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37984B - Collision energy absorbing structure of vehicle - Google Patents

Collision energy absorbing structure of vehicl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37984B
TW537984B TW091106577A TW91106577A TW537984B TW 537984 B TW537984 B TW 537984B TW 091106577 A TW091106577 A TW 091106577A TW 91106577 A TW91106577 A TW 91106577A TW 537984 B TW537984 B TW 53798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absorbing
deformation
collision
absorbing element
end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11065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akaoto Taguchi
Original Assignee
Kawasaki Heavy Ind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wasaki Heavy Ind Ltd filed Critical Kawasaki Heavy Ind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379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3798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7/00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 F16F7/12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using plastic deformation of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24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 B60R19/26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comprising yieldable mounting means
    • B60R19/34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comprising yieldable mounting means destroyed upon impact, e.g. one-shot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15/00Other railway vehicles, e.g. scaffold cars; Adaptations of vehicles for use on railways
    • B61D15/06Buffer cars; Arrangements or construction of railway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them in case of colli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Description

537984 A/ _____B7_ 五、發明說明(厂) 【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運輸工具之碰撞能量吸收結構,其 係藉由一具有矩形截面的管狀能量吸收元件的風箱狀變形 (塑性變形)而使用來吸收一由諸如爲軌道車輛的運輸工 具之碰撞而產生的碰撞能量,以緩何當碰撞發生時的衝撃 力。 【發明背景】 一般而言,爲吾人所習知的是,當一壓縮力係軸向地 施加至該管件,藉由合適地選擇其尺寸或是厚度,該管件 可使用作爲一能量吸收元件以用來藉由風箱狀變形而吸收 碰撞能量,因爲該管件係像風箱一般塑性變形和歐拉彎曲 (Euler buckling)的抑制變形。因爲此種風箱狀變形係能 夠穩定地吸收碰撞能量,傳統上,該使用該管件的碰撞能 量吸收結構已被廣泛地使用。 附帶一提,當此種管件係使用來形成該碰撞能量吸收 結構’因爲高反作用力係產生在觸發該風箱狀變形時,作 用在乘客上的衝擊力係在碰撞的初始階段增加。於是,以 下的結構被提出作爲用來減少在碰撞初始階段時的最大力 之結構。 (1)舉例而言,一種揭露在日本專利案第2650527號中 的結構’其中肋係縱長地與一元件本體之內側一體形成, 其突出以具有封閉截面並且設在運輸工具的縱長方向上以 界定該元件本體中複數個部分,該等肋部在其端部具有傾 ____^__ 本紙張尺度適闬士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訂---------線Φ·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537984 _____B7___ 五、發明說明(Υ:) 斜部,其係從該肋部連接至該元件本體之周圍的點處朝向 該本體之內部延伸。在此結構中,因爲該傾斜部係因此形 成在肋部於該元件本體之端面部,並且相對應的肋部截面 面積係非常地小,該元件本體傾向於根據在運輸工具的碰 撞中施加至該元件本體之末端的軸向碰撞力而由翹曲軸向 地變形。因此,可減少初始的反作用力。 (2) 在另一個範例中,如顯示在日本專利案第2882243 號中,複數個向內凹陷且從前端軸向地延伸的弧形溝槽係 周圍地形成並且實質上在一設在運輸工具的縱長方向上的 管狀底架框的前端呈相等的間隔。在此種結構中,根據從 前端施加在該前端部的衝擊力,該弧形溝槽部和不具有溝 槽的部分係連續地和軸向地由彎曲而變形,其交錯且向內 或向外地從前端變形,因此塑性變形係以彼此緊密的風箱 狀穩定。 (3) 在另一個範例之中,如揭露於專利審查公告申請號 第Hei. 1 1-5564號中,一運輸工具之藉由突出鋁形成具有 中空軸的側邊元件係在其縱長方向上設有至少一凸肋,並 且該凸肋的厚度和該側邊元件的厚度係在該運輸工具的縱 長方向上從末端部朝向一車輛腔室側逐漸地增加。因爲此 種漸增的厚度,此種結構係能夠減少初始最大力而同時保 有整體最大吸收碰撞能量的能力。 (4) 在另一種範例之中,如揭露於審查專利公告申請號 第Hei. 9-277953和9-277954號之中,在一個能夠藉由風 箱狀變形而吸收碰撞能量的能量吸收元件之中’一翹曲變 4 _ 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訂---------i^ew,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537984 __ R7___ _ 五、發明說明(、) 形起始末端的截面係爲具有多於四個角的多邊形封閉截面 ,而其它端的截面係爲具有比起始端之截面更多邊的多邊 形封閉截面,在其間截面逐漸地改變。藉由利用具有變化 的截面之多邊形截面或者逐漸變細的形狀以壓制初始衝擊 力或者穩定開始的翹曲變形,這些結構能構讓彎曲力量增 加並且減少初始衝擊力。 然而,(1)至(4)的結構遭遇到以下之缺點。 (A) 在揭露於日本專利案第2650527號的結構中,因爲 該傾斜部係形成於該元件本體之內側肋處,其結構係爲複 雜的。除此之外,此種結構僅係能夠應用在具有內側肋( 例如:突出的鋁)的結構。 (B) 揭露於日本專利案第2882243號的結構僅能應用在 圓柱形框架。因爲該風箱狀變形與具有矩形截面的管狀框 架比較,其在圓柱形框架中係較不穩定,因此難以獲得穩 定的能量吸收特性。 (C) 在揭露於專利審查公告申請號第Hei. 1 1-5564、9-277953、9-277954號的結構中,因爲該管件(側邊元件或 者能量吸收元件)具有在其軸向方向上改變的截面結構, 其需要特殊及複雜的加工。 【發明槪要】 本發明係指向上述之情形,並且本發明之一目的係爲 提供一運輸工具的碰撞能量吸收結構,其能夠藉由使用一 具有相同大小矩形截面以及相同平板厚度且由增加合適的 :____ 、尺α適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297公釐] " " 丨!——:------參--------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37984 A7 _________B7____ 五、發明說明(/ ) 觸發而不包含內側肋的管狀管件來吸收衝擊,並且能夠以 低成本簡易地製造。 爲達上述之百的,根據本發明,其係提供一運輸工具 之碰撞能量吸收結構,包含:一具有矩形截面的管狀能量 吸收元件,其設置在該運輸工具之縱長方向上並且具有四 個平板部,該管狀能量吸收元件係用來接收在該運輸工具 的縱長方向上的碰撞力,並且由翹曲變形成風箱狀,藉以 吸收碰撞能量;以及一變形起始部,其係藉由形成一切除 部在該能量吸收元件之前端部的左和右側中其中一側上、 或者上和下側其中一側上而被提供者。 根據本發明,該變形起始部的強度係小於該能量吸收 兀件的其它部位,而可減少初始的衝擊力量。除此之外, 因爲該變形起始部係藉由減少該具有矩形截面的管狀能量 吸收元件之部位的尺寸而設置,其結構可被簡化。 在該能量吸收結構中,該變形起始部係藉由形成一切 除部在該能量吸收元件之前端部的左和右側中其中一端上 ’或者上和下側其中一側上而被提供者。而且,該切除部 可被形成於三個平板部的一部份中,其包含該四個平板部 的其中一個平板部,以及位在該平板部兩側的平板部。藉 由增加/減少該能量吸收元件的數量,可調整在整個結構 之中所吸收的能量的總量。該管狀元件需具有四個平板部 且可具有正方形或矩形截面。該能量吸收元件可藉由形成 該切除部於該具有矩形截面(封閉截面結構)的管狀元件 之前端部而製成’或者用其它方式,藉由將兩個因爲切除 __ 6 本紙張尺度ιϋ中國g家標準(CNS)A4規格(21〇7^97公釐)~-- !——^------·--------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537984 ____B7 _____ 五、發明說明(() ,/ 部而具有不同長度的槽道元件之開口側彼此互相對置並且 將其突緣結合在一起° 該管狀能量吸收元件可具有一前端部之一部份所延伸 的部位以呈實質上槽道形狀。在該能量吸收元件之前端部 之切除部的設置係相等於在前端部之延伸部的設置。 在此結構中,根據在運輸工具的縱長方向上的力量的 施加發生時,因爲該前端部係設有切除部並且具有開放的 截面(也就是設有延伸部)’與不具有切除部的管狀部( 封閉截面結構)呈風箱狀的變形的例子比較’其可減少用 來產生風箱狀變形的初始力尖峰値。 因爲該前端部(延伸部)已經開始變形,在後的管狀 部自然地開始呈風箱狀變形。更特別地,該變形連續地發 生在前端部(延伸部)以及與該前端部連續的部位中,且 該設有切除部的部位在該前端部的風箱狀變形之後開始重 新呈風箱狀變形,因此用來產生新的風箱狀變形的力量尖 峰値係減少,並且該風箱狀變形係自然地發生。因此結果 是,碰撞能量可有效地被吸收。 此外,因爲該具有矩形截面的管狀管件係設有切除部 (也就是槽道形的延伸部),該能量吸收元件可以低成本 而簡單地製造。更特別地,因爲該前端部係設有該切除部 (也就是成爲垂直或者側向對稱的延伸部),在碰撞初始 階段的反作用力可以此種簡單結構而減少。並且,因爲該 風箱狀變形已經在該前端部的一部份中(對稱部)開始, 其它部位之變形開始的反作用力係減少成實質上相等於在 7 "^紙张尺度適用中關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 --------------------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537984 _____^_ __ 五、發明說明(〔) 碰撞初始階段的反作用力(參閱圖2),藉此保持一定的 反作用力。因此,作用在乘客上的衝擊力可被釋放而不會 有迅速上昇的衝擊力量。 另外,可提供複數個衝擊吸收元件呈垂直或側向地對 稱。 在此種架構中,因爲該等複數個能量吸收元件係垂直 或者側向地對稱,在移動方向上的衝擊係平均地施加在這 些能量吸收元件前端部(延伸部)上,因此風箱狀變形自 然地發生而不會讓能量吸收元件掉落。 該能量吸收結構可進一步包含:一橡膠阻尼器,其連 接至該運輸工具之一連結器,用來緩和產生在運輸工具之 間的衝擊力,且該能量吸收元件的一前端部可連接至該橡 膠阻尼器的後端部,並且該能量吸收元件的後端部係連接 至一安裝在一車輛本體框架的風擋。 以此種架構,小量的碰撞能量可以藉由橡膠阻尼器吸 收,而大量的碰撞能量可由該能量吸收元件的風箱狀變形 吸收。 在該碰撞能量吸收結構中’該能量吸收元件可被設在 一用來在行進期間消除障礙物的護軌板的後方,並且該能 量吸收元件的後端部係連接至一安裝在一車輛本體框架的 支撐裝置。 以此種架構,當過度的碰撞能量係施加在該用來在行 進期間消除障礙物的護軌板上時,此碰撞能量係藉由該能 量吸收元件的風箱狀變形吸收。 8 ^紙張尺度適用由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 297公釐) ' ~ — !|------f--------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37984 A7 B7 五、發明說明( 該碰撞能量吸收結構,可進一步地包含:一支擦裝置 ,其安裝在一車輛本體框架,設在一連結器後方,以及朝 護軌板之前方延伸’並且在此結構中,該能量吸收元件的 後端部可被連接至該支撐裝置的前端部,並且該能量吸收 元件可朝該連結器之前方延伸。 在此種架構之中,因爲在前車箱中朝著該的連結器之 前方延伸的能量吸收元件係設有在其前端的碰撞元件,該 碰撞元件係被碰撞且該碰撞能量係藉由該能量吸收元件的 風箱狀變形所吸收。因此,作用在乘客上的衝擊力可緩和 Ο 本發明上述以及其它進一步之目的和特點將從以下詳 細說明及隨附之圖式而有更進一步的體認。 【圖式簡單說明】 圖1 係爲一顯示使用在根據本發明之運輸工具的碰 撞能量吸收結構中的能量吸收元件之前端部的立體圖; 圖2 係爲一顯示位移和施加在根據本發明之能量吸 收元件的力量之間的關係的電腦模擬分析的結果圖; 圖3 係爲一不思地顯不根據本發明之能量吸收兀件 之前端部的變形模式之第一階段的解釋圖; 圖4 係爲一示意地顯示根據本發明之能量吸收元件 之前端部的變形模式之第二階段的解釋圖; 圖5 係爲一示意地顯示根據本發明之能量吸收元件 之前端部的變形模式之第三階段的解釋圖;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f 訂---------線 木紙張尺度適用由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A7 537984 _______B7__; 五、發明說明((f ) 圖6 係爲一示意地顯示根據本發明之能量吸收元件 之前端部的變形模式之第四階段的解釋圖; 圖7 係爲一示意地顯示根據本發明之能量吸收元件 之前端部的變形模式之第五階段的解釋圖; 圖8 係爲一示意地顯示根據本發明之能量吸收元件 之前端部的變形模式之第六階段的解釋圖; 圖9 係爲一示意地顯示根據本發明之能量吸收元件 之前端部的變形模式之第七階段的解釋圖; 圖1 0 係爲一* Tpc意地顯不根據本發明之能量吸收兀 件之前端部的變形模式之第八階段的解釋圖; 圖11 係爲一示意地顯示根據本發明之能量吸收元 件之前端部的變形模式之第九階段的解釋圖; 圖12(A) 係爲一顯示產生在碰撞初始階段的第 一尖峰力和變形起始部的尺寸之間的關係圖表; 圖12(B) 係爲一顯示產生在碰撞中間階段的第 二尖峰力和變形起始部的尺寸之間的關係圖表; 圖12(C) 係爲一顯示該第一尖峰力和第二尖峰 力之間的比例和該變形起始部的尺寸之間的關係的圖表; 圖1 3 係爲一側視圖顯示出其中一根據本發明之運 輸工具的碰撞能量吸收結構係應用在一軌道車輛的連結器 上的範例; 圖14 係爲一顯示圖13中的運輸工具之碰撞能量 吸收結構的平面圖, 圖15 係爲一側視圖顯示出其中一根據本發明之運 --------------------tr---------$·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闬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χ 297公釐) 537984 A7 _B7____, 五、發明說明I ) 輸工具的碰撞能量吸收結構係應用在一軌道車輛之前車箱 的護軌板上的範例; 圖1 6 係爲一顯示圖1 5中的運輸工具之碰撞能量 吸收結構的平面圖; 圖1 7 係爲一側視圖顯示出其中一根據本發明之運 輸工具的碰撞能量吸收結構係固定在一軌道車輛之前車箱 的前部的範例;以及 圖1 8 係爲一顯示圖1 7中的運輸工具之碰撞能量 吸收結構的平面圖。 【元件符號說明】 1 能量吸收管件 la 切除部 1 A、1 B、1 C、1 D平板部 2 接觸板片 11 阻尼器 1 2 風擋 12a 前支撐部 12b 後支撐部 13a 前衝擊吸收橡膠 13b 後衝擊吸收橡膠 1 4 R、1 4 L 連接桿件 1 5 a、1 5 b 凸緣元件 1 6 F 前支撐架 11 ! --------變--------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37984 A7 _ B7 五、發明說明(/C) 17 中間元件 18 連結器 1 9 R、 1 9 L 能量吸收管件 19a、 19b 切除部 19c、 1 9 d 變形起始部 2 0 車輛本體框架2 0 2 1 後支撐架 3 1 護軌板 3 2 車輛本體框架 3 3 能量吸收管件 3 3b 連結元件 3 3c 變形起始部 3 4 支撐裝置 4 1 連結器 4 2 護軌板 4 3 能量吸收管件 4 4 支撐裝置 4 5 支撐管件 4 6 頂端元件 4 7 罩蓋 Π7^· -IIXL 4 8 車量本體框架 5 0 鐵軌 A c、A s 截面面積 B 寬度尺寸 12 各纸張尺度適用由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t ) ----------·--------π---------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軸向尺寸 前端部 一般部 寬度 537984 B7 _ 五、發明說明(/ /
L
S 1 S 2 W 【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 在下文中’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將參照圖式而說明之 〇 圖1係一顯示出使用在根據本發明之運輸工具的碰撞 能量吸收結構中的能量吸收元件之立體圖。 現請參照至圖1’其係顯示出〜具有矩形截面的管狀 能量吸收管件1 (能量吸收元件)。該能量吸收管件1係 設有一切除部1 a,該切除部在前端部s 1的左側具有一 軸向尺寸L以及一寬度尺寸B,其相對應於具有溝道形狀 的開放剖面的變形起始部位並且係側向地不對稱。在此處 ’該切除部1 a的寬度尺寸B係相等於該元件1的寬度W 實質上爲1/2。 該能量吸收管件1具有封閉的截面結構其係具有四個 平板部1A、1B、1C、1D,且該切除部1 a係由該 平板部1 A和平板部1 B、1 C在前端部(變形起始部) s 1處連接至該平板部1 A的兩側的部分所形成。該設有 切除部1 a的前端部S 1功用如同一種觸發部用來觸發風 箱狀變形作爲能量吸收,並且具有槽道狀開放截面。雖該 切除部1 a的角落部具有某種程度的角度,例如在圖1中 _ 13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訂---------線 t、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〇 X 297公釐) ' ' 537984 A7 _____B7_______ 五、發明說明(/ι) 爲90度,它們亦可以是曲線狀。 換句話說,該槽道狀變形起始部(延伸部)S 1係從 該平板部1 A的整個寬度、和該平板部1 B的部分以及該 平板部1 C的部分所延伸。該延伸部S 1具有長度L,如 顯不在圖1中。 當軸向力係均勻地施加在該具有矩形截面的管狀能量 吸收管件1的前端面時,側向不對稱的變形(風箱狀變形 )係從相對應於具有低強度的延伸部之變形起始部S1開 始。簡言之,該變形起始部S 1係在碰撞的初始階段變形 ,該變形觸發了隨後提及的風箱狀變形。 在碰撞的初始階段該變形起始部S 1 (觸發部)的風 箱狀變形(翹曲變形)中,由於該變形起始部S 1係側向 地不對稱並且具有開放截面,因爲該切除部1 a以及需要 用來產生該風箱狀變形的初始力,而碰撞的結果係因此小 ,在碰撞中的初始力之最高點與該具有矩形截面的管狀管 件1係變形成風箱狀而不具有切除部1 a的情況來比較時 係相當地減少。 之後,該能量吸收管件1的變形起始部S 1 (右半部 )的風箱狀變形(翹曲變形)漸漸地前進並且達到一個像 是封閉的截面的一般部S 2。因爲非對稱的風箱狀變形已 經開始產生,新的風箱狀變形變形並未發生在全部的一般 部S 2中,但是發生在該一般部S 2的左半部中。因此, 當該變形起始部S 1的翹曲變形之開始的初始力(力最高 値)產生的時間以及當該一般部S 2的翹曲變形之開始的 __ 14_______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37984 A7 ____ B7__ 五、發明說明(丨)) 初始力產生的時間之間係存在有差異。爲此原因,需要用 來產生在該能量吸收管件1之中的風箱狀變形的力量係被 分成在該變形起始部S1的風箱狀變形開始的力量以及用 於該一般部S 2的風箱狀變形之開始的力量。結果,在碰 撞的初始階段的尖峰力係減少,並且保持有固定的反作用 力。因此,作用在乘客上的衝擊係減緩,而不會有迅速上 昇的衝擊力量。 因此,該變形起始部S 1的風箱狀變形觸發了該〜般 部S 2的風箱狀變形。一旦該風箱狀變形發生在該一般部 之中時,穩定的風箱狀變形在之後繼續的產生。在此情況 中,因爲施加在能量吸收管件1上的軸向(長軸)力係遠 大於垂直於該軸向力的力,從該變形起始部S 1傳遞至該 一般部S 2的風箱狀變形係平滑地發生。 圖2顯示此變形的力量和位移之間的關係之電腦模擬 分析的結果。圖3至圖1 1係爲示意地顯示當碰撞力量系 施加在設於該能量吸收管件1之前端處的接觸板片2時改 變的產生。在圖3碰撞之前的狀態中,沒有任何力量被施 力α,並且在圖4至圖1 1之中的力係相對應於在圖2中力 量尖峰點Ρ 1至Ρ 8的力。如顯示在圖3至圖1 1中,該 接觸板片2係設在該能量吸收管件1的變形起始部S 1上 。在這些情況之中,該切除部1 a係形成在該前端部的上 半部。(請參閱圖4至圖11)。換句話說,該變形起始 _ 部(延伸部)S 1係從該能量吸收管件1的前端部之下半 部延伸。 15 -------鮝--------tr---------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37984 A7 ___B7 _ 五、發明說明(^) 在碰撞之前的狀態係顯示在圖3中。一旦碰撞發生且 軸向碰撞力(動力)係被施加穿過該接觸板片2,首先, 對應於該能量吸收管件1之下半部的變形起始部S 1開始 由翹曲而變形。之後,如顯示在圖5中,該能量吸收管件 1之封閉截面結構的上半部的上平板部開始由翹曲而變形 ,而隨後,如顯示在圖6之中,封閉截面結構的右側和左 側平板開始由翹曲而變形。在此情況中,對應於圖4在該 變形起始部S1開始風箱狀變形的力量尖峰點P1係實質 上相等於對應圖5中該一般部S 2開始風箱狀變形的力量 尖峰點P 2 (雖然該力量尖峰點P 2係稍爲大於該力量尖 峰點P 1 ),因此保持一固定的反作用力。 一旦該風箱狀變形開始時,該上和下平板部的翹曲變 形(參照圖7、圖9和圖11),以及該右側和左側平板 部的翹曲變形(參照圖8和圖1 0 )係交錯地重複。此外 ,在這些情況中,該固定的反作用力可以被保持而不會有 大量的力量波動。 在碰狀的初始階段(如顯示於圖2中)的反作用力減 小之原因係爲,當該上平板部的翹曲變形開始的時間以及 當該下平板部的翹曲變形開始的時間之間係有差異’如在 圖4、圖5的狀態,並且在圖6和之後的狀態’在其之前 階段的變形促進了翹曲變形。 並且,在初始階段的變形係非對稱的(參照圖4至圖 6),而隨後變成對稱。這是因爲該右側和左側平板部的 翹曲變形從一相對於圖7狀態中的軸向方向的變形傾斜開 16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i——:------0--------訂---------線_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37984 A7 _____B7 _^ 五、發明說明(^ ) 始,並且前進,此變形逐漸地改變成在垂直於該軸向方向 的方向上的變形。 接著,該切除部1 a的尺寸如何影響初始力量的模擬 分析結果將參照圖1 2 ( A )、圖1 2 ( B )和圖1 2 ( C )解釋之。在圖1 2 ( A)、圖1 2 ( B )和圖1 2 ( C )中,B代表該切除部1 a的寬度,L代表該切除部1 a的軸向長度,而A c、A s分別地代表該變形起始部S 1的截面面積和該一般部S 2的截面面積。 如可從圖1 2 ( A )之中看出,幾乎產生在碰撞之後 的第一尖峰力傾向於隨著該切除部1 a的尺寸的增加(也 就是隨著A c/A s的增加)而減少;反之,如可從從圖 1 2 ( B )之中看出,隨後的第二尖峰力傾向於隨著切除 部1 a的增加而增加。 既然其較爲理想的是,在該第一和第二尖峰力之間不 要有太大的差異以及力量係均勻地波動,從圖1 2 ( C ) 判別,該變形起始部S 1的截面面積和該一般部s 2的截 面面積之間的比値A c / A s較佳地係大約爲〇.5。其已證 實的是,具有正方形截面的管狀元件以及具有矩形的管狀 元件係獲得同樣的傾向和結果。 範例1 在此範例中,該能量吸收件係應用在一軌道車輛的連 結器上。 請參照圖1 3、圖1 4,一橡膠阻尼器丄丄其包含; 17 木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icNS)A4規格(210 X 297公笈) ---- --------------------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37984 B7 五、發明說明(/ί ) 一具有前支撐部1 2 a和後支撐部1 2 b的風擋1 2 ;分 別地設在該風擋1 2的前支撐部1 2 a和後支撐部1 2 b 中的前衝擊吸收橡膠1 3 a和後衝擊吸收橡膠1 3 b ; — 對連接桿件1 4 R和1 4 L用來分別地將該衝擊吸收橡膠 1 3 a、1 3 b (橡膠板)連接以及固定至該風擋1 2 ; 以及凸緣元件1 5 a、1 5 b分別地安裝至該連接桿件1 4 R的前部以及該連接桿件1 4 L的後部,並且將該衝擊 吸收橡膠1 3 a、1 3 b***於該風擋1 2中。該連接桿 件1 4 L、1 4 R的前端部係連接至一前支撐架1 6 F, 該支撐架1 6 F係以一插置於其之間的中間元件1 7而連 接至一連結器18的後端部。 一對能量吸收管件1 9 L、1 9 R的前端部係連接至 該後凸緣元件1 5 b,並且該能量吸收管件1 9 L、1 9 R的後端部係連接至一後支撐架2 1,該後支撐架2 1係 被一車輛本體框架2 0所支撐。該能量吸收管件1 9 L·、 1 9 R係側向地對稱,使得切除部1 9 a、1 9 b係向內 地對置,以用來能夠勻稱地接收衝擊力。換句話說,該能 量吸收管件1 9 L、1 9 R係被置放成能夠讓分別設在該 能量吸收管件1 9 L、1 9 R之前端的變形起始部1 9 c 、1 9 d向外地定位。 以此種結構,藉由該能量吸收管件1 9 L、1 9 R ( 能量吸收件)支撐該橡膠阻尼器1 1,保持部份地未被吸 收而造成結果是該橡膠阻尼器11之變形的碰撞能量係藉 由能量吸收管件1 9 L、1 9 R的風箱狀變形(塑性變形 18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37984 A7 ___ B7 ___ 五、發明說明(/7 :) )所吸收。在一包含複數個車箱的軌道車輛與其它的車輛 碰狀的情況中,當該橡膠阻尼器1 1的能量吸收能力係不 足時’該能量吸收管件1 9 L、1 9 R的能量吸收能力補 償了該橡膠阻尼器1 1的能量吸收能力,並且車輛嚴重地 受損或者作用在乘客上的強大衝擊力的情況可以避免。 範例二 在此範例中,該能量吸收件係應用在一軌道車輛之前 車箱的護軌。 參照至圖1 5和圖1 6,一用於排除障礙物的護軌板 3 1係被彎曲成馬蹄形,並且安裝和固定至一車輛本體框 架3 2。兩個能量吸收管件3 3係定置在該護軌板3 1之 後,以便將其隔開。這些能量吸收管件3 3係藉由一連結 元件3 3 b所連結,並且藉由一支撐裝置3 4支撐。更特 別地,該平板狀的連結元件3 3 b係連接至個別的能量吸 收管件3 3的前端,而該等管件3 3的後端則固定至該支 撐裝置3 4。該支撐裝置的上端部係固定至該車輛本體框 架3 2。在此情況中,個別的能量吸收管件3 3的切除部 3 3 a係向外地開放(或是向內),並且側向地對稱以容 許設在該能量吸收管件前端的變形起始部3 3 c能夠向內 地定位。元件符號5 0代表一鐵軌。 以此種結構,能量,其係部份地未被吸收而造成該護 軌板3 1之變形者,係藉由該能量吸收管件3 3所吸收’ 藉此減輕在該車輛本體框架上的衝擊力。 19 t、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訂---------線-4^丨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37984 A7 ____B7__ 五、發明說明(丨t ) 除此之外,可達到輕重量的目的。特別地,雖然保持 部份未被吸收造成該護軌板變形的能量已傳統地藉由片簧 所組成且設在該護軌板前側後方的能量吸收板所吸收,而 重量係相對應地增加,但是使用該能量吸收管件3 3提供 了非常輕的重量。 範例三 在此範例之中,該衝擊吸收件係安裝在該軌道車輛之 前車箱的前部以當前車箱迎頭碰撞時吸收碰撞能量。 參照至圖1 7和1 8,一能量吸收管件4 3係設在一 位在垂直方向中在上側的連結器41以及一位在一下側的 護軌板4 2之間。一支撐管件4 5係被提供,以便從一支 撐裝置4 4在車輛的縱長方向上延伸,並且該設有一頂端 元件4 6的能量吸收管件4 3的後端部係連接至該支撐管 件的頂端部。 該支撐管件4 5係向前地延伸並且具有以便定位在該 連結器之後的長度。當該車箱並非使用作爲前車箱時,該 能量吸收管件4 3係從該車箱移除以容許車箱能夠藉由連 結器4 1連結。元件符號4 8代表一車輛本體框架。在該 能量吸收管件4 3連接至該頂端元件4 6的部分處,該切 除部4 3 a係設在其下方部並且側向地對稱。換言之,該 能量吸收管件4 3係定置成使得一個從該能量吸收管件4 3之頂端延伸出的變形起始處係定位在上側。該頂端元件 4 6係定位在一位在前端側的罩蓋4 7中。與範例1、2 20 本紙張尺度適用由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 --------------------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537984 _____B7_ 五、發明說明(7 ) 相同,不需要再說明的是,兩個對稱地安置的能量吸收管 件可支撐一碰撞元件。 以此種結構,當前車箱與其它車輛碰撞時,該頂端元 件4 6與相對車箱的頂端元件4 6相碰撞,因此造成該能 量吸收管件4 3因翹曲而變形以吸收該碰撞能量。結果, 其它部份的損傷可以避免。相同地,相對的車箱係設有能 量吸收管件和頂端元件。 本發明係由以上所述實行,並具有下述之優點。 在根據本發明之碰撞能量吸收結構中,爲了應對施加 在該車輛之縱長方向上的碰撞,具有開放截面的切除部係 形成於該能量吸收元件的前端部,並且形成該前端部,變 形之起始。換言之,該實質上槽道形狀的變形起始部係從 該能量吸收元件之前端的一部分延伸。此構造促進了該前 端部之變形並且減少用來產生該風箱狀變形的初始力的尖 峰値,並且亦使得該前端部的變形觸發了隨後的風箱狀變 形,並且減少相對應的力量尖峰値。藉此,該風箱狀變形 自然地發生,並且碰撞能量可有效地被吸收。換言之,因 爲碰撞之初始階段中的力量尖峰値以及隨後的力量尖峰値 可以變小且實質上相等,並且可保持恆定的反作用力,作 用在乘客上的衝擊力可減緩而不會有迅速提升的衝擊力。 更特別地,因爲該切除部係設在作爲能量吸收元件而具有 矩形截面的管狀能量吸收管件處,具有相同的截面尺寸以 及平板厚度並且不包含內側肋,該元件可以簡單地並且以 低成本製造。 21 本紙張尺度適用由國囤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参--------1---------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37984 A7 ____ B7_____ 五、發明說明(/) 除此之外,因爲該等複數個衝擊吸收元件係垂直地或 者側向地對稱,在移動方向上的衝擊力量可以均勻地施加 在該能量吸收元件的前端部以造成風箱狀變形而不會使該 能量吸收元件掉落。 此外,因爲該橡膠阻尼器係連接至該車箱連結器,以 緩和產生在車箱之間的衝擊力’該能量吸收元件的前端部 係連接至該橡膠阻尼器的後端部’並且該能量吸收元件的 後端部係連接至固定在車輛本體框架的風擋,小量的碰撞 能量可被該橡膠阻尼器吸收,而大量的碰撞能量可藉由該 能量吸收元件的風箱狀變形所吸收。 再者,藉由將該能量吸收元件設於用來消除在行進期 間在軌道上的障礙物的護軌板後方,並且將該能量吸收元 件的後端部藉由該支撐裝置連接到車輛本體框架’施加至 該護軌板過度的衝擊能量可以藉由該能量吸收元件的風箱 狀變形而吸收。 此外,藉由將從該連結器向前地延伸且設有碰撞兀件 於前端的能量吸收元件的後端部連接至安裝在車輛本體框 架的支撐裝置(支撐管件)的前端部(設在該連結器後方 ),並且朝該護軌板向前地延伸,該碰撞能量可藉由該能 量吸收元件的風箱狀變形而吸收,並且作用在乘 用力可因此減輕。 本發明可以數種不同形式且不背離其基本β 神下實施,本發明之闡明者並非加以限制,本發明 係由隨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而不是由先前兌 22 __ 本紙張尺度適用由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I------参--------IJ-------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37984 A7 B7 y/ 五、發明說明( 明所界定,並且所有在申請範圍之尺度和範圍之中的改變 、或者此種尺度以及範圍之相等性係意欲由申請專利範圍 所包含者。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23 訂---------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Claims (1)

  1. A8B8C8D8 537984 /、、申清專利範圍 ι·一種運輸工具之碰撞能量吸收結構,其包含: 一具有矩形截面的管狀能量吸收元件,其設置在該運 輸工具之縱長方向上並且具有四個平板部,該管狀能量吸 收元件係用來接收在該運輸工具的縱長方向上的碰撞力, 並且由翹曲變形成風箱狀,藉以吸收碰撞能量;以及 一變形起始部,其係藉由形成一切除部在該能量吸收 兀件之則端部的左和右側中其中一側上、或者上和下側其 中一側上而被提供者。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碰撞能量吸收結構,其中 該切除部係形成於三個平板部的一部份中,其包含該四個 平板部的其中一個平板部,以及位在該平板部兩側的平板 部。 3·—種運輸工具之碰撞能量吸收結構,其包含: 一具有矩形截面的管狀能量吸收元件,其設置在該運 輸工具之縱長方向上並且具有四個平板部,該管狀能量吸 收元件係用來接收在該運輸工具的縱長方向上的碰撞力, 並且由翹曲變形成風箱狀,藉以吸收碰撞能量;以及 一變形起始部,其由係前端部所延伸出者,以形成實 質上槽道形狀。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碰撞能量吸收結構,其進 一步包含: 一橡膠阻尼器,其連接至該運輸工具之一連結器,用 來緩和產生在運輸工具之間的衝擊力’其中: 該能量吸收元件的一前端部係連接至該橡膠阻尼器的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f i: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塡寫本頁) 、l'aJ11 A8B8C8D8 537984 六、申請專利範圍 後端部’並且該能量吸收元件的後端部係連接至一安裝在 一車輛本體框架的風擋。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碰撞能量吸收結構,其中 該能量吸收元件係設在一用來在行進期間消除障礙物的護 軌板的後方,並且該能量吸收元件的後端部係連接至一安 裝在一車輛本體框架的支撐裝置。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碰撞能量吸收結構,其進 一步包含: 一支撐裝置,其安裝在一車輛本體框架,設在一連結 器後方’以及朝護軌板之前方延伸,其中該能量吸收元件 的後端部係連接至該支撐裝置的前端部,並且該能量吸收 元件係朝該連結器之前方延伸。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碰撞能量吸收結構,其中 係設有複數個能量吸收元件以垂直地或者側向地對稱。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碰撞能量吸收結構,其進 一步包含: 一橡膠阻尼器,其連接至該運輸工具之一連結器,用 來緩和產生在運輸工具之間的衝擊力,其中該能量吸收元 件的一前端部係連接至該橡膠阻尼器的後端部,並且該能 量吸收元件的後端部係連接至一安裝在一車輛本體框架的 風擋。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碰撞能量吸收結構,其中 胃能量吸收元件係設在一用來在行進期間消除障礙物的護 軌板的後方,並且該能量吸收元件的後端部係連接至一安 __ 2 本”’氏張尺度適用中_家標準(CNS)A4規格(21G X 297么、箸) f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塡寫本頁) 、\έ % 537984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裝在一車輛本體框架的支撐裝置。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碰撞能量吸收結構,其進 一步包含:一支撐裝置,其安裝在一車輛本體框架,設在 一連結器後方,並且朝護軌板之前方延伸,其中該能量吸 收元件的後端部係連接至該支撐裝置的前端部,並且該能 量吸收元件係朝該連結器之前方延伸。 -------------f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塡寫本頁) 、II--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TW091106577A 2001-04-20 2002-04-02 Collision energy absorbing structure of vehicle TW537984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122028A JP3512753B2 (ja) 2001-04-20 2001-04-20 鉄道車両の衝突エネルギ吸収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37984B true TW537984B (en) 2003-06-21

Family

ID=18971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1106577A TW537984B (en) 2001-04-20 2002-04-02 Collision energy absorbing structure of vehicle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6889617B2 (zh)
EP (1) EP1251054B1 (zh)
JP (1) JP3512753B2 (zh)
AT (1) ATE370041T1 (zh)
DE (1) DE60221737T2 (zh)
SG (1) SG111939A1 (zh)
TW (1) TW5379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433896T1 (de) * 2003-04-14 2009-07-15 Kawasaki Heavy Ind Ltd Kupplung für schienenfahrzeug, mit kautschukdämpfer und energieverzehrelement
EP1468890B1 (en) * 2003-04-19 2009-06-17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Rail guard support structure of a railway vehicle
FR2855805B1 (fr) 2003-06-06 2005-08-05 Vallourec Vitry Element de structure pour vehicule, capable d'un meilleur comportement aux chocs
JP4412282B2 (ja) 2003-07-28 2010-02-10 住友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衝撃吸収部材
CA2539383A1 (en) * 2003-09-19 2005-03-31 Siemens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nc. Integrated impact protecting system
JP2005153567A (ja) * 2003-11-20 2005-06-16 Toyota Motor Corp 衝撃吸収部材
AT501690A1 (de) * 2004-09-03 2006-10-15 Siemens Transportation Systems Aufreitschutz für schienenfahrzeuge
US8109535B2 (en) * 2004-12-13 2012-02-0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Sport utility vehicle (SUV) frame architecture for improved vehicle-to-vehicle compatibility
JP4943905B2 (ja) * 2006-05-10 2012-05-3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衝突エネルギー吸収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軌条車両
JP4712604B2 (ja) * 2006-05-10 2011-06-2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輸送機器
JP4762054B2 (ja) * 2006-06-01 2011-08-31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鉄道車両用の排障装置
JP4849971B2 (ja) * 2006-06-21 2012-01-11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連結緩衝装置の取り付け構造
JP5092323B2 (ja) * 2006-09-08 2012-12-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軌条車両
ITTO20060862A1 (it) * 2006-12-04 2008-06-05 Ansaldobreda Spa Deflettore di ostacoli per una carrozza di testa di un treno
FR2915451B1 (fr) * 2007-04-26 2009-10-09 Vallourec Vitry Prolonge avec appui perfectionne.
JP5089277B2 (ja) * 2007-07-18 2012-12-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排障装置を備えた軌条車両
JP2009096225A (ja) * 2007-10-12 2009-05-07 Kobe Steel Ltd エネルギー吸収部材
JP4486673B2 (ja) * 2007-12-11 2010-06-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US20090174219A1 (en) * 2008-01-04 2009-07-09 Foreman Grant G Vehicle energy absorber structure and method
AU2009290832B2 (en) * 2008-09-15 2012-04-12 Voith Patent Gmbh Vehicle front-end for mounting to the front face of a track-bound vehicle, in particular a rail vehicle
US8641129B2 (en) * 2008-09-19 2014-02-0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Twelve-cornered strengthening member
US9533710B2 (en) * 2008-09-19 2017-01-0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Twelve-cornered strengthening member
US9187127B2 (en) 2008-09-19 2015-11-1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Twelve-cornered strengthening member, assemblies including a twelve-cornered strengthening member,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and joining the same
US8539737B2 (en) * 2008-09-19 2013-09-2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Twelve-cornered strengthening member
JP5145186B2 (ja) * 2008-09-30 2013-02-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衝突緩和装置を備えた軌条車両
JP5121677B2 (ja) 2008-11-25 2013-01-16 日本車輌製造株式会社 衝撃吸収部材
JP4852624B2 (ja) * 2009-03-31 2012-01-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衝突緩和装置を備えた軌条車輌
RU2558400C2 (ru) * 2010-09-20 2015-08-10 Бомбардир Транспортацион Гмбх Легкая композитная структура кабины рельсов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JP5584597B2 (ja) * 2010-11-19 2014-09-03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鉄道車両の排障装置
JP5677815B2 (ja) * 2010-11-19 2015-02-25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鉄道車両の衝突エネルギー吸収体
US8459726B2 (en) * 2011-04-15 2013-06-1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ulti-cornered strengthening members
DE102011052770A1 (de) * 2011-08-17 2013-02-21 Kirchhoff Automotive Deutschland Gmbh Fahrzeugstoßfängeranordnung sowie Verfahren zum Absorbieren von auf einen Stoßfänger eines Fahrzeuges wirkenden Aufprallenergie
US10315698B2 (en) 2015-06-24 2019-06-1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ixteen-cornered strengthening member for vehicles
US9944323B2 (en) 2015-10-27 2018-04-1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Twenty-four-cornered strengthening member for vehicles
US9889887B2 (en) 2016-01-20 2018-02-1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Twelve-cornered strengthening member for a vehicle with straight and curved sides and an optimized straight side length to curved side radius ratio
US9789906B1 (en) 2016-03-23 2017-10-1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Twenty-eight-cornered strengthening member for vehicles
US10393315B2 (en) 2016-04-26 2019-08-2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ellular structures with twelve-cornered cells
US10704638B2 (en) 2016-04-26 2020-07-0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ellular structures with twelve-cornered cells
US10473177B2 (en) 2016-08-23 2019-11-1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ellular structures with sixteen-cornered cells
US10220881B2 (en) 2016-08-26 2019-03-0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ellular structures with fourteen-cornered cells
US10279842B2 (en) 2016-08-30 2019-05-0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Twenty-eight-cornered strengthening member for vehicles
US10300947B2 (en) 2016-08-30 2019-05-2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Twenty-eight-cornered strengthening member for vehicles
US10429006B2 (en) 2016-10-12 2019-10-0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ellular structures with twelve-cornered cells
US11180196B2 (en) 2019-01-14 2021-11-23 Fca Us Llc Structural joining part for sorb impact events
WO2021043899A1 (de) * 2019-09-06 2021-03-11 Kirchhoff Automotive Deutschland Gmbh STOßFÄNGERQUERTRÄGER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11292522B2 (en) 2019-12-04 2022-04-0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played front horns for vehicle frames
EP4087732A1 (en) * 2020-01-10 2022-11-16 Zephyros Inc. Reinforcement for a side-impact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88502A (en) * 1972-05-08 1975-06-10 Gen Motors Corp Energy absorber components for use in vehicles particularly motor vehicles
US3838778A (en) * 1972-10-06 1974-10-01 Unilan Ag Draft gear
US3828778A (en) * 1973-01-22 1974-08-13 Master Molded Prod Corp Disposable ointment applicator
JPS58116467A (ja) 1981-12-28 1983-07-11 Toray Ind Inc アミノシツフ塩基の連続的製造法
US4706826A (en) * 1985-04-22 1987-11-17 Mcconway & Torley Corporation Striker carrier having an adjustable wear plate for a railway coupler
US4715292A (en) * 1985-09-13 1987-12-29 Pavlick Michael J Head end vehicle with crew accommodations with locomotive and other controls
US5080410A (en) * 1991-04-22 1992-01-14 Chrysler Corporation Vehicle bumper beam
JP2650527B2 (ja) 1991-09-10 1997-09-03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体強度メンバ構造
JPH05139242A (ja) * 1991-11-19 1993-06-08 Toyota Motor Corp 車体の前部構造
JPH0663467A (ja) 1992-08-10 1994-03-08 Asahi Sanac Kk 自動塗装ラインに用いる光電式被塗物検出装置
JP2882243B2 (ja) 1993-05-26 1999-04-12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シャシ部材
FR2712950B1 (fr) 1993-11-25 1995-12-29 Gec Alsthom Transport Sa Dispositifs et procédé d'amortissement de choc, ossature et véhicule comportant de tels dispositifs d'amortissement de choc.
US5431445A (en) 1994-11-28 1995-07-11 Ford Motor Company Asymmetrical beam structure for a vehicle
NL1000942C2 (nl) 1995-08-07 1997-02-11 Reynolds Aluminium Bv Absorptie-element met kreukelzone voor het opnemen van botsenergie, en voertuig voorzien van een dergelijk absorptie-element.
JP3243783B2 (ja) 1995-09-01 2002-01-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イドフレーム延長部
JP3676491B2 (ja) 1996-04-12 2005-07-27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衝撃吸収部材
JPH09277954A (ja) 1996-04-15 1997-10-28 Nippon Steel Corp テーパー付き衝撃吸収部材
DE19720329C1 (de) 1997-05-15 1998-11-05 Abb Daimler Benz Transp Schienenfahrzeug mit Stoßverzehrelementeinrichtung
JPH115564A (ja) 1997-06-17 1999-01-12 Mitsubishi Motors Corp 車両のサイドメンバ構造
US6062634A (en) * 1997-11-17 2000-05-16 Dai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Automotive energy absorbing structure
US6196135B1 (en) * 1998-04-17 2001-03-06 Kinki Sharyo Co., Ltd. Shock absorbing underframe structure for railroad ca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20153719A1 (en) 2002-10-24
DE60221737T2 (de) 2008-06-05
ATE370041T1 (de) 2007-09-15
EP1251054B1 (en) 2007-08-15
DE60221737D1 (de) 2007-09-27
SG111939A1 (en) 2005-06-29
JP3512753B2 (ja) 2004-03-31
US20040227378A1 (en) 2004-11-18
EP1251054A3 (en) 2003-05-07
US6889617B2 (en) 2005-05-10
JP2002316642A (ja) 2002-10-29
US6951176B2 (en) 2005-10-04
EP1251054A2 (en) 2002-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37984B (en) Collision energy absorbing structure of vehicle
JP4733702B2 (ja) 車両用クラッシュ・ボックス
US7448658B2 (en) Bumper beam for vehicle
US8225722B2 (en) Crash module for a rail vehicle
US7896411B2 (en) Impact absorbing member for vehicle
US20110187135A1 (en) Impact absorbing member for vehicle
US6393999B1 (en) Impact protection device for rail vehicles
JP6200966B2 (ja) 鉄道車両の衝突エネルギー吸収装置
EP1415865B1 (en) Bumper beam for automobiles
CN115303219A (zh) 一种汽车防撞组件
JP2002012107A (ja) バンパステイ
JPH08216916A (ja) 衝撃吸収特性が優れたアルミニウム押出し形材製の衝撃吸収フレーム
CN110549972B (zh) 用于汽车的碰撞吸能装置及汽车
JP2007302200A (ja) 車体の前部構造
EP1468889B1 (en) Coupler for a railway vehicle, with a rubber damper and energy absorbing members
JP4216065B2 (ja) 自動車用バンパービーム
JP4216045B2 (ja) 自動車用バンパービーム
JPH08216917A (ja) 衝撃吸収性能に優れた構造部材
WO2019011269A1 (zh) 诱导式溃缩吸能装置和电动汽车的高压配电箱的支架
JP4049569B2 (ja) 鉄道車両の連結器用ゴム緩衝器の取り付け構造
JP2006205933A (ja) 車両の衝撃吸収構造
CN117261806A (zh) 一种高缓冲的防撞梁吸能盒
JP2001132788A (ja) 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押出形材からなる軸圧壊特性に優れたエネルギー吸収部材
JPH066120U (ja) バンパー取り付けアーム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K4A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