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09679A - 薄膜貼合裝置、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系統及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方法 - Google Patents

薄膜貼合裝置、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系統及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09679A
TW201509679A TW103129495A TW103129495A TW201509679A TW 201509679 A TW201509679 A TW 201509679A TW 103129495 A TW103129495 A TW 103129495A TW 103129495 A TW103129495 A TW 103129495A TW 201509679 A TW201509679 A TW 20150967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display panel
bonding
liquid crystal
crystal displa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94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azunori Kishizaki
Tatsuya Tsuchioka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Publication of TW2015096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9679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0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manufacture of LC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G02F1/133631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with a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retardation valu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薄膜貼合裝置係具備:台座(40),係具有載置面板(P)的載置面(40a);以及位置檢測機構(70),係檢測出設置於面板(P)之位置校準標誌(Pm)的位置;其中,位置檢測機構(70)係具有:照明部(71),對載置面(40a)上之面板(P)照射照明光線;拍攝部(72),對受照明光線照射之位置圖像進行拍攝;以及圖像處理部(73),處理圖像而檢測出位置校準標誌(Pm)的位置;且,在載置面(40a)之位置校準標誌(Pm)的對向位置處,設置有降低照明光線之反射率的低反射部(74)。

Description

薄膜貼合裝置、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系統及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薄膜貼合裝置、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系統及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方法。 本發明係根據2013年8月29日於日本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第2013-178232號而主張其優先權,並引用其內容。
近年來研發的薄膜式偏光(FPR, Film Patterned Retarder)方式之3D(三維)液晶顯示裝置中,可同時顯示對應於左眼的影像與對應於右眼的影像,並透過偏光眼鏡來看見3D影像。
在此種3D液晶顯示裝置中,係將FPR薄膜貼合於液晶顯示面板之表面側。FPR薄膜係具有對應於液晶顯示面板之複數個畫素列的複數個偏光圖樣列。複數個偏光圖樣列係由偏光方向互異之左眼用偏光圖樣列與右眼用偏光圖樣列交互排列所構成。 左眼用偏光圖樣列係對應於形成左眼對應圖像的畫素列來設置。右眼用偏光圖樣列則對應於形成右眼對應圖像的畫素列來設置。
將FPR薄膜貼合至液晶顯示面板時,將符合液晶顯示面板大小而切割好的FPR薄膜轉印至貼合滾筒外周面後,讓貼合滾筒一邊在液晶顯示面板上迴轉,一邊將保持於貼合滾筒外周面之FPR薄膜轉印至液晶顯示面板。
此時,必須使得複數個偏光圖樣列之各邊界線定位於複數個畫素列之各列間地,將FPR薄膜以良好精度貼合至液晶顯示面板。該邊界線偏移至畫素列之間外側時,會因相反側眼睛之影像混入到左右眼之影像而造成干擾。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第2-308217號。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第2003-98520號。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第2010-197434號。
[發明所欲解決的課題]
薄膜貼合裝置中,為了讓FPR薄膜以良好精度貼合至液晶顯示面板,係以檢測攝影機檢測出設置於液晶顯示面板之位置校準標誌的位置,根據該檢測結果,進行保持於貼合滾筒之FPR薄膜與液晶顯示面板的位置校準(位置校準調整)。
檢測出位置校準標誌之位置時,對液晶顯示面板照射照明光線,由檢測攝影機對受照明光線照射之位置的圖像進行拍攝後,處理該圖像並確定位置校準標誌之位置。然而,習知薄膜貼合裝置中,有載置液晶顯示面板之載置面表面處因產生加工損傷等,而降低位置校準標誌之位置檢測精度的問題。
本發明有鑑於上述習知問題,目的是提出一種可提高相對於面板之薄膜貼合精度的薄膜貼合裝置、具備此種薄膜貼合裝置的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系統、以及使用此種薄膜貼合裝置的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方法。 [解決課題的手段]
(1)本發明之一態樣的薄膜貼合裝置,係為將薄膜貼合至面板之一面的薄膜貼合裝置,其具備:台座,係具有載置該面板的載置面;貼合組件,係具有保持該薄膜的保持面;位置檢測機構,係檢測出設置於該面板之位置校準標誌的位置;以及移動操作機構,係根據來自該位置檢測機構的檢測結果,相對該載置面上之面板而使該貼合組件進行相對移動,藉以將保持於該保持面的薄膜轉印至該面板之指定區域;其中,該位置檢測機構係具有:對該載置面上之面板照射照明光線的照明部、對受該照明光線照射之位置圖像進行拍攝的拍攝部、以及處理該圖像而檢測出該位置校準標誌位置的圖像處理部;且,在該載置面之位置校準標誌的對向位置處,設置有降低該照明光線之反射率的低反射部。
(2)如上述(1)之態樣,其中該低反射部係設置於該載置面上的低反射組件。
(3)如上述(2)之態樣,較佳地其中該低反射組件的厚度係較該載置面與該面板之間所形成的間隙更小。
(4)如上述(1)之態樣,其中該低反射部係為將該載置面之表面經處理後的低反射表面。
(5)如上述(1)之態樣,其中該低反射部係設置於該載置面的凹部或孔部。
(6)本發明之一態樣的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系統,係為將光學薄膜貼合至光學顯示面板以形成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系統,具備有將該光學薄膜貼合至該光學顯示面板的薄膜貼合裝置,且該薄膜貼合裝置係如上述(1)至(5)中任一態樣的薄膜貼合裝置。
(7)本發明之一態樣的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方法,係為將光學薄膜貼合至光學顯示面板以形成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方法,具備有將該光學薄膜貼合至該光學顯示面板的薄膜貼合工程,且於該薄膜貼合工程中,係使用如(1)至(5)中任一態樣的薄膜貼合裝置。
(8)如上述(7)之態樣,其中該光學顯示面板係為具有複數個畫素列的圖像顯示面板;該光學薄膜係為具有對應於該複數個畫素列之複數個偏光圖樣列的圖樣化相位差薄膜;且於該薄膜貼合工程中,係使得該複數個偏光圖樣列之各邊界線定位於該複數個畫素列之各列間地,將該圖樣化相位差薄膜貼合至該圖像顯示面板。 [發明之功效]
如上,依照本發明,由於可提高位置校準標誌之位置檢測精度,故可提高相對於薄膜貼合裝置之面板的薄膜貼合精度。因此,在具備此種薄膜貼合裝置的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系統中,以及,使用此種薄膜貼合裝置的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方法中,藉由提高相對於光學顯示面板的光學薄膜之貼合精度,故可生產出顯示品質優良的光學顯示設備。
以下,參考圖式並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本實施形態中,係說明作為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系統,構成其一部份的薄膜貼合系統。
薄膜貼合系統係例如將偏光薄膜或相位差薄膜、輝度增加薄膜等薄膜狀光學組件(光學薄膜)貼合至液晶顯示面板或有機電致發光(OEL,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顯示面板等面板狀光學顯示部件(光學顯示面板)。薄膜貼合系統係構成生產包含此種光學顯示部件及光學組件之光學顯示設備的生產系統之一部份。
本實施形態中,係例舉穿透式液晶顯示裝置作為光學顯示設備。穿透式液晶顯示裝置大致上係具備液晶顯示面板與背光部。於該液晶顯示裝置中,從背光射出之照明光線會從液晶顯示面板反面側射入,經液晶顯示面板所調變之光線從液晶顯示面板正面側射出,藉以顯示出圖像。
(光學顯示設備) 首先,對於光學顯示設備,說明第1圖及第2圖所示之液晶顯示面板P (面板、光學顯示面板、圖像顯示面板)的結構。另外,第1圖係顯示液晶顯示面板P之結構的平面圖。第2圖係顯示第1圖中所示之切斷線A-A的液晶顯示面板P之剖面圖。另外,第2圖中,係省略顯示剖面的剖面線圖示。
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液晶顯示面板P大致上具備:第一基板P1;對向第一基板P1來配置的第二基板P2;以及配置於第一基板P1與第二基板P2之間的液晶層P3。
第一基板P1係由平面視圖呈長方形之透明基板所構成。第二基板P2係由較第一基板P1更小之長方形透明基板所構成。以密封材料(圖中未顯示)將第一基板P1與第二基板P2之間的周圍處密封,並將液晶層P3配置於密封材所包圍之平面視圖呈長方形的區域內側。於液晶顯示面板P中,平面視圖中液晶層P3外周之內側的區域係為顯示區域P4,包圍該顯示區域P4周圍之外側的區域係為邊框部FR。
於液晶顯示面板P之反面(背光側)處,係貼合有作為偏光薄膜的第一光學薄膜F11。於液晶顯示面板P之表面(顯示面側)處,係貼合有作為偏光薄膜的第二光學薄膜F12,以及重疊於該第二光學薄膜F12之作為FPR薄膜(圖樣化相位差薄膜)的第三光學薄膜F13。以下,將第一光學薄膜F11、第二光學薄膜F12及第三光學薄膜F13總稱為光學薄膜F1X。
(光學薄膜) 其次,說明構成第3圖所示之光學薄膜F1X的光學組件層FX之一例。另外,第3圖係顯示光學組件層FX之結構的剖面圖。另外,第3圖中,係省略顯示剖面的剖面線圖示。
光學薄膜F1X係從第3圖所示之長條狀光學組件層FX切割出特定長度之層片所獲得。具體而言,該光學組件層FX具有:基材層F4;設置於基材層F4之一側之面(第3圖中的上側面)的黏著層F5;隔著黏著層F5設置於基材層F4之一側之面的分離層片F6;以及設置於基材層F4之另一側之面(第3圖中的下側面)的表面保護層F7。
基材層F4係例如為偏光薄膜的情況中,具有將偏光元件F4a夾入一對保護薄膜F4b, F4c中的結構。黏著層F5係將基材層F4貼合黏著至液晶顯示面板P。分離層片F6係保護黏著層F5,從光學組件層FX切割出層片(光學薄膜F1X)時會從黏著層F5處剝離。以下,將從光學薄膜F1X去除分離層片F6後的部分(作為光學薄膜F1X的部分)稱作貼合層片F8。表面保護層F7係保護基材層F4表面,將基材層F4貼合黏著至液晶顯示面板P後會從基材層F4表面處剝離。
另外,基材層F4亦可為省略一對保護薄膜F4b, F4c中任一者的結構。例如,可為省略黏著層F5側之保護薄膜F4b,將黏著層F5直接設置到偏光元件F4a的結構。又,可於表面保護層F7側之保護薄膜F4c處,例如,施以保護液晶顯示面板P最外層之硬塗層處理,或能獲得防眩效果之防眩光處理等表面處理。又,基材層F4並不限於上述之層積構造,亦可為單層構造。又,可省略表面保護層F7。
(薄膜貼合系統) 其次,說明第4圖及第5圖所示之薄膜貼合系統1之一例。另外,第4圖係顯示薄膜貼合系統1之結構的平面圖。第5圖係顯示薄膜貼合系統1之結構的側視圖。
如第4圖及第5圖所示,薄膜貼合系統1具有:搬入用輸送帶2、搬出用輸送帶3和中間輸送帶4。搬入用輸送帶2及搬出用輸送帶3係相互平行地排列配置。中間輸送帶4係配置於搬入用輸送帶2與搬出用輸送帶3之間。中間輸送帶4係自搬入用輸送帶2之基板搬入位置2a朝向搬出用輸送帶3之基板搬出位置3a處,相對於搬入用輸送帶2及搬出用輸送帶3沿正交方向上延伸設置。
薄膜貼合系統1中,將搬入用輸送帶2之基板搬入位置2a作為薄膜貼合工程之起點,將搬出用輸送帶3之基板搬出位置3a作為薄膜貼合工程之終點。 另外,以下說明中,液晶顯示面板P之搬送方向上游側稱為面板搬送上游側,液晶顯示面板P之搬送方向下游側則稱為面板搬送下游側。
在搬入用輸送帶2及搬出用輸送帶3中,係在將液晶顯示面板P分別載置於搬入用料架5及搬出用料架6上的狀態下進行搬送。在搬入用輸送帶2及搬出用輸送帶3中,係例如以顯示區域P4之短邊沿著搬送方向之方向來搬送液晶顯示面板P。在中間輸送帶4中,係例如以顯示區域P4之長邊沿著搬送方向之方向來搬送液晶顯示面板P。
薄膜貼合系統1具備第一搬送裝置7與第二搬送裝置8。 第一搬送裝置7係從基板搬入位置2a將液晶顯示面板P搬送往中間輸送帶4之起始位置4a。第二搬送裝置8係從中間輸送帶4之終點位置4b將液晶顯示面板P搬送往搬出用輸送帶3之基板搬出位置3a。
在形成中間輸送帶4之生產線上,從面板搬送上游側朝向面板搬送下游側依序配置有:洗淨裝置9、第一薄膜貼合裝置10、第二薄膜貼合裝置11、薄膜剝離裝置12、第三薄膜貼合裝置13以及檢查裝置14。
薄膜貼合系統1具備:第三搬送裝置15、第四搬送裝置16以及第五搬送裝置17。第三搬送裝置15係以中間輸送帶4之第一面板傳遞位置4c作為起點,在第一薄膜貼合裝置10與中間輸送帶4之間處,相互地搬送液晶顯示面板P。第四搬送裝置16係以中間輸送帶4之第二面板傳遞位置4d作為起點,在第二薄膜貼合裝置11與薄膜剝離裝置12與中間輸送帶4之間處,相互地搬送液晶顯示面板P。第五搬送裝置17係以中間輸送帶4之第三面板傳遞位置4e作為起點,在第三薄膜貼合裝置13與中間輸送帶4之間處,相互地搬送液晶顯示面板P。
薄膜貼合系統1具備有控制裝置20。控制裝置20係控制薄膜貼合系統1之各部位。
(薄膜貼合工程) 其次,說明使用上述薄膜貼合系統1之薄膜貼合工程。 在使用上述薄膜貼合系統1之薄膜貼合工程中,在形成中間輸送帶4之生產線上搬送液晶顯示面板P期間,係針對該液晶顯示面板P之正/反面,貼合有從長條狀第一光學組件層F1切割出之第一光學薄膜F11、從長條狀第二光學組件層F2切割出之第二光學薄膜F12、以及從長條狀第三光學組件層F3切割出之第三光學薄膜F13。
具體而言,該薄膜貼合系統1中,搬入用輸送帶2係將載置於搬入用料架5上之液晶顯示面板P搬送往基板搬入位置2a。於基板搬入位置2a處,第一搬送裝置7係一邊保持液晶顯示面板P,一邊將該液晶顯示面板P搬送往中間輸送帶4之起始位置4a。於起始位置4a處,第一搬送裝置7將液晶顯示面板P載置於中間輸送帶4上。中間輸送帶4係從起始位置4a將液晶顯示面板P搬送往洗淨裝置9。
洗淨裝置9係例如對液晶面板P之正/反面的刷洗及水洗,其後,進行液晶面板P之正/反面的液體清除。另外,洗淨裝置9並不限於此種水洗式洗淨的情況,例如亦可對液晶面板P之正/反面進行靜電消除或集塵等乾式洗淨。
中間輸送帶4將已洗淨之液晶顯示面板P從洗淨裝置9搬送往第一面板傳遞位置4c。於第一面板傳遞位置4c處,第三搬送裝置15係一邊保持已完成正/反面反轉之液晶顯示面板P,一邊將該液晶顯示面板P搬送往第一薄膜貼合裝置10。
第三搬送裝置15係在搬送液晶顯示面板P時,進行將該液晶顯示面板P旋轉90°的動作。藉此,液晶顯示面板P之方向係如第4圖中虛線般,在搬送往第一薄膜貼合裝置10時,轉變為顯示區域P4短邊沿搬送方向的方向。
第一薄膜貼合裝置10將自第一光學組件層F1切割出之第一光學薄膜F11貼合至液晶顯示面板P之背光側之面。液晶顯示面板P在貼合第一光學薄膜F11後,藉由第三搬送裝置15從第一薄膜貼合裝置10再次搬送往中間輸送帶4之第一面板傳遞位置4c。
於第一面板傳遞位置4c處,第三搬送裝置15係在已完成液晶顯示面板P之正/反面反轉的狀態下,將液晶顯示面板P載置到中間輸送帶4上。又,第三搬送裝置15係在搬送液晶顯示面板P時,進行將該液晶顯示面板P旋轉90°的動作。藉此,液晶顯示面板P之方向係如第4圖中實線地,在搬送往第一面板傳遞位置4c時,轉變為顯示區域P4長邊沿搬送方向的方向。
中間輸送帶4將已貼合有第一光學薄膜F11之液晶顯示面板P從第一面板傳遞位置4c搬送往第二面板傳遞位置4d。於第二面板傳遞位置4d處,第四搬送裝置16係一邊保持液晶顯示面板P,一邊將該液晶顯示面板P搬送往第二薄膜貼合裝置11。
第四搬送裝置16係在搬送液晶顯示面板P時,不進行將該液晶顯示面板P旋轉的動作。因此,在將液晶顯示面板P搬送至第二薄膜貼合裝置11後,液晶顯示面板P之方向亦與在中間輸送帶4上相同地,亦為顯示區域P4長邊沿搬送方向的方向。
第二薄膜貼合裝置11將自第二光學組件層F2切割出之第二光學薄膜F12貼合至液晶顯示面板P之顯示面側之面。液晶顯示面板P在貼合第二光學薄膜F12後,藉由第四搬送裝置16從第二薄膜貼合裝置11搬送往薄膜剝離裝置12。
薄膜剝離裝置12係從貼合至液晶顯示面板P之第二光學薄膜F12處將表面保護層F7剝離。液晶顯示面板P在將表面保護層F7剝離後,藉由第四搬送裝置16從薄膜剝離裝置12再次搬送往中間輸送帶4之第二面板傳遞位置4d。
於第二面板傳遞位置4d處,第四搬送裝置16不進行液晶顯示面板P之正/反面反轉,直接將液晶顯示面板P載置到中間輸送帶4上。又,第四搬送裝置16係在搬送液晶顯示面板P時,不進行將該液晶顯示面板P旋轉的動作。因此,在將液晶顯示面板P搬送至第二面板傳遞位置4d後,液晶顯示面板P之方向亦為顯示區域P4長邊沿搬送方向的方向。
中間輸送帶4將已貼合有第一光學薄膜F11及第二光學薄膜F12之液晶顯示面板P從第二面板傳遞位置4d搬送往第三面板傳遞位置4e。於第三面板傳遞位置4e處,第五搬送裝置17係一邊保持液晶顯示面板P,一邊將該液晶顯示面板P搬送至第三薄膜貼合裝置13。
第五搬送裝置17係在搬送液晶顯示面板P時,不進行將該液晶顯示面板P旋轉的動作。因此,在將液晶顯示面板P搬送至第三薄膜貼合裝置13後,液晶顯示面板P之方向亦與在中間輸送帶4上相同地,亦為顯示區域P4長邊沿搬送方向的方向。
第三薄膜貼合裝置13將自第三光學組件層F3切割出之第三光學薄膜F13重疊於第二光學薄膜F12而貼合至液晶顯示面板P之顯示面側之面。液晶顯示面板P在貼合第三光學薄膜F13後,藉由第五搬送裝置17從第三薄膜貼合裝置13再次搬送往中間輸送帶4之第三面板傳遞位置4e。
於第三面板傳遞位置4e處,第五搬送裝置17不進行液晶顯示面板P之正/反面反轉,直接將液晶顯示面板P載置到中間輸送帶4上。又,第五搬送裝置17係在搬送液晶顯示面板P時,不進行將該液晶顯示面板P旋轉的動作。因此,在將液晶顯示面板P搬送至第三面板傳遞位置4e後,液晶顯示面板P之方向亦為顯示區域P4長邊沿搬送方向的方向。
中間輸送帶4將已貼合有第一光學薄膜F11、第二光學薄膜F12及第三光學薄膜F13之液晶顯示面板P從第三面板傳遞位置4e搬送往檢查位置4f。於檢查位置4f處,檢查裝置14係進行液晶顯示面板P之檢查。即,進行相對液晶顯示面板P之第一光學薄膜F11、第二光學薄膜F12及第三光學薄膜F13的貼合位置是否適當之檢查。
中間輸送帶4係將檢查後之液晶顯示面板P從檢查位置4f搬送往終點位置4b。另一方面,經檢查而被判斷為貼合位置不適當的液晶顯示面板P,則透過圖中未顯示之排除部而送出系統外。
於終點位置4b處,第二搬送裝置8係一邊保持液晶顯示面板P,一邊將該液晶顯示面板P搬送往基板搬出位置3a。於基板搬出位置3a處,第二搬送裝置8係一邊保持液晶顯示面板P,一邊將該液晶顯示面板P載置到搬出用料架6上。搬出用輸送帶3係將載置到搬出用料架6上之液晶顯示面板P搬送往面板搬送下游側。
經過以上工程,完成薄膜貼合系統1之薄膜貼合工程。完成薄膜貼合工程之液晶顯示面板P則輸送往次一工程。
(薄膜貼合裝置) 其次,說明第6圖所示之薄膜貼合裝置30之一例。另外,第6圖係顯示薄膜貼合裝置30之結構的側視圖。
薄膜貼合裝置30係構成上述第一薄膜貼合裝置10、第二薄膜貼合裝置11及第三薄膜貼合裝置13。因此,說明於該薄膜貼合裝置30中,將自光學組件層FX切割出之層片(光學薄膜F1X)貼合至液晶顯示面板P的情況。
以下,光學組件層FX之搬送方向上游側稱作層片搬送上游側,光學組件層FX之搬送方向下游側稱作層片搬送下游側。光學組件層FX在與其搬送方向正交之水平方向(層片寬度方向)上,具有與液晶顯示面板P之顯示區域P4長邊長度或短邊長度相等的寬度。
薄膜貼合裝置30具備:層片搬送部31、層片切斷部32和薄膜貼合部33。層片搬送部31係從捲繞有光學組件層FX之料捲滾筒R1將光學組件層FX捲出,沿其長邊方向搬送光學組件層FX。層片切斷部32係自光學組件層FX切割出貼合層片F8之層片(光學薄膜F1X)。薄膜貼合部33係保持光學薄膜F1X,並將該光學薄膜F1X貼合至液晶顯示面板P。
層片搬送部31係配置有位於層片搬送上游側之捲出部34、位於層片搬送下游側之捲取部35、位於捲出部34與捲取部35之間的複數個導引滾筒36a, 36b, 36c及壓制滾筒37。
捲出部34係一邊保持料捲滾筒R1,一邊將光學組件層FX沿其長邊方向捲出。捲取部35係一邊保持分離滾筒R2,一邊捲取自光學組件層FX切割出光學薄膜F1X後殘留的分離層片F6。 即,捲出部34與捲取部35係一邊相互同步,一邊以分離層片F6作為載件來將貼合層片F8從層片搬送上游側搬送往層片搬送下游側。
複數個導引滾筒36a, 36b, 36c係於捲出部34與捲取部35之間,使分離層片F6沿特定搬送路線捲繞通過。於壓制滾筒37與導引滾筒36b之間處使得分離層片F6夾入其中。
層片切斷部32係配置有切斷台座38(台座)與切斷機39。切斷台座38係位於導引滾筒36a與導引滾筒36b之間,支撐著光學組件層FX下側面。切斷機39係藉由切斷刀片39a針對切斷台座38上之光學組件層FX施以半切斷。另外,於切斷機39中,例如亦可使用雷射光線替代使用切斷刀片39a之結構。
對光學組件層FX施以半切斷時,光學組件層FX係在切斷台座38上,反復地捲出相當於顯示區域P4長邊長度的長度。切斷機39係一邊調整相對於光學組件層FX的切斷刀片39a之切入深度,一邊殘留有分離層片F6地而橫跨層片寬度方向之整體寬度將貼合層片F8切斷。
藉此,光學組件層FX處係橫跨貼合層片F8之層片寬度方向整體寬度並形成有橫切線C。且,自該光學組件層FX切割出對應於光學薄膜F1X的一個層片。
薄膜貼合部33配置有貼合台座40(台座)、貼合滾筒41(貼合組件)、移動操作機構42與刀刃43。
貼合台座40配置於切斷台座38之層片搬送下游側。於貼合台座40之上側面處,設置有載置液晶顯示面板P之載置面40a。於該載置面40a處,設置有例如以吸附等方式保持液晶顯示面板P之機構。
於貼合台座40中,為了能進行後述之液晶顯示面板P的位置校準調整,在與載置面40a平行之面內相互正交的兩個方向上可對載置面40a進行移動操作。又,於貼合台座40中,可對載置面40a進行迴轉操作,使其繞著與載置面40a正交之軸旋轉。
貼合滾筒41係配置於切斷台座38及貼合台座40上方。 移動操作機構42係在切斷台座38與貼合台座40之間移動操作貼合滾筒41。又,移動操作機構42係相對於切斷台座38及貼合台座40在上下方向上移動操作貼合滾筒41,並相對於切斷台座38及貼合台座40在前後方向上移動操作貼合滾筒41。
貼合滾筒41之兩端部係可自由迴轉地被支撐著。貼合滾筒41一端側係設置有迴轉驅動該貼合滾筒41的迴轉驅動機構44。貼合滾筒41外周面係設置有保持光學薄膜F1X的保持面41a。保持面41a具有黏著力,可針對該保持面41a對光學薄膜F1X重覆進行貼合黏著或剝離。
刀刃43係配置於貼合滾筒41開始貼合之位置的層片搬送下游側。刀刃43係設置成能在貼合台座40上於前後方向上進行移動。刀刃43係在將光學薄膜F1X從半切斷後之光學組件層FX處進行分離時,使分離層片F6橫跨層片寬度方向之整體寬度而從上方抵壓。
薄膜貼合裝置30處係設置有第一檢測攝影機45,對切斷台座38上所搬送之光學組件層FX中,檢測出貼合層片F8之端部F8a。第一檢測攝影機45係配置成面對設置於切斷台座38之檢測孔38a。
薄膜貼合裝置30係設置有第二檢測攝影機46,檢測出保持於貼合滾筒41之保持面41a之貼合層片F8位置。第二檢測攝影機46係與位於貼合台座40上方之貼合滾筒41之保持面41a對向來配置。
薄膜貼合裝置30係設置有第三檢測攝影機47,檢測出載置於貼合台座40之載置面40a上之液晶顯示面板P位置。第三檢測攝影機47係位於貼合台座40上方,與載置面40a對向來配置。
參考第7A圖至第7D圖及第9A圖至第9B圖並說明具有如以上結構之薄膜貼合裝置30的具體動作。另外,第7A圖至第7D圖係顯示對光學組件層FX施以半切斷,從半切斷後之光學組件層FX將光學薄膜F1X貼合黏著(轉印)至貼合滾筒41之保持面41a為止動作的薄膜貼合裝置30之側視圖。第8圖係說明液晶顯示面板P與光學薄膜F1X之位置校準調整用的平面示意圖。第9A圖、第9B圖係顯示將光學薄膜F1X轉印(貼合)至液晶顯示面板P為止動作的薄膜貼合裝置30之側視圖。
薄膜貼合裝置30中,首先,如第7A圖所示,在切斷台座38上所搬送之光學組件層FX中,第一檢測攝影機45係透過檢測孔38a檢測出貼合層片F8之端部F8a。第一檢測攝影機45之檢測資料係傳送至控制裝置20。控制裝置20係根據第一檢測攝影機45之檢測資料,判斷分離層片F6上之貼合層片F8已捲出至特定長度,而暫時停止以層片搬送部31進行的光學組件層FX之搬送。
層片切斷部32中,停止光學組件層FX之搬送後,針對切斷台座38上之光學組件層FX以切斷機39施以半切斷。藉此,殘留有分離層片F6地自貼合層片F8切割出對應於光學薄膜F1X的一個層片(以下,稱作光學薄膜F1X)。
於此,層片切斷部32中,切斷機39能在光學組件層FX之搬送方向上進行移動。隨著該切斷機39之移動,第一檢測攝影機45之檢測位置與切斷機39之切斷位置間的距離會產生變化。藉此,可調整自光學組件層FX切割出的光學薄膜F1X之長度。
又,層片切斷部32中,例如半切斷後形成於貼合層片F8之橫切線偏離指定之基準位置時,可調整切斷機39之切斷位置,以校正該位置偏差。又,亦可為對應長度相異之層片切割的工程。
其次,如第7B圖所示,於半切斷後,移動操作機構42使在切斷台座38上方待機的貼合滾筒41下降。藉此,使得自光學組件層FX切割出之光學薄膜F1X與貼合滾筒41之保持面41a呈可接觸的狀態。
該狀態下,移動操作機構42讓貼合滾筒41從層片搬送下游側(第7B圖中右側)朝向層片搬送上游側(第7B圖中左側)移動。藉此,貼合滾筒41一邊在光學薄膜F1X上進行迴轉,一邊將光學薄膜F1X貼合黏著(轉印)至該貼合滾筒41之保持面41a。
又,將光學薄膜F1X轉印至貼合滾筒41之保持面41a時,捲取部35係繞著捲取分離層片F6之方向的相反方向(第7B圖中順時針旋轉方向)進行迴轉。藉此,將分離層片F6送出至層片搬送上游側。此時,分離層片F6係一邊產生鬆弛部分F6a,一邊呈朝向上方彎曲的狀態。
在此時點下,位在縮回位置處之刀刃43係從層片搬送下游側朝向層片搬送上游側移動。藉此,分離層片F6係呈接觸到刀刃43的狀態。
其次,如第7C圖所示,在此種狀態下,這次捲取部35係繞著捲取分離層片F6的方向(第7C圖中逆時針旋轉方向)進行迴轉。藉此,分離層片F6在被刀刃43抵壓狀態下捲取至捲取部35。此時,已貼合黏著於保持面41a之光學薄膜F1X與分離層片F6間的介面處會產生使兩者進行剝離的方向之力量。
藉此,光學薄膜F1X係呈已自分離層片F6分離並保持(轉印)於保持面41a的狀態。另一方面,分離層片F6在捲取至捲取部35的同時,鬆弛部分F6a會慢慢地變小。且,在消除鬆弛部分F6a的同時,停止捲取部35之迴轉。
其次,如第7D圖所示,將光學薄膜F1X轉印至貼合滾筒41之保持面41a後,移動操作機構42使貼合滾筒41上升,並使該貼合滾筒41移動至貼合台座40上方。又,刀刃43係從層片搬送上游側朝向層片搬送下游側移動,而停止在待機位置。
其次,如第8圖所示,調整載置在貼合台座40之載置面40a上的液晶顯示面板P,與保持在貼合滾筒41之保持面41a的光學薄膜F1X之間的貼合位置(位置校準)。
具體而言,迴轉驅動機構44係一邊迴轉貼合滾筒41,一邊以第二檢測攝影機46檢測出保持於保持面41a之光學薄膜F1X迴轉方向上的初始端位置Ep1與末端位置Ep2。初始端位置Ep1相當於沿光學薄膜F1X長邊方向之一側邊的一個角部,末端位置Ep2相當於沿光學薄膜F1X長邊方向之一側邊的另一個角部。
第二檢測攝影機46之檢測資料係傳送至控制裝置20。控制裝置20係根據來自第二檢測攝影機46的檢測資料,計算出從初始端位置Ep1到末端位置Ep2為止的距離Lc。該距離Lc相當於光學薄膜F1X長邊方向之一側邊的長度(長邊長度)。
又,控制裝置20係根據來自第二檢測攝影機46的檢測資料,計算出初始端位置Ep1與末端位置Ep2在層片寬度方向上的距離Le。該距離Le相當於:沿光學薄膜F1X長邊方向之一側邊的一個角部與沿光學薄膜F1X長邊方向之一側邊的另一個角部在層片寬度方向上的偏移量。
於控制裝置20中,係從已得知之距離Lc及距離Le來計算出校正角度α(tanα=Le/Lc)。該校正角度α相當於保持在保持面41a之光學薄膜F1X相對於貼合滾筒41迴轉方向上的傾角。
又,第三檢測攝影機47係檢測出設置於液晶顯示面板P的位置校準標誌Pm。本實施形態中,例如,係檢測出設置於液晶顯示面板P之三個角部的三個標誌Pm1, Pm2, Pm3。
第三檢測攝影機47之檢測資料係傳送至控制裝置20。控制裝置20係根據來自第三檢測攝影機47的檢測資料,確定載置於載置面40a上的液晶顯示面板P之位置。
於薄膜貼合裝置30中,在確定光學薄膜F1X之位置與液晶顯示面板P之位置後,進行液晶顯示面板P與光學薄膜F1X的位置校準(位置校準調整)。
具體而言,本實施形態中,係根據上述校正角度α,用以對貼合台座40進行迴轉操作。藉此,符合光學薄膜F1X的傾角地,調整液晶顯示面板P的方向。又,根據來自第二檢測攝影機46及第三檢測攝影機47的檢測資料,對貼合台座40進行移動操作,並對貼合滾筒41進行迴轉操作。藉此,進行液晶顯示面板P與貼合層片F8的位置校準(位置校準調整),使得在貼合開始時,光學薄膜F1X之初始端位置Ep1與液晶顯示面板P之貼合開始位置Ep1’會呈一致,且在貼合結束時,光學薄膜F1X之末端位置Ep2與液晶顯示面板P之貼合結束位置Ep2’亦呈一致。另外,關於液晶顯示面板P與光學薄膜F1X的位置校準調整,不限定必須使用此種方法,亦可使用其它方法。
其次,如第9A圖、第9B圖所示,將保持於貼合滾筒41之保持面41a的光學薄膜F1X轉印(貼合)至液晶顯示面板P。
具體而言,薄膜貼合裝置30中,在位置校準調整後,移動操作機構42使貼合滾筒41下降。藉此,使得載置於載置面40a上之液晶顯示面板P與保持於保持面41a之光學薄膜F1X呈可接觸的狀態。
該狀態下,移動操作機構42讓貼合滾筒41從層片搬送上游側(第9A圖、第9B圖中右側)朝向層片搬送下游側(第9A圖、第9B圖中左側)移動。藉此,貼合滾筒41一邊在液晶顯示面板P上進行迴轉,一邊將保持於保持面41a之光學薄膜F1X轉印(貼合)至液晶顯示面板P。即,光學薄膜F1X係抵壓至液晶顯示面板P處,藉以從保持面41a處剝離並貼合至液晶顯示面板P。
薄膜貼合裝置30中,在將光學薄膜F1X貼合至液晶顯示面板P後,移動操作機構42使貼合滾筒41上升,並將該貼合滾筒41移動至切斷台座38上方。
薄膜貼合裝置30中,可重覆進行如以上地將自光學組件層FX切割出之光學薄膜F1X貼合至液晶顯示面板P的動作。
(圖樣化相位差薄膜) 其次,對於圖樣化相位差薄膜,參考第10圖及第11圖並說明構成第三光學薄膜F13的FPR薄膜。 第10圖係顯示第三光學薄膜F13與液晶顯示面板P之顯示區域P4的平面圖。第11圖係顯示將第三光學薄膜F13貼合至液晶顯示面板P之顯示區域P4的狀態之平面圖。
如第10圖所示,於液晶顯示面板P之顯示區域P4處,例如,將對應紅色之畫素R、對應綠色之畫素G與對應藍色之畫素B,在左右方向上周期性地排列呈複數個畫素列L1, L2。形成對應於左眼之圖像的畫素列L1、與形成對應於右眼之圖像的畫素列L2在上下方向上交互排列,以構成複數個畫素列L1, L2。
第三光學薄膜F13具有對應液晶顯示面板P之複數個畫素列L1, L2的複數個偏光圖樣列PA1, PA2。讓偏光方向互異之左眼用偏光圖樣列PA1與右眼用偏光圖樣列PA2交互排列,以構成複數個偏光圖樣列PA1, PA2。左眼用偏光圖樣列PA1係對應於形成左眼對應圖像的畫素列L1來設置。右眼用偏光圖樣列PA2係對應於形成右眼對應圖像的畫素列L2來設置。
如第11圖所示,第三薄膜貼合裝置13中,將第三光學薄膜F13貼合至液晶顯示面板P時,係使得複數個偏光圖樣列PA1, PA2之各邊界線K位於複數個畫素列L1, L2各列間處。
此時,若邊界線K偏移至畫素列L1, L2之間外側時,會因相反側眼睛之影像混入到左右眼之影像而造成干擾。因此,必須讓第三光學薄膜F13以良好精度貼合至液晶顯示面板P,使得邊界線K位於畫素列L1, L2之間。
另外,第11圖中的元件符號pi1係表示畫素列L1, L2及偏光圖樣列PA1, PA2節距間的距離(邊界線K之間的距離)。又,第11圖中的元件符號pi2係表示畫素列L1, L2間的距離(黑矩陣的寬度)。第11圖中的元件符號Gap係表示邊界線K與畫素列L1, L2之間的距離(間隙寬度)。例如,黑矩陣的寬度pi2為86μm的情況下,間隙寬度Gap理想上為43μm,但考慮到邊界線K的偏差等時,目標值約為40~50μm。
(位置檢測機構) 其次,說明第12圖所示之位置檢測機構70之一例。另外,第12圖係顯示位置檢測機構70之結構的示意圖。
如第12圖所示,薄膜貼合裝置30中,設置有位置檢測機構70,檢測出設置於液晶顯示面板P之位置校準標誌Pm的位置。位置檢測機構70具有:照明部71、拍攝部72與圖像處理部73。
照明部71係例如使用紅色發光二極體(LED)等光源,對載置面40a上之液晶顯示面板P照射照明光線。照明光線係在圍繞顯示區域P4周圍的邊框部FR中,針對設置有位置校準標誌Pm的液晶顯示面板P之角部進行照射。
拍攝部72係例如使用CCD攝影機等拍攝元件,對受照明光線照射之位置圖像進行拍攝。本實施形態中,上述第三檢測攝影機47相當於拍攝部72。
圖像處理部73係由與拍攝部72電性連接之電腦等所組成,處理拍攝部72所拍攝之圖像,以確定位置校準標誌Pm之位置。本實施形態中,上述控制裝置20相當於圖像處理部73。
載置面40a之位置校準標誌Pm的對向位置處設置有低反射部74。低反射部74配置有降低照明光線之反射率的低反射組件75。 低反射組件75位於載置面40a上,且厚度較形成於該載置面40a與液晶顯示面板P之間的間隙S更小。該間隙S之大小係與貼合至液晶顯示面板P下側面(背光側)的第一光學薄膜F11厚度有關,橫跨設置於液晶顯示面板P之邊框部FR與載置面40a之間。具體而言,該間隙S約0.05~0.5mm,低反射組件75的厚度只需要較該間隙S更小即可
另外,本實施形態中,係使用能自由剝離的具黏著性樹脂膠帶(例如,商品名稱:超級清潔膠帶(Super Clean Tape),Tanimura公司製)作為低反射組件75,載置面40a係例如由鋁基材表面施以無電解鎳電鍍的金屬面所組成。又,低反射組件75的厚度為0.11mm,間隙S係0.3mm。
在低反射部74中,藉由配置有此種低反射組件75,比起沒有配置低反射組件75之區域,照明光線之反射率會相對變低。藉此,在照射到液晶顯示面板P之照明光線中,可降低平面觀視中與低反射部74重疊之區域的反射率。位置校準標誌Pm係位於平面觀視中與該低反射部74重疊之區域。
在位置檢測機構70中,藉由將前述低反射部74設置在載置面40a之位置校準標誌Pm的對向位置,可提高拍攝部72所拍攝之圖像中位置校準標誌Pm的對比度。藉此,可防止因為載置面40a表面處產生的加工損傷等,而降低位置校準標誌Pm之位置檢測精度。
於此,針對無低反射部74(低反射組件75)的情況,以及具有低反射部74(低反射組件75)的情況,測定實際以位置檢測機構70檢測出位置校準標誌Pm之位置時的位置檢測精度。其測定結果如表1所示。
具體而言,本測定中,根據拍攝部72所拍攝之圖像,針對位置校準標誌Pm於層片搬送方向(MD)上的位置[mm]、位置校準標誌Pm於層片寬度方向(TD)上的位置[mm]、和位置校準標誌Pm於迴轉方向(θ)上的角度[deg]進行測定。又,對n=23個樣本數進行了相同測定。 表1顯示此時的最大值(Max.)、最小值(Min.)、平均值(Ave.)、相差值(Δ)與標準差(3σ)。
另外,表1中,無低反射部74之情況的測定結果如表1中左側所示,具有低反射部74之情況的測定結果如表1中右側所示。又,表1中之數值係表示以拍攝部72拍攝位置校準標誌Pm時與基準點所相距的距離或角度。
【表1】<TABLE border="1" borderColor="#000000" width="85%"><TBODY><tr><td>   </td><td> 無低反射部 </td><td> 有低反射部 </td></tr><tr><td>   </td><td> MD </td><td> TD </td><td> θ </td><td> MD </td><td> TD </td><td> θ </td></tr><tr><td>   </td><td> [mm] </td><td> [deg] </td><td> [mm] </td><td> [deg] </td></tr><tr><td> Max. </td><td> -0.6918 </td><td> -0.7713 </td><td> -0.02733 </td><td> -0.6245 </td><td> 0.0855 </td><td> 0.00719 </td></tr><tr><td> Min. </td><td> -0.6979 </td><td> -0.7791 </td><td> -0.02841 </td><td> -0.6256 </td><td> 0.0835 </td><td> 0.00701 </td></tr><tr><td> Ave. </td><td> -0.6941 </td><td> -0.7765 </td><td> -0.02801 </td><td> -0.6250 </td><td> 0.0848 </td><td> 0.00711 </td></tr><tr><td> Δ </td><td> 0.0061 </td><td> 0.0078 </td><td> 0.00118 </td><td> 0.0011 </td><td> 0.0020 </td><td> 0.00018 </td></tr><tr><td> 3σ </td><td> 0.0015 </td><td> 0.0022 </td><td> 0.00030 </td><td> 0.0003 </td><td> 0.0005 </td><td> 0.00005 </td></tr></TBODY></TABLE>
如表1所示,可得知比起無低反射部74之情況,具有低反射部74之情況中的相差值(Δ)較小,測定值之偏差(認可誤差)較小。因此,比起無低反射部74之情況,具有低反射部74之情況能提高位置校準標誌Pm之位置檢測精度。
又,無低反射部74之情況中以拍攝部72拍攝之位置校準標誌Pm的圖像如第13圖所示。另一方面,具有低反射部74之情況中以拍攝部72拍攝之位置校準標誌Pm的圖像如第14圖所示。
如第13圖及第14圖所示,比起無低反射部74之情況,具有低反射部74之情況中,可降低載置面40a表面處所發生之加工損傷等的疊影,並可提高圖像中位置校準標誌Pm之對比度。
如以上所述,本實施形態所示之薄膜貼合裝置30中,根據上述位置檢測機構70所檢測出的資訊,能以良好精度進行位置校準調整,故可提高相對於液晶顯示面板P之光學薄膜F1X的貼合精度。
因此,在具備此種薄膜貼合裝置30的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系統、以及使用此種薄膜貼合裝置30的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方法中,藉由提高相對於液晶顯示面板P之光學薄膜F1X的貼合精度,故可生產出顯示品質優良的光學顯示設備。
另外,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在不脫離本發明之主旨的範圍內,可進行各種變更。 具體而言,低反射組件75只要由降低照明光線之反射率的材料所組成即可,其形態可適當地加以變更。例如,可將膠帶狀或層片狀之低反射組件75貼附於載置面40a上,或者可將薄膜狀或薄板狀之低反射組件75配置於載置面40a上。該情況中,較佳地可使用符合液晶顯示面板P之大小等,且易於改變該位置的低反射組件75。
又,低反射部74不限定必須配置有低反射組件75之構成。例如,低反射部74亦可為對載置面40a表面施以低反射加工等處理而獲得的低反射表面。又,低反射部74亦可為在載置面40a設置有凹部或孔部等以降低與平面視圖重疊區域的照明光線之反射率之構成。尤其是,關於孔部,可利用藉由上述吸附等方式而保持液晶顯示面板P用的吸引孔,來作為低反射部74。
又,上述實施形態中,雖說明使用可自由迴轉之貼合滾筒41來作為貼合組件之結構,但貼合組件並不限定必須使用此種結構。例如,貼合組件亦可使用具有為了保持光學薄膜F1X而充份彎曲之保持面的貼合頭之構成。該結構之情況中,可在指定角度範圍內使貼合頭擺動或轉動,以將保持於保持面之光學薄膜F1X轉印至液晶顯示面板P。
又,上述實施形態中,雖例示有將光學薄膜F1X貼合至液晶顯示面板P的情況,但不限定為貼合至液晶顯示面板P,本發明亦可廣泛地適用於將光學薄膜貼合至例如有機EL顯示面板等圖像顯示面板的情況。
1‧‧‧薄膜貼合系統
2‧‧‧搬入用輸送帶
2a‧‧‧基板搬入位置
3‧‧‧搬出用輸送帶
3a‧‧‧基板搬出位置
4‧‧‧中間輸送帶
4a‧‧‧起始位置
4b‧‧‧終點位置
4c‧‧‧第一面板傳遞位置
4d‧‧‧第二面板傳遞位置
4e‧‧‧第三面板傳遞位置
4f‧‧‧檢查位置
5‧‧‧搬入用料架
6‧‧‧搬出用料架
7‧‧‧第一搬送裝置
8‧‧‧第二搬送裝置
9‧‧‧洗淨裝置
10‧‧‧第一薄膜貼合裝置
11‧‧‧第二薄膜貼合裝置
12‧‧‧薄膜剝離裝置
13‧‧‧第三薄膜貼合裝置
14‧‧‧檢查裝置
15‧‧‧第三搬送裝置
16‧‧‧第四搬送裝置
17‧‧‧第五搬送裝置
20‧‧‧控制裝置
30‧‧‧薄膜貼合裝置
31‧‧‧層片搬送部
32‧‧‧層片切斷部
33‧‧‧薄膜貼合部
34‧‧‧捲出部
35‧‧‧捲取部
36a‧‧‧導引滾筒
36b, 36c‧‧‧導引滾筒
37‧‧‧壓制滾筒
38‧‧‧切斷台座
38a‧‧‧檢測孔
39‧‧‧切斷機
39a‧‧‧切斷刀片
40‧‧‧貼合台座
40a‧‧‧載置面
41‧‧‧貼合滾筒
41a‧‧‧保持面
42‧‧‧移動操作機構
43‧‧‧刀刃
44‧‧‧迴轉驅動機構
45‧‧‧第一檢測攝影機
46‧‧‧第二檢測攝影機
47‧‧‧第三檢測攝影機
70‧‧‧位置檢測機構
71‧‧‧照明部
72‧‧‧拍攝部
73‧‧‧圖像處理部
74‧‧‧低反射部
75‧‧‧低反射組件
C‧‧‧橫切線
Ep1‧‧‧初始端位置
Ep1’‧‧‧貼合開始位置
Ep2‧‧‧末端位置
Ep2’‧‧‧貼合結束位置
F1‧‧‧第一光學組件層
F1X‧‧‧光學薄膜
F2‧‧‧第二光學組件層
F3‧‧‧第三光學組件層
F4‧‧‧基材層
F4a‧‧‧偏光元件
F4b, F4c‧‧‧保護薄膜
F5‧‧‧黏著層
F6‧‧‧分離層片
F6a‧‧‧鬆弛部分
F7‧‧‧表面保護層
F8‧‧‧貼合層片
F8a‧‧‧端部
F11‧‧‧第一光學薄膜
F12‧‧‧第二光學薄膜
F13‧‧‧第三光學薄膜
FR‧‧‧邊框部
FX‧‧‧光學組件層
Gap‧‧‧間隙寬度
K‧‧‧邊界線
L1, L2‧‧‧畫素列
Lc‧‧‧距離
Le‧‧‧距離
R1‧‧‧料捲滾筒
R2‧‧‧分離滾筒
S‧‧‧間隙
P‧‧‧液晶顯示面板
P1‧‧‧第一基板
P2‧‧‧第二基板
P3‧‧‧液晶層
P4‧‧‧顯示區域
PA1, PA2‧‧‧偏光圖樣列
Pm‧‧‧位置校準標誌
Pm1-Pm3‧‧‧標誌
pi1‧‧‧距離
pi2‧‧‧距離
α‧‧‧校正角度
第1圖係顯示液晶顯示面板之結構的平面圖。 第2圖係顯示第1圖中所示之切斷線A-A的液晶顯示面板之剖面圖。 第3圖係構成光學薄膜之光學組件層的剖面圖。 第4圖係顯示薄膜貼合系統之結構的平面圖。 第5圖係顯示薄膜貼合系統之結構的側視圖。 第6圖係顯示薄膜貼合裝置之結構的側視圖。 第7A圖係說明從薄膜貼合裝置之半切斷至由貼合滾筒來保持光學薄膜為止之動作用的側視圖。 第7B圖係說明從薄膜貼合裝置之半切斷至貼合滾筒保持有光學薄膜為止之一部份動作用的側視圖。 第7C圖係說明從薄膜貼合裝置之半切斷至貼合滾筒保持有光學薄膜為止之一部份動作用的側視圖。 第7D圖係說明從薄膜貼合裝置之半切斷至貼合滾筒保持有光學薄膜為止之一部份動作用的側視圖。 第8圖係說明薄膜貼合裝置之液晶顯示面板與光學薄膜的位置校準調整用之平面示意圖。 第9A圖係說明薄膜貼合裝置之貼合滾筒將光學薄膜貼合至液晶顯示面板為止之一部份動作用的側視圖。 第9B圖係說明薄膜貼合裝置之貼合滾筒將光學薄膜貼合至液晶顯示面板為止之一部份動作用的側視圖。 第10圖係顯示第三光學薄膜與液晶顯示面板之顯示區域的平面圖。 第11圖係顯示將第三光學薄膜貼合至液晶顯示面板之顯示區域的狀態之平面圖。 第12圖係顯示位置檢測機構之結構的示意圖。 第13圖係顯示沒有低反射部之情況中位置校準標誌圖像的照片。 第14圖係顯示具有低反射部之情況中位置校準標誌圖像的照片。
20‧‧‧控制裝置
40‧‧‧貼合台座
40a‧‧‧載置面
47‧‧‧第三檢測攝影機
70‧‧‧位置檢測機構
71‧‧‧照明部
72‧‧‧拍攝部
73‧‧‧圖像處理部
74‧‧‧低反射部
75‧‧‧低反射組件
F11‧‧‧第一光學薄膜
F12‧‧‧第二光學薄膜
FR‧‧‧邊框部
P4‧‧‧顯示區域
Pm‧‧‧位置校準標誌
S‧‧‧間隙

Claims (8)

  1. 一種薄膜貼合裝置,係為將薄膜貼合至面板之一面的薄膜貼合裝置,其具備: 台座,係具有載置該面板的載置面; 貼合組件,係具有保持該薄膜的保持面; 位置檢測機構,係檢測出設置於該面板之位置校準標誌的位置;以及 移動操作機構,係根據來自該位置檢測機構的檢測結果,相對該載置面上之面板而使該貼合組件進行相對移動,藉以將保持於該保持面的薄膜轉印至該面板之指定區域; 其中,該位置檢測機構係具有: 照明部,對該載置面上之面板照射照明光線; 拍攝部,對受該照明光線照射之位置圖像進行拍攝;以及 圖像處理部,處理該圖像而檢測出該位置校準標誌位置; 且,在該載置面之位置校準標誌的對向位置處,設置有降低該照明光線之反射率的低反射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薄膜貼合裝置,其中該低反射部係設置於該載置面上的低反射組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薄膜貼合裝置,其中該低反射組件的厚度係較該載置面與該面板之間所形成的間隙更小。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薄膜貼合裝置,其中該低反射部係為將該載置面之表面經處理後的低反射表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薄膜貼合裝置,其中該低反射部係設置於該載置面的凹部或孔部。
  6. 一種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系統,係為將光學薄膜貼合至光學顯示面板以形成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系統,具備有將該光學薄膜貼合至該光學顯示面板之一面處的薄膜貼合裝置,且 該薄膜貼合裝置係為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薄膜貼合裝置。
  7. 一種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方法,係為將光學薄膜貼合至光學顯示面板以形成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方法,具備有將該光學薄膜貼合至該光學顯示面板之一面處的薄膜貼合工程,且 於該薄膜貼合工程中,係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薄膜貼合裝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方法,其中該光學顯示面板係為具有複數個畫素列的圖像顯示面板; 該光學薄膜係為具有對應於該複數個畫素列之複數個偏光圖樣列的圖樣化相位差薄膜;且 於該薄膜貼合工程中,係使得該複數個偏光圖樣列之各邊界線定位於該複數個畫素列之各列間地,將該圖樣化相位差薄膜貼合至該圖像顯示面板。
TW103129495A 2013-08-29 2014-08-27 薄膜貼合裝置、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系統及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方法 TW20150967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78232A JP2015045820A (ja) 2013-08-29 2013-08-29 フィルム貼合装置、光学表示デバイスの生産システム及び光学表示デバイスの生産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9679A true TW201509679A (zh) 2015-03-16

Family

ID=52586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9495A TW201509679A (zh) 2013-08-29 2014-08-27 薄膜貼合裝置、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系統及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5045820A (zh)
TW (1) TW201509679A (zh)
WO (1) WO2015029998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4942A (zh) * 2015-08-25 2015-11-1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的对位检查设备及对位检查方法
CN107009724A (zh) * 2015-12-04 2017-08-04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连续制造光学显示装置的装置及方法
TWI684044B (zh) * 2016-10-18 2020-02-01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的顯示單元的製造裝置及製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74235A1 (ja) * 2016-10-18 2018-04-2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的表示ユニット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7194B2 (ja) * 1987-09-29 1996-02-21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体プローブ装置及び液晶表示体の位置合わせ方法
JPH08146371A (ja) * 1994-11-18 1996-06-07 Sony Corp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0072183A (ja) * 2008-09-17 2010-04-02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光学フィルム貼り付け装置及び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5551482B2 (ja) * 2009-04-08 2014-07-16 芝浦メカ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基板貼り合わせ装置及び貼り合わせ基板の製造方法
JP2010286615A (ja) * 2009-06-10 2010-12-24 Sony Corp 光学部品の製造方法、光学部品、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
WO2012111464A1 (ja) * 2011-02-16 2012-08-23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3123915A (ja) * 2011-12-16 2013-06-24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フィルム材の貼合方法及びフィルム材の貼合装置
JP2013140257A (ja) * 2012-01-05 2013-07-18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シート貼合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4942A (zh) * 2015-08-25 2015-11-1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的对位检查设备及对位检查方法
CN105044942B (zh) * 2015-08-25 2018-03-0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的对位检查设备及对位检查方法
CN107009724A (zh) * 2015-12-04 2017-08-04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连续制造光学显示装置的装置及方法
CN107009724B (zh) * 2015-12-04 2019-06-04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连续制造光学显示装置的装置及方法
TWI684044B (zh) * 2016-10-18 2020-02-01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的顯示單元的製造裝置及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29998A1 (ja) 2015-03-05
JP2015045820A (ja) 2015-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24152B1 (ja) 光学表示デバイスの生産システム
KR102172312B1 (ko) 접합 장치, 접합 방법, 광학 표시 디바이스의 생산 시스템 및 광학 표시 디바이스의 생산 방법
TW201350988A (zh) 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系統
TW201508266A (zh) 缺陷檢查裝置、光學部件之製造系統及光學顯示裝置之生產系統
TWI551913B (zh)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 and a manufacturing system of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I574082B (zh) 光學組件貼合體之製造裝置
KR102209634B1 (ko) 접합 장치, 접합 방법, 광학 표시 장치의 생산 시스템 및 광학 표시 장치의 생산 방법
TW201509679A (zh) 薄膜貼合裝置、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系統及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方法
TWI630115B (zh) 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系統及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方法
TWI600544B (zh) 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系統
TW201348764A (zh) 光學顯示裝置之生產系統及生產方法
KR20160045727A (ko) 광학 부재 접합체의 제조 장치 및 제조 방법
TW201435447A (zh) 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系統及生產方法
WO2015012254A1 (ja) 光学表示デバイスの生産システム
TWI582492B (zh) 檢測裝置、光學組件貼合體之製造裝置及光學組件貼合體之製造方法
TWI537113B (zh) 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系統及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方法
TW201510511A (zh) 缺陷檢查裝置及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系統
TWI610115B (zh) 檢測裝置、雷射光照射裝置及光學組件貼合體之製造裝置
KR102209637B1 (ko) 접합 장치, 접합 방법, 광학 표시 장치의 생산 시스템 및 광학 표시 장치의 생산 방법
TW201509632A (zh) 薄膜貼合裝置、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系統及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方法
TWI599823B (zh) 光學組件貼合體之製造系統、製造方法及儲存媒體
TW201506491A (zh) 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系統