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381109B - Rubber-modified styrenic resin compositions - Google Patents

Rubber-modified styrenic resin composition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381109B
TW381109B TW086105994A TW86105994A TW381109B TW 381109 B TW381109 B TW 381109B TW 086105994 A TW086105994 A TW 086105994A TW 86105994 A TW86105994 A TW 86105994A TW 381109 B TW381109 B TW 38110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ubber
resin composition
weight
styrene
polym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61059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asuji Shichijo
Jing-Hui Chen
Kiichi Kometani
Shigeru Owada
Isao Tanaka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Steel Chemical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Steel Chemical Co filed Critical Nippon Steel Chemical Co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3811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38110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5/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5/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 C08L25/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8L25/06Polystyr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79/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monomers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36/00
    • C08F279/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monomers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36/00 on to polymers of conjugated die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8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block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5/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5/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 C08L25/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8L25/08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8L25/14Copolymers of styrene with unsaturated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1/00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51/04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rubb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Graft Or Block Polymers (AREA)

Description

經濟部中央樣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1 ) 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一種以特定比例配合含有橡膠狀聚合物之 分散粒子的橡膠改性之苯乙烯系樹脂,及不含橡膠狀聚合 物之苯乙烯_(甲基)丙烯酸酯系共聚合樹脂的橡膠改性 之苯乙烯系樹脂組成物。更詳言之,係有關一種外觀及耐 損傷性優,且耐衝擊性及剛性也優異的橡膠改性之苯乙烯 系樹脂組成物。 背景技術 在電氣,電子,0A,通信機器等的領域中,橡膠改 性之苯乙烯系樹脂(Η I P S)因耐衝擊性,成形加工性 等各種的特性優異,故被廣泛使用。近年,由提高成形材 料之再使用性的觀點來看,有省略成形品表面之塗裝的趨 勢,而極力要求提髙如外觀,耐損傷性之表面特性.。 但Η I P S爲了得到耐衝擊性而將粒狀之橡膠狀聚合 物分散於苯乙烯系樹脂相中,此橡膠粒子在成形品中除了 造成表面凹凸外,也會降低光澤或耐損傷性,使得在需要 優異之外觀及耐損傷性之用途方面受限制》 因此,提案降低橡膠粒徑,調節粒徑分佈等改良如上 述之H I P S成形品之表面特性的方法。但這種方法在耐 衝擊性,剛性,及外觀等之表面特性的平衡不良,而且, 根本上不易提供耐損傷性予成形品表面。 雖提案添加有機聚矽氧烷等的潤滑劑改良表面之平滑 性以改良成形品表面之耐損傷性的方法,但耐損傷性的改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4 - I. ϋ ϋ 11 11 I I— n -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2 ) 良效果仍不足,而且易產生因添加劑所造成的外觀不良, 模具污染。另外,也有將如甲基丙烯酸樹脂之耐損傷性之 優異的材料與A B S樹脂配合同時改良耐衝撃性,外觀及 耐損傷性的方法,但成形加工性明顯地比Η I P S差。 又,特開平6 — 2 5 5 0 7號公報中揭示含有分散成 粒狀之橡膠狀彈性體,並以苯乙烯系單體與(甲基)丙烯 酸酯系單體的共聚物爲連續相之外觀等表面特性優的橡膠 改性苯乙嬙系樹脂組成物(橡膠補強苯乙烯一(甲基)丙 烯酸酯系共聚合樹脂組成物)。但這種方法爲了要充分故 善表面特性,特別是耐損傷性時需要大量的(甲基)丙烯 酸酯系單體成分產生共聚合,結果降低成形加工性•而要 維持成形加工性時必須要調整基體相之玻璃化溫度,因此 ,更進一步需要丙烯酸丁酯等產生共聚合,結果耐熱性降 低,成形品的實用範圔窄,而且,成本增加。 對於這些問題點,特開平6 — 1 5 7 8 6 3號公報中 揭示利用以特定比例混合上述橡膠補強甲基丙烯酸酯-苯 乙烯共聚合樹脂膜與Η I PS的方法。但在苯乙烯一(甲 基)丙烯酸酯系共聚合樹脂中橡膠狀彈性體分散成粒狀, 故耐損傷性之改良效果差,且很難具有高剛性。 如上述,期待開發一種橡膠改性之苯乙烯系樹脂組成 V . 物,其成形加工性,外觀及耐損慯性等表面特性優異,且 耐衝擊性與剛性之平衡優異的材料。 因此,本發明人等精心檢討知決上述的問題,結果發 現藉由以特定的比例配合特定之橡膠改性之苯乙烯系樹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 I-n I I I n n ^ I ^1n n ^ I --. J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五、發明説明(3 ) 及不含橡膠成分的苯乙烯_(甲基)丙烯酸酯系共聚合樹 脂可解決上述的問題點,遂完成本發明。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係提供一種外觀及耐損傷性等表 面特性優異,且同時具有高耐衝擊性及剛性之成形加工性 良好的橡膠改性之苯乙烯系樹脂組成物》 發明之揭示 本發明係含有分散狀態之橡膠狀聚合物,且含有該分 散粒子之平均粒徑爲0. 3〜2. 0之橡膠改性之苯 乙烯系樹脂(A) 9 0〜30重量%,及苯乙烯一(甲基 )丙烯酸酯系共聚合樹脂(B) l 〇〜70重量%的橡膠 改性之苯乙烯系樹脂組成物,該樹脂組成物中之(甲基) 丙烯酸酯單位的含量爲5〜5 0重量%,甲苯不溶分(重 量% : X)與橡膠成分(重量% : Y)之比例(X./Y) 爲Γ· 2〜3. 5的橡膠改性之苯乙烯系樹脂組成物。 以下詳細說明本發明之橡膠改性之苯乙烯系樹脂組成 物。 構成本發明之橡膠改性之苯乙烯系樹脂組成物之橡膠 改性之苯乙綠系樹脂組成物係在橡膠狀聚合物之存在下, 苯乙烯系單體經聚合所得者,又苯乙烯-(甲基)丙烯酸 醋系共聚合樹脂係將苯乙烯系單體與(甲基)丙烯酸酯系 單體經共聚合所得者· 本發明之苯乙烯系單體例如有苯乙烯,α —甲基苯乙 烯,對甲基苯乙烯等,其中苯乙烯價廉特別適用。這些苯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 210X297公釐)_ —n I n I n 1 ^ n I 1« —1 ^ n n I —1 n ϋ ^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咦异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4 ) 乙烯系單體可單獨使用一種或併用二種以上使用。 本發明之(甲基)丙烯酸酯系單體例如有甲基丙烯酸 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稀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等,其 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特別適用於聚合反應之控制性,耐損傷 性及剛性的改良效果,這些可單獨使用或混合二種以上使 用》 本發明之橡膠改性苯乙烯系樹脂(A)中分散成粒狀 的橡膠狀聚合物只要在常溫下呈現橡膠的性質者即可,例 如有聚丁二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類,苯乙烯一丁 = 烯嵌段共聚物類,氫化(部分氫化)聚丁二烯,氫化(部 分氫化)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類,氫化(部分氫化)苯 乙烯- 丁二烯嵌段共聚物類,乙烯一丙烯系共聚物類,乙 烯-丙烯-非共軛二烯三元共聚物類,異戊烯聚合物類, 苯乙烯-異戊烯共聚物類等。 /本發明之橡膠改性苯乙烯系樹脂組成物中橡膠改性苯 乙烯系樹脂(A)成分與苯乙烯一(甲基)丙烯酸酯系共 聚合樹脂(B )成分的配合比例係提供成形加工性優,且 外觀,耐損傷性等之表面特性,耐衝擊性及剛性之平衡良 好的優異性能,因此,必須配合A成分9 0〜3 0重量% ,B成分1 〇〜7 0重量%。特別理想爲A成分7 5〜4 0重量%,B成分2 5〜6 0重量%。A成分超過9 0重 量%時不僅彎曲彈性模數等之剛性會降低,而且,外觀及 耐損傷性差,相反地,低於3 0重量%時耐衝撃性不足, 成形加工性也降低。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297公聲)_ 7 _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界填寫本頁) 裝· 訂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 5 ) 本發 明 之 苯 乙 烯 系樹 脂組成物 中, 橡 膠 改性苯 乙 烯 系. 樹脂 (A ) 成 分 所 產 生之 橡膠 狀聚 合物 之 分 散 粒子 的 平 均 粒徑 必須 爲 0 . 3 2 . 0 β m » 理想 爲 0 4〜 1 • 5 β m ,更 理 想 爲 0 0 . 9 β m 〇 平 均 粒徑低於 0 . 3 μ. m 時 耐 衝 擊 性不 足, 超過 2 . 0 β m 時光 澤 等 之 外觀 明顯 降 低 〇 平均 粒徑係 指 以 四氧 化餓 將樹脂染 色 利 用超薄片 法 作成 試料 拍 攝 以 電 子顯微鏡 放大 10 0 0 0 倍的 照 片 9 測定 該放 大照 片 中之 10 0 0 個以 上之 分 散橡 膠粒 子 數 的 粒徑 ,使 用 下 式 計 .算 平均粒徑 〇 平 均 粒 徑 =Σ n iD i4/ Σ η 4 D I3 (式 中η i係表示粒徑D i 之橡 膠狀 聚合 物 粒 子 的個 .數 ) 本發 明 之 橡 膠 改性苯 乙烯 系樹脂組成物 中 ,( 甲 基 ) 丙烯 酸酯 單 位 的 量 爲 了同 時具 有耐 損傷性及 成 形加 工 性 時 ,其 量必 須 爲 5 5 0重 量% ,更 理想 爲 5 3 0 重 量 % 。此 (甲 基 ) 丙 烯 酸 酯單 位的 量低於5 重 量 % 時, 耐 損 傷 性之改良 效 果 不 足 相反 地, 超過 5 0 重 量 % 時成 形加 工 性降 低。 本發 明 中 爲 了 滿 足光 澤, 耐衝 擊性 及 剛 性 的物 性平衡 時, 樹脂 組 成物 中 所 含之 甲苯 不溶 分( 重 量 % :X ) 與橡 膠成 分( 重 量 % Y )之 比例 (X / Y ) 必 須 爲1 2 3 . 5, 理 想 爲 1 - 2〜 3 . 0, 更理 想 爲 1 .2 裝 頁 訂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_ 8 請- 先 閎 绩 背- 面 之 注 意 事 項, 再 填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装 A7 B7 五、發明説明(6 ) 2. 5。此甲苯不溶分與橡膠成分的比例(X/Y)低於 1. 2時,耐衝撃性明顯降低。相反地,超過3. 5時彎 曲彈性模數等的剛性大幅降低,無法得到滿足的物性平衡 〇 又,本發明之橡膠改性苯乙烯系樹脂組成物中,爲了 滿足耐損傷性及耐衝擊性之物性平衡時,在樹脂組成物中 形成橡膠改性苯乙烯系樹脂(A)之連續相的苯乙烯系聚 合物(C )與苯乙烯一(甲基)丙烯酸酯系共聚合樹脂( B )呈現半相溶狀態之分散較理想。使用公知的方法例如 二段染色法調製選擇性被染色的試料,以透過型電子顯微 鏡觀察此試料容易得知兩相的相溶狀態(例如J.S.
Trent, J. I. Scheinbeim and P.R. Couchman, Macromolecules,16,589 (1983)等)。該樹脂組成物之 上述苯乙烯系聚合物(C )相與苯乙烯一(甲基).丙烯酸 酯系共聚合樹脂(B )相之間的平均界面長度在每一平方 仁m爲2. 5/^m以上較理想,更理想爲3. O/im以上 。此平均界面長度比2. 5更短時兩相之相溶性不足 ,耐衝擊性顯著降低· 本發明之橡膠改性苯乙烯系樹脂組成物中可添加 2 5 °C之表面張力2 5 dy n e / cm以下,理想爲 1 9 . 0 〜22. 〇dyne/cm,更理想爲 19. 8 〜21. 5dyne/cm之有機聚矽氧烷0. 005〜 0. 5重量%,及/或25°C之表面張力爲30dyne /cm以下之氟化合物〇. 001〜0_ 5重量%,藉由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_ 9 _ — |_^--------r—^------、ΤΓ------0 I·.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嘎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五、發明説明(7 ) 添加這種有機聚矽氧烷或氟化合物可得到外觀等之表面特 性,耐衝擊性及剛性更優異的平衡。特別是有機聚矽氧烷 在25 °C之表面張力的理想範之19· 0〜22. 0 dyne/cm,更理想的範圍之19. 8〜21. 5 d y n e/cm時對於樹脂的分散性最隹,提髙耐衝擊性 的效果顯著。 本發明中上述有機聚矽氧烷的黏度無特別限定,只要 在2 5°C具有1 0〜1 0 0 0 c s t黏度者,且含有以一 般式
R——S——R ο
X
R—S——R ο y (但R:,R2,113及1^4係表示烷基,苯基,芳烷.基等的 有機基)表示之結構之重覆單位的聚合物。 本發明的有機聚矽氧院例如有二甲基聚矽氧烷,二甲 基苯基聚矽氧烷,甲基乙基聚矽氧烷等。這些有機聚矽氧 烷可單獨使用或混合二種以上使用。 本發明中,由A成分所產生的橡膠狀聚合物分散粒子 的平均粒徑爲0. 4〜0. 且形態爲具有在全橡 膠狀聚合物分散粒子中含有內包,結構之分散粒子的比例 爲8 0重量%以上,且橡膠狀聚合物分散粒子所內包之苯 乙烯系聚合物的粒子數爲2 0個以下的分散粒子爲全分散 粒子數之7 0%以上時,外觀,耐損傷性等之表面特性,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_ _ —.1 I I I ―.^.1 裝 I I I I 訂 __ I ^線 . - .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8 ) 耐衝 擊性 及剛 性 的 平 衡 更 優 異 .〇 具有 內包 結 構 的 分 散 粒 子 係 指 分 散 粒 子 中 所 內 包 之 苯 乙烯 系聚 合物 的 粒 子 爲 2 個 以 上 的 橡 膠 狀 聚 合 物 分 散 粒 子 ,又 內包 之苯 乙 烯 系 聚 合物 粒 子 係 指 藉 由 超薄 切 片 法 由 橡 膠改性苯 乙烯 系 樹 脂 組 成物作 成 試 料 » 再 拍 攝 以 電 子 顯 微 鏡放 大1 0 0 0 0 倍 的 照 片 此 放 大 照 片 中 所 觀 察 之橡 膠 狀聚 合物 分散 粒 子 中 所 含之苯 乙 烯 系 聚 合物粒 子 中 在 照 片上 短徑 0 . 3 m m ( 即 實 際 尺 寸 爲 0 - 0 3 β m ) 以 上 的粒 子。 本發 明之橡 膠 改性苯 乙 烯 系 樹脂組成物 中 » 由 橡 膠 變 性苯 乙烯 系樹 脂 ( A ) 所 產 生 的 橡 膠 狀聚合物的 配 合 量 {Art 撕 特別 限制 ,但 爲 了 使 具 有 高 耐 衝 擊 性 時 橡 膠 狀 聚 合 物 的 配合 0 量理 想爲 2 2 0 重 量 % 更 理 想 爲 3 1 5 重 量 % 本發 明之 橡 膠 改性 苯 乙 烯 系 樹脂組成物 係 由 以 下 的 方 法來 製造 0 首先 ,含 有 橡 膠 狀 聚 合 物 之 分 散 粒 子 的 本 發 明 的 橡 膠 改性 苯乙 烯系 樹 脂 ( A ) 係 由 苯 乙 烯 系 單 體 所 構成 > 或配 合此 苯乙 烯單 體需 要 添 加 聚 合 溶 劑或 聚 合 引 發 劑 所成 的 原 料溶 液中 溶解 膠 狀 聚 合物 在通 常 用 的 白 由 基 系 Mm 觸 媒 #在 下或不存 在下 將製得之 原 料 m 液 供 給 附 攪 拌 機 之 反 應 器 內進 行聚 合而 製得 〇 此 時 的 聚 合 溫 度 係 考 慮 橡 膠 改 性 苯 乙 烯系 樹脂 的流 動 性 生 產 性 反 fffa? 應 器 的 除 熱 能 力 等 來 決 定 ,又 ,分散於橡 膠 改 性苯 乙 烯 系 樹 脂 ( A ) 中 之 橡 膠 狀 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10X297公釐)_ -11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9 ) 合物分散粒子的粒徑控制係利用攪拌轉數之控制等技術。 此聚合終了後’爲了除去未反應單體或聚合溶劑等在真空 下進行脫揮處理得到橡膠改性苯乙烯系樹脂(A)。 又,不含橡膠狀聚合物之本發明的苯乙烯一(甲基) 丙烯酸酯系共聚合樹脂(B )可使用以往公知的方法製得 。即’苯乙烯系單體與(甲基)丙烯酸酯系單體經混合, 必要時添加聚合溶劑在通常使用的自由基系觸媒存在下, 或不存在卞,藉由懸浮聚合,塊狀聚合,溶液聚合,或塊 狀-懸浮聚合等的方法,以分批式,連續式或分批式一達 續式等的製造方法來聚合。聚合終了後,爲了除去未反應 單體或聚合溶劑等在真空下進行脫揮處理得到不含橡膠狀 聚合物的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系共聚合樹脂(B) © 其次,將上述製得之橡膠改性苯乙烯系樹脂(.A)與 苯乙烯系共聚合樹脂(B )以所定的比例混合。此時混合 方法無特別限定,可採用以往公知的方法例如,以擠壓機 熔融混練的方法,在顆粒的狀態下混合,再以成形機等熔 融混練直接得到成形品的方法等。也可採用其中一方之樹 脂的製造步驟中將另一方的樹脂予以熔融或溶解後再添加 之特殊的製造方法》 η 本發明之橡膠改性苯乙烯系樹脂組成物中添加有機聚 矽氧烷或氟化合物時,可在製造步驟中任意階段添加•例 如Α成分及Β成分之製造過程中可添加於其中任一方或雙 方,此時可添加於聚合前之原料或可添加於聚合途中之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_ 12 --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本填寫本頁) -s Γ A/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10 ) 合液中’更進一步可在聚合終了後之造粒步驟中添加•也 可在混合製造後的A成分與B成分時添加,更進一步,使 用有機聚矽氧烷與苯乙烯樹脂或橡膠改性苯乙烯系樹脂預 先製造含有髙濃度之有機聚矽氧烷的母料顆粒,再混合A 成分與.B成分成形時,可將此母料顆粒添加於混練機或成 形機· .9 如上述製得之本發明的橡膠改性苯乙烯系樹脂組成物 可直接適用於多用Η I P S樹脂或AB S樹脂的用途,必 要時可添加使用通常添加於Η I P S樹脂之各種的添加劑 例如氧化防止劑,熱安定劑,光安定劑,難燃劑,非離子 界面活性劑,陰離子界面活性劑,滑劑(液體石蠘,高級 脂肪酸,高級脂肪酸金屬鹽,乙烯雙脂肪酸醯胺,己二酸 或癸二酸酸之二丁酯或二辛酯等)等。 本發明之橡膠改性苯乙烯系樹脂組成物特別適.合作爲 射出成形用材料,製得之成形品的外觀及耐損傷性優異, 因此’可在不塗裝狀態下使用。又本發明製得之成形品具 有比以往的Η I P S更優之鍍敷(黏附)性,成形品表面 能容易形成鍍敷黏附強度髙的鍍膜,而不僅提供裝蝕性也 提供工業上的機械特性(例如檄械特性),電氣特性,光 學特性,熱特性,物理特性,化學特性等)。實施金屬鍍 敷的方法可採用與A B S樹脂等之塑膠成形品所採用的方 法相同的化學電鍍(無極電鍍)法或真空蒸鍍法等。化學 電鍍(無極電鍍)法中,將還原劑(次亞磷酸鈉,硼氫化 鈉等)添加於含有鎳,鈷,銅之離子的水溶液中,加熱至 請_ 先 閲 讀 背_ © 之 注 意 f 裝 頁 訂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说格(210X297公釐)_ η 經濟部中央樣隼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11 ) 9 0〜1 0 0°C使金靥均勻地鍍敷在液中之成形品的表面 。此時成形品之理想的前處理係進行以硫酸/鉻酸爲腐蝕 液之化學表面粗化。真空蒸鍍法中,在1 〇-4〜 1 0 _sm mH g之高真空中將金屬加熱蒸發使金靥蒸氣附 著於成形品表面,能容易實施金靥鍍敷。 實施發明之最佳形態 以下依據實施例及比較例更具體說明本發明,但本發 明不受這些實施例及比較例所限定。 又,本發明之下列實施例及比較例中所採用的各物性 試驗法如下所述。 (1 )橡膠粒徑及橡膠粒子形態的測定 以四氧化餓將橡膠改性苯乙烯系樹脂組成物予以染色 ,藉由超薄切片法作成試料,拍攝以電子顯微鏡放大 1 0 0 0 0倍的照片,測定此放大照片中之1 0 0 0個以 上之分散橡膠粒子的粒徑,利用下式計算①平均粒徑,② 內包結構橡膠粒子的含有比例,及③內含之苯乙烯系聚合 物的粒子數爲2 0個以下的分散粒子的比例1內包粒子數 2 0個以下之粒子的佔有比例)。 ① 平均粒徑(jtim) = Σ niDi4+E niDi3 ② 內包結構橡膠粒子的含有比例(重量%)
=Σ m SO s3/ Σ η ±O ③ 內包粒子數2 0個以下之粒子的含有比例 =Σ ik-i-Eni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 210X297公釐)_ Μ - --------Ί. — 裝-- - f (請先閎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買) '-口 經濟部4-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12) (式中n i係表示粒徑D 橡膠狀聚合物粒子的個數’ 係表示粒徑Dj之內包結構橡膠粒子的個數,係表 示內包粒子數2 0個以下的粒子個數。但內包之苯乙烯系 聚合物粒子係指放大1 0 0 0 0倍之照片中,橡膠狀聚合 物分散粒子中所內包之苯乙烯系聚合物粒子中,照片上短 徑0· 3mm (實際尺寸0. 03//m)以上的粒子) (2)(甲基)丙烯酸酯單位含量 將配合之橡膠改性苯乙烯系樹脂組成物(或苯乙烯系 共聚合樹脂(B,))溶解於丁酮中,以甲醇再沈澱。濾取 析出之沈瘢物,充分乾燥後進行元素分析,由其氧含量計 算得到。 (3 )甲苯不溶分(T 1 ) 將橡膠改性苯乙烯系樹脂組成物,lg溶解於甲苯 30m义後,藉由搭載半徑11. 4cm之旋轉器的離心 分離機(國產離心器(股)公司製H—2000B) *以 轉數1 4000 r pm及20 °C,3 0分鐘的條件下進行 離心沈降,除去上澄液將不溶分分離,製得之不溶分經乾 燥除去甲苯後,計算此不溶分的重量,並以下式計算得到 〇 甲苯不溶分(重量%) =(甲苯不溶分的重量/樹脂組成物的重量)X 1 0 〇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 210X297公釐)-15- ---------I 聋-- -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Γ
I 五、發明説明(13 ) A7 B7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装 (4 ) 以 使用四 拍攝此 片,測 與未被 B )相 X 1 4 I β m 均界面 ( ( 缺口)( 定*( ( 平均界面長度 四氧化餓染色, 氧化釕進行二段 試料使用透過型 定此放大照片中 染色的苯乙烯一 之間的界面長度 0 m m之照片1 以上的部分的長 長度》 5 )橡膠成分量 6 ) I Z衝擊強 測定。 7 )彎曲彈性模 藉由超薄切片法切成超薄切片後, 染色,調製被選擇性染色的試料, 電子顯微鏡放大成1 0 0 0倍的照 被染色之苯乙烯系聚合物(C )相 (甲基)丙烯酸酯系共聚合樹脂( (界面長度),此時對於9 0 m m 0張,累計實際界面長相當於 度,由此值計算每一平方的平 :以W I J S法測定。 度:依據JIS K6871 (有 數:依據ASTM D-790測 8) 像鮮明度:依據JIS Κ7105測定· 9) 鉛筆描劃值:依據JIS Κ5400測定。 實施例1 — 3 (a )橡膠改性苯乙烯系樹脂(Α)之製造 苯乙烯9 0重量份與低順式聚丁二烯橡膠1 〇重量份 溶解的混合液1 0 0重量份中添加己基苯2 2重量份與二 第三丁基過氧環己烷0. 015重量份,經溶解調製原料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_ 16 _ 請 先 閲 面 之 注 意 事 項 裝 頁 訂 線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14 ) 液。以一定的供給速度將此原料液連續供給第1之完全混 合槽型反應器中,以1 .1 o°c聚合後,接著將其全量連續 裝入含攪拌機之塔型活塞流型反應器之第2反應器內聚合 〇 將第2反應器出口的聚合溫度調節成1 4 0°C,又攪 拌機的轉數在第1反應器之攪拌機的轉數爲1 5 0轉/分 鐘,第2反應器之攪拌機的轉數設在1 0 0轉/分鐘。 第2反應器出口的橡膠狀聚合物仍爲非分散粒子狀態 ,又,以第2反應器攪拌聚合結果,在第2反應器出口的 聚合液爲分散粒子狀態。. 接著由第2反應器出口得到的聚合液全量連續裝入靜 力混合器式活塞流型反應器內,調節溫度得到使出口聚合 溫度成爲1 6 0°C之溫度斜率,繼續聚合直到苯乙烯之聚 合轉化率成爲8 5 %爲止。 製得之聚合液在減壓下進行脫揮處理除去揮發成分後 ,添加液體石孅0.1重量份,製成顆粒·製得之橡膠改 性苯乙烯系樹脂(A)的平均橡膠粒徑爲1 . 1分m,甲 苯不溶成分與橡膠成分的比例2. 8。 (b )苯乙烯一(甲基)丙稀酸酯系共聚合樹脂(B)之 ;· . 製造 苯乙烯7 0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6 0重量份溶解 的混合液1 0 0重量份中添加己基苯1 0重量份,經溶解 調製原料液。以一定的供給速度將此原料液連續供給第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_ 17 ------—,—聋-- -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填寫本頁) 言 Γ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____B7__五、發明説明(15 ) 之完全混合槽型反應器中,以14 0°C聚合。由反應器排 出之聚合液的轉化率爲7 4% » 製得之構聚合液在減壓下進行脫揮處理除去揮發成分 後,製成顆粒》得到甲基丙烯酸甲酯單位(MMA單位) 含量爲3 3重量%的苯乙烯一(甲基)丙烯酸酯系共聚合 樹脂(B ) * (c )橡膠改性苯乙烯系樹脂組成物之調製 分別將上述操作(a )及(b )製得之2種的顆粒其 中以A成分/B成分之比例爲70/30,50/50, 及3 0/7 0予以配合,上述各A成分/B成分之混合物 1 0 0重量份中添加在2 5 °C之表面張力爲 20. 6dyne/cm的二甲基聚矽氧烷0. 05重量 份,使用雙軸擠壓機混練製成顆粒,得到橡膠改性.苯乙烯 系樹脂組成物。測定製得之橡膠改性苯乙烯系樹脂組成物 的各物性· 製得之各實施例1〜3之橡膠改性之苯乙烯系樹脂組 成物的A成分,B成分及有機聚矽氧烷含量’平均橡膠粒 徑,全樹脂成分中2MMA單位含量,B成分中2MMA 單位含量,及各物性測定結果如表1所示。 比較例1〜4 以表 1 之比例(100/0,95/5’ 20/80 ,及0/1 0 0 )配合實施例1製得之A成分與B成分’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率(CNS>A4規格( 210X297公釐)_ μ _ 1.1 I I i ϋ I n n I ^ 11 :1 i— --- - i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ΐφ填寫本頁)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五、發明説明(I6 ) 同實施例1調製比較例1 成物。 各比較例1〜4之橡膠改性苯乙烯系樹脂組成物的A 成分,B成分反有機聚矽氧烷含量’平均橡膠粒徑,全樹 脂成分中之MMA單位含量,B成分中之ΜMA單位含量 ,及各物性測定結果如表1所示。 實施例4 實施例1之橡膠改性苯乙烯系樹脂(Α)之製造中, 除了將第2反應器之攪拌機的轉數設在15 0轉/分鐘外 ,其餘同上述實施例1之操作製作.Α成分,製成粒狀· 製得之A成分其平均橡膠粒徑爲0· 6 Am,甲苯不 溶成分的比例爲1. 8,內包結構橡膠粒子的含有比例爲 9 6重量%,及內包粒子數2 0個以下之橡膠粒子的含有 比例爲9 4 %。 混合A成分5 0重量份及實施例1用的B成分5 0重 量份,再添加實施例1所甩的二甲基聚矽氧烷0 . 0 5重 量份,使用雙軸擠壓機混練,經形成顆粒後得到目的之實 施例4的橡膠改性苯乙烯系樹脂組成物。 此實施例4之橡膠改性苯乙烯系樹脂組成物的A成分 ,B成分及有機聚矽氧烷含量,平均橡膠粒徑,全樹脂成 分中之MMA單位含量,B成分中之MMA單位含量,及 各物性測定結果如表1所示。 4之橡膠改性苯乙烯系樹脂組 請 先 閲 背 之 注 意 事 項, 再 裝 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9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 、發明説明 (17 ) 比 較例 5 實 施 例 1 之橡 膠改性苯 乙 烯系 樹脂 ( A ) 之製 造 中, 除 了 將 第 2 反 應 器 之攪拌機 的 轉數 設在 5 0 0 轉 / 分 鐘外 9 其 餘 同 上 述 實 施例1之操 作 製作 Α成分 9 製 成 粒狀 〇 製 得 之 A 成 分 其平均橡 膠 粒徑爲0 • 2 H m 9 甲 苯不 溶 成 分 的 比 例 爲 1 • 6”內 •.- 包 結構 橡膠 子 的 含 有 比 例爲 5 4 重 量 % 及 內 包粒子數 2 0個 以下 之橡 膠 粒 子 的 含有 比例爲 9 8 % P 使 用 雙 軸擠壓機混練該 A 成分 5 0 重 量 份及 實 施例1 用 的 B 成分 5 0 重 量份,經 形 成顆粒後得到 巨 的 之比較例 5 的 橡 膠 改 性 苯 乙 烯系樹脂 組 成物 0 此 比 較 例 5 之 橡膠改性苯 乙烯 系樹 脂 組 成 物 的 A 成分 » B 成 分 及 有 機 聚 较氧院含 量 ,平均橡 膠 粒 徑 全 樹 脂成 分 中 之 Μ Μ A 單 位 含量,B 成 分中 之Μ Μ A 單 位 含量 ,及 各 物 性 測 定 結 果 如 表1所示 〇 比較例 6 實 施例 1 之橡 膠改性苯 乙 烯系 樹脂 ( A ) 之 製 造 中, 除 了 將 第 2 反 pte 應 器 之攪拌的 轉數設 在5 0 轉 / 分 鐘 外 ,其 餘 同 上 述 實 施 例 1 之操作製作 A成 分, 製 成 粒 狀 〇 製 得之 A 成 分 其 平 均 橡 膠 粒徑爲2 • 7 β m ° 使 用 雙 軸 擠 壓 機混練該 A 成分 5 0 重 量 份 及 實 施 例1 用 的 B 成 分 5 0 重 量份,經 形 成顆粒後得 到 巨 的 之 比較例 6 的 橡 膠 改 性 苯 乙 烯系樹脂 組 成物 0 裝 訂 請 先 閎 -¾ 背 之 注 意 事 項 再'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_ _ A7 B7 五、發明説明(18 ) 此比較例6之橡膠改性苯乙烯系樹脂組成物的A成分 ,B成分及有機聚矽氧烷含量,平均橡膠粒徑,全樹脂成 分中之MMA單位含量,B·成分中之MMA單位含量,及 各物性測定結果如表1所示。 比較例7 實施例1橡膠改性苯乙烯系樹脂(A)之製造中’除 了將添加之二第三丁基過氧環己烷的量改爲〇 . 〇 5重量 份外,其餘同上述實施例1之操作製作A成分’製成粒狀 •製得之A成分其平均橡膠粒徑爲1 . 0 # ra。 使用雙軸擠壓機混練該A成分5 0重量份及實施例1 用的B成分5 0重量份,經形成顆粒後得到目的之比較例 7的橡膠改性苯乙烯系樹脂組成物。 此比較例7之橡膠改性苯乙烯系樹脂組成物的A成分 ,B成分及有機聚矽氧烷含量,平均橡膠粒徑,全樹脂成 分中之MMA單位含量,B成分中之MMA單位含量’及 各物性測定結果如表1所示。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 0¾ 一 I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比較例8 實施例1之橡膠改性苯乙烯系樹脂(A)之製造中’ 除了將橡膠成分改成高順式聚丁二烯橡膠,及不添加二第 三丁基過氧環己烷外,其餘同上述實施例1之操作製作A 成分,製成粒狀。製得之A成分其平均橡膠粒徑爲0· 7 jam,甲苯不溶成分及橡膠成分的比例爲1 . 1 ,內包結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既格(210X297公釐)_ 21 _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A 7 B7五、發明説明(19 ) 構橡膠粒子的含有比例爲6 2重量%,及內包粒子數2 0 個以下之橡膠粒子的含有比例爲90%。 又實施例1之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系共聚合樹 脂(B)中,除了原料液中之苯乙烯定爲4 0重量份,甲 基丙烯酸甲酯爲6 0重量份外,其餘同上述實施例1之操 作製作B成分。由反應器排出之聚合液的轉化率爲7 0% ,又製得之B成分中之MMA單位含量爲6 5重量%。 使用雙軸擠壓機混練該A成分5 0重量份及B成分 5 0重量份,經形成顆粒後得到比較例8的橡膠改性苯乙 烯系樹脂組成物。 此比較例8之橡膠改性苯乙烯系樹脂組成物的A成分 ,B成分友有機聚矽氧烷含量,平均橡膠粒徑,全樹脂成 分中之MMA單位含量,B成分中之MMA單位含量,及 各物性測定結果如表1所示。 請 先 閲 讀 背 面 之 注 意 % 裝 頁 訂 比較例9 以實施例4所使用的A成分單獨調製比較例9之橡膠 改性苯乙烯系樹脂組成物。此比較例9之橡膠改性苯乙烯 系樹脂組成物的A成分,B成分及有機聚矽氧烷含量,平 均橡膠粒徑,全樹脂成分中之MMA單位含量,B成分中 之MMA單位含量,及各物性測定結果如表1所示· 比較例1 0 又實施例1之苯乙烯一(甲基)丙烯酸酯系共聚合樹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 210X297公疫)-22 _ 線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A 7 B7 五、發明説明(20 ) 脂(B )中,除了原料液中之苯乙烯定爲2 0重量份,甲 基丙烯酸甲酯爲8 0重量份外,其餘同上述實施例1之操 作製作B成分。由反應器排出之聚合液的轉化率爲6 5% ,又製得之B成分中之MMA單位含量爲8 2重量%。 對於該B成分7 0重量份添加實施例1之A成分3 0 重量份,使用雙混練經形成顆粒後得到目的之比較例1 0 的橡膠改性苯乙烯系樹脂組成物。 此比較例10之橡膠改性苯乙烯系樹脂組成物的A成 分,B成分及有機聚矽氧烷含量,平均橡膠粒徑,全樹脂 成分中之MMA單位含量,B成分中之MMA單位含量, 及各物性測定結果如表1所示。 實施例5-8及比較例11一15 同實施例1製造表1的A成分及B成分,使用.A‘成分 及B成分同實施例1調製各實施例5—8及比較例11— 1 7的橡膠改性苯乙烯系樹脂組成物。 但A成分之製造中,平均橡膠粒徑爲〇 . 5 8 # m者 係以第2反應器之攪拌機的轉數設在15 0轉/分鐘來製 造,又平均橡膠粒徑爲2. 7 者係以第2反應器之攪 .拌機的轉數設在50轉/分鐘來製造。 製得之實施例5—8及比較例11一17的橡膠改性 苯乙烯系樹脂組成物的A成分,B成分及有機聚矽氧烷含 量,平均橡膠粒徑,全樹脂成分中之ΜM A單位含量,B 成分中之ΜΜΑ單位含量,及各物性測定結果如表1所示 本紙張纽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 ( 210X297公疫)_ 23 _ —I I I I I n ΙΊ n ϋ n ϋ n I ϋ ϋ n 1· ϋ n ^ - t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B7 五、發明説明(2!) 請. 先 閲 讀 背-面 之 注 意 事 f $ J裝 頁 〔金屬電鍍特性之評價〕 訂 使用實施例4製得之橡膠改性苯乙烯系樹脂組成物, 以射出成形法形成射出成形品(1 2 Ommx 6 OmmX 3mm),接著實施與通常適用在ABS樹脂成形品之表 面的前處理,如以硫酸/鉻酸爲蝕刻液之化學表面粗化處 理及利用調整液之賦予極性處理後,首先,在含鋼離子的 水溶液中添加次亞磷酸鈉,加熱至9 0〜1 0 0°C利用化 學電鍍(無極電鍍)法形成下層之鍍銅1 ,更進一步 ,其上使用含鎮離子的水溶液同樣地,利用化學電鍍(無 極電鍍)法形成上層之鍍鎳0. 2 5#ιηβ m 製得之成形品其表面全部具有光澤,完全未發現鍍層 下之樹脂層露出•又,對於成形品進行貼布剝離試驗(依 據ASTM D 3 3 5 9但無十字切割)時完全未發現鍍 層剝落,維持良好的表面狀態。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產業上之利用性 本發明之橡膠改性苯乙烯系樹脂組成物不僅外觀,耐 損傷性等之表面特性優異*而且耐衝擊性及剛性等之機械 特性也優異,這些表面特性,耐衝擊性及剛性的平衡優, 即使不實施塗裝也不易損傷的材料,適合作爲電氣,電子 ,oa,通信機器等之領域的射出成形用途等的材料。又 ,本發明之橡膠改性苯乙烯系樹脂組成物經成形所得之成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4 - A7 . B7 五、發明説明(22 ) 形品的電鍍性優異,其表面可形成鍍敷黏附強度高的鍍膜 ,特別是藉由化學電鍍(無極電鍍)賦予成形品電磁波屏 蔽特性,適用於保護0A機器等的用途。 --------d丨裝------訂------^線 - - . j ) (請先閎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_ 25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23 ) [表 1-1]
比較例1 比較例2 實施例1 實施例2 實施例3 A 成量(wt%) 100 95 70 50 30 B成^ - 5 30 50 70 有機聚矽氧院含量(㈣) - 0.05 0.05 0.05 0.05 平均橡膠粒徑("m) 1.1 1.1 1.1 1.1 1.1 全樹脂成分中MMA含量(wt%). - 1.7 9.9 16.5 23.1 B成分中MMA含量(wt%) - 33 33 33 33 ΤΙ/橡膠成分 2.8 2.8 2.8 2.8 2.8 平均界面長度("m/ β m2) - 0.7 4.2 7.1 4.1 IZ衝擊強度(kgfcm/cm) 4.5 12.5 10.5 7.6 5.3 烤曲彈性麵(kgf/cm2) 190 195 216 238 260 光職(¾) 91 91 94 95 97 像鮮明度(¾) 66.0 66.0 73.0 78.0 83.0 mmmm 4B-3B 3B 冊 F F-H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嘬再填寫本頁) 裝. 訂 L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 210X297公釐)_ 26 _
A B 五、發明説明(24 ) [表卜2]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比較例3 比較例4 實施例4 比較例5 比較例6 Α 成 量(wt%) 20 - 50 50 50 B成分缝(wt%) 80 100 50 50 50 有機聚矽氧院含置(wtt) 0.05 - 0.05 0.05 - 平均橡膠粒徑Uro) 1.1 - 0.6 0.2 2.7 全樹脂成分中MMA含量(wt%) 26.4 33 16.5 16.5 16.5 B成分中MMA含量(wt%) 33 33 33 33 33 ΤΙ/橡膠成分 2.8 - 1.8 1.6 2.9 平均界面長度(jam/仰2) 2.8 - 7.2 7 7.1 IZ衝擊強度(kgfcm/cm) 2.6 2 8.9 2.7 8 弩曲彈性_0^/〇!12) 280 330 270 278 172 光纖(¾) 97 105 103 103 48 像鮮明獻%) 84.0 107.0 99.0 102.0 28.0 鱗麵值 Η Η F-H F-H HB-F (請先閱請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絮· ΙΓΙ -、-°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_ 27 _ BSiiQB A7 B7 五、發明説明(25 ) [表 1-3]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比較例7 比較例8 比較例9 比較例10 戚量(wt%) 50 50 100 30 B成的量(wt%) 50 50 - 70 有機聚矽氧院含量(社%) 0.05 0.05 - 0.05 平均橡膠粒徑("m) 1 0.7 0.6 1.1 全樹脂成分中MMA含嵐wt%) 16.5 32.5 - 57.4 B成分中MMA含量(wt%) 33 65 - 82 ΤΙ/橡膠成分 3.8 1.1 1.8 2.8 平均界面長度(从m/仁m2) 7.3 1.9 - 1.1 IZ衝擊強度(kgf απ/era) 6.9 3.2 3.1 2.7 彎曲彈性模數(kgf/cm2) 180 235 220 265 光雜(%) 80 95 101 97 讎明度(%) 51.0 79.0 102.0 84.0 mmmmm F F-H 4B-3B F-H ---------=I裝--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 210X297公釐)_ 28 - 9 ο T1 f"x 8 五、發明説明(26) [^1-4]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實施例 5 6 7 8 戚量(wt%) 70 50 40 50 喊分含量(wt%) 30 50 60 50 有機聚矽氧烷含量(wt%) 0.05 0.05 0.05 0.05 平均橡膠粒徑(仰) 0.58 0.58 0.58 1.2 全樹脂成分中MMA含量(wt%) 9.9 16.5 23.1 16.5 B成分中MMA含量(wt%) 33 33 38.5 33 ΤΙ/橡膠成分 1.7 1.7 1.7 2.8 平均界面長度("m/"m2) 4.2 7.2 5.6 7.1 IZ衝撃強獻kgfcm/cm) 10.4 8.8 6.3 8.5 彎曲彈性模數(kgf/cm2) 234 260 275 250 光職(%) 100.2 101 102 98 像鮮明度(¾) 94.2 95.1 95.9 85.9 鉛筆麵值 HB F F-H F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a國家標準(CNS)A4規格( 210X297公釐)_ 29 - 9 ο Γ·1-?-4· i 8 8
A 7 Β 五、發明説明(27 ) [表 1-5]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比較例 11 12 13 14 15 戚量(wt%) 100 95 20 50 30 B成分含量(wt%) - 5 80 50 70 有機聚矽氧院含量(wt%) 一 0.05 0.05 0.05 平均橡膠粒徑Um) 0.58 0.58 0.58 2.7 0.58 全樹脂成分中MMA含量(wt%) 一 3.3 26.4 16.5 57.4 B成分中MMA含量(wt%) - 66 33 33 82.0 ΤΙ/橡膠成分 1.7 1.7 1.7 3.2 2.8 平均界面長度(;am/"m2) - 0.2 2.8 6.9 1.1 IZ衝擊強度(kgf cm/cm) 15 10.5 2.6 8 2.7 彎曲彈性模數(kgf/cm2) 200 207 305 220 265 光灘(¾) 100 99.5 102 65 94 讎明度(%) 92.6 90.1 96.7 27.6 85.9 鉛筆腦值 4B-3B 3B Η HB-F F-H (請先閎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索-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 210X297公釐)-30-

Claims (1)

  1. A8 B8 C8 D8 公告本I 六、申請專利範圍 t 1 . 一種橡膠改¥1^^烯系樹脂組成物,其特徵係-含有於苯乙烯系聚合物(c)相中呈現分散狀態之橡膠狀 聚合物,且含有該分散粒子之平均粒徑爲〇. 3〜2_ 0 之橡膠改性之苯乙烯系樹脂(A)90〜30重量% ,及苯乙烯一(甲基)丙烯酸酯系共聚合樹脂(B) 1 0 〜7 0重量%的橡膠改性之苯乙烯系樹脂組成物,該樹脂 組成物中之(甲基)丙烯酸酯單位的含量爲5〜5 0重量 %,甲苯不溶分(重量% : X)與橡膠成分(重量% : Y )之比例(X/Y)爲1.2〜3.5。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橡膠改性之苯乙烯系樹 脂組成物,其中樹脂組成物中,形成橡膠改性苯乙烯系樹 脂組成物(A)之連續的苯乙烯系聚合物(C)與苯乙烯 一(甲基)丙烯酸酯系共聚合樹脂(B )爲半相溶分散狀 態,該樹脂組成物之上述苯乙烯系聚合物(C )柑與苯乙 烯-(甲基)丙烯酸酯系共聚合樹脂(B )相之間的平均 界面長度係每一平方爲2. 5以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橡膠改性苯乙烯系樹脂 組成物,其中樹脂組成物含有0. 005〜0. 5重量% 之25°C的表面張力爲19. 0〜22. Odyne/ cm的有機聚矽氧烷。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橡膠改性苯乙烯系樹脂 組成物,其中樹脂組成物中之橡膠狀聚合物分散粒子的平 均粒徑爲0. 4〜0. 9丨m,且全橡膠狀聚合物分散粒 子中所佔有旳內包結構的分散粒子的比例爲8 0重量%以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嫠)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31 - ^81109 as B8 C8 ' D8 ~、申請專利範圍 上,橡膠狀聚合物分散粒子中內包之苯乙烯系聚合物的粒 子數爲2 0個以下的分散粒子佔全分散粒子數的7 0%以 上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32 -
TW086105994A 1996-05-17 1997-05-06 Rubber-modified styrenic resin compositions TW381109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2291896 1996-05-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381109B true TW381109B (en) 2000-02-01

Family

ID=14847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6105994A TW381109B (en) 1996-05-17 1997-05-06 Rubber-modified styrenic resin compositions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121385A (zh)
CN (2) CN1219947A (zh)
MY (1) MY118770A (zh)
TW (1) TW381109B (zh)
WO (1) WO199704439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Y124925A (en) * 2000-07-26 2006-07-31 Toray Industries Rubber-reinforced styrene transparent resin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JP2002243917A (ja) * 2001-02-19 2002-08-28 Asahi Kasei Corp フレネルレンズ用原板シート
CN109971107A (zh) * 2018-12-27 2019-07-05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苯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39610A (ja) * 1985-08-14 1987-02-20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表面滑性ならびに摺動摩耗特性のすぐれたゴム変性スチレン系樹脂組成物
JPS6462344A (en) * 1987-09-01 1989-03-08 Showa Denko Kk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JPH02185553A (ja) * 1989-01-12 1990-07-19 Sumitomo Chem Co Ltd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JPH04126756A (ja) * 1990-09-17 1992-04-27 Asahi Chem Ind Co Ltd 耐フロン123性樹脂組成物
JP3025333B2 (ja) * 1991-04-19 2000-03-27 電気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JPH05179089A (ja) * 1991-12-26 1993-07-20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芳香族ビニル系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中空成形品の製法
JPH05279547A (ja) * 1992-03-31 1993-10-26 Nippon Steel Chem Co Ltd 透明な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WO1993021246A1 (en) * 1992-04-09 1993-10-28 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olymer composite, molding product thereof, and laminate
JPH0625507A (ja) * 1992-07-08 1994-02-01 Asahi Chem Ind Co Ltd 外観特性に優れたゴム変性スチレン系樹脂組成物
JPH06157863A (ja) * 1992-11-17 1994-06-07 Asahi Chem Ind Co Ltd 新規なスチレン系樹脂組成物
JPH06239610A (ja) * 1992-12-22 1994-08-30 Mitsui Toatsu Chem Inc フルオロシラン
US5891962A (en) * 1994-09-20 1999-04-06 Mitsui Chemicals, Inc. Transparent, rubber-modified styrene resin and production process thereof
US5852124A (en) * 1996-08-06 1998-12-22 Chi Mei Corporation Rubber-modified styrenic resin composi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121385A (en) 2000-09-19
WO1997044392A1 (fr) 1997-11-27
MY118770A (en) 2005-01-31
CN1219947A (zh) 1999-06-16
CN1483759A (zh) 2004-03-24
CN1209409C (zh) 2005-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42531B (en) Thermoplastic molding materials
CN101336255B (zh) 具有均匀组成和窄分子量分布的热塑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93917A (zh) 一种建筑外墙弹性涂料用纯丙烯酸酯共聚物涂料乳液的制备方法
JP2020514469A (ja) アルカリ水溶性樹脂、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アルカリ水溶性樹脂を含むエマルション重合体
KR100837092B1 (ko) 투명 고무변성 스티렌계 수지 및 그의 연속 괴상중합제조방법
TW381109B (en) Rubber-modified styrenic resin compositions
KR20130082395A (ko) 스티렌-부타디엔 고무를 이용한 고무변성 스티렌계 수지의 연속 제조 방법
JPH1072512A (ja) ゴム変性共重合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法
CN101137722A (zh) 具有多层结构的聚合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82209A (zh) 橡胶改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注塑成型体及使用了该注塑成型体的洗衣机盖
TW322488B (en) Styrene resin composition modified by rubber
JP2707458B2 (ja) アクリルシロップ組成物
JP7145271B1 (ja) 透明なゴム変性スチレン系樹脂組成物
KR100453711B1 (ko) 고무변성스틸렌계수지조성물
JP3652438B2 (ja) ゴム変性スチレン系樹脂組成物
KR100650915B1 (ko) 고충격 폴리스티렌 수지의 연속 제조 방법
KR20030033236A (ko) 투명성과 내충격성이 우수한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JP3974225B2 (ja) ゴム変性芳香族ビニル系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法
JPH041762B2 (zh)
JP4727116B2 (ja) ゴム変性共重合樹脂組成物
JPH1036618A (ja) ゴム変性スチレン系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品
JPWO2021014735A1 (ja) 透明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品
JP2003096139A (ja) 透明なゴム変性共重合樹脂の製造方法
JPH01279945A (ja) ゴム変性スチレン系樹脂組成物
JP2016175971A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