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41432A - 連接器、插座及連接系統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插座及連接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41432A
TW201841432A TW107104229A TW107104229A TW201841432A TW 201841432 A TW201841432 A TW 201841432A TW 107104229 A TW107104229 A TW 107104229A TW 107104229 A TW107104229 A TW 107104229A TW 201841432 A TW201841432 A TW 20184143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piece
connection terminal
pai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42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上田紘己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41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4143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1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發眀之課題在於謀求提升與其他連接器之電性連接的可靠性。連接器(101)具備複數接觸件(2)、殼體(1)和連接端子(6)。連接端子(6)具有導電性,能夠電性連接於其他連接器之導電部。殼體(1)具有底壁(11)、和包圍底壁(11)之周圍壁(12)。周圍壁(12)之一對第1周圍壁(121)係至少一方在配列方向排列複數接觸件(2)之狀態下予以保持,周圍壁(12)之一對第2周圍壁(122)分別連結一對第1周圍壁(121)之端部彼此。連接端子(6)藉由一部分被推入第2周圍壁(122)而被保持於殼體(1)。連接端子(6)中不被保持於殼體(1)之部位之至少一部分係與導電部相接的部位,能夠彈性變形。

Description

連接器、插座及連接系統
本發明一般而言係關於連接器、插座及連接系統,更詳細而言係關於用以電性連接電性零件彼此之連接器、插座及連接系統。
以往,所知的有用以電性連接電氣零件彼此之連接器,例如揭示於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3/031139號)。記載於文獻1之插頭(連接器)具備有藉由絕緣性之合成樹脂整體被成型成矩形狀之插頭殼體(殼體)。在插頭殼體以與長邊方向相等之間距配設有複數插頭側端子(接觸件)。再者,在插頭殼體之長邊方向兩端部配設有插頭側保持金屬配件(安裝金屬配件)。藉由插頭與插座(其他連接器)嵌合,複數插頭側端子與複數插座側端子(其他連接器側接觸件)電性連接。   在上述以往例般之連接器中,期望謀求提升與其他連接器之電性連接的可靠性。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問題點而創作出,其目的在於提供可以謀求提升與其他連接器之電性連接之可靠性的連接器、插座及連接系統。   本發明之一態樣的連接器具備複數接觸件、殼體和連接端子。上述殼體保持上述複數接觸件。上述連接端子具有導電性,能夠電性連接於其他連接器之具有導電性的導電部。上述殼體具有底壁和包圍上述底壁之周圍壁。上述周圍壁具有一對第1周圍壁和一對第2周圍壁。上述一對第1周圍壁係至少一方在配列方向並列上述複數接觸件之狀態下予以保持。上述一對第2周圍壁分別連接上述一對第1周圍壁之端部彼此。上述連接端子係一部分被保持於上述一對第2周圍壁中之至少1個第2周圍壁。上述連接端子中不被保持於上述殼體之部位之至少一部分係與上述導電部相接之部位,能夠彈性變形。   本發明之一態樣的插座係作為上述其他連接器的插座,其係被連接於作為上述連接器的插頭。上述插座具有被電性連接於上述插頭之上述複數接觸件的複數其他連接器側接觸件。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連接系統具備上述連接器和上述其他連接器。上述其他連接器具有被電性連接於上述複數接觸件之複數其他連接器側接觸件。
(實施形態1) (1)概要   以下,針對實施形態1之連接器101使用圖1~圖6C予以說明。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被安裝於例如印刷配線板或可撓性配線板等之基板7(參照圖13)。連接器101係用於電性連接被搭載於例如智慧型手機等之攜帶終端機的複數基板7之間。當然,並非限定連接器101之用途的主旨,連接器101即使被使用於例如攝影機模組等之攜帶終端機以外之電子機器亦可。再者,連接器101並不限定於電性連接複數基板7之間的用途,例如若為電性連接基板7和顯示器之間,或基板7和電池之間等之複數零件之間的用途即可。連接器101具備殼體1和複數接觸件2和連接端子6。殼體1保持複數接觸件2。殼體1具有底壁11和包圍底壁11之周圍壁12。周圍壁12係由一對第1周圍壁121和一對第2周圍壁122所構成。一對第1周圍壁121係至少一方在配列方向(第1周圍壁121之長邊方向)並列複數接觸件2之狀態下予以保持。一對第2周圍壁122分別連接一對第1周圍壁121之端部彼此。   殼體1之厚度方向之尺寸為例如數mm以下。再者,殼體1之長邊方向之尺寸為例如數十mm。再者,殼體1之短邊方向之尺寸為例如數mm。並且,複數接觸件2之並列間隔,即是間距例如數小數點mm。在本實施形態中,複數接觸件2雖然係以等間距並列,但是即使以不一致之間距並列亦可。   連接端子6具有導電性,能夠電性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後述)之具有導電性的導電部。再者,連接端子6一部分被保持於殼體1。具體而言,連接端子6被保持於一對第2周圍壁122中之至少1個的第2周圍壁122。在本實施形態中,連接端子6係藉由一部分被推入一對第2周圍壁122中至少1個的第2周圍壁122而被保持於殼體1。再者,連接端子6中不被保持於殼體1之部位之至少一部分係與導電部相接之部位,能夠彈性變形。   即是,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與複數接觸件2不同,進一步具備具有導電性之連接端子6。因此,當將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時,因不僅複數接觸件2,連連接端子6也被電性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故就其結果而言,可以謀求提升與其他連接器102之電性連接的可靠性。 (2)詳細   以下,針對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之構成予以詳細說明。在下述中,將殼體1、1A之長邊方向設為左右方向(第1方向)、將殼體1、1A之短邊方向設為上下方向(第2方向)、將殼體1、1A之厚度方向設為前後方向(第3方向)而予以說明。另外,在圖1~圖32中,雖然表示呈現該些方向(上、下、左、右、前、後)之箭頭,但是該些箭頭僅不過係在輔助說明之目的下賦予記載,並不伴隨著實體。再者,上述方向之規定並非限定本實施形態及後述實施形態2之連接器101及其他連接器102之使用形態的主旨。 (2.1)全體構成   首先,針對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之全體構成予以詳細說明。針對連接端子6,以「(2.2)連接端子」予以詳細說明。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係插頭(公連接器),如圖1~圖6C所示般,具備殼體1、複數(在此,為8根)之接觸件2,和兩對安裝金屬配件5,和一對連接端子6。   殼體1係第1方向(左右方向)長的扁平長方體狀,具有絕緣性之樹脂成型體。殼體1具有底壁11和周圍壁12。底壁11係第1方向長的板狀,構成殼體1之底部。周圍壁12與底壁11成為一體。再者,周圍壁12係以從底壁11之周緣包圍底壁11之一面(前面)之方式往前突出,在俯視觀看下為矩形框狀。即是,周圍壁12被構成包圍底壁11。在此,「俯視觀看」係指從第3方向(前後方向)觀看之情形。   具體而言,周圍壁12係由一對第1周圍壁121和一對第2周圍壁122所構成。一對第1周圍壁121係周圍壁12中第1方向(左右方向)長的一對壁。一對第2周圍壁122係周圍壁12中第2方向(上下方向)長的一對壁。以底壁11及周圍壁12包圍之部位構成其他連接器102嵌合之嵌合凹部13。具體而言,在嵌合凹部13嵌合其他連接器102之台部16(後述)。   在本實施形態中,殼體1係將複數接觸件2和兩對安裝金屬配件5設為嵌件的插件成型品。在本實施形態中,複數接觸件2被設置在一對第1周圍壁121之各個上。具體而言,一對第1周圍壁121分別保持4根接觸件2。再者,本實施形態中,一對連接端子6藉由分別一部分被推入一對第2周圍壁122,被保持於殼體1。   接觸件2為由例如銅合金等之金屬材料所構成之金屬成型體。再者,在接觸件2被施予金屬鍍敷。另外,即使在接觸件2不施予金屬鍍敷亦可。接觸件2具有接觸片21和垂下片22和端子片23,該些被構成一體(參照圖5B)。接觸片21為板狀。接觸片21被設置在周圍壁12中與嵌合凹部13之對向面。接觸片21被構成在其他連接器102之台部16被***至嵌合凹部13之狀態下,與對應之其他連接器側接觸件2A(後述)接觸。   再者,在接觸片21設置朝遠離嵌合凹部13之方向凹陷的窪部211。窪部211被構成在其他連接器102之台部16被***至嵌合凹部13之狀態下,與對應之其他連接器側接觸件2A之一部分嵌入。即是,接觸片21之窪部211及對應的其他連接器側接觸件2A構成藉由施加特定以上之力能夠解除連接器101和其他連接器102之連接狀態的鎖定機構。   垂下片22為板狀。垂下片22係沿著第1周圍壁121之外側之面(若為上側之第1周圍壁121則為上面,若為下側之第1周圍壁121時則為下面)而設置。垂下片22之一端(前端)彎曲成逆U字狀,與接觸片21之第1端(前端)成為一體。   再者,垂下片22與沿著垂下片22之厚度方向(上下方向)突出之突起221成為一體。突起221係在其他連接器102之台部16被***至嵌合凹部13之狀態下,在第3方向(前後方向)與對應之其他連接器側接觸件2A之突起251(後述)並列,並且位於較突起251後方(參照圖14)。因此,只要不以特定以上之力使其他連接器102從嵌合凹部13拔出,藉由其他連接器側接觸件2A之突起251鉤住接觸件2之突起221,連接器101和其他連接器102之連接狀態不會被解除。即是,接觸件2之突起221及其他連接器側接觸件2A之突起251構成藉由施加特定以上之力能夠解除連接器101和其他連接器102之連接狀態的鎖定機構。   端子片23為板狀。端子片23之第1端與接觸片21之第2端(後端)成為一體。再者,端子片23之第2端在第3方向之一端側(後側)從殼體1露出。端子片23之一面(後面)成為藉由例如焊接被接合於基板7之接合面。   複數接觸件2大致被區分成訊號端子3和電源端子4。訊號端子3為訊號傳輸用之端子。電源端子4為與電源電性連接之端子。在本實施形態中,8根接觸件2中,訊號端子3為4根,電源端子4為4根。再者,在本實施形態中,在一對第1周圍壁121,分別以在配列方向(左右方向)並列兩根訊號端子3和兩根電源端子4之狀態下被設置。再者,在一對第1周圍壁121分別以被夾在兩根電源端子4之方式設置有兩根訊號端子3。   在本實施形態中,電源端子4係在一方向(左右方向)並列3根訊號端子3而成為一體的形狀。即是,在本實施形態中,將電源端子4之寬度尺寸(第1方向(左右方向)之尺寸)設為大於訊號端子3之寬度尺寸。依此,將電源端子4之阻抗設為小於訊號端子3之阻抗,將電源端子4之額定電流設為大於訊號端子3之額定電流。再者,在電源端子4之垂下片22設置有3個窪部221。再者,電源端子4之端子片23與從第2端在第2方向(上下方向)向外突出的2個突出片231成為一體。因此,當將電源端子4之端子片23藉由例如焊接與基板7接合之時,焊錫容易在該些2個突片231之間之區域擴散,容易形成填角。因此,在該構成中,可以使電源端子4對基板7更牢固地接合。   再者,在本實施形態中,從第1方向(左右方向)觀看,訊號端子3之剖面之形狀與電源端子4之剖面之形狀相同。在此所指「相同」係包含「大致相同」的表現。因此,由於製造上之誤差或偏差使得訊號端子3及電源端子4之各剖面之形狀彼此產生的些許差異係容許範圍內的誤差。   安裝金屬配件5係從例如銅合金等之金屬材料所構成之金屬成型體,具有板狀之第1片501和與第1片501成為一體之板狀第2片502(參照圖5A)。安裝金屬配件5在俯視觀看下全體呈L字狀。在此,「俯視觀看」係指從第1方向(左右方向)觀看之情形。   安裝金屬配件5係在一對第2周圍壁122分別設置一對(參照圖1、圖2)。具體而言,安裝金屬配件5係以第1片501被埋入至第2周圍壁122之方式被設置。即是,安裝金屬配件5被設置在一對第2周圍壁122中設置有連接端子6之第2周圍壁122。具體而言,一對第2周圍壁122中設置有連接端子6之第2周圍壁122係將安裝金屬配件5設為嵌件的插件成型品。安裝金屬配件5被用於提升第2周圍壁122(即是,殼體1)之強度。   第2片502從殼體1露出,其後面與接觸件2之後面略同一平面。在一對第1周圍壁121之各個中,2個第2片502係在並列方向(左右方向)與複數接觸件2之端子片23並列之狀態下被設置在殼體1。因此,第2片502與複數接觸件2相同能夠接合於基板7。而且,藉由焊接將第2片502接合於基板7,可以將施加於第2片502(即是,安裝金屬配件5)之應力傳達至基板7,能夠在基板7承受應力。因此,可以提升安裝金屬配件5之強度,其結果,可以提升殼體1之強度。 (2.2)連接端子   接著,針對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中之連接端子6使用圖6A~圖6C予以詳細說明。在本實施形態中,連接端子6被設置在一對第2周圍壁122之各個上。在以下之說明中,雖然原則上,以被安裝於第1方向之第1側(左側)之第2周圍壁122的連接端子6為例而進行說明,但是,被安裝於第1方向之第2側(右側)之第2周圍壁122的連接端子6也有相同的構成。   連接端子6為由例如銅合金等之金屬材料所構成之金屬成型體,具有導電性。再者,在連接端子6被施予金屬鍍敷。另外,即使在連接端子6不施予金屬鍍敷亦可。連接端子6具有主片61、對向片62和連結片63。主片61係沿著第2方向(上下方向)長的矩形板狀。主片61係藉由從後方推入至第2周圍壁122之溝部14(參照圖2),被保持在殼體1。在此所指的「推入」係指施加一定以上之力而被推入,即是包含壓入的概念。   溝部14被設置在一對第2周圍壁122之各個上。溝部14係被設置成在第3方向(前後方向)貫通第2周圍壁122。具體而言,第1方向之第1側(左側)之第2周圍壁122之溝部14被設置成開放第2周圍壁122之前面之一部分、後面之一部分及左側面之一部分。再者,第1方向之第2側(右側)之第2周圍壁122之溝部14被設置成開放第2周圍壁122之前面之一部分、後面之一部分及右側面之一部分。在本實施形態中,溝部14之長邊方向(上下方向)之尺寸較連接端子6之主片61之長邊方向(上下方向)之尺寸小一些。因此,連接端子6之主片61係藉由從後方推入至溝部14,在塑性變形之狀態下被保持於殼體1。即是,連接端子6被構成一部分(主片61)被保持於殼體1。   主片61之短邊方向之第1端(前端)與連結片63之第1端成為一體,在本實施形態中,2個連結片63之第1端係在主片61之長邊方向(上下方向)隔著間隔而與主片61之短邊方向之第1端成為一體。而且,2個連結片63之第2端分別與對應的對向片62之長邊方向之第1端(前端)成為一體。即是,連接端子6具有複數(在此為2個)之對向片62。而且,複數對向片62之第1端分別與對應的複數(在此為2個)之連結片63成為一體。   再者,在連接端子6中,對向片62及連結片63皆不被保持於殼體1。在本實施形態中,在主片61被保持於殼體1(第2周圍壁122)之狀態下,在對向片62及連結片63和殼體1之間分別產生間隙。因此,在本實施形態中,對向片62及連結片63不會阻礙殼體1,容易彈性變形。   連結片63連結主片61及對向片62之端部(在此,為前端)彼此。具體而言,上側之連結片63連結主片61之短邊方向之第1端(前端),和上側之對向片62之長邊方向之第1端(前端)。再者,下側之連結片63連結主片61之短邊方向之第1端(前端),和下側之對向片62之長邊方向之第1端(前端)。再者,連結片63在俯視觀看下彎曲成逆U字狀。在此,「俯視觀看」係指從第2方向(上下方向)觀看之情形。   在主片61之短邊方向之第1端(前端)中,在主片61之長邊方向(上下方向)之兩角部,分別設置有避開部610。避開部610係朝沿著第3方向(前後方向)之方向(向後)凹陷。該方向相當於與將連接端子6推入第2周圍壁122之方向相反的方向。即是,避開部610被設置在主片61中與連結片63連結之一端(在此,為前端)之角部,朝將連接端子6推入至第2周圍壁122之方向相反的方向(即是,向後)凹陷。   換言之,連接器101具備複數接觸件2、保持複數接觸件2之殼體1和連接端子6。連接端子6具有導電性,能夠電性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之具有導電性的導電部(在本實施形態中,後述的安裝金屬配件5A)。連接端子6藉由一部分被推入至殼體1而被保持於殼體1。連接端子6中不被保持於殼體1之部位之至少一部分係與導電部相接之部位,能夠彈性變形。連接端子6具有主片61、對向片62和連結片63。主片61被保持於殼體1。對向片62係與主片61隔著間隔而對向,從殼體1露出。連結片63連結主片61及對向片62之端部彼此。而且,主片61具有避開部610。避開部610被設置在主片61中與連結片63連結之一端之角部,朝向與將連接端子6推入殼體1之方向相反的方向凹陷。   在第1方向之第1側(左側)之連接端子6中,第2方向之第1側(上側)之避開部610被設置成開放前方、上方及左方。再者,在第1方向之第1側(左側)之連接端子6中,第2方向之第2側(下側)之避開部610被設置成開放前方、下方及左方。同樣,在第1方向之第2側(右側)之連接端子6中,第2方向之第1側(上側)之避開部610被設置成開放前方、上方及右方。再者,在第1方向之第2側(右側)之連接端子6中,第2方向之第2側(下側)之避開部610被設置成開放前方、下方及右方。再者,避開部610係從第3方向(前後方向)觀看到的開口面被設置成隨著從後方朝向前方變寬。   主片61之長邊方向(上下方向)之尺寸係短邊方向之第2端(後端)側之尺寸大於短邊方向之第1端(前端)側之尺寸。再者,主片61之短邊方向之第2端(後端)係在殼體1之第3方向之一端側(後側)從殼體1露出。主片61之短邊方向之第2端之一面(後面)係與複數接觸件2之一面(後面)略同一平面,成為藉由例如焊接被接合於基板7之接合面。即是,連接端子6進一步具有被接合於基板7之接合部611。而且,接合部611被設置於主片61之短邊方向之第2端(後端),即是底壁11側之一端。   主片61之短邊方向之第2端(後端)設置有2個凹部612。2個凹部612皆朝沿著殼體1之厚度方向(在此向前)方向凹陷。該方向相當於將連接端子6推入第2周圍壁122的方向,換言之從主片61之底壁11側之一端(後端)朝另一端(前端)的方向。再者,2個凹部612連結,2個凹部612連結之部位也朝沿著第3方向的方向(向前)凹陷。即是,凹部612被設置在主片61之短邊方向之第2端(後端),即是底壁11側之一端,朝將連接端子6推入至第2周圍壁122的方向(向前)凹陷。換言之,凹部612被設置在底壁11側之一端,從底壁11側之一端朝向另一端凹陷。   對向片62係沿著第3方向(前後方向)長的矩形板狀。對向片62係在第1方向(左右方向)與主片61隔著間隔而對向,從第2周圍壁122露出。具體而言,第1方向之第1側(左側)之連接端子6之對向片62從第2周圍壁122之左面露出。具體而言,第1方向之第2側(右側)之連接端子6之對向片62從第2周圍壁122之右面露出。   在對向片62和主片61之間設置有空隙。再者,在連接端子6中,對向片62及連結片63不被保持於殼體1。因此,對向片62及連結片63能夠彈性變形。尤其,對向片62能夠在第1方向(左右方向)彈性變形。即是,在連接端子6中,不被保持於殼體1之部分(對向片62及連結片63)能夠彈性變形。   在對向片62設置有朝沿著第1方向(左右方向)之方向突出的突出部621。具體而言,在第1方向之第1側(左側)之連接端子6之對向片62設置有向左突出之突出部621。再者,在第1方向之第2側(右側)之連接端子6之對向片62設置有向右突出之突出部621。即是,對向片62具有朝沿著一對第2周圍壁122並列方向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621。   在本實施形態中,突出部621係從對向片62之長邊方向之第2端(後端)沿著第3方向(前後方向)延伸。即是,突出部621係沿著與殼體1之底壁11正交之方向延伸。再者,突出部621之連結片63側之一端(前端)具有從對向片62而來的突出量隨著接近連結片63變小的錐形。藉由該錐形,當將連接器101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之時,突出部621難以鉤住在其他連接器102之安裝金屬配件5A(後述)。   在本實施形態中,第1方向之第1側(左側)之連接端子6係在接合部611被接合於基板7之狀態下,經由基板7具有的導體,而能夠與上下一對電源端子4電性連接。同樣,第1方向之第2側(右側)之連接端子6係在接合部611被接合於基板7之狀態下,經由基板7具有的導體,而能夠與上下一對電源端子4電性連接。即是,複數接觸件2中之一部分之接觸件2(電源端子4)被構成與連接端子6等電位電性連接。 (3)其他連接器   以下,針對與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對應之其他連接器102使用圖7~圖12B進行說明。 (3.1)全體構成   首先,針對本實施形態之其他連接器102之全體構成予以詳細說明。本實施形態之其他連接器102係插座(母連接器),具備其他連接器側殼體1A,和複數其他連接器側接觸件2A和一對其他連接器側安裝金屬配件5A。在以下之說明中,原則上,將其他連接器側殼體1A、其他連接器側接觸件2A及其他連接器側安裝金屬配件5A,分別單稱為「殼體1A」、「接觸件2A」及「安裝金屬配件5A」。再者,針對安裝金屬配件5A,以「(3.2)安裝金屬配件」予以詳細說明。   殼體1A係第1方向(左右方向)長的扁平長方體狀,具有絕緣性之樹脂成型體。在本實施形態中,殼體1A係將一對安裝金屬配件5A設為嵌件的插件成型品。殼體1A具有底壁11A和周圍壁12A和台部16。底壁11A係第1方向(左右方向)長的板狀,構成殼體1A之底部。周圍壁12A係從底壁11A之周緣向前突出,在俯視觀看下為矩形框狀。即是,周圍壁12A被構成包圍底壁11A之周圍。在此,「俯視觀看」係指從第3方向(前後方向)觀看之情形。   具體而言,周圍壁12A係由一對第1周圍壁121A和一對第2周圍壁122A所構成。一對第1周圍壁121A係周圍壁12A中沿著第1方向的一對壁。在一對第1周圍壁121A分別藉由在後述複數收納部17各收納複數接觸件2A,在一方向(左右方向)並列複數接觸件2A之狀態下被保持。即是,在周圍壁12A設置複數接觸件2A。在本實施形態中,一對第1周圍壁121A分別保持4根接觸件2A。   台部16係在第1方向(左右方向)長的長方體狀,從底壁11A之中央向前突出。以底壁11A、周圍壁12A及台部16包圍之部位構成連接器101嵌合之嵌合凹部13A。具體而言,在嵌合凹部13A嵌合連接器101之一對第1周圍壁121、連接器101之一對第2周圍壁122。依此,連接器101被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   接觸件2A為由例如銅合金等之金屬材料所構成之金屬成型體。再者,在接觸件2A被施予金屬鍍敷。另外,即使在接觸件2A不施予金屬鍍敷亦可。接觸件2A具有彈簧片24、上升片25、下降片26和端子片27,該些被構成一體(參照圖11B)。   彈簧片24之前端彎曲成馬蹄形,被構成在第2方向(上下方向)彈性變形。即是,彈簧片24被構成藉由在嵌合凹部13A被***連接器101之複數接觸件2之狀態下,被推至對應的接觸件2,產生朝對應的接觸件2之方向的彈性力。   上升片25為板狀。上升片25之第1端(後端)與彈簧片24成為一體。上升片25被構成在嵌合凹部13A被***連接器101之複數接觸件2之狀態下,與對應的接觸件2接觸。再者,上升片25與朝向彈簧片24突出之突起251成為一體。突起251係在其他連接器101之複數接觸件2被***至嵌合凹部13A之狀態下,在第3方向(前後方向)與對應之接觸件2之突起221並列,並且位於較突起221前方(參照圖14)。即是,突起251係如先前所述般,藉由鉤住在對應的接觸件2之突起221,構成鎖定機構。   下降片26為板狀。下降片26之第1端(前端)彎曲成逆U字狀,與上升片25之第2端(前端)成為一體。   端子片27為板狀。端子片27與下降片26之第2端(後端)成為一體。再者,端子片27之前端在第3方向之一端側(後側)從殼體1A露出。端子片27之一面(後面)成為藉由例如焊接被接合於基板7之接合面。   複數接觸件2A與連接器101相同大致區分成訊號傳送用之訊號端子3A,和與電源電性連接的電源端子4A。在本實施形態中,與連接器101相同,8根接觸件2A中,訊號端子3A為4根,電源端子4A為4根。再者,在本實施形態中,在一對第1周圍壁121A,分別以在配列方向(左右方向)並列兩根訊號端子3A和兩根電源端子4A之狀態下被設置。再者,在一對第1周圍壁121分別以被夾在兩根訊號端子4A之方式設置有兩根訊號端子3A。   在本實施形態中,電源端子4A與連接器101之電源端子4相同,係在一方向(左右方向)並列3根訊號端子3A而成為一體的形狀。即是,在本實施形態中,將電源端子4A之寬度尺寸(第1方向(左右方向)之尺寸)設為大於訊號端子3A之寬度尺寸。依此,將電源端子4A之阻抗設為小於訊號端子3A之阻抗,將電源端子4A之額定電流設為大於訊號端子3A之額定電流。再者,在電源端子4A中,三個彈簧片24在第1方向(左右方向)隔著間隔而與上升片25之第1端(後端)成為一體。再者,電源端子4A之端子片27與從一端在第2方向(上下方向)向外突出的2個突出片271成為一體。因此,當將電源端子4A之端子片27藉由例如焊接與基板7接合之時,焊錫容易在該些2個突片271之間之區域擴散,容易形成填角。因此,在該構成中,可以使電源端子4A對基板7更牢固地接合。   再者,在本實施形態中,從第1方向(左右方向)觀看,訊號端子3A之剖面之形狀與電源端子4A之剖面之形狀相同。在此所指「相同」係包含「大致相同」的表現。因此,由於製造上之誤差或偏差使得訊號端子3A及電源端子4A之各剖面之形狀彼此產生的些許差異係容許範圍內的誤差。   殼體1A具有與複數接觸件2A一對一對應的複數(在此為8個)之收納部17。複數收納部17分別在厚度方向(前後方向)貫通底壁11A。複數接觸件2A分別藉由從後方被推入收納部17,被收納於收納部17。   複數收納部17以二等分被設置在夾持台部16之第2方向(上下方向)之兩側。位於台部16之第2方向之兩側的複數收納部17皆沿著第1方向(左右方向)以大致等間隔被並列設置。在此,位於台部16之第2方向之第1側(上側)的4個收納部17中,位於第1方向(左右方向)之兩側的2個收納部17,分別收納有電源端子4A作為接觸件2A。在此,位於台部16之第2方向之第2側(上側)的4個收納部17中,位於第1方向之兩側的2個收納部17,也分別收納有電源端子4A作為接觸件2A。在剩下的4個收納部17分別收納有訊號端子3A作為接觸件2A。   複數接觸件2A分別在被收納於收納部17之狀態下,一部分露出於嵌合凹部13A。具體而言,複數接觸件2A之各彈簧片24之一部分從台部16之內側露出至嵌合凹部13A。再者,複數接觸件2A之各上升片25之一部分從第1周圍壁121A之內側露出至嵌合凹部13A。因此,當將連接器101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時,複數接觸件2A之各露出於嵌合凹部13A之部分,與連接器101之對應的接觸件2接觸。依此,其他連接器102之複數接觸件2A分別與連接器101之複數接觸件2電性連接。 (3.2)安裝金屬配件   接著,針對本實施形態之其他連接器102中之安裝金屬配件5A使用圖12A、圖12B予以詳細說明。在本實施形態中,安裝金屬配件5A分別被設置在殼體1A之第1方向(左右方向)之兩端部。在以下之說明中,雖然原則上,以被安裝於殼體1A之第1方向之第1端(左端)之安裝金屬配件5A為例予以說明,但是被安裝於殼體1A之第1方向之第2端(右端)的安裝金屬配件5A也係相同構成。   安裝金屬配件5A為由例如銅合金等之金屬材料所構成之金屬成型體。安裝金屬配件5A用於提升殼體1A之強度。安裝金屬配件5A具有第1安裝片51、第2安裝片52和第3安裝片53,作為被安裝於殼體1A之安裝構件50。第1安裝片51係沿著第3方向(前後方向)長的矩形板狀。第1安裝片51係在安裝構件50被安裝於殼體1A之狀態下,覆蓋周圍壁12A之內側面S1之至少一部分。具體而言,第1安裝片51係在第3方向(前後方向)貫通底壁11A之狀態下被安裝於殼體1A,沿著第3方向而覆蓋周圍壁12A之內側面S1(參照圖15A、圖15B)。第1安裝片51之長邊方向之第1端(前端)與第2安裝片52之第1端成為一體。再者,第1安裝片51之長邊方向之第2端(後端)與第3安裝片53成為一體。   第2安裝片52之第1端與第1安裝片51之長邊方向之第1端(前端)連結。再者,第2安裝片52之第2端對向於突出壁19(後述)。第2安裝片52係在安裝構件50被安裝於殼體1A之狀態下,覆蓋連結周圍壁12A之外側面S2和內側面S1之連結面S3之至少一部分。在本實施形態中,連結面S3係第1周圍壁121A(或是第2周圍壁122A)之前端部,在俯視觀看下構成台形狀之部位之外面(參照圖15A、圖15B)。在此,「俯視觀看」係指若以第1周圍壁121A為對象時,從第1方向(左右方向)觀看之情形,若以第2周圍壁122A為對象時,從第2方向(上下方向)觀看之情形。   安裝構件50不具有覆蓋周圍壁12A之外側面S2的部位。即是,安裝構件50不具有夾著周圍壁12A的位於第1安裝片51之相反側的部位。換言之,安裝構件50與第2安裝片52之第2端連結,並且具有從第2安裝片52之第2端沿著周圍壁12A之外側面S2延伸的部位。進一步換言之,安裝構件50係在周圍壁12A之厚度方向,不具有在與第1安裝片51之間夾入周圍壁12A的部位。   在本實施形態中,安裝構件50係將第1安裝片51及第2安裝片52設為1個組片54,具有複數(在此3個)組片54。具體而言,在第1方向之第1端(左端)側之安裝金屬配件5A中,2個組片54分別被安裝於一對第1周圍壁121A之長邊方向之第1端(左端)。再者,剩下的1個組片54被安裝於第1方向之第1側(左側)之第2周圍壁122A。同樣,在第1方向之第2端(右端)側之安裝金屬配件5A中,2個組片54分別被安裝於一對第1周圍壁121A之長邊方向之第2端(右端)。再者,剩下的1個組片54被安裝於殼體1A之第1方向之第2端(右端)側之第2周圍壁122A。即是,3個組片54分別被設置在周圍壁12A中,一對第1周圍壁121A、第2周圍壁122A。   第3安裝片53係沿著第2方向(上下方向)長的矩形板狀。第3安裝片53一體地具有3個組片54。具體而言,第3安裝片53之長邊方向(上下方向)之兩端分別與上下一對之第1安裝片51之長邊方向之第2端(後端)成為一體。再者,在第1方向之第1側(左側)之安裝金屬配件5A中,第3安裝片53之短邊方向之一端(左端)與第1安裝片51之長邊方向之第2端(後端)成為一體。同樣地,在第1方向之第2側(右側)之安裝金屬配件5A中,第3安裝片53之短邊方向之一端(右端)與第1安裝片51之長邊方向之第2端(後端)成為一體。   在此,如先前所述般,第1安裝片51係在第3方向(前後方向)中貫通底壁11A之狀態下被安裝於殼體1A。因此,與第1安裝片51之長邊方向之第2端(後端)成為一體之第3安裝片53係在第3方向之一端側(後側),從殼體1A露出。(參照圖8)。即是,第1安裝片51係在底壁11A之厚度方向貫通底壁11A。而且,第3安裝片53係從第1安裝片51之底壁11A側之一端沿著底壁11A延伸。   第3安裝片53之一面(後面)係與複數接觸件2A之一面(後面)略同一平面,成為藉由例如焊接被接合於基板7之接合面。即是,第3安裝片53具有被接合於基板7之接合部511。換言之,安裝構件50具有被接合於基板7之接合部511。而且,接合部511可以說被設置在第1安裝片51之底壁11A側之一端(在此,為第3安裝片53)。   第3安裝片53具有凹處531。凹處531係在第1方向之第1側(左側)之安裝金屬配件5A中,從第3安裝片53之短邊方向之一端(右端)朝向另一端(左端)凹陷。再者,凹處531係在第1方向之第2側(右側)之安裝金屬配件5A中,從第3安裝片53之短邊方向之一端(左端)朝向另一端(右端)凹陷。即是,第3安裝片53具有在俯視觀看下沿著底壁11A凹陷之凹處531。在此,「俯視觀看」係指從第3方向(前後方向)觀看之情形。   再者,第3安裝片53具有複數(在此為2個)之端子部532。2個端子部532係以從第3安裝片53之長邊方向(上下方向)之兩端突出之方式,與第3安裝片53成為一體。端子部532係沿著第2方向(上下方向)長的矩形板狀。第2方向之第1側(上側)之端子部532係在第1方向(左右方向)與第2方向之第1側(上側)之複數接觸件2A並列。同樣,第2方向之第2側(下側)之端子部532係在第1方向(左右方向)與第2方向之第2側(下側)之複數接觸件2A並列。端子部532之一面(後面)係與複數接觸件2A之一面(後面)略同一平面,成為藉由例如焊接被接合於基板7之接合面。   在此,在殼體1A設置有複數(在此為6個)之露出部111(參照圖8、圖10)。具體而言,在殼體1A之第1方向之第1側(左側),3個露出部111分別被設置在一對第1周圍壁121A之第1方向之第1端(左端),和第2周圍壁122A。再者,在殼體1A之第1方向之第2側(右側),3個露出部111分別被設置在一對第1周圍壁121A之第1方向之第2端(右端),和第2周圍壁122A。   露出部111係從周圍壁12A之後面向前凹陷,使對應的第1安裝片51之一部分從殼體1A露出。例如,在第1方向之第1側(左側)中,上側、下側及左側之露出部111分別係使上側、下側及左側之第1安裝片51之一部分從殼體1A露出。即是,露出部111朝底壁11A之厚度方向(前後方向)凹陷,使安裝構件50之一部分從殼體1A露出。   再者,殼體1A具有複數(在此為2個)之厚壁部18(參照圖7、圖9)。2個厚壁部18分別被設置在嵌合凹部13A之長邊方向(左右方向)之兩端。厚壁部18係以從底壁11A向前突出之方式,與底壁11A成為一體。厚壁部18在俯視觀看下為三角形狀,具有與底壁11A相接之底面,和與對應的第1安裝片51相接之起立面和臨著外部的斜面。在此,「俯視觀看」係指從第2方向(上下方向)觀看之情形。具體而言,在被設置在第1方向之第1側(左側)之厚壁部18中,起立面與被設置在左側之第2周圍壁122A之第1安裝片51相接。再者,在被設置在第1方向之第2側(右側)之厚壁部18中,起立面與被設置在右側之第2周圍壁122A之第1安裝片51相接。而且,2個厚壁部18中皆覆蓋底壁11A和第1安裝片51之境界。即是,厚壁部18覆蓋底壁11A,和安裝構件50中貫通底壁11A而露出於周圍壁12A之內側的部位(第1安裝片51)之境界。   再者,殼體1A具有複數(在此為6個)之突出壁19(參照圖7、圖9)。6個突出壁19皆為矩形板狀。6個突出壁19中之4個突出壁19皆從第1周圍壁121A之第3方向之一端(前端)朝沿著第3方向之方向(向前)突出。再者,剩下的2個突出壁19皆從第2周圍壁122A之第3方向之一端(前端)朝沿著第3方向之方向(向前)突出。換言之,突出壁19係從周圍壁12A之連結面S3朝第3方向(前後方向)突出。6個突出壁19分別與對應的第2安裝片52之第2端對向。具體而言,在第2方向之第1側(上側),2個突出壁19分別與2個第2安裝片52之第2端(上端)對向。再者,在第2方向之第2側(下側),2個突出壁19分別與2個第2安裝片52之第2端(上端)對向。再者,在第1方向之第1側(左側),突出壁19分別與第2安裝片52之第2端(左端)對向。再者,在第1方向之第2側(右側),突出壁19分別與第2安裝片52之第2端(右端)對向。如此一來,突出壁19與第2安裝片52之外側面S2之一端對向。 (4)連接系統   連接器101被安裝於內置在例如智慧型手機等之電子機器的基板7(以下,也稱為「第1基板71」)(參照圖13)。再者,與連接器101對應之其他連接器102同樣被安裝於內置在電子機器的其他基板7(以下,也稱為「第2基板72」)(參照圖13)。   而且,如圖13、圖14所示般,藉由將連接器101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第1基板71具有的第1導體和第2基板72具有的第2導體之間被電性連接。具體而言,藉由連接器101之複數接觸件2被電性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之複數接觸件2A,連接器101被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此時,連接器101之複數(在此為4根)訊號端子3分別被電性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對應的複數(在此為4根)訊號端子3A。再者,連接器101之複數(在此為4根)訊號端子4分別被電性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對應的複數(在此為4根)訊號端子4A。即是,在本實施形態中,以連接器101和其他連接器102構成連接系統100。換言之,連接系統100具備連接器101和其他連接器102。另外,在圖13、圖14中,連接器101係在前後反轉之狀態下被圖示。即使在後述圖15A、圖15B也相同。   在此,當將連接器101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之時,如圖15A、圖15B所示般,連接端子6之對向片62朝沿著第1方向(左右方向)的方向,被推至安裝金屬配件5A之第1安裝片51及第2安裝片52。因此,連接端子6係在沿著第1方向(左右方向)之方向彈性變形之狀態下接觸於安裝金屬配件5A。具體而言,在第1方向之第1側(左側)之連接端子6中,2個對向片62分別在向右彈性變形之狀態下接觸於安裝金屬配件5A之第1安裝片51。再者,在第1方向之第2側(右側)之連接端子6中,2個對向片62分別在向左彈性變形之狀態下接觸於安裝金屬配件5A之第1安裝片51。即是,在連接器101被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之狀態下,連接端子6對安裝金屬配件5A賦予使回復至原來狀態的彈性力。 (5)優點   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與複數接觸件2不同,具有能夠電性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之具有導電性的導電部(在此,安裝金屬配件5A)的連接端子6。因此,當將連接器101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之時,不僅複數接觸件2,連接端子6亦能夠電性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之導電部。再者,在連接端子6中,在不被保持於殼體1之部位的至少一部分(在本實施形態中,對向片62及連結片63)為與導電部相接之部位,能夠彈性變形。   在此,舉出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之比較例。雖然比較例之連接器之基本構成與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共同,但是不具有連接端子,安裝金屬配件具有能夠與其他連接器102之導電部電性連接之構成。比較例之連接器與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相同,安裝金屬配件能夠電性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之導電部。但是,由於安裝金屬配件係為了確保殼體之強度而被設置,所以就算多少能夠彈性變形,原則上也係難彈性變形的構成。因此,在比較例之連接器中,在連接器被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之狀態中,安裝金屬配件難以在彈性變形之狀態下接觸於其他連接器102之導電部,難賦予彈性力。   另外,在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中,不被保持於連接端子6之殼體1的部位能夠彈性變形。即是,在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中,連接端子6可以在彈性變形之狀態下接觸於其他連接器102之導電部。因此,連接端子6可以在連接器101被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之狀態下,一面對其他連接器102之導電部賦予彈性力一面予以接觸。如此一來,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與比較例之連接器做比較,可以謀求提升與其他連接器102之電性連接的可靠性。   再者,在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中,連接端子6係藉由一部分被推入一對第2周圍壁122中至少1個的第2周圍壁122而被保持於殼體1。即是,在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中,藉由對第2周圍壁122推入連接端子6這樣的簡易製程,能夠在殼體1設置一部分能夠彈性變形之連接端子6。   在此,在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中,連接端子6並非作為用以維持連接器101和其他連接器102之連接狀態的鎖定機構的用途,在謀求與其他連接器102之導電部的電性連接的用途上被使用。具體而言,連接端子6在連接器101與其他連接器102連接之狀態下,能夠與安裝其他連接器102之其他基板7(第2基板72)具有的導體(第2導體)電性連接。換言之,在具備有連接器101、其他連接器102、安裝其他連接器102之基板7的連接系統100中,連接端子6被連接於基板7具有的導體。在該構成中,有連接端子6不管接觸件2如何,能夠以單體電性連接基板7(第1基板71)和基板7(第2基板72)之間這樣的優點。例如,在本實施形態中,雖然複數接觸件2包含訊號端子3和電源端子4亦可,但是複數接觸件2即使所有為訊號端子3亦可。在此情形下,亦能夠將連接端子6當作電源端子4使用。   再者,在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中,連接端子6係以不管其他連接器102之導電部之形狀如何,能夠彈性地接觸於其他連接器102之導電部的形狀所構成。在該構成中,例如在其他連接器102之導電部中與連接器101對向面為平坦,並且,即使在導電部不具有彈性之情況下,連接端子6亦能夠彈性地接觸於導電部這樣的優點。   再者,在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中,因複數接觸件2各具有鎖定機構,故連接端子6不需要鎖定機構。因此,在本實施形態中,連接端子6不具有凹陷等之鎖定機構。因此,在本實施形態中,由於連接端子6不設置有凹陷等,故可以盡可能地爭取撓曲量並且容易確保對其他連接器102之導電部的接觸力這樣的優點。另外,連接端子6是否具有鎖定機構為任意。   再者,在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中,例如圖1所示般,連接端子6係以在中間不夾著訊號端子3而位於電源端4之旁邊的方式,被保持在殼體1。在該構成中,因容易爭取基板7中之電源端子4及連接端子6之接合部分(導體)之面積,故若為將流至例如電源端子4之電流分流至連接端子6的用途時,則有容易流通比較大的電流這樣的優點。另外,連接端子6不一定要位於電源端子4之旁邊,即使為在例如連接端子6和電源端子74之間配置訊號端子3亦可。   再者,在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中,連接端子6之突出部621並非作為鎖定機構而發揮功能,而係作為除去附著於突出部621及其他連接器102之導電部之表面之異物的除去機構而發揮功能。即是,連接端子6之突出部621即使其他連接器102之導電部不具有相當於鎖定機構之構成,亦作為除去機構而發揮功能。尤其,在本實施形態中,連接端子6之突出部621係例如圖6A~圖6C所示般,為以與底壁11正交之第3方向(前後方向)為軸之半圓筒狀,具有從對向片62而來的突出量隨著離開軸而變小之曲面。因此,在本實施形態中,有當連接端子6與其他連接器102之導電部接觸時,即使假設異物附著於連接端子6或導電部,異物亦容易沿著突出部621之曲面而被推出至對向片62之外側,異物容易被除去這樣的優點。   再者,在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中,連接端子6之主片61不從殼體1露出。換言之,連接端子6的與基板7(第1基板71)之接合部分,在複數接觸件2之配列方向(左右方向)中不與複數接觸件2並列。另外,連接端子6之主片61是否從殼體1露出為任意。 (6)變形例   以下,列舉本實施形態之變形例。因在以下說明的變形例之基本構成皆與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共同,故針對共同點省略說明。再者,在以下說明的變形例中,皆能夠在連接系統100中,用於取代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再者,在以下說明之變形例能夠適當組合使用。例如,第1變形例及第2變形例分別能夠與第3變形例~第7變形例中之任一者組合。 (6-1)第1變形例   第1變形例之連接器101如圖16、圖17所示般,不具備安裝金屬配件5。在本變形例中,在一對第2周圍壁122分別僅安裝連接端子6,不安裝一對安裝金屬配件5。在該構成中,無須在殼體1設置用以裝設安裝金屬配件5之空間,可以縮小殼體1之尺寸(尤其,殼體1之長邊方向之尺寸)。即是,在該構成中,可以謀求連接器101之小型化。 (6.2)第2變形例   在第2變形例之連接器101中,如圖18所示般,在連接端子6之主片61具有一對延長片613之點,與第1變形例之連接器101不同。一對延長片613分別從主片61之短邊方向之第2端(後端),即是底壁11側之一端沿著底壁11而延伸。一對延長片613係以從主片61之長邊方向(上下方向)之兩端突出之方式,與主片61成為一體。延長片613係沿著第2方向(上下方向)長的矩形板狀。第2方向之第1側(上側)之延長片613係在第1方向(左右方向)與第2方向之第1側(上側)之複數接觸件2並列。同樣,第2方向之第2側(下側)之延長片613係在第1方向(左右方向)與第2方向之第2側(下側)之複數接觸件2並列。   延長片613之一面(後面)係與複數接觸件2之一面(後面)略同一平面,成為藉由例如焊接被接合於基板7之接合面。即是,在本變形例中,接合部611進一步被設置在延長片613。在該構成中,能夠將延長片613接合於基板7以取代安裝金屬配件5之第2片502。 (6.3)第3變形例   在第3變形例之連接器101中,如圖19A~圖19C所示般,連接端子6之2個對向片62皆不具有突出部621。連接端子6即使為本變形例般不具有突出部621之構成,在連接器101被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之狀態下,亦可以一面對其他連接器102之導電部賦予彈性力一面予以接觸。再者,在該構成中,比起連接端子6具有突出部621之情況,容易製造連接端子6。 (6.4)第4變形例   在第4變形例之連接器101中,如圖20A~圖20C所示般,連接端子6具有1個對向片62和1個連結片63。即是,在本變形例中,連接端子6之對向片62及連結片63不從主片61之短邊方向之第1端(前端)分成二分叉。再者,在本變形例中,在1個對向片62之一面,於第2方向(上下方向)隔著間隔設置有2個突出部621。在該構成中,比起對向片62及連結片63被分為二分叉之構成,容易製造連接端子6。 (6.5)第5變形例   在第5變形例之連接器101中,如圖21A~圖21C所示般,連接端子6具有1個對向片62和1個連結片63。即是,本變形例與第4變形例相同對向片62及連結片63被分為二分叉。再者,在本變形例中,對向片62僅具有1個突出部621。再者,在該構成中,比起連接端子6具有複數突出部621之情況,容易製造連接端子6。 (6.6)第6變形例   在第6變形例之連接器101中,如圖22A~圖22C所示般,連接端子6具有1個對向片62和1個連結片63。即是,本變形例與第4變形例相同對向片62及連結片63被分為二分叉。再者,在本變形例中,對向片62不具有突出部621。在該構成中,比起連接端子6具有突出部621之情況,容易製造連接端子6。   如上述第4變形例~第6變形例般,連接端子6並不限定於具有2個對向片62及2個連結片63之構成,即使為具有1個對向片62及1個連結片63之構成亦可。其他,即使連接端子6為具有3以上之對向片62及3以上之連結片63的構成亦可。再者,對向片62並不限定於具有1個突出部621的構成,即使為具有2個突出部621的構成亦可,即使為不具有突出部621的構成亦可。其他,對向片62即使為具有3以上之突出部621的構成亦可。 (6.7)第7變形例   在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中,例如圖2所示般,底壁11之第1方向(左右方向)之兩端分別與沿著第1方向(左右方向)而延伸的一對延長壁112成為一體。而且,在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中,不論在第1方向之第1側(左側)及第2側(右側),皆於一對延長壁112和主片61之間設置有間隙。對此,在第7變形例之連接器101中,如圖23所示般,無論在第1方向之第1側(左側)及第2側(右側),一對延長壁112皆與主片61相接,在一對延長壁112和主片61之間皆不設置間隙。另外,在圖23中,僅圖示連接器101之第1方向之第1側(左側)。   在此,如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般,在一對延長壁112和主片61之間設置有間隙之情況下,有下述般之優點。即是,當藉由焊接將主片61之短邊方向之第2端之一面(後面)接合於基板7之時,藉由焊錫在上述間隙擴散,容易形成填角。因此,在該構成中,主片61(即是,連接端子6)容易牢固地接合於基板7,其結果,連接器101容易牢固地固定於基板7。   另外,如本變形例之連接器101般,在一對延長壁112和主片61之間不設置有間隙之情況下,有下述般之優點。即是,在沿著第1方向(左右方向)之方向上的應力施加於主片61之情況下,藉由一對延長壁112承受該應力,主片61難以塑性變形。因此,在該構成中,可以提升主片61(即是,連接端子6)之強度。並且,在該構成中,當將連接端子6推入第2周圍壁122之溝部14之時,藉由一對延長壁122,主片61被引導至溝部14,可以提升主片61之定位的精度。 (6.8)其他之變形例   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中,連接端子6雖然能夠電性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之安裝金屬配件5A,但是並非限定於此之主旨。例如,即使在其他連接器102不具有安裝金屬配件5A之情況下,若連接端子6能夠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之具有導電性的導電部即可。   在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中,雖然在一對第2周圍壁122各設置有1個連接端子6,但是即使為其他構成亦可。例如,即使在一對第2周圍壁122分別設置複數連接端子6亦可。再者,連接端子6除第2周圍壁122之外即使也設置在第1周圍壁121亦可。在此情況下,第1周圍壁121若具有連接端子6之一部分(在此為主片61)被推入之溝部即可。   在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中,雖然第1周圍壁121之長邊方向之尺寸大於第2周圍壁122之長邊方向之尺寸,但是即使為其他構成亦可。例如,即使第1周圍壁121之長邊方向之尺寸小於第2周圍壁122之長邊方向之尺寸亦可。再者,即使第1周圍壁121之長邊方向之尺寸與第2周圍壁122之長邊方向之尺寸略相同亦可。在此情況下,本實施形態之其他連接器102也配合連接器101之形狀而被適當變更。   在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中,雖然連接端子6中對向片62及連結片63能夠彈性變形,但是即使為其他構成亦可。例如,即使連接端子6中僅有對向片62能夠彈性變形亦可。即是,連接端子6若被構成不被保持於殼體1之部位能夠彈性變形即可。   在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中,雖然在主片61被保持於殼體1之狀態下,對向片62及連結片63,和殼體1之間,分別在殼體1之短邊方向(上下方向)產生間隙,但是即使不產生間隙亦可。即是,對向片62及連結片63即使為一面與殼體1接合一面彈性變形的構成亦可。   在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中,雖然連接端子6之主片61在塑性變形的狀態下被保持於殼體1,但是即使為其他構成亦可。例如,即使主片61不塑性變形,而係在殼體1塑性變形之狀態下,主片61被保持於殼體1亦可。再者,即使在主片61及殼體1皆塑性變形的狀態,主片61被保持於殼體1亦可。   雖然第2變形例之連接器101不具備安裝金屬配件5,但是即使具備安裝金屬配件5亦可。即是,即使在一對第2周圍壁122分別設置有具有延長片613之連接端子6,和一對安裝金屬配件5之雙方亦可。   在第3變形例~第6變形例之連接器101中,雖然連接端子6之主片61皆不具有避開部610,但是即使為其他構成亦可。即是,即使在第3變形例~第6變形例之連接器101中,連接端子6之主片61具有避開部610亦可。   在本實施形態之其他連接器102中,雖然安裝金屬配件5A之安裝構件50具有3個組片54,但是並非限定於該構成的主旨。例如,即使安裝構件50僅具有1個組片54亦可,即使僅具有2個組片54亦可。在安裝構件50具有2個組片54之情況下,2個組片54分別被設置在一對第1周圍壁121A為佳。   在本實施形態之其他連接器102中,雖然突出壁19與第2安裝片52之外側面S2側之一端相接,但是即使不相接亦可。即是,即使在突出壁19和第2安裝片52之外側面S2側之一端之間具有間隙亦可。   在本實施形態之其他連接器102中,雖然安裝構件50具有第3安裝片53,但是即使為其他構成亦可。例如,即使安裝構件50不具有第3安裝片53亦可。在該構成中,第1安裝片51之長邊方向之第2端(後端),即是底壁11A側之一端在殼體1A之厚度方向之一端側(後側),從殼體1A露出。而且,在該構成中,若第1安裝片51之長邊方向之第2端之一面(後面)與複數接觸件2A之一面(後面)略同一平面時,成為藉由例如焊接被接合於基板7之接合面。即是,在此情況下,可以說接合部511被設置在第1安裝片51之底壁11A側之一端。   在本實施形態之其他連接器102中,雖然第3安裝片53具有複數端子部532,但是即使為其他構成亦可。例如,即使第3安裝片53不具有端子部532亦可。   在本實施形態之連接系統100中,連接器101為插頭,其他連接器102為插座,但並非限定於此的主旨。即是,在連接系統100中,即使連接器101為插座,其他連接器1012為插頭亦可。 (實施形態2) (1)詳細   以下針對與實施形態2有關之連接器101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因基板構成與實施形態1之連接器101共同,故針對共同的構成省略說明。再者,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與實施形態1之連接器101相同,能夠與其他連接器102構成連接系統100。   在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中,如圖24~圖27所示般,殼體1係將連接端子6設為嵌件的插件成型品之點,與實施形態1之連接器101不同。換言之,一對連接端子6係作為插件成型品亦即殼體1之嵌件,而分別被保持於一對第2周圍壁122。   在本實施形態中,主片61和連結片63之一部分在第2周圍壁122之溝部14,作為殼體1之嵌件而被保持於殼體1。即是,連接端子6被構成一部分(主片61及連結片63之一部分)被保持於殼體1。   再者,在本實施形態中,在溝部14中,於對向片62和主片61之間,設置有壁部15。壁部15係沿著第2方向(上下方向)長的矩形板狀。壁部15係與殼體1之底壁11成為一體,從底壁11沿著底壁11之厚度方向的方向(在此向前)突出。即是,殼體1進一步具有被設置在主片61和對向片62之間的壁部15。   在對向片62和壁部15(即是,主片61)之間設置有空隙。再者,連接端子6中對向片62及連結片63(連結片63之一部分除外)不被保持於殼體1。因此,對向片62及連結片63(連結片63之一部分除外)能夠彈性變形。尤其,對向片62能夠在第1方向(左右方向)彈性變形。即是,在連接端子6中,不被保持於殼體1之部分(對向片62及連結片63(連結片63之一部分除外))能夠彈性變形。   當將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之時,與實施形態1之連接端子6相同,連接端子6之對向片62朝沿著第1方向(左右方向)的方向,被推至安裝金屬配件5A之第1安裝片51及第2安裝片52(參照圖28A及圖28B)。因此,連接端子6係在沿著第1方向(左右方向)之方向彈性變形之狀態下接觸於安裝金屬配件5A。即是,在連接器101被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之狀態下,連接端子6對安裝金屬配件5A賦予使回復至原來狀態的彈性力。   在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中,藉由插件成型這樣的簡易製程,能夠在殼體1設置一部分能夠彈性變形的連接端子6。 (2)變形例   以下,列舉本實施形態之變形例。因在以下說明的變形例之基本構成皆與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共同,故針對共同點省略說明。再者,在以下說明的變形例中,皆能夠在連接系統100中,用於取代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再者,在以下說明的變形例能夠與實施形態1之連接器101之變形例適當組合而予以使用。 (2.1)第1變形例   第1變形例之連接器101如圖29、圖30所示般,不具備安裝金屬配件5之點與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不同。在本變形例中,在一對第2周圍壁122分別僅安裝連接端子6,不安裝一對安裝金屬配件5。在該構成中,無須在殼體1設置用以裝設安裝金屬配件5之空間,可以縮小殼體1之尺寸(尤其,殼體1之長邊方向之尺寸)。即是,在該構成中,可以謀求連接器101之小型化。 (2.2)第2變形例   在第2變形例之連接器101中,如圖31所示般,在連接端子6之主片61具有一對延長片613之點,與第1變形例之連接器101不同。在該構成中,能夠將延長片613接合於基板7以取代安裝金屬配件5之第2片502。 (2.3)第3變形例   在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中,例如圖25所示般,底壁11之第1方向(左右方向)之兩端分別與沿著第1方向(左右方向)而延伸的一對延長壁112成為一體。而且,在本實施形態之連接器101中,無論在第1方向之第1側(左側)及第2側(右側),一對延長壁112皆與主片61相接,在一對延長壁112和主片61之間皆不設置間隙。對此,在第3變形例之連接器101中,如圖32所示般,無論在第1方向之第1側(左側)及第2側(右側),在一對延長壁112和主片61之間皆設置有間隙。另外,在圖32中,僅圖示連接器101之第1方向之第1側(左側)。   在該構成中,當藉由焊接將主片61之短邊方向之第2端之一面(後面)接合於基板7之時,藉由焊錫在上述間隙擴散,容易形成填角。因此,在該構成中,主片61(即是,連接端子6)容易牢固地接合於基板7,其結果,連接器101容易牢固地固定於基板7。   上述第1變形例~3變形例分別能夠與實施形態1之第3變形例~第6變形例中之任一者組合。即是,即使第1變形例~第3變形例之各連接端子6被置換成實施形態1之第3變形例~第6變形例中之任一者的連接端子6亦可。 (總結)   如上述般,第1態樣之連接器(101)具備複數接觸件(2)、殼體(1)和連接端子(6)。殼體(1)保持複數接觸件(2)。連接端子(6)具有導電性,能夠電性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之具有導電性的導電部。殼體(1)具有底壁(11)和包圍底壁(11)之周圍壁(12)。周圍壁(12)具有一對第1周圍壁(121)和一對第2周圍壁(122)。一對第1周圍壁(121)係至少一方在配列方向並列複數接觸件(2)之狀態下予以保持。一對第2周圍壁(122)分別連結一對第1周圍壁(121)之端部彼此。連接端子(6)一部分被保持於一對第2周圍壁(122)中之至少1個的第2周圍壁(122)。連接端子(6)中不被保持於殼體(1)之部位之至少一部分係與導電部相接之部位,能夠彈性變形。   若藉由該構成時,當將連接器(101)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之時,不僅複數接觸件(2),連接端子(6)亦能夠電性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之導電部。再者,若藉由該構成,在連接器(101)被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之狀態下,連接端子(6)一面對其他連接器(102)之導電部賦予彈性力一面接觸。因此,若藉由該構成時,可以謀求提升與其他連接器(102)之電性連接的可靠性。   再者,在第2態樣之連接器(101)中,在第1態樣中,連接端子(6)與複數接觸件(2)中之一部分接觸件(2)等電位電性連接。   若藉由該構成時,可以使連接端子(6)當作一部分接觸件(2)而發揮功能。而且,若藉由該構成時,因流至一部分接觸件(2)之電流分歧至連接端子(6),故可以增大包含連接端子(6)之一部分的接觸件(2)之額定電流。   例如,假設連接端子(6)與電源端子(4)等電位電性連接。在該構成中,連接端子(6)作為電源端子(4)而發揮功能。再者,在該構成中,因電流被分成流至連接端子(6)和電源端子(4),故可以增大包含連接端子(6)之電源端子(4)之額定電流。   在此,連接端子(6)與電源端子(4)等電位電性連接,並且連接端子(6)具有突出部(621)之情況下,或是具有在與底壁(11)正交之方向延伸之突出部(621)之情況下,具有以下之優點。即是,在該些之情況下,因連接端子(6)及其他連接器(102)之導電部之接觸部位之接觸電阻藉由突出部(621)變小,故電流容易流至連接端子(6)。因此,電流容易均等地流至連接端子(6)和電源端子(4),集中在電源端子(4)而使得電流難流通。其結果,能夠更增大包含連接端子(6)之電源端子(4)之額定電流。   但是,第2態樣之構成並非必要,即使所有接觸件(2)和連接端子(6)被構成以互相不同電位電性連接亦可。例如,在安裝連接器(101)之基板(第1基板(71)),即使安裝連接端子(6)之導體,與安裝接觸件(2)之導體互相不同亦可。即是,連接端子(6)即使作為從接觸件(2)獨立之端子而被使用亦可。   再者,在第3態樣之連接器(101)中,在第2態樣中,複數接觸件(2)具有訊號傳送用之訊號端子(3),和與電源電性連接之電源端子(4)。連接端子(6)與電源端子(4)等電位電性連接。   若藉由該構成,因電流被分成流至連接端子(6)和電源端子(4),故可以增大包含連接端子(6)之電源端子(4)之額定電流。   再者,在第4態樣之連接器(101)中,在第1~第3中之任一態樣中,連接端子(6)係在連接器(101)與其他連接器(102)連接之狀態下,與安裝其他連接器(102)之基板(第2基板(72))具有的導體(第2導體)電性連接。   若藉由該構成時,連接端子(6)不管接觸件(2)如何,可以以單體電性連接基板(7)(第1基板(71))和基板(7)(第2基板(72))之間。   再者,在連接器(101)中,在第1~第3中之任一態樣中,即使複數連接器(2)被設置在一對第1周圍壁(121)之各個上亦可。   若藉由該構成時,不管沿著其他連接器(102)之第1方向(左右方向)之方向如何,可以將其他連接器(102)電性連接於連接器(101)。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即使複數接觸件(2)被設置在一對第1周圍壁(121)中之僅一方亦可。   再者,在第5態樣之連接器(101)中,在第1~第4中之任一態樣中,連接端子(6)被設置在一對第2周圍壁(122)之各個上。   若藉由該構成時,不管沿著其他連接器(102)之第1方向(左右方向)之方向如何,可以將其他連接器(102)電性連接於連接器(101)。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即使連接端子(6)被設置在一對第2周圍壁(122)中之僅一方亦可。   再者,在第6態樣之連接器(101)中,在第1~第5中之任一態樣中,連接端子(6)具有主片(61)、對向片(62)和連結片(63)。主片(61)被保持於殼體(1)。對向片(62)與主片(61)隔著間隔與主片(61)對向,從第2周圍壁(122)露出。連結片(63)連結主片(61)及對向片(62)之端部彼此。   若藉由該構成時,由於在主片(61)和對向片(62)之間具有間隙,故對向片(62)容易彈性變形,再者難塑性變形。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例如,即使為主片(61)及連結片(63)被保持於殼體(1),僅對向片(62)不被保持於殼體(1)之構成亦可。其他,即使連接端子(6)不具有主片(61),連結片(63)被保持於殼體(1),僅有對向片(62)不被保持於殼體(1)之構成亦可。   再者,在第7態樣之連接器(101)中,在第6態樣中,連接端子(6)進一步具有被接合於基板(7)之接合部(611)。接合部(611)被設置在主片(61)之底壁(11)側之一端。   若藉由該構成,藉由以焊接將接合部(611)接合於基板(7),可以將連接端子(6)固定於基板(7)。因此,若藉由該構成時,比起不具有接合部(611)之情況,可以提升連接端子(6)之強度。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即使連接端子(6)不具有接合部(611)亦可。即是,即使連接端子(6)不被固定於基板(7)亦可。   再者,在第8態樣之連接器(101)中,在第7態樣中,主片(61)具有延長片(613)。延長片(613)係從主片(61)之底壁(11)側之一端沿著底壁(11)而延伸。接合部(611)進一步被設置在延長片(613)。   若藉由該構成時,僅延長片(613)之部分,就增大連接端子(6)中被固定於基板(7)之部位的面積。因此,若藉由該構成時,比起不具有延長片(613)之情況,可以更牢固地將連接端子(6)固定於基板(7),並可以進一步提升連接端子(6)之強度。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即使主片(61)不具有延長片(613)亦可。再者,即使在主片(61)具有延長片(613)之情況下,在延長片(613)不設置接合部(611)亦可。   再者,第9態樣之連接器(101)在第1~8中之任一態樣中,進一步具備被安裝於殼體(1)之安裝金屬配件(5)。一對第2周圍壁(122)中設置有連接端子(6)之第2周圍壁(122)係將安裝金屬配件(5)設為嵌件的插件成型品。   若藉由該構成時,因藉由安裝金屬配件(5)提升第2周圍壁(122)之強度,故被施加於安裝有安裝金屬配件(5)之第2周圍壁(122)之應力,難以傳達至被設置在該第2周圍壁(122)之連接端子(6)。因此,若藉由該構成時,連接端子(6)難塑性變形。再者,若藉由該構成時,因連接端子(6)之形狀難變化,故可以降低連接端子(6)對第2周圍壁(122)之位置偏移。再者,安裝金屬配件(5)藉由例如焊接被固定在基板(7)之情況下,因第2周圍壁(122)也被固定在基板(7),故被設置在該第2周圍壁(122)之連接端子(6)容易藉由第2周圍壁(122)被保持。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即使安裝金屬配件(5)藉由推入第2周圍壁(122),而被安裝於第2周圍壁(122)亦可。再者,即使連接器(101)不具備安裝金屬配件(5)亦可。   再者,在第10態樣之連接器(101)中,在第6態樣中,對向片(62)具有朝沿著一對第2周圍壁(122)並列方向之方向突出的突出部(621)。   若藉由該構成時,在連接器(101)被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之狀態下,連接端子(6)比不具有突出部(621)之情況,容易接觸於其他連接器(102)之導電部。因此,若藉由該構成時,可以縮小連接端子(6)及導電部之接觸部位之接觸電阻,電流可以容易流至連接端子(6)。再者,若藉由該構成時,可以降低產生異物所致的接觸不良的可能性。即是,當連接器(101)連接其他連接器(102)時,因突出部(621)一面摩擦導電部之表面一面移動,故能夠除去附著於突出部(621)及導電部之表面的異物。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即使連接端子(6)不具有突出部(621)亦可。   再者,在第11態樣之連接器(101)中,在第10態樣中,突出部(621)沿著與底壁(11)正交之方向而延伸。   若藉由該構成時,增大在突出部(621)與其他連接器(102)之導電部接觸之接觸面積。因此,若藉由該構成時,可以更縮小連接端子(6)及導電部之接觸部位之接觸電阻,電流可以容易流至連接端子(6)。再者,若藉由該構成時,當在連接器(101)連接其他連接器(102)之時,比起突出部(621)不在與底壁(11)正交之方向延伸之情況,突出部(621)摩擦導電部之表面的面積增大。因此,若藉由該構成時,容易除去附著於突出部(621)及導電部之表面的異物,可以更降低產生異物所致的接觸不良之可能性。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突出部(621)即使不在與底壁(11)正交之方向延伸亦可。   再者,在第12態樣之連接器(101)中,在第6態樣中,連接端子(6)具有複數對向片(62)。   若藉由該構成時,比起連接端子(6)僅有1個對向片(62)之情況,可以提升連接端子(6)和其他連接器(102)之導電部的電性連接的可靠性。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即使連接端子(6)僅具有1個對向片(62)亦可。   再者,在第13態樣之連接器(101)中,在第1~第12中之任一態樣中,連接端子(6)係藉由一部分被推入至一對第2周圍壁(122)中之至少1個第2周圍壁(122)而被保持於殼體(1)。   若藉由該構成時,藉由對第2周圍壁(122)推入連接端子(6)這樣的簡易製程,能夠在殼體(1)設置一部分能夠彈性變形之連接端子(6)。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即使連接端子(6)藉由其他手段被保持於殼體(1)亦可。   再者,在第14態樣之連接器(101)中,在第6態樣中,連接端子(6)係藉由一部分被推入至一對第2周圍壁(122)中之至少1個第2周圍壁(122)而被保持於殼體(1)。主片(61)具有避開部(610)。避開部(610)被設置在主片(61)中與連結片(63)連結之一端之角部,朝與將連接端子(6)推入第2周圍壁(122)之方向相反的方向凹陷。   若藉由該構成時,當將主片(61)推入至第2周圍壁(122)之時,第2周圍壁(122)之一部分難以被切削。因此,若藉由該構成時,難以產生由於第2周圍壁(122)被切削而產生的異物,異物難附著於連接端子(6)。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即使主片(61)不具有避開部(610)亦可。   再者,在第15態樣之連接器(101)中,在第7態樣中,主片(61)進一步具有凹部(612)。凹部(612)被設置在主片(61)之底壁(11)側之一端,從底壁(11)側之一端朝向另一端凹陷。   若藉由該構成時,當藉由焊接將接合部(611)接合於基板(7)之時,焊錫容易在凹部(612)擴散,容易形成填角。因此,在該構成中,可以使主片(61)對基板(7)更牢固地接合。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即使主片(61)不具有凹部(612)亦可。   再者,在第16態樣之連接器(101)中,在第1~第12及第15中之任一態樣中,殼體(1)為將連接端子(6)設為嵌件的插件成型品。   若藉由該構成時,藉由插件成型這樣的簡易製程,能夠在殼體(1)設置一部分能夠彈性變形的連接端子(6)。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即使連接端子(6)藉由其他手段被保持於殼體(1)亦可。   再者,在第17態樣之連接器(101)中,在第6態樣中,殼體(1)為將連接端子(6)設為嵌件的插件成型品。殼體進一步具有被設置在主片(61)和對向片(62)之間的壁部(15)。   若藉由該構成時,即使假設對向片(62)過度彈性變形,藉由對向片(62)與壁部(15)相接,對向片(62)之移動被限制。即是,若藉由該構成時,可以降低對向片(62)過度彈性變形的可能性。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即使殼體(1)不具有壁部(15)亦可。   再者,第18態樣之插座係作為其他連接器(102)之插座,其係被連接於第1~第17中之任一態樣的作為連接器(101)之插頭。插座具有被電性連接於插頭之複數接觸件(2)的複數其他連接器側接觸件(2A)。   若藉由該構成時,可以實現能夠謀求提升插頭和插座之電性連接的可靠性的插座。   再者,第19態樣之連接系統(100)具備第1~第17中之任一態樣之連接器(101)和其他連接器(102)。其他連接器(102)具有被電性連接於複數接觸件(2)的複數其他連接器側接觸件(2A)。   若藉由該構成時,可以實現能夠謀求提升連接器(101)和其他連接器(102)之電性連接之可靠性的連接系統(100)。   但是,連接器(101)不管上述第1~第17態樣如何,即使為與以下第1~第11態樣中之任一態樣的其他連接器(102)連接的構成亦可。即是,連接器(101)若為與以下第1~第11態樣中之任一態樣的其他連接器(102)連接的構成時,無須上述第1~第17態樣中之任一態樣。   第1態樣之其他連接器(102)具備安裝金屬配件(5A)。安裝金屬配件(5A)具備安裝構件(50)。安裝構件(50)被安裝於具有複數接觸件(2A)之其他連接器(102)之殼體(1A)。殼體(1A)具有底壁(11A)和包圍底壁(11A)之周圍壁(12A)。安裝構件(50)具有第1安裝片(51)和第2安裝片(52)。第1安裝片(51)覆蓋周圍壁(12A)之內側面(S1)之至少一部分。第2安裝片(52)與第1安裝片(51)連結,覆蓋連結周圍壁(12A)之外側面(S2)和內側面(S1)之連結面(S3)之至少一部分。安裝構件(50)不具有夾著周圍壁(12A)的位於第1安裝片(51)之相反側的部位(以下,稱為「相反側部位」)。   若藉由該構成時,比起安裝構件(50)具有相反側部位之情況,可以謀求減少安裝金屬配件(5A)對殼體(1A)的體積比。因此,若藉由該構成時,比起安裝構件(50)具有相反側部位之情況,可以謀求其他連接器(102)之小型化。再者,其他連接器(102)之大小被規定成特定大小之情況下,比起安裝構件(50)具有相反側部位之情況,可以提升殼體(1A)之強度。   在第2態樣之其他連接器(102)中,在第1態樣中,第1安裝片(51)在底壁(11A)之厚度方向貫通底壁(11A)。而且,安裝構件(50)進一步具有第3安裝片(53)。第3安裝片(53)係從第1安裝片(51)之底壁(11A)側之一端沿著底壁(11A)延伸。   若藉由該構成時,將連接器(101)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之時,即使在沿著底壁(11A)之厚度方向之方向上的應力施加於底壁(11A),亦可以在第3安裝片(53)承受該應力。因此,若藉由該構成時,比起不具有第3安裝片(53)之情況,可以提升底壁(11A),即是殼體(1A)之強度。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即使連接端子(50)不具有第3安裝片(53)亦可。並且,即使第1安裝片(51)不貫通底壁(11A)亦可。   在第3態樣之其他連接器(102)中,在第2態樣中,第3安裝片(53)具有凹處(531)。凹處(531)在俯視觀看下沿著底壁(11A)凹陷。   若藉由該構成時,當藉由焊接將第3安裝片(53)接合於基板(7)之情況下,焊錫容易在凹部(531)擴散,容易形成填角。因此,若藉由該構成時,在將第3安裝片(53)接合於基板(7)之情況下,可以將第3安裝片(53)更牢固地接合於基板(7)。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即使第3安裝片(53)不具有凹處(531)亦可。   在第4態樣之其他連接器(102)中,在第1~第3態樣中之任一態樣中,安裝構件(50)係將第1安裝片(51)及第2安裝片(52)設為1個組片(54)而具有複數組片(54)。   若藉由該構成時,可以在複數組片(54)承受施加在其他連接器(102)之外力。因此,若藉由該構成時,比起僅具有1個組片(54)之情況,可以提升殼體(1A)之強度。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即使安裝構件(50)僅具有1個組片(54)亦可。   在第5態樣之其他連接器(102)中,在第4態樣中,安裝構件(50)具有2個組片(54)。2個組片(54)分別被安裝於一對第1周圍壁(121A)。一對第1周圍壁(121A)係在周圍壁(12A)中配列方向並列複數接觸件(2A)之狀態下予以保持。   若藉由該構成時,可以在2個組片(54)承受施加於一對第1周圍壁(121A)之外力。因此,若藉由該構成時,可以提升一對第1周圍壁(121A)之強度,其結果,可以提升殼體(1A)之強度。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組片(54)即使安裝於周圍壁(12A)中一對第1周圍壁(121A)以外之部位亦可。   在第6態樣之其他連接器(102)中,在第4態樣中,安裝構件(50)具有3個組片(54)。3個組片(54)分別被設置在周圍壁(12A)中,一對第1周圍壁(121A)、第2周圍壁(122A)。一對第1周圍壁(121A)係在配列方向並列複數接觸件(2A)的狀態下予以保持。第2周圍壁(122A)連結一對第1周圍壁(121A)之端部彼此。   若藉由該構成時,可以在3個組片(54)承受施加於一對第1周圍壁(121A)及第2周圍壁(122A)的外力。因此,若藉由該構成時,可以提升一對第1周圍壁(121A)及第2周圍壁(122A)之強度,其結果,可以提升殼體(1A)之強度。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組片(54)即使安裝於周圍壁(12A)中一對第1周圍壁(121A)及第2周圍壁(122A)以外之部位亦可。   再者,在第7態樣之其他連接器(102)中,在第1~第6中之任一態樣中,安裝構件(50)進一步具有被接合於基板(7)之接合部(511)。接合部(511)被設置在第1安裝片(51)之底壁(11A)側之一端。   若藉由該構成時,當將安裝構件(50)接合於基板(7)之時,不被接合於第1安裝片(51)之基板(7)之部位及第2安裝片(52)不被固定於基板(7)。因此,若藉由該構成時,比起安裝構件(50)具有相反側部位之情況,可以減少將連接器(101)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之時施加於安裝構件(50)之應力。   即是,在安裝構件(50)具有相反側部位之構成中,第1安裝片(51)及相反側部位夾入周圍壁(12A)。在該構成中,當將相反側部位接合於基板(7)時,當將連接器(101)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之時,第1安裝片(51)、第2安裝片(52)及相反側部位難彈性變形。因此,在該構成中,難排除施加於其他連接器(102)的外力。另外,在安裝構件(50)不具有相反側部位之構成中,當將連接器(101)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之時,第1安裝片(51)及第2安裝片(52)容易彈性變形。因此,在該構成中,容易排除施加於其他連接器(102)之外力,其結果,可以減少施加於安裝構件(50)之應力。   再者,若藉由該構成時,比起將相反側部位接合於基板(7)之情況下,可以減少安裝構件(50)之殘留應力。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即使安裝構件(50)不具有接合部(511)亦可。   第8態樣之其他連接器(102)具備第1~第7中之任一態樣的安裝金屬配件(5A)、殼體(1A)和複數接觸件(2A)。   若藉由該構成時,可以實現比起安裝構件(50)具有相反側部位之情況,可以謀求其他連接器(102)之小型化的其他連接器(102)。再者,其他連接器(102)之大小被規定成特定大小之情況下,可以實現比起安裝構件(50)具有相反側部位之情況,可以提升殼體(1A)之強度的其他連接器(102)。   在第9態樣之其他連接器(102)中,在第8態樣中,殼體(1A)具有露出部(111)。露出部(111)朝底壁(11A)之厚度方向凹陷,使安裝構件(50)之一部分從殼體(1A)露出。   若藉由該構成時,藉由焊接將從露出部(111)露出之安裝構件(50)之一部分,接合於基板(7)之情況下,可以將安裝構件(5A)更牢固地固定於基板(7),可以更提升安裝金屬配件(5A)之強度。再者,將安裝金屬配件(5A)與一部分接觸件(2A)等電位電性連接之時,能夠減少安裝金屬配件(5A)之阻抗。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即使殼體(1A)不具有露出部(111)亦可。   在第10態樣之其他連接器(102)中,在第8或第9態樣中,殼體(1A)進一步具有厚壁部(18)。厚壁部(18)覆蓋底壁(11A),和安裝構件(50)中貫通底壁(11A)而露出至周圍壁(12A)之內側之部位的境界。   若藉由該構成時,當將連接器(101)連接於其他連接器(102)之時,可以在厚壁部(18)承受施加於其他連接器(102)之外力。因此,若藉由該構成時,比起不具有厚壁部(18)之情況,外力難傳至底壁(11A)及安裝構件(50),其結果,可以提升殼體(1A)之強度。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即使殼體(1A)不具有厚壁部(18)亦可。   在第11態樣之其他連接器(102)中,在第8~第10中之任一態樣中,殼體(1A)進一步具有突出壁(19)。突出壁(19)係從連結面(S3)突出至殼體(1A)之厚度方向,與第2安裝片(52)之外側面(S2)之一端對向。   若藉由該構成時,在施加朝位於第2安裝片(52)之連結面(S3)之端部(在此,為第2端)之方向的外力之情況下,在突出壁(19)容易受到該外力。因此,若藉由該構成,該外力難傳至第2安裝片(52),其結果,第2安裝片(52)難變形。但是,該構成並非必要,即使殼體(1A)不具有突出壁(19)亦可。   以上,針對與實施形態1、2有關之連接器101、其他連接器102及連接系統100進行說明。但是,上述說明的實施形態1、2只不過係本發明之各式各樣的實施形態之一而已。上述實施形態1、2若可以達成本發明之目的時,能夠因應設計等而做各種變更。
1‧‧‧殼體
11‧‧‧底壁
12‧‧‧周圍壁
121‧‧‧第1周圍壁
122‧‧‧第2周圍壁
15‧‧‧壁部
2‧‧‧接觸件
2A‧‧‧其他連接器側接觸件
3‧‧‧訊號端子
4‧‧‧電源端子
5‧‧‧安裝金屬配件
5A‧‧‧其他連接器側安裝金屬配件(導電部)
6‧‧‧連接端子
61‧‧‧主片
610‧‧‧避開部
611‧‧‧接合部
612‧‧‧凹部
613‧‧‧延長部
62‧‧‧對向片
621‧‧‧突出部
63‧‧‧連結片
7‧‧‧基板
100‧‧‧連接系統
101‧‧‧連接器
102‧‧‧其他連接器
圖1為與實施形態1有關之連接器之斜視圖。   圖2為使同上連接器之前後予以反轉後之狀態的斜視圖。   圖3為同上連接器的前視圖。   圖4為同上連接器的後視圖。   圖5A為從同上連接器省略殼體之狀態的斜視圖。圖5B為同上連接器中之接觸件的剖面圖。   圖6A為同上連接器中之連接端子的斜視圖。圖6B為同上連接器中之連接端子的俯視圖。圖6C為同上連接器中之連接端子的側視圖。   圖7為與實施形態1有關之其他連接器的斜視圖。   圖8為使同上其他連接器之前後予以反轉後之狀態的斜視圖。   圖9為同上其他連接器的前視圖。   圖10為同上其他連接器的後視圖。   圖11A為從同上其他連接器省略其他連接器側殼體之狀態的斜視圖。圖11B為同上其他連接器中之其他連接器側接觸件的剖面圖。   圖12A、圖12B分別為同上其他連接器中之其他連接器側安裝金屬配件之斜視圖。   圖13為表示在與實施形態1有關之連接系統中,表示其他連接器被連接於連接器之前之狀態的剖面圖。   圖14為表示在同上連接系統中,其他連接器被連接於連接器之狀態的剖面圖。   圖15A為同上連接系統中,省略連接端子與其他連接器側安裝金屬配件接觸之前之狀態一部分的剖面圖。圖15B為同上連接系統中,省略連接端子與其他連接器側安裝金屬配件接觸之狀態一部分的剖面圖。   圖16為與實施形態1之第1變形例有關之連接器之斜視圖。   圖17為使同上連接器之前後予以反轉後之狀態的斜視圖。   圖18為與實施形態1之第2變形例有關之連接器之前後予以反轉後之狀態的斜視圖。   圖19A為與實施形態1之第3變形例有關之連接器中之連接端子的斜視圖。圖19B為同上連接器中之連接端子的俯視圖。圖19C為同上連接器中之連接端子的側視圖。   圖20A為與實施形態1之第4變形例有關之連接器中之連接端子的斜視圖。圖20B為同上連接器中之連接端子的俯視圖。圖20C為同上連接器中之連接端子的側視圖。   圖21A為與實施形態1之第5變形例有關之連接器中之連接端子的斜視圖。圖21B為同上連接器中之連接端子的俯視圖。圖21C為同上連接器中之連接端子的側視圖。   圖22A為與實施形態1之第6變形例有關之連接器中之連接端子的斜視圖。圖22B為同上連接器中之連接端子的俯視圖。圖22C為同上連接器中之連接端子的側視圖。   圖23為與實施形態1之第7變形例有關之連接器中,省略使前後予以反轉後之狀態之一部分的斜視圖。   圖24為與實施形態2有關之連接器之斜視圖。   圖25為使同上連接器之前後予以反轉後之狀態的斜視圖。   圖26為同上連接器的前視圖。   圖27為同上連接器的後視圖。   圖28A為與實施形態2有關之連接系統中,省略連接端子與其他連接器側安裝金屬配件接觸之前之狀態之一部分的剖面圖。圖28B為同上連接系統中,省略連接端子與其他連接器側安裝金屬配件接觸之狀態一部分的剖面圖。   圖29為與實施形態2之第1變形例有關之連接器之斜視圖。   圖30為使同上連接器之前後予以反轉後之狀態的斜視圖。   圖31為使與實施形態2之第2變形例有關之連接器之前後予以反轉後之狀態的斜視圖。   圖32為與實施形態2之第3變形例有關之連接器中,省略使前後予以反轉後之狀態之一部分的斜視圖。

Claims (19)

  1. 一種連接器,具備:   複數接觸件;   殼體,其保持上述複數接觸件;及   連接端子,其具有導電性,能夠電性連接於其他連接器之具有導電性的導電部,   上述殼體具有:   底壁;和   周圍壁,其係包圍上述底壁,   上述周圍壁具有:   一對第1周圍壁,其係至少一方在配列方向並列上述複數接觸件之狀態下予以保持;及   一對第2周圍壁,其分別連結上述一對第1周圍壁之端部彼此,   上述連接端子係一部分被保持於上述一對第2周圍壁中之至少1個第2周圍壁,   上述連接端子中不被保持於上述殼體之部位之至少一部分係與上述導電部相接之部位,能夠彈性變形。
  2. 如請求項1所載之連接器,其中   上述連接端子與上述複數接觸件中之一部分接觸件等電位電性連接。
  3. 如請求項2所載之連接器,其中   上述複數接觸件具有訊號傳送用之訊號端子,和與電源電性連接的電源端子,   上述連接端子與上述電源端子等電位電性連接。
  4. 如請求項1至3中之任一項所載之連接器,其中   上述連接端子係在上述連接器與上述其他連接器連接之狀態下,與安裝上述其他連接器之基板具有的導體電性連接。
  5. 如請求項1至3中之任一項所載之連接器,其中   上述連接端子被設置在上述一對第2周圍壁之各個上。
  6.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連接器,其中   上述連接端子具有:   主片,其係被保持於上述殼體;   對向片,其係隔著間隔與上述主片對向,從上述第2周圍壁露出;及   連結片,其係連結上述主片及上述對向片之端部彼此。
  7. 如請求項6所載之連接器,其中   上述連接端子進一步具有被接合於基板之接合部,   上述接合部被設置於上述主片之上述底壁側之一端。
  8. 如請求項7所記載之連接器,其中   上述主片具有從上述底壁側之一端沿著上述底壁而延伸的延長片,   上述接合部進一步被設置在上述延長片。
  9. 如請求項1至3中之任一項所載之連接器,其中   進一步具備被安裝於上述殼體之安裝金屬配件,上述一對第2周圍壁中設置上述連接端子的第2周圍壁,係將上述安裝金屬配件設為嵌件的插件成型品。
  10. 如請求項6所載之連接器,其中   上述對向片具有突出部,該突出部係朝沿著上述一對第2周圍壁排列方向之方向突出。
  11. 如請求項10所載之連接器,其中   上述突出部沿著與上述底壁正交之方向延伸。
  12. 如請求項6所記載之連接器,其中   上述連接端子具有複數個上述對向片。
  13. 如請求項1至3中之任一項所載之連接器,其中   上述連接端子藉由一部分被推入上述一對第2周圍壁中之至少1個第2周圍壁而被保持於上述殼體。
  14. 如請求項6所載之連接器,其中   上述連接端子藉由一部分被推入上述一對第2周圍壁中之至少1個第2周圍壁而被保持於上述殼體,   上述主片具有避開部,該避開部被設置在與上述連結片連結之一端的角部,朝與將上述連接端子推入上述第2周圍壁之方向相反的方向凹陷。
  15. 如請求項7所載之連接器,其中   上述主片進一步具有凹部,該凹部被設置在上述底壁側之一端,從上述底壁側之一端朝向另一端凹陷。
  16. 如請求項1至3中之任一項所載之連接器,其中   上述殼體係將上述連接端子設為嵌件的插件成型品。
  17. 如請求項6所記載之連接器,其中   上述殼體係將上述連接端子設為嵌件的插件成型品,   上述殼體進一步具有被設置在上述主片和上述對向片之間的壁部。
  18. 一種插座,其係被連接於作為如請求項1至17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連接器的插頭,當作上述其他連接器的插座,   具有被電性連接於上述插頭之上述複數接觸件之複數其他連接器側接觸件。
  19. 一種連接系統,具備:   如請求項1至17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連接器;和   上述其他連接器,其具有被電性連接於上述複數接觸件之複數其他連接器側接觸件。
TW107104229A 2017-02-14 2018-02-07 連接器、插座及連接系統 TW20184143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25324 2017-02-14
JP2017-025323 2017-02-14
JP2017025323 2017-02-14
JP2017025324 2017-02-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41432A true TW201841432A (zh) 2018-11-16

Family

ID=63156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4229A TW201841432A (zh) 2017-02-14 2018-02-07 連接器、插座及連接系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8133333A (zh)
CN (1) CN108429029B (zh)
TW (1) TW201841432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0873B (zh) * 2019-10-18 2022-04-11 日商村田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連接器
KR102285974B1 (ko) * 2019-11-26 2021-08-05 히로세코리아 주식회사 커넥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08225B2 (ja) * 2011-07-06 2016-04-26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CN104916936B (zh) * 2015-04-16 2017-03-01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板对板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29029A (zh) 2018-08-21
CN108429029B (zh) 2021-02-12
JP2018133333A (ja) 2018-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077632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fool-proof function
KR101119265B1 (ko) 전기 커넥터
JP7012245B2 (ja) ソケット、ヘッダ、及び接続装置
TWI713732B (zh) 連接器及連接系統
US20130130534A1 (en) Connector
TW201436373A (zh) 電連接器
TW200908455A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connecting body
TWM617229U (zh) 電流傳輸組件與電流傳輸系統
JP2010092811A (ja) 多連装電気コネクタ
TW201841432A (zh) 連接器、插座及連接系統
TW201841442A (zh) 安裝金屬配件、連接器、插頭及連接系統
WO2017064825A1 (ja)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システム
JPS6055959B2 (ja)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JP7266251B2 (ja) コネクタ
JP2013235772A (ja) コネクタ
JP2021082390A (ja) 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TWI568108B (zh) Electrical connector
JP7300643B2 (ja) コネクタ、相手コネクタ、及び接続装置
JP4758512B1 (ja) 電気部品の取付構造及びコネクタ用アダプタ
TWI713812B (zh) 電連接器
TW201742338A (zh) Usb連接器
JP3217610U (ja) シリアルバスコネクタ
JP2014220188A (ja) 基板用端子金具及び基板用コネクタ
TWM583634U (zh) 複合式插座連接器及與其對接的複合式插頭連接器
TWM348401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