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40304A - 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方法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方法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40304A
TW201640304A TW105108169A TW105108169A TW201640304A TW 201640304 A TW201640304 A TW 201640304A TW 105108169 A TW105108169 A TW 105108169A TW 105108169 A TW105108169 A TW 105108169A TW 201640304 A TW201640304 A TW 20164030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minate
substrate
force
layer
touch sens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81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74521B (zh
Inventor
朴容秀
柳漢燮
尹億根
千在學
Original Assignee
東友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東友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東友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40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403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45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452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的方法、以及在其中實現該方法的裝置。該方法包括:施加壓力至在以輸送方向被輸送的基材上形成的層板,以在與層板的端部隔開預定距離的部位上以與輸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維持固定支撐力;以及,在維持支撐力的同時,施力至層板的端部,以將層板從基材剝離,從而可顯著減少碎裂的發生並改善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期間的耐久性。

Description

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方法及裝置
本發明與一種用於製造可防止碎裂發生的薄膜觸控感知器的方法及裝置有關。
觸控螢幕面板是能夠利用使用者的手指或是例如觸控筆(touch pen)或尖筆(stylus)之類的物體以藉由觸碰在影像顯示裝置等的螢幕上顯示的特定位置而輸入使用者命令的輸入裝置。 為此,在其正面有觸控螢幕面板的影像顯示裝置中,利用使用者手指或物體的直接碰觸而施加至接觸位置的力被轉換為電子訊號。因此,與使用者選擇的觸碰位置對應的指令被輸入影像顯示裝置作為電子訊號產生的輸入訊號。 由於與影像顯示裝置連接以輸入操作命令的諸如鍵盤及滑鼠之類的獨立輸入裝置被上述觸控螢幕面板取代,逐漸放大觸控螢幕面板的應用領域是目前的趨勢。 在實施觸控螢幕面板的相關領域中,已知有各種類型的觸控螢幕面板,如電阻薄膜型、使用紅外線或超音波的表面聲波型、電容觸控型或諸如此類。在這些觸控螢幕面板中,在電容型觸控螢幕面板中,當使用者的手指、或物體觸碰其上顯示的特定位置時,由導電感測模式與鄰近其他感測模式或接地電極形成的電容改變被配備有觸控螢幕面板的影像顯示裝置偵測,從而施加至觸碰位置的力被轉換成電子訊號。 在許多情況下,上述的觸控螢幕面板被黏著在將被商業化的 (例如液晶顯示裝置、或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之類的平板顯示裝置的外表面。因此,觸控螢幕面板需要具有例如高透光性及小厚度之類的特性。 最近,已發展出可撓式平板顯示裝置,而且根據這個趨勢,黏著在可撓式平板顯示裝置上的觸控螢幕面板必須具有可撓式的特性。 同時,為了形成感測圖型等以實現觸控感知器,電容式觸控螢幕面板需要薄膜沉積、圖型形成製程或諸如此類。因此,需要像是高耐熱性及化學耐受性或諸如此類的特性。因此,藉由施加具有優異耐熱性的樹脂(如聚醯亞胺樹脂)並固化該樹脂,電容式觸控螢幕面板被提供有在基材薄膜上形成的透明電極層板。 此外,可撓式觸控螢幕面板應使用薄且可撓式的基材,然而,在這種可撓式基材上形成透明電極是困難的。作為解決此問題的方式,已提出了將樹脂施加至支撐件、在樹脂塗層上形成透明電極、以及從支撐件上剝離樹脂塗層的方法,但是不容易從支撐件上剝離固化的樹脂。 韓國專利公開號2012-133848揭露了一種可撓式觸控螢幕面板,然而,沒有建議解決上述問題的替代想法。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於製造可防止碎裂發生的薄膜觸控感知器的方法及裝置。 此外,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用於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的方法及裝置,可連續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因而改善製程效率。      本發明的以上目的將藉由以下特性而達成: (1) 一種用於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的方法,包括:施加壓力至在以輸送方向被輸送的基材上形成的層板,以在與層板的端部隔開預定距離的部位上以與輸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維持固定支撐力;以及,在維持支撐力的同時,施力至層板的端部,以從基材剝離層板。 (2) 如(1)所述的方法,其中支撐力是藉由將具有預定曲率半徑的圓柱輥與層板接觸而產生。 (3) 如(1)所述的方法,其中維持在層板上的支撐力為0.1至100 N/25mm。 (4) 如(1)所述的方法,其中施加至層板的端部的力被施加至層板以形成相對於輸送方向的預定角度。 (5) 如(1)所述的方法,其中施加至層板端部的力為0.1至50 N/25mm。 (6) 如(1)所述的方法,其中施加至層板端部的力大於基材與層板之間的黏著力。 (7) 如(1)所述的方法,更包括:在施加壓力之前,將光學薄膜黏著至層板。 (8) 如(1)所述的方法,更包括:由支撐力支撐層板的同時,將輸送的光學薄膜黏著至層板。 (9) 如(7)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光學薄膜是具有黏著層的保護膜,黏著層被施加至保護膜。 (10) 如(1)所述的方法,更包括:以輥形式纏繞剝離的層板。 (11) 如(1)所述的方法,其中層板包括:分離層;設置在分離層上的第一保護層;以及設置在第一保護層上的電極圖型層。 (12) 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層板更包括:設置在電極圖型層上的第二保護層。 (13) 如 (11)或(12) 所述的方法,其中電極圖型層包括從由下列組成的群組選出的至少一者製成的傳導圖型:銦錫氧化物 (ITO)、銦鋅氧化物(IZO)、氧化鋅 (ZnO)、銦鋅錫氧化物 (IZTO)、鎘錫氧化物(CTO)、聚(3,4-二氧乙基噻吩) (PEDOT)、奈米碳管 (CNT)、金屬線以及金屬網。 (14) 一種用於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的裝置,包括:輸送單元,被配置以輸送在基材上形成的層板;圓柱輥單元,被配置以施加壓力至以輸送方向輸送的層板,以在與層板的端部隔開預定距離的部位上以與輸送方向垂直的方向運行固定支撐力;以及剝離單元,被配置以在維持支撐力的同時施力至層板的端部,以將層板從基材剝離。 (15) 如(14)所述的裝置,其中圓柱輥單元具有5至200 mm的曲率半徑。 (16) 如(14)所述的裝置,其中施加至層板的端部的力被施加至層板以形成相對於輸送方向的預定角度。 (17) 如(14)所述的裝置,其中從基材被剝離的該層板取決於該預定角度而沿著圓柱輥的外周從要被剝離的一點被輸送至另一點。 (18) 如(14)所述的裝置,更包括:疊層輥單元,其位於圓柱輥單元的正面、且被配置以將光學薄膜黏著至層板。 (19) 如(14)所述的裝置,其中,以支撐力支撐層板的同時,圓柱輥將輸送的光學薄膜黏著至層板。 (20) 如(14)所述的裝置,其中剝離單元包括:纏繞輥單元,被配置以施加預定拉力至層板,以從基材剝離層板、並纏繞剝離的層板。 (21) 如(14)所述的裝置,其中層板包括:分離層;設置在分離層上的第一保護層;以及設置在第一保護層上的電極圖型層。 (22) 如(21)所述的裝置,其中層板更包括:設置在電極圖型層上的第二保護層。   本發明的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的方法可防止碎裂發生、並連續地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因而改善製程效率。 本發明的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的裝置包括運行固定支撐力至層板的圓柱輥單元,且藉此,當從載體基材剝離層板以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時,可減少碎裂發生,以製造具有優異耐受性的薄膜觸控感知器。 此外,本發明的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的裝置包括輥對輥製程,使得製程可被連續執行以改善生產力。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於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的方法、以及在其中實現該方法的裝置,該方法包括:施加壓力至在以輸送方向被輸送的基材上形成的層板,以在與層板的端部隔開預定距離的部位上以與輸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維持固定支撐力;以及,在維持支撐力的同時,施力至層板的端部,以將層板從基材剝離,從而可顯著減少碎裂的發生並改善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期間的耐久性。 此後,將參考範例及比較範例描述較佳實施方式以更具體地了解本發明。然而,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將理解這些實施方式是為了說明目的而提供,並不會將要保護的標的限制為詳細說明及隨附申請專利範圍揭露的內容。因此,在本發明的範圍與精神內,實施方式的各種變化與修飾是可能的且當然被包含於隨附申請專利範圍定義的範圍內,對於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來說將是明顯的。 除了輕薄之外,可撓式顯示器以被摺疊、彎曲或變形為輥形式而被使用,使得其必須具有對衝擊的高耐受性以及被自由彎曲。然而,當過度的外部彎曲應力被施加至可撓式基材,有在彎曲部位中發生碎裂的問題。 特別是,在具有如本發明的疊層結構的薄膜觸控感知器的情況下,當藉由將其從基材剝離而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時,難以在其間維持並傳遞固定剝離強度,從而在薄膜觸控感知器中發生碎裂。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在本發明的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的方法中,施加壓力至在輸送的基材上形成的層板,以在其上維持固定支撐力,使得在藉由將層板從基材剝離以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的期間,剝離強度被均勻地傳遞到基材與層板之間的玻璃表面,從而防止碎裂發生。 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的方法 此後,將描述本發明的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的方法,但不限於描述的內容。 本發明的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的方法包括:施加壓力至在以輸送方向被輸送的基材上形成的層板,以在與層板的端部隔開預定距離的部位上以與輸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維持固定支撐力;以及,在維持支撐力的同時,施力至層板的端部,以將層板從基材剝離。 首先,在本發明的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的方法中,執行一個步驟,其中壓力被施加至在輸送的基材上形成的層板,使得在與層板的端部隔開預定距離的部位上以與輸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維持固定支撐力。 在本文中,與輸送方向垂直的方向是支撐力以相對於層板輸送方向為數學上是垂直的90°角度被施加的概念、並包括在過程中可被視為錯誤的角度範圍,包括能夠持續維持支撐力的角度。因此,防止在製造的薄膜觸控感知器中發生碎裂。 在此步驟中,藉由施加壓力至在基材上形成的層板,在基材上形成的層板上維持固定支撐力,從而,在藉由將層板從基材剝離而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的期間,可能連續地維持並傳遞剝離強度。 為了產生支撐力,可使用任何材料,只要它可施加固定力至層板。較佳地,作為特定實施方式,使用具有能夠產生固定力的預定曲率半徑的圓柱輥,其可與層板接觸而產生支撐力。 圓柱輥的曲率半徑可依據層板的厚度而調整。 在層板上維持的支撐力可為0.1至100 N/25mm,較佳地為0.5至50 N/25mm。若支撐力小於0.1 N/25mm,圓柱輥可能被施加至層板的端部的力抬起。若支撐力超過100 N/25mm,層板、或光學薄膜內的電極圖型層可能受損。 其次,在本發明的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的方法中,執行一個步驟,其中,在維持固定支撐力的同時,施力至層板的端部,以將層板從基材剝離。 在此步驟中,由於在維持固定支撐力的同時將層板從基材剝離,剝離強度被均勻地傳遞至基材與層板之間的剝離表面,從而防止碎裂發生。 舉例來說,使用上述的圓柱輥時,剝離發生在圓柱輥的支撐力(壓力)被釋放的點,且剝離的層板以預定距離沿者圓柱輥的外周、以剝離強度被施加的方向被輸送,使得將被剝離的點的輸送軌道與剝離後的點的輸送軌道彼此相同,且剝離強度可被均勻地傳遞。 施加至層板的端部的力被施加至層板,以相對於輸送方向形成預定角度。例如,預定角度可為1至180°,較佳為5至90°。若該角度小於1°,為了維持施加至層板的端部的力,施加至光學薄膜的力被過度增加,使得光學薄膜可能被拉長或損壞。若該角度超過180°,裝置的配置可能是複雜的,因此經濟優勢可能減少。 施加至層板的端部的力可能取決於基材與層板之間的黏著性而改變,且光學薄膜的強度例如可能為0.1至50 N/25mm,較佳地為0.2至30 N/25mm。若施加至端部的力小於0.1 N/25mm,層板可能不會順利地從基材被剝離,且若該力超過50 N/25mm,光學薄膜可能被拉長或損壞。 施加至層板的端部以將層板從基材剝離的力可能大於基材與層板之間的黏著性。 本發明的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的方法可更包括以輥形式纏繞剝離的層板。以輥形式纏繞剝離的層板的方法可使用任何本領域已知的方法而無特別限制。舉例來說,剝離的層板可以纏繞輥而被纏繞。由於是最終產物的剝離的層板以輥形式被纏繞,有可能連續地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因而改善製程效率。 此外,如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本發明的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的方法可更包括,在施加支撐力(壓力)之前,將另外的光學薄膜黏著至層板。藉由將光學薄膜黏著至層板,可能保護薄膜觸控感知器的表面,或者改善光學特性與可加工性。光學片的黏著例如藉由可進一步包括層疊輥來執行。 此外,如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本發明的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的方法在根據本發明維持固定支撐力的步驟中可更包括:以支撐力支撐層板的同時,將輸送的光學薄膜黏著至層板。 光學薄膜可使用本領域中廣泛使用的任何材料製成的透明薄膜而無特別限制、以及例如從由下列組成的群組選出的任何一個製成的薄膜:纖維素酯(例如:三乙酸纖維素、丙酸纖維素、丁酸纖維素、醋酸丙酸纖維素及硝化纖維素)、聚醯亞胺、聚碳酸酯、聚酯(例如:聚對酞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1,4-環己二甲酯、聚乙烯1,2-二苯氧乙烷-4,4’-乙二酸酯以及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苯乙烯(例如:間規聚苯乙烯)、聚烯(例如:聚丙烯、聚乙烯以及聚甲基戊烯)、聚碸、聚醚碸、聚芳酯、聚醚醯亞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醚醚酮、聚乙烯醇以及聚氯乙烯,其可單獨使用或作為混合物使用。 此外,光學薄膜可為等向性薄膜或延遲薄膜。 在等向性薄膜的情況中,平面延遲(Ro, Ro = [(nx - ny) × d],其中nx及ny表示薄膜的平面主要折射率,d表示薄膜的厚度) 為40 nm或更小,較佳為15 nm或更小,而厚度方向的延遲值(Rth, Rth = [(nx + ny)/2 - nz] × d,其中nx、ny及d與上述定義相同,而nz代表薄膜厚度方向的折射率)為-90 nm至+75nm,較佳地為-80 nm至+60 nm,更佳地為-70 nm至+45 nm。 延遲薄膜是以用於單軸延伸、雙軸延伸、聚合物塗層、液體塗層或諸如此類的方法製造的薄膜,且通常用於改善或控制例如視角補償、色覺改良、漏光改良、顏色調整或諸如此類的光學特性。 此外,可使用偏光片作為光學薄膜。 偏光片可具有其中偏光器保護膜黏著在聚乙烯醇偏光器的一個或兩個表面的配置。 此外,可使用保護膜作為光學薄膜。 保護膜可以是在高分子樹脂製成的薄膜的至少一表面上包括黏著層的薄膜、或者是具有自我黏著性(例如聚丙烯)的薄膜、且可被用於保護觸控感知器的表面或改善可加工性。 光學薄膜較佳具有85%或更多、更佳為90%或更多的透光度。此外,根據JIS K7136來測量,光學薄膜較佳具有10%或更少、更佳為7%或更少的總霧度值。 光學薄膜的厚度不受特別限制,但較佳是10至200µ m,更佳是20至150µ m。 如第3圖所示,在本發明的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的方法中,層板300可具有包括分離層310、設置在分離層310上的第一保護層320、以及設置在第一保護層320上的電極圖型層330的配置。 根據本發明的分離層310是用於與基材分離的層。 分離層310可為高分子有機薄膜、且可由例如聚醯亞胺聚合物 (polyimide polymer)、聚乙烯醇聚合物 (polyvinylalcohol polymer)、聚醯胺酸聚合物 (polyamic acid polymer)、聚醯胺聚合物 (polyamide polymer)、聚乙烯聚合物 (polyethylene polymer)、聚苯乙烯聚合物 (polystylene polymer)、聚降冰片烯聚合物 (polynorbornene polymer)、苯基馬來醯亞胺共聚物 (phenyl maleimide copolymer)、聚偶氮苯聚合物 (polyazobenzene polymer)、聚苯肽醯胺聚合物 (polyphenylene phthalamide polymer)、聚酯聚合物 (polyester polymer)、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olymer)、聚芳基酸酯聚合物 (polyarylate polymer)、桂皮酸鹽聚合物 (cinnamate polymer)、香豆素聚合物 (coumarin polymer)、苄甲內醯胺聚合物 (phthalimidine polymer)、查耳酮聚合物 (chalcone polymer)、芳香乙炔聚合物 (aromatic acetylene polymer)等高分子製成,但不限於此。這些化合物可單獨使用或結合其中兩個或更多個使用。 分離層310較佳地具有0.05至1µ m的厚度,但不限於此。 相對於上述材料中的載體基材,較佳的,分離層310是由具有1 N/25 mm或更少,更加是0.1 N/25 mm或更少的剝離強度的材料製成,以被容易地從基材上剝離,但不會從第一保護層320剝離。 基材600可由任何材料製成而無特別限制,只要其提供對熱及化學處理具有小效應的適合強度,使得在處理期間基材不容易被彎曲或變形但可被固定。舉例來說,可使用玻璃、石英、矽晶片、SUS等,較佳是使用玻璃。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保護層320扮演在其上形成電極圖型層的基底膜的角色、被設置在分離層上的鈍化層的角色、防止電極圖型層汙染的角色、以及絕緣導電圖型。 第一保護層320的厚度不被特別限制,但可以是例如0.1至10µ m,較佳是0.5至5µ m。 第一保護層320可使用相關領域已知的任何聚合物而無特別限制,例如,可以用有機絕緣薄膜製成。 電極圖型層330是在第一保護層320上形成。 電極圖型層330包括應用至電子裝置時用來作為電極的導電圖型,且導電圖型可根據將要應用的電子裝置的需求以合適的形狀形成。舉例來說,在應用至觸控螢幕面板時,導電圖型可以用於感測X座標的電極圖型與用於感測Y座標的電極圖型的兩種電極圖型形成。 電極圖型層330可使用任何材料而無限制,只要其是導電材料,例如,可以用從由下列組成的群組選出的金屬氧化物的材料製成:銦錫氧化物 (ITO)、銦鋅氧化物(IZO)、銦鋅錫氧化物 (IZTO)、氧化鋅鋁(AZO)、氧化鋅鎵(GZO)、氧化氟化錫(FTO)、銦錫氧化物-銀-銦錫氧化物(ITO-Ag-ITO)、銦鋅氧化物-銀-銦鋅氧化物(IZO-Ag-IZO)、銦鋅錫氧化物-銀-銦鋅錫氧化物(IZTO-Ag-IZTO)、及氧化鋅鋁-銀-氧化鋅鋁(AZO-Ag-AZO);從由下列組成的群組選出的金屬製成:金 (Au)、銀(Ag)、銅(Cu)、錳(Mo)及銀-鈀-銅(APC)合金;從由下列組成的群組選出的金屬奈米線製成:金、銀、銅、及鉛;從由下列組成的群組選出的碳基材料製成:奈米碳管(CNT)及石墨稀(graphene);以及從由下列組成的群組選出的導電高分子材料製成:聚(3,4-二氧乙基噻吩)(PEDOT)及聚苯胺(PANI)。這些材料可以單獨使用或合併其中兩個或更多個使用。 電極圖型層330的單元圖型每一個可以獨立地是例如三角形、矩形、五邊形、六邊形或七邊形或更多的多邊形圖型。 此外,電極圖型層330可包括規則圖型。規則圖型意指圖型的形式具有規律性。舉例來說,單元圖型每一個可獨立地包括網形式,例如矩形或方型,或是如六邊形的圖型。 再者,電極圖型層330可包括不規則圖型。不規則圖型意指圖型的形式不具有規律性。 電極圖型層330是以金屬奈米線、碳材料、高分子材料等的材料製成,且電極圖型層可具有網狀結構。 當電極圖型層具有網狀結構時,由於訊號被依序傳送至彼此接觸的鄰近圖型,可達成具有高靈敏度的圖型。 電極圖型層330可以由相關領域中一般使用的方法形成。舉例來說,可執行一個將導電化合物應用在上述第一保護層上的步驟。在薄膜形成步驟中,薄膜可由例如物理氣相沉積(PVD)方法、化學氣相沉積 (CVD)方法、或諸如此類的各種薄膜沉積技術形成。舉例來說,導電化合物薄膜可由反應濺鍍形成,其為一個PVD方法的範例,但不限於此。 然後,為了形成期望的圖型,可執行在導電化合物薄膜上形成光阻層的步驟。 用於形成光阻層的感光樹脂組成物不被特別限制,可使用相關領域中一般使用的任何感光樹脂組成物。 將感光樹脂組成物應用在導電化合物製成的薄膜上之後,藉由加熱及乾燥來移除揮發性成分(例如溶劑),因此提供平滑的光阻層。 通過用於形成期望圖型的光罩,將如上所述獲得的光阻層以UV光照射(暴露於UV光)。在此情況下,為了利用平行光束均勻地照射完全暴露的部分並正確地執行光罩與基材之間的定位,較佳是使用例如光罩對準曝光機或步進機之類的裝置。利用UV光照射薄膜時,受照射的部分變硬。 上述的這種UV光可包括g-波束(波長:436 nm)、h-波束、i-波束(波長:365 nm)、或諸如此類。UV光照射的量必要時可合適地選擇,但本發明不特別限制於此。 在固化後製備的光阻層可與顯影液接觸,以溶解並顯影未暴露的部分,從而形成期望的圖型。 於此使用的顯影方法可包括任何一種,包括液體添加、浸漬、噴塗、或諸如此類。再者,在顯影期間,基材可以任何角度傾斜。 顯影液是包含鹼性化合物及介面活性劑的水溶性溶液、且可使用相關領域中的任何材料而無特別限制。 其後,為了沿著光阻圖型形成導電圖型,可執行蝕刻製程。 在蝕刻製程中使用的蝕刻劑組成物不受特別限制,可使用相關領域中通常使用的任何蝕刻劑組成物,且較佳地使用以過氧化氫為基礎的蝕刻劑組成物。 經由蝕刻製程,可形成包括期望圖型的導電圖型的電極圖型層。 根據本發明的電極圖型層330的厚度不受特別限制,但可為0.01至5µ m,較佳為0.05至0.5µ m。 如果需要,根據本發明的層板400可更包括設置在電極圖型層上的第二保護層340。第4圖是示意地說明這種情況的剖面圖。 第二保護層340本身可扮演基底膜以及鈍化層的角色。而且,第二保護層340可扮演防止電極圖型層腐蝕、以及藉由將其表面平坦化而防止在與基底膜黏著期間發生微細氣泡的角色、並可扮演黏著層的角色。 當進一步包括第二保護層340時,基底膜可在上面及下面受到保護,以進一步改善防止碎裂發生的效果。 當第二保護層340扮演基底膜或鈍化層的角色時,這一層可以二氧化矽共聚物(如聚二甲基矽氧烷 (PDMS)、聚有機矽氧烷(POS)等);聚亞醯胺聚合物;聚氨酯聚合物;或諸如此類製成,但不限於此。這些化合物可單獨使用或合併其中兩個或更多個使用。 當第二保護層340扮演黏著層的角色時,可使用相關領域中已知的熱固性或光固化黏著劑而無特別限制。舉例來說,可使用如聚酯、聚醚、胺甲酸乙酯、環氧樹脂、二氧化矽、丙烯酸黏著劑或黏合劑等的熱固性或光固化黏著劑或黏合劑。 此外,第二保護層340可使用與上述第一保護層相同的材料。 第二保護層340可具有與上述第一保護層相同的厚度。 用於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的裝置 此外,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的裝置。第1圖至第3圖是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示意地說明用於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的裝置100及200的剖面圖。 本發明的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的裝置包括:輸送單元110、圓柱輥單元120以及剝離單元140。藉由將壓力施加至輸送的基材上形成的層板,在層板上維持固定支撐力,使得在將層板從基材剝離以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的期間,剝離強度被均勻地傳遞至基材與層板之間的剝離的表面,從而防止碎裂發生。 輸送單元 110 如第1圖所示,根據本發明的輸送單元110是扮演以固定方向(也就是以輸送方向)輸送在基材600上形成的層板400的角色的構件。 根據本發明的輸送單元110可包括輸送輥110a及輸送帶110b,其中可在輸送帶110b下方提供多個輸送輥110a。 層板400可包括上述結構,且輸送單元110可以固定速度,例如0.1至50 m/min的速度,輸送在基材600上形成的層板400。 圓柱輥單元 120 如第1圖所示,根據本發明的圓柱輥單元120是扮演以下角色的構件:施加壓力至被輸送單元110輸送的層板400,以與輸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在與層板400的端部隔開一預定距離的部分形成固定支撐力。 圓柱輥單元120具有固定的曲率半徑,使得在通過圓柱輥的層板沿著圓柱輥的外周被剝離時,一直都在相同位置執行剝離。因此,圓柱輥單元120扮演在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期間防止碎裂發生的角色。 圓柱輥單元120可具有5至200 mm、且較佳是10至150 mm的曲率半徑。如果圓柱輥單元120的曲率半徑小於5 mm,由於增加的曲率半徑,施加至層板的應力被增加,或者圓柱輥單元的輥軸因為支撐力而變形,使得支撐力無法均勻地被傳遞,從而在剝離期間可能發生碎裂。如果圓柱輥單元120的曲率半徑超過200 mm,圓柱輥單元的製造成本會增加,而經濟優勢會降低。 如果需要,本發明的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的裝置可在圓柱輥單元120的對側更包括支撐輥單元130,以固定地維持支撐力。 如第1圖所示,如果需要,本發明的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的裝置可在圓柱輥單元120前面更包括層疊輥單元150。層疊輥單元150可將額外需要的光學薄膜700黏著至輸送的層板400。 如第2圖所示,光學薄膜700可以是具有黏著層800的保護薄膜,黏著層被施加至保護薄膜。在此情況下,光學薄膜700可經由黏著劑被黏著至層板400。 藉由將光學薄膜700黏著在層板400上,可能保護薄膜觸控感知器的表面、及改善可加工性。光學薄膜可使用與上述薄膜相同的材料。 如第2圖所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在根據本發明的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的裝置中,以支撐力支撐層板400的同時,圓柱輥單元120將輸送的光學薄膜700黏著至400層板,而不包括分開的疊層輥單元。 剝離單元 140 如第1圖所示,根據本發明的剝離單元140施力至層板400的端部,從而允許將從基材600被剝離的層板400最終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 剝離單元140將比基材與層板之間的黏著力更大的力施加至層板的端部,以將層板從基材剝離。在此情況下,剝離是在與層板的端部隔開預定距離的部分上維持固定支撐力的同時被執行,使得剝離強度均勻地被維持並傳遞至基材與層板之間的剝離表面,從而在剝離期間防止碎裂發生。 以剝離單元140施加至層板的端部的力可為拉力,且拉力的大小可與上述力的大小相同。 以剝離單元140施加至層板的端部的力被施加至層板以形成相對於輸送方向的預定角度,其中該預定角度可與上述角度相同。 此外,從基材600被剝離的層板400,可取決於預定角度而沿著圓柱輥的外周從將被剝離的一個位置輸送至另一位置。 此外,剝離單元140包括纏繞輥單元,纏繞輥單元被配置以將預定拉力施加至層板以將層板從基材剝離、以及纏繞剝離的層板。藉由包括纏繞輥單元,製程可被連續執行以改善生產力。 在基材上形成的層板可以薄膜狀態被輸送,且在此情況下,本發明的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的裝置可更包括位於圓柱輥單元120前方或後方的裝置,以根據需要切割所製造的薄膜觸控感知器。
100、200‧‧‧用於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的裝置
110‧‧‧輸送單元
110a‧‧‧輸送輥
110b‧‧‧輸送帶
120‧‧‧圓柱輥單元
130‧‧‧支撐輥單元
140‧‧‧剝離單元
150‧‧‧層疊輥單元
300、400‧‧‧層板
310‧‧‧分離層
320‧‧‧第一保護層
330‧‧‧電極圖型層
340‧‧‧第二保護層
600‧‧‧基材
700‧‧‧光學薄膜
800‧‧‧黏著層
從以下詳細說明結合所附圖式,本發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徵及其他優點將被更清楚了解,其中: 第1圖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示意地說明用於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的裝置的剖面圖; 第2圖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方式示意地說明用於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的裝置的剖面圖; 第3圖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示意地說明層板的剖面圖;以及 第4圖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方式示意地說明層板的剖面圖。
100‧‧‧用於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的裝置
110‧‧‧輸送單元
110a‧‧‧輸送輥
110b‧‧‧輸送帶
120‧‧‧圓柱輥單元
130‧‧‧支撐輥單元
140‧‧‧剝離單元
150‧‧‧層疊輥單元
400‧‧‧層板
600‧‧‧基材
700‧‧‧光學薄膜

Claims (22)

  1. 一種用於製造一薄膜觸控感知器的方法,包括: 施加一壓力至在以一輸送方向被輸送的一基材上形成的一層板,以在與該層板的一端部隔開一預定距離的一部位上以與該輸送方向垂直的一方向維持一固定支撐力;以及 在維持該支撐力的同時,施加一力至該層板的該端部,以將該層板從該基材剝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支撐力是藉由將具有一預定曲率半徑的一圓柱輥與該層板接觸而產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該層板上維持的該支撐力為0.1至100 N/25mm。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施加至該層板的該端部的該力被施加至該層板以形成相對於該輸送方向的一預定角度。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施加至該層板的該端部的該力為0.1至50 N/25mm。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施加至該層板的該端部的該力大於該基材與該層板之間的一黏著力。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更包括:在施加該壓力之前,將一光學薄膜黏著至該層板。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更包括:以該支撐力支撐該層板的同時,將該輸送的光學薄膜黏著至該層板。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或第8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光學薄膜是具有一黏著層的一保護膜,該黏著層被施加至該保護膜。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更包括:以一輥形式纏繞該剝離的層板。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層板包括:一分離層;設置在該分離層上的一第一保護層;以及設置在該第一保護層上的一電極圖型層。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層板更包括:設置在該電極圖型層上的一第二保護層。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或第1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電極圖型層包括從由下列組成的一群組選出的至少一者製成的一傳導圖型:一銦錫氧化物 (ITO)、一銦鋅氧化物(IZO)、一氧化鋅 (ZnO)、一銦鋅錫氧化物 (IZTO)、一鎘錫氧化物(CTO)、一聚(3,4-二氧乙基噻吩) (PEDOT)、一奈米碳管 (CNT)、一金屬線以及一金屬網。
  14. 一種用於製造一薄膜觸控感知器的裝置,包括:      一輸送單元,被配置以輸送在一基材上形成的一層板;      一圓柱輥單元,被配置以施加一壓力至以一輸送方向輸送的該層板,以在與該層板的一端部隔開一預定距離的一部位上以與該輸送方向垂直的一方向運行一固定支撐力;以及      一剝離單元,被配置以在維持該支撐力的同時施加一力至該層板的該端部,以將該層板從該基材剝離。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裝置,其中該圓柱輥單元具有5至200 mm的一曲率半徑。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施加至該層板的該端部的該力被施加至該層板以形成相對於該輸送方向的一預定角度。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裝置,其中從該基材被剝離的該層板,是取決於該預定角度以沿著該圓柱輥的一外周從要被剝離的一點被輸送至另一點。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裝置,更包括:一疊層輥單元,其位於該圓柱輥單元的一正面、且被配置以將一光學薄膜黏著至該層板。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裝置,其中該圓柱輥以在由該支撐力支撐該層板的同時將該輸送的光學薄膜黏著至該層板。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裝置,其中該剝離單元包括:一纏繞輥單元,被配置以施加一預定拉力至該層板,以從該基材剝離該層板、並纏繞該剝離的層板。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裝置,其中該層板包括:一分離層;設置在該分離層上的一第一保護層;以及設置在該第一保護層上的一電極圖型層。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的裝置,其中該層板更包括:設置在該電極圖型層上的一第二保護層。
TW105108169A 2015-03-24 2016-03-16 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方法及裝置 TWI6745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10-2015-0040622 2015-03-24
KR1020150040622A KR101865686B1 (ko) 2015-03-24 2015-03-24 필름 터치 센서 제조 방법 및 제조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40304A true TW201640304A (zh) 2016-11-16
TWI674521B TWI674521B (zh) 2019-10-11

Family

ID=56979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8169A TWI674521B (zh) 2015-03-24 2016-03-16 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方法及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535754B2 (zh)
KR (1) KR101865686B1 (zh)
CN (1) CN107430462B (zh)
TW (1) TWI674521B (zh)
WO (1) WO201615319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36107B1 (ko) * 2017-02-24 2022-08-24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제조 장치 및 터치 센서의 제조 방법
KR101841946B1 (ko) * 2017-02-24 2018-03-26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장력 제어를 이용한 터치 센서 필름 제조방법
KR102346393B1 (ko) 2017-06-19 2022-01-03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터치센서를 포함하는 플렉시블 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
KR20200091285A (ko) 2019-01-22 2020-07-30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필름 터치 센서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20200109762A (ko) 2019-03-14 2020-09-23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필름 터치 센서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3684463B (zh) * 2021-08-19 2023-08-01 北京北方华创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平板连续pvd设备及其载板偏压导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05889B2 (ja) * 2002-04-26 2009-01-07 株式会社カネカ 耐熱性フレキシブル積層板の製造方法
AT500294B1 (de) * 2002-09-24 2011-03-15 Schneller Inc Laminat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KR20060111619A (ko) * 2003-12-26 2006-10-27 가부시키가이샤 가네카 연성 적층판의 제조 방법
JP2005225218A (ja) * 2004-01-15 2005-08-25 Nitto Denko Corp 積層シート、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用背面基板の製造方法、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用背面基板、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US20090160819A1 (en) * 2004-09-10 2009-06-25 Kuniaki Sasaki Touch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film material for touch panel
CN100553424C (zh) * 2004-12-03 2009-10-21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包括薄膜剥离的生产接线板的方法和设备
JP2006264865A (ja) * 2005-03-23 2006-10-05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剥離装置及び剥離システム
US7280793B2 (en) * 2005-12-09 2007-10-09 Xerox Corporation Fuser arranged for braking and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JP2007268897A (ja) * 2006-03-31 2007-10-18 Gunze Ltd タッチパネル用フィルム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083943A (ja) * 2007-09-27 2009-04-23 Fujifilm Corp 感光性積層体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KR100922508B1 (ko) * 2008-05-13 2009-10-19 브래디코리아유한회사 엘씨디 패널에 적용되는 터치 스크린 윈도우 및 이를제조하는 방법
JP2010221523A (ja) * 2009-03-24 2010-10-07 Toray Ind Inc 金属層積層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KR101362863B1 (ko) * 2009-06-30 2014-02-14 디아이씨 가부시끼가이샤 투명 도전층 패턴의 형성 방법
EP2489520B1 (en) * 2009-10-16 2019-01-09 Graphene Square Inc. Roll-to-roll transfer method of graphene, graphene roll produced by the method, and roll-to-roll transfer equipment for graphene
KR20110104406A (ko) * 2010-05-14 2011-09-2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터치패널 제조장치
JP5742151B2 (ja) * 2010-09-27 2015-07-01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機能性基板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該機能性基板を含むタッチパネル
JP2012093985A (ja) * 2010-10-27 2012-05-17 Nitto Denko Corp タッチ入力機能を有する表示パネル装置と該表示パネル装置のための光学ユニット、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KR20120133848A (ko) 2011-06-01 2012-12-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KR20130009394A (ko) * 2011-07-15 2013-01-23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광학필름 적층체 롤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907484B1 (ko) * 2011-07-21 2018-12-05 미래나노텍(주)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제조 장치 및 제조 방법
WO2013161997A1 (ja) * 2012-04-26 2013-10-31 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 透明導電基板の製造方法、透明導電基板及び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
JP6062210B2 (ja) * 2012-10-31 2017-01-18 株式会社日立プラントメカニクス フィルム剥離装置
JP6029499B2 (ja) * 2013-03-14 2016-11-24 新日鉄住金化学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047439B2 (ja) * 2013-03-26 2016-12-21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剥離装置および剥離方法
KR102203406B1 (ko) * 2013-08-05 2021-01-15 다이니폰 인사츠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전자 부품을 제작하기 위하여 사용되는 적층체, 필름 센서 및 필름 센서를 구비하는 터치 패널 장치
KR102064277B1 (ko) * 2013-08-12 2020-01-13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터치 스크린 패널의 제조 방법
TWM476314U (en) * 2013-10-21 2014-04-11 Rtr-Tech Technology Co Ltd Touch-control structure and its manufacturing device
WO2015072572A1 (ja) * 2013-11-18 2015-05-21 Scivax株式会社 離型装置及び離型方法
KR20150087753A (ko) * 2014-01-22 2015-07-30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투명 도전체의 제조방법, 이에 사용되는 프레싱 롤, 이로부터 제조된 투명 도전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JP5711833B2 (ja) * 2014-03-11 2015-05-0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タッチ入力機能を有する表示パネル装置と該表示パネル装置のための光学ユニット、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74521B (zh) 2019-10-11
CN107430462A (zh) 2017-12-01
WO2016153192A1 (ko) 2016-09-29
JP2018509718A (ja) 2018-04-05
CN107430462B (zh) 2020-10-27
JP6535754B2 (ja) 2019-06-26
KR20160114317A (ko) 2016-10-05
KR101865686B1 (ko) 2018-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74521B (zh) 製造薄膜觸控感知器方法及裝置
TWI680056B (zh) 透明導電性薄膜積層體及其用途
US10481743B2 (en) High-performance touch sens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I722159B (zh) 觸碰感測器及其製備方法
US10585504B2 (en) Film touch sensor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JP6937829B2 (ja) 複合部材およびデバイス
US11320948B2 (en) Film touch sensor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WO2015045408A1 (ja) タッチパネル
JP2012064546A (ja) 透明導電性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865687B1 (ko) 필름 터치 센서 제조 방법 및 제조 장치
CN210123552U (zh) 触摸传感器
KR102211774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에 따라 제조된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KR20160112600A (ko) 필름 터치 센서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2211768B1 (ko) 필름 터치 센서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160116627A (ko) 필름 터치 센서의 제조 방법
KR101912583B1 (ko) 필름 터치 센서,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 표시 장치
KR20170112482A (ko) 필름 터치 센서
JPWO2020004289A1 (ja) 透明導電フィルム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KR20210144728A (ko) 적층체 및 표시 장치
KR20160107943A (ko) 필름 터치 센서의 제조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