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04119B - Power transmitting mechanism for shaft and hub - Google Patents

Power transmitting mechanism for shaft and hub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04119B
TWI304119B TW093123353A TW93123353A TWI304119B TW I304119 B TWI304119 B TW I304119B TW 093123353 A TW093123353 A TW 093123353A TW 93123353 A TW93123353 A TW 93123353A TW I304119 B TWI304119 B TW I30411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segment
hub
tooth
reg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233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510651A (en
Inventor
Masahiko Igarashi
Takeshi Mochizuki
Masanori Kosugi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28891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34049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17664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27304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17665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63671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5106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106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041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0411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00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 F16D1/10Quick-acting couplings in which the parts are connected by simply bringing them together axially
    • F16D1/101Quick-acting couplings in which the parts are connected by simply bringing them together axially without axial retaining means rotating with the coup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00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 F16D1/10Quick-acting couplings in which the parts are connected by simply bringing them together axially
    • F16D2001/103Quick-acting couplings in which the parts are connected by simply bringing them together axially the torque is transmitted via splined connec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03/00Joints and connections
    • Y10T403/70Interfitted members
    • Y10T403/7026Longitudinally splined or fluted ro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03/00Joints and connections
    • Y10T403/70Interfitted members
    • Y10T403/7026Longitudinally splined or fluted rod
    • Y10T403/7035Specific angle or shape of rib, key, groove, or should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ars, Cams (AREA)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Description

1304119 九、發明說明: 【】 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用於在包含一軸與一轂之兩構件 5 之間平順地傳送力矩的動力傳送機構。 Γ先前技術】 相關技術之說明 在如汽車之機動車輛上,已使用了一組用以透過一轴 將驅動動力由-引擎傳送至車軸之定速接頭。各定速接頭 10包含-外構件、-内構件及一設置在該等外與内構件之間 以在該等外與内構件之間傳送力矩的力矩傳送構件。該定 速接頭包括m總成之軸/穀單元,且該齒總成包含 -在該軸上之軸齒段m之轂齒段。又,該轴齒 段與該轂齒段係固持成互相嚙合。 近年來,一直需要減少由於該動力傳送系統之振顫造 成之定速接頭的周緣空程,因此,已有人利用一具有多數 x扭轉角度傾斜之軸锯齒之定速接頭來減少在内環與該 軸之間的空程。依據該扭轉角度之方向與力矩負載之方 “内%與該轴之機械強度與使用壽命會依產品之不同 20而改變。 在齒輪之技術中,使齒表面***之技術觀念已揭露在 例如,日本專利公報第2-62461號、日本專利公報第3-69844 讀1及日本專利公報第3-32436號中。 曰本專利公報第11-514079號揭露了一種具有用以傳 1304119 送力矩之w輪ι成的轴/較單元,所揭露之齒總成包括一在 縱向上具有m疋外枚之轴齒段,及一在縱向上具有一固 疋基本直位之轂齒段。在一轴端處之第一區域中,該轴齒 段具有一基本直徑(dwl)且該轂齒段具有一内徑(Dnl), 5又,在一罪近一軸桿之第二區域中,該軸齒段亦具有一基 本直徑(dw2)且該轂齒段具有一内徑(Dn2)。在該第二區域 中之轴齒段基本直徑(dw2)與轂齒段内徑(Dn2)係分別設定 為大於在該第一區域中之軸齒段基本直徑(dwl)與轂齒段 内徑(Dn2)(dwl<dw2、Dnl<Dn2)。 10 日本專利公報第200〇-97244號在一位在一軸構件與一 外周緣構件之間之鍵槽連接部上揭露了該軸構件在靠近其 轴桿處具有-其中在該等齒之間之底部接合部處之轴構件 直徑增加的大直徑區域,且該軸構件之齒與該外周緣構件 之齒在該大直徑區域中互相唾合。 5 本發明之發明人已揭露了一種鍵槽軸,其中***齒頂 係位在當力矩施加在該鍵槽桿與一定速接頭互相嚙合之區 域時應力最小處,藉此防止應力集中在某些區域上且簡化 該鍵槽軸之整體結構(見日本專利公報第2〇〇1_287122號)。 【發明内容】 20 發明概要 本發明之一般目的係提供一種用於軸及轂之動力傳送 機構’且該動力傳送機構可防止應力集中在某些區域,以 增加靜機械強度與疲勞強度。 本發明之以上與其他目的、特徵與優點將可配合以舉 1304119 例方式顯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之附圖而由以下說明更加 了解。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是一部份切除之立體圖,顯示具有本發明之第〜 5 實施例之動力傳送機構之軸/轂單元; 第2A圖是一放大部份橫向橫截面圖,顯示互相嚙合足 沒有施加負載於其上之轴齒段與毅歯段; 第2B圖是一放大部份橫向橫截面圖,顯示互相嚙合且 一負載沿箭號Y所示之方向施加於其上之軸齒段與轂齒段· 10 第3圖是一在一軸之轴向上的放大部份縱向截面圖,顯 示一結合在第1圖所示之軸齒段之齒谷中之轂齒段的齒頂; 第4圖是一放大部份縱向截面圖,顯示以第3圖所示之 該軸之一較小傾斜角度0傾斜之第一階狀區域; 第5圖是顯不該軸齒段之齒的放大部份縱向截面圖,且 15 該齒之外徑朝第4圖所示之軸桿變化; 第6圖顯示在該軸齒段之第一階狀區域之傾斜角度 0、應力消除與產率之間之關係; 第7圖顯示相對於一其中一第一階狀區域與一第二阡 狀區域未形成在一軸齒段與一轂齒段中的軸及相對於一^ 20中—第一階狀區域與一第二階狀區域形成在一轴齒段與: 轂齒段中的轴,在該轴上產生之應力與測量該等應力之位 置之間的關係; 第8圖顯示相對於一其中一第一階狀區域係以較小之 傾斜角度0傾斜之軸,在該轴上產生之應力與測量該等應 1304119 力之位置之間的關係; 苐9圖顯示相對於一其中一轴齒段之直彼之變化點與 一轂齒段直徑之變化點互相偏離的軸及相對於一其中一軸 齒段之直徑之變化點與一轂齒段直徑之變化點未互相偏離 5的軸,在該軸上產生之應力與測量該等應力之位置之間的 關係; 第10圖顯示在回應於施加一力矩時所施加之一輸入負 載而產生時,在該軸上產生之應力與測量該等應力之位置 之間的關係; 10 第11圖顯示在負載施加之位置與該等負载之種類之間 的關係; 第12圖是沿第3圖之線XII-XII所截取之放大部份縱向 橫截面圖; 第13圖是沿第3圖之線ΧΙΙΙ-ΧΠΙ所截取之放大部份縱 15 向橫截面圖; 第14圖是沿第3圖之線XIV-XIV所截取之放大部份縱 向橫截面圖; 第15圖是一部份切除之立體圖,顯示具有本發明之第 二實施例之動力傳送機構之軸/轂單元; 20 第16圖是一在一軸之軸向上的放大部份縱向截面圖, 顯示一結合在第15圖所示之軸齒段之齒谷中之轂齒段的齒 頂; 第17圖是一放大部份縱向橫截面圖,顯示作為一形成 在該轴齒段中之弧形區域之起始點之p丨點及一作為一形成 1304119 在該轂齒段中之階狀區域之起始點之!>2點係互相垂直地且 未偏離地對齊; 第18圖顯示相對於一其中一階狀區域未形成在一轂齒 段的轴及相對於一其中一弧形區域形成在一轴齒段且一階 5狀部份形成在-轂齒段的軸,在該轴上產生之應力與測量 該等應力之位置之間的關係; 第19圖顯示相對於-其中一軸齒段之直徑之變化點與 一轂齒段之直徑之變化點互相偏離的軸及相對於一其中一 轴齒段之直徑之變化點與一較齒段之直徑之變化點未互相 10偏離的轴’在該軸上產生之應力與測量該等應力之位置之 間的關係; 第20圖是沿第16圖之線xx_xw截取之放大部份縱向 橫截面圖; 第21圖是沿第16圖之線xxi-xxi所截取之放大部份縱 15 向橫截面圖; 第22圖疋沿第丨6圖之線χχιι_χχιι所截取之放大部份 縱向橫截面圖; _第23圖疋一部份切除之立體圖,顯示具有本發明之第 扣三實施例之動力傳送機構之轴傻單元; 一第圖是在一轴之軸向上的放大部份縱向截面圖, •頁丁、、”在第23圖所示之軸齒段之齒谷中之轂齒段的齒 頂; 圖疋’、、員不該轴齒段之齒之放大部份縱向橫截面 圖,且該軸齒段之去 外徑係朝第24圖所示之轴之軸桿變 1304119 化; 第26圖顯示在該軸齒段之一錐狀區域之上升角度㊀、 應力消除與產率之間之關係; 第27圖顯示相對於一其中一錐狀區域與一階狀區域未 5形成在一軸齒段與一轂齒段中的軸及相對於一其中一錐狀 區域與一階狀區域未偏離地形成在一軸齒段與一轂齒段中 的軸,在該軸上產生之應力與測量該等應力之位置之間的 關係; 第28圖顯示相對於一其中一錐狀區域與一階狀區域未 1〇形成在一軸齒段與一轂齒段中的轴及相對於一其中一錐狀 區域與一階狀區域互相偏離地形成在一軸齒段與一轂齒段 中的軸’在該軸上產生之應力與測量該等應力之位置之間 的關係; 第29圖顯示相對於一其中一軸齒段之直徑之變化點與 15 一轂齒段之直徑之變化點互相偏離的軸及相對於一其中一 轴齒段之直徑之變化點與一轂齒段之直徑之變化點未互相 偏離的軸’在該軸上產生之應力與測量該等應力之位置之 間的關係; 第30圖是沿第24圖之線χχχ-χχχ所截取之放大部份 20縱向橫截面圖; 第31圖是沿第24圖之線ΧΧΧΙ-ΧΧΧΙ所截取之放大部 份縱向橫截面圖; 第32圈是沿第24圖之線ΧΧΧΠ-ΧΧΧΠ所截取之放大部 份縱向橫截面圖; 1304119 第33圖疋一部份切除之立體圖,顯示具有本發明之第 四實施例之動力傳送機構之轴/轂單元; 第34圖是一在一軸之軸向上的放大部份縱向截面圖, 顯不一結合在第33圖所示之軸齒段之齒谷中之轂齒段的齒 5 頂; 第35圖是一放大部份縱向橫截面圖,顯示一在第“圖 所示之階狀區域中具有一小傾斜角度0之第一錐狀區域; 第36圖是一在該軸之軸向上的放大部份縱向截面圖, 顯示一在一轂齒段中具有第二錐狀區域之轂與第%圖所示 10 之軸結合; 第37圖是一在該軸之軸向上的放大部份縱向截面圖, 顯示一在一轂齒段中具有預定曲率半徑之弧形之轂與第35 圖所示之軸結合; 第38圖顯示該軸齒段之齒之放大部份縱向横截面圖, 15且該軸齒段之齒之外徑係朝第35圖所示之軸之軸桿變化; 第39圖顯示在該轴齒段之一錐狀區域之傾斜角度0、 應力消除與產率之間之關係; 第40圖顯示相對於一其中一階狀區域未形成在一軸齒 段與一轂齒段中的軸及相對於一其中一錐狀區域與一階狀 20區域未偏離地形成在一軸齒段中的軸,在該轂上產生之應 力與測量該等應力之位置之間的關係; 第41圖顯示在該階狀區域之傾斜角度Θ較小之狀態 下,在該軸上產生之應力與測量該等應力之位置之間的關 係; 11 1304119 第42圖是沿第34圖之線XLII_XLII所截取之放大部份 縱向橫截面圖; 第43圖是沿第34圖之線xLIII-XLIII所截取之放大部份 縱向橫截面圖; 5 第44圖是沿第34圖之線XLIV-XLIV所截取之放大部份 縱向橫截面圖; 第45圖是〜變化例之放大部份縱向橫截面圖,其中在 一轴齒段與一轂齒段中之栓齒係呈螺旋狀;及 第46圖是〜部份立體圖,顯示一軸齒段之栓齒由輥軋 10 齒條形成之方式。 C實施冷式】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第1圖顯示一具有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動力傳送機 構之軸/轂單元1〇,且該軸/轂單元10係作為一定速接頭之一 15部份。該轴/轂單元10包含一作為一動力傳送軸之轴12及一 作成一内環的轂14,且該轂14係設置在一外罩(圖未示)之開 口中且具有將多數球(圖未示)收納於其中之導槽15。 該轴12具有多數嵌合部份18,且該等嵌合部份18之相 對端分別嵌入該轂14之一軸孔16中。在第1圖中,只顯示該 20 軸12之一端,而另一端則未顯示在圖中。該嵌合部份18具 有一包含多數筆直栓齒20之軸齒段22,且該等栓齒2〇在該 轴12之轴向上具有一預定長度且連續地形成在該軸12之周 緣方向上。詳而言之’該軸齒段22包含沿周緣交錯連續之 凸齒頂22a與凹齒谷22b。 12 l3〇4li9 該轴12具有一由該軸齒段22之較靠近該軸12之中央之 一端延伸出來,且一扣環(圖未示)係安裝在形成於該軸12 之端部之環槽(圖未示),以防止該轂14脫出該軸12。 當徑向向内看該轴12時,如第2A圖所示,該轴齒段22 5之各齒頂22a是***的,因此該齒厚度在***頂部po達到最 大且由該***頂部P0朝該齒頂22a之相對端連續地減少。換 言之,當在平面上看該齒頂22a時,它具有一***形狀且該 ***形狀之相對侧係同等地彎曲,如第2A圖所示。 在該軸孔16之内周緣表面上,該轂14具有一轂齒段 10 28,且該轂齒段28具有多數嵌入該軸12之嵌合部份18中的 筆直栓齒26。詳而言之,該轂齒段28包含沿周緣連續之凹 齒頂28a與凹齒谷28b(第12至14圖)。如第2A圖所示,該等 齒頂28a具有大致相同之齒厚度且大致平行於該軸12之轴 向延伸。 15 第3圖以在該軸12之轴向上之放大部份縱向橫截面圖 顯示該轂齒段28之齒頂28a與該軸齒段22之齒谷22b結合, 且在第3圖中,一對應於該***頂部之位置係以p〇表示。 一點P1(變化點)係建立在該齒谷22|3之底接合部上且 在一由一在該齒谷22b之底接合部(齒谷半徑φΑ1)上與該隆 20起頂部Ρ0對齊之位置(請見該虛線)朝該轴桿24水平移動一 預定距離L1的位置處,由點pi該齒谷22b之底接合部徑向向 外朝該轂齒段28上升,產生一具有一齒谷半徑φΑ2之第一階 狀區域30。該第一階狀區域3〇朝該軸桿24水平延伸一預定 距離L2且與該軸桿24結合。 13 1304119 該軸齒段22之第一階狀區域30可具有一傾斜表面或一 弧形彎曲表面或一具有一預定曲徑半徑之組合表面,該軸 齒段22之齒頂22a具有一外徑,該外徑可在軸向上保持一 定,如第3與4圖所示,或者可由一靠近該點pi之區域朝該 5 軸桿24連續減少,如第5圖所示。當該齒頂22a之外徑朝該 轴桿24連續地減少時,該軸齒段22可以如後所述地藉由輥 軋齒條輕易地製造,並且該軸齒段22傳送力矩之功能不會 降低。在第5圖中,該符號“H”表示一欲與在該齒頂22a 之外徑中之變化(減少)相比較的水平線。 10 在該轂齒段28之齒頂28a上有一個點P2,且該P2係在一 與該轴齒段22中之點P1於遠離該軸桿24之水平方向上偏離 一預定距離L4的位置處。由該點P2,該齒頂28a之齒頂半徑 φΑ3改變成一齒頂半徑φΑ4,且產生一具有該齒頂半徑φΑ4 之第二階狀區域32。該第二階狀區域32朝該軸桿24水平延 15 伸一預定距離L3。 該轂齒段28之第二階狀區域32可具有一傾斜表面或一 弧形彎曲表面或一具有一預定曲率半徑之組合表面,並且 可具有一與該第一階狀區域30不同之形狀。該第二階狀區 域32之傾斜角度係依需要設定成與該第一階狀區域30之傾 20斜角度互補,且該轂齒段28之形狀不限於該第二階狀區域 32之开)狀,而可包括具有預定曲率半徑之圓形、錐形等。 該轂齒段28之齒谷28b具有一在軸向上保持一定之内徑。 该齒頂半徑φΑΙ、φΑ2分別表示由該軸12之中心軸至該 轴齒段22之齒谷22b之底接合部的距離,且該齒頂半徑 14 1304119 φΑ3、φΑ4分別表示由該軸12之中心轴至該轂齒段28之齒頂 28a之頂接合部的距離。 在該軸齒段22中之距離L2可設定為一大於在該軸齒段 22中之距離]^的值(L1<L2),以產生用以隨著施加在該轴齒 5段22與該轂齒段28互相嚙合之區域上的負載大小,傳送包 括例如’一低負載、一中負載與一高負載之不同負載的不 同主要負載傳送區域。在軸齒段22中之距離L2與在該轂齒 段28中之L3可設定成大致相等之值(L2=L3),及/或在該轂 齒段28中之距離L3可設定成一大於在該轴齒段22中之距離 10 L2的值(L2<L3),使一偏移量(稍後說明)可以依據尺寸公差 或尺寸準確性而輕易產生且亦使該轴12與該轂14可更容易 組裝在一起。 如第3圖所示,作為該轴齒段22之第一階狀區域刈開始 上升之起始點(變化點)的點P1,及作為該轂齒段28之第二階 15狀區域32開始上升之起始點(變化點)係大致水平地互相偏 離一預定距離L4。 因此,當力矩施加在其中該軸齒段22與該轂齒段28互 相嚙合之軸/轂單元1〇上時,由於在該轴齒段22中之點?1與 在該轂齒段28中之P2係互相偏離該距離L4,所以施加在該 2〇軸/轂單元1〇上之應力分散至該等點n、p2,藉此消除應力 集中。 因此,依據該第-實施例,該等應力將無法集中,而 是分散在該軸齒段22與該轂齒段28上,藉此增加該轴齒段 22與該轂齒段28互㈣合之區域的靜機械強度與疲勞強 15 1304119 度0 在一稍後參照第17圖所述之實施例中,該等Pi、P2可 以互相垂直地對齊且不互相偏離。以這種結構,在該轴齒 段22中之第一階狀區域30與在該轂齒段28中之第二階狀區 5 域32互相接觸並且分散施加於該第一階狀區域3〇上之應力 且消除應力集中。 在第4圖中,一藉由連接點Pi、P3、P4而形成之直角三 角形,及形成在一連接該等點P1、P4之線段P14與一連接該 等點P1、P3之線段P13之間的角度0,即,該第一階狀區域 10 30之傾斜角度0可設定為一預定值,以利用該第一階狀區 域30之錐形表面34再消除應力集中。 在該第一階狀區域30之傾斜角度0、應力消除與產率 之間的關係顯示於第6圖中。由第6圖可看出如果該傾斜角 度0係设疋為一由5度至45度之範圍中的值,則應力消除與 15產率良好(見符號“〇”),且如果該傾斜角度0係設定為一 由10度至35度之範圍中的值,則應力消除與產率為最適當 (見符號 如果該傾斜角度0係設定為3度,則沒有足夠的應力分 散能力可用,且難以如後所述地利用輥軋齒條來製造該軸 20齒段22。如果該傾斜角度0係設定為9〇度,則過大應力集 中在該第一階狀區域30上,且用以製造該軸齒段22之輥軋 齒條的耐用性降低。 沒有該等第一與第二階狀區域30、32之一般轴/轂鍵槽 嵌合結構具有一在該轴桿附近產生的應力齒頂點,但是, 16 1304119 依據第一實施例,該第一階狀區域30係設置在該轴齒段22 中,使某些應力會集中在點P1,因此可分散會集中在該轴 桿24上的應力。如果在該軸齒段22中之第一階狀區域30之 傾斜角度0設定成一例如90度之大角度值,則過大之應力 5 將會集中在點P1上而無法產生應力分散效果。藉由設定該 第一階狀區域30之傾斜角度0,即上升角度,為一適當值, 則在該軸桿2 4附近之應力之集中可適當地分散以減少在該 齒頂點處之應力。 第7圖顯示在一比較軸上之應力的特性曲線A(虛線曲 1〇線),其中該第一階狀區域30與該第二階狀區域32未形成在 該軸齒段22與該轂齒段28中;並且顯示在一轴上之應力的 特性曲線B(實線曲線),其中點pi、P2互相偏離一預定距離 且該第一階狀區域30之傾斜角度0設定為一大角度值。在 該特性曲線A與該特性曲線B之間的比較顯示出依據代表 15具有該錐形表面34之結構的特性曲線B,應力之峰值降低且 應力集中解除。 第8圖顯示在一軸上之應力的特性曲線c,其中該第一 階狀區域30之傾斜角度0小於該特性曲線3。由第8圖可了 解到藉由減少該傾斜角度0以增加該錐形表面34之大小, 2〇該錐形表面34更可以消除應力(比較第7圖所示之特性曲線 B之一部份α與第8圖所示之特性曲線c之一部份点)。 第9圖顯示在-轴上之應力的特性曲線Μ(實線曲線), 其中在該軸齒段22中之點P1與在該轂齒段28中之點ρ2互相 偏離-預定距離,並且顯示在—軸上之應力的特性曲線 17 1304119 N(虛線曲線),其中點ρι、 η , rz禾互相偏離,即,點PI、Ρ2 互相水平分離之距離為零。 比較偏離與無偏離部份(見該等特性曲線μ、ν之部份 :)具丁八中在錢齒段22中之起始點Η與在該較齒段Μ 5中之起始點Ρ2互相偏離之該轴的特性曲線μ比其中起始點 1 Ρ2未互相偏離之特性曲線Ν平緩,即,該等偏離起始 賴,對於雜變化之_巾之應力消除是有效的。 第2Α與2Β圖顯示被固持成互相喃合之該轴齒段22之 ***齒頂22a與該數齒段28之筆直齒頂咖在它們未受負載 10之狀態將力矩施加於其上時變形之方式。在此假設當力矩 施加在該等齒頂22a、28a上時,沿垂直於該***齒頂22&之 轴且以前號Y所不之方向施加一負載。 第10圖顯示在該軸上產生之應力與測量該等應力之位 置(見第2A與2B圖中之箭號X)之間的關係,且由第1〇圖可看 15出當所施加之負載大小變化時,應力之峰點會沿著所測量 之位置改變。如果所施加之負載大小經過三個階段,即: 一低負載、一中負載與一高負載而變化,則在這些負載下 晝出之特性曲線將分別包括一低負載特性曲線D、一中負載 特性曲線E與一高負載特性曲線F。 20 第11圖顯示在所施加之負載之種類,即:該低負載、 該中負載與該高負載,與測量該等負載之位置之間的關 係。如第2B圖所示,該軸齒段22與該轂齒段28在分別依據 所施加之負載大小而對應於施加負載位置a、b與c之連續變 化區域,即··一圓形區域a、一圓形區域b與一圓形區域c中 18 1304119 互相响合。其中該轴齒段22與該較齒段28互相唾合之區域 係依據所施加之負載大小而朝該軸桿24移動遠離該***頂 部P0。 詳而言之,當施加低負載時,該圓形區域a係作為—主 5要的低負載傳送區域。當施加中負載時,朝該轴桿24稍微 遠離該圓形區域a之圓形區域b則作為一主要的中負載傳送 區域。當施加高負載時,朝該轴桿24稍微遠離該圓形區域b 之圓形區域c係作為一主要的高負載傳送區域。 由於該軸齒段22係以該變化齒厚度***,傳送該負載 10之區域(應力之峰點)將依據所施加之負載改變,因此可消除 在特殊區域上之應力集中。 第12至14圖係分別沿第3圖之線χπ_χιι、線χΠΙ-χπι 與線XIV-XIV所截取之放大部份縱向橫截面圖,顯示在該 軸12與該轂14組合在一起時,轂齒段28的齒頂28a結合在該 15軸齒段22之齒谷22b中,在第12至14圖中,φ(ΐ1-φ(13代表距 離該軸12之中心軸之節圓半徑。 由於該軸齒段22是***的,該齒頂28a係與僅在該*** 頂部P0之附近之齒谷22b之表面(見第13圖)接觸,且與在其 他區域(見第12與14圖)中之齒谷22b未接觸。 20 由於該軸齒段22具有***之形狀,在該轴齒段22與該 轂齒段28之間的接觸面積減少,且用以組合該軸12與該轂 14所施加之壓迫負載減少,因此減少作用在該軸齒段22之 齒谷22b上的應力。由於用以將該軸12與該轂14組合在一起 所施加之壓迫負載未增加,故可減少在該軸齒段22與該轂 19 1304119 齒段28之間的空程。由第12與13圖及第14圖之間的比較可 知,在一應力集中區域中,該軸齒段22之半徑可藉由在靠 近該轴桿24之軸齒段22與該轂齒段28之部份中形成該第一 階狀區域30與該第二階狀區域32而增加5。 5 由於在該應力集中區域中,該轴齒段22之半徑增加 5,故該軸齒段22之齒谷22b之底接合部R之曲率半徑可以 增加以達應力分散之目的。總應力(主要應力)可藉由相較於 其他區域,增加靠近該軸桿24之區域之半徑來降低。 第15圖顯示一具有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動力傳送機 10構的軸/轂單元100,與第一實施例之動力傳送機構之構件 相同之第二實施例之動力傳送機構之構件係以相同之符號 表示,且以下將不再詳述。 第16圖是以放大部份縱向橫截面顯示結合在一軸齒段 22之齒谷22b中之轂齒段28的齒頂28a。 15 一點P1係位在該齒谷22b之底接合部上且在一由一與 該***頂部P0成一直線之齒谷22b(齒谷半徑φΒΙ)之底接合 部上的位置(見虛線),朝該軸桿24水平移動一預定距離li 的位置上。由該點Ρ1,一弧形區域130朝該轂齒段28延伸且 與該軸桿24結合,又,該弧形區域13〇具有一相對在點ρ3 20 處之曲率中心的曲率半徑W。 該軸齒段22之齒頂22a具有一在軸向上保持一定之外 徑,如第16與17圖所示,或者可由靠近該點ρι之區域朝該 轴桿24連續地減少,如第5圖所示。 在該轂齒段28之齒頂28a上有一個點P2,且該p2係在一 20 1304119 與該軸齒段22中之點P1於遠離該軸桿24之水平方向上偏離 一預定距離L4的位置處。由該點P2,該齒頂28a之齒頂半徑 ΦΒ2改變成一齒頂半徑φΒ3,且產生一具有該齒頂半徑ψΑ4 之階狀區域132。該階狀區域132朝該軸桿24水平延伸一預 5 定距離L3。 後退遠離該轴齒段22之該轂齒段28之階狀區域2可具 有一傾斜表面或一弧形彎曲表面或一具有一預定曲率半徑 之組合表面。該由該點Ρ2開始之階狀區域132之傾斜角度係 依需要設定成與該弧形區域13〇之傾斜角度互補,且該轂齒 10段28之形狀不限於該階狀區域132之形狀,而可包括具有預 定曲率半徑之圓形、錐形等。該轂齒段28之齒谷28b具有一 在軸向上保持一定之内徑。 該齒頂半徑φΒ 1表示由該軸12之中心軸至該軸齒段22 之齒谷22b之底接合部的距離,且該齒頂半徑φΒ2、φΒ3分 15別表示由該軸12之中心軸至該轂齒段28之齒頂28a之頂接 合部的距離。 在該軸齒段22中之距離L2可設定為一大於在該轴齒段 22中之距離L1的值(L1<L2),且在該轂齒段28中之L3可設定 成一小於在軸齒段22中之距離L2的值(L2>L3)。 20 如第16圖所示,作為該軸齒段22之弧形區域130開始上 升之起始點(變化點)的點P1,及作為該轂齒段28之階狀區域 132開始上升之起始點(變化點)係大致水平地互相偏離一預 定距離L4。 因此’當力矩施加在其中該軸齒段22與該轂齒段28互 21 1304119 相喷合之軸/轂單元100上時,由於在該軸齒段22中之點PI 與在該轂齒段28中之P2係互相偏離該距離L4,所以施加在 該軸/轂單元100上之應力分散至該等點PI、P2,藉此消除 應力集中。 5 因此’該等應力將無法集中,而是分散在該轴齒段22 與該轂齒段28上,藉此增加該轴齒段22與該轂齒段28互相 嗤合之區域的靜機械強度與疲勞強度。 如第17圖所示,該等PI、P2可以互相垂直地對齊且不 互相偏離。以這種結構,在該轴齒段22中之弧形區域130與 10 在該轂齒段28中之階狀區域132互相接觸並且分散施加於 該弧形區域130上之應力且消除應力集中。 第18圖顯示在一比較軸上之應力的特性曲線G(虛線曲 線)’其中該階狀區域132未形成在該軸齒段22與該轂齒段 28中;並且顯示在一轴上之應力的特性曲線κ(實線曲線), I5 其中點PI、P2互相偏離一預定距離,且該弧形區域13〇形成 在該軸齒段22中,而該階狀區域132則形成該轂齒段28中, 如第16圖所示。 在該特性曲線G與該特性曲線K之間的比較顯示依據 該特性曲線K,應力之峰值分散至區域t〇、tl,且因此在區 2〇 域tl中減少。詳而言之,雖然在該特性曲線K之區域t〇中之 應力大於在該特性曲線G之區域t0中之應力,但由於在該特 性曲線K之區域tl中之最大應力小於在該特性曲線g,所以 在該軸12上產生之最大應力之峰值減少,且該等應力在全 部測量位置中均減少。 22 1304119 第19圖顯不在-軸上之應力的特性曲線M(實線曲 線)’其中點P卜點P2互相偏離一預定距離,並且顯示在一 轴上之應力的特性曲線N(虛線曲線),其中點ρι、ρ2未互相 偏離,即,紐、P2互相水平分離之距離為零。 5 ^較偏離與無偏_份(見該等特㈣線M、N之部份 W顯示其中在該軸齒段22中之起始點pm在該㈣㈣ 中之起始點P2互相偏離之該軸的特性曲線厘比其中起始點 P卜P2未互減離之特性轉N平緩,即,料偏離起始 賴、P2對於摊變化之區域中之應力消除是有效的。
10 第20至22圖係分別沿第16圖之線XX-XX、線XXI-XXI 與線XXII-XXH所截取之放大部份縱向橫截面圖,顯示在該 軸12與該轂14組合在一起時,轂齒段28的齒頂28a結合在該 軸齒段22之齒谷22b中。第20至22圖所示之軸/轂單元1〇〇之 操作與優點與在第12至14圖所示之軸/轂單元1〇相同,且在 15 以下將不再詳述。 由於該轴齒段22是***的,該負載傳送區域(應力峰點) 將會如同第一實施例一般地·依據所施加負載之大小來變 化,如第2A、2B、10與11圖所示。 第23圖顯示具有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動力傳送機構 20的軸/轂單元200,且第24圖以放大部份縱向橫截面顯示結 合在一轴齒段22之齒谷22b中之轂齒段28的齒頂28a。 一點P1(變化點)係位在該齒谷22b之底接合部上且在 一由一與該***頂部P0成一直線之齒谷22b(齒谷半徑 之底接合部上的位置(見虛線),朝該軸桿24水平移動一預定 23 !3〇4li9 距離Ll的位置上。由該點?1,該齒谷22b之底接合部之半徑 朝該轂齒段28連續地增加,產生一錐形區域23〇。該錐形區 域230朝該軸桿24延伸且與該轴桿24結合。 該軸齒段22之齒頂22a具有一在軸向上保持一定之外 5徑,如第24圖所示,或者可由靠近該點P1之區域朝該轴桿 24連續地減少,如第25圖所示。當該齒頂22a之外徑朝該轴 桿24連續地減少時,該軸齒段22可以如後所述地藉由輥軋 齒條輕易地製造,並且該轴齒段22傳送力矩之功能不會降 低。在第25圖中,該符號H,表示一欲與在該齒頂22a之 10 外徑中之變化(減少)相比較的水平線。 在該轂齒段28之#頂28a上有一個點P2,且該p2係在一 與該軸齒段22中之點P1於遠離該轴桿24之水平方向上偏離 一預定距離L3的位置處。由該點P2,該齒頂28a之齒頂半徑 Φ〇2改變成一齒頂半徑φ(33,且產生一具有該齒頂半徑φ(:3 15之階狀區域232。該階狀區域232朝該轴桿24水平延伸一預 疋距離L2。 該轂齒段28之階狀區域232可具有一傾斜表面或一弧 形彎曲表面或一具有一預定曲率半徑之組合表面,並且由 該點Ρ2開始之階狀區域232之傾斜角度係依需要設定成與 20該錐形區域230之傾斜角度互補。該轂齒段28之形狀不限於 4階狀區域232之形狀,且可包括具有預定曲率半徑之圓 形、錐形等。該轂齒段28之齒谷28b具有一在軸向上保持一 定之内徑。 該齒頂半徑(|)C1表示由該軸12之中心轴至該轴齒段22 24 1304119 之齒谷22b之底接合部的距離,且該齒頂半徑 別表示由_12之巾,峰至她倾批齒頂撕之頂接 合部的距離。 如第24圖所示,作為該軸齒段22之錐形區域23〇開始上 升之起始點的點?1,及作為該轂齒段28之階狀區域M2開始 上升之起始點係大致水平地互相偏離一預定距離L3。 因此,當力矩施加在其中該軸齒段22與該轂齒段28互 相嚙合之軸/轂單元200上時,由於在該軸齒段22中之點P1 與在該轂齒段28中之P2係互相偏離該距離L3,所以施加在 1〇該軸/轂單元200上之應力分散至該等點?1、p2,藉此消除 應力集中。 因此,由於該等應力集中消除,且應力已分散,該軸 齒段22與該轂齒段28互相嚙合之區域的靜機械強度與疲勞 強度增加。 15 藉由減少該錐形區域230之上升角度0,作為應力作用 表面之該錐形區域230的面積可以增加以達到消除更多應 力之目的。 在該錐形區域230之傾斜角度0、應力消除與產率之間 的關係顯示於第26圖中。由第26圖可看出如果該上升角度 20 Θ係設定為一由6度至65度之範圍中的值,則應力消除與產 率良好(見符號“〇,,),且如果該上升角度0係設定為一由 10度至30度之範圍中的值,則應力消除與產率為最適當(見 符號“◎”)。 如果該傾斜角度0係設定為4度,則沒有足夠的應力分 25 1304119 散能力可用,且如果該傾斜角度0係設定為65度,則無法 如後所述地利用一使用輥軋齒條之昂貴輥軋製程’並且產 率將降低。 第27圖顯示在一比較轴上之應力的特性曲線R(虛線曲 5 線),其中該錐形區域230與該階狀區域232未形成在該軸齒 段22與該轂齒段28中;並且顯示在一軸上之應力的特性曲 線S(實線曲線),其中點PI、P2未互相偏離,且互相垂直成 一直線,並且形成該階狀區域232。 由第27圖可知,依據表示其中該等點pi、P2未互相偏 10 離之軸的特性曲線S,相較於依據代表該比較轴之特性曲線 R,該等應力峰值較小且應力較不集中,但是在該等點P1、 P2互相垂直地成一直線的區域上則有較多之應力集中(見 第27圖中之一部份α)。 第28圖顯示在具有第24圖所示之結構之軸上之應力的 15特性曲線丁(實線曲線),其中該錐形區域230與該階狀區域 232係分別形成在該軸齒段22與該轂齒段28中,且作為該錐 形區域230之起始點之點P1與作為該階狀區域232之起始點 之點P2互相水平地偏離一預定距離u。由第28圖可知,相 較於代表其中點P卜P2未互相偏離之結構之特性曲線§(見 20扣圖卜依據該特性曲線丁’在刪心互相偏離之區域 中之應力較不射(比較第27圖中之部份^與第28圖所示 之部份召)。 第9圖顯示在一軸上之應力的特性曲線μ(實線曲線), 其中在該軸齒段22中之點P1與在該數齒段28中之點ρ2互相 26 1304119 偏離一預定距離,並且顯示在一軸上之應力的特性曲線 N(虛線曲線),其中點pi、p2未互相偏離,即,點pl、p2 互相水平分離之距離為零。 比較偏離與無偏離部份(見第29圖中之部份㈠顯示其 5中在該轴齒段22中之起始點P1與在該轂齒段28中之起始點 P2互相偏離之該軸的特性曲線M比其中起始點ρι、p2未互 相偏離之特性曲線N平緩,即,該等偏離起始點pl、^對 於半徑變化之區域中之應力消除是有效的。 第30至32圖係分別沿第24圖之線χχχ-χχχ、線 10 XXXI-XXXI與線χχχη_χχχπ所截取之放大部份縱向橫截 面圖,顯示在該軸12與該轂14組合在一起時,轂齒段28的 齒頂28a結合在該軸齒段22之齒谷22b中。第30至32圖所示 之軸/轂單元200之操作與優點與在第12至14圖所示之轴/轂 單元10相同,且在以下將不再詳述。 15 由於該軸齒段22是***的,該負載傳送區域(應力峰點) 將會如同第一實施例一般地依據所施加負载之大小來變 化,如第2A、2B、10與11圖所示。 第33圖顯示具有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動力傳送機構 的軸/轂單元300,且第34圖以放大部份縱向橫截面顯示結 合在一軸齒段22之齒谷22b中之轂齒段28的齒頂28a。 如第34圖所示’該軸齒段22之齒谷22b具有一階狀區域 332,且該階狀區域332朝該轴桿24水平地延伸一預定距離 且由一點P1朝該轂齒段28以一預定角度傾斜地上升。該階 狀區域332由一起始點P2水平地延伸一預定距離且與該轴 27 1304119 桿24結合。另外,該軸齒段22之半徑由一在該齒谷22b處之 齒谷半徑φΕΙ改變至在該階狀區域332處之齒谷半徑φΕ2。 該階狀區域332可以具有一傾斜表面或一弧形彎曲表 面或一具有一預定曲率半徑之組合表面。 5 該軸齒段22之齒頂22a具有一在軸向上保持一定之外 徑,如第34至37圖所示,或者可由靠近該點P1之區域朝該 轴桿24連續地減少,如第38圖所示。當該齒頂22a之外徑朝 該轴杯24連績地減少時’該軸齒段22可以如後所述地藉由 輥軋齒條輕易地製造,並且該軸齒段22傳送力矩之功能不 10會降低。在第38圖中,該符號“H”表示一欲與在該齒頂22a 之外徑中之變化(減少)相比較的水平線。 該轂齒段28之齒頂28a的外徑φΕ3在轂14之軸向上保持 一定,且該轂齒段28之齒谷28b的内徑亦在該轂14之軸向上 保持一定。 15 因此,當力矩施加在其中該轴齒段22與該轂齒段28互 相嚙合之軸/轂單元3〇〇上時,施加在該軸/轂單元3〇〇上之應 力为散至一面向該軸齒段22中之點P1之轂齒段28的區域υι 與一面向該軸齒段22之階狀區域332之轂齒段28之區域 U2 ’藉此消除應力集中(見第34圖)。 20 因此,由於該等應力集中消除,且應力已分散,該軸 齒段22與該轂齒段28互相嚙合之區域的靜機械強度與疲勞 強度增加。 在第35圖中,一藉由連接在該軸齒段22中之齒谷22b 之點PI、P2’、P3而形成之直角三角形可使其橫截面圖積增 28 1304119 加,且形成在一連接該等點Pi、P3之線段P13與一連接該等 點PI、P2f之線段P12,之間的角度0,即,該階狀區域332 傾斜角度0可設定為一小值,以利用該階狀區域332之第一 錐形區域334再消除應力集中。 5 在該階狀區域332之傾斜角度0、應力消除與產率之間 的關係顯示於第39圖中。由第39圖可看出如果該傾斜角度 0係設定為一由5度至45度之範圍中的值,則應力消除與產 率良好(見符號“〇”),且如果該傾斜角度0係設定為一由 10度至35度之範圍中的值,則應力消除與產率為最適當(見 10 符號 “◎”)。 如果該傾斜角度0係設定為3度,則沒有足夠的應力分 散能力可用,且難以如後所述地利用輥軋齒條來製造該轴 齒段22。如果該傾斜角度Θ係設定為90度,則過大應力將 集中在該第一階狀區域332上,且用以製造該軸齒段22之輥 15 軋齒條的耐用性降低。 一不具有階狀區域332之一般轴/轂栓齒嵌合結構具有 一在該轴桿之附近產生的應力峰點,但是,依據第四實施 例,該階狀區域332係設置在該軸齒段22中,使某些應力可 集中在面向該點P1之轂齒段28上,因此可分散將集中在該 20 軸桿24上之應力。如果在該軸齒段22中之階狀區域332之傾 斜角度0被設定為一例如90度之較大值,則過大應力將集 中在面向該點P1之轂齒段28上而無法產生應力分散(應力 消除)效果。藉由設定該階狀區域332之傾斜角度0,即上 升角度,為一適當值,則在該軸桿24附近之應力之集中可 29 1304119 適當地分散以減少在該齒頂點處之應力。 如第36圖所示,在一與該軸齒段22結合之轂丨知中,一 點P4可作為在該水平延伸轂齒段28之齒頂上之上升 點,且一第二錐形區域336可由該點以朝該軸桿以以一預定 5角度傾斜延伸而形成。該第二錐形區域336係形成為可面向 作為一在該軸齒段22及在其中之第一錐形區域334中之階 狀區域332之起始點的,,且其半徑係由一齒谷半徑攸: 朝一遠離該軸齒段22之方向增加至一齒谷半徑φΕ5。 作為在該軸齒段22中之階狀區域332之起始點之點ρι 10與作為在該轂齒段28中之第二錐形區域336之起始點之P4 可以朝該軸12之軸向互相偏離一預定距離,或者刪、料 可以互相對齊。依此結構,在該軸齒段22中之階狀區域M2 與在該叙齒段28中之第二錐形區域336互相接觸並且分散 施加於該第二錐形區域336上之應力且消除應力集中。 15 因此,當力矩施加在其中該轴齒段22與該轂齒段28互 相嚙合之軸/轂單元3〇〇上時,施加在該軸/轂單元3〇〇上之應 力係矛】用該第一錐形區域336分散至面向該轴齒段中之 點P1之轂齒段28的區域VI及面向該轴齒段22中之點?2之 轂齒段28的區域V2,因而消除應力集中且減少應力之峰值 (見第36圖)。因此,在該轂齒段28中之第一錐形區域334對 於增加該軸齒段22與該轂齒段28互相嚙合之區域的靜機械 強度與疲勞強度是有效的。 如第37圖所示,在一與該軸齒段22結合之轂丨仆中,一 *占P5可作為在該水平延伸轂齒段28之齒頂28a上之上升 30 1304119 點,且一具有一預定曲率半徑之弧形區域338可由該點μ 朝該轴桿24延伸而形成。該弧形區域338係形成為可面向作 為一在該軸齒段22及在其中之第一錐形區域334中之階狀 區域332之起始點的點P1,且後退遠離該軸齒段22。 5 作為在該軸齒段22中之階狀區域332之起始點之點P1 與作為在該轂齒段28中之弧形區域338之起始點之p5可以 朝該軸12之轴向互相偏離一預定距離,或者點?1、p5可以 互相對齊。依此結構,在該軸齒段22中之階狀區域332與在 該轂齒段财之弧弱域338互據驗且分散施加於該 10弧形區域338上之應力且消除應力集中。 因此,當力矩施加在其中該軸齒段22與該轂齒段28互 相嚙合之轴/轂單元300上時,施加在該軸/轂單元3〇〇上之應 力係利用該弧形區域338分散至面向該軸齒段22中之點pi 之轂齒段28的區域W1及面向該軸齒段22中之點P2,之轂齒 15段28的區域W2,因而可消除應力集中且減少應力之峰值(見 第37圖)。因此,在該轂齒段28中之弧形區域338對於增加 該軸齒段22與該轂齒段μ互相喃合之區域的靜機械強度與 疲勞強度是有效的。 第40圖顯示在一比較軸上之應力的特性曲線j(虛線曲 20線)’其中該階狀區域332未形成在該軸齒段22中;並且顯 示在一軸上之應力的特性曲線L(實線曲線),其中由該起啟 點P1開始之階狀區域332係形成在該軸齒段22中。在該特性 曲線J與該雜φ線L之帛的崎齡$依據代表具有該階 狀區域332之結構的特性曲線L,應力之峰值降低且應力集 31 1304119 中解除。 第41圖顯示在一軸上之應力的特性曲線Μ,其中該階 狀區域332之傾斜角度Θ小於該特性曲線L。由第41圖可了 解到具有較小傾斜角度0之第一階狀區域334更可以消除 5 應力(比較第40圖所示之特性曲線L之一部份α與第41圖所 示之特性曲線Μ之一部份;5)。 第42至44圖係分別沿第34圖之線XLII_XLII、線 XUII-XLIII與線XLIV-XUV所截取之放大部份縱向橫戴面 圖,顯示在該軸12與該轂14組合在一起時,轂齒段28的齒 10 頂28a結合在該軸齒段22之齒谷22b中。第42至44圖所示之 軸/轂單元300之操作與優點與在第12至14圖所示之軸/轂單 元10相同,且在以下將不再詳述。 第42至44圖所示之軸齒段22與轂齒段28可以呈螺旋 形,如第45圖所示。在第45圖中,該軸齒段22之軸齒故與 15該轂齒段28之轂齒28c在一參考節圓直徑d上互相接觸,因 此,該軸12與該轂Η可以藉由齒列形工具輕易地分別車製 形成該軸齒段22與該轂齒段28,且該軸齒段22與該轂齒段 28可以平順地互相喃合。 由於該軸齒段22是***的,該負載傳送區域(應力峰點) 20將會如同第一實施例一般地依據所施加負載之大小來變 化,如第2A、2B、10與11圖所示。 以下將說明該軸齒段22之检齒20之製造方法。 如第46圖所示,一在先前車製程序中已被一工具車製 成-預定形狀作件42油在上與下減齒條術、 32 1304119 4〇b ’且各輥軋齒條4〇a、40b係由一硬質材料製成並且具有 一大致矩形之形狀。當輥軋齒條40a、40b被壓抵於該工作 件42上時,該等輥軋齒條40a、40b藉一致動器(圖未示)朝箭 號所不之相反方向移動以形成該工作件42之外周緣表面上 5 的***拴齒。 該軸齒段22之***栓齒20可以藉由前述輥軋製程輕易 地形成,且具有大約50μιτ12深度之工具槽(工具記號)係利 用在前述車製製程中之工具而形成在該轴齒段η之检齒2〇 之頂接合部中。 春 10 該輥軋製程可以在較短之週期中形成該栓齒20且使該 等輥軋齒條4〇a、40b可以具有比一衝壓製程(鍛壓製程)更長 之使用壽命。依據該輥軋製程,該等輥軋齒條40a、40b之 形成齒可以再次拋光以供再使用。該輥軋製程優於衝壓製 程(鍛壓製程)的是由使用壽命、成形週期與齒條再使用性之 15觀點來看時之成本優勢。 但是,由於該等栓齒是由-在該輕軋製程中朝該其頂 接合部流動之材料製成,該栓齒之頂接合部的形狀不ς是 均一的。 雖然本發明之某些較佳實施例已詳細顯示與說明過 20 了 ’但疋在此應了解的是在不偏離以下申請專利範圍之範 缚的情形下可進行各種變化與修改。 【闺式簡單說明】 第1圖是-部份切除之立體圖,顯示具有本發明之第一 實施例之動力傳送機構之軸/轂單元; 33 1304119 第2A圖是-放大部份橫向橫截面圖,顯示互相喝合且 沒有施加負載於其上之軸齒段與轂齒段; 〇 第2Β圖是-放大部份橫向橫截面圖,顯示互相鳴合 -負載沿,Υ所示之方向施加於其上之軸齒段與轂齒°段; 5 —第3圖疋-在-軸之軸向上的放大部份縱向截面圖,顯 示-結合在第1圖所示之軸齒段之齒谷中之轂齒段的齒頂; 第4圖是一放大部份縱向截面圖,顯示以第3圖所示之 該軸之-較小傾斜角度Θ傾斜之第一階狀區域; 第5圖是顯示該軸齒段之齒的放大部份縱向截面圖,且 _ 〇該齒之外徑朝第4圖所示之軸桿變化; 第6圖顯示在該軸齒段之第一階狀區域之傾斜角度 β、應力消除與產率之間之關係; 第7圖顯不相對於一其中一第一階狀區域與一第二階 狀區域未形成在一軸齒段與一轂齒段中的軸及相對於一其 15 由 卜 一第一階狀區域與一第二階狀區域形成在一軸齒段與一 奴齒段中的軸’在該軸上產生之應力與測量該等應力之位 置之間的關係; · 第8圖顯示相對於一其中一第一階狀區域係以較小之 作斜角度0傾斜之軸,在該軸上產生之應力與測量該等應 2〇力之位置之間的關係; 第9圖顯示相對於一其中一轴齒段之直徑之變化點與 較歯段直捏之變化點互相偏離的軸及相對於一其中一軸 又之直控之變化點與一轂齒段直徑之變化點未互相偏離 的車i ’在該轴上產生之應力與測量該等應力之位置之間的 34 1304119 關係; 弟10圖顯示在回應於施加一力矩時所施加之一輸入負 載而產生時,在該軸上產生之應力與測量該等應力之位置 之間的關係; 5 第11圖顯示在負載施加之位置與該等負載之種類之間 的關係; 第12圖是沿第3圖之線XII-XII所截取之放大部份縱向 橫截面圖;
第13圖是沿第3圖之線ΧΠΙ_ΧΙΙΙ所截取之放大部份縱 10 向橫截面圖; 第14圖是沿第3圖之線XIV-XIV所截取之放大部份縱 向橫截面圖; 第15圖是一部份切除之立體圖,顯示具有本發明之第 二實施例之動力傳送機構之軸/轂單元; 第16圖疋在一軸之軸向上的放大部份縱向截面圖,
,、、’員示、。a在第15圖所示之軸齒段之齒谷中之轂齒段的嵩 頂; 第17圖是一放大部份縱向橫截面圖,顯示作為-形成 在該軸d又中之弧形區域之起始點之Ρ1點及-作為-形成 20在該轂齒段中之階狀區域之起始點之點係互相垂直地且 未偏離地對齊; >、相對於一其中一階狀區域未形成在 段的軸及相對^ /、中一弧形區域形成在一軸齒段 狀部份形成在—參去 車又又的軸,在該軸上產生之應力: 35 1304119 該等應力之位置之間的關係; 第19圖顯示相對於一其中一軸齒段之直徑之變化點與 一轂齒段之直徑之變化點互相偏離的軸及相對於一其中一 軸齒段之直徑之變化點與一轂齒段之直徑之變化點未互相 5偏離的軸’在該軸上產生之應力與測量該等應力之位置之 間的關係; 第20圖是沿第16圖之線χχ_χχ所截取之放大部份縱向 橫截面圖; 第21圖是沿第16圖之線χΧΙ_χΧΙ所截取之放大部份縱 !〇 向橫截面圖; 第22圖是沿第16圖之線χχιι_χχπ所截取之放大部份 縱向橫截面圖; . 苐23圖是一部份切除之立體圖,顯示具有本發明之第 三實施例之動力傳送機構之軸/轂單元; 15 第24圖是一在一轴之軸向上的放大部份縱向截面圖, 顯示一結合在第23圖所示之轴齒段之齒谷中之轂齒段的齒 頂; 鲁 第25圖是顯示該軸齒段之齒之放大部份縱向橫截面 圖,且該轴齒段之齒之外徑係朝第24圖所示之軸之軸 20 化; 第26圖顯示在該軸齒段之一錐狀區域之上升角度0、 應力消除與產率之間之關係; 第27圖顯示相對於一其中一錐狀區域與一階狀區域未 形成在一轴齒段與一轂齒段中的軸及相對於一其中一錐狀 36 1304119 區域與一階狀區域未偏離地形成在一軸齒段與一較蠢段中 的轴,在該軸上產生之應力與測量該等應力之位置之間、 關係; θ的 第28圖顯示相對於一其中一錐狀區域與一階狀區域未 5 形成在一轴齒段與一轂齒段中的轴及相對於—其中一錐狀 區域與一階狀區域互相偏離地形成在一軸齒段與一轂齒段
中的轴,在該軸上產生之應力與測量該等應力之位置之間 的關係; S 第29圖顯示相對於一其中一轴齒段之直徑之變化點與 φ 1〇 一轂齒段之直徑之變化點互相偏離的軸及相對於一其中二 軸齒段之直徑之變化點與一轂齒段之直徑之變化點未互相 偏離的軸,在該軸上產生之應力與測量該等應力之位置之 間的關係; ‘ 第30圖是沿第24圖之線XXX_XXX所截取之放大部份 15 縱向橫截面圖; 第31圖是沿第24圖之線χχχΐ-χχχι所截取之放大部 份縱向橫截面圖; 鲁 第32圖是沿第24圖之線χχχιι_χχχπκ截取之放大部 份縱向橫截面圖; 20 第33圖是一部份切除之立體圖,顯示具有本發明之第 四實施例之動力傳送機構之軸/轂單元; 第34圖疋一在一軸之軸向上的放大部份縱向截面圖, 顯不-結合在第33圖所示之軸齒段之齒谷中之毅齒段的齒 頂; 37 1304119 弟35圖是一放大部份縱向橫截面圖,顯示-在第34圖
所示之階狀區域中具有—小傾·… 在弟3 H 傾斜角度Θ之弟一錐狀區域; 第_是-在該軸之轴向上的放A部份縱向截面圖, 在权齒#又中具有第二錐狀區域之較與第^圖所示 之軸結合; -第37岐-在該軸之轴向上的放大部份縱向截面圖, ”、員不-在—轂紐巾具有財曲率待之弧形之較與第35 圖所示之軸結合; ^
第38圖顯示該軸齒段之齒之放大部份縱向橫截面圖, 該轴齒4又之齒之外控係朝第35圖所示之軸之轴桿變化; 第39圖顯示在該軸齒段之一錐狀區域之傾斜角度0、 應力消除與產率之間之關係; 第40圖顯示相對於一其中一階狀區域未形成在一轴齒 丰又與一數齒段中的軸及相對於一其中一錐狀區域與一階狀 區域未偏離地形成在一軸齒段中的軸,在該轂上產生之應
力與測量該等應力之位置之間的關係; 第41圖顯示在該階狀區域之傾斜角度0較小之狀態 下’在該軸上產生之應力與測量該等應力之位置之間的關 係; 第42圖是沿第34圖之線xlii-XLII所截取之放大部份 縱向橫截面圖; 第43圖是沿第34圖之線XLIII_XLIII所截取之放大部份 縱向橫截面圖; 第44圖是沿第34圖之線XLIV-XLIV所截取之放大部份 38 1304119 縱向橫截面圖; 第45圖是一變化例之放大部份縱向橫截面圖,其中在 一軸齒段與一轂齒段中之栓齒係呈螺旋狀;及 第46圖是一部份立體圖,顯示一軸齒段之栓齒由輥軋 5 齒條形成之方式。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軸/轂單元 30...第一階狀區域 12···軸 32·.·第二階狀區域 14,14a,14b···轂 34...錐形表面 15…導槽 40a...上輥軋齒條 16··.轴孔 40b...下輥軋齒條 18...嵌合部份 42...工作件 20...栓齒 100···軸/轂單元 22...轴齒段 130...弧形區域 22a...齒頂 132…階狀區域 22b...齒谷 200···軸/轂單元 22c...軸齒 230...錐形區域 24…軸桿 232...階狀區域 26…检齒 300···軸/轂單元 28...轂齒段 332…階狀區域 28a...齒頂 334.··第一錐形區域 28b...齒谷 28c...轂齒 336···第二錐形區域 39

Claims (1)

  1. Ι3Θ4Η9- 第093123353號專利申請案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_f多正日期:97年6月 十、申請專利範圍: 乃年“ "q it 1. 一種用於在一軸與一設置在該軸周圍的轂之間傳送力 矩之機構,且該機構係於將一形成在該軸上之軸齒段及 一形成在該轂上之轂齒段固持而互相結合時傳送力 5 矩,其中 該軸齒段具有一具有變化齒厚度之***齒頂 (crown peak)及一具有一由其一端朝該軸之軸桿變化之 外徑的齒谷;且 該轂齒段具有一筆直齒頂及一齒谷,該筆直齒頂具 10 有一固定齒厚度且具有一由其一端朝該軸桿變化之内 徑,且該轂齒段之齒谷具有在該軸之軸向上之固定内 徑; 其中不同之主要負載傳送區域係依據一施加在該 軸齒段與該轂齒段互相嚙合之區域上之負載大小來設 15 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機構,其中該軸齒段之齒谷之 外徑的變化點與該轂齒段之齒頂之内徑的變化點係分 別設定在於該軸之軸向上互相偏離之位置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機構,其中該軸齒段之齒谷具 20 有一朝該轂齒段上升之第一階狀區域,且該轂齒段之齒 頂具有一退後遠離該軸齒段之第二階狀區域,並且其中 該第一階狀區域之起始點與該第二階狀區域之起始點 係分別設定在互相偏離一預定距離之位置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機構,其中該軸齒段之第一階 40 1304119 狀區域具有—設定在一由5度至45度範圍内之值的傾斜 角度。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機構,其中該負載之大小選擇 5 10 15 20 也代表-低負載、一中負載及一高負載,且用以分別 傳适該低負載、該中負載及該高負載之該主要負載傳送 =域係連續地設置在—由***齒頂之***頂部朝該軸 桿之方向上。 如申凊專利範圍第1項之機構,其中該軸齒段之齒谷具 有—弧形區域(arcuate regi〇n),且該弧形區域具有一預 疋曲率半徑並朝該轂齒段延伸,並且該轂齒段之齒頂具 有—面向該弧形區域且後退遠離該軸齒段之階狀區域。 7·如申請專職圍第6項之機構,其中_與該軸齒段之齒 合結合之該弧形區域之起始點及一與該轂齒段之齒頂 結合之該階狀區域之起始點係分別設定在互相偏離一 預定距離之位置上。 .如申凊專利範圍第1項之機構,其中該軸齒段之齒谷具 有—錐形區域(tapered region),而該錐形區域具有一朝 δ亥轂齒段連續增加之直徑,且該轂齒段之齒頂具有一階 狀區域,而該階狀區域面向該錐形區域且退後遠離該軸 齒段。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機構,其中該錐形區域之起始 點與該階狀區域之起始點係分別設定在互相偏離一預 定距離之位置上。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機構,其中該軸齒段之錐形區 41 1304119 域具有一設定在由6度至65度之範圍内之值的上升角 度。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機構,其中該轂齒段之齒頂具 有一錐形區域,該錐形區域具有一遠離該軸齒段連續增 5 加之直徑。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機構,其中該轂齒段之齒頂具 有一弧形區域,該弧形區域具有一預定曲率半徑且後退 遠離該軸齒段。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機構,其中該軸齒段之齒頂具 10 有一在該軸之軸向上固定之外徑。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機構,其中該軸齒段之齒頂具 有一在該軸之軸向上變化之外徑。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機構,其中該軸齒段之齒頂具 有一朝該軸桿逐漸減少之外徑。 15 16. —種用於在一軸與一設置在該軸周圍的轂之間傳送力 矩之機構,且該機構係於將一形成在該軸上之軸齒段及 一形成在該轂上之轂齒段固持而互相結合時傳送力 矩,其中 該軸齒段具有一具有變化齒厚度之***齒頂及一 20 具有一由該軸之一端朝該軸之軸桿變化之外徑的齒 谷;且 該轂齒段是筆直的且具有一固定齒厚度,且該轂齒 段具有一齒頂及一齒谷,該齒頂及該齒谷具有從該端朝 該軸桿在該軸之軸向上固定的内徑; 42 1304119 其中不同之主要負載傳送區域係依據一施加在該 軸齒段與該轂齒段互相嚙合之區域上之負載大小來設 置。 1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機構,其中該負載之大小選擇 5 性地代表一低負載、一中負載及一高負載,且用以分別 傳送該低負載、該中負載及該高負載之該主要負載傳送 區域係連續地設置在一由***齒頂之***頂部朝該軸 桿之方向上。
    43
TW093123353A 2003-08-07 2004-08-04 Power transmitting mechanism for shaft and hub TWI304119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288918A JP4340494B2 (ja) 2003-08-07 2003-08-07 シャフト及びハブの動力伝達機構
JP2003288906 2003-08-07
JP2003288924 2003-08-07
JP2004176647A JP4273044B2 (ja) 2004-06-15 2004-06-15 シャフト及びハブの動力伝達機構
JP2004176656A JP3636713B2 (ja) 2003-08-07 2004-06-15 シャフト及びハブの動力伝達機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10651A TW200510651A (en) 2005-03-16
TWI304119B true TWI304119B (en) 2008-12-11

Family

ID=34139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23353A TWI304119B (en) 2003-08-07 2004-08-04 Power transmitting mechanism for shaft and hub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972078B2 (zh)
EP (1) EP1653099B1 (zh)
TW (1) TWI304119B (zh)
WO (1) WO20050150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2005003630B4 (de) * 2005-07-21 2013-04-11 Gkn Driveline International Gmbh Ziehmatrize, Verzahnungswalzwerkzeu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Verzahnung auf einem Bauteil einer Welle-Naben-Verbindung
WO2008032626A1 (fr) * 2006-09-11 2008-03-20 Ntn Corporation Cannelure de transmission de puissance
US8142099B2 (en) * 2007-12-26 2012-03-27 Aisin Aw Co., Ltd. Automatic transmission
DE102009004407B4 (de) 2008-01-15 2023-02-23 Dana Automotive Systems Group, Llc Rohrelement mit einer Vielzahl von unterschiedlich großen Keilverzahnungen
GB2490114B (en) * 2011-04-18 2013-06-12 Rolls Royce Plc Rotational assembly
DE102011057010A1 (de) 2011-12-23 2013-06-27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Welle-Nabe-Verbindung
WO2014156640A1 (ja) 2013-03-25 2014-10-02 Ntn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軸およびスプライン加工方法
JP6320695B2 (ja) * 2013-07-16 2018-05-09 Ntn株式会社 車輪用軸受装置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WO2015033160A1 (en) 2013-09-05 2015-03-12 Airbus Operations Limited Landing gear drive system flexible interface
EP4215438A1 (en) 2013-09-05 2023-07-26 Airbus Operations Limited Landing gear drive system flexible interface
KR101459959B1 (ko) * 2013-10-17 2014-11-1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프로펠러 샤프트
JP6187453B2 (ja) * 2014-12-26 2017-08-30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減速機
US10072712B2 (en) * 2015-06-18 2018-09-1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haft coupling arrangement
DE102016111029A1 (de) * 2016-06-16 2017-12-21 Thyssenkrupp Ag Zahnwelle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Funktionswelle
US10975915B2 (en) * 2018-01-08 2021-04-13 Raytheon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Assembly alignment handling damage tolerant spline
US11052937B2 (en) * 2018-01-19 2021-07-06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Splined component assembly and method
DE102019117061A1 (de) * 2019-05-24 2020-11-26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Gewindetriebteil eines Gewindetriebs
DE102019117170B4 (de) * 2019-06-26 2023-01-12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Riemenspanner mit einer Pressfüge-Formschlussverbind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3310508B1 (zh) 1956-07-30 1958-12-06
GB855282A (en) * 1957-09-04 1960-11-30 Dana Corp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structures comprising a shaft received in a recess ina recessed member
FR1581658A (zh) 1968-07-09 1969-09-19
FR2352209A1 (fr) * 1976-05-17 1977-12-16 Glaenzer Spicer Sa Perfectionnement aux accouplements a cannelures glissantes
DE2656946A1 (de) * 1976-12-16 1978-06-29 Daimler Benz Ag Zahnwellenverbindung
JPS58113659A (ja) * 1981-12-26 1983-07-06 Toyota Motor Corp 自動車用歯車変速機における変速ギヤとシヤフトの固定構造
FR2562969B1 (fr) 1984-04-11 1986-07-11 Peugeot Dispositif de liaison coulissante a cannelures et application de ce dispositif a un embrayage
JP2904418B2 (ja) 1988-08-29 1999-06-14 株式会社ハーモニック・ドライブ・システムズ 撓み噛み合い式歯車装置のスプラインの歯形
JPH0332436A (ja) 1989-06-30 1991-02-13 Yamada Seisakusho:Kk クラウニングを有する歯車
JPH0369844A (ja) 1989-08-07 1991-03-26 Hitachi Powdered Metals Co Ltd 歯車
JP2551702Y2 (ja) 1991-03-29 1997-10-27 エヌティエヌ株式会社 等速ジョイントと駆動軸の連結構造
DE9116324U1 (de) * 1991-06-29 1992-08-27 Jean Walterscheid Gmbh, 5204 Lohmar Anordnung mit einer Profilverzahnung
DE4229726C2 (de) * 1992-09-05 1996-05-23 Gkn Automotive Ag Anordnung aus Antriebswelle und aufgeschobener Nabe
JP3052037B2 (ja) * 1993-07-22 2000-06-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プライン結合構造
DE4415033C1 (de) * 1994-04-29 1995-08-10 Loehr & Bromkamp Gmbh Verbindung zur harmonischen Übertragung von Drehmoment
US5580183A (en) 1994-04-29 1996-12-03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Gas turbine engine spline arrangement
DE19513905C1 (de) * 1995-04-12 1996-06-20 Gkn Automotive Ag Drehfeste Verbindung
DE19523584A1 (de) 1995-06-29 1997-01-02 Zahnradfabrik Friedrichshafen Formschlüssige Wellen-Naben-Verbindung
JPH0942303A (ja) 1995-08-01 1997-02-10 Ntn Corp 等速自在継手
DE19722917C1 (de) * 1997-05-31 1998-08-13 Gkn Automotive Ag Wellen-Naben-Einheit
JP4271301B2 (ja) * 1998-07-22 2009-06-03 Ntn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機構
US6685572B2 (en) * 1998-07-22 2004-02-03 Ntn Corporation Powe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FR2802255B1 (fr) 1999-12-14 2002-01-18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 arbre cannele et arbre obtenu par ledit procede
JP4245106B2 (ja) 2000-04-07 2009-03-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等速ジョイント用スプラインシャフ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嵌合構造
JP2001343023A (ja) 2000-06-01 2001-12-14 Honda Motor Co Ltd 等速ジョイント用スプラインシャフトの嵌合構造
JP4313014B2 (ja) * 2002-09-30 2009-08-12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シャフ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069741A (ja) 2003-08-20 2005-03-17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携帯型誘導装置および誘導システム
ATE407298T1 (de) * 2005-01-03 2008-09-15 Gkn Driveline Int Gmbh Wellen-naben-verbindung mit sicherungs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152424A1 (en) 2008-06-26
TW200510651A (en) 2005-03-16
EP1653099A4 (en) 2009-03-18
EP1653099A1 (en) 2006-05-03
EP1653099B1 (en) 2014-12-31
US7972078B2 (en) 2011-07-05
WO2005015040A1 (ja) 2005-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04119B (en) Power transmitting mechanism for shaft and hub
WO2001092739A1 (fr) Unite d&#39;entrainement de roue et so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US8230710B2 (en) Method for forming a slip joint assembly with coated splines
JP2008545927A (ja) クラウンギヤ及びクラウンギヤを備えたディ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
JP5523329B2 (ja) トルクを伝達するためのカップリングエレメント及び該カップリングエレメントを備える駆動ユニット
US20090215543A1 (en) Slip yoke with internal splines having permanent coating and related method
JP2009001251A (ja) 車両操舵用伸縮軸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車両用操舵装置
US8043023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shaft and hub
JP4340494B2 (ja) シャフト及びハブの動力伝達機構
JP4191878B2 (ja) 等速ジョイント用スプラインシャフトの嵌合構造
JP4245106B2 (ja) 等速ジョイント用スプラインシャフ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嵌合構造
JP2019011773A (ja) 鉄道車両用歯車形撓み軸継手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鉄道車両用台車
KR19980042354A (ko) 충격 흡수식 스티어링 칼럼 조립체
WO2007017971A1 (ja) シャフト及びハブの動力伝達機構
US6386060B1 (en) Gearing with duplex floating toothed portions
EP1028274A1 (en) Differential gear
JP2001343023A (ja) 等速ジョイント用スプラインシャフトの嵌合構造
JP3636713B2 (ja) シャフト及びハブの動力伝達機構
JP4302008B2 (ja) シャフト及びハブの動力伝達機構
JP4273050B2 (ja) シャフト及びハブの動力伝達機構
JP2008051222A (ja) 二部材の連結構造
CN100404897C (zh) 轴和毂的动力传输机构
JP3698410B2 (ja) かさ歯車
JP4846216B2 (ja) 動力伝達構造
JP2011106566A (ja) 動力伝達用軸構造体、中間軸、および外側継手部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