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57637B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Google Patents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57637B
TWI457637B TW099145607A TW99145607A TWI457637B TW I457637 B TWI457637 B TW I457637B TW 099145607 A TW099145607 A TW 099145607A TW 99145607 A TW99145607 A TW 99145607A TW I457637 B TWI457637 B TW I45763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optical member
crystal cell
bonding step
bon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456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19889A (en
Inventor
Seiji Umemoto
Seiji Kondo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2198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198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576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5763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007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involving treatment or provisions in order to avoid deformation or air inclusion, e.g. to improve surface quality
    • B32B37/0015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involving treatment or provisions in order to avoid deformation or air inclusion, e.g. to improve surface quality to avoid warp or curl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18Handling of layers or the laminate
    • B32B38/1875Tension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32B2457/202LCD, i.e.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54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warping-twis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0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 Y10T156/1052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with cutting, punching, tearing or severing
    • Y10T156/1062Prior to assembly
    • Y10T156/1064Partial cutting [e.g., grooving or incis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0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 Y10T156/1052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with cutting, punching, tearing or severing
    • Y10T156/1062Prior to assembly
    • Y10T156/1075Prior to assembly of plural laminae from single stock and assembling to each other or to additional lamin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0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 Y10T156/1052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with cutting, punching, tearing or severing
    • Y10T156/1082Partial cutting bonded sandwich [e.g., grooving or incis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0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 Y10T156/1052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with cutting, punching, tearing or severing
    • Y10T156/1084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with cutting, punching, tearing or severing of continuous or running length bonded web
    • Y10T156/1085One web onl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尤其係關於一種包括在液晶單元之兩面貼合包含偏光板之片狀之光學構件之貼合步驟的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作為液晶顯示裝置(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之製造步驟之一,包括在將液晶層夾入於一對基板之間而形成之液晶單元之兩面貼合包含偏光板之片狀之光學構件而製作液晶面板之貼合步驟。一般而言此種光學構件包含偏光板,通常於其一面形成有接著劑或黏著劑層。
作為將上述光學構件貼合於液晶單元之方法,例如採用將在同一方向上搬送之光學構件與液晶單元疊層並壓接之方法。詳細而言,眾所周知如下之方法:於以與液晶單元及光學構件之搬送方向正交之方式配置且對置之一對輥(將搬送液晶單元之導引輥與將光學構件壓接於液晶單元之貼合輥)之間,使液晶單元與光學構件疊層並進行供給,將光學構件壓接於液晶單元。此時,形成於光學構件之接著劑或黏著劑層係有時由可剝離之脫模膜所覆蓋,於將此種脫模膜剝離之同時或者剝離後,藉由上述步驟將光學構件貼合於液晶單元。
於此種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中,有將光學構件預先切斷為特定之尺寸且利用上述方法貼合於液晶單元之單片型製造方法、及將由連續輥供給之光學構件保留載體膜而進行切斷且依次貼合於液晶單元之連續型製造方法等(參照專利文獻1)。
其中,於後者之連續型製造方法中,能夠實現液晶單元與光學構件之連續貼合步驟,從而於量產性及良率方面而言比先前之單片型有較大優勢。於此種方法中,自抑制貼合光學構件與液晶單元時產生褶皺或氣泡這一目的等來看,較佳為於對光學構件施加張力之狀態下進行貼合。於液晶顯示裝置之連續型製造方法中,為了搬送疊層有光學構件之載體膜,需要於搬送方向即載體膜之長度方向上附加張力,並且於貼合時亦需要取回光學構件且進行貼合,因此較佳為亦對貼合輥與光學構件之間附加張力。
於光學構件之貼合中,光學構件之鬆弛成為貼附不良之原因。即,光學構件之鬆弛成為褶皺或氣泡等產生之原因,因此需要將光學構件保持為平滑,因此重要的是亦向光學構件附加張力。但是,若張力過高,則產生膜斷裂之原因或光彈性導致之相位差等與品質或顯示品質相關之重大問題。
例如,有時形成為長條狀之偏光板於沿其長度方向被施加了張力之狀態下進行貼合,並且亦利用上述一對輥對光學構件施加張力。
作為此種光學構件之代表,可列舉偏光板。偏光板通常係於聚乙烯醇(PVA)膜吸附‧延伸二色性物質而製造,於通常之情形時,相對於以可見光為首之電磁波具有吸收二色性,於與延伸軸平行之方向具有吸收軸。
專利文獻2中,於此種連續型製造方法中公開了使用連續輥之組件之方法,上述連續輥之組件係預先對應於液晶單元之尺寸將長條狀光學構件製造而成。具體而言,使用包含於偏光板之吸收軸之方向上且對應於矩形狀之液晶單元之短邊及長邊之尺寸而進行切條加工之長條狀光學構件的連續輥之組件,將自各個連續輥捲出之長條狀光學構件切斷為液晶單元之長邊及短邊之長度,並貼合於液晶單元。只要藉由此種連續型製造方法將由連續輥捲出之長條狀光學構件切斷為特定長度,便能夠於長方形之液晶單元之兩面上高效地進行貼合。
另一方面,隨著液晶面板於液晶電視用途上之應用不斷進展,日益要求液晶面板大型化、高畫質化。於如此高性能之液晶面板之情形時,使用顯示品質高且正常顯黑之垂直配向(VA,vertical alignment)模式或水平電場(IPS(In plane switch,平面切換))模式,而於此種液晶面板中,需要使作為光學構件之具有與各自之邊平行之吸收軸之偏光板相對於矩形之液晶單元正交而進行貼合。
於橫向長且矩形之液晶顯示器中,為了對應於偏光眼鏡等,較佳為將貼在液晶面板上之偏光板貼合為目視辨認側(上側)之吸收軸於橫向即長度方向上配置、且背光側(下側)之偏光板之吸收軸成為縱向即寬度方向。
關於連續型製造方法,專利文獻4~7中亦部分進行揭示。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9-6149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第4406043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第4307510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特開2004-361741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專利特開2004-333647號公報
[專利文獻6]日本專利特開2005-37416號公報
[專利文獻7]日本專利特開2005-37417號公報
然而,於藉由上述之方法製作液晶面板時,液晶單元由於通常為以玻璃為主之構成構件,因此無法附加張力。因而,僅光學構件側附加有張力,製作之液晶面板由於為薄板狀,故而於被貼合之光學構件之張力影響下有時產生極微小之翹曲。該翹曲由光學構件之張力產生,因此液晶單元之貼合有光學構件之一側為內側而凹狀翹曲。於製造高畫質之液晶顯示裝置中所使用之液晶面板時,此種翹曲成為使液晶顯示裝置之顯示性能降低之主要原因,尤其當於液晶面板之目視辨認側凹狀翹曲時,有可能對顯示性能造成影響。
即,當於液晶面板之目視辨認側凹狀翹曲時,中央部與背光接觸,由此於接觸部分擴散板或稜鏡片等構件或界面之光學特性變化,於液晶面板中央部產生不定形不均。另外,藉由翹曲而液晶面板之角部與液晶顯示裝置之擋板(框材)等接觸,藉由光彈性而產生光學性變形,從而在液晶面板之角部產生漏光。
近年來,隨著液晶顯示裝置之大型化、薄型化之要求,亦要求液晶面板大型且薄型。因而,相對於液晶單元之厚度,各邊之長度有日益變大之傾向,從而此種面板之翹曲及其所導致之顯示性能上之課題日益凸顯。
關於此種問題,專利文獻1~6中,均未對上述課題其自身進行揭示,亦完全沒有暗示本發明之記載之記述。
對此,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係於將光學構件貼合於液晶單元之兩面而製作液晶面板時,能夠抑制液晶面板於目視辨認側凹狀翹曲,而實現良好之顯示狀態。
本發明者等人經過積極研究後發現,於將光學構件貼合於長方形之液晶單元之兩面時,於成為背光側之面沿著寬度方向進行了貼合之後,於成為目視辨認側之面沿著長度方向進行貼合,藉此能夠預先對液晶單元之目視辨認側施加成為凸狀之應力,從而能夠抑制於目視辨認側凹狀翹曲。另外,本發明者等人經過積極研究後發現,此時,於沿著寬度方向貼合時,藉由施加比沿著長度方向貼合時更高之張力,能夠進一步提高上述效果,從而本發明者等人完成了本發明。
即,本發明提供一種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包括貼合步驟,該貼合步驟係將包含偏光板及接著劑層或者偏光板及黏著劑層之片狀之光學構件藉由上述接著劑層或黏著劑層貼合於長方形之液晶單元之兩面,上述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之特徵在於:上述貼合步驟係於已對上述光學構件附加張力之狀態下,將上述液晶單元與上述光學構件疊層,且將上述光學構件自端邊連續地按壓,而進行上述液晶單元與上述光學構件之貼合;該貼合步驟包括:第一貼合步驟,其係於使上述液晶單元之寬度方向與上述偏光板之吸收軸平行之狀態下,將具有與上述液晶單元之長邊之長度對應之寬度的光學構件於沿著上述寬度方向之方向上貼合於上述液晶單元之成為背光側之面;第二貼合步驟,其係於使上述液晶單元之長度方向與上述偏光板之吸收軸平行之狀態下,將具有與上述液晶單元之短邊之長度對應之寬度之光學構件於沿著上述長度方向之方向上貼合於上述液晶單元之成為目視辨認側之面;上述第一貼合步驟中之光學構件之張力大致等於或大於上述第二貼合步驟中之光學構件之張力,且上述第一貼合步驟比上述第二貼合步驟先進行。
根據本發明,於將光學構件於沿著寬度方向之方向上貼合於液晶單元之成為背光側之面之第一貼合步驟之後,進行將光學構件於沿著長度方向之方向上貼合於液晶單元之成為目視辨認側之面之第二貼合步驟,因此,能夠對貼合於液晶單元之成為背光側之面上之偏光板賦予拉伸應力,藉此施加使液晶單元預先於目視辨認側呈凸狀之應力,從而能夠抑制於液晶單元之兩面貼合光學構件而形成之長方形狀之液晶面板產生在背光側呈凸狀之翹曲。
具體而言,於貼合包含偏光板之光學構件時,認為會成為對藉由預先沿著寬度方向對光學構件施加特定之張力並貼合而獲得之液晶面板,在寬度方向上自背光側施加了基於偏光板之收縮應力之收縮應力之狀態,或者使偏光板貼附面成為內側而稍微產生翹曲。於寬度方向之貼合中,液晶單元之狀態基本上為自由之狀態,因此不會預先施加力,即便有亦較小。
根據本發明,因長度方向之貼合係於寬度方向之第一貼合步驟之後進行,故而在施加至第一貼合步驟中所使用之偏光板之張力之影響下,於對長度方向之偏光板之貼合即第二貼合步驟中,液晶面板成為在寬度方向上自背光側被施加了基於偏光板之收縮之力之狀態,或者成為偏光板貼附面為內側、即目視辨認側面側呈凸狀稍微翹曲之狀態,偏光板相對於如此之液晶單元進行貼合。
如上述般,不論第一貼合步驟、第二貼合步驟如何,於進行偏光板之連續貼附之情形時均需要於對偏光板施加特定之張力之同時進行貼合。此時,當在第一貼合步驟中成為液晶面板預先自背光側被施加了收縮力之狀態或者偏光板貼附面成為內側而稍微翹曲之狀態之情形時,當在第二貼合步驟中朝相反面貼合偏光板時,若使於長度方向上貼合之偏光板為內側,即,使目視辨認側呈凸狀而使液晶面板捲曲,則必需將其暫且矯正而使其翹曲,因而與自由之情形相比,需要施加更大之張力。
即,於第一貼合步驟中對偏光板施加特定之張力之同時與液晶面板進行貼合,藉此能夠抑制液晶面板朝背光側之凸狀捲曲。然而,於將第一貼合步驟中施加至光學構件之張力設為T1、第二貼合步驟中之張力設為T2時,在第二貼合步驟中之張力T2遠遠大於第一貼合步驟中之張力T1時,即,
T1<<T2 ...(1)
時,因某些原因,而有時會成為施加了該收縮力之狀態或超過捲曲所產生之抑止力而使液晶面板之背光側呈凸狀之捲曲之狀態。
然而,若第一貼合步驟中之張力T1及第二貼合步驟中之張力T2滿足
T1≧T2 ...(2)
之關係,則即便施加衝擊等亦能夠基本上抑制背光側呈凸狀捲曲之變化。
進而,更佳為
T1>T2
之關係,只要不對貼合產生障礙,則T2最好儘可能小。
因此,根據本發明,能夠獲得不會使背光側凸狀捲曲之液晶面板。
相對於此,與本發明相反,考慮第二貼合步驟比第一貼合步驟先進行之情形。此時,於先進行之第二貼合步驟中,於液晶單元之目視辨認側沿著長度方向對偏光板施加張力而先進行貼合,液晶面板成為自目視辨認側之偏光板被施加了收縮力之狀態或背光側呈凸狀而稍微翹曲之狀態。尤其由於液晶面板之長度方向之貼合相比於寬度方向之貼合而言,相對於液晶面板之寬度而言長度變長,因此彎曲剛性變低,比短邊側更容易翹曲。
於如上述般先進行第二貼合步驟之情形時,在第一貼合步驟中,需要相對於如此之液晶面板貼合偏光板,於對第一貼合步驟中所使用之偏光板施加之張力之影響下,於對長度方向之偏光板之貼合即第二貼合步驟中,液晶面板成為在長度方向上偏光板貼附面為內側稍微捲曲之狀態。
因而,為了矯正如此之翹曲而使液晶面板平坦,於第一貼合步驟中,需要增大施加至沿著寬度方向貼合之偏光板之張力。此時,因稍許之張力之變化而翹曲之方向與大小發生變化,從而難以穩定地製造平坦或目視辨認側稍微呈凸狀翹曲之液晶面板。
另外,藉由於第一貼合步驟中施加特定之張力而沿著寬度方向先貼合偏光板,能夠減小後貼附之第二貼合步驟中之偏光板之張力,從而能夠穩定地製造平坦或目視辨認側稍微呈凸狀之液晶面板。
進而,由以過大之張力而貼合之偏光板所產生之應力會使偏光板自身或液晶單元之基板產生較大之光彈性,於由此產生之相位差作用下引起液晶面板之漏光,並且成為上述之角不均等之原因,因此液晶面板之光學特性降低,因而欠佳。進一步說,過大之捲曲對平坦面板顯示器之美觀度產生較大影響,因而欠佳。
於更大型、更薄型之液晶單元中,由於液晶面板之彎曲剛性變小,因此本發明之效果變得顯著。另外,液晶面板之縱橫比越大,則該方向上之彎曲剛性之差變得越大,因此效果更顯著。
此種本發明之效果亦可藉由於將包括脫模膜在內之光學構件完全切斷而形成為單片型之後與液晶單元進行貼合之單片型製造方法來實現,然而於將設置於光學構件之黏著劑層上之脫模膜作為載體膜使用,並自預先對應於液晶單元之寬度而製造之連續輥捲出光學構件之同時連續地貼合於液晶單元上之連續型製造方法中,由於容易使用載體膜控制施加於光學構件上之張力,因而更佳。即,藉由調整載體膜之捲出張力及貼合輥之取回速度,能夠容易地控制施加於光學構件上之張力。
於單片型製造方法之情形時,使用預先對應於液晶單元而沖裁之光學構件並將其貼合,由此製造液晶單元,於此情形時,將設置於光學構件之黏著劑層之脫模膜剝離,在保持於光學構件之保持機構之同時自其一端貼附於液晶單元,此時,於光學構件之保持機構與貼附輥之間向光學構件附加張力。
上述本發明中所使用之液晶單元之尺寸並不特別地限定。然而,由於大型之液晶面板之基板厚度大致一定,故如上述般液晶單元之尺寸越大則液晶單元之彎曲剛性越小,因此貼合有偏光板之液晶面板容易產生翹曲,本發明之效果變大。另外,於小型之液晶面板中薄型化為一個課題,為了使液晶單元之厚度薄而使用薄型之玻璃基板。如此,液晶單元越薄型則彎曲剛性越小,從而效果顯著。進而,與橫縱之比率為4:3此種通常之監視器或筆記型PC(Personal Computer,個人電腦)相比,本發明於橫縱之比率為16:9此種橫長畫面之監視器或筆記型PC、液晶電視中效果更大。
根據上述構成,如上述般之液晶單元大型且薄型,因此容易產生翹曲,然而藉由於進行了第一貼合步驟之後再進行第二貼合步驟,進而藉由使於第一貼合步驟中施加於偏光板之張力大於第二貼合步驟中施加之張力,能夠獲得抑制了翹曲產生之液晶面板。
本發明中,較佳為,於上述第一貼合步驟中,預先將光學構件切斷為與上述液晶單元之短邊之長度對應之長度,於上述第二貼合步驟中,預先將光學構件切斷為與上述液晶單元之長邊之長度對應之長度。本發明中,亦可於進行了第一貼合步驟及第二貼合步驟之後,對應於液晶單元之各邊之長度切斷光學構件,而預先如上述般切斷時更能夠簡化步驟及裝置。
又,較佳為,包括如下之步驟:使用於上述光學構件之接著劑層或黏著劑層上疊層有脫模膜而成者,於將上述脫模膜自上述光學構件剝離之同時,將上述光學構件向上述第一貼合步驟及上述第二貼合步驟供給。如此,直到剛要貼合之前為止均附著有脫模膜,藉此搬送/供給中之操作性變高,能夠更容易地進行貼合光學構件時之張力之控制。
另外,較佳為,包括如下之步驟:於上述貼合步驟之前,將於上述光學構件之接著劑層或黏著劑層上疊層有脫模膜而成之長條片材保留脫模膜而按特定之間隔沿著寬度方向切斷,從而獲得上述片狀之光學構件。
根據此種構成,藉由保留脫模膜而切斷光學構件,能夠於脫模膜上製作光學構件之單片體,因此,除如上述般具有能夠容易地控制施加於光學構件之張力這一優點之外,與將光學構件素材連同脫模膜一併切斷之情形相比,還具有能夠連續地供給光學構件並容易進行貼合光學構件與液晶單元之前之取回這一優點。
於此種連續製造方法之情形時,由於光學構件係以輥狀態供給,故可自一根連續輥供給能夠貼合於大量之液晶單元之光學構件,從而能夠大幅度地提高液晶面板製造之生產量,因此於量產性方面有利。另外,光學構件因包括使用了作為親水性高分子之PVA之偏光板,故置於防濕性高之封裝件中而搬送,而於連續型製造方法中以輥狀態搬送,因此能夠將大量之光學構件一次性封裝,與單片型製造方法相比,產生之工業廢棄物少,從而於成本方面亦有利。另外,能夠對應於液晶單元之形狀而切斷光學構件,不需要於貼合步驟後切斷光學構件以對應於液晶單元之形狀,從而能夠提高光學構件之良率。
又,較佳為,藉由將上述液晶單元與上述光學構件夾入並進行按壓之一對按壓部來進行上述貼合步驟。基於如此之貼合步驟,液晶單元與光學構件兩者之移動性良好,亦能夠良好地進行光學構件之貼合。自該觀點來看,作為上述按壓部,特別較佳為使用一對輥,利用一對輥夾入上述液晶單元與上述光學構件並進行按壓,由此能夠更佳為地進行上述貼合步驟。
如上述般,根據本發明,於將光學構件貼合於液晶單元之兩面而製作液晶面板時,能夠抑制液晶面板在背光側產生凸狀翹曲。因此,能夠實現可抑制液晶面板中所產生周邊不均或不定形不均從而可進行良好之顯示之液晶顯示裝置。
如圖1所示,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包括將包含偏光板及接著劑層或者偏光板及黏著劑層之片狀之光學構件10a、10b藉由接著劑層或黏著劑層貼合於長方形之液晶單元20之兩面之貼合步驟。具體而言,可列舉相當於連續型製造方法之第一實施形態~第二實施形態以及相當於單片型製造方法之第三實施形態等。以下,參照附圖依次說明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第三實施形態。
(第一實施形態)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之一實施形態(第一實施形態)之側視圖。具體而言,如圖1所示,包括:第一捲出步驟S11,其將於第一長條狀光學構件10a之一面上疊層第一脫模膜11a而成之第一長條狀光學構件素材12a自將該第一長條狀光學構件素材12a捲繞為輥狀而成之第一連續輥13a捲出;第一切斷步驟S21,其將第一長條狀光學構件10a切斷為與短邊之寬度對應之長度而形成第一光學構件10A;第一貼合步驟S31,其剝離第一脫模膜11a且將第一光學構件10A貼合於液晶單元20之背光側面。
又,包括:第二捲出步驟S12,其將於第二長條狀光學構件10b之一面上疊層第二脫模膜11b而成之第二長條狀光學構件素材12b自將該第二長條狀光學構件素材12b捲繞為輥狀而成之第二連續輥13b捲出;第二切斷步驟S22,其將第二長條狀光學構件10b切斷為與長邊之寬度對應之長度而形成第二光學構件10B;第二貼合步驟S32,其剝離第二脫模膜11b且將第二光學構件10B貼合於液晶單元20之目視辨認側面。
首先,說明光學構件10A、10B之構成。光學構件10A、10B例如為疊層有沿一方向延伸而形成之偏光板、保護膜層、黏著劑層等之構件。於本實施形態中,在偏光片之內外兩面分別疊層有內側保護膜層及外側保護膜層。上述保護膜均可為1片。於該內側保護膜層之內側疊層黏著層並進一步貼合脫模膜。於液晶面板之連續型製造方法之情形時,該脫模膜作為載體膜而使用。
又,較佳為於上述外側保護膜層經由弱黏著層而疊層表面保護膜層而構成。亦可於形成黏著層前在內側保護膜上形成導電層。另外,亦可根據需要而於外側保護膜之表面形成硬膜層、防眩光層、反射防止層等。而且,構成為藉由黏著劑層貼合於上述液晶面板。再者,於將光學構件10疊層於液晶單元20之狀態下,將光學構件10之液晶單元20所位於之一側稱為「內側」,將與該內側對向之一側稱為「外側」。
又,有時於內側保護膜之內側根據需要設置有1片或多片相位差膜等。此時,相位差膜具有補償液晶單元之視角或顏色等作用。此時,相位差膜經由設置於內側保護膜之黏著劑層而貼合,而與如上述般未形成相位差膜時同樣地,在光學膜之最內側疊層黏著層,進而貼合脫模膜11a、11b。
另外,內側保護膜亦可兼作相位差膜,此時,可對應於液晶面板適當賦予必要之面內相位差、厚度方向相位差或光學軸之方向。
上述偏光板沿延伸方向具有吸收軸X。即,沿上述吸收軸X形成為長條狀之長條狀光學構件10a、10b之長度方向為偏光板之延伸方向。而且,長條狀光學構件10a被切斷為特定之長度而向第一貼合步驟S31搬送之光學構件10A沿寬度方向具有吸收軸X,長條狀光學構件10b被切斷為特定之長度而向第二貼合步驟S32搬送之光學構件10B沿長度方向具有吸收軸X。
作為偏光板,可使用先前公知之偏光板,例如較佳為使用吸附配向有碘錯合物或二色性染料之聚乙烯醇(PVA)膜。此時,碘錯合物於配向方向上具有吸收軸。另外,具有實用上高光學特性之二色性染料亦於染料之配向方向上具有吸收軸。因而,通常PVA膜在長度方向較強地延伸而使碘錯合物或二色性染料在長度方向上配向,從而與偏光板之長度方向平行地具有吸收軸。
上述內側保護膜層及外側保護膜層例如較佳為使用由三乙醯纖維素樹脂、聚酯樹脂、聚碳酸酯樹脂、環狀聚烯烴樹脂、(甲基)丙烯酸樹脂等構成之膜。根據需要,上述膜經延伸等操作被賦予相位差而作為補償膜使用。
例如如圖1所示,光學構件10A、10B由第一捲出步驟S11及第二捲出步驟S12自連續輥13a、13b捲出,由第一切斷步驟S21及第二切斷步驟S22切斷長條狀光學構件10a、10b,並向第一貼合步驟S31及第二貼合步驟S32供給。
第一捲出步驟S11為如下步驟:將藉由於沿著偏光板之吸收軸X(即,沿著偏光板之延伸方向)長條狀延伸且形成為與液晶單元20之長邊之寬度對應之寬度之第一長條狀光學構件10a之一面上疊層第一脫模膜11a而成的第一長條狀光學構件素材12a,自藉由將該第一長條狀光學構件素材12a捲繞為輥狀而成之第一連續輥13a捲出。
第二捲出步驟S12為如下步驟:將藉由於沿著偏光板之吸收軸X(即,沿著偏光板之延伸方向)長條狀延伸且形成為與液晶單元20之短邊之寬度對應之寬度的第二長條狀光學構件10b之一面上疊層第二脫模膜11b而成之第二長條狀光學構件素材12b,自藉由將該第二長條狀光學構件素材12b捲繞為輥狀而成之第二連續輥13b捲出。
切斷步驟S21、S22為如下步驟:使用切斷機構33將長條狀光學構件素材12a、12b切斷為僅保留脫模膜11a、11b,即,僅切斷長條狀光學構件10a、10b(所謂之半切斷),從而於長條狀之脫模膜11a、11b上形成光學構件10A、10B。即,該切斷步驟S21、S22為成為能夠將光學構件10A、10B及脫模膜11a、11b一併連續地向貼合步驟S31、S32搬送之狀態之步驟。即,於連續型製造方法中,長條狀之脫模膜11a、11b作為用於將光學構件10A、10B向貼合步驟搬送之載體膜發揮作用。
長條狀光學構件10a、10b之切斷間隔為與作為貼合對象之液晶單元20之尺寸對應之尺寸。即,第一貼合步驟S31中所使用之長條狀光學構件10a之切斷間隔為與上述液晶單元20之寬度方向之長度大致相等之間隔。另一方面,第二貼合步驟S32中所使用之長條狀光學構件10b之切斷間隔為與上述液晶單元20之長度方向之長度大致相等之間隔。由此,搬送至第一及第二貼合步驟S31、S32之光學構件10A、10B為與液晶單元20大致相同之形狀(長方形狀)。
本發明之貼合步驟S3中,於對光學構件10附加了張力之狀態下,使液晶單元20與光學構件10疊層,並自端邊連續地按壓光學構件10,而進行液晶單元20與光學構件10之貼合。
圖1所示之裝置中,利用使液晶單元20與光學構件10A疊層且將該等夾入而貼合之第一貼合機構31A進行第一貼合步驟S31,利用使在背光側面貼合有上述光學構件10A之液晶單元20與光學構件10B疊層且將該等夾入而貼合之第二貼合機構31B進行第二貼合步驟S32。該第一貼合機構31A構成為於將液晶單元20與光學構件10A夾入之狀態下按壓光學構件10A與液晶單元20。具體而言,第一貼合機構31A包含按壓液晶單元20與光學構件10A之一對直線狀之按壓部。而且,上述第一貼合步驟S31構成為朝向與上述按壓部正交之方向按壓液晶單元20與光學構件10A而進行貼合。
另外,第二貼合機構31B亦與第一貼合機構31A同樣地,構成為於將液晶單元20與光學構件10B夾入之狀態下按壓光學構件10B與液晶單元20。
上述第一貼合步驟S31為於液晶單元20之背光側之面貼合光學構件10A之步驟。具體而言,第一貼合步驟S31為如下之步驟:於使液晶單元20之寬度方向與偏光板之吸收軸平行之狀態下,將具有與液晶單元20之長邊之長度對應之寬度之光學構件10A於沿著寬度方向之方向上貼合於液晶單元20之成為背光側之面上。
更具體而言,上述第一貼合步驟S31為如下之步驟:使用由以上下對置之方式配置之一對輥31a、31b所構成之貼合機構31A,向一對輥31a、31b之間疊層並送入光學構件10A與液晶單元20,於液晶單元20之一面上壓接並貼合光學構件10A,由此形成疊層體。再者,於一對輥31a、31b中,與光學構件10A及液晶單元20接觸之接觸部分為直線狀之按壓部。
上述貼合機構31A包括由被馬達驅動之橡膠輥構成之導引輥31a及位於該導引輥31a之下方且由被馬達驅動之金屬輥構成之貼合輥31b。又,於貼合機構31A之正前方,使用刀口32將脫模膜11a自光學構件10A剝離,由此使黏著劑層露出,藉由該黏著劑層將光學構件10A與液晶單元20貼合。再者,圖2(a)~(b)中,為了明確地進行表示而省略了刀口32及脫模膜11。
第一貼合步驟S31A中於貼合光學構件10A與液晶單元20時,如圖2(a)所示,於使液晶單元20之寬度方向與偏光板之吸收軸X平行之狀態下,自液晶單元20之寬度方向之一端側朝向另一端側使光學構件10A疊層且貼合於液晶單元20之一面。即,第一貼合步驟S31A為如下之步驟:於液晶單元20上最初貼合光學構件10A時,沿著液晶單元20之寬度方向進行貼合。
具體而言,使貼合輥31b下降並在其與導引輥31a之間隔開間隔,以自液晶單元20之下方搬送之光學構件10A之寬度方向之端邊(搬送方向之前端緣)與液晶單元20之寬度方向之端邊(搬送方向之前端緣)重疊之方式,將各自之寬度方向之端邊配置於導引輥31a與貼合輥31b之間。在該狀態下上述吸收軸X(即,延伸方向)與液晶單元20之寬度方向成為平行之狀態。
繼而,使貼合輥31b朝向導引輥31a移動,將光學構件10A之上述端邊壓接於液晶單元20之上述端邊。於該狀態下,導引輥31a及貼合輥31b(具體而言,一對按壓部)係與液晶面板10及光學構件10A之長度方向平行地定位,成為將光學構件10A之寬度方向之端邊與液晶單元20之寬度方向之端邊按壓之狀態。然後,藉由使導引輥31a及貼合輥31b一併旋轉,而自液晶面板之寬度方向之一端側朝向另一端側在液晶面板之一面疊層且壓接光學構件而進行貼合。
上述第二貼合步驟S32為於液晶單元20之另一面貼合光學構件10B之步驟。具體而言,第二貼合步驟S32為如下之步驟:於使液晶單元20之長度方向與上述偏光板之吸收軸X平行之狀態下,使液晶單元20與光學構件10B疊層且將該等夾入於上述一對按壓部之間,由此進行貼合。
具體而言,與第一貼合步驟S31同樣地,上述第二貼合步驟S32為如下之步驟:使用貼合機構31B於上述疊層體之液晶單元20之另一面壓接並貼合光學構件10B,由此形成液晶面板201。
又,第二貼合步驟S32構成為將上述一對按壓部與液晶單元20之寬度方向平行地定位。具體而言,第二貼合步驟S32中構成為,光學構件10B及上述疊層體沿著各自之長度方向被搬送,並自各自之長度方向之端邊向一對輥31a、31b之間送入。而且,構成為藉由上述一對按壓部自液晶單元20之長度方向之一端側朝向另一端側按壓並貼合液晶單元20與光學構件10B。即,上述一對按壓部以與液晶單元20之寬度方向平行之狀態沿著長度方向自液晶單元20之長度方向之一端側朝向另一端側按壓並貼合液晶單元20與光學構件10B。
第二貼合步驟S32中將光學構件10B與液晶單元20貼合時,如圖2(b)所示,於使液晶單元20之長度方向與偏光板之吸收軸X平行之狀態下,自液晶單元20之長度方向之一端側朝向另一端側在液晶單元20之另一面疊層且貼合光學構件10B。即,第二貼合步驟S32為如下之步驟:於將光學構件10B貼合於由第一貼合步驟S31獲得之疊層體之液晶單元20時,沿著液晶單元20之長度方向進行貼合。再者,圖2(b)中,為了明確地進行表示,省略了刀口32及脫模膜11。
具體而言,使貼合輥31b上升而在其與導引輥31a之間隔開間隔,以自液晶單元20之下方搬送之光學構件10B之長度方向之端邊(搬送方向之前端緣)與液晶單元20之長度方向之端邊(搬送方向之前端緣)重疊之方式,將各自之長度方向之端邊配置於導引輥31a與貼合輥31b之間。於該狀態下上述吸收軸X(即,延伸方向)與液晶單元20之長度方向成為平行之狀態。
繼而,使貼合輥31b朝向導引輥31a移動,將光學構件10B之上述端邊壓接於液晶單元20之上述端邊。於該狀態下,導引輥31a及貼合輥31b(具體而言,一對按壓部)係與液晶單元20及光學構件10B之寬度方向平行地定位,成為將光學構件10B之長度方向之端邊與液晶單元20之長度方向之端邊按壓之狀態。然後,藉由使導引輥31a及貼合輥31b一併旋轉,自液晶面板之長度方向之一端側朝向另一端側在液晶面板之另一面疊層並壓接光學構件從而進行貼合。由此,形成藉由於液晶單元20之兩面貼合光學構件10B而成之液晶面板201。
作為構成液晶單元20之一對基板,可為通常使用之任意之基板。另外,於第一貼合步驟S31中貼合光學構件10A之液晶單元20之一面為液晶顯示裝置所具備之接受來自背光側之光之一側之面。
又,液晶層之形式未作特別限定,可採用VA模式或面內切換(IPS)式等各種形式之液晶層。本發明之液晶面板之大小亦未作特別限定,不過,尤其是大型且薄型之液晶面板更容易發揮發明之效果,例如,32英吋(400 mm×700 mm)以上之大型液晶面板且厚度為2 mm以下之液晶面板更容易發揮效果。
又,於將光學構件10A、10B貼合於液晶單元20時,在對光學構件10A、10B附加張力之狀態下進行貼合。該張力T沿著光學構件10A、10B之搬送方向(即,光學構件素材12a、12b之長度方向)施加。即,張力T於沿著偏光板之吸收軸X之方向施加。
本實施形態中,例如配置於第一切斷步驟S21與第一貼合步驟S31之間或者第二切斷步驟S22與第二貼合步驟S32之間之張力調節輥(未圖示)在上下方向上移動,藉此在其與貼合輥31b之間沿著光學構件素材12a、12b之長度方向(沿著上述吸收軸X之方向)施加張力T。或者亦可於貼合步驟之前設置之驅動輥31a與貼合輥31b之間,藉由對該等進行驅動之伺服馬達之工作轉矩來施加張力。藉此,成為對搬送到貼合步驟S31、S32之光學構件10A、10B之各者施加張力T之狀態。例如長條狀光學構件10a、10b於切斷步驟S21、S22中保留長條狀脫模膜11a、11b而被切斷,從而形成為光學構件10A、10B,由於經由黏著劑貼合長條狀脫模膜11a、11b與光學構件10A、10B,故上述之張力可施加至光學構件10A、10B。
作為上述第一貼合步驟S31之張力T1,較佳為300 N/m以下,更佳為100 N/m以下。若大於300 N/m,則由第一貼合步驟S31貼合有光學構件10A之液晶單元20之翹曲變大,第二貼合步驟S32中藉由貼合輥31b之壓力而產生裂紋,或者光學構件10A藉由因張力所產生之光彈性而產生光學性變形,因而欠佳。
通常,於液晶顯示裝置之連續型製造方法中,相對於長條狀光學構件10a、10b或者作為載體膜使用之長條狀脫模膜11a、11b,為了進行膜之搬送,需要施加一定以上之張力。若無張力則膜鬆弛,從而無法順利地進行搬送與貼合。此時之張力通常為5 N/m以上,較佳為10 N/m以上。
作為上述第二貼合步驟S32之張力T2,可在與第一貼合步驟S31之張力T1同樣之範圍內附加,不過此時較佳為第一貼合步驟S31中之張力T1與第二貼合步驟S32中之張力T2大致相等或者第一貼合步驟S31中之張力T1大於第二貼合步驟S32中之張力T2,尤佳為
T1≧T2 ...(2)
之關係。藉此,即便施加衝擊等亦能夠基本上抑制在背光側產生凸狀之捲曲之變化。
進而,更佳為
TT>T2
之關係,只要不對貼合帶來妨礙,T2最好儘可能地小。
本發明中,於第一貼合步驟S31之後進行上述第二貼合步驟S32。本實施形態中,較佳為包含旋轉機構S41(在圖1中省略圖示),該旋轉機構S41於第一貼合步驟S31與第二貼合步驟S32之間使第一貼合步驟S31中將光學構件10A貼合於背光側面之液晶單元20在水平方向上旋轉90°。
該旋轉機構S41可構成為使於沿著寬度方向之方向上搬送之液晶單元20在水平方向上旋轉90°,而使搬送方向成為沿著液晶單元20之長度方向之方向。藉此,能夠均自相同之方向進行於液晶單元20之背光側面貼合之第一貼合步驟S31及於目視辨認側面貼合之第二貼合步驟S32,可構築製造裝置之配置上簡單之生產線,從而非常方便。
如上述般,根據本實施形態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於將光學構件10A、10B貼合於液晶單元20之兩面而製作液晶面板201時,能夠抑制液晶面板201於目視辨認側凹狀翹曲,從而能夠實現良好之顯示狀態。
(第二實施形態)
圖4表示作為液晶顯示裝置之連續型製造方法之其他例之第二實施形態。第二實施形態中,與圖1同樣地包括:將第一長條狀光學構件素材12a自第一連續輥13a捲出之第一捲出步驟S11;將第一長條狀光學構件10a切斷為與短邊之寬度對應之長度而形成第一光學構件10A之第一切斷步驟S21;將第一脫模膜11a剝離且將第一光學構件10A貼合於液晶單元20之背光側面之第一貼合步驟S31。
又,包括:將第二長條狀光學構件素材12b自第二連續輥13b捲出之第二捲出步驟S12;將第二長條狀光學構件10b切斷為與長邊之寬度對應之長度而形成第二光學構件10B之第二切斷步驟S22;將第二脫模膜11b剝離且將第二光學構件10B貼合於液晶單元20之目視辨認側面之第二貼合步驟S32,其中,第一貼合步驟S31比第二貼合步驟S32先進行。
該實施形態中,如圖4所示,表示於第一貼合步驟S31及第二貼合步驟S32中,均自沿著水平方向搬送之液晶單元20之下側貼合光學構件10之例。於該等第一貼合步驟S31與第二貼合步驟S32之間,具有使在第一貼合步驟S31中將光學構件10A貼合於背光側面之液晶單元20在水平方向上旋轉90°之旋轉機構S41、及使面板面之方向表背改變之反轉機構S42。
本實施形態中,該旋轉機構S41構成為使於沿著液晶單元20之寬度方向之方向上搬送之液晶單元20在水平方向上旋轉90°,使搬送方向成為沿著長度方向之方向,上述反轉機構S42構成為使第一貼合步驟S31中貼合有光學構件10A之面朝向上側。藉此,能夠均自相同之方向進行於液晶單元20之背光側面貼合之第一貼合步驟S31及於液晶單元20之目視辨認側面貼合之第二貼合步驟S32,可構築製造裝置之配置上簡單之生產線,從而非常方便。圖4中表示了均自液晶單元之下側進行貼合之例,但亦可均自上側進行貼合。
此時,液晶單元20之旋轉與反轉既可分別進行亦可同時進行。於分別進行之情形時,旋轉機構S41與反轉機構S42之裝置之動作分別為單一之動作,從而於可靠性與動作精度方面良好,於同時進行之情形時,只需要1台裝置即可,從而具有裝置可小型化之優點。作為同時進行旋轉與反轉之裝置,可為具有旋轉機構與反轉機構且可使該等同時作動之裝置,但較佳為將相對於液晶單元20之短邊(或長邊)呈斜方向之1軸作為反轉之軸而使液晶單元20反轉之裝置。
本實施形態相比於第一實施形態,僅於進行液晶單元20之上下之反轉這一點上不同,故其他構成可採用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之構成。
(第三實施形態)
其次,說明圖5所示之作為本發明之單片型製造方法之例之第三實施形態。圖5中,貼合於液晶單元20之光學構件10A、10B以單片體被供給,經由其黏著劑貼合脫模膜11a、11b而形成光學構件片15A、15B。光學構件10A、10B分別包含偏光板,成為具有沿著偏光板之吸收軸X之方向之邊及與該方向正交之方向之邊之矩形,預先對應於液晶單元20之尺寸而製造。
光學構件10A係偏光板之吸收軸形成為與短邊平行,且經由其黏著層貼合於液晶單元20之背光側面。又,光學構件10B係偏光板之吸收軸形成為與長邊平行,且貼合於液晶單元20之目視辨認側面。光學構件片15A、15B通常以固定片為單位收納於光學構件盒41a、41b中而被供給。
第一貼合步驟S31中,液晶單元20通常自液晶單元盒42被供給至貼合裝置,逐片地被取出使用。自光學構件盒41a逐片地取出光學構件片15A,且將被剝離了脫模膜11a之光學構件10A貼合於液晶單元20之背光側面。
此時,光學構件10A藉由保持機構43a而吸附固定,與液晶單元20一併被供給至以與液晶單元20及光學構件10A之搬送方向正交之方式配置而對置之一對貼合輥31b之間。第一貼合步驟S31中,例如將光學構件10A與液晶單元20定位於特定之位置以使各自之長邊彼此與短邊彼此平行之後,藉由貼合輥31b夾緊光學構件10A與液晶單元20,在液晶單元20之短邊方向上連續地按壓,藉由將保持機構43a之保持力設為適當之值,光學構件10A被保持機構吸附且進行滑動,因此能夠在與貼合輥之間向光學構件10A附加張力T1b。
第二貼合步驟S32係於第一貼合步驟S31之後進行,液晶單元20通常自第一貼合步驟S31向第二貼合步驟S32供給。將光學構件片15B自光學構件盒41b逐片地取出,剝離了脫模膜11b之後將光學構件10B貼合於液晶單元20之目視辨認側面。第二貼合步驟S32中,光學構件10B藉由保持機構43b而吸附固定,將光學構件10B與液晶單元20定位於特定之位置以使各自之長邊彼此與短邊彼此平行之後,與液晶單元20一併被供給至以與液晶單元及光學構件之搬送方向正交之方式配置而對置之一對貼合輥31b之間。
第二貼合步驟S32中,藉由貼合輥31b夾緊光學構件10B與液晶單元20且於液晶單元之長邊方向上連續地按壓,與第一貼合步驟S31同樣地藉由將保持機構43b之保持力設為適當之值,而在與貼合輥之間向光學構件10B附加張力T2b。
此時,第一貼合步驟S31中之張力T1b與第二貼合步驟S32中之張力T2b較佳為與上述之張力T1與張力T2同樣之關係,尤佳為調整為
T1b≧T2b
之關係。
又,於第一貼合步驟S31與第二貼合步驟S32之間,可根據需要使液晶單元20以液晶單元之面之法線方向為中心而旋轉90°,亦可根據需要使液晶單元之表背反轉。另外,上述旋轉與反轉可逐次進行,亦可同時進行。
(其他實施形態)
再者,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可在不脫離本發明之中心思想之範圍內進行各種變更。
(1)例如,上述實施形態中,將光學構件素材12被半切斷而獲得之光學構件10貼合於液晶單元20,但並不限定於此,亦可將光學構件素材12與脫模膜11一併被切斷(所謂之全切斷)而形成為單片體之光學構件搬送至貼合步驟S3而與液晶單元20貼合。此時,於藉由吸附機構搬送了光學構件10之後,可利用與第三實施形態同樣之裝置實施貼合步驟S3。
(2)又,亦可將光學構件素材12以不切斷而為長條狀之狀態向貼合步驟S3搬送,且將長條狀之光學構件10與液晶單元20貼合。具體而言,於第一貼合步驟S31中將長條狀光學構件10a貼合於液晶單元20之後,對應於液晶單元20之寬度方向之長度將長條狀光學構件10a切斷而形成疊層體,於第二貼合步驟S32中在該疊層體上貼合長條狀之光學構件10b,然後,對應於液晶單元20之長度方向之長度將光學構件10b切斷,由此形成液晶面板201。
(3)進而,作為其他形態,亦可使用如下狀態之光學構件進行貼合,即,與寬度方向平行地虛線狀地設置切縫以在長條狀光學構件10a、10b之長度方向上隔開特定之間隔。此時,較佳為,第一貼合步驟S31中所使用之長條狀光學構件10a之切縫之間隔與液晶單元20之寬度方向之長度大致相等,第二貼合步驟S32中所使用之長條狀光學構件10b之切縫之間隔與液晶單元20之長度方向之長度大致相等。而且,亦可於各自之貼合步驟後以該切縫為基準而切斷光學構件,同樣地形成疊層體與液晶面板201。
(4)另外,上述實施形態中,光學構件素材12a、12b構成為由切斷步驟S21、S22半切斷,但並不限定於此,亦可使用預先半被切斷之狀態之光學構件素材。此時,由於不需要進行切斷步驟S2,故能夠防止在切斷步驟S2中產生之不良情形對之後之步驟(貼合步驟S3)產生影響。
(5)又,作為光學構件10,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亦可採用具有各種光學功能或物理功能等之任意之光學構件,例如,作為該光學構件,可列舉適當具有亮度提高層、相位差層、反射防止層等之構件。
(6)又,上述實施形態中,作為貼合機構,採用了具有導引輥31a與貼合輥31b之貼合機構31,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採用具有彈性之板狀體作為貼合機構。
(7)進而,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已對貼合機構31使用固定於特定位置之裝置並使液晶單元20及光學構件10移動,藉此實施貼合之方法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實施形態,相反,亦可將液晶面板及光學構件固定於特定位置並使貼合機構移動,藉此實施貼合,或者亦可使兩者均移動且實施貼合。
(8)另外,上述實施形態中,一對輥31a、31b與液晶面板10及光學構件10抵接之部分(直線狀之部分)為直線狀之按壓部,但並不限定於此,亦可具有某種程度之寬度。例如,亦可是面狀之形狀。
[實施例]
其次,列舉實施例等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
<實施例1>
1. 使用材料
(1)液晶單元:使用自畫面尺寸32英吋(縱橫比16:9)之AQUOS(夏普公司製LC-32D10)取出之液晶單元(長方形狀之液晶單元)。
(2)光學構件:使用具有黏著劑層及脫模膜之偏光板(日東電工公司製,SEG1423DU)。
(3)第一貼合步驟中所使用之光學構件之連續輥:寬度為70 cm,半切斷之間隔為40 cm。
(4)第二貼合步驟中所使用之光學構件之連續輥:寬度為40 cm,半切斷之間隔為70 cm。
2. 液晶面板之製作
與上述實施形態同樣地,自第一及第二貼合步驟中所使用之光學構件素材之各自之連續輥中捲出光學構件,將該光學構件於切斷步驟中保留脫模膜而切斷(半切斷)之後,依次實施第一及第二貼合步驟而製作液晶面板。作為貼合機構,如上述實施形態說明般,使用包含由被馬達驅動之橡膠輥構成之導引輥、及由被馬達驅動之金屬輥構成之貼合輥之貼合機構。又,第一及第二貼合步驟中之貼合速度設為350 mm/sec。
關於第一貼合步驟中之「貼合方向」「貼合面」,設為下述表1所示之條件。又,於第一貼合步驟及第二貼合步驟中,關於沿著光學構件之長度方向施加之「張力T」,亦設為下述表1所示之條件。另外,於切斷步驟中,以下述表1所示之方法切斷光學構件。
再者,下述表1之「貼合方向」中之「寬度方向」係指沿著液晶單元之寬度方向自一端側朝向另一端側之方向,「長度方向」係指沿著液晶單元之長度方向自一端側朝向另一端側之方向。
另外,在下述表1之「貼合面」中,所謂「下」係指液晶顯示裝置所具備之接受背光之光之一側之面(背光側),所謂「上」係指不直接接受背光之光之面(目視辨認側)。
另外,下述表1之所謂「連續」意味著基於半切斷之切斷,所謂「單片」意味著基於全切斷之切斷。
3. 測定及評估方法
(1) 翹曲量之測定
將所獲得之液晶面板以面板中央接觸於壓盤上之方式(朝向上方呈凹狀之方式)載置,於圖3(a)所示之液晶面板之四角,如圖3(b)所示,藉由***厚度規而測定上述壓盤與液晶面板之四角之頂點之間隔h來作為翹曲量。作為此時之測定位置,於距面板短邊端面20 mm之位置處自翹曲之弧之方向***厚度規,對小數點第二位四捨五入而求出。
而且,就各部位之翹曲量之最大值而言,將背光側凹狀小於1 mm之翹曲量設為「◎」,將背光側凹狀為1 mm以上小於2 mm之翹曲量設為「○」,將背光側凹狀為2 mm以上小於3 mm之翹曲量設為「Δ」,將背光側凹狀為3 mm以上之翹曲量或目視辨認側為凹狀之翹曲量設為「×」。關於評估結果,如下述表1所示。再者,在下述表1中,面板之翹曲量記載如下:於目視辨認側將凸狀記為負之數值,於背光側將凸狀記為正之數值。
(2) 張力T之測定
於連續輥與切斷步驟之間之位置設置張力調節輥,於利用該張力調節輥沿著光學構件素材之長度方向施加了張力之狀態下進行貼合。張力T係於連續貼合之情形時,藉由在貼合部之捲出側配置之張力傳感器之平均值來測定,於單片貼合之情形時,測定在由吸附襯墊進行了抽吸時沿著橫向使膜移動時之力,並將該力作為張力。關於計測結果,如下述表1所示。
(3) 圖像之美觀度評估
將所獲得之液晶面板組裝於原始之製品中,於點亮背光而進行了黑顯示之狀態下,利用周邊之框不均之程度評估圖像之美觀度。自漏光大之製品開始依次設為×→Δ→○→◎,不論框不均之程度如何,均將在中央部產生了不定形不均之製品設為×。
<實施例2~8>
除將張力T設為下述表1所示之條件以外,於與實施例1相同之條件下製作液晶面板,以相同之方法進行翹曲量之測定。翹曲量之評估結果如下述表1所示。
<實施例9~10>
於切斷步驟中,將光學構件與脫模膜一併切斷(全切斷)而製成單片體,並將該單片體吸附且同時貼合,由此進行第一及第二貼合步驟,除此之外,於與實施例1相同之條件下製作液晶面板,以相同之方法進行翹曲量之測定。翹曲量之評估結果如下述表1所示。再者,實施例9~10中,調整吸附襯墊之抽吸力而調整貼合張力T。
<比較例1~4>
將貼合面、張力T設為下述表1所示之條件,使第一貼合步驟與第二貼合步驟之順序相反,除此之外,於與實施例1相同之條件下製作液晶面板,以相同之方法進行翹曲量之測定。翹曲量之評估結果如下述表1所示。
<比較例5~7>
將張力T設為下述表1所示之條件,使張力之大小關係相反,除此之外,於與實施例1相同之條件下製作液晶面板,以相同之方法進行翹曲量之測定。翹曲量之評估結果如下述表1所示。
<比較例8~9>
於切斷步驟中,將光學構件與脫模膜一併切斷(全切斷)而製成單片體,並將該單片體吸附且同時貼合,由此進行第一及第二貼合步驟,並且,將貼合面、張力T設為下述表1所示之條件,使第一貼合步驟與第二貼合步驟之順序相反,除此之外,於與實施例1相同之條件下製作液晶面板,以相同之方法進行翹曲量之測定。翹曲量之評估結果如下述表1所示。再者,比較例8~9中,調整吸附襯墊之抽吸力而調整貼合張力T。
若比較半切斷方式之實施例1~8及比較例1~4,則於沿著寬度方向於背光側先進行貼合之實施例1~8中,翹曲之方向於背光側呈凹狀,圖像之美觀度良好,相對於此,平沿著長度方向於目視辨認側先進行貼合之比較例1~4中,翹曲之方向於背光側呈凸狀,其結果,圖像之美觀度變差。
另外,若比較單片貼合方式之實施例9~10及比較例8~9,則於沿著寬度方向於背光側先進行貼合之實施例9~10中,翹曲之方向於背光側呈凹狀,圖像之美觀度良好,相對於此,於沿著長度方向於目視辨認側先進行貼合之比較例8~9中,翹曲之方向於背光側呈凸狀,其結果,圖像之美觀度變差。
又,於第一貼合步驟之張力小於第二貼合步驟之張力之比較例5~7中,翹曲之方向於背光側呈凸狀,翹曲量亦變大,其結果,圖像之美觀度變差。
10、10A、10B...光學構件
10a、10b...長條狀光學構件
11、11a、11b...脫模膜
12a、12b...光學構件素材
13a...第一連續輥
13b...第二連續輥
15A、15B...光學構件片
20...液晶單元
31...貼合機構
31a...導引輥
31b...貼合輥
31A...第一貼合機構
31B...第二貼合機構
32...刀口
33...切斷機構
41a、41b...光學構件盒
42...液晶單元盒
43a、43b...保持機構
201...液晶面板
h...壓盤與液晶面板之四角之頂點之間隔
S3...貼合步驟
S11...第一捲出步驟
S12...第二捲出步驟
S21...第一切斷步驟
S22...第二切斷步驟
S31...第一貼合步驟
S32...第二貼合步驟
S41...旋轉機構
S42...反轉機構
X...吸收軸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中之連續型製造方法之一實施形態(第一實施形態)之側視圖;
圖2(a)係表示第一貼合步驟中之液晶單元與光學構件之狀態之立體圖,圖2(b)係表示第二貼合步驟中之液晶單元與光學構件之狀態之立體圖;
圖3(a)係表示液晶面板之俯視時之翹曲量之測定部位之俯視圖,圖3(b)係表示液晶面板之角部之翹曲量之測定部位之正視圖;
圖4係表示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中之另一連續型製造方法之一實施形態(第二實施形態)之側視圖;及
圖5係表示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中之單片型製造方法之一實施形態(第三實施形態)之側視圖。
10、10A、10B...光學構件
10a、10b...長條狀光學構件
11、11a、11b...脫模膜
12a、12b...光學構件素材
13a...第一連續輥
13b...第二連續輥
20...液晶單元
31...貼合機構
31a...導引輥
31b...貼合輥
31A...第一貼合機構
31B...第二貼合機構
32...刀口
33...切斷機構
201...液晶面板
S3...貼合步驟
S11...第一捲出步驟
S12...第二捲出步驟
S21...第一切斷步驟
S22...第二切斷步驟
S32...第二貼合步驟

Claims (5)

  1.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貼合步驟,其係將包含偏光板及接著劑層或者偏光板及黏著劑層之片狀光學構件藉由上述接著劑層或黏著劑層貼合於長方形之液晶單元之兩面,上述貼合步驟係於已對上述光學構件附加張力之狀態下,將上述液晶單元與上述光學構件疊層,且將上述光學構件自端邊連續地按壓,而進行上述液晶單元與上述光學構件之貼合,該貼合步驟包括:第一貼合步驟,其係於使上述液晶單元之寬度方向與上述偏光板之吸收軸平行之狀態下,將具有與上述液晶單元之長邊之長度對應之寬度的光學構件,自上述液晶單元之寬度方向之一端側朝向另一端側使上述光學構件疊層且貼合於上述液晶單元之成為背光側之面;及第二貼合步驟,其係於使上述液晶單元之長度方向與上述偏光板之吸收軸平行之狀態下,將具有與上述液晶單元之短邊之長度對應之寬度的光學構件,自上述液晶單元之上述長度方向之一端側朝向另一端側使上述光學構件疊層且貼合於上述液晶單元之成為目視辨認側之面;上述第一貼合步驟中之光學構件之張力係等於或大於上述第二貼合步驟中之光學構件之張力,且上述第一貼合步驟比上述第二貼合步驟先進行。
  2. 如請求項1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於上述第 一貼合步驟中,預先將光學構件切斷為與上述液晶單元之短邊之長度對應之長度,於上述第二貼合步驟中,預先將光學構件切斷為與上述液晶單元之長邊之長度對應之長度。
  3. 如請求項1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包括如下之步驟:使用於上述光學構件之接著劑層或黏著劑層上疊層有脫模膜而成者,於將上述脫模膜自上述光學構件剝離之同時,將上述光學構件向上述第一貼合步驟及上述第二貼合步驟供給。
  4. 如請求項1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包括如下之步驟:於上述貼合步驟之前,將於上述光學構件之接著劑層或黏著劑層上疊層有脫模膜而成之長條片材保留脫模膜而按特定之間隔沿著寬度方向切斷,從而獲得上述片狀之光學構件。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貼合步驟係藉由將上述液晶單元與上述光學構件夾入並進行按壓之一對按壓部來進行。
TW099145607A 2010-11-12 2010-12-23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I4576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53850A JP5243514B2 (ja) 2010-11-12 2010-11-12 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19889A TW201219889A (en) 2012-05-16
TWI457637B true TWI457637B (zh) 2014-10-21

Family

ID=46046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45607A TWI457637B (zh) 2010-11-12 2010-12-23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529722B2 (zh)
JP (1) JP5243514B2 (zh)
KR (2) KR101538823B1 (zh)
CN (1) CN102466911B (zh)
TW (1) TWI4576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24401B1 (ko) * 2011-12-06 2013-11-0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패널의 휨을 방지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의 제조 방법
TWI472460B (zh) * 2012-06-15 2015-02-11 Usun Technology Co Ltd Pl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ing method
KR101932562B1 (ko) * 2012-09-18 2018-12-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필름 부착장치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필름 부착방법
JP5744819B2 (ja) * 2012-11-09 2015-07-0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表示パネルの連続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表示パネルの連続製造システム
JP5782010B2 (ja) * 2012-11-09 2015-09-2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表示パネルの連続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表示パネルの連続製造システム
JP5724146B2 (ja) * 2013-05-16 2015-05-2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部材貼合体の製造システム、製造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KR20160009557A (ko) * 2013-05-17 2016-01-26 스미또모 가가꾸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학 표시 디바이스의 생산 시스템
CN107113926B (zh) * 2015-01-16 2019-02-05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用于制作该显示装置的贴合治具、贴合装置、拉伸治具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JP6095711B2 (ja) * 2015-02-19 2017-03-1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積層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5933066B2 (ja) * 2015-04-08 2016-06-0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表示パネルの連続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表示パネルの連続製造システム
KR102376428B1 (ko) * 2015-05-04 2022-03-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용 라미네이션 장치
US20190121195A1 (en) * 2016-04-27 2019-04-2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JP6148755B2 (ja) * 2016-04-28 2017-06-1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表示パネルの連続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表示パネルの連続製造システム
KR101674357B1 (ko) * 2016-07-08 2016-11-0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디스플레이 유닛의 제조 시스템 및 제조 방법
JP6732580B2 (ja) * 2016-07-22 2020-07-2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と光学表示パネルの製造システム
JP2018072689A (ja) * 2016-11-01 2018-05-1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的表示装置を製造する方法
KR102040250B1 (ko) 2016-12-23 2019-11-0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디스플레이 유닛 제조 시스템
KR101841946B1 (ko) * 2017-02-24 2018-03-26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장력 제어를 이용한 터치 센서 필름 제조방법
JP2018192634A (ja) * 2017-05-12 2018-12-06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カールが抑制された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302935A (en) * 2001-11-27 2003-08-16 Sharp Kk Liquid crystal panel,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polarzing plate laminating device
TW200519428A (en) * 2003-11-20 2005-06-16 Sharp Kk Circular polarizer, vertical-alignmen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s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0702805A (en) * 2005-05-30 2007-01-16 Sharp Kk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manufacturing device
CN100464234C (zh) * 2004-12-28 2009-02-25 远东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配向棒状液晶分子的方法及该方法所制得的光学组件
CN100510881C (zh) * 2001-05-07 2009-07-0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37417A (ja) 2002-06-28 2005-02-1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偏光板貼合方法及び装置
KR20040002796A (ko) 2002-06-28 2004-01-07 후지 샤신 필름 가부시기가이샤 편광판 점착방법 및 그 장치
JP4342829B2 (ja) 2003-05-01 2009-10-1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貼付装置、方法及び基板
JP4346971B2 (ja) 2003-05-16 2009-10-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偏光板貼合方法及び装置
JP4371709B2 (ja) 2003-06-05 2009-11-2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貼付装置及び方法
JP4827226B2 (ja) * 2004-03-25 2011-11-3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2006267503A (ja) * 2005-03-23 2006-10-0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表示装置
JP2007033982A (ja) * 2005-07-28 2007-02-08 Sanyo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1010990B1 (ko) 2006-10-17 2011-01-26 닛토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학 부재 부착방법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장치
JP5213407B2 (ja) * 2007-10-10 2013-06-1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有機el表示装置
JP2009109624A (ja) * 2007-10-29 2009-05-21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109602A (ja) * 2007-10-29 2009-05-21 Hitachi Displays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5251087B2 (ja) * 2007-11-29 2013-07-31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US8366858B2 (en) 2007-12-27 2013-02-05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Manufacturing system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optical display device
JP4307510B1 (ja) * 2007-12-27 2009-08-0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表示装置の製造システム及び製造方法
JP4406043B2 (ja) 2008-04-16 2010-01-2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ロール原反セット、及びロール原反の製造方法
PL2309313T3 (pl) * 2009-05-15 2013-08-30 Nitto Denko Corp System wytwarzania oraz sposób wytwarzania optycznego urządzenia wyświetlającego oraz zespół rolki materiału oraz sposób jego wytwarzania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10881C (zh) * 2001-05-07 2009-07-0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TW200302935A (en) * 2001-11-27 2003-08-16 Sharp Kk Liquid crystal panel,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polarzing plate laminating device
TW200519428A (en) * 2003-11-20 2005-06-16 Sharp Kk Circular polarizer, vertical-alignmen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s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0464234C (zh) * 2004-12-28 2009-02-25 远东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配向棒状液晶分子的方法及该方法所制得的光学组件
TW200702805A (en) * 2005-05-30 2007-01-16 Sharp Kk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manufactur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538823B1 (ko) 2015-07-22
JP5243514B2 (ja) 2013-07-24
JP2012103594A (ja) 2012-05-31
CN102466911B (zh) 2015-06-17
KR20120051563A (ko) 2012-05-22
US20120118488A1 (en) 2012-05-17
KR20150027190A (ko) 2015-03-11
US8529722B2 (en) 2013-09-10
CN102466911A (zh) 2012-05-23
TW201219889A (en) 2012-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57637B (zh)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5185313B2 (ja) 剥離方法および剥離装置
KR101853140B1 (ko) 액정 표시 소자의 제조 방법 및 액정 표시 소자의 제조 시스템
TWI524985B (zh) A continuous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n optical display panel and a continuous manufacturing system for an optical display panel
JP5613587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577534B (zh) A continuous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n optical display panel and a continuous manufacturing system for an optical display panel
TW201305619A (zh) 液晶顯示元件之製造方法及液晶顯示元件之製造系統
JP5314618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599487B (zh)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laminated optical film,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liquid crystal panel
KR101889144B1 (ko) 디스플레이 유닛 제조방법 및 광학 필름 라미네이팅 시스템
JP5687930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JP2009109624A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1227336A (ja) 貼合装置
WO2008026374A1 (fr) Plaque de polarisation,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e plaque de polarisation, panneau d&#39;affichage et élément d&#39;affichage
JP5610606B2 (ja) 面光源部材及び面光源部材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