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46209B - Bicycle rim and tire assembly - Google Patents

Bicycle rim and tire assembly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46209B
TW546209B TW090126568A TW90126568A TW546209B TW 546209 B TW546209 B TW 546209B TW 090126568 A TW090126568 A TW 090126568A TW 90126568 A TW90126568 A TW 90126568A TW 546209 B TW546209 B TW 54620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ar
wheel frame
patent application
item
member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01265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hinpei Okajima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Kk filed Critical Shimano Kk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462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4620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1/00Rims
    • B60B21/10Rim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yre-seat or flange, e.g. corrugated
    • B60B21/104Rim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yre-seat or flange, e.g. corrugated the shape of flanges
    • B60B21/106Rim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yre-seat or flange, e.g. corrugated the shape of flanges the shape of flange end-se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1/00Spoked wheels; Spokes thereof
    • B60B1/02Wheels with wire or other tension spokes
    • B60B1/04Attaching spokes to rim or hub
    • B60B1/042Attaching spokes to hub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1/00Rims
    • B60B21/02Rims characterised by transverse section
    • B60B21/025Rims characterised by transverse section the transverse section being hollow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1/00Rims
    • B60B21/02Rims characterised by transverse section
    • B60B21/026Rims characterised by transverse section the shape of rim wel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1/00Rims
    • B60B21/02Rims characterised by transverse section
    • B60B21/028Rims characterised by transverse section the shape of hum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1/00Rims
    • B60B21/02Rims characterised by transverse section
    • B60B21/04Rims characterised by transverse section with substantially radial flan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1/00Rims
    • B60B21/06Rim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attaching spokes, i.e. spoke seats
    • B60B21/062Rim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attaching spokes, i.e. spoke seats for bicy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1/00Rims
    • B60B21/06Rim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attaching spokes, i.e. spoke seats
    • B60B21/066Rim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attaching spokes, i.e. spoke seats the spoke mounting means being located on a flange oriented radially and formed on the radially inner side of the rim wel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1/00Rims
    • B60B21/06Rim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attaching spokes, i.e. spoke seats
    • B60B21/068Rim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attaching spokes, i.e. spoke seats the spoke seat comprising sealing means, e.g. for tubeless racing bike ty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Description

546209
本發明關於2000年2月28曰所提出,譆* Ctt
1 促 ,痕與 SHIMANO INC 又第O9/793,973號美國專利申請案。 .發明背景 1. 發明範圍 本發明大致地關於-使用無内胎輪胎的腳料輪框,複 數輕條及-適合連接腳踏車框架的較件。更特別地,本發 明關於一腳踏車輪框,即使當輪胎壓力低於正常值,或當 —侧作用力偏向該輪胎,諸如由該輪胎接觸一阻礙所產生 時’其維持一具有無内胎輪胎的緊密密封。 2. 背景資訊 騎乘腳踏車變成一逐漸受歡迎的娛樂形式以及一運輸工 具。再者,騎乘腳踏車也變成一種非常受業餘及專業人士 歡迎的比賽性運動。不論腳踏車是用於娛樂、運輸或比赛 ,腳踏車工業持續不斷性地改良腳踏車的各種組件。腳踏 車的一種特別組件已經年地延續重新設計也就是腳踏車^ 輪。腳踏車車輪持續不斷地重新設計使重量輕及更為氣動 的設計,以及易於製造及組裝。 有許多不同型式的腳踏車車輪現在可利用於市場。大多 數腳踏車車輪具有一轂部件,複數輻條及一環形輪框。該 穀部件連接腳踏車框架部件供相對旋轉使用。該輻條内端 連接至该穀及由該轂向外延伸。該環形輪框連接至該赛條 的外端及具有一外部用於支持其上的氣胎。典型地,該腳 踏車車輪的輻條為薄金屬線輻條。該轂件端具備一凸緣, 其用來連接II條至該穀件。特別地,躜孔提供於該穀凸緣 -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董)
裝 訂
546209 -------- B7 五、發明説明(2 ) " ' 中。該線輕條通常彎曲在其内端上,及具備一釘頭形的凸 緣。該内端支撐於該轂凸緣之一的一鑽孔中。該輻條的外 端典型地具備用於接合輻條鋼絲螺母的螺紋,該螺母將該 線赛條外端固定至該輪框。特別地,該輻條鋼絲螺母具有 接合該輪框内表面的凸緣。變換地,該輻條可調換,而該 外端具有針頭及内端具有接合輻條鋼絲螺母的螺紋,該螺 母將該線輕條内端至該轂。 ' 但願腳踏車工業儘可能具有少量的輻條。一般輻條的問 題在於施加孩輪框的集中應力。再者,如果使用很少的輻 條’孩輪框上的應力將逐漸變大。典型地,一般輕條連接 至該輪框内緣或側邊部件。因此,能由該輻條施加輪框的 作用力大小,主要依據該輪框内緣或一輪框側邊部件的厚 度而足。為了接受來自該輻條的應力,該輪框内緣能做得 幸父厚。然而,製作厚的輪框增加該輪框重量。 近年來,車輪已設計出具有配置在該輻條外端的加強構 件,有助於釋出集中在該輪框部件上的應力。此一車輪揭 露於Shimano的第6,1;26,243號美國專利。此車輪(換含之勾 輪框,及赛條組合件)非常堅固、重量輕,及相當簡^便 宜製造:然而,此設計需要鑽製複數進出孔於該輪框外圍 表面。孩輻條及加強構件於組裝期間插置通過這些鑽孔進 入輪框的輻條開口。這些鑽孔接著必須覆蓋及安裝2管形 輪胎。如果需更換一輻條,該輪胎、管件及蓋件必須=‘ 輪框取下,使得該輕條能更換。 此外,儘管這些車輪,由於複數進出孔,其有時難以使 -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6209 A7 B7 五 發明説明( 用-無内胎輪胎。這些鑽孔密封係為了一無内胎輪胎的使 用。這些密封的使用容許滲漏空氣,特別在延長時間 後。再者,如果-輻條需要更換,該輪胎及密封必 輪框取下使得純條能更換。然後,該密封及輪胎 換、。這係不便利的及能導致該密封及/或輪胎伸長或損壞。 帀場上有-些具有無内胎輪胎的輪框不包括複數進 ’將消除-密封的需求'“,這些先前無内胎 框承受其它的缺陷。特別地,這些輪框在製造及㈣上i 很昂貴及複雜4者,當該輪胎接觸阻礙時此== 框會產生穿孔或漏洞。 二无則孝兩 鑒於上述,針對一腳踏束於姑太 皁軲框克服上述先前技蓺 而屋生-需纟。本發明說明先前此類 二κ 將為習於此技者所明白。 ’ ^匕而求,其 發明概論 礙運用一 本發明之一目的係提供一無内胎輪胎的輪框, 本發明 胎中的空 本發明 固但重量 本發明 單及便宜 先前目 、一外環 作用意在該輪胎上時減少空氣損失。…阻 =的係提供一無内胎輪胎的輪框, 另目的係提供一我内胎輪胎的輪 相當輕。 其相當堅 又-目的係提供一無内胎輪胎的輪框 製造及/或組裝。 “相當簡 的基本上能經提供一包含第一 ^一 部件及-㈣連接部件^二環形側部件 千的脚踏車輪框所得到。該 乳壓力太低時減少空氣滲漏。 ”田该輛 -6- 546209 A7 B7 五、發明説明(4 ) 第一及第二環形侧部件具有第一及第二肋片,其延伸朝向 彼此’以形成對立第一及第二環形輪胎支撐表面。該外環 部件延伸該第一及第二環形侧部件間,以形成第一及第二 外彎部。該外環部件包括一中心連接表面、第一及第二外 倾斜表面、第一及第二内傾斜表面及第一及第二脊件。該 第一及第二外傾斜表面緊鄭該第一及第二外彎部。該第一 及第二内傾斜表面緊鄰該中心連接表面。該第一及第二脊 件分別地區分該第一及第二外傾斜表面與該第一及第二内 倾斜表面。該輕條連接部件堅固地連接該第一及第二環形 侧部件。 该先前目的基本上也能經提供一腳踏車輪框,及包含一 腳踏車輪框與連接其上之腳踏車輪胎的輪胎組合件而得。 該腳踏車輪框包括第一及第二環形側部件、一外環部件及 一内環部件。該第一及第二環形側部件具有第一及第二肋 片,其延伸朝向彼此,以形成對立第一及第二環形輪胎支 撐表面。該外環部件延伸該第一及第二環形侧部件間,以 形成第一及第二外彎部。該外環部件包括第一及第二脊件 ’其分別地由該第一及第二外彎部向内地間隔。該輻條連 接部件堅固地連接該第一及第二環形側部件。該腳踏車輪 胎包括一環形外踩踏部件、第一及第二環形壁面,及第一 及第一環形撐輪圈。該第一及第二環形侧壁面連接至該環 形外撐輪圈邵件及徑向地由該環形外踩踏部件向内地延伸 °孩第一及第二環形撐輪圈分別地連接至該第一及第二環 形侧壁面。該第一及第二環形撐輪圈具有由該第一及第二 本紙浪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l〇i 297公€ 546209 A7 B7 五、發明説明(5 ) 環形輪胎支撐表面所支撐的第一及第二環形侧表面,及第 一及第二内環表面支撐在該第一及第二脊件上。 該先前目的也能基本上經提供包含第一及第二環形侧部 件、一外環侧部件,及一輻條連接部件而得。該第一及第 二環形侧部件具有第一及第二端,以形成對立第一及第二 環形輪胎支撐表面。該外環部件延伸於該第一及第二環形 侧部件間,及適合支撑一輪胎。該輕條連接部件堅固地連 接該第一及第二環形侧部件。該第一及第二環形側部件分 別地包括第一及第二外側表面、第一及第二接地環形制動 表面,及第一及第二傾斜表面。該第一及第二接地環形制 動表面與該第一及第二外側表面間隔。該第一及第二傾斜 表面分別地由该弟*及弟二接地壤形制動表面延伸至該第 一及第二外侧表面。 該先前目的基本上也能經提供一腳踏車輪框,及包含一 腳踏車輪框與連接其上之腳踏車輪胎的輪胎組合件而得。 该腳踏車輪框包括第一及第二環形侧部件、一外環部件及 一輻條連接部件。該第一及第二環形側部件具有第一及第 二肋片,其延伸朝向彼此,以形成對立第一及第二環形輪 胎支撐表面。該外環部件延伸該第一及第二環形侧部件間 ’以形成第一及第二外彎部。該外環部件包括第一及第二 脊件’其分別地由該第一及第二外管邵向内地間隔。該輕 條連接部件堅固地連接該第一及第二環形側部件。該腳踏 車輪胎包括一環形外踩踏部件、第一及第二環形壁面,及 弟及第一 %形撐輪圈。該第一及第二環形側壁面連接至 •8· 本紙張尺度適家標準(CNS) M規格(MOM97公爱) 546209 A7 B7 五、發明説明(6 ) 該環形外撐輪圈部件及徑向地由該環形外踩踏部件向内地 延伸。4弟一及弟一 %形撐輪圈分別地連接至該第一及第 二環形侧壁面,及具有第一及第二内底座表面支撐在該第 一及第二脊件上。該第一及第二環形撐輪圈具有第一及第 二環形加強構件’且經第一及第二中心軸配置,使得該第 一及第二脊件分別地位於該第一及第二中心軸及該第一及 第二底座表面的第一及第二内緣間。 由於下列敘述及相關附圖揭露之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習 於此技者將明白本發明這些及其它目的、特性、内容及優 圖式簡單說明 現在參考形成部份原來揭露的附圖: 圖1係具有一後轂、含加強構件的複數(十六)輻條,及如 本發明較佳實施例輪框之腳踏車車輪的侧視圖; 圖2係一圖1所示具有其連接輻條内端部件之後腳踏車轂 件的放大侧視圖; 圖3係如圖1所示腳踏車車輪部件的放大、部份侧視圖, 其圖示在該輪框及以該圓周方向對齊之腳踏車車輪的二輻 條間的連接; 圖4係一沿圖3之截線4一4視之時腳踏車輪框的部份、橫 截面圖具有正視圖所示的一對輻條及橫截面所示的輪 框及加強構件; 、部份橫截面圖; 一傾斜部件的放大 圖5係圖4所示腳踏車輪框外部件的放大 圖ό係一圖5所示腳踏車外部件之一第 -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Α4規格(㈣χ 29?公爱) 546209 A7 B7 五 、發明説明( 間圖’其圖TF —弟一脊件外型; 圖7係一圖5所示腳踏車外部件之一第二傾斜部件的放大 簡圖,其圖示一第二脊件外型; 圖8係一沿圖1截線8 一8視之時圖1所示腳踏車車輪的部份 、橫截面圖,圖示該安裝位置中的輪胎位置; 圖9係一沿圖1截線9 - 9視之時圖1及3 - 8所示腳踏車輪框 的部份、橫截面圖,其表示一閥件容納通孔; 圖1 0係一該後腳踏車車輪部件的放大、部份侧視圖,其 在插置該輻條外端及加強構件進入該輻條開口之一者前, 圖示該輕條及加強構件於一第一方位; 圖1 1係一該後腳踏車車輪部件的放大、部份侧視圖,其 在開始插置該加強構件及輻條外端進入該輪框的輻條開口 後,圖示該輻條及加強構件於該第一方位; 圖1 2係一如本發明圖丨_ 4,1 〇及丨丨所示的輻條之一者的 放大、部份側視圖; 圖13係一圖12所示之輻條的部份側緣正視圖; 圖14係-如圖3,4,似"所示之加強構件或塾圈之一 者的放大侧視圖; 圖15係—如圖14所示之加強構件或_的端緣正視圖; 圖16係-如圖14’ 15所示之加強構件或錢的對立側視 圖 圖 1 7係一如圖1 4 - 1 6所示之加 強構件或墊圈的側緣側視 圖1 4 - 1 7所示加 圖1 8係一沿圖1 4之截線i 8 _ J 8視之時 -10- 546209 A7 __________ B7 五、發明説明(f ^ ' - 強構件或墊圈的縱向橫截面圖; 圖1 9係一沿圖1 4之截線1 9 - 1 9視之時,圖1 4 - 1 7於-义 1 ’尸斤π加 強構件或墊圈的縱向横截面圖; 圖2 0係具有一後轂、含加強構件的複數(二十)輻條,及 如本發明變換實施例輪框之腳踏車車輪的侧視圖; 圖21係如圖20所示腳踏車車輪部件的放大、部份侧視圖 ,其表示在該輪框及以該圓周方向偏離之腳踏車車輪的二 库畐條間的連接;及 圖22係一沿圖21之截線22-22視之時,腳踏車輪框的部 份橫截面圖,其具有二腳踏車車輪的輻條偏離於該圓周方 向。 元件符號說明 12 後腳踏車車輪 3 0 管狀體部件 12’ 車輪 3 2 輕條連接點 20 中心轂件 34 孔 20' 前轂件 3 6 管狀安裝部件 22 輻條 3 8 輕條連接切槽 24 環形輪框 40 外端部件 24! 輪框 42 中間部件 26 氣胎 44 内端部件 27a 環形外踩踏部件 46 輕條鋼絲螺母 27b 環形侧壁面 47 弓曲邵件 27c 撐輪圈 48 墊圈 29 環形加強構件 49 放大頭端 -11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Α4規格(210X297公釐) ^^^----- 546209 A7
五、發明説明(9 5 0 環形側部件 5 0 ’環形侧部件 51a肋片 5 lb 彎曲部件 5 2 外環部件 5 2 ’外環部件 54 内環部件 5 4 ’内環部件 6〇a第一及第二環形制動表面 6〇b環形支撐表面 60c環形傾斜表面 60d環形外曲側表面 62a外彎部 62b外環形傾斜表面 62c環形脊件 62d内環傾斜表面 62e環形轉移内彎部 62f環形連接表面 64·内環段件 6 6 輕條連接部件 6 6 ’輻條連接部件 72 單一閥通孔 75 閥件 76 輻條開口 7 6 ’輻條開口 80第一大致圓形階式部件 8 2 第二階式部件 8 6 a、8 6 b 部件 87a、87b端表面 88 曲形侧表面 8 8 a第一曲形侧部件 8 8b第二曲形側部件 90、92軸面 9 1 第一邊 93a、93b第二邊 9 4 縱向地延件切槽 95 第三邊 96 凹口 A 環形空心區域 B 長度 C 中心點 D 長度 D 2 距離 L! 假想線 L 2 假想線 R 1 曲率半徑 Si 環形外凹部件 S 2 環形凸部件
裝 訂
線 -12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釐) 546209 A7 B7 五 、發明説明( S3環形内凹部件 Z 第二橫向尺度 X 中心轴 較佳實施例的詳細敘述 開始參考圖1及2,一後腳踏車車輪i 2如本發明所圖示。 腳踏車車輪12具有一中心轂件2〇、複數向外延伸的輻條2 2 ’及具有一其所連接氣胎26的環形輪框24。當然,由此揭 露習於此技者將會明白,經修正該轂件2 〇,腳踏車車輪工2 能使用為任一前腳踏車車輪。在此圖示實施例中,腳踏車 ^輪12係一具有一第一組軸向輻條及一第二組切線輻條的 後腳踏車車輪。然而,由此揭露習於此技者將會明白,關 於腳踏車車輪結構的敘述應用於_前腳踏車輪或一後腳 踏車輪。 在内所示的圖示實施例,腳踏車車輪12具有十六輻停22 延伸中心轂件20及環形輪框24間。當然,由此揭露習於此 技者將會明白’該腳蹲車車輪12如需要及/或希望能具有很 少或更多的輻條22。例如,腳踏車車輪12能具有含十二徑 向輻條及十二切線輻條的二十四輻條。變換地,腳踏車車 輪?能具有所有正切輻條或所有徑向輻條。再者,在此圖 示貫施例中,對立對的籍條9 m 4 , ]褐仏22®周彼此對齊於環形輪框以 。當然習於此技者將明白,斟二挪 , 曰對對%條能圓周地彼此偏離 於該環形輪框2 4。例如由圖? 〇所去 〇 — Q〜◦所看到,一前腳踏車車輪 1 2 ’如本發明所圖示,其所有妒 、 #田仏2 2具有圓周偏離外端, 如下述。 如圖2所示 轂件2 0具有_ 官狀體部件3 0,而以四輻條 -13- 546209
連接點32軸向配置於管狀體部件3〇的一侧上。輻條連接點 ^ 2,備孔34,用於正切地將其連接至輻條22(正切輻條)。 ί狀安衣4件〇 6軸向地配置於該管狀體部件3 〇的對立侧上。、管狀安裝部件3 6具備複數輻條連接切槽38,用於將其 j接土輻條2 2 (徑向輻條)。徑向輻條及正切輻條具有相等 、y構。然而,正切輻條長度(或大小)會稍微地不同於徑向 輻條。因此,徑向及正切輻條於内文將給予相同的參考編 號。管狀體部件30具有一軸向鑽孔,其適合容納中一 轂組合件28。 輻條連接點32的數目及外形及管狀安裝部件36的結構, 將依據輕條數目及其外形而定。因此,由此揭m此技 者將會明白,其它轂件型式及外形能結合本發明來使用。 再者,習於此技者將明白,轂件2 〇能設計用於所有徑向/正 :輻條及/或比十六更多或更少的輻條。例如,轂件2〇必須 六輻條連接點(具有二鑽孔形成於各輻條連接點)及十二輻 條連接切槽形成於該管狀安裝部件,以形成一二十四輻條 如圖12及13所示,輻條22建構為一整體、單一構件, 具有一外端部件4 0、一中心或一中間部件4 2及一内端部 44。輻條22的内端部件44較佳地外加螺紋,用於容納朝 鋼絲螺母46,其詳細敘述如下。外端部件或輻條頭端々^ 加強構件或墊圈48連接至輪框24,其也詳細敘述如下。 圈48設計來釋出該應力,經輻條22施加於輪框^。該外 部件40具有一彎曲部件47,且具有一放大頭端仞形^於 14- 裝 訂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B7 五、發明説明(12 曲部件47的自由端。該放大頭端49具有—較大寬度或直後 以經墊圈48固定輻條2 2至輪框24。 輪框24設計具有如圖丄及8所看到緊固其上的氣胎^。輪 框24別地用於一無管氣胎26。氣胎26係__般輪胎,其可 透過各種輪胎公司諸如HUTCHINS〇n&Micheli_利用。 輪胎26將詳細討論如下。輪框24由大致地堅硬材料,諸如 那些習知的材料職構而成。例如,輪框24能由任何適合 的金屬材料,諸如板鋼、不銹鋼、鋁、鎂或鈦,以及其; 非金屬材料,諸如一碳纖化合物所建構。 輪框24係大致地圓形,如側視圖(圖丨)所看到,及較佳對 稱於輪框24的中心平面p。因此,相同參考編號將用來參 考相反對稱組件。特別地,輪框24具有一對(第一及第二) 環形側部件50、-外環部件52及—内環部件絲條連接部 件54,其g固地連接在一起,以$成一環形空心區域a, 如圖4,8及9所看到。輪框24設計用來沿一中心軸X旋轉 。環形側部件50係分別地形成一對(第一及第二)肋片5u及 一對(第一及第二)彎曲部件51b的板形構件。外環部件”係 軸向^伸環形侧部件50間的管狀構件。外環部件52固定地 連接,侧部件50於肋片51a及彎曲部件5ib間的一徑向位置 =裱4件)4係一大致u -型(如圖4、8及9的橫截面所示) 的管狀構件。内環部件54固定連接至環形侧部件5〇的彎曲 部,5ib。因此,内環部件54堅固地連接環形侧部件5〇。 取佳如圖3 一5所示,環形侧部件5 〇分別地包括彼此分離 且面向於軸向對三方向的第一及第二環形制動表面及 本纸强L尺度適用中國 ®家標A4規格(21〇X297公董) 546209 A7 B7
五、發明說明( 彼此面對之一對(第一及第二)對立軸向面6 Π四向锿形支撐表面 60b。二(弟一及,二)環形傾斜表面60c分別地由制動表 60a延伸至—對(第-及第二)肋片5 la的環形外曲侧表面_ 。外侧表面6〇d較佳為凸曲表面及較佳盥 ,古 , 利動表面60a間隔( 偏離)約0 · j笔米。輪胎支撐表面6〇b彼此面盤 叫巧,及由制動表 面60a製成於裱形側部件5 0各別對立侧上。太闻一 & , 仕不實施例中 ,輪胎支撐表面60b包括内凹槽部件及由該凹槽部件6讪延 伸的固定部件,以形成該對肋片51a。該輪胎;撐表面_ 的凹槽部件較佳彼此平行及平行於制動表面6〇a。 傾斜表面60c及外曲側表面6〇d的配置減少輪框2 *的材料 ,藉此減少輪框24的重量。特別地,輪框較佳地形成該傾 斜表面60c而延伸至一對環形侧壁面(未表示)且與外曲侧表 面60d間隔超過0.3毫米。較佳地該制動表面6〇&接著以相當 普遍的方式經拋光(切割/遮蔽)輪框24的環形侧部件5〇; 形成。該外曲側表面60d有助監示該接地環形側制動表面 60a及外曲侧表面60d間的厚度(或距離)。較佳地,當拋光 兀成時,该輪框设计使得該拋光環形制動表面6〇a與該外曲 侧表面60d間隔約0.3¾米。 該傾斜表面60c較佳地相對於該接地表面6〇a傾斜約24〇。 。因此,该傾斜表面00c較佳地相對於該外側表面god(換言 之’相對於正切該外曲側表面6〇d於該傾斜表面6〇c終結點 的線條)形成一約120。的角度θ。在圖示實施例中,各外 凸侧保面60d具有約1 . 〇毫米的曲率半徑。因此,該制動區 域的厚度能輕易地監示或觀察(換言之,於該拋光過程期間 -16 - 本紙張尺而標準(CNS) A*規格(_21〇)<297公爱) 546209 A7 ---- B7 明説明(14') " ~ " 或於使用该輪框2 4期間)。換言之,該傾斜表面6〇c及外曲 侧表面60d的配置,也能當制動表面6〇a磨損約〇 3毫米(對 應至外曲側表面60d軸向位置)時作為磨損指示器。 肋片51a軸向向内地延伸朝向彼此,以固定輪胎26。較佳 地,環形侧部件50具有約13毫米的最小厚度。肋片5U較 佳地由各別侧部件5 〇軸向地延伸朝向彼此約〇8 5毫米,以 形成輪胎支撐表面60b的凹槽部件。彎曲部件5 lb係傾斜部 件,其形成具有侧邵件5 〇制動表面6〇a的尖銳外環彎部。此 一配置增加該輪框24的強度及容忍度。此外,此結構減少 輪框2 4中所使用的材料量。 外環部件5 2較佳約〇 . 9毫米厚,及大致軸向地延伸於環 形侧邰件5 0間,以形成一對(第一及第二)環形外彎部或彎 部表面62a。外環部件52較佳包括一對(第一及第二)由外彎 部62a延伸的外環形傾斜表面62b、一對(第一及第二)環形 脊件62c及一對(第一及第二)内環傾斜表面62d。外環部件 5 2也較佳包括同時連接該内傾斜表面62d的一對(第一及第 二)環形轉移内彎部62e及一環形連接表面62f。該環形脊件 62c的其中之一區分各對内及外環形傾斜表面621}及62(1。該 脊件62c較佳地與該輪胎支撐表面6〇b的凹槽部件各間隔一 距離E ’如圖5所示。該環形脊件62C的外型將詳細討論如下。 %形連接表面62f較佳地為以一軸向方向延伸的凹曲管狀 表面,及具有如圖5所示約4.5毫米的曲率半徑1^。轉移内 %邵62e較佳地由凸曲管狀表面所形成,其以一平滑方式連 接凹曲連接表面62f至環形内傾斜表面62d。換言之,在曲 -1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6209 A7 B7 五、發明説明(15 ) 形連接表面6 2 f及環形内傾斜表面6 2 d間的方向或轉移沒有 尖銳的變化。 曲形連接表面62f較佳具有一中心點C,其配置於如圖5所 示腳踏車輪框2 4的中心平面P。中心點c位於一圍繞旋轉軸 X的圓及通過曲形連接表面62f的徑向最内點。中心點C較 佳地與通過該對外彎部62a的假想線Li,徑向向内地間隔約 3.95毫米的JE巨離D 1。再者,曲形連接表面62f的中心點C較 佳地與通過該對環形侧部件5 0的外圍邊緣的假想線l 2,徑 向向内地間隔約9 · 7毫米。藉此假想線l i較佳地與假想線 L2間隔約5.7 5的距離D 2。在任何情形中,假想線l i較佳地 與假想線L2間隔約4.5毫米及约6.5毫米間的距離〇2。 假想線L i及L 2平行於腳踏車輪框2 4的中心轴X,及如圖 1及5所示彼此平行。換言之,假想線^及^位於沿腳踏車 輪框24的中心軸X所形成的同心虛圓柱體,該虛圓柱體分 別地通過外彎部62a及環形侧部件5 0的外圍邊緣。這樣,一 輪胎容納凹槽製成於環形側部件5 〇及徑向向外地外環部件 52間。 仍然參考圖5,外及内環傾斜表面62b及62d較佳地相對於 通過外彎部62a假想線L!,傾斜約三度及約十七度間的一角 度V。更特別地,外及内環傾斜表面621)及62(1較佳地相對 於假想線L i,傾斜約五度的一角度v。再者,外及内環傾 斜表面62b及62d較佳地大致彼此平行且具有環形脊件6以其 中之一定位其間。換言之,環形傾斜表面6孔由外彎部 徑向向内地延伸朝向曲形連接表面62f,及終結於:|牛6 = -18-
546209 A7 B7 五、發明説明() 。在另一方面,内環形傾斜表面62d由脊件62c徑向向内地 延伸及終結於轉移内彎部62e。藉此,大致地形成一 U -型 輪胎容納凹槽。 如上述,轉移内彎部62e較佳地由連接内環傾斜表面62d 與曲形連接表面62f的凸曲表面所形成。更特別地,轉移内 彎邵62e各較佳地具有約3 . 〇毫米的曲率半徑r2,使得曲形 連接表面62f及内環傾斜表面62d間的平滑轉移得以形成。 因此’曲率半徑R2較佳地等於曲率半徑Ri的三分之二,使 形成一平滑轉移。在任何情形下,曲率半徑R2及曲率半徑 R i結構配置以形成一平滑轉移,而不會在内環傾斜表面 62d及曲形連接表面62f間有突然的方向變化。因此,當安 裝及充填輪框24上的氣體無内胎輪胎26時,該輪胎26的内 、、彖犯刀別地沿曲形連接表面62f、轉移内彎部及内環傾 斜表面62d進入緊鄰輪胎支撐表面6〇b的支撐位置。 一再/人參考圖6及7,各外環傾斜表面62b較佳具有一約l 9 笔米的長度B,而各内環傾斜表面62d較佳具有一約ο·"】 =的長度D。在任何情形下,長度D較佳地少於長度b約— 分之一。再者,内及外環傾斜表面02d及62b較佳為直線’ 扁平錐形表面。各環形脊件仏基本上由三曲形部件所形i 。特別地’各環形脊件心包括-環形外凹部件&、一環开 凸邵件%及一環形内凹部件S3。 部邵件Si較佳地具有一曲率半徑等於各環形£ 开夕r:各環形内凹部件%較佳地具有-曲率, 大於ή卜㈣件Sl及環形凸部件S2。藉此, -19- :297公釐)
裝 訂
546209
部件s2及-環形内凹部件S3間的一平滑漸進轉移得以形成 。在圖示實施例中,各外凹部件Si及各凸部件h較佳地具 有一約0 · 4毫米的曲率半徑。 各凸部件h具有一外緣,其較佳地與内及外傾斜表面62d 及62b間隔小於各凸部件%曲率半徑的量。因此,各凸部件 S2的外緣較佳地與通過各對内及外傾斜表面62d及62b的線 條間隔一距離d3。距離1>3在該實施例係約〇 3毫米。各環 内凹邵件S 3較佳地具有約〇 · 8毫米的曲率半徑(或約二倍各 環凸部件S2的曲率半徑)。此配置容許該輪胎部件26的部 件相當答易地向外移動超過脊件62c,其詳細討論如下。然 而,此配置也避免在輪胎25完全地安裝在輪框24後,該輪 胎26部件移動(回復)超過脊件62c,及產生一緊密密封於輪 胎2 6及輪框2 4間,其也詳細討論如下。 參考圖8,輪胎2 6係具有一環形外踩踏部件27a、一對環 形側壁面27b及一對環形固定部件或撐輪圈27c的一無内胎 輪胎。環形侧壁面27b徑向地由外踩踏部件27a向内延伸。 %形撐輪圈27c形成輪胎26的内圓周。輪胎%較佳對稱於 中心平面p。各環形固定部件或撐輪圈27c包括一環形加強 構件2 9及固足在孩輪框2 4輪胎容納凹槽内。更特別地,撐 輪圈27c當充填時,具有外軸向地面向表面·分別地接觸輪胎 26支以表面60b及肋片51a。再者,撐輪圈27c具有大致扁平 内足部或下表面接觸外環部件52。該環形加強構件29較佳 地為由金屬或非金屬材料所製成的大致不可變形構件。 例如,在圖8,加強構件2 9係圖示具有一圓形橫截面積 -20-
裝 訂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爱T 546209 A7 _________B7 五、發明説明(18 ) 一 *-- 外型的金屬線。然而,加強構件29也能由非金屬材料諸如 万族永醯胺纖維(或機織芳族聚醯胺纖維),其售自 KEVLAR商標’或任何其它適合的非金屬材料所製成。較 佳地,加強構件29各具有一約2〇及約3〇毫米間的橫截面 直徑。更特別地,各加強構件29較佳地具有含一中心軸I 的大致圓形橫截面外型。輪胎諸如輪胎26係所習知的技藝 ,及可透過各種輪胎公司諸如HUTCHINS〇N& 來利用。然而,由於輪框24的結構,特別地外環部件52( 曲形連接表面62f、轉移内彎部62e、脊部62c及環形傾斜表 面62b及62d),無内胎輪胎26能輕易地安裝在輪框24的輪 胎容納凹槽中,及堅固地固定其中。 安裝輪胎2 6在輪框2 4上現在將詳細討論。第一,輪胎2 6 安裝在輪框24上,且比該撐輪圈27c配置在該曲形連接表面 62f中。在此階段,輪胎2 6沒有空氣。當該輪胎充填時,撐 輪圈27c將移動朝向其安裝或固定位置(換言之,向外地移 動朝向輪胎支撐表面60b)。當該輪胎2 6中的空氣壓力達到 約二十五磅!351時,該撐輪圈將移動進入其固定位置,如圖 8所示。當撐輪圈27c移動朝向其固定位置時,該撐輪圈2乃 的内或下表面稍微地由脊件62c所變形,而形成與外環部件 52—緊密的密封。該輪胎的充填繼續約二十九磅psi及約五 十八碎psi間的最佳壓力。 當輪胎2 6安裝在輪框2 4及正確地充填時,加強構件2 9固 定地位於该肋片5 1 a及该脊件62c間,如圖8所示。特別地, 環形加強構件2 9與該撐輪圈27c的外環侧表面(與輪胎支撐 -21 - ^紙痕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 546209 A7 B7 五 、發明説明(19 表面60b)間隔,使得加強構件2 9分別地至少部份地位於該 脊件62c的上方。較佳地,該加強構件不會向内地朝向彼此 延伸超過脊件62c,使得該撐輪圈27c堅固地固定。然而, 該撐輪圈27c支撐於該脊件62c上,使得各撐輪圈27c(換言 之,撐輪圈27c的内輪胎緣距)的一部份向下地超越各脊件 62c延伸。換言之,該脊件62c配置於加強構件^的中心軸 1及撐輪圏27c内底座表面的内緣(換言之,撐輪圈27〇的軸 向地内輪胎緣距)間。此外,各撐輪圈27c較佳地包括一環 形凹槽,纟配置容納該肋片51a其中之一,使得該加強構件 位於該肋片下方。 又參考圖8,由於上述結構,當輪胎26遭遇一作用力時 ,空氣損失能減少。更特別地,當—阻礙諸如_石塊接觸 輪26時’ 一作用力運作在輪胎26上。由於外環部件^的社 構,一區域性偏向或變形產生於該輪胎26中。然而,由= 外環部件52的結構,該輪胎26的加強構件29固^於並固= 位置。再者,由於輪框24的結構空氣損失減少。再者: 於,構,即使輪胎恩力掉落在正常或最佳位準 由 2氣彳貝失減少及一緊密密封得以維持。 . 彳:如圖9所示? 了 一適合容納其中部份的間件75的 早&通孔72,外&邵件52較佳沒有開口入 胎:能使用於輪框其討論如下。在任何情形;:輪 #件具有少於連接輪框24輕條數—半的開口, 衣 討論如下。例如,如果輪框24 ,、也砰細 少於八開口(換言之’七或更少)十^條,外環部扣 本紙張家標準(CNS) ^^(2igx297公沿 -22- 546209 A7 B7 五、發明説明(20 再次參考W3_n,_部件54係1條連接料 ==件64及-對(第—及第二)赛條連接部件6卜 圭約°.9毫米厚及形成輪框24最内徑向緣的管狀 。為條連接部件66由内環段件64径向地向外延伸及堅 固地連接至側部件50的 '彎曲部件5lb。如此,内環部件W 堅固地連。接環形㈣件5G及外環部件W。由於彎曲部件 lb及内%部件54的結構,輻條連接部件以較佳約1 米)的厚度’且與侧部件5。偏離。更特別地 條連接邵件66較佳由侧部件5〇偏離朝向輪框Μ的中 P ’及相對側部件5 〇傾斜。 最佳如圖3及4所示,輕條連接部件66具有複數其中所形 :且固周配置的輻條開口76。較佳地,輻條連接部件“具 約11.8¾米的徑向長度。在圖示實施例中,對立輕停開 口 7一6對彼此排列於該圓周方向。然而,習於此技者將明白 ’開口 76能如需要及/或希望彼此偏離,及參考本發明 另一實施例討論如下。輕條開口 76較佳地與内環部件64徑 向向外間隔,使得輕條開口 76緊鄰侧部件5q的管曲部件 51b。然而,當輻條22經輻條連接部件66連接至輪框以時 由於有孩彎曲部件5lb,輕條22不會干擾輪框2 動作用。 7 ^ 如上„。述,外環部件5 2較佳包括一適合容納其中部份閥件 、單通孔7 2。内環邵件5 4也包括用於容納部份閥件 75的間件通孔74,如圖9所示。更特別地,閥通孔w較佳 形成於内環部件54的内環段件64。較佳地,除間件通孔Μ -23- :297公釐) 546209 A7 B7 五、發明説明(21 夕’内環部件52沒有開口。再者,除了閥件通孔^内環段 ^64也較佳沒有開口。間件75非常普遍及較佳居於緊鄰輕 ⑶對的中間。因此,閥件75將不會在内文詳細討輪或圖 7F 0 無條開口 76形成於輕條連接部件66中及較佳地沿輕停連 接邵件66®周平均地間隔。在此實施例中,該複數輕條開 口 76較佳大於該輻條22外端組件4〇的圓形開口。本發明輻 條開口76大於-般赛條開口。因此,加強構件“分配輪框 24上的作用力涵蓋大於_般圓娜的面積,使得破壞或扯 斷輪框2 4的應力減小。 ^參考圖,4,輻條開口76較佳具有大於輕條連接部件^(換 T之,大於約5.9毫米)徑向長度一半的徑向長度。更特別 地,輻條開口 76較佳為大致地圓形開口, 長度E或約“毫米土。.05毫米的直徑。在任何情;= 以尺寸及結構配置輕條開口 76,使得具有墊圈“定位其上 的輻條2 2外端部件4 0能插置通過輻條開口 7 6,如圖1 〇及 11所示。再者,當輻條22安裝至輪框24及轂件2〇時,選 以尺寸及結構配置輕條開口 7 6,使具有墊圈4 8定位其上的 外端部件4 0固定於輻條開口 7 6内。 參考圖14-丨9 ’如圖1〇&M所示’墊圈48設計來以塾圈 48及輕條開口76間的一第一相對方位,通過該輕條開口76 。如圖3所示’該整圈48也設計來以該墊圈48及輻條開口 口 7 6内。各|圈 、一第二(大型) 7 6間的一第二相對方位,固定於該輕條開 4 8具有一第一(小型)大致圓形階式部件8 〇 -2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复) 546209 A7
發明説明 B7 力長「白式部件8 2及一中心定位輻條 48建構為整體、單-金屬構件。’較佳地’墊圏 較佳地,墊圏4 8具有至少巧 小-式部件件= …约u毫米)的厚度相同 :連接他6(換 的轴向厚度較佳大於第一(小型型)階式部州 U毫米)的轴向厚度。在:何;):,式:件80附之,約 二橫向尺产1:及7(4 m ^ •^圈48具有第一及第 仏w八度I*及z (如圖! 4及! 5所哇 甘, 口 76量fjl# "八系相對於輻條開 件48^^= 的外部件40所連接的加強構 ^ ^料條開口76於該第—相對方位,及固定 開口 7 6於孩第二方位。 τ —各墊圈48的各第一大致圓形階式部件8〇具有一第一最大 ,度’及各第二階式部件82具有_第二最大寬度 與足位於該第-及第二部件80及82間二鄰接部件…及 86b的一鄰接表面。第一階式部件8〇選以尺寸及建構,用 以足位輪框24萬條連接部件66的輕條開口 76内,使得鄭接 表面86接觸輪框24内部。在此實施例中,各第二橫向尺度 z(圖14所註記)大致地等於第二階式部件82的第二最大寬 度’以固足遠塾圈48於該輕條開口 76中。 鄰接部件86a及86b由第二部件82的一對端表面87&及87b( 下及上端表面87a及87b)延伸至第一部件8〇的外圍。端表面 87a及87b係沿加強構件4 8軸向方向延伸的部份圓柱表面, 使彳于‘表面87a及87b位於一虛圓柱體上,其具有一直徑對 應第二部件82的第二最大寬度及墊圈48的第二橫向尺度Z。 -2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6209
各塾圈48包括一對曲形侧表面88,其大致地以該塾圈48 的k向万向延伸。孩第—橫向尺度4如圖15所註記)量測於 該對曲形侧表面88間。橫向尺度r較佳相同,或稍微小於輕 仏開口 7 6的尺寸。更特別地,橫向尺度^ (如圖工$所註記) 車乂佳約6.〇笔米±0·05毫米。換言之,曲形側表面88較佳形 成於具有約6.〇笔米±0.05毫米直徑的虛圓或圓柱體上。 因此,檢向尺度Y能視為此虛圓或圓柱體的直徑。 基本上曲形侧表面8 8由一對第一曲形側部件88a及一對 第二曲形側部件88b所形成,其最佳如圖15所示。第一部 件80的最大見度較佳約6〇毫米(+ 〇〇5毫米或毫米)。 因此,第一部件8 0的最大寬度稍為大於該第一橫向尺度γ 。因此,在圖示實施例中,第一部件8〇不具有一完全圓形 外圍表面及具有該對第一曲形侧部件88a。換言之,除該對 第一曲形側部件88a出現外,該第一物件8 〇的外圍表面大致 為圓柱形。 曲形侧表面88基本上為一凸曲表面,其延伸於墊圈48第 一及第二部件80及82的一對軸面9〇及92間,以形成數對 的平行邊。特別地,該第一邊91形成於端面9〇、該第二邊 93a及93b形成於鄰接部件86a及86b,及該第三邊95形成於 端面9 2。 p又计塾圈4 8的輕條孔8 4,使得藉條2 2能自由地通過其間 。在圖示實施例中,輻條2 2的中心部件4 2係橢圓的橫截面 和°因此’輕條孔8 4具有縱向地延伸切槽9 4,其增加輕條 孔8 4的有故鑽孔或寬度,以容許輻條2 2的中心部件4 2通過 -26-
546209 發明説明(24 其間0 一傾斜切口或凹口96形成於第-階式部件8G的轴面上。 此凹口 9 6谷納孩輻條2 2外端部件4 〇的彎曲部件* 7上。較 4也凹口 96係疋位約135。距離切槽94。這樣,當赛條 22的彎曲部件47位於凹口 %時,輕條鑽孔以的 動將限制。 ^ 前車輪 現在參考圖20-22,一具有變換前轂件2〇,,含墊圈以的 二十正切輻條22及—輪框24’的變換腳踏車車輪12,如本發 明變換實施例所圖示。基本上,除該輕條開口結構已修^ 用於修正轂件20,外,輪框24,相同於輪框24。更特別地, 輪框24’包括圓周偏離的輻條開口 76’對,而非該圓周對齊 的輪框24輻條開口 76對。再者,輪框24,設計用於二= (20)輻條22。鑒於該輪框24,及24間的相同性,該輪框24, 的下列敘述將主要針對該差異性而言。 當車輪12’係一前車輪時,由此揭露習於此技者將明白, 關於腳踏車車輪1 2,結構的敘述應用於一前車輪或一後車輪 。再者,習於此技者將明白,如需要及/或希望,輪框24, 能使用多於或少於二十輕條及/或獲向輻條。最後,由此揭 露習於此技者將明白’孩輪框2 4的大部份敘述應用於此變 換實施例輪框2 4 ’的敘述。 輪框24’基本上包括一對環形側部件5〇,、一外環部件52, 及一内環部件54’ °環形側部件50·及外環部件52,相同於該 後輪12的環形侧部件50及外環部件52。因此,環形側部件 -2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愛)
裝 訂
546209 A7
50’及外環部件52,將 54,係該輪框24内二不會在此拜細討論或圖示。内環部件 此變換實旋例的内的稍微修^反本。更特別地, 形赛條連接部件66㈣54包括一内每段件64’及一對環 赛條開口76,。 ° Μ連接邵件66,包括複數圓周配置 的口 Μ㈣立對彼此圓周偏離外,此變換實施 76: 口 Μ相:於該輪框24的輻條開口 76。輻條開 式埶:以相同孩第—實施例方式,用於容納具有加強構 :二且48於其中的輻條22外端40。此輪框24,結構設計 ;/、有—十正切輻條2 2的前轂件2 0,。換言之,轂件2 具有二赛條連接凸緣,各凸緣具有五ϋ條連接點32,。二 條22連接至各輕條連接點。這㈣式的轂件相當普遍。 此I又件2 0將不會在此詳細討論或圖示。換言之,除該 框24美7條開口 7 6的結構(或配置)已稍微地修正於此實施 的輪框2 4外,此變換實施例的輪框2 4,相同於輪框2 4。 此,輪框24,將不會在此詳細討論或圖示。 諸如”大玫地”、”大約"及,,大約地”在内文所使用的尺度 名稱,意謂著修正名稱的一合理偏差量,使得該最終結果 不會明顯地改變。這些名稱必須解釋為包括該修正名稱至 少土 5 %的偽差,如此偏差將不否定該字修正的意義。 雖然僅選疋的實施例用來圖示本發明,由此揭露本習於 此技者將明白,各種變化及修正能得到,而不偏離本^明 申料利€圍附加項的目標。再者,如本發明實施施;的 先前敘述僅供圖示使用,而非限制本發明其申請專利附加 -28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Α4規格(210 X 297公釐)
線 546209 A7 B7 五 、發明説明(26 ) 項及相等例所定義的目的。 -2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Claims (1)

  1. 546209 A B c D 、申請專利範圍 -種腳踏車輪框,包含: 第一及第二環形侧邰件,其具有第一及第二肋片延伸 朝向彼此,以形成對立之第一及第二環形輪胎支撐表面; 一外環部件,其延伸於該第一及第二環形側部件間, 以形成第一及第二外彎部,該外環部件包括一中心連接 表面、緊鄰該第一及第二外彎部的第一及第二外傾斜表 面、緊鄰該中心連接表面之第一及第二内傾斜表面,且 第一及第二脊件,其分別地區分該第一及第二外傾斜表 面與該第一及第二内傾斜表面;及 一輻條連接部件,其堅固地連接該第一及第二環形側 邵件。 2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笫1項的腳踏車輪框,其中 該第一内及外傾斜表面,相對於通過該第一及第二外 彎部的一假想線,傾斜約三度至約十七度之間;及 該第二内及外傾斜表面,相對於通過該第一及第二外 彎部的一假想線,傾斜約三度至約十七度之間。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腳踏車輪框,其中 該第一内及外傾斜表面,相對於通過該第一及第二外 彎部的該假想線,傾斜約五度;及 該第二内及外傾斜表面,相對於通過該第一及第二外 彎部的該假想線,傾斜約五度。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腳踏車輪框,其中 該第-内及外傾斜表面為大致地平行;及 該第二内及外傾斜表面為大致地平行。 -30 - 546209 申請專利範圍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腳踏車輪框,1中 孩第―外傾斜表面具有一第—外 _ 斜表® JL古 1 又 且琢弟一内傾 +二具有該第—外長度的—第— #亥第二外倾斜矣 … 度’及 6 . 斜表面且古面具有-弟二外長度,且該第二内傾 =面具有一小於該第二外長度的一第二内長度。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的腳踏車輪框,並中 7. 該,第—内長度小於該第一外長度的十分之一;及 孩弟二内長度小於該第二外長度的十分之一。 如申=專利範圍第6項的腳蹲車輪框,其中 該第一外長度约1.92毫米;及 違第二外長度約1.92毫米。 8 . 如申清專利範圍第6項的腳踏車輪框,其中 該第一内及外傾斜表面為大致地平行;及 琢第二内及外傾斜表面為大致地平行。 如申叫專利範圍第1項的腳踏車輪框,其中 該第一輪胎支撐表面包括一第_凹槽部件,與一第— 固定部件,其由該第一凹槽部件延伸以形成該第一肋片 ;及 遠第—輪胎支撐表面包括一第二凹槽部件,與—第二 固足部作,其由該第二凹槽部件延伸以形成該第二肋片。 10·如申請専利範圍第9項的腳踏車輪框,其中 該第一及第二脊件分別地與該第一及第二凹槽部件間 隔約3.25毫米。 I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的腳踏車輪框,其中 546209 A8 Βδ 申請專利範圍 C8 D8 13 14 該第一及第二凹槽部件為大致地平行。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腳踏車輪框,其中 該第一環形脊件包括一第一凸曲表面,其以—平滑方 式連接至該第一内及外傾斜表面; 第二環形脊件包括一第二凸曲表面,其以—平滑方 式連接至該第二内及外傾斜表面。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的腳踏車輪框,其中 該第一凸曲表、面具有約〇 · 4亳米的曲率半徑;及 孩第二凸曲表面具有約〇·4毫米的曲率半徑。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的腳踏車輪框,其中 該第一脊件包括凹形截面區域,以連接該第一脊件至 該第一内及外傾斜表面;及 該第二脊件包括凹形截面區域,以連接該第二脊件至 該第二内及外傾斜表面。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腳踏車輪框,其中 遠第一脊件具有一第一上緣,其與通過該第一外傾斜 表面的一線條間隔約〇 · 3毫米;及 該第二脊件具有一第二上緣,其與通過該第二外傾斜 表面的一線條間隔約0.3毫米。 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腳踏車輪框,其中 該第一及第二環形侧部件分別地包括第一及第二接地 環形制動表面。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6項的腳踏車輪框,其中 遠第一及第二環形侧部件包括第一及第二傾斜表面, -3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 546209 A BCD _、申請專利範圍 :由該第一及第二接地環形制動表面延伸,以分 成該第-及第二接地環形制動表面的第—及第 7 1S.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的腳踏車輪框,並中 .。 該第-及第二環形侧部件,分別地包括第一及第 曲表面;及 孩第一及第二傾斜表面,終結於該第一及第二外曲表 面0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的腳踏車輪框,其中 該輪框對稱於通過該中心連接表面的—中心平面。 2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的腳踏車輪框’其中 除了-單-閥通孔用以容納其中閥件外,該外環部件 沒有開口。 2 種腳踏車輪框及輪胎組合件,包含: 一腳踏車輪框,包括 第一及第二環形側部件,具有第一及第二肋片,且 延伸朝向彼此,以形成對立之第一及第二環形輪胎支 撑表面, 一外%邯件’其延伸於該第一及第二環形侧部件間 丄以形成第一及第二外彎部,該外環部件包括第—及 第一脊件’其分別地與該第一及第二外彎部向内地間 隔’及 一輻條連接部件,其堅固地連接該第一及第二環形 侧部件;及 一腳踏車輪胎,包括 一環形外踩踏部件, -3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i^i^X297公爱) 546209 A8 B8 C8 ___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第一及第二環形壁面,其連接至該環形外踩踏部件 及徑向地由該環形外踩踏部件向内地延伸,及 第一及第二環形撐輪圈,其分別地連接至該第一及 第二環形侧壁面,該第一及第二環形撐輪圈具有由該 第一及第二環形輪胎支撐表面所支撐的第一及第二環 形側表面,及第一及第二内環表面分別地支撐在該第 一及第二脊件上。 2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的腳踏車輪框及輪胎組合件,其中 該第一撐輪圈具有位於該第一脊件的一第一内侧上的 一第一内部件,及位於該第一脊件的一第一外侧上的一 第一外邵件;及 該第二撐輪圈,具有位於該第二脊件的一第二内侧上 的一第二内部件,及位於該第二脊件的一第二外侧上的 一第二外部件。 2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的腳踏車輪框及輪胎組合件,其中 該第一内部件間隔該輪框的該外環,且該第一外部件 接觸該外環部件;及 該第二内部件間隔該輪框的該外環,且該第二外部件 接觸該外環部件。 24.如中請專利範圍第22項的腳靖車輪框及輪胎組合件,其中 該第一撐輪圈包括一第一環形加強構件;及 該第二撐輪圈包括一第二環形加強構件。 2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的腳踏車輪框及輪胎組合件,其中 該第一及第二環形加強構件係由金屬所製成。 -34·
    546209 A8 B8 C8 __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2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的腳踏車輪框及輪胎組合件,其中 該第一及第二環形加強構件係由非金屬材料所製成。 2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的腳踏車輪框及輪胎組合件,其中 該第一環形加強構件具有約2 · 0毫米至約3 . 〇毫米之間 的寬度;及 該第二環形加強構件具有約2.0亳米至約3 . 〇毫米之間 的寬度。 2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的腳踏車輪框及輪胎組合件,其中 各該第一及第二環形加強構件,具有一大致地圓形橫 截面外型。 2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的腳踏車輪框及輪胎組合件,其中 該第一及第二環形加強構件與該第一及第二環形倒表 面間隔,使得該第一及第二環形加強構件分別地至少位 於該第一及第二脊件上方。 3 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的腳踏車輪框及輪胎組合件,其中 該第一輪胎支撐表面包括一第一凹槽部件,與一第_ 固定部件,其由該第一凹槽部件延伸以形成該第—肋片 ;及 該第二輪胎支撐表面包括一第二凹槽部件,與〜第_ 固定部件,其由該第二凹槽部件延伸以形成該第二肋片。 3 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的腳踏車輪框及輪胎組合件,其中 該第一及第二脊件分別地與該第一及第二凹槽間隔约 3 · 2 5毫米。 3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的腳踏車輪框及輪胎組合件,其中 -35- 本贰張尺度通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〇 x 297公釐) 546209 A8 B8 C8 D8 申請專利範圍 該第一及第二凹槽部件係大致平行的。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〇項的腳踏車輪框及輪胎組合件,其中 該外環部件包括第一及第二外傾斜表面,其分別地配 置於該第一及第二外彎部及該第一及第二脊件間。 〇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的腳踏車輪框及輪胎組合件,其中 該第一外傾斜表面相對於通過該第一及第二外彎部的 假想線傾斜約五度;及 該第二外傾斜表面相對於通過該第一及第二外彎部的 假想線傾斜约五度。 〇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1項的腳踏車輪框及輪胎組合件,其中 孩輪胎包括第一及第二環形凹槽,其分別地構成用以 搭配該第一及第二肋片。 3 6 ·如申叫專利範圍第2丨項的腳踏車輪框及輪胎組合件,其中 除了 一單一閥通孔適合容納其中之一閥件的部份外, ▲外壤部件沒有開口。 3 7 · —種腳踏車輪框,包含·· 第一及第二環形側部件,具有第一及第二端,以形成 對乂第一及第二環形輪胎支撐表面; 一外環邵件,其延伸於該第一及第二環形侧部件間, 且用以支撐其上之一輪胎;及 一輻條連接部件,其堅固地連接該第一及第二環 部件, _ 該第一及第二環形侧部件分別地包括第一及第二外側 表两、與孩第一及第二外侧表面間隔的該第一及第二接 -36 -
    本紙張尺度適用*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爱I 546209
    士環形制動表面’及由該第一及第二接地環形制動表面 延伸至該第一及第二外侧部件的該第一及第二傾斜表面。 3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的腳踏車輪框,其中 遠第一及第二傾斜表面’相對於該第一及第二接地環 形制動表面,傾斜約240 ° ,以分別地形成該第—及第 一接地環形制動表面的第一及第二外緣。 3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8項的腳踏車輪框,其中 該第一及第二環形侧部件的該第一及第二端包括凸曲 表面,以分別地形成該第一及第二外側部件。 4 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9項的腳踏車輪框,其中 該第一及第二傾斜表面終結於該第一及第二凸曲表面 ’以形成第一及第二内彎部。 4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7項的腳踏車輪框,其中 該第一及第二傾斜表面,相對於該第一及第二外侧表 面傾斜約120。,以分別地形成該第一及第二内彎部。 4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7項的腳踏車輪框,其中 該第一及第二環形側部件的該第一及第二端包括凸曲 表面,以分別地形成該第一及第二外侧部件。 4 3 . —種腳踏車輪框及輪胎組合件,包含: 一腳踏車輪框’包括 第一及第二環形侧部件,其具有第一及第二肋片’ 且延伸朝向彼此,以形成對立之第一及第二環形輪胎 支撐表面, 一外環部件,其延伸於該第一及第二環形侧部件間 -37- 1 本紙乐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46209 A B c D 六、申請專利範圍 ,以形成第一及第二外彎部,該外環部件包括第_及 第二脊件,其分別地由該第一及第二外彎部向内地間 隔,及 一輻條連接部件,其堅固地連接該第一及第二環形 側部件;及 一腳踏車輪胎,包括 一環形外踩踏部件, 第一及第二環形侧壁面,其連接至該環形外撐輪圈 部件,及徑向地由該環形外踩踏部件向内地延伸,及 第一及第二環形撐輪圈,分別地連接至該第一及第 二環形侧壁面,及具有第一及第二内底座表面支撐在 該第一及第二脊件上,該第一及第二環形撐輪圈具有 第一及第二環形加強構件,且經第一及第二中心抽配 置,使得該第一及第二脊件分別地位於該第一及第二 中心軸及該第一及第二底座表面的第一及第二内緣間。 4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的腳踏車輪框及輪胎組合件,其中 該第一及第二環形加強構件係由金屬所製成。 4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的腳踏車輪框及輪胎組合件,其中 該第一及第二環形加強構件係由非金屬材料所製成。 4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3項的腳踏車輪框及輪胎組合件,其中 該第一環形加強構件具有約2.0毫米至約3.0毫米之間 的寬度;及 該第二環形加強構件具有約2 . 〇毫米至約3.0毫米之間 的寬度。 4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6項的腳踏車輪框及輪胎組合件,其中 -38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釐) A B c D 546209 六、申請專利範圍 各該第一及第二環形加強構件具有一大致地圓形橫截 面外型。 4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3項的腳踏車輪框及輪胎組合件,其中 該第一及第二環形加強構件與該第一及第二環形側表 面間隔,使得該第一及第二環形加強構件分別地至少部 份位於該第一及第二脊件上方。 4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8項的腳踏車輪框及輪胎組合件,其中 該第一及第二環形加強構件分別地位於該第一及第二 肋片下方。 5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的腳踏車輪框及輪胎組合件,其中 該外環部件包括第一及第二外傾斜表面,其分別地配 置於該第一及第二外彎部及該第一及第二脊件間,以支 撐該第一及第二環形撐輪圈。 -3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釐)
TW090126568A 2001-05-25 2001-10-26 Bicycle rim and tire assembly TW546209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9/864,363 US6582029B2 (en) 2001-05-25 2001-05-25 Bicycle ri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46209B true TW546209B (en) 2003-08-11

Family

ID=25343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0126568A TW546209B (en) 2001-05-25 2001-10-26 Bicycle rim and tire assembly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582029B2 (zh)
EP (1) EP1260382B1 (zh)
JP (1) JP3701628B2 (zh)
CN (1) CN1289319C (zh)
CZ (1) CZ20021773A3 (zh)
DE (1) DE60122677T2 (zh)
TW (1) TW5462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36849B1 (en) * 2000-11-20 2003-03-25 Shimano Inc. Bicycle wheel
US20040189548A1 (en) * 2003-03-26 2004-09-30 Ngk Insulators, Ltd. Circuit element, signal processing circuit, control device, display device, method of driving display device, method of driving circuit element, and method of driving control device
US7192098B2 (en) 2003-05-07 2007-03-20 Shimano Inc. Bicycle rim
CN100594139C (zh) * 2003-05-07 2010-03-17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轮缘
US20050210675A1 (en) * 2004-03-26 2005-09-29 Price Chad N Sealed tubeless tire bicycle wheel
JP2005319962A (ja) * 2004-05-11 2005-11-17 Shimano Inc 自転車用リム
US20090115240A1 (en) * 2005-08-30 2009-05-07 Mark Slate Bicycle wheel rim
DE102006040919A1 (de) 2006-08-31 2008-03-06 Dt Swiss Ag Nabe und Laufrad, insbesondere für Fahrräder
ITMI20072232A1 (it) 2007-11-26 2009-05-27 Campagnolo Srl Cerchio per ruota di bicicletta e ruota di bicicletta comprendente tale cerchio
FR2938790B1 (fr) * 2008-11-21 2012-02-17 Alcan Rhenalu Profiles creux en alliage d'aluminium
US9315071B2 (en) 2013-07-12 2016-04-19 Slipstream Bicycles, Llc Bicycle wheel system
DE102015205863A1 (de) * 2015-04-01 2016-10-0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Radfelge mit einem Tiefbett
US10532616B2 (en) * 2016-03-16 2020-01-14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wheel
US10752047B2 (en) 2016-08-23 2020-08-25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Group, LLC Laced whe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N109843600B (zh) * 2016-08-29 2023-01-10 克里斯汀·福伊希特 具有凹陷通道的轮辋以及轮辋垫带装置和***
TWI597188B (zh) * 2017-03-30 2017-09-01 Cheng Shin Rubber Industrial Co Ltd Tubeless bicycle rim structure
FR3071434A1 (fr) * 2017-09-27 2019-03-29 Mavic S.A.S. Jante pour roue de bicyclette
DE102022121910A1 (de) 2022-08-30 2024-02-29 Shimano Inc. Felge für ein vom menschen anegtriebenes fahrzeug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434207A (fr) 1965-01-14 1966-04-08 Pneumatiques Caoutchouc Mfg Pneumatique pour jante à rebord de sécurité
NL130933C (zh) 1965-07-05
FR2176592B1 (zh) * 1972-03-24 1974-09-13 Dunlop Sa
IT1031185B (it) 1974-02-26 1979-04-30 Kronprinz Ag Ruota per veicolo con pneumatico senza tubolare
IN155019B (zh) 1979-12-06 1984-12-22 Dunlop Ltd
DE3234803A1 (de) 1982-09-20 1984-03-22 Continental Gummi-Werke Ag, 3000 Hannover Luftbereiftes fahrzeugrad insbesondere fuer fahrraeder
DE3238928A1 (de) 1982-10-21 1984-04-26 Continental Gummi-Werke Ag, 3000 Hannover Ventil fuer schlauchlose zweiradraeder
JPS6012315A (ja) 1983-06-30 1985-01-22 Yamaha Motor Co Ltd ワイヤスポ−ク車輪
DE3342608C2 (de) 1983-11-25 1986-04-10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8000 München Speichenrad,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schlauchlosen Reifen
EP0334955B1 (en) * 1986-05-15 1992-12-23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imited Wheel rim and assembly of wheel rim and tire
US4824177A (en) * 1987-10-29 1989-04-25 Aloy Jorge N Spoked vehicle wheel with tubeless tire
DE3924600A1 (de) 1989-07-25 1991-01-31 Sp Reifenwerke Gmbh Radfelge fuer fahrzeugluftreifen
FR2693672B1 (fr) 1992-07-15 1994-11-04 Mavic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une jante pour cycle et jante réalisée avec ce procédé.
ES1024028Y (es) 1993-03-15 1994-04-01 Nadal Aloy Dispositivo de estanqueidad para ruedas de radios sin camara.
FR2727356A1 (fr) 1994-11-30 1996-05-31 Mavic Sa Jante de velo et roue comprenant une telle jante
FR2744953B1 (fr) 1996-02-19 1998-04-03 Hutchinson Jante de roue a rayons destinee a etre equipee d'un pneumatique sans chambre, et roue a rayons ainsi equipee
US5653510A (en) * 1996-02-21 1997-08-05 Syncros Applied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Wheel rims
IT240914Y1 (it) 1996-09-27 2001-04-11 Vittoria Spa Off Struttura di cerchione per ruote di cicli in genere atto a consentireun piu' facile e stabile montaggio del copertone.
JPH10250309A (ja) * 1997-03-17 1998-09-22 R Thomasberg Paul 自転車用チューブレスタイヤ及びリム
FR2766419B1 (fr) 1997-07-25 1999-10-01 Mavic Sa Jante de bicyclette prevue pour un montage tubeless et roue de bicyclette
IT245313Y1 (it) * 1998-06-05 2002-03-20 Aprilia World Service B V Ruota a raggi perfezionata
US6126243A (en) 1998-12-29 2000-10-03 Shimano, Inc. Bicycle wheel
US6120105A (en) 1999-01-05 2000-09-19 Chern; Lai Jiann Wheel rim for bicycles
US6145937A (en) * 1999-07-13 2000-11-14 Alex Machine Industrial Co., Ltd. Bicycle wheel rim
US6186598B1 (en) * 1999-10-08 2001-02-13 Alex Machine Industrial Co., Ltd. Bicycle wheel rim with a rim body having an H-shaped cross-section
TW481111U (en) * 2001-03-30 2002-03-21 Alex Machine Ind Co Ltd Wheel set for bicy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582029B2 (en) 2003-06-24
CN1289319C (zh) 2006-12-13
EP1260382A3 (en) 2004-04-14
CN1388016A (zh) 2003-01-01
JP2003019901A (ja) 2003-01-21
DE60122677D1 (de) 2006-10-12
EP1260382A2 (en) 2002-11-27
DE60122677T2 (de) 2006-12-28
EP1260382B1 (en) 2006-08-30
US20020175560A1 (en) 2002-11-28
JP3701628B2 (ja) 2005-10-05
CZ20021773A3 (cs) 2003-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46209B (en) Bicycle rim and tire assembly
US6354668B2 (en) Bicycle rim with wear indicator
TW552205B (en) Bicycle rim
TWI243760B (en) Bicycle rim
US7464994B2 (en) Bicycle rim reinforced with a continuously extending resin material
US6196638B1 (en) Bicycle wheel
US7431404B2 (en) Bicycle having annular sealing member
TWI289114B (en) Bicycle hub
US5228756A (en) Rim for a spoked bicycle rear wheel
TW550192B (en) Bicycle wheel
EP1300260A2 (en) Bicycle wheel
EP1207053A2 (en) Bicycle wheel
EP1431069A2 (en) Bicycle rim
US6588853B2 (en) Bicycle rim
TW479026B (en) Bicycle rim and bicycle wheel assembly
US20050023883A1 (en) Bicycle rim
EP0916520A2 (en) Bicycle wheel
EP1486352B1 (en) Bicycle rim
EP0648620A1 (en) A bicycle wheel particularly for mounting standard on-road tires on bicycles for off-road use, and method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