,較佳為0.01~5質量份。
作為上述潤滑劑使用之脂肪族醯胺化合物,可列舉例如月桂酸醯胺、硬脂酸醯胺、油酸醯胺、芥酸醯胺、萞麻醇酸醯胺、12-羥基硬脂酸醯胺等之單脂肪酸醯胺類;N,N’-乙撐雙月桂酸醯胺、N,N’-甲撐雙硬脂酸醯胺、N,N’-乙撐雙硬脂酸醯胺、N,N’-乙撐雙油酸醯胺、N,N’-乙撐雙山萮酸醯胺、N,N’-乙撐雙-12-羥基硬脂酸醯胺、N,N’-丁撐雙硬脂酸醯胺、N,N’-六甲撐雙硬脂酸醯胺、N,N’-六甲撐雙油酸醯胺、N,N’-二甲苯撐雙硬脂酸醯胺等之N,N’-雙脂肪酸醯胺類;硬脂酸單羥甲基醯胺、椰子油脂肪酸單乙醇醯胺、硬脂酸二乙醇醯胺等之烷基醇醯胺類;N-油醯基硬脂酸醯胺、N-油醯基油酸醯胺、N-硬脂醯基硬脂酸醯胺、N-硬脂醯基油酸醯胺、N-油醯基棕櫚酸醯胺、N-硬脂醯基芥酸醯胺等之N-取代脂肪酸醯胺類;N,N’-二油醯基己二酸醯胺、N,N’-二硬脂醯基己二酸醯胺、N,N’-二油醯基癸二酸醯胺、N,N’-二硬脂醯基癸二酸醯胺、N,N’-二硬脂醯基對苯二甲酸醯胺、N,N’-二硬脂醯基異苯二甲酸醯胺等之N,N’-取代二羧酸醯胺類。此等可使用1種、或2種以上的混合物。上述潤滑劑的使用量,係相對於上述聚烯烴系樹脂100質量份,為0.01~30質量份,較佳為0.1~20質量份。
上述造核劑,可列舉例如苯甲酸鈉、4-第三丁基苯甲酸鋁鹽、己二酸鈉及2鈉雙環[2.2.1]庚烷-2,3-二羧酸酯等之羧酸金屬鹽、鈉雙(4-第三丁基苯基)磷酸酯、鈉-2,2’-甲撐雙(4,6-二第三丁基苯基)磷酸酯及鋰-2,2’-甲撐雙(4,6-二第三丁基苯基)磷酸酯等之磷酸酯金屬鹽、二亞苄山梨糖醇、雙(甲基亞苄)山梨糖醇、雙(p-乙基亞苄)山梨糖醇、及雙(二甲基亞苄)山梨糖醇等之多元醇衍生物、N,N’,N”-參[2-甲基環己基]-1,2,3-丙烷三羧醯胺、N,N’,N”-三環己基-1,3,5-苯三羧醯胺、N,N’-二環己基-萘二羧醯胺、1,3,5-三(2,2-二甲基丙醯基胺基)苯等之醯胺化合物等。上述造核劑的使用量,係相對於上述聚烯烴系樹脂100質量份,為0.001~10質量份,較佳為0.005~5質量份。
上述難燃劑,可列舉三苯基磷酸酯、三甲酚磷酸酯、三二甲苯基磷酸酯、甲酚二苯基磷酸酯、甲酚-2,6-二甲苯基磷酸酯及間苯二酚雙(二苯基磷酸酯)等之芳香族磷酸酯、苯基膦酸二乙烯酯、苯基膦酸二烯丙基及苯基膦酸(1-丁烯基)酯等之膦酸酯、二苯基膦酸苯酯、二苯基膦酸甲酯、9,10-二氫-9-氧雜-10-磷雜菲-10-氧化物衍生物等之膦酸酯、雙(2-烯丙基苯氧基)磷腈、二甲酚磷腈等之磷腈化合物、磷酸三聚氰胺、焦磷酸三聚氰胺、聚磷酸三聚氰胺、聚磷酸密白胺、聚磷酸銨、含磷的乙烯基苄基化合物及赤磷等之磷系難燃劑、氫氧化鎂、氫氧化鋁等之金屬氫氧化物、溴化雙苯酚A型環氧樹脂、溴化苯酚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六溴苯、五溴甲苯、乙撐雙(五溴苯基)、乙撐雙四溴苯二甲醯亞胺、1,2-二溴-4-(1,2-二溴乙基)環己烷、四溴環辛烷、六溴環十二烷、雙(三溴苯氧基)乙烷、溴化聚苯醚、溴化聚苯乙烯及2,4,6-參(三溴苯氧基)-1,3,5-三嗪、三溴苯基馬來酸酐縮亞胺、三溴苯基丙烯酸酯、三溴苯基甲基丙烯酸酯、四溴雙苯酚A型二甲基丙烯酸酯、五溴苄基丙烯酸酯、及、溴化苯乙烯等之溴系難燃劑等。上述難燃劑的使用量,係相對於上述聚烯烴系樹脂100質量份,為1~50質量份,較佳為1~20質量份。
[調製方法]
本發明的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中,於前述聚烯烴系樹脂中摻合本發明的結晶核劑及上述添加劑之方法,並沒有特別的限制,可藉由習知的方法進行。例如可藉由乾摻合聚烯烴系樹脂粉末或顆粒與添加劑而混合,亦可摻合添加劑的一部分後,乾摻合殘留的成份。乾摻合後,例如使用輥軋、班伯里混練機、快速混合機(super mixer)等進行混合,亦可使用單軸或二軸擠壓機等進行混練。此混合混練,通常以120~220℃左右的溫度進行。此外,可使用於聚烯烴系樹脂的聚合階段添加添加劑之方法、與黏合劑、蠟、溶劑、二氧化矽等之造粒助劑等一起以預先所期望的比例進行混合後,造粒後成為一包裝式複合添加劑,將該一包裝式複合添加劑添加於聚烯烴系樹脂之方法、製作以高濃度含有添加劑之主膠料,將該主膠料添加於聚烯烴系樹脂之方法等。
將本發明的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進行成形時,與一般的塑膠同樣,可進行擠壓成形、射出成形、吹塑成形、真空成形、壓縮成形等之成形,可輕易地得到纖維、二軸延伸薄膜、薄片、棒、瓶、容器等之各種成形品。特別是適合於施以各種的後處理之用途,例如被使用於注射器、輸液袋等之醫療用品、薄膜、薄片或各種成形品的形態的食品包裝用品等之被施以藉由放射線、高壓蒸氣等的滅菌的用途、或、為了改善塗裝性等之表面特性之被施以成形後低溫電漿處理等的用途等。作為上述食品包裝用品,可列舉例如食品容器、冷凍食品容器、托盤類、速食食品容器類、人造奶油容器等;作為上述醫療用品,可列舉注射器syringe、Spitz管、輸液容器、量筒類等。該注射器syringe中,含有經填充藥液的藥液充填syringe及用完即丟之如syringe的非藥液充填syringe。此外,本發明的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可摻合玻璃纖維、碳纖維等後成為纖維強化塑膠。上述成形,受到樹脂的熔融黏度的影響,但較佳的成形加工溫度為180~230℃的範圍,特別佳為190~220℃的範圍內。低於180℃的低溫,聚烯烴系樹脂本身無法充分地溶解,會有成形品產生不均勻的疑慮,230℃以上,則會有無法得到本發明的效果的情況。
[實施例]
以下,列舉合成例、製造例及實施例,更具體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受限於以下的實施例等。再者,合成例係指本發明相關的結晶核劑的合成方法,製造例係指本發明的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的製造例。此外,實施例係顯示出本發明的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的物性的評估。
(實施例A)
[合成例A]
依下述的順序合成化合物A-1。
氮氣體環境下,混合赤蘚醇3g(24.6mmol)、二丁基氧化錫0.3g及二甲基乙醯胺150ml,冷卻至0℃。冷卻後,再滴下異氰酸環己酯12.3g(98.4mmol)。滴下結束後,昇溫至140℃後於此溫度保持4小時。於室溫放冷而冷卻後,加入異丙醇/水的混合溶液100ml(質量比1/1)後停止反應。濾別經反應所生成的生成物,將殘渣用異丙醇洗淨,得到白色固體12.7g(產率:83%)。以FT-IR分析該白色固體的結果,確認是化合物A-1。關於此等的分析結果列示於下述。
FT-IR[KBr錠劑法](cm-1 )
3329、2936、2855、1693、1535、1447、1315、1280、1234、1146、1068、1049
[製造例A]
將相對於230℃、21.2N下的熔體流動指數為15g/10分鐘之乙烯/丙烯無規共聚物(乙烯含有量;3質量%)100質量份,苯酚系抗氧化劑:肆[甲撐-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甲烷0.1質量份、磷系抗氧化劑:參(2,4-二第三丁基苯基)亞磷酸酯0.1質量份、水滑石(DHT-4A;協和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0.05質量份、及下述表1所記載的化合物,用亨雪莉混合機(FM200;三井鑛山股份有限公司製)以1000rpm混合1分鐘,用單軸擠壓機(OEX3024;股份有限公司D‧D‧M製),以230℃、25rpm的螺旋速度的加工條件進行擠壓加工而製造顆粒。關於所得到的顆粒,以90℃進行3小時乾燥後,實施下述的評估。再者,下述表1中的結晶核劑,係對應於上述化合物A-1~A-4及A-7者。
(結晶化溫度)
將所得到的顆粒,用差示掃描熱量測量機(Diamond;PerkinElmer公司製),以50℃/min的速度昇溫至230℃,以10分鐘保持後-10℃/min的速度冷卻至50℃而得到的圖表中,吸熱的波峰頂作為結晶化溫度。關於此等的結果列示於下述的表1。
(Haze)
將前述所得到的顆粒,用射出成型機(EC100-2A;東芝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製),以220℃的射出溫度及70~80MPa的射出壓力,於模具填充40秒,於50℃的模具內冷卻20秒後,以從模具取出薄片條件進行射出成形,得到一邊為60mm四方的正方形且厚度為1mm的薄片。該薄片在射出成形後,馬上於槽內溫度為23℃的恆溫槽靜置48小時以上後,用haze‧gard2(股份有限公司東洋精機製作所製),求得試驗片的Haze(霧度)。再者,顯示出此數值愈低試驗片的透明性愈優良。關於此等的結果列示於下述的表1。
(彎曲彈性率)
將前述所得到的顆粒,用射出成型機(EC100-2A;東芝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製),以220℃的射出溫度及70~80MPa的射出壓力,於模具填充40秒,於50℃的模具內冷卻20秒後,以從模具取出薄片條件進行射出成形,製作長度80mm、寬度10mm、厚度4mm的彎曲試驗片。該彎曲試驗片在射出成形後,馬上於槽內溫度為23℃的恆溫槽靜置48小時以上後,用彎曲試驗機(股份有限公司島津製作所製;AG-IS),求得彎曲彈性率(MPa)。關於此等的結果列示於下述的表1。
由前述表1,含有本發明的一般式(1)所表示的結晶核劑之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可確認可大幅度地改善透明性及物性。
(實施例B)
[合成例B]
依下述的順序合成化合物B-1~3、7及9。再者,化合物B-1~3、7及9表示上述的結晶核劑。
[合成例B-1]
氮氣體環境下,使4,4’-甲撐雙(2,6-二乙基苯胺)6.2g(0.02mol)、二甲基乙醯胺50g、吡啶3.2g(0.04mol)、o-甲苯醯乙酸6.0g(0.04mol)及三苯基磷酸酯12.4g(0.04mol)以80℃攪拌4小時後使其反應。反應結束後,加入蒸餾水再以80℃攪拌30分鐘,於室溫下放冷而冷卻。冷卻後,藉由減壓濾別所生成的析出物而濾別,用異丙醇使殘渣再沈澱。濾別再沈澱的析出物,得到白色固體10.7g(產率:93%)。以FT-IR分析該白色固體的結果,確認是目的物的化合物B-1。關於此等的分析結果列示於下述。
FT-IR[KBr錠劑法](cm-1 )
741、1520、1655、2963、3252
[合成例B-2]
於上述合成例B-1中,除了將o-甲苯醯乙酸6.0g(0.04mol)變更為m-甲苯醯乙酸6.0g(0.04mol)以外,與上述合成例B-1同樣地實施,合成9.7g(產率85%)之化合物B-2。
[合成例B-3]
於上述合成例B-1中,除了將o-甲苯醯乙酸6.0g(0.04mol)變更為p-甲苯醯乙酸6.0g(0.04mol)以外,與上述合成例B-1同樣地實施,合成10.3g(產率90%)之化合物B-3。
[合成例B-4]
於上述合成例B-1中,除了將o-甲苯醯乙酸6.0g(0.04mol)變更為1-氯-2-苯乙烷酸5.4g(0.04mol)以外,與上述合成例B-1同樣地實施,合成9.9g(產率:80%)之化合物B-7。
[合成例B-5]
於上述合成例B-1中,除了將4,4’-甲撐雙(2,6-二乙基苯胺)6.21g(0.02mol)變更為2,2-乙撐雙二苯胺4.2g(0.02mol)以外,與上述合成例B-1同樣地實施,合成8.1g(產率:90%)之化合物B-9。
[製造例B]
將相對於230℃、21.2N下的熔融流率為10g/10分鐘之乙烯/丙烯無規共聚物(乙烯含有量;3質量%)100質量份,苯酚系抗氧化劑:肆[甲撐-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甲烷0.1質量份、磷系抗氧化劑:參(2,4-二第三丁基苯基)亞磷酸酯0.1質量份、硬脂酸鈣0.05質量份、及表2所記載的結晶核劑,用亨雪莉混合機(FM200;三井鑛山股份有限公司製)以1000rpm混合1分鐘,用單軸擠壓機(OEX3024;股份有限公司D‧D‧M製),以240℃、30rpm的螺旋速度的加工條件進行擠壓加工而製造顆粒。關於所得到的顆粒,以90℃進行3小時乾燥後,實施下述的評估。
(透明性)
將前述所得到的顆粒,用射出成型機(EC100-2A;東芝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製),以230℃的射出溫度及50~60MPa的射出壓力,於模具填充40秒,於40℃的模具內冷卻20秒後,以從模具取出薄片條件進行射出成形,得到一邊為60mm四方的正方形且厚度為1mm的薄片。該薄片在射出成形後,馬上於槽內溫度為23℃的恆溫槽靜置48小時以上後,用haze‧gardII(股份有限公司東洋精機製作所製),求得試驗片的透明性(Haze)。其結果列示於下述表2。
(結晶化溫度)
將所得到的顆粒,用差示掃描熱量測量機(Diamond;PerkinElmer公司製),以50℃/min的速度昇溫至300℃,以10分鐘保持後-10℃/min的速度冷卻至100℃而得到的圖表中,吸熱的波峰頂作為結晶化溫度。關於此等的結果列示於下述的表2。
由表2,含有非本發明的結晶核劑的化合物之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無法滿足透明性與結晶化溫度兩方面,由比較例B-1~B-3及5,會有反而使透明性惡化的情況。相對於此,由實施例B-1~B-12,使用本發明的一般式(2)所表示的結晶核劑之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可確認透明性及結晶化溫度優異。
(實施例C)
[製造例C-1]
將相對於聚烯烴系樹脂(乙烯/丙烯無規共聚物;熔融流動值(8g/10min;230℃)100質量份,作為苯酚系抗氧化劑之肆[甲撐-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甲烷0.1質量份、作為磷系抗氧化劑之參(2,4-二第三丁基苯基)亞磷酸酯0.1質量份、作為中和劑之硬脂酸鈣0.05質量份、用於聚烯烴系樹脂的流動性的調整之α,α’-二(t-丁基過氧)二異丙基苯0.035質量份、及下述表3~5所記載的醯肼化合物,用亨雪莉混合機(FM200;三井鑛山(股)製)以1000rpm混合1分鐘,用二軸擠壓機(裝置:股份有限公司池貝製PCM-30、擠壓溫度;240℃、螺旋速度;160rpm)進行造粒而得到顆粒。再者,關於造核劑無摻合的顆粒,依據JIS K7210的測量方法,測量於230℃的熔融流率(MFR)的結果,為42g/10min。關於所得到的顆粒,實施下述的評估。
(霧度)
關於上述的顆粒,使用射出成形機(EC100-2A;東芝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製),以下述射出條件(射出溫度:200℃、射出壓力:70~80MPa、填充於模具的時間:40秒、模具溫度:40℃、於模具冷卻的時間:20秒)進行射出成形,各得到一邊為60mm四方的正方形且厚度為0.5mm、1mm或2mm的薄片。此等的薄片,射出成形後,馬上於槽內溫度為23℃的恆溫槽靜置48小時以上,用haze‧gard2(股份有限公司東洋精機製作所製),測量試驗片的霧度(Haze)。再者,霧度係數值愈低試驗片的透明性愈優良。關於此等的結果列示於下述的表3~5。
由上述表3的實施例C-1-3與比較例C-1-2的比較,同量使用時,比起添加市售的造核劑的情況,確認添加本發明的一般式(3)所表示的結晶核劑的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的成形品具有優異的透明度。
此外,由上述表4的比較例C-2-1與比較例C-2-2~C-2-7的數據,即使是醯肼化合物,未添加本發明的一般式(3)所表示的特定的醯肼化合物者時,很明顯不但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的成形品的透明度未提昇,反而惡化。相對於此,由上述表4的實施例C-2-1~C-2-7與比較例C-2-1的比較,藉由添加本發明的一般式(3)所表示的結晶核劑,可確認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的成形品的透明度提高。而且,由上述表5,即使試驗片更厚的情況下,可確認本發明相關的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的成形品具有優異的透明度。
[製造例C-2]
前述製造例C-1中,除了將醯肼化合物變更為1,2-二環己基羰基醯肼(化合物C-1)0.2質量份,將硬脂酸鈣0.05質量份變更為下述表6所記載的中和劑以外,與前述製造例C-1同樣作法,製作厚度為1mm的試驗片,求得霧度(Haze)。關於此等的結果列示於下述表6。
由表6的實施例C-4-1~C-4-6,藉由添加由脂肪酸金屬鹽或脂肪酸醯胺化合物所成的中和劑,可確認本發明的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的成形品的透明性更提高。
(實施例D,E)
[製造例D-1,E-1]
將相對於聚烯烴系樹脂(乙烯/丙烯無規共聚物;熔融流率(8g/10min)100質量份,苯酚系抗氧化劑:肆[甲撐-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甲烷0.1質量份、磷系抗氧化劑:參(2,4-二第三丁基苯基)亞磷酸酯0.1質量份、聚合觸媒的失活劑(中和劑):硬脂酸鈣0.05質量份、聚烯烴系樹脂的分子量調整劑:α,α’-二(t-丁基過氧)二異丙基苯0.035質量份、及、下述表7所記載的結晶核劑0.3質量份,用亨雪莉混合機(FM200;三井鑛山(股)製)以1000rpm混合1分鐘,用單軸擠壓機(裝置:股份有限公司東洋精機製作所製PLASTOMILLμ、擠壓溫度:230℃、螺旋旋轉速度:50rpm)進行造粒而得到顆粒。關於所得到的顆粒,以60℃進行5小時乾燥後,實施下述的評估。表7記載的化合物,各對應於上述記載的化合物。再者,無摻合核劑的顆粒之於230℃的熔融流率為42g/10min。
(結晶化溫度)
將所得到的顆粒,用差示掃描熱量測量機(Diamond;PerkinElmer公司製)測量結晶化溫度。測量係以50℃/min的速度昇溫至230℃、以10分鐘保持後-10℃/min的速度冷卻至50℃後所得到的圖表中,將發熱反應成為波峰頂之溫度作為結晶化溫度。關於此等的結果列示於下述的表7。
(半結晶化時間)
將所得到的顆粒,用差示掃描熱量測量機(Diamond;PerkinElmer公司製),以200℃/min的速度昇溫至230℃,5分鐘保持後以-200℃/min的速度冷卻至110℃,在此狀態下保持20分鐘。然後,將到達110℃的時間點作為開始時間,將於聚丙烯系樹脂組成物的結晶化之吸熱反應所需要的熱量(ΔHc)變成半量的時間,作為半結晶化時間(t1/2)而求得。關於此等的結果列示於下述的表7。
[製造例D-2]
將相對於聚烯烴系樹脂(乙烯/丙烯無規共聚物;熔融流率(8g/10min)100質量份,苯酚系抗氧化劑:肆[甲撐-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甲烷0.1質量份、磷系抗氧化劑:參(2,4-二第三丁基苯基)亞磷酸酯0.1質量份、聚合觸媒的失活劑(中和劑):硬脂酸鈣0.05質量份、聚烯烴系樹脂的分子量調整劑:α,α’-二(t-丁基過氧)二異丙基苯0.035質量份、及、化合物D-2依下表8所記載的添加量混合,用單軸擠壓機(裝置:股份有限公司東洋精機製作所製PLASTOMILLμ、擠壓溫度:230℃、螺旋旋轉速度:50rpm)造粒,得到顆粒。關於所得到的顆粒,以60℃進行5小時乾燥後,實施上述的評估。再者,無摻合核劑的顆粒之於230℃的熔融流率為42g/10min。
由上述表7的比較例D-2的結果,即使是腙化合物,使用非本發明相關的一般式(4)或(5)所表示的結構的腙化合物之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因為聚烯烴系樹脂的結晶化溫度低、且結晶化時間長,故對於結晶化速度無法滿足。
相對於此,由上述表7的實施例D-1~D-4及E-1~E-3的結果,使用本發明相關的特定的結晶核劑之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與比較例D-1比較下,結晶化溫度高、且結晶化時間短。由此等結果,可確認本發明的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比起無摻合結晶核劑、或摻合非一般式(4)或(5)所表示的腙化合物之樹脂組成物,結晶化受到促進。
此外,由上述表8的實施例D-5~D-8,確認相對於聚烯烴系樹脂100質量份,腙化合物0.05~0.3質量份的範圍內,顯示出充分的結晶化促進的效果。此外,除了摻合3質量份的化合物D-2以外,與實施例D-5~D-8同樣所製作的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的顆粒看不到白濁。
由上述內容,可確認藉由利用特定的結晶核劑,本發明的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顯示出優異的結晶化促進效果。
(實施例F)
[製造例F-1]
摻合丙烯(PP)樹脂(無規PP、MFR=42g/10min)100質量份、肆((3,5-二-t-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基氧基甲基)甲烷0.1質量份、參(2,4-二-t-丁基苯基)亞磷酸酯0.1質量份、硬脂酸鈣0.05質量份及如下述表9所記載之(a)~(d)成份或比較化合物(表9~11中,摻合量的單位為質量份),用亨雪莉混合機混合5分鐘,以250℃擠壓,於230℃藉由射出成形製作0.5mm或1mm厚的實施例F-1-1~F-1-10的試驗片,藉由霧度值(JIS K7105)評估透明性。結果一倂記載於表9。
除了將前述實施例F-1-1的試驗片製作條件中的摻合,從表9記載的摻合變更為下述表10記載的摻合以外,以同樣的條件進行比較例F-1-1~F-1-3的試驗片的製作及透明性的評估。結果一倂記載於表10。
[製造例F-2]
除了將前述實施例F-1-1中的聚丙烯樹脂變更為MFR=10g/10min的聚丙烯樹脂,又將表9的摻合變更為下述表11所記載的摻合以外,以同樣的條件進行實施例F-2-1~F-2-4及比較例F-2-1~F-2-4的試驗片的製作及透明性的評估。結果一倂記載於表11。
由上述表9~11所記載的實施例F-1-1~F-1-10及實施例F-2-1~F-2-4的結果、與比較例F-1-1~F-1-3及F-2-1~F-2-4的結果的比較可清楚得知,摻合了具有本發明的一般式(6)所表示的結構之結晶核劑的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樹脂成形品的透明性優異。即使是如實施例F-1-1~F-1-6之(a)成份的單獨摻合系,不僅可確認樹脂成形品的透明性優異之顯著的效果,即使是實施例F-1-7~F-1-10之(b)~(d)成份的倂用摻合系,關於樹脂成形品的透明性顯示出顯著的效果。特別是嘗試比較實施例F-1-3與實施例F-1-8~F-1-10,得知相對於本發明相關的(a)成份,倂用(b)~(d)成份時,顯示出顯著的相乘效果。此外,表11的結果,MFR小的樹脂中,可確認更上一層的顯著的透明性改善效果。

Claims (8)

  1. 一種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其特徵係相對於聚烯烴系樹脂100質量份,摻合由具有下述一般式(7) (式中,R13 表示氫原子、可具有分歧之碳數1~12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3~12的環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6~18的芳基,複數的R13 可為各自相異者,1表示2~10的整數)所表示的結構,或下述一般式(8) (式中,R14 表示與上述一般式(7)中的R13 相同者,複數的R14 可為各自相異者)所表示的結構之結晶核劑(A)、與下述一般式(2) (式中,X1 為可具有分歧之碳原子數1~5的烷撐基;R2 ~R5 各自獨立地表示由鹵素原子、可被取代亦可具有分歧之碳原子數1~4的烷基、及可被取代亦可具有分歧之碳原子數1~4的烷氧基所成的群中所選出者;p、q、r及s各自獨立地表示0~3的整數(惟,p及s並非為0))所表示的結晶核劑(B)、與下述一般式(9) (式中,R15 及R16 各自獨立地表示可具有分歧及/或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10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3~12的環烷基、或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6~20的芳基;t表示0或1)所表示的結晶核劑(C)、與下述一般式(4) (式中,R8 及R9 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可具有分歧及/或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12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3~12的環烷基、或、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6~18的芳基,R8 及R9 可與腙結構的末端的碳一起形成碳原子數6~18的環;X4 表示可具有分歧及/或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10的烷撐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3~12 的環烷撐基、或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6~20的芳撐基)所表示的結晶核劑(D)、與下述一般式(5) (式中,R10 表示氫原子、可具有分歧及/或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12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3~12的環烷基、或、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6~18的芳基;X5 表示可具有分歧及/或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10的烷撐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3~12的環烷撐基、或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6~20的芳撐基)所表示的結晶核劑(E)、與下述一般式(13) (式中,R19 及R20 各自獨立地表示可具有分歧之碳原子數1~12的烷基)所表示的結晶核劑(F)所成的群中所選出的至少1種的結晶核劑0.01~1質量份。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其中上述結晶核劑(B)所表示的上述一般式(2)中,R2 及R5 位於苯環的鄰位,且/或、p及s表示1,q及r為 2。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其中表示上述結晶核劑(D)之上述一般式(4)中,X4 為1,4-環己撐基、或表示上述結晶核劑(E)之上述一般式(5)中,X5 為1,4-苯撐基。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中任一項之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其係相對於聚烯烴系樹脂100質量份,再摻合由下述一般式(14) (式中,R21 ~R24 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可具有分歧之碳原子數1~9的烷基;R25 表示氫原子或甲基;n表示1或2,n為1時,M表示鹼金屬,n為2時,M表示Al(OH))所表示的環狀有機磷酸酯金屬鹽化合物0.001~5質量份、與羧酸鹼金屬鹽0.001~5質量份、與下述一般式(15) 〔式中,R26 及R27 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可具有 分歧及/或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21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3~12的環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6~20的芳基,或,可具有分歧及/或取代基之碳原子數6~20的芳基烷基;A為下述一般式(16) (式中,X6 表示可具有分歧之碳原子數1~5的烷撐基;R28 及R29 各自獨立地表示鹵素原子、可具有分歧及/或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4的烷基,或,可具有分歧及/或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4的烷氧基;u及v各自獨立地表示0~4的整數)所表示的基、或下述一般式(17) (式中,R30 表示鹵素原子、可具有分歧及/或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4的烷基、或、可具有分歧及/或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4的烷氧基;w表示0~4的整數)所表示的基〕所表示的二醯胺化合物0.001~5質量份所成的群中所選出的一種以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其係上述一般式(14)中,R21 ~R24 為第三丁基,且R25 為氫原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中任一項之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其係相對於聚烯烴系樹脂100質量份,再添加 脂肪酸金屬鹽、或、脂肪酸醯胺化合物0.01~1質量份而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其中前述脂肪酸金屬鹽、或、脂肪酸醯胺化合物,係由硬脂酸鋰、硬脂酸鈣、硬脂酸鈉、乙撐雙硬脂醯胺、乙撐雙(12-羥基硬脂醯胺)、硬脂酸醯胺所成的群中所選出者。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中任一項之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其中前述聚烯烴系樹脂為聚丙烯系樹脂。
TW098128874A 2008-08-28 2009-08-27 Polyolefin resin composition TWI4629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19829A JP5361041B2 (ja) 2008-08-28 2008-08-28 結晶核剤及びそれを含有してなる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組成物
JP2008243583A JP5361043B2 (ja) 2008-09-24 2008-09-24 結晶核剤およびそれを含有してなる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組成物
JP2009080565A JP5465457B2 (ja) 2009-03-27 2009-03-27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組成物
JP2009092301A JP5603561B2 (ja) 2009-04-06 2009-04-06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組成物
JP2009096510A JP5587559B2 (ja) 2009-04-10 2009-04-10 結晶性合成樹脂組成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16768A TW201016768A (en) 2010-05-01
TWI462958B true TWI462958B (zh) 2014-12-01

Family

ID=41721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28874A TWI462958B (zh) 2008-08-28 2009-08-27 Polyolefin resin composition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288462B2 (zh)
EP (1) EP2319882B1 (zh)
KR (1) KR101588343B1 (zh)
CN (3) CN102977440B (zh)
TW (1) TWI462958B (zh)
WO (1) WO201002419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4934B (zh) * 2012-05-11 2016-08-24 株式会社Adeka 透明化剂组合物、树脂组合物和成形品
WO2015022248A1 (en) * 2013-08-14 2015-02-19 Maastricht University Nucleating agents for polyesters and polyolefins
US9200144B2 (en) * 2013-09-23 2015-12-01 Milliken & Company Thermoplastic polymer composition
KR102165994B1 (ko) * 2013-12-09 2020-10-15 가부시키가이샤 아데카 도장성을 향상시킨 피도장 기재
EP2915845B1 (en) * 2013-12-10 2019-02-13 Lg Chem, Ltd. Polyolefin flame-retardant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article
JP6223854B2 (ja) * 2014-02-17 2017-11-01 株式会社ジェイエスピー 表皮付き発泡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JP6325845B2 (ja) * 2014-03-10 2018-05-16 キリン株式会社 被覆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成形体
CN104562256A (zh) * 2014-12-31 2015-04-29 方文川 纺丝型聚丙烯断裂伸长率提高剂及其制备方法
JP6707348B2 (ja) * 2015-01-09 2020-06-10 三星ディスプレイ株式會社Samsung Display Co.,Ltd.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これを用いた色変換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KR20180098237A (ko) * 2015-12-25 2018-09-03 닛산 가가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카르본산 유도체를 포함하는 폴리아미드 수지 조성물
AU2017226682B2 (en) * 2016-03-02 2021-08-19 Adeka Corporation Resin additive composition,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article thereof
CN107778526A (zh) * 2017-11-20 2018-03-09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有机酰肼化合物成核剂的聚丙烯组合物
WO2019189723A1 (ja) * 2018-03-30 2019-10-03 味の素株式会社 封止用組成物
CN109135057B (zh) * 2018-07-27 2021-03-09 苏州和塑美科技有限公司 导热阻燃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以及成型体
WO2020138205A1 (ja) * 2018-12-27 2020-07-02 株式会社Adeka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用核剤、これを含有する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用核剤組成物、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品
AU2019417011A1 (en) * 2018-12-27 2021-08-05 Adeka Corporation Nucleating agent for polyolefin resin, nucleating agent composition for polyolefin resin containing same, master batch for polyolefin resin, polyolefin resin composition, molded article thereof, film thereof, method for producing porous film, and package
JP6731128B1 (ja) * 2020-03-16 2020-07-29 株式会社Adeka 粒状核剤、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成形品
CN112358687B (zh) * 2020-11-10 2023-06-20 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20269A (ja) * 1993-01-20 1994-08-09 New Japan Chem Co Ltd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
CN1832993A (zh) * 2003-08-01 2006-09-13 旭电化工业株式会社 结晶核剂组合物以及含有该组合物的结晶性高分子组合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865367D (zh) * 1966-07-06
JPS50105558A (zh) 1973-12-19 1975-08-20
JPS5851822B2 (ja) 1975-04-02 1983-11-18 チッソ株式会社 結晶性ポリプロピレン延伸複合フイルム
JPS581736A (ja) * 1981-06-25 1983-01-07 Adeka Argus Chem Co Ltd ポリオレフイン系樹脂組成物
JPS59184252A (ja) 1983-04-04 1984-10-19 Adeka Argus Chem Co Ltd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
US5057610A (en) * 1986-04-25 1991-10-15 Ciba-Geigy Corporation Compositions stabilized with substituted amino carbamates
JPS6369853A (ja) 1986-09-12 1988-03-29 Mitsubishi Petrochem Co Ltd プロピレン重合体組成物
JPH0788450B2 (ja) 1987-10-16 1995-09-27 チッソ株式会社 高剛性高溶融粘弾性プロピレン単独重合体組成物
JP2607099B2 (ja) 1987-10-19 1997-05-07 チッソ株式会社 高剛性エチレン−プロピレンブロック共重合体組成物
JPH083009B2 (ja) 1987-10-19 1996-01-17 チッソ株式会社 高剛性プロピレン単独重合体組成物
JPH01129051A (ja) 1987-11-13 1989-05-22 Chisso Corp 透明性の優れたポリプロピレン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H07113075B2 (ja) 1987-11-13 1995-12-06 チッソ株式会社 延伸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
JPH0343437A (ja) 1989-07-11 1991-02-25 Mitsui Toatsu Chem Inc ポリプロピレン樹脂組成物
JPH0379649A (ja) 1989-08-23 1991-04-04 Mitsubishi Petrochem Co Ltd プロピレン重合体組成物
JPH0381638A (ja) 1989-08-24 1991-04-08 Toshiba Corp 金属組織レプリカ採取方法
JP2766330B2 (ja) 1989-08-25 1998-06-18 旭電化工業株式会社 結晶性高分子材料組成物
US5342888A (en) * 1989-11-30 1994-08-30 Nippon Paint Co., Ltd. Coating composition
JP3046428B2 (ja) 1991-12-05 2000-05-29 旭電化工業株式会社 結晶性合成樹脂組成物
JP3374419B2 (ja) 1992-09-28 2003-02-04 新日本理化株式会社 結晶性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
US6235823B1 (en) * 1992-01-24 2001-05-22 New Japan Chemical Co., Ltd. Crystalline polypropylene resin composition and amide compounds
JP3243835B2 (ja) 1992-04-27 2002-01-07 新日本理化株式会社 新規なアミド系化合物
JP3477787B2 (ja) 1993-01-20 2003-12-10 新日本理化株式会社 ポリアミド系樹脂組成物
JPH06240058A (ja) 1993-02-17 1994-08-30 New Japan Chem Co Ltd ポリオレフィン用結晶核剤及び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組成物
JP3991085B2 (ja) 1994-10-04 2007-10-17 新日本理化株式会社 結晶性合成樹脂組成物
JP4249326B2 (ja) 1999-05-10 2009-04-02 株式会社プライムポリマー 結晶性ポリプロピレン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成形してなる成形体
US6387994B1 (en) 1999-11-04 2002-05-14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Combination of a solid solvent and a melt-processible block copolymer
US6518339B1 (en) 2000-09-18 2003-02-11 Milliken & Company Aldehyde emission reduction for dibenzylidene sorbitol clarified plastics
EP1527129A1 (en) * 2002-08-07 2005-05-04 Ciba SC Holding AG Beta-nucleating, light stabilizing agents for polypropylene
KR101074723B1 (ko) * 2003-02-14 2011-10-19 시바 홀딩 인코포레이티드 수지 조성물
JP3989406B2 (ja) 2003-05-29 2007-10-10 株式会社Adeka ポリ乳酸系樹脂組成物、成形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773501B2 (ja) 2003-04-25 2006-05-10 旭電化工業株式会社 ポリ乳酸系樹脂組成物、成形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070574A (ja) 2005-09-09 2007-03-22 Polyplastics Co ポリアセタール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JP4948099B2 (ja) 2006-09-13 2012-06-06 ユニチカ株式会社 ポリ乳酸系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成形してなる成形体
JP5456237B2 (ja) * 2007-02-05 2014-03-26 株式会社Adeka 樹脂添加剤マスターバッチ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20269A (ja) * 1993-01-20 1994-08-09 New Japan Chem Co Ltd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
CN1832993A (zh) * 2003-08-01 2006-09-13 旭电化工业株式会社 结晶核剂组合物以及含有该组合物的结晶性高分子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1999年公開文獻Materials Life, 11 [4] 183-186 (Oct. 199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16768A (en) 2010-05-01
EP2319882A4 (en) 2012-10-03
CN102977440A (zh) 2013-03-20
WO2010024191A1 (ja) 2010-03-04
US8288462B2 (en) 2012-10-16
CN102977440B (zh) 2015-04-01
CN102977439A (zh) 2013-03-20
EP2319882B1 (en) 2013-10-09
CN102977439B (zh) 2015-03-25
CN102137893B (zh) 2013-03-27
US20110218279A1 (en) 2011-09-08
CN102137893A (zh) 2011-07-27
EP2319882A1 (en) 2011-05-11
KR101588343B1 (ko) 2016-01-25
KR20110056531A (ko) 2011-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62958B (zh) Polyolefin resin composition
TWI441860B (zh) Polyolefin resin composition
US9249267B2 (en) Resin-additive masterbatch
TWI411640B (zh) Polyester resin composition
TW200819487A (en) Polyester resin composition
TWI725043B (zh) 樹脂添加劑組成物及使用其之合成樹脂組成物
TWI728311B (zh) 成核劑、使用其之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及其成形品
JP5587533B2 (ja)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
TWI461473B (zh) Polyester resin composition
EP3978560A1 (en)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article thereof
TWI492973B (zh) Polyolefin resin composition
EP2204408B1 (en) Polyolefin resin composition
JP4968848B2 (ja) ポリオレフィン樹脂組成物
JP5361041B2 (ja) 結晶核剤及びそれを含有してなる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組成物
TWI460226B (zh) Manufacture of plastic bottles
JP5361043B2 (ja) 結晶核剤およびそれを含有してなる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組成物
JP5465457B2 (ja)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組成物
JP5603561B2 (ja)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