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78413U - 板对板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板对板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78413U
CN202178413U CN2010206746573U CN201020674657U CN202178413U CN 202178413 U CN202178413 U CN 202178413U CN 2010206746573 U CN2010206746573 U CN 2010206746573U CN 201020674657 U CN201020674657 U CN 201020674657U CN 202178413 U CN202178413 U CN 2021784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terminal
plate
board
fixed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67465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後藤祐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784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7841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5Printed circuits including an angle between each other
    • H01R12/737Printed circuits being substantially perpendicular to each other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安装在第一板上的第一连接器和安装在第二板上以与第一连接器接合的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具有第一壳体和装在第一壳体中的第一端子,第二连接器具有第二壳体和装在第二壳体中并与第一端子接触的第二端子,当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接合在一起使得第一板所在平面与第二板所在平面相交时,从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侧视图看,从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接触点到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垂足分别位于将第一连接器的固定支架连接到第一板的区域内和将第二连接器的固定支架连接到第二板的区域内。由此可在向第一和第二端子施加外力时仍保持二者之间的紧密接触,并可以防止第一第二连接器分别从第一和第二板上脱落。

Description

板对板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对板连接器。
背景技术
至今,为了将电池等连接到电气设备或装置、或电子设备或装置等等,已经提出使用这样一类连接器,在该类连接器中,一个连接器具有一个板状端子,另一连接器的端子具有一对连接元件,并且该对连接元件夹在板状端子的两端,从而保持端子间相互连接(参见,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Kokai)No.2005-190925)。
图7为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连接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7中,板连接器具有壳体811并安装在如电路板的板891上,电路板位于电气设备或装置、电子设备或装置等的外罩892中。板连接器具有端子861,其通过装配与形成在壳体811中的凹形接合部813接合。
端子861具有焊接尾部862,焊接尾部862的背面通过焊接剂881连接至形成在板891的顶面上的连接焊盘(未示出)。通过这种方式,端子861经由该连接焊盘电连接至板891的未示出的导电路径,并且板连接器的整体都物理固定至板891上。
端子861还具有一对连接元件863,其连接至未示出的匹配连接器的匹配端子。每个连接元件863都为从端子861的本体部分伸出的一个长板状元件,并具有弹簧般的特性。每个连接元件863的自由端附近都形成有一个凸出的接触部864以使其向另一连接元件863突出。此外,每个连接元件863均沿着形成在壳体811中的缝状开口部分814的内壁延伸,并被配置为至少使得凸出接触部864的远端伸入开口部分814的空间中。
当板连接器通过装配与匹配连接器接合时,板状匹配端子进入缝状开口部分814,其随后被该对连接元件863从两侧夹住。此时,连接元件863的凸出接触部864挤在匹配端子的一个表面和相对表面中,从而使得匹配端子与端子861紧密接触。
然而,在上述连接器中,当向外罩892和/或例如其上安装有匹配连接器的板的元件施加外力时,焊剂881可能破损,从而焊接尾部862脱离板891的表面。结果,连接器整体可能与板891分离。
例如,当向匹配连接器施加一个能够将连接器与匹配连接器分开的外力时,一个在图中为向右的推力作用于连接元件863的凸出接触部864上。也就是说,该力被施加在将连接元件863拉离板891的表面的方向上,该方向垂直于板891的表面。在该情况下,由于从凸出接触部864到板891表面的垂足远离焊接尾部862,除了垂直于板891表面的力之外,还有一个转动动量将作用在焊剂881上,其中在焊剂881处,焊接尾部862被固定到板891的表面。由于该原因,焊剂881将会破裂,焊接尾部862将脱离板891的表面。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传统连接器所遇到的上述问题并提供一种板对板连接器,该连接器被配置为,从第一与第二端子的接触点到第一和第二板的垂足分别位于用于将第一连接器的固定支架连接到第一板的区域内和用于将第二连接器的固定支架连接到第二板的区域内。由此,可以使得第一和第二端子即使在受到外力时也能保持紧密的接触状态。从而,可以防止第一和第二连接器分别从第一和第二板脱落。因此,该板对板连接器能够使得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的装配接合过程更便利,从而为该板对板连接器提供高可靠性。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板对板连接器包括具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第一壳体和装在第一壳体中的第一端子的第一连接器,第一连接器被配置为安装在第一板上;以及具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第二壳体和装在第二壳体中并被配置为与第一端子相接触的第二端子的第二连接器,第二连接器被配置为安装在第二板上以与第一连接器相接合,其中:当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接合在一起从而使得第一板所处的平面与第二板所处的平面相交时,从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的侧视图看,从第一和第二端子的接触点到第一和第二板的垂足分别位于用于将第一连接器的固定支架连接到第一板的区域内和位于用于将第二连接器的固定支架连接到第二板的区域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板对板连接器的配置为,第一连接器的固定支架包括固定至第一壳体的第一固定支架和第二固定支架,从第一连接器的侧视图看,用于将固定支架连接至第一板的区域为从用于将第一固定支架连接至第一板的区域的远端延伸到用于将第二固定支架连接到第一板的区域的远端的区域;以及第二连接器的固定支架包括固定至第二壳体的第三固定支架和第四固定支架,从第二连接器的侧视图看,用于将固定支架连接到第二板的区域为从用于将第三固定支架连接至第二板的区域的远端延伸到用于将第四固定支架连接到第二板的区域的远端的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实施例的板对板连接器具有的配置为,第一固定支架为第一端子的焊接尾部,第二固定支架为被固定到第一壳体的第一辅助支架的一部分;第三固定支架为第二端子的焊接尾部,第四固定支架为被固定至第二壳体的第二辅助支架的一部分;以及从第一和第二端子的接触点到第一和第二板的垂足分别位于用于将第一辅助支架连接到第一板的区域内和用于将第二辅助支架连接到第二板的区域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板对板连接器具有的配置为,第一端子具有平板状接触部分;第二端子具有一对接触臂部分和形成在各接触臂部分中的凸形接触部分;以及在接触点区域中,凸形接触部分从接触部分两侧夹住接触部分以使其彼此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该板对板连接器的配置中,从第一和第二端子的接触点到第一和第二板的垂足分别位于用于将第一连接器的固定支架连接到第一板的区域内和位于用于将第二连接器的固定支架连接至第二板的区域内。由于采用了该配置,可以在向第一和第二端子施加外力时仍保持二者之间的紧密接触。此外,可以防止第一和第二连接器分别从第一和第二板上脱落。由此,可以提供这样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其能够使得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的装配操作便利化并使其具有高可靠性,其中对第一和第二连接器进行装配操作以使其接合在一起。
附图说明
图1A到1C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板对板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器的第一透视图,其中,图1A为总图,图1B为第一辅助支架的视图,图1C为第一端子的视图;
图2A到2D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板对板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器的四个平面图,其中,图2A为后视图,图2B为侧视图,图2C为沿图2A中箭头A-A的剖面图,图2D为第二透视图;
图3A到3C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板对板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的透视图,其中,图3A为总图,图3B为第二辅助支架的视图,图3C为第二端子的视图;
图4A到4C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板对板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的三个平面图,其中,图4A为前视图,图4B为侧视图,图4C为沿图4A中箭头B-B的剖面图;
图5为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板对板连接器的接合状态的透视图;
图6A到6C为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板对板连接器的接合状态的三个平面图,其中,图6A为从第一连接器的后表面看过去的图,图6B为侧视图,图6C为沿图6A中箭头C-C的剖视图;以及
图7为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连接器结构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A到1C为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板对板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器的第一透视图。图2A到2D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板对板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器的四个平面图。在图1A到1C中,图1A为总图,图1B为第一辅助支架的视图,图1C为第一端子的视图。在图2A到2D中,图2A为后视图,图2B为侧视图,图2C为沿图2A中箭头A-A的剖面图,图2D为第二透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1表示根据该实施例的板对板连接器中作为板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器,其安装在未示出的第一板的表面上并优选为具有低高度的薄型连接器。
第一连接器1通过装配与后文描述的第二连接器101接合。第二连接器101为根据本实施例的板对板连接器的另一板连接器,并被配置为被安装在第二板的表面上,其中第二板为未示出的另一个板。通过装配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以使其接合在一起,可以使第一板和第二板电连接在一起。
第一板和第二板为平板状电缆,其通常被称作印刷电路板、柔性印刷电路(FPC)、柔性扁平电缆(FFC)等等,并且其被用于电子设备或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数码照相机、摄像机、音乐播放器、游戏机、或汽车导航设备,或用于电气设备或装置,例如,如数字电视机或DVD播放器的消费性电子产品,并可以是任意类型的板。纵观整个说明书,将进行如下描述,第一板是安装在手机等之内的印刷电路板,其用作在其上安装有如LSI(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半导体设备的主板,而第二板是附着在电池块上的印刷电路板,其中电池块用作手机等的电源。此外,第一板的顶面所处的平面与第二板的顶面所处的平面彼此不平行,而是以预定角度、如45、60、90或120度的角度彼此相交。
在该实施例中,用于解释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各个部分的例如上、下、左、右、前、后等等的方向表示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各个部分处于图中所示位置时,这些表示是适当的。然而,如果第一连接器1或第二连接器101的位置改变,则这些表示也应当根据第一连接器1或第二连接器101的位置变化而变化。
因此,应当注意到,第一连接器1为插头连接器,其包括:第一壳体11,其由例如合成树脂的绝缘材料一体形成并且与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壳体111相配合;第一端子61,其为装入在第一壳体11中的金属端子;以及类似地装在第一壳体11中的金属第一辅助安装支架81。
第一连接器1的尺寸为,例如,长(图2B中的左右尺寸)约4mm,宽(图2A中的左右尺寸)约6mm,和厚(图2A中的上下尺寸)约3mm。第一端子61的数量为3个并以约1mm的间距排列。可以对这些数值进行适当的改变。
如图中所示,第一壳体11包括大致为矩形的平板状底壁部分12,本体部分14,和一对侧壁部分17,其中本体部分14沿底壁部分12的边沿在其后端侧(图1中的左下方)延伸以从底壁部分12竖立,一对侧壁部分17沿底壁部分12的两边延伸以从底壁部分12竖立。第一壳体11的下表面11a与第一板的顶面相对。装配空间13被限定在底壁部分12之上,其后端由本体部分14限定,其两侧由侧壁部分17限定,第二连接器101的一部分***该装配空间13中从而通过装配与其接合。
此外,在前后方向(图2B的左右方向)延伸的缝状第一端子容纳凹部14a形成在本体部分14中。进一步的,第一端子61***并装进每个第一端子容纳凹部14a中。尽管示例中提供了三个第一端子容纳凹部14a,但第一端子容纳凹部14a的数量也可以随意变化以与第一端子61的数量相对应。
如图1C中所示,第一端子61为由导电金属制成的平板状元件,并具有被容纳在第一端子容纳凹部14a中并固定到第一壳体11上的连接部63、从连接部63的后端向下延伸的焊接尾部62、以及从连接部63的前端向前延伸的平板状接触部分64。
第一端子61的接触部分64在一个方向上从本体部分14向前延伸以从底壁部分12上竖立并暴露进入装配空间13中。此外,形成在连接部63的上边缘上的凸形接合部63a挤入第一端子容纳凹部14a的上侧内壁中,从而将第一端子61固定到本体部分14上。第一端子61的焊接尾部62具有从本体部分14的下端向后延伸的远端并具有被配置为固定表面62a的下表面,其中固定表面62a通过焊接等方式电连接至形成在第一板上的如信号线、接触盘和端子的配合端子元件。第一端子61的焊接尾部62用作第一固定支架,其为用于将第一连接器1固定至第一板的固定支架中的一个。此外,固定表面62a对应于将第一固定支架与第一板的连接区域。
此外,每个侧壁部分17都具有一个形成在其中的缝状第一辅助支架容纳凹部17a,第一辅助支架81***并适配到该第一辅助支架容纳凹部17a中以使其一一对应。如图1B所示,第一辅助支架81为由金属制成的平板状元件,其具有大致为方块状C形或U形的侧面形状。第一辅助支架81具有连接部83和焊接尾部82,连接部83容置于第一辅助支架容纳凹部17a中并固定至第一壳体11上,焊接尾部82具有大致为L形的侧面形状并从连接部83的前端向下延伸。
此外,在连接部83的上端和下端形成的凸形接合部83a挤入第一辅助支架容纳凹部17a的上侧和下侧内壁中,从而将第一辅助支架81固定至侧壁部分17上。而且,焊接尾部82的下端部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具有被配置为固定表面82a的下表面,该固定表面82a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并固定至形成在第一板上的配合安装元件、如连接盘。因此,固定表面82a对应于第一辅助支架81与第一板的连接用区域。第一辅助支架81用作第二固定支架,其为用于将第一连接器1固定至第一板的固定支架中的一个。
接下来,将对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101的结构进行描述。
图3A至3C是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板对板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的透视图。图4A至4D是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板对板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的三个平面图。在图3A到3C中,图3A是总图,图3B是第二辅助支架的视图,图3C是第二端子的视图。在图4A到4C中,图4A是前视图,图4B是侧视图,图4C是沿图4A中箭头B-B的剖面图。
由此,应当注意,第二连接器101为插座式连接器,包括:第二壳体111,其由例如合成树脂的绝缘材料一体形成并与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壳体11相配合;第二端子161,其为装在第二壳体111中的金属端子;以及类似地装在第二壳体111中的金属的第二辅助安装支架181。
第二连接器101的尺寸为,例如,长(图4B中的左右尺寸)约2.5mm,宽(图4A中的左右尺寸)约10mm,和厚(图4A中的上下尺寸)约3mm。第二端子161的数量为3个并以约1mm的间距排列。可以对这些数值进行适当的改变。
如图中所示,第二壳体111包括大致为矩形的平板状顶板部分112,本体部分114,和一对侧壁部分117,其中本体部分114大致为矩形并形成为由顶板部分112竖立以与顶板部分112的下表面一体化,侧壁部分117与顶板部分112的两侧和本体部分114一体化连接。第二壳体111的后表面111a与第二板的顶面相对。此外,本体部分114的至少一部分通过装配***并接合至第一连接器1的装配空间13。另外,侧壁装配空间117b为形成在侧壁部分117中的凹部,至少其前表面(图4B中的左表面)和底面(图4B中的下表面)部分开口,第一连接器1的侧壁部分17的至少一部分***其中从而通过装配而与其接合。
此外,在本体部分114上形成有第二端子容纳凹部113。进一步的,第二端子161***并装载到每个第二端子容纳凹部113中。尽管示例中提供了三个第二端子容纳凹部113,但第二端子容纳凹部113的数量也可以随意变化以与第二端子161的数量相对应。
如图3C中所示,第二端子161通过处理加工、例如冲压或弯曲导电金属板而形成,并具有容纳在第二端子容纳凹部113中并紧固至第二壳体111上的连接部163、从连接部163的后端向下伸出的焊接尾部162、以及连接至连接部163的前端以向下伸出的一对接触臂部分164。
第二端子161的焊接尾部162具有从本体部分114的后端向上伸出的远端并具有后表面,该后表面被配置为固定表面162a并通过焊接等方式电连接至形成在第二板上的如信号线、接触盘和端子的配合端子元件。第二端子161的焊接尾部162用作第三固定支架,其为用于将第二连接器101固定至第二板上的固定支架中的一个。此外,固定表面162a对应于第三固定支架与第二板的连接用区域。
另外,形成在连接部163的左右两边缘的凸形接合部163a卡入第二端子容纳凹部113的左侧和右侧内壁中,从而将第二端子161固定至本体部分114。
此外,每个接触臂部分164为具有弹簧特性和约L形侧边形状的板状元件并具有向前伸出的远端以及在远端的近处形成有凸形接触部分164a。凸形接触部分164a形成在一对左右接触臂部分164的内表面上,左右接触臂部分164相对布置以使其顶点彼此相对。另外,当凸形接触部分164a形成时,压痕164b形成在接触臂部分164(其位于凸形接触部分164a的相对侧)的外表面上。压痕164b用作对凸形接触部分164a与第一端子61的接触部分64的接触点进行指示的接触点指示器,如从接触臂部分164的外表面所看到的。
另外,与第二端子容纳凹部113的下端和前端相接的连续缝状端子容纳开口113a于邻近前表面的位置形成在本体部分114的下表面和前表面中。当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通过装配连接在一起时,第一端子61的接触部分64穿过端子容纳开口113a进入到第二端子容纳凹部113中。在第二端子容纳凹部113中,第二端子161的一对左右凸形接触部分164a彼此相对且间距很小,如图4A中所示。为此,第一端子61的板状接触部分64进入该对左右凸形接触部分164a之间以增大具有弹簧特性的该对左右接触臂部分164之间的距离。因此,第一端子61的接触部分64从其左右两表面被接触臂部分164所夹持,并且该对左右凸形接触部分164a的顶点挤入接触部分64的左右两表面,从而实现第一端子61与第二端子161之间的紧密接触。
此外,每个侧壁部分117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缝状第二辅助支架容纳凹部117a,第二辅助支架181***并适配到第二辅助支架容纳凹部117a中以使其一一对应。如图3B中所示,第二辅助支架181为由具有大致矩形侧面形式的金属制成的平板状元件。第二辅助支架181具有连接部183和连接至连接部183的前端的焊接尾部182,连接部183被容纳在第二辅助支架容纳凹部117a中并固定至第二壳体111。
此外,形成在连接部183的上、下两端的凸形接合部183a挤在第二辅助支架容纳凹部117a的上、下两侧内壁中,从而将第二辅助支架181固定至侧壁部分117。另外,焊接尾部182的后端部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具有被配置为固定表面182a的后表面,该固定表面182a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并固定到形成在第二板上的如连接盘的配合固定元件。因此,固定表面182a对应于第二辅助支架181与第二板的连接用区域。第二辅助支架181用作第四固定支架,其为用于将第二连接器101固定至第二板的固定支架中的一个。
接下来,将描述将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接合在一起的操作过程。
图5为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板对板连接器的接合状态的透视图;图6A至6C为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板对板连接器的接合状态的三个平面图。在图6A到6C中,图6A为从第一连接器的后面看去的视图,图6B为侧视图,图6C为沿图6A中箭头C-C的剖面图。
在此,假定已经将第一连接器1通过使第一壳体11的下表面与第一板的顶面相对的方式安装到第一板的表面上。具体地说,第一端子61的焊接尾部62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到配合端子元件,这些配合端子元件连接至第一板上未示出的导电路径,并且第一辅助支架81的焊接尾部82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到第一板上的固定元件。焊接尾部82的固定表面82a对应于第一辅助支架81与第一板的连接区域。
类似地,假定已经将第二连接器101以使第二壳体111的后表面111a与第二板的顶面相对的方式安装到第二板的表面上。具体而言,第二端子161的焊接尾部162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到连接盘,这些连接盘连接到第二板上未示出的导电路径,并且第二支架181的焊接尾部182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到第二板上的固定元件。焊接尾部182的固定表面182a对应于第二辅助支架181与第二板的连接区域。
首先,操作人员调整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位置以使得第一连接器1的上表面与第二连接器101的下表面相对,第一连接器1的装配空间13与第二连接器101的本体部分114相对,以及第一连接器1的左右侧壁部分17与第二连接器101的左右侧壁装配空间117b相对。
接着,第二连接器101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下降以使得第二连接器101的本体部分114***第一连接器1的装配空间13,并且第一连接器1的左右侧壁部分17***第二连接器101的左右侧壁装配空间117b。通过该方式,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101通过装配彼此接合,如图5和图6A到6C所示。
此时,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端子61的接触部分64相对于第二连接器101升高从而从第二壳体111的本体部分114的下侧穿过端子容纳开口113a并最终进入第二端子容纳凹部113。另外,在第二端子容纳凹部113中,第二端子161的接触臂部分164的凸形接触部分164a位于与端子容纳开口113a的上部相对应的位置,其中开口113a的上部邻近本体部分114的远端而形成。由此,第一端子61的接触部分64穿过端子容纳开口113a进入第二端子容纳凹部113中,并且从底侧进入到左右凸形接触部分164a之间。
由于接触部分64被左、右接触臂部分164所夹持,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被放置为使得其彼此电接触。此时,由于左右凸形接触部分164a挤压住接触部分64的左、右表面,因此第一端子61与第二端子161保持紧密接触。因此,能够经由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将第一板的导电迹线安全地电连接到第二板的导电路径。
如图6B中所示,在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101的接合状态下,第一壳体11的下表面11a与第二壳体111的后表面111a基本相互垂直。因此,与第一壳体11的下表面11a相对的第一板和与第二壳体111的后表面111a相对的第二板基本上相互垂直。也就是说,第一板所在的平面与第二板所在的平面彼此不平行而是以约90度的角度彼此相交。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说明起见,仅描述了第一板所在的平面与第二板所在的平面以90度的角度相交的情况,但是在必要时该角度也可以做适当的变化。
如图6C中所示,由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侧视图看到,从压痕164b画到第一和第二板的垂足分别位于从第一端子61的焊接尾部62的固定表面62a的远端(图中的左端)延伸到第一辅助支架81的焊接尾部82的固定表面82a的远端(图中的右端)的区域范围内以及从第二端子161的焊接尾部162的固定表面162a的远端(图中的上端)延伸到第二辅助支架181的焊接尾部182的固定表面182a的远端(图中的下端)的区域范围内,其中压痕164b用作对凸形接触部分164a与第一端子61的接触部分64的接触点进行指示的触点指示器。也就是说,如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侧视图所示,从第一端子61与第二端子161的触点到第一和第二板的垂足分别位于第一和第二固定支架的连接用区域内以及第三和第四固定支架的连接用区域内,其中第一和第二固定支架用作将第一连接器1固定至第一板的支架,第三和第四固定支架用作将第二连接器101固定至第二板的支架。
更具体地说,如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侧视图所示,从用作对凸形接触部分164a与第一端子61的接触部分64的接触点进行指示的触点指示器的压痕164b开始画起的垂足,分别位于第一辅助支架81的焊接尾部82的固定表面82a的区域范围内和第二辅助支架181的焊接尾部182的固定表面182a的区域范围内。也就是说,从第一端子61与第二端子161的接触点画到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垂足,分别位于用以将第一连接器1的第二固定支架连接到第一板的区域内和用以将第二连接器101的第四固定支架连接到第二板的区域内,如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侧视图所示。
如上所述,从第一端子61与第二端子161的凸形接触部分164a的接触点画到第一板的垂足,位于从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端子61的焊接尾部62的固定表面62a的远端延伸到第一辅助支架81的焊接尾部82的固定表面82a的远端的区域范围内。根据该配置,即使是对第二连接器101施加了能够将第二连接器101从第一连接器1分开的外力,从而对第一端子61的接触点施加了垂直于第一板的推力时,也将不会产生转矩(rotational moment)。因此,第一端子61的固定表面62a和第一辅助支架81的固定表面82a将不会从第一板上分离,从而第一连接器1不会从第一板上脱落。
类似地,从第二端子161与第一端子61的接触部分64的接触点画到第二板的垂足,位于从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端子161的焊接尾部162的固定表面162a的远端延伸至第二辅助支架181的焊接尾部182的固定表面182a的远端的区域范围内。由于该配置,即使是对第一连接器1施加了能够将第一连接器1从第二连接器101分开的外力,从而对第二端子161的接触点施加了垂直于第二板的左向推力(图6B中)时,也将不会产生转矩。因此,第二端子161的固定表面162a和第二辅助支架181的固定表面182a将不会与第二板分开,从而第二连接器101不会从第二板上脱落。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C中所示,第一端子61具有从连接部63的后端向下延伸的焊接尾部62和从连接部63的前端向前延伸的平板状接触部分64。也就是说,第一端子61具有使接触部分64位于远离焊接尾部62的位置的形状,焊接尾部62用作将第一连接器1固定至第一板的第一固定支架。根据该配置,如果没有第一辅助支架81,当向第一端子61的接触点施加一个垂直于第一板的向上的推力时,转矩将作用在焊接尾部62上。但是,第一连接器1具有用作第二固定支架的第一辅助支架81,并且从第一端子61与第二端子161的接触点画到第一板的垂足位于第一辅助支架81的焊接尾部82的固定表面82a的区域范围内。因此,即使是当第一端子61的焊接尾部62位于远离接触部分64的位置时,也不会产生转矩,从而防止第一连接器1从第一板上分离。
类似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C所示,第二端子161具有从连接部163的后端向上伸出的焊接尾部162以及从连接部163的前端向下伸出的接触臂部分164。也就是说,第二端子161具有使得凸形接触部分164a位于远离焊接尾部162之处的形状,其中焊接尾部162用作用于将第二连接器101固定至第二板的第三固定支架。根据该配置,如果没有第二辅助支架181,当向第二端子161的所述触点施加一个垂直于第二板的左向推力时,一个转矩作用在焊接尾部162上。但是,第二连接器101具有用作第四固定支架的第二辅助支架181,并且从第一端子61与第二端子161的接触点画到第二板的垂足位于第二辅助支架181的焊接尾部182的固定表面182a的区域范围内。因此,即使是当第二端子161的焊接尾部162位于远离凸形接触部分164a的位置时,也不会产生转动惯量,并且防止第二连接器101与第二板分离。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2,其中,第一连接器1具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第一壳体11和装在第一壳体11中的第一端子61,第一连接器1被配置为安装到第一板上,第二连接器101具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第二壳体111和装在第二壳体111中的第二端子161并被配置为与第一端子61相接触,第二连接器101被配置为安装在第二板上以与第一连接器1相接合。当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接合在一起从而使得第一板所在平面与第二板所在平面相交时,从第一端子61与第二端子161的接触点到第一和第二板的垂足分别位于用于将第一连接器1的固定支架连接至第一板的区域内和用于将第二连接器101的固定支架连接至第二板的区域内,如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侧视图所示。
由于采用了该配置,不仅可以在向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施加外力时仍然使二者之间保持紧密接触,还可以提高将彼此相交的第一板和第二板相连接的板对板连接器的可靠性。此外,即使是当第一板和第二板被布置为彼此相交时,也可以防止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分别与第一板和第二板分开。而且,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能被便利的装配在一起以使其相接合。
此外,第一连接器1的固定支架包括固定至第一壳体11的第一固定支架和第二固定支架,并且用于将固定支架连接至第一板的区域处于从将第一固定支架连接到第一板的区域的远端延伸到将第二固定支架连接到第一板的区域的远端的区域范围内,如第一连接器1的侧视图所示。另外,第二连接器101的固定支架包括固定至第二壳体111的第三固定支架和第四固定支架,并且用于将固定支架连接至第二板的区域为从用于将第三固定支架连接至第二板的区域的远端延伸至用于将第四固定支架连接至第二板的区域的远端的区域内,如第二连接器101的侧视图所示。根据该配置,由于用于将固定支架连接到第一板的区域和用于将固定支架连接到第二板的区域很宽,因此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的触点位置具有很高的自由度。这样,第一和第二端子61和161以及第一和第二壳体11和111的设计上的自由度也很高。
此外,第一固定支架为第一端子61的焊接尾部62,第二固定支架为固定到第一壳体11上的第一辅助支架81的一部分。第三固定支架为第二端子161的焊接尾部162,第四固定支架为固定到第二壳体111上的第二辅助支架181的一部分。从第一端子61与第二端子161的接触点至第一和第二板的垂足分别位于用于将第一辅助支架81连接至第一板的区域内和用于将第二辅助支架181连接至第二板的区域内。根据该配置,即使是当第一端子61的焊接尾部62和第二端子161的焊接尾部162在远离第一端子61与第二端子161的接触点的位置上设置时,也不会产生转动惯量。因此,可以防止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分别从第一和第二板脱落。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要旨以各种方式进行变换和修改,并且在所附权利要求中要求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排除这些变换和修改。
本实用新型可用于板对板连接器。

Claims (4)

1.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
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被配置为安装在第一板上,并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第一壳体和装在第一壳体中的第一端子;以及
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被配置为安装在第二板上以与所述第一连接器接合,并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第二壳体和装在第二壳体中并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端子相接触的第二端子,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接合在一起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板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板所在平面相交时,从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接触点到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垂足分别位于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固定支架连接到所述第一板的区域内和用于将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固定支架连接到所述第二板的区域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支架和第二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和第二固定支架固定至所述第一壳体用于将所述固定支架连接至所述第一板的所述区域为从用于将所述第一固定支架连接至所述第一板的区域的远端延伸到用于将所述第二固定支架连接到所述第一板的区域的远端的区域;以及
所述第二连接器的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固定至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三固定支架和第四固定支架,用于将所述固定支架连接到所述第二板的所述区域为从用于将所述第三固定支架连接至所述第二板的区域的远端延伸到用于将所述第四固定支架连接到所述第二板的区域的远端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为所述第一端子的焊接尾部所述第二固定支架为被固定到所述第一壳体的所述第一辅助支架的一部分;
所述第三固定支架为所述第二端子的焊接尾部,所述第四固定支架为被固定至所述第二壳体的所述第二辅助支架的一部分;以及
从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接触点到所述第一和第二板的垂 足分别位于用于将所述第一辅助支架连接到所述第一板的区域内和用于将所述第二辅助支架连接到所述第二板的区域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子具有平板状接触部分;
所述第二端子具有一对接触臂部分和形成在各接触臂部分中的凸形接触部分;以及
所述接触点是所述凸形接触部分从所述接触部分的两侧夹住接触部分以使它们彼此接触的区域。 
CN2010206746573U 2009-10-22 2010-10-22 板对板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7841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42909 2009-10-22
JP2009242909A JP2011090856A (ja) 2009-10-22 2009-10-22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78413U true CN202178413U (zh) 2012-03-28

Family

ID=44062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674657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78413U (zh) 2009-10-22 2010-10-22 板对板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124206A1 (zh)
JP (1) JP2011090856A (zh)
CN (1) CN202178413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48397B1 (en) * 2012-04-26 2013-10-01 Harris Corporation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including a power module coupled to a wireless module and associated methods
JP6803734B2 (ja) * 2016-12-01 2020-12-23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及び撮像装置
US11936128B2 (en) 2021-02-09 2024-03-19 Lear Corporation Electrical unit with offset termina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79681A (ja) * 1983-09-28 1985-05-07 モレツクス・インコ−ポレ−テツド ヒンジ付電気コネクタ−
US4975062A (en) * 1989-05-19 1990-12-04 Motorola, Inc. Hermaphroditic connector
US5542850A (en) * 1994-06-30 1996-08-06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Pivotal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109949A (en) * 1996-04-24 2000-08-29 Thomas & Betts Corporation Connector assembly including a header connector and a socket connector
TW433673U (en) * 1999-09-18 2001-05-01 Speed Tech Corp An improvement of flat cable connector for disk dirves
US7241181B2 (en) * 2004-06-29 2007-07-10 Pulse Engineering, Inc. Universal connecto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US7303401B2 (en) * 2005-06-23 2007-12-04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with header connector capable of direct and indirect mounting
JP2008059856A (ja) * 2006-08-30 2008-03-13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基板用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090856A (ja) 2011-05-06
US20110124206A1 (en) 2011-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30027B (zh) Slide connector
CN101369693B (zh) 电连接器
CN202817366U (zh) 板对板连接器
US8047857B1 (en) Battery connector
CN202178413U (zh) 板对板连接器
US7891991B2 (en) Contact having soldered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first and second parts
US793868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ligning means and assembly combination thereof
CN201029173Y (zh) 电连接器
US881459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rotation prevention function
CN202817242U (zh) 回路连接器和闭路成形连接器
US8500459B2 (en) Receptacle with a cavity for receiving a plug with a recess for receiving a component
CN205811101U (zh) 一种连接结构
CN108429029B (zh) 连接器、插座以及连接***
TWM505082U (zh) 連接器組合
CN212485599U (zh) 高速传输板对板连接器
CN108429055B (zh) 连接器以及连接***
JP5218786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JP2001126791A (ja)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CN104795653B (zh) 电连接器
US7857627B2 (en) Base board with golden fingers at one end and a plurality of wires attached at the other end
CN2699531Y (zh) 电连接器
US8430694B2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s arrangement
TW200952267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4758512B1 (ja) 電気部品の取付構造及びコネクタ用アダプタ
JP4563250B2 (ja) コネクタ、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並びに、携帯型無線端末又は小型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28

Termination date: 2015102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