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27174B - Silicondot forming method - Google Patents

Silicondot forming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27174B
TWI327174B TW095134625A TW95134625A TWI327174B TW I327174 B TWI327174 B TW I327174B TW 095134625 A TW095134625 A TW 095134625A TW 95134625 A TW95134625 A TW 95134625A TW I327174 B TWI327174 B TW I32717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efect
chamber
substrate
gas
form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51346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14729A (en
Inventor
Eiji Takahashi
Atsushi Tomyo
Original Assignee
Nissi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i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ssin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7147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147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271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2717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06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material
    • C23C14/14Metallic material, boron or silicon
    • C23C14/16Metallic material, boron or silicon on metallic substrates or on substrates of boron or silicon
    • C23C14/165Metallic material, boron or silicon on metallic substrates or on substrates of boron or silicon by cathodic sputte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0021Reactive sputtering or evaporation
    • C23C14/0036Reactive sputtering
    • C23C14/0057Reactive sputtering using reactive gases other than O2, H2O, N2, NH3 or CH4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04Coating on selected surface areas, e.g. using mas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22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of coating
    • C23C14/54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the coating proce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58After-treatment
    • C23C14/5806Thermal treatment

Description

1327174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於當作使用於單一電子裝置等之電子裝置 材料或發光材料等使用的微小尺寸之矽點(所謂的奈米粒 子)之形成方法。 【先前技術】 作爲矽奈米粒子之形成方法,所知的有在惰性氣體中 使用準分子雷射等使矽加熱、蒸發而予以形成的物理性手 法,再者,又知有氣體中蒸發法(參照日本神奈川縣產業 技術綜合硏究所硏究報告No.9/2003第77至78頁)。後 者爲藉由高頻感應加熱或電弧放電取代雷射使矽加熱蒸發 的手法。 再者,也有在CVD處理室內導入材料氣體,於加熱 後之基板上形成矽奈米粒子之CVD法(參照日本專利 JP2004- 1 79658 A )。 於該方法中,經過在基板上形成用以生長矽奈米粒子 之晶核的工程,自該晶核使矽奈米予以生長。 但是,矽點是以在氧或氮等來執行終端處理爲佳。在 此「終端處理」是指使矽點耦合例如氧或是(及)氮,而 產生(Si-ο)耦合、(si-N)耦合或是(Si-0-N)耦合等 之處理。 藉由如此終端處理的氧或氮之耦合,即使在終端處理 前之矽點上,例如有懸鍵般之缺陷,亦發揮彌補此之功能 -5- 1327174 ,就矽點整體而言,形成實質上抑制缺陷之狀態。施予如 此終端處理之矽點當作電子裝置之材料使用時,提昇該裝 置所求取之特性。例如,當作發光元件材料使用時,提昇 該發光元件之發光亮度。 針對如此終端處理,於JP2〇〇4_83299A記載有以氧或 氮執行終端處理之矽奈米結晶構造體之形成方法。
[專利文獻1]日本JP2004- 1 79658A
[專利文獻2]日本JP2004-83299A
[非專利文獻1 ]日本神奈川縣產業技術綜合硏究所硏 究報告No.9/2003 77至78頁 【發明內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但是,以往之矽點形成方法中,藉由照射雷射使矽予 以加熱蒸發之手法,是難以均勻控制能量密度而將雷射照 射至矽,難以使矽點之粒徑或密度分布一致。即使在氣體 中蒸發法中,由於矽之不均勻加熱’使矽點之粒徑或密度 分布難以一致。 再者,在上述CVD法中’爲了在基板上形成上述晶 核,必須將基板加熱至5 5 〇 °C以上’無法採用耐熱溫度低 之基板,基板材料之可選擇範圍則受到限制。 再者,記載於JP2004-83299A之矽奈米結晶構造體之 形成方法中,終端處理前之由奈米刻度厚之矽微結晶和非 晶質系所構成之矽薄膜形成’是以含有氫化矽氣體和氫氣 1327174 化矽氣體 電漿之狀 膜相同之 CVD法 分布均句 易執行終 果,發現 化,以該 可在低溫 成粒徑一 原子的發 發光強度 3.0以下 在 5 0 0 〇C 成粒徑在 結晶性的 之氣體之熱觸媒作用反應執行,或是以對含有 和氫氣之氣體施加高頻電場而形成電漿,並& 態下執行,包含有與先前所說明之先前結晶;^ 問題。 在此’本發明之課題是提供以比上述先前 較低溫,直接在矽點形成對象基體上,藉由密 地形成粒徑一致之矽點,而可以自該矽點取得 端處理之矽點的矽點形成方法。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者爲了解決如此之課題精心硏究之 下述之事實。 即是’使濺鍍用氣體(例如氫氣)予以電漿 電漿化學濺鍍(反應性濺鍍)矽濺鍍靶材,依此 下直接於矽點形成對象基體上密度分布均勻地形 致之結晶性矽點。 例如,若以在電漿發光中波長在28 8nm之 光強度Si(28〇nm)和波長在484nm之氫原子 之比[Si(288nm) / H/3]爲 1.0 以下,更佳 或是0.5以下之電漿,來執行化學濺鍍時,即 以下之低溫,亦可以密度分布均勻地在基體上 20nm以下甚至10nm以下之範圍,粒徑爲一致 矽點。 如此之電漿形成是可以藉由於電漿形成區域導入濺鍍 1327174 用氣體(例如,氫氣),並對此施加高頻電力而執行。 再者,對以氫氣稀釋矽烷系氣體的氣體施加高頻電力 而將該氣體予以電漿化,該電漿若爲在電漿發光中,波長 在 288nm之矽原子的發光強度 Si( 2 8 8nm)和波長在 484nm之氫原子發光強度H/5之比[Si( 288nm) /H/S]爲 10.0以下,更佳爲3.0以下或是〇.5以下之電漿時,即使 在該電漿之狀態下’亦可在低溫下直接於矽點形成對象基 體上’密度分布均勻地形成粒徑一致之結晶性之矽點。 例如,可在5 0 0 °C以下之低溫,密度分布均勻地在基 體上形成粒徑在20nm以下甚至1 〇nm以下之範圍下粒徑 爲一致之結晶性的矽點。 亦可倂用藉由源自氫氣及矽烷氣體之電漿對矽濺鍍靶 材進行的化學濺鍍。 即使任一者中之矽點之「粒徑一致」除了是指各矽點 之粒徑皆爲相同或略相同之時外,也指即使矽點之粒徑有 參差不齊’但亦可將矽點之粒徑在實用上當作一致之時。 例如’也包含矽點之粒徑在特定範圍(例如20nm以下之 範圍或是10nm以下之範圍)內,或是當作大槪一致,在 實用上不會造成障礙之時,或矽點粒徑雖然分布在例如 5nm至6nm之範圍和8nm至llnm之範圍,但是以全體而 言’可以將矽點之粒徑當作大槪在特定範圍(例如1 0nm 以下之範圍)內一致’在實用上不會造成障礙之時等。即 是’矽點之「粒徑一致」由實用上之觀點來看,是指全體 可以說實質上爲一致之時。 -8 - 1327174 然後’將如此所形成之矽點,曝露於由含氧氣體及( 或)含氮氣體所構成之電漿,依此可以容易取得以氧或氮 被終端處理之矽點。 1 ·針對矽點形成方法 本發明是根據如此之發現,提供大致區分成下述2種 類型之矽點形成方法。 [第1類型之矽點形成方法] 一種矽點形成方法,其包含:在矽點形成室內設置矽 濺鍍靶材的工程:矽點形成工程,是將矽點形成對象基體 配置在上述矽點形成室內,於該室內導入濺鏟用氣體,藉 由對該氣體施加高頻電力使該室內發生濺鏟用電漿,以該 電漿化學濺鍍上述矽濺鍍靶材,而在上述基體上形成矽點 :和終端處理工程,是在終端處理室內配置藉由上述矽點 形成工程形成有矽點之基體,於該終端處理室內導入自含 氧氣體及含氮氣體中所選出之至少一種的終端處理用氣體 ,並對該氣體施加高頻電力使發生終端處理用電漿,在該 終端處理用電漿之狀態下,將該基體上之矽點予以終端處 理。 [第2類型之矽點形成方法] 一種矽點形成方法’其包含:矽點形成工程,在配置 有矽點形成對象基體之矽點形成室內導入砂院系氣體及氫 -9- 1327174 氣’藉由對該些氣體施加高頻電力,使在該室內,發生電 漿發光中波長在288nm之矽原子的發光強度Si( 288nm) 和波長在484nm之氫原子之發光強度h/3之比[Si( 288nm )/ H0]爲10·0以下之矽點形成用電漿,在該電漿之狀態 下,於上述基體上形成矽點;和終端處理工程,是在終端 處理室內配置藉由上述矽點形成工程形成有矽點之基體, 於該終端處理室內導入自含氧氣體及含氮氣體中所選出之 至少一種的終端處理用氣體,並對該氣體施加高頻電力使 發生終端處理用電漿,在該終端處理用電漿之狀態下,將 該基體上之矽點予以終端處理。 (1)針對第1類型之矽點形成方法 第1類型之矽點形成方法中,在上述矽點形成室內設 置砍濺鍍之工程,是可以舉出下述3當作代表例。 (1 -1)在矽點形成室之內壁形成矽膜以作爲矽濺鍍 靶材。 即是,在上述矽形成室內設置矽濺鑛靶材之工程,是 藉由在上述矽點形成室內導入矽烷氣體及氫氣,對該些氣 體施加高頻電力,使該室內發生矽膜用電漿,藉由該電漿 在該室之內壁形成矽膜,將該矽膜當作上述矽濺鍍靶材。 在此,「矽點形成室之內壁」即使爲室壁亦可,即使 爲設置在室壁內側的內壁亦可,該些組合也亦可。 以下,將如此設置矽點靶材之矽點形成方法稱爲「第 1矽點形成方法」。 -10- 1327174 (1-2)使用在別室製作的矽濺鍍靶材。 此時,在上述矽點形成室內設置矽濺鍍靶材之工程是 包含:將靶材基板配置在靶材形成室內,在該靶材形成室 內導入矽烷系氣體及氫氣,藉由對該些氣體施加高頻電力 ’使該室內產生矽膜形成用電漿,依據該電漿在該該靶材 基板上形成矽膜而取得矽濺鍍靶材的靶材形成工程;和使 在上述靶材形成工程中所取得之矽濺鏟靶材不接觸外氣地 從上述靶材形成室搬入配置在上述矽點形成室內之工程。 以下,將如此設置矽濺鏟靶材之矽點形成方法稱爲「 第2矽點形成方法」。 (1-3)使用已製妥之矽濺鍍靶材。即是,在上述矽 點形成室內設置矽灘鍍靶材之工程是將已經製作的矽濺鍍 靶材’加裝配置於上述矽點形成室。 以下’將如此設置矽濺鍍靶材之矽點形成方法稱爲「 第3矽點形成方法」。 (2) 針對第2類型之矽點形成方法 如上述第2類型之矽點形成方法般,使用氫氣和矽烷 系氣體’在源自該些氣體之電漿的狀態下形成矽點之方法 稱爲「第4矽點形成方法」^ (3) 針對第丨 '第2類型之矽點形成方法 當藉由第1矽點形成方法之時,因可以在矽點形成室 之內壁形成成爲矽靶材之矽膜,故可以取得比將已製妥( -11 - 1327174 例如市售的)之矽靶材加裝配置在矽點形成室之時面積更 大的靶材’依此可在基體的寬廣面積均勻形成矽點。 當藉由第1、2矽點形成方法時,可以採用不接觸外 氣之矽濺鍍靶材形成矽點,依此可以形成抑制無法預期之 雜質混入的矽點,並可在低溫(例如,基體溫度爲500。(: 以下之低溫)直接在矽點形成對象基體上密度分布均勻地 形成粒徑一致之結晶性的矽點。 即使在使用矽濺鍍靶材之第1、第2第3矽點形成方 法中之任一者’作爲上述濺鍍用氣體,以代表例而言,可 以舉出氫氣。即使氫氣混合有稀有氣體[(自氦(He)、 氖(Ne)、氬(Ar)、氪(Kr)及氙(Xe)中所選出之 至少1種氣體)亦可。 即是’即使在第1、第2第3之矽點形成方法中之任 一者’上述矽點形成工程是將當作濺鍍用氣體之氫氣導入 至配置有矽點形成對象基體之矽點形成室內,可藉由對該 氫氣施加高頻電力,使該真空腔室內發生電漿,以該電漿 化學濺鏟矽濺鍍靶材,在低溫下(例如基體溫度爲500t 以下之低溫)在矽點形成對象基體上直接以均勻密度形成 粒徑一致之結晶性的矽點。 例如,可在5 00°C以下之低溫,(換言之,例如將基 體溫度設爲500 °C以下),於上述基體上直接形成粒徑 2 0nm以下或是l〇nm以下之矽點。 第1、第2、第3之矽點形成方法中,在矽點形成工 程化學濺鍍矽靶材之濺鍍用電漿,是設爲在電漿發光中波 -12- 1327174 長在288nm之矽原子的發光強度Si( 288nm)和波長在 4 8 4nm之氫原子的發光強度H/3之比[Si(288nm) / 爲10.0以下之電漿爲佳,以設爲3.0以下之電漿爲更佳’ 即使設爲0.5以下之電漿亦可。 再者,針對在第1矽點形成方法中,用以在矽點形成 室之內壁形成當作矽濺鍍靶材之矽膜的矽膜形成用電漿( 源自矽烷系氣體及氫氣之電漿),或在第2矽點形成方法 中,用以在靶材形成室中於靶材基板上形成矽膜之矽膜形 成用電漿(源自矽烷系氣體及氫氣之電漿),亦以在電漿 發光中波長在288nm之砂原子的發光強度Si( 288nm)和 波長在484nm之氫原子的發光強度HyS之比[Si( 288nm) / 爲10.0以下之電漿爲佳,以設爲3.0以下之電漿爲 更佳。即使爲〇 . 5以下之電漿亦可。 針對該理由於後敘述。 即使藉由第4砂點形成方法,可以在低溫(例如基體 溫度爲5 0 0 °C以下之低溫)直接於矽點形成對象基體上密 度分布均勻地形成粒徑一致之結晶性的矽點。 例如’可在500°C以下之低溫,(換言之,例如將基 體溫度設爲500°C以下),於上述基體上直接形成粒徑 20nm以下或是l〇nm以下之矽點。 在第4矽點形成方法中,即使在矽點形成室內配置砂 濺鍍靶材,倂用該靶材藉由電漿進行的化學濺鍍。 如此之矽濺鍍靶材是與上述第2矽點形成方法相同, 即使實施在靶材形成室內配置靶材基板,將矽院系氣體及 -13- 1327174 氫氣導入至該靶材形成室內,對該些氣體施加高頻電力, 依此使該室內發生矽膜形成用電漿,藉由該電漿在該靶材 基板上形成矽膜而取得濺鏟靶材之靶材形成工程;和不使 在讓述靶材形成工程中所取得之矽濺鍍靶材與外氣接觸, 從上述靶材形成室搬入配置至上述矽點形成室內,即使在 矽點形成室內設置矽濺鍍靶材亦可。 再者,即使在上述矽點形成室加裝配置已製妥之矽濺 鍍靶材亦可。 在自上述第1至第4之矽點形成方法中之任一者中, 矽點形成工程中,再者當作矽濺鍍靶材之矽膜形成中,當 將電漿中之發光強度比設爲[Si(288mn) / Η々]爲1〇.〇以 下時,該表示電漿中之氫原子基爲豐富。 第1方法中,用以當作矽濺鍍靶材在矽點形成室之內 壁形成矽膜的源自矽烷系氣體及氫氣之電漿形成中,當將 該電漿中之發光強度比[Si(288nm) / HyS],設爲1〇.〇以 下,更佳爲3.0以下或是0.5以下之時,在室內壁或是祀 材基板上,以5 00 °C以下之低溫圓滑形成室合在矽點形成 對象基體上形成矽點之良質矽膜(矽濺鍍靶材)。 再者,即使在上述第1、第2及第3中之任一矽點形 成方法中,於矽點形成工程中,藉由將用以濺鍍矽濺鍍靶 材之電漿的發光強度比[Si(288nm) / H/3]’設爲1〇.〇以 下,更佳爲3.0以下或是0.5以下,則可以在500°C以下 之低溫,在基體上密度分布均勻地形成粒徑爲20nm以下 甚至1 Onm以下之範圍,粒徑一致之結晶性的矽點。 -14- 1327174 再者’即使在上述第4砂點形成方法中,亦在砂 成工程中,藉由將源自矽烷矽氣體及氫氣之電漿中之 光強度比[Si ( 288nm) / ],設爲1〇·〇以下,更 3 . 〇以下或是0 · 5以下’則可以在5 0 0 °C以下之低溫, 體上均勻密度分布均勻地形成粒徑爲2〇11111以下甚至 以下之範圍,粒徑一致之結晶性的矽點。 即使在任一者矽點形成方法中,矽點形成工程是 述發光強度比比1 〇 · 〇大時,結晶粒(點)難以生長 體上產生較多非晶砂。依此,發光強度是以1 〇. 〇以 佳。又以形成粒徑小之矽點,且發光強度比爲3 . 〇以 更佳。即使0.5以下亦可。 但是,當發光強度比之値過小時,結晶粒(點) 長變慢’要取得所要之點粒徑則需花較長時間。又當 時’蝕刻效果比點之生長大,結晶粒則不生長。發光 比[Si ( 288nm ) / HyS]是取決於其他各種條件等,若 設爲〇. 1以上亦可。 即使在用以取得矽濺鍍靶之矽膜形成中,若爲控 膜形成用電漿中之發光強度比[Si (288 nm) / Ηβ], 然取得其他各種條件等,但若設爲0.1以上亦可。 發光強度比[31(28811111 )/11沒]之値是藉由電漿 分光測量裝置測量例如各種基之發光光譜,根據該側 可以取得。再者,發光強度比[Si (288nm) / HyS]之 可以藉由控制施加於導入氣體之高頻電力(例如該頻 電力之大小)、矽點形成時(或是矽膜形成時)之室 點形 的發 佳爲 在基 1 0 nm 當上 ,基 下爲 下爲 之生 更小 強度 大槪 制矽 該雖 發光 結果 控制 率或 內氣 -15- 1327174 體壓、導入至室內之氣體(例如氫氣或是氫氣及矽烷系氣 體)之流量等。 當藉由上述第1、第2、第3之矽點形成方法(尤其 ,採用氫氣當作濺鍍用氣體之時),藉由以發光強度比[Si (288 nm) / HyS]爲10.0以下,更佳爲3.0以下或是0.5 以下之電漿,化學濺鍍矽濺鍍靶材,促進結晶核形成在基 體上,自該晶核生長矽點。 當藉由第4矽點形成方法時,矽烷系和氫氣被激發分 解而促進化學反應,促進結晶核形成在基體上,自該晶核 生長矽點。在第4方法中,當倂用矽濺鍍靶材藉由電漿進 行的化學濺鍍時,依據此亦在基體上促進結晶晶核形成。 如此促進結晶晶核形成,使矽點生長,故即使在事先 的矽點形成對象基體上不存在成爲懸鍵(dangling bonds )或階梯(step )等之晶核者,亦可以比較容易高密度形 成矽點生長用之晶核。再者,氫基或氫離子是比矽基或矽 離子豐富,針對晶核密度過大部分,藉由激發之氫原子或 氫分子和矽原子之化學反應,則繼續矽的脫離矽點之晶核 密度在基體上成爲高密度,且均勻化。 再者,雖然藉由電漿被分解激發之矽原子或矽基被晶 核附著,且藉由化學反應朝向矽點生長,但是該生長之時 ’由於氫基爲多,使得促進附著脫離之化學反應,晶核是 朝向結晶方位和晶粒一致之矽點生長。藉由上述,以高密 度且均勻分布在基體上形成結晶方位和粒徑一致之矽點。 本發明雖然是在矽點形成對象基體上,形成被終端處 -16- 1327174 理之微小粒徑矽點,例如20nm以下更佳爲粒徑1 0nm以 下之砂點,但是實際上要形成小粒徑之矽點則爲困難,雖 然不被限定’但應爲粒徑1 nm左右以上者。例如,可以例 示3nm至15nm左右之粒徑,更佳爲3nm至l〇nm左右之 粒徑》 本發明所涉及之矽點形成方法中之矽點形成工程,是 在500°C以下之低溫下(例如,將基體溫度設爲5 00。〇以 下),取決條件是以在4 0 0 °C以下之低溫下(換言之取決 條件是將基體溫度設爲400 °C以下),因可以在基體上形 成矽點’故僅有基體材料之選擇範圍變寬。例如,可在耐 熱溫度5 0 0 °C以下之便宜低熔點玻璃基板形成矽點。 本發明雖然爲在低溫下(代表性溫度5 0 0 °C以下)形 成矽點之發明’但是當矽點形成對象溫度過低時,因矽之 結晶化爲困難,故也取決於其他諸條件(例如,其中之一 爲基體之耐熱性)’但是以大槪1 0 0。(:以上或1 5 0。(:以上 或是200 °c之溫度(換言之將基體溫度設爲1〇0〇C以上或 15 0°C以上或是200°C )形成矽點爲佳。 如上述第4矽點形成方法般,於倂用矽烷系氣體和氫 氣當作用以取得矽點形成用電漿之氣體時,導入至上述真 空腔室內之氣體導入流量比(砂院系氣籠流量和氫氣流量 ),是可以例示1/200至1/30左右。當比1 /200更小時, 結晶粒(點)之生長變慢,要取得所要之點粒徑則需花較 長時間。又當更小時’結晶粒則不生長。當成爲比丨/3 〇 大時,結晶粒(點)難以生長,在基體上產生多非晶矽。 -17- 1327174 再者,例如將矽烷系氣體之導入流量設爲lsccm至 5sccm左右之時,[矽烷系氣體之導入流量(seem/真空腔 室容積(公升)是以1/200至1/30左右爲佳。此時,當比 1 /200小時,結晶粒(點)之生長變慢,要取得所要之點 粒徑則需花較長時間。又當更小時,結晶粒則不生長。當 成爲比1 /3 0大時’結晶粒(點)難以生長,在基體上產 生多非晶砂》 於上述第1至第4中之任一矽點形成方法中,矽點形 成時之(換言之,形成矽點形成用電漿時的)矽點形成室 內壓力皆可以例示在0.1 Pa至lO.OPa左右。 當比O.lPa低之時,當比1/200小時,結晶粒(點) 之生長變慢,要取得所要之點粒徑則需花較長時間。又當 更小時,結晶粒則不生長。當成爲比1 /3 0大時,結晶粒 (點)難以生長,在基體上產生多非晶矽。 如上述第2、第3之矽點形成方法般,再者,在第4 矽點形成方法中,如倂用矽濺鍍靶材之化學濺鍍之時般, 採用在矽點形成室外所取得之矽濺鍍靶材時,該矽濺鍍靶 材爲以矽爲主體之靶材,例如,可以舉出由單晶矽所構成 者、由多晶矽所構成者、由微晶矽所構成者、由非晶矽所 構成者、該些組合等。 再者,矽濺鍍靶材是因應所形成之矽點用途而可以適 當選擇不含雜質的矽濺鍍靶材、即使含有雜質該含有量也 盡量少的矽濺鍍靶材、藉由含有適量雜質表示特定電阻率 等的矽濺鍍靶材。 -18- 1327174 以不含有雜質之矽濺鍍靶材及即使含有雜質該含有量 也盡量少的矽濺鍍靶材之例,可以舉出磷(P)、硼(B) 及鍺(Ge)之各個含有量中之任一者被抑制成未滿1〇ppm 的矽濺鍍靶材。 表示特定電阻率之矽濺鍍靶材,可以舉出電阻率爲 〇·〇〇1Ω · cm至50Ω · Cm之矽濺鎪靶材。 在上述第2、第3之砂點形成方法或上述第4砂點形 成方法中’倂用矽濺鍍靶材之化學濺鍍,於將矽濺鍍靶材 加裝於矽點形成室內之時,該靶材對矽點形成室內之配置 ’雖然若爲該藉由電漿而被化學濺銨之配置即可,例如可 以舉出言著矽點形成室之內壁全部或是一部份而配置之情 形。即使與室內獨立配置亦可。即使倂用沿著室之內壁而 配置者和獨立配置者亦可。 在矽點形成室之內壁(沿著室壁本身、室壁之內側而 設置之內壁或是該些組合)形成矽膜而將此當作矽濺鍍祀 材’或將砂濺鍍耙材沿著室之內壁配置時,可以藉由加熱 矽點形成室加熱矽濺鍍靶材。加熱靶材時,比靶材爲室溫 之時更容易被濺鍍,依此容易高密度形成矽點。 可以舉出藉由電熱圈加熱器、加熱套等加熱而使砂擺 鍍靶材加熱至80°C以上之例。針對加熱溫度之上限,從經 濟上觀點等來看可以例示大槪300°C左右。於腔室使用〇 環(Ο-Ring )等之時,也有必須因應該些耐熱性使溫度成 爲比300°C低之溫度之情形。 在本發明所涉及之矽點形成方法中,對在矽點形成工 -19- 1327174 程中被導入至矽點形成室內之氣體,再者於使用靶材形成 室之時被導入至該室內之氣體,還有在終端工程中被導入 至終端處理工程之終端處理用氣體,各也使用施加高頻電 力之電極,作爲該各個電極是可以採用電感耦合型電極、 電容耦合中之任一者。當採用電感耦合型時,即使該配置 在室內亦可,配置在室外亦可。 針對配置在室內之電極,即使以含有鋁之電氣絕緣性 膜般之電氣絕緣性膜(例如,矽膜、氮化矽膜、氧化矽膜 、氧化鋁膜等)覆蓋,謀求維持高密度電漿,抑制因電極 表面濺鍍使雜質混入至矽點等。 於矽點形成室中採用電容耦合型電極之時,爲了不妨 礙矽點形成於基體,推薦將該電極對基體表面垂直配置( 或可以說對包含有基體之矽點形成對象面之表面配置成垂 直姿勢)。 總之,當作用以形成電漿之高頻電力之頻率皆可以例 示使用比較便宜之13MHz左右至10 〇M Hz左右之範圍的頻 率。當成爲比100MHz局之商頻率時,電源成本變高,難 以取得於施加高頻電力時之匹配。 再者,總之高頻電力之電力密度(施加電力(W) /矽 點形成室容積(L:公升)是以5W/L至100W/L左右爲佳 。當比5 W/L小之時,基體上之矽成爲非晶矽,難以成爲 具有結晶矽之點。當比1 00W/L大之時,矽點形成對象基 體表面(例如’在矽晶圓上形成氧化矽膜之基體之該氧化 砂膜)之損傷變大。針對上限即使爲50W/L亦可。 -20- 1327174 於上述中之矽點形成方法中,即使在終端處理工程中 所使用之終端處理室兼當作上述矽點形成室亦可。再者, 即使與矽點形成室獨立亦可。 或是,即使爲連設於矽點形成室者亦可。當與終端處 理室兼用,或採用連設於矽點形成室之終端處理室時,則 可以抑制終端處理前之矽點之污染。 於將終端處理室連設於矽點形成室之時,該即使爲直 接性亦可,例如即使爲使設置有基體搬送裝置之基體搬送 室介於中間的連設亦可。 總之’在終端處理室之終端處理中,針對對終端處理 用氣體施加高頻放電電極,即使爲發生電容耦合型電漿之 電極亦可,發生電感耦合型電漿之電極亦可。 作爲終端處理用氣體是如上述般使用含氧氣體或(及 )含氮氣體,含氧氣體可以例示氧氣或氧化氮(n2o)氣 體,含氮氣體是可以例示氮氣或氨氣(nh3)。 2.矽點構造體 包含藉由以上說明的任一矽點形成方法所形成之矽點 的矽點構造體也含於本發明中。 [發明效果] 當藉由如上述般之本發明時,則可以提供一種以比起 以往之CVD法低溫’且密度分布均勻地在矽點形成對象 基體上直接形成粒徑一致之矽點,由該矽點可以容易取得 -21 - 1327174 被終端處理之矽點的矽點形成方法。 【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圖面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型態予以說明。 [1 ]被終端處理之矽點之形成裝置之1例 第1圖是表示本發明所涉及之矽點形成方法之實施所 使用之矽點形成裝置之】例的槪略構成。 第1圖所示之裝置A是在板狀之矽點形成對象基體( 即是’基板S )形成矽點,具備有矽點形成室1及終端處 理室1 00。 在砂點形成室1內設置基板支持器2,又在基板支持 器2之上方區域左右設置有一對放電電極3。各放電電極 3是經由匹配箱41而與放電用高頻電源4連接。電源4、 匹配箱41及電極3是構成高頻電力施加裝置。再者,室1 是連接有用以供給氫氣之氣體供給裝置5及用以供給將矽 含於組成中(具有矽原子)之矽烷系氣體的氣體供給裝置 6,並且連接有用以自室丨內排氣之排氣裝置7。於室1又 設置有用以計測在室1內所生成之電漿狀態之電漿發光分 光測量裝置8等。 矽烷系氣體除單矽烷(SiH〇之外,可以使用二矽烷 (Si2H6)、四氟化矽(SiF4)、四氯化矽(SiCl4)、二 氯矽烷(SiH2Cl2)等之氣體。 基板支持器2是具備有基板加熱用加熱器21。 -22- 1327174 電極3是在該內側面事先設置當作絕緣性膜發揮功能 之矽膜31。再者,室1之頂棚壁內面等室是事先設置有矽 濺鍍靶材30。 電極3皆以對被配置在基板支持器2上之後述矽點形 成對象基板S表面(正確而言,包含有基板S之面)垂直 之姿勢被配置。 矽濺鍍靶材30是可以因應欲形成之矽點用途等,採 用例如在可在市售取得之自下述(1)至(3)中所記載之 矽濺鍍靶材所選擇出者。 (1 )由單晶矽所構成之靶材、由多晶矽所構成之靶 材、由微晶矽所構成之靶材、由非晶矽所構成之靶材、由 該些兩種以上之組合所構成之靶材。 (2) 爲上述(1)記載之任一靶材,磷(P)、硼(B )及鍺(Ge)之各個含有量中之任一者被抑制成未滿10 ppm的矽濺鍍祀材。 (3) 爲上述(1)記載之任一靶材,表示特定電阻率 之矽濺鍍靶材(例如,電阻率爲0.001Ω · cm至50Ω . Cm之矽濺鍍靶材)。 電源4爲輸出可變之電源,例如,可以供給頻率60 MHz之高頻電力。並且,頻率不限於60MHz,例如可採用 從13.56MHz左右至100MHz左右範圍之頻率,或是該以 上之頻率" 室1及基板支持器2任一者皆接地。 氣體供給裝置5除氫氣源之外,也包含有省略圖式之 -23- 1327174 閥,執行流量調整之質量流量控制器等。 氣體供給裝置6在此是可以供給單矽烷(SiH4 )氣體 等之矽烷系氣體之裝置,除SiH4等之氣體源外,也包含 有省略圖式之閥、執行流量調整之質量流量控制器。 排氣裝置7除排氣泵之外,也包含有執行排氣流量調 整之電導閥等。 發光分光測量裝置8是可以檢測出由於氣體分解之生 成物的發光分光光譜,根據該檢測結果,可以求出發光強 度比[Si ( 288 nm) / H /3 ]。 當作如此發光分光測量裝置8之具體例,是如第2圖 所示般,可以舉出包含有從矽點形成室1內之電漿發光檢 測出波長在288nm之矽原子之發光強度Si ( 288nm)之分 光器81,和自該電漿發光檢測出波長在484nm之氫原子 的發光強度HyS的分光器82,和自以分光器81、82所檢 測出之發光強度Si( 2 8 8nm)和發光強度求出兩者之 比[81(28811111 )/}^]的運算部83。並且,亦可採用具有 過濾器之光檢測器,來取代分光器81' 82。 終端處理室100內是設置有基板支持器20及該支持 器上方之平板型高頻放電電極301。電極301是經由匹配 箱401連接高頻電源40。 再者,終端處理室100是連接有用以自該室排氣之排 氣裝置70,並且連接有將終端處理用氣體供給至室100內 之終端處理用氣體供給裝置9。 基板支持器20是如後述般,在矽點形成室1形成矽 -24- 1327174 點,支持被搬入室100之基板S,具有加熱該基板之加熱 器201。支持器20與室100皆被接地。 電源40是可以供給例如頻率13.56MHz之高頻電力的 輸出可變電源。並且,不需要限定於電源頻率13.56MHz 〇 電極301、匹配箱4〇1及電源40是對終端處理用氣體 施加高頻電力而構成用以形成終端處理用電漿之高頻電力 施加裝置。 排氣裝置70除排氣泵之外也包含執行排氣流量調整 之電導閥等。 終端處理用氣體供給裝置9於本例中,是可以將當作 終端處理用氣體之氧氣或是氮氣從噴嘴N供給至室100內 。氣體供給裝置9除氣體源之外,也包含有省略圖式之閥 、用以執行流量調整之質量流量控制器等。 終端處理室100是經由基板搬送室R而連設於矽點形 成室1。基板搬送室R和室1之間室設置有可開關之閘閥 VI,基板搬送室R和室1〇〇之間設置有可開關之閘閥V2 ’基板搬送室R內是設置有基板搬送機器人Rob。 [2]藉由裝置A而形成被終端處理之矽點 接著,針對藉由裝置A,形成以氧或氮執行終端處理 之矽點之例。 (2-1)矽點形成工程之實施 (2-1-1)砂點形成工程之1實施例(僅使用氫氣之例 -25- 1327174 矽點形成是將矽點形成室1內之壓力維持在O.lPa至 10. OP a之範圍的壓力下而執行。矽點形成室內壓力雖然省 略圖式,但可以藉由例如連接於該室之壓力感測器得知。 首先,於矽點形成之前,自室1以排氣裝置7開始排 氣。排氣裝置7中之電導閥(省略圖式)事先調整成考慮 到室1內上述矽點形成時之壓力O.lPa至lO.OPa的排氣量 〇 藉由排氣裝置7之運轉,室1內壓力爲事先所設定之 壓力或是比此低之時,則開始自氣體供給裝置5對室1內 導入氣氣’並且自電源4對電極3施加高頻電力,使所導 入之氫氣予以電漿化。 如此自所發生之氣體電漿,在發光分光測量裝置7算 出發光強度比[Si(288nm) / H/5],是以該値朝0.1以上 10.0以下之範圍,更佳爲0.1以上3.0以下,或是〇·ΐ以 上〇_5以下之範圍之預定値(基準發光強度比)之方式, 決定高頻電力之大小、氫氣導入量、室1內壓力等。 針對高頻電力之大小,更以對電極3施加之高頻電力 之電力密度(施加電力(W:瓦)/室1之容積(L:公升 )收在5W/L至100W/L或是5W/L至50W/L之範圍的方 式來決定爲佳。 如此一來’決定矽點形成條件之後’依循該條件執行 矽點之形成。 在砂點形成中’在室1內之基板支持器2設置矽點形 -26- 1327174 成對象基體(於本例中基板)S,以加熱器21將該基板加 熱至500 °C以下之溫度’例如400 °C。再者,藉由排氣裝 置7之運轉將室1內維持用以形成矽點之壓力,並對室1 內自氣體供給裝置5導入氫氣,自電源4對放電電極3施 加高頻電力,使導入之氫氣予以電漿化。 如此使電漿發光中波長在288nm之矽原子的發光強度 Si(288nm)和波長在484之氫原子之發光強度H/3之比 [Si (288nm) / Η冷]爲0.1以上1〇.〇以下之範圍,更佳爲 0.1以上3.0以下,或是〇.1以上〇.5以下之範圍的上述基 準發光強度比或實質上該基準發光強度比之電漿予以發生 。然後’以該電漿化學濺鑛(反應性濺鍍)室1之頂棚壁 內面等之矽濺鍍靶材30,依此在基板S表面形成表示結 晶性之粒徑20nm以下之矽點。 (2-1-2)矽點形成工程之其他實施例(使用氫氣及矽 烷系氣體之例) 以上所說明之矽點形成中,雖然不使用氣體供給裝置 6中之矽烷系氣體,僅使用氫氣,但是即使將氫氣從氣體 供給裝置5供給至矽點形成室1內,並且也自氣體供給裝 置6導入矽烷系氣體而形成矽點亦可。再者,於採用矽烷 系氣體和氫氣之時,即使省略矽靶材30亦可以形成矽點 〇 於採用矽烷系氣體之時,不管使用或不使用矽靶材30 ,使電漿發光中波長在2 8 8nm之矽原子的發光強度Si( 288nm)和波長在484之氫原子之發光強度H/3之比[Si( -27- 1327174 288 nm) / H/3]爲0.1以上10.0以下之範圍,更佳爲〇」 以上3.0以下,或是0.1以上0.5以下之範圍的上述基準 發光強度比或實質上該基準發光強度比之電漿予以發生。 當不採用矽靶材30之時,在該電漿之狀態下可以在基板 S表面形成結晶性之粒徑20nm以下之矽點。 於採用矽濺鏟靶材30之時,可以倂用藉由電漿對在 室1之頂棚壁內面等之矽濺鍍靶材30進行的化學濺鑛而 在基板S表面形成表示結晶性之粒徑20nm以下之矽點。 總之,爲了執行矽點形成,使矽點形成室1內之壓力 維持O.lPa至lO.OPa之範圍,藉由發光分光測量裝置8, 算出發光強度比[Si ( 288nm) / ],決定該値爲0.1以 上10.0以下之範圍,更佳爲0.1以上3.0以下,或是0.1 以上0.5以下之範圍之事先預定之値(基準發光強度比) 或是成爲實質上該基準發光強度比之高頻電力之大小、氫 氣及矽烷系氣體之各個導入量、室1內壓力等。 針對高頻電力之大小,更以對電極3施加之高頻電力 之電力密度(施加電力(W:瓦)/室1之容積(L:公升 )在5W/L至100W/L或是5W/L至50W/L之範圍的方式 予以決定,若在如此所決定之矽點形成條件之狀態下執行 矽點形成即可。 若將矽烷系氣體和氫氣的導入矽點形成室1內之導入 流量比(矽烷系氣體/氫氣流量)設爲1 /200至1/30之範 圍即可。再者,例如將矽烷系氣體之導入流量邵爲1 seem 至5sccm,將[砂院系氣體之導入流量(seem) /室1之容 -28- 1327174 積(公升)設爲1 /2 00至1/30即可。當將矽烷系氣體之導 流量設爲lsccm至5sccm左右之時,可以將例示150sccm 至2 00 seem以當作適當之氫氣導入量。 (2-2 )終端處理工程之實施 接著,將如此形成有矽點之基板搬入至終端處理室 1 〇〇而對該矽點施予氧終端處理或但終端處理。 此時,對室100搬入基板S,是打開閘閥V1,由機器 人Rob取出支持器2上之基板S,並拉入基板搬送室r內 ’關閉閘閥V 1,接著打開閘閥V2,藉由將該基板搭載於 室1〇〇內之支持器20而執行。之後,將機器可動部分拉 入基板搬送室R內,關閉閘閥V2,在室100實施終端處 理。 終端處理室100中之終端處理,是以加熱器201因應 所需將基板S加熱至適合於終端處理溫度之溫度。然後, 以排氣裝置70自終端處理室100內開始排氣,當室100 之內壓成爲比作爲目標之終端處理氣體壓低時,將終端處 理用氣體(本例中爲氧氣或氮氣)以特定量自終端處理用 氣體供給裝置9導入至室100內,並且自輸出可變電源4〇 對高頻放電電極301施加高頻電力,依此以電容耦合方式 使所導入之氣體予以電漿化。 在如此所發生之終端處理用電漿之狀態下’對基板S 上之矽點表面施予氧終端處理或是氮終端處理’取得被終 端處理之矽點。 當作如此之終端處理工程之終端壓力’雖然並不限定 -29- 1327174 於此,但是例如可以舉出0.2 Pa至7. OPa左右。 再者’終端工程中之基板的加熱溫度因意味著可以在 比較低溫下執行矽點形成’故考慮基板S之耐熱性,可以 例示自室溫至500°C左右之溫度範圍選擇之情形。 [3 ]電極之其他例 於以上說明之砂點形成裝置A中,雖然採用平板形狀 之電容耦合型電極當作電極,但是可以在矽點形成室1或 是(及)終端處理室100採用電感耦合型電極。電感親合 型電極之時,該可以採用棒狀、線圈狀等之各種形狀。針 對採用個數等也爲任意。 於在矽點形成室1採用電感耦合型電極之情況下,採 用矽濺銨靶材之時,則有在室內配置該電極之時,在室外 配置該電極之時,該矽濺鍍靶是可以沿著室之內壁面之全 面或是一部份而配置,或與室內獨立配置,或採用該些雙 方之配置。 再者,裝置A中,雖然省略加熱矽點形成室1之手段 (電熱圏加熱器、藉由熱媒之加熱套等)之圖式,但是爲 了促使矽濺鍍靶材之濺鑛,藉由如此之加熱手段加熱室1 ,即使矽濺鍍靶材加熱至8 0 °C以上亦可。 [4]發光強度比[Si ( 28 8nm) / Η召]控制之其他例 再者,於以上所說明之矽點形成工程中,輸出可變電 源4之輸出、藉由氫氣供給裝置5之氫氣供給量(或是藉 -30- 1327174 由氫氣供給裝置5之氫氣供給量及藉由矽烷系氣體供給裝 置6之矽烷系氣體供給量),及藉由排氣裝置7之排氣量 等的控制,是一面參照在發光分光測量裝置8所求出之發 光分強度比,一面執行手動操作。 但是,如第3圖所示般,即使將在發光分光測量裝置 8之運算部83所求出之發光強度比[Si ( 2 8 8nm ) / Η沒]輸 入至控制部8 0亦可。然後,當作如此之控制部8 0,即使 採用構成判斷自運算部83所輸入之發光強度比[Si ( 2 8 8nm ) / Η冷]是否爲事先所設定之基準發光強度比,當 不是在基準發光強度比之時,可以朝基準發光強度比,控 制上述輸出可變電源4之輸出、藉由氫氣供給裝置5之氫 氣供給量、藉由矽烷系氣體供給裝置6之矽烷系氣體供給 量及藉由排氣裝置7之排氣量中之至少一個的控制部亦可 〇 如此控制部8 0之具體例,可以舉出藉由控制排氣裝 置7之電導閥’控制該裝置7之排氣量,依此使矽點形成 室1內之氣體壓朝上述基準發光強度比達成而予以控制。 此時’針對輸出可變電源4之輸出、藉由氫氣供給裝 置5之氫氣供給量(或是藉由氫氣供給裝置5之氫氣供給 量及藉由砂院系氣體供給裝置6之矽烷系氣體供給量)及 藉由排氣裝置7之排氣量,若將取得基準發光強度或是接 近此之値’將事先以實驗等所求出之電源輸出、氫氣氣體 供給量(或是氫氣供給量及矽烷系氣體供給量)及排氣量 當初期値採用即可》 -31 - 叫 7174 於決定如此之決定値之時,排氣裝置7之排氣量也是 以砂點形成室1內之壓力限制在0.1 Pa至10.0Pa之範圍內 的方式來決定。例如’矽烷系氣體之導入流量設爲lsecm 至5sccm,將[矽烷系氣體之導入流量(sccm) /真空腔室 容積(公升)決定在1/2〇〇至1/30之範圍。 然後,針對電源4之輸出及藉由氫氣供給裝置5之氫 氣供給量(或是氫氣供給裝置5之氫氣供給量及矽烷系氣 體供給裝置6之矽烷系氣體供給量),若於之後也維持該 些初期値’並使排氣裝置7之排氣量朝向基準發光強度比 達成,使控制部8 0即可。 [5 ]矽濺鍍靶材之其他例 於以上所說明之矽點形成工程中,作爲矽濺鍍靶材, 是將在市售可取得之靶材加裝在矽點形成室。但是,藉由 接著不曝露於外氣之矽濺鏟靶材,則可形成更進一步抑制 不被預料之雜質混入的矽點。 即是,於上述之裝置A中,當初在矽點形成室1內, 還未配置基體S,導入氫氣和矽烷系氣體,在矽點形成室 1之內壁形成矽膜。於如此矽膜形成中,以外部加熱器加 熱室壁爲佳。之後,·在該室1內配置基體S,並將該內壁 上之矽膜當作濺鍍靶材,將該靶材如上述般,以源自氫氣 之電漿予以化學濺鍍而在基板S上形成矽點。 如此,即使在當作矽濺鍍靶材使用之矽膜之形成中, 爲了形成良質之矽膜,以將電漿中之發光強度比[Si ( -32- 1327174 288nm) / Η冷]維持於0.1以上1〇·〇以下之範圍,更佳爲 0.1以上3.0以下或是0_1以上〇.5以下之範圍而加以形成 爲佳。 再者,又以另外方法而言’即使採用第4圖所示之矽 點形成裝置之其他例Β,即使採用下述方法亦可。 即是,如第4圖所示般’將用以形成矽濺鍍靶材之靶 材形成室1 〇經由閘閥V而氣密性與外部隔絕之狀態下連 設於上述矽點形成室1。 在室10之支持器2’配置靶材基板Τ,在排氣裝置7’ 自該室內排氣,將該室之內壓維持特定成膜壓,並從氫氣 供給裝置5’和矽烷系氣體供給裝置6’將氫氣和系烷矽氣體 各導入該室內。並且,藉由對該些氣體自輸出可變電源4’ 經由匹配箱41’而施加高頻電力至腔室內電極3’,依此形 成電漿。藉由該電漿在以加熱器201’加熱後之靶材基板Τ 上形成矽膜。 第5圖是表示如此之靶材基板Τ和電極3(或是3’) 、室10內之加熱器201,、室1內之台SP、基板S等之位 置關係。雖然並不限定於此,但是在此之靶材基板Τ是如 第5圖所示般,爲了取得大面積之矽濺鍍靶材,爲門型彎 曲之基板。搬送裝置CV是可以不用使該基板Τ衝突至電 極等而予以搬送。搬送裝置CV若爲將基板SP搬入至矽 點形成室1內,且可以設置之裝置即可,例如可以採用具 有保持基板Τ而可以伸縮之機械臂的裝置。 室10中之靶材基板上的矽膜形成,爲了形成良質矽 -33- 1327174 膜,是將電漿中之發光強度比[Si ( 2 88nm ) / Η召]維持於 0.1以上10.0以下之範圍,更佳爲0.1以上3.0以下或是 0.1以上0.5以下之範圍而加以形成爲佳。 此時,矽點形成室10中電源4,之輸出、源自氫氣供 給裝置5’之氫氣供給量、源自矽烷系氣體供給裝置6’之矽 烷系氣體供給量,及排氣裝置7’之排氣量,若與在先前所 述之裝置Α中,使用氫氣和系烷系氣體而在基板s上形成 矽點之時相同地予以控制即可。即使手動控制亦可,即使 使用控制部自動性控制亦可。 並且’有關搬送裝置’是在矽點形成室1 0和矽點形 成室1之間’配置設置有基板搬送裝置之基板搬送室,經 由設置有該搬送裝置之基板搬送室的閘閥,即使各連設於 室10和室1亦可。 即使在室10中’使用高頻放電天線當作高頻放電電 極而使發生電感耦合型電漿亦可。 第4圖所示之裝置B中’雖然是使終端處理室1〇〇從 矽點形成室1獨立’但是即使如例如裝置A之情形,連設 於矽點形成室亦可。 [6]實驗 接著’針對被終端處理之矽點形成之實驗例予以說明 〇 (1)實驗例1(被氧終端處理之砂點形成) 使用第1圖所示之類型的矽點形成裝置。 -34- 1327174 (^1)砂點形成室中之矽點形成工程 不採用砂濺鍵靶材,使用氫氣和單矽烷氣體而在基板 上直接形成砂點。矽點形成條件是如下述般。 基板:以氧化膜(si〇2)覆蓋之矽晶圓 室容量:1 80公升 局頻電源:60MHz、6kW 電力密度:33 W/L 基板溫度:4 0 0 °C 室內壓:0.6Pa 矽烷導入量:3SCCm Si( 288nm) / Η β : 〇. 5 (1 -2 )終端處理室中之終端處理工程 基板溫度:4 0 0 °C 氧氣導入量·· lOOsccm 高頻電源:13.56MHz、lkW 終端處理壓:0.6Pa 處理時間:5分 以透過電子顯微鏡(TEM )觀測如此所取得之終端處 理矽點形成基板之剖面時,可確認出各個獨立被形成,且 均勻分布地被形成高密度狀態之粒徑一致的矽點。自TEM 像測定50個矽點之粒徑,求出該平均値之時則爲7nm, 確認出形成20nm以下更可以說l〇nm以下之粒徑的矽點 。點密度約爲11.4xl012個/cm2。第7圖是模式性表示在 基板S上形成有矽點SiD之矽點構造體例。 -35- 1327174 (2 )實驗例2 (形成被氧終端處理後的矽點) 使用第1圖所示之類型的矽點形成裝置。 (2-1 )矽點形成室中之矽點形成工程 使用氫氣和單矽烷氣體,也併用矽濺鍍靶材,在基板 上直接形成矽點。矽點形成條件是如下述般。 矽濺鍍靶材閘:非晶矽濺鍍靶材 基板:以氧化膜(Si02 )覆蓋之矽晶圓 室容量:1 80公升 高頻電源:60MHz、4kW 電力密度:22W/L 基板溫度:4 0 0 °C 室內壓:0.6Pa 砂院導入量:lsccm 氫導入量:150sccm Si ( 288nm ) / H yS : 0.3 (2-2)終端處理室中之終端處理工程 基板溫度:4 0 0 °C 氧氣導入量:lOOsccm 高頻電源:13.56MHz、lkW 終端處理壓:〇.6Pa 處理時間:1分 以透過電子顯微鏡(TEM )觀測如此所取得之終端處 理矽點形成基板之剖面時,可確認出各個被獨立形成’且 -36- 1327174 均句分布地被形成商密度狀態之粒徑一'致的砂點。自TEM 像測定50個矽點之粒徑,求出該平均値之時則爲1 〇nm, 確認出形成20nm以下之矽點。點密度約爲ι〇χ1〇ΐ2個 (3 )實驗例3 (形成被氧終端處理之矽點) 使用第1圖所示之類型的矽點形成裝置。 (3 -1 )矽點形成室中之矽點形成工程 不採用矽烷系體,而使用氫氣和矽濺鍍靶材,在基板 上直接形成矽點。矽點形成條件是如下述般。
矽濺鍍靶材閘:單晶矽濺鍍靶材 基板:以氧化膜(Si02 )覆蓋之矽晶圓 室容量:180公升 高頻電源:60MHz、4kW 電力密度:22W/L 基板溫度:400°C 室內壓:0.6Pa 砂院導入量:Isccm 氫導入量:lOOsccm Si ( 2 8 8nm ) / Η β : 0.2 (3-2)終端處理室中之終端處理工程 基板溫度:400°C 氧氣導入量:lOOsccm 高頻電源:1 3.56MHz、1 kW -37- 1327174 終端處理壓:0.6Pa 處理時間:1 0分 以透過電子顯微鏡(TEM )觀測如此所取得之終端處 理矽點形成基板之剖面時,可確認出各個被獨立形成,且 均勻分布地被形成高密度狀態之粒徑一致的矽點。自TEM 像測定5 0個矽點之粒徑,求出該平均値之時則爲5 nm, 確認出形成20nm以下之矽點更可以說l〇nm以下之矽點 。矽點密度約爲2.0x10 12個/cm2。 (4 )實驗例4 (形成被氧終端處理之矽點) 使用第1圖所示之類型的矽點形成裝置。 (4 -1 )矽點形成室中之矽點形成工程 首先’在砂點形成室1之內壁形成砂膜,接著將該砂 膜當作濺鍍靶材而形成矽點。矽膜形成條件及點形成條件 是如下述般。
矽膜形成條件 室內壁面積:約3m2 室容量:440公升 高頻電源:13.56MHz、10kW 電力密度:23 W/L 室內壁溫度:80°C (以設置於室1之內部的加熱器加 熱) 室內壓:0.67Pa 單砂院導入量:lOOsccm -38- 1327174 氫導入量:150sccm Si ( 288nm ) / Η β : 2.0 點形成條件
基板:以氧化膜(Si02 )覆蓋之矽晶圓 室容量:440公升 高頻電源:13.56MHz、5kW 電力密度:1 1 W/L 室內壁溫度:80°C (以設置於室1之內部的加熱器加 熱) 基板溫度:43 0°C 室內壓:0.67Pa 氫導入量:15〇Sccm (不使用單矽烷氣體)
Si ( 288nm ) / Η β : 1.5 (4·2 )終端處理室中之終端處理工程 基板溫度:400°C 氧氣導入量:lOOsccm 高頻電源:13.56MHz、lkW 終端處理壓:〇.6Pa 處理時間:5分 以透過電子顯微鏡(TEM )觀測如此所取得之終端處 理矽點形成基板之剖面時,可確認出各個被獨立形成,且 均勻分布地被形成高密度狀態之粒徑一致的矽點。小的點 爲5nm至6nm,大的爲9nm至llnm。自TEM像測定50 個矽點之粒徑,求出該平均値之時則爲8nm,確認出實質 -39- 1327174 形成10nm以下之矽點。矽點密度約爲7.3X1011個/cm2。 (5 )實驗例5 (形成被氧終端處理後之矽點) 使用第1圖所示之類型之矽點形成裝置 (5 -1 )矽點形成室中之矽點形成工程 首先,在矽點形成室1之內壁以實驗例4之矽膜形成 條件形成矽膜,接著,將該矽膜當作濺鍍靶材而形成矽點 。矽點形成條件除將室內壓力設爲1.34Pa,將Si( 28 8nm )/ Η石設爲2.5之外,其餘與實驗例4相同。 (5-2 )終端處理室中之終端處理工程 與實驗例4相同執行終端處理。 以透過電子顯微鏡(ΤΕΜ )觀測如此所取得之終端處 理矽點形成基板之剖面時,可確認出各個被獨立形成,且 均勻分布地被形成高密度狀態之粒徑一致的矽點。小的點 爲5nm至6nm,大的爲9nm至llnm。自ΤΕΜ像測定5〇 個矽點之粒徑,求出該平均値之時則爲1 〇nm,確認出實 質形成10nm以下之矽點。矽點密度約爲7.0χ1〇ιι個/em2 (6 )實驗例6 (形成被氧終端處理後之矽點) 使用第1圖所示之類型之矽點形成裝置 (1 )矽點形成室中之矽點形成工程 首先,在矽點形成室1之內壁以實驗例4之矽膜形成 條件形成矽膜’接著’將該矽膜當作濺鍍靶材而形成矽點 -40- 1327174 。砂點形成條件除將室內壓力設爲2 681>3,將si )/ HySgx爲4.6之外,其餘與實驗例4相同。 (6_2)終端處理室中之終端處理工程 與實驗例4相同執行終端處理。 以透過電子顯微鏡(TEM )觀測如此所取得二 理砂點形成基板之剖面時,可確認出各個被獨立开 均句分布地被形成高密度狀態之粒徑一致的矽點。 像測定5 0個矽點之粒徑,求出該平均値之時則爲 確認出實質形成20nm以下之矽點。矽點密度約 1011 個 /cm2 〇 (7 )實驗例7 (形成被氧終端處理後之矽點) 使用第1圖所示之類型之矽點形成裝置 (7-1)矽點形成室中之矽點形成工程 首先’在矽點形成室1之內壁以實驗例4之史 條件形成矽膜’接著,將該矽膜當作濺鍍靶材而充 。矽點形成條件除將室內壓力設爲6.70Pa,將Si )/ H0設爲8.2之外,其餘與實驗例4相同。 (7-2 )終端處理室中之終端處理工程 與實驗例4相同執行終端處理。 以透過電子顯微鏡(TEM )觀測如此所取得;2 理矽點形成基板之剖面時,可確認出各個被獨立1 均勻分布地被形成高密度狀態之粒徑一致的矽點。 像測定5 0個矽點之粒徑,求出該平均値之時則爲 確認出實質形成20nm以下之矽點。矽點密度約 (2 8 8 nm
:終端處 y成,且 自TEM 1 3 nm » 爲 6 · 5 X 7膜形成 ;成矽點 (2 8 8 n m -終端處 ;成,且 自T E Μ 1 6nm, 爲 6.1 χ -41 - 1327174 ΙΟ1 】個 /cm2。 除上述之外,針對使用第1圖之裝置,與實驗例1至 實驗例4之時相同形成矽點,予以終端處理,除使用氮氣 取代氧氣之外,其他亦與實驗1至實驗4之情形相同,以 透過電子顯微鏡(TEM )觀測如此所取得之終端處理矽點 形成基板之剖面時,可以取得與實驗例1至實驗例4之情 形各相同之觀測結果。 再者,針對由以上之實驗所取得之被終端處理之矽點 ,測定光致發光時,可以確認出高亮度。 [7]矽點形成裝置之又其他例 接著,針對在矽點形成室中,可以實施終端處理工程 之矽點形成裝置之例,參照第6圖予以說明。 第6圖所示之矽點形成裝置C是在第1圖所示之裝置 A中將矽點形成室1當作終端處理室而予以利用者。該裝 置C中,支持器2是經由絕緣構件11而被設置在室1, 並且被連接於切換開關SW。開關SW之一方的端子是被 接地,另一方之端子是經由匹配箱401而被連接於高頻電 源40。再者,可以藉由噴嘴N將終端處理氣體從終端處 理用氣體供給裝置9供給至室1內。 於第6圖中,對實質上與第1圖之裝置A之零件等相 同之零件賦予與第1圖之裝置相同的參照符號。 當藉由裝置C時,終端處理前之矽點形成工程中,藉 由開關SW之操作使支持器呈接地狀態,與裝置A之情形 -42- 1327174 相同’可以在基板s上形成矽點。終端處理工程中,藉由 開關SW之操作將支持器連接於電源4〇,使用終端處理用 氣體供給裝置9和該電源40而形成終端處理用電漿對 基板上之矽點施予終端處理。 並且’桌6圖之裝置C的終端處理工程中,以不擺鍍 砂濺鍍靶材30之方式’或是抑制成可以忽視程度之方式 ’調整高頻電力或室內壓爲佳。 [產業上之利用可行性] 本發明是可以利用於形成當作單一電子裝置等之電子 裝置材料或發光材料使用之微小粒徑的砂點。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是表示本發明所涉及之矽點形成方法之實施所 使用之裝置之1例的槪略構成圖。 第2圖是表示電漿發光分光測量裝置例之方塊圖。 第3圖是執行排氣裝置之排氣量(矽點形成室內壓) 之控制等之電路例的方塊圖。 第4圖是表示矽點形成裝置之其他例的圖式。 S 5圖是表示形成矽膜之靶材基板和電極等之位置關 係圖。 第6圖是表示矽點形成裝置之又一其他例的圖式。 第7圖是模式性表示在實驗例所取得之矽點構造例之 圖式 -43- 1327174 【主要元件之符號說明】 A :矽點形成裝置 S :矽點形成對象基板 1 :矽點形成室 2 :基板支持板 2 1 :加熱器 3 :放電電極 31 :矽膜 30 :矽濺鍍靶材 4:放電用高頻電源 41 :匹配箱 5 :氫氣供給裝置 6 :矽烷系氣體供給裝置 7 :排氣裝置 8 :電漿發光分光測量裝置 81、82 :分光器 83 :運算部 8 0 :控制部 1 0 0 :終端處理室 20 :基板支持器 2 0 1 :加熱器 301 :放電電極 4 0 :筒頻電源 401 :匹配箱 -44 - 1327174 70 :排氣裝置 9 :終端處理用氣體供給裝置 R :基板搬送室
Rob :基板搬送機器人 V 1、V 2 :閘閥 B :矽點形成裝置 1 0 0 :靶材形成室 V :閘閥 2’ :基板支持器 2 0 1 ’ :加熱器 3 ’ :電極 4 ’ :電源 4 1,:匹配箱 5 ’ :氫氣供給裝置 6’:矽烷系氣體供給裝置 7 ’ :排氣裝置 T :靶材基板 SP :室1內之台 CV :搬送裝置 C :矽點形成裝置 1 1 :絕緣構件 S W :切換開關 -45-

Claims (1)

1327174 十、申請專利範圍 ι —種矽點形成方法,其特徵爲: 包含: 矽點形成工程,在配置有矽點形成對象 成室內導入矽烷系氣體及氫氣,藉由對該些 電力’使在該室內,發生電漿發光中波長在 子的發光強度Si(288nm)和波長在484nm 光強度Η冷之比[Si( 288nm) / H;S]爲10.0 成用電漿,在該電漿之狀態下,於上述基體 和 終端處理工程,是在終端處理室內配置 形成工程形成有矽點之基體,於該終端處理 氧氣體及含氮氣體中所選出之至少一種的終 ,並對該氣體施加高頻電力使發生終端處理 終端處理用電漿之狀態下,將該基體上之矽 理, 於上述矽點形成工程之前,在上述矽點 矽濺鍍靶材,在該矽點形成工程中倂用藉由 用電漿對該靶材進行的化學濺鍍。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矽 其中上述矽點形成室是兼作上述終端處理室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矽 其中,上述終端處理室是連設於上述矽點形 基體之矽點形 氣體施加高頻 2 8 8nm之砂原 之氫原子之發 以下之矽點形 上形成矽點; 藉由上述矽點 室內導入自含 端處理用氣體 用電漿’在該 點予以終端處 形成室內設置 上述矽點形成 點形成方法, 〇 點形成方法, 成室之室。 -46-
TW095134625A 2005-09-26 2006-09-19 Silicondot forming method TWI327174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77031A JP4497068B2 (ja) 2005-09-26 2005-09-26 シリコンドット形成方法及びシリコンドット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14729A TW200714729A (en) 2007-04-16
TWI327174B true TWI327174B (en) 2010-07-11

Family

ID=3797497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11417A TWI405859B (zh) 2005-09-26 2006-09-19 矽點形成裝置
TW095134625A TWI327174B (en) 2005-09-26 2006-09-19 Silicondot forming method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11417A TWI405859B (zh) 2005-09-26 2006-09-19 矽點形成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158182A1 (zh)
JP (1) JP4497068B2 (zh)
KR (1) KR100779177B1 (zh)
TW (2) TWI4058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29855B2 (ja) * 2005-09-26 2010-08-25 日新電機株式会社 シリコン物体形成方法及び装置
JP4434115B2 (ja) * 2005-09-26 2010-03-17 日新電機株式会社 結晶性シリコン薄膜の形成方法及び装置
JP2007123008A (ja) * 2005-10-27 2007-05-17 Nissin Electric Co Ltd プラズマ生成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JP2007149638A (ja) * 2005-10-27 2007-06-14 Nissin Electric Co Ltd プラズマ生成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JP5162108B2 (ja) * 2005-10-28 2013-03-13 日新電機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生成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JP4445556B2 (ja) 2008-02-18 2010-04-07 国立大学法人広島大学 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9118784A1 (ja) * 2008-03-26 2009-10-01 国立大学法人広島大学 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392051B2 (ja) * 2008-03-27 2009-12-24 国立大学法人広島大学 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WO2009122458A1 (ja) * 2008-03-31 2011-07-28 国立大学法人広島大学 量子ドットの製造方法
US9765271B2 (en) * 2012-06-27 2017-09-19 James J. Myrick Nanoparticles, compositions, manufacture and applications
JP6101977B2 (ja) 2013-03-13 2017-03-29 学校法人沖縄科学技術大学院大学学園 アモルファス半導体量子ドットの金属誘起ナノ結晶化
CN113529019B (zh) * 2021-07-21 2023-08-15 东莞市晶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多弧离子镀和磁控溅射镀制备超硬仿生ar片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33884A (en) * 1980-03-24 1981-10-20 Hitachi Ltd Manufacture of photoelectric transducer
JPS574053A (en) * 1980-06-09 1982-01-09 Canon Inc Photoconductive member
JPS60241214A (ja) * 1984-05-16 1985-11-30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アモルフアスシリコン膜の生成法
JPS62243761A (ja) * 1986-04-16 1987-10-24 Nissin Electric Co Ltd スパツタリング用タ−ゲツト
JP3137760B2 (ja) * 1992-09-18 2001-02-26 科学技術振興事業団 多結晶半導体薄膜の製造法
JP3497198B2 (ja) * 1993-02-03 2004-02-16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薄膜トランジスタの作製方法
JP3812232B2 (ja) * 1998-10-23 2006-08-23 日新電機株式会社 多結晶シリコン薄膜形成方法及び薄膜形成装置
JP3807127B2 (ja) * 1998-11-10 2006-08-09 日新電機株式会社 シリコン系薄膜の形成方法
DE50006607D1 (de) * 1999-05-14 2004-07-01 Unaxis Balzers Ag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hybrid-disks und hybrid-disk
JP4169145B2 (ja) * 2002-08-28 2008-10-22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半球状シリコン微結晶の形成方法
JP4497066B2 (ja) * 2005-09-13 2010-07-07 日新電機株式会社 シリコンドットの形成方法及び装置
JP4730034B2 (ja) * 2005-09-20 2011-07-20 日新電機株式会社 シリコンドット付き基板の形成方法
JP4529855B2 (ja) * 2005-09-26 2010-08-25 日新電機株式会社 シリコン物体形成方法及び装置
JP4434115B2 (ja) * 2005-09-26 2010-03-17 日新電機株式会社 結晶性シリコン薄膜の形成方法及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14729A (en) 2007-04-16
JP4497068B2 (ja) 2010-07-07
KR20070034960A (ko) 2007-03-29
US20070158182A1 (en) 2007-07-12
KR100779177B1 (ko) 2007-11-23
TWI405859B (zh) 2013-08-21
JP2007088311A (ja) 2007-04-05
TW201030161A (en) 2010-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27174B (en) Silicondot forming method
TWI249771B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silicon dots
US6143128A (en) Apparatus for preparing and metallizing high aspect ratio silicon semiconductor device contacts to reduce the resistivity thereof
KR100779176B1 (ko) 실리콘 물체 형성방법 및 장치
TWI334166B (en) Silicon dot forming method and silicon dot forming apparatus
KR100818311B1 (ko) 실리콘 도트를 가지는 기판
TWI308361B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crystalline silicon thin film
EP0670666B1 (en) Plasma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plasma processing apparatus
WO2008056556A1 (fr)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de formation de pastille de silicium et pastille de silicium et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de formation du substrat avec film isolant
KR20200078423A (ko) 텅스텐 막에서의 결함들을 감소시키거나 제거하는 방법들
US7022191B2 (en) Method of crystallizing amorphous silicon layer and crystallizing apparatus thereof
EP317547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ot jet treat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