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41442A - 安裝金屬配件、連接器、插頭及連接系統 - Google Patents

安裝金屬配件、連接器、插頭及連接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41442A
TW201841442A TW107104275A TW107104275A TW201841442A TW 201841442 A TW201841442 A TW 201841442A TW 107104275 A TW107104275 A TW 107104275A TW 107104275 A TW107104275 A TW 107104275A TW 201841442 A TW201841442 A TW 20184144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connector
mounting
wall
connec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42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上田紘己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414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4144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發眀之課題在於謀求減少相對於殼體之體積比。安裝金屬配件(5)具備安裝構件(50)。安裝構件(50)被安裝於具有複數接觸件(2)之連接器(101)之殼體(1)。殼體(1)具有底壁(11)、和包圍底壁(11)之周圍壁(12)。安裝構件(50)具有第1安裝片(51)和第2安裝片(52)。上述第1安裝片(51)覆蓋周圍壁(12)之內側面之至少一部分。第2安裝片(52)與第1安裝片(51)連結,覆蓋周圍壁(12)之外側面和內側面之連結面之至少一部分,安裝構件(50)不具有夾著周圍壁(12)的位於第1安裝片(51)之相反側的部位。

Description

安裝金屬配件、連接器、插頭及連接系統
本發明一般而言係關於安裝金屬配件、連接器、插頭及連接系統,更詳細而言係關於被安裝於連接器之殼體的安裝金屬配件、連接器、插頭及連接系統。
以往,所知的有用以電性連接電氣零件彼此之連接器,例如揭示於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3/031139號)。記載於文獻1之插頭(連接器)具備有藉由絕緣性之合成樹脂整體被成型成矩形狀之插頭殼體(殼體)。在插頭殼體以與長邊方向相等之間距配設有複數插頭側端子(接觸件)。再者,在插頭殼體之長邊方向兩端部配設有插頭側保持金屬配件(安裝金屬配件)。藉由插頭與插座(其他連接器)嵌合,複數插頭側端子與複數插座側端子(其他連接器側接觸件)電性連接。   在上述以往例般之安裝金屬配件中,被期待著謀求減少相對於殼體的體積比。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問題點而創作出,其目的在於提供可以謀求減少相對於殼體之體積比的安裝金屬配件、連接器、插頭及連接系統。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安裝金屬配件具備安裝構件。上述安裝構件被安裝於具有複數接觸件之連接器的殼體。上述殼體具有底壁和包圍上述底壁之周圍壁。上述安裝構件具有第1安裝片和第2安裝片。上述第1安裝片覆蓋上述周圍壁之內側面之至少一部分。上述第2安裝片與上述第1安裝片連結,覆蓋連結上述周圍壁之外側面和上述內側面之連結面之至少一部分。上述安裝構件不具有夾著上述周圍壁的位於上述第1安裝片之相反側的部位。   本發明之一態樣的連接器具備上述安裝金屬配件、上述殼體和上述複數接觸件。   本發明之一態樣的插頭係作為其他連接器的插頭,其係被連接於作為上述連接器的插座。上述插頭具有被電性連接於上述插座之上述複數接觸件的複數其他連接器側接觸件。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連接系統具備上述連接器和上述其他連接器。上述其他連接器具有被電性連接於上述複數接觸件之複數其他連接器側接觸件。
(1)概要   以下,針對實施型態之安裝金屬配件5及安裝有安裝金屬配件5之連接器101使用圖1~圖6B予以說明。本實施型態之連接器101被安裝於例如印刷配線板或可撓性配線板等之基板7(參照圖13)。連接器101係用於電性連接被搭載於例如智慧型手機等之攜帶終端機的複數基板7之間。當然,並非限定連接器101之用途的主旨,連接器101即使被使用於例如攝影機模組等之攜帶終端機以外之電子機器亦可。再者,連接器101並不限定於電性連接複數基板7之間的用途,例如若為電性連接基板7和顯示器之間,或基板7和電池之間等之複數零件之間的用途即可。   連接器101具備殼體1和複數接觸件2和安裝金屬配件5。殼體1保持複數接觸件2。殼體1具有底壁11和包圍底壁11之周圍壁12。周圍壁12係由一對第1周圍壁121和一對第2周圍壁122所構成。一對第1周圍壁121之至少一方係將複數接觸件2並列在配列方向(第1周圍壁121之長邊方向)狀態下予以保持。上述一對第2周圍壁122分別連接上述一對第1周圍壁121之端部彼此。   殼體1之厚度方向之尺寸為例如數mm以下。再者,殼體1之長邊方向之尺寸為例如數十mm。再者,殼體1之短邊方向之尺寸為例如數mm。並且,複數接觸件2之並列間隔,即是間距例如數小數點mm。在本實施型態中,複數接觸件2雖然係以等間距並列,但是即使以不一致之間距並列亦可。   安裝金屬配件5具備被安裝於連接器101之殼體1的安裝構件50。安裝構件50具有第1安裝片51和第2安裝片52。第1安裝片51覆蓋周圍壁12之內側面S1(參照圖15A)之至少一部分。第2安裝片52與第1安裝片51連結,覆蓋連結周圍壁12之外側面S2(參照圖15A)和內側面S1之連結面S3(參照圖15A)之至少一部分。即是,安裝構件50不具有夾著周圍壁12的位於第1安裝片51之相反側的部位(參照圖15A)。   即是,因本實施型態之安裝金屬配件5不具有夾著周圍壁12的位於第1安裝片51之相反側的部位,故可以謀求減少安裝金屬配件5對殼體1之體積比。 (2)詳細   以下,針對本實施型態之連接器101之構成予以詳細說明。在下述中,將殼體1、1A之長邊方向設為左右方向(第1方向)、將殼體1、1A之短邊方向設為上下方向(第2方向)、將殼體1、1A之厚度方向設為前後方向(第3方向)而予以說明。另外,在圖1~圖31中,雖然表示呈現該些方向(上、下、左、右、前、後)之箭頭,但是該些箭頭僅不過係在輔助說明之目的下賦予記載,並不伴隨著實體。再者,上述方向之規定並非限定本實施型態之連接器101及其他連接器102之使用型態的主旨。 (2.1)全體構成   首先,針對本實施型態之連接器101之全體構成予以詳細說明。本實施型態之連接器101係插座(母連接器),具備殼體1、複數接觸件2、一對安裝金屬配件5。針對安裝金屬配件5,以「(2.2)安裝金屬配件」予以詳細說明。   殼體1係第1方向(左右方向)長的扁平長方體狀,具有絕緣性之樹脂成型體。在本實施型態中,殼體1係將一對安裝金屬配件5設為嵌件的插件成型品。殼體1具有底壁11和周圍壁12和台部16。底壁11係第1方向(左右方向)長的板狀,構成殼體1之底部。周圍壁12係從底壁11之周緣向前突出,在俯視觀看下為矩形框狀。即是,周圍壁12被構成包圍底壁11之周圍。在此,「俯視觀看」係指從第3方向(前後方向)觀看之情形。   具體而言,周圍壁12係由一對第1周圍壁121和一對第2周圍壁122所構成。一對第1周圍壁121係周圍壁12中沿著第1方向的一對壁。在一對第1周圍壁121分別藉由在後述複數收納部17各收納複數接觸件2,複數接觸件2並列在一方向(左右方向)之狀態下被保持。即是,在周圍壁12設置複數接觸件2。在本實施型態中,一對第1周圍壁121分別保持4根接觸件2。   台部16係在第1方向(左右方向)長的長方體狀,從底壁11之中央向前突出。以底壁11、周圍壁12及台部16包圍之部位構成其他連接器102嵌合之嵌合凹部13。具體而言,在嵌合凹部13嵌合其他連接器102之一對第1周圍壁121A(後述),和其他連接器102之一對第2周圍壁122A(後述)。依此,連接器101被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   接觸件2為由例如銅合金等之金屬材料所構成之金屬成型體。再者,在接觸件2被施予金屬鍍敷。另外,即使在接觸件2不施予金屬鍍敷亦可。接觸件2具有彈簧片24、上升片25、下降片26和端子片27,該些被構成一體(參照圖5B)。   彈簧片24之前端彎曲成馬蹄形,被構成在第2方向(上下方向)彈性變形。即是,彈簧片24係在其他連接器102之複數其他連接器側之接觸件2A(以下,原則上稱為「接觸件2A」)被***至嵌合凹部13之狀態下,被推至對應的接觸件2A。依此,彈簧片24被構成產生朝對應的接觸片2A之方向的彈性力。   上升片25為板狀。上升片25之第1端(後端)與彈簧片24成為一體。上升片25被構成在嵌合凹部13被***其他連接器102之複數接觸件2A之狀態下,與對應的接觸件2A接觸。再者,上升片25與朝向彈簧片24突出之突起251成為一體。突起251係在其他連接器102之複數接觸件2A被***至嵌合凹部13之狀態下,在第3方向(前後方向)與對應之接觸件2A之突起221並列,並且位於較突起221前方(參照圖14)。即是,突起251係藉由鉤住在對應的接觸件2A之突起221,構成鎖定機構。   下降片26為板狀。下降片26之第1端(前端)彎曲成逆U字狀,與上升片25之第2端(前端)成為一體。   端子片27為板狀。端子片27與下降片26之第2端(後端)成為一體。再者,端子片27之前端在第3方向之一端側(後側)從殼體1露出。端子片27之一面(後面)成為藉由例如焊接被接合於基板7之接合面。   複數接觸件2大致區分成訊號傳輸用之訊號端子3,和與電源電性連接之電源端子4。在本實施型態中,8根接觸件2中,訊號端子3為4根,電源端子4為4根。再者,在本實施型態中,在一對第1周圍壁121,分別以在配列方向(左右方向)並列2根訊號端子3和2根電源端子4之狀態下被設置。再者,在一對第1周圍壁121分別以被夾在2根電源端子4之方式設置有2根訊號端子3。   在本實施型態中,電源端子4係在一方向(左右方向)並列3根訊號端子3而成為一體的形狀。即是,在本實施型態中,將電源端子4之寬度尺寸(第1方向(左右方向)之尺寸)設為大於訊號端子3之寬度尺寸。依此,將電源端子4之阻抗設為小於訊號端子3之阻抗,將電源端子4之額定電流設為大於訊號端子3之額定電流。再者,在電源端子4中,3個彈簧片24在第1方向(左右方向)隔著間隔而與上升片25之第1端(後端)成為一體。再者,電源端子4之端子片27與從一端在第2方向(上下方向)向外突出的2個突出片271成為一體。因此,當將電源端子4之端子片27藉由例如焊接與基板7接合之時,焊錫容易在該些2個突出片271之間之區域擴散,容易形成填角。因此,在該構成中,可以使電源端子4對基板7更牢固地接合。   再者,在本實施型態中,從第1方向(左右方向)觀看,訊號端子3之剖面之形狀與電源端子4之剖面之形狀相同。在此所指「相同」係包含「大致相同」的表現。因此,由於製造上之誤差或偏差使得訊號端子3及電源端子4之各剖面之形狀彼此產生的些許差異係容許範圍內的誤差。   殼體1具有與複數接觸件2一對一對應的複數(在此為8個)之收納部17。複數收納部17分別在厚度方向(前後方向)貫通底壁11。複數接觸件2分別藉由從後方被推入收納部17,被收納於收納部17。   複數收納部17以二等分被設置在夾持台部16之第2方向(上下方向)之兩側。位於台部16之第2方向之兩側的複數收納部17皆沿著第1方向(左右方向)以大致等間隔被並列設置。在此,位於台部16之第2方向之第1側(上側)的4個收納部17中,位於第1方向(左右方向)之兩側的2個收納部17,分別收納有電源端子4作為接觸件2。在此,位於台部16之第2方向之第2側(下側)的4個收納部17中,位於第1方向之兩側的2個收納部17,也分別收納有電源端子4作為接觸件2。在剩下的4個收納部17分別收納有訊號端子3作為接觸件2。   複數接觸件2分別在被收納於收納部17之狀態下,一部分露出於嵌合凹部13。具體而言,複數接觸件2之各彈簧片24之一部分從台部16之內側露出至嵌合凹部13。再者,複數接觸件2之各上升片25之一部分從第1周圍壁121之內側露出至嵌合凹部13。因此,當將連接器101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時,複數接觸件2之各露出於嵌合凹部13之部分,與其他連接器102之對應的接觸件2A接觸。依此,連接器101之複數接觸件2分別與其他連接器102之複數接觸件2A電性連接。 (2.2)安裝金屬配件   接著,針對本實施型態之連接器101中之安裝金屬配件5使用圖6A、圖6B予以詳細說明。在本實施型態中,安裝金屬配件5分別被設置在殼體1之第1方向(左右方向)之兩端部。在以下之說明中,雖然原則上,以被安裝於殼體1之第1方向之第1端(左端)之安裝金屬配件5為例予以說明,但是被安裝於殼體1之第1方向之第2端(右端)的安裝金屬配件5也係相同構成。   安裝金屬配件5為由例如銅合金等之金屬材料所構成之金屬成型體。安裝金屬配件5用於提升殼體1之強度。安裝金屬配件5具有第1安裝片51、第2安裝片52和第3安裝片53,作為被安裝於殼體1之安裝構件50。第1安裝片51係沿著第3方向(前後方向)長的矩形板狀。第1安裝片51係在安裝構件50被安裝於殼體1之狀態下,覆蓋周圍壁12之內側面S1之至少一部分。具體而言,第1安裝片51係在第3方向(前後方向)貫通底壁11之狀態下被安裝於殼體1,沿著第3方向而覆蓋周圍壁12之內側面S1(參照圖15A、圖15B)。第1安裝片51之長邊方向之第1端(前端)與第2安裝片52之第1端成為一體。再者,第1安裝片51之長邊方向之第2端(後端)與第3安裝片53成為一體。   第2安裝片52之第1端與第1安裝片51之長邊方向之第1端(前端)連結。再者,第2安裝片52之第2端對向於突出壁19(後述)。第2安裝片52係在安裝構件50被安裝於殼體1之狀態下,覆蓋連結周圍壁12之外側面S2和內側面S1之連結面S3之至少一部分。在本實施型態中,連結面S3係第1周圍壁121(或是第2周圍壁122)之前端部,在俯視觀看下構成台形狀之部位之外面(參照圖15A、圖15B)。在此,「俯視觀看」係指若以第1周圍壁121為對象時,從第1方向(左右方向)觀看之情形,若以第2周圍壁122為對象時,從第2方向(上下方向)觀看之情形。   安裝構件50不具有覆蓋周圍壁12之外側面S2的部位。即是,安裝構件50不具有夾著周圍壁12的位於第1安裝片51之相反側的部位。換言之,安裝構件50與第2安裝片52之第2端連結,並且具有從第2安裝片52之第2端沿著周圍壁12之外側面S2延伸的部位。進一步換言之,安裝構件50係在周圍壁12之厚度方向,不具有在與第1安裝片51之間夾入周圍壁12的部位。   在本實施型態中,安裝構件50係將第1安裝片51及第2安裝片52設為1個組片54,具有複數(在此3個)組片54。具體而言,在第1方向之第1端(左端)側之安裝金屬配件5中,2個組片54分別被安裝於一對第1周圍壁121之長邊方向之第1端(左端)。再者,剩下的1個組片54被安裝於第1方向之第1側(左側)之第2周圍壁122。同樣,在第1方向之第2側(右側)之安裝金屬配件5中,2個組片54分別被安裝於一對第1周圍壁121之長邊方向之第2端(右端)。再者,剩下的1個組片54被安裝於殼體1之第1方向之第2端(右端)側之第2周圍壁122。即是,3個組片54分別被設置在周圍壁12中,一對第1周圍壁121、第2周圍壁122。   第3安裝片53係沿著第2方向(上下方向)長的矩形板狀。第3安裝片53一體地具有3個組片54。具體而言,第3安裝片53之長邊方向(上下方向)之兩端分別與上下一對之第1安裝片51之長邊方向之第2端(後端)成為一體。再者,在第1方向之第1側(左側)之安裝金屬配件5中,第3安裝片53之短邊方向之一端(左端)與第1安裝片51之長邊方向之第2端(後端)成為一體。同樣地,在第1方向之第2側(右側)之安裝金屬配件5中,第3安裝片53之短邊方向之一端(右端)與第1安裝片51之長邊方向之第2端(後端)成為一體。   在此,如先前所述般,第1安裝片51係在第3方向(前後方向)中貫通底壁11之狀態下被安裝於殼體1。因此,與第1安裝片51之長邊方向之第2端(後端)成為一體之第3安裝片53係在第3方向之一端側(後側),從殼體1露出。(參照圖2)。即是,第1安裝片51係在底壁11之厚度方向貫通底壁11。而且,第3安裝片53係從第1安裝片51之底壁11側之一端沿著底壁11延伸。   第3安裝片53之一面(後面)係與複數接觸件2之一面(後面)略同一平面,成為藉由例如焊接被接合於基板7之接合面。即是,第3安裝片53具有被接合於基板7之接合部511。換言之,安裝構件50具有被接合於基板7之接合部511。而且,接合部511可以說被設置在第1安裝片51之底壁11側之一端(在此,為第3安裝片53)。   第3安裝片53具有凹處531。凹處531係在第1方向之第1側(左側)之安裝金屬配件5中,從第3安裝片53之短邊方向之一端朝向另一端(左端)凹陷。再者,凹處531係在第1方向之第2側(右側)之安裝金屬配件5中,從第3安裝片53之短邊方向之一端(左端)朝向另一端(右端)凹陷。即是,第3安裝片53具有在俯視觀看下沿著底壁11凹陷之凹處531。在此,「俯視觀看」係指從第3方向(前後方向)觀看之情形。   再者,第3安裝片53具有複數(在此為2個)之端子部532。2個端子部532係以從第3安裝片53之長邊方向(上下方向)之兩端突出之方式,與第3安裝片53成為一體。端子部532係沿著第2方向(上下方向)長的矩形板狀。第2方向之第1側(上側)之端子部532係在第1方向(左右方向)與第2方向之第1側(上側)之複數接觸件2並列。同樣,第2方向之第2側(下側)之端子部532係在第1方向(左右方向)與第2方向之第2側(下側)之複數接觸件2並列。端子部532之一面(後面)係與複數接觸件2之一面(後面)略同一平面,成為藉由例如焊接被接合於基板7之接合面。   在此,在殼體1設置有複數(在此為6個)之露出部111(參照圖2、圖4)。具體而言,在殼體1之第1方向之第1側(左側),3個露出部111分別被設置在一對第1周圍壁121之第1方向之第1端(左端),和第2周圍壁122。再者,在殼體1之第1方向之第2側(右側),3個露出部111分別被設置在一對第1周圍壁121之第1方向之第2端(右端),和第2周圍壁122。   露出部111係從周圍壁12之後面向前凹陷,使對應的第1安裝片51之一部分從殼體1露出。例如,在第1方向之第1側(左側)中,上側、下側及左側之露出部111分別係使上側、下側及左側之第1安裝片51之一部分從殼體1露出。即是,露出部111朝底壁11之厚度方向(前後方向)凹陷,使安裝構件50之一部分從殼體1露出。   再者,殼體1具有複數(在此為2個)之厚壁部18(參照圖1、圖3)。2個厚壁部18分別被設置在嵌合凹部13之長邊方向(左右方向)之兩端。厚壁部18係以從底壁11向前突出之方式,與底壁11成為一體。厚壁部18在俯視觀看下為三角形狀,具有與底壁11相接之底面,和與對應的第1安裝片51相接之起立面和臨著外部的斜面。在此,「俯視觀看」係指從第2方向(上下方向)觀看之情形。具體而言,在被設置在第1方向之第1側(左側)之厚壁部18中,起立面與被設置在左側之第2周圍壁122之第1安裝片51相接。再者,在被設置在第1方向之第2側(右側)之厚壁部18中,起立面與被設置在右側之第2周圍壁122之第1安裝片51相接。而且,2個厚壁部18中皆覆蓋底壁11和第1安裝片51之境界。即是,厚壁部18覆蓋底壁11,和安裝構件50中貫通底壁11而露出於周圍壁12之內側的部位(第1安裝片51)之境界。   再者,殼體1具有複數(在此為6個)之突出壁19(參照圖1、圖3)。6個突出壁19皆為矩形板狀。6個突出壁19中之4個突出壁19皆從第1周圍壁121之第3方向之一端(前端)朝沿著第3方向之方向(向前)突出。再者,剩下的2個突出壁19皆從第2周圍壁122之第3方向之一端(前端)朝沿著第3方向之方向(向前)突出。換言之,突出壁19係從周圍壁12之連結面S3朝第3方向(前後方向)突出。6個突出壁19分別與對應的第2安裝片52之第2端對向。具體而言,在第2方向之第1側(上側),2個突出壁19分別與2個第2安裝片52之第2端(上端)對向。再者,在第2方向之第2側(下側),2個突出壁19分別與2個第2安裝片52之第2端(下端)對向。再者,在第1方向之第1側(左側),突出壁19與第2安裝片52之第2端(左端)對向。再者,在第1方向之第2側(右側),突出壁19與第2安裝片52之第2端(右端)對向。如此一來,突出壁19與第2安裝片52之外側面S2側之一端對向。   在本實施型態中,第1方向之第1側(左側)之安裝金屬配件5係在接合部511被接合於基板7之狀態下,經由基板7具有的導體,而能夠與上下一對電源端子4電性連接。同樣,第1方向之第2側(右側)之安裝金屬配件5係在接合部511被接合於基板7之狀態下,經由基板7具有的導體,而能夠與上下一對電源端子4電性連接。即是,複數接觸件2中之一部分之接觸件2(電源端子4)被構成與安裝金屬配件5等電位電性連接。 (3)其他連接器   以下,針對與本實施型態之連接器101對應之其他連接器102使用圖7~圖12C進行說明。 (3.1)全體構成   首先,針對本實施型態之其他連接器102之全體構成予以詳細說明。針對連接端子6,以「(3.2)連接端子」予以詳細說明。本實施型態之其他連接器102係插頭(公連接器),如圖7~圖12C所示般,具備其他連接器側殼體1A(以下,原則上稱為「殼體1A」),和複數(在此,為8根)之接觸件2A。再者,本實施型態之其他連接器102具備有兩對其他連接器側安裝金屬配件5A(以下,原則上稱為「安裝金屬配件5A」)和一對連接端子6。針對連接端子6,以「(3.2)連接端子」予以詳細說明。   殼體1A係第1方向(左右方向)長的扁平長方體狀,具有絕緣性之樹脂成型體。殼體1A具有底壁11A和周圍壁12A。底壁11A係第1方向(左右方向)長的板狀,構成殼體1A之底部。周圍壁12A與底壁11A成為一體。再者,周圍壁12A係以從底壁11A之周緣包圍底壁11A之一面(前面)之方式往前突出,在俯視觀看下為矩形框狀。即是,周圍壁12A被構成包圍底壁11A。在此,「俯視觀看」係指從第3方向(前後方向)觀看之情形。   具體而言,周圍壁12A係由一對第1周圍壁121A和一對第2周圍壁122A所構成。一對第1周圍壁121A係周圍壁12A中第1方向(左右方向)長的一對壁。一對第2周圍壁122A係周圍壁12A中第2方向(上下方向)長的一對壁。以底壁11A及周圍壁12A包圍之部位構成連接器101嵌合之嵌合凹部13A。具體而言,在嵌合凹部13A嵌合連接器101之台部16。   在本實施型態中,殼體1A係將複數接觸件2A和兩對安裝金屬配件5A設為嵌件的插件成型品。在本實施型態中,複數接觸件2A被設置在一對第1周圍壁121A之各個上。具體而言,一對第1周圍壁121A分別保持4根接觸件2A。再者,本實施型態中,一對連接端子6分別藉由一部分被推入至一對第2周圍壁122A,而被保持於殼體1A。   接觸件2A為由例如銅合金等之金屬材料所構成之金屬成型體。再者,在接觸件2A被施予金屬鍍敷。另外,即使在接觸件2A不施予金屬鍍敷亦可。接觸件2A具有接觸片21和垂下片22和端子片23,該些被構成一體(參照圖11B)。接觸片21為板狀。接觸片21被設置在周圍壁12A中與嵌合凹部13A之對向面。接觸片21被構成在連接器101之台部16被***至嵌合凹部13A之狀態下,與對應之接觸件2接觸。   再者,在接觸片21設置朝遠離嵌合凹部13A之方向凹陷的窪部211。窪部211被構成在連接器101之台部16被***至嵌合凹部13A之狀態下,與對應之接觸件2之一部分嵌入。即是,接觸片21之窪部211及對應的接觸件2構成藉由施加特定以上之力能夠解除連接器101和其他連接器102之連接狀態的鎖定機構。   垂下片22為板狀。垂下片22係沿著第1周圍壁121A之外側之面(若為上側之第1周圍壁121A則為上面,若為下側之第1周圍壁121A時則為下面)而設置。垂下片22之一端(前端)彎曲成逆U字狀,與接觸片21之第1端(前端)成為一體。   再者,垂下片22與沿著垂下片22之厚度方向(上下方向)突出之突起221成為一體。突起221係在連接器101之台部16被***至嵌合凹部13A之狀態下,在第3方向(前後方向)與對應之接觸件2之突起251並列,並且位於較突起251後方(參照圖14)。因此,只要不以特定以上之力使其他連接器101從嵌合凹部13A拔出,藉由接觸件2之突起251鉤住接觸件2A之突起221,連接器101和其他連接器102之連接狀態不會被解除。即是,接觸件2A之突起221及接觸件2之突起251構成藉由施加特定以上之力能夠解除連接器101和其他連接器102之連接狀態的鎖定機構。   端子片23為板狀。端子片23之第1端與接觸片21之第2端(後端)成為一體。再者,端子片23之第2端在第3方向之一端側(後側)從殼體1A露出。端子片23之一面(後面)成為藉由例如焊接被接合於基板7之接合面。   複數接觸件2A與連接器101相同大致區分成訊號端子3A,和電源端子4A。在本實施型態中,與連接器101相同,8根接觸件2A中,訊號端子3A為4根,電源端子4A為4根。再者,在本實施型態中,在一對第1周圍壁121A,分別以在配列方向(左右方向)並列2根訊號端子3A和2根電源端子4A之狀態下被設置。再者,在一對第1周圍壁121A分別以被夾在2根電源端子4A之方式設置有2根訊號端子3A。   在本實施型態中,電源端子4A與連接器101之電源端子4相同,係在一方向(左右方向)並列3根訊號端子3A而成為一體的形狀。即是,在本實施型態中,將電源端子4A之寬度尺寸(第1方向(左右方向)之尺寸)設為大於訊號端子3A之寬度尺寸。依此,將電源端子4A之阻抗設為小於訊號端子3A之阻抗,將電源端子4A之額定電流設為大於訊號端子3A之額定電流。再者,在電源端子4A之接觸片21設置有3個窪部211。再者,電源端子4A之端子片23與從第2端在第2方向(上下方向)向外突出的2個突出片231成為一體。因此,當將電源端子4A之端子片23藉由例如焊接與基板7接合之時,焊錫容易在該些2個突出片231之間之區域擴散,容易形成填角。因此,在該構成中,可以使電源端子4A對基板7更牢固地接合。   再者,在本實施型態中,從第1方向(左右方向)觀看,訊號端子3A之剖面之形狀與電源端子4A之剖面之形狀相同。在此所指「相同」係包含「大致相同」的表現。因此,由於製造上之誤差或偏差使得訊號端子3A及電源端子4A之各剖面之形狀彼此產生的些許差異係容許範圍內的誤差。   安裝金屬配件5A係從例如銅合金等之金屬材料所構成之金屬成型體,具有板狀之第1片501和與第1片501成為一體之板狀第2片502(參照圖11A)。安裝金屬配件5A在俯視觀看下全體呈L字狀。在此,「俯視觀看」係指從第1方向(左右方向)觀看之情形。   安裝金屬配件5A係在一對第2周圍壁122A分別設置一對(參照圖7、圖8)。具體而言,安裝金屬配件5A係以第1片501被埋入至第2周圍壁122A之方式被設置。即是,安裝金屬配件5A係被設置在一對第2周圍壁122A中設置連接端子6的第2周圍壁122A。具體而言,一對第2周圍壁122A中設置有連接端子6之第2周圍壁122A係將安裝金屬配件5A設為嵌件的插件成型品。安裝金屬配件5A被用於提升第2周圍壁122A(即是,殼體1A)之強度。   第2片502從殼體1A露出,其後面與接觸件2A之後面略同一平面。在一對第1周圍壁121A之各個中,2個第2片502係在並列方向(左右方向)與複數接觸件2A之端子片23並列之狀態下被設置在殼體1A。因此,第2片502與複數接觸件2A相同能夠接合於基板7。而且,藉由焊接將第2片502接合於基板7,可以將施加於第2片502(即是,安裝金屬配件5A)之應力傳達至基板7,能夠在基板7承受應力。因此,可以提升安裝金屬配件5A之強度,其結果,可以提升殼體1A之強度。 (3.2)連接端子   接著,針對本實施型態之其他連接器102中之連接端子6使用圖12A~圖12C予以詳細說明。在本實施型態中,連接端子6被設置在一對第2周圍壁122A之各個上。在以下之說明中,雖然原則上,以被安裝於第1方向之第1側(左側)之第2周圍壁122A的連接端子6為例而進行說明,但是,被安裝於第1方向之第2側(右側)之第2周圍壁122A的連接端子6也有相同的構成。   連接端子6為由例如銅合金等之金屬材料所構成之金屬成型體,具有導電性。再者,在連接端子6被施予金屬鍍敷。另外,即使在連接端子6不施予金屬鍍敷亦可。連接端子6具有主片61、對向片62和連結片63。主片61係沿著第2方向(上下方向)長的矩形板狀。主片61係藉由從後方推入至第2周圍壁122A之溝部14(參照圖8),被保持在殼體1A。在此所指的「推入」係指施加一定以上之力而被推入,即是包含壓入的概念。   溝部14被設置在一對第2周圍壁122A之各個上。溝部14係被設置成在第3方向(前後方向)貫通第2周圍壁122A。具體而言,第1方向之第1側(左側)之第2周圍壁122A之溝部14被設置成開放第2周圍壁122A之前面之一部分、 後面之一部分及左側面之一部分。再者,第1方向之第2側(右側)之第2周圍壁122A之溝部14被設置成開放第2周圍壁122A之前面之一部分、後面之一部分及右側面之一部分。在本實施型態中,溝部14之長邊方向(上下方向)之尺寸較連接端子6之主片61之長邊方向(上下方向)之尺寸小一些。因此,連接端子6之主片61係藉由從後方推入至溝部14,在塑性變形之狀態下被保持於殼體1A。即是,連接端子6被構成一部分(主片61)被保持於殼體1A。   主片61之短邊方向之第1端(前端)與連結片63之第1端成為一體,在本實施型態中,2個連結片63之第1端係在主片61之長邊方向(上下方向)隔著間隔而與主片61之短邊方向之第1端成為一體。而且,2個連結片63之第2端分別與對應的對向片62之長邊方向之第1端(前端)成為一體。即是,連接端子6具有複數(在此為2個)之對向片62。而且,複數對向片62之第1端分別與對應的複數(在此為2個)之連結片63成為一體。   再者,在連接端子6中,對向片62及連結片63皆不被保持於殼體1A。在本實施型態中,在主片61被保持於殼體1A(第2周圍壁122A)之狀態下,在對向片62及連結片63和殼體1A之間分別產生間隙。因此,在本實施型態中,對向片62及連結片63不會阻礙殼體1A,容易彈性變形。   連結片63連結主片61及對向片62之端部(在此,為前端)彼此。具體而言,上側之連結片63連結主片61之短邊方向之第1端(前端),和上側之對向片62之長邊方向之第1端(前端)。再者,下側之連結片63連結主片61之短邊方向之第1端(前端),和下側之對向片62之長邊方向之第1端(前端)。再者,連結片63在俯視觀看下彎曲成逆U字狀。在此,「俯視觀看」係指從第2方向(上下方向)觀看之情形。   在主片61之短邊方向之第1端(前端)中,在主片61之長邊方向(上下方向)之兩角部,分別設置有避開部610。避開部610係朝沿著第3方向(前後方向)之方向(向後)凹陷。該方向相當於與將連接端子6推入第2周圍壁122A之方向相反的方向。即是,避開部610被設置在主片61中與連結片63連結之一端(在此,為前端)之角部,朝將連接端子6推入至第2周圍壁122A之方向相反的方向(即是,向後)凹陷。   在第1方向之第1側(左側)之連接端子6中,第2方向之第1側(上側)之避開部610被設置成開放前方、上方及左方。再者,在第1方向之第1側(左側)之連接端子6中,第2方向之第2側(下側)之避開部610被設置成開放前方、下方及左方。同樣,在第1方向之第2側(右側)之連接端子6中,第2方向之第1側(上側)之避開部610被設置成開放前方、上方及右方。再者,在第1方向之第2側(右側)之連接端子6中,第2方向之第2側(下側)之避開部610被設置成開放前方、下方及右方。再者,避開部610係從第3方向(前後方向)觀看到的開口面被設置成隨著從後方朝向前方變寬。   主片61之長邊方向(上下方向)之尺寸係短邊方向之第2端(後端)側之尺寸大於短邊方向之第1端(前端)側之尺寸。再者,主片61之短邊方向之第2端(後端)係在殼體1A之第3方向之一端側(後側)從殼體1A露出。主片61之短邊方向之第2端之一面(後面)係與複數接觸件2A之一面(後面)略同一平面,成為藉由例如焊接被接合於基板7之接合面。即是,連接端子6進一步具有被接合於基板7之接合部611。而且,接合部611被設置於主片61之短邊方向之第2端(後端),即是底壁11側之一端。   主片61之短邊方向之第2端(後端)設置有2個凹部612。2個凹部612皆朝沿著殼體1A之厚度方向(在此向前)方向凹陷。該方向相當於與將連接端子6推入第2周圍壁122A之方向的方向。再者,2個凹部612連結,2個凹部612連結之部位也朝沿著第3方向的方向(向前)凹陷。即是,凹部612被設置在主片61之短邊方向之第2端(後端),即是底壁11A側之一端,朝將連接端子6推入至第2周圍壁122A的方向(向前)凹陷。   對向片62係沿著第3方向(前後方向)長的矩形板狀。對向片62係在第1方向(左右方向)與主片61隔著間隔而對向,從第2周圍壁122A露出。具體而言,第1方向之第1側(左側)之連接端子6之對向片62從第2周圍壁122A之左面露出。再者,第1方向之第2側(右側)之連接端子6之對向片62從第2周圍壁122A之右面露出。   在對向片62和主片61之間設置有空隙。再者,在連接端子6中,對向片62及連結片63不被保持於殼體1A。因此,對向片62及連結片63能夠彈性變形。尤其,對向片62能夠在第1方向(左右方向)彈性變形。即是,在連接端子6中,不被保持於殼體1A之部分(對向片62及連結片63)能夠彈性變形。   在對向片62設置有朝沿著第1方向(左右方向)之方向突出的突出部621。具體而言,在第1方向之第1側(左側)之連接端子6之對向片62設置有向左突出之突出部621。再者,在第1方向之第2側(右側)之連接端子6之對向片62設置有向右突出之突出部621。即是,對向片62具有朝沿著一對第2周圍壁122A並列方向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621。   在本實施型態中,突出部621係從對向片62之長邊方向之第2端(後端)沿著第3方向(前後方向)延伸。即是,突出部621係沿著與殼體1A之底壁11A正交之方向延伸。再者,突出部621之連結片63側之一端(前端)具有從對向片62而來的突出量隨著接近連結片63變小的錐形。藉由該錐形,當將其他連接器102連接於連接器101之時,突出部621難以鉤住在連接器101之安裝金屬配件5。   在本實施型態中,第1方向之第1側(左側)之連接端子6係在接合部611被接合於基板7之狀態下,經由基板7具有的導體,而能夠與上下一對電源端子4A電性連接。同樣,第1方向之第2側(右側)之連接端子6係在接合部611被接合於基板7之狀態下,經由基板7具有的導體,而能夠與上下一對電源端子4A電性連接。即是,複數接觸件2A中之一部分之接觸件2A(電源端子4A)被構成與連接端子6等電位電性連接。 (4)連接系統   連接器101被安裝於內置在例如智慧型手機等之電子機器的基板7(以下,也稱為「第1基板71」)(參照圖13)。再者,與連接器101對應之其他連接器102同樣被安裝於內置在電子機器的其他基板7(以下,也稱為「第2基板72」)(參照圖13)。   而且,如圖13、圖14所示般,藉由將連接器101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第1基板71具有的第1導體和第2基板72具有的第2導體之間被電性連接。具體而言,藉由連接器101之複數接觸件2被電性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之複數接觸件2A,連接器101被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此時,連接器101之複數(在此為4根)訊號端子3分別被電性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對應的複數(在此為4根)訊號端子3A。再者,連接器101之複數(在此為4根)電源端子4分別被電性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對應的複數(在此為4根)電源端子4A。即是,在本實施型態中,以連接器101和其他連接器102構成連接系統100。換言之,連接系統100具備連接器101和其他連接器102。另外,在圖13、圖14中,其他連接器102係在前後反轉之狀態下被圖示。即使在後述圖15A、圖15B也相同。   在此,當將連接器101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之時,如圖15A、圖15B所示般,連接端子6之對向片62朝沿著第1方向(左右方向)的方向,被推至安裝金屬配件5之第1安裝片51及第2安裝片52。因此,連接端子6係在朝第1方向(左右方向)之方向彈性變形之狀態下接觸於安裝金屬配件5。具體而言,在第1方向之第1側(左側)之連接端子6中,2個對向片62分別在向右彈性變形之狀態下接觸於安裝金屬配件5之第1安裝片51。再者,在第1方向之第2側(右側)之連接端子6中,2個對向片62分別在向左彈性變形之狀態下接觸於安裝金屬配件5之第1安裝片51。即是,在連接器101被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之狀態下,連接端子6對安裝金屬配件5賦予使回復至原來狀態的彈性力。   而且,在將連接器101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之狀態下,藉由安裝金屬配件5接觸於連接端子6,安裝金屬配件5被電性連接於連接端子6。因此,第1基板71具有的第1導體中與安裝金屬配件5電性連接之第1導體,和第2基板72具有的第2導體中與連接端子6電性連接之第2導體之間被電性連接。在本實施型態中,經由安裝金屬配件5及連接端子6,被電性連接於連接器101之電源端子4的第1導體,和被電性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之電源端子4A的第2導體之間被電性連接。 (5)優點   以下,說明本實施型態之安裝金屬配件5之優點的時候,首先舉出本實施型態之安裝金屬配件5之比較例。雖然比較例之安裝金屬配件之基本構成與本實施型態之安裝金屬配件5共同,但是安裝構件具有夾著周圍壁12的位於第1安裝片之相反側的部位(以下,稱為「相反側部位」)。比較例之安裝金屬配件與本實施型態之安裝金屬配件5相同被安裝於周圍壁12。在此,在比較例之安裝金屬配件中,因安裝構件具有相反側部位,故比起本實施型態之安裝金屬配件5,僅具有相反側部位之部分,使得體積大,相對於殼體1之體積比也大。   另外,本實施型態之安裝金屬配件5中,因安裝構件50不具有相反側部位,故謀求減少安裝金屬配件5對殼體1之體積比。因此,本實施型態之安裝金屬配件5比起安裝構件50具有相反側部位之情況,可以謀求連接器101之小型化。即是,比起安裝構件50具有覆蓋周圍壁12之外側面S2之相反側部位之情況,因可以縮小周圍壁12之厚度方向之尺寸,故其結果,可以謀求連接器101之小型化。再者,連接器101之大小被規定成特定大小之情況下,比起安裝構件50具有相反側部位之情況,可以提升殼體1之強度。即是,因從安裝構件50不具有相反側部位來看,僅相反側部位之部分,就可以增大周圍壁12之厚度方向(第1周圍壁121之第2方向(上下方向),及第2周圍壁122之第1方向(左右方向))之尺寸,故可以提升殼體1之強度。 (6)變形例   以下,列舉本實施型態之變形例。因在以下說明的變形例之基本構成皆與本實施型態之其他連接器102共同,故針對共同點省略說明。再者,在以下說明的變形例中,皆能夠在連接系統100中,用於取代本實施型態之其他連接器102。再者,在以下說明之變形例能夠適當組合使用。例如,第1變形例及第2變形例分別能夠與第3變形例~第7變形例中之任一者組合。 (6.1)第1變形例   第1變形例之其他連接器102如圖16、圖17所示般,不具備安裝金屬配件5A。在本變形例中,在一對第2周圍壁122A分別僅安裝連接端子6,不安裝一對安裝金屬配件5A。在該構成中,無須在殼體1A設置用以裝設安裝金屬配件5A之空間,可以縮小殼體1A之尺寸(尤其,殼體1A之長邊方向之尺寸)。即是,在該構成中,可以謀求其他連接器102之小型化。 (6.2)第2變形例   在第2變形例之其他連接器102中,如圖18所示般,在連接端子6之主片61具有一對延長片613之點,與第1變形例之其他連接器102不同。一對延長片613分別從主片61之短邊方向之第2端(後端),即是底壁11A側之一端沿著底壁11A而延伸。一對延長片613係以從主片61之長邊方向(上下方向)之兩端突出之方式,與主片61成為一體。延長片613係沿著第2方向(上下方向)長的矩形板狀。第2方向之第1側(上側)之延長片613係在第1方向(左右方向)與第2方向之第1側(上側)之複數接觸件2A並列。同樣,第2方向之第2側(下側)之延長片613係在第1方向(左右方向)與第2方向之第2側(下側)之複數接觸件2A並列。   延長片613之一面(後面)係與複數接觸件2A之一面(後面)略同一平面,成為藉由例如焊接被接合於基板7之接合面。即是,在本變形例中,接合部611進一步被設置在延長片613。在該構成中,能夠將延長片613接合於基板7以取代安裝金屬配件5A之第2片502。 (6.3)第3變形例   在第3變形例之其他連接器102中,如圖19A~圖19C所示般,連接端子6之2個對向片62皆不具有突出部621。連接端子6即使為本變形例般不具有突出部621之構成,在連接器101被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之狀態下,亦可以一面對連接器101之導電部賦予彈性力一面予以接觸。再者,在該構成中,比起連接端子6具有突出部621之情況,容易製造連接端子6。 (6.4)第4變形例   在第4變形例之其他連接器102中,如圖20A~圖20C所示般,連接端子6具有1個對向片62和1個連結片63。即是,在本變形例中,連接端子6之對向片62及連結片63不從主片61之短邊方向之第1端(前端)分成二分叉。再者,在本變形例中,在1個對向片62之一面,於第2方向(上下方向)隔著間隔設置有2個突出部621。在該構成中,比起對向片62及連結片63被分為二分叉之構成,容易製造連接端子6。 (6.5)第5變形例   在第5變形例之其他連接器102中,如圖21A~圖21C所示般,連接端子6具有1個對向片62和1個連結片63。即是,本變形例與第4變形例相同對向片62及連結片63被分為二分叉。再者,在本變形例中,對向片62僅具有1個突出部621。在該構成中,比起連接端子6具有複數突出部621之情況,容易製造連接端子6。 (6.6)第6變形例   在第6變形例之其他連接器102中,如圖22A~圖22C所示般,連接端子6具有1個對向片62和1個連結片63。即是,本變形例與第4變形例相同對向片62及連結片63被分為二分叉。再者,在本變形例中,對向片62不具有突出部621。在該構成中,比起連接端子6具有突出部621之情況,容易製造連接端子6。   如上述第4變形例~第6變形例般,連接端子6並不限定於具有2個對向片62及2個連結片63之構成,即使為具有1個對向片62及1個連結片63之構成亦可。其他,即使連接端子6為具有3以上之對向片62及3以上之連結片63的構成亦可。再者,對向片62並不限定於具有1個突出部621的構成,即使為具有2個突出部621的構成亦可,即使為不具有突出部621的構成亦可。其他,對向片62即使為具有3以上之突出部621的構成亦可。 (6.7)第7變形例   在本實施型態之其他連接器102中,例如圖8所示般,底壁11A之第1方向(左右方向)之兩端分別與沿著第1方向(左右方向)而延伸的一對延長壁112成為一體。而且,在本實施型態之其他連接器102中,不論在第1方向之第1側(左側)及第2側(右側),皆於一對延長壁112和主片61之間設置有間隙。對此,在第7變形例之其他連接器102中,如圖23所示般,無論在第1方向之第1側(左側)及第2側(右側),一對延長壁112皆與主片61相接,在一對延長壁112和主片61之間皆不設置間隙。另外,在圖23中,僅圖示其他連接器102之第1方向之第1側(左側)。   在此,如本實施型態之其他連接器102般,在一對延長壁112和主片61之間設置有間隙之情況下,有下述般之優點。即是,當藉由焊接將主片61之短邊方向之第2端之一面(後面)接合於基板7之時,藉由焊料在上述間隙擴散,容易形成填角。因此,在該構成中,主片61(即是,連接端子6)容易牢固地接合於基板7,其結果,其他連接器102容易牢固地固定於基板7。   另外,如本變形例之其他連接器102般,在一對延長壁112和主片61之間不設置有間隙之情況下,有下述般之優點。即是,在沿著第1方向(左右方向)之方向上的應力施加於主片61之情況下,藉由一對延長壁112承受該應力,主片61難以塑性變形。因此,在該構成中,可以提升主片61(即是,連接端子6)之強度。並且,在該構成中,當將連接端子6推入第2周圍壁122A之溝部14之時,藉由一對延長壁112,主片61被引導至溝部14,可以提升主片61之定位的精度。 (6.8)第8變形例   在第8變形例之其他連接器102中,如圖24~圖27所示般,殼體1A係將連接端子6設為嵌件的插件成型品之點,與實施型態之其他連接器102不同。換言之,一對連接端子6係作為插件成型品亦即殼體1A之嵌件,而分別被保持於一對第2周圍壁122A。   在本實施型態中,主片61和連結片63之一部分在第2周圍壁122A之溝部14,作為殼體1A之嵌件而被保持於殼體1A。即是,連接端子6被構成一部分(主片61及連結片63之一部分)被保持於殼體1A。   再者,在本實施型態中,在溝部14中,於對向片62和主片61之間,設置有壁部15。壁部15係沿著第2方向(上下方向)長的矩形板狀。壁部15係與殼體1A之底壁11A成為一體,從底壁11A沿著底壁11A之厚度方向的方向(在此向前)突出。即是,殼體1A進一步具有被設置在主片61和對向片62之間的壁部15。   在對向片62和壁部15(即是,主片61)之間設置有空隙。再者,連接端子6中對向片62及連結片63(連結片63之一部分除外)不被保持於殼體1A。因此,對向片62及連結片63(連結片63之一部分除外)能夠彈性變形。尤其,對向片62能夠在第1方向(左右方向)彈性變形。即是,在連接端子6中,不被保持於殼體1A之部分(對向片62及連結片63(連結片63之一部分除外))能夠彈性變形。 (6.9)第9變形例   第9變形例之其他連接器102如圖28、圖29所示般,不具備安裝金屬配件5A之點與第8變形例之其他連接器102不同。在本變形例中,在一對第2周圍壁122A分別僅安裝連接端子6,不安裝一對安裝金屬配件5A。在該構成中,無須在殼體1A設置用以裝設安裝金屬配件5A之空間,可以縮小殼體1A之尺寸(尤其,殼體1A之長邊方向之尺寸)。即是,在該構成中,可以謀求其他連接器102之小型化。 (6.10)第10變形例   在第10變形例之其他連接器102中,如圖30所示般,在連接端子6之主片61具有一對延長片613之點,與第9變形例之其他連接器102不同。在該構成中,能夠將延長片613接合於基板7以取代安裝金屬配件5A之第2片502。 (6.11)第11變形例   在第11變形例之其他連接器102中,如圖31所示般,無論在第1方向之第1側(左側)及第2側(右側),在一對延長壁112和主片61之間皆設置有間隙。另外,在圖31中,僅圖示其他連接器102之第1方向之第1側(左側)。在該構成中,當藉由焊接將主片61之短邊方向之第2端之一面(後面)接合於基板7之時,藉由焊料在上述間隙擴散,容易形成填角。因此,在該構成中,主片61(即是,連接端子6)容易牢固地接合於基板7,其結果,其他連接器102容易牢固地固定於基板7。   上述第8變形例~第11變形例分別能夠與第3變形例~第6變形例中之任一者組合。即是,即使第8變形例~第11變形例之各連接端子6被置換成第3變形例~第6變形例中之任一者的連接端子6亦可。 (6.12)其他之變形例   在本實施型態之其他連接器102中,雖然在一對第2周圍壁122A各設置有1個連接端子6,但是即使為其他構成亦可。例如,即使在一對第2周圍壁122A分別設置複數連接端子6亦可。再者,連接端子6除第2周圍壁122A之外即使也設置在第1周圍壁121A亦可。在此情況下,第1周圍壁121A若具有連接端子6之一部分(在此為主片61)被推入之溝部即可。   在本實施型態之其他連接器102中,雖然第1周圍壁121A之長邊方向之尺寸大於第2周圍壁122A之長邊方向之尺寸,但是即使為其他構成亦可。例如,即使第1周圍壁121A之長邊方向之尺寸小於第2周圍壁122A之長邊方向之尺寸亦可。再者,即使第1周圍壁121A之長邊方向之尺寸與第2周圍壁122A之長邊方向之尺寸略相同亦可。在此情況下,本實施型態之連接器101也配合其他連接器102之形狀而被適當變更。   在本實施型態之其他連接器102中,雖然連接端子6中對向片62及連結片63能夠彈性變形,但是即使為其他構成亦可。例如,即使連接端子6中僅有對向片62能夠彈性變形亦可。即是,連接端子6若被構成不被保持於殼體1A之部位能夠彈性變形即可。   在本實施型態之其他連接器102中,雖然在主片61被保持於殼體1A之狀態下,對向片62及連結片63和殼體1A之間,分別在殼體1A之短邊方向(上下方向)產生間隙,但是即使不產生間隙亦可。即是,對向片62及連結片63即使為一面與殼體1A接合一面彈性變形的構成亦可。   在本實施型態之其他連接器102中,雖然連接端子6之主片61在塑性變形的狀態下被保持於殼體1A,但是即使為其他構成亦可。例如,即使主片61不塑性變形,而係在殼體1A塑性變形之狀態下,主片61被保持於殼體1A亦可。再者,即使在主片61及殼體1A皆塑性變形的狀態,主片61被保持於殼體1A亦可。   雖然第2變形例之其他連接器102不具備安裝金屬配件5A,但是即使具備安裝金屬配件5A亦可。即是,即使在一對第2周圍壁122A分別設置有具有延長片613之連接端子6,和一對安裝金屬配件5A之雙方亦可。   在第3變形例~第6變形例之其他連接器102中,雖然連接端子6之主片61皆不具有避開部610,但是即使為其他構成亦可。即是,即使在第3變形例~第6變形例之其他連接器102中,連接端子6之主片61具有避開部610亦可。   在本實施型態之連接器101中,雖然安裝金屬配件5之安裝構件50具有3個組片54,但是並非限定於該構成的主旨。例如,安裝構件50如圖32A及圖32B所示般,即使僅具有1個組片54亦可。即使在該構成中,藉由在連接器101和其他連接器102被連接之狀態下,安裝金屬配件5接觸於連接端子6,能夠電性安裝金屬配件5和連接端子6之間。再者,例如,安裝構件50僅有2個組片54。在安裝構件50具有2個組片54之情況下,2個組片54分別被設置在一對第1周圍壁121為佳。   在本實施型態之連接器101中,雖然突出壁19與第2安裝片52之外側面S2側之一端相接,但是即使不相接亦可。即是,即使在突出壁19和第2安裝片52之外側面S2側之一端之間具有間隙亦可。   在本實施型態之連接器101中,雖然安裝構件50具有第3安裝片53,但是即使為其他構成亦可。例如,即使安裝構件50不具有第3安裝片53亦可。在該構成中,第1安裝片51之長邊方向之第2端(後端),即是底壁11側之一端在殼體1之厚度方向之一端側(後側),從殼體1露出。而且,在該構成中,若第1安裝片51之長邊方向之第2端之一面(後面)與複數接觸件2之一面(後面)略同一平面時,成為藉由例如焊接被接合於基板7之接合面。即是,在此情況下,可以說接合部511被設置在第1安裝片51之底壁11側之一端。   在本實施型態之連接器101中,雖然第3安裝片53具有複數端子部532,但是即使為其他構成亦可。例如,即使第3安裝片53不具有端子部532亦可。   在本實施型態之連接系統100中,連接器101為插作,其他連接器102為插頭,但並非限定於此的主旨。即是,在連接系統100中,即使連接器101為插頭,其他連接器102為插座亦可。 (總結)   如上述般,第1態樣之安裝金屬配件(5)具備安裝構件(50)。安裝構件(50)被安裝於具有複數接觸件(2)之連接器(101)的殼體(1)。殼體(1)具有底壁(11)和包圍底壁(11)之周圍壁(12)。安裝構件(50)具有第1安裝片(51)和第2安裝片(52)。第1安裝片(51)覆蓋周圍壁(12)之內側面(S1)之至少一部分。第2安裝片(52)與第1安裝片(51)連結,覆蓋連結周圍壁(12)之外側面(S2)和內側面(S1)之連結面(S3)之至少一部分。安裝構件(50)不具有位於夾持周圍壁(12)之第1安裝片(51)之相反側的部位(相反側部位)。   若藉由該構成時,因不具有相反側部位,故可以謀求減少安裝金屬配件(5)對殼體(1)之體積比。   在第2態樣之安裝金屬配件(5)中,在第1態樣中,第1安裝片(51)在底壁(11)之厚度方向貫通底壁(11)。而且,安裝構件(50)進一步具有第3安裝片(53)。第3安裝片(53)係從第1安裝片(51)之底壁(11)側之一端沿著底壁(11)延伸。   若藉由該構成時,將連接器(101)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之時,即使在沿著底壁(11)之厚度方向之方向上的應力施加於底壁(11),亦可以在第3安裝片(53)承受該應力。因此,若藉由該構成時,比起不具有第3安裝片(53)之情況,可以提升底壁(11),即是殼體(1)之強度。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即使安裝構件(50)不具有第3安裝片(53)亦可。並且,即使第1安裝片(51)不貫通底壁(11)亦可。   在第3態樣之安裝金屬配件(5)中,在第2態樣中,第3安裝片(53)具有凹處(531)。凹處(531)在俯視觀看下沿著底壁(11)凹陷。   若藉由該構成時,當藉由焊接將第3安裝片(53)接合於基板(7)之情況下,焊料容易在凹處(531)擴散,容易形成填角。因此,若藉由該構成時,在將第3安裝片(53)接合於基板(7)之情況下,可以將第3安裝片(53)更牢固地接合於基板(7)。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即使第3安裝片(53)不具有凹處(531)亦可。   在第4態樣之安裝金屬配件(5)中,在第1~第3中之任一態樣中,安裝構件(50)係將第1安裝片(51)及第2安裝片(52)設為1個組片(54)而具有複數組片(54)。   若藉由該構成時,可以在複數組片(54)承受施加在連接器(101)之外力。因此,若藉由該構成時,比起僅具有1個組片(54)之情況,可以提升殼體(1)之強度。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即使安裝構件(50)僅具有1個組片(54)亦可。   在第5態樣之安裝金屬配件(5)中,在第4態樣中,安裝構件(50)具有2個組片(54)。2個組片(54)分別被安裝於一對第1周圍壁(121)。一對第1周圍壁(121)係在周圍壁(12)中將複數接觸件(2)並列在配列方向之狀態下予以保持。   若藉由該構成時,可以在2個組片(54)承受施加於一對第1周圍壁(121)之外力。因此,若藉由該構成時,可以提升一對第1周圍壁(121)之強度,其結果,可以提升殼體(1)之強度。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組片(54)即使安裝於周圍壁(12)中一對第1周圍壁(121)以外之部位亦可。   在第6態樣之安裝金屬配件(5)中,在第4態樣中,安裝構件(50)具有3個組片(54)。3個組片(54)分別被設置在周圍壁(12)中,一對第1周圍壁(121)、第2周圍壁(122)。一對第1周圍壁(121)係將複數接觸件(2)並列在配列方向之狀態下予以保持。第2周圍壁(122)連結一對第1周圍壁(121)之端部彼此。   若藉由該構成時,可以在3個組片(54)承受施加於一對第1周圍壁(121)及第2周圍壁(122)的外力。因此,若藉由該構成時,可以提升一對第1周圍壁(121)及第2周圍壁(122)之強度,其結果,可以提升殼體(1)之強度。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組片(54)即使安裝於周圍壁(12)中一對第1周圍壁(121)及第2周圍壁(122)以外之部位亦可。   在第7態樣之安裝金屬配件(5)中,在第1~第6中之任一態樣中,安裝構件(50)進一步具有被接合於基板(7)之接合部(511)。接合部(511)被設置在第1安裝片(51)之底壁(11)側之一端。   若藉由該構成時,當將安裝構件(50)接合於基板(7)之時,不被接合於第1安裝片(51)之基板(7)之部位及第2安裝片(52)不被固定於基板(7)。因此,若藉由該構成時,比起安裝構件(50)具有相反側部位之情況,可以減少將連接器(101)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之時施加於安裝構件(50)之應力。   即是,在安裝構件(50)具有相反側部位之構成中,第1安裝片(51)及相反側部位夾入周圍壁(12)。在該構成中,當將相反側部位接合於基板(7)時,當將連接器(101)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之時,第1安裝片(51)、第2安裝片(52)及相反側部位難彈性變形。因此,在該構成中,難排除施加於連接器(101)的外力。另外,在安裝構件(50)不具有相反側部位之構成中,當將連接器(101)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之時,第1安裝片(51)及第2安裝片(52)容易彈性變形。因此,在該構成中,容易排除施加於連接器(101)之外力,其結果,可以減少施加於安裝構件(50)之應力。   再者,若藉由該構成時,比起將相反側部位接合於基板(7)之情況下,可以減少安裝構件(50)之殘留應力。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即使安裝構件(50)不具有接合部(511)亦可。   第8態樣之連接器(101)具備第1~第7中之任一態樣的安裝金屬配件(5),和殼體(1),和複數接觸件(2)。   若藉由該構成時,能夠實現可以減少安裝金屬配件(5)對殼體(1)之體積比的連接器(101)。   在第9態樣之連接器(101)中,在第8態樣中,殼體(1)具有露出部(111)。露出部(111)朝底壁(11)之厚度方向凹陷,使安裝構件(50)之一部分從殼體(1)露出。   若藉由該構成時,藉由焊接將從露出部(111)露出之安裝構件(50)之一部分,接合於基板(7)之情況下,可以將安裝金屬配件(5)更牢固地固定於基板(7),可以更提升安裝金屬配件(5)之強度。再者,將安裝金屬配件(5)與一部分接觸件(2)等電位電性連接之時,能夠減少安裝金屬配件(5)之阻抗。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即使殼體(1)不具有露出部(111)亦可。   在第10態樣之連接器(101)中,在第8或第9態樣中,殼體(1)進一步具有厚壁部(18)。厚壁部(18)覆蓋底壁(11),和安裝構件(50)中貫通底壁(11)而露出至周圍壁(12)之內側之部位的境界。   若藉由該構成時,當將連接器(101)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之時,可以在厚壁部(18)承受施加於連接器(101)之外力。因此,若藉由該構成時,比起不具有厚壁部(18)之情況,外力難傳至底壁(11)及安裝構件(50),其結果,可以提升殼體(1)之強度。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即使殼體(1)不具有厚壁部(18)亦可。   在第11態樣之連接器(101)中,在第8~第10中之任一態樣中,殼體(1)進一步具有突出壁(19)。突出壁(19)係從連結面(S3)突出至殼體(1)之厚度方向,與第2安裝片(52)之外側面(S2)側之一端對向。   若藉由該構成時,在從殼體(1)之外部施加朝位於第2安裝片(52)之連結面(S3)之端部(在此,為第2端)之方向的外力之情況下,在突出壁(19)容易受到該外力。因此,若藉由該構成,該外力難傳至第2安裝片(52),其結果,第2安裝片(52)難變形。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即使殼體(1)不具有突出壁(19)亦可。   再者,第12態樣之插頭係作為其他連接器(102)之插頭,其係被連接於第8~第11中之任一態樣的作為連接器(101)之插座。插頭具有被電性連接於插座之複數接觸件(2)的複數其他連接器側接觸件(2A)。   若藉由該構成時,能夠實現可以減少安裝金屬配件(5)對殼體(1)之體積比的插頭。   再者,第13態樣之連接系統(100)具備第8~第11中之任一態樣之連接器(101)和其他連接器(102)。其他連接器(102)具有被電性連接於複數接觸件(2)的複數其他連接器側接觸件(2A)。   若藉由該構成時,能夠實現可以減少安裝金屬配件(5)對殼體(1)之體積比的連接系統(100)。   但是,連接器(101)不管上述第8~第11態樣如何,即使為與以下第1~第16態樣中之任一態樣的其他連接器(102)連接的構成亦可。即是,連接器(101)若為與以下第1~第13態樣中之任一態樣的其他連接器(102)連接的構成時,無須上述第8~第11態樣中之任一態樣。   第1態樣之其他連接器(102)具備複數接觸件(2A)、殼體(1A)和連接端子(6)。殼體(1A)保持複數接觸件(2A)。連接端子(6)具有導電性,能夠電性連接於連接器(101)之具有導電性的導電部。殼體(1A)具有底壁(11A)和包圍底壁(11A)之周圍壁(12A)。周圍壁(12A)具有一對第1周圍壁(121A)和一對第2周圍壁(122A)。一對第1周圍壁(121A)之至少一方係將複數接觸件(2A)並列在配列方向之狀態下予以保持。一對第2周圍壁(122A)分別連結一對第1周圍壁(121A)之端部彼此。連接端子(6)一部分被保持於一對第2周圍壁(122A)中之至少1個的第2周圍壁(122A)。連接端子(6)中不被保持於殼體(1A)之部位之至少一部分係與導電部相接之部位,能夠彈性變形。   若藉由該構成時,當將連接器(101)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之時,不僅複數接觸件(2A),連接端子(6)亦能夠電性連接於連接器(101)之導電部。再者,若藉由該構成,在連接器(101)被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之狀態下,連接端子(6)一面對連接器(101)之導電部賦予彈性力一面接觸。因此,若藉由該構成時,可以謀求提升與連接器(101)之電性連接的可靠性。   再者,在第2態樣之其他連接器(102)中,在第1態樣中,複數接觸端子(2A)被設置在一對第1周圍壁(121A)之各個上。   若藉由該構成時,不管沿著連接器(101)之第1方向(左右方向)之方向如何,可以將連接器(101)電性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即使複數接觸件(2A)被設置在一對第1周圍壁(121A)中之僅一方亦可。   再者,在第3態樣之其他連接器(102)中,在第1或第2態樣中,連接器(6)被設置在一對第2周圍壁(122A)之各個上。   若藉由該構成時,不管沿著連接器(101)之第1方向(左右方向)之方向如何,可以將連接器(101)電性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即使連接端子(6)被設置在一對第2周圍壁(122A)中之僅一方亦可。   再者,在第4態樣之其他連接器(102)中,在第1~第3中之任一態樣中,連接端子(6)具有主片(61)、對向片(62)和連結片(63)。主片(61)被保持於殼體(1A)。對向片(62)隔著間隔與主片(61)對向,從第2周圍壁(122A)露出。連結片(63)連結主片(61)及對向片(62)之端部彼此。   若藉由該構成時,由於在主片(61)和對向片(62)之間具有間隙,故對向片(62)容易彈性變形,再者難塑性變形。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例如,即使為主片(61)及連結片(63)被保持於殼體(1A),僅有對向片(62)不被保持於殼體(1A)之構成亦可。其他,即使連接端子(6)不具有主片(61),連結片(63)被保持於殼體(1A),僅對向片(62)不被保持於殼體(1A)之構成亦可。   再者,在第5態樣之其他連接器(102)中,在第4態樣中,連接端子(6)進一步具有被接合於基板(7)之接合部(611)。接合部(611)被設置在主片(61)之底壁(11A)側之一端。   若藉由該構成,藉由以焊接將接合部(611)接合於基板(7),可以將連接端子(6)固定於基板(7)。因此,若藉由該構成時,比起不具有接合部(611)之情況,可以提升連接端子(6)之強度。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即使連接端子(6)不具有接合部(611)亦可。即是,即使連接端子(6)不被固定於基板(7)亦可。   再者,在第6態樣之其他連接器(102)中,在第5態樣中,主片(61)具有延長片(613)。延長片(613)係從主片(61)之底壁(11A)側之一端沿著底壁(11A)而延伸。接合部(611)進一步被設置在延長片(613)。   若藉由該構成時,僅延長片(613)之部分,就增大連接端子(6)中被固定於基板(7)之部位的面積。因此,若藉由該構成時,比起不具有延長片(613)之情況,可以更牢固地將連接端子(6)固定於基板(7),並可以進一步提升連接端子(6)之強度。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即使主片(61)不具有延長片(613)亦可。再者,即使在主片(61)具有延長片(613)之情況下,在延長片(613)不設置接合部(611)亦可。   再者,第7態樣之其他連接器(102)在第1~第6中之任一態樣中,進一步具備被安裝於殼體(1A)之安裝金屬配件(5A)。一對第2周圍壁(122A)中設置有連接端子(6)之第2周圍壁(122A)係將安裝金屬配件(5A)設為嵌件的插件成型品。   若藉由該構成時,因藉由安裝金屬配件(5A)提升第2周圍壁(122A)之強度,故被施加於安裝有安裝金屬配件(5A)之第2周圍壁(122A)之應力,難以傳達至被設置在該第2周圍壁(122A)之連接端子(6)。因此,若藉由該構成時,連接端子(6)難塑性變形。再者,若藉由該構成時,因連接端子(6)之形狀難變化,故可以降低連接端子(6)對第2周圍壁(122A)之位置偏移。再者,安裝金屬配件(5A)藉由例如焊接被固定在基板(7)之情況下,因第2周圍壁(122A)也被固定在基板(7),故被設置在該第2周圍壁(122A)之連接端子(6)容易藉由第2周圍壁(122A)被保持。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即使安裝金屬配件(5A)藉由推入第2周圍壁(122A),而被安裝於第2周圍壁(122A)亦可。再者,即使其他連接器(102)不具備安裝金屬配件(5A)亦可。   再者,在第8態樣之其他連接器(102)中,在第4態樣中,對向片(62)具有朝沿著一對第2周圍壁(122A)並列方向之方向突出的突出部(621)。   若藉由該構成時,在連接器(101)被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之狀態下,連接端子(6)比不具有突出部(621)之情況,容易接觸於連接器(101)之導電部。因此,若藉由該構成時,可以縮小連接端子(6)及導電部之接觸部位之接觸電阻,電流可以容易流至連接端子(6)。再者,若藉由該構成時,可以降低產生異物所致的接觸不良的可能性。即是,當連接器(101)連接其他連接器(102)時,因突出部(621)一面摩擦導電部之表面一面移動,故能夠除去附著於突出部(621)及導電部之表面的異物。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即使連接端子(6)不具有突出部(621)亦可。   再者,在第9態樣之其他連接器(102)中,在第8態樣中,突出部(621)沿著與底壁(11A)正交之方向而延伸。   若藉由該構成時,增大在突出部(621)與連接器(101)之導電部接觸之接觸面積。因此,若藉由該構成時,可以更縮小連接端子(6)及導電部之接觸部位之接觸電阻,電流可以容易流至連接端子(6)。再者,若藉由該構成時,當在連接器(101)連接其他連接器(102)之時,比起突出部(621)不在與底壁(11A)正交之方向延伸之情況,突出部(621)摩擦導電部之表面的面積增大。因此,若藉由該構成時,容易除去附著於突出部(621)及導電部之表面的異物,可以更降低產生異物所致的接觸不良之可能性。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突出部(621)即使不在與底壁(11A)正交之方向延伸亦可。   再者,在第10態樣之其他連接器(102)中,在第4態樣中,連接端子(6)具有複數對向片(62)。   若藉由該構成時,比起連接端子(6)僅有1個對向片(62)之情況,可以提升連接端子(6)和連接器(101)之導電部的電性連接的可靠性。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即使連接端子(6)僅具有1個對向片(62)亦可。   再者,在第11態樣之其他連接器(102)中,在第1~第10中之任一態樣中,連接端子(6)係藉由一部分被推入至一對第2周圍壁(122A)中之至少1個第2周圍壁(122A)而被保持於殼體(1A)。   若藉由該構成時,藉由對第2周圍壁(122A)推入連接端子(6)這樣的簡易製程,能夠在殼體(1A)設置一部分能夠彈性變形之連接端子(6)。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即使連接端子(6)藉由其他手段被保持於殼體(1A)亦可。   再者,在第12態樣之其他連接器(102)中,在第4態樣中,連接端子(6)係藉由一部分被推入至一對第2周圍壁(122A)中之至少1個第2周圍壁(122A)而被保持於殼體(1A)。主片(61)具有避開部(610)。避開部(610)被設置在主片(61)中與連結片(63)連結之一端之角部,朝與將連接端子(6)推入第2周圍壁(122A)之方向相反的方向凹陷。   若藉由該構成時,當將主片(61)推入至第2周圍壁(122A)之時,第2周圍壁(122A)之一部分難以被切削。因此,若藉由該構成時,難以產生由於第2周圍壁(122A)被切削而產生的異物,異物難附著於連接端子(6)。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即使主片(61)不具有避開部(610)亦可。   再者,在第13態樣之其他連接器(102)中,在第5態樣中,主片(61)進一步具有凹部(612)。凹部(612)被設置在主片(61)之底壁(11A)側之一端,從底壁(11)側之一端朝向另一端凹陷。   若藉由該構成時,當藉由焊接將接合部(611)接合於基板(7)之時,焊料容易在凹部(612)擴散,容易形成填角。因此,在該構成中,可以使主片(61)對基板(7)更牢固地接合。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即使主片(61)不具有凹部(612)亦可。   再者,在第14態樣之其他連接器(102)中,在第1~第10及第13中之任一態樣中,殼體(1A)為將連接端子(6)設為嵌件的插件成型品。   若藉由該構成時,藉由插件成型這樣的簡易製程,能夠在殼體(1A)設置一部分能夠彈性變形的連接端子(6)。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即使連接端子(6)藉由其他手段被保持於殼體(1A)亦可。   再者,在第15態樣之其他連接器(102)中,在第4態樣中,殼體(1A)為將連接端子(6)設為嵌件的插件成型品。殼體進一步具有被設置在主片(61)和對向片(62)之間的壁部(15)。   若藉由該構成時,即使假設對向片(62)過度彈性變形,藉由對向片(62)與壁部(15)相接,對向片(62)之移動被限制。即是,若藉由該構成時,可以降低對向片(62)過度彈性變形的可能性。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即使殼體(1A)不具有壁部(15)亦可。   再者,在第16態樣之其他連接器(102)中,在第1~第15中之任一態樣中,複數接觸件(2A)中之一部分的接觸件(2A)被構成與連接端子(6)等電位電性連接。   若藉由該構成時,可以使連接端子(6)當作一部分接觸件(2A)而發揮功能。而且,若藉由該構成時,因流至一部分接觸件(2A)之電流分歧至連接端子(6),故可以增大包含連接端子(6)之一部分的接觸件(2A)之額定電流。   例如,假設連接端子(6)與電源端子(4A)等電位電性連接。在該構成中,連接端子(6)作為電源端子(4A)而發揮功能。再者,在該構成中,因電流被分成流至連接端子(6)和電源端子(4A),故可以增大包含連接端子(6)之電源端子(4A)之額定電流。   在此,連接端子(6)與電源端子(4A)等電位電性連接,並且連接端子(6)具有突出部(621)之情況下,或是具有在與底壁(11A)正交之方向延伸之突出部(621)之情況下,具有以下之優點。即是,在該些之情況下,因連接端子(6)及連接器(101)之導電部之接觸部位之接觸電阻藉由突出部(621)變小,故電流容易流至連接端子(6)。因此,電流容易均等地流至連接端子(6)和電源端子(4A),集中在電源端子(4A)而使得電流難流通。其結果,能夠更增大包含連接端子(6)之電源端子(4A)之額定電流。   以上,針對與實施型態有關之連接器101、其他連接器102及連接系統100進行說明。但是,上述說明的實施型態不過係本發明之各式各樣的實施型態之一而已。上述實施型態若可以達成本發明之目的時,能夠因應設計等而做各種變更。
1‧‧‧殼體
11‧‧‧底壁
111‧‧‧露出部
12‧‧‧周圍壁
121‧‧‧第1周圍壁
122‧‧‧第2周圍壁
18‧‧‧厚壁部
19‧‧‧突出壁
2‧‧‧接觸件
2A‧‧‧其他連接器側接觸件
5‧‧‧安裝金屬配件
50‧‧‧安裝構件
51‧‧‧第1安裝片
511‧‧‧接合部
52‧‧‧第2安裝片
53‧‧‧第3安裝片
531‧‧‧凹處
54‧‧‧組片
7‧‧‧基板
100‧‧‧連接系統
101‧‧‧連接器
102‧‧‧其他連接器
S1‧‧‧內側面
S2‧‧‧外側面
S3‧‧‧連結面
圖1為與實施型態有關之連接器之斜視圖。   圖2為使同上連接器之前後予以反轉後之狀態的斜視圖。   圖3為同上連接器的前視圖。   圖4為同上連接器的後視圖。   圖5A為同上連接器省略殼體之狀態的斜視圖。圖5B為同上連接器中之接觸件的剖面圖。   圖6A、圖6B分別為同上其他連接器中之安裝金屬配件之斜視圖。   圖7為與實施型態有關之其他連接器的斜視圖。   圖8為使同上之其他連接器之前後予以反轉後之狀態的斜視圖。   圖9為同上其他連接器的前視圖。   圖10為同上其他連接器的後視圖。   圖11A為從同上其他連接器省略其他連接器側殼體之狀態的斜視圖,圖11B為同上其他連接器中之其他連接器側接觸件的剖面圖。   圖12A為同上連接器中之其他連接端子中之連接端子的斜視圖。圖12B為同上其他連接器中之連接端子的俯視圖。圖12C為同上其他連接器中之連接端子的側視圖。   圖13為表示在與實施型態有關之連接系統中,表示其他連接器被連接於連接器之前之狀態的剖面圖。   圖14為表示在同上連接系統中,其他連接器被連接於連接器之狀態的剖面圖。   圖15A為同上連接系統中,省略連接端子與安裝金屬配件接觸之前之狀態一部分的剖面圖。圖15B為同上連接系統中,省略連接端子接觸到安裝金屬配件接觸之狀態一部分的剖面圖。   圖16為與實施型態之第1變形例有關之其他連接器之斜視圖。   圖17為使同上其他連接器之前後予以反轉後之狀態的斜視圖。   圖18為使與實施型態之第2變形例有關之其他連接器之前後予以反轉後之狀態的斜視圖。   圖19A為與實施型態之第3變形例有關之其他連接器中之連接端子的斜視圖。圖19B為同上其他連接器中之連接端子的俯視圖。圖19C為同上其他連接器中之連接端子的側視圖。   圖20A為與實施型態之第4變形例有關之其他連接器中之連接端子的斜視圖。圖20B為同上其他連接器中之連接端子的俯視圖。圖20C為同上其他連接器中之連接端子的側視圖。   圖21A為與實施型態之第5變形例有關之其他連接器中之連接端子的斜視圖。圖21B為同上其他連接器中之連接端子的俯視圖。圖21C為同上其他連接器中之連接端子的側視圖。   圖22A為與實施型態之第6變形例有關之其他連接器中之連接端子的斜視圖。圖22B為同上其他連接器中之連接端子的俯視圖。圖22C為同上其他連接器中之連接端子的側視圖。   圖23為與實施型態之第7變形例有關之連接器中,省略使前後予以反轉後之狀態之一部分的斜視圖。   圖24為與實施型態之第8變形例有關之其他連接器之斜視圖。   圖25為使同上其他連接器之前後予以反轉後之狀態的斜視圖。   圖26為同上其他連接器的前視圖。   圖27為同上其他連接器的後視圖。   圖28為與實施型態之第9變形例有關之其他連接器之斜視圖。   圖29為使同上其他連接器之前後予以反轉後之狀態的斜視圖。   圖30為使與實施型態之第10變形例有關之其他連接器之前後予以反轉後之狀態的斜視圖。   圖31為與實施型態之第11變形例有關之其他連接器中,省略使前後予以反轉後之狀態之一部分的斜視圖。   圖32A為省略與實施型態之變形例有關之連接器之一部分的斜視圖。圖32B為同上連接器中之安裝金屬配件之斜視圖。

Claims (13)

  1. 一種安裝金屬配件,具備:   安裝構件,其被安裝在具有複數接觸件之殼體,   上述殼體具有:   底壁;和   周圍壁,其係包圍上述底壁,   上述安裝構件具有:   第1安裝片,其覆蓋上述周圍壁之內側面之至少一部分;   第2安裝片,其與上述第1安裝片連結,覆蓋連結上述周圍壁之外側面和上述內側面之連結面之至少一部分,並且   上述安裝構件不具有夾著上述周圍壁的位於上述第1安裝片之相反側的部位。
  2. 如請求項1所載之安裝金屬配件,其中   上述第1安裝片在上述底壁之厚度方向貫通上述底壁,   上述安裝構件進一步具有第3安裝片,其係從上述第1安裝片之上述底壁側之一端沿著上述底壁延伸。
  3. 如請求項2所載之安裝金屬配件,其中   上述第3安裝片具有在俯視觀看下沿著上述底壁凹陷的凹處。
  4. 如請求項1至3中之任一項所載之安裝金屬配件,其中   上述安裝構件係將上述第1安裝片及上述第2安裝片設為1個組片,具有複數個上述組片。
  5. 如請求項4所載之安裝金屬配件,其中:   上述安裝構件具有2個上述組片,   上述2個組片分別被設置在一對第1周圍壁,該一對第1周圍壁係上述周圍壁之中在配列方向並列上述複數接觸件的狀態下予以保持。
  6. 如請求項4所載之安裝金屬配件,其中   上述安裝構件具有3個上述組片,   上述3個組片分別被設置在上述周圍壁中之一對第1周圍壁和第2周圍壁,   該一對第1周圍壁係將上述複數接觸件並列在配列方向之狀態下予以保持,   該第2周圍壁係連結上述一對第1周圍壁之端部彼此。
  7. 如請求項1至3中之任一項所載之安裝金屬配件,其中   上述安裝構件進一步具有被接合於基板之接合部,   上述接合部被設在上述第1安裝片之上述底壁側之一端。
  8. 一種連接器,具備:   如請求項1至7中之任一項所載之安裝金屬配件;   上述殼體;和   上述複數接觸件。
  9. 如請求項8所載之連接器,其中   上述殼體進一步具有朝上述底壁之厚度方向凹陷,使上述安裝構件之一部分從上述殼體露出的露出部。
  10. 如請求項8或9所載之連接器,其中   上述殼體進一步具有厚壁部,該厚壁部係覆蓋上述底壁,和上述安裝構件之中貫通上述底壁而露出至上述周圍壁之內側的境界。
  11. 如請求項8或9所載之連接器,其中   上述殼體進一步具有突出壁,該突出壁係從上述連結面突出至上述殼體之厚度方向,與上述第2安裝片之上述外側面側之一端對向。
  12. 一種插頭,其係被連接於作為如請求項8至11中之任一項所載之連接器的插座,當作其他連接器的插頭,   具有被電性連接於上述插座之上述複數接觸件之複數其他連接器側接觸件。
  13. 一種連接系統,具備:如請求項8至11中之任一項所載之連接器;和   其他連接器,其具有被電性連接於上述複數接觸件之複數其他連接器側接觸件。
TW107104275A 2017-02-14 2018-02-07 安裝金屬配件、連接器、插頭及連接系統 TW20184144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25325 2017-02-14
JP2017025325 2017-02-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41442A true TW201841442A (zh) 2018-11-16

Family

ID=63156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4275A TW201841442A (zh) 2017-02-14 2018-02-07 安裝金屬配件、連接器、插頭及連接系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8133334A (zh)
CN (1) CN108429055B (zh)
TW (1) TW201841442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48045B2 (ja) * 2019-12-03 2023-09-20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の実装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29113Y (zh) * 2007-01-31 2008-02-2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1303078Y (zh) * 2008-06-11 2009-09-0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JP5631074B2 (ja) * 2010-06-28 2014-11-26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Molex Incorporated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JP5935040B2 (ja) * 2011-08-31 2016-06-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ソケットならびに当該ソケットを用いたコネクタ
CN202772367U (zh) * 2012-08-15 2013-03-06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板对板连接器模块
CN103117483A (zh) * 2013-02-28 2013-05-22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板对板连接器及板对板连接器组合
JP5809198B2 (ja) * 2013-06-10 2015-11-10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ガイド金具付電気コネクタ
KR101480086B1 (ko) * 2013-07-02 2015-01-07 엘에스엠트론 주식회사 리셉터클 커넥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커넥터 어셈블리
JP6199666B2 (ja) * 2013-09-04 2017-09-20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KR102063296B1 (ko) * 2015-01-19 2020-01-07 엘에스엠트론 주식회사 접속 구조가 개선된 커넥터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133334A (ja) 2018-08-23
CN108429055A (zh) 2018-08-21
CN108429055B (zh) 2021-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09531B (zh) 板對板連接器總成及連接器
JP6806593B2 (ja) コネクタ
KR101119265B1 (ko) 전기 커넥터
TWI524598B (zh) 電連接器
JP7012245B2 (ja) ソケット、ヘッダ、及び接続装置
TW201818614A (zh) 連接器
TW201810829A (zh) 裝配件、連接器以及連接系統
JP5315912B2 (ja) 多連装電気コネクタ
TW201914109A (zh) 電路基板用電連接器
TW201526415A (zh) 插座連接器及與之對接的插頭連接器
JP2014191882A (ja) 電気コネクタ
TW201841432A (zh) 連接器、插座及連接系統
TW201841442A (zh) 安裝金屬配件、連接器、插頭及連接系統
WO2017064825A1 (ja)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システム
CN202178413U (zh) 板对板连接器
JPS6055959B2 (ja)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JP7266251B2 (ja) コネクタ
JP2021082390A (ja) 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JP7300643B2 (ja) コネクタ、相手コネクタ、及び接続装置
JP7441147B2 (ja) プラグコネクタ、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
TW201742338A (zh) Usb連接器
JP4758512B1 (ja) 電気部品の取付構造及びコネクタ用アダプタ
JP3217610U (ja) シリアルバスコネクタ
JP2014220188A (ja) 基板用端子金具及び基板用コネクタ
JP2019153528A (ja) コネク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